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董菁[1](2021)在《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S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宇[2](2021)在《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教人育才受到重视,而规模不断扩张的高校作为教学的载体,进行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和复杂,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高校各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所掌握的权利逐渐变大,然而,面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合规性,不仅引发高校内部深思,也受到包括国家和社会公众在内的全方位的关注。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审计的第一关,也逐步意识到单纯依赖财务收支,以“3E”为目标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审计工作的需求,也不利于问题的整改,所以,在新发展理念下,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方式亟待改善,需要创新和突破,积极的应对新变化和新要求,让审计方式方法和审计评价与时俱进。本文对国内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研究,通过对SY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参与,了解SY审计处的组织结构、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审计流程等内容;通过向SY高校审计人员发放审计现状调查问卷,并结合我国新形势下相关办法规定,分析其开展二级学院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探析存在的问题及不良影响,同时有针对性的阐述成因,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提出引入审计评价体系改善现状,实现审计的双重目标;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搜集了陕西省32所高校审计人员的建议,有效确定了30个评价指标,应用Matlab软件运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高校二级学院领导干部审计评价体系。最终,将该评价体系运用到SY高校D院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案例,以实施过程中问题为导向,为日后运用该体系提出几点保障措施,改善当前SY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以达到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目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层次目标。
李萍[3](2020)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不仅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行创造了更加完善的监管环境,也使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权也越来越大,审计结果产生的影响,不仅与高校领导干部本身的声誉与前途相关,与人民群众的信任以及国有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更是息息相关。因此,完善和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容忽视。然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制度在我国由于我国建立和推行的比较晚,导致针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审计指标评价体系到目前仍未正式建立。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评价大多数不够精准,缺乏具体的体系化的评价指标,导致审计评价流于形式,审计风险大大提高。若要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综合评价监督的体系,必须严格执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用以评价高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指标和标准是否科学合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识别和认定,这一点毋庸置疑成为决定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败的关键点,当然这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难点所在。本文在了解目前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一套包括3个层次,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包含24个具体评价指标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运用到A大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以期为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审计理论体系。
吴建莲[4](2020)在《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研究 ——以S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多次强调要加强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改革和完善对“一把手”监督。过去,权力监督常常“聚焦”于党政机构,而往往忽略素有“象牙塔”、“清水衙门”之称的高校里的权力运行问题。随着近年来高校内腐败问题的不断曝光、高校领导人经济犯罪现象的日益凸显,社会对加强高校领导人的权力运行制约和履职监督的呼声不断高涨,特别是加强高校领导人经济责任监督、预防职务犯罪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强化对高校领导人特别是高校部门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重要手段,在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校内各部门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促进学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强化高校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更好地加强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防止权力运行失控,预防职务犯罪,促进高校良性运转。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着手,首先分析了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现状,然后在深入分析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加强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对策措施。通过研究发现,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包括监督对象覆盖面有限、先离后审现象突出、审计评价难把握、经济责任界定困难、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从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机构职能发挥不力、配套制度不健全、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审计力量薄弱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建设、加强结果运用、增强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
阚霞[5](2018)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推进,高等学校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高等学校内部许多体制没有跟上其发展步伐,便出现了国有资产损失、腐败等严重问题,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突显出来,无论是对高校财产的保全,还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以更好的发挥审计的作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在实际进行相关审计工作时仍存在较大困难,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性较低,难以真正发挥审计的价值。并且对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性提升的研究较少,相关具体规定较为缺乏,有待完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并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再进一步根据近两年相关数据,综合分析目前相关审计结果运用的状况及其原因,然后对选取的X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针对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析表明,审计结果运用的困境主要为审计结果质量不高和后续运用困难两方面,具体包括领导干部责任界定不明确,缺乏具体评价标准,审计周期长且范围大,审计力度不足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审计结果质量不高;同时对高校财产管理方面的关注不足,先离后审情况普遍,审计结果运用面较窄且运用不透明等,以至于后续审计结果运用中困难较大,难以得到有效地利用。将具体审计情况与相关理论结合,对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应完善相关规定、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性、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各阶段审计工作以及建立审计公告制度等建议,希望能有助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有效性的提升。
余海跃[6](2018)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W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逐步增加,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但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管理风险也日益加大,社会各界对高等院校高度关注,因此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逐渐的受到了学校、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在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有的审计形式,它的一些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操作方法和评价体系都还不成熟,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目前阶段的实践当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在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及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访谈,了解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结合对W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具体现实案例进行分析以及与我国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研究,本文认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领导干部责权不明确,相关经济责任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责任制度评价体系不健全,先审后离落实不彻底等。然后,在以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几点加强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一是要提高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二是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合理运用,三是要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些相关法规制度以及评价体系的建设。
刘利[7](2018)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是中国教育系统的核心和重中之重,在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着力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不论对合理约束有关负责人的权力溢出效应、有效识别高校财经问题,还是对客观评价有关负责人的工作业绩,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缺少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审计工作结果可靠性不高、审计方法及程序使用不当、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性理论知识缺乏等方面。要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和指标评价体系,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意识,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独立制度。
顾婧[8](2018)在《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配套文件,对未来审计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体制。其中,明确提出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覆盖以及党政一把手要同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党政同责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正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将面临着审计数据数量越来越大、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现有的审计方法将不能全面、高效地支持他们开展审计工作。因此,本文探索能够处理面对大量、多元审计数据的审计方法。本文首先针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较一般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审计方法、审计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针对传统审计方法效率低的问题以及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引入数据挖掘中的自动分类技术、可视化技术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并阐述了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流程。最后,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尝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行政规划、重大经济决策、工作绩效以及科研成果这四个指标层面所面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的,本文通过对财务核算管理数据、收费管理数据、固定资产管理数据、论文发表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和可视化处理,快速发现重要数据、异常数据,从而发现不符合预期或规定的数据,实现审计目标,或者为下一步审计程序的制定提供基础和方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审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所述方法能够自动化地对审计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从而显着提高审计人员在面对海量多元异构数据时的审计效率,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支持。
阚爽[9](2018)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特有的审计监督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治理要求的变化,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这同时也要求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产品”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结果的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发挥权力监督和制约作用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仍存在众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因此,本文选取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作为研究主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现状进行了探究。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各地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相关的一些制度,并根据分析中发现的制度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本文的研究框架包括六章。第一章简单描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进行了文献综述,然后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从变迁背景和具体的变迁历程两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结果运用的制度变迁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首先简单介绍了相关概念,其次阐释了声誉机制、权责一致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这四个基本理论,最后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分析框架;第四章为制度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了我国各地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相关的一些制度,以此研究其现状和不足,为第五部分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做铺垫;第五章为对策建议,本章针对第四章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
马靖媛[10](2018)在《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改进研究 ——以A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市场经济情况不断变化,高校占地面积不断增大,其中的经济活动和内容逐渐增多,耗费的经济资源也越来越多,其经费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于高校的整体经济环境日益复杂,高校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日益增多,教育经费的管理和配置也存在更多的风险。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国家要求进一步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这使得原先的高校内部审计机制面临重大挑战,高校经济问题频繁出现。怎样在如此环境下进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尤其是实现对领导干部有效的监督和评价,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就在于此。从发展历史角度,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较短,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算多,因此本文试图用理论与案例结合研究出的结论来指导和帮助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该如何改进。以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治理理论概念为基础,第一步是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在经济责任审计引入高校内部后的具体内容,高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初状态,通过演变得来,又深入探究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有特别的地方,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不同于传统经济审计工作。本论文以A高校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研究对象,对A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例如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方法不规范、评价难,审计监督职能不突出,审计结果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对难点问题的成因分析,从实践角度来考虑高等教育院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该如何开展。
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经济责任审计 |
2.1.2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
2.1.3 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2.3 信息传递理论 |
2.2.4 层次分析法概况 |
第三章 SY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
3.1.1 SY高校概况 |
3.1.2 SY高校审计工作组织机构概况 |
3.1.3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 |
3.1.4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
3.2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 |
3.3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成因 |
3.4 引入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4.1 引入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3.4.2 引入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
第四章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确认原则 |
4.1.2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确认 |
4.1.3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解释 |
4.2 确认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权重 |
4.2.1 层次分析法确认指标权重 |
4.2.2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4.3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分值标准 |
第五章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效果分析 |
5.1 SY高校D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运用 |
5.1.1 SY高校D院基本情况 |
5.1.2 D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依据 |
5.1.3 D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过程 |
5.2 D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审计建议 |
5.3 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表——有关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现状的调研问卷 |
附录2 调查问卷表——有关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3 民主评议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定位 |
1.2.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
1.2.3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
1.2.4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
1.2.5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
1.2.6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
1.2.7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经济责任审计 |
2.1.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
2.1.2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
2.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
2.2.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
2.2.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
2.2.3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
2.2.4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依据 |
2.3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权力制衡理论 |
3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
3.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内容 |
3.1.1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
3.1.2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
3.2 现行评价指标及缺陷 |
3.2.1 现行审计评价指标 |
3.2.2 现行审计评价指标的缺陷 |
4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4.2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初步选取 |
4.2.2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及原理 |
4.2.3 AHP法在确定指标权重中的应用 |
4.2.4 指标的综合评价 |
5 A大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
5.1 基本情况简介 |
5.1.1 A大学基本情况 |
5.1.2 A大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背景 |
5.1.3 审计主体基本情况 |
5.1.4 审计流程 |
5.2 审计评价模型在A大学中的运用 |
5.2.1 A大学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
5.2.2 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
5.2.3 确定指标层相对于目标层的组合权重 |
5.2.4 确定评价指标分值 |
5.2.5 综合评价 |
5.3 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
5.3.1 根据审计对象灵活运用指标 |
5.3.2 减少各审计环节的主观性 |
5.3.3 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研究 ——以S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 |
二、经济责任 |
三、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现状 |
第一节 S高校基本情况 |
第二节 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基本现状 |
一、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主体基本情况 |
二、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内容 |
三、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主要制度依据 |
四、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程序 |
五、近十年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开展情况 |
六、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监督对象覆盖面有限 |
二、先离后审现象突出 |
三、审计评价难以把握 |
四、经济责任界定困难 |
五、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二、组织机构职能发挥不力 |
三、配套制度不健全 |
四、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 |
五、审计力量薄弱 |
第四章 国内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
一、美国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主要做法 |
二、澳大利亚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主要做法 |
三、国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启示 |
第二节 国内先进经验借鉴 |
一、湖南师范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做法 |
二、复旦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做法 |
三、对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启示 |
第五章 加强S高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的措施 |
第一节 提高思想认识 |
第二节 强化组织领导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审计全覆盖 |
第三节 健全制度建设 |
一、健全经济责任制度 |
二、健全审计评价体系 |
第四节 加强结果运用 |
一、强化协调配合机制 |
二、推进审计结果公开 |
第五节 增强队伍建设 |
一、增加审计力量 |
二、加强自身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基本框架 |
1.5 预期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
2.1.2 绩效审计在高校中的运用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经济责任审计 |
2.2.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 |
2.2.3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
3.1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
3.1.1 发展动因 |
3.1.2 发展历程 |
3.2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和内容 |
3.2.1 审计概念 |
3.2.2 审计内容 |
3.3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
3.3.1 运用内容 |
3.3.2 运用原则 |
3.3.3 运用过程 |
第4章 我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现状 |
4.1 审计结果运用的发展 |
4.2 审计结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2.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界定不够明确 |
4.2.2 缺乏具体审计评价标准 |
4.2.3 审计周期长且范围大 |
4.2.4 审计力度不足 |
4.2.5 对高校财产管理关注不足 |
4.2.6 “先审后离”原则难以有效贯彻 |
4.2.7 审计结果运用面较窄 |
4.2.8 审计结果运用不透明 |
第5章 X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
5.1 X高校基本情况 |
5.2 案例分析 |
5.2.1 审计目标 |
5.2.2 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 |
5.2.3 审计依据 |
5.2.4 审计的主要内容及问题 |
5.2.5 审计结果运用情况 |
第6章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建议 |
6.1 完善审计结果运用相关规定 |
6.2 强化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性 |
6.3 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
6.4 推动公告制度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W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
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
第二节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
一、有利于加强对干部的监管,客观公正的评价和使用干部 |
二、有利于加强对高校财务及日常经济活动的管理 |
三、有利于防治腐败,促进高校廉政建设和健康发展 |
第三节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与受托经济责任相关理论 |
二、权力制衡相关理论 |
三、信息传递相关理论 |
四、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五、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调查 |
第二节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问题分析 |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对经济责任审计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审计方法使用及审计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W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
第一节 W高校基本情况 |
一、学校概况 |
二、机构及学科设置情况 |
三、资产负债及财务收支情况 |
第二节 W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情况 |
一、审计依据及审计对象 |
二、审计范围和方法 |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W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
一、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思想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
二、规章制度制定不全面,执行力度不够 |
三、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四节 改进W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措施 |
一、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想认识和宣传力度 |
二、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
三、公开审计结果及合理运用审计结果的作用 |
第五章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对策 |
一、提高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思想认识 |
二、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法律制度及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设 |
三、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合理有效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电话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缺乏一套规范性的制度体系 |
(二) 审计工作结果缺乏可靠性 |
(三)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不当 |
(四)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应有的综合全面的理论知识 |
(五) 顶层制度设计不够明确 |
(六)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缺乏合理性 |
二、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
(一)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
(二) 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 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
(三) 提高宣传力度, 增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意识 |
(四) 加强对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 |
(五) 注重审计报告的全面性和有针对性 |
(六)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制度 |
(七) 确立一个基础、统一的审计计划 |
(八) 建立审计人员问责制度 |
(九) 分离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 |
(十) 审计工作信息化 |
(8)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
1.2.2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内容与问题 |
1.2.3 数据挖掘相关技术应用的研究 |
1.2.4 数据挖掘在审计应用中的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创新点 |
2.发展现状 |
2.1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
2.1.1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特性 |
2.1.2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
2.2 数据挖掘技术 |
2.2.1 数据挖掘技术的内涵 |
2.2.2 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上的应用 |
2.2.3 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
3.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校经责审计的基本流程 |
3.1 数据准备及数据预处理 |
3.1.1 数据准备 |
3.1.2 数据预处理 |
3.2 数据挖掘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
3.2.1 数据挖掘模型的构建 |
3.2.2 分类质量的评估 |
3.3 审计决策与评价 |
3.3.1 结果可视化 |
3.3.2 审计决策与评价 |
3.4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实现框架图 |
4.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经责审计中的案例分析 |
4.1 数据准备及预处理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预处理 |
4.2 框架应用 |
4.2.1 行政规划层面 |
4.2.2 重大经济决策层面 |
4.2.3 工作绩效层面 |
4.2.4 科研成果层面 |
4.3 审计决策与评价 |
5.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高校经责审计的建议 |
5.1 扩大数据源 |
5.2 增加数据维度 |
5.3 提高审计人员能力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与治理关系研究综述 |
1.2.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问题研究综述 |
1.2.3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研究综述 |
1.2.4 基于特定行业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研究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经济责任审计及其结果运用制度变迁 |
2.1 变迁背景 |
2.1.1 从严治党需要 |
2.1.2 依法治国需要 |
2.1.3 完善问责制的需要 |
2.1.4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自身完善的需要 |
2.2 变迁历程 |
2.2.1 确立——1999年《暂行规定》出台 |
2.2.2 深化——2010年《规定》发布以后 |
2.2.3 完善——2014年《实施细则》实施 |
3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含义与途径 |
3.1.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含义和原则 |
3.1.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形式和途径 |
3.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理论基础 |
3.2.1 声誉机制 |
3.2.2 权责一致理论 |
3.2.3 权力制衡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3.3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分析框架 |
4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比较 |
4.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要件比较 |
4.1.1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其运用的概念比较 |
4.1.2 责任界定比较 |
4.1.3 运用原则比较 |
4.1.4 运用单位比较 |
4.1.5 组织部门运用审计结果比较 |
4.2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流程的制度比较 |
4.2.1 形成审计结果的制度比较 |
4.2.2 传递审计结果的制度比较 |
4.2.3 使用审计结果的制度比较 |
4.2.4 反馈运用情况的制度比较 |
4.3 比较结论 |
4.3.1 制度要件比较结论 |
4.3.2 运用流程的制度比较结论 |
5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的建议 |
5.1 完善制度要件,夯实运用制度基础 |
5.2 完善评级制度,促进结果科学形成 |
5.3 完善公开制度,确保结果有效传递 |
5.4 完善问责制度,深化结果使用效果 |
5.5 完善反馈制度,保证结果运用到位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改进研究 ——以A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四)创新点 |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介绍 |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基础 |
(三)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据 |
三、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分析:A高校案例 |
(一)A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总体情况 |
(二)A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 |
四、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原因:A高校案例 |
(一)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存在问题 |
(二)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原因 |
五、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改进对策 |
(一)转变责任观念:领导认识深入化 |
(二)完善法规制度:审计标准体系化 |
(三)健全审计模式:监督流程全面化 |
(四)提升技术水平:审计系统信息化 |
(五)重视结果运用:问责与整改常态化 |
(六)发挥主体作用:人力资源充实化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S高校为例[D]. 董菁. 兰州财经大学, 2021
- [2]SY高校院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 张宇.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 李萍.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2)
- [4]高等学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职监督研究 ——以S高校为例[D]. 吴建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阚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6]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以W高校为例[D]. 余海跃. 安徽财经大学, 2018(10)
- [7]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 刘利. 西部财会, 2018(05)
- [8]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D]. 顾婧. 南京审计大学, 2018(11)
- [9]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制度比较研究[D]. 阚爽. 南京审计大学, 2018(07)
- [10]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改进研究 ——以A高校为例[D]. 马靖媛.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领导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