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龙斌[1](2021)在《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南方地区污水厂碳源总量偏低的情况下,采用全流程生物系统改造的方式对总氮和总磷削减的空间有限,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氮磷排放指标。城镇污水的提标改造需要研究更先进的处理工艺,以对氮磷进行深度治理。本课题针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提升脱氮除磷的空间有限,现有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处理方法缺乏将脱氮、去除SS和除磷融于一体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的新工艺。通过实验获得了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的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滤池的脱氮除磷机理,并研究了滤池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与丰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开展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的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试验所在地位于福州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设计规模为120 m3/d,试验原水为该厂的二级生物处理出水,试验水质指标为:COD为12~23 mg/L,TN为7.8~15.5mg/L,NO3--N为6.6~12.5 mg/L,NH4+-N为0.5~2.1 mg/L,TP为0.19~0.44 mg/L,PO43--P为0.14~0.38 mg/L,SS为14~23 mg/L。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新型生物膜滤池采用优化接种挂膜法启动,依据出水水质及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进行判断,历经15 d后滤池启动成功,启动后TN去除率>80%,COD去除率>70%,NO3--N去除率>90%,TP去除率约为19~21%。(2)适宜的C/N有利于生物膜滤池进行反硝化反应,当C/N为5.34时TN去除率达到81.8%,COD去除率达到75.1%,NO3--N去除率为92.4%。HRT为1.06 h时,生物膜滤池TN去除率最高,达到79~81%。HRT的改变对COD去除率和DO的变化影响较小。(3)生物膜滤池在无外加絮凝剂时对于磷的去除效能有限,对于TP去除率仅为19~21%,通过投加PAC进行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当PAC投加量为5 mg/L时,TP去除率为76.0%,PO43--P去除率为86.7%。PAC的投加对反硝化和除碳没有明显影响。(4)滤池高效反硝化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力负荷为4.13 m3/(m2·h),高水力负荷没有明显降低滤池除磷效能,说明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适宜在较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进行除磷。(5)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采用气冲-气水联合反冲-水冲的联合反冲洗模式,反冲洗周期为7 d。水洗强度为5~10 L/(s m2)、气洗强度为10~15 L/(s m2)。气冲洗、气水联合冲洗和水冲洗时间分别为2~4 min、4~6 min、5~8 min,反冲洗总时长约为15 min。反冲洗后40 min内可恢复至稳定期的处理效果。(6)在冬期水温约为9~13℃的情况下,NO3--N去除率能稳定达到80%以上,出水中TP浓度仍能降至0.15 mg/L以下。在保证NO3--N和COD去除效果的基础上,打开滤池中部曝气设备,调整HRT和气水比,可提高NH4+-N去除率。在HRT为1.4 h,气水比为8的阶段曝气情况下,此时NH4+-N去除率为40~45%,NO3--N去除率为70~76%,TN去除率为57~62%。(7)推导建立了生物膜滤池的堵塞动力学模型为(?),表明滤池的水头损失与滤池的滤速和运行时间密切相关。(8)研究对比了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与污水厂现有的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联用工艺,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优于现有工艺,吨水处理成本比联用工艺低0.039元/m3。对两种工艺的出水进行综合污染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处理后的出水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更低。(9)对生产性规模的试验装置进行经济性评估表明,单位污水建设成本约为2353元/(m3/d),包括吨水电耗、药剂费在内的吨水处理费用约为0.207元/m3。(10)对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启动后的微生物在门水平以变形菌门为主,在属水平上,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作为优势反硝化菌属;反冲洗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丰度影响不明显,但会造成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外加PAC会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但对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基本不造成影响,丰度较高的几个脱氮菌属下降不明显,反硝化菌属相对丰度仍能达到48.76%。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陈达[3](2021)在《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渐紧张和市政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大基坑越来越多,对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锚杆支护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方法,易于施工、支护效果好,同时具有不干扰施工作业面的显着优势。对深大基坑来讲,锚杆结构面临的地质条件可能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地下水对锚杆结构的侵蚀作用不可忽略。另外,深大基坑使用的锚杆长度较长,埋置于土体中的钢筋或钢绞线很可能会对后期周边的建设带来障碍。在此条件下,纤维筋锚杆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玻璃纤维(GFRP)筋材料具有比钢筋更高的抗拉强度,不存在锈蚀问题,同时给后期施工造成影响时便于切割。本文以北京地铁车站的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通过浆液配比试验研制具有更高施工性能的GFRP筋锚杆注浆浆液;通过锚固体试验,研究了不同锚杆材料、筋材数量和注浆材料的锚固体试件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变量带来的影响,为工程GFRP筋锚杆的使用选型提供参考;在支护工程现场施工使用GFRP筋的锚杆结构,通过基本试验验证工程性能,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破坏的发生规律。本文内容为GFRP筋锚杆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研究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浆液配比试验,在工程常用浆液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同时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流动性好、保水性好、体积微膨胀的新型注浆浆液材料,该注浆材料硬化一天即可达到预应力张拉的要求,同时关注了以往研究中较少关注的泌水率问题,浆液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同时体积微膨胀,为更好的发挥锚杆的抗拉性能提供了保障。2)通过较大尺寸的锚固体试验,对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筋材数量和不同浆液类型的锚固体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监测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记录破坏现象。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GFRP筋锚杆的工作和破坏规律、不同类型锚杆材料的性能差异、筋材数量差异带来的承载性能差异和新型浆液应用带来的锚杆承载性能差异。通过分析破坏过程的筋材应力应变、位移发展规律和锚固体破坏形式,定义锚固体破坏发展阶段,对GFRP筋锚杆锚固体的破坏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同时对GFRP筋锚杆设计给出建议。3)通过工程现场GFRP筋锚杆的基本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工程锚杆承载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和破坏过程,分析锚杆受力过程中周围岩土体的应力发展规律,完善了GFRP筋锚杆的破坏机理研究。论文研究对GFRP筋锚杆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GFRP筋锚杆使用性能可靠、施工便易,可在之后的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孙潜[4](2021)在《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光温室是满足冬季作物生产的重要农业设施,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冬季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少而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温室生产的能量来源,降低能耗甚至是零能耗,为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带来了巨大效益。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光照充足,是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理想区域之一。但是,往往也要面临冬季高寒风冽的气候问题。传统日光温室常采用保温被外覆盖方式进行温室保温,但是外保温被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保温被老化破损都会导致温室保温性下降,甚至受潮吸水而增大自重,对温室结构安全产生威胁。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不仅是温室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生产实践的重要保障。基于内蒙古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日光温室设计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设施农业课题组在传统日光温室的基础上,优化了温室结构,针对性地设计出保温被内置式的内保日光温室,为日光温室结构创新提供了依据,也驱使日光温室向着更加保温蓄热的方向发展优化,同时也能够缓解了内蒙古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所面临的燃眉之急。但是,基于传统日光温室基础上优化改进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在实践中也存在大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与内保温日光温室相配套的一些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为此,本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普通日光温室(NG)和内保温日光温室(IG)室内光照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内保温日光温室的采光特性。其次在前人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四种不同覆盖类型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即单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1)、双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2)、双膜双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3)、双膜双保温被覆盖薄型墙体温室(G4),明确了不同内保温日光温室的热环境特性,以期为内蒙古高寒地区温室结构设计优化、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在不同天气条件及时空分布均有提高。晴天时(2015年1月10日),内保温日光温室平均太阳辐射较普通日光温室可提高9.7%~16.8%,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1.11%~16.89%,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9.82%~17.06%;而阴天时(2015年1月6日),平均太阳辐射可提高14.4%~17.7%,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5.22%~19.64%,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17.28%~17.51%。2)建立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模型R2在0.89~0.96之间,模拟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的精准度较高。通过模型计算可知,冬至日时,上午偏东方位温室透光率高于偏西方位,而下午则相反;不同方位温室内地面太阳辐射差异较小,主要是温室墙体获得最大太阳辐射的时间节点,正南方位出现于中午,偏西方位中午延后,偏东方位中午提前。全天地面和墙体太阳辐射累积总量正南方向最多,随方位角增大而减少,且相同方位温室之间的差异较小。3)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保温被位置对室内光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增加时,保温被越来越多地阻止了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尤其是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与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为0时(L=0m)相比,不同水平投影长度降低了墙体和地面太阳辐射日累积量11%~78.53%,不利于温室采光以及墙体蓄热。4)相比于其他三座温室,G3对于温室热环境的营造要更突出。连续一个月(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测试结果表明:夜间温度G1下降最快,G3下降最慢;连续晴好天气时(2017年1月11日9:00~1月14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0.5℃、12.4℃、13.1℃、11.9℃。连续不良天气时(2016年12月22日9:00~12月26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8.5℃、10.4℃、11.1℃、9.3℃。G1表现最差,G4表现次之,G2表现较好,G3表现最佳。5)连续一周(2017年1月1日~1月7日)的温室运行中,4座温室夜间相对湿度均可达90%以上。土壤20 cm处平均温度G1、G2、G3、G4分别为13.7℃、16.8℃、17.5℃、14.2℃。6)4座温室墙体20 cm处温度变化最剧烈,晴天时(2017年1月2日9:00~1月3日9:00),G1、G2、G3、G4平均温度分别为13.4℃、16.3℃、17.4℃、11.9℃;阴天时,(2017年1月6日9:00~1月7日9:00),分别为10.9℃、12.9℃、14.2℃、10.8℃。晴天时G1、G2、G3墙体40 cm、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阴天时G1、G2、G3墙体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40 cm处仍然释放热量。7)G1、G2、G3、G4每平方米建造成本分别为284.7元、293.4元、317.7元、236.9元。G3热环境营造最好,但成本也最高;G4成本最低,热环境略好于G1,但墙体蓄热效果较差。
张星辰[5](2021)在《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针对黄土高原及广大无砂石料地区工程建设面临的砂石料开采环境成本高、弃土弃渣难以利用且传统土壤固化材料固土性能亟待提升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同时减少因开山取石、挖河淘沙等对环境的危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通过室内力学试验与野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观测手段,明晰了纳米土壤固化剂性能优化的影响机制,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压缩本构关系及模型方程,构建了基于土壤惰性矿物激活与离子再造的纳米固化剂固土理论,研发了新型纳米固化剂材料及土体重构技术在不同坡沟生态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为纳米土壤固化剂的深入研发及在无砂石料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纳米材料对土壤固化剂的性能影响及N-MBER纳米固化剂开发。针对土壤固化剂在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缺陷及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势,通过分析纳米改性后的土壤固化剂强度变化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微观颗粒形态,探讨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和养护龄期下的纳米固化剂、普通固化剂及P.O.32.5水泥的胶砂强度提升规律,建立了纳米改性固化剂胶砂抗压强度与掺量和龄期的复合幂指函数模型,明确了纳米固化剂在微观几何形态上对土体颗粒界面的胶凝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其配方优化后的纳米二氧化硅掺量为2.5%。胶砂试验结果表明该掺量下的纳米固化剂强度较普通固化剂可提升15%以上,较P.O.32.5水泥可提升约50%。2、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纳米固化剂的掺量和龄期与固化土的力学性能显着相关,其中掺量与纳米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在力学性能方面,纳米固化土各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普通固化土和P.O.32.5水泥土可提升10%~30%;在微观界面结构方面,通过对比纳米固化土、普通固化土及水泥土的吸水率、干密度和颗粒形态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和界面结构的影响机理。通过上述研究,明确了纳米固化剂加固后的土体在微观界面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能方面的演变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纳米固化土在受力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提供了基础。3、建立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受压条件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分析典型纳米固化土构件单轴压缩破坏过程,明晰了纳米固化土受力变形的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材料内部孔隙闭合阶段,峰值应力前的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峰值应力过后的材料破型阶段;通过模型筛选和参数计算,提出了纳米固化土单轴压缩应力-应变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纳米固化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材料在单轴压缩受力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上述结果为定量计算纳米固化土在一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提供了依据,为研究纳米固化土各向异性多轴受力本构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4、构建了基于惰性矿物激活与离子再造的纳米固化剂固土理论。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在固化剂水化过程中对其水化活性及离子组成和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能利用其火山灰催化活性强,颗粒小且流动性高等特点,通过激活土壤惰性矿物和化学离子再造,强化网状胶结,使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无分散,相界面紧密接触。同时能激发土体铝酸盐矿物潜在的活性,在相界面和土体单元内部形成牢固的多晶粘土聚集体,从而改善土体颗粒相界面接触的本质,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在早期水化过程中对氢氧化钙晶体的细化率可达50%以上,纳米固化剂对土壤胶体中不同形状的水化硅酸钙凝胶数量提升可达30%。通过上述研究构建了纳米固化剂加固土的基本理论,即“基于土壤惰性矿物活性再生与离子再造的相界面重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可为纳米固化剂的进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5、提出了纳米固化剂在典型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本研究在团队研发的土壤固化剂成果基础上,利用开发的纳米固化剂及其土体重构技术在不同土质地区进行了典型工程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纳米固化土材料修建的工程比同等成本下的水泥土工程强度提升20%以上;在同等工程强度条件下,采用纳米固化土的修建成本可节省30%以上;纳米固化土的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单且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可以作为主体工程修建淤地坝拦挡墙、道路、蓄水池等设施,同时兼顾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修建的纳米固化土工程及设施对生产建设和生态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黄土高原等缺砂少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胡杰[6](2021)在《隧道块状节理岩体破坏前兆规律及块体垮塌监测预警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规模与数量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铁路、公路工程建设步入高潮,隧道建设规模进一步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建设数量、运营里程最大的国家。隧道围岩结构垮塌灾害是节理硬岩隧道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备强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致灾性特点,灾变过程涉及节理岩体渐进破坏和危险块体群大规模垮塌,防控难度极大,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针对隧道节理硬岩破裂及衍生块体垮塌灾害监测预警,重点关注岩桥破断和岩块失稳两个重要的灾变阶段,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室内试验、前兆监测、机器学习、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下节理岩体破坏行为及伴生多元前兆演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岩体裂纹类型演化的岩桥破断预警判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岩块失稳过程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静、动荷载条件下,基于岩块固有振动频率演化的块体突变失稳预警判据,为块体垮塌灾害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总结了高、中、低地应力条件下隧道节理硬质围岩常见的破裂、掉块现象,分析了破裂内在驱动要素及力学机制,将块体垮塌灾害概化为岩桥破断和岩块失稳两个主要阶段;针对张拉、拉剪、压剪三种典型应力状态的岩桥破断行为研究,创新研发了“拉-压-剪”新型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系统,满足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统一尺度立方体岩样直接破坏过程模拟及伴生多参量信息的监测需求,为不同破坏行为及前兆差异性的直观、精确对比提供了设备支撑;重点解决了直接拉伸试验偏心抑制、端部应力集中效应弱化、剪切弯矩效应弱化、小力值拉应力稳定加载、新型加载辅具设计等试验技术难题。(2)基于自主研发的新型试验平台,开展了统一尺寸节理岩样直接拉伸、拉剪、压剪破坏试验,结合声发射仪、光学高速摄像仪、红外热像仪进行破坏过程的同步监测,系统地对比分析不同应力状态下岩桥的破断行为及“声-光-热-力”多参量前兆信息演化机制,揭示了应力大小、节理贯通度对岩样强度及前兆演化的影响规律;试验与监测结果表明:三类试验破坏现象存在显着的差异,拉伸与拉剪试验脆性破坏特征显着,破裂迅速且释能特性强于压剪破坏,而声发射信号响应则明显强于温度与变形参数;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RFPA丰富节理岩样工况,揭示了节理贯通度增加对岩样整体强度和岩桥部位强度不同的影响规律。(3)针对响应较灵敏的声发射监测,从特征参数和波形参数两个方面对不同应力状态下岩桥破断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计数、能量、幅值、b值、主频、熵值多个声发射监测指标,从破裂数量、破裂尺度、破裂有序性等多个角度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桥破坏过程进行刻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RA-AF值拉、剪裂纹分类法探索了岩桥破坏过程的破裂类型演化规律,不同破坏试验均呈现早期以拉裂纹为主,临近破坏时刻剪裂纹产生的裂纹演化机制;综合特征参数、波形参数和裂纹判识类型,建立了三种典型应力状态下节理岩体安全状态三色判识方法。(4)针对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节理岩体破坏,探索基于RA-AF值拉、剪裂纹分类法的普适性预警判据,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声发射RA-AF值自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建立了拉裂纹与剪裂纹簇的最优分割方法,分析了 GMM-SVM模型在裂纹类型自动判识方面的可靠性,解决了JCMS-ⅢB5706规范中对角分割法存在的人为经验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针对工程实际,建立了声发射等数据点、分时段裂纹类型动态判识方法,将单元时段剪裂纹数超过20%且剪裂纹数据点簇呈现靠近RA轴的条带作为普适性岩桥破断预警判据,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似然比估计的拉、剪、复合裂纹三分类自动判识方法。(5)针对岩桥破断后可能产生的继发岩块失稳垮塌,重点考虑大型关键块体常见的滞后突变滑动失稳类型,建立了块体简化弹簧质子振动模型,揭示了滑动面剪切刚度对块体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机制;创新开展了大尺度岩块失稳过程物理模拟试验,揭示了应力、接触面积对块体固有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及滑动失稳过程声发射参数的响应特征,结合3DEC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考虑滑动面剪切刚度的简化振动模型的有效性;建立了块体失稳的尖点突变分析模型,提出了静、动荷载条件下岩块突变失稳预警判据,首次通过滑动面剪切刚度搭建起块体固有振动频率与块体稳定性分析间的桥梁。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7](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谷守国[8](2021)在《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容量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地下空间除了提出功能上的基本需求,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在住宅地下顶板种植草木,以实现空间的绿化和美化。随着地下空间结构总量的增多,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一方面,住宅中地下结构渗漏问题较多,其带来的危害被人们所诟病,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现象频发,不仅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对建筑的防水和顶板上的绿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地下顶板防水和排水的问题极为突出,亟需系统化解决。如找坡层、找平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起不到原有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影响防水的可靠性;传统的普通防水层和耐根穿刺防水层产品质量、施工质量都很难保证,渗漏问题极易发生;排水系统存在设计缺失的主要问题,系统不完整的同时选材也容易出问题,造成排水功能尽失;构造层次中湿作业较多,对成本和工期影响大。鉴于地下顶板在防水和排水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层次为例进行了防排水体系的系统研究。针对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型种植顶板防排水体系:减少了湿作业构造层次,如找平层、找坡层和保护层,目的是解决湿作业较多造成工期拉长、成本增加和与防水层结合的问题;增加了顶板基面抛丸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为防水层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面,也可以事先处理结构面缺陷以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叠层防水的做法优化为涂料复合卷材的做法,旨在解决防水和耐根穿刺的问题;原构造层次中的排水层优化为排水系统,不再是单一的构造层次,而是由多种材料和做法组成的系统,将排水问题变成系统化解决方案。经过本系统设计,不仅提高了防水的可靠性,也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最后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为地下顶板防排水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郑坤隆[9](2021)在《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与防渗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注浆是治理隧道渗漏水等水灾类病害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合理选择防水性能良好的注浆材料是有效治理病害、确保注浆效果的关键因素。工程中常被使用的注浆材料种类繁多,材料特征各不相同,而如何设计一种防水能力突出、性能全面、经济方便的浆液、用于隧道或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仍然是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文选择渗透结晶型材料、水泥和各类添加剂,制备出一种新型注浆材料——渗透结晶型浆液,采用室内试验、微观结构观测、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渗透结晶型浆液的性能、防渗作用机理、材料成分、微观结构特征和注浆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总结工程中常用防水注浆材料的特点,使用渗透结晶型材料PENETRON Admix(简称材料PA),设计出渗透结晶型浆液,通过一系列浆液基础性能试验研究,得到了密度、凝结时间、黏度、析水率、结石率、渗透系数和抗压强度等性能随材料PA添加量不同而发生的变化规律,从材料作用机理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各类变化产生的原因与过程,确定了材料PA在浆液中的合理添加量为水泥总质量的4.0%,给出此时浆液的各项性能参数。(2)为了进一步提升浆液性能和使用范围,对改性渗透结晶型浆液进行研究;各类水泥添加剂能否在浆液中正常使用进行了筛选与研究,解释了各类添加剂与材料PA相互影响的原因;给出了适用于浆液中的添加剂种类和掺入量,确定了改性浆液的性能参数和浆液合理配比。(3)研究了浆液材料成分相互作用过程,分析了材料永久防水和结构微修复能力的产生原因,给出了浆液的防渗机理和材料中各主要成分的作用效果;通过化学试验、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渗透结晶型浆液材料成分进行研究,确定了材料成分组成,为浆液成分优化和制备提供借鉴。(4)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渗透结晶型浆液固结体内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材料PA添加量对固结体内部结构、孔隙率和孔隙体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浆液固结体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确定了材料在固结体内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条状、网格状结晶体物质;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材料PA对渗透结晶型浆液的结构影响规律和性能改变原因,进一步解释了浆液防渗作用机理。(5)使用自行设计的土工模型试验平台对不同含石量的破碎岩体进行渗透结晶型浆液注浆试验,采用室内抽水试验方法评价了浆液的注浆效果,确定了浆液在不同含石量的破碎岩体中扩散半径、扩散范围和扩散形式。(6)应用离散元软件Mat DEM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渗透结晶型浆液在不同工况下的扩散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浆液在不同注浆压力、注浆时间、岩体摩擦系数和浆液黏度等工况下的扩散半径和影响范围,为实际工程中注浆技术参数的取值提供参考。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0](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指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二、新型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环境现状 |
1.1.2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现状 |
1.2 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生物脱氮机理 |
1.2.2 常用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脱氮新技术 |
1.3 污水深度除磷研究现状 |
1.3.1 现有除磷技术 |
1.3.2 组合工艺除磷技术 |
1.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
1.4.1 物化深度处理 |
1.4.2 生物深度处理 |
1.5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研究的可行性 |
1.5.1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
1.5.2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中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可行性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2.1.1 试验所用装置 |
2.1.2 试验工艺流程 |
2.2 试验水质及分析方法 |
2.2.1 试验用水来源与水质 |
2.2.2 常规分析方法 |
2.3 微生物群落检测方法 |
2.3.1 微生物镜检测试方法 |
2.3.2 扫描电镜测试方法 |
2.3.3 生物扫描电镜测试方法 |
2.3.4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方法 |
2.4 滤池滤料与外加剂选择 |
2.4.1 滤料选择 |
2.4.2 外加碳源选择 |
2.4.3 外加絮凝剂选择 |
第三章 生物膜滤池的启动研究 |
3.1 滤池启动方式的选择 |
3.1.1 启动方式的确定 |
3.1.2 生物膜滤池的启动 |
3.2 启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变化 |
3.2.1 启动期间TN浓度变化 |
3.2.2 启动期间COD浓度变化 |
3.2.3 启动期间NO_3~--N浓度变化 |
3.2.4 启动期间TP浓度变化 |
3.3 启动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3.3.1 微生物镜检分析 |
3.3.2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 |
3.3.3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
4.1 进水C/N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4.1.1 进水C/N对TN去除的影响 |
4.1.2 进水C/N对COD去除的影响 |
4.1.3 进水C/N对 NO_3~-N去除的影响 |
4.1.4 进水C/N对p H变化的影响 |
4.2 HRT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4.2.1 HRT对TN去除的影响 |
4.2.2 HRT对 COD去除的影响 |
4.2.3 HRT对 NO_3~-N去除的影响 |
4.2.4 HRT对p H变化的影响 |
4.3 微絮凝对生物膜滤池系统的影响 |
4.3.1 微絮凝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
4.3.2 微絮凝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4.3.3 微絮凝对除碳效果的影响 |
4.3.4 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生化协同除磷分析 |
4.3.5 微絮凝对生物膜滤池中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运行工况研究 |
5.1 水力负荷对滤池脱氮除磷效能的影响 |
5.1.1 对TN和 NO_3~-N的去除效果影响 |
5.1.2 对TP和 PO_4~(3-)-P的去除效果影响 |
5.1.3 对反冲洗周期的影响 |
5.2 生物膜-微絮凝滤池的反冲洗 |
5.2.1 反冲洗方式与机理研究 |
5.2.2 反冲洗的条件与周期 |
5.2.3 反冲洗强度与时间 |
5.2.4 反冲洗后滤池处理效果研究 |
5.2.5 反冲洗前后微生物群落变化 |
5.3 冬期条件下滤池脱氮除磷效能分析 |
5.3.1 冬期与夏期进水水质对比 |
5.3.2 冬期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果 |
5.4 阶段曝气方式下的脱氮效果 |
5.4.1 HRT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5.4.2 气水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堵塞模型与经济性分析 |
6.1 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堵塞模型 |
6.1.1 基本假设 |
6.1.2 滤池堵塞模型的建立 |
6.2 经济性分析 |
6.2.1 工艺造价 |
6.2.2 运行成本 |
6.3 与现有工艺对污水厂尾水处理的对比研究 |
6.3.1 污染物去除效果对比 |
6.3.2 工艺运行参数对比 |
6.3.3 综合污染指数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
1.2.1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2 锚固机理研究现状 |
1.2.3 锚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浆液研发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材料选择 |
2.2.3 试验配比及测试参数 |
2.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2.3.1 流动度试验 |
2.3.2 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 |
2.3.3 膨胀率试验 |
2.3.4 泌水率试验 |
2.3.5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锚固体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3.2.1 试验目的 |
3.2.2 主要试验材料 |
3.2.3 试件设计 |
3.2.4 加载及量测方案 |
3.2.5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 |
3.3.2 荷载-位移关系分析 |
3.3.3 粘结应力分布 |
3.3.4 筋材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3.5 注浆材料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4 锚固体破坏机理分析 |
3.5 GFRP筋锚杆锚固体设计相关参数 |
3.5.1 抗拔安全系数 |
3.5.2 锚固段长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GFRP筋锚杆基本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GFRP筋锚杆基本试验研究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GFRP筋锚杆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建立数值模型 |
4.3.2 锚杆破坏过程 |
4.3.3 破坏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状况 |
1.1.2 日光温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新要求 |
1.2 研究状况 |
1.2.1 日光温室结构合理性及优化研究 |
1.2.2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及理论研究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方法 |
2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
2.1.2 试验项目 |
2.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 |
2.2.1 模型概述与简化 |
2.2.2 模型建立 |
2.3 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 |
2.3.1 评价指标 |
2.3.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内保温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照度分布规律分析 |
2.4.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验证 |
2.4.3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小结 |
3 内保温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
3.1.2 试验方法及项目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温室太阳辐射对比 |
3.2.2 不同温室气温对比 |
3.2.3 不同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对比 |
3.2.4 不同温室土壤温度对比 |
3.2.5 不同温室墙体温度对比 |
3.2.6 不同温室建造成本对比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建议 |
4.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固化剂研究进展 |
1.2.2 纳米改性材料进展 |
1.2.3 纳米材料加固土的进展 |
1.2.4 水泥基类本构模型进展 |
1.2.5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纳米改性剂 |
2.1.2 土壤固化剂 |
2.1.3 试验用土 |
2.1.4 纳米固化土 |
2.2 研究方法 |
2.2.1 前期预备试验 |
2.2.2 固化剂胶砂试验 |
2.2.3 纳米固化土性能试验 |
2.2.4 微观物理化学分析 |
第三章 纳米固化剂研发及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
3.1 纳米材料筛选 |
3.1.1 纳米添加剂的初步筛选 |
3.1.2 两种纳米添加剂性能对比 |
3.2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3.2.1 改性试验方案 |
3.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3.3 纳米固化剂胶砂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3.3.1 纳米固化剂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2 纳米固化剂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 纳米固化剂性能优化方案对比 |
3.4.1 纳米固化剂宏观力学性能对比 |
3.4.2 纳米固化剂微观分形特征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固化剂对土体力学性能及界面结构的影响 |
4.1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4.1.1 试验方案 |
4.1.2 试样制备与养护 |
4.2 纳米固化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
4.2.1 养护龄期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固化剂掺量对固化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固化土界面结构对强度的影响分析 |
4.3.1 不同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对比 |
4.3.2 吸水率和干密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 |
4.3.3 固化土界面结构组成及颗粒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固化剂固土机理研究 |
5.1 纳米二氧化硅火山灰活性加速水化过程 |
5.2 纳米固化剂改变土体化学离子的微观分布 |
5.3 纳米固化剂重构土体的相界面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米固化土的本构模型研究 |
6.1 单轴压缩破坏过程分析 |
6.2 本构关系模型构建 |
6.2.1 曲线无量纲处理 |
6.2.2 模型的推导及优化 |
6.3 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6.3.1 不同模型参数计算 |
6.3.2 模型拟合程度分析 |
6.4 本构模型的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纳米固化剂在坡沟防护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
7.1 黄土地区沟道土地整治防护工程技术应用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结构设计与材料配制 |
7.1.3 施工及成型技术 |
7.2 南方红壤区坡面及道路防护工程技术应用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红壤区土质特性 |
7.2.3 结构优化与设计 |
7.2.4 施工及成型技术 |
7.3 纳米固化剂施工技术要点 |
7.4 成本分析和环境效益 |
7.4.1 工程成本分析 |
7.4.2 环境效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及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隧道块状节理岩体破坏前兆规律及块体垮塌监测预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结构探查与块体识别方面 |
1.2.2 节理岩体结构破坏过程分析方面 |
1.2.3 隧道围岩破坏监测预警方法方面 |
1.2.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拉-压-剪”新型多功能岩石力学试验系统研发 |
2.1 节理岩体破裂的应力状态分析 |
2.2 岩桥破裂-岩块失稳灾变演化过程 |
2.3 “拉-压-剪”新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 |
2.3.1 系统研制背景与设计思路 |
2.3.2 主体框架与新型试验装置 |
2.3.3 高精度液压伺服控制模块 |
2.3.4 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模块 |
2.3.5 试验机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
2.4 试验系统可靠性验证分析 |
2.4.1 类岩石材料试样制备 |
2.4.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应力状态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行为分析 |
3.1 试验总体思路与监测方案设计 |
3.1.1 试验思路与节理岩样制备 |
3.1.2 声-光-热-力多参量监测方案 |
3.2 拉伸破坏行为与多参量信息演化特征 |
3.2.1 岩桥张拉破裂多参量监测分析 |
3.2.2 节理贯通度对抗拉强度影响规律 |
3.3 压剪破坏行为与多参量信息演化特征 |
3.3.1 岩桥压剪破裂多参量监测分析 |
3.3.2 节理贯通度对压剪强度影响规律 |
3.4 拉剪破坏行为与多参量信息演化特征 |
3.4.1 岩桥拉剪破裂多参量监测分析 |
3.4.2 节理贯通度对拉剪强度影响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应力状态岩桥破断过程声发射演化特征分析 |
4.1 基于RFPA模拟的岩石破裂类型概述 |
4.2 不同破坏模式AE参数特征对比分析 |
4.2.1 计数与能量演化特征 |
4.2.2 幅值与b值演化特征 |
4.3 不同破坏模式AE波形特征对比分析 |
4.3.1 频谱分析与主频分布特征 |
4.3.2 主频信息熵值演化特征 |
4.4 基于RA-AF值的拉、剪裂纹识别方法 |
4.4.1 RA-AF值裂纹判别法 |
4.4.2 不同破坏模式裂纹演化分析 |
4.5 基于AE多参数的岩体安全状态综合判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MM-SVM裂纹自动识别的岩桥破断预警判据 |
5.1 机器学习方法概述 |
5.2 GMM-SVM模型介绍 |
5.2.1 高斯混合模型(GMM) |
5.2.2 支持向量机(SVM) |
5.2.3 GMM-SVM裂纹识别流程 |
5.3 基于RA-AF值的拉、剪裂纹自动识别 |
5.3.1 拉、剪裂纹自动识别方法 |
5.3.2 岩桥临近破断自动预警判据 |
5.4 基于RA-AF值的拉、剪、复合裂纹自动识别 |
5.4.1 裂纹直接三分类法 |
5.4.2 基于似然比的改进三分类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监测的岩块失稳突变预警判据 |
6.1 隧道围岩块体振动模型 |
6.1.1 动力特征参数 |
6.1.2 块体失稳模式 |
6.1.3 块体振动模型 |
6.2 块体失稳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6.2.1 试验总体思路与装置介绍 |
6.2.2 试验方案与试验过程介绍 |
6.2.3 块体失稳固有振动频率演化 |
6.2.4 块体滑动摩擦声发射参数演化 |
6.3 基于固有频率的块体突变失稳预警方法 |
6.3.1 突变基本理论 |
6.3.2 尖点突变模型 |
6.3.3 静荷载下块体失稳突变预警判据 |
6.3.4 动荷载下块体失稳突变预警判据 |
6.4 块体垮塌灾变“声-振”监测模式与预警流程 |
6.4.1 监测模式与预警流程设计 |
6.4.2 监测指标隧道应用可行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科技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授权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7)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8)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文献研究 |
1.4.2 案例解析 |
1.4.3 项目现场调查 |
第2章 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设计体系分析 |
2.1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简述 |
2.2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选材及应用分析 |
2.2.1 找坡层和找平层分析 |
2.2.2 防水层分析 |
2.2.3 排水系统分析 |
2.3 地下顶板构造层次预算成本分析 |
2.4 地下顶板工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方案的建立与论证 |
3.1 新型防排水体系简述 |
3.2 新型防排水体系设计原则与依据 |
3.3 新型防排水体系选材及应用分析 |
3.3.1 基层处理分析 |
3.3.2 防水层分析 |
3.3.3 排水系统分析 |
3.3.4 针对不同情况的实现方法 |
3.4 新型防排水体系预算成本分析 |
3.5 新型防排水体系工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防排水体系的应用实例 |
4.1 某小区地下车库项目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防排水体系设计 |
4.2 优化后排水体系简介 |
4.3 新型防排水体系的实施 |
4.3.1 施工工序 |
4.3.2 操作要点 |
4.4 项目检验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与防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2 注浆试验研究现状 |
1.2.3 注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基本性能试验 |
2.1 概述 |
2.2 渗透结晶型浆液原材料确定 |
2.3 浆液性能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
2.3.1 浆液密度试验 |
2.3.2 浆液黏度值试验 |
2.3.3 浆液凝结时间试验 |
2.3.4 浆液析水率试验 |
2.3.5 浆液结石率试验 |
2.3.6 浆液固结体渗透系数试验 |
2.3.7 浆液固结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4 渗透结晶型材料合理添加量确定试验 |
2.4.1 材料合理添加量试验结果 |
2.4.2 材料合理添加量试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试验 |
3.1 概述 |
3.2 塑化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
3.2.1 试验内容与结果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悬浮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
3.3.1 试验内容与结果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速凝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
3.4.1 试验内容与结果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速凝早强剂对浆液性能影响试验 |
3.5.1 试验内容与结果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渗透结晶型浆液合理配比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作用机理与成分分析 |
4.1 概述 |
4.2 渗透结晶型浆液作用机理分析 |
4.2.1 结晶沉淀反应机理 |
4.2.2 络合-沉淀结晶反应机理 |
4.2.3 关于两种反应机理的讨论 |
4.2.4 催化-结晶沉淀反应机理的提出 |
4.3 渗透结晶型材料成分种类分析 |
4.3.1 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分析 |
4.3.2 活性化学物质水溶性确定 |
4.3.3 活性化学物质种类判断 |
4.3.4 材料主要成分作用分析 |
4.3.5 渗透结晶型浆液成分优化 |
4.4 材料成分化学试验 |
4.4.1 化学试验内容与步骤 |
4.4.2 化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材料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试验 |
4.5.1 试验内容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材料成分X射线衍射试验 |
4.6.1 试验内容 |
4.6.2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固结体微观结构特征 |
5.1 概述 |
5.2 浆液固结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 |
5.2.1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内容 |
5.2.2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结果 |
5.2.3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结果处理 |
5.2.4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试验结果分析 |
5.3 浆液固结体孔隙特征分析 |
5.3.1 浆液固结体孔隙体积变化 |
5.3.2 养护时间对孔隙体积影响 |
5.3.3 孔隙结构三维成像分析 |
5.4 浆液固结体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 |
5.4.1 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内容 |
5.4.2 电子显微镜试验结果分析 |
5.4.3 结晶物质生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破碎岩体渗透结晶型浆液注浆效果模型试验 |
6.1 概述 |
6.2 试验目的与内容 |
6.3 试验设计与材料制备 |
6.3.1 破碎岩体成分与结构确定 |
6.3.2 土工模型试验平台 |
6.3.3 结构封顶材料制备 |
6.3.4 注浆材料制备 |
6.3.5 抽水试验方法与设备 |
6.4 试验步骤 |
6.5 试验结果分析 |
6.5.1 注浆前各组破碎岩体渗透系数测定试验 |
6.5.2 注浆后各组破碎岩体渗透系数测定试验 |
6.5.3 浆液在各组极破碎岩体内扩散情况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渗透结晶型浆液扩散特征数值分析 |
7.1 概述 |
7.2 离散元注浆细观模拟基本理论 |
7.2.1 离散元颗粒堆积接触模型 |
7.2.2 离散元系统能量转换与守恒 |
7.2.3 离散元中岩体流固耦合机理 |
7.3 模型建立与工况确定 |
7.3.1 建立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7.3.2 颗粒细观参数确定 |
7.3.3 浆液黏度与岩体渗透系数关系 |
7.3.4 模拟工况设计 |
7.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4.1 注浆模拟结果可靠性验证 |
7.4.2 注浆压力不同对注浆效果的影响研究 |
7.4.3 注浆时间不同对注浆效果的影响研究 |
7.4.4 岩体摩擦系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
7.4.5 浆液黏度对注浆效果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四、新型表面工程技术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生物膜-微絮凝滤池协同脱氮除磷生产性试验及相关机理研究[D]. 杨龙斌.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D]. 陈达.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D]. 孙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纳米固化剂材料研发及固土性能研究[D]. 张星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6]隧道块状节理岩体破坏前兆规律及块体垮塌监测预警方法[D]. 胡杰. 山东大学, 2021(10)
- [7]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8]住宅地下顶板防排水体系研究[D]. 谷守国. 燕山大学, 2021(01)
- [9]渗透结晶型浆液性能与防渗机理研究[D]. 郑坤隆. 长安大学, 2021(02)
- [10]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