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荧光检测的微阵列扫描仪

用于荧光检测的微阵列扫描仪

一、Microarray Scanner f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论文文献综述)

高亚坤[1](2021)在《用于RNA检测的新型微纳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电子、材料与生物科学的融合交叉正在极大的推动生物微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导致人类死亡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和病毒流行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很多疾病在早期阶段得到有效治疗的话不但可以遏制病情,甚至可以痊愈。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诊断技术不足以快速高效的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建立快速、灵敏的早期诊断平台,对快速诊断后的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研究表明RNA分子在调节细胞状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多种RNA分子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标志物。本论文针对医养健康和重大传染性疾病对快速核酸检测技术的重要需求,利用电子、材料、生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发新型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实现RNA分子的快速定量检测。论文中首先利用微纳加工技术设计和制备高通量的微流控芯片,通过与自组装的多聚赖氨酸玻璃衬底相集成,开发了用于乳腺癌相关miRNA特异性检测的微流控荧光芯片。然后利用三段式杂交技术同时检测多种miRNA,其中捕获探针与靶miRNA的一端互补,带有荧光的检测探针与靶miRNA的另一端部分互补,三段式的结构实现了无标记的miRNA检测。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所提出的微流控荧光芯片,不仅可以精确量化样品装载量,而且可以节省材料成本。该芯片还可以同时对多个miRNA进行多重检测,无需扩增,检测限达到1pM,检测时间只需要30 min,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次,我们利用纳米技术和光电检测技术,构建了一种基于AuNPs的比色、荧光和拉曼的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可以在40 min内对COVID-19的特异性RNA基因进行快速定量检测。该传感系统的构建融合Au NPs独特的光学特性和优良的拉曼增强特性,以及对单链和双链核酸分子的亲和力不同,可以完成肉眼可见的比色传感,同时,对溶液离心后,上清液中游离的双链核酸分子提供荧光信号的响应,聚集Au NPs提供灵敏的拉曼检测信号,从而成功实现了对病毒RNA的三重信号检测。最后,通过多位点探针在传感系统中的耦合,提高了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大大降低了假性信号的产生。该传感系统在三重模式下均实现了飞摩尔级别的检测灵敏度,吸收模式下检测限为160 fM,荧光模式下检测限为259 fM,SERS模式下检测限为395 fM。该工作在新冠肺炎的准确筛查、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冯前程[2](2019)在《基于Michael加成的核酸芯片基片的制备和表征》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商业化生物芯片大部分使用的是硅烷试剂修饰玻片制备的基片,该类基片一致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影响到了生物芯片的使用性能,例如同批次和批次间的重现性。另外,基片还存在化学偶联基团(例如琥珀酰亚胺酯,NHS)易于水解的问题。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玻片表面的硅烷化和后续化学偶联技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硅烷化反应的不可控性带来的问题。本文选取二乙烯基砜(DVS)代替硅烷试剂进行玻片硅羟基修饰,共价键引入乙烯基砜(VS)偶联基团,制备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核酸芯片基片。首先,本论文研究了有机碱催化剂、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反应条件对Si-OH修饰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可控性,通过改变催化剂、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均可以调节VS偶联基团的表面密度。其次,采用Sulfo-Cyanine 3 amine(Sulfo-Cy3-NH2)荧光分子,基于荧光强度评价了VS基片固定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研究表明,表面VS基团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很高反应的活性,且与商业化的醛基基片比较,VS基片具有更高的固定密度。通过改变Sulfo-Cy3-NH2浓度和反应时间能够获得不同的固定密度。实验表明VS基片在pH≤9和高湿度环境都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且VS基片与玻片同样具有非常低的荧光背景。芯片点样打印实验表明,VS基片适合于接触式点样打印,所制备的样点形状规则,信号均一。然后,将VS基片用于制备核酸芯片,并对核酸固定和杂交性能进行了考评。通过改变核酸探针浓度得到不同密度的核酸芯片,在核酸探针浓度为80μmol/L,芯片核酸探针密度达到2.7±0.1 pmol/cm2。核酸杂交实验表明,VS基片表面固定的核酸探针具有良好的空间分布,杂交效率达到64.3%,且杂交信号一致性高,检测限达到4×10-14mol/L。将4℃干燥环境长期放置的VS基片用于核酸探针打印,结果表明该类基片在空气中长期稳定。与商业化的NHS基片比较,VS基片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此外,本论文使用双(乙烯基磺酰)甲烷(BVS)制备了一种高反应活性的VS表面,将巯基衍生的甘露糖分子固定于两种VS表面。使用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研究固定的巯基甘露糖结合Con A的能力和选择性。综上,本论文基于DVS与硅羟基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核酸芯片基片,相比于传统基片具有制备制备过程可控、一致性好、稳定性高的优势。

刘畅[3](2018)在《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催化与生物传感》文中研究表明氧化锌纳米材料以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生物相容性、出色电学、光学性质,在催化、能量转换、光电子器件、气体检测、生物传感与临床诊疗等多个领域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带隙较宽等自身局限限制了其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本论文通过构建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异质结构,制备了几种新型氧化锌纳米阵列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在光电化学催化水分解、微阵列生物芯片传感等领域的应用。(1)开发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制备氧化铜/氧化锌P-N结异质结构纳米阵列复合材料并用于催化光电化学水分解反应,取得了性能上的提升并探究了性能增强的机理;(2)开发了绿色、环保原位光还原制备金属银/氧化锌和金/氧化锌的新方法,并对两种贵金属/氧化锌纳米阵列异质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在性能上进行了初步探索;(3)通过水热法在金纳米薄膜上生长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用于荧光增强微阵列生物芯片以及肿瘤标识物的检测,探究应用过程中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形貌与长度、表面亲疏水性质、荧光染料类型等因素对荧光增强效果的影响;(4)针对荧光增强微阵列生物芯片基底的构建,开发了一种具有表面等离激元荧光增强性质的纳米光栅结构,实现了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并对性能提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杨丕胤[4](2017)在《基于CCD的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荧光微阵列芯片及其相应的检测方法,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以及我们国家大力支持的一项高新技术,它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准确度高等特点,正在给生命科学研究、疾病诊断、新药研发、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目前,国外关于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也有公司将其投入生产应用。相比之下国内在该检测仪器的发展上相对较慢也相对较少,导致了国内的仪器不仅结构复杂且装置造价较高。为此,本文设计并研制了基于CCD的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在简化了检测装置的结构和提高了检测速度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在图像处理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芯片上存在的不规则点阵进行“四棱锥”模型的网格处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荧光微阵列芯片技术以及芯片上荧光微点的检测原理,说明了检测装置的荧光采集过程以及两种常见的微阵列芯片检测方式。(2)依据荧光标记染料的光谱特性,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源以及光学器件,设计了包括光路系统在内的光学引擎。同时,在检测装置的硬件电路方面进行了 STM32、温度控制、步进电机等的设计,并嵌入了基于KEIL的RTX实时操作系统来为检测装置的运行提供协同服务,对于检测装置的激发荧光与CCD响应的标准曲线也进行了测定。(3)针对荧光微阵列芯片在实际过程出现的芯片上微点阵不规则的情况,在图像处理的网格定位中采用了“四棱锥”模型来实现在微点阵不整齐的情况下的自动网格,并且该方法的网格结果明显优于投影法,为下一步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保证。(4)文章最后对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分辨率、重复性等各项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并且实现了对北京泰普的遗传缺陷芯片的检测,获取了原始图像与芯片上的荧光灰度原始数据,为后续的生化分析奠定了基础。随后对于装置的问题与改进提出了相应的探讨。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研制的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敏度达到了0.01μmol/L的程度,其重复性在4%以内,分辨率达到了 10.05μm,装置的噪声性能稳定,对于标准曲线的拟合最终发现三次样条的拟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检测误差。

郭庆生[5](2017)在《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器用于生物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量子点(QDs)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众多独特的光物理特性,如高荧光量子产率、宽谱带吸收、窄谱带发射、发射峰连续可调,以及优良的抗光漂白性。基于QDs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以及低成本、检测可视化等优势,对于开发高效的生物组分分析和疾病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在合成了多种颜色、不同结构QDs的前提下,以QDs表面的生物偶联功能化为基础,构建了多种结构的荧光探针/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DNA微阵列、编码微球阵列以及单细胞分析,分别实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microRNA(miRNA)以及细胞内Pb2+的检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不同结构的多色量子点。利用金属有机法制备了 CdSe和InP单核量子点。使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SILAR)法进行无机层包覆,制备了核/壳型CdSe/ZnS、CdSe/CdS/ZnS以及InP/ZnS量子点。此外,使用一锅法制备了三种合金型CdxSe1-xZnyS1-y、Cd1-xZnxSe和Cd1-xZnx/ZnS油溶性量子点。所制备的量子点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和较窄的半高全宽,并且发射波长连续可调(400nm-660nm),为量子点荧光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基础。2.制备了链霉亲和素修饰的量子点(strAV-QD),并开发了该纳米荧光探针应用于分子信标(MB)微阵列分析的方法。所使用的MB在5’和3’末端分别修饰巯基和生物素,并通过巯基构建微阵列。当靶标DNA不存在时,MB处于"闭合"状态;当靶标DNA存在时,杂交反应"打开" MB。由于较大的尺寸,StrAV-QD只能标记"打开"状态而不标记"闭合"状态的MB,从而实现了对靶标DNA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信噪比达到8.0。此方法避免了对靶标DNA的修饰并无需进行信号放大。通过应用StrAV-QD荧光探针标记MB微阵列进一步实现了对Ⅱ型糖尿病相关rs12255372 和 rs7903146 两种 SNP 的检测。3.制备了核酸适配体(apt)修饰的红色量子点(apt-rQD),并与绿色包硅量子点(gQD/SiO2)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双发射荧光传感器(apt-rQD@G0@gQD/SiO2),可实现对Pb2+的比率荧光检测。在该传感器中,InP/ZnS为荧光团,GO为淬灭剂,gQD/SiO2为参比荧光。当Pb2+不存在时,apt利用与GO之间的吸附作用拉近荧光团与猝灭剂之间的距离,通过纳米金属表面能量转移(NSET)作用导致量子点荧光猝灭。当apt与Pb2+特异性结合后,apt转化为G-四链体结构,使得apt-rQD脱离GO表面,NSET效率降低,rQD荧光增强,而gQD/SiO2的荧光保持不变,从而实现了比率荧光检测。由于apt-rQD、GO及gQD/SiO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备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细胞内Pb2+的检测。4.制备了二氧化硅包覆的量子点编码微球(Qbead@SiO2),并通过其表面的靶标结合以及链式杂交反应(HCR),结合小分子荧光染料染色技术,可用于对miRNA的多元、比色分析。在Qbead@SiO2表面,靶标DNA与捕获探针杂交后,可诱导两种发卡结构DNA发生约11个循环的HCR反应。HCR扩增导致小分子染料信号放大,其与Qbead@SiO2的编码荧光信号复合,进而实现了 Qbead@SiO2发光颜色变化的放大,从而允许进行有效的比色分析。这种Qbead@SiO2—HCR分析方法实现了对miRNA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分析,检测限降低至700 zmol,动态范围达到4个数量级。进一步基于四种编码微球可通过该比色分析方法实现对乳腺癌细胞中提取的四种miRNA的定量检测。

李钟卉[6](2016)在《多靶标药物筛选、药物及有害物残留微阵列芯片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微阵列生物芯片作为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以其特有的高通量、快速、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重复性好、并行分析等优点在近十几年的学术研究和应用中迅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微阵列生物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药物筛选、临床疾病诊断等领域。本论文研究并发展了基于可视化检测方法的生物芯片技术,并建立了多项食品中多种有害物同时检测的方法。此外,还发展了基于荧光微阵列蛋白芯片的双重靶标药物筛选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并建立了基于微阵列芯片的针对多种雌激素受体蛋白的药物同时筛选方法鉴于雌激素受体蛋白(Estrogen Receptor,ER)的重要生理及病理功能,它被视为一种极为重要的药物靶标。我们提出一种新颖的同时筛选针对多种雌激素受体蛋白的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方法。实验中以含有29种人工合成药物库和384种天然产物的药物库作为模型,筛选出雌激素受体蛋白新的配合物。采用微阵列芯片方法获得的它莫昔芬和雷洛昔芬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0)和其它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并从以上两个药物库中筛选鉴定出65个活性配体(5个人工合成药物和60个天然产物)。该方法的筛选结果与采用传统荧光偏振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可同时筛选针对多种受体蛋白的药物,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在高通量药物筛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前景。2.建立并发展了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的蜂蜜中四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同时检测技术发展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同时测定蜂蜜中多种禁用药物残留的方法。使用该方法食品中的四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等禁用药物可在单次实验中同时测出。该方法灵敏度高,四个检测项目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妥因代谢物AHD的检测限分别可达0.10,0.04,0.04和0.1Ong g-1。四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回收率为78%-93%。此外,该方法易于操作,检测成本低,检测速度快。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方法具有巨大潜力。3.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的多种水溶性抗生素的可视化微阵列芯片检测方法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蜂产品中四类水溶性抗生素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在单次样本处理的情况下同时检测出蜂蜜中的四环素族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链霉素。本方法的灵敏度高,对于四环素族、喹诺酮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的检测限分别可达0.98ng g1(四环素)、1.24ng g-1(诺氟沙星)、0.65 ng g-1、1.76 ngg-1。该方法对四环素、喹诺酮、林可霉素和链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6%-114%、93%-117%、99%-115%和 95%-112%。通过对 214 个实际样本的检测并与LC-MS/MS方法进行的比较可看出微阵列芯片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样本较好的普适性。相比于LC-MS/MS,微阵列芯片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企业单位和检测机构进行大量样本快速筛查。4.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的牛奶中多种有害物质同时检测技术三聚氰胺、头孢氨苄和黄曲霉毒素M1是三种典型的乳品中的有害物,非常代表非法添加物、抗生素和生物毒素。为确保乳品的质量安全,需要一种可快速筛选乳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乳品中三聚氰胺、头孢氨苄和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使用96孔板的可视化微阵列芯片技术。通过点样固定由小分子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或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制成的半抗原制备小分子微阵列芯片。多种靶标物质同时通过竞争免疫法测定。与传统的检测方法如荧光法或者化学发光法相比,显色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结果,并且可以使用商用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测。该方法对于三聚氰胺、头孢氨苄和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线分别是16.31 ng mL-1,8.21 ng mL-1和0.21 ng mL-1,全部符合国家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该方法的检测准确度高,实际样本中三聚氰胺、头孢氨苄和黄曲霉毒素M1的加标回收率分别是103.1%~106.2%、96.6%~98.3%和105.4%~109.3%。该技术可以实现牛奶中多种有害物质的同时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邵宁[7](2016)在《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入市场,其外源插入片段的组成也愈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同时,市场上未批准转基因作物的非法流通、作物及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低水平混杂时有发生,这对当前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亟需能同时检测大量靶标、快速高效、操作简单、经济的检测方法。然而目前转基因成分的多重检测方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可并行检测的靶标数目较少、扩增与检测分开使得检测步骤多耗时长、缺乏便携式检测平台等。另一方面,多重核酸检测在其它诸多领域如疾病诊断、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而转基因多重检测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当前整个多重核酸检测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以引物及反应的物理隔离为指导思想,在多个平台上成功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扩增及检测新技术,将这些方法成功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高通量检测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转基因作物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为当前整个多重核酸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提高转基因多重检测中可并行检测的靶标数目,本论文以本实验室发明的一套基于亲疏水微孔阵列芯片的多重PCR方法为基础,设计开发了一套用于转基因靶标多重并行扩增的芯片多重PCR平台和一张用于识别多种转基因靶标分子的DNA芯片,将二者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目前世界上最高通量的转基因检测平台MACRO(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n a Chip with Readout on an Oligo microarray),能够在一次反应中同时检测91种转基因相关靶标,检测范围覆盖到超过97%的现有商业化转基因作物品系。同时,用多种模拟样本和实际样本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接近100%,灵敏度满足转基因日常检测的实际要求,实验室自配复杂样本和海关抽检盲样的检测结果分别与理论预期和当前转基因检测的金标准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的结果100%一致。本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全局性监测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多重检测方法,对日常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和监管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接着,针对当前方法中扩增及检测分开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检测时间的问题,本论文进一步对MACRO技术平台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集扩增与检测于一体的FLAC(Fluorescent-Labeled Amplification and analysis on Chip)多重检测平台。我们采用TaqMan probe技术,对芯片PCR产物进行荧光标记,同时在芯片PCR后用盖片的简单方式对芯片进行封闭,使得芯片PCR后可以直接通过芯片扫描仪读取荧光信号,实现了芯片PCR产物的在片检测,使原本的检测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我们将此方法用于转基因检测中,选择了一些重要的的高频转基因元件以及转基因作物的植物内源参照基因进行测试,成功实现了对19种转基因相关靶标的一次性并行快速检测,结果初步表明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为了提高多重核酸检测的便携性,本论文利用和前述方法中同样的引物及反应物理隔离的思路,设计制作了一种集成毛细管阵列的多重微反应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视化LAMP技术,开发了一套简单快速且经济的便携式多重核酸可视化检测平台CALM(Capillary Array-based LAMP for Multiplex visual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在该方法中,我们通过特殊的毛细管微阵列设计和亲疏水处理,同时对加样装置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可以用移液器一次性将反应液非常方便地加入所有毛细管中并同步进行扩增及检测。本方法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完成反应及检测,且结果可直接肉眼检测,无需配套检测设备。本平台简单便携、对仪器和电力依赖低,未来有望用于现场实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POCT)等领域。在本论文中,我们同样将此方法应用于转基因检测,成功实现了对8种常见转基因相关靶标的快速可视化多重检测。模拟样本和实际样本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和实用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转基因作物检测和整个多重核酸检测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多种形式的微阵列为载体、以引物及反应的物理隔离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一整套简便通用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大大提高多重核酸检测的重数,同时又兼具高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简便、灵活、通用等优点。所有这些方法均被成功地应用于对多重核酸检测有着迫切需求的转基因作物检测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和相比其它传统检测方法的优势,因此,这些方法在转基因检测领域有着现实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当前多重核酸检测领域提供了一整套较好的解决方案。

薛斐[8](2014)在《CHIKV、SINV和JEV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指出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和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SINV)是甲病毒属单链RNA病毒,经蚊虫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有致病快,传播迅速等特点,其流行对世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目前缺乏对两种病毒引起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对两种病毒快速有效地进行诊断是预防控制和减缓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是RNA病毒,能引发病毒性的脑炎,经库蚊等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及太平洋等地区广泛流行。目前已应用乙型脑炎疫苗防治,但尚缺乏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因此,对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显得极为重要。基因芯片技术(Gene Chip Technology)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及高通量等特点,在对环境和临床检测上有良好的应用。目前有多种基因芯片技术,以荧光、同位素、酶标标记在核酸检测中比较普遍。但有灵敏度较低,操作复杂,对条件和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等问题,限制了这类技术在检测病例中的应用。纳米金标记比荧光标记检测在敏感性上高100倍,简便快速,不需特殊的仪器,结果肉眼可看见。本文将纳米金标记技术应用在可视化基因芯片制备中,旨在建立对CHIKV、SINV和JEV进行快速、准确、价廉、操作简单的诊断研究的可视化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探讨了CHIKV和SINV荧光检测基因芯片和可视化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及两者的比较与JEV可视化分型基因芯片的制备。主要内容包括:一、CHIKV和SINV可视化检测基因芯片和荧光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及两者之间的比较本实验室已初步建立了CHIKV和SINV荧光检测基因芯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种病毒可视化检测基因芯片和荧光检测基因芯片。我们以已有CHIKV和SINV E基因序列为模板,重新设计检测探针和引物并对探针进行氨基修饰,对引物进行荧光素/生物素修饰。使用芯片点样仪对探针进行点样,在37℃的湿润环境下将检测探针固定到醛基玻片上,同时,以分别含CHIKV和SINV E基因的质粒为模板扩增待检测片段,变性后杂交到探针芯片,洗脱后荧光标记基因芯片通过特殊扫描仪扫描分析结果,而可视化基因芯片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高度亲和的特性在检测芯片上标记纳米金,银增强实现可视化。以酶切鉴定正确的CHIKV和SINV E基因序列为模板反向转录为RNA模拟真实的CHIKV和SINV RNA,将CHIKV和SINV RNA分别与提取的PRRSV,JEV-III,AIV RNA混合逆转录获得cDNA,PCR电泳鉴定各病毒cDNA的存在,使用CHIKV和SINV特异引物对各种病毒PCR扩增靶序列并与探针芯片杂交进行可视化基因芯片特异性实验,同时也进行灵敏度、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可视化基因芯片比荧光检测芯片方法对CHIKV和SINV的灵敏度检测结果分别为2.4×10-6ng/mL,2.0×10-8ng/mL和2.4×10-4ng/mL,2.0×10-5ng/mL,两者与PCR方法比较差异显着,可视化基因芯片比荧光检测芯片灵敏度可高出100倍,并且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对两种病毒都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二、JEV可视化分型基因芯片的研制本实验室已初步建立了JEV荧光分型基因芯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JEV可视化分型基因芯片。将已设计的氨基修饰检测探针点样并固定到醛基玻片上,同时,对已有引物序列5’末端进行生物素修饰,以已有的分别含乙型脑炎病毒I型(JEV-I)和乙型脑炎病毒III型(JEV-III)的PrM和E基因序列的质粒为模板扩增待检测目的片段,变性后杂交到检测探针芯片,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高度亲和的特性在检测芯片上标记纳米金,银增强实现可视化。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JEV分型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到JEV-I和JEV-III的灵敏度分别为8.1×105拷贝数/mL和7.9×105拷贝数/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王颖[9](2013)在《基于荧光纳米探针的蛋白质微阵列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荧光检测是生物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目前已经在DNA、蛋白质的标记检测以及细胞和组织成像等研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对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制具有高通量、高灵敏检测的荧光分析材料及方法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大大发展了生物分析中荧光探针的性能。研究和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荧光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在生物分析中对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的工作中,研究和制备了具有荧光活性的银纳米粒子和包裹有荧光染料的硅纳米粒子生物探针,并成功将其应用在适配体传感器和蛋白质微阵列上,实现对蛋白质分子指标的一系列检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银纳米粒子增强荧光作用距离效应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一个基于银纳米粒子增强荧光原理的适配体传感器,并应用于腺苷分子的传感检测。首先,我们通过不同长度寡核苷酸修饰的荧光分子研究了银纳米粒子的增强荧光作用和荧光分子与银纳米粒子表面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荧光分子到银纳米粒子的表面距离为8 nm时,增强荧光的强度达到最大,当荧光分子和银纳米粒子表面的距离增大或者减小时,荧光强度都会逐渐减小。在此原理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个荧光转换“开关”。当没有目标分子加入时,Cy3荧光分子和银纳米粒子表面的距离较大,此时荧光强度相对较低,传感器处在“关”的状态;当目标分子加入后,由于目标分子和适配体的反应改变了适配体的空间构型,使得染料分子到银纳米粒子表面的距离将缩短到8 nm,从而得到最大增强的荧光强度,此时传感器将处于一个“开”的状态。实验中,我们以腺苷为目标分子,利用此传感器检测到当其浓度在200 nM到200 μM之间时具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8 nM。同时此传感器对腺苷分子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2、适配体银纳米粒子荧光传感器的组装及其在蛋白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设计了一个利用适配体识别多种蛋白质的银纳米粒子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在同一点上对多种蛋白质的同时检测。首先将寡核苷酸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固定在醛基修饰的玻璃片基表面,形成一个银纳米粒子修饰的微阵列。然后将荧光染料标记的适配体和修饰在银纳米粒子上的寡核苷酸杂交。当待测目标蛋白质加入时,蛋白质和其相应的适配体形成复合物。当这些复合物从传感器上分离以后,荧光信号会发生明显的淬灭。此纳米传感器在蛋白质的检测上具有很好的灵敏度。采用条件优化好的纳米传感器检测凝血酶,最低检测量可达0.4 fmol,在0.8 fmol到0.5 pmo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进行多重蛋白质的检测时,我们将凝血酶和IgE的混合样品加入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可以实现多种蛋白质的分别检测和同时检测。这种适配体银纳米粒子的传感器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非均相的蛋白质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高通量以及小型化等优点。3、适配体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微阵列免疫荧光检测中的应用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的适配体探针,并将其作为免疫夹心法的捕获探针应用在蛋白质微阵列的荧光检测上,实现对单一或多重蛋白质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我们首先利用此银纳米粒子适配体探针对凝血酶蛋白质进行检测,由于银纳米粒子的增强荧光作用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此探针对凝血酶蛋白质分子的捕获能力要明显强于直接用适配体作为捕获分子的情况。用此方法检测凝血酶蛋白质检测限为6.2 pM,相比于用适配体来直接捕获蛋白质分子,可以将检测限下降80倍。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制备了 PDGF-BB蛋白质的银纳米粒子适配体探针,相对于直接用适配体检测限下降了 8倍。为了适用于多重蛋白质的同时检测,我们将凝血酶和PDGF-BB的适配体同时组装到银纳米粒子上,合成的探针可以同时捕获两种蛋白质分子,实现了蛋白质微阵列上同一纳米银上两种蛋白质的同时免疫检测。我们还利用不同浓度的混合蛋白质溶液对这种探针同时捕获能力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免疫夹心检测方法在高灵敏度蛋白质微阵列荧光检测以及多重蛋白质检测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4、包裹罗丹明B的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其在蛋白质微阵列检测中的应用利用改进后的Stober方法合成了一种包裹有罗丹明B的核壳型硅纳米粒子。在制备过程中,荧光染料和有机硅先形成一个前体,然后通过和TEOS的联合水解进入硅纳米粒子。通过加入不同的APTS浓度来调节硅壳中荧光染料分子之间的距离。研究表明,荧光硅纳米粒子在溶液中的荧光强度是单独的罗丹明分子的1000倍。我们将链酶亲和素修饰到这种核壳型的硅纳米粒子上,然后将修饰好的硅纳米粒子应用在蛋白质反相微阵列芯片上检测了不同浓度的人IgG蛋白质。检测结果表明人IgG的浓度在800 fg到500 pg之间具有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100 fg,是使用Cy3作为荧光染料探针的8倍。由此可见这种包裹有荧光染料的硅纳米粒子在蛋白质微阵列的荧光检测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李慧[10](2013)在《纳米银增强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荧光分析是生物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检测方法。如何提高荧光分析灵敏度对于解决低丰度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测定极为重要。纳米银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当修饰在纳米银表面的荧光分子距离纳米银粒子表面的距离不同时,其荧光特性会发生改变。当有效控制其距离时,纳米银能够增强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从而实现荧光分析灵敏度的提高。本论文围绕纳米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探讨纳米银增强荧光的机理以及增强的规律,发展高灵敏、高特异性的荧光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纳米银聚合探针增强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基于核酸杂交的原理建立了纳米银聚合探针的检测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人IgE的灵敏分析检测。两种基于互补性核酸序列修饰的纳米银生物功能探针:Tag-A和Tag-B通过其表面核酸杂交的方式形成了纳米银聚合探针,实现了荧光信号放大的作用。此种探针的信号放大作用一方面来源于荧光分子数目的增加,另外一方面来源于纳米银对荧光分子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荧光分子距离纳米银的距离为8 nm,此距离为最佳的金属增强荧光距离,纳米银与纳米银之间的距离也通过核酸的长度控制。此种纳米银聚合探针对于人IgE蛋白质的浓度检测范围为 0.49 ng/mL-1000 ng/mL,检测限为 40 pg/mL(211 fM)。2.基于纳米银催化银离子还原的金属增强荧光方法的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的金属增强荧光方法。此方法基于荧光分子修饰的纳米银催化银离子形成新型银纳米结构。荧光信号随着新型银纳米结构的生成而大大提高,此方法在检测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和人IgE中实现了信号放大作用。纳米银探针催化银离子形成的新型银纳米结构可用于人IgE的分析检测,检测人IgE的浓度范围为0.5 ng/mL-16 ng/mL,检测限为0.25 ng/mL。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聚合的纳米粒子之间具有很小的缝隙,使得荧光分子可以自由吸收与发射光。新型银纳米结构是由纳米银颗粒催化银离子形成的一层疏松银壳,此银壳结构可以大大增强位于内层的荧光分子荧光强度,对于发射波长在436 nm-1000 nm之间的荧光分子均有增强效应。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模拟确认了银纳米结构内增强的电磁场,增强的磁场导致强烈的重叠/共振耦合及最终的荧光强度增加。3.纳米银修饰的微阵列芯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纳米银修饰的微阵列芯片作为基底增强荧光的超灵敏荧光分析方法。以银为核,银或金为壳合成制备了粒径不一的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其对不同荧光分子金属增强荧光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Ag@Ag复合物是一种通用、高效的金属增强荧光材料,它能使各种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大,而Ag@Au只能使发射波长较大的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大。当表面修饰有适配体和荧光分子的Ag@Ag复合物作为检测探针时,此探针具有很好的分析性能,可同时检测人IgE和PDGF-BB,检测PDGF-BB的检测限低于0.4 ng/mL。当Ag@Ag复合物用于制备等离子体的微阵列基底时,荧光检测的灵敏度可获得显着提高。检测PDGF-BB的线性范围为16 pg/mL-50 ng/mL,其检测限为3.2 pg/mL,具有重现性好、干扰小等特点。Ag@Ag修饰的等离子体微阵列芯片在检测蛋白质上具有高特异性及高灵敏度的特性,为荧光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4.纳米银增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分析方法的研究我们建立了 一种基于纳米银增强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传感系统并用于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的检测。荧光分子修饰的适配体(Fluorophores-functionalized aptamers)和含有淬灭基团的单链DNA(BHQ-2)杂交形成双链,并通过链霉亲和素(SA)-生物素相互作用连接至SA修饰的纳米粒子表面,形成纳米银增强的FRET传感器。实验结果显示,由于荧光分子和淬灭分子之间的FRET效应,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发生淬灭现象,传感器的荧光背景信号很低。加入PDGF-BB后,由于PDGF-BB与适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BHQ-2的离开,荧光分子荧光信号恢复,蛋白质浓度越高,荧光信号越大。和没有银纳米粒子的FRET传感器以及金纳米粒子偶联的FRET传感器相比,纳米银增强的FRET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特异性好。当PDGF-BB浓度在6.2 ng/mL-50 ng/mL及100 ng/mL-500 ng/mL之间具有很好的浓度与荧光信号的相关性,检测限为0.8 ng/mL。5.基于纳米银的磁珠分离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纳米银的磁珠快速分离与特异性检测的集成分析方法。纳米银修饰的磁性粒子(MPs-Ag)用于目标分子的捕获、分离和富集,荧光分子修饰的纳米银(Tag)探针用于产生荧光信号。此种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其检测凝血酶的检测限为2.2 pM,其它蛋白质如人血清白蛋白,溶菌酶和人IgG均无干扰。此种新方法结合了磁珠高效的分离富集功能、适配体的识别功能以及纳米银增强荧光的特性,可以成功用于低浓度蛋白质的快速检测。

二、Microarray Scanner f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croarray Scanner f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RNA检测的新型微纳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名词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信号放大技术
        1.2.2 微阵列检测技术
        1.2.3 高通量测序技术
        1.2.4 微纳生物传感技术
    1.3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1.3.1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1.3.2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3.3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在公共卫生或重大传染性检测疾病中的防控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用于乳腺癌miRNA标记物高通量检测的微流控荧光芯片
    2.1 引言
    2.2 实验原理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方法
        2.5.1 多聚赖氨酸衬底的制备
        2.5.2 多聚赖氨酸衬底的表征方法
        2.5.3 微流控芯片盖片的结构设计
        2.5.4 微流控荧光芯片的制备
        2.5.5 特异性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2.5.6 微流控荧光芯片的检测方法
    2.6 结果与分析
        2.6.1 多聚赖氨酸衬底的特性
        2.6.2 捕获探针的固定
        2.6.3 检测探针的设计
        2.6.4 微流控荧光芯片的特异性检测
        2.6.5 微流控荧光芯片的灵敏性检测
        2.6.6 微流控荧光芯片的类实际样本检测
        2.6.7 微流控荧光芯片的高通量检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比色,荧光和拉曼三信号的RNA生物传感技术及其在新型冠状病毒RNA检测应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试剂
    3.4 实验仪器
    3.5 实验方法
        3.5.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3.5.2 金纳米颗粒的材料表征
        3.5.3 特异性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3.5.4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对目标RNA的检测
    3.6 结果与分析
        3.6.1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检测可行性验证
        3.6.2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检测条件的优化
        3.6.3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的特异性
        3.6.4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的灵敏度
        3.6.5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的稳定性
        3.6.6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对类实际样本检测
        3.6.7 多探针系统检测提高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检测性能
        3.6.8 四探针系统对类实际样本的检测
    3.7 三信号生物传感系统的整体性能评价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Michael加成的核酸芯片基片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物芯片概述
    1.2 微阵列杂交型芯片的分类
    1.3 微阵列杂交型芯片的制备
        1.3.1 制备方法
        1.3.2 探针固定方法
    1.4 微阵列杂交型芯片的杂交性能
    1.5 信号检测
    1.6 微阵列生物芯片研究面临的问题
        1.6.1 基片制备的一致性问题
        1.6.2 基片的稳定性问题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2 乙烯基砜(VS)基片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操作
        2.3.1 硅片的清洗
        2.3.2 催化剂筛选
        2.3.3 温度筛选
        2.3.4 DVS浓度筛选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3.6 VS基片的制备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催化剂筛选
        2.4.2 温度的影响
        2.4.3 DVS的浓度筛选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4.5 VS基片的制备
    2.5 小结
3 乙烯基砜(VS)基片的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操作
        3.3.1 VS基片表面化学反应活性
        3.3.2 VS基片在不同pH条件下的稳定性
        3.3.3 高湿度环境对VS基片稳定性的影响
        3.3.4 VS基片的光学性能
        3.3.5 VS基片封闭试剂筛选
        3.3.6 VS基片点样实验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VS表面化学反应活性
        3.4.2 VS基片在不同pH溶液中的稳定性
        3.4.3 高湿度环境对VS基片稳定性的影响
        3.4.4 VS基片的光学性能
        3.4.5 封闭试剂的筛选
        3.4.6 VS基片的点样实验
    3.5 小结
4 核酸芯片的制备和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操作
        4.3.1 探针的固定
        4.3.2 样品杂交实验
        4.3.3 核酸芯片的检测限
        4.3.4 核酸芯片的选择性
        4.3.5 VS基片长时间放置后的探针固定性能
        4.3.6 NHS基片对照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探针固定实验
        4.4.2 样品杂交实验
        4.4.3 基因芯片的检测限
        4.4.4 核酸芯片的选择性
        4.4.5 VS基片的长期稳定性
        4.4.6 商业的NHS基片对照实验
    4.5 小结
5 糖芯片的制备和表征
    5.1 引言
    5.2 试剂和仪器
    5.3 实验操作
        5.3.1 VS化表面的制备
        5.3.2 糖的合成和固定
        5.3.3 基于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的选择性研究
        5.3.4 基于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的杂交性能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VS化表面的制备
        5.4.2 糖的合成和固定
        5.4.3 基于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的选择性研究
        5.4.4 基于生物膜层干涉(BLI)技术的杂交性能研究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催化与生物传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简述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
        1.1.2 纳米材料的特点
        1.1.3 纳米材料的发展历程:
        1.1.4 纳米材料的应用
    1.2 ZnO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ZnO纳米材料的简述
        1.2.2 ZnO纳米材料的制备
        1.2.3 ZnO纳米材料的应用
    1.3 ZnO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ZnO纳米复合材料在能源环境方面的应用
        1.3.2 ZnO纳米复合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1.4 本科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CuO/ZnO异质结纳米阵列的制备和在增强光电化学催化中的应用
    2.1 引言
        2.1.1 光电化学系统简介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料
        2.2.2 在FTO基底上制备Z_nO纳米棒阵列(ZnONR_s)
        2.2.3 Cu(OH)_2/ZnO和CuO/ZnO纳米阵列异质结构的制备
        2.2.4 PEC分解水测试
        2.2.5 设备与表征
    2.3 结果和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位光还原(Ag、Au)/ZnO NR_s纳米阵列异质结构的制备与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在FTO基底上制备ZnO纳米棒阵列(ZnONR_s)
        3.2.3 Ag/ZnO纳米阵列异质结构的制备
        3.2.4 Au/ZnO纳米阵列异质结构的制备
        3.2.5 PEC分解水测试
        3.2.6 设备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nO NR_s/Au荧光增强微阵列芯片基底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4.1 引言
        4.1.1 微阵列生物芯片简介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合成
        4.2.3 仪器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等离激元纳米光栅荧光增强微阵列芯片基底的制备与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原料
        5.2.2 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一维光栅结构
        5.2.3 在光栅基底上沉积具有等离激元性质的多层膜结构
        5.2.4 在不同基底上书写抗体蛋白质微阵列
        5.2.5 生物标识物CEA的识别检测
        5.2.6 仪器设备与表征
    5.3 结果和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CCD的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原理
    2.1 微阵列芯片
        2.1.1 微阵列芯片简介
        2.1.2 荧光产生的原理
    2.2 微阵列芯片检测方式
        2.2.1 激光共聚焦检测方式
        2.2.2 CCD检测方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的设计
    3.1 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
    3.2 光学引擎设计
        3.2.1 光源的选择评估
        3.2.2 机械结构设计
        3.2.3 滤光片组合系统设计
        3.2.4 荧光采集通道设计
    3.3 检测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3.3.1 硬件控制总体
        3.3.2 STM32
        3.3.3 温度控制电路
        3.3.4 步进电机
        3.3.5 人机界面
    3.4 检测装置的控制软件设计
        3.4.1 RTOS
        3.4.2 软件控制总体流程
        3.4.3 温度控制电路流程
        3.4.4 步进电机流程
        3.4.5 人机界面流程
    3.5 仪器标准曲线的测定
        3.5.1 标准曲线定义
        3.5.2 常用拟合方法
        3.5.3 误差分析及结论
    3.6 样机整体结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荧光微阵列图像的处理
    4.1 微阵列图像处理简介
    4.2 图像网格化介绍
    4.3 微阵列图像网格化新方法
        4.3.1 图像的预处理
        4.3.2 角度旋转及点直径估计
        4.3.3 子序列检测
        4.3.4 微阵列点检测
        4.3.5 模型建立及网格化过程
        4.3.6 网格过程优化
    4.4 微阵列图像网格化结果
        4.4.1 网格化结果的对比
        4.4.2 网格化对后续数据处理的重要意义
    4.5 微阵列图像的信息提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性能评测及应用
    5.1 实验设计与分析
        5.1.1 灵敏度测试
        5.1.2 分辨率测试
        5.1.3 重复性测试
        5.1.4 噪声测试
        5.1.5 均匀度测试
        5.1.6 对比度测试
    5.2 检测装置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器用于生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量子点概述
        1.2.1 量子点的基本概念
        1.2.2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1.2.3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1.3 量子点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1.3.1 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
        1.3.2 基于量子点的平面微阵列
        1.3.3 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
        1.3.4 基于量子点/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生物传感器
    1.4 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4.1 离子检测
        1.4.2 核酸检测
        1.4.3 生物标志物检测
        1.4.4 活体标记和细胞成像
    1.5 论文内容和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介绍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色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核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2.3.2 核壳型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2.3.3 合金型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量子点标记的分子信标微阵列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B的设计和MB微阵列的制备
        3.3.2 strAV-QDs的制备
        3.3.3 MB微阵列检测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MB微阵列对rs12255372的定量检测
        3.3.5 MB微阵列的特异性
        3.3.6 MB微阵列的重复利用
        3.3.7 多元SNP检测和编码器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pt-rQD@GO@gQD/SiO_2比率荧光传感器用于单细胞内Pb~(2+)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pt-rQD的制备和表征
        4.3.2 GO@gQD/SiO_2的构建
        4.3.3 比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4.3.4 比率荧光传感器对细胞外Pb~(2+)的检测
        4.3.5 比率荧光传感器的选择性
        4.3.6 比率荧光传感器对细胞内Pb~(2+)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二氧化硅包覆Qbead结合链式杂交反应用于microRNA的比色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Qbead@SiO_2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5.3.2 Qbead@SiO_2的荧光稳定性
        5.3.3 Qbead@SiO_2上的生物偶联
        5.3.4 Qbead@SiO_2上的靶标结合
        5.3.5 Qbead@SiO_2上的HCR反应
        5.3.6 荧光成像和比色分析
        5.3.7 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5.3.8 对细胞提取总RNA的定量检测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多靶标药物筛选、药物及有害物残留微阵列芯片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1.1.1 生物芯片概述
        1.1.2 微阵列生物芯片的制备
        1.1.2.1 生物芯片基底材料
        1.1.2.2 原位合成法
        1.1.2.3 点样法
        1.1.3 生物芯片图像获取及数据分析
        1.1.4 生物芯片检测进展
        1.1.4.1 有标记检测
        1.1.4.2 无标记检测
    1.2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2.1 药物筛选的研究现状
        1.2.1.1 高通量筛选技术
        1.2.1.2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1.2.1.3 微流控芯片技术
        1.2.2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1.2.3 食品安全检测研究现状
        1.2.3.1 食品中污染物残留
        1.2.3.2 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3.3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2.1 基于微阵列芯片的针对多种雌激素受体蛋白的药物同时筛选方法
        1.3.2.2 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的蜂蜜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的同时检测技术
        1.3.2.3 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的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及链霉素同时检测方法
        1.3.2.4 基于可视化微阵列芯片的牛奶中多种有害物质同时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种雌激素受体蛋白药物同时筛选微阵列芯片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雌激素受体蛋白芯片的制备
        2.2.3 雌激素受体蛋白对ES-Cy3的亲和力测定
        2.2.4 它莫昔芬和雷洛昔芬的竞争结合分析
        2.2.5 芯片可靠性分析
        2.2.6 方法应用及验证
        2.2.7 基于荧光偏振的筛选
        2.2.8 IC_(50)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于蛋白芯片测定亲和常数的方法
        2.3.2 雷洛昔芬和它莫昔芬与ES-Cy3竞争能力的测定
        2.3.3 方法可靠性评估
        2.3.4 方法验证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种禁用药物残留检测的可视化微阵列芯片方法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
        3.2.3 蜂蜜样本
        3.2.4 半抗原合成
        3.2.5 纳米银颗粒标记的羊抗小鼠IgG(Silver-nanoparticle labelled goat-anti-mouseIgG,AgNP-GaMIgG)合成
        3.2.6 微阵列芯片免疫分析
        3.2.6.1 微阵列芯片制备
        3.2.6.2 样本前处理步骤
        3.2.6.3 间接竞争免疫分析法步骤
        3.2.6.4 微阵列芯片成像与数据分析
        3.2.6.5 交叉反应
        3.2.6.6 微阵列芯片方法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的比较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阵列芯片设计原则
        3.3.2 微阵列芯片分析条件优化
        3.3.3 交叉反应率
        3.3.4 校正曲线
        3.3.5 方法验证
        3.3.6 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的比较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种水溶性抗生素的可视化微阵列芯片检测方法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
        4.2.3 蜂蜜样本
        4.2.4 半抗原的制备
        4.2.4.1 四环素包被抗原(TC-OVA)的制备
        4.2.4.2 氟喹诺酮包被抗原(QN-BSA)制备
        4.2.4.3 林可霉素包被抗原(LCM-BSA)的制备
        4.2.4.4 链霉素包被抗原(STM-OVA)的制备
        4.2.5 纳米银颗粒标记的羊抗小鼠IgG(Silver-nanoparticle labelled goat-anti-mouseIgG,AgNP-GaMIgG)合成
        4.2.6 微阵列芯片免疫分析
        4.2.6.1 微阵列芯片制备
        4.2.6.2 样本前处理步骤
        4.2.6.3 间接竞争免疫分析法步骤
        4.2.6.4 微阵列芯片成像与数据分析
        4.2.6.5 交叉反应
        4.2.6.6 微阵列芯片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阵列芯片分析条件优化
        4.3.1.1 抗原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4.3.1.2 抗原抗体反应的温度
        4.3.2 交叉反应率
        4.3.2.1 单个项目所含多种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
        4.3.2.2 各检测项目之间的交叉反应率
        4.3.3 校正曲线
        4.3.4 方法验证
        4.3.5 与标准方法的比较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牛奶中多种有害物质的微阵列芯片检测方法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银纳米颗粒标记的二抗制备
        5.2.3 微阵列芯片的制备
        5.2.4 样本前处理
        5.2.5 竞争免疫反应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阵列芯片反应条件优化
        5.3.2 银纳米颗粒上的抗体固定
        5.3.3 标准曲线与灵敏度
        5.3.4 交叉反应
        5.3.5 微阵列芯片精密度
        5.3.6 稳定性测试
        5.3.7 实际样本验证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转基因作物及其检测方法
        1.1.1 转基因作物的概念及其发展应用现状
        1.1.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以及检测的需求和挑战
        1.1.3 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
    1.2 多重核酸检测
        1.2.1 多重核酸检测需求及应用
        1.2.2 多重核酸检测方法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MACRO转基因高通量检测平台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的试剂、耗材
        2.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作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2.2.2 基因组DNA的浓度测定与评价
        2.2.3 亲疏水微孔芯片的制作及后续处理
        2.2.4 特异性引物设计及点制
        2.2.5 特异性探针设计及点制
        2.2.6 两次PCR扩增过程
        2.2.7 扩增产物的检测
        2.2.8 检测结果的导出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2.3.1 MACRO转基因高通量检测系统的建立及流程
        2.3.2 转基因特异性靶标序列的整理与最终检测范围的确定
        2.3.3 方法特异性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2.3.4 体系灵敏度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2.3.5 实际样品的检测实验及结果
        2.3.6 检测结果分析软件的开发
    2.4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FLAC扩增检测一体式多重核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的试剂、耗材
        3.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纯化及浓度测定与评价
        3.2.2 亲疏水微孔芯片的设计、制作与表面处理
        3.2.3 TaqMan引物探针的设计和筛选
        3.2.4 TaqMan引物探针在亲疏水性芯片上的点制
        3.2.5 芯片荧光PCR反应
        3.2.6 芯片封装及扫描
        3.2.7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1 FLAC扩增检测一体化核酸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流程
        3.3.2 转基因高频靶标的整理
        3.3.3 相应TaqMan引物探针的设计、筛选及最终检测范围的确定
        3.3.4 方法特异性的验证
        3.3.5 方法灵敏度的测定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CALM便携式多重核酸可视化检测平台的构建及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耗材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作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及其浓度测定与评价
        4.2.2 常规LAMP反应
        4.2.3 毛细管阵列的设计、制作及表面处理
        4.2.4 引物在毛细管内的固定
        4.2.5 基于毛细管阵列的多重LAMP反应
        4.2.6 结果检测和数据分析
        4.2.7 Real-time PCR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ALM平台的原理和步骤
        4.3.2 LAMP反应体系的加载与分隔
        4.3.3 基于CALM平台的LAMP扩增和交叉污染测试
        4.3.4 CALM平台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
        4.3.5 基于CALM平台的实际样品检测
    4.4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105 对验证成功的特异性引物
    附表2 105 对用于构建质粒的引物
    附表3 最终91 个转基因靶标的引物探针信息
    附表4 转基因靶标事件所含元件信息
    附表5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样本Real-timePCR验证的引物和探针信息
    附表6 10个SHCIQ样品的Real-timePCR实验Ct值信息
    附表7 用于芯片荧光PCR在片检测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序列信息
    附表8 用于CALM平台的LAMP引物序列信息
    附表9 CALM实验中SHCIQ样本Real-timePCR验证的引物和探针信息
    附表10 CALM平台验证中5个SHCIQ样品的Real-timePCR实验Ct值信息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8)CHIKV、SINV和JEV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CHIKV 和 SINV E 基因序列分析和已有质粒克隆及鉴定
    1.1 材料
        1.1.1 应用软件
        1.1.2 菌株和质粒
        1.1.3 主要仪器
        1.1.4 主要试剂和工具酶
        1.1.5 溶液配制
    1.2 方法
        1.2.1 CHIKV 和 SINV E 基因序列分析
        1.2.2 CHIKV 和 SINV 质粒的酶切鉴定
        1.2.3 CHIKV 和 SINV 酶切产物的回收纯化及测序
        1.2.4 CHIKV 和 SINV 质粒的克隆
        1.2.5 CHIKV 和 SINV 探针及引物设计
    1.3 结果
        1.3.1 CHIKV 和 SINV E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1.3.2 分别含 CHIKV 和 SINV E 基因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1.3.3 克隆分别含 CHIKV 和 SINV E 基因质粒的浓度测定
        1.3.4 CHIKV 和 SINV E 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
        1.3.5 CHIKV 和 SINV 引物探针设计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CHIKV 和 SINV 荧光基因芯片和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制备
    2.1 材料
        2.1.1 质粒和病毒
        2.1.2 主要试剂和工具酶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2.2 方法
        2.2.1 探针点样、固定、洗脱
        2.2.2 CHIKV 和 SINV 质粒扩增
        2.2.3 CHIKV 和 SINV 质粒扩增产物杂交探针芯片
        2.2.4 荧光检测基因芯片扫描
        2.2.5 可视化检测基因芯片标记纳米金
        2.2.6 银增强实现可视化
        2.2.7 两种检测芯片灵敏度检测
        2.2.8 两种检测芯片特异性检测
        2.2.9 两种检测芯片重复性检测
    2.3 结果
        2.3.1 检测探针点样矩阵
        2.3.2 CHIKV 和 SINV 质粒目的片段扩增电泳鉴定结果
        2.3.3 荧光检测基因芯片结果
        2.3.4 可视化检测芯片结果
        2.3.5 两种检测芯片灵敏度检测结果
        2.3.6 两种检测芯片特异性检测结果
        2.3.7 可视化检测芯片重复性检测结果
    2.4 讨论
        2.4.1 芯片探针点样及固定优化
        2.4.2 芯片杂交反应条件优化
        2.4.3 纳米金标记及银增强优化
        2.4.4 芯片检测结果的判定
第三章 JEV 已有质粒阳性克隆及鉴定
    3.1 材料
        3.1.1 菌株和质粒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
    3.2 方法
        3.2.1 JEV-III 质粒酶切鉴定
        3.2.2 JEV-III 酶切产物回收纯化及测序
        3.2.3 JEV-I 和 JEV-III 已有质粒克隆
        3.2.4 JEV 鉴别用检测探针、阳性坐标探针和扩增引物设计
    3.3 结果
        3.3.1 克隆质粒浓度测定
        3.3.2 JEV-III 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3.3.3 JEV-III 测序结果和 JEV-I 合成序列
        3.3.4 检测探针、阳性坐标探针及扩增引物设计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JEV 可视化分型检测基因芯片制备及初步应用
    4.1 材料
        4.1.1 病毒和质粒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溶液配制
    4.2 方法
        4.2.1 检测探针点样、固定、洗脱
        4.2.2 JEV 待检测目的片段扩增
        4.2.3 扩增产物杂交探针芯片
        4.2.4 基因芯片标记纳米金
        4.2.5 银增强实现可视化
        4.2.6 灵敏度检测
        4.2.7 特异性检测
        4.2.8 重复性检测
        4.2.9 JEV 分型可视化基因芯片初步应用
    4.3 结果
        4.3.1 JEV 质粒扩增结果
        4.3.2 可视化检测基因芯片对乙型脑炎分型检测结果
        4.3.3 灵敏度检测结果
        4.3.4 特异性检测结果
        4.3.5 重复性检测结果
        4.3.6 初步应用检测结果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一、CHIKV和SINV危害性及流行情况
    二、CHIKV和SINV检测方法进展
    三、JEV危害性及流行情况
    四、JEV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五、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参考文献
    摘要
个人简历
参与课题
硕士生期间投稿文章

(9)基于荧光纳米探针的蛋白质微阵列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银纳米粒子增强荧光效应
        1.1.1 银纳米粒子增强荧光效应原理
        1.1.2 银纳米粒子增强荧光效应在生物荧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1.2 量子点
        1.2.1 量子的光学特性
        1.2.2 量子点的制备
        1.2.3 量子点在生物荧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1.3 核壳型硅纳米粒子
        1.3.1 核壳型荧光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和特性
        1.3.2 硅纳米粒子在生物荧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和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银纳米粒子增强荧光作用距离效应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银纳米粒子传感器的制备
        2.2.3 腺苷的检测
        2.2.4 LSPR分析
        2.2.5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
        2.2.6 荧光强度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适配体传感器的设计
        2.3.2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3 腺苷分子的检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适配体银纳米粒子荧光传感器的组装及其在蛋白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
        3.2.3 银纳米粒子传感器的制备和蛋白质检测
        3.2.4 高通量的银纳米粒子微阵列的制备和蛋白质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银纳米粒子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实验条件的选择
        3.3.2 单分析物的检测
        3.3.3 多重分析物的检测
        3.3.4 银纳米粒子传感器在高通量检测中的应用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适配体银纳米粒子探针在蛋白质微阵列的免疫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仪器
        4.2.2 银纳米粒子捕获探针的合成
        4.2.3 微阵列免疫分析过程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蛋白质微阵列免疫反应条件的选择
        4.3.2 凝血酶和PDGF-BB的免疫检测
        4.3.3 银纳米粒子适配体探针的多重蛋白质检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包裹罗丹明B的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其在蛋白质微阵列检测中的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包裹罗丹明B的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5.2.3 制备链酶亲和素修饰的硅纳米粒子
        5.2.4 制备反相蛋白质微阵列
        5.2.5 免疫反应和荧光检测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包裹罗丹明B的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5.3.2 蛋白质微阵列中免疫分析条件的筛选
        5.3.3 SA修饰的硅纳米粒子在反相蛋白质微阵列的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纳米银增强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银的功能化修饰
    §1.2 电化学法
        1.2.1 DNA分析
        1.2.2 蛋白质分析
        1.2.3 其它生物分子分析
    §1.3 银增强荧光法
        1.3.1 纳米银增强荧光
        1.3.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1.3.3 粒子-粒子/基底相互作用
        1.3.4 银膜增强荧光
        1.3.5 生物分析应用
    §1.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
    §1.5 比色法
    §1.6 化学发光法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银聚合探针增强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
        2.2.2 仪器
        2.2.3 纳米银的制备
        2.2.4 Tag-A的制备
        2.2.5 Tag-B的制备
        2.2.6 Tag-C的制备
        2.2.7 分析流程
        2.2.8 纳米银增强荧光效应的验证
        2.2.9 线性关系和检测限
        2.2.10 LSPR峰的测定
        2.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的性质
        2.3.2 聚合探针的增强荧光
        2.3.3 荧光检测方法的的建立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纳米银催化银离子还原的金属增强荧光方法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仪器
        3.2.3 纳米银探针的制备
        3.2.4 蛋白质SA的检测
        3.2.5 人IgE的检测
        3.2.6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银纳米结构的金属增强荧光
        3.3.2 蛋白质分析检测
        3.3.3 银纳米结构增强荧光机制的研究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纳米银修饰的微阵列芯片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仪器
        4.2.3 Ag@Ag和Ag@Au的制备
        4.2.4 荧光分子修饰的纳米银粒子
        4.2.5 寡核苷酸修饰的Ag@Ag和Ag@Au
        4.2.6 Ag@Ag和Ag@Au的增强荧光效应
        4.2.7 Tag-A的制备
        4.2.8 人IgE和PDGF-BB的同时检测
        4.2.9 Ag@Ag修饰方法的优化
        4.2.10 Tag-B和Tag-C的制备
        4.2.11 Antibody-Ag和antibody-Ag@Ag的制备
        4.2.12 检测PDGF-BB的条件优化
        4.2.13 PDGF-BB检测方法的建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Ag和Ag@Au的制备
        4.3.2 Ag@Ag和Ag@Au的增强荧光效应
        4.3.3 Tag-A同时检测人IgE和PDGF-BB
        4.3.4 Ag@Ag功能化修饰方法的筛选
        4.3.5 Ag@Ag等离子体微阵列芯片的制备
        4.3.6 PDGF-BB检测方法的建立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纳米银增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分析方法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
        5.2.3 纳米银的制备
        5.2.4 纳米金的制备
        5.2.5 SA修饰的纳米银
        5.2.6 纳米银增强的FRET传感器的建立
        5.2.7 PDGF-BB检测方法的建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纳米粒子的表征
        5.3.2 纳米银增强的FRET传感器的优化
        5.3.3 四种FRET传感器的检测性能比较
        5.3.4 PDGF-BB检测方法的建立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纳米银的磁珠分离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和试剂
        6.2.2 仪器
        6.2.3 Tag的制备
        6.2.4 MPs-Ag的制备
        6.2.5 MPs-aptamer-A的制备
        6.2.6 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Ps-Ag/Thrombin/Tag复合物的形成
        6.3.2 分析条件的优化
        6.3.3 纳米银增强荧光分析
        6.3.4 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
    §6.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Microarray Scanner for Fluorescence Dete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RNA检测的新型微纳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D]. 高亚坤. 山东大学, 2021
  • [2]基于Michael加成的核酸芯片基片的制备和表征[D]. 冯前程.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3]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催化与生物传感[D]. 刘畅. 吉林大学, 2018(04)
  • [4]基于CCD的荧光微阵列芯片检测装置的设计[D]. 杨丕胤. 福州大学, 2017(04)
  • [5]基于量子点的荧光传感器用于生物分析研究[D]. 郭庆生. 东南大学, 2017(09)
  • [6]多靶标药物筛选、药物及有害物残留微阵列芯片方法的研究[D]. 李钟卉. 南京大学, 2016(05)
  • [7]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邵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CHIKV、SINV和JEV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薛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 [9]基于荧光纳米探针的蛋白质微阵列检测方法研究[D]. 王颖. 南京大学, 2013(05)
  • [10]纳米银增强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李慧. 南京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用于荧光检测的微阵列扫描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