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心网络“地雷”(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娜[1](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认为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威廉·克里斯蒂,王波,王一多,苏士浩[2](2019)在《独行间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新苏联人第一章1936年,苏联阿塞拜疆骡子的脾气上来了,喉底鼓动着沉沉的声响。趁它还没叫唤起来,阿列克谢赶紧从地上跃起,顺着它的鼻子、耳朵捋着。它要是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叫声,就会把他们所有人都毁了。终于,骡子在沙子里来回蹭着前蹄,消停下来,不作声了。若是一头骡子恼了,只要让它想点别的,很快它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真的不能逆着它的性子硬来。当然,别人肯定会抽打这些牲畜,但话又说回来,
巩志强[3](2020)在《军事历史类电脑游戏本地化中的用户体验提升策略 ——以《英雄连2》本地化项目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电脑游戏本地化翻译行业崛起,然而相关研究却仍显不足。本文通过对《英雄连2》游戏本地化翻译项目的研究,探讨在大型军事历史类电脑游戏本地化项目过程中,如何在项目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原文复杂的格式命令、多样的文本语体、大量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夹杂其中的错误信息和不符合本国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的信息等挑战,较为成功地提升译文的用户体验,完成质量令用户满意的译文。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时间较为紧张、文本量极为巨大的大型军事历史类电脑游戏本地化翻译过程中,除在初译人选确定时尽量选择对相关历史背景较为熟悉的译员的前提之外,还应注意:1.要正确使用标签、提示、格式以确保界面显示正确清晰;2.要对部分专业术语、缩略语等进行解释说明以帮助新玩家或相关知识欠缺的玩家更好地了解游戏内容;3.注意勘正原文错误;4.注意过滤和调整不符合本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习惯的信息;5.翻译过程中时刻与玩家群体保持交流以解决一些较难处理的术语和保持更新反馈等。
方舢[4](2019)在《与地雷的漫长告别》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新闻特稿、短视频、信息图等全媒体报道形式,采用了一对一访谈、体验式采访等采访方式,以“地雷”这一特殊的武器作为侧写与串联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突破点,聚焦于曾经的战争东线前沿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呈现了一幅被战争改变命运的人物群像,并兼具反思了地雷作为战争武器之所以被国际社会于1997年通过《渥太华公约》禁止使用的原因及历史背景,以期在战争爆发四十周年之际,让读者再次思考反战与和平的价值。
郭姝艳[5](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何蓓[6](2018)在《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武器系统的自主性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武器系统出现在战场上。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意味着战场上有关武力使用的决定可能越来越无需人为干预、甚至完全由机器做出。这一特性不仅带来了武器装备、战争理论和作战模式的改变,引发国家力量对比产生变化,还会给国际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对现有的国际法体系形成重大挑战。国际社会研究并考虑如何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规制已迫在眉睫。而中国由于现有的实际情况,更应该对自主武器系统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做好相应准备。本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自主武器系统进行术语界定并梳理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在对已有的术语界定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从武装冲突法的角度将自主武器系统定义为: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在关键功能上具有自主性,无需人类干预能独立选定目标并发起攻击的武器系统。其中人工智能是其技术基础,自主性是其核心特性,武器系统是其所属类别。目前,具有自主性能的导弹防御系统、“哨兵”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等武器系统已运用于多个国家的现役装备中,未来呈现出部署空间不断拓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武器自主性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冲击现有武力使用规则,加大了军备控制的难度。自主武器系统“隔离因素”所带来的距离上的安全感,降低了开战的门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进攻所需的成本小于防御,更是开启了拥有该项技术的一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打击的可能性。自主武器系统技术上的易扩散性会加大了军备控制的难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将引发国家力量对比产生变化,给国际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规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梳理现有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在内的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国际法尚未形成专门的条约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现有国际法文件中所确立的规则和原则适用于自主武器系统。但这些国际法文件大多只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针对性不强。在国家层面直接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立法规制的国家有美国和英国。第三章主要是探讨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人道法的挑战。从武器控制法来看,虽然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条约禁止或限制自主武器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武器系统本身的合法性不受相关规则的约束。作为一个武器平台,自主武器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搭载被现有国际公约禁止或限制的武器类别。从作战行为法来看,自主武器系统虽然擅长定性分析,但其对战场环境不具有情境意识和能力,因而,实战中使用自主武器系统会对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和预防措施形成较大冲击。同时,将使用致命武力对人进行生杀予夺的决策权交于自主武器系统,与马尔顿条款所倡导的“人道原则”、“公众良知”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第四章主要探讨滥用自主武器系统的责任承担问题。自主武器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将被动的军事装备提升为主动的战斗员,也引发责任承担的困境。这一困境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又有法律层面的因素。未来智能化战争中,无论战斗机器人系统如何高度智能化,人作为战争的主导因素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与战斗机器人的战场协作方式。要避免陷入将自主武器系统人格化的误区,在现有的国际法框架内,通过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对使用自主武器系统违反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责任进行追究。第五章主要研究如何完善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规制。目前,由于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学界及各国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规制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主张通过建立新条约事先立法的方式禁止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也有人认为通过限制自主武器系统使用的具体情况和任务的方式就能解决自主武器系统的规制问题,无需专门立法。全球化加速了高科技武器应用的进程,促进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关注是规制基础;把握军事必要与人道要求的动态平衡是立法要义;建立完善各国新武器法律审查机制是关键环节。构建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制度需以预防为主导、以安全为核心、以伦理为先导。在立法上采取软法——条约的两步走模式,对自主武器系统军事上的发展采取分级限制的方式。第六章主要讨论自主武器系统与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军用人工智能武器引发的智能化军事革命浪潮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要积极应对,加强智能化国防建设,抢占国防科技制高点。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还应积极参与自主武器系统国际规制进程,在国际合作基础下,积极推动相关军控谈判和制度建构,并在总体统筹规划下健全国内相关立法。结论认为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势不可挡,在短期内通过立法完全禁止或暂停其开发、使用是不明智的,可以通过政府间对话先制定软法性质的行为规范,待到时机成熟,采取限制类型与限制活动类型相结合方式,制定条约来进行规制。
曾探[7](2018)在《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文中提出建设和平是冷战后联合国为解决国家内部冲突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构建和平的基础与结构,确保和平在冲突结束后难以逆转。建设和平的内涵丰富,其积极吸收了和平学理论中的“积极和平”思想、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民主和平论”和国际新安全观中的“人类安全”理念的养分。这些理论学说赋予了建设和平内在的价值追求、政治愿景以及人道使命。在具体实践中,非洲地区因国家内部冲突频繁,成为联合国开展建设和平活动的主要区域。建设和平活动最初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框架下实施的,以冲突后国家的政治重建为核心目标。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目标日益多元化,超出了维和行动的狭隘范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参与到建设和平的活动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政治大国战略驱使,日本较早关注和参与非洲国家内部冲突治理。在治理思路上,日本总体上遵循着西方的“自由民主”建设和平范式,但同时又根据自身对外援助的经验,重视发展的作用,把大量经济社会支持内容纳入到建设和平援助的具体活动中,试图构建出一套以发展为导向的建设和平模式,以形成在非洲安全治理领域的话语权。随着现实变化,日本的建设和平援助突破了建设和平概念的边界,不再局限于支持非洲国家预防冲突以及参与冲突后国家巩固和平,而广泛涉及反恐、反海盗、跨国犯罪等新安全课题。由此,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从传统安全领域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从国家内部冲突治理扩展至地区安全治理,这极大充实了日非安全合作的内涵。就本质而言,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是国家利益使然,而非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维护和实现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日本希望通过建设和平援助,在经济上既能保障本国能源供应稳定,又能推动日本企业抢占非洲新兴市场;在政治上争夺非洲安全治理话语权,并借助非洲国家力量实现“入常”夙愿;在战略上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同时支持美国非洲反恐战略。由于大湖地区、非洲之角和萨赫勒地区与日本的利益联系紧密,因而成为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主要区域,具体表现为更强的支持力度、广度和深度。日本的建设和平援助主要依附于发展援助系统,但众多非发展援助部门的行为体也被纳入建设和平援助的整体框架。此外,日本十分重视与国际援助伙伴的互动合作以及理念的构建和传播。因此,从属性、多主体性、多边性和理念性是日本建设和平援助的基本特征。在一个被扩展的发展援助框架下,日本得以突出建设和平援助的非军事色彩,彰显自身的援助特色,同时又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行为体合作以弥补发展援助机制在功能上的不足,具体而言,与防务部门和安全部门合作以增强安全方面的能力;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以使援助活动能够深入到不稳定地区和草根阶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以获取道义权威。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涉足人道援助、冲突后国家重建、地区安全合作以及国际维和四个领域,在这四个领域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贡献程度不尽相同,并部分地促进了本国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但也存在难以现实的目标。
施新佳[8](2017)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文中认为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样态的龃龉和此消彼长。梳理和解读它们背后潜隐的信息符码,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话语支持。
赵玮[9](2017)在《太岳根据地的地雷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山西广大人民为保卫家园纷纷拿起刀枪加入抗击侵略军的队伍,并逐步建立了各个根据地和民兵组织。山西革命历史档案中记载了一些太岳革命根据地民兵学习、制造、使用和改造地雷的实际情况,民兵劳武结合,以地雷为主要武器,创造了很多种巧妙的战法,配合八路军,沉重打击了敌伪军,为结束阎锡山的反动统治和全国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立足于此背景,本文以抗战时期太岳区民兵的主要武器——地雷为研究对象,从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研究其原料、配方、制作技术、埋设技术、伪装技术、贮存技术以及他们利用地雷作战的战役等为基础,探究地雷技术在太岳抗战中的意义,以及雷患对后期地方、国家乃至世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给读者展现这一历史时期太岳区民兵作战的真实情况,为今后研究火药和战争武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史料基础,同时希望引起人们对于技术安全的重视与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写明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太岳革命根据地及地雷的基本情况”,主要介绍了太岳区一词的由来,太岳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经过,与其将近十二年来的管辖范围的变更,及最后撤销的时间等情况;此外还介绍了地雷在我国的发展简史,并且从地雷的组成、分类、用途和使用原则等四方面介绍了地雷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地雷的制作技术”,主要介绍了山西革命历史档案中记载的地雷的雷壳、炸药、火具、引信四大部分的制作方法,既包括从其他地区学习来的已成定式的制法,还包括太岳根据地民兵自己研究的配药比例和零件的制法。第四部分——“地雷的埋设、伪装和贮存技术”,本节首先介绍了地雷的基本埋法、适用埋法和群雷的埋法,其次由于地雷的伪装直接关系到埋雷的成功与否,所以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地雷的伪装法,最后介绍了地雷的防潮方法和从制造炸药到埋设地雷的注意事项。第五部分——“地雷技术的影响和反思”,本章首先肯定了地雷作为民兵的主要武器在太岳区抗战胜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由于多次战争未排除的地雷对太岳区、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带来了严重后果,所以描述了雷患在世界范围内的情况,最后以上述事实为基础,进行反思,希望引起人们对于技术安全的重视,为今后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海嫫[10](2016)在《听风村的孩子们》文中研究说明有条马路叫"马路"自从通往家门口的这条道路变成了水泥路面,并且沿着路边画上了两条白色的分界线之后,姚贝贝觉得,整个听风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都应该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回家,这一定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不过,姚贝贝认为十字路口或者丁字路口的横线叫作"斑马线"是十分不合理的,因为整整一座山里,从来没有斑马出现过,这样的横线更像躺下的木头梯子,或者像女孩子们跳的"房子"。姚贝贝虽然喜欢笑,但是他不愿意随便和别人搭话,
二、小心网络“地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心网络“地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独行间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新苏联人 |
第一章1936年,苏联阿塞拜疆 |
第二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
第三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
第四章1936年,阿塞拜疆巴库 |
第五章1936年,苏联某地 |
第六章1936年,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 |
第七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八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九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巴库 |
第十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一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二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巴库,第27号特殊孤儿院 |
第十三章1936年,莫斯科布拉格饭店 |
第十四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五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六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七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八章1936年,莫斯科 |
第十九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 |
第二十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十一章1932年,苏联阿塞拜疆 |
第二十二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十三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十四章1936年,莫斯科 |
第二部分投石弹弓 |
第二十五章1937年,德国慕尼黑 |
第二十六章1937年,慕尼黑 |
第二十七章1937年,慕尼黑 |
第二十八章1937年,慕尼黑 |
第二十九章1938年,柏林 |
第三十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一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二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三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四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五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六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七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八章1940年,柏林 |
第三十九章1940年,柏林 |
第四十章1940年,柏林 |
第四十一章1940年,柏林 |
第四十二章1940年,柏林 |
第三部分赞同行动 |
第四十三章1941年,土耳其 |
第四十四章1941年,伊朗德黑兰 |
第四十五章1941年,伊朗德黑兰 |
第四十六章1941年,伊朗西部 |
第四十七章1941年,伊朗西部 |
第四十八章1941年,伊朗西部 |
第四部分远跳行动 |
第四十九章1943年,德国柏林 |
第五十章1943年,柏林 |
第五十一章1943年,柏林 |
第五十二章1943年,伊朗上空 |
第五十三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四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五十五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六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五十七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八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五十九章1943年,伊朗库姆 |
第六十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一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二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三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第六十四章1943年,伊朗德黑兰 |
(3)军事历史类电脑游戏本地化中的用户体验提升策略 ——以《英雄连2》本地化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案例介绍 |
第一节 《英雄连2》游戏介绍 |
第二节 《英雄连2》本地化翻译项目介绍 |
第二章 本项目过程中实现用户体验提升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原文格式命令复杂 |
第二节 原文有大量专业术语及缩略语 |
第三节 原文有部分信息错误 |
第四节 原文有较多不符合本国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的信息 |
第三章 本项目过程中实现用户体验提升的策略 |
第一节 优化排版格式 |
第二节 对专业术语缩略语进行解释说明 |
一、英语术语 |
二、其他语种的术语 |
第三节 勘正原文错误 |
第四节 对不符合本国意识形态和文化特点的信息进行调整 |
一、增补隐含信息 |
二、删减用户难以接受的信息 |
第五节 与用户保持沟通 |
一、确定用户接受程度最高的译法 |
二、本地化翻译完成后的用户反馈与处理更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与地雷的漫长告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全媒体报道 |
1、特稿 |
2、短视频脚本 |
3、信息图 |
二、采写手记 |
1、选题与视角的确定:从“英雄史诗”到“边民叙事” |
2、采访对象的获得: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 |
3、写作结构的思考:从“孤立事件”到“上帝视角” |
4、价值伦理的纠结:从“就事论事”到“研究眼光” |
三、创新与不足 |
四、参考文献 |
五、致谢 |
(5)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6)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自主武器系统概述 |
第一节 自主武器系统的术语界定 |
一、已有的术语界定 |
二、对已有术语界定的分析评价 |
三、本文对自主武器系统的术语界定 |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 |
一、自主武器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二、现有自主武器系统的种类与技术性能 |
三、自主武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一、自主武器系统对武力使用规则的挑战 |
二、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军控形势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 |
第一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 |
一、主要国际法文件 |
二、其他国际法文件 |
第二节 相关国家关于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政策 |
一、美国 |
二、英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人道法的挑战 |
第一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武器控制法的挑战 |
一、国际条约 |
二、国际习惯 |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作战行为法的挑战 |
一、区分原则 |
二、比例原则 |
三、预防措施 |
第三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马尔顿条款的挑战 |
一、马尔顿条款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
二、马尔顿条款对自主武器系统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滥用自主武器系统的责任承担 |
第一节 惩治违法责任的理论基础 |
一、国家责任 |
二、个人责任 |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引发的责任困境 |
一、技术层面 |
二、法律层面 |
第三节 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
一、责任认定的实质 |
二、责任承担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规制完善 |
第一节 回顾与分析 |
一、学界及各国对自主武器系统国际规制的态度 |
二、立法主张的主要分歧 |
第二节 路径与建议 |
一、促进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共同关注 |
二、把握军事必要与人道要求的动态平衡 |
三、建立完善新武器法律审查机制 |
第三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立法展望 |
一、立法模式 |
二、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主武器系统与中国 |
第一节 军用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
一、军用人工智能推动新军事革命 |
二、美俄军用人工智能发展状况 |
三、中国智能化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 |
四、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的对策思考 |
一、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积极研制使用自主武器系统 |
二、在国际合作基础下积极推动相关军控谈判和制度构建 |
三、在总体统筹规划下健全国内相关立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设和平的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设和平的概念界定 |
一、联合国对建设和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二、日本对建设和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建设和平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和平学理论:积极和平思想 |
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民主和平论 |
三、国际新安全观:人类安全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日本全面调整国家战略 |
一、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及其实质 |
二、对外援助被纳入政治大国战略轨道 |
三、自卫队广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第二节 非洲大陆深陷冲突泥潭 |
一、20世纪90年代非洲冲突概述 |
二、冷战后非洲冲突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外部力量积极介入非洲国家内部事务 |
一、联合国:力图主导非洲和平问题 |
二、美国:大力推行美式民主 |
三、法国:借机加强在非传统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动因 |
第一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经济动因 |
一、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
二、推动日本企业抢占非洲新兴市场 |
第二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政治动因 |
一、在非洲安全治理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
二、借助非洲国家力量实现“入常”夙愿 |
第三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战略动因 |
一、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
二、支持美国非洲反恐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萌芽阶段:安全问题进入日本对非外交视野 |
一、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框架下提出冲突预防议题 |
二、推动非洲安全议题进入八国集团议事日程 |
第二节 成形阶段:建设和平在日本对非援助框架中的确立 |
一、建设和平被纳入政府发展援助体系 |
二、建设和平被确立为对非援助的政策支柱 |
第三节 拓展阶段:由传统安全领域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 |
一、非洲在日本外交安全战略中的定位 |
二、《开发合作大纲》与日本对外援助的新特点 |
三、“积极和平主义”在日本对非外交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三大区域 |
第一节 日本对大湖地区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大湖地区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提供安全能力建设支持与人道援助 |
第二节 日本对非洲之角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非洲之角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支持冲突后国家重建及亚丁湾海上安全合作 |
第三节 日本对萨赫勒地区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萨赫勒地区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促进地区反恐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评估 |
第一节 建设和平援助的基本特征 |
一、从属性:依附于发展援助系统 |
二、多主体性:政府主导下的多方行为体参与 |
三、多边性:与国际援助伙伴积极互动合作 |
四、理念性:重视理念的构建和传播 |
第二节 建设和平活动的影响 |
一、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贡献程度 |
二、对日本国家利益的促进程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
Abstract and Key Words |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太岳根据地的地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目的 |
2 选题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4 研究方法 |
5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太岳革命根据地及地雷的基本情况 |
1.1 太岳革命根据地概述 |
1.1.1 太岳区的来历 |
1.1.2 管辖范围的变更与撤销 |
1.2 地雷的发展简史 |
1.3 地雷的基本情况 |
1.3.1 地雷的组成 |
1.3.2 地雷的分类 |
1.3.3 地雷的用途和使用原则 |
第二章 地雷的制作技术 |
2.1 雷壳 |
2.2 炸药 |
2.2.1 黑色炸药 |
2.2.2 白药(雷汞) |
2.3 火具 |
2.3.1 雷管 |
2.3.2 电雷管 |
2.3.3 导火索 |
2.3.4 拉火管 |
2.4 引信(点火法) |
2.4.1 点火管的制作 |
2.4.2 点火管的点燃 |
2.4.3 电点火法 |
第三章 地雷的埋设、伪装和贮存技术 |
3.1 地雷的埋设技术 |
3.1.1 基本埋法 |
3.1.2 适用埋法 |
3.1.3 群雷埋法 |
3.2 地雷的伪装技术 |
3.2.1 利用和制造地皮 |
3.2.2 假造印 |
3.2.3 随环境而定的伪装 |
3.2.4 多种方式相结合 |
3.3 地雷的贮存技术和各种注意事项 |
3.3.1 防潮油的制法 |
3.3.2 各种安全措施 |
第四章 地雷技术的影响与反思 |
4.1 地雷对抗战胜利的影响 |
4.2 地雷对战后建设的影响与反思 |
4.2.1 雷患、限雷与禁雷 |
4.2.2 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小心网络“地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独行间谍[J]. 威廉·克里斯蒂,王波,王一多,苏士浩. 译林, 2019(05)
- [3]军事历史类电脑游戏本地化中的用户体验提升策略 ——以《英雄连2》本地化项目为例[D]. 巩志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与地雷的漫长告别[D]. 方舢. 南京大学, 2019(07)
- [5]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 何蓓. 武汉大学, 2018(01)
- [7]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D]. 曾探.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D]. 施新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9]太岳根据地的地雷技术研究[D]. 赵玮. 山西大学, 2017(03)
- [10]听风村的孩子们[J]. 海嫫. 山花,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