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会消失吗(论文文献综述)
齐永光[1](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这不仅强调了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的重要性,也是广义媒介的基本概念。由此可见,媒介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学者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媒介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数字化进程也不断加速。以数字化图书馆为例,根据“前瞻经济学人”研究员温程辉调查显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2000TB,在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资源的共享化方面,数字化在图书、文学领域的应用正在得到不断强化。在媒介融合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学的数字化进程必将持续加速,甚至会衍生出媒介融合下全新的传播生态。当前对于文学数字化的研究,大多为传统行业整合数字技术,从某一行业视角进行某类文学的数据库详细建构的情况。本文首先对文学的载体——媒介的演变及其传播理论进行梳理,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数字化技术发展呈现出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文学载体的演变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随后着力研究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产生的新的文学内容和形式及其变化,进而探究媒介融合为文学本身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宏观的媒介融合视域,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下文学数字化发展中的产生的问题,并由此思考如何走好文学的数字化传播之路。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媒介的支撑,从以龟甲、帛、纸等为媒介,到如今的数字化技术为媒介,文学的传播介质在表现形式、呈现方式和传播优势方面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今数字化进程下的文学传播相较从前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海量文学信息借助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更新和进化。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特性:全民参与、消费娱乐功能凸显、以技术为支撑不断嬗变演进。具体来看,在媒介融合视域背景下,文学在文语转换、音视频结合和多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都有大量应用,数字化技术下的文学传播特点也有了新变化:一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二是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内容更具时代特征;三是文学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较之以往也有鲜明的改变。分析发现,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以下问题:从内容上看,文学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创作者的题材创作活力下降;文学的深刻性存在消解的倾向;在数字化传播进程中文学的发展还缺乏全球化的传播视角。从媒介融合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上看,读者的部分选择权淹没在海量文本里;数字化进程中产生大量的版权争议;网络隐私保护也是数字化带来的重要课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看,现阶段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为追求利润而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数字化的文学传播也带来部分伦理与道德上的困境;数字化传播影响下部分粗制滥造甚至低俗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大问题。研究认为,在媒介融合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得以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这一冲击始终是高悬在文学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并结合文学接受理论、符号论与文化表征、媒介环境等方面的坐标体系,研究提出的以上三个角度存在的问题有赖于文学创作主体、媒介传播者以及相关社会环境下的人员进行反馈沟通。首先,文学的发展始终应当以优质的内容为导向,在注重读者反馈的基础上紧抓优质内容,通过全面媒介素养的提高,始终以优质文学内容为抓手,巩固文学根基。其次,文学的发展还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分重视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媒介融合技术的支持下渐进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拓宽文学发展新渠道。最后,当前文学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规则体系的支撑,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无可替代地成为文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是文学数字化进程中源源不竭的动力。唐代书法家李邕曾说道,“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书法如此,文学亦然。正所谓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也只有摒弃过时的思路方法,不断创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让文学能够借助数字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以新的形式进一步焕发生机,迭代传承。总体看,文章通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对文学传播方式和内容创作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分析,归纳了当前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反思了当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议,为今后关于媒介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也为今后文学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张津津[2](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左慧娴[3](2019)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经济英语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英国金融时报》(2015.7)英译中翻译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经济和金融活动中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商品概念,也使经济英语中专有词汇具有着清晰的时代特色。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所以经济英语实际上也涵盖了不同文化交流的内容。经济英语新闻的翻译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为准确传播经济共享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本实践报告主要是根据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经济英语新闻的汉译技巧,具体来说,会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涉及全球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闻报道的翻译实践作为例子来阐述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技巧的运用,主要结构划分为:首先是对该翻译任务的介绍,包括经济英语新闻文本特征的描述;再是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有关的平行文本的借鉴、百科网站的查询以及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然后是结合翻译案例,分析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包括明显信息差的弥补、较长句式的整合、修辞手法的处理以及西式表达的转化,分别采取直译、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最后是总结工作,反思经济英语新闻翻译工作的不足之处,同时体现翻译中的专业知识,展示学习所积累的翻译认识和技巧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为同类题材的翻译提供借鉴。
李佳怡[4](2017)在《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是20世纪以来的焦点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地区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毫无疑问东欧各国的领导人和理论家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普遍认同的,因此,即便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对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控制和束缚时,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否认社会主义道路,而是积极的推动社会主义改革以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控制。一方面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理论家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另一方面他们积极的投身于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当中,并且深刻的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可以说是最大的憾事之一。从外因上讲,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是因为专制的、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东欧过于根深蒂固,再加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保守势力对这种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的维护,都无形之中为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上增添了许多障碍。就内因来看则是政界改革力量同理论界改革力量之间冲突,虽然两者都认同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但是在改革的程度和进度上却存在较大差异。理论家通过哲学着眼于事物的发展趋势,而政治家则是希望寻找到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这就难免不出现矛盾和冲突。但是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方面理论家的探索,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方面政治家的探索,甚至是两者之间有关社会主义改革的争论,都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留下极为珍贵的宝藏。
傅强,袁正清[5](2017)在《隐喻与对外政策:中美关系的隐喻之战》文中提出自国际关系界"第三次大辩论"以来,语言在国际关系中的建构性和生产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过,当前语言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建构了什么,即规则、规范和身份等,而很少关注语言的内在建构机制。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是理解语言建构性内在机制的一把钥匙。因此,本文在借鉴认知科学特别是认知语言学和政治心理学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隐喻与对外政策的分析框架,并以"利益攸关方"和"修昔底德陷阱"两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隐喻为例,分析了其对对外政策的建构作用,发现两种不同隐喻框定了不同的对外政策。最后,我们从隐喻认知的角度,还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隐喻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蒋骢骁[6](2015)在《克里米亚危机研究 ——谈跨界民族因素对大国间博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一年来,克里米亚入俄问题颇受媒体和世人关注。无论是媒体还是学者,在探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危机时,大多从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角度去考量。本文则从跨界民族角度去探讨克里米亚危机,探寻跨界民族因素在大国博弈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中国也是多民族国家,跨界民族众多,笔者也希望从克里米亚危机中找到应对中国跨界民族问题、优化跨界民族因素与大国博弈关系的方法。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跨界民族基本概念、克里米亚历史和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展过程,简单解释了这一次克里米亚危机中的跨界民族因素。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鞑靼族是克里米亚的三个主要跨界民族,对克里米亚历史有着不同的表述,加之克里米亚长期被沙皇俄国和苏联占据,俄罗斯化已经相当明显,因而为此次克里米亚危机埋下了伏笔。本文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美俄关系现状,以及美俄如何利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跨界民族因素展开博弈。美俄关系在冷战后经历了一段蜜月期,但之后出现波动。美国宣布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之后,两国关系紧张。尽管奥巴马上台后,双方在削减核武器层面展开了合作,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危机再次把两国推向了对抗。而在此轮博弈之中,双方利用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身份建构缺陷,美国力挺反对派推翻了亚努科维奇政权,而俄罗斯则支持克里米亚入俄。本文第三章意在以克里米亚为范例,探寻中国化解跨界民族问题、优化跨界民族因素与大国博弈关系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的确存在一些跨界民族问题,包括民族分离主义问题、跨界犯罪问题和恐怖主义问题。究其成因,有内部因素驱动,也有外部因素干扰。唯有内外兼顾,才能化解跨界民族问题,避免跨界民族问题影响到大国间关系,同时也杜绝跨界民族成为大国博弈工具乃至牺牲品的情况出现。
赵子珍[7](2013)在《非文学文本中的修辞及其翻译策略 ——以《来自地狱的问题》的翻译节选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所选翻译文本是2004年荣获普利策一般性非文学作品奖的《来自地狱的问题》(A Problem from the Hell)。在书中,女作家萨曼莎·鲍威尔尖锐抨击了美国90年代失败的外交政策,认为美国对发生在波黑、科索沃和卢旺达的种族残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非文学翻译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研究非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文学翻译中同样存在修辞问题,且直接影响着译文水准的高低。该报告通过分析非文学翻译的现状、特征以及修辞在非文学作品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来自地狱的问题》(A Problem from the Hell)的翻译节选中的实例,探讨了非文学文本中的隐喻、委婉语和典故这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翻译技巧;同时强调这些翻译策略并不能适用于一切情况,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郭晓川[8](2012)在《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以美国、欧盟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中,注重的是心理因素如文化定势和民族中心主义等问题,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需用实证性地进一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文化认同。本文站在文化认同的高度去看待跨文化交际,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没有得到深刻说明的问题。选题意义由此而来。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着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Eriksson)的重要理论贡献,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被其本人及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而且成果丰硕。科里尔和托马斯(Collier and Thomas)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认同于不同文化的交际者之间的交往,而且交际者之间的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标识。如果认同于各自文化的交际者以各自文化代言人的角色进行交流,那么他们之间的交际即为跨文化交际。本文首先对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念做进一步梳理。然后,在相关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为视角,以美国、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和阐述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1美国的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美国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确认,其核心是对社会基本价值的认同。这种价值认同是凝聚这个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这个共同体文化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美国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不仅奠定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根基,而且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欧盟建立过程中,文化认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欧盟文化认同与欧洲悠久的历史文化密切相联,其基础源于欧洲共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共同价值观。欧洲文化虽然是由不同的民族-国家文化所组成,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具有相似的文化发展历程及共同的宗教道德观。这些多层面的共同性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为欧盟建立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以史带面展开讨论,在论述过程中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注重把整体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在探讨和揭示美国和欧洲(欧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本文还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探讨美国与欧洲(欧盟)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概括出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及指导价值。在第一章阐述文化认同中,分别探讨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及概念、文化的特性和文化认同理论的理论来源及概念。该章指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讨论中,分别探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西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该章指出,跨文化交际受到精神、观念方面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文化认同的影响。同时,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在第三章关于美国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分析中,分别阐述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系、构建美国文化认同的妨碍因素、美国文化认同的建构及美国文化认同的意义。该章指出,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个体文化在与群体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成长的必要保障,美国文化认同是美国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第四章关于欧洲(欧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分析中,分别阐述欧洲(欧盟)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的渊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体现、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及欧洲(欧盟)文化认同的建构。该章以文化认同在欧共体和欧盟成立过程中的体现为例,论证欧共体及欧盟的正式成立,是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典型案例。第五章是结论与前瞻性研究。对跨文化交际与文化认同的建构之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认同可取“和而不同”的中庸之道,力图在差异中建构共识,在协商和整合中实现超越,为实现跨文化交际开辟新的可能综上,本文通过对美国、欧盟案例研究得出结论:文化认同涉及到多方面,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集体认同,若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须加强文化认同的程度。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与文化认同的程度,这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惠一鸣[9](2011)在《论欧洲秩序体系及其轴心》文中提出早在18世纪,孟德斯鸠就发现,仅仅依据政治现时经验来推导发展趋势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当代社会的重大政治过程是无法在当代政治本身找到答案的,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回顾历史得到解决。事实上,它们涉及到与文明和秩序有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此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布洛赫、斯宾格勒、汤因比、布罗代尔等也都相信,必须把研究历史基因作为研究现实社会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中,斯宾格勒把这一观点说得最清楚。他说:“我不得不相信:为了有效地了解时代,作为基础计划的范围就必须大加扩充;想我所做的这种研究,如果要使结果基本上成为有结论性的和必要的,把自己限制在某一个时代及其政治现实,或把自己限制在实用主义的框子中,或竟不去利用纯粹形而上学的和高度先验的研究方法,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显然,一个政治问题是不能单从政治本身去得到理解的,并且在事物深处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往往只能从它的艺术表现去领会,甚至只能远远地用科学的或纯哲学的观念的形式去张望。”社会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其文明在幼稚期和青春期形成的习惯、打下的思想烙印将左右该文明与社会的发展始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罗代尔指出,“事实上,现在在不同程度上是其他更为古老的经历的产物。它是以往数百年的结晶,甚至是‘人类迄今为止整个历史演绎的结晶’。”2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同样具有生物特性,其发展和演绎遵循的也是生、老、病、死的生命节律。没有直线发展的永不衰竭的文明。文明是由族群社会及其文化与某种意识形态和自然地理风貌结合的产物。欧洲文明的形成是口耳曼社群及其文化与基督教和欧洲的自然地理风貌结合的结果。这三大要素是欧洲文明的基因,共同构成了欧洲文明的种子,确定了欧洲文明的宿命。每个文明的构成是不同的,它们的宿命也是不同的,发展道路也不可能相同。文明的以上特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单一文明持续发展的结果,而是不同文明之间不断地交替超越的结果。“基督教——口耳曼世界”的形成是欧洲历史发展中最有决定性意义的过程。因为,它既孕育了欧洲文明,也孕育了欧洲秩序体系,并且包含着决定欧洲个性的基因,因而是欧洲文明的种子,隐藏着所有与现代欧洲相关的历史逻辑与发展密码。在“基督教——口耳曼世界”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法兰克人的崛起是一个关键。在克洛维的领导下,法兰克人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第一,他们缔造了法兰克王国;第二,他们利用有利的时间、空间和形势,积极向周边地区扩张,征服了高卢,奠定了法兰克王国基础和法兰克人统治欧洲的基础,从而为欧洲的蛮族化创造了历史前提;第三,在五世纪末的某一年,他们皈依了正统的罗马基督教,使法兰克人由此融入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奠定了法兰克人统治欧洲的社会、文化基础,并为欧洲的宗教化进程开辟了道路。欧洲秩序体系存在的主要依据,是“基督教——日耳曼世界”的诞生与存在。秩序是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组织形式。因此,它的演绎逻辑和阶段特性是由文明的宿命决定的,与文明的演绎节奏相配合的。欧洲秩序体系演绎的基本框架,是整体性与多样性并存;其基本逻辑,是在秩序的整体性中展现个性;而秩序形式变换的本质,则是一个秩序体系依据文明发展阶段在内部展开的矛盾斗争与分分合合。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发展表明,欧洲秩序体系一经形成,便成为欧洲社会的基本规范和政治演绎的基本框架,既体现着欧洲社会与欧洲文明整体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基本特征,也对体系中各社群乃至各国形成明确而有力的规约作用。今天的欧洲联盟(或欧洲共同体)是一种与均势格局完全不同的秩序体系,其本质差别就在于它是欧洲国家的利益共同体。然而,它之所以能在战后的短时间里成为西欧国家秩序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后覆盖全欧洲,却不是欧洲人再次展现制度创造力的结果,而是欧洲人的政治回归和对传统经验与传统体制的再利用。这在本质上是在开发欧洲秩序体系发展逻辑的力量,而共同体秩序就是欧洲秩序体系的延续与发展。否则,这样大规模的秩序框架是不可能在短几年中就培育形成的。欧洲的政治生态和秩序形态是与欧洲文明与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的。今天,我们可以把战前欧洲文明与社会的发展概略地归结为两大历史进程,即宗教化的历史进程与世俗化的历史进程。公元6-13世纪是欧洲普遍宗教化的历史时期,14-20世纪中期是欧洲完成世俗化的历史时期。普遍的基督教化教化了欧洲蛮族社会,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使他们幼稚的心灵成熟起来,但也限制了世俗社会及其关系体系的发展。同时,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生活极其落后的背景下,社会也没有形成广泛联系的基础。人们以很小的群体形式生存着,不需要,也无力供养中央权力。与此同时,世俗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也因宗教意识形态的制约和缺乏社会需求而难以形成。宗教意识形态控制着整个社会和人们的心灵。人们的欲望、野心与活动能力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政治与斗争只是在极低的水平线上进行着,欧洲秩序以缺乏竞争的基督教共和社会为特点。经过10世纪以后两百年的恢复,欧洲的世俗经济与社会关系积聚了充分的能量,并在13世纪以后开始了加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对旧的封建政治和基督教秩序提出了挑战。在形势适合的地区,世俗王开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生态也渐渐发展起来并且日益复杂化了。王政统治与封建领主和罗马教廷的斗争日趋激烈,王朝间的领土争夺也愈演愈烈。1337年,大规模的王朝战争终于在英法之间爆发。它预示着基督教共和时代的终结和战国时代的到来。黑死病的爆发是压垮旧秩序的最后一根稻草。欧洲社会在战乱、疾病和经济危机的不断冲击下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封建贵族和基督教教会都无力应对这样复杂和全方位的社会危机。它崩溃了。迅猛发展起来的世俗社会与经济关系既淹没了以土地为核心的封建制度,也强烈地冲击了欧洲的宗教世界及其意识形态。欧洲从此走上了世俗化的发展历程。欧洲的世俗化过程由三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内容组成:形成商业社会、解放思想和建立民族国家。这其实是一个由经济而思想,最终归结为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过程。但在欧洲,这同时也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社会发展与变化的速度加快,是一个催人奋进,并引发激烈竞争的时代。在政治领域中,王朝政治逐步向国家政治过渡,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理论、哲学层出不穷,统治关念、权力观念、主权观念和利益原则、竞争原则等成为新社会秩序的主体思想。欧洲的共和秩序体系也随之被充满了竞争性的争霸秩序体系所取代。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易北河以西欧洲社会的最大族群,自法兰克王国以来,其地缘政治辐射力与文化辐射力就在西欧大陆上居于无可匹敌的地位。欧洲国家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以后,法兰西与德意志在欧洲政治中所起的作用突出出来,无论他们处于何种兴衰境况都未曾改变。法德两大族群的政治作用是与欧洲的秩序体系紧密相关的。在基督教共和时期,它们两者是以兄弟身份存在于欧洲秩序体系中的,当欧洲秩序体系转变为争霸秩序,这两者就以竞争对手的身份活跃在欧洲政治生活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体化和建立共同体成为欧洲秩序建设的主流,法德两国关系也随之由宿敌便成为合作者于盟友。
孙兴杰[10](2011)在《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东方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国际关系中难解的热点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是东方问题的延伸。一个世纪之后,东方问题的遗产依然存留于当代国际关系之中,成为诸多热点问题的历史根源。东方问题绵延数百年,关于东方问题的论述夹杂着不同的偏见与谬误,审视与理解东方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也有助于编纂相对客观全面的国际关系史。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总揽东方问题几百年的演进,以国家能力贯通权力边界的变迁,力求实现理论与历史的融合。第1章帝国:概念与类型帝国,不仅是长期存在于世界历史上的组织形式,也构成了前现代国际秩序的主要图景,几十个帝国的兴衰构成了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协奏曲,因此,还原帝国真实的面目对于构建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帝国情结既是人们认知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也容易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拨开帝国情结的迷雾,本文将帝国界定为一种具有多重权力边界属性的人类组织形态。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构成了帝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图谱,三种帝国构成了帝国的主要形态,辨识与认知三种帝国形态才能真正把握帝国的内涵与本质。以多重边界作为帝国属性的标识,寻找到历史上各种帝国特征的最大公约数,根据边界分布状态而将帝国分为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前者生存于变动不居的时间之流中;而后者则存在于固定的空间之中,鲜有变化。第2章国家与国家能力国家能力的框架是重新认知帝国、国家、主权等概念的新视角。韦伯与马克思代表了两种大异其趣的国家理论,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前者强调国家的自主性,而后者着意于国家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两种国家理论的融合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综合的视角,国家能力理论试图弥合两者的认识鸿沟。国家或者帝国是不同权力网络组合而形成的组织,而国家能力则意指不同权力的组合与分布。本文提出一种理想化的国家能力结构,即一种“图钉式”的组合。不同的国家能力结构则指明了不同的国家构造,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国家能力结构迥然有别。国家能力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具有多重的优势,既揭开了主权理论的迷雾,又能够厘清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在打通国内与国际的区隔的同时又能揭示国际关系史中大国兴衰之谜。当然,国家能力理论在应用于历史研究时,需要虑及时空的差别。国家能力的变迁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划分与重塑,边界在此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边界变迁是国家能力变动的核心指标。第3章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帝国是一种多重权力边界叠合的组织形态,随着国家能力的演变,帝国逐渐为主权国家所取代,主权国家最大的特征是权力边界合一,具有封闭性的边界。以罗马帝国为例,国家能力框架同样具有解释能力,罗马帝国依次经历了霸权、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三个阶段。主权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国家构建的途径与历程却大异其趣。国家构建可以分为内源型与外源型两种类型。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内源型国家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构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从分到合的经历。内源型国家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内部,如财政压力、技术创新、官僚制度的创建等,也来源于外部,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的压力。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源型国家实现了各种权力的整个,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领土)范围内各种权力边界的合一,从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制度,即使受到各种危机的挑战,或者应对自如,或者在危机之后迅速重建。外源型国家是在现代性冲击下多元变迁的产物,各个地区在国际体系扩张的裹挟之下而建立了形式的主权,但是国家能力却有霄壤之别,外源型国家依照国家能力形成了色彩各异的光谱。具有较为久远国家传统的地区能够比较迅速地建立有效均衡的国家能力结构,进而有可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与大国。建立在部落、血缘基础上的国家还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国家构建过程。第4章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东方问题内涵复杂而丰富,需要新的概念框架进行历史解读,本文以帝国、霸权、区域三个关键词解释东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的复杂性、多样性。战争的规模与烈度在帝国与霸权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依据规模与性质,本文将战争分为四种类型,即帝国生存战争、帝国维持战争、霸权轮替战争、霸权护持战争。区域作为帝国崩溃之后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形式,而主权国家的建立则是帝国与区域的中介与纽带。学术界对东方问题的解读大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解读,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撰写的时事评论留下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深刻洞见。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将东方问题置于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长久的对峙背景之下,增加了东方问题的历史厚重感。地缘政治的视野则深刻地把握了大国围绕地缘战略要地展开的争夺。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对东方问题的历史进行分期,进而建立新的分析框架。第5章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入欧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俄国与哈布斯堡帝国之间的战争与角逐塑造了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进而演变为三大帝国的边缘地带,各种权力的边界交叠于一体,造就了巴尔干独特的政治地理生态。三大帝国都经历了从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的转型,国家能力不断提升。三个帝国的转型存在着时间差,这种反差造成了三个帝国扩展的不同步性,战争的局势随着帝国国家能力的兴衰而变化。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次第登台,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博弈最终使巴尔干地区成为三个帝国边缘的叠合,使之成为权力的破碎地带。第6章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从帝国向霸权的转变既是帝国战争的结果,也是现代国际关系拓展与延伸的表现。17世纪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不断扩张,最终将欧洲囊括其中。法国大革命及其拿破仑战争改变了国家的组织原则,民族主义成为最强劲有力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与组织形式冲击着传统帝国的边界。随着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私人产权制度及其市场经济快速扩张,市场越来越承担着剩余价值转移的功能。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帝国的边缘地带频频陷落。民族主义传入、市场经济渗透、大国势力介入,奥斯曼帝国本身朝着国际体系的方向滑落,围绕东方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国际体系,东方问题从东南欧三个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转化为欧洲国际体系的稳定与调试的问题,这是既是东方问题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内涵方面的丰富。19世纪前半期的埃及阿里帕夏的崛起是奥斯曼帝国面临的严峻俄挑战,推动东方问题向霸权方向转化,而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则挫败了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并且将奥斯曼帝国带入欧洲国际社会之中。当东方问题日益欧洲化时,欧洲国际体系对于东方问题的影响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强度不断提高。第7章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民族主义缘起于欧洲,流布于全世界,不仅重塑了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也架设了帝国与区域之间的桥梁。民族主义在巴尔干半岛的传播,撬动了既有的地缘政治板块,重组了社会政治空间。奥斯曼帝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退潮,巴尔干民族国家勃兴,帝国边缘开始向区域国际体系转化。泛斯拉夫主义、泛希腊主义等思潮助推巴尔干联盟的建立,两次巴尔干战争预示着东方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巴尔干作为一个自我说明的区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之上,整个20世纪巴尔干地区围绕构建稳定区域秩序而不断分合重组,这也是延续几百年的东方问题未决的遗产。
二、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会消失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会消失吗(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范畴 |
第一节 文学传播与数字化 |
一、文学的媒介 |
二、数字化与数字化传播 |
三、媒介融合与文学数字化传播 |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理论沿革 |
一、符号论与文化表征 |
二、文学接受 |
三、文学与媒介环境 |
第二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呈现方式的趋势演变 |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
一、文本的数字化 |
二、视听的数字化 |
三、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
第二节 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变迁 |
一、文本的数字化发展 |
二、视听的数字化发展 |
第三节 从文本到视听的数字化传播特性 |
一、全民参与 |
二、承担消费娱乐功能 |
三、以技术为支撑不断演进 |
第三章 从文字到视听—文学内容表达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文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
一、网络文学 |
二、IP改编与“超级内容”产业链 |
第二节 视听的数字化文学内容表达 |
一、口语表达的新形态 |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 |
第三节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与数字化传播交互影响 |
一、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 |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文学数字化传播的内容解读 |
三、媒介融合视域下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 |
第四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内容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
一、题材创作活力下降 |
二、文学深刻性的消解 |
三、全球化视角不足 |
第二节 网络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
一、信息茧房 |
二、产权争议 |
三、隐私保护 |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 |
一、追求利润与过度商业化 |
二、大众传播伦理与道德 |
三、数字化传播与健康 |
第五章 文学数字化传播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为导向 |
一、注重读者反馈 |
二、紧抓优质内容 |
三、提高媒介素养 |
第二节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 |
一、重视媒体技术的作用 |
二、构建文学传播新场景 |
三、拓宽文学发展渠道 |
第三节 以规则体系为支撑 |
一、健全文学传播领域的法律法规 |
二、完善文学传播的体制机制 |
三、提供文学传播发展的社会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
一、失落的童年 |
二、不忠的信仰 |
三、身份的多维 |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
一、何为“格林之原” |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经济英语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英国金融时报》(2015.7)英译中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简介 |
第2章 译前分析和准备过程 |
2.1 平行文本的比较 |
2.2 背景资料的查询 |
第3章 功能对等理论的介绍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明显信息差的弥补 |
4.2 较长句式的整合 |
4.3 修辞手法的处理 |
4.4 西式表达的转化 |
第5章 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术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东欧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性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框架内容 |
第一章 东欧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
第一节 东欧的内涵 |
第二节 独特的地缘政治位置 |
第三节 多元的文化积淀和冲突 |
一、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 |
二、多种宗教文化的冲击 |
三、犹太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独特的历史经历 |
一、屈辱的历史过往 |
二、璀璨的历史成就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欧国家 |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 |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
二、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兴起 |
第二节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欧四国 |
一、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
二、被民族问题困扰的南斯拉夫 |
三、在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波兰 |
四、受威胁的捷克斯洛伐克 |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欧 |
一、东欧的反法西斯斗争 |
二、苏联在东欧的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民民主制度时期的东欧 |
第一节 人民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一、战后斯大林的国际合作主张 |
二、人民民主道路的形成 |
三、多党合作的政体形式 |
第二节 人民民主制度的终结 |
一、“冷战”的爆发 |
二、人民民主制度的结束 |
三、苏联模式的确立 |
第三节“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
一、经济模式 |
二、政治模式 |
三、文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斯拉夫——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
第一节 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一、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批判 |
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问题的异化 |
三、回到本原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自治社会主义理论 |
一、具体国情决定本国发展 |
二、劳动者的自治 |
三、社会所有制 |
第三节 自治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
一、实现社会主义自治民主制 |
二、实现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
三、国家走向消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匈牙利——从改革到求稳 |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弊端 |
一、布达佩斯学派对苏联模式的分析 |
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民主缺失 |
三、对需要的专政 |
第二节 摆脱苏联模式的尝试 |
一、纳吉政府的“新方针” |
二、匈牙利事件 |
三、卡达尔“静悄悄的改革” |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民主化改革的设想 |
二、激进民主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波兰——从斗争到依附 |
第一节 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一、严格的意识形态统治 |
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的异化 |
三、革命的异化 |
第二节 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积极抗争 |
一、波兹南事件和十月事件 |
二、三月事件 |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争论 |
一、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三权分立” |
二、扩大社会主义的社会自治 |
三、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捷克斯洛伐克——从局部到全面的改革 |
第一节 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一、社会主义革命的危机 |
二、新阶级的出现 |
三、被操控的社会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革的初探 |
一、“布拉格之春”的开始 |
二、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干预 |
三、再次走向“苏联模式” |
第三节 有关社会主义民主的设想 |
一、马萨里克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
二、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
三、扩大工人自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性反思 |
第一节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原因 |
一、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
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断裂 |
三、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国情 |
第二节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与东欧剧变之间的关系 |
一、经济危机 |
二、政治危机 |
二、国际形势 |
第三节 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 |
一、必须坚持走一条符合基本国情的道路 |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隐喻与对外政策:中美关系的隐喻之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隐喻与国际关系 |
二、隐喻、现实与对外政策建构 |
三、“利益攸关方”和“修昔底德陷阱”隐喻 |
(一)“利益攸关方”隐喻 |
1.选择性意义建构 |
2.框定接触与合作议程 |
3.隐喻推理 |
(二)“修昔底德陷阱”隐喻 |
1.选择性意义建构 |
2.框定冲突议程 |
3.隐喻推理 |
四、“新型大国关系”与中美关系展望 |
五、结论 |
(6)克里米亚危机研究 ——谈跨界民族因素对大国间博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克里米亚危机与跨界民族概述 |
第一节 克里米亚历史概述 |
第二节 跨界民族的意义与内涵 |
一、跨界民族的定义 |
二、跨界民族的特殊性 |
三、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家及地区安全的影响 |
第三节 克里米亚跨界民族和跨界民族问题 |
一、克里米亚民族构成 |
二、克里米亚跨界民族问题的出现和发展 |
第四节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概述 |
一、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前因后果 |
二、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的跨界民族因素 |
第二章 跨界民族因素对克里米亚危机中美俄博弈的影响 |
第一节 美俄在俄罗斯周边地区的地缘博弈 |
一、美俄关系的现状 |
二、美俄在俄周边地区的博弈 |
第二节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跨界民族因素的影响 |
一、从跨界民族的特殊性看克里米亚危机 |
二、跨界民族因素对克里米亚危机中美俄博弈的作用 |
第三节 跨界民族因素对地缘政治和大国间博弈的影响 |
一、跨界民族因素对俄罗斯周边地区未来安全局势的影响 |
二、跨界民族因素与大国间博弈的关系 |
第三章 克里米亚危机为中国应对跨界民族问题带来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跨界民族现状概述 |
一、我国的主要跨界民族 |
二、我国面临的涉及跨界民族因素的问题 |
第二节 跨界民族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一、泛民族主义思潮的渗透威胁边疆安全 |
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跨界民族问题破坏我国和平安定 |
三、周边国家民族问题影响我国地缘政治安全 |
第三节 从克里米亚危机看我国应对跨界民族问题的思考 |
一、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
二、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相融合 |
三、坚持国家主权至上原则 |
四、正确认识民族自决权 |
第四节 从新型大国关系角度看优化跨界民族因素与大国博弈关系的对策 |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含义 |
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从外部杜绝其他大国对跨界民族因素的恶意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非文学文本中的修辞及其翻译策略 ——以《来自地狱的问题》的翻译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An Overview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
1.1.1 Status Quo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
1.1.2 Features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elected Text |
2. Rhetoric and Non-literary Texts |
2.1 Definitions of Rhetoric |
2.2 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of Rhetoric in the Non-literary Texts |
2.3 Project Process |
2.3.1 Pre-translating |
2.3.2 Translating |
2.3.3 Post-translating |
3. Rhetoric Devices in the Non-literary Text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1 Metaphors and Their Translation |
3.1.1 General Views to Metaphor |
3.1.2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Metaphor |
3.2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uphemis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
3.2.1 General Views to Euphemism |
3.2.2 Methods of Translating Euphemism |
3.3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llusio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
3.3.1 General Views to Allusion |
3.3.2 Methods of Translating Allusion |
4.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8)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以美国、欧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文化认同 |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 |
第二节 文化的特性 |
第三节 文化认同理论的理论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概述 |
第二节 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
第三节 西方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四节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及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理论依据及文化价值观体系 |
第二节 美国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概述 |
第三节 美国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发展的基础 |
第四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妨碍因素 |
第五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意义 |
第六节 美国文化认同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分析 |
第一节 欧洲文化认同的渊源 |
第二节 欧洲(欧盟)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发展的基础 |
第三节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体现 |
第四节 欧洲(欧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欧盟文化认同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与前瞻性研究——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建构 |
第一节 结语 |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的建构 |
参考文献 |
(9)论欧洲秩序体系及其轴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选题 |
三 基本思路 |
四 研究对象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第二章 欧洲文明的特质与时间逻辑 |
第一节 欧洲文明的种子 |
一 欧亚大陆社会结构的变迁 |
二 罗马帝国的崩溃与蛮族社会的兴起 |
三 法兰克社群与基督教结合 |
第二节 欧洲文明的特质 |
一 欧洲的蛮族化 |
二 欧洲的基督教化 |
三 整体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大社会体系 |
第三节 欧洲文明的时间逻辑 |
一 文明的生命属性 |
二 时间逻辑的内在决定性 |
三 欧洲文明的生命节奏 |
第三章 欧洲秩序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蛮族世界建立混合型秩序体系的尝试 |
一 欧洲与地中海 |
二 拜占庭维系罗马体制的努力 |
三 欧洲—地中海秩序体系的崩溃 |
第二节 第一次统一历史进程的失败 |
一 统一的社会发展前景 |
二 “罗马—日尔曼世界”统一形式的缺陷 |
三 "罗马—日耳曼世界"统一政治形势的崩溃 |
第三节 封建基督教共和秩序 |
一 “罗马—日尔曼世界”的封建化 |
二 封建社会秩序的形成 |
三 大屋檐共和体与自由精神 |
第四节 秩序载体与轴心 |
一 "罗马—日耳曼世界"秩序的建设者 |
二 不同族源的法兰西与德意志社会 |
三 法兰西与德意志社会的分野 |
第四章 帝国与战国 |
第一节 不灭的帝国梦 |
一 基本演绎逻辑 |
二 教俗共治体制 |
三 教俗共治结构的矛盾 |
四 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
第二节 战国时代的开端 |
一 分化与多中心的形成 |
二 新王权与新霸权 |
三 战国时代的序幕 |
第三节 帝国时代 |
一 封建秩序体系的过渡性 |
二 社会变迁与绝对主义国家 |
三 战国时代 |
第五章 三十年战争以后的欧洲秩序 |
第一节 均势格局 |
一 社会与文化的质变 |
二 均势格局的时代性 |
三 新秩序的整体性 |
四 均势格局的离散性 |
五 均势格局的范畴 |
第二节 时代交替与均势格局的崩溃 |
一 欧洲社会发展优势的质变 |
二 欧洲自调机能的丧失 |
三 欧洲社会的发展矛盾 |
四 世界重心的转移 |
五 小国统治世界时代的终结 |
第三节 欧洲合作新秩序 |
一 不同的重建方案和努力 |
二 惨痛的失败教训 |
三 欧洲的古老梦想与欧洲人的反思 |
四 战后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兴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1章 帝国:概念与类型 |
1.1 帝国与帝国情结 |
1.1.1 帝国情结 |
1.1.2 帝国的内涵 |
1.1.3 帝国的结构 |
1.2 帝国的类型学分析 |
1.2.1 农业帝国 |
1.2.2 游牧帝国 |
1.2.3 殖民帝国 |
1.3 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 |
1.3.1 帝国与多重边界 |
1.3.2 两种帝国? |
第2章 国家与国家能力 |
2.1 两种国家观:韦伯与马克思 |
2.1.1 从权力到国家能力 |
2.1.2 两种传统(一):韦伯的视角 |
2.1.3 两种传统(二):马克思的视角 |
2.2 国家能力:概念与结构 |
2.2.1 国家能力:学术史回顾 |
2.2.2 国家能力的“图钉式”结构 |
2.3 国家能力的解释力 |
2.3.1 国家能力的“缺陷” |
2.3.2 国家能力理论的优势 |
第3章 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 |
3.1 帝国的国家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
3.1.1 霸主阶段:从罗马到意大利半岛 |
3.1.2 时间性帝国:迅速扩张 |
3.1.3 走向空间性帝国:制度构建 |
3.2 内源型国家:欧洲的经验 |
3.2.1 “失败国家”带来的反思 |
3.2.2 内源型国家的构建路径 |
3.2.3 从分到合的逻辑 |
3.3 外源型国家:现代性与国家形态转型 |
3.3.1 现代性的冲击 |
3.3.2 外源型国家构建的诸种路径 |
第4章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 |
4.1 帝国、霸权与战争 |
4.1.1 霸权与帝国:两种形态与逻辑 |
4.1.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 |
4.1.3 帝国之后:区域的兴起 |
4.2 “东方问题”的几种解读范式 |
4.2.1 马克思恩格斯解读“东方问题” |
4.2.2 文明冲突的范式 |
4.2.3 地缘政治范式 |
4.3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框架 |
4.3.1 东方问题:内涵与本质 |
4.3.2 东方问题的分期框架 |
第5章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 |
5.1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
5.1.1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2 哈布斯堡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3 俄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2 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
5.2.1 文明的接触与对抗:奥斯曼VS.哈布斯堡 |
5.2.2 自然边界的分割与土俄战争 |
5.2.3 若即若离的俄奥联盟 |
5.3 帝国边缘:形成与特征 |
5.3.1 帝国扩张与边缘的形成 |
5.3.2 边缘的内涵与特征 |
第6章 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 |
6.1 从帝国体系向霸权体系的转型 |
6.1.1 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
6.1.2 面向霸权:奥斯曼帝国的初次改革 |
6.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内外挑战 |
6.2.1 来自边缘地区的冲击:希腊革命及阿里 |
6.2.2 克里米亚战争:东方问题回归均势 |
6.3 欧洲霸权体系与东方问题的互动 |
6.3.1 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
6.3.2 欧洲变局与近东危机 |
第7章 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 |
7.1 巴尔干民族国家的构建 |
7.1.1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概观 |
7.1.2 巴尔干的民族主义与国家:类型与历程 |
7.2 巴尔干区域的构建 |
7.2.1 巴尔干区域的初步构建与尝试 |
7.2.2 战争与巴尔干区域的确立 |
7.3 东方问题的终结 |
7.3.1 南斯拉夫:次区域秩序的构建 |
7.3.2 希土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四、巴尔干这个火药桶会消失吗(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文学数字化传播[D]. 齐永光. 吉林大学, 2020(01)
- [2]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经济英语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英国金融时报》(2015.7)英译中翻译为例[D]. 左慧娴.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4]东欧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理论[D]. 李佳怡.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5]隐喻与对外政策:中美关系的隐喻之战[J]. 傅强,袁正清.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7(02)
- [6]克里米亚危机研究 ——谈跨界民族因素对大国间博弈的影响[D]. 蒋骢骁.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 [7]非文学文本中的修辞及其翻译策略 ——以《来自地狱的问题》的翻译节选为例[D]. 赵子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8]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以美国、欧盟为例[D]. 郭晓川.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论欧洲秩序体系及其轴心[D]. 惠一鸣. 南京大学, 2011(12)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 孙兴杰.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