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婕[1](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提出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李商略[2](2021)在《废LED器件中有价金属的资源潜力分析与回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在我国得到快速普及与广泛应用,随着其使用寿命的结束未来必将产生大量的LED进入废物流。废LED含极具资源化价值的稀贵金属同时还含有多种有毒有害重金属,若处理处置不当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产生威胁。本文围绕废LED所含有价金属的资源潜力及其资源化回收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建立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我国废LED器件的产生量、资源潜力进行预测评估;采用“热处理-研磨-筛分”技术对LED器件中的有价金属进行分离与富集预处理,并对经预处理所得稀贵金属富集体采用“氧化焙烧-混合酸浸出”法进行稀贵金属回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实现贵金属Au、Ag的高效浸出。我国废LED器件中有价金属的资源潜力分析结果显示,在未来消费呈保守、一般、乐观三种不同情景模式下,至2025年我国LED的年报废量将达到41846亿只-60285亿只,废LED的年产生量将达107万t-154万t,2003-2025年间的LED报废总量将达355万t-474万t。在一般情景下,2003年-2025年我国报废LED中的总金属资源潜量将达88万t,其中Cu的蕴含量最多,达61万t,占潜在资源总量的69%,稀贵金属Ga、Au、Ag的蕴含量依次为1011 t、275 t、163 t;总金属资源价值可达1083亿元,其中Au的经济价值最高,达804亿元,占总价值的74%,其次为Cu其经济价值为230亿元,稀贵金属Ga、Ag的经济价值分别为14亿元、6亿元。经“热处理-研磨-筛分”预处理可以实现废LED器件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分离与富集,焙烧条件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450℃后停止加热并自然冷却至室温,经研磨筛分后LED中所含Ga、Au、Ag、Ca、Al等金属主要富集于d<600μm的小粒级物料中,其浓度含量依次为2299 mg/kg、13655 mg/kg、2188 mg/kg、44744 mg/kg、44632 mg/kg,较初始原料富集了约11.1倍、12倍、15.9倍、10.4倍、4.8倍;金属Cu、Fe、Ni、Zn、Pb等主要富集于d>600μm的大粒级物料中,其浓度含量依次为1056926 mg/kg、26300mg/kg、3123 mg/kg、1309 mg/kg、1635 mg/kg,较初始原料富集约1.9倍、2.1倍、1.7倍、1.4倍,Pb未得到富集。稀贵金属资源化回收研究结果显示,“氧化焙烧-混合酸浸出”可以实现贵金属Au、Ag的高效浸出,Ga的回收效率较低。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索得到最佳回收条件为:氧化焙烧温度为700℃,HCl+CH3COOH浓度为3.75 mol/L+1.25 mol/L,浸出温度80℃,固液比10 g/L,浸出时间4 h,Fe Cl3的添加量为50%时,金属Au、Ag的浸出率分别为99.3%和91.5%,Ga为20.8%;通过浸出动力学分析可知,本研究体系中Au的浸出过程主要为化学反应控制,可通过提高反应温度、酸浓度和添加氧化剂等条件促进Au的浸出。
孙洋[3](2021)在《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凭借自身劳动力比较优势,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国企业纷纷来华投资,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但“以市场换技术”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作用”也逐渐凸显。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很多工业行业出现了长期“低端价值链锁定”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工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薄弱,无法向高端价值链嵌入。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此看来,提高创新产出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创新产出不仅是转型阶段解决我国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瓶颈的关键所在,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现有文献关于提高创新产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本国的研发投入,而另一种就是吸收和利用国际知识溢出。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国际知识溢出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高创新产出的重要途径,甚至其促进作用超越了东道国的自主研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到了东道国吸收能力的限制。那么,如何利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所释放的红利,发挥国际知识溢出在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过程中的作用,是提高我国创新产出,摆脱“低端价值链锁定”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研究FDI、进口贸易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挖掘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机制,对我国提高创新产出、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工业行业创新活动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系列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揭示了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为国际知识溢出的效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及创新活动的变动进行趋势分析发现,FDI投资额的增长趋势平稳,但各细分行业存在差异,具体来看,交通运输业、计算机和仪器仪表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较为突出;进口贸易总额整体呈增长态势,且进口贸易的增加在国际收支平衡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向进口国模仿和学习先进技术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我国工业行业在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数行业对国外技术仍存在较高依赖性,且对于吸收能力的重视程度较低,投入力度较小,可能掉入“技术引进循环陷阱”。第二,通过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门限效应发现,FDI和进口贸易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在没有吸收能力的影响下,FDI知识溢出效应显着,而进口贸易却不理想。但是,纳入以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两种指标衡量的吸收能力之后,通过我国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使两种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均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即只有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存在门限效应,但却存在异质性。具体来说,在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途径中,创新经费投入存在单一门限,而人力资本存在双重门限,只有吸收能力跨越第一门限后,才能发挥FDI知识溢出效应。在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途径中,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都存在双重门限,创新经费投入只有超过第二个门限值、人力资本超过第一个门限值时,才能发挥进口贸易渠道知识溢出效应,同时发现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由此可见,吸收能力在我国吸收国际知识溢出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研究了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空间效应。本文引入了“技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了空间杜宾动态面板模型,对FDI和进口贸易两个渠道的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同时考虑用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两个指标衡量的吸收能力来考察对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如果同时考虑行业内溢出和行业间溢出,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在行业内可能不存在的,而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是通过企业进行创新经费投入或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实现的。进口贸易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在行业内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通过竞争效应、模仿效应和进口商品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同行业创新产出水平的提高。但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都为负,且吸收能力没有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对我国内资企业产生了低端价值链锁定效应。第四,本文基于非参数生产模型,分析了国际知识溢出这一环境变量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及行业差异。研究发现,FDI的作用对非效率分布影响是非常显着的,使创新产出向有效方向延伸,只有在个别年份(如2013年)既没有推动前沿面外移也没有改变非效率分布,对我国创新产出没有任何效果。进口贸易渠道知识溢出没有推动创新产出的生产前沿面的外移,但对非效率分布影响是非常显着的,且使创新产出向有效方向延伸,对技术效率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另外,FDI、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存在产业异质性,尤其是皮革、木材、印刷业这三个产业,这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其创新产出基本没有影响,而对其余行业的影响效果较好,在很多年份非效率分布都发生了变化,促进了产出向有效方向延伸,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
李燕辉[4](2020)在《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社会各界对体育相关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体育统计从1985年萌芽至今,有关体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体育行业核算、以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产业核算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中的体育产品部门核算。现有体育统计并不能完整反映体育经济活动的运行全貌,尤其难以从产品角度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卫星账户系统针对经济中特定的主题、领域或部门,遵循SNA的基本核算规则,为某个特定主题、领域或部门形成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的账户系列,是用于测量特定行业的经济重要性的强大统计框架。它可以从特定领域内的产品视角出发,在识别出特定领域内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该领域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展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论文在SNA2008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框架指导下,采用卫星账户这一国际社会广为采用的方法进行体育经济核算,全面、系统地反映体育相关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科学测度体育的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探讨了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体系并开展编制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了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程序,界定了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全面识别了体育特有产品,设计了体育卫星账户的基本核算框架与核算表式,并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系列表格;进而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体育的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性等角度分析了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得出了如下具体的结论。(1)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论文从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虽有体育行业统计、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产品部门统计,但由于存在SNA的生产范围未能包含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生产、现有体育统计未能完整反映SNA范围内与体育相关的生产活动及难以从产品视角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等不足,提出从学理上要求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再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的管理需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体育卫星账户助力、体育经济重要性的国际间比较有赖于体育卫星账户等因素,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显得十分必要。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渐趋完善、体育产业调查体系初具雏形、体育产业增加值核算的经验积累、其他国家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等可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提供产品分类基础、基础数据来源、测算结果评估以及经验借鉴,使得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成为可能。(2)完整的体育特有产品目录展示了所有体育经济活动的成果。根据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起点是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在对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依照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及步骤,论文识别出体育特有产品87种,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小类对应的产品多16种;它们与276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行业小类相对应,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小类多98个。论文主张将体育志愿服务纳入体育特有产品目录,以便科学完整地展现与体育有关的货物和服务。(3)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通过编制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直接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占2017年GDP的比重为0.954%;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为0.609%。体育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体育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直接效应来看,体育经济活动尚未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4)2017年我国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体育完全就业人数为1,439.839万人。通过乘数分析,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完全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是体育总产出1.910万亿元的1.583倍;2017年体育完全就业人数达1,439.839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1.854%;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96%。体育完全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体育完全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考虑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后,体育经济活动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间接解决就业问题。(5)批发-S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好。体育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经济效益系数还是完全经济效益系数,批发-S部门都是最高的。软件服务-S、信息技术服务-S、保险-S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S这4个新兴服务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合成材料-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信息技术服务-S和建筑安装-S这4个部门的完全经济效益排名靠前。(6)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而房屋建筑-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通过产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基本上都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而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基本上都小于1。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家用器具-S、纺织服装服饰-S、其他交通运输设备-S和纺织制成品-S这5个部门排在前五。有18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商务服务-S、金属制品-S和纺织服装服饰-S名列前茅。计算结果同时表明,57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同时大于1,可以列为优先发展部门,其中6个(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S,合成材料-S,塑料制品-S,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S)与体育场馆有关,4个与体育装备有关(纺织服装服饰-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金属制品-S、汽车零部件及配件-S),充分说明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体育装备的生产对发展体育大有益处。另外,各类体育商务服务如体育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体育旅游服务、体育会展服务等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牛小溪[5](2020)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要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推进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新趋势,促进了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的要素投入,导致我国制造业面临“低端锁定”、“比较优势陷阱”和“被挤出价值链”的风险不断增大,为转型升级增加了困难。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通过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问题并抓住机遇,为我国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然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应放在促进要素结构转变、提升要素供给质量等方面。因此,研究要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就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配置效率两个方面对要素结构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从要素结构角度研究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的分析框架。首先,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干中学”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要素禀赋结构和要素配置效率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般作用机理。其次,依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从规模维度、结构维度和效率维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指标测算,从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转型升级进度和差异状况。再次,基于对要素结构的概念界定,以资本深化对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测算,采用SFA方法对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度,从而较为全面的反映出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要素结构的变化趋势。最后,选取并测算其他能够反映要素结构变化的相关变量,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从制造业总体、不同阶段和行业异质三个层面,实证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根据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第二,要素配置效率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在不同阶段和行业异质方面存在差异。从整体来看,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反映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中仍存在许多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多层次的要素错配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升级要素禀赋结构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两个层面着手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改善要素禀赋结构、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等途径,纠正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要素错配问题,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李童星[6](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云南省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大省,其丰富的能源资源也决定了云南省工业能耗和碳排放量巨大。云南省在工业经济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全省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5%以上。首先,本文从云南省工业行业发展现状展开分析。通过测算云南省工业行业总体及细分行业的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碳排放强度,分析工业碳排放现状。利用LMDI分解法分解出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煤炭仍是云南省工业行业消耗的主要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还有待提升。在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中结构效应、强度效应、经济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在总效应中的贡献度分别为-33%、-36.98%、95.23%、74.81%。其次,结合文章中对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现状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确定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系统边界,建立云南省低碳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通过直观性和有效性检验后,设立环保补贴调整策略模拟、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模拟、能源结构调整策略模拟三种情景,分析三种策略请进分析下,云南省工业总体、主要化石能源消耗情况、二氧化碳碳排放变化情况并验证云南省工业“十三五”规划节碳减排目标是否完成。结果表明:现行政策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20年较2005年降低35.70%;环保补贴调整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60%,产业结构调整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7.82%,能源结构调整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40%,三种策略情境模拟调整下,总体上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水平都明显优于调控前。均能初步完成云南省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5%以上的目标,实现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但从结果对比来看能源结构调整策略的模拟情况最优,最适合未来云南低碳发展。最后,针对云南省工业行业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工业能源消耗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调整云南省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低碳发展;健全低碳发展政策制度,提升全民低碳意识等政策性建议。
苑凯[7](2020)在《禁止洋垃圾入境后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本文研究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政策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影响。其次,基于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我国GDP总量,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及典型再生资源产业从业人员密度等主要影响要素的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拟合度均在0.90以上,拟合度较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商务部环境环保政策因素及投入资金比重等主要要素的拟合度均在0.85以上,拟合度显着,说明了构建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此预测了2020-2025我国主要典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回收量,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基本看出我国典型固体废物未来几年产生量和回收量的发展趋势和区域分布情况,以期更好的对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提供有效的产业发展指导理念。最后,结合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主导省市的发展特点,研究促进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以及产业动态布局的方法,提出“一轴三增长七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优化调整方案来推动我国整个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提出价值共创升级模式和从促进机制、支持机制、共享机制、拉动机制四个方面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多维一体化协同创新升级机制,以及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将现有产业引向高质量、高效益、及环境友好型的方向稳固健康发展。
郭学益,田庆华,刘咏,闫红杰,李栋,王亲猛,张佳峰[8](2019)在《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研究应用进展》文中提出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国防军工和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性物资。有色金属冶金面临严重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系统介绍了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的学科和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方法,并分析对比了国内外资源循环技术的应用进展。针对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专门性科研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循环研究院,详细介绍了其在"城市矿产"绿色循环、稀贵金属清洁回收、资源循环过程强化和材料循环再造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最后,对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周令[9](2019)在《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ZF公司战略调整研究》文中提出在世界各国经济大融合的背景下,财务会计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进行记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辅助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帮助报表使用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ZF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地位于西藏拉萨,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摩托车及零售部件生产与组装,2006开始了业务转型之路,自2015年方才借助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一家矿业公司重组,成功转型成为主营有色金属资源类的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展开战略调整,促进其有序经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从发展战略视角出发,借助于哈佛模型,有效地利用Z公司的财务报表,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维度展开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并引入了PEST、SWOT战略分析工具,多角度地分析ZF公司所处环境及内部资源,得出Z公司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格局,在资源储备、规模效应上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技术专才匮乏、培训管理不足,尤其是面临环境保护约束、自主创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健康发展。结合市场竞争格局、ZF公司的实际,预测未来发展前景并做出科学的战略调整方案,具体包括:明确战略目标,完善战略定位;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率;培育创新意识,引领创新发展;扩展业务范围,拓宽收入渠道;健全财务体系,提升资本利用率。由此,全面地对ZF公司转型之路提出战略调整的对策,旨在推进ZF公司业务发展切实与行业、国家政策相契合,将财务与战略有机结合,探索出企业价值增长的路径选择,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亦能够给类似从事资源矿产的企业提供参考。
孙鹏[10](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对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
2.2.1 生产函数法 |
2.2.2 生产前沿法 |
2.2.3 利润函数法 |
2.2.4 指标法 |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1 市场环境因素 |
2.3.2 政府(制度)因素 |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
2.4.1 微观层面 |
2.4.2 中观层面 |
2.4.3 宏观层面 |
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
3.2.2 劳动力流动性 |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
3.3.1 利率市场化 |
3.3.2 资本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1 数据库介绍 |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
4.2.3 变量选取说明 |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
4.3.1 省份维度 |
4.3.2 行业维度 |
4.3.3 所有制维度 |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
4.4.1 省份维度 |
4.4.2 行业维度 |
4.4.3 企业性质维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
5.3.1 参数估计方法 |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3 微观机制检验 |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
6.3.1 外资准入政策 |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微观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废LED器件中有价金属的资源潜力分析与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废LED资源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稀有金属Ga的回收 |
1.2.2 贵金属Au、Ag回收 |
1.2.3 稀土元素回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废LED器件中有价金属的资源潜力分析 |
2.1 相关模型与关键参数 |
2.1.1 消费量模型 |
2.1.2 报废量模型 |
2.1.3 废LED加权综合模型 |
2.1.4 资源潜量分析模型 |
2.1.5 金属含量分析方法 |
2.2 LED的报废量预测及其资源潜力分析 |
2.2.1 LED消费量与废弃量预测 |
2.2.2 LED中金属资源潜量及潜值分析 |
2.2.3 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LED器件内有价金属的分离与富集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4 实验方法 |
3.1.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3.2 LED器件中有机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 热解条件下金属的分离与富集规律研究 |
3.3.1 热解温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3.3.3 金属解离效果分析与表征 |
3.3.4 金属随物料粒径的分布规律 |
3.4 有氧焙烧条件下金属的分离与富集规律研究 |
3.4.1 焙烧温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3.4.2 反应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 |
3.4.3 金属解离效果分析与表征 |
3.4.4 金属随物料粒径的分布规律 |
3.5 两种热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贵金属的资源化回收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1.5 分析与表征方法 |
4.2 焙烧温度对金属赋存形态及其浸出率的影响 |
4.3 混合酸浓度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
4.4 酸配比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
4.5 浸出温度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
4.6 固液比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
4.7 浸出时间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
4.8 Fe Cl_3强化浸出的效果 |
4.8.1 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 |
4.8.2 Fe Cl_3添加量对浸出率的影响 |
4.9 Au浸出反应动力学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国际知识溢出概念界定 |
2.1.2 创新产出概念界定 |
2.1.3 生产前沿面和非效率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的内外动力理论 |
2.2.3 内生增长理论 |
2.2.4 国际贸易理论 |
2.2.5 产品周期理论 |
2.2.6 技术差距理论 |
2.2.7 吸收能力理论 |
2.3 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
2.3.1 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2 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及创新活动变动趋势分析 |
3.1 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的变动趋势分析 |
3.1.1 我国利用外资的变动趋势分析 |
3.1.2 我国利用进口贸易的变动趋势分析 |
3.2 我国工业行业创新活动变动趋势分析 |
3.2.1 我国工业行业总体创新活动变动趋势分析 |
3.2.2 我国工业分行业创新活动变动趋势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门限效应 |
4.1 行业内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1 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4.1.2 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4.2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与测量 |
4.2.3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4.2.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 |
4.3.1 门限回归模型 |
4.3.2 模型设定 |
4.3.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4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4.3.5 门限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空间效应 |
5.1 行业间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 国际知识溢出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1 空间效应分析 |
5.2.2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
5.2.3 变量选取与测量 |
5.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5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及行业差异性分析 |
6.1 模型设定 |
6.1.1 条件效率得分 |
6.1.2 非参数估计 |
6.1.3 环境变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
6.1.4 变量与数据 |
6.2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分析 |
6.2.1 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分析 |
6.2.2 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分析 |
6.3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差异分析 |
6.3.1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整体差异分析 |
6.3.2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成果 |
(4)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账户有关研究现状 |
1.2.2 体育卫星账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研究范畴与相关理论 |
2.1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概念 |
2.1.1 体育卫星账户的涵义 |
2.1.2 体育卫星账户之“体育”的概念辨析 |
2.2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2.3 体育卫星账户编制的方法论 |
2.2.4 基于体育卫星账户的体育经济影响测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和分类问题 |
3.1 体育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
3.2.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体育行业 |
3.2.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体育产业 |
3.3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品分类 |
3.3.1 产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
3.3.2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步骤 |
3.3.3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结果 |
3.3.4 体育特征产品 |
3.4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业分类 |
3.4.1 体育特征产业 |
3.4.2 体育关联产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 |
4.1 基本核算 |
4.1.1 体育增加值核算 |
4.1.2 体育投入产出核算 |
4.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1.4 体育进出口核算 |
4.2 扩展核算 |
4.2.1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 |
4.2.2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主要总量及基本表式 |
5.1 宏观经济指标 |
5.1.1 体育最终支出 |
5.1.2 体育增加值 |
5.1.3 体育劳动力 |
5.1.4 体育进口额和出口额 |
5.1.5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5.2 基本表式 |
5.2.1 核算表中的体育相关产品部门 |
5.2.2 体育增加值表 |
5.2.3 体育投入产出表 |
5.2.4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2.5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2.6 体育国际收支平衡表 |
5.2.7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 |
5.2.8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表 |
5.2.9 体育非货币指标表 |
5.3 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1 体育特征产品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2 其他产品类别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卫星账户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
6.1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及结果 |
6.1.1 体育投入产出表及结果 |
6.1.2 体育增加值表及结果 |
6.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及结果 |
6.1.4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及结果 |
6.1.5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及结果 |
6.1.6 体育增加值与体育就业人数对比分析 |
6.2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评结果分析 |
6.2.1 体育的经济效应结果分析 |
6.2.2 体育的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
6.2.3 体育的产业关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要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
1.2.2 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
1.2.3 要素结构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要素结构 |
2.1.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驱动理论 |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3 “干中学”理论 |
2.2.4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2.3 作用机理及理论假设 |
2.3.1 要素禀赋结构变化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2.3.2 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2.3.3 要素结构变化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要素结构变化测度与分析 |
3.1 制造业行业异质测度与分类 |
3.1.1 制造业行业异质分类测度方法 |
3.1.2 制造业行业异质分类测度结果 |
3.2 制造业转型升级测度及分析 |
3.2.1 制造业转型升级测度方法与评价体系 |
3.2.2 制造业转型升级测度结果与分析 |
3.3 制造业要素结构测度与分析 |
3.3.1 要素禀赋结构测度与分析 |
3.3.2 要素配置效率测度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要素结构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分析与判断 |
4.1 模型构建 |
4.2 变量设置、数据来源及统计性描述 |
4.2.1 样本选取与分类 |
4.2.2 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
4.2.3 统计性描述 |
4.3 总体实证结果分析与判断 |
4.4 不同阶段实证结果分析与判断 |
4.5 行业异质实证结果分析与判断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升级要素禀赋结构 |
5.2.2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
5.2.3 加快新旧动力转换,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2.4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制造业分行业代码、名称及简称 |
附录2 制造业行业类型划分测算结果 |
附录3 制造业细分行业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数 |
附录4 制造业细分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指数(万元/人) |
附录5 制造业细分行业要素配置效率变化指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内涵 |
二、碳排放与碳排放核算 |
三、系统动力学的产生及其在低碳发展的应用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工业结构及其特征 |
一、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
二、云南省工业及其分行业经济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云南省工业能源消费的态势 |
一、云南省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 |
二、云南省工业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
三、云南省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对比分析 |
四、云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云南省工业碳排放的核算 |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
二、云南省工业碳排放核算 |
三、云南省工业碳排放分析 |
第四节 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模型介绍 |
二、结果分析 |
三、结构效应 |
四、强度效应 |
五、规模效应 |
第三章 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策略的系统仿真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一、明确系统边界与建模目的 |
二、模型建立 |
三、变量及状态方程的确定 |
第二节 初始条件下模型的运行及模型检验 |
一、直观性测试 |
二、有效性检验与历史性检验 |
第三节 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策略情景分析 |
一、环保补贴调整策略模拟 |
二、产业结构调整策略模拟 |
三、能源结构调整策略模拟 |
第四章 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
第一节 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对策建议 |
一、优化工业能源消耗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二、调整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低碳发展 |
三、健全工业低碳发展制度,提升全民低碳意识 |
第五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禁止洋垃圾入境后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近十年发展状况 |
2.1 近十年我国洋垃圾进口量分析 |
2.2 近十年我国主要固体废物回收量分析 |
2.3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总体发展格局 |
2.3.1 再生资源产业总产值和市场价格状况 |
2.3.2 再生资源产业百强企业调研分析 |
2.3.3 再生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2020-2025年我国典型再生资源的预测 |
3.1 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与构建 |
3.1.1 基本假设 |
3.1.2 预测模型影响参数构建 |
3.1.3 典型再生资源预测体系存量流图 |
3.1.4 模型拟合度检验 |
3.1.5 Tobit回归分析 |
3.2 模型检验和参数方程处理 |
3.2.1 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分析 |
3.2.2 参数方程的确定 |
3.3 预测结果分析 |
3.4 典型再生资源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
4.1 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
4.1.1 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产品与技术的升级 |
4.1.2 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布局的升级 |
4.2 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4.2.1 废钢铁产业 |
4.2.2 废有色金属产业 |
4.2.3 废塑料产业 |
4.2.4 废纸产业 |
4.3 价值共创升级模式与协作机制 |
4.3.1 价值共创升级模式的构成要素 |
4.3.2 大数据平台下多维一体化创新升级协作机制 |
4.4 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政策保障 |
4.4.1 优化产业链外部发展环境 |
4.4.2 强化再生资源产业前端产业链 |
4.4.3 产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 |
4.4.4 坚持生态优先的产业化政策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ZF公司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特色或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财务报表分析 |
2.2.2 哈佛分析框架 |
2.2.3 战略分析方法 |
3 ZF公司现状及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ZF公司基本情况 |
3.1.1 ZF公司简介 |
3.1.2 ZF公司组织架构 |
3.1.3 ZF公司现有战略描绘 |
3.2 ZF公司所处行业特征分析 |
3.2.1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缓 |
3.2.2 全球铅精矿产量增长放缓 |
3.2.3 全球锌精矿产量大幅增加 |
4 基于哈佛框架体系的ZF公司分析 |
4.1 基于哈佛框架的战略分析 |
4.1.1 PEST分析 |
4.1.2 SWOT分析 |
4.2 基于哈佛框架的会计分析 |
4.2.1 应收账款分析 |
4.2.2 存货分析 |
4.2.3 固定资产分析 |
4.3 基于哈佛框架的财务分析 |
4.3.1 盈利能力分析 |
4.3.2 偿债能力分析 |
4.3.3 成长能力分析 |
4.3.4 营运能力分析 |
4.4 基于哈佛框架的前景分析 |
4.4.1 行业前景分析 |
4.4.2 ZF公司前景分析 |
5 ZF公司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存在问题剖析 |
5.1 ZF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5.1.1 ZF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
5.1.2 ZF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5.1.3 ZF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归因剖析 |
5.2 ZF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
5.2.1 ZF公司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2 ZF公司战略管理存在问题的归因剖析 |
6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ZF公司战略调整策略 |
6.1 ZF公司战略调整定位 |
6.2 ZF公司战略调整策略 |
6.2.1 明确战略目标,完善战略定位 |
6.2.2 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率 |
6.2.3 培育创新意识,引领创新发展 |
6.2.4 扩展业务范围,拓宽收入渠道 |
6.2.5 健全财务体系,提升资本利用率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流通基础理论 |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
- [2]废LED器件中有价金属的资源潜力分析与回收技术研究[D]. 李商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08)
- [3]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D]. 孙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D]. 李燕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2)
- [5]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要素结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 牛小溪.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云南省工业低碳发展策略研究[D]. 李童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7]禁止洋垃圾入境后我国典型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 苑凯.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8]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研究应用进展[J]. 郭学益,田庆华,刘咏,闫红杰,李栋,王亲猛,张佳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9(09)
- [9]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ZF公司战略调整研究[D]. 周令.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10]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标签: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