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论文文献综述)
杨琼[1](2021)在《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以日语因果范畴标记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日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因果范畴标记进行多语体的历时考察,探讨古代日语因果范畴标记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发现:1)日本平安时期的汉文训读体文本与同时期的和文体文本在因果范畴标记的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汉语源语通过训读产生的透过效应,它不仅体现在结构形式层面,还体现在语义用法层面;3)由汉文训读引发的语言特征会迁移至下一个时期的日语原创文本中,其透过效应在日语中具有阶段性。本研究进而认为汉文训读作为语言接触变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语语言系统的形式化程度和语义透明度。
沈思芹[2](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指出《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高查清[3](2017)在《论译者忠实观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个世纪末起始,翻译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否定忠实之风。不少人以谈忠实为耻,说“叛逆”为荣,似乎不说“叛逆”就不“学术”,不行“叛逆”就非“翻译”。从本质上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或文字忠实地表达出另一种语言或文字所说或写的内容,其终极目的是要完成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言语之间的沟通,促成双方相互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对于源语信息的扭曲或损伤,都会影响交流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职是之故,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本的忠实至关重要。不管是研究翻译理论还是从事翻译实践,都离不开对忠实翻译原则的理解、把握和坚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忠实翻译原则乃马之缰、船之舵。有了它,翻译才有一定的参照标准,译者也才有一定的追求方向;反之,如果没有或者否定忠实翻译原则,那么,翻译实践势必变成了译者自行其是、随心所欲的实验场甚至游乐场,读者也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所阅读的所谓“译作”中哪句话为作者所说、哪句话乃译者杜撰,到最后,可能连作者的“真话”读者都难信其真了。这不仅仅是读者的不幸,更是译者乃至翻译本身的不幸。所以,对一定忠实翻译原则的遵循与坚守是一件必然也是必须之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译文质量的高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说到底还是要取决于译者,所以,对于译者正确的忠实观教育,是保证翻译质量、发展翻译事业的源头和起点。在翻译教学中,必须让译者明白,不管是从翻译的本质和功用来说,还是从伦理和目的的角度来看,忠实是翻译的生命线,是翻译须臾不可离的灵魂。不管是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不管是“归化”翻译法还是“异化”翻译法,不管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都始终不能丢开“忠实”这一根本原则。抛开忠实,就等同于否定翻译本身。正因如此,在跨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仍且成为教育领域一种常态的今天,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所有外语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关注翻译活动对于“忠实”原则的遵循与坚守,必须要在翻译人才教育培养的源头和起点加强译者忠实观教育。这也是撰写本文的主因。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与该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并分析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阐明了作者的研究思路、运用理论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正确认识翻译本质是译者忠实观教育的基础”从翻译的本质、功用谈起,以翻译史上出现的文质之争、直译意译之争等重大争论皆因译文是否忠实而起为例,教育译者忠实乃翻译的本质要求。第二章“译者伦理与译者忠实观教育”从译者伦理的角度,教育译者作为“中间人”,有忠实传达委托人信息的义务。虽然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有时要面临忠实于作者、读者、委托人,或者是自己翻译理想的选择,但从根本上说,这几者之间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协调一致的关系。“归化”与“异化”翻译方式同样也是辩证统一,只要秉持忠实原则,二者之间就可以相互促进。第三章“加强译者的文’本’意识教育”论述了不同性质的文本对于忠实翻译的不同要求(比如文学性文本要求译出文本中的“美”,而非文学性文本则对译文的准确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教育翻译人才要以“文(本)”为“本”,树立正确的“文本意识”,培养熟练分析文本类型并将不同文本的不同特点体现于译文之中的能力。第四章“培养翻译人才妥善应对翻译环境的能力”阐释了影响忠实翻译的文本外因素,说明政治、民族、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会对忠实翻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育译者要排除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追求自己的翻译理想,拒绝做“线牵木偶”。第五章“译者须正确认识并合理发挥其主体性”从分析译者主体性的本质入手,批驳国内外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译者主体性的一些错误认识,重点驳斥翻译理论界宣扬“叛逆”思想的相关论调,论证它们对于翻译的危害,教育译者要正确理解并合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为忠实翻译服务。第六章“培养翻译人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从翻译批评的角度,论证了翻译批评对于忠实翻译的保障作用。忠实翻译不能完全依靠译者的自觉性,而是要有健康、严肃的翻译批评,要在翻译界形成一种批评氛围。教育译者不仅要虚心、诚恳地接受翻译批评,并且也要积极地参与翻译批评,惟其如此,忠实翻译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译者忠实观教育进行总体性的归纳总结,肯定正确的翻译忠实观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于翻译事业、对于译者教育与成长的重要价值,并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译者忠实观教育提出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向鹏[4](2017)在《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随着后现代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对当今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秉承了后现代主义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的策略,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对等、意义的确定性、作者和原文的权威性等概念进行了质疑和解构。正是得益于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解构,翻译研究才从语言学派的封闭结构中解放出来,走向了多元视角,从而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带来了翻译研究的繁荣。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是当今翻译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中的阐释学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操控学派翻译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己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仔细审视现有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就会发现,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各个流派往往都是相对独立的,流派之间缺乏交叉与综合。因此,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给人的印象是碎片化的。在众多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文献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棵棵孤立的树木,很难对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这片森林有个整体的印象。基于此,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详细回顾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进行了一次宏观的、系统的研究,勾勒出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大致的轮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有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简单地交待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兴起的背景、现有研究的局限、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与第三章为文献综述。这两章不仅对国内外现有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成果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和评论,同时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各个流派在国内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第四章在前面两章文献综述和历史描述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指出了研究者对后现代翻译思想的偏见和误解。在第五章中,笔者将整个翻译思想史划分为传统翻译思想、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三个阶段,并总结出了每种翻译思想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六至第九章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六章从语言游戏着手,视翻译为一种语言游戏。在这一章中,笔者不仅简述了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伽达默尔、德里达、巴特、利奥塔等的游戏观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还从喻说、多义词、新造词汇和不规则语法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了后现代主义者在翻译论述和翻译实践中常用的语言游戏技巧。游戏是后现代主义用来反本质主义的一种重要策略,视翻译为一种语言游戏就是要消解本质主义的翻译观。第七章从视域融合、互文性、杂合和雌雄同体四个方面消解了二元对立和中心主义的翻译观,提倡一种多元共生、平等互补的翻译观。第八章从权利抗争的视角解构了透明翻译的神话。本章通过分析阐释学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操控学派翻译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中的权力抗争现象,笔者指出翻译作为一种话语活动并非价值无涉的,透明地再现原文不过是一种神话;翻译是一种权力操控下的话语活动。第九章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翻译研究者和翻译实践者要解构中心、消解二元对立原因:后现代主义者多为某种二元对立结构中处于边缘的一方,他们是二元对立结构中的边缘人。在这一章中,笔者将后现代主义者分为了觉醒的被征服者、抗争的女性、无根的移民和边缘的同情者四类。第十章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中的四对悖论:反中心与走向中心、反精英主义与精英主义、译者主体性的张扬与抑制和翻译学的拓展与消解,并对着四对悖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悖论一方面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本身不追求理论的一致性,各个学派的观点比较驳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研究者误读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把解构中心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理解成了建构中心的活动。第十一章为结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局限。
倪璐璐[5](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汪庆华[6](2016)在《董秋斯译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董秋斯是我国着名的翻译思想家,对中国传统译学思想在20世纪中期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迄今为止,无论是我国的翻译史研究还是翻译理论研究对其译学思想关注都还很不够,相关研究多属概述性或零星散论。为此,本文以董秋斯译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三方面内容:1)董秋斯对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反思;2)董秋斯对传统译学思想的创新,即翻译学建构思想;3)董秋斯译学思想具有的现实意义。董秋斯在上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50年代初对我国传统译学领域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反思。本文选取其六个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展开研究。结果发现,董秋斯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翻译家,在一些问题上不免会继承中国传统译学思想。比如,在翻译选材“为人生”和“为艺术”的问题上,他支持“为人生”的观点,表现出对我国传统译学思想中的为社会和公众服务意识观的传承。再如,为了化解翻译家们在间接翻译问题上存在的矛盾,他借用了中国传统译学思想中的译者修养的概念,把大家的一些零散观点融汇到一起集中表述出来,并将其作为判断间接翻译好坏的关键量尺。研究还发现,董秋斯也提出了一些颇有创见的观点。比如,针对翻译标准向来不分文体的作法,他认为翻译标准要有文体之别,文学文以“信”为标准,而非文学文以“信”和“达”为标准。这一观点与纽马克关于语义型和交际型翻译的理论异曲同工,但却领先了四十多年。再如,针对翻译是“创作”的观点,他认为翻译是“再创作”。“再创作”既肯定了译者主体创作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强调了译者的创作是一种忠实于原作基础上的“创作”,不可任性发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忠实与创作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又如,针对翻译的本质是艺术的思想,董秋斯提出翻译是科学,强调关注翻译客观规律性,标志着中国译学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向。研究发现,董秋斯之所以对中国传统译学思想涉及到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厘清和阐释,是因为他希望能够为建国后中国译学思想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和原则。翻译学建构思想是董秋斯整个译学思想中的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本文对该思想做了重点探讨。研究发现,董秋斯对我国翻译学的建构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始创性贡献。他率先将翻译批评从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分离开来,并对二者进行重点研究,又将翻译史纳入到翻译学科的研究范畴,由此搭建起了一个由翻译批评、翻译理论和翻译史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翻译学框架体系。从学科性质、学科方法论、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角度来看,董秋斯的这一理论已经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翻译学特征。通过把董秋斯与谭载喜、霍尔姆斯等国内外翻译学肇始期影响较大的几位学者的思想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董秋斯的翻译学思想不仅提出的时间早,而且也有其独到的亮点。就翻译学科建构这一历史贡献而言,董秋斯不仅是在中国即便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堪称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董秋斯离开译坛己近半个世纪了,然而其译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译界当前的实际情况,选取他的三个主要思想观点为代表,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翻译需要理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翻译批评要重在“建设性”,尝试探讨其译学思想对我国当代译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的现实意义。
华满元[7](2015)在《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知识谱系及现代阐释》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佛典翻译是一项绵延千年的浩大文化工程。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异域文化营养,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尘封已久的丰富“译道”。这“译道”是中国古代“文道”在佛经翻译领域的扩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一“译道”的价值愈显巨大,余温愈感炙热,现代意义愈加显现。中国古代佛典“译道”无疑带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鲜明特点,它既揭示了人类翻译活动的普遍规律,又蕴含着中国译人的翻译境界。正是中国古代佛典“译道”所蕴涵的普遍规律,把中国翻译与世界翻译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也正是中国古代佛典“译道”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个性将之区别于世界译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开始向现代转型,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也开始向现代转型。伴随这一转型的是蜂拥而入的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文化转向等光鲜亮丽的学说,着实让国内译界学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面对五光十色、颇具吸引力的外来译论,我们似乎有点藐视甚至是忘记了自己的先人在翻译领域的建树。尽管国内不少学者呼吁重视对中国古代翻译传统的传承和研究,我国译界漠视甚至否定中国古代译论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在今天西方译论话语权如此强大、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我们愈感有必要全面观察我国古代佛典“译道”,以知识谱系之方法予以梳理,重识其思想体系,撷取其宝贵资源,建构融合成新的理论,并以现代的宏观视野、开放的心态、严谨的态度对其予以现代阐释,使之转化走进今口的翻译理论园地,融入到现代的翻译理论体系中。这一研究旨在提振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传承中华文脉,打破西方译论逻各斯中心主义,争取为中西译论平等对话提供宝贵的语料;同时,也能古为今用,为今天的翻译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今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有益的启示。就此而论,研究我国古代佛典“译道”无疑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拟以“历史优先”、“互为主体”和“自圆其说”的三原则为指导,从知识谱系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借用现代多重诗学理念为观察导向,以释僧祜的《出三藏记集》、释慧皎的《高僧传》、释道宣的《续高僧传》、释玄奘和释辩机的《大唐西域记》和释赞宁的《宋高僧传》等文献为主要史料,对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知识谱系的起源和建构进行动态历史的描述。在强调佛典“译道”的民族个性的同时,也力图勾勒出贯穿在佛典“译道”发展史中的主要线索和内在理路,同时对这一知识谱系给予现代文化视角关照下的阐释,旨在找出其民族个性和现代翻译诗学的通约性,总结其在中国译学发展过程中的张力及在新形势下对中华文化外译以及翻译学科理论建构的启示。本文使用“译道”而非“译论”、“译学”、“翻译诗学”或其他术语,这主要是因为“译道”更具中华文化重体悟而轻理性逻辑分析的特色,且在语义范畴等方面还有别于其他术语。然而,本文使用“译道”的同时,并非拒绝“译论”、“译学”、“翻译诗学”或其他术语。相反,本文在必要时也会时常使用“译论”、“译学”、“翻译诗学”或其他术语,以求厘清相关论点和概念。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它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洗涤,吸纳了无数佛僧翻译大家的辛勤奉献,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知识谱系。这一知识谱系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又具有人类翻译活动的通约性和开放性。所谓民族文化个性,就是说“译道”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受益于中国古代文化这一参照体系。该参照体系山三个层面构成,即文化居上层,文论、文道和诗学居中层,译论、“译道”和翻译诗学居下层。就其翻译本体论而言,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由译文论、原文论、译者论和方法论构成;就其文化特征而论,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个性框架由三层境界构成:即从其本体观来看,中国古代“译道”具有现实境界;从功能观来看,中国古代“译道”具有社会境界;从人生观来看,中国古代“译道”具有理想境界。三者各有其关注点:现实境界聚焦于翻译本体论方面的内容,即何为翻译、如何翻译、为何翻译;社会境界关注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和社会对翻译的影响作用,换言之,就是关注翻译标准的制定和运作;理想境界则是重视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精神境界的表现,即译者本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翻译活动对译者本人人格的影响和塑造。所谓翻译的通约性和开放性,就是指中国古代佛典“译道”具有人类翻译活动的“普世语法”特点,既能有效地融入到现代翻译学科的理论建构中,又能为当前的中华文化外译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参考作用。鉴于中国古代佛典“译道”是围绕“人”展开的,因此其基本理念在本质上是“人道之论”。这一“译道”可以从西方翻译理论视角来解读,使之成为当代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用西方话语的裁剪机进行任意宰割,使之成为西方译论话语的奴隶。本学位论文期望的创新点为:第一、新的理论视角引入。本研究以知识谱系的视角和方法来梳理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谱系,并从多重诗学理念予以阐释,旨在找出其民族个性和现代翻译诗学的通约性。第二、全面梳理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知识谱系,揭示该体系存在背后的存在,彰显中华古代诗学的魅力和张力,使之能平等与西方译论对话,更重要的是将之融入到当代世界翻译理论体系中去。第三、拓展传统人们对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狭隘认识。第四、反思中国古代佛典“译道”并讨论其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本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本章详细介绍了论文之缘起、论文研究之内容、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原则及方法、本文创新点及其贡献以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别从专着、文集及论文三种文献形式综述了国内学人就中国古代佛典翻译活动已有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这些成果。第三章论述了“译道”、译学与文道之间的关系,尝试将这些术语以符合科学实际的方式予以定义,同时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梳理构成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知识谱系的四论,即译文论、原文论、译者论和方法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其思想内容及实践特点。第五章全面分析和阐释了佛典“译道”的三个境界,即现实境界、社会境界和理想境界,揭示其民族个性及现代性。第六章讨论了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启示及作者的反思。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陈述了本论文的得失,并就该课题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吴丽佳[8](2015)在《从互文视角看林语堂译《浮生六记》》文中认为“互文性”概念,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在巴赫金(Bakhtin)的复调小说理论和对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互文性”一词,之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互文性”的热潮。本研究以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语料,旨在从“互文性”理论视角探究译者在译介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特别是从译者的互文记忆及情感体验的角度,讨论林语堂《浮生六记》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林语堂翻译思想进行讨论。通过以上这些研究进而探讨译者的主观意识和情感体验对翻译的影响。研究发现:(1)文本并无固定的框架,文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可以共时也可以历时形成互文关系。文本间的互文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无限延伸;(2)把“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研究译者身份,本研究发现译者的语言文化和情感体验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这些互文记忆影响着译者翻译方法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采取。根据互文性理论文本生成三步骤:理解、阐释和再创作,译者可以通过与原文本作者、原文本和目标读者的互动生成关系,利用译入语高效而完整地把原文本转换成目标文本,实现目标文本的生成,从而达到文化传递和情感共鸣。(3)本研究还发现,林语堂之所以名满海内外,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着述和译作,可能会忽略的一点是他的着述和译作中内含的一颗赤子之心,特别是他内心的情感体验凝聚在他的笔下。总而言之,本研究是基于“互文性”理论视角探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译者的情感体验。这为进一步探讨“互文性”理论中提出的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通过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中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讨论来论证“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相结合的实践价值。
陈甜[9](2015)在《《三国演义》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被赋予“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鼻祖”、“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等诸多盛名。几个世纪以来,亚洲汉语文化圈里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三国文化”热潮,并很快波及欧美世界。早在17世纪初《三国演义》汉语文本就远渡重洋来到英国,其在欧美世界的译介、接受和传播也随之兴起。然而,对此译介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美国缅因州科比学院金葆莉博士与布发洛纽约州立大学华裔学者董保中教授在其合编并于2007年出版的《<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Three Kingdoms and Chinese Culture)一书中提到“国外无人涉足《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同时,检索文献还发现,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成果多为零星的散论,缺乏全面综合性和系统性。如此现状激发了笔者的研究兴趣,希望能够对《三国演义》翻译,尤其是其文化专有项的翻译进行较为专门深入的探讨。另外,现当代学界、译界对于《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多见的是对罗慕士译本的热烈追捧,问津其它译本的却极少,这也引发了笔者开展多译本对比研究的意向,避免落入盲目跟风、只褒不贬的窠臼。本研究结合当前译界学术热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借助于这一转向带来的重要概念——异化、归化,来考察评价《三国演义》通篇120回四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情况。围绕这一核心主题,又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文化转向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所谓“异化、归化”究竟该如何定义?处理文化专有项时应侧重异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现有《三国演义》英译中文化专有项的处理情况如何?它们又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对四个译本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的读者反应作问卷调查,查明其褒贬如何?本研究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述评了国内外《三国演义》英译及英译研究现状:现有《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在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三国演义》英译研究已有成果表现出零星散论之状,还大有补缺之处。正文部分首先论述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实质,指出“文化转向”视角对于翻译研究中文化的思考应当从三个层面出发,而绝非仅限于宏观文化一个层面,其实还涉及中观文化层面和微观文化层面,即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三层视角。本研究聚焦于“文化转向”的微观文化视角——具有鲜明独特文化内涵的文化表达式——文化专有项。从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的对外推介文化的特定功能出发,论证处理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时应遵从侧重异化的原则。其次,依据功能类型学标记理论创建了异化、归化连续体精密度划分模式,将异化、归化连续体大致划分为4个阶次,分别为纯异化、异化为主、归化为主和纯归化。并利用这个模式统计和分析《三国演义》前20回中140个文化专有项两位译者的异化、归化翻译方法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他们大都采用了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基于以上理论推演和统计分析,又设计了问卷调查来考察《三国演义》文化专有项英译读者反应,调查发现多数受试读者也赞同保留原文文化的异化翻译方法。据此,结合侧重异化的原则,还提出了文化专有项异化英译可取的具体操作方法,应该是文化植入法、文化切入法和文化嵌入法等。其中对《三国演义》各英译本中那些精妙绝伦的佳句进行赏析,对那些不当的译法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与改进。如今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我们的重要国策,也就是我们翻译工作者的重大使命。为此必须秉承“在译入语国度再塑中国文化经典”的理念,像《三国演义》这样一部饱含中国文化遗产的经典名着,在翻译时势必应当充分彰显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播中国文化的精华,也就是在处理中华文化专有项时,应当侧重异化,并采取相应可取的具体译法。当然,异化不是绝对单一的,归化等处理方法也往往是需要的。总之,在英译中华文化专有项时,坚持异化为主,能够异化的尽可能异化,同时兼顾其它翻译方法,在异化、归化这一连续体上动态、平衡地协调运用各种具体的合理翻译方法。
柯子刊[10](2014)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林少华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至今已翻译90余部作品(含合译本),独译村上春树作品41部,出版5部文集、2部学术着作。林译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引发了“村上春树热”,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林少华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外对林译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日本学者根据西方译论对林译做出的评价,与国内学者对林译做出的评价大相径庭;林少华作家和学者的身份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线,但实际上,林少华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影响了他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很大程度上帮助林少华奠定了其翻译家的地位。凡此等等,都说明林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在合理吸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译论”为观照,对翻译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前期研究、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提供必要的铺垫。首先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前期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需继承和发扬传统译论,并以传统译论作为理论基础解决实际的翻译问题。接着指明林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介绍林译研究的现有成果。然后论述将林译置于传统译论下进行研究的理由。最后阐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概括并提炼其核心内容。首先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论述的中国传统译论做出了界定。接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由语言、文字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语言决定并反映思维方式,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文字,思维方式最终可以由文字体现出来——入手,依据这一理论,“六书”造字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象形思维、会意思维、形声思维)即可视为汉民族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下的“外译汉”翻译实践,把思维方式与传统译论两相结合,归纳出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为(诚于译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译以致用、文章正轨),并对这五个核心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体系化探讨。第二章对林少华的身份进行认定。首先探讨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文学观,突出文体在林少华翻译观、文学观中的地位,然后理顺翻译观与文学观、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翻译观、创作和翻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产生影响,而翻译又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创作又进一步强化并巩固了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第三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诚于译事”为观照,结合相关材料,夹叙夹议,从林少华知识构成(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百科知识)、林少华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林少华对译本的锤炼(手抄译文、研究原作、修改译文)、多方认可这四个方面,最后得出林少华作为译者,对待翻译事业的确做到了诚心诚意。第四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为观照,从林译书名和译文两方面出发,将林译与他译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林译书名赋予“原象”以“新象”,形不同,神相似,意相同;译文通过精心斟酌译词,恰当使用成语、灵活安排句式,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的内涵与精髓。第五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译以致用,文章正轨”为观照,从言辞中,发现林少华通过翻译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用“古汉语”丰富现代汉语,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二是再现村上原作文体特色,两个目的并不矛盾,而是并行不悖的。从句长、四字格、叠音词三方面来考察林少华的创作和翻译,发现创作和翻译中都明显含有这三种文章元素,说明翻译的确受到了创作的影响,实现了文章化,富有文学性艺术性。而带有文章元素的林译文体,从句长等角度而言,又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简洁、节奏、异质性”的文体特色。与此同时,林少华和村上春树都崇尚简洁、节奏,并与主流文学文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二人在文体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即是二人文体的契合。文体的契合是文体再现的重要条件,为文体再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总而言之,带有一定创作风格的林译实现了双重目的,并逐步走向经典化,既“译以致用”,又“以文行远”。第六章围绕林译评价论争展开。首先按时间顺序对各位学者的林译评价(包括林少华自身对译文的评价)进行客观评述,然后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两方面对学者们的立论依据进行详细地评析,最后站在“顺译”的立场上,对林译做量性分析,得出林译乃“形神兼备的顺译”。第七章探讨林译中的误译问题。首先对孙军悦、谢建梅、施小炜三位研究者公开发文指出的林译中的误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误译的类型及成因,接着阐述研究者及林少华本人对误译的评价,最后以传统译论为观照,西方译论为参照,考察林译中的误译问题,仍可得出“瑕不掩瑜”的结论。接下来是结语部分。首先全盘扫描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中国传统译论符合中国翻译实际,将民族思维方式移植到传统译论的探讨中,可得出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以此观照研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实践,可知林少华堪称“才子型”与“学者型”兼具的翻译家,继承并实践了中国传统译论。他对待翻译事业,诚心诚意。翻译过程中,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让林译既能跳出原作语言表层结构形式,又不至于偏离原作太远,还能准确传达原作的主旨内涵,同时兼顾原作文体,而且译文的遣词造句尤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接着阐述了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译论、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翻译家及其文学翻译等问题,最后对论文的不足进行说明,并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附录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林少华翻译作品目录,为笔者首次编写,按照出版社进行分类,兼顾译作出版时间顺序,涵盖了林少华目前为止所有译着。第二部分是孙军悦论文,此文在日本期刊发表,国内较难读到,故全文录入,可为其他研究者参考之用。第三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的采访稿,里面详细记述了林少华对文学、翻译、误译、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是研究林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第四部分是林少华翻译手稿,清晰地再现了译文的生成过程,亦是林少华“诚于译事”的重要证明材料。第五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创作与翻译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的统计,这一量化统计为证明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六部分是笔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得到的对译稿,可清楚地表明林少华和出版社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所付出的努力。
二、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论文提纲范文)
(1)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以日语因果范畴标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及问题 |
3. 语料和方法 |
4. 汉文训读文与和文中因果范畴标记的使用差异 |
4.1“(が)ゆゑに”在汉文训读文与和文中的差异 |
4.2“によりて”在汉文训读文与和文中的差异 |
5. 汉文训读对原创日语的透过效应 |
5.1 日语原创文本中“(が)ゆゑに”的接受与发展 |
5.2 日语原创文本中“によりて”的接受与发展 |
6. 结语 |
(2)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
二、三种法文译本 |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
小结 |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论译者忠实观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确认识翻译本质是译者忠实观教育的基础 |
第一节 翻译的本质 |
一、翻译的概念 |
二、“翻译就是翻译” |
三、忠实是翻译的本然要求 |
第二节 文质之争乃“形”“义”之争 |
一、文质之争的缘起 |
二、文质之争的本质 |
第三节 直译、意译与忠实原作之辨 |
一、直译、意译之界定及争论 |
二、逐字译、字面译与直译都必须以忠实为准绳 |
三、翻译层次论与“直译”“意译”之调和 |
四、“信、达、雅”须以“信”为先 |
第二章 译者伦理与译者忠实观教育 |
第一节 伦理与翻译伦理 |
一、伦理 |
二、翻译伦理与译者伦理 |
三、对译者的忠实伦理教育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思想保证 |
第二节 “忠实”与“叛逆”的博弈 |
一、忠实历来是译者的追求 |
二、应该抵制翻译中叛逆思想及行为 |
第三节 忠实取向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
一、作者取向 |
二、读者取向 |
三、委托人取向 |
四、译者取向(理想取向) |
第四节 归化与异化—忠实取向的不同选择 |
第三章 加强译者的文“本”意识教育 |
第一节 文本乃翻译之“本” |
一、何谓文本 |
二、文本内涵的“异化”与回归 |
三、已译文本与待译文本 |
第二节 体裁(文体)与忠实翻译的关系 |
一、体裁的内涵 |
二、体裁的分类 |
三、体裁与文体、风格 |
四、文本体裁分析对于翻译的价值 |
第三节 服务于翻译的文本分类 |
一、以主题/话题为标准划分的文本类型 |
二、以文本的功能为标准划分的文本类型 |
第四节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及翻译 |
一、文学文本的特点与翻译 |
二、非文学文本的特点与翻译 |
三、区别对待两类文本的翻译 |
四、忠实翻译没有“特区” |
第四章 培养翻译人才妥善应对翻译环境的能力 |
第一节 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语符转换 |
第二节 翻译相关方对翻译进程的影响 |
一、委托人的“指挥”与赞助人的“召唤” |
二、读者的审美和阅读偏好 |
第三节 影响译者的目的语交际环境因素 |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
二、政治因素的“遥控” |
三、民族主义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
四、民族文化是翻译的“滤网”与“染色剂 |
五、宗教信仰的另类“投射” |
第四节 译者不是线牵木偶 |
一、语言文学“规范”不能丢 |
二、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
第五章 译者须正确认识并合理发挥其主体性 |
第一节 译者的角色 |
一、译者角色在中国 |
二、译者角色在西方 |
三、译者身份与社会地位 |
第二节 译者主体性及其与译者忠实观的碰撞 |
一、主体性释义 |
二、译者主体性 |
三、译者丧失主体性了吗 |
四、“译者主体性”有别于“译者主体性研究” |
五、如何看待译者主体性 |
六、“叛逆”不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
七、“译者主体性”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努力 |
八、发挥“译者主体性”不等于鼓励译者“显形” |
九、解构主义否定不了忠实之于翻译的价值 |
第三节 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保障因素 |
一、提高翻译能力是充分行使译者主体性的技术保障 |
二、树立忠实翻译观是正确行使译者主体性的思想保障 |
第六章 培养翻译人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 |
第一节 忠实翻译需要翻译批评 |
一、翻译批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二、翻译批评概念的内涵 |
三、翻译批评的任务、目的、价值和功能 |
四、翻译批评所处的困境及其出路 |
第二节 翻译批评主体之争 |
一、普通读者批评 |
二、专家批评 |
三、译者批评 |
第三节 译者应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翻译批评 |
结语必须坚持和加强对翻译人才的译者忠实观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兴起的背景 |
1.3 现有研究的局限 |
1.4 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国外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
2.1 国外阐释学翻译思想述评 |
2.2 国外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
2.3 国外操控学派翻译思想述评 |
2.4 国外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
2.5 国外女性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
2.6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评述 |
3.1 国内阐释学翻译思想评述 |
3.2 国内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评述 |
3.3 国内操控学派翻译思想评述 |
3.4 国内后殖民翻译思想评述 |
3.5 国内女性主义翻译思想评述 |
3.6 总结与分析 |
第四章: 对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偏见与误解 |
4.1 普遍性的缺失 |
4.2 反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 |
4.3 重文化轻语言文本 |
4.4 不适用于中国 |
4.5 小结 |
第五章: 翻译思想之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
5.1 传统翻译思想 |
5.1.1 定义 |
5.1.2 范围 |
5.1.3 中西传统翻译思想特点之比较 |
5.2 现代主义翻译思想 |
5.2.1 定义 |
5.2.2 范围 |
5.2.3 特点 |
5.3 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 |
5.3.1 定义与范围 |
5.3.2 特点 |
5.3.3 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语言游戏:翻译本质的消解 |
6.1 后现代主义翻译游戏观 |
6.1.1 维特根斯坦与“语言游戏” |
6.1.2 伽达默尔与“理解游戏” |
6.1.3 德里达与“延异游戏” |
6.1.4 福柯与“权力游戏” |
6.1.5 巴特与“文本游戏” |
6.1.6 利奥塔与“知识游戏” |
6.2 后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文字游戏 |
6.2.1 喻说 |
6.2.2 多义词 |
6.2.3 新造词汇 |
6.2.4 不规则语法 |
6.3 小结 |
第七章: 界限的消除:翻译研究中二元对立和中心的消解 |
7.1 视域融合 |
7.2 互文性 |
7.3 杂合 |
7.4 雌雄同体 |
7.5 小结 |
第八章: 权力的抗争:翻译透明再现神话的消解 |
8.1 阐释学翻译思想与权力抗争 |
8.2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权力抗争 |
8.3 操控学派翻译思想:翻译就是权力的操控 |
8.4 后殖民翻译思想与权力抗争 |
8.5 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与女性权力话语的争取 |
8.6 小结 |
第九章: 边缘人:翻译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者 |
9.1 何为边缘人? |
9.2 后现代翻译思想中的边缘人 |
9.2.1 觉醒的被征服者 |
9.2.2 抗争的女性 |
9.2.3 无根的移民 |
9.2.4 边缘的同情者 |
9.3 小结 |
第十章: 悖论与阐释 |
10.1 反中心与走向中心 |
10.2 反精英主义与精英主义 |
10.3 主体性的张扬与主体性的抑制 |
10.4 翻译学的拓展与翻译学的消解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 |
11.1 研究总结 |
11.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5)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董秋斯译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董秋斯生平及翻译成就简介 |
1.3.2 董秋斯译学思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董秋斯对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反思 |
2.1 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标准:董秋斯的翻译标准思想 |
2.1.1 中国传统翻译标准思想回顾 |
2.1.2 董秋斯对传统翻译标准思想的反思 |
2.2 直译为主:董秋斯的文学翻译方法思想 |
2.2.1 中国传统译学阶段关于文学翻译方法的思辨 |
2.2.2 董秋斯对文学翻译方法思想的反思 |
2.3 文学翻译是“再创作”:董秋斯关于翻译与创作关系的思想 |
2.3.1 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翻译创作观 |
2.3.2 董秋斯对翻译与创作关系的反思 |
2.4 译者修养是标尺:董秋斯关于判断间接与直接翻译质量优劣的思想 |
2.4.1 中国传统译学阶段关于间接与直接翻译的讨论 |
2.4.2 董秋斯对间接与直接翻译问题的反思 |
2.5 “为人生”而译:董秋斯的翻译选材思想 |
2.5.1 “为人生”和“为艺术:中国20世纪上半叶翻译选材观 |
2.5.2 董秋斯对翻译选材思想的反思 |
2.6 翻译是一种科学:董秋斯关于翻译本质的思想 |
2.6.1 中国传统译学阶段的翻译本质观 |
2.6.2 董秋斯对翻译本质问题的反思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构翻译学:董秋斯对中国传统译学思想的创新 |
3.1 董秋斯的“翻译学”构想 |
3.1.1 翻译批评 |
3.1.1.1 开展翻译批评的必要性 |
3.1.1.2 怎样开展翻译批评 |
3.1.1.3 翻译批评的标准与重点 |
3.1.1.4 建设性:董秋斯翻译批评思想的精髓 |
3.1.2 翻译理论 |
3.1.2.1 建设翻译理论的重要性 |
3.1.2.2 如何建设翻译理论 |
3.1.2.3 董秋斯翻译理论建设思想评价 |
3.1.3 翻译史 |
3.2 董秋斯“翻译学”思想的成立理据 |
3.3 董秋斯:翻译学建构的先驱 |
3.4 董秋斯与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构想比较 |
3.4.1 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构想 |
3.4.2 董秋斯与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构想比较研究 |
3.4.3 董秋斯翻译学构想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董秋斯译学思想的影响、当代意义及不足 |
4.1 董秋斯译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
4.2 董秋斯译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4.2.1 中国的翻译学应有本土特色 |
4.2.2 翻译需要理论,理论离不开实践 |
4.2.3 翻译批评要重在建设性 |
4.3 董秋斯译学思想的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创新之处 |
5.2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董秋斯大事年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知识谱系及现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之缘起 |
1.2 论文研究之内容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 研究原则和方法 |
1.4.1 研究原则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及其贡献 |
1.6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专着 |
2.1.1 佛教史及佛徒传记 |
2.1.2 翻译史及相关专着 |
2.1.3 与佛典“译道”有关的专题研究 |
2.1.4 汉译佛典译本语言或文体风格研究 |
2.2 佛经翻译研究文集 |
2.3 佛经翻译研究论文 |
2.3.1 学位论文 |
2.3.2 期刊论文 |
3. 译论、译道与文道 |
3.1 从译论到译道 |
3.2 译论、译学与文论 |
3.2.1 译论 |
3.2.2 译学 |
3.2.3 文论 |
3.3 翻译诗学与诗学 |
3.3.1 翻译诗学 |
3.3.2 诗学 |
3.4 译道与文道 |
3.4.1 译道 |
3.4.2 文道 |
3.5 译道与文化 |
3.5.1 儒家的文学思想 |
3.5.2 道家的文学思想 |
3.5.3 释家的文学思想 |
3.6 小结 |
4. 古代佛典“译道”的知识谱系 |
4.1 译文论的缘起及实践特点 |
4.1.1 译文论的缘起 |
4.1.2 译文论的实践特点 |
4.2 原文论的缘起及实践特点 |
4.2.1 原文论的缘起 |
4.2.2 原文论的实践特点 |
4.3 译者论的缘起及实践特点 |
4.3.1 译者论的缘起 |
4.3.2 译者论的实践特点 |
4.4 方法论的缘起及实践特点 |
4.4.1 方法论的缘起 |
4.4.2 方法论的实践特点 |
4.5 小结 |
5. 佛典“译道”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
5.1 现实境界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
5.1.1 “何为翻译” |
5.1.2 “如何翻译” |
5.1.3 “为何翻译” |
5.2 社会境界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
5.2.1 “信” |
5.2.2 “达” |
5.2.3 “雅” |
5.3 理想境界的民族性与现代性 |
5.3.1 个人——文质相副 |
5.3.2 社会——文以明道 |
5.3.3 人际——和谐共处 |
5.4 小结 |
6. 古代佛典“译道”的反思与启示 |
6.1 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反思 |
6.1.1 在发展中传承中国古代佛典“译道” |
6.1.2 在历史中诠释中国古代佛典“译道” |
6.1.3 在应用中贯通中国古代佛典“译道” |
6.2 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启示 |
6.3 小结 |
7. 结语 |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
7.2 本研究主要发现 |
7.3 本文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8)从互文视角看林语堂译《浮生六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的定义及流派 |
第二节 互文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
第三节 对林语堂研究的综述 |
第三章 互文理论视角下的翻译 |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 |
第二节 互文视角下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
一、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 |
二、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
第四章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互文性体现 |
第一节 林语堂与《浮生六记》简介 |
第二节 林译《浮生六记》互文性翻译 |
一、称呼的翻译 |
二、官职的翻译 |
三、地名的翻译 |
四、时间的翻译 |
五、度量衡单位的翻译 |
六、诗词的翻译 |
七、风俗翻译 |
八、典故的翻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三国演义》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的缘起 |
0.1.1 《三国演义》原着的国际影响与英译关注的反差 |
0.1.2 《三国演义》国内英译研究成果的局限与不足 |
0.2 理论基础 |
0.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的内容 |
0.3.2 研究的方法 |
0.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文化翻译与侧重异化观 |
1.1 翻译研究中文化的思考 |
1.1.1 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背景 |
1.1.2 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内涵 |
1.1.3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理论实质:三层文化视角 |
1.2 文化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
1.2.1 异化与归化的定义与关系 |
1.2.2 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异化和归化 |
1.3 侧重异化的翻译观 |
1.3.1 翻译的本质要求侧重异化 |
1.3.2 文化的推介要求侧重异化 |
第二章 《三国演义》文化专有项英译实证调查 |
2.1 《三国演义》文化专有项英译的统计分析 |
2.1.1 统计方法说明 |
2.1.2 统计结果说明 |
2.2 《三国演义》文化专有项英译读者反应 |
2.2.1 问卷调查设计 |
2.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三国演义》文化专有项异化英译评析 |
3.1 文化植入的异化佳译 |
3.2 文化切入的异化佳译 |
3.2.1 文内切入 |
3.2.2 文外切入 |
3.3 文化嵌入的异化佳译 |
3.4 异化翻译的不足与改进 |
3.4.1 不能理解的异化翻译 |
3.4.2 与原意不符的异化翻译 |
3.4.3 译意不全的异化翻译 |
第四章 《三国演义》文化专有项归化英译评析 |
4.1 舍弃异质原语表达再现其内涵的佳译 |
4.2 舍弃异质原语形象再现其内涵的佳译 |
4.3 归化翻译的不足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国演义》前20回中的文化专有项 |
附录2 问卷调查 |
附录3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第一组问卷调查结果 |
附录4 汉语言文学本科生第二组问卷调查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继承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价值 |
第三节 将林译置于中国传统译论观照下进行研究的理由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文化基础 |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内容 |
1. 诚于译事 |
2. 案本求信 |
3. 以象达意 |
4. 译以致用 |
5. 文章正轨 |
第二章 林少华的身份认定 |
第一节 林少华翻译观 |
1. 翻译是间谍 |
2. “和臭”要不得 |
3. 让“房间”远游 |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观 |
第三节 双重身份间的互动 |
1. 文学观对翻译观的影响 |
2. 翻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三章 诚于译事 |
第一节 林少华的学识构成 |
1. 双语能力 |
2. 双文化能力 |
3. 百科知识 |
第二节 翻译对象的选择 |
第三节 译本的锤炼 |
1. 手抄译文 |
2. 研究原作 |
3. 修改译文 |
第四节 多方认可 |
第四章 案本求信 以象达意 |
第一节 书名翻译 |
1. 『五番町夕雾楼』与《青楼哀女》 |
2. 『ぁした来る人』与《情系明天》 |
3. 『风の歌を聴け』与《且听风吟》 |
4. 『ねじまき乌クロニクル』《奇鸟行状录》 |
第二节 译文翻译 |
1. 精心斟酌译词 |
2. 恰当使用成语 |
3. 灵活安排句式 |
第五章 译以致用以文行远 |
第一节 翻译之为用 |
第二节 译作中的文章元素 |
1. 句长 |
2. 四字格 |
3. 叠音词 |
第三节 文体的再现与契合 |
1. 句长标记 |
2. 词性标记 |
3. 修辞标记 |
第六章 林译评价标准刍议 |
第一节 林译评价之论争 |
1. 林少华自我评价 |
2. 孙军悦评价:“阻碍对日本的认识” |
3. 藤井省三评价:“汉语民族主义” |
4. 王志松评价:“实现文化越境” |
5. 林璋评价:“语体上的美文追求” |
6. 止庵评价:“隔译” |
第二节 林译论争之我观 |
第三节 笔者评林译:“形神俱备的顺译” |
第七章 林译误译评价 |
第一节 误译分析 |
1. 孙文中的误译分析 |
2. 谢文中的误译分析 |
3. 施文中的误译分析 |
4. 林译误译类型及成因 |
第二节 误译评价 |
1. 学者们评误译 |
2. 林少华自评误译 |
第三节 笔者评误译:“瑕不掩瑜” |
结语 |
附录一:林少华翻译作品 |
附录三:采访录 |
附录四:林少华翻译手稿 |
附录五:文学创作及译文《舞!舞!舞!》前24章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 |
附录六:出版社对译稿(部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文训读的透过效应研究——以日语因果范畴标记为例[J]. 杨琼.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05)
- [2]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3]论译者忠实观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D]. 高查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4]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D]. 向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5]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6]董秋斯译学思想研究[D]. 汪庆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2)
- [7]中国古代佛典“译道”的知识谱系及现代阐释[D]. 华满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8]从互文视角看林语堂译《浮生六记》[D]. 吴丽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9]《三国演义》中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D]. 陈甜. 湖南师范大学, 2015(10)
- [10]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 柯子刊.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