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无线城域网中的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邵艳玲[1](2019)在《边缘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终端接入数目和种类日益增加,越来越复杂的物联网应用难以被实时高效的处理已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由于物联网(Io T)在一些应用领域,比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直播以及智能制造等提出了复杂、多样、实时等新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存在处理能力不足且电池容量有限等缺点,难以为复杂多样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实时处理。边缘计算服务的出现,为这些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地数据处理能力、减少数据传输时延、降低设备成本。如何在靠近物或数据产生源头的网络边缘侧为复杂多样的物联网业务提供最优或较优的资源分配策略与部署方案,是边缘计算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鉴于计算卸载、资源分配、缓存内容放置以及边缘服务器部署是实现本地化数据处理以及资源配置的基础,其执行效率和执行成本将直接影响边缘计算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针对物联网应用时延敏感性强、计算密集度高以及“终端-边缘-云”三层资源的异构性等特点,为了提升系统性能、服务质量(Qo S)和用户体验,本文围绕计算卸载、资源分配、缓存内容放置以及边缘服务器部署,从多角度研究边缘计算环境下面向复杂物联网业务的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主要研究工作及学术贡献如下:(1)研究了边缘计算环境下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策略目前用户设备处理能力和电池电量有限,利用计算卸载技术可将计算密集度高的物联网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服务器或者远程的云数据中心。如何扩展用户终端的处理能力,满足物联网应用实时需求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边缘计算环境下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考虑物联网应用组件的行为特征属性和边缘计算环境下“终端-边缘-云”资源的特征,分别用查询图和数据标签图进行描述。根据组件间的隶属度来确定聚类关系,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对多组件应用合理划分,然后综合考虑应用时延和用户设备能耗,分别计算应用组件卸载到本地、边缘或者远程云节点的综合代价,分析用户位置和边缘计算环境中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上下文信息,当达到卸载条件时,采用基于动态子图匹配算法进行多组件应用计算卸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卸载策略降低了用户设备能耗和服务交付时延,提升了应用的执行效率。(2)提出了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动态分配方法在用户设备能耗和边缘服务器性能等多因素约束下,如何合理利用云、边缘服务器以及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多层异构资源,在满足应用实时性要求的同时最小化能耗成本是边缘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能耗感知的“边缘-云”多层异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首先利用加权维诺图确定边缘服务器的服务区域,采用AR(p)模型滚动预测边缘服务器任务负载量,根据任务负载对资源的需求选择资源提供方。然后根据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资源能耗成本,把“边缘-云”可重配置资源平滑分配问题转化为多维背包问题。通过能耗成本感知的贪心算法和动态节点管理策略,最终求得在满足用户低延迟需求的同时系统能耗成本最小的资源公平分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能耗和SLA违规方面,所提出的方法优于Always On和Auto Scale等算法。(3)设计了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算法边缘计算环境中单个边缘服务器存储能力有限,层次式缓存机制导致延迟较长并浪费存储空间,只考虑单个因素的内容放置策略会导致缓存价值降低和带宽消耗代价增加。本文设计了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算法。采用分布式协作缓存架构,首先确定边缘服务器覆盖范围内的用户集合,然后利用缓存服务节点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内容流行度和缓存内容大小,计算数据访问延迟代价。本文将访问延迟代价最小化问题建模为0-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利用元启发式伊藤算法设计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的缓存内容放置算法对比,本文所提出缓存内容放置策略ECCDP_IT?能有效的搜索流行度高的数据最优的放置位置,提高了缓存命中率,降低了主干网络传输流量,从而实现用户访问数据的低延迟需求。(4)建议了成本感知的边缘服务器优化部署方法如何为边缘服务器选址并确定该位置服务器数量以实现低延迟应用需求和节点利用率均衡是边缘服务器部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建议了成本感知的边缘服务器优化部署方法。利用用户关联矩阵和资源分配矩阵,计算资源分配比率;通过资源分配比率、区域平均负载以及边缘位置之间的访问延迟,计算区域请求总延迟。最后建立基于服务器部署代价和请求总延迟代价的最小化目标函数,并把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规约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Benders分解算法求出边缘服务器部署的位置和数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enders分解的边缘服务器部署优化策略能在保障整体边缘服务器部署成本较低的同时,实现降低用户访问延迟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均衡优化的目标。
贾晓雨[2](2017)在《极化码在无线城域网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E.Arikan提出了极化码,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极化码在任意给定的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Binary-input Discrete Memoryless Channel,B-DMC)上可以达到对称容量。极化码具有结构化的构造方法和优越的可达容量性,因此,其拥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并且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极化码方案已经入选了5G标准,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应用前景一片大好。无线城域网(WMAN)技术,是一项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WMAN制定了IEEE 802.16标准。IEEE 802.16不仅能够解决物理层(PHY)环境和QoS两个方面的问题,还能够满足BWA以及“最后一公里”接入市场的需求。研究极化码在WMAN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极化码在WMAN中的应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确定WMAN的信道模型,并对信道环境做出分析。802.16系统的信道模型能够划分成LOS传播条件下的信道模型和NLOS传播条件下的信道模型。前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雨衰,而后者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多径时延和多普勒频移。我们重点分析了NLOS条件下的情况,采用了修正的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im(SUI)信道模型。2、在采用SUI信道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抵抗多径效应的影响,我们引入并分析了WMAN-OFDM系统。802.16标准对该系统的符号参数有明确的说明,采用256点FFT,信道带宽不同则抽样因子不同,循环前缀时间与有用时间的比值有4种选择。3、对于SUI信道模型,提出了具体的极化码构造方法,即蒙特卡罗构造。在构造的基础上,采用SCL-CRC16和SC两种译码方法,进行极化码在该信道上的性能仿真。SUI信道一共有6种典型的信道,对应了3种地形类型。本文中选择采用SUI-1、SUI-3和SUI-5三种信道,分别代表了平坦、居中和多山三种地形类型。4、在性能仿真分析的过程中,将极化码与LDPC码做了对比。极化码在SUI信道下性能良好,尤其是采用SCL-CRC16(L=16)译码算法时,极化码与LDPC码具有可比性。在高信噪比下,仿真曲线存在交叉点,也就是说,总是存在某一临界信噪比,当信噪比低于该临界值时,极化码的性能比LDPC码好;当信噪比高于该临界值时,LDPC码的性能会更优一些。
常伟伟[3](2016)在《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无线城市的建设可以带来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建设无线城市的目的就是可以实现划定区域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服务。本文在大量资料查阅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实验建设。首先分析可能应用于无线城市建设的有关技术的优缺点,找出最适合扬州实情的无线宽带技术,然后分析无线网络建成以后可以应用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讨论,并通过海内外已经初具规模的无线城市锁采用技术和开展应用的调研,趋利避弊,借鉴外地建设应用中的成功经验,避免建设应用不足之处在扬州重演。通过对扬州一期25平方公里的网络建设的技术采用、工程方案和应用开展情况的详细分析,归纳出扬州无线城市大规模建设所采用技术和建设方案以及运营模式。主要运用技术是Wi-Fi和Mesh技术相结合来组网,使用3G和4G信号作为网络盲区的补充。通过政府引导运营商建设并给运营商建设资金补助和最初三年运维资金补助的方式来建设,分多期逐步建设完善无线宽带网络,为各类行业应用提供保障。
张汉毅[4](2009)在《宽带无线城域网资源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宽带无线接入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涉及关键技术较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宽带无线城域网作为宽带无线接入相关技术的重要应用,其研究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宽带无线城域网资源管理是保证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技术研究对宽带无线城域网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论文针对清华大学提出的BRadio宽带无线城域网系统,开展了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该系统具备高速移动、高速数据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其物理层关键技术已经成为BWM国家标准(草稿)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Radio宽带无线城域网系统MAC层规范为目标,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分组调度算法及机制的研究,MAC层机制的OPNET仿真验证,以及BRadio系统ARQ机制的探索。论文首先通过分析BRadio系统的QoS指标和QoS机制,总结了分组调度的算法,提出了改进的分组调度算法并完成仿真验证。然后利用OPNET进行BRadio系统MAC层仿真平台的搭建,完成了进程模型、节点模型和网络模型等三个层次的建模和仿真,验证了其MAC层相关机制。最后,在探讨BRadio系统ARQ机制基础上,提出了BRadio系统ARQ机制的设计思路,并有针对性地选择HDLC协议进行仿真实现,验证了所提出的BRadio系统ARQ机制。
刘锋[5](2009)在《无线城域网中的HARQ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未来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城域网(WMAN)接入技术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无线城域网通信系统中,多径、阴影、多普勒频移等会严重恶化系统性能,使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并存。用户通常需要系统能够提供较低的数据包错误概率和较高的系统吞吐量。混合ARQ(HARQ)是降低误包率、提高系统容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可以在无线城域网中采用HARQ技术,以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和降低传输时延。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着重研究基于IEEE802.16标准的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无线城域网中的HARQ技术。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IEEE802.16的主要特点、协议模型、空中接口规范物理层、MAC层以及主要应用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分析。系统阐述了各种ARQ技术和混合ARQ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HARQ技术的实现步骤,并分析了其优缺点。(2)针对现在的HARQ技术,在信道质量差时,译码不成功时需要反馈重传多次重传冗余信息,来增加译码时的码率,多次冗余信息的重传增大了重传次数和传输时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信道状况的自适应HARQ方案I1-HARQ和I2-HARQ。I1-HARQ参考上一帧数据成功传输时需要的重传冗余信息次数,来预测当前的信道状况,由此判定当前帧传输成功时可能需要的重传冗余信息次数。I2-HARQ利用SNR估计器得到的信道信噪比,来确定当前的信道状况,由此来判定当前帧传输时可能需要的重传冗余信息次数。通过在初传数据信息时携带传输成功可能需要的冗余校验信息,减少重传冗余信息的传送次数,降低传输时延。(3)根据HARQ系统的原理建立了仿真模型,对Turbo码在AWGN信道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得出了Turbo码的参数设置对其译码正确性的影响。对传统的HARQ方案和两种改进的HARQ方案的冗余信息平均重传次数和吞吐率进行了仿真,通过设置不同的系统参数,发现改进的方案都取得了改善系统性能的效果,由此说明改进的方案对不同的帧长,生成多项式,交织长度和约束长度有比较好的适应性。为实际的系统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陆文彦[6](2008)在《无线城域网中带宽请求的接入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宽带网络,无线城域网具有高速度,远距离,高效率的优点,近年来成为了无线通信研究的热点。为了提供QoS支持,无线城域网采用了请求/授予模式来发送数据,即用户站想要发送数据时,首先必须向基站发送带宽请求。由于带宽请求是数据收发的前提,因而有效的带宽请求接入控制对无线城域网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无线城域网的一个基础问题。目前IEEE 802.16协议定义了轮询、捎带、借用、轮询位带宽请求发送方法,针对广播轮询时,协议推荐采用基于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的竞争解决方案,这些方法和方案为带宽请求的接入定义了框架和基础。但是各种方法的性能特征,适应范围,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选择都不在标准的定义范围。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无线资源并保证QoS的支持,论文研究了无线城域网中基于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的竞争解决方案的性能,给出了一种中心调度的竞争解决方案,针对组播轮询提出了一种二元组播轮询,讨论了单播轮询和广播轮询的选择算法,最后结合竞争和时分复用多路接入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n模的多路接入协议。这些研究对于无线城域网的组网和运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的具体工作为:(1)基于IEEE 802.16 MAC层的特征以及它与802.11的差别分析,论文给出了传送机会利用率u,带宽请求延时d等性能评价指标,并通过概率分析的方法给出这些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和模拟结果分析,讨论了初始化竞争窗口w,最大竞争窗口Wmax、每帧中提供的传送机会数目Nto,用户站总数目N,活动用户站数目n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这些分析,给出了无线城域网中设置系统参数的原则和方法。(2)通过对IEEE 802.16竞争性能的分析,论文发现基于二进制指数回退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性能并不是最优的,在分析导致性能不能达到最优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IEEE 802.16的特点,论文给出了一种中心调度的竞争解决方案,它的基本思想是,基站在每个时间帧把预测的当前活动用户站数目广播给所有的用户站,用户站每次以该数目参与竞争。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虽然基站对用户站点预测存在误差,但是中心调度的方法依然能达到比较好的性能,在很多指标上,它优于基于二进制指数回退算法的方案。(3)二进制指数回退方法和中心调度方法理论上性能都只能达到(1-1/n)n-1,这一结果在n比较大时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分析了无线城域网中单播轮询和组播轮询的性能特点,给出了一种二元组播轮询,通过将用户站两两分组,来提高竞争的成功率,理论分析表明,二元组播轮询在用户站点数目低于0.75倍总站点数目时,比单播轮询性能要好。结合广播轮询的特点,本文还给出了基站在选择广播轮询和单播轮询时的原则和方法。(4)带宽请求的发送本质上是一个多路接入点问题,多路接入有竞争和非竞争两种方式,竞争方式适合于用户站站点数目不多的情况,而非竞争方式则正好相反,为了有效地结合竞争方式和非竞争方式的优点,论文给出一种n模的多路协议,它的思想是:协调者(基站)将当前竞争的状况以n数广播给所有的站点,各个站点通过将自己的编号与n求模得到一余数r,然后站点在第r个时隙发送自己的数据。理论分析表明,这种方法无论是轻载荷还是重载荷时都有比较理想的性能。
陈穗光[7](2007)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文中认为MIMO-OFDM技术将OFDM与空时编码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并能有效地抵抗多径衰落、抑制干扰和噪声,从而引起了通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移动无线信道衰落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MIMO-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了准确地恢复传送信号,我们必须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宽带无线接入标准IEEE802.16e,结合该标准研究了MIM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这一关键技术,深入地探讨了基于训练序列和基于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方法,给出几种相应的信道估计算法以及它们的改进算法。最后结合Matlab仿真对这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地分析与比较。
彭静[8](2007)在《宽带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普及,网络服务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IP化,无线化也是现在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无线领域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模式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包括应用于无线个人网(WPAN)的IEEE802.15标准,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WLAN)IEEE 802.11标准,以及IEEE 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WMAN)等等。无线城域网(IEEE 802.16)标准一经提出,就因为其高带宽,低投入等优点成为当前热点研究的无线网络技术。在无线城域网通信系统中,采用功率控制技术可以降低OFDM无线系统的同频道干扰,从而增加系统容量。本论文对无线城域网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可概括如下: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功率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并对几种经典的功率控制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了这些功率控制算法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对IEEE802.16协议中提出的功率控制算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理论分析,分析了该算法中所存在的缺点,将此作为后续研究和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同时,对本文的无线城域网实验平台所采用的软硬件系统分别作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其次,针对本人研究工作的重点,对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的实现提出了上行开环功率控制、上行闭环功率控制、上行开环/闭环联合攻率控制和上行/下行结合的功率控制这四种可选方案,并对这几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一种相对优化的实现方案。将该方案在Linux OS下以网络驱动程序的方式加以实现,包括基站功率控制模块和移动台功率控制模块。最后,针对以上介绍的功率控制方案的实现结果,搭建了实际的实验网络平台,对该实验网络进行了相应的参数配置,并在该硬件平台上运行了带有功率控制模块的无线城域网基站和移动台软件系统,对其中的功率控制部分作了详细的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OFDMA的功率控制方案在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凤海[9](2006)在《无线城域网安全子层分析与研究》文中认为无线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因此研究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宽带无线接入网是无线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安全问题是整个无线互联网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含义和基本技术,如加密技术、认证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等。然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安全套接层协议以及无线网络传输层安全协议,为研究无线城域网的安全机制打下了基础。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技术是目前无线宽带接入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能向固定、携带和游牧的设备提供宽带无线连接,它的安全性备受瞩目。本文对无线城域网的安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IEEE 802.16—2004标准主要是通过在MAC层中定义了一个安全子层来提供安全保障。安全子层主要包括两个协议:数据包加密封装协议和密钥管理协议。其中,数据包加密封装协议定义了IEEE802.16支持的加密套件,即数据加密与完整性验证算法,以及对媒体访问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中净载荷部分应用这些算法的规则;密钥管理协议定义了从基站向用户站分发密钥数据的安全方式,密钥的管理模式、基站和用户站之间密钥数据的同步以及对接入网络服务的限制。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协议是贯穿整个安全子层的主要内容,本文从这两方面对IEEE 802.16—2004标准的MAC层安全子层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对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3G技术的安全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几种可以用来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的方案,如动态安全链路、虚拟专用网技术等,并对改进无线城域网的交全机制提出了建议。
肖峻峰[10](2006)在《无线网络MAC协议性能分析与改善》文中认为无线网络由于其灵活性高、安装方便、覆盖面积广等诸多优点,已经并一直会受到产业界、学术界的关注。由于无线网络物理层的固有特点,它们所提供的性能相对于有线网络还有很大差距。而负责分配无线资源、控制终端接入的无线网络MAC层,对无线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有极大影响。因此,对无线网络MAC协议的性能分析与性能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无线城域网IEEE 802.16在其上行媒体接入控制层采用时分复用和资源竞争与预留的方式进行接入,各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冲突,这将导致系统性能下降。针对SS在碰撞以后的冲突解决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冲突解决算法——动态退避控制算法DBC。在该算法中,基站(Base Station,BS)动态地控制SS的退避范围,以增大每帧中竞争时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MAC层的数据吞吐量,降低SS的平均接入延迟。利用OPNET对该算法和原有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对系统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2、IEEE 802.16e中移动站点如何节能是一个重要问题。睡眠模式中过多的侦听操作会浪费大量能量,缩短移动站点的使用时间。本文建议了一种改进的节能机制,通过动态调整移动站点初始睡眠Ⅱ州n]的大小,减少睡眠模式中的侦听操作,从而节省了移动站点在睡眠模式中的能量消耗。本文运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改进的节能机制进行了理
二、宽带无线城域网中的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无线城域网中的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边缘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边缘计算概述 |
1.2.1 边缘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
1.2.2 边缘计算层次结构 |
1.2.3 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 |
1.3 研究现状 |
1.3.1 边缘计算环境下的计算卸载 |
1.3.2 云边协同环境中的资源分配 |
1.3.3 边缘计算环境下缓存放置 |
1.3.4 边缘服务器部署 |
1.3.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贡献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边缘计算环境下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策略 |
2.1 引言 |
2.2 应用案例:增强现实应用 |
2.3 边缘计算环境下计算卸载问题描述以及建模 |
2.3.1 问题描述 |
2.3.2 问题建模 |
2.4 边缘计算环境下计算卸载策略 |
2.4.1 自适应卸载条件 |
2.4.2 基于模糊聚类的应用划分 |
2.4.3 基于动态子图匹配的多组件应用放置 |
2.5 基于动态子图匹配的计算卸载算法 |
2.5.1 算法实现 |
2.5.2 算法分析 |
2.6 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算例 |
2.7 性能评估 |
2.7.1 实验分析方法和环境配置 |
2.7.2 实验测试用例 |
2.7.3 比较算法及性能指标 |
2.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
3.1 引言 |
3.2 能耗感知的“边缘-云”资源调度框架 |
3.3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分配问题描述与建模 |
3.3.1 问题描述 |
3.3.2 系统模型 |
3.3.3 问题建模 |
3.4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分配策略 |
3.4.1 边缘MDC服务区域划分 |
3.4.2 任务负载滚动预测 |
3.4.3 能耗感知的资源分配算法 |
3.5 在线的动态节点管理方法 |
3.5.1 节点开启 |
3.5.2 节点关闭 |
3.6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分配算例 |
3.7 性能评估 |
3.7.1 实验环境 |
3.7.2 数据集以及性能测试指标 |
3.7.3 实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算法 |
4.1 引言 |
4.2 边缘计算环境下数据缓存应用场景:大视频应用 |
4.3 分布式协同边缘缓存数据放置问题分析及建模 |
4.3.1 问题分析 |
4.3.2 问题描述 |
4.3.3 问题建模 |
4.4 分布式协同缓存数据放置 |
4.4.1 确定用户归属 |
4.4.2 基于伊藤算法的协同边缘缓存数据放置 |
4.4.3 算法关键因素设计 |
4.5 算法实现与分析 |
4.6 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边缘缓存放置实例 |
4.7 性能评估 |
4.7.1 实验环境以及参数配置 |
4.7.2 对比算法以及相关性能指标 |
4.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成本感知的边缘服务器优化部署方法 |
5.1 引言 |
5.2 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分析与建模 |
5.2.1 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分析 |
5.2.2 问题描述 |
5.2.3 边缘服务器部署建模 |
5.2.4 原问题的线性化过程 |
5.3 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的Benders分解 |
5.4 基于Benders分解的边缘服务器部署算法实现 |
5.4.1 算法实现 |
5.4.2 算法正确性分析 |
5.5 边缘服务器部署算例 |
5.6 性能评估 |
5.6.1 实验设置 |
5.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2)极化码在无线城域网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通信系统 |
1.2 极化码的研究现状 |
1.3 IEEE802.16标准的发展现状 |
1.4 无线衰落信道 |
1.4.1 多径衰落 |
1.4.2 无线信道的时变性和多普勒频移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极化码的基本原理 |
2.1 极化码的基本概念 |
2.2 信道极化 |
2.2.1 信道合并 |
2.2.2 信道拆分 |
2.2.3 信道极化现象 |
2.3 极化码的构造 |
2.3.1 极化码的BEC构造 |
2.3.2 蒙特卡罗构造 |
2.3.3 其它构造方法 |
2.4 极化码的编码 |
2.5 极化码的译码算法 |
2.5.1 SC译码算法 |
2.5.2 SCL译码算法 |
第三章 极化码在无线城域网中的应用 |
3.1 无线城域网的信道模型 |
3.1.1 视距条件下的信道模型 |
3.1.2 非视距条件下的信道模型 |
3.2 WMAN-OFDM |
3.2.0 OFDM符号描述 |
3.2.1 数据调制 |
3.2.2 导频 |
3.2.3 信道估计 |
3.3 基于极化码的WMAN-OFDM系统 |
第四章 参数设置与仿真分析 |
4.1 仿真中各参数的设置 |
4.1.1 信道参数 |
4.1.2 WMAN-OFDM系统参数 |
4.1.3 极化码参数 |
4.1.4 LDPC码参数 |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1 SUI信道上、未编码情况下的性能仿真 |
4.2.2 极化码在SUI-1信道上的性能仿真 |
4.2.3 极化码在SUI-3信道上的性能仿真 |
4.2.4 极化码在SUI-5信道上的性能仿真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极化码应用前景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2 项目研究意义 |
1.2 无线城市进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无线城市概括 |
2.1 无线城市的定义 |
2.2 主流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2.2.1 WLAN |
2.2.2 WiMAX |
2.2.3 3G |
2.2.4 4G 技术 |
2.3 线城市组网技术比较 |
2.4 无线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3 Wi-Fi和Mesh技术分析 |
3.1 Wi-Fi和Mesh技术简要概括 |
3.2 Mesh网络标准 |
3.2.1 Mesh IEEE802.11标准 |
3.2.2 Mesh IEEE802.15标准 |
3.2.3 IEEE802.16Mesh标准 |
3.2.4 IEEE802.20Mesh标准 |
3.3 Mesh网络构造 |
3.3.1 无线网络构造 |
3.3.2 无线Mesh网络的构造 |
3.3.3 无线Mesh网络特征介绍 |
3.4 Mesh网络关键技术 |
3.4.1 Mesh网络的影响要素 |
3.4.2 Mesh网络专有路由协议 |
3.4.3 Mesh网络的多模方式 |
3.4.4 MIMO和OFDM技术在Mesh组网中的应用 |
4 扬州无线城市建设 |
4.1 无线扬州建设方案 |
4.1.1 一期和总建设目标 |
4.1.2 组网方案 |
4.1.3 网络一期建设 |
4.2 无线接入设计方案 |
4.2.1 IEEE 802.11系列技术标准 |
4.2.2 频率使用及规划原则 |
4.2.3 技术指标要求 |
4.2.4 设计原则及指标 |
4.2.5 室内环境下的AP部署 |
4.2.6 室外Mesh的规划 |
4.2.7 用户的热点容量 |
4.2.8 干扰和噪音 |
4.3 漫游切换 |
4.3.1 子网间客户端移动性 |
4.3.2 漫游切换 |
4.4 网络各部分负载分担 |
4.4.1 无线控制模块的负载分担 |
4.4.2 无线AP的负载分担 |
4.4.3 MAC分割 |
4.4.4 无线网络可靠性 |
4.4.5 端到端的业务保证 |
4.5 网络安全 |
4.5.1 无线网络安全构架 |
4.5.2 物理层防护 |
4.5.3 链路层安全 |
4.5.4 上层网络安全 |
4.5.5 全面的无线安全网络 |
5 无线扬州项目系统功能测试及效益分析 |
5.1 统功能测试 |
5.1.1 漫游切换功能验证 |
5.1.2 AP负载均衡和接入用户数压力测试 |
5.1.3 RF(无线射频)管理功能验证 |
5.1.4 无线终端定位、故障点定位和入侵检测功能验证 |
5.1.5 安全性方面功能验证 |
5.1.6 限速功能验证 |
5.1.7 QOS功能验证 |
5.1.8 网络容量验证 |
5.2 无线城市应用项目 |
5.2.1 无线办公系统 |
5.2.2 城市管理视频立案 |
5.2.3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 |
5.2.4 环保现场无线监控 |
5.2.5 城市信息发布平台 |
5.2.6 停车位管理 |
5.2.7 公交实时无线监控 |
5.2.8 智能无线导游 |
5.3 城市投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宽带无线城域网资源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宽带无线接入概述 |
1.2 宽带无线城域网研究 |
1.3 清华BRadio 系统介绍 |
1.4 宽带无线城域网中的资源管理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BRadio 系统 MAC 层协议研究 |
2.1 BRadio 系统MAC 层功能及支持的业务 |
2.1.1 BRadio 系统MAC 层功能 |
2.1.2 BRadio 系统支持的业务 |
2.2 BRadio 系统MAC 层分层结构 |
2.3 BRadio 系统MAC 层机制 |
2.3.1 基本机制 |
2.3.2 传输调度机制 |
2.3.3 带宽分配机制 |
2.4 BRadio 系统中与MAC 层相配合的物理层帧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Radio 系统分组调度算法研究 |
3.1 BRadio 系统的QoS 指标及QoS 机制 |
3.1.1 QoS 指标 |
3.1.2 QoS 机制的实现及分组调度 |
3.2 分组调度指标及算法 |
3.2.1 分组调度指标 |
3.2.2 分组调度算法 |
3.3 灵活的分组调度机制与多模式多业务应用场景的结合研究 |
3.4 本文提出的EM-LWDF 分组调度算法 |
3.4.1 分组调度算法的系统模型 |
3.4.2 PF 算法和M-LWDF 算法 |
3.4.3 EM-LWDF 分组调度算法 |
3.4.4 EM-LWDF 算法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Radio 系统 MAC 层仿真实现 |
4.1 OPNET 仿真平台简介 |
4.1.1 OPNET Modeler 的主要特点 |
4.1.2 OPNET Modeler 的建模机制 |
4.1.3 OPNET Modeler 的仿真机制 |
4.2 基于OPNET 的BRadio 系统MAC 层仿真设计 |
4.2.1 动态服务流管理 |
4.2.2 带宽分配 |
4.3 基于OPNET 的BRadio 系统MAC 层仿真实现 |
4.3.1 进程模型 |
4.3.2 节点模型 |
4.3.3 网络模型 |
4.3.4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Radio 系统 ARQ 机制设计和实现 |
5.1 BRadio 系统ARQ 机制设计 |
5.1.1 ARQ 技术的原理 |
5.1.2 BRadio 系统ARQ 消息格式 |
5.1.3 BRadio 系统ARQ 反馈模式 |
5.1.4 BRadio 系统ARQ 发送端状态 |
5.2 HDLC 协议研究与实现 |
5.2.1 HDLC 协议内容研究 |
5.2.2 HDLC 流程设计和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HDLC 程序仿真结果举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无线城域网中的HARQ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重要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
1.3.1 WiMAX 技术 |
1.3.2 IEEE802.16 协议体系结构 |
1.3.3 IEEE802.16 的网络架构和主要应用 |
1.3.4 HARQ 技术概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无线城域网中的HARQ 机制 |
2.1 引言 |
2.2 标准ARQ 技术 |
2.2.1 停止等待式ARQ(SAW-ARQ) |
2.2.2 回退N 步ARQ(GBN-ARQ) |
2.2.3 选择重传(SR-ARQ) |
2.3 HARQ 的基本类型 |
2.4 HARQ 的实现方案 |
2.4.1 RLC 层上重传 |
2.4.2 L1 层上重传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信道状况的自适应HARQ 方案 |
3.1 引言 |
3.2 传统HARQ 方案的传输机制及其不足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存在的不足. |
3.3 改进的HARQ 方案 |
3.4 改进的HARQ 方案11-HARQ |
3.5 改进的HARQ 方案12-HARQ |
3.6 HARQ 系统的实现 |
3.7 小结 |
第4章 仿真模型及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仿真模型 |
4.3 仿真模型的创建和实现 |
4.4 TURBO 码编码译码仿真分析 |
4.5 改进的HARQ 方案仿真性能分析 |
4.5.1 评价指标 |
4.5.2 改进的HARQ 方案仿真结果和分析 |
4.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无线城域网中带宽请求的接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城域网中带宽请求的特征分析 |
2.1 无线城域网的相关背景 |
2.1.1 无线城域网的发展简介 |
2.1.2 无线城域网的网络结构 |
2.1.3 802.16协议栈的参考模型 |
2.1.4 IEEE 802.16的QoS体系结构 |
2.1.5 无线城域网的信道模型 |
2.2 带宽的请求/授予模式 |
2.2.1 请求/授予模式的特点 |
2.2.2 用户站带宽请求的基本过程 |
2.3 带宽请求的发送机制 |
2.3.1 单播轮询 |
2.3.2 轮询位的使用方法 |
2.3.3 广播轮询和组播轮询 |
2.3.4 针对不同QoS的带宽请求策略 |
2.4 带宽请求的接入控制 |
2.4.1 混合式的带宽请求接入方法 |
2.4.2 带宽请求的接入控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
2.4.3 带宽请求接入的性能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EEE 802.16中竞争解决方案的性能评价 |
3.1 基于BEB算法的中竞争解决方案的特点 |
3.1.1 IEEE 802.16中的竞争过程 |
3.1.2 IEEE 802.11中的竞争过程 |
3.1.3 IEEE 802.16同IEEE 802.11竞争机制的差别 |
3.2 性能分析 |
3.2.1 不考虑N_(to)时用户站的发送概率 |
3.2.2 考虑N_(to)时用户站的发送概率 |
3.2.3 传送机会利用率u |
3.2.4 延时d的计算 |
3.3 模拟结果 |
3.3.1 初始化窗口W对性能的影响 |
3.3.2 传送机会数目N_(to)对性能的影响 |
3.3.3 系统性能同用户站数目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心调度的竞争解决方案 |
4.1 IEEE 802.16中基于BEB竞争方案的不足 |
4.2 中心调度竞争解决方案 |
4.2.1 全局的优化窗口 |
4.2.2 中心调度的竞争解决方案CSCR |
4.2.3 活动用户站的预测方法 |
4.3 性能分析 |
4.3.1 传送机会利用率 |
4.3.2 带宽请求延时 |
4.3.3 CSCR的公平性分析 |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1 活动用户站点数目的预测结果 |
4.4.2 瞬时值的比较 |
4.4.3 公平性的比较 |
4.4.4 利用率和延时随活动用户站数目的变化 |
4.4.5 动态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播、组播和广播轮询的选择策略 |
5.1 广播,单播组播轮询理论最佳性能 |
5.1.1 广播、组播轮询的理论最佳性能 |
5.1.2 随机单播轮询的理论最佳性能 |
5.2 二元组播轮询 |
5.2.1 二元组播轮询的基本步骤 |
5.2.2 二元组播轮询利用率的分析 |
5.2.3 二元组播轮询延时的分析 |
5.3 随机单播轮询和广播轮询的选择策略 |
5.3.1 随机单播轮询和广播轮询选择问题的定义 |
5.3.2 广播轮询和单播轮询的代价 |
5.3.3 单播轮询时间t_u的理论计算 |
5.3.4 随机单播轮询和广播轮询的简化选择 |
5.4 基站选择轮询类型的基本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n模随机多路接入协议 |
6.1 随机多路接入协议概述 |
6.2 n模的随机多路协议 |
6.2.1 系统和信道模型 |
6.2.2 基本操作过程 |
6.2.3 n模协议操作举例 |
6.3 n模协议的性能分析 |
6.3.1 准确知道活动站点数目时的吞吐量 |
6.3.2 n模协议的延时分析 |
6.3.3 由于n估算误差带来的影响 |
6.4 活动站点数目的计算 |
6.4.1 泊松到达下的预测 |
6.4.2 随机到达时的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及发表论文情况 |
(7)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IEEE802.16 标准概述 |
1.3 多载波及OFD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4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MIMO-OFDM系统 |
2.1 MIMO基本原理 |
2.2 OFDM基本原理 |
2.2.1 OFDM信号的数学描述 |
2.2.2 OFDM信号的矩阵表达形式 |
2.2.3 OFDM技术的特点 |
2.3 MIMO-OFDM系统 |
2.3.1 系统结构 |
2.3.2 系统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线衰落信道 |
3.1 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
3.1.1 大尺度衰落效应 |
3.1.2 小尺度衰落效应 |
3.2 无线衰落信道的动态特性 |
3.2.1 信道的频率变化 |
3.2.2 信道的时间变化 |
3.3 移动无线信道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线城域网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
4.1 信道估计方法概述 |
4.2 WirelessMAN-OFDM 物理层 |
4.3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 |
4.3.1 系统模型与理论推导 |
4.3.2 LS时域信道估计 |
4.3.3 LS频域信道估计 |
4.4 基于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 |
4.4.1 概述 |
4.4.2 导频的形式 |
4.4.3 基于梳状导频的信道估计 |
4.5 信道跟踪技术 |
4.5.1 利用判决数据的LS信道估计方法 |
4.5.2 EM迭代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附录A IEEE802.16e帧结构 |
(8)宽带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WiMAX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
1.1.2 WiMAX主要技术特点 |
1.1.3 功率控制技术简介 |
1.1.4 IEEE802.16e中功率控制技术 |
1.2 论文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
2.1 功率控制技术准则 |
2.1.1 功率平衡准则 |
2.1.2 信号干扰比SIR平衡准则 |
2.2 功率控制技术的分类 |
2.3 几种经典的功率控制算法综述 |
2.3.1 基于接收信号SNR的子信道功率控制算法 |
2.3.2 多级发射功率控制(MTPC)算法 |
2.3.3 C/I平衡功率控制逐步消除算法(SRAPC) |
2.3.4 带注水技术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 |
2.3.5 开环功率控制算法 |
2.3.6 自适应闭环功率控制算法 |
2.4 IEEE802.16中基于OFDMA的功率控制算法 |
2.4.1 闭环功率控制算法 |
2.4.2 可选的开环功率控制算法 |
第三章 宽带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
3.1 IEEE802.16协议规范 |
3.1.1 MAC层简介 |
3.1.2 PHY简介 |
3.2 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 |
3.2.1 硬件系统 |
3.2.2 软件系统 |
3.2.3 PHY/MAC API接口介绍 |
3.3 功率控制的实现方案比较 |
3.3.1 上行开环功率控制 |
3.3.2 上行闭环功率控制 |
3.3.3 开环/闭环相结合的功率控制 |
3.3.4 下行/上行联合功率控制 |
第四章 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实现 |
4.1 功率控制模块的实现模型 |
4.1.1 模块外部接口 |
4.1.2 模块内部结构 |
4.2 信道估计子模块的实现 |
4.2.1 RSSI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测量 |
4.2.2 CINR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测量 |
4.3 信道分析子模块的实现 |
4.3.1 信道分析子模块内部结构设计 |
4.3.2 数据描述 |
4.3.3 函数定义及说明 |
4.4 上/下行功率控制子模块的实现 |
4.4.1 上/下行功率控制子模块的内部结构 |
4.4.2 数据描述 |
4.4.3 模块中主要的函数定义及说明 |
第五章 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测试结果 |
5.1 测试环境 |
5.1.1 测试网络结构 |
5.1.2 测试网络参数配置 |
5.2 测试过程及结果 |
5.2.1 功率控制模块的单元测试 |
5.2.2 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联合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软件系统核心数据结构的说明 |
附录2:TXVECTOR格式列表 |
附录3:RXVECTOR格式列表 |
附录4:基站功率控制模块详细设计说明书 |
附录5:基站功率控制模块单元测试说明 |
(9)无线城域网安全子层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
1.2 无线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安全性挑战 |
1.2.1 无线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 |
1.2.2 无线网络安全性挑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安全与解决方案 |
2.1 概述 |
2.2 网络安全基本技术 |
2.3 安全套接层协议 |
2.3.1 安全套接层概述 |
2.3.2 安全套接层协议体系结构 |
2.3.3 安全套接层的安全性 |
2.4 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 |
2.4.1 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概述 |
2.4.2 安全服务与连接管理 |
2.4.3 无线传输层安全协议体系结构 |
2.5 小结 |
第三章 无线城域网标准 |
3.1 概述 |
3.2 无线城域网标准的演进 |
3.3 IEEE 802.16-2004协议 |
3.3.1 IEEE 802.16 MAC层 |
3.3.2 IEEE 802.16物理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无线城域网安全子层 |
4.1 概述 |
4.2 概念与算法 |
4.2.1 相关概念 |
4.2.2 相关加密算法 |
4.3 无线城域网安全机制 |
4.4 数据加密封装协议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密钥管理协议 |
5.1 密钥管理协议概述 |
5.2 授权密钥 |
5.2.1 授权密钥的交换及管理 |
5.2.2 授权密钥的使用 |
5.3 会话密钥 |
5.3.1 会话密钥的交换及管理 |
5.3.2 会话密钥的使用 |
5.4 授权状态机 |
5.5 会话密钥状态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无线网络安全方案对比分析 |
6.1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
6.2 3G安全技术 |
6.3 无线网络安全增强型方案 |
6.3.1 ECC加密算法 |
6.3.2 动态安全链路技术 |
6.3.3 访问控制技术 |
6.3.4 虚拟专用网络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10)无线网络MAC协议性能分析与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网络概述 |
1.1.1 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
1.1.2 无线网络优势与特点 |
1.1.3 无线网络应用场景 |
1.2 无线网络相关协议标准 |
1.2.1 无线城域网协议标准 |
1.2.2 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 |
1.2.3 无线个域网协议标准 |
1.2.4 无线城域网、局域网和个域网之比较 |
1.2.4 无线网络MAC层协议回顾 |
1.2.4.1 ALOHA协议 |
1.2.4.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协议 |
1.2.4.3 频分多址(FDMA)技术 |
1.2.4.4 时分多址(TDMA)技术 |
1.3 选题动机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无线城域网中快速有效的冲突解决算法 |
2.1 IEEE 802.16MAC协议简述 |
2.1.1 上行QoS服务类型 |
2.1.2 指数退避机制 |
2.2 相关工作 |
2.3 DBC算法介绍 |
2.4 仿真及讨论 |
2.4.1 仿真场景设置 |
2.4.2 仿真性能分析 |
2.5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无线城域网中终端节能机制的性能分析及改进 |
3.1 IEEE 802.16e中的睡眠模式 |
3.2 ESM性能分析 |
3.3 改进的节能机制EESM |
3.3.1 节能机制EESM介绍 |
3.3.2 EESM的马尔可夫模型 |
3.4 仿真及性能比较 |
3.4.1 仿真验证 |
3.4.2 不同T_(min)时EESM的性能参数 |
3.4.3 不同T_(max)时EESM的性能参数 |
3.4.4 EESM与ESM性能比较 |
3.5 结束语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无线网络中的层间联合自适应传输机制 |
4.1 相关工作 |
4.2 系统模型 |
4.3 信道模型和CLATS机制的马尔可夫系统性能模型 |
4.3.1 有限状态马尔可夫信道模型 |
4.3.2 CLATS机制下的马尔可夫系统模型 |
4.4 系统性能分析和分组大小的优化选择 |
4.4.1 系统性能分析 |
4.4.2 分组大小的优化选择 |
4.5 仿真及分析 |
4.6 结论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装箱问题的无线个域网MAC层调度算法 |
5.1 蓝牙技术简介 |
5.1.1 微微网 |
5.1.2 MAC协议 |
5.2 相关工作 |
5.3 问题描述及定义 |
5.3.1 装箱问题 |
5.3.2 蓝牙调度与装箱问题的关系及FFD-kI算法 |
5.4 调度算法分析 |
5.4.1 最坏情况分析 |
5.4.2 平均情况分析 |
5.5 仿真及性能比较 |
5.5.1 仿真环境 |
5.5.2 仿真性能分析 |
5.6 结论 |
5.7 参考文献 |
附录A:引理2的证明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在攻博期间录用,发表和已投的文章 |
申请专利 |
四、宽带无线城域网中的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边缘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技术研究[D]. 邵艳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2]极化码在无线城域网中的应用与研究[D]. 贾晓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3]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D]. 常伟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4]宽带无线城域网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 张汉毅. 清华大学, 2009(S2)
- [5]无线城域网中的HARQ技术研究[D]. 刘锋. 湖南大学, 2009(01)
- [6]无线城域网中带宽请求的接入控制[D]. 陆文彦. 中南大学, 2008(12)
- [7]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D]. 陈穗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6)
- [8]宽带无线城域网实时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彭静.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1)
- [9]无线城域网安全子层分析与研究[D]. 李凤海.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7)
- [10]无线网络MAC协议性能分析与改善[D]. 肖峻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