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及其成因的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馨叡[1](2021)在《“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我国大众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过半,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态势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互联网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从传统媒体发展到后来的新媒体,直到过渡到如今的自媒体,同时我国的经济模式也获得了一个较大的转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中也出现了一种新兴社会群体,被称之为“网红”,此类群体被网民们视为网络的风向标,他们的举动容易对网民们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网络主体---大学生群体也是受到他们影响的一类人。大学生群体已经由90后向00后所变迁了。作为千禧年成长的一代人,00后的大学生群体相比于90后群体思想更为活跃,更热衷于追捧新鲜事物,并且由于大学生群体所占的网络用户基数比重较大,因而他们自然也成为了网络主体。由于部分大学生阅历尚欠,对自身的消费认知能力不足,并且在他们所喜欢的“网红”消费的带动下,往往容易使他们形成偏差的或不当的价值观。“网红”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出现错误价值观以及行为失范。因此,在“网红”消费下如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科学的引领,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看待“网红”消费,成为本文的重中之重。本文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下,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在“网红”消费下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程度去进行实地以及网络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分析和对个别案例进行访谈。通过对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最后根据大学生在“网红”消费下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大学生自身、家校和同辈群体、社会环境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当前“网红”消费影响的加大时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赵姗[2](2021)在《当代家风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太原市四所高校学生的调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风建设近年来备受党中央高度重视,优良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传承发展延续至今。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家风建设需要紧紧围绕家庭展开,在当代进行家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的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本文围绕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从而探究出当代优良家风建设的有效路径。结合当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家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家风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当代优良家风建设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家风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针对家风相关的概述,对家风建设的相关概念、特征进行梳理,阐述了当代家风的主要内容及当代优良家风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当代进行家风建设的理论来源,借鉴总结以往家风建设的理论资源。第四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此部分加入调查问卷,用图表的形式结合统计的数据直观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家风教育的成效与不足,以及家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主要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不同角度探讨进行优良家风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最后提出打造五位一体的家风联动合力机制。
赵炜[3](2021)在《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家国情怀”是对家国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贯穿并体现于中华传统的家训、家书、家规、传统家庭活动等载体中,是个人、家庭、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开展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研究,能够推动优良家风文化与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理论自洽和实践互动,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厚度。传统优良家风中蕴含着鲜明的家国情怀内涵,包括“家国共同体意识”“孝德”“义利观”以及责任担当意识等,并且显示出时代性、传承性、实践性的特征;传统优良家风与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在内容、方式、目标导向、价值意蕴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契合性,内在体现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当前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一是家庭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二是高校培育体系尚未完善;三是社会教育氛围还不浓厚。究其原因,家庭结构变更、生活节奏加快,致使家风建设易被忽视;高校层面欠缺对优良家风中家国情怀要素的挖掘以及教育方式的单一阻碍了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的进展;社会层面,家国情怀教育氛围不到位、创新型教育场馆缺失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新时代背景下,着眼于大学生的发展实际,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现实路径需协同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多方之力。个人需密切与家庭的联系,增强情感体验,提升综合素质;家庭加强家风文化建设,发挥家庭教育的带动力和感染力,与学校教育互联互通;高校树立“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优化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环境,培育教育力量;社会则要发挥统筹引领和服务的职能,多途径、多层面、多角度为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提供平台和保障。
吴乾勇[4](2021)在《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建设必不可少的人才储备资源,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重任,担负着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责任。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及其道德品行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碰撞、交流日益加剧,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亚文化形态。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高校亚文化,各种良莠不齐的高校亚文化在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的同时还充实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它们不仅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探索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既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实效性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全面深入探讨分析了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不仅要正确认识与把握高校亚文化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还要加强对高校亚文化的引领,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而言之,高校必须要正视高校亚文化现象,不但要积极引导发展健康的高校亚文化,而且还要抵制消除不良的高校亚文化,利用高校亚文化的积极因素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明、优美的校园文化氛围,规避高校亚文化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断丰富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内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同时还要创新与完善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切实引导当代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逐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孟玉新[5](2021)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党始终积极应对,从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逐步发展到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至“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上,我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战略和举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我们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作为青年人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和长效化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拓展大学生德育素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主题,借助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的方式,获取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情况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形成结论,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在分析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以及生态文明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厘定与阐发。并提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然架构,以此为依据,结合调研数据,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多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部分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第二,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课程内容碎片化且陈旧、课程实施方式传统单一、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保障条件、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可资经验等。最后,本研究提出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夯实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借鉴国外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等路径来推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推动高校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高校生态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进而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邹天琦[6](2021)在《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经济水平的飞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型。网络消费的广泛流行为人们带来更方便、快捷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消费问题,这些消费问题在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的突出。无论是冲动消费、符号消费还是炫耀消费、超前消费其成因都离不开拜物教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和蔓延。拜物教现象作为消费范畴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但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各个维度发挥的作用无可置疑,其地位不容动摇。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破除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的拜物教现象,减少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需要我们回归到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内涵中寻求答案。拜物教批判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称之为“蕴含着全部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拜物教批判理论中,马克思以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为主要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向我们呈现出隐匿在丰盛的物质盛宴背后,资本对原本生产关系的颠倒,对劳动者的奴役。其严密的逻辑思维,精巧的行文构思,丰富的理论内涵都使得这一理论历经一个多世纪,在直面当下时代问题时仍旧毫不逊色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阐释力。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指导大学生网络消费,是在指导实践中对拜物教批判理论的焕新,也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研究方法,分析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关照现实的理论形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并从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最终指向,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创造性的在思辨文章中引入了实证研究,以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结果为基础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消费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增强了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指导意见的可行性。最后,根据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最终指向,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中拜物教现象的成因,结合个人、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理顺生产消费关系、构建理性消费观三个维度提出应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消费中拜物教现象的现实路径。本文旨在从拜物教的视角,对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的共性进行研究。以期在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深化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理论内涵。
李乂京[7](2020)在《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社会其他矛盾也出现了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为适应社会矛盾的新变化,社会矛盾治理之路也应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社会治理实质上就是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治理过程及其运行机制,其中城中村社区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把研究城中村社区矛盾及其治理路径作为新时代探寻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尝试,在当前具有十分突出的新颖性、现实性、时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指导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矛盾产生和表现最集中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中村社区矛盾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研究对象,“解剖麻雀”,分析新时代下社区矛盾的表现、特点及产生原因,探究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的可行性对策。希望通过对吴家堡社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为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化解和治理提供借鉴参考。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研究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新思想,这是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实证调研过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内容,首先结合太原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吴家堡社区的实际情况,归纳其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是政府和居民在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和就业、社保、教育等民生问题方面的矛盾、社区干群关系矛盾、社区居民间的物质经济利益矛盾和文化认识冲突,并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冲突叠加化和纠纷易激化的特点;其次从资源供给不均、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矛盾预防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居民素质偏低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产生原因;最后一部分探寻了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可行性对策,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将完善多元协同的治理体制、坚守风险防范的治理底线、夯实民生保障的制度基础、健全综合施策的治理体系作为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
吕明阳[8](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项重大判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全局性、战略性、历史性的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我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具体工作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存在的问题与前进方向,也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各方面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由此,聚焦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式下,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在继续夯实其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其亲和力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精神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升,并且这种作为有着现实性基础的人情感的本质需求和能力,也能动地反映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人的社会实践中。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艺术进行跨界融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新思路。即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切入,把握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性、理论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与审美期待,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好美育工作,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集气聚力、凝神铸魂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本研究是基于习近平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角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如何满足人情感本质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的创新之举。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辨析和内涵探究切入,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何以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什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得怎么样”→“怎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结构展开,把研究主题与相关内容总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从研究依据与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选题的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其次对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相关范畴进行了界定与辨析,奠定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第三是充分挖掘了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梳理了古今中外思想史中与本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想资源,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铺垫和思想资源。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中。第二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其次,从探究其审美价值的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结构要素进行了层层展开,探讨了各要素的审美意蕴;再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的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最后,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向着实践维度进行了转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目的与原则,为更进一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第三部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现状的问题展开。首先,回顾了建党与建国以来思政审美力实践探索的发展历程;其次,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最后,重点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尤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一方面的具体呈现和影响,是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教育内容、载体与过程等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集中梳理和聚焦,进一步从观念美、内容美和形式美等角度探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关键要素,回应思政审美力“何以可为、何以能为”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对应在论文的第六章中。第四部分(第七章),围绕着应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具体创新举措这一问题展开,是论文的落脚点。此部分从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和难题,首先明确要树立“审美心理协同”“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的实践理念,然后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载体、管理与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对策创新,坚持以满足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人才需要为导向,最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从立意伊始就直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前沿性问题,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实问题,拓展学科研究范围、提升育人实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丁佳楠[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新近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在道德领域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为价值旨归。社会公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正确认识社会公德,大力发展社会公德,保障社会公德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是推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当务之急。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社会公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要求也越高。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全体公民,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除了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广泛性等一般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外,新时代中国社会公德还体现为基准性与强制性、消极性与积极性、物质性与精神性辩证统一的鲜明特质。实证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整体状况相对较好,但仍与新时代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知行脱节;部分大学生助人为乐意识及行为有待加强;部分大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意识及行为不够;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状况欠佳等。其主要成因可归结为私德惯性意识制约、市场经济负面价值取向影响、奖惩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力、网络社会公德治理体系不健全等。为此,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需要做到: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主体意识;发挥高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着力完善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体系;运用自律与他律双重手段,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奖惩机制;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行为,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水平。
徐墨岩[10](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大学生网络民意表达意愿与表达能力较强,但所表达民意的内容与形式参差不齐。对此,高校教育者很有必要开展回应。面对实际回应工作的不足,需对“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进行研究,以切实提升回应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具体从收集、分析、实施、反馈四环节落实工作目标。该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维护网络生态环境、助力社会持续进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回应在回应对象选择、民意分析质量、教育方法运用、信息传输模式等方面尚存缺陷。这些问题的产生,缘于回应属性认识程度、回应队伍协同程度、回应主体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为此,高校教育者需要从三个维度有效开展回应工作: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全员共建回应队伍;配合民意发展动态,全程统筹回应流程;并用网上、网下载体,兼顾主流、支流回应,全局构建回应布局。为提升高校回应工作有效性,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视角,进而运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回应工作,将消极民意与积极民意共同纳入回应对象,等等;以期通过整合人与时空要素,促使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及其成因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及其成因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重难点 |
第一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概念界定 |
一、 “网红”消费概念及分类 |
(一) “网红”消费概念 |
(二) “网红”消费的分类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概念厘定 |
三、 “网红”消费与大学生价值观二者间的关系 |
第二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调研 |
一、实地调研设计 |
(一)调查方法 |
(二)问卷及个案访谈的设计 |
(三)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维度设计 |
二、确定对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个人基本情况汇总 |
三、调研内容 |
(一)样本基本情况现状分析 |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行为 |
(三)对“网红”消费的看法和观点的调查情况分析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及其成因 |
一、正向“网红”消费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 |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
(三)满足了学生群体的精神生活需求 |
二、负向“网红”消费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过度消费偏差 |
(二)社会责任偏差 |
(三)主体规范意识偏差 |
三、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消极引导的影响因素 |
(一)大学生自我认同不完整 |
(二)家庭教育缺失 |
(三)高校与社会连接性不足 |
(四)相关法律仍有监管真空 |
(五)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影响 |
第四章 “网红”消费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提升路径 |
一、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
(一)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强化网络道德价值观 |
(三)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
(四)强化自律意识 |
二、打造多位一体的价值教育体系 |
(一)高校增加多元化的价值教育模式 |
(二)引导家庭注重对子女价值观的培育 |
(三)家校结合形成良好的同辈教育氛围 |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一)完善法律法规的网络监管体系 |
(二)加强“网红”行业的内部自我规范 |
(三)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当代家风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太原市四所高校学生的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家风相关概述 |
2.1 家风的相关论述及其特征 |
2.1.1 家风与家风建设的内涵 |
2.1.2 传统家风与当代家风的区别及联系 |
2.1.3 优良家风的特征 |
2.2 优良家风的主要内容 |
2.2.1 以德立身的修身观 |
2.2.2 勤俭持家的治家观 |
2.2.3 家国一体的责任观 |
2.3 优良家风建设的基本原则 |
2.3.1 以自家优良家风为依托 |
2.3.2 以优秀传统家风为根本 |
2.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
3 当代家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家风观 |
3.1.1 家庭的本质 |
3.1.2 平等的家庭关系 |
3.1.3 全面的家庭教育 |
3.2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思想 |
3.2.1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
3.2.2 勤俭持家学而有德 |
3.2.3 重视礼仪谦让忠恕 |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家风建设的思想 |
3.3.1 毛泽东关于家风建设的思想 |
3.3.2 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家风建设的思想 |
3.3.3 习近平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 |
4 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现状 |
4.1.1 调研目标 |
4.1.2 问卷设计 |
4.1.3 问卷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
4.1.4 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的成效 |
4.2 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家风建设价值取向功利化 |
4.2.2 传统家风传承持续性缺失 |
4.2.3 优良家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4.2.4 家风构建缺乏系统合力机制 |
4.3 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受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影响 |
4.3.2 家庭优良家风教育的缺失 |
4.3.3 学校家风教育体系不完善 |
4.3.4 社会各方主体构建意识不强 |
5 当代优良家风建设的实施路径 |
5.1 调动家庭发挥优良家风培育的主体作用 |
5.1.1 家长深入推进优良家风的教育实践 |
5.1.2 父母家风培育的主体角色归位 |
5.1.3 家长和大学生共同参与家庭建设 |
5.1.4 发挥妇女在家庭中树立良好家风的独特作用 |
5.2 推动学校培育大学生践行优良家风建设 |
5.2.1 大学开设家庭伦理道德课程 |
5.2.2 优化高校家风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
5.2.3 培育具备良好家风文化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
5.2.4 搭建家校合作平台 |
5.3 营造当代家风建设优良的社会环境 |
5.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家风 |
5.3.2 发挥社会舆论对优秀家风的宣传作用 |
5.3.3 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创新落实家风建设 |
5.3.4 加大对优秀家风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
5.4 打造五位一体的家风联动合力机制 |
5.4.1 家庭日常教育中融入优良家风 |
5.4.2 学校德育活动中开展优良家风 |
5.4.3 社区文明建设中创建优良家风 |
5.4.4 大众传媒资讯中宣传优良家风 |
5.4.5 领导干部品行中践行优良家风 |
6 结语 |
附录 当代大学生家风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1. 关于传统优良家风中的家国思想内涵及培养途径的研究 |
2. 关于传统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研究 |
3.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国情怀教育的相关重要论述研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1. 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 |
2. 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传统优良家风 |
二、家国情怀教育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家国情怀的相关论述 |
二、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家国情怀的相关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论述 |
第二章 传统优良家风与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 |
第一节 传统优良家风丰富的家国情怀内涵 |
一、“家国共同体意识” |
二、“孝德” |
三、“义利观” |
四、责任担当意识 |
第二节 传统优良家风鲜明的家国情怀特征 |
一、时代性 |
二、传承性 |
三、实践性 |
第三节 传统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时代意义 |
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
三、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共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四、帮助大学生树立“共同体”意识,培育家国情怀与世界胸襟 |
第四节 传统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传统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 |
二、传统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传统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主要问题 |
一、家庭教育基础比较薄弱 |
二、高校培育体系尚未完善 |
三、社会教育氛围还不浓厚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家庭因素 |
二、高校因素 |
三、社会因素 |
第四章 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路径探究 |
第一节 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增强自身综合素养 |
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
二、密切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家庭生活实践体验 |
三、夯实理想信念,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
四、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培育世界格局 |
第二节 强化家庭文明建设,夯实家国情怀教育基础 |
一、传承优良家风,提升大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心理认同 |
二、强化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
三、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国情怀的教育合力 |
第三节 深化高校家国情怀教育意涵,完善家国情怀教育结构 |
一、提炼优良家风中的家国情怀思想,系统优化家国情怀教育内容 |
二、优化家国情怀教育师资建设,增强家风融入家国情怀的培育力量 |
三、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丰富家风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活动 |
四、运用大众传媒,创新家风融入家国情怀教育方式 |
五、加强家风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家国情怀育人氛围 |
第四节 发挥社会引领与服务职能,优化家国情怀教育社会环境 |
一、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家国情怀教育的文化氛围 |
二、建造智能化家风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搭建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平台 |
三、利用社区的纽带作用,发挥优良家风的文化渲染功能 |
四、健全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大家国情怀教育保障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重要文选 |
二、其他着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五、报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一章 高校亚文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亚文化的概述 |
(一)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概念 |
(二)高校主流文化与高校亚文化 |
(三)高校主流文化与高校亚文化的关系 |
(四)高校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二章 高校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式 |
一、高校亚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一)高校亚文化具有时代性 |
(二)高校亚文化具有自发性 |
(三)服饰文化 |
(四)高校亚文化具有多样性 |
(五)高校亚文化具有创造性 |
(六)高校亚文化具有可塑性 |
二、高校亚文化的表现形式 |
(一)社团文化 |
(二)宿舍文化 |
(三)偶像文化 |
(四)恶搞文化 |
(五)课桌文化 |
(六)厕所文化 |
(七)暴力文化 |
第三章 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一、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
(一)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二)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三)推动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
(四)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二、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二)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
(三)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 |
(四)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三、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四、牢固树立主流文化的导向,引导高校亚文化健康发展 |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
(三)加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教育 |
(四)外部层面的原因 |
(五)学校层面的原因 |
(六)学生层面的原因 |
第四章 有效应对高校亚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一、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
(二)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增强隐性育人意识 |
(三)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对亚文化的辨别能力 |
(一)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三)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选择与判断能力 |
三、建设和谐美丽校园,营造健康高校亚文化环境 |
(一)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
(二)丰富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
(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生态文明教育 |
2.1.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
2.1.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
2.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5 课程体系建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应然架构 |
3.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目标要素 |
3.1.1 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3.1.2 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
3.1.3 课程目标的确立 |
3.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要素 |
3.2.1 生态文明认知教育 |
3.2.2 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
3.2.3 生态文明行为实践教育 |
3.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实施要素 |
3.3.1 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
3.3.2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
3.3.3 课程实施的方法选择 |
3.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评价要素 |
3.4.1 课程评价原则 |
3.4.2 课程评价主体 |
3.4.3 课程评价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4.1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
4.1.1 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多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 |
4.1.2 部分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 |
4.1.3 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
4.2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 |
4.2.2 课程内容碎片化且陈旧 |
4.2.3 课程实施方式传统单一 |
4.2.4 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
4.3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
4.3.3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保障条件 |
4.3.4 课程体系建设国内可资经验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5 推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
5.1 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主体的重视程度 |
5.1.1 宏观层面--突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力 |
5.1.2 微观层面--发挥高校责任主体作用 |
5.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
5.2.1 制定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 |
5.2.2 整体规划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
5.2.3 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专用教材 |
5.3 夯实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条件 |
5.3.1 建设与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保障 |
5.3.2 加强师资保障 |
5.3.3 稳固资金保障 |
5.4 借鉴国外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4.1 借鉴美国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4.2 借鉴日本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概念梳理 |
2.1.1 拜物教概念的考证 |
2.1.2 拜物教内涵的界定 |
2.2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思想渊源 |
2.2.1 德国古典哲学之前的异化理论 |
2.2.2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 |
2.2.3 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思想 |
2.3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主要内容 |
2.3.1 商品拜物教批判理论 |
2.3.2 货币拜物教批判理论 |
2.3.3 资本拜物教批判理论 |
3 大学生网络消费拜物教现象透视 |
3.1 大学生网络消费中的拜物教现象 |
3.1.1 消费需求的异化——冲动消费 |
3.1.2 消费进程的异化——超前消费 |
3.1.3 人的本质的异化——符号消费 |
3.1.4 人与货币的异化——炫耀消费 |
3.2 大学生网络消费实证研究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2 调查问卷的样本统计与检验 |
3.2.3 调查结果统计 |
3.3 大学生网络消费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3.3.1 大学生网络消费实证研究结果概述 |
3.3.2 基于拜物教批判理论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分析 |
3.3.3 大学生网络消费拜物教现象成因分析 |
4 应对大学生网络消费拜物教现象的现实策略 |
4.1 构建理性消费观念 |
4.1.1 扭转目的与手段的倒置 |
4.1.2 平衡物质与精神的占比 |
4.1.3 把握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
4.2 理顺生产消费关系 |
4.2.1 以生产主导消费 |
4.2.2 以消费引领生产 |
4.2.3 生产消费辩证统一 |
4.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4.3.1 回归人性本质 |
4.3.2 扬弃虚假需要 |
4.3.3 实现意志自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
2.1.1 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想 |
2.1.2 邓小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3 江泽民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4 胡锦涛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5 习近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2 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新思想 |
第三章 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实证调研 |
3.1 选择太原市吴家堡社区样本的典型性、代表性 |
3.2 对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调研过程及其数据来源 |
3.3 对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数据分析及其问题说明 |
3.4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社会治理现状 |
第四章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其成因 |
4.1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 |
4.1.1 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
4.1.2 社区干群关系矛盾 |
4.1.3 社区居民间的矛盾 |
4.2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特点 |
4.2.1 矛盾范围扩大,主体呈现多元化 |
4.2.2 矛盾数量增加,类型呈现多样化 |
4.2.3 矛盾冲突叠加,化解难度加大 |
4.2.4 突发事件增多,纠纷呈现易激化 |
4.3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供给不均,服务短缺低效 |
4.3.2 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能力落后 |
4.3.3 矛盾预防机制不完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
4.3.4 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缺乏严格制度规范 |
4.3.5 居民素质偏低,社区参与感不强 |
第五章 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 |
5.1 坚持系统治理,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
5.1.1 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委总揽全局 |
5.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政府全面负责 |
5.1.3 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坚持社区两委自治 |
5.1.4 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
5.2 坚持源头治理,完善矛盾预防机制 |
5.2.1 建立矛盾预警网络,打造多元调解体系 |
5.2.2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推动平等民主协商 |
5.2.3 构建社区参与平台,提升居民自治本领 |
5.3 坚持依法治理,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 |
5.3.1 科学设置征地机制,保障居民合法权利 |
5.3.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保待遇差距 |
5.3.3 完善矛盾化解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5.4 坚持综合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5.4.1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建设,彰显社区精气神 |
5.4.2 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社区凝聚力 |
5.4.3 以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画出社区同心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释义 |
1.4.1 美的本质 |
1.4.2 审美教育 |
1.4.3 审美力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
2.1.2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本文研究的理论生长点 |
2.1.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文研究的理论落脚点 |
2.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演化 |
2.2.2 西方思想历史中关于审美与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积淀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对其他相关学科理论资源的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 |
3.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涵义解析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界定 |
3.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概念探析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深度解析 |
3.1.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概念的“三维”解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本质属性 |
3.2.1 教育内容具有渗透性 |
3.2.2 表现形式具有审美性 |
3.2.3 运用过程具有艺术性 |
3.2.4 功能价值具有超越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
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主体要素 |
4.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力的价值之维 |
4.1.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力内外构成 |
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客体要素 |
4.2.1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的一种普遍而现实的需要 |
4.2.2 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集中体现 |
4.2.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象审美力的重要意义 |
4.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载体要素 |
4.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关联 |
4.3.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载体的构成 |
4.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环境要素 |
4.4.1 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 |
4.4.2 硬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4.3 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影响 |
4.5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间的审美关系 |
4.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要素审美关系的特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与运行机理 |
5.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生动力系统分析 |
5.1.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基本矛盾 |
5.1.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矛盾 |
5.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运行机理诠释 |
5.2.1 “以美促知”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2 “以美动情”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3 “以美强意”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5.2.4 “以美导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运行展示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分析 |
6.1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1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美学方法实践 |
6.1.2 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审美力实践的历史发展 |
6.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现有经验 |
6.2.1 探索机制建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体系 |
6.2.2 加强平台搭建,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阵地 |
6.2.3 加强产品供给,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内容 |
6.3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教育者:审美素养和艺术运用能力有待提升 |
6.3.2 教育载体:其审美价值与艺术化使用效率有待挖掘与提高 |
6.3.3 教育内容: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的审美力实践内容有待丰富 |
6.3.4 教育过程:审美力实践互动不足与层次有待进步 |
6.4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状的归因分析 |
6.4.1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已有经验的总结 |
6.4.2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现存问题的归因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创新发展的新思考 |
7.1 创新思政审美力理念,推进协同育人 |
7.1.1 树立“审美心理协同”理念 |
7.1.2 树立“以学生思政审美需求为中心”理念 |
7.1.3 树立“思政审美力大格局”理念 |
7.2 明确思政审美力三阶段目标 |
7.2.1 首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
7.2.2 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
7.2.3 长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个性丰富完善、素质全面发展 |
7.3 强化思政审美力实践原则,规范教育实践导向 |
7.3.1 坚持方向性原则 |
7.3.2 遵循“美的规律”原则 |
7.3.3 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
7.3.4 依据创新性原则 |
7.4 丰富思政审美力载体,搭建多样化平台 |
7.4.1 完善课程载体建设 |
7.4.2 提升活动载体建设 |
7.4.3 探索网络载体建设 |
7.4.4 改善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
7.5 优化思政审美力管理,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
7.5.1 强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的管理 |
7.5.2 加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 |
7.5.3 增进考核评估管理 |
7.5.4 推动高校智库管理 |
7.6 美化思政审美力环境,营造育人氛围 |
7.6.1 优化社会环境建设,画好先进审美文化发展建设同心圆 |
7.6.2 改善学校环境建设,搭建好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主舞台 |
7.6.3 强化家庭环境建设,扣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第一颗纽扣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学理透视 |
2.1 时代发展与社会公德变化的关系 |
2.2 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与主要特征 |
2.3 新时代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与鲜明特质 |
2.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价值意蕴 |
2.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目标要求 |
3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历史回顾 |
3.1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历史演变 |
3.2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成功经验 |
3.3 我国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不足之处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的现实审视 |
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
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
4.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题成因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的多维路径 |
5.1 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主体意识 |
5.2 完善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体系 |
5.3 构建大学生社会公德奖惩机制 |
5.4 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公德行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基本概念阐释 |
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机理分析 |
2.1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内涵 |
2.1.1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概念 |
2.1.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主体 |
2.1.3 回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
2.2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环节 |
2.2.1 回应的收集环节 |
2.2.2 回应的分析环节 |
2.2.3 回应的实施环节 |
2.2.4 回应的反馈环节 |
2.3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意义 |
2.3.1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有利于提升个体思想政治素质 |
2.3.2 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 |
2.3.3 改进大学生网络表达有利于助推社会持续良性发展 |
2.3.4 关注大学生网络民意有利于获取思想政治教育反馈 |
3 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问题及成因 |
3.1 回应工作的现存问题 |
3.1.1 回应对象选择范围有限 |
3.1.2 民意分析准确程度较低 |
3.1.3 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
3.1.4 回应信息侧重单向传输 |
3.2 回应工作问题的成因 |
3.2.1 回应的德育属性认识有限 |
3.2.2 回应队伍的协同程度较低 |
3.2.3 回应主体的能力素质不足 |
4 有效回应大学生网络民意的对策 |
4.1 全员共建回应队伍 |
4.1.1 凝聚多部门教育者力量 |
4.1.2 发挥同辈群体协助作用 |
4.2 全程统筹回应流程 |
4.2.1 运用大数据提升响应效率 |
4.2.2 有机联通回应与日常教育 |
4.2.3 以反馈机制落实回应效果 |
4.3 全局构建回应布局 |
4.3.1 灵活开展网上引领 |
4.3.2 综合运用网下载体 |
4.3.3 适当实施支流回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及其成因的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冯馨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当代家风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太原市四所高校学生的调研分析[D]. 赵姗. 中北大学, 2021(09)
- [3]传统优良家风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研究[D]. 赵炜. 扬州大学, 2021(09)
- [4]高校亚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D]. 吴乾勇. 大理大学, 2021(09)
- [5]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 孟玉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研究[D]. 邹天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D]. 李乂京. 山西大学, 2020(04)
- [8]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D]. 吕明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提升路径研究[D]. 丁佳楠.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学生网络民意的回应研究[D]. 徐墨岩. 浙江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