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应用低模量弓丝纠正低位阻生尖牙(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1](2019)在《短根牙在无托槽隐形矫正中不同移动方式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正中正常形态和短根异常的上颌中切牙在相同正畸力不同移动方式作用下牙根、牙周膜的应力分布及牙齿的位移,总结牙根、牙周膜的应力分布规律,牙齿移动趋势,为隐形矫治方案设计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避免短根异常(SRA)的患者在矫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临床风险。方法: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就诊的患者中,根据其曲面断层片及短根异常(SRA)诊断标准,选择三名成年志愿者(上颌中切牙的临床冠根比分别为1:1.3,1:1,1:0.7),对志愿者颌面部行CB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所得图像,采用Geomagic及Pro/E等相关软件建立上颌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远中移动、压入移动及腭侧移动相对应的载荷,对不同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及相同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在不同移动方式下牙根和牙周膜的应力、牙齿的位移趋势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构建了三组不同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的牙颌模型,比例分别为1:1.3,1:1,1:0.7;(2)三组不同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在远中移动时,牙根应力主要位于牙根颈部远中面,牙周膜应力主要集中在牙根颈部近远中面;在压低过程中,牙根应力主要集中在牙根颈部舌侧,牙根越短,牙周膜应力越靠近根尖部,牙根越长,牙周膜应力最大值越偏向牙颈部;在内收过程中,牙根应力较大的部位位于舌侧牙根颈部,牙周膜应力主要分布于牙根颈部及根中1/3,牙根越短,应力越集中,牙根越长,应力分布越均匀;(3)对于同一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在压低过程中,牙周膜高应力范围最大,主要集中在根尖部及牙根舌侧面;(4)在远中移动时,左上中切牙为冠唇向压低移动,位移量变化最明显的是Z轴方向,随着R/C大于1,位移量明显减小;在压低时,牙冠有远中唇侧移动趋势,位移量变化最明显的是X轴方向,随着R/C大于1,位移量明显减小;在内收时,为近中冠向移动,位移量变化最明显的是X轴方向,随着R/C大于1,位移量明显减小。结论:(1)三组不同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在远中、压入及内收移动过程中,牙根及牙周膜应力分布差异较大,牙根越短,应力越集中,牙根越长,应力分布越均匀。(2)对于同一临床冠根比的上颌中切牙,在远中,压低及内收过程中,压低时出现牙根吸收的风险可能高于远中移动及内收移动。(3)在隐形矫治中牙齿移动类型为倾斜移动,转动中心位于牙颈部以下牙根处。(4)减小隐形矫治器形变量,可以有效减小受力牙牙根及牙周膜的应力值,短根异常并不是正畸治疗的禁忌症,对于不同临床冠根比牙齿,只要力值加载在其可承受范围内,并不会引起牙根吸收。
孙志涛[2](2018)在《正畸力内收前牙对不同牙槽骨高度后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正畸患者中常有一些病人存在牙周炎,而牙周炎导致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高度的降低、冠根比失调。这时内收上前牙,由于牙槽骨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变,使牙周组织对矫治力的反应有别于牙周支持组织正常的正畸患者,所以对这些病人,所施加的正畸力的大小和组成都与牙周组织正常的病人有很大区别。本研究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来模拟牙槽骨吸收,分析这种情况下的牙周应力分布,用于指导施加合适的矫治力系统。方法:本研究通过锥形束CBCT扫描设备获得上颌骨、上颌牙列的CT图像,导入到三维有限元软件Mimics中计算,用Geomagic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拟合、合并,在UG中缝合并处理曲面,使模型成为实体化,向外抽壳生成牙周膜,生成包含有上颌骨、上颌牙列、直丝弓矫治器、牙周膜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牙槽骨吸收患者的应力分布。在已建立正常牙槽骨高度一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删减单元格获得后牙牙槽骨高度水平均衡降低2mm、4mm、6mm的二号、三号、四号模型。然后在各模型上进行模拟加载,分析分别在60g、80g、100g、150g矫治力大小下,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内收前牙时各模型后牙组牙牙周膜初应力及牙齿初始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1.同一矫治力系统,同一矫治力大小,随着牙槽骨高度的降低,后牙组牙总位移增加,牙周膜范式应力逐渐增大;同一牙槽骨高度,随着矫治力的增大,后牙组牙总位移增加,牙周膜范式应力逐渐增大,当牙槽骨吸收超过4mm时,总位移趋势、牙周膜范式应力显着增大。2.与150g的内收力,正常牙槽骨高度受到的最大牙周膜范式应力值相比:当2颗支抗后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内收,牙槽骨高度降低2mm时,内收力要降低到约100g,或者增加到3颗支抗后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内收力可达到150g;牙槽骨高度降低4mm时,内收力要降到约80g,或者增加到3颗支抗后牙,内收力可达到150g;牙槽骨高度降低6mm时,内收力要降到60g以下,或者增加到3颗支抗后牙时,内收力可在60g-80g之间。3.与150g的内收力,正常牙槽骨高度受到的最大总位移值相比:当2颗支抗后牙内收,牙槽骨高度降低2mm时,内收力要降低到约100g,或者增加到3颗支抗后牙,内收力可达到150g;牙槽骨高度降低4mm时,内收力要降低到约60g,或者增加到3颗支抗后牙时,内收力可达到接近150g;牙槽骨高度降低6mm时,须增加到3颗支抗后牙,内收力可达到约80g。结论:1.本研究针对了不同牙槽骨高度的后牙,对其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计算出了牙周膜应力分布和牙齿位移分布趋势。2.在牙槽骨吸收高度相同时,三颗支抗后牙组牙较两颗支抗后牙组牙内收前牙,获得的初始位移值较小,可以承受更大的内收力;在同样大小内收力,牙槽骨吸收高度逐渐增大时,初始位移值同样都逐渐增大,但三颗支抗后牙组牙增大幅度明显小于两颗支抗后牙组牙。3.同样大小力值作用于不同牙槽骨高度所产生的应力、位移分布不同,同等牙槽骨高度施加不同大小力值产生的位移、应力分布也不同,提示我们对于伴有牙槽骨丧失的患者,应根据丧失程度决定力值的大小,对于严重丧失超过磨牙根分叉的患者应当避免受力或显着减小受力,须增加辅助支抗,以避免受力过大造成牙周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和牙根、牙槽骨的持续吸收,以更好的提高医疗质量。
汪钰程[3](2018)在《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三维重建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及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并比较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在年龄、性别及不同层面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找到种植支抗在颧牙槽嵴区的最佳植入位点,为不同年龄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线科行颌面部螺旋CT扫描的患者80例,其中成人组40例,年龄18~30岁,男女各20例;青少年组40例,年龄12~16岁,男女各20例。患者具体纳入标准:(1)无可能影响骨代谢的疾病;(2)未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3)无颌面骨骼畸形,面部左右对称;(4)上颌骨无骨折或大面积缺损;(5)双侧上颌后牙区无牙列缺损(智齿除外),无多生牙;(6)无严重牙列拥挤或严重错(?)畸形;(7)无明显牙槽骨吸收;(8)测量区牙齿无明显磨耗,无根尖周疾病;(9)上牙列纵(?)曲线正常。将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Simplant软件中进行重建,根据重建出的轴面图绘制出全牙列曲面断层片,结合曲面断层片,在左侧上颌后牙区冠状位图像上依次选出6个测量平面,然后在重建出的图像中标出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上方13、15、17mm三条水平线,依次在6个所选的冠状位层面中利用Simplant软件的Measure Density功能测量出三条水平线与颊侧骨皮质交点处的骨密度。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比较同一组内男女之间,同一组内相同测量高度的6个层面之间以及成年人与青少年两组相同测量位点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不同性别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比较不同性别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成人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成人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为(1067.69±228.71)HU~(1392.83±205.90)HU。经比较发现除17mm高度外,在同一高度上,不同层面之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第3层面骨皮质密度最高,第6层面骨皮质密度最低。3.青少年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青少年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为(833.43±408.85)HU~(1147.00±309.02)HU。经比较发现在同一测量高度上,不同层面之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了 15mm高度的第3、4层面外,在3个测量高度上,不同层面的骨皮质密度有相同的分布趋势,均为从近中向远中骨皮质密度逐渐减小。4.成人组与青少年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比较将本研究中成人组与青少年组之间18个测量位点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大于青少年,且除13mm高度的第6层面外,其余17个测量位点具有明显差异。结论:1.从骨密度的角度考虑,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均适合微种植钉的植入,成人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的稳定性高于青少年。2.以骨密度作为评价因素,成人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的最佳植入部位在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之间,青少年的最适植入部位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
李毕超[4](2018)在《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横腭杆对上牙弓宽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横腭杆在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对上牙弓中后段牙齿横向移动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患者上颌牙颌系统CBCT数据信息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滑动法关间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软件中计算间隙关闭量分别为0、2、4mm及使用横腭杆与否六种工况下上颌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横向(颊舌向)的初始位移。结果: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无论使用TPA与否,除第二前磨牙牙根舌向移动外,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均表现为牙冠舌向移动、牙根颊向移动,第二磨牙则相反,牙冠为颊向移动,牙根舌向移动;TPA组尖牙、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牙冠舌向位移量均比对照组小,分别减少了14.8%、29.7%、27.7%,第二磨牙牙冠颊向位移量则较对照组平均增加了48.2%。结论: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使用横腭杆可减少牙弓中后段牙冠舌向位移有利于弓形稳定,但有加大第二磨牙颊向移动的趋势,治疗中应注意第二磨牙的转矩控制以防腭尖伸长。
李心慧[5](2018)在《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下颌骨(包括牙齿和牙周)、MBT托槽、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弓丝及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对比分析利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远移下颌磨牙时,单个牙齿分别远移与组牙远移时牙齿的应力分布、移动趋势及(牙合)平面的变化等情况,选出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组牙远移的最适宜正畸力,为正畸临床磨牙远移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个别正常颌青年女性志愿者一名,对志愿者的口腔牙颌系统行全口CBCT扫描,利用Mimics软件将扫描所得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使用Croe软件建立MBT托槽、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弓丝及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模型,将以上三维模型进行组装,利用Abaqus软件分析,当种植体支抗位于下颌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之间,使用0.019*0.025英寸不锈钢弓丝加力150 g推下颌第二磨牙远移,观察其三维方向的移动趋势及初始位移;以及当种植体支抗位于下颌外斜线时,使用0.019*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分别加力150 g、200 g、250 g、300 g、350 g、400g牵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组牙远移,观察其三维方向的移动趋势、初始位移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使用水平力推下颌第二磨牙远移时,下颌第二磨牙是倾斜移动,并且伴有磨牙的伸长,而组牙远移时,下颌第二磨牙的移动接近整体移动,在垂直向上第二磨牙有压低趋势;利用微种植体为直接支抗进行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组牙远移的最适宜正畸力为250g;利用微种植体为直接支抗进行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组牙远移时下颌牙列的(牙合)平面发生了逆时针旋转。结论:两种磨牙远移的方式有显着差异,组牙远移更有利于牙齿的整体移动及垂直向控制;利用微种植体为直接支抗进行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组牙远移的最适宜正畸力为250g。
何心典[6](2016)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临床上许多牙体缺损或牙列缺损患者常伴有一定程度的错畸形,对于因牙缺失引起邻牙倾斜或对牙伸长、牙列存在散在间隙以及龈下残根等,传统修复方法较难设计出完美的修复体,或者修复后极易出现问题。并且对修复体的设计、功能、美观、卫生和质量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而且在修复的过程中也可能损伤牙体和牙周组织健康。若修复前先通过正畸方法解除拥挤、调整缺牙间隙的大小以及基牙的位置等,去除病理性错因素后,再行义齿修复往往可以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
冯海亮[7](2016)在《改良螺旋扩弓器扩大下颌牙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精确高效的、包含下颌牙列、牙周膜、粘膜、下颌骨和改良螺旋扩弓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改良下颌螺旋扩弓器的改良特点,模拟运用不同固位方式和不同扩弓臂形态的螺旋扩弓器模拟扩大下颌牙弓,对其扩大下颌牙弓的机制进行生物力学方面的探讨,为临床应用改良下颌螺旋扩弓器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正畸医生对下颌螺旋扩大器进行改良设计制作,从而在临床获得较好的扩弓效果。方法:1.选择一名个别正常牙合的健康青少年女性志愿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牙列完整,牙弓形态基本对称,进行头颅CB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的实验数据,利用Mimics三维重建和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包含下颌牙列、牙周膜、黏膜、下颌骨和改良下颌螺旋扩弓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2.所建的有限元模型为模型一,分别在模型一中改良螺旋扩弓器上增加第一、二前磨牙的带环固位,建立模型二和三,改良螺旋扩弓器均设置为刚性体,三组模型均加载0.2mm的扩弓量,观察牙齿的初始位移值、牙齿和牙周膜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以及下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3.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将改良螺旋扩弓器设置为变形体,建立模型四, 模型五在模型四的基础上, 将改良螺旋扩弓器的网状支架去除,两组模型分别加载0.2mm的扩弓量,观察牙齿的初始位移值、牙齿和牙周膜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 以及下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建立了包含下颌骨、牙列、牙周膜、黏膜、改良螺旋扩弓器,能模拟下颌扩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度高、具有生物力学特性,包含201080个节点,154318个单元,其中改良下颌螺旋扩弓器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17188个节点,5359个单元。2.模型一、二、三的牙齿初始位移值、牙齿和牙周膜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近似相等。第一磨牙的初始位移量和最大Von-mises应力值以及牙周膜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均最大,磨牙的初始位移值大于前磨牙,牙根初始位移量小于牙冠。第一磨牙到邻牙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和牙周膜Von-mises应力最大值逐渐减小。三组模型颌骨的应力分布大致相似,分布比较广泛,牙齿颊舌侧牙槽骨均有分布。3.模型五的牙齿初始位移值、牙齿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牙周膜Von-mises最大应力值、颌骨应力分布范围均小于模型四,模型五颌骨应力分布在牙槽骨较少,模型四的颌骨应力主要分布在磨牙区牙槽骨。两个模型的前磨牙区初始位移值均大于磨牙区,第一磨牙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牙周膜Von-mises最大应力值均比其他牙齿大。模型四扩弓臂趋向于整体的形变,模型五扩弓臂接近扩弓器螺簧处形变较大,而远端形变较小。4.模型四的牙齿初始位移值、牙齿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牙周膜Von-mises最大应力值、颌骨应力分布范围均小于模型一。结论:1.本实验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能够较好地模拟临床实际,为深入研究改良螺旋扩弓器扩大下颌牙弓的生物力学行为打下了基础。2.运用改良螺旋扩弓器下颌扩弓时,增加前磨牙固位对扩弓效果没有明显影响。3.扩弓臂的形变产生的扭力对牙齿的初始位移和颌骨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大,改良下颌螺旋扩弓器由于增加了扩弓臂的网状支架,提高了扩弓器整体刚性,降低了扩弓臂整体形变,从而提高了扩弓效果。4.对下颌螺旋扩弓器进行改良以提高其刚性,使扩弓力更加有效地作用于牙槽骨,有助于获得稳定的牙弓宽度增加,为临床正畸医生改良制作下颌扩弓器,提高下颌扩弓效果,提供了生物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丛赫[8](2014)在《青少年骨性Ⅱ类伴中重度拥挤患者应用颈带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颈带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青少年骨性Ⅱ类伴牙列中重度拥挤的临界非拔牙患者时,远移磨牙开拓间隙过程中是否对上颌骨的生长存在影响。方法:搜集并整理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4月,近五年间所收治的应用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的患者,共160例。并从中筛选出患者29例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的主体对象。入选标准:29名患者均为混合牙列末期或恒牙列早期、骨性Ⅱ类关系、磨牙二类关系、牙列中重度拥挤、上颌双侧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或尚未建牙合、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依从性高的临界非拔牙病例。其中男性5名,女性24名,平均年龄11.52岁(9岁-14岁),均为汉族。分别取矫治前后患者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并测量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着重对患者矫治前后上颌突度(NA-PA)、上颌位置(S-Ptm)、上颌长度(ANS-Ptm)、Ptm-6、SNA、SNB、ANB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上下颌骨相对位置关系得到纠正或改善,且均获得磨牙中性关系,尖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中线对正,平均矫治疗程28.7个月;SNA减小0.345°(P>0.05),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可认为A点受到明显抑制作用;SNB增加1.045°(P<0.01),即下颌骨矢状向生长潜力得以正常表达;ANB减小1.390°(P<0.01),是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受到抑制以及下颌骨生长正常表达的综合结果;U1-NA及U1-SN均有所减小,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1-NB及L1-MP有所增加(P<0.05),在正常值范围内适度唇倾;NA-PA减小3.586°(P<0.01),相对于颅部上颌骨前突的位置关系显着改善;Ptm-6减小2.059mm(P<0.01),磨牙远中移动有效且显着。结论:应用颈带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器在骨性Ⅱ类伴牙列中重度拥挤的青少年患者,远移磨牙开拓间隙过程中,对上颌骨存在抑制作用,即在颈带口外弓对上颌第一恒磨牙施加矫治力的较小力值时,对上颌骨失状向依然存在矫形抑制作用;颈带口外弓远移磨牙过程中并不对下颌骨的生长产生任何影响;早期颈带口外弓与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有助于在远移磨牙开拓间隙的过程中抑制上颌骨的继续生长,解决骨性Ⅱ类关系。
程世东[9](2012)在《片段弓技术用于上颌双侧尖牙唇侧易位阻生的治疗》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上颌双侧尖牙唇侧易位阻生的病例采用片段弓技术和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矫治的疗效。材料和方法:选取大连奥索口腔医疗有限公司金州门诊2009年收治的上颌双侧尖牙唇侧易位阻生的患者一例,女性,11周岁1个月,颌体正常,颏部发育正常,右侧和左侧磨牙关系均为近中尖对尖,上颌双侧乳尖牙滞留,双侧第二乳磨牙未替换。通过对患者的模型分析,头影测量分析,拔除上颌双侧乳尖牙,采用“T”型曲片段弓配合方丝弓技术矫治。在矫治前后一周内摄取X线头颅定位片,选取Tweed、北医大等分析法中的25个测量项目,观察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矫治疗程27个月。该患者治疗前后分析比较:上颌双侧尖牙均被移动到正常位置。上颌双侧恒尖牙和双侧过小的侧切牙牙根均未见明显异常吸收,牙周组织健康。磨牙关系由近中尖对尖变成中性,SNA增加了0.5°,SNB未改变,ANB增加0.5°;NA-PA增加了1.5°,FMIA减小了3°;上下切牙的突距均增加了1mm。软组织侧貌改善,Z角由原来的85°减少到了83°,Li-E缩小了1.5mm。矫治后患者和家长对矫治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对于上颌双侧尖牙唇侧易位阻生的患者,运用片段弓“T”型曲技术配合方丝弓矫正技术,在三维方向上对牙齿进行控制,将易位阻生尖牙牵引到正常位置.牙根无明显吸收,牙周组织健康.
武倩倩[10](2012)在《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牙颌畸形的矫治中,正畸医师经常会通过减数(拔牙)方式获得矫正间隙,临床最常采用的拔牙位是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因为前磨牙位于牙弓中段,拔除后易于解除拥挤、关闭间隙,且能够基本维持原牙弓形态。第一磨牙作为全口牙列中最重要的牙齿(key teeth),正畸医师一般都将其作为支抗牙,而很少将其拔除,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如残根或不能保留的残冠等。第一磨牙由于萌出早、咬合面窝沟点隙多、自洁作用差,易发生龋坏,严重时甚至导致残根残冠,对于这种临床多见的第一磨牙牙体牙髓疾病,经过牙髓治疗和牙体修复后能够恢复磨牙功能者,多数正畸医师仍然会采取保留磨牙拔除前磨牙的矫治方案。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牙齿经过牙髓治疗后,其牙体的机械强度和牙根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容易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根裂、根折等;同时考虑到正畸患者多为青少年或年轻人,第一磨牙牙髓和修复治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远期效果个体差异较大。针对这种临床多发情况,进行拔牙矫治设计时遵循优先拔除患牙的原则,拔除已经严重病损的第一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第二、第三磨牙,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自体牙列的完整性和咀嚼功能的最大化,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究,已经成功完成相当数量的此类矫治病例。鉴于下颌第三磨牙临床上以近中向及垂直向阻生为主,近中和直立移动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在以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较少涉及,本研究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工程软件建模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通过建立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近中和直立移动过程中牙周膜的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结合临床实践,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诊断、正畸矫治计划的制订和治疗评价等提供生物力学支持和临床参考。论文主要由三个章节组成:论文第一章通过对一名女性成人志愿患者进行颌骨区域螺旋CT扫描,准确获取图像信息,运用Mimics、Geomagic等相关有限元软件,建立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Ansys Workbench、solid189四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获得总体模型的单元数为217735、节点数为216081。所建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形态,尤其对第三磨牙及其牙周膜进行了精细形态模拟,与生物实体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为下一步分析近中和直立移动过程中牙周膜的应力分布状态奠定了良好的模型基础。论文第二章利用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在不同大小和方向矫治力量作用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过程中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与牙齿位移状态,为其近中和直立移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下颌第三磨牙及其支持组织在颈部区域和根尖区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且颈部较根尖区先出现应力集中。2.当矫治力的加载方向与牙体长轴垂直时,牙周膜的主应力(von Mises应力)和静水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均达最大值。3.下颌第三磨牙加载0.5N矫治力时,其牙周膜静水压力值变化范围为5.89~12.09kPa(<16kPa);加载1.0N矫治力时,其牙周膜静水压力值变化范围为12.16~24.17kPa。4.下颌第三磨牙的初始位移量与矫治力大小和加载方向密切相关,且整个矫治过程中牙齿始终有向远中和颊侧转动的趋势。论文第三章通过已经完成正畸矫治的29例患者共55颗第三磨牙,介绍下颌第三磨牙临床冠开窗术的手术时机及辅弓、螺旋推簧、弹力橡皮链、磨牙正轴簧、种植钉等近中和直立移动第三磨牙的具体操作方法,结合典型临床病例,详细阐述了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矫治时机、操作方法和技巧,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提供临床参考。本研究结果说明,通过螺旋CT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建立的下颌第三磨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其近中和直立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应力分布的模拟分析结果真实、可靠,同时结合临床实例进一步阐述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矫治时机和操作要点,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
二、合理应用低模量弓丝纠正低位阻生尖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理应用低模量弓丝纠正低位阻生尖牙(论文提纲范文)
(1)短根牙在无托槽隐形矫正中不同移动方式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短根牙的研究现状 |
1.2 正畸治疗与牙根吸收的关系 |
1.3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矫治原理 |
1.4 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建立上颌牙列、牙周膜、牙槽骨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设备及相关软件 |
2.2.1 计算机配置 |
2.2.2 建模相关软件 |
2.3 数据获取和模型建立 |
2.3.1 获取原始图像资料 |
2.3.2 上颌牙列、牙槽骨、牙周膜及隐形矫治器模型的初步建立 |
2.4 结果 |
2.5 附图 |
2.6 讨论 |
2.6.1 数据采集 |
2.6.2 建模软件和观察指标的选择 |
2.6.3 构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科学性 |
第三章 不同冠根比上颌中切牙在隐形矫治中不同移动方式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 模型分组 |
3.2 材料参数 |
3.3 接触关系及边界约束 |
3.4 确立空间坐标系 |
3.5 载荷加载方式 |
3.6 计算模型 |
3.7 不同临床冠根比的左上中切牙在远中移动、压低及内收过程中牙根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特点 |
3.7.1 不同临床冠根比的左上中切牙远中移动时牙根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 |
3.7.2 不同临床冠根比的左上中切牙压低时牙根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 |
3.7.3 不同临床冠根比的左上中切牙内收时牙根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 |
3.7.4 不同临床冠根比的左上中切牙在远中、压低及内收过程中牙根及牙周膜应力分布对比 |
3.8 不同临床冠根比的左上中切牙在远中、压低及内收过程中的位移变化 |
3.8.1 左上中切牙在远中移动时的位移变化 |
3.8.2 左上中切牙在压低时的位移变化 |
3.8.3 左上中切牙在内收时的位移变化 |
3.9 讨论 |
3.9.1 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 |
3.9.2 实验结果分析 |
3.9.3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第四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改善露龈笑一例 |
种植体支抗辅助远移磨牙矫治成人偏颌一例 |
利用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移矫治成人前突伴拥挤病例一例 |
(2)正畸力内收前牙对不同牙槽骨高度后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前言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所用软件和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上颌牙列-牙槽骨三维模型的建立 |
2.2 牙周膜的三维模型构建 |
2.3 直丝弓矫治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
2.4 设定材料属性 |
2.5 模型设定 |
2.6 分析指标 |
结果 |
1 网格划分结果 |
2 牙齿位移三维方向云图 |
3 三维方向上的初始位移变化 |
3.1 水平方向上(X轴)的初始位移变化(10~(-5)m) |
3.2 矢状方向上(Y轴)的初始位移变化(10~(-5)m) |
3.3 垂直方向上(Z轴)的初始位移变化(10~(-6)m) |
4 不同矫治力系统,同一牙槽骨吸收高度,不同内收力大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5 不同矫治力系统,同一内收力大小,不同牙槽骨高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6 牙周膜的范式等效应力(Von Mises应力) |
讨论 |
1 关于本模型构建的精确性和特点 |
2 关于牙齿总位移趋势 |
3 关于牙齿三维方向的初始位移趋势 |
4 关于牙周膜范式应力(Von Mises应力) |
5 关于有限元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6 关于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三维重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测量设备 |
3 测量平面和测量项目 |
4 质量控制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不同性别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比较 |
2 成人组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 |
3 青少年组颧牙槽脊区骨皮质密度 |
4 成人组与青少年组颧牙槽脊区骨皮质密度的测量结果比较 |
讨论 |
1 颧牙槽嵴区种植支抗的应用 |
2 螺旋CT在骨密度测量方面的应用 |
3 种植支抗的稳定性与植入部位骨密度的关系 |
4 成年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及两者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横腭杆对上牙弓宽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牙弓宽度 |
1.1.1 牙弓宽度的生长趋势 |
1.1.2 不同错颌患者牙弓宽度的临床表现 |
1.1.3 牙弓宽度的稳定性 |
1.2 间隙关闭方法 |
1.2.1 关闭曲法 |
1.2.2 滑动法 |
1.3 支抗控制 |
1.4 三维有限元 |
1.4.1 有限元分析法建模原理 |
1.4.2 有限元分析法在口腔生物力学方面的应用 |
1.4.3 三维有限元的不足与展望 |
第二章 滑动法关间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患者选择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建立上颌骨-上牙列模型 |
2.2.2 上颌骨-上牙列模型的曲面拟合 |
2.2.3 建立MBT托槽与主弓丝模型 |
2.2.4 模型装配 |
2.3 建模结果 |
2.4 讨论 |
2.4.1 滑动法关间隙不同阶段的设定 |
2.4.2 TPA的选择 |
第三章 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横腭杆对上牙弓宽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工况设定 |
3.1.2 载荷与边界约束条件 |
3.1.3 位移评估标记点及参考坐标系 |
3.1.4 计算方法 |
3.2 结果 |
3.2.1 尖牙移动趋势 |
3.2.2 第二前磨牙移动趋势 |
3.2.3 第一磨牙移动趋势 |
3.2.4 第二磨牙移动趋势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5)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正畸间隙的来源 |
1.2 有限元分析法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样本选择 |
2.1.3 扫描CT获得初始模型数据 |
2.1.4 下颌骨、下颌牙齿以及下颌牙周膜模型的建立 |
2.1.5 托槽、弓丝及微种植体模型的建立 |
2.1.6 模型组装,生成CAD模型 |
2.1.7 设定材料参数 |
2.1.8 网格划分 |
2.1.9 定义材料接触关系 |
2.1.10 建立坐标,生成CAE模型 |
2.1.11 定义负载方式 |
2.1.12 确定位移评估标记点 |
2.2 结果 |
第三章 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 使用150g力远移下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1 负载方式 |
3.1.2 观察分析指标 |
3.1.3 实验结果 |
3.2 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组牙远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3.2.1 负载方式 |
3.2.2 观察分析指标 |
3.2.3 下颌尖牙的初始位移 |
3.2.4 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初始位移 |
3.2.5 下颌第二前磨牙的初始位移 |
3.2.6 下颌第一磨牙的初始位移 |
3.2.7 下颌第二磨牙的初始位移 |
3.2.8 下颌各个牙齿的牙周膜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 |
3.2.9 平面的变化 |
3.3 下颌第二磨牙位移趋势的对比 |
3.4 讨论 |
3.4.1 磨牙远移的垂直向变化 |
3.4.2 正畸矫治力 |
3.4.3 微种植体支抗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临床病例展示 |
(6)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报告 |
病例报告一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二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三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良螺旋扩弓器扩大下颌牙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1章 下颌牙列、牙周膜、黏膜、下颌骨和改良螺旋扩弓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2章 不同固位方式改良螺旋扩弓器扩大下颌牙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不同扩弓臂形态改良螺旋扩弓器扩大下颌牙弓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典型病例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青少年骨性Ⅱ类伴中重度拥挤患者应用颈带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及入选标准 |
2. 临床资料 |
3. 主要矫治过程 |
4.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统计 |
2. 结果分析 |
3.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口外弓简述 |
2. 颈带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器 |
3. 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判断 |
4. 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片段弓技术用于上颌双侧尖牙唇侧易位阻生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及其支持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2章 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应力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3章 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临床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合理应用低模量弓丝纠正低位阻生尖牙(论文参考文献)
- [1]短根牙在无托槽隐形矫正中不同移动方式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张媛. 兰州大学, 2019(09)
- [2]正畸力内收前牙对不同牙槽骨高度后牙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孙志涛. 青岛大学, 2018(12)
- [3]成人与青少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的三维重建对比研究[D]. 汪钰程. 青岛大学, 2018(12)
- [4]滑动法关间隙过程中横腭杆对上牙弓宽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 李毕超. 兰州大学, 2018(10)
- [5]微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牙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李心慧. 兰州大学, 2018(10)
- [6]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D]. 何心典.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7]改良螺旋扩弓器扩大下颌牙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冯海亮. 安徽医科大学, 2016(01)
- [8]青少年骨性Ⅱ类伴中重度拥挤患者应用颈带口外弓联合固定矫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D]. 丛赫. 大连医科大学, 2014(01)
- [9]片段弓技术用于上颌双侧尖牙唇侧易位阻生的治疗[D]. 程世东.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10]水平埋伏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和直立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与临床研究[D]. 武倩倩.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