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九寨沟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语克,张琼悦,张跃,肖维阳,杜杰,谢超,赵上娟,余水英,翟宗玉,郭沂,杨为亚,王定瑶,格让久,杨金秀,李英,王燕,孙鸿鸥,郭西南,周亮[1](2022)在《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资源研究:以九寨沟芦苇海解说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解说是自然保护地实现自然保护与环境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对解说资源的时空分布研究不足,且缺乏相应的实地调查方法,限制了解说系统的发展,难以满足公众对自然认知的需要,达不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开展解说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保护地的资源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苇海解说步道为例,总结了解说资源的6个选择标准,并对区域的解说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环境解说资源调查和解说系统构建提供方法借鉴。芦苇海解说步道共筛选得到195种解说资源,包括植物与菌类100种、动物62种、生态系统类型5种、地质与水文7种、天象与气候2种、文化资源19种。空间上,植物与菌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类解说资源主要分布于内侧步道,而文化类解说资源在外侧栈道分布更多;时间上,夏秋季解说资源数量最多,冬春季较少,且动植物与菌类解说资源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基于解说资源的属性、意义和分布特点,采用主旨式解说(thematic interpretation)方法设计了8条解说主旨,为解说内容的组织提供参考。
谭梦涵[2](2021)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周丽[3](2021)在《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川甘交界的高山沟壑中生活着一群神秘的白马人,人口总数约有两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文县等地。白马人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在文旅融合、民族地区谋发展的背景下,白马村寨旅游业发展迅速。少数民族文化因其生态脆弱性和文化脆弱性,民族旅游的开展势必会对白马人的民族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运用文化基因、文化分层、舞台真实等理论,采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白马人的民族文化基因进行归纳整理,针对目前白马村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文首先概述川甘白马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白马人生活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对白马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其次对川甘白马民族文化基因进行分析,构建出白马民族文化谱系图,分析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四川平武县亚者造祖村、九寨沟县甲勿上寨与甘肃文县草河坝村的旅游开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川甘白马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异同及“脱域”现象;最后分析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基因保护提出对策,以期有助于实现白马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人类灿烂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旅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本化,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必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应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
肖怡然[4](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茂莎[5](2021)在《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提出风景名胜区有着五千余年的中华历史渊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保护地类型,它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喀斯特地貌拥有分布范围广、区域面积大的特点,主要以西南地区为主,其中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占据最大面积,就贵州省而言,喀斯特地貌所占面积高达73%。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植被与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区特色和先天具备的发展优势。但是,风景名胜区存在管理体制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同时阻碍着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贵州省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管理和开发利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待更新,保护趋于被动;(2)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3)生态环境脆弱;(4)资源保护与居民经济发展相矛盾;(5)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景源利用方式单一。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访谈、SWOT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全域旅游,环城游憩带等为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1)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和考艾国家公园的发展方式。最后,在资源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2)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利用方面提出以下策略:(1)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2)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3)形成景源优势,完善全域旅游的策略。结合当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建设保护等国家战略,形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为贵州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
蔡新良[6](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滢[7](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的需求也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转变,游客对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域旅游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的重大发展战略,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国旅游行业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更是旅游业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方式,符合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整体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全域旅游的景观全域优化、服务全域配套、治理全域覆盖、产业全域联动、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不仅对A级旅游景区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让A级旅游景区监管面临着由单一景区监管向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监管转变。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和空间载体,是旅游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是个综合性的监督管理工作,既是政府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抓手,同时还涉及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等。特别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要想有效强化A级旅游景区监管,促进其高质量发展,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中,必须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加强协同治理、产业融合,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本文在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景区管理经验,提出了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对策建议,包括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景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景区管理机制,变革“门票经济”模式,促进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改革;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监管向综合的全域旅游监管转变,创新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工程,强化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整合旅游形象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部门、产业及社会、行业协同,形成共同治理A级旅游景区的监管工作格局,引导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刘青[8](2020)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价值评估和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借鉴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我国国家公园的模式逐步发展,但是其试点工作自2013年才正式开始,相比于国外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短缺、资金如何合理配置等问题,同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有较大影响。武夷山作为国家公园第一批试点之一,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地,地质形态丰富,历史年代久远,是福建省内最具代表性的游憩资源。在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对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依据消费者剩余理论,通过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估算了当地的游憩资源价值;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在评估游憩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并结合自然保护区内、外居民的受偿意愿调查,为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明确了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的方式与资金来源,目的是为了建立合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1)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游憩资源价值总量为540.52×108元,其中使用价值为265.27×108元,非使用价值为275.25×108元。其中风景区的使用价值最高,九曲溪上游其次,保护区最低;非使用价值估算结果,保护区最高,九曲溪其次,风景区最低。(2)在旅游率和消费者支出方面,东部省区尤其是福建省游客的旅游率最高,中部游客其次,西部省区游客的旅游率普遍较低;福建省游客人均消费者支出最低,西部省区游客的人均消费者支出偏高,这与客源地和旅游地的距离远近、游玩时间有关,距离越远,游玩时间越长,人均消费者支出越高。(3)在支付意愿和人均支付值方面,游客对保护区的支付意愿最高,九曲溪其次,风景区的支付意愿最低;人均支付值最高为风景区,九曲溪其次,保护区最低。支付意愿和人均支付值都与游客社会人口特征以及对旅游地的感知程度有关。风景区游客的支付意愿与客源地位置呈现负相关性,与性别、月收入、与游客的了解程度和满意程度呈现正相关性;支付值与位置呈现负相关,与月收入、了解程度、游览次数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九曲溪游客的支付意愿与客源地位置、性别呈显着性负相关,与月收入是显着性正相关;支付值与位置和职业呈现负相关,与年龄、了解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保护区游客的支付意愿与客源地位置、职业呈现显着性负相关,与年龄、文化程度、了解程度表现出显着性正相关;支付值与位置呈现负相关,与年龄、月收入、游览次数呈现显着性正相关关系。(4)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中,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和问卷调查,确定旅游生态补偿主体为各级政府,旅游生态补偿客体为国家公园当地居民。根据游憩资源价值估算和居民受偿意愿调查,制定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由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包括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而自然保护区内外居民的损失和受偿意愿差别较大,旅游生态补偿标准需要分别制定,自然保护区内的补偿标准为9000.00~14954.00元/(亩·年),区外的补偿标准为5000.00~14954.00元/(亩·年),生态补偿方式应该以造血式补偿为主,输血式为辅;旅游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旅游企业税费。
张江峰[9](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杨证轲[10](2020)在《四川藏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既定脱贫目标,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12月29日印发了《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和旅游开发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第二大藏区四川藏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乘数理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网络与实地调研法,对四川藏区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是实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举措;(2)旅游扶贫开展需要政策支持;(3)旅游扶贫的社会效应不足;(4)旅游扶贫效果受文化资源开发程度限制;(5)“生态+扶贫”是激发旅游扶贫潜力的举措。基于此,为促进四川藏区旅游扶贫进一步发展,研究认为,在未来的实践中,四川藏区(1)持续推进旅游扶贫战略,打通藏区交通大动脉;(2)加大政策鼓励力度,激活扶贫专项资金;(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旅游产业社会效能;(4)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推广藏区旅游大品牌;(5)坚持“生态+旅游”战略,实现藏区旅游持续发展
二、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九寨沟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九寨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资源研究:以九寨沟芦苇海解说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资源调查 |
1.3 解说资源时空格局分析 |
1.4 基于解说资源的解说主旨设计 |
2结果 |
2.1 芦苇海解说步道解说资源分布 |
2.2 解说资源的季节变化 |
2.3 解说主旨 |
3讨论 |
3.1 解说资源的时空分布 |
3.2 自然保护地解说资源调查方法 |
3.3 解说主旨与内容设计 |
3.4 建议和展望 |
ORCID |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
(3)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民族旅游 |
(二)白马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民族旅游 |
(二)文化基因 |
二、理论概述 |
(一)主要理论——文化基因理论 |
(二)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川甘白马人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一、白马人聚居区概况 |
(一)四川白马人聚居区 |
(二)甘肃白马人聚居区 |
二、川甘白马人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一)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
(二)精神文化旅游资源 |
(三)社会组织文化旅游资源 |
三、川甘白马人文化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 |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个性 |
第三章 川甘白马民族文化基因分析 |
一、白马民族文化基因的生存土壤 |
二、白马民族文化基因分析 |
(一)白马民族文化因素谱系图建构 |
(二)白马民族文化基因分类 |
三、白马民族文化基因的演变 |
(一)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表现 |
(二)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原因 |
(三)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影响 |
第四章 川甘白马村寨旅游开发现状及“脱域”现象分析 |
一、白马村寨旅游开发现状 |
(一)甲勿村旅游开发现状 |
(二)草河坝村旅游开发现状 |
(三)亚者造祖村旅游开发现状 |
二、白马村寨民族旅游“脱域”现象分析 |
(一)白马村寨空心化 |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脱域” |
(三)寨里打工,寨外生活 |
(四)文化特质单一化、符号化、舞台化 |
三、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比较分析 |
(一)民族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
(二)相似性 |
(三)差异性 |
第五章 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基因保护 |
一、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
二、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问题分析 |
(一)阶段性问题分析 |
(二)共性问题分析 |
三、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
(一)保护特色文化基因,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二)深挖文化基因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
(三)打造白马民族品牌,盘活民族文化资源 |
(四)不断深化社区参与,增强村民参与积极性 |
(五)加强川甘区域旅游合作,整合三地旅游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喀斯特地貌 |
1.2.1 喀斯特地貌的定义与分布 |
1.2.2 喀斯特地貌特征 |
1.3 相关理论介绍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环城游憩带 |
1.4 相关概念介绍 |
1.4.1 生态旅游 |
1.4.2 生态文明 |
1.4.3 全域旅游 |
1.4.4 国土空间规划 |
1.4.5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外国家公园的渊源 |
1.4.6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区别与联系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
1.5.2 国外典型国家公园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5 研究方法 |
1.6.6 技术路线 |
1.6.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2.1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
2.1.1 九寨沟概况 |
2.1.2 资源保护管理的策略 |
2.1.3 开发利用策略 |
2.2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 |
2.2.1 泰国考艾国家公园概况 |
2.2.2 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
2.2.3 开发利用策略 |
2.3 总结分析 |
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 |
3.1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利用现状 |
3.1.3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SWOT分析 |
4 长顺杜鹃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策略 |
4.1 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 |
4.1.1 协调各级各类规划,促进城景和谐发展 |
4.1.2 完善杜鹃湖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 |
4.1.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4.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 |
4.2.1 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旅游发展,协调景区与居民的发展 |
4.2.2 完善杜鹃湖景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策略 |
4.2.3 形成景源优势,推动全域旅游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景区的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
5.1.2 景区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7)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
2.1 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概况及对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新要求 |
2.1.1 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
2.1.2 发展全域旅游对四川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
2.2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
2.2.1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
2.2.2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现状 |
2.3 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2.3.1 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路 |
2.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3 调查的实施与结果 |
第三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重评定轻监管 |
3.1.2 监管部门协同治理意识不强 |
3.1.3 部门监管职能交叉 |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3.2.1 缺乏长效动态监管机制导致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3.2.2 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监管合力 |
3.2.3 A级旅游景区监督管理体制复杂造成景区运营意识不强 |
第四章 国内外旅游景区监管经验及借鉴 |
4.1 国内A级旅游景区监管经验 |
4.1.1 兄弟省市A级旅游景区监管经验 |
4.1.2 四川省内部分地区A级旅游景区监管特点及成效 |
4.2 国外旅游景区监管模式经验 |
4.2.1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2.2 英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2.3 德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2.4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经验 |
4.3 国内外景区监管经验借鉴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对策研究 |
5.1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促进A级旅游景区监管工作改革 |
5.1.1 创新景区监管体制机制促进景区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
5.1.2 改革景区管理机制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旅游景区开发 |
5.1.3 变革“门票经济”模式推动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
5.2 由单一的旅游景区监管向综合的全域旅游监管转变 |
5.2.1 政府主导创新实施全域旅游示范工程 |
5.2.2 打破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中的区域和行业监管壁垒 |
5.2.3 整合形象宣传增强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和竞争力 |
5.3 协同治理优化A级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监管工作格局 |
5.3.1 部门协同统筹制定促进A级旅游景区发展的激励政策 |
5.3.2 产业协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5.3.3 社会及行业协同提升A级旅游景区产品供给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调查问卷 |
附件二 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暗访表 |
(8)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价值评估和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
1.2 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
1.3 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1 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 |
1.1.1 理论体系 |
1.1.2 评估方法 |
1.2 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1.2.1 补偿主客体 |
1.2.2 补偿标准 |
1.2.3 补偿模式 |
1.3 研究述评 |
1.3.1 综合评价 |
1.3.2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公园 |
2.1.2 游憩资源 |
2.1.3 游憩资源价值 |
2.1.4 生态补偿 |
2.1.5 旅游生态补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消费者剩余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旅游资源与发展概况 |
3.1.5 生态补偿项目(工程)实施情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政府部门相关报告及统计资料 |
3.2.2 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资料 |
3.3 研究方法 |
3.3.1 游憩资源价值基本评估方法 |
3.3.2 本研究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四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价值评估 |
4.1 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使用价值评估 |
4.1.1 问卷调查设计 |
4.1.2 小区划分 |
4.1.3 计算旅游率 |
4.1.4 计算消费者支出 |
4.1.5 计算消费者剩余 |
4.1.6 使用价值估算 |
4.2 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
4.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4.2.2 游客的支付意愿与WTP值 |
4.2.3 游客的支付动机和期望用途 |
4.2.4 游客不愿意支付的原因 |
4.2.5 非使用价值估算 |
4.2.6 各因素对支付意愿和WTP值影响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5.1 问卷调查设计 |
5.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2.2 居民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认知 |
5.2.3 武夷山国家公园建立对居民的影响 |
5.3 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
5.3.1 武夷山国家公园居民面临的问题分析 |
5.3.2 旅游生态补偿原则 |
5.3.3 旅游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5.3.4 旅游生态补偿的标准 |
5.3.5 旅游生态补偿的方式 |
5.3.6 旅游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与分析 |
6.2 建议 |
6.2.1 提升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价值 |
6.2.2 健全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
6.3 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不足之处 |
附录1 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的调查表 |
附录2 旅游生态补偿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论文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10)四川藏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
1.2.2 旅游扶贫绩效研究 |
1.2.3 旅游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扶贫 |
2.1.3 旅游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乘数理论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 |
3 四川藏区旅游扶贫现状 |
3.1 贫困现状 |
3.2 旅游扶贫开发情况 |
3.2.1 旅游扶贫开发背景 |
3.2.2 旅游扶贫开发优势条件 |
3.2.3 旅游扶贫模式 |
3.2.4 旅游扶贫效果 |
3.2.5 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
3.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3.1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
3.3.2 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升,城镇化建设稳中有进 |
3.3.3 居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显着改善 |
4 四川藏区旅游扶贫绩效水平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设计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 |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2.2 建立递价层次结构 |
4.2.3 构造判断矩阵 |
4.2.4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
4.2.5 层次总排序 |
4.3 绩效水平测算与效果评价 |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2 旅游扶贫绩效等级划分 |
4.3.3 旅游扶贫绩效总体水平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旅游扶贫是实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
5.1.2 旅游扶贫开展需要政策支持 |
5.1.3 旅游扶贫的社会效应不足 |
5.1.4 旅游扶贫效果受文化资源开发程度限制 |
5.1.5 “生态+扶贫”是激发旅游扶贫潜力的举措 |
5.2 对策建议 |
5.2.1 持续推进旅游扶贫战略,打通藏区交通大动脉 |
5.2.2 加大政策鼓励力度,激活扶贫专项资金 |
5.2.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旅游产业社会效能 |
5.2.4 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推广藏区旅游大品牌 |
5.2.5 坚持“生态+旅游”战略,实现藏区旅游持续发展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存在的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九寨沟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保护地环境解说资源研究:以九寨沟芦苇海解说步道为例[J]. 张语克,张琼悦,张跃,肖维阳,杜杰,谢超,赵上娟,余水英,翟宗玉,郭沂,杨为亚,王定瑶,格让久,杨金秀,李英,王燕,孙鸿鸥,郭西南,周亮. 生物多样性, 2022(02)
- [2]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谭梦涵.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D]. 周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西南喀斯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以长顺县杜鹃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 张茂莎.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7]全域旅游背景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价值评估和旅游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 刘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四川藏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D]. 杨证轲. 成都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