一、几种中药有效部位抗炎作用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黄峥蕊[1](2021)在《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豆根(又名广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为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有毒中药材之一。山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哮喘、黄疸、过敏性皮炎等。此外,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山豆根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山豆根总生物碱制备的制剂,如肝炎灵注射液(山豆根注射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癌的辅助性药物。然而,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关于山豆根毒性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其中,报道最多的是神经毒性,其临床表现称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长期使用可造成脑损害,尤其以青少年较多。因此,山豆根引起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以中药山豆根为研究对象,以初步阐明山豆根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对山豆根抗炎活性和神经毒性为目标,利用体外细胞毒和小鼠动物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生物碱部位、黄酮部位等)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及其潜在的神经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以代表性的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对不同产地山豆根药材的特征性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山豆根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制备了山豆根的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并通过小孔树脂(MCI)将70%乙醇提取物分为极性不同的4个组份(SDG-Fr.1-SDG-Fr.4),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不同组份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组份SDG-Fr.2(40%甲醇洗脱部位)为生物碱部位,组份SDG-Fr.4(1 00%甲醇洗脱部位)为黄酮部位。通过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抑制的细胞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以及主要的单体成分的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山豆根中的主要抗炎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此外,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对黄酮部位和生物碱部位进行了体内抗炎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碱部位的抗炎活性较强,进一步确定了山豆根的主要抗炎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毒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以及主要的单体成分进行了神经细胞毒性研究,发现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均具有神经细胞毒性。通过急性毒性动物模型实验,对黄酮部位和生物碱部位进行了毒性比较,发现其生物碱部位的毒性较强,进一步确认了山豆根的主要毒性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类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山豆根的指纹图谱与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定量指纹图谱研究新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参数,确定了山豆根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探索流动相的组成、色谱柱的类型、柱温、流速、检测波长、洗脱梯度等参数,确定了山豆根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山豆根的“定量指纹图谱法”。此外,对该方法的线性、定量限、检出限、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仪器精密度良好,样品在24 h内稳定。通过该定量指纹图谱法,对不同产地山豆根的指纹图谱和10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的山豆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使用SPSS软件对10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中15批药材的相似度符合药典要求,为中药山豆根,有3批药材的相似度小于0.9,并非中药山豆根,同时说明了此方法可作为山豆根药材真伪鉴别法;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山豆根药材分为两类。本论文取得的实验数据可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耿淑琴[2](2021)在《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水平及谱效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天然抗氧化剂因其安全无毒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传统蒙药短瓣金莲花(Trollius ledebouri)具有抗氧化活性,常被用于临床和日常保健中。本论文对短瓣金莲花进行了如下研究:1.利用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离线筛选技术筛选短瓣金莲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色谱峰,并应用UPLC-MS方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对短瓣金莲花提取物的部分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荭草苷、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藜芦酸、牡荆苷、田蓟苷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荭草苷含量最多,抗氧化活性不是最强的。2.对短瓣金莲花进行黄酮、酚酸、糖和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并利用三级红外光谱技术对化学成分相似的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进行鉴别和区分,实现了对短瓣金莲花质量的快速评价。3.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甲醇和超纯水提取物的黄酮含量和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均成正相关关系,说明短瓣金莲花中的黄酮和酚酸对其抗氧化活性有贡献作用。4.将不同溶剂体系的总黄酮含量与红外光谱建立合理模型,实现了利用数学模型对短瓣金莲花总黄酮含量进行预测。在抗氧化模型中,所建数据模型不是很理想,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对短瓣金莲花的抗氧化水平及抗氧化谱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分析及相关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李雪丽[3](2021)在《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牙痛停滴丸临床主要用于风火牙痛,牙周炎及冠周炎引起的牙痛,并且前期临床反馈其具有潜在的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本研究拟考察牙痛停滴丸对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为其增加临床适应症奠定基础,并通过其药效成分对口腔溃疡的直接作用及调节口腔菌群间接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药效学研究采用热板法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法对牙痛停滴丸的镇痛、抗炎药效进行研究;采用化学灼烧口腔黏膜法建立大鼠口腔溃疡模型,探究牙痛停滴丸对口腔溃疡直径、愈合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2.基于成分-靶点相互作用探讨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基于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平台,对牙痛停滴丸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集样本的液相和质谱数据,通过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归纳荜茇、丁香、冰片的化学成分,运用Masslynx4.2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牙痛停滴丸的化学成分。再依据得到的化学成分和文献报道的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对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采用公共数据库收集牙痛停滴丸成分靶点和口腔溃疡的疾病靶点,对其交集靶点进行分析,得到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得到的通路,选择其中的关键靶点,对口腔溃疡粘膜组织进行RT-PCR验证其m RNA的表达量,并分析得到成分-靶点-通路-效应的网络图。3.基于对口腔菌群的调节探究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采用16S r RNA测序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进行口腔菌群的检测,在无菌的条件下取溃疡处粘膜组织,进行DNA提取,并对V3-V4区扩增,对特定片段的PCR产物,使用Miseq PE3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得到的测序结果利用I-Sanger云平台进行分析,得到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各组间差异等结果。结果:1.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药效学研究牙痛停滴丸有较好的镇痛、抗炎效果,与阳性药阿司匹林无明显差异;并且促进大鼠口腔溃疡愈合的药效作用明显,可以减少溃疡面积,红、肿、溃烂的发生,缓解口腔溃疡处的病理变化。2.基于成分-靶点相互作用探讨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UPLC-Q-TOF-MS检测牙痛停滴丸的方法可行,共检测鉴定出32个化合物,其中荜茇所含的成分共鉴定出19种,丁香所含的成分鉴定出13种。牙痛停滴丸中的胡椒碱、槲皮素、山奈酚等化合物,可以通过CDK2、CDK4、FOS、HIF-1、MAPK8(JNK)、TGF-β的表达,影响Cell cycle、P53、FOXO、MAPK、TOLL-LIKE、HIF-1、ERBB、Neurotrophin、TGF-beta、T cell、B cell、c AMP等信号通路,产生调节细胞周期、免疫反应、凋亡等效应,最终治疗口腔溃疡。3.基于口腔菌群调节的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牙痛停滴丸可以改善大鼠口腔中群落的丰富度,与其他各组有差别的群落分别为,棒杆菌、呼吸性链球菌、罗尔斯顿菌和巴斯德氏菌,牙痛停滴丸可能通过调节这几种菌群的丰富度发挥治疗口腔溃疡的药效。还可以通过影响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Apoptosis、p53 signaling pathway、Bacterial invasion of epithelial cells和RIGI-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发挥药效。结论:牙痛停滴丸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促进实验大鼠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其作用一方面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免疫反应、凋亡等缓解口腔溃疡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影响口腔棒杆菌、呼吸性链球菌、罗尔斯顿菌和巴斯德氏菌改善口腔环境发挥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
李兆东[4](2021)在《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研究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提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治疗周期长,预后差和易复发等特点,常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heumatoid arthritis-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RAFLSs)是关节滑膜组织的重要组成细胞,其过度增殖可促进免疫细胞释放大量促炎因子,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加剧RA病理进程。此外,关节腔内募集的促炎因子也会进一步激活RA-FLSs细胞。因此,抑制RA-FLSs细胞增殖或降低关节内促炎因子水平是治疗RA的一种有效手段。当前,药物治疗仍是RA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化学合成药物的治疗不仅费用昂贵,且常伴有副作用,因此人们正积极寻找安全、有效和廉价的药物来治疗RA。近年来,中药以其具有的显着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在治疗RA方面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中药可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方式参与RA的治疗过程。万通筋骨片是由25味中药组成的复方药,具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性疾病。由于其作用机理不明确,从而限制了它在国内外的推广和使用。因此,系统研究万通筋骨片在治疗RA中的作用和机制十分必要。首先,基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我们研究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作用;其次,基于RA-FLSs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我们研究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机制;随后,在万通筋骨片抗炎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继续挖掘万通筋骨片的抗炎基因靶点;最后,我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万通筋骨片对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谱的影响,拟挖掘参与万通筋骨片抗炎作用的靶点微生物群和靶点代谢物。因此,本研究不仅为万通筋骨片在临床上治疗RA提供了实验依据,促进了其推广和应用,而且也为中药治疗RA的机制研究建立了新的思路。第一部分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作用首先,为了确定万通筋骨片的安全给药浓度,我们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血常规检测和肝脾肾功能分析。其次,为了评估CIA大鼠模型的构建效果,我们检测了大鼠的足趾肿胀度,关节内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水平,关节的病理结构变化,以及滑膜组织中FLSs特异性标志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最后,为了研究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作用,我们连续灌胃给药14天和28天后,检测了CIA大鼠足趾肿胀度,炎性关节病理结构变化,以及关节腔和关节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万通筋骨片给药的安全有效浓度可设为150、300和600 mg/kg;CIA大鼠成模率>99.00%。当连续治疗14天时,各组CIA大鼠足趾肿胀度没有明显变化;当连续治疗28天时,300和600 mg/kg组的CIA大鼠足趾肿胀度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连续给药14天和28天时,各组CIA大鼠的关节病理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600 mg/kg连续给药28天的治疗组CIA大鼠,病理结构改善效果最佳。关节腔内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在连续给药14天和28天时,各给药浓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尤以600 mg/kg连续给药28天的抗炎效果最佳。关节组织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连续给药14天时,TNF-α和IL-1β促炎因子水平显着降低;连续给药28天时,TNF-α,IL-1β和IL-6促炎因子水平明显下调。这些结果说明,万通筋骨片对RA具有抗炎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第二部分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机制基于万通筋骨片的抗炎作用,本研究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继续研究万通筋骨片的抗炎机制。首先,为了确定万通筋骨片对RA-FLSs细胞增殖的影响,我们观察了RA-FLSs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Ed U核酸标记以及免疫组化等实验技术检测RA-FLSs细胞数目变化和滑膜组织中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其次,我们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了MEK、p MEK、ERK1/2和p ERK1/2蛋白在RA-FLSs细胞及CIA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我们还利用ERK1/2质粒转染等相关实验,进一步验证MEK/ERK信号通路在万通筋骨片抗炎过程的作用。最后,为了研究万通筋骨片是否通过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的方式参与抗炎作用,我们检测了RA-FLSs细胞中caspase-3/9蛋白酶活性,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IA大鼠滑膜组织中Bax,Bcl-2,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各组RA-FLSs细胞形态均发生改变,尤以3 mg/ml和4 mg/ml药物浓度处理48 h,细胞形态变化较为明显。药物处理24 h后,各组RA-FLSs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药物处理48 h后,2 mg/ml、3mg/ml、4 mg/ml给药浓度可以显着抑制RA-FLSs细胞增殖。经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MEK,p MEK,ERK1/2和p ERK1/2蛋白在RA-FLSs细胞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尤以3 mg/ml和4 mg/ml药物浓度处理48 h,各蛋白表达差异最为明显。同时,过表达ERK1/2显着提升RA-FLSs细胞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ERK1/2的RA-FLSs细胞经3 mg/ml药物浓度处理后,细胞增值能力显着下降。同时,万通筋骨片可以下调MEK,p MEK,ERK1/2和p ERK1/2蛋白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此外,药物处理24 h后,4 mg/ml药物浓度显着提高RA-FLSs细胞中caspase-3/9蛋白酶活性;药物处理48 h后,3 mg/ml和4 mg/ml明显上调caspase-3/9蛋白酶活性。我们还发现,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3 mg/ml和4mg/ml药物浓度显着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2 mg/ml、3 mg/ml、4 mg/ml药物浓度显着上调cleaved-PARP蛋白表达。同时,万通筋骨片可以上调滑膜组织中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以及下调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这些结果表明,万通筋骨片通过抑制RA-FLSs细胞增殖及诱导RA-FLSs细胞凋亡参与抗炎过程。第三部分基于RNA高通量测序挖掘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靶点基于万通筋骨片对RA-FLSs细胞的影响,本研究针对药物处理后的RA-FLSs细胞进行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获得抗炎靶点,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筛选,即DESeq2差异分析以及STEM时间序列和WGCNA权重共表达联合分析。DESeq2差异分析:通过DESeq2差异分析,拟筛选不同组别间的差异基因;针对这些差异基因,我们随后进行功能富集过滤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并根据PPI网络中节点连接度筛选备用核心基因。STEM时间序列和WGCNA权重共表达联合分析:基于药物处理组和未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基因,我们拟筛选与时间序列具有相同表达趋势的基因。针对这些基因,我们进一步筛选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差异基因。随后通过功能富集过滤,权重共表达网络分析,PPI网络分析,以及节点连接度来筛选备用核心基因。最后,我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验证备用核心基因的表达模式,以便获得理想的抗炎靶点。结果显示:通过DESeq2差异分析,在不同比较组间,我们共获得18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且这些基因与细胞周期和同源重组等代谢通路密切相关。同时,基于PPI蛋白网络,我们共筛选出4个备选核心基因,即BRCA1,ATR,SMC3和BUB1。通过STEM时间序列和WGCNA权重共表达联合分析,我们共获得111个具有相同表达趋势和表达模式的DEGs,且这些基因显着富集于细胞周期和RNA转运等代谢通路。同时,基于WGCNA和PPI网络,我们共筛选出6个备选核心基因,即PNN,SMC3,EIF3A,BUB1,ATR和ORC4。此外,TTK,STAG2和THOC1也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因此TTK,STAG2和THOC1也作为备选核心基因。至此,共获得10个备选核心基因,即:BRCA1、ORC4、TTK、BUB1、SMC3、ATR、PNN、EIF3A、STAG2和THOC1。基因和蛋白验证结果显示,只有SMC3和BUB1的表达模式与测序结果一致。这些结果表明,SMC3和BUB1可能是万通筋骨片在RA中的抗炎靶点。第四部分基于16S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挖掘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靶点基于万通筋骨片对CIA大鼠的抗炎作用,本研究针对CIA大鼠粪便样本和血清样本,分别进行16S高通量测序分析和代谢组学分析,拟挖掘万通筋骨片抗炎作用的肠道菌群靶点和代谢物靶点。16S高通量测序分析:基于操作单元聚类和物种多样性分析,我们拟研究万通筋骨片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我们拟筛选相对丰度较高的差异菌群。代谢组学分析:基于样本相关性和多元统计分析,我们拟研究万通筋骨片对血清代谢物谱的影响;基于差异代谢物筛选,功能富集过滤和差异代谢物表达分析,我们拟筛选理想的差异代谢物。16S高通量测序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基于top10差异肠道菌属和top20差异代谢物,我们进行联合分析,拟研究肠道微生物群与血清代谢物的关系,并验证或筛选肠道菌群靶点和代谢物靶点。结果显示:通过16S高通量测序分析,我们发现万通筋骨片可以明显改变CIA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拟杆菌、软壁菌和脱铁杆菌的菌群相对丰度得到显着改善。此外,拟杆菌与厚壁菌的菌群相对丰度比值(Bacteroidetes/Firmicutes)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属水平上,弧菌、巨型球菌和漫游球菌的菌群相对丰度下调至正常水平。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我们发现万通筋骨片可以明显改变CIA大鼠的血清代谢物谱。其中,血清素、二硫化谷胱甘肽、N-乙酰神经氨酸、萘和血栓素B2等5种代谢物均有标准化的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通过16S高通量测序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我们发现,弧菌、巨型球菌和漫游球菌都存在于top10差异肠道菌群范围内,且与这3种微生物群存在显着联系的代谢物包括5种。此外,考虑到代谢物鉴定过程中的假阳性,我们认为:在这5种代谢物中,只有微管素B是内源性代谢物。这些结果表明,万通筋骨片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血清代谢物谱发挥抗炎作用,且弧菌、巨型球菌和漫游球菌可能是万通筋骨片的抗炎靶点菌群;微管素B可能是万通筋骨片的抗炎靶点代谢物。
张友刚[5](2021)在《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药效物质辨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作为传统的补气药,西洋参(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补气清热的功效与抗心衰、抗炎作用密切相关,但是对于其药效物质的了解仍不够全面。本课题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技术、中药代谢组学技术,建立中药药效物质辨识新方法,探索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潜在的药效物质。方法:1.以网络药理学为工具,从整体观角度表征西洋参抗心衰及抗炎网络调控作用;根据发现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初步筛选发现潜在的抗心衰和抗炎活性成分,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依据。2.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活性评价模型,利用2 dpf的AB型斑马鱼和3 dpf嗜中性粒细胞转红色荧光斑马鱼Tg(lyz:Ds RED2)分别构建心衰模型和炎症模型用以评价西洋参样本的抗炎及抗心衰活性。3.针对具有活性差异的西洋参不同产地样本,借助UPLC-MS/TOF技术进行中药代谢组学分析研究,建立PCA和OPLS-DA数学模型,筛选可能与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活性相关的差异成分。4.利用斑马鱼模型对中药代谢组学所辨识到的差异成分进行活性验证,进而确定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药效物质;最后再次基于网络药理学“药靶”观点预测辨识到的药效物质的可能的网络作用机制。结果:1.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的活性,通过构建中药多维作用网络,预测西洋参成分可能作用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肿瘤坏死因子(TNF)、低氧诱导因子-1(HIF1)、雌激素(Estrogen)、环单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cGMP-PKG)、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衰的作用;可以通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中多个靶点发挥抗炎的作用。网络预测分析初步可知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3、3-表齐墩果酸、16-oxoseratenediol、绞股蓝皂苷IX可能是发挥抗心衰和抗炎的重要成分。2.斑马鱼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西洋参水提物、西洋参醇提物、西洋参水提小分子部分对于盐酸维拉帕米造成的斑马鱼心衰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不同产地西洋参抗心衰活性有明显波动,其中山东和辽宁产的西洋参具有较大的活性差异,山东产西洋参的抗心衰活性指数显着强于辽宁样本。利用CuSO4对3 dpf的斑马鱼进行处理,显着造成斑马鱼嗜中性粒细胞向侧线神经丘迁移,证明斑马鱼炎症模型构建成功。利用该模型发现所收集的山东和陕西产西洋参存在活性差异,且山东西洋参抗炎活性优于陕西样本,具有显着性差异。3.利用中药代谢组学技术对山东、陕西和辽宁三个产地的西洋参进行检测分析,并进行模式判别发现与抗心衰活性差异成分可能是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g5、人参皂苷Rg6、DL-苹果酸、奎宁酸、L-精氨酸琥珀酸、3-甲基-3-丁烯基芹糖基-(1→6)葡萄糖苷、(-)-番茄枝碱等;与抗炎活性相关的差异成分可能是人参皂苷Rs3、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4、3-O-甲基没食子酸、α-亚麻酸、齐墩果酸、镰叶芹二醇等。4.利用斑马鱼对得到的差异成分进行活性验证,最终发现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g5、人参皂苷Rg6、DL-苹果酸、奎宁酸是具有抗心衰的主要药效物质;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4、3-O-甲基没食子酸、齐墩果酸、镰叶芹二醇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网络预测-组学判别-活性评价”新策略,可以实现快速辨识西洋参主要药效物质,并发现西洋参5个主要的抗心衰成分、5个主要的抗炎成分,为西洋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李锦周[6](2021)在《土田七抗肿瘤部位毒理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问题,而是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身体、精神、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和影响,这其中,身体疾病问题最引人注目。癌症已成为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和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和健康,虽然社会经济、科技手段和医疗技术近些年突飞猛进,各种不同类型治疗疾病的药物、诊断检测方法和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癌症所引发的死亡率并没有显着降低,且相关治疗及药物的副作用也备受关注。因此寻找毒性小甚至无毒副作用的药物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姜科植物土田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以及蛇虫咬伤等方面已得到很多应用,已有研究证明土田七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本实验拟采用分离、纯化和药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田七毒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1土田七总提取物和其分离纯化。研究比较土田七的各种提取方法,探讨不同的提取方法、因素对土田七真实提取率的影响。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土田七的总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可以得到不同的洗脱部位。经过细胞杀伤性实验以及荷瘤小鼠对土田七的各种洗脱部位进行抗肿瘤的活性实验评估。在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对活性最好的大孔树脂中选取活性最好的洗脱部位进行分离纯化。2土田七活性部位毒理性作用机制的研究2.1急性毒理实验利用不同给药浓度对SPF级BALB/c小鼠进行灌胃,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体重、毛发、精神等特征,记录死亡情况,脏器指数以及生化指标,并计算半数致死量。2.2亚急性毒理实验利用不同给药浓度对SPF级BALB/c小鼠灌胃,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体重、毛发、精神等特征,记录死亡情况,脏器指数以及生化指标。结果:1土田七总提取物和其分离纯化1.1通过实验对不同的提取方式得到提取结果,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用70%乙醇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土田七的时候,其提取率是最高的。1.2经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用70%乙醇洗脱部位的抗肿瘤效果是最好的,95%的乙醇洗脱部位次之。2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毒理性实验研究2.1急性毒理实验,通过观察小鼠体重、精神状态、死亡数量、脏器指数、生化指标等,证实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在126.9587 mg/kg浓度下会影响小鼠健康和生命安全,95%可信区间为92.4439~174.4401 mg/kg。2.2亚急性毒理实验,通过观察小鼠体重、精神状态、死亡数量、脏器指数、生化指标等证实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在20 mg/kg浓度下对身体脏器无损伤。结论:在土田七具有抗肿瘤作用机理的前提下,确定土田七剂量使用范围,证实其安全可靠性,明确其使用量为推广土田七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安全指导。
罗江南[7](2021)在《山银花总皂苷部位抗菌抗炎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基于物质基础,研究山银花总皂苷成分是否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阐明山银花总皂苷成分的药效作用。2比较山银花和金银花挥发性成分差异,为山银花和金银花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1山银花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含量,DAD检测器等度检测绿原酸含量;ELSD检测器梯度洗脱检测皂苷含量。2山银花总皂苷纯化工艺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UV)测定山银花总皂苷的含量,比吸附量和解析率作为指标,研究D101大孔树脂对药液的静态比吸附量,上样浓度,洗脱流速,洗脱溶媒,动态吸附泄露曲线,除杂试剂及洗脱试剂用量,进而确定纯化工艺。3山银花总皂苷部位和其他提取部位抗菌活性研究采用管碟法测定山银花总皂苷部位及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效果,测定抑菌圈直径,MIC和MBC;在管碟法的实验基础上,使用微量量热法对管碟法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微量量热法测定总皂苷部位和其他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探索山银花总皂苷及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活性。4山银花总皂苷部位和其他提取部位抗炎活性研究通过CCK-8法测定药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计算山银花水提液,除总皂苷部位,总皂苷部位不同浓度下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以存活率≥90%为安全用药浓度;酶联免疫法检测RAW264.7炎症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的含量变化。5不同产地山银花挥发性成分研究顶空进样分析山银花和金银花粉末样品。确定顶空条件,建立GC-MS方法,采用程序升温,分析挥发性成分,并结合聚类分析,确定山银花和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并比较成分的差异。结果:1绿原酸(R2=0.999)、灰毡毛忍冬皂苷乙(R2=0.9962)和川续断皂苷乙(R2=0.9971)3个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均符合要求,RSD<2.97%;绿原酸含量分别为:8.53%(湖南),4.40%(江西),7.10%(湖南),5.56%(河南新乡),3.36%(河南郑州),4.46%(河南),3.34%(河南封丘),4.24%(山东),3.00%(山东),4.21%(山东平邑),3.75%(山东);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含量分别为:6.09%(湖南),4.23%(江西),5.02%(湖南);川续断皂苷乙含量分别为:0.86%(湖南),0.48%(江西),0.43%(湖南),金银花中未检测出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2 D101大孔树脂对总皂苷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筛选结果为:以0.2 g·m L-1的药液上样,上样吸附5 h后,先后用蒸馏水,30%乙醇,70%乙醇5BV,3BV,3BV洗脱,3 m L·min-1的速度洗脱,经过重复验证后,工艺稳定,总皂苷成分纯度为79.57%。3管碟法中山银花水提物,除总皂苷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抑菌圈直径均≥15 mm,MIC和MBC≤15.63 mg·m L-1;山银花各提取液对伤寒杆菌的MIC和MBC值均≥500 mg·m L-1,对绿脓杆菌的MIC和MBC均为250 mg·m L-1;总皂苷部位对5种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6.42±0.05,MIC和MBC均≥500 mg·m L-1;微量量热法中山银花总皂苷部位,除总皂苷部位,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26%,29.44%,37.39%。4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用于溶解山银花提取物粉末的DMSO浓度不能超过0.1%;山银花水提液的安全浓度为0~0.25 mg·m L-1;除总皂苷部位的安全浓度为0~0.25 mg·m L-1;总皂苷部位的安全浓度为0~1.0 mg·m L-1。不同浓度的山银花水提液,除总皂苷部位,总皂苷部位均能显着抑制炎症细胞中NO,IL-6、IL-1β、TNF-α的分泌(P<0.01),降低炎症反应,且与给药剂量呈现正相关性。5 11批山银花和金银花共鉴定出86个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8个(糠醛、糠醇、苦杏仁油、二甘醇、2-吡咯-甲醛、苯乙醇、4H-吡喃-4-酮、γ-丁内酯),金银花中的酸类,酯类,酮类,烃类,芳香族化合物及其他类成分的种类均高于山银花,醇类物质则山银花中种类更多;聚类分析将11批样品分为四类,河南金银花聚为一类,山东金银花聚为一类,湖南山银花和江西山银花各为一类。结论:本课题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山银花总皂苷,得到总皂苷部位和除总皂苷部位,并将山银花总皂苷部位和其他部位进行抗菌抗炎活性研究:抗菌实验发现,山银花水提液,除总皂苷部位有着较强的抗菌活性,以水提液的抗菌活性最强,而山银花总皂苷部位的抗菌活性极低,使用微量量热法对总皂苷部位的抗菌活性进行了验证,结果也表明水提液、除总皂苷部位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总皂苷部位抗菌活性极低,总皂苷部位的抗炎活性可忽略;RAW364.7细胞炎症模型研究发现,总皂苷部位,除总皂苷部位,山银花水提液均存在着较强的抗炎活性,水提液的抗炎活性最强,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抗炎活性增强。通过GC-MS测定山银花和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研究发现,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含量和质量较山银花高,河南金银花挥发性成分质量较山东金银花高。
那红宇[8](2021)在《锦灯笼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对锦灯笼药材采收期、药用部位及干燥工艺的研究,确定锦灯笼的采收期、药用部位及干燥工艺。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锦灯笼宿萼、果柄中酸浆苦素L、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木犀草素,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及木犀草苷进行含量测定,并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评价优劣;同时建立锦灯笼宿萼及果实指纹图谱,从两个方面系统地建立锦灯笼的质量评价体系,为锦灯笼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3.通过对锦灯笼果实粉末特征物的观察,选取锦灯笼果实中的石细胞为显微特征细胞,通过对锦灯笼果实中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的测定,从而建立锦灯笼的显微定量研究方法。4.通过采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锦灯笼果实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评价锦灯笼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采收期的锦灯笼宿萼、果柄及果实分别进行含量测定,从而确定锦灯笼的采收期。2.对锦灯笼全果、宿萼、果柄及果实分别进行提取并测定含量,比较全果与宿萼、果柄及果实的含量差异,从而确定锦灯笼的药用部位。3.对锦灯笼宿萼、果柄、果实分别进行热风烘干、自然晒干及(晒后)阴干处理,并对干燥后的不同部位进行含量测定,从而确定其干燥方法。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等度洗脱的方式测定锦灯笼宿萼及果柄中酸浆苦素L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μL。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切换波长的方式测定锦灯笼宿萼、果柄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2%的磷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8nm(0~15min)、348nm(15~50min);进样量10μL。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切换波长的方式测定锦灯笼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色谱柱:Agi Lent TC-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3nm(0min~30min)、348nm(30min~50min);进样量10μL。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建立锦灯笼宿萼的指纹图谱。色谱柱:Agi 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10μL。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建立锦灯笼果实的指纹图谱。色谱柱:Agi Lent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1%磷酸水,流速1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3nm;进样量10μL。9.采用显微定量的方法测定锦灯笼果实中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建立果实中三种成分的含量和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以确定其相关关系。结果:1.通过对不同采收期的锦灯笼宿萼、果柄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木犀草素,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从综合评分的结果证明锦灯笼宿萼、果柄及果实均在九月初综合评分最高。2.通过对锦灯笼全果、宿萼和果柄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以及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折算后全果中以上几种成分含量与宿萼、果柄及果实中的含量差异较小。3.通过对锦灯笼宿萼、果柄及果实在不同干燥方法的考察,结果表明锦灯笼宿萼中的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均在烘干条件下绿原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自然晒干,最后为阴干;而果柄中的绿原酸在阴干条件下含量最高,其次为晒干、烘干,而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则在烘干条件下含量最高,其次为晒干、阴干。锦灯笼果实中的咖啡酸、阿魏酸、木犀草苷均以烘干条件下含量最高,咖啡酸、阿魏酸含量晒后阴干次之,含量最低的为晒干。4.通过对不同产地锦灯笼宿萼中酸浆苦素L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宿萼中酸浆苦素L的含量差异较大,其含量范围在0.5276mg/g~1.534mg/g之间。5.通过对不同产地锦灯笼宿萼及果柄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宿萼中三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均较大,绿原酸的含量范围在0.9630mg/g~3.552mg/g之间;木犀草苷的含量范围在0.6623mg/g~3.052mg/g之间;木犀草素的含量范围在0.01080mg/g~0.1091mg/g之间;酸浆苦素L的含量范围在0.5276mg/g~1.534mg/g之间。锦灯笼果柄中的三种成分差异也较大,绿原酸的含量范围在0.1998mg/g~2.314mg/g之间;木犀草苷的含量范围在0.1556mg/g~2.033mg/g之间;木犀草素的含量范围在0.01182mg/g~0.07728mg/g之间。6.通过对不同产地锦灯笼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果实中三种成分含量差异均较大,咖啡酸的含量范围在0.01388mg/g-0.04510mg/g之间;阿魏酸的含量范围在0.01827mg/g-0.07029mg/g之间;木犀草苷的含量范围在:0.006649mg/g-0.01460mg/g之间。7.通过建立锦灯笼宿萼的HPLC指纹图谱,以木犀草苷为参照峰,共确立了18个共有峰。8.通过建立锦灯笼果实的HPLC指纹图谱,以阿魏酸为参照峰,共确立了21个共有峰。9.锦灯笼果实中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差异较大:其范围在62.6个/mg~212.3为个/mg之间。10.分别以锦灯笼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木犀草苷的含量为自变量,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为因变量,结果得到阿魏酸与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呈负相关,咖啡酸、木犀草苷的含量与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无相关性。结论:1.辽宁地区锦灯笼药材的采收期应为九月上旬。2.建议锦灯笼的用药部位为带果柄的宿萼或全果。3.锦灯笼的干燥方法应为烘干。4.确定了果实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产地锦灯笼药材的质量存在差异,可作为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的测定指标。5.通过综合评分结果可知,沈阳的锦灯笼药材质量较优,其次为丹东,盘锦锦灯笼药材的质量较差。6.建立的锦灯笼宿萼及果实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锦灯笼在定性鉴别方面提供科学依据。7.锦灯笼果实石细胞显微特征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作为区别不同产地锦灯笼药材质量的依据。8锦灯笼果实中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与阿魏酸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咖啡酸与木犀草苷与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无相关性。该方法稳定可行,在显微定量方面为锦灯笼的质量制定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并为锦灯笼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杨丽宏[9](2020)在《黄连解毒汤中13种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及其有效部位筛选与物质组方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是经典的清热解毒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以及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目的:建立黄连解毒汤(Huang-lian-jie-du decoction,HLJDD)中1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制备HLJDD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检测不同极性部位中活性成分含量来筛选HLJDD有效部位;在此基础上将HLJDD中含量最高的四种活性成分按原方比例配伍组成“HLJDD活性物质组方”,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评价HLJDD活性物质组方的安全性。方法:1、采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HLJDD中13种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方法并测定HLJDD中各活性成分含量。2、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纯净水对HLJDD水煎液的冻干粉进行系统溶剂提取,制备HLJDD不同极性部位;使用HPLC法测定HLJDD不同极性部位中各活性成分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筛选HLJDD有效部位。3、将HLJDD中含量最高的四种活性成分按照HPLC检测比例进行配伍组成HLJDD活性物质组方,采用噻唑蓝(MTT)分别检测HLJDD、HLJDD正丁醇部位、京尼平苷、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以及HLJDD活性物质组方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检测各药物的细胞毒性。4、将清洁级昆明小鼠分为空白组和四个不同浓度活性物质组方给药组,空白组给予蒸馏水,实验组分别给予浓度为5100 mg/kg、1275 mg/kg、318.75 mg/kg、79.6875 mg/kg的HLJDD活性物质组方混悬液,一次性灌胃给药;给药后饲养观察7天,期间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临床表现,致死及饮食情况;7天后处死各组小鼠,观察各脏器损伤并计算脏器指数,确定HLJDD活性物质组方的急性毒性。结果与结论:1、通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等实验证明所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稳定可靠,并用该方法测得HLJDD中1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2、根据HLJDD干粉计算,HLJDD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沉淀部位的得率分别是0.718%、5.15%、64.45%、25.76%、3.70%;HPLC检测结果显示正丁醇部位各活性成分含量和比例均与HLJDD相近,故推测HLJDD正丁醇部位为HLJDD有效部位。HLJDD及HLJDD正丁醇部位中含量最高的四种活性成分均为京尼平苷、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将这四种活性成分按原方比例配伍组成HLJDD活性物质组方(京尼平苷44.21%、小檗碱32.42%、巴马汀12.02%、黄芩苷11.35%)。3、MTT检测结果显示,Caco-2细胞分别经162.5μg/mL HLJDD、100μg/mL HLJDD正丁醇部位、100μg/mL京尼平苷、100μg/mL黄芩苷、50μg/mL巴马汀、6.25μg/mL小檗碱以及12.5μg/mL HLJDD活性物质组方处理后存活率均大于90%,说明干预浓度不大于上述浓度时对Caco-2细胞无毒性,可用于Caco-2细胞试验。4、HLJDD活性成分组方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灌胃2 h后5100 mg/kg组雄性小鼠死亡一只,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色泽不均一,而且有弥漫性白色斑点;脾脏和肾脏轻微肿胀,肺脏有淤血、出血。其余小鼠7天内无死亡。给药后最高剂量组表现懒动、少食、抱团,第二天症状好转;其他给药组小鼠无明显异常状况。病理剖检发现5100 mg/kg给药组肝脏肿大、质脆,肝和脾脏器指数与空白组;差异显着(P<0.05);各组心脏脏器指数均增加,但与空白组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组脏器无明显异常。根据以上评价指标可推测HLJDD活性物质组方在浓度为5100 mg/kg时有肝毒性,1275 mg/kg时无急性毒性。本研究建立了HLJDD中主要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筛选出其有效部位,考察了其活性物质组方的安全性为HLJDD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韩星[10](2020)在《基于多成分药物代谢的菊花、秦艽、枸杞子质量控制成分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中医药标准化成为了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药标准化主要是指质量标准化,而中药质量控制成分的遴选是中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药学科的发展和国家战略问题。现行的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多以一种或几种指标成分含量的高低来评价中药质量的优劣,但很多成分既缺乏专属性,也没有生物活性,不能代表该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而筛选中药质量控制成分的首要任务是评价化学成分与药效的相关性,只有找到与药效活性相关的化学成分,建立能体现药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中药的质量。近年来研究认为,药物经口服后,并不是所有成分都能发挥药效,只有最终进入血液的成分才是发挥药效的成分。随着网络信息学的发展,网络药理学成为了阐述中药治疗作用机理的新手段。因此为了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本研究以菊花、秦艽、枸杞子为例,尝试用“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网络靶标”的模式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可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成分遴选方法。目的建立以“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网络靶标”模式筛选中药质量控制成分的新方法。方法1.菊花、秦艽、枸杞子化学成分分析:采用HPLC法对三种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指认,通过与对照品进行对比,初步确定药材中已知的化学成分;再用UPLC-LTQ-Orbitrap-HRMS技术,通过一级质谱数据、二级碎片离子、对照品、参考文献和数据库来鉴定三种中药中的化学成分。2.菊花、秦艽、枸杞子多成分代谢研究: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对象,以三种药材的水提物为实验药物,在经过灌胃处理和肠灌流处理后,分别在腹主动脉、肠系膜静脉和股静脉采集大鼠的血液样品。血液样品离心取上清液后继续用固相萃取柱处理,在相同条件下用HPLC和UPLC-LTQ-Orbitrap-HRMS技术进行检测,找到原形入血成分,并研究药物在大鼠体内不同脏器的代谢过程及结果。3.菊花、秦艽、枸杞子质量控制成分遴选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原形入血成分靶点和相关疾病靶点,根据拓扑参数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带入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分析,进一步找到与疾病相关的通路和在该通路上的重要靶点,将与这些重要靶点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化合物筛选为质量控制成分,并阐明这些成分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潜在药效机制。研究结果1.菊花经LC-MS分析共鉴定出54个化学成分,其中多为黄酮类成分;秦艽经LC-MS分析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其中多为环烯醚萜类成分;枸杞了水提物经LC-MS分析,共鉴定出33个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较多。2.经过对各血浆样品进行HPLC和LC-MS分析,并与水提物、空白样品进行对比,确定菊花中有14个原形入血成分,多为黄酮类化合物;秦艽中也有14原形入血成分,多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枸杞子中有20个原形入血成分。3.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确定将咖啡酸、圣草酚、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芹菜素、田蓟苷、金合欢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6-羟基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金合欢素-7-O-葡萄糖醛酸苷,共12个原形入血成分作为菊花的质量控制成分;将龙胆苦苷、异牡荆素、淫羊藿苷和齐墩果酸,共4个原形入血成分作为秦艽的质量控制成分;将儿茶素、绿原酸、阿魏酸、芦丁和水杨酸共5个原形入血成分作为枸杞子的质量控制成分。结论本研究分别筛选了菊花、秦艽、枸杞子中的质量控制成分,并阐明了其治疗疾病的潜在药效机制。结果证明,用“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网络靶标”的模式建立中药质量控制成分遴选的方法简便可行,可为其他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二、几种中药有效部位抗炎作用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中药有效部位抗炎作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中药山豆根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2 山豆根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3 山豆根毒性研究进展 |
1.2.4 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2 山豆根毒效物质基础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制备 |
2.3.2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的表征 |
2.3.3 山豆根抗炎活性筛选及评价 |
2.3.4 山豆根毒性成分筛选及评价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制备 |
2.4.2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指纹图谱 |
2.4.3 山豆根抗炎活性筛选及评价 |
2.4.4 山豆根毒性成分筛选及评价 |
3 山豆根定量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3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3.3.4 方法学考察 |
3.3.5 山豆根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
3.3.6 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的含量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提取条件的优化结果 |
3.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4.3 供试品溶液以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4 方法学考察 |
3.4.5 山豆根指纹图谱的建立 |
3.4.6 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的含量测定 |
3.4.7 聚类分析 |
4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水平及谱效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抗氧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短瓣金莲花概述 |
1.2.1 短瓣金莲花研究背景 |
1.2.2 短瓣金莲花的化学成分 |
1.2.3 短瓣金莲花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3 中药有效成分的红外光谱快速分析 |
1.3.1 中红外光谱技术概述 |
1.3.2 红外光谱数据分析方法 |
1.3.3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LC/MS技术筛选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活性成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短瓣金莲花提取物的制备 |
2.2.3 HPLC最优色谱条件及UPLC-MS/MS条件 |
2.2.4 数据分析 |
2.2.5 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活性比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性成分筛选 |
2.3.2 短瓣金莲花中的部分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鉴定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3.2.3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红外光谱 |
3.2.4 短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测定 |
3.2.5 短瓣金莲花提取物的三级红外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短瓣金莲花萼片的红外光谱鉴定 |
3.3.2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重量比较 |
3.3.3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总黄酮、酚酸和糖含量的测定 |
3.3.4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药渣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3.4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三级红外鉴别 |
3.4.1 红外光谱对短瓣金莲花不同花部位的一级鉴定 |
3.4.2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SD-IR二级鉴定 |
3.4.3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2D-IR三级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短瓣金莲花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4.2.3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提取物的红外光谱鉴定 |
4.2.4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4.2.5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成分含量的测定 |
4.3.2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
4.3.3 短瓣金莲花不同部位的成分含量与各抗氧化性指标的相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瓣金莲花抗氧化谱效关系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短瓣金莲花提取物的制备 |
5.2.3 红外光谱测试 |
5.2.4 短瓣金莲花不同溶剂体系的总黄酮含量 |
5.2.5 短瓣金莲花不同溶剂体系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5.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5.3.2 短瓣金莲花不同溶剂体系的总黄酮含量比较 |
5.3.3 短瓣金莲花不同溶剂体系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
5.3.4 短瓣金莲花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与红外光谱之间谱-物关系的建立 |
5.3.5 短瓣金莲花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红外光谱之间谱-效关系的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药效学研究 |
实验一 牙痛停滴丸对热板法镇痛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牙痛停滴丸不同给药时间对痛阈值的影响 |
2.2 牙痛停滴丸不同给药剂量对痛阈值的影响 |
2.3 牙痛停滴丸对痛阈值的影响 |
3.小结 |
实验二 牙痛停滴丸对二甲苯致耳肿胀法抗炎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牙痛停滴丸不同给药剂量对肿胀度的影响 |
2.2 牙痛停滴丸对肿胀度的影响 |
3 小结 |
实验三 牙痛停滴丸对化学灼烧法致口腔溃疡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牙痛停滴丸对口腔溃疡大体形态的影响 |
2.2 牙痛停滴丸对溃疡直径的影响 |
2.3 牙痛停滴丸对口腔溃疡评分的影响 |
2.4 牙痛停滴丸对口腔溃疡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 |
3 小结 |
研究内容二 基于成分-靶点相互作用探讨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 |
实验一 牙痛停滴丸化学成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实验结果 |
2.1 牙痛停滴丸提取物的总离子流图 |
2.2 牙痛停滴丸提取物化学成分鉴定 |
2.3 提取物化学成分裂解规律 |
3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机制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口腔溃疡相关靶点的收集 |
1.3 牙痛停滴丸相关靶点的收集 |
1.4 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网络构建以及关键节点的确定 |
1.5 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6 关键节点的验证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口腔溃疡相关靶点 |
2.2 牙痛停滴丸相关靶点 |
2.3 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PPI网络及关键靶点 |
2.4 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 |
2.5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2.6 牙痛停滴丸对口腔黏膜组织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3.小结 |
研究内容三 基于对口腔菌群的调节探究牙痛停滴丸防治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实验结果 |
2.1 样品的稀释曲线分析结果 |
2.2 Alpha 多样性和Beta 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 |
2.3 群落组成分析结果 |
2.4 组间群落物种差异分析结果 |
2.5 组间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 |
2.6 物种与功能注释分析结果 |
3.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基于口腔微生物群探讨中药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研究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类风湿关节炎概述 |
1.2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 |
1.2.1 触发阶段 |
1.2.2 成熟阶段 |
1.2.3 靶向阶段 |
1.2.4 爆发性阶段 |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药物疗法 |
1.3.1 传统DMARDs |
1.3.2 生物DMARDs |
1.3.3 小分子DMARDs |
1.4 肠道微生物群与类风湿关节炎 |
1.4.1 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细胞 |
1.4.2 肠道菌群介导炎症性关节炎 |
1.4.3 肠道菌群介导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
1.4.4 益生菌 |
1.5 中草药对RA-FLSs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
1.5.1 RA-FLSs细胞凋亡 |
1.5.2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 |
1.5.3 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 |
1.5.4 .NF-κB介导的凋亡途径 |
1.5.5 MAPK介导的凋亡途径 |
1.5.6 .其他凋亡途径 |
1.6 万通筋骨片研究进展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抗炎作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3 实验细胞与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鼠急毒实验 |
2.3.2 CIA大鼠模型建立 |
2.3.3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3.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3.5 HE染色 |
2.3.6 免疫组化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万通筋骨片安全给药浓度 |
2.4.2 CIA大鼠模型 |
2.4.3 万通筋骨片对RA具有抗炎作用 |
2.5 讨论 |
第3章 万通筋骨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抗炎机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3.2.3 实验细胞与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万通筋骨片溶液配制 |
3.3.2 RA-FLSs细胞培养 |
3.3.3 细胞形态观察 |
3.3.4 RA-FLSs细胞增殖检测 |
3.3.5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
3.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3.3.7 细胞免疫荧光 |
3.3.8 质粒转染 |
3.3.9 Caspase-3/9蛋白酶活性检测 |
3.3.10 免疫组化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万通筋骨片乙醇提取物对RA-FLSs细胞的影响 |
3.4.2 MEK/ERK信号通路介导万通筋骨片的抗炎作用 |
3.4.3 万通筋骨片乙醇提取物促进RA-FLSs细胞凋亡 |
3.4.4 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介导万通筋骨片的抗炎作用 |
3.5 讨论 |
第4章 基于RNA高通量测序挖掘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靶点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2.3 实验分析软件 |
4.3 实验方法 |
4.3.1 RA-FLSs细胞培养与分组 |
4.3.2 样品收集和准备 |
4.3.3 数据分析 |
4.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5 蛋白免疫印迹 |
4.4 实验结果 |
4.4.1 DESeq2差异分析 |
4.4.2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4.4.3 KEGG富集通路提取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4.4.4 STEM时间聚类分析 |
4.4.5 权重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功能富集分析 |
4.4.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4.4.7 核心基因筛选与验证 |
4.5 讨论 |
第5章 基于16S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挖掘万通筋骨片对RA的抗炎靶点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分析软件 |
5.3 实验方法 |
5.3.1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5.3.2 16S rDNA扩增子信息分析 |
5.3.3 代谢物提取 |
5.3.4 色谱条件 |
5.3.5 质谱条件 |
5.3.6 代谢物鉴定 |
5.3.7 肠道菌群与代谢物联合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万通筋骨片改变CIA大鼠肠道菌群结构 |
5.4.2 万通筋骨片作用特定肠道菌群 |
5.4.3 万通筋骨片改变CIA大鼠血清代谢物谱 |
5.4.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5.4.5 靶点代谢物筛选 |
5.4.6 16S rDNA高通量测序与代谢物组学联合分析 |
5.5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药效物质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药效物质预测分析 |
1 实验方法 |
1.1 数据库与软件 |
1.2 西洋参化合物的获取 |
1.3 化合物靶点预测和疾病靶点获取 |
1.4 西洋参活性化合物作用于疾病靶点获取 |
1.5 蛋白质互作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6 计算机辅助结果验证 |
2 结果 |
2.1 西洋参成分信息收集 |
2.2 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靶点获取 |
2.3 高score聚类网络的通路富集分析 |
2.4 基于分子模拟的潜在成分和靶点验证 |
2.5 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西洋参抗心衰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斑马鱼抗心衰实验 |
2 结果 |
2.1 心衰模型的建立 |
2.2 西洋参不同提取物抗心衰活性探究 |
2.3 不同产地西洋参抗斑马鱼心衰活性 |
2.4 特定产地西洋参样本抗心衰活性差异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西洋参抗炎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动物及斑马鱼胚胎的处理 |
1.3 斑马鱼抗炎实验 |
2 结果 |
2.1 不同产地西洋参对斑马鱼炎症的抑制作用 |
2.2 特定产地西洋参样本抗炎活性差异比较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中药代谢组学的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活性成分辨识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西洋参UPLC-MS分析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使用XCMS在线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候选特征的输出和提取 |
2.2 XCMS分析18批样及QC样本无监督主成分分析用 |
2.3 中药代谢组学辨识西洋参潜在抗心衰和抗炎药效物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潜在药效物质的活性验证及网络作用机制预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斑马鱼活性验证结果 |
2.2 活性单体作用机制网络预测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土田七抗肿瘤部位毒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姜科植物以及土田七研究概况 |
1 几种姜科源药材的研究概况和抗肿瘤初步筛选 |
1.1 高良姜等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 高良姜等药材的主要药理作用 |
1.3 姜科植物抗肿瘤作用初步筛选 |
1.4 讨论 |
2 土田七的品种、质量、资源状况 |
2.1 土田七的品种来源 |
2.2 土田七的质量评价 |
2.3 土田七药材的资源状况 |
2.4 土田七的现代研究 |
2.5 土田七的临床应用 |
2.6 讨论 |
第二章 土田七提取物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初步筛选 |
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2 土田七的提取物制备 |
2.1 土田七提取方法的研究 |
2.2 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对土田七提取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3 土田七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 |
3.1 D101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
3.2 装柱、上样及洗脱 |
3.3 讨论 |
4 大孔树脂分离土田七的预实验和不同洗脱部位抗肿瘤效果的实验 |
4.1 D101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4.2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部位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实验 |
4.3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部位体内抑制肝癌细胞实验 |
第三章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毒理作用研究 |
1 实验仪器、试剂和动物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急性毒理研究 |
2.1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急性毒理实验操作 |
2.2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急性毒理实验结果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亚急性毒理研究 |
3.1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亚急性毒理实验操作 |
3.2 土田七70%乙醇洗脱部位的亚急性毒理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综述 关于姜科植物的研究进展及对土田七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要参与课题 |
致谢 |
(7)山银花总皂苷部位抗菌抗炎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 释 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化学成分的研究 |
1.1 有机酸类 |
1.2 黄酮类 |
1.3 挥发油类 |
1.4 三萜皂苷类 |
2 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菌抗病毒 |
2.2 抗炎 |
2.3 抗氧化 |
2.4 保肝利胆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山银花中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含量测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品的配备 |
2.2 供试品的配备 |
2.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样品含量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结果 |
3.2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3 测定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山银花总皂苷纯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和标准品的制备 |
2.2 山银花水提液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2.3 D101 大孔树脂对山银花总皂苷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考察 |
2.4 山银花水提液中总皂苷的纯化工艺验证试验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D101 大孔树脂对山银花总皂苷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考察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山银花总皂苷部位和其他提取部位抗菌活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材 |
1.4 菌种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的制备 |
2.2 菌液浓度的考察 |
2.3 抑菌作用测定 |
2.4 微量量热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菌液浓度考察结果 |
3.2 抑菌圈直径结果 |
3.3 MIC和 MBC结果 |
3.4 微量量热法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山银花总皂苷部位和其他提取部位抗炎活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供试品的配备 |
2.2 RAW264.7 细胞培养 |
2.3 细胞毒性实验 |
2.4 山银花提取液对NO释放的影响 |
2.5 山银花提取液对IL-6、IL-1β、TNF-α释放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DMSO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
3.2 药物浓度毒性评价结果 |
3.3 药物对LPS诱导RAW264.7 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产地山银花挥发性成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顶空样品的制备 |
2.2 实验条件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聚类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金银花和山银花总离子流图和共有峰的确定 |
3.2 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挥发油GC-MS实验结果 |
3.3 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 |
3.4 聚类分析结果(Hiera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 |
4 讨论与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8)锦灯笼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锦灯笼采收期、药用部位及干燥工艺研究 |
第一节 采收期的研究 |
第二节 药用部位研究 |
第三节 干燥工艺研究 |
第二章 锦灯笼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一节 宿萼及果柄中酸浆苦素L的含量测定 |
第二节 宿萼及果柄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
第三节 果实中咖啡酸、阿魏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 |
第四节 锦灯笼化学成分的综合评价 |
第三章 中药锦灯笼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一节 宿萼的指纹图谱研究 |
第二节 果实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四章 锦灯笼果实显微特征指数的定量研究 |
第一节 石细胞显微特征指数的测定 |
第二节 化学成分与显微特征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药锦灯笼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黄连解毒汤中13种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及其有效部位筛选与物质组方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药复方药效成分研究现状 |
2 黄连解毒汤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2.1 生物碱类 |
2.2 黄酮类成分 |
2.3 环烯醚萜类成分 |
2.4 有机酸类成分 |
2.5 其他成分 |
3 中药物质组分配伍研究进展 |
3.1 中药组分配伍的提出与配伍方法 |
3.2 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
3.3 中药组分“配伍流程” |
3.4 中药组分配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3.5 中药组分配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3.6 黄连解毒汤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
4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黄连解毒汤中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 |
1 材料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药品与试剂 |
2 方法 |
2.1 黄连解毒汤全方水煎液的制备 |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色谱条件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黄连解毒汤水煎液的制备 |
3.2 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HPLC法筛选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HLJDD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 |
2.2 HLJDD不同极性部位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HLJDD不同极性部位样品中各活性成分的HPLC测定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HLJDD不同极性部位提取得率 |
3.2 HLJDD不同极性部位中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黄连解毒汤活性物质组方安全性评价 |
第一节 HLJDD活性物质组方细胞毒性实验 |
1 材料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与药物 |
1.3 细胞系 |
2 方法 |
2.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毒性实验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黄连解毒汤活性物质组方急性毒性实验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活性物质组方的配制 |
2.2 活性物质组方急性毒性试验 |
2.3 相关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死亡情况及行为学观察 |
3.2 给药后小鼠摄饲、饮水及体重变化 |
3.3 小鼠脏器眼观变化 |
3.4 小鼠脏器指数统计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基于多成分药物代谢的菊花、秦艽、枸杞子质量控制成分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菊花、秦艽、枸杞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 菊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 秦艽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3. 枸杞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菊花、秦艽、枸杞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菊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 秦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 枸杞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三节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
1. HPLC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2. LC-MS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3. 一测多评法(QAMS)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 血清药物化学和质量标志物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5. 中药质量控制成分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
第五节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水提物及代谢成分HPLC分析 |
第一节 菊花水提物及代谢成分HPLC分析 |
第二节 秦艽水提物及代谢成分HPLC分析 |
第三节 枸杞子水提物及代谢成分HPLC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提物及代谢成分LC-MS分析 |
第一节 菊花水提物及代谢成分LC-MS分析 |
第二节 秦艽水提物及代谢成分LC-MS分析 |
第三节 枸杞子水提物及代谢成分LC-MS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质量控制成分遴选与潜在药效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菊花质量控制成分遴选与潜在药效机制研究 |
第二节 秦艽质量控制成分遴选与潜在药效机制研究 |
第三节 枸杞子质量控制成分遴选与潜在药效机制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几种中药有效部位抗炎作用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黄峥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短瓣金莲花抗氧化水平及谱效关系的研究[D]. 耿淑琴.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牙痛停滴丸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雪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万通筋骨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抗炎机制研究及16S rDNA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分析[D]. 李兆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斑马鱼模型的西洋参抗心衰和抗炎药效物质辨识[D]. 张友刚.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土田七抗肿瘤部位毒理作用研究[D]. 李锦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山银花总皂苷部位抗菌抗炎作用及挥发性成分研究[D]. 罗江南.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锦灯笼的质量标准研究[D]. 那红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黄连解毒汤中13种活性成分的HPLC检测及其有效部位筛选与物质组方安全性评价[D]. 杨丽宏.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10]基于多成分药物代谢的菊花、秦艽、枸杞子质量控制成分筛选研究[D]. 韩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