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昆[1](2021)在《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海相膏盐岩分布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文中提出膏盐岩在我国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沉积时期大量发育,作为重要的盖层,其与大型油气田的生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前人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膏盐岩的研究仅限于盆地内某一局部地区或嘉陵江组的某一段,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此外,膏盐岩与作为储层的白云岩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论文拟通过对膏盐岩的分布规律、膏盐岩与白云岩的平面展布关系以及膏盐岩封盖性的研究,为寻找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有利油气成藏区块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依据。本文将研究区膏盐岩分为三大类五小类:纯石膏岩、白云质石膏岩、含云质石膏岩、膏质白云岩以及含膏质白云岩。纵向上,膏盐岩主要呈现三种不同的岩性组合类型:厚层白云岩夹薄层膏盐岩、膏盐岩与白云岩呈韵律性互层、厚层膏盐岩夹薄层白云岩。膏盐岩纵向上总体具有分布广、夹层多、单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主要发育在嘉二段、嘉四段和嘉五段。剖面上沿盆地北西-南东向,膏盐岩总体呈现由剑阁向阆中-渠县一带逐渐变厚,至石柱又稍有变薄的趋势;沿盆地北东-南西向总体呈现由巴中向遂宁-南充一带逐渐变厚,至威远又逐渐变薄的趋势。平面上,膏盐岩在全盆地呈现三厚三薄的分布态势,其中嘉二段膏盐岩厚度中心位于通江-巴中-南江和合川-重庆地区;嘉四段厚度中心位于阆中-渠县-巴中一带和达州-开县-万县-梁平一带;嘉五段厚度中心位于南充地区和达州-万县一带为沉积中心。膏盐岩厚度中心从嘉二段沉积开始到嘉五段沉积结束,在川东北地区基本保持不变,在川西北地区有向南迁徙的趋势。对比膏盐岩厚值区与白云岩厚值区发现,膏盐岩周围常伴有白云岩发育,解释为膏盐岩有利白云岩的生成,推测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蒸发环境下硬石膏的沉淀提高了附近地层的Mg2+/Ca2+值,从而使附近地层克服白云石化的Mg2+的动力学障碍而形成白云岩。基于膏盐岩的分布规律以及其对油气封盖的影响,并结合研究区烃源条件和储层条件,在四川盆地内划分出三处油气有利区带:川东武隆-丰都一带(Ⅰ级)、蜀南重庆-泸州一带(Ⅱ级)、川北南江-巴中一带(Ⅲ级)。
李延钧,夏吉文,李明隆,蒲洪果,耿超,王浩[2](2020)在《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长兴组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文中认为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伏3套烃源岩,分别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中二叠统泥质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长兴组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气田,但对天然气的烃源一直认识不清。通过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长兴组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甲烷含量高、干燥系数大,属于典型的干气;结合储层显微特征和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测试,并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首次发现并证实蜀南地区长兴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深层志留系烃源岩,并混入少量的龙潭组煤系成因气;长兴组储层未捕获各期烃源岩生油高峰期生成的液态烃,以充气聚气为主;燕山运动早中期为主要充气期,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为局部天然气充气期,与川东地区长兴组以龙潭组煤系来源的天然气不同。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是圈闭有效捕获油气的关键,决定着油气来源和成藏富集程度,历史地、动态地揭示油气运聚过程是现代油气成藏研究的核心。
梁霄[3](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李海平[4](2020)在《蜀南地区茅口组与嘉陵江组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及运聚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是蜀南地区的重要产层,其天然气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油气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等方法,将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与地质背景结合,从烃源岩评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对比三个方面探讨蜀南地区茅口组和嘉陵江组天然成因类型与来源,并建立了运聚成藏模式。得出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茅口组和嘉陵江组具有多套成藏相关的源岩,其中龙马溪组、龙潭组和茅口组烃源岩具备形成大中型气藏的条件,嘉陵江组烃源岩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自身不具备生成大量烃类的条件。(2)茅口组和嘉陵江组天然气成因类型相似,均为烃源岩热解气。不同构造的茅口组天然气来源不同,不发育龙马溪组烃源断层的构造天然气主要由茅口组烃源岩生成,发育龙马溪组烃源断层的构造天然气来自茅口组和龙马溪组烃源岩。不同构造的嘉陵江组天然气来源不同,合江-塘河地区主要为茅口组烃源岩、龙潭组烃源岩及嘉陵江组本身烃源岩的混源气;自贡、綦江地区主要为龙潭组烃源岩及嘉陵江组本身混源气。(3)茅口组天然气有自生自储型和双源共储型两类运聚成藏模式,运移通道为裂缝和断层;嘉陵江组天然气为下生上储的混源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是下伏二叠系天然气依靠烃源断层向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运移聚集成藏。
李涛[5](2020)在《蜀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强度》文中提出蜀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是中石油工区天然气的主力产层,近年来在其东侧中石化工区发现有工业性气流,表明该层系仍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蜀南地区茅口组和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但对于该层系烃源岩的主要层位与资源潜力缺乏系统的研究,制约着天然气的下一步勘探。本文基于野外露头和岩心与岩屑地质观测与取样,应用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技术,结合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主要对蜀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发育分布特征和生烃强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蜀南地区二叠系主要发育下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和上二叠统龙潭组海陆交互相泥质岩两套烃源岩。(2)龙潭组为煤系烃源岩,其暗色泥岩累计厚度20m~100m,煤层为4m~16m;龙潭组泥质岩的有机质丰度高,TOC值主要变化在0.10%~28.84%之间,平均值5.61%,为很好的烃源岩;其有机质类型总体是Ⅲ型;热演化程度已然达到了高-过成熟干气生成阶段;生烃强度在15~50×(108m3/km2)之间,生烃强度高,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物质基础,可为嘉陵江组提供充足的气源。(3)茅口组烃源岩主要发育茅二下亚段和茅一段,栖霞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栖一段;茅口组烃源岩在厚度、TOC值上均优于栖霞组,前者厚度介于60m~110m之间,TOC介于0.07%~4.86%之间,平均值1.08%,为中等海相烃源岩,而后者厚度介于20m~45m之间,TOC介于0.21%~0.79%之间,平均值0.46%,为差海相烃源岩。茅口组和栖霞组有机质类型总体上为Ⅱ型,少部分Ⅰ型;热演化程度处于高-过成熟干气阶段。(4)栖霞组的生气强度为(0.2~2.5)×108m3/km2,生气贡献小;而茅口组的生气强度为(10~22)×108m3/km2,生气强度较大,可为自身提供气源,形成中型气藏。
冯仁朋[6](2020)在《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区域之一。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作为川东地区一个勘探开发历史最长的含油气层系,但气藏的主控因素等因素制约着嘉陵江组的勘探与开发,因此,开展该地区的构造-热演化史并且对其烃源岩热演化研究可以为嘉陵江组成藏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利用了24口井的试油温度数据和5口井的系统稳态测温数据,结合岩石热导率,计算得到了川东地区的现今地温梯度以及大地热流;并利用了18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恢复了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并以此为基础,通过48口井的嘉陵江组的气源对比分析,揭示了其烃源岩层系,最后根据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烃源岩成熟度史,明确了地温场对烃源岩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地区现今地温梯度在16.0~21.3°C/km,平均为18.3±1.59°C/km,大地热流在44.3~67.7m W/m2之间,平均为55.5±6.0m W/m2,表现为构造稳定区的低温型现今地温场特征,其分布表现为川东地区的西部大地热流值较高,东部偏低的特点。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热流值经历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伊始,地幔柱上涌,地壳成穹状抬升,大地热流急剧升高,并在晚二叠世出现持续时间较短的热流峰值,此时的热流值为67~77m W/m2;早三叠世-晚三叠世:四川盆地岩浆活动与深部热作用逐渐稳定,岩石圈减薄造成的热扰动开始衰减,使得盆地基底热流持续降低,晚三叠世末热流值在54~65m W/m2;晚三叠世-现今:四川盆地的演化阶段为前陆盆地形成和盆山转换,基底埋深开始加厚,现今热流值为44~68m W/m2。通过气源对比,明确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来自上二叠统的龙潭组以及长兴组,上二叠统成熟度演化过程为嘉陵江组沉积末期进入生烃门限,须家河沉积时期,海相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早二叠世的热流高峰基本消失殆尽,雷口坡组遭受区域性剥蚀后须家河组缓慢沉积,此阶段烃源岩成熟度热演化变缓。侏罗纪以及白垩纪地层快速沉积,烃源岩成熟度继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小于早三叠世。随后的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川东地区发生隆升,地层遭受巨厚的剥蚀,成熟度不再增加,成熟度热演化受白垩系沉积中期的古地温场控制。
李贝贝[7](2019)在《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探讨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油气富集的差异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区带的烃源岩、输导体、输导系统、成藏特征,揭示了盆地不同区带烃源的差异性、输导体的差异性、输导系统及成藏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受源-汇输导系统控制。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的天然气组分、碳氧同位素、氢同位素及憜性气体同位素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不同区带气藏气源具有显着的差异性。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四段气藏主要来源于须家河组的烃源岩和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西北中坝雷三气藏气源主要来自二叠系及其下伏的地层烃源岩,川西孝泉-新场地区雷口坡组气藏气源来源于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川中磨溪雷一气藏气源来自二叠系龙潭组烃源岩。西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有四类输导体:断层及其破碎带输导体、雷口坡组优质内幕储层输导体、风化壳输导体、褶皱伴生缝输导体。不同输导体互相组合构建起自烃源至圈闭(汇)的输导系统,即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发育五类源-汇输导系统:雷口坡组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决定了雷口坡组油气藏模式并控制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的油气富集。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因源-汇输导系统不同而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油气富集区:隐伏构造带下伏外源断层及破碎带-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聚集区,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聚集区。
许光[8](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袁月[9](2019)在《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踏勘、多口钻井资料、多条二维地震剖面对川西坳陷南段地区的地表-地腹构造、基础油气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构造演化阶段以及各演化阶段对基础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同时利用构造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该区晚期构造进行模拟,探讨晚期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条件的改造,并对该区油气地质前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川西南段地表出露三叠系-第四系的地层,钻井-地震剖面揭示该区域古生界-新生界地层较为完整,缺失中上寒武统-石炭系地层。现今平面上该区域可以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分别为Ⅰ区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Ⅲ区熊坡-龙泉山断褶带和Ⅳ区峨眉-瓦山断褶带。(2)川西南段的构造演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1)前震旦基底形成阶段(AnZ)古地台的形成与裂解过程;(2)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Z-T2)整体隆升-沉降背景下稳定沉积-弱挤压-弱拉张的旋回;(3)陆相盆地发育阶段(T3-E)持续接受陆相碎屑沉积,构造活动较弱;(4)喜马拉雅晚期隆升阶段(N-Q)研究区受各向应力的影响开始褶皱变形,为现今构造的主要定型期。(3)研究区海相油气生储盖组合主要有三套,即:(1)九老洞组(烃源岩)+灯影组(储集层)+九老洞组(盖层)上生下储顶盖型;(2)九老洞组(烃源岩)+二叠系栖霞-茅口-峨眉山玄武岩组(储集层)+中下三叠统(盖层)下生上储顶盖型;(3)九老洞组(烃源岩)+雷口坡组(储集层)+上三叠统(盖层)下生上储顶盖型。其中前两类烃源与储层基本上直接接触,而后一类则为跨层组合。(4)研究区该区域深层油气成藏系统明显受构造演化控制具有改储、提运、厚盖、利生储盖组合等特征。改储指:(1)桐湾运动对灯影组储层初次岩溶改造;(2)加里东运动使得研究区中上寒武统-石炭系地层被剥蚀,对灯影组储层二次岩溶改造;(3)东吴运动对二叠系茅口组储层初次岩溶改造;峨眉地裂运动对二叠系栖霞组热液改造、玄武岩组顶部风化壳对玄武岩储层的改造。提运指:(1)桐湾运动、加里东运动和东吴运动形成了三套不整合面,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重要的通道,桐湾期不整合面和加里东不整合面的重合提高油气运移的效率;(2)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形成三类断层,其中一类具有建设性作用,使得深层震旦系、二叠系古气藏能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中形成次生气藏。厚盖指:川西南段发育厚层的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同时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区沉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第四系的陆相碎屑岩,因此该区盖层条件较好。利生储盖组合指:川西南段的构造活动对该区的生储盖组合的建设性作用,(1)加里东运动的剥蚀作用,出现了九老洞组(源)+二叠系栖霞-茅口-峨眉山玄武岩组(储)+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的下生上储高效的组合;(2)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在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西缘出现了深大隐伏断裂,使得深部震旦系、二叠系古气藏能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形成九老洞组(源)+雷口坡组(储)+上三叠统(盖)下生上储顶盖型的跨层组合。(5)研究区油气成藏活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分为古油藏阶段(晚三叠世-中白垩世)-古气藏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末)-现今气藏调整、破坏阶段(新近纪以来),早期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基础地质条件,但后期改造变形则对油气最终成藏起了重要作用。中下三叠统的膏盐岩在构造变形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膏盐岩之上的构造变形强烈,断裂发育,保存条件被破坏严重,但膏盐岩之下构造变形小,古构造保存好,油气聚集条件好,有利于古油气藏的保藏。因此,川西南段膏盐岩之下的海相地层中,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且具有优秀的生储盖条件,因此其勘探前景较好。综合现在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川西南段主要的成藏有利区为Ⅲ区熊坡-龙泉山断褶带(古气藏保存区)、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古气藏+次生气藏保存区),而Ⅰ区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Ⅳ区峨眉-瓦山断褶带因新近纪以来的构造破坏,油气保存条件较差,油气成藏前景差。
孟昱璋[10](2017)在《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深入探讨四川盆地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气藏成藏的差异性及总结其天然气的成藏规律,笔者收集大量前人资料,并分不同构造单元分析天然气的基本成藏地质条件,包括烃源、储层、封盖、圈闭、运聚、保存等方面,揭示不同构造单元间天然气成藏的差异性,包括气源差异性、沉积差异性、储层差异性、成藏过程的差异性,最终总结了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成藏规律。据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分析,认为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气藏的气源以外源为主,且除了川中地区嘉陵江组气藏天然气中没有上二叠统煤系烃源岩所贡献的煤型气外,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嘉陵江组气藏中的天然气为煤型气(二叠系)与油型气(二叠系、志留系)的混合。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各期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在嘉陵江组沉积时期,海水的进退共发生了三次,其沉积呈现出台地总体上不断局限化的特点。相应地,四川盆地中部以及东部地区能够划分出三种不同的沉积相带,分别是局限台地、蒸发台地以及开阔海台地;而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仅发育半局限—局限台地和开阔海台地。通过岩心、薄片观察,认为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储集岩以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常见的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解孔、缝洞、构造缝等。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储层的物性总体上表现出低孔和低渗的特征:川东地区以Ⅲ类储层为主,孔渗相关性较强;川中孔隙度较低,孔渗相关性差;川南地区孔隙度较差、渗透率较好,裂隙较为发育。通过对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典型构造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差异性研究,认为二叠系的高—过熟油裂解气在川东和川南地区主要是依靠烃源断层向上覆岩层运移,而川中地区则是通过高压破裂缝向上运移;天然气在区域性石膏盖层的封盖作用下,聚集在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中;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构造圈闭或它们的组合。嘉陵江组气藏的形成大致包含了古油藏的演化、古气藏的演化以及现今气藏的调整等过程,其中古油藏赋存的层位、形成与破坏的时间在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上具有差异性:第一,川东和川南地区存在嘉陵江组古油藏,而川中地区发育二叠系或飞仙关组古油藏;第二,川东地区的古油藏在印支运动之后的早侏罗世形成,而川中和川南地区的古油藏在三叠纪印支运动之前形成。四川盆地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规律可概括为:“高压驱动,断层裂缝疏导,流体跨层流动,膏盖油裂解气成藏”。通过常规有机地球化学及充填物锶、碳、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法研究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气源,认为雷口坡组气藏都为混源,顶部雷口坡组四段风化壳气藏气源主要来自于上覆上三叠统泥质烃源岩,二次运移通道为雷口坡组风化壳。雷口坡组三段、一段滩相储层气藏其气源主要来自下伏二叠系烃源岩,运移通道为通源断层或裂缝。通过典型井的研究对比发现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储层有两种,一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的内幕滩相颗粒碳酸盐岩储层,其最为发育的储集空间类型为原生粒间孔、鸟眼孔、晶间孔和生物体腔孔等;二为受雷口坡顶面岩溶体系控制的风化壳岩溶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为白云石晶间(溶)孔和溶蚀孔缝。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圈闭类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一是主要受构造控制的内幕构造型气藏,二为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的构造-地层型气藏。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直接盖层也可分为二类,一是雷口坡组顶部岩溶气藏其上的上三叠统泥岩盖层,二是雷口坡组内幕气藏其内幕膏岩盖层。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可分为两大类气藏。一为气源主要来自上覆烃源不含硫化氢的岩溶型构造—地层气藏;二为气源主要来自下伏烃源岩含硫化氢内幕滩相储层构造气藏。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规律概括为“源分上下,运移上壳下断;储分两种,顶溶内滩;圈闭两分,内顶有别;封盖顶泥内膏,藏成两类”。
二、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海相膏盐岩分布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膏盐岩成因研究现状 |
1.2.2 膏盐岩与油气的关系研究 |
1.2.3 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膏盐岩及储层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已完成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勘探开发现状 |
2.3 嘉陵江组地层分布 |
2.4 嘉陵江组沉积背景 |
3 嘉陵江组膏盐岩分布规律 |
3.1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处理方法 |
3.2 膏盐岩类型 |
3.2.1 纯膏岩类 |
3.2.2 含云质膏岩类 |
3.2.3 含膏白云岩类 |
3.3 膏盐岩岩性组合特征 |
3.3.1 厚层白云岩夹薄层膏盐岩组合 |
3.3.2 膏盐岩与白云岩呈韵律性互层组合 |
3.3.3 厚层膏盐岩夹薄层白云岩组合 |
3.4 嘉陵江组膏盐岩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嘉陵江组膏盐岩厚度统计 |
3.4.2 膏盐岩纵横向分布特征 |
3.4.3 膏盐岩平面分布规律 |
4 膏盐岩层系储层特征 |
4.1 储层数量及层位分布 |
4.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2.1 颗粒白云岩 |
4.2.2 晶粒白云岩 |
4.3 白云岩分布规律 |
4.3.1 白云岩厚度统计 |
4.3.2 白云岩平面分布规律 |
4.3.3 白云岩厚值区与膏盐岩厚值区平面展布关系 |
5 嘉陵江组有利勘探区带分析 |
5.1 盖层条件 |
5.1.1 膏盐岩封盖性能 |
5.1.2 盖层厚度 |
5.2 烃源条件 |
5.2.1 烃源岩生气特征 |
5.2.2 烃源岩生气强度分布 |
5.3 储层分布 |
5.4 有利区带预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长兴组油气成藏时空匹配(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烃源特征及分布 |
2.1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 |
2.2 中二叠统烃源岩 |
2.3 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 |
3 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
3.1 天然气组成特征 |
3.2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 |
4 油气成藏时空匹配 |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形成时期 |
4.2 储层显微成藏特征 |
4.3 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 |
4.4 油气成藏时空匹配与模式 |
5 结论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蜀南地区茅口组与嘉陵江组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及运聚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研究现状 |
1.2.2 油气运聚期次研究现状 |
1.2.3 茅口组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存在问题 |
1.2.4 嘉陵江组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0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茅口组地层特征 |
2.2.2 嘉陵江组地层特征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质丰度 |
3.2 有机质类型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3.4 烃源岩平面展布特征 |
3.5 烃源岩综合评价 |
第4章 茅口组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分析 |
4.1 天然气化学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1 化学组分特征 |
4.1.2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4.2 天然气成因类型 |
4.3 气源分析 |
4.3.1 气-气对比 |
4.3.2 气-岩对比 |
第5章 嘉陵江组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 |
5.1 天然气化学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1 化学组分特征 |
5.1.2 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 |
5.2 天然气成因类型 |
5.3 气源分析 |
5.3.1 气-气对比 |
5.3.2 气-岩对比 |
第6章 茅口组和嘉陵江组天然气运聚模式 |
6.1 茅口组天然气运聚模式 |
6.1.1 茅口组天然气运聚期次 |
6.1.2 观音场气藏天然气运聚模式 |
6.1.3 自流井气藏天然气运聚模式 |
6.2 嘉陵江组天然气运聚模式 |
6.2.1 嘉陵江组天然气运聚期次 |
6.2.2 麻柳场气藏天然气运聚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蜀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强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
1.3.2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研究现状 |
1.3.3 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
1.4 工区勘探研究现状 |
1.5 主要存在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6.2 主要技术路线 |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沉积特征 |
2.4 烃源岩岩相古地理 |
2.4.1 栖霞组沉积相展布 |
2.4.2 茅口组沉积相展布 |
2.4.3 龙潭组沉积相展布 |
第3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质丰度 |
3.1.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
3.1.2 有机碳含量(TOC)评价 |
3.1.3 热解生烃潜量(S_1+S_2) |
3.2 有机质类型 |
3.2.1 干酪根元素组成 |
3.2.2 有机质显微组分 |
3.2.3 干酪根碳同位素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3.3.1 岩石热解峰温T_(max)(℃) |
3.3.2 镜质体反射率(Ro) |
3.4 典型烃源岩地球化学剖面 |
3.4.1 隆盛1井 |
3.4.2 长宁硐底剖面 |
3.4.3 桐梓松坎剖面 |
第4章 烃源岩分布特征 |
4.1 龙潭组烃源岩分布 |
4.1.1 泥质烃源岩分布 |
4.1.2 煤层分布 |
4.2 茅口组和栖霞组烃源岩分布 |
4.2.1 烃源岩识别特征 |
4.2.2 典型单井(剖面)烃源岩识别 |
4.2.3 烃源岩分布 |
第5章 烃源岩生烃强度分布 |
5.1 生烃强度的计算公式 |
5.2 主要参数选取 |
5.2.1 基础地质图件 |
5.2.2 烃源岩产气率 |
5.2.3 有机碳恢复系数 |
5.3 生烃强度分布 |
5.3.1 龙潭组烃源岩生烃强度 |
5.3.2 下二叠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烃源岩生气强度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现今地温场研究现状 |
1.2.2 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 |
1.2.3 川东地区现今地温场及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川东地区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岩浆活动特征 |
第3章 现今地温场研究 |
3.1 研究方法及基本参数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基本参数 |
3.2 现今地温场特征 |
3.2.1 单井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计算结果 |
3.2.2 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
3.3 现今地温场性质及控制因素 |
3.3.1 现今地温场性质 |
3.3.2 现今地温场控制因素 |
第4章 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 |
4.1 构造-热演化恢复方法 |
4.2 基本参数及古温标 |
4.2.1 基础地质参数 |
4.2.2 地质温度计 |
4.3 晚古生代至今热演化史 |
4.4 沉降史特征 |
4.5 构造-热演化与构造运动的耦合关系 |
第5章 气源对比及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研究 |
5.1 气源对比研究 |
5.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5.1.2 天然气碳同位素 |
5.1.3 天然气成因 |
5.1.4 天然气来源分析 |
5.2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 |
5.2.1 模拟方法和原理 |
5.2.2 基本参数 |
5.2.3 典型井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特征 |
5.2.4 烃源岩成熟演化与构造-热演化的耦合关系 |
5.3 单井天然气成藏综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输导系统的分类 |
1.2.2 输导系统的影响因素 |
1.2.3 输导系统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三叠系雷口坡组沉积概况 |
第3章 四川盆地烃源岩特征 |
3.1 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 |
3.2 上二叠统烃源岩 |
3.3 上三叠统烃源岩 |
第4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气源研究 |
4.1 天然气组分成分 |
4.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 |
第5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和输导系统 |
5.1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输导体 |
5.2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 |
5.2.1 断层及破碎带-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
5.2.2 断层及破碎带-褶皱、断层伴生缝层楼式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
5.2.3 褶皱、断层伴生裂缝-优质(内幕)储层层内源源-汇输导系统 |
5.2.4 雷口坡组风化壳-优质(内幕)储层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
5.2.5 断层及破碎带-雷口坡组风化壳长距外源源-汇输导系统 |
5.3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气藏源-汇输导系统对比 |
第6章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
6.1 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特征 |
6.1.1 隐伏构造带下的外源断层破碎带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
6.1.2 斜坡带内源伴生缝-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油气成藏 |
6.1.3 上覆外源风化壳-优储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
6.1.4 下伏外源断层破碎带-伴生缝源-汇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 |
6.2 源-汇输导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断裂特征 |
2.4 古地理环境 |
2.5 古气候环境 |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
4.5 沉积演化 |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
5.1 碎屑组分特征 |
5.2 砾岩沉积特征 |
5.3 古水流方向 |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
5.5 绿豆岩 |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
6.6 小结 |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
7.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川西地区深层海相油气勘探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简述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川西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川西南段现今地貌-地质特征 |
3.2 二维地震-地质主干构造剖面特征 |
3.2.1 地震剖面2010CNXB003 |
3.2.2 地震剖面2010CNXB004 |
3.3 其他地区二维地震-地质构造剖面特征 |
3.3.1 地震剖面2006HW01 |
3.3.2 地震剖面01GSZ020 |
3.3.3 地震剖面02LH12 |
3.3.4 地震剖面86DX-D3342 |
3.4 川西南段构造演化阶段研究 |
3.4.1 前震旦基底形成阶段(Z前) |
3.4.2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Ⅰ(Z-C) |
3.4.3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Ⅱ(P-T_2) |
3.4.4 陆相盆地发育阶段(T_3-E) |
3.4.5 喜马拉雅晚期隆升阶段(N-Q) |
3.4.6 小结 |
第4章 川西南段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 |
4.1 川西南段地区海相油气基础油气地质条件 |
4.1.1 烃源条件 |
4.1.2 储集条件 |
4.1.3 盖层及保存条件 |
4.1.4 输导系统 |
4.1.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4.2 川西南段地区构造演化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
4.2.1 构造演化阶段对源、储、盖、运、生储盖组合的影响 |
4.2.3 构造变形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4.2.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及有利区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体输导系统预测 |
1.2.2 油气成藏过程中能量场的控制作用 |
1.2.3 成藏年代学 |
1.3 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
1.3.1 嘉陵江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
1.3.2 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成果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7 取得的认识及创新性成果 |
1.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1.7.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沉积背景 |
2.3 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地层特征 |
2.3.1 嘉陵江组 |
2.3.2 雷口坡组 |
第3章 三叠系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条件 |
3.2 储集条件 |
3.3 封盖条件 |
3.4 圈闭条件 |
3.5 运聚条件 |
3.6 保存条件 |
第4章 三叠系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 |
4.1 嘉陵江组气源差异性 |
4.1.1 天然气的组分特征 |
4.1.2 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 |
4.2 嘉陵江组沉积差异性 |
4.2.1 嘉陵江组沉积(微)相类型 |
4.2.2 嘉陵江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4.3 嘉陵江组储层差异性 |
4.3.1 储集岩类型与岩石学特征 |
4.3.2 储集空间类型 |
4.3.3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3.4 储层物性特征 |
4.3.5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4.4 嘉陵江组成藏差异性 |
第5章 三叠系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 |
5.1 烃源条件 |
5.2 储集条件 |
5.3 封盖条件 |
5.4 圈闭条件 |
5.5 运聚条件 |
第6章 三叠系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 |
6.1 雷口坡组气源差异性 |
6.2 雷口坡组沉积差异性 |
6.2.1 雷口坡组沉积(微)相类型 |
6.2.2 雷口坡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6.3 雷口坡组储层差异性 |
6.4 雷口坡组成藏差异性 |
第7章 三叠系嘉陵江组与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
7.1 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
7.1.1 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
7.1.2 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
7.2 天然气成藏规律 |
7.2.1 嘉陵江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
7.2.2 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规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海相膏盐岩分布规律及有利区带预测[D]. 张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长兴组油气成藏时空匹配[J]. 李延钧,夏吉文,李明隆,蒲洪果,耿超,王浩.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6)
- [3]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4]蜀南地区茅口组与嘉陵江组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及运聚模式[D]. 李海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蜀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强度[D]. 李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D]. 冯仁朋.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源-汇输导系统与油气分布[D]. 李贝贝.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D]. 袁月.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10]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差异性研究[D]. 孟昱璋.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