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澳生态环保研究院沙棘育种中心介绍

勐澳生态环保研究院沙棘育种中心介绍

一、蒙奥生态环保科研所沙棘育种中心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程葳[1](2015)在《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以北京药用植物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植物园是中华民族5000年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建设药用植物园,用风景园林的方式规划药用植物园,目的是想展示和普及我国的中医药学知识及传统文化,把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各民族传统医药学文化展示给世界及全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民族意义。文章以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为基础,将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分为空间体系、植物展示体系和经营活动策划三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在药用植物园的空间体系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中从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主题定位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园路布局、建筑与小品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药用植物园植物展示体系中,将药用植物园的植物分为具有景观价值的园林植物及具有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总结园林植物规划设计方法和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并分别在北京药用植物园中详细说明。文章还对药用植物园的经营活动策划,提出开展特色经营和策划专题活动的建议,并列举具体方案供参考。文章最后对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理论作了总结并对药用植物园未来建设作出展望,提出未来国家药用植物园规划总体设计、体系建设与药用植物园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的基本构想。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北京药用植物园规划实例相结合,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合理认识药用植物园的功能特点及植被特色,总结出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合理系统的方法。并在未来药用植物园的建设构想中提出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以及药用植物园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的创新性的建议。未来药用植物园的建设不仅要有远大的目标和设想,更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无限的努力。希望通过笔者本文的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理论的归纳与总结对今后的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王金盘[2](2013)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特点及利用现状和开发对策》文中指出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最西部,地处祁连山东端两大支脉大坂山与冷龙岭所构成的大通河中下游峡谷区,是陇西黄土高原与东部祁连山地的交接地带,也是由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本文首次以该区内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保护区内药用植物区系组成、性质、药用植物的其他利用价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区内药用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物种比较丰富,连城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共计372种,分别隶属于89科247属。其中菌类4科5属6种;苔藓植物4科4属4种;蕨类植物8科10属10种;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被子植物70科222属345种。2.区内苔藓植物区系表明,温带分布科7科,占总科数的87.5%,热带分布科1科,占总科数的12.5%;温带分布属有12属,占总属数的85.7%,热带分布属1属,占总属数的7.1%;种的地理成分表中温带分布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91.7%,其中北温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63.6%。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均表明,本区苔藓植物区系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性质极其显着。3.区内蕨类植物区系表明,北温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80%,是主要的分布类型,泛热带分布科占20%;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46.9%,温带分布属(包括东亚成分)占总属数53.1%;种的地理分布以中国特有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共15种,占总种数的62.5%,它们基本是温带性质,其它的温带分布种有8种,占总种数33.3%,热带分布种有1种,占总种数的4.2%。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并与热带蕨类植物区系联系较为密切,显示出一定的热带性质,同时还表明本区与世界温带、热带的一些地区以及中国各大区域的蕨类植物区系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和渗透。4.区内药用种子植物区系表明,热带分布科共19科,占总科数48.7%,温带分布科20科,占总科数的51.3%;热带分布属共27属,占总属数的13.78%,温带分布属169属,占总属数的86.22%,其优势比较明显,可见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为主;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分布的种数最多,占总种数88.96%,是组成本地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主体,体现了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主要是温带性质,亚寒带—寒带性质分布型的种数较少,占总种数的6.27%;热带性质分布型种数最少,占总种数的4.78%。此外,本文对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其他用途和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对目前药用植物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并从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黄先智[3](2013)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衰退的问题。传统产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有序更替的必然结果,符合产业从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的客观规律。蚕桑产业是我国最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我国目前生丝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2%,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消费市场结构的快速变化,在技术、市场、产业组织等方面己经相当成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产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无法有效扩大,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产业收益率相对下降,生产要素流出本行业等诸多问题,具有相对衰退产业的典型特征,面临着较大的产业转型压力。蚕桑产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产业内部思想僵化,技术体系相对封闭。同时,由于蚕桑产业的产业链区域布局不平衡,政府对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重新构建其产业链条,又是极其复杂的问题。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技术路径,实现传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研究蚕桑产业面临的问题,还可以为其他进入相对衰退期的传统农业产业的转型提供借鉴;我国关于现代蚕桑产业的转型问题多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关于从产业层面上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发展路径,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本论文研究传统蚕桑产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产业转型,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本论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多学科融合分析方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转型的预期效果评价、转型后的科技研究方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通过考察世界蚕桑产业中心的变迁历史,研究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分析影响蚕桑产业兴衰的因素;研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蚕桑产业在发展模式与技术特征、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在生产、市场、技术、产业社会经济功能方面存在的困难,探讨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问题。(2)论文将研究日本在蚕桑产业衰退期振兴蚕桑产业的技术路径,蚕丝纤维的特性及其消费市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区域空间,结合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蚕桑产业自身的资源和产业技术特点,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进行比较、选择,并探讨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3)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比较我国蚕桑产业转型中形成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预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生态经济效果;根据蚕桑产业转型后科技创新目标的变化,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型后的科技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问题。二、主要结论本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表明,世界蚕桑产业的中心是动态变化的,并受需求、科技和效益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市场和社会需求是蚕桑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科技进步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比较效益是影响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因素。(2)当前我国蚕桑产业存在消费市场无法有效扩大、比较效益下降、科技发展迟滞,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的严重问题,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3)日本在20世纪后叶蚕桑产业进入衰退期时从提高蚕桑生产效率,拓展蚕丝纤维的新用途二个方面来振兴蚕桑产业,但收效甚微。本论文研究证明蚕丝作为纤维产业的小品种,由于化学纤维的激烈竞争,其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增长速度缓慢,依靠增加蚕丝纤维的消费量这一路径很难保持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增长。(4)由于我国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的弱化,蚕桑产业转型后必须寻找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功能。而以多元化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在市场发展空间、区域发展空间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是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最有利方向。(5)我国转型后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为:在生态治理基础上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径为:发挥桑树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优势,将桑树作为干旱、盐碱、沙汉、荒汉等脆弱生态、长江上游流域生态防护林树种,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中去,建立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发展模式包括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桑-畜复合生态模式,桑-农复合生态模式,生态治理模式等。在发展次序上,应以生态桑作为突破口。(6)多元化蚕桑产业在桑园光能利用率、桑树干物质转化率、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传统蚕桑产业。传统蚕桑产业桑园利用光能约为2.5%,通过发展桑园间作套种,可将光能利用率提高到3.2%。传统蚕桑产业从桑园产物到蚕茧的物质转化率约为15.5%,通过桑枝、蚕沙、剩余桑叶的利用,可以将桑园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34.66%,提高幅度达到123.61%;桑园初级产物的价值提高182.22%。(7)桑树具有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外延性生态功能。参照阔叶林生态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出丰产期桑园土壤保护价值为1516.39元/hm2.a,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41.97元/hm2.a,空气废物处理价值1771.89元/hm2.a,固碳减排价值为18528元/hm2.a,据此不完全的估算,桑园的外延式生态总价值34413.94元/hm2.a,其中最高是固碳减排的价值,约其估算生态价值的90%。单位桑园的生态价值高于我国传统蚕桑产业生产提供的蚕茧的平均产值。(8)蚕桑产业转型后,其发展方向、路径,涉及的领域都与传统的蚕桑产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也需要进行调整。三、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的创新点有三点:(1)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率先从世界蚕业中心迁移与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强弱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兴衰,提出了我国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迫切需要转型的问题。(2)通过分析日本蚕业振兴的技术路径和蚕丝纤维消费市场特征,论证了从拓展蚕丝纤维用途的产业转型路径很难保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同步增长。尽管蚕丝技术短期突破性进步难、蚕丝纤维消费市场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养蚕比较效益下降,但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并且桑树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性,在生态治理方面的潜在优势突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产业内部现有的生产要素。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我国蚕桑产业转向的最有利方向是,由以蚕丝生产为核心的蚕桑产业转向以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为中心的多元化蚕桑产业,突破了依靠技术进步扩大蚕丝消费量,维持蚕桑产业发展这一传统思维的约束,是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方向的根本改变。(3)本文运用系统原理分析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生产过程及行成机理,指出其发展路径是融入国家生态治理工程,发挥桑树生态治理优势;以饲料桑、果桑、桑叶食品、生态旅游为主导重构产业链,融入大农业、食品加工等大产业;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特点,可以采取现代蚕业、桑-农复合、桑-畜复合、生态治理等多种发展模式,进而用生态学方法对多元化蚕桑产业预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提出了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学研究方向和重点。这为未来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提供了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么红杰[4](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指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刘红梅[5](2012)在《树木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危机逐渐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资源正在不断的减少和消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全球范围的命题和任务。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植物园以及树木园规划建设的迅猛发展。作为展示城市特色和绿色文明的窗口和标尺,我国也逐步将树木园的建设提上了日程。树木园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具有多种用途和功能。本研究首先从明确树木园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出发,对比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起源和现状,理清发展脉络并分析树木园未来发展趋势。树木园是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为目的而搜集并栽培的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及少量草本植物),具有濒危树种迁地保护、引种驯化、栽培示范、观赏游览等多种功能的植物园地。根据主要功能、业务范围和隶属关系的不同,树木园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树木园的功能包括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具体包含改善和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引种驯化、物种保护、休闲旅游等。其次,以景观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为基础理论,借鉴国内外优秀而成功的实例,在分析影响树木园植物景观因素的基础上,阐述树木园的空间规划布局的类型。影响植物景观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三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地形地貌等;社会因素包括经济与科技发展、重视程度、文化习俗、历史古迹、审美心理等;生物因素包括植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兴平市树木园的规划和建设为实例,阐述树木园的植物空间布局方式和景观营造的理念和手法。植物景观空间布局方式有按照植物进化系统、科属分类、地理生境类型、植物区系、观赏特性、经济用途等6种方式。植物景观要素设计应当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时空序列,兼顾植物形态、色彩与质感,综合考虑植物与地形、道路、水景、建筑以及标识牌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营造空间变化丰富、功能多样的环境,创造出生动、美好的城市绿色环境。

杨慧[6](2011)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历经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先后呈现三次高潮,两次中断,道路极其坎坷不平。这里的农业交流包括物的交流(即粮食、牲畜、大豆、茶叶等农产品贸易),也包括人及其科技的交流(即中国东北引进俄罗斯农畜良种和先进农机具、双方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互访、签订科研合作项目、相互交换物种资源、相互学习农业技术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双方农业交流以物的交流为主;建国以后,双方农业交流呈现贸易和科技交流并举的局面。中国与俄罗斯本不是邻国,俄国原本地处欧洲,与中国相距很远,只是由于俄国的不断向东扩张,才开始与中国接壤,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彼此有了交流的可能。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在平等基础上中国东北与俄国开始了正式的“互市”贸易往来。鸦片战争后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订立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领土的重新分割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东北与俄国的农业交流性质由平等转变为不平等,贸易地点也推进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沿江边区和松花江内陆地区。在粮食、牲畜、毛皮等农畜产品贸易的同时甘蓝、铃当麦等俄国品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俄国远东的移民政策和清政府土地的开禁,双方农业交流得到初步发展。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俄国远东地区的移民不断增加,各种农产品严重短缺,需求量迅速扩大,于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俄国远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同时贸易刺激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移民人数的增多,双方农业交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东北输入俄国的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粮食和牲畜,俄国在中国东北还兴办各种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时,因为中国东北与俄国远东茶叶贸易的扩大,中国种茶技术传入俄国。从俄国远东也传入中国一些俄国或其他国家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机具。俄国十月革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的农产品贸易有所减弱,但大批俄国人逃往东北所带来的农业良种和农机具却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完全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中国东北与苏联的经济关系骤然萎缩最后停止消失;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经过多次商洽才打通与苏联贸易的大门,1946—1949年与苏方先后签订三个出口农产品贸易合同,主要以农副产品换取急需的日用军需产品,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建国初期(即1949年至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封锁,我国政府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合作。在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指导下,双方的农业交流随之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东北向苏联输出大量优质农产品,同时引进苏联农畜良种为农畜品种杂交繁育提供条件、引进农业机械为我国农机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双方进行人员交流,苏联专家到我国帮助建设国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我国派遣留学生去苏联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段时期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得到较为稳定而全面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等方面。总体来说,300余年的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呈现出间断性、受国际市场制约性和一定盲目性等特点。双方农业交流的成效显着,无论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业科学技术与人员交流,都对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俄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影响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缘因素为双方农业交流提供了方便条件,中俄东部边境线全长4300多公里,有公路、铁路相通,山水相连,方便的地缘地理条件成为两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给力因素。第二,政治因素是国家间能否开展友好往来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农业交流的外部条件,尤其是中俄两国国家政府间所签订的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更是两国农业交流的路标和指南针,在中俄交往过程中,各个时期所签订的不同性质条约深深影响着中俄农业的交流与合作。第三,优势互补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双方农业交流的重要因素,早期俄国毛皮和中国大豆茶叶的相互输出就是明显的例子;现阶段中国人多地少,俄罗斯人少地多的经济状况为中俄两国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第四,文化因素也影响着双方的农业交流,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派和学说的影响,讲究忍让、礼仪,如早期的京师互市贸易为俄国使团免费提供食宿。俄罗斯民族性格具有双重性、两面性和极端性特点,建国初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正处于高潮阶段因为赫鲁晓夫的鲁莽之举而骤然停止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当代,随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双方的农业科技合作、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三个方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看法。

孙兰凤[7](2009)在《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林果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果业以其较大的经济生态效益,较为广泛的从业人数和深远的产业开发前景,以及对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必要性,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由此,近年我国林果业发展进入新一轮高潮,这就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方式,以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的数量型的粗放经营模式。本文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己被全世界各国政府和广大人民所接受,并己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共同遵循的指导原则和战略目标的今天,强调林果业是在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提倡一种对环境、对社会以及对人更为友好的方式和态度,来确保其具有可以继续发展的潜力和活力的问题。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又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具体体现。新疆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由于种植栽培历史早,形成了众多的名特优果品。新疆特色林果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己初具规模。目前,林果业己成为新疆仅次于粮食、棉花的第三大产业,2007年林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72%,2006年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把林果业列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以此带动新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广大果农增加收入。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是实现新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新疆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新疆虽为果品生产大省区,林果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水平。但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林果大区和支柱产业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宏观背景下,如何协调种植业与林果业之间的关系,探寻把林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目前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实践需要与理论研究的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审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林果业的发展问题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很多省区都做了林果业发展规划,将林果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但是,林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尚很零散、缺乏系统性,对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或者是集中在以产业发展的不同环节的经验总结方面,或者是对产业发展对策等局部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建立系统的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丰富和发展产业经济理论、指导现代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新疆特色林果业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除引言和结论与展望外,主要分为四部分:理论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产业实践,梳理了当前的林果业研究理论,探讨了林果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依据。主要阐述作为研究林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等,并阐述之所以选择这些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的主要原因;在分析世界林果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林果发达国家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从中提炼出林果业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提供借鉴,以此作为全文研究的大背景。基础篇:剖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对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定性及定量分析了新疆发展特色林果业具备的优势,剖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全文研究的另一背景。研究篇:对林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用来解释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要素的“钻石模型”,探讨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影响因素及借鉴林果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尝试地对林果业可持续法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提出了适合新疆区情的林果业发展战略;探寻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策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基地能力建设、加工能力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市场营销能力建设、灾害防控能力建设及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设等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马越[8](2009)在《我国花卉展览的植物景观研究》文中指出花卉展览是植物材料布置观赏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手法。它不仅是集中展示各种花卉的形态特征、栽培水平、造型技艺、园林艺术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人们最为喜欢的一种赏花形式。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花展不断涌现,然而各花展之间特色不明,出现了趋同的发展趋势。因此,系统性地研究花卉展览的特色景观尤其是花展的主体“植物”的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我国花卉展览的植物景观为研究核心,在分析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花卉展览的溯源进行研究,同时选取当代主要的花卉展览类型,以综合性花展、主题性花展(观赏性花展、贸易性花展、科普性花展、以节日庆典为契机的花展)和专类性花展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从其植物景观营造的手法和特点进行具体论述,探讨在各种类型的花卉展览中如何营造植物景观,并将研究成果在花展植物景观设计实践中加以应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古代虽没有“花卉展览”的明确定义,但是以花卉为主要内容,布置供人观赏的各种花事活动早已出现。通常所展出的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植物材料,基本为我国的传统名花,如牡丹、菊花、荷花、梅花、月季、山茶等等,其中尤以牡丹的展览为盛。从历史溯源来看,魏晋南北朝时帝王在宫苑内将大量的名贵品种聚集或将某一种植物大量栽植,集中观赏,展览的规模简单且形式单一;唐代出现了植物专类园的雏形,至宋代人们开始考虑花卉展览的选址、布置手法、栽植材料和品种等内容,逐渐尝试在不同区域内营造不同的主题,并根据植物的观赏特性搭配不同的植物材料,确定主题植物和配景植物等,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花卉展览;明清时期花卉展览发展日趋成熟,在景观营造的艺术手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植物景观的营造通常配合亭、榭、轩、厅等建筑形式,以及水池、假山等园林手法以突显主题。(2)我国目前不同类型的花卉展览种类繁多,总的来说具有展示内容丰富、植物品种繁多、配置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通过对传统造园手法的继承和与文化景观的结合,合理组织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之间的关系,巧妙运用借景、障景等园林艺术手法,同时结合现代声光电等科学技术,从而创造出地域、文化与植物、环境相融合的园林空间。然而,花卉展览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一、二年生草花为主景的盆栽和地被运用较多,香花树种、彩叶树种以及我国传统名花应用不足,造成中国特色的景观缺乏。(3)通过从整体规划、分区布局、植物景观营造手法和效果等角度对我国当代花卉展览进行分析,建议在今后的花卉展览中,针对不同的展览类型,营造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加大园艺新品种的应用,展现富于时代特色、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园林景观;根据未来园艺的发展趋势运用全新的理念、技术和工艺等。尝试创造不同植物间的搭配组合,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层次的变化,带给游人不同的体验。同时,充分挖掘植物自身所具备的功能性,将拥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植物材料集合并配植在一起,以花境的形式,结合多种造园手法,共同营造多功能的植物空间,增加花卉展览的趣味性。最后,将本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花卉展览设计实践,开展“2008北京植物园五环连五洲花卉展之欧洲展区玉兰花瓣园”和“2009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园”的景观设计工作。根据展览的定位和主题,确定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并进行布展,效果良好。

戚文海[9](2009)在《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文中指出

薛斌[10](2008)在《太原市新优园林树种的引选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生态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从邻近省市引进的太原市没有栽培记录的新优树木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栽培与生态适应性研究,通过物候期、生态适应性、生长势、抗性及观赏性比较,从中筛选出综合指数评价较高、适应太原生长的树种,并进行繁殖试验,了解繁殖技术,以便为山西太原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新型、优良的园林树木和规模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所引的110种树木中有48个品种适应性较好。其中抗性表现优秀、繁殖技术过关的有15种,即:蒿柳、平枝栒子、香茶(艹麃)、喷雪花、红叶椿、邱园兰莸、锦带类(包括3种)、金叶莸、红金银花、金叶接骨木、白雪果、领春木、金边水腊;抗性表现良好,繁殖技术基本过关的有22种,即:七叶树、紫霞玉兰、飞黄玉兰、红雪果、金叶风箱果、黄丁香、金叶刺槐、栓翅卫矛、海棠类(包括8种)、杂种龙爪柳、绣线菊类(包括3种)、金枝垂白柳、垂枝银芽柳;具有一定的引种利用价值,但有待于进一步驯化研究的树种有11种,即:全缘栾树、连香树、白丰醉鱼草、主教红瑞木、玫瑰木槿、玉灯玉兰、枫扬、垂红忍冬、大叶丝绵木、照手红碧桃、菊花桃。通过研究,论文认为山西太原树木引种标准应在“新”和“优”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引种的范围要“新”,筛选的标准要“优”。“新”的具体含义为:引进的品种要有国外园林的新品种、国内最新挖掘的野生资源和新变种。“优”的含义为:供试品种要有优良的适应性和抗性、优良的观赏性、易繁殖、性状稳定且容易管理、容易推广。通过试验研究,丰富了山西太原城市园林树木,增加了树木的遗传多样性,提高了增加苗木生产者的收入,解决了富余劳动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生态安全性,增强了全民的环保意识。试验的创新性包括:第一,有效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第二,绝大部分品种首次在太原地区试验;第三,首次将部分珍稀树木引入太原,较原产地纬度北移3度;第四,首次将部分亚热带树木引入太原;第五,试验地区与引种地比较,海拔最高,降水最少,无霜期最短,光照最强,试验结果比较有代表性,可为国内引种理论提供一些参考数据。试验引选成功,在全市乃至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到城市的绿化中去,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二、蒙奥生态环保科研所沙棘育种中心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奥生态环保科研所沙棘育种中心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以北京药用植物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药用植物园概述
    2.1 植物园的概念
        2.1.1 植物的概念
        2.1.2 植物园的概念
    2.2 药用植物园的概念
        2.2.1 药用植物的概念
        2.2.2 药用植物园的概念
    2.3 药用植物园与植物园的相似性与区别
    2.4 北京药用植物园简介
        2.4.1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历史
        2.4.2 北京药用植物园地理位置
        2.4.3 北京药用植物园建园理念
    2.5 本章小结
3 药用植物园空间体系规划设计
    3.1 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3.1.1 生态性原则
        3.1.2 适用原则
        3.1.3 经济原则
        3.1.4 美观原则
        3.1.5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3.2 药用植物园的主题定位与总体布局
        3.2.1 药用植物园的主题定位
        3.2.2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主题定位与总体布局
    3.3 药用植物园功能分区
        3.3.1 药用植物园的功能
        3.3.2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功能分区
    3.4 药用植物园园路布局
        3.4.1 园路作用
        3.4.2 园路的分类
        3.4.3 园路的铺装
        3.4.4 园路的规划设计要点
        3.4.5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园路规划设计
    3.5 药用植物园建筑及小品设计
        3.5.1 药用植物园的功能性建筑
        3.5.2 突出文化主题的小品设施
        3.5.3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特色建筑与小品
    3.6 本章小结
4 药用植物园的植物展示体系规划设计
    4.1 园林植物的布局规划
        4.1.1 药用植物园的园林植物布局原则
        4.1.2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园林植物布局特点
    4.2 药用植物的分区规划
        4.2.1 药用植物的分类
        4.2.2 北京药用植物园的药用植物分区规划
    4.3 本章小结
5 药用植物园经营活动策划
    5.1 开展特色经营
    5.2 策划专题活动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理论总结
        6.1.2 借鉴意义
        6.1.3 有待改善方面
    6.2 展望
        6.2.1 开展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构建
        6.2.2 建立药用植物园信息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2)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特点及利用现状和开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1.1.2 国外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1.3 国内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1.4 甘肃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1.5 药用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研究进展
        1.2.1 药用植物资源概念
        1.2.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2.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化分布
    1.3 甘肃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4 连城自然保护区研究概况
2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的意义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 地理位置及地形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条件
    3.4 水文条件
    3.5 土壤条件
    3.6 植被条件
4 药用植物区系分析
    4.1 药用植物类别组成
    4.2 药用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4.2.1 苔藓植物区系整体分析
        4.2.2 药用苔藓植物区系
        4.2.3 药用苔藓植物生境及功能
    4.3 药用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4.3.1 蕨类植物区系整体分析
        4.3.2 药用蕨类植物区系
        4.3.3 药用蕨类植物生境及功能
    4.4 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4.1 科的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4.4.2 属的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4.4.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5 药用植物的其他用途
    5.1 食用植物资源
    5.2 芳香植物资源
    5.3 树脂、树胶植物资源
    5.4 油脂植物资源
    5.5 纤维植物资源
    5.6 鞣料植物资源
    5.7 饲用植物资源
    5.8 蜜源植物资源
    5.9 观赏植物
6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6.1 多数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率低
    6.2 部分药用植物资源存在掠夺式的采挖
    6.3 产品的深加工不够,经济效益低
    6.4 政府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6.5 受到放牧等因素威胁
    6.6 种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
7.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7.1 加强调查,建立药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和种质基因库
    7.2 协调好资源利用与环保之间关系,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7.3 重视引种驯化和栽培工作,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
    7.4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建设
    7.5 深度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7.6 加强科研工作,利用生物技术扩大药用植物资源量
8 总结与讨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8.1.1 药用植物区系特点
        8.1.2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8.2 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3)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 技术创新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理论启示
第三章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中国的蚕桑产业
        3.1.1 古代中国蚕桑产业的概况
        3.1.2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的演化
        3.1.3 蚕桑产业的管制
        3.1.4 蚕桑产业的科学技术
    3.2 欧洲蚕桑产业的兴起
    3.3 日本蚕桑产业的突起
    3.4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迁移的动因分析
        3.4.1 市场与社会需求
        3.4.2 技术进步
        3.4.3 比较效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4.1 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
        4.1.1 产业发展规模与布局
        4.1.2 主要模式及技术特征
        4.1.3 产品结构和消费市场特征
    4.2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纤维市场竞争激烈
        4.2.2 蚕桑产业科技创新不足
        4.2.3 蚕桑产业发展规模受限
        4.2.4 蚕桑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弱化
        4.2.5 蚕桑产业已进入相对衰退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5.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与启示
        5.1.1 20世纪后叶日本蚕桑产业振兴的路径分析
        5.1.2 日本蚕桑产业振兴路径的启示
    5.2 蚕丝纤维消费特性及理论消费量的估算
    5.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发展空间
        5.3.1 发展生态桑产业的政策导向
        5.3.2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
        5.3.3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5.4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5.4.1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方向
        5.4.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5.4.3 多元化蚕桑产业系统工程的构建
    5.5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模式
        5.5.1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模式
        5.5.2 桑-畜复合生态模式
        5.5.3 桑-农复合生态模式
        5.5.4 桑树生态治理模式
    5.6 多元化蚕桑产业发展次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预期效益评价
    6.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内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6.1.1 桑园干物质转化率
        6.1.2 桑园生产经济效益评价
    6.2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功能评价
        6.2.1 桑树对环境适应性
        6.2.2 桑树的生态作用
    6.3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外延生态价值估算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的科技问题
    7.1 多元化蚕桑产业的科技基础
        7.1.1 现代蚕桑产业科学技术进展
        7.1.2 家蚕、桑树基因组计划
        7.1.3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7.2 多元化桑产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7.2.1 适应多元化发展的桑树资源和品种筛选
        7.2.2 适应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桑树的种植技术
        7.2.3 适应不同用途的桑树的栽植技术
        7.2.4 桑树的生态学和抗逆性研究
        7.2.5 桑树的多元化利用技术
    7.3 多元化蚕业科技的重点问题
        7.3.1 蚕蛹的多元化开发
        7.3.2 家蚕的生物反应器
        7.3.3 蚕丝生物材料
        7.3.4 适应多元化要求的家蚕的遗传改良
        7.3.5 超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附件:参考案例
参考文献
致谢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树木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树木园概述
    2.1 树木园的相关概念
        2.1.1 植物园的概念
        2.1.2 专类园的概念
        2.1.3 树木园的概念
        2.1.4 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2 树木园的分类
        2.2.1 依据主要功能分类
        2.2.2 依据业务范围分类
        2.2.3 依据隶属关系分类
    2.3 树木园的功能
        2.3.1 生态功能
        2.3.2 社会功能
    2.4 国内外研究概况
        2.4.1 国外树木园的起源与发展
        2.4.2 国内树木园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章 影响树木园景观建设的因素
    3.1 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水文条件
        3.1.3 土壤条件
        3.1.4 地形地貌的影响
    3.2 社会因素
        3.2.1 社会与经济发展
        3.2.2 地位与重视程度
        3.2.3 地区与文化习俗
        3.2.4 历史与名胜古迹
        3.2.5 人类活动与审美心理
    3.3 生物因素
第四章 树木园植物规划空间布局
    4.1 按照植物进化系统进行布局
    4.2 按照科属分类系统进行布局
    4.3 按照植物地理区进行布局
    4.4 按照植物生态习性进行布局
    4.5 按照植物观赏特性进行布局
    4.6 按照经济用途分类进行布局
第五章 树木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5.1 植物景观要素设计
        5.1.1 植物的种植方式
        5.1.2 植物景观时空序列
        5.1.3 植物形态立面构图
        5.1.4 植物季相与色彩
        5.1.5 植物材质与质感
    5.2 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结合
        5.2.1 植物与地形
        5.2.2 植物与道路
        5.2.3 植物与水景
        5.2.4 植物与建筑
        5.2.5 植物与标识牌
第六章 兴平市树木园植物景观设计实例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自然地理及区位概况
        6.1.3 场地分析与目标定位
    6.2 设计理念和原则
        6.2.1 设计理念
        6.2.2 设计原则
    6.3 规划平面及布局
    6.4 种植设计
        6.4.1 选择乡土树种及适生树种
        6.4.2 保持稳定的层次结构
        6.4.3 维持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6.4.4 根据观赏特性合理配置
        6.4.5 兼顾季相色彩及质感
    6.5 竖向设计
    6.6 给排水设计
    6.7 照明设计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容的界定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初步发展(1689~1897)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互市贸易
        一、齐齐哈尔互市贸易
        二、库克多博—祖鲁海图边境互市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国沿江边区农产品贸易
        一、黑龙江以北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初步发展
        二、乌苏里江以东边区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三节 俄商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一、清政府对俄国商人深入东北内地进行农产品贸易的态度
        二、松花江流域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初步展开
第二章 中国东北与俄国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1897~1917)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俄大豆贸易的兴起
    第二节 粮食贸易及俄资粮食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发展
    第三节 中俄农业交流的进一步深化
        一、畜产品贸易与技术交流
        二、茶叶贸易及种茶技术在俄国的传播
        三、中俄农业技术交流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东北与苏俄、苏联农业交流的曲折发展(1917~1949)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的曲折发展
        一、十月革命至“九·—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二、伪满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停滞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产品贸易的开展
    第二节 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在中国东北的衰变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前的曲折发展
        二、伪满时期俄资农产品加工业的萎缩
        三、解放战争时期俄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局部恢复
    第三节 农业技术交流的曲折发展
        一、十月革命至“九·一八”事变期间农畜新品种、农机具的引进
        二、伪满时期农业技术交流成果的延续
        三、东北解放区积极学习苏联先进农业科技
第四章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交流的飞跃发展(1949-1961)
    第一节 中国东北对苏联农产品贸易
        一、东北地区对苏口岸的农产品贸易
        二、苏联对输出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东北农作物质量安全措施
        三、黑龙江省对苏农产品贸易
    第二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业优良品种
        一、苏联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二、苏联畜牧良种的引进
    第三节 中国东北引进苏联农机具与进口农机具国产化
        一、苏联半机械化农具的推广使用
        二、苏联机械农具的引进与东北机械农具国产化
        三、苏联拖拉机的引进与东北地区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
        四、中国东北地区引用苏联农机具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苏联农业人员交流与互访
        一、农业专家及领导人互访
        二、聘请苏联专家来东北
        三、选派留苏学生
        四、苏联专家管理工作
第五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全面发展(1980~)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一、设立专门农业科研机构、搭建对俄科技合作平台
        二、通过农业部“948计划”实施对俄农业科技合作
        三、通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四、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实现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和内容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
        二、黑龙江省农科院与俄罗斯农科院全俄大豆所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地方科研机构农业合作项目与技术培训内容
        四、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良种、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
        一、农业劳务输出的形式
        二、吉林省对俄农业劳务输出情况
        三、中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
第六章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述评
    第一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特点
        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
        二、中国东北对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受国际市场制约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具有一定盲目性
    第二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成效
        一、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二、科技交流的成效
        三、人员交流的成效
        四、负面影响及失误
    第三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文化因素
    第四节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7)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主题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主题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有关林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研究评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产业的含义
        1.4.2 特色产业的含义
        1.4.3 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
        1.4.4 林果业相关概念
    1.5 本文的研究范围
    1.6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
        1.7.2 不足之处
    本章注释
2.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比较优势理论
    2.3 竞争优势理论
    2.4 规模经济理论
    2.5 产业经济理论
        2.5.1 产业结构理论
        2.5.2 产业组织理论
        2.5.3 产业政策理论
    2.6 农业产业化理论
    本章注释
3.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世界林果业发展概述
        3.1.1 世界林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概况
        3.1.2 世界果品贸易概况
    3.2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3.2.1 国外林果业发展概况
        3.2.2 国外林果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3.2.3 国外林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的几点启示
    本章注释
4.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剖析
    4.1 新疆特色林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1.1 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4.1.2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4.1.3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4.1.4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
        4.1.5 发展新疆林果业有利于新疆生态环境的保护
    4.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4.2.1 供需矛盾性
        4.2.2 栽培的地域性
        4.2.3 劳动密集性
        4.2.4 产销安全性
        4.2.5 生态性
        4.2.6 市场需求多重性
        4.2.7 发展的不平衡性
        4.2.8 鲜活易损性
        4.2.9 复杂性
    4.3 新疆特色林果业比较优势分析
        4.3.1 比较优势的内涵
        4.3.3 新疆林果业比较优势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
    4.4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4.4.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阶段分析
        4.4.2 新疆特色林果种植现状
        4.4.3 新疆特色林果贮藏加工现状
        4.4.4 新疆特色林果销售现状
        4.4.5 特色林果业对果农增收的贡献
    4.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5.1 基地建设水平低
        4.5.2 林果产业结构不合理
        4.5.3 科技管理水平低
        4.5.4 生产技术难已突破
        4.5.5 产业化程度低
        4.5.6 市场营销能力弱
        4.5.7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本章注释
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要素分析
    5.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5.1.1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
        5.1.2 对波特“钻石模型”的评价
    5.2 可持续视角下的林果业发展“钻石模型”
    5.3 林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
        5.3.1 自然条件
        5.3.2 气候资源
        5.3.3 水资源
        5.3.4 土地资源
        5.3.5 生物资源
        5.3.6 林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要素分析结论
    5.4 林果业发展的经济要素
        5.4.1 资本资源
        5.4.2 市场因素
        5.4.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5.4.4 林果产业结构
        5.4.5 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
        5.4.6 果农收入
        5.4.7 品牌
        5.4.8 林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结论
    5.5 林果业发展的社会要素
        5.5.1 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5.5.2 人力资源状况
        5.5.4 机械化
        5.5.5 果农组织
        5.5.6 基础设施
        5.5.7 林果业发展的社会要素分析结论
    5.6 林果业发展的环境要素
        5.6.1 生态环境
        5.6.2 自然灾害
        5.6.3 林果业发展的环境要素分析结论
    5.7 机遇
        5.7.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5.7.2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发展机遇
        5.7.3 国家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
        5.7.4 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
        5.7.5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带来机遇
        5.7.6 市场需求空间大
        5.7.7 信息化带来的机遇
    5.8 政府因素
        5.8.1 制度因素
        5.8.2 政府行为因素
    5.9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5.10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机理分析
        5.10.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5.10.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小结
    本章注释
6.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6.1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必要性
        6.1.1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6.1.2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6.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6.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
        6.2.2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方法
        6.2.3 构建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6.2.4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6.2.5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6.2.6 层次总排序
        6.2.7 权重总排序小结
    6.3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6.3.1 评价的基本步骤
        6.3.2 评价的方法-目标值和指标基础数据的确定
        6.3.3 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
        6.3.4 结论和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7.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构想
    7.1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7.1.1 SWOT 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7.1.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SWOT 分析
    7.2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战略原则
        7.2.1 指导思想
        7.2.2 战略原则
    7.3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重点
    7.4 战略规划
        7.4.1 主要果品品种规划
        7.4.2 主要果品种植基地区划布局
        7.4.3 主要果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规划
        7.4.4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7.5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选择
        7.5.1 政府驱动战略
        7.5.2 科技创新战略
        7.5.3 产业集群战略
        7.5.4 名牌果品战略
        7.5.5 人才战略
    本章注释
8.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8.1 发展模式概述
        8.1.1 模式的概念
        8.1.2 模式的特征
        8.1.3 模式的选择
    8.2 新疆林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8.2.1 生态林果业模式
        8.2.2 绿色林果业模式
        8.2.3 休闲林果业模式
        8.2.4 设施林果业模式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9. 新疆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9.1 加强林果业基地能力建设
        9.1.1 优化区域布局和调优品种结构
        9.1.2 加强良种苗木繁育工作
        9.1.3 加强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建设
        9.1.4 加强出口果品基地建设
        9.1.5 加大林果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9.1.6 加强土地管理,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9.1.7 加强节水灌溉型林果业基地建设
    9.2 通过强化产业化提高林果业加工能力
        9.2.1 林果产业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9.2.2 林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9.2.3 加快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9.2.4 建立林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9.2.5 做好产后商品化处理
    9.3 加强林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9.3.1 创新林果业科技机制
        9.3.2 创新林果业科技体系
        9.3.3 创新科技管理方式
        9.3.4 创新科技人才政策
        9.3.5 积极推广林果业机械化
        9.3.6 加强林果业标准化建设
        9.3.7 建立林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体系
    9.4 加强林果业市场营销能力建设
        9.4.1 完善市场营销体系
        9.4.2 实施果品品牌营销
        9.4.3 构建新的分销网络
        9.4.4 强化营销沟通
        9.4.5 制定有效的果品包装策略
        9.4.6 完善果品物流体系
        9.4.7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9.4.8 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9.4.9 组建果品产销战略联盟
    9.5 加快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
        9.5.1 林果业生产经营的外部性特点
        9.5.2 新疆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的目标
        9.5.3 新疆林果业灾害防控能力建设
    9.6 加快政府对林果业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9.6.1 发挥政府对新疆林果业的宏观调控作用
        9.6.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设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10. 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我国花卉展览的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花卉展览的概况
        1.1.1 花卉展览的起源
        1.1.2 花卉展览的类型
    1.2 国外研究综述
        1.2.1 发展概况
        1.2.2 研究概述
    1.3 国内研究综述
        1.3.1 发展概况
        1.3.2 研究概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我国古代花卉展览的溯源研究
    2.1 古代花卉展览的历史溯源
        2.1.1 魏晋南北朝时期
        2.1.2 唐代
        2.1.3 宋代
        2.1.4 元、明、清代
    2.2.古代花卉展览配置的艺术手法
        2.2.1 根据意境的需要
        2.2.2 对花卉进行造型
        2.2.3 结合各种造景手法
    2.3 古代花卉展览涉及的植物材料
        2.3.1 牡丹
        2.3.2 菊花
        2.3.3 兰花
        2.3.4 荷花
3 不同类型花卉展览的植物景观研究
    3.1 综合性花展的植物景观
        3.1.1 我国综合性花展的植物景观概况
        3.1.2 综合性花展的案例分析
        3.1.3 综合性花展的植物景观分析
    3.2 主题性花展的植物景观
        3.2.1 观赏性花展的植物景观
        3.2.2 科普性花展的植物景观
        3.2.3 贸易性花展的植物景观
        3.2.4 以节日庆典为契机的花展的植物景观
    3.3 专类性花展的植物景观
        3.3.1 专类性花展的案例分析
        3.3.2 专类性花展的植物景观分析
    3.4 小结
4 花卉展览设计实践
    4.1 2008北京植物园"五环连五洲"花卉展之欧洲展区玉兰花瓣园植物景观设计
    4.2 2009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园植物景观设计
        4.2.1 北京展区之北京园植物景观设计
        4.2.2 潍坊展区之北京园植物景观设计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俄进行技术创新 合作的理论依据
    (一) 通过国际合作创新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二) 通过国际合作创新有助于企业打破产业壁垒, 以较低的成本进入新产业
    (三) 通过国际合作创新能充分利用单个企业的技术资源, 有效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 通过国际合作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是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和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效方式
二 中俄进行技术创新 合作的实践意义
    (一) 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共同应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共同挑战
    (二) 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共生经济的发展
    (三) 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巩固和充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四) 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提高中俄两国综合国际竞争力
    (五) 技术创新合作有利于中国学习并借鉴经济转轨中俄罗斯技术创新的经验与教训
三 中俄进行技术创新 合作的目标与任务
四 中俄技术创新合作之领域选择
    (一) 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1.合作交流层次日显丰富
        2.合作交流区域趋于完整
        3.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展
        4.合作交流特色逐渐形成
        5.合作交流形式日趋多样
    (二) 高技术研究领域
        1.生物技术合作
        2.复合材料合作
        3.纳米技术合作
        4.宇航技术合作
    (三) 新技术研究领域
    (四) 产业创新合作领域
        1.矿业科技合作
        2.冶金和全属加工业的科技合作
        3.机械工业科技合作
        4.军工科技合作
        5.农业科技合作
        6.医药科技合作
    (五) 大中型国企技术改造领域
        1.装备制造工业
        2.制药科技工业
        3.能源科技领域

(10)太原市新优园林树种的引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应用的发展过程
        1.1.1 西方国家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1.1.2 中国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
        1.1.3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
    1.2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的相关原理
        1.2.1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原则
        1.2.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2.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方法
        1.2.4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的目标
    1.3 太原市绿化现状和树木在绿化中的地位
        1.3.1 太原市绿化现状
        1.3.2 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地位
        1.3.3 存在的问题
    1.4 太原市城市绿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4.1 尊重科学,转变观念
        1.4.2 建章立制,规范行业
        1.4.3 加强科研,狠抓源头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供试地概况
    2.2 气候
    2.3 供试材料
    2.4 研究方法
        2.4.1 栽培试验
        2.4.2 耐寒试验
        2.4.3 扦插试验
        2.4.4 引种评优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观察记录
    3.2 栽培试验树种成活率
    3.3 扦插试验
    3.4 引种评优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蒙奥生态环保科研所沙棘育种中心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探 ——以北京药用植物园为例[D]. 程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2]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区系特点及利用现状和开发对策[D]. 王金盘.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3]我国蚕桑产业转型问题研究[D]. 黄先智. 西南大学, 2013(02)
  • [4]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5]树木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红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1)
  • [6]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农业交流史研究 ——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至今[D]. 杨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7]可持续视角下的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研究[D]. 孙兰凤. 新疆大学, 2009(01)
  • [8]我国花卉展览的植物景观研究[D]. 马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9]中俄技术创新合作的必要性与领域选择[J]. 戚文海.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9(01)
  • [10]太原市新优园林树种的引选研究[D]. 薛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勐澳生态环保研究院沙棘育种中心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