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攻坚热点 关乎国计民生 社会保险费征缴难在哪里——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强调:解决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董少明[1](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提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杨向鹏[2](2018)在《“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不懈努力,我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民生建设领域依旧问题重重,还有不少短板,并呈现出新旧问题交织叠加、人民幸福感与民生建设不同步等特点。十九大报告再一次将民生建设提高到新的价值高度,也对未来一个时期的民生建设提出了战略指导思想:“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就从战略层面为解决我国民生建设“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民生建设的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非常明确,依靠人民群众建设民生的思路也非常清晰,但社会建设实践中涉及的民生建设主体日趋多元,加之我国社会体制处于转型期,所以做好民生建设事业,加大对民生建设主体的研究非常必要,这是发挥建设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民生建设主体入手,将中国的民生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国家—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对当前民生改善中的结构性矛盾,公共服务的不公平性,民生制度的整合压力,民生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责任主体的多元化要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分别从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职能边界、资源配置体系、制度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对民生建设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力求做到权责清晰,充分调动所有主体的能动性,形成民生建设合力,推动民生建设进一步发展。本文第一章论述和梳理了“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其演变历程。首先,介绍了“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内涵,接下来梳理了这一社会科学的经典解释范式被引入中国的背景和在中国发展的简要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作为舶来品,在解释中国发展现实时遇到了解释力不足的困境,中国理论界对此做出了反思与调整。之后,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并本着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原则,尝试提出了构建“国家—社会”良性互构关系的中国理念。第二章深入论述了“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的内在关系,并在明晰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本文认为“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体现在民生矛盾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逻辑起点,而且民生共建还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突破口,同时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目标定位;另一方面,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体现在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利益提供顺畅的表达机制,为民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保障。在分析“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得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是共建共享,民生建设着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社会”关系侧重于实现公共和特殊利益共赢。第三章在前文一般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选择与民生建设的变迁及经验总结,揭示了“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之间密切的影响关系。本文将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按“国家—社会”关系形态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且国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采取了不同的民生政策,取得了不同的民生建设成效。中国古代的“国家—社会”关系处于胶融一体的状态,这一历史时期,国家在治荒救灾、扶贫救济、养老等方面颁布了相应的民生政策,以维护封建君王的政治统治和王朝稳定的目标。进入近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处于统一共同体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民生建设因历史原因波动较大,基本实现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建设,以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为分界,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发生了从高度同构到相互建构的转变。转变前后的民生建设也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民生建设中心的确立,民生建设主体多元化等方面。我们梳理民生建设历史可以看到,民生建设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民生建设的主要推动因素,对民生建设成效意义重大。第四章论文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进行重新审视,以建设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标尺,发现当代民生建设存在着建设水平仍然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结构性矛盾凸显和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困境。以和谐“国家—社会”关系来看,在当前中国的社会体制中国家应该起主导作用,明确各自定位和权责,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维合作的格局。以此揭示出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困境背后的深层成因有:建设主体的角色定位不明、职责边界不清,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惯性影响,民生建设资源配置体制不合理以及民生建设的制度理念需要转变等。第五章针对前文揭示的民生建设在主体责任、社会体制、资源配置和制度理念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民生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提出,在民生建设主体方面要准确把握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国家在民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社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的竞争激励作用。此外,还要清晰划分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职能边界。在社会体制方面,要认清国家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主导者,要从核心制度入手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以解放该体制对民生建设主体的制约,释放民生建设活力。在民生资源配置方面,要创新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激发社会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建立规范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应加快打造优良的民生建设制度环境,这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制度改革,这是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强制度体系的整合建设,这是提升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
路正社[3](2017)在《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用主客体思维框架研究职业选择问题,希望对职业选择理论的建构和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有所裨益。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论。主要阐述写作本论文的社会背景、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特质。需要及满足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区别于非生物的根本特性。外在环境对生物价值的差异性决定了其需要及满足的价值选择性。选择是生物的普遍属性。人的选择以生物选择为基础,是贯穿于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普遍的、高层次的、能动的选择。人的选择就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人的选择。正确选择对人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是个人介入社会最主要的方面,是与社会交互的中介。职业选择是人生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思想有:职业选择以社会分工为前提,职业选择与历史发展过程相适应,职业选择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职业选择以社会价值为最高价值诉求,职业选择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想。第三章,职业选择的主体。职业选择的主体由四方面因素构成,即需求与喜好、感性与理性、能力与体质、观念与态度。主体选择是以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为标准,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体质,通过感性与理性认识进行的。在主体的职业选择中,价值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价值观念是: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历史规律的统一、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的统一等。第四章,职业选择的社会条件。人们的职业选择,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是受这些条件制约的。正如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一样,人的择业的自由度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的进步而逐步提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状态的职业选择,其前提是要把人从经济、政治、精神的奴役、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全面教育、社会和谐发展为条件。第五章,职业选择的介体。介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间环节。职业选择的介体包括就业政策、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评估与激励等一系列资源和配置。政府要为劳动者创造合理的、顺畅的、完整的就业环境;主体职业选择者需要认同和掌握这些环节的内涵和特点,使其思想和行为与其要求一致,才能实现求职者与职业的充分契合,实现自由择业、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六章,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总体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去向合理,自主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存在的不足有: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匹配度不高、高校就业指导不力、国家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种种困难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本人、培养学校、家庭、政府以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本人要完善他们的主体就业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选择能力。家庭教育要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子女提高择业能力。学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外语和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政府要强化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包括扩大就业岗位和需求、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胡世伟[4](2017)在《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和倡导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被视为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法宝。党中央历届领导集体都对党风廉政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先后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方法。国有军工企业是共和国长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其运作经营情况不仅关乎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且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国有军工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抓好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新时期我国国有军工企业生动活泼的现实土壤,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就国有军工企业这一特殊领域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探索、总结和研究。首先,在厘清党风廉政建设基本概念、科学内涵等的基础上,对党风、廉政,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在中国政党政治中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系统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遵循。其次,对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失范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虽然在组织、制度和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当代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在思想认识、监督管理和制度执行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在威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侵犯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扰乱国有军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削弱军工企业搏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任务的完成等方面存在严重危害。再次,借鉴国外部分企业反腐败的基本经验,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积极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就新时期加强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探索。既要传承和大力弘扬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主动运用各种管理创新的举措,开展企业使命、职业道德、廉洁文化、问题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实践,使企业文化为我所用,为提升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最后,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目标和实现途径,在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原则框架内,通过理顺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创新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进而构建出集责任机制、工作机制、问责机制于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及运行机制。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概括,探索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律,通过中航工业昌飞等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案例,论证了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在当前我国大力加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对当今中国乃至全球大型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管斌彬[5](2016)在《我国延迟退休改革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并进,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中等偏上水平的国家。此后三年持续稳步增长,分别达到5436美元、6076美元和6629美元。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逐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明显延长。发展与稳定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的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十分强烈。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滞后效应带来了我国人口结构的急速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社会养老金制度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借鉴国际经验,延迟退休年龄成为政府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而当官方信息披露之后,社会各利益集团都从自己的得失出发,表达诉求,赞成的、反对的、质疑的、忧虑的都有,利益分化与观点分歧立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后,虽然反对声渐弱,更多的由延迟退休是否必要转向了延迟退休政策如何制订,如何整合各利益集团诉求?学者们依然见仁见智,争论不休。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成为社会各界纷争的焦点。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基于我国国情的检验或修正的基础上,以多学科视野分析延迟退休改革中社会相关利益集团的分化,具体分析延迟退休政策的利弊得失及其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继而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整合各利益集团诉求的我国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改革的政策建议和方案,并对实施本方案可能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宏观预测,最后得出六点结论。全文共分十二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背景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章是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首先将国外研究文献按社会保障政策、劳动者个体异质性、雇主的态度和环境等四个要素,综述对劳动者退休行为的影响。接着介绍国内学界围绕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青年劳动人口就业、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成本、老年人口抚养比、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和劳动者利益保护等六个问题展开的争鸣。继而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简要评述。第三章概述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现实背景。利益相关者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人口红利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为我国延迟退休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分化加快,人口问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时间延长、工作年限与退休生涯的比率持续降低、人口红利逼尽、企业缴费负担偏重和养老金制度的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等)、社保缴费和养老金制度所产生的利益分化,以及养老金制度的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等现实状况,构成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充分理由。第四章回顾我国退休制度及其社会利益关系的演进历程。首先阐述了我国古代“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养老文化和“官本位”的退休与社会养老制度,接着简要回顾了我国近代商业保险的萌芽与发展和中共建党初期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准备与实践,继而分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梳理了我国退休年龄与社会养老制度的历史演进,并分析我国现行退休年龄与养老制度的实施现状与缺失。第五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特点及其归因,参考盖洛普民意测验方法开展民意调查与结果研究,从整体上分析延迟退休改革中的利益分化,以及因利益分化导致的关于延迟退休的观念分歧和决策困难。第六至八章分别基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延迟退休中的利益分化。延迟退休对个人利益分化的影响分析,分退休人群、年轻劳动年龄人口和新成长就业人口三类进行;以所有制视角分析延迟退休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利益分化的影响;从对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整体政治和经济利益以及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影响等维度,分析延迟退休的利弊得失。第九章基于博弈理论,对我国在延迟退休改革中整合社会利益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评析,并对利益整合进行理论思辨。首先对我国深化改革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评估,接着从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和具体的三个维度,阐述笔者对我国延迟退休“公平”的看法。第十章是我国延迟退休与利益整合的国际经验借鉴。在介绍OECD主要国家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背景、做法和正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其对我国延迟退休和养老制度改革的五点启示。第十一章提出了我国延迟退休中的利益整合方案与对策建议。提出了延迟退休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施步骤,还提出了延迟退休提高和不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两套方案,分别通过计算,进行宏观经济效应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第十二章为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周毅[6](2015)在《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医疗资源稀缺性和失衡性问题尤其突出。“新医改”实施方案摸石过河,成效甚微。一是医疗资源布局、配置及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根治,医疗资源地域、城乡和人群差别失衡局面依旧,国民健康不确定因素增多,人均医疗资源占有量居于世界下游水平,医疗资源约束性不断增强,难以维持中等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二是银发浪潮压力巨大,财政投入不足,“泛市场化”取向的“旧医改”产生恶果,“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等问题普遍存在。三是外部效应导致利益外溢性现象,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整合效果差,供需双方利益集团内外摩擦,引发各类矛盾,加剧原本紧张的医患供需矛盾,由可为社会所承受到难以承受,市场机制、政策调控、法规契约三法失灵,后续发展空间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调整完善“新医改”实施方案,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是理论与实践都亟待解答的重大课题。在深入探讨医改理论及其相关性辨析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外主要发达国家“新医改”经验教训,与其他相关研究比较,本文主要贡献是:1.揭示医疗体制改革发展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矛盾运动规律。比较分析发现,医疗体制改革与健康生产力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基本适应→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健康生产力发展决定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居支配地位,是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对健康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医疗体制改革发展是健康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只有提供足够医疗体制改革成果,健康生产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是根据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实现医疗服务福利均衡化;失败教训是违背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加大医疗布局、资源分配、患者待遇及病种医疗差距,致使医疗体制改革发展失衡。描述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轨迹,从建国初期“统包统揽”到改革开放后“旧医改”时期“过度市场化”,再到目前“新医改”时期可能“过度公立化”趋势,致使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全球最低、医疗费用全球较高。探讨其从一个极端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深刻历史背景和纷繁复杂的现实国情。揭示中国“旧医改”“基本不成功”主因是违背医疗体制改革一定要适应健康生产力发展规律,忽视医患之间天然权力关系,违背医疗卫生“反市场化”公益天性;解剖公立医院改革的不彻底性、不完整性及形式主义猖獗,究其“医殇”根源,在于财政约束、路径依赖和特殊利益集团关系盘根错节,强权弱法,传统体制机制根基未根本动摇,加剧医患关系紧张,致使患者灾难波及广大民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分析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改革发展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论证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及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运用全面性视角的两点论及重点论分析,在医疗体制多元化矛盾中,公立医院是主要矛盾,起主导、支配和决定作用。私立医院是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形影相随,缺一不平,缺一不飞,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阐释私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开放性、创新性、突破性、竞争性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约束性矛盾的运动规律。根据强制性公益、强制性私益、志愿性公益和志愿性私益等四种历史必然选择,公立医院、私立“非营利”医院与私立营利医院三驾马车竟相发展是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必然结果。私立医院供需双方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在市场失灵情况下实行政府干预,通过管控下的竞争提供医疗服务;而公立医院供需双方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在政府失灵后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公立医院志愿选择非营利性公益服务,具有纠正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功能。研究发现,私立非营利医院体现的非分配约束、平等竞争、透明信任和社会参与等组织特性,不仅可协同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进行医疗体制结构和功能优化,又能有效降低交易的隐性成本,防止道德风险,在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优质服务,尤其是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需求方面优势明显。3.探寻治理医疗体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有效途径。围绕“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如何用好钱?”议题,针对垄断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等问题,对症下药,科学的宏观调控与适度自由的市场调节双轮驱动,协调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与市场公平竞争关系,医改政策导向性与医疗立法强制性统一,理顺患者就医和医师行医两种行为关系,建立完善社会事业新型法入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树立医院品牌,建立健全筹资、付费、医院管理及全科医师“守门人”核心制度,构造“全覆盖多层次低标准”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及弱势群体医疗救助机制,立法确保患者知情权、自愿权、保密权和选择权。坚持医疗文明人道性、公益性、公平性、专业性、预防性、可及性、多样性,提出“新医改”实施方案从特殊性、稀缺性、垄断性向法制化、标准化、均衡化、人性化转型新思路。
钟宁[7](2014)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稳定既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神话,人民生活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确保社会稳定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并呈复杂化发展趋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旧交织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使社会稳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的总体局势和发展趋势,如何判断社会稳定影响因素的性质和作用,如何有效、妥善地协调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何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影响的积累和爆发是本文尝试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指导维护社会稳定实践的社会稳定观内容入手,通过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总结传统社会稳定观的时代局限性。在历史经验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的“新社会稳定观”,并尝试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模型,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相关要素,并建立相应的社会稳定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应用与分析,得出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四大核心要素和三大风险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五种路径选择。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价值、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及难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建国以来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和社会稳定观的历史变迁。分别分析了四个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实践,总结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总结了各个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稳定观。在总结社会稳定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化和时代要求阐述了传统社会稳定观的局限性。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社会稳定观”的基本内涵,为正确认识社会稳定的本质和当前社会稳定局势提供新思路,为构建社会稳定评估模型提供正确的判断标准。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构建方法、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在社会稳定评估模型构建完成后,应用模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对影响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并通过对各指标的运算与分析来确定现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核心要素与风险要素。第四章主要探讨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实践运用。论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四大核心要素,即政治发展要素、收入分配要素、公共秩序要素、生态环境要素;三大风险要素,即城乡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及社会保障要素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及其导致社会稳定风险发生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主要有针对性地论述了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发生而需要建立健全的五大机制。即社会管理机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心理优化机制和生态社会建设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综合运行,能够有效防范社会稳定风险的积累与爆发,最终将社会稳定风险化解于源头。
杨文伟[8](2014)在《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时下,愈演愈烈的“二代”现象和“拼爹”行为,证明社会热议中的阶层固化之说,绝非妄言,而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一种客观趋向。阶层固化是指社会流动竞争中,出现先赋因素相对于自致因素占据明显优势、社会流动通道壅塞、社会跨阶层流动尤其是上行流动趋缓甚至停滞的一种趋向。它是社会利益趋于固化的结构表征,表明社会发展进程日渐被“优势”群体(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据相对优势位置的既得利益群体)或强势阶层所控盘并出现代际传承之势,而弱势阶层则逐渐陷入边缘化、底层化的囧境,贫困和劣势地位也因之世袭。从结构转型到结构定型是任何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应当看到,阶层固化是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正常的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理应表现为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通道相互开放,障碍性、阻滞性因素被降至最低点,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一种成熟而稳定的秩序,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而现阶段的阶层固化则明显偏离了这一轨道,表现为阶层间流动通道堵塞,各个社会阶层在权利、资源、机会和生存空间上均处于不平等享有状态,社会利益获得、分配和享有规则向相对强势阶层(既得利益群体)倾斜而不利于相对弱势阶层(利益受损群体)。并且,这种不平等趋势大有不断巩固进而代际传承之势。基于以上研判,本文采用社会转型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等理论工具组合,综合国际视野、历史背景和本土眼光,从阶层固化的现状表现、演化轨迹、深层动因、负面效应和应对方略这一逻辑链条,逐一展开铺陈、阐释和探析。论文相应地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揭示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遵循逻辑和事实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相关概念对阶层固化进行了合理界定。其次,较为详尽地梳理和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阶层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点明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表明了本研究所期待的突破与创新。再次,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工具进行了初步介绍,如社会转型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最后,结合研究需要,厘清了研究思路,阐明了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描述性研究,结合必要的事例、访谈、数据、图表等经验资料,沿着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重点梳理、归纳和揭示了阶层固化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确凿地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正呈不断蔓延之势,理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第二章由“国际拼爹指数(IgE)排行榜”入手,将阶层固化置于宽广的国际视野下,重点考察了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和阶层固化现状特征。从而得出判断,在世界范围内,阶层固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阶段性现象,所不同的是各自外显特征、演化历程、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得出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也各有不同。第三章着重阐述了转型期阶层固化的演进脉络。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9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中国社会流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分化流动期和边界形成期两大阶段。在分化流动期,农民阶层、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干部阶层的分化流动相当活跃,并且产生了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专业技术和管理者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在边界形成期,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阶层之间尤其是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出现了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阶层边界,并且,这种边界仍然在不断地增高加厚。第四章从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计划体制的惯性驱动、公共权力的扩张冲动、贫富分化的累积效应等维度出发,深入探析了每一维度下各种具体的体制机制,揭示了致使阶层固化加剧的复杂而深刻的动因。明确指出,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力推高了时下的阶层固化之势。第五章全面探析了阶层固化的社会负面效应。总的来说,阶层固化与社会公正相互抵消,相互弱化。阶层固化程度越高,社会公正实现程度就越低,二者大致呈反比关系。具体来说,阶层固化的趋强,推动着社会资源、权利和机会向社会上层聚敛并以圈层化的形式实行闭环式流动,名、权、利高度复合叠加在强势阶层身上,社会中下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日益压缩,社会垂直流动因之迟滞,社会认同基础不断被蚕食,社会阶层结构弹性减弱,阶层间分歧和隔阂因素增多,社会戾气上扬,成为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的重要根源。从趋势上看,这一切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在政治上——随着上层精英的愈益壁垒化和底层社会的扩容,促使精英循环蜕化为精英复制,类似于经济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浮现。一旦大面积扩展,能力和道德双重逆淘汰将难以避免,最终酿成极端的负面政治效应——政权的周期性更迭,即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第六章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核心理念,强调以群众路线为行动主线,比较系统地勾勒出了化解阶层固化的行动“路线图”——从改善基础民生、增进教育公平、优化阶层结构、规范公共权力等各个政策环节入手,初步提出了各个具体领域内的基本应对思路,藉此整合联动,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建设,促进不同阶层代内和代际之间资源、机会和权利的均衡配置,进而构筑起公正、合理、开放、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和模式。本文认为,这才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要义之所在。
张圣友[9](2012)在《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凸显出来的现实需求。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国城市尤其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特区在优先获得经济领域快速发展的成果的同时,社会领域聚集起来的矛盾也最先显现出来。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在新形势下大多已经失灵,许多从事城市基层政府工作的同志都感到现在的基层社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整合各方面力量来综合治理困难重重。因此,如何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当前城市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实践方面遇到的难题,探索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就成了本文的写作基点。本文结构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动因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创新点与研究限度;第二部分是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从宏观、微观等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介绍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和经验。第五部分是实证研究,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罗湖区政府社会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经验和启示,并介绍了国内其他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第六部分分析了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点;最后是结论和展望。关于本文的创新点。由于我国真正重视并开展对于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时间不长,可以说,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管理实践的角度,都还来不及进行更加深入的、全方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社会管理在基层的实践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尚未完全形成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状况的、有规律性的认识和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究中所取得的些许进步,都是一种创新。概括起来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研究的视角来说,现有的研究主要立足于高层视野,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借鉴的素材。但是,涉及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在吸取前人充足养分的基础上,立足于城市基层政府的角度研究社会管理问题,希望从一个新的视角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应该说,算得上是一种研究视角的创新。二、从研究的侧重点来说,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关于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研究相对比较多。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管理问题,更多涉猎的是格局、体制和机制问题。但是,本文从微观的角度,立足于城市基层政府的层面,则更加侧重于对城市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制度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探索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成果。三、提出城市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应该扮演好两个角色:一是城市基层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就这一点来说,它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是和其它社会管理主体一道行使社会管理使命的普通一员;二是城市基层政府必须对整个基层社会管理“负责”,就这一点来说,它还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正如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担任多种不同角色一样,不同角色的使命显然有区别,从而避免笼统而谈,找到城市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既要主导,又不能包办代替”的发力点。四、鉴于罗湖是深圳市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城区,许多尝试和经验以及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和困难都走在前列。从这个意义来说,本文以罗湖为典型剖析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做法、经验、遇到过的挫折困难以及尚未解决或者新出现的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的。它应该可以为后开发的城区政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使后开发的城区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宋桂霞[10](2010)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文中指出个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状况关乎百姓生活的改善,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与不公等一系列问题,且呈现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非均等化日趋严重的态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不仅严重制约和障碍我国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推进,危及经济社会稳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直接相悖,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南辕北辙,严重背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协调收入分配关系,科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也要求收入分配差距理论的研究必须有新突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尝试从新视角对收入分配差距调节这一关乎和谐社会构建,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自觉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本文从科学界定和阐释收入分配差距涵义、意义和相关理论入手,在多维度,全面审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并借鉴国外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原则,尝试探寻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对策。本文由导论和五章组成:导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难点及不足,引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一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概念、要求及基本理论。首先,本章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概念。其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要求。再次,归纳梳理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我党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第二章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态势、现状及原因。首先,本章客观地概述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总体态势、特征及现状;其次,揭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原因,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制度等方面对原因予以了全面审视和多维度、多视角的剖析。第三章国外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调节措施及启示。本章主要选取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分析。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政府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取得了显着效果。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国家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他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对中国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四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应遵循的原则。本章主要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即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和谐原则;坚持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第五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对策。本章主要阐述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主要有加快经济科学发展,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分配调节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等。
二、改革攻坚热点 关乎国计民生 社会保险费征缴难在哪里——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强调:解决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攻坚热点 关乎国计民生 社会保险费征缴难在哪里——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强调:解决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
一、研究范畴界定 |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
一、国企成功脱困 |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一、变量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
二、变量趋势分析 |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
二、面板数据模型 |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
一、横向重组模式 |
二、纵向重组模式 |
三、混合重组模式 |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
二、完善法律制度 |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其演变 |
第一节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中国演进 |
一、“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理论内涵 |
二、“国家—社会”关系范式在中国的发展 |
三、“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困惑与反思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及中国理念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
二、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要义 |
四、建构“国家—社会”良性互构关系的中国理念 |
第二章 “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之间的相关性 |
第一节 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一、民生问题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逻辑起点 |
二、民生共建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突破口 |
三、民生幸福是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目标定位 |
第二节 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是民生建设的重要保障 |
一、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利益提供顺畅的表达机制 |
二、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三、和谐的“国家—社会”关系为民生建设提供多维合作的动力保障 |
第三节 共建共享是调整“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的共同诉求 |
一、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
二、处理“国家—社会”关系的根本目标是公共和特殊利益共赢 |
三、处理“国家—社会”关系与民生建设的内在契合点 |
第三章 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选择与民生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一节 近代以来“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民生建设 |
一、统一共同体:中国近代“国家—社会”关系样态 |
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 |
三、中国近代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及民生建设 |
一、从高度同构到相互建构的“国家—社会”关系演变 |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建设 |
三、中国民生建设的巨大成就与不足 |
第四章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对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审视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民生建设面临的困境 |
一、民生建设的水平仍然不充分 |
二、民生建设的不平衡问题突出 |
三、民生建设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
四、民生建设的制度体系待完善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困境的深层成因 |
一、建设主体的角色不明边界不清 |
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惯性影响 |
三、民生建设资源配置体制不合理 |
四、民生建设的制度理念亟待转变 |
第五章 “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当代民生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准确把握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一、坚持党在民生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
二、发挥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三、发挥社会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四、发挥市场在民生建设中的激励作用 |
五、清晰划分各主体在民生建设中的职能边界 |
第二节 突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瓶颈制约 |
一、国家是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主导者 |
二、从核心制度入手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
第三节 打造高效的民生资源配置体系 |
一、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 |
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 |
三、激发社会配置资源潜力 |
四、建立规范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
第四节 加快民生建设的制度体系建设 |
一、加快打造优良的民生建设制度环境 |
二、推进民生成果惠及全民的制度改革 |
三、加强民生建设制度体系的优化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3)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特质 |
第一节 选择与职业选择 |
一、选择是一切生物的普遍属性 |
二、选择是人的能动性的体现 |
三、人生的成功在于选择 |
四、职业选择是人生的关键环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基本思想 |
一、职业选择以社会分工为前提 |
二、职业选择与历史发展过程相适应 |
三、职业选择以社会实践为基础 |
四、职业选择以社会价值为最高价值诉求 |
五、职业选择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理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职业选择的理论 |
第四节 近现代西方主要职业选择理论及其局限性 |
一、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择业观 |
二、现代西方职业选择理论 |
第三章 职业选择的主体 |
第一节 需求与喜好 |
一、需要是人的本性 |
二、喜好和兴趣是人择业的起点 |
第二节 感性与理性 |
一、感性认识与择业 |
二、理性认识与择业 |
三、社会认知与择业 |
第三节 能力与体质 |
一、能力是择业之本 |
二、相应体质是从业的必要条件 |
第四节 观念与态度 |
一、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历史规律的统一 |
四、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的统一 |
第四章 职业选择的社会条件 |
第一节 经济条件 |
一、实现经济解放 |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二节 政治条件 |
一、实现政治解放 |
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第三节 精神条件 |
一、实现精神解放 |
二、实施全面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
第五章 职业选择的介体 |
第一节 职业选择的政策保障体系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模式 |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双向选择”模式 |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模式 |
四、全球共享经济时期的“自主创业”模式 |
第二节 职业选择的服务保障体系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 |
二、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 |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就业服务体系 |
四、全球共享经济时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
第三节 职业选择的法律保障体系 |
一、依法保证公民劳动权利 |
二、依法促进就业 |
三、依法保证劳动者权益 |
四、依法解决劳动争议 |
第四节 职业选择的评估与反馈体系 |
一、职业信息收集是职业选择的基础 |
二、信息加工处理是职业选择的关键环节 |
三、信息反馈是就业和职业选择的保障 |
四、不断激励是职业选择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
一、就业率总体稳定 |
二、就业去向主要为民企、中小微企业 |
三、就业地区首选仍然是一线城市 |
四、自主创业比例不断增加 |
第二节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 |
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
二、专业调整滞后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
第三节 高校就业指导不力 |
一、授课形式单一,无长效反馈机制 |
二、教学内容陈旧,与现实相脱节 |
三、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吸引力不足 |
第四节 国家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一、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指导与调控存在不足 |
二、国家各类就业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到位 |
第五节 大学生自主创业步履维艰 |
一、创业项目缺乏新意、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撑 |
二、创业过程缺乏资金场地基础 |
三、创业团队缺乏管理营销技能和人脉关系 |
四、创业团队抗风险意识和导师辅助缺乏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 |
第一节 完善大学生的主体就业能力 |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职业价值观 |
二、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 |
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 |
四、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选择能力 |
第二节 发挥家庭的就业启蒙作用 |
一、家庭教育要融入职业生涯教育 |
二、家庭环境要营造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氛围 |
三、家庭实践要帮助提高职业选择能力 |
第三节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
一、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二、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高教学外语水平 |
三、以实训实践实习为手段,强化动手研发能力 |
第四节 强化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整责任,扩大就业需求 |
二、强化政府服务责任,完善就业市场环境 |
三、强化政府监督责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
四、完善大学生就业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2.3 实践经验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党风廉政建设 |
2.1 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1 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内涵 |
2.1.2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1.3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2.2 中国政党政治与党风廉政建设 |
2.2.1 中国政党政治 |
2.2.2 党风廉政建设在中国政党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概述 |
2.3.2 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概述 |
2.3.3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章 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 国有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1 国有军工企业的特点 |
3.1.2 国有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 |
3.1.3 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发展的特点 |
3.2 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作用 |
3.2.1 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
3.2.2 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3.2.3 有利于为科研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
3.2.4 有利于保护领导干部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
3.2.5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
3.3 党群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责任 |
3.3.1 党组织具有政治核心地位 |
3.3.2 党委承担主体责任 |
3.3.3 纪委承担监督执纪责任 |
3.3.4 工会和职工群众具有监督职责 |
第四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 |
4.1.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保障不断夯实 |
4.1.2 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
4.1.3 强化监管确保了企业各项权力的规范运行 |
4.2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失范现象及其危害 |
4.2.1 失范现象的主要表现 |
4.2.2 腐败给国有军工企业带来的严重危害 |
4.3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
4.3.1 腐败较严重是失范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 |
4.3.2 价值多元化是失范现象产生的思想因素 |
4.3.3 经济转型期是失范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 |
4.3.4 法制不健全是失范现象产生的制度因素 |
第五章 国外企业预防与治理腐败的现状及启示 |
5.1 国外企业腐败现象透视 |
5.1.1 商业贿赂成为许多企业营销手段之一 |
5.1.2 官商勾结现象时有发生 |
5.1.3 着名公司财务丑闻屡见不鲜 |
5.2 国外企业对腐败的预防与治理 |
5.2.1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 |
5.2.2 寻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干预 |
5.2.3 发起经济自由化的改革 |
5.2.4 把聚光灯照向黑暗的角落 |
5.2.5 严厉打击和积极防范商业贿赂行为 |
5.3 国外企业反腐败的实践及启示 |
5.3.1 国外企业反腐败的实践 |
5.3.2 国外企业反腐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保障 |
6.1 使命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 |
6.1.1 企业使命的内涵作用及意义 |
6.1.2 使命文化在国有军工企业的实践 |
6.1.3 使命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
6.2 职业道德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 |
6.2.1 职业道德的文化内涵 |
6.2.2 职业道德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2.3 职业道德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 |
6.3 廉洁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6.3.1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6.3.2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6.3.3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文化的价值取向 |
6.3.4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建设的文化思考 |
6.4 问题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
6.4.1 问题文化的提出与内涵 |
6.4.2 问题文化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4.3 问题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
6.5 制度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 |
6.5.1 制度文化的内涵 |
6.5.2 制度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6.5.3 制度文化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5.4 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体系构建 |
7.1 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7.1.1 从严治党整顿作风的原则 |
7.1.2 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 |
7.1.3 依法治企强化监督的原则 |
7.2 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发展的三个关系 |
7.2.1 监督和保障的关系 |
7.2.2 执纪问责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
7.2.3 惩治与预防的关系 |
7.3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的三个机制 |
7.3.1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 |
7.3.2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
7.3.3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机制 |
7.4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创新 |
7.4.1 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监督”格局 |
7.4.2 运用管理工具,提高监督实效 |
7.4.3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
7.4.4 加强廉洁风险防控 |
第八章 展望 |
8.1 国有军工企业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强堡垒 |
8.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
8.3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助推国有军工企业科学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5)我国延迟退休改革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观点创新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社会保障政策层面的社会利益整合研究 |
二、劳动者个体异质性对是否延迟退休的选择与整合社会利益研究 |
三、雇主对推迟退休的态度与整合社会利益研究 |
四、环境对退休年龄人口的影响与整合社会利益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口预期寿命提高与延迟退休的社会利益分化 |
二、关于劳动力市场供给和年青劳动人口就业与延迟退休的社会利益分化 |
三、关于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成本与延迟退休的社会利益分化 |
四、关于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延迟退休的社会利益分化 |
五、关于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与延迟退休的社会利益分化 |
六、关于保护劳动者利益与延迟退休的社会利益分化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评 |
一、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社会利益整合研究要立足于中国国情 |
二、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争议的缘由 |
三、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争论的实质是其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的差异 |
四、“文化堕距”是我国退休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不可忽视的元素 |
第三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关系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思想 |
三、利益相关者关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四、政策科学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借鉴与发展 |
第二节 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节 人口红利理论 |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理论 |
一、不同学科对公平和效率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异 |
二、公平与效率平衡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建制理念 |
第五节 收入再分配理论 |
第六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七节 博弈论 |
第四章 我国退休制度及其社会利益关系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我国古代养老文化与制度 |
一、丰富的养老思想和多元的养老形式 |
二、社会保障组织的设置 |
三、“官本位”下的我国古代退休年龄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第二节 我国近现代社会养老制度的发展 |
一、商业保险业的萌芽与发展 |
二、中共建立初期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准备与实践 |
第三节 新中国退休年龄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其演进 |
一、经济恢复时期退休与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 |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基本不变的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 |
三、改革开放以来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四节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与养老制度的实施现状与缺失 |
一、提前退休导致人力资源浪费 |
二、保护妇女权益的退休年龄制度演变为性别歧视 |
三、“一刀切”的退休年龄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
第五节 养老金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和政治风险 |
第五章 延迟退休中利益分化的整体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特点及其归因 |
一、社会利益均衡阶段(1979-1984) |
二、社会利益初步分化阶段(1985-1992) |
三、社会利益分化加剧阶段(1993-2003) |
四、社会利益加速向特殊利益集团集聚阶段(2004-2012) |
五、整合社会利益加速时期(2013-现在) |
第二节 延迟退休与社会利益分化 |
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显着提高 |
二、工作年限与退休生涯的比率持续降低 |
三、人力资本投资时间延长 |
四、人口红利消失逼近 |
五、社保缴费和养老制度与社会利益分化 |
第三节 对延迟退休的民意调查 |
一、民意调查概况 |
二、民意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样本对延迟退休的态度分析 |
四、各利益群体对政府延迟退休政策的不同理解 |
五、本调查与人民网上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专项调查相关数据比较 |
第四节 利益分化对延迟退休的观念与决策影响 |
一、利益分化导致在延迟退休问题上的观念分歧 |
二、观念分歧使延迟退休具体方案决策困难 |
第六章 我国延迟退休中的利益分化:基于个人视角 |
第一节 延迟退休年龄对将退休群体的影响 |
一、对企业将退休人群的影响 |
二、对机关事业单位将退休人员的影响 |
第二节 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劳动年龄人口的影响 |
一、迟退休年龄对企业年轻职工的影响 |
二、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公务员的影响 |
三、延迟退休年龄对事业单位年轻人员的影响 |
第三节 延迟退休年龄对新成长的就业人口的影响 |
第七章 我国延迟退休中的利益分化:基于企业视角 |
第一节 不同所有制企业最大养老保险缴费能力的差异 |
一、不同所有制企业最大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差异 |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能力差异的成因 |
第二节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缴费能力差异 |
一、国有和集体企业 |
二、外资企业 |
三、私营企业 |
第三节 延迟退休年龄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 |
一、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
二、对私营企业的影响 |
第八章 我国延迟退休中的利益分化:基于国家视角 |
第一节 延迟退休对国家利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延迟退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延迟退休对投资的影响 |
二、延迟退休对消费的影响 |
三、延迟退休对出口的影响 |
第三节 延迟退休对中央财政的影响 |
一、养老基金与财政补贴 |
二、养老基金总量与替代率变化 |
第四节 延迟退休年龄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
一、分税制导致地方公共服务支出总量严重不足 |
二、分税制下地方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的区域差异过大 |
三、延迟退休年龄将缓解养老金缺口地区的财政压力 |
第九章 延迟退休改革中的社会公平与效率评析 |
第一节 博弈进化均衡论是我国整合社会利益的理论支点 |
第二节 深化改革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评估 |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是相对低公平的 |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是相对低效率的 |
第三节 如何看待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公平 |
一、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
二、公平是一个相对的范畴 |
三、公平是一个具体的范畴 |
第十章 国际经验借鉴:基于OECD主要国家 |
第一节 OECD主要国家退休制度改革的背景 |
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影响养老基金积累和财政转移支付 |
二、提前退休和老年劳动人口就业率低,使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萎缩 |
三、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短缺并不断加重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 |
第二节 OECD主要国家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提高法定退休年龄,重视老年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 |
二、提高养老金缴费率 |
三、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
四、建立公共养老金供给的调整机制 |
五、建立强制性养老金制度 |
第三节 OECD主要国家退休及公共养老制度改革的启示 |
一、促进最大程度的社会合意的达成 |
二、循序渐进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和男女同龄退休 |
三、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和延迟领取养老金制度 |
四、提高公共养老金的投资受益率 |
五、由财政分批解决养老金的隐性债务 |
第十一章 我国延迟退休中的利益整合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延迟退休利益整合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及其实施步骤 |
一、采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 |
二、辅之有条件弹性退休制度 |
三、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 |
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延迟退休改革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
一、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退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程序 |
二、加紧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 |
三、立足国情,明确目标,在“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下分轻重缓急厘定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顺序 |
四、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激励性、弹性化灵活设计退休年龄体系 |
五、构建高龄劳动者和老年人教育和就业体系 |
六、做好延迟退休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延迟退休年龄是政府整合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 |
二、延迟退休年龄的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 |
三、延迟退休对个人、企业和国家利益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
四、延迟退休实施方案应以整合优化利益格局为目标 |
五、延迟退休与养老金政策的调整“定律”与“灵活”不可或缺 |
六、延迟退休应与其他改革协同推进 |
第二节 本文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本文对未来工资增长率标准的假设是不变的 |
二、本文在测算养老保险基本收入时没有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因素 |
三、本文没有考虑退休者将养老金用于分期消费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3 主要贡献及可能的创新亮点 |
1.4 相关性辨析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医改成败论 |
2.2 医改原罪论 |
2.3 医改方向论 |
2.4 利益集团理论的演化 |
2.5 小结 |
3 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
3.1 美国医疗市场化模式 |
3.2 美国“新医改”背景 |
3.3 美国“新医改”立法路径 |
3.4 美国“新医改”方案 |
3.5 美国“新医改”成效分析 |
3.6 小结 |
4 德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
4.1 德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公立、非营利与私营医院 |
4.2 德国社会医保良方:药费控降法制 |
4.3 德国医保原则:体现公平性 |
4.4 德国医保特色:协作、均衡与控管 |
4.5 德国“新医改”背景:入不敷出矛盾尖锐 |
4.6 德国“新医改”方式:筹资机制转型 |
4.7 德国“新医改”成效评价 |
4.8 小结 |
5 英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
5.1 英国“新医改”背景 |
5.2 英国“新医改”核心问题 |
5.3 “新医改”对英国传统医疗体制的颠覆:发展私立非营利医院 |
5.4 英国“新医改”成效评价 |
5.5 小结 |
6 日本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
6.1 本“新医改”历史背景 |
6.2 本“新医改”现实意义 |
6.3 日本医疗体制结构 |
6.4 日本“新医改”从侧重治疗向疾病预防、健康保健转型 |
6.5 本“新医改”成效分析 |
6.6 小结 |
7 俄罗斯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
7.1 前苏联医疗体制改革兴衰 |
7.2 俄罗斯“新医改”启航 |
7.3 俄罗斯“新医改”成效评价 |
7.4 小结 |
8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研究 |
8.1 计划经济时期医疗体制 |
8.2 市场化医改初期:医院国有身份与服务行为市场化矛盾 |
8.3 市场化医改中期:统一有限基本医保创新模式 |
8.4 市场化医改中后期:城镇多层次医保体系探索 |
8.5 市场化医改后期:“新医改”方案酝酿 |
8.6 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历程 |
8.7 公共卫生医疗体制改革 |
8.8 小结 |
9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成效评析 |
9.1 “旧医改”失误酿成恶果 |
9.2 “旧医改”失败缘由分析 |
9.3 公立医院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
9.4 公立医院改革制约因素分析 |
9.5 小结 |
10 发达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10.1 美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10.2 德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10.3 英国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10.4 日本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10.5 俄罗斯医疗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10.6 小结 |
11 中国“新医改”调整完善新思路 |
11.1 原则 |
11.2 方向 |
11.3 模式 |
11.4 立法 |
11.5 转型 |
11.6 规模效应: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改革成功模式的启示 |
11.7 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结论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开题前后研究学习的部分相关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7)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
一、我国社会稳定观的历史演进 |
(一)区分矛盾性质,确保政治稳定 |
(二)重建社会秩序,稳定压倒一切 |
(三)改革、发展与稳定相辅相成 |
(四)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 |
二、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的实践探索 |
(一)1949-1966 年的实践探索 |
(二)1966-1978 年的实践探索 |
(三)1978-2001 年的实践探索 |
(四)2001 年至今的实践探索 |
三、我国传统社会稳定观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社会稳定观存在的局限性 |
(二)传统社会稳定观面临的新问题 |
第二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新社会稳定观 |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意义 |
(一)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
(二)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
(三)对我国维护社会稳定实践的科学指导 |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必要性 |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可能性 |
三、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理论依据 |
(二)确立新社会稳定观的现实依据 |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社会稳定观的构建 |
(一)新社会稳定观的本质 |
(二)新社会稳定观的内容 |
(三)新社会稳定观的特征 |
(四)新社会稳定观的实现路径 |
第三章 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 |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 |
(一)社会系统理论 |
(二)社会协同理论 |
(三)新社会稳定观 |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 |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依据 |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原则 |
(三)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案 |
三、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 |
(一)社会政治稳定指标体系 |
(二)社会经济稳定指标体系 |
(三)社会秩序稳定指标体系 |
(四)社会文化稳定指标体系 |
(五)生态稳定指标体系 |
四、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一)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建立 |
(二)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四章 社会稳定评估模型的现实运用 |
一、社会稳定评估核心要素的现实分析 |
(一)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 |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稳定 |
(三)公共秩序与社会稳定 |
(四)生态安全与社会稳定 |
二、社会稳定评估风险要素的现实分析 |
(一)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 |
(二)城乡结构与社会稳定 |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
第五章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的路径选择 |
一、社会管理机制 |
(一)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 |
(二)有效的社会调控机制 |
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
(一)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
(二)调整个人所得税制,提高居民收入均等程度 |
(三)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居民消费能力 |
三、社会保障机制 |
(一)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短板 |
(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
(四)加强制度监管机制建设 |
四、社会心理优化机制 |
(一)构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
(二)构建社会情绪宣泄机制 |
(三)构建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
五、生态社会建设机制 |
(一)承担共同生态责任 |
(二)推行绿色发展模式 |
(三)建立适应性政策机制 |
(四)开展全球绿色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既有研究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本研究期待的突破与创新 |
三、 相关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社会公正理论 |
(三)差序格局理论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在蔓延的阶层固化之势 |
第一节 政治领域 |
一、 基层政治生态家族化 |
二、 主要群体政治权利弱势化 |
第二节 经济领域 |
一、 代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
二、 代际贫富世袭加速 |
三、 不断被圈占的就业机会 |
第三节 教育领域 |
一、 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差距 |
二、 阶层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
三、 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泛滥 |
第四节 社会生活领域 |
一、 社会鸿沟和丛林法则盛行 |
二、 社会区隔与社会结构撕裂 |
第二章 国际视野下的阶层固化 |
第一节 美国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二节 俄罗斯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俄罗斯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俄罗斯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三节 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英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英国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四节 日本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日本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日本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五节 印度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印度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印度社会的阶层固化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三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的演进脉络 |
第一节 分化流动期 |
一、 农民阶层的分化流动 |
二、 工人阶层的分化流动 |
三、 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流动 |
四、 干部阶层的分化流动 |
五、 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 |
第二节 边界形成期 |
一、 阶层收入进一步分化 |
二、 贫富空间区隔 |
三、 社会流动新变化 |
四、 社会生活圈层化 |
五、 阶层复制倾向加重 |
六、 阶层意识的形成与强化 |
第四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动因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 |
一、 差序格局的四维圈层结构 |
二、 差序格局的演进轨迹 |
三、 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 |
第二节 计划体制的惯性驱动 |
一、 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风险和成本分配失衡 |
二、 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和强化着阶层边界 |
三、 有缺陷的土地制度诱发了严重的阶层利益冲突 |
四、 传统的工会制度不适应阶层利益博弈的平衡 |
第三节 公共权力的扩张冲动 |
一、 公权膨胀强化了阶层结构壁垒 |
二、 公权寻租加剧了阶层利益失衡 |
三、 公权侵蚀权利固化了阶层藩篱 |
第四节 贫富分化的累积效应 |
一、 “滚雪球”式的财富积累 |
二、 资本与权力的共生 |
三、 不对称的改革成本分摊 |
四、 教育不公与阶层复制 |
第五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损害社会公正 |
一、 致使阶层间利益关系严重失衡 |
二、 破坏阶层间互惠互利关系 |
三、 阶层再生产将持续损害社会公正 |
第二节 迟滞社会流动 |
一、 锁闭上行流动通道 |
二、 阻塞精英循环渠道 |
第三节 侵蚀社会认同基础 |
一、 动摇福利体系 |
二、 离散组织结构 |
三、 消解意义系统 |
第四节 诱发社会冲突 |
一、 加重社会戾气 |
二、 加剧社会风险 |
三、 酿成互害社会 |
第六章 化解阶层固化的若干方略 |
第一节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一、 两个维度 |
二、 四大规则 |
第二节 改善基础民生 |
一、 整合社会保障体系 |
二、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三、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
四、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增进教育公平 |
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
二、 改革教育制度 |
第四节 优化阶层结构 |
一、 扶植中间阶层 |
二、 促进阶层互利 |
三、 增进阶层互信 |
第五节 规范公共权力 |
一、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
二、 以群众路线彰显民权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期刊 |
年鉴及报告 |
报纸 |
电子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9)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动因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动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社会管理文献的基本情况 |
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社会管理文献的主要观点 |
1.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社会管理文献的主要贡献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限度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限度 |
2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社会秩序理论 |
2.1.1 社会秩序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社会秩序理论对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借鉴意义 |
2.2 福利国家理论 |
2.2.1 福利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福利国家理论对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借鉴意义 |
2.3 “第三条道路”理论 |
2.3.1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第三条道路”理论对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借鉴意义 |
3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现状 |
3.1 我国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概况 |
3.1.1 建国以前我国社会领域的基本情况 |
3.1.2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确立与发展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 |
3.2.1 在宏观层面,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格局 |
3.2.2 在微观层面,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合作局面初步形成 |
3.2.3 各地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情况差别较大 |
3.3 当前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3.3.1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和经验 |
4.1 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
4.1.1 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演变 |
4.1.2 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涉及的主要内容 |
4.2 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
4.2.1 欧美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主要做法 |
4.2.2 亚太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主要做法 |
4.3 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
4.3.1 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 |
4.3.2 发达国家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启示 |
5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
5.1 改革开放原发地罗湖先行先试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
5.1.1 罗湖区概况 |
5.1.2 罗湖区政府社会管理基本情况 |
5.2 罗湖区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新挑战 |
5.2.1 罗湖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
5.2.2 当前罗湖区政府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
5.3 罗湖区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5.3.1 “创新开路、质量至上”:罗湖发展的核心理念 |
5.3.2 “重心前移、服务铺路”:创新管理的技术手段 |
5.3.3 “规范管理、阳光理政”: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 |
5.4 他山之石:北京、上海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有益探索 |
5.4.1 北京市海滨区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
5.4.2 上海市以社区建设为平台促进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
6 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点 |
6.1 正确把握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 |
6.1.1 城市基层政府是社会管理众多“普通主体之一”的角色 |
6.1.2 城市基层政府是社会管理格局中“负责”的角色 |
6.2 以理念创新筑牢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基础 |
6.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城市基层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 |
6.2.2 坚持改善民生的理念筑牢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基础 |
6.2.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领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正确走向 |
6.3 技术手段创新: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路径 |
6.3.1 以推动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手段发展社会事业 |
6.3.2 以加强城市基层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维护社会稳定 |
6.3.3 以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为平台支持现实社会管理 |
6.3.4 以加强社区建设为主体夯实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基础 |
6.3.5 以服务社会特殊群体为途径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
6.3.6 以推进城市社工队伍专业化为目标加强基层社会管理队伍建设 |
6.4 制度创新: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保障 |
6.4.1 实施正确的社会政策调节城市基层社会关系 |
6.4.2 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规范城市基层社会行为 |
6.4.3 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城市基层社会安全运行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后记 |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结构安排 |
(三)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难点及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的难点 |
(三)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概念、要求及基本理论 |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相关概念 |
(一) 收入分配差距的涵义、类型及其度量 |
(二) 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涵义 |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要求 |
(一) 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最终目标的要求 |
(二) 符合公平正义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要求 |
(三) 符合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原则的要求 |
(四) 符合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基本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 |
(二)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 |
(三) 我党关于社会和谐与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态势、现状及原因 |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态势及特征 |
(一)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总体态势 |
(二)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的特征 |
二、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
(一) 我国现阶段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
(二) 我国现阶段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
(三) 我国现阶段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
(四) 我国现阶段阶层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原因 |
(一)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客观基础 |
(二) 体制转轨及改革非均衡推进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体制根源 |
(三) 制度不完善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制度根源 |
(四) 非均衡政策和调控是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的政策根源 |
第三章 国外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调节措施及启示 |
一、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调节措施及启示 |
(一) 美国、日本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二) 美国、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 |
(三) 美国、日本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
二、发展中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及启示 |
(一) 印度、巴西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二) 印度、巴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 |
(三) 印度、巴西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应遵循的原则 |
一、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原则 |
(一) 全体人民共享原则的内涵 |
(二) 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原则的依据 |
二、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 |
(一) 收入分配领域效率与公平的内涵 |
(二) 收入分配领域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的依据 |
三、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和谐原则 |
(一) 制度创新和利益和谐的内涵 |
(二) 坚持制度创新,促进利益和谐原则的依据 |
四、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 |
(一)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内涵 |
(二) 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同时调节原则的依据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对策 |
一、加快经济科学发展,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
(一)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 |
(二)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 |
二、深化体制改革,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
(一)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体制 |
(三)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破除行业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机制,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奠定所需要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
(一)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所需要的基础性制度 |
(二)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所需要的分配制度 |
(三) 建立"三位一体"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复合机制 |
四、加强宏观调控,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条件 |
(一) 实施富民优先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二) 实施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实现劳资利益和谐 |
(三) 实施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政策,为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保障 |
(四) 实施反贫困政策,为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经济条件 |
(五)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实现社会和谐创造所需要的法制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情况 |
四、改革攻坚热点 关乎国计民生 社会保险费征缴难在哪里——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强调:解决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2]“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 杨向鹏.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3]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路正社.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 胡世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5]我国延迟退休改革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 管斌彬. 苏州大学, 2016(08)
- [6]医疗体制改革比较研究[D]. 周毅. 浙江大学, 2015(09)
- [7]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稳定及其评估模型研究[D]. 钟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8]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D]. 杨文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9]城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研究[D]. 张圣友. 武汉大学, 2012(01)
-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 宋桂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