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文献综述)
邹湘江,隋玉龙,卢雪澜[1](2021)在《治安学科何以成为治安科学——科学方法论与知识增长的关系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法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也是各学科知识增长并获得权威地位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外在社会建制来看,治安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要观照科学研究的标准,从研究问题确立、方法论选取、具体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来展现本学科的科学性,以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促进治安学科的知识增长。借鉴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治安学科的方法论体系架构包括建构主义的思辨研究、解释主义的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以及实证主义的实证研究。当前治安学科研究范式过度倚重建构主义,造成方法论中思辨研究过多而实证研究不足,理论知识的增长逻辑与经验世界脱节,方法论体系在研究问题的选取、方法论构成与取向、研究方法的现实操作等方面存在不科学现象,距离真正意义的"治安科学"有很长的距离。未来治安学迈向"治安科学"的道路,需要以经验性的中层知识建构为目标导引,注重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研究范式的联结关系,促进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方法论嵌合,推动定性与定量实证因果机制分析的统合,力求实现知识增长的确定性和经验性,提高学科知识体系的现实意义指向性和公共对话能力。
林韬[2](2021)在《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文中研究说明至今,设计学仍是一个较年轻的学科,探赜设计研究的策略、构建未来学科研究的体系与路径是新时代设计研究者的使命与担当。设计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从交叉学科的观念出发,它的“间性特质”反映在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的众多学科之间。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所倡导的经典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实体理论,而是一种研究的路径(Lead),或者说是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草根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定性研究领域众多路径中的一种,但与其他路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目的是溯源赓续地从经验资料中生成新理论并运用于学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和阐释研究现象本身,或是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视域、言语特征或日常生活史进行单层线性的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崇尚设计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学科视野,能“发现”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并尝试新的实验跨界与嫁接,这对明日的设计学科的设计研究来说毋庸置疑是有价值的;当然,就这一方法论本身而言,其过程又是从原生资料中“自下而上”、不断地“向史而新”的。本文主要依据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中的重要要素、特征及研究程序,交叉建构一种可行的设计研究方法:从“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的胚胎期出发,历经“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的孕育期磨练,力求“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之成熟期。最后,置身于设计研究的“实验场”从最初对研究对象的实践兴趣到实质理论“自然呈现”再到形式理论的演化生成,借鉴草根理论策略形成的理论则区别于一般的宏大而脱离语境的总结性推论,它更强调的是形成的过程和对于设计操作的导向性,以及检验其指导再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设计的转型实质是设计理念的转型。其中的机遇就隐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无比多样与绚烂的文化中,对于设计思维和策略的研究正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这些机遇的有效手段,而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试图再观察、再聚焦希望凝缩出关联设计的新问题与新理念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参考。
邓晶艳[3](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韩新峰[4](2021)在《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学的制度研究上,历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制度的整体特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冲突。对奥地利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探究可以发现这种冲突在奥地利学派个人主义方法论中是可以协调的。对这种冲突的协调是奥地利学派在演化经济学方法论上最重要的特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论述、与其它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的比较、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一些误解及对误解的澄清来搞清楚如何理解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清除演化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些混杂状况,表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从事演化经济研究的可取的方法。根据康德第一批判的哲学思想,为了保证演化经济研究的理论认知是实际可能的,避免对演化经济问题的探讨仅仅流于逻辑上的意义(meaning),演化经济理论的假设需要有客观实在性。对于假设的客观实在性而言,如果假设是经验的(empirical),则假设自然能与经验内容发生关系,在经验中能有指意,具有客观实在性;若假设是先天的(a priori),为了使得对先天假设的运用是正当的,我们需要就先天假设为何是客观有效的问题给出先验的(transcendental)证明,也即是说,我们需要以先验的方式来证明先天假设是认知演化研究下的(可能)经验事象的必要而先天的条件,而不能忽视对这类问题的先验证明。若引入超验的假设,鉴于超验的与经验的范围是两种异质的领域,我们不能机械地、不加审慎地将基于超验假设的演化经济假说应用于经验或者用经验事实检验超验的经济假说。大体上讲,在探讨经济演化问题、解释和理解社会经济演化现象时,奥地利学派比较明确地认识到,需要将对假设运用限定在经验范围之内,以便使得假设能与经验事象发生关系,获得客观实在性,使经济演化理论认知成为可能,而不能使对假设的运用越出经验的界限而进入超验的领域,以至于使凭借对假设的超验的运用所做的纯粹理性的思辨分析流于只有逻辑的意义而无客观实在性。对假设之运用的限制一方面是消极的,另一方面又是积极的,因为它可保证理性基于假设充分发挥其认知功能。在经验现象界内,奥地利学派主张用其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来研究演化经济方面的问题。在奥地利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中,能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之基本事实(data)的只是个人们在对他们自己、他者、外部世界等事象的了解、相信基础上所抱持的可成为个人们行动之原因的观念,而非个人们对他们自己、他人、外部世界等所形成的所有观点、思想。恰是个人通过对其自己、他人、外部环境等事象的了解、相信所形成的行动观念,才使个人自己、他人、外部环境等事象变成个人行动观念、行动之影响因素的。个人的行动观念所反映的思维方式是主观主义的,这种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认识论的(epistemological)范围内的认知对象的方式,而与本体论(ontological)范围内的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不相干的。由于个人们的行动是在其行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要解释、理解个人们的行动,我们就需要了解指导个人们行动的行动观念。鉴于个人们的行动观念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事实(data),为了解释、理解作为个人们行动之结果的社会经济事象,我们需要从考察指导个人们行动的观念着手,考察、探究个人们的行动、相互关系、作用及其效应,由此而在心智中将通过这种考察、探考所得到的认知综合统起来,在心智中构造有关社会经济事象的统一体。这种解释、理解社会经济事象的方法便是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主观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并不等于“方法论的个人”,亦不是可还原的或原子论的个人主义;它是一种系统的个人主义,是具有综合统一性的,其综合统一的基础在于康德批判哲学所表明的作为知性先天概念的范畴(category)的统一性。在康德批判哲学中,先天感性直观形式和范畴使得“对象依循认知(object conforms to cognition)”的思维方式成为可能,而“对象依循认知”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的体现即是社会科学中的主观主义,因此,康德第一批判的哲学思想可被视为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于未经设计的社会现象的解释、理解,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可行的。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不仅可被用于解释、理解个人们的行动,而且,由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包含对个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探究,它也能被用以探究群体层面的选择和行动、文化(行为规则)的选择和演化、自发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变迁。就制度如何对个人发挥作用的问题的解决来说,我们需要依靠一个由作为真正行动者的个人在当中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这个中介机制即是个人的认知、习得、接受和相信。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蕴含这一由个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的,是故它能被用以解释、理解制度对个人的作用、影响。因此,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能摆脱拟人论的思维,化解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整体主义)在探讨制度对个人的作用问题上所面临的制度主体性(集体性主体)问题,消解因试图用非由个人发挥作用的中间因素去连接制度与个人的做法所导致的非个人的中间因素的主体性问题。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乃是一种系统的个人主义,具有综合统一性,这样一来,我们可用它从考察个人们的行动观念出发,去探讨个人们的行动是如何对制度产生影响的问题,由此来解释、理解制度的形成、运行、演化。可见,在个人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之探究上,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一以贯之的。总之,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可使演化经济研究建立在比较可靠的微观基础之上;它并不涉及本体论的意义,换言之,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它并不宣称,个人优先于社会,个人决定社会,而是关乎在认识论的范围内如何看待个人们的行动,如何认知社会经济事象;它并不具有规范性的或价值评判的含义,而是价值无涉的。
管晓婧[5](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这使得中国面临的问题越发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使得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与大趋势越发深刻地影响中国。我们的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即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一种跨文化、跨学科、跨时空的宽广视角,迫切需要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具有民族特色、顺应时代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由此应运而生,这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选择。回首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取得丰硕成果,面向未来,它仍需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尤其要加强以“借鉴”为核心的前提省思。这是因为,借鉴不仅关乎国际比较研究存在发展的合法性基础和价值方向,还关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论基础与原则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当前亟待破解的借鉴问题包括:何为借鉴?为何要借鉴?能否借鉴?如何借鉴?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文化研究、科际整合等方法,首先探明概念内涵与借鉴价值;然后回应借鉴难题以澄清借鉴可能;最后依次分析借鉴立场、借鉴内容与借鉴方略。按照这个逻辑,全文除引言、结语外,共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概念解析与借鉴价值。重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与“借鉴”三个主概念在本选题语境下的特定内涵,进而揭示借鉴研究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价值意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本文从阶级、个体、民族视角出发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指出国际比较研究不仅要注重其阶级内涵和政治内涵,还要关注其文化内涵与民族内涵;二是国际比较内涵。国际比较更加凸显跨文化、跨制度特质,具体可从异同分析、类型划分、规律揭示、优劣评价、对话交往五个层面理解其实质;三是借鉴内涵。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所内蕴的三层矛盾提出它的三重内涵,即借鉴是促进自我与他者融通的桥梁、借鉴是深化跨文化交流对话的途径、借鉴是推动社会精神再生产的选择;四是借鉴价值。以借鉴为导向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可增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大局意识、问题意识及方法意识。第二章,借鉴难题与回应。重在回应在意识形态冲突难以避免、文化间距难以消除、话语理解应用难以对等的客观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可能。一是针对意识形态差异问题的有效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存在基于教育逻辑相通性、教育内容相通性、教育手段相通性的借鉴可能;二是针对文化间距问题的有效回应。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虽处于不同文化传统之中,但文化相通性使间距跨越成为可能。文化相通性主要包括问题指向相通性、思维模式相通性和文化张力相通性;三是针对概念屏障问题的有效回应。众多国际比较类学科都面临“概念不等价”难题,在概念屏障难以消除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存在基于概念规定对等性、基于科学规律普遍性、基于环境规约相似性的借鉴可能。第三章,借鉴依据与立场。重在挖掘与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立场的重要论述与思想启发,从而为澄明借鉴立场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经典作家虽很少直接论述这一问题,但从他们的着作中可以抽离出很多具有重大指导价值的相关论断,如“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真正标志着进步的一切都是无产阶级的研究对象”,“要善于用批判态度来看待别国经验并独立地加以检验”,“要注重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等等。这些经典论述中贯穿着三种主要立场,即民族立场、阶级立场和人类立场。因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要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民族立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阶级立场,坚持以进步解放为宗旨的人类立场。第四章,借鉴内容。重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内容的选取依据及厘定范围。首先,探究了相关国际比较类学科借鉴内容的主要类型,具体包括具有时代意义的他者议题、围绕同一问题的他者视域、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及他者方案、超越特定文化限制的“普遍”真理;其次,分析了这些学科在厘定借鉴内容时的方法论前提,具体包括自我与他者的同时在场、一般与特殊的界限划定、内容与形式的分离提纯;最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殊性提出国际比较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三类借鉴内容,即论题主旨层面的借鉴内容、研究范式层面的借鉴内容以及实践经验层面的借鉴内容。第五章,借鉴方略。重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方略。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借鉴方略。文章指出,国际比较类学科在议题设定上普遍注重平衡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代、当下与未来这三对矛盾关系。以此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要关注三大议题,即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现代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以及物质化环境中精神家园与崇高使命的构筑问题;二是实现概念通约。为了增强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国家概念名称之间交流对话的等价性与有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三种规定法”为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能够囊括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名称范畴且层次清晰的概念规定体系。其一般规定包括反映群体善恶标准的价值性规定、反映社会习俗规范的导向性规定、反映干预影响机制的灌输性规定,特殊规定包括反映阶级利益立场的意识形态性规定、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规定、反映人类进步解放要求的革命性规定、反映天神超验意旨的宗教性规定,个别规定是其奠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民族性;三是构建参照系统。参照系统是国际比较借鉴研究的坐标系,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单个评价指标的局限性。本文尝试构建三类参照系统,即基于个别国家具体指标的参照系统、基于多个国家综合指标的参照系统以及基于人类未来发展指标的参照系统。三类参照系统各有其优势与局限,因而要灵活选择、合理应用。
王新建[6](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崔艳英[7](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杜威[8](2020)在《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与制度是管理的两个核心问题,管理的主体和本质是人,管理意欲达成目标的常态性手段是制度。制度中的人是凝结着理性特征的行为主体,是人类社会化活动中的理性存在者,亦即所谓“理性的人”。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是人类在社会化生活中的一种理性活动。制度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无法离开人的理性精神、理性认识以及理性作用,而管理理论与实践同样是制度的理性功能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场域。因而,有必要以制度的理性问题为视角,就其所蕴涵的理性特征加以定义,挖掘其凝结的管理价值。本文意欲揭示制度内蕴的不同理性维度的内容与形式、功能与特征,立足制度的理性思想史,审思制度在不同管理时期呈现的理性样态、偏好与诉求,深度挖掘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在管理实践中的积极价值,概要梳理两者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偏失。它试图超越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制度的一元理性维度,探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的制度结构的二元理性解释模式,并在管理视界中展望制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方式和应然之态。显然,本研究期望解决管理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冲突,维护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逻辑体系,以推动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合理性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促进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治理现代化中走向协同之路。这不仅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诉求,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制度自觉和张扬制度自信的现实需要。
孙吉娟[9](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认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董政[10](2019)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当代中国法理学也走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艰辛的学术探索的历程中,当代中国法理学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逐渐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事业得到更加全面与深入的推进,这为当代中国法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学术契机。因此,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反思和总结自身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新的理论突破点与增长点。这样就需要从国家观入手,一方面通过梳理、分析与评判中国法理学在不同阶段所持之国家观来反思国家与法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法理学所呈现出的不同样态;另一方面,在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之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构“国家的法理论”这一理论构想。简言之,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既是一种寻找“国家”的学术反思,又是一种找回“国家”的学术构想。为了能清晰地描绘当代中国法理学之国家观的内容与变迁过程,需要建立了三个理想型,即“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和“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三个理想型是对中国法理学三个历史阶段的概括或模型化: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法理学属于一种“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以“国家与法的理论”为典型;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2005年左右),由于这个阶段法理学业已获得自身的正当性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并且各种法理论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因而这个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法理论属于“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主要考察的是以张文显教授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夏勇教授为代表的民权哲学、以公丕祥教授为代表的法制现代化理论,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法治本土资源论、以梁治平教授为代表的法律文化学;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以来至今,纵然有一些法理论还未形成气候,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但是这些法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主动地将“国家”置于其理论学说的核心位置,自觉地探究国家与法之关系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些法理学属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一法理论的典型有以强世功教授为代表的立法者的法理学、以高全喜教授为代表的政治宪法学、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大国宪制论。“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所以是“强”国家观的法理论,是因为在国家与法的关系中,国家在价值层面上居于统摄地位,法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法理论也因此成为国家理论的附属品。换言之,在“国家与法的理论”中国家(理论)比起法(理论)而过于强势,国家与法在理论上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强”一样,所谓“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弱”也是从国家与法之关系的角度界定的,只不过这种“弱”表现出更多的复杂特性。首先,国家观之“弱”表现为相对弱势,是相较于“强”国家观之绝对强势而言的。其次,国家观之“弱”还意味着包含国家视角、叙事、利益、精神、价值的国家理论的式微。再次,国家观之“弱”也指明了国家主题不再是法理学的中心主题,换言之,法理学对国家主题的关注只是法学理论自身研究的一个附带结果而已。最后,国家观之“弱”还体现为尚未建构起与法学理论相关的系统性的国家理论框架。正是基于这四点特性,国家(观)较之于法律(观)在这种法学理论模型中居于一种弱势地位。“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是指以国家为研究“视域”的法学理论范式。这一法学理想型中从国家出发重新审视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研究旨趣等,将国家重新纳入到了法学基本理论的讨论之中,并且国家与法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法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到“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再到“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国家观在当代中国法理学中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虽然目前中国法理学开始逐渐意识到国家之于法学理论的重要价值,但是总体而言将国家与法之关系作为法理学基本研究范畴的自觉性还不强,尚未建构起足以解释当代中国重大法治实践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与方法论。因此,正是在反思与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迈向“国家的法理论”。可以从时代语境、研究对象与主题构成三个方面对“国家的法理论”进行论纲性的阐述。首先,“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有四重内涵,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华民族奋斗的新目标、担当国际秩序的新角色,以及这一新时代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是新时代基本属性的不变性。新时代对于法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当代中国法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命题,“国家的法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大的题域的统摄下对具体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新时代为当代中国法理学迈向“国家的法理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研究契机,其具体表现为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的契机、注重法学宏观范式的研究契机、注重探寻国家精神的研究契机,这些契机也是“国家的法理论”今后深化研究的立足点。其次,由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理,因此作为一种法理学的“国家的法理论”当然也是以法理为研究对象,只不过这一法理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即现代国家在以法建国、以法治国过程中的法律规律、原则、方法与价值。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国家的法理论”在研究中虽然以国家作为中心视角、从国家出发来观察法律,但其落脚点是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最后,“国家的法理论”对现代国家建构之法理的研究不是漫无目的地展开,而是在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之下去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因此,还需着重分析“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国家的法理论”包含着三大主题即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当然,“国家的法理论”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这三大主题,而是集中地考察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组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也即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立宪的政党—国家理性。
二、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提纲范文)
(1)治安学科何以成为治安科学——科学方法论与知识增长的关系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科学方法论与治安学科知识增长 |
(一)作为方法论的科学 |
(二)作为科学的社会科学 |
(三)作为社会科学的治安学科 |
(四)治安学科中的科学研究 |
1. 研究问题确立 |
2. 方法论选取 |
3. 研究方法运用 |
(五)治安科学:方法论与知识增长 |
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下的治安学方法论体系 |
(一)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
1. 社会科学方法论框架 |
2. 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 |
3. 解释主义 |
4. 批判主义 |
5. 建构主义 |
(二)治安学科的方法论体系 |
1. 建构主义范式的思辨研究 |
2. 解释主义范式的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 |
3. 实证主义范式的实证研究 |
三、治安学科与科学的现实距离 |
(一)研究问题的不科学性 |
1. 治安主体关系结构窄化 |
2. 治安实体定位困难 |
3. 研究问题缺乏经验指向 |
4. 对策与问题的关系断裂 |
(二)方法论构成与取向的不科学性 |
1. 方法论内部构成中思辨研究比重过大 |
2. 方法论对因果关系的知识增长贡献不足 |
(三)研究方法的不科学性 |
1. 案例研究 |
2. 逻辑推理 |
3. 数理统计 |
四、迈向治安科学的治安学科 |
(一)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研究范式联结 |
(二)中层知识下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方法论嵌合 |
(三)定性与定量实证因果机制分析的统合 |
余论:以实证主义范式的方法论促进治安学科的科学化转型 |
(2)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背景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与策略 |
五、创新价值 |
六、研究脉络 |
第一章 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 |
第一节 设计研究“胚胎期” |
一、兴趣点与逻辑追寻 |
二、契合:“非强制性”搜集方式 |
第二节 访谈记录与文本剖析 |
一、对话访谈 |
二、书写绘制 |
三、资料阈限性 |
第三节 民族志互补兼容 |
一、互惠:资料可信性与质量 |
二、沉浸:田野资料汇集 |
第二章 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一节 开放性:原生编码 |
一、词/行/事件 |
二、逻辑梳理 |
三、编码互文建构 |
第二节 关联性:聚焦编码 |
一、联结:线性/非线性交互 |
二、敏感性:以问题为导向 |
第三节 选择性:轴心编码 |
一、多维化:类属与亚类属 |
二、人本化:沉浸式的情感/情境 |
三、核心化:文本解码为概念 |
第三章 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 |
第一节 备忘策略:概念练习 |
一、释放设计想象力:以自然思维思考 |
二、情境地图构建:集聚思维 |
第二节 “局外人”视角:举反例与“切片”法 |
一、举反例 |
二、“切片”法 |
第三节 理论“深度”与饱和 |
一、思辨思维:“深度”法 |
二、往复比较:类属饱和 |
第四章 孵化器: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
第一节 形式理论的三种模式 |
一、单区域形式理论 |
二、多区域形式理论 |
三、直接构建形式理论 |
第二节 赋能:形式理论的抽象化 |
一、批评:争鸣的启迪 |
二、演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三、顿悟:作为形式理论的表达 |
第三节 建构设计研究形式理论评价标准 |
一、反身性:“形式理论”方法论思考 |
二、格拉泽的评价原则 |
三、以往设计研究评价标准提要 |
第五章 实验场:草根理论策略在设计研究中的专题 |
第一节 文字的意蕴:汉字设计字形思维解读 |
一、古文字功能的映射:原生状态 |
二、汉字字形思维凭借:深度分析 |
三、汉字设计“法式营造”:现代呈现 |
第二节 迷失的玩具——音画幻灯的原生形态与设计迁延探赜 |
一、音画幻灯介入现代家庭娱乐活动:个体身份溯源 |
二、由跨界的视觉娱乐到明治维新后的新媒介:地域时尚思潮 |
三、地域性辐射全球化视野的未来愿景:设计动力基因 |
第三节 为设计赋能——“谱伦”绘画图式中的设计哲思 |
一、“尤罗韦司小组”中“谱伦”的缩影:概念源头 |
二、从“经典”绘画图式指向“一般”设计路径:实质理论 |
三、秩序的隐喻驱动“形式理论”生成:为设计赋能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梳理 |
二、原着《草根理论的发现:定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1967)与设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析 |
第三节 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框架 |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
一、大数据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
一、线性思维 |
二、系统思维 |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
一、普适教育 |
二、个性化培育 |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
一、认知培育 |
二、实践养成 |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
一、需求侧适应 |
二、供给侧发力 |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守正创新原则 |
三、趋利避害原则 |
四、循序渐进原则 |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
一、数据画像 |
二、精准资助 |
三、异常告警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导引 |
1.3 研究主题与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若干用语说明 |
1.5.1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 |
1.5.2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个人主义方法论 |
1.6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政治上的个人主义的区分 |
1.7 研究框架 |
1.8 可能的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单向理解 |
2.2 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还原式的理解 |
2.3 进化论的理性主义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
2.4 探讨制度对个人产生影响的方法问题 |
2.5 主观主义与个人的社会性 |
2.6 方法论的个人与整体性的意识形态 |
2.7 奥地利学派的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
2.8 利他主义与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 |
2.9 复杂系统的方法 |
2.10 卢克斯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观 |
2.11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论 |
第三章 对假设的运用之经验与超验界限的划分 |
3.1 作为根据的康德哲学思想 |
3.2 经济研究的假设运用问题的划界 |
3.3 对假设问题的考察 |
3.3.1 经济假设和经验的关系 |
3.3.2 精确理论研究中的界限问题 |
3.3.3 行动范畴与经验的关系问题 |
3.3.4 经济分析与知识的假设 |
3.3.5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的假设问题 |
3.3.6 经济学的若干反思 |
3.4 对假设问题考察的意义 |
第四章 奥地利学派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
4.1 精确的研究方法 |
4.2 纯理论上的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观 |
4.3 米塞斯之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 |
4.3.1 关于社会现象的认识的争论 |
4.3.2 人的行动之理解 |
4.3.3 集体现象的理解 |
4.4 社会研究中的个人主义方法 |
4.4.1 行动对象的性质 |
4.4.2 行动的性质 |
4.4.3 理解人的行动 |
4.4.4 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解方法 |
4.4.4.1 客观主义的社会现象观 |
4.4.4.2 集体主义的方法 |
4.4.4.3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
4.5 对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若干说明 |
4.5.1 非还原式的个人主义 |
4.5.2 基于个人的中介机制 |
4.5.3 个人的社会性 |
4.5.4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称谓上的分析 |
4.5.5 与康德批判哲学的关系 |
第五章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下的演化观 |
5.1 门格尔的社会演化思想 |
5.2 哈耶克的演化学说 |
5.2.1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
5.2.2 自发秩序观与个人主义的方法 |
5.2.3 社会秩序的不可还原性 |
5.2.4 对群体和文化演化之研究路数的解说 |
第六章 演化经济研究上的方法论比较 |
6.1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本体论的意义 |
6.2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上的歧义 |
6.3 个人与制度之互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
6.3.1 有关制度对个人发挥作用问题的研究方法 |
6.3.2 关于个人对制度之影响问题的研究方法 |
6.3.3 在探究个人与制度之互动关系上的连贯方法 |
6.4 批判实在论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
6.5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之界限 |
6.5.1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下的基本事实 |
6.5.2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下的互动关系 |
6.6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价值无涉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使命 |
(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命 |
(三)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创新与国际比较学科使命 |
二、研究述评 |
(一)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的定位 |
(二)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探索 |
(三)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借鉴问题的分析 |
(四)关于相关比较学科研究旨趣、研究方法与共同难题的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理论指导 |
(二)分析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四)研究价值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的内涵与价值 |
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内涵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
(二)国际比较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指向 |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国际比较的特定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的内涵实质 |
(一)促进自我与他者融通的桥梁 |
(二)深化跨文化交流对话的途径 |
(三)推动社会精神再生产的选择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的价值意蕴 |
(一)以借鉴为导向的价值论有助于增强学科大局意识 |
(二)以借鉴为导向的认识论有助于增强学科问题意识 |
(三)以借鉴为导向的方法论有助于增强学科方法意识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难题与回应 |
一、对意识形态差异问题的有效回应 |
(一)基于教育逻辑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二)基于教育内容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三)基于教育手段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二、对文化间距问题的有效回应 |
(一)文化相通性使间距跨越成为可能 |
(二)基于问题指向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三)基于思维模式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四)基于文化张力相通性的借鉴可能 |
三、对概念屏障问题的有效回应 |
(一)基于概念规定对等性的借鉴可能 |
(二)基于科学规律普遍性的借鉴可能 |
(三)基于环境规约相似性的借鉴可能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依据与立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相关论述与重要启发 |
(一)“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
(二)“真正标志着进步的一切都是无产阶级的研究对象” |
(三)“抽象出来的一般结果不能离开现实历史” |
(四)“要善于用批判态度来看待别国经验并独立地加以检验” |
二、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重要启发 |
(一)“要注重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
(二)“要自信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三)“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立场 |
(一)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民族立场 |
(二)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阶级立场 |
(三)坚持以进步解放为宗旨的人类立场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内容 |
一、国际比较类学科借鉴内容的主要类型 |
(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他者议题 |
(二)围绕同一问题的他者视域 |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及他者方案 |
(四)超越特定文化限制的“普遍”真理 |
二、国际比较类学科借鉴内容的厘定方法 |
(一)自我与他者的同时在场 |
(二)一般与特殊的界限划定 |
(三)内容与形式的分离提纯 |
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借鉴内容的选取指向 |
(一)论题主旨层面的借鉴内容 |
(二)研究范式层面的借鉴内容 |
(三)实践经验层面的借鉴内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方略 |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借鉴方略 |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价值与原则遵循 |
(二)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 |
(三)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价值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
(四)物质化环境中精神家园与崇高使命的构筑问题 |
二、实现概念通约的借鉴方略 |
(一)实现概念通约的方法论价值与原则遵循 |
(二)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一般规定 |
(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特殊规定 |
(四)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个别规定 |
三、构建参照系统的借鉴方略 |
(一)构建参照系统的方法论价值与原则遵循 |
(二)基于个别国家具体指标的参照系统 |
(三)基于多个国家综合指标的参照系统 |
(四)基于人类未来发展指标的参照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制度的理性问题解析 |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概念界定 |
一、制度 |
二、理性 |
三、制度的理性 |
第二节 多角度审视制度的理性 |
一、制度的理性的性质 |
二、制度的理性的作用 |
三、制度的理性的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制度的理性维度表达形式 |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基本特征 |
三、审思制度的工具理性 |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 |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
三、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向度 |
第三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逻辑关联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现象 |
三、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思想演进中的阶段性呈现 |
第一节 早期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形态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维护政治稳定统一的管理秩序 |
二、理性形态: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原始统一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技术管控下的高效率管理秩序 |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工具理性优先 |
第三节 行为科学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人性张扬下的情感型社会秩序 |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价值理性优先 |
第四节 现代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诉求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复杂管理的协同整合秩序状态 |
二、理性诉求: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实现整合的思考 |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
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
三、制度人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 |
四、实用主义哲学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启示 |
五、结构功能主义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作用 |
第二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因素 |
一、管理制度的理性功能呈现非均衡性 |
二、管理制度的理性文化生态的制约性 |
三、管理制度的理性承载主体的异化性 |
四、管理制度的理性效度评价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方式的展望 |
一、管理制度观念: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价值观 |
二、管理制度共治:制度的公共理性的整合作用 |
三、管理制度艺术:“真、善、美”理性的统一 |
四、管理制度生态:工具性与价值性人格的共生 |
五、管理制度方法:制度的理性方法论范式寻求 |
六、管理制度实践:理性精神导引下的制度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10)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理论模型的建构 |
(一)理想型的概念引入 |
(二)理论模型的建构基础 |
(三)三种理论模型 |
(四)三种理论模型的时空关联 |
第一章 “强”国家观的法理论 |
第一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时代型塑 |
第二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体系构造 |
第三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方法统摄 |
第四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批判分析 |
第五节 “真理的片段”: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弱”国家观的法理论 |
第一节 权利本位论 |
一、权利本位论的两条线索 |
二、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显露 |
三、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隐匿 |
第二节 民权哲学 |
一、权利概念:从分析哲学到政治哲学 |
二、民权哲学:个人对抗国家的政治资格 |
(一)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民权 |
(二)“集体权利—个人义务”模式 |
(三)政治冷漠与权利觉醒 |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理论 |
一、法制现代化理论与韦伯的理性观 |
二、法制现代化理论与伯尔曼的法的社会理论 |
三、立国者(代表)与第三次“法律革命”的政治解读 |
第四节 本土资源论 |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的视角 |
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经验主义、后果论与法律的“科学游戏” |
三、开放还是保守:法学的价值虚无主义 |
第五节 法律文化学 |
一、法律文化学的方法论:“事实”的突破与“意义”的想象 |
(一)“事实”的突破 |
(二)“意义”的想象 |
二、谱系学:宗法国家的诞生 |
(一)驱动化的军事战争 |
(二)附庸化的经济结构 |
(三)超越化的儒学思想 |
(四)严苛化的法律统治 |
三、构造学:宗法国家的文化构成 |
(一)身份文化 |
(二)礼法文化 |
(三)士人文化 |
四、文化解释学的困境与文化载体的变迁 |
(一)文化解释学的困境 |
(二)文化载体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 |
第一节 立法者的法理学 |
一、法理学的本体重构:从法律人到立法者 |
(一)法的本质属性:法律的国家性 |
(二)法律人的法理学 |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 |
二、立法者与不成文宪法 |
(一)不成文宪法:宪法规范的政治形态 |
(二)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 |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内部面向:政党法治国 |
(一)走出“法律帝国” |
(二)多元一体的法治共和国 |
(三)法治的中国模式:政党法治国 |
四、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外部视野:帝国与国际法 |
(一)地缘政治学与“麦金德时代” |
(二)帝国:做世界的立法者 |
(三)帝国的悖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二节 政治宪法学 |
一、政治宪法学的本体论:宪法的政治性 |
(一)思想的轨迹:从国家哲学到政治宪法学 |
(二)政治宪法学的“政治”意涵 |
(三)政治的状态: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 |
二、政治宪法学的方法论:宪制发生学 |
(一)“历史—规范主义” |
(二)“生命—结构主义” |
(三)宪制发生学的三条线索 |
三、政治宪法学的价值论:宪法的规范性 |
(一)政治宪法学的“左”与“右” |
(二)宪法的规范性:政治立宪主义 |
第三节 大国宪制论 |
一、农耕中国的时间之维 |
(一)大历史观:在长时段中拾起历史 |
(二)“拧干时间” |
二、农耕中国的空间构造 |
(一)家 |
(二)国 |
(三)天下 |
三、农耕中国的制度肉身 |
(一)皇帝 |
(二)士人 |
(三)国人/村民 |
四、农耕中国的治理之术 |
(一)文韬:农耕中国的文化宪制 |
(二)武略:农耕中国的军事宪制 |
(三)经世济民:农耕中国的经济宪制 |
五、大国末路:农耕中国的宪制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迈向“国家的法理论” |
第一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 |
一、“新时代”的多重意蕴 |
二、新时代的法理论命题 |
三、迈向“国家的法理论”的时代契机 |
第二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研究对象 |
一、法理的概念意涵与多维属性 |
二、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 |
第三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 |
一、国家理性 |
(一)国家福祉 |
(二)治国技艺 |
二、法律理性 |
(一)法律的实质理性 |
(二)法律的形式理性 |
三、政党理性 |
(一)中国梦 |
(二)执政能力 |
四、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 |
(一)政党—国家理性:政党领导的现代中国 |
(二)立宪的国家理性:国家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双向型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治安学科何以成为治安科学——科学方法论与知识增长的关系反思[J]. 邹湘江,隋玉龙,卢雪澜. 公安学研究, 2021(05)
- [2]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D]. 林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D]. 韩新峰. 山东大学, 2021(10)
- [5]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的借鉴问题研究[D]. 管晓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8]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D]. 杜威.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9]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10]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D]. 董政.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