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办公设计的生命(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徐滢清[2](2021)在《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30年的城镇化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筑进入了改造与新建并重的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改造老旧街区、住区与城中村,推进老旧建筑改造,同时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由此可见,改造在保证良好建筑品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建造时的设计规范标准低,设计阶段没有运用适应性设计方法,造成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效果模糊、影响后续改造实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化,分为五个阶段:设计阶段、维护维修阶段、更新改造阶段、再生阶段、拆除阶段;将建筑系统层级化,分为五个层级:结构层级、围护体系层级、空间层级、设备管线层级以及内装部品层级;将适应性设计类别化,分为四个类别:构件适应性、空间适应性、环境适应性、气候适应性。探索三者的关系以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体系。再选取居住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设计阶段出发,分类整理适用于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进行编号后进行逐一比较,找出并解决其中不适宜的部分,最终形成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方法集成。使居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满足使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本研究旨在解决现阶段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的既存问题,提供居住建筑在设计规划阶段的新思考方式,建立了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适应性设计策略的方法集成。在设计初期,为设计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对解决我国城市住宅巨大存量,推进居住建筑适应性设计与可持续性改造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扬[5](2020)在《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的预制装配化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以全生命周期来看,在建筑规划与设计、材料与部件生产、建造与运输、运营与维护直到拆除与处理(废弃、再循环和再利用等)的进程中,装配式与产业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众多学者、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装配式的创新与研发、生产与建造、运营与服务中来。然而,预制装配化建筑的设计与结构特性、预制部件生产、现场装配施工等流程紧密相关,设计策略需要克服流程独立与“碎片化”等问题,考虑设计策略统筹与实施技术的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和实现设计成果。设计策略影响了项目进度和成本,是整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研究预制装配化建筑特征,为了更好的运用预制装配化技术,为研究的展开提供合理的依据。调研预制装配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紧扣预制装配化设计流程,探讨实际项目经验、教训。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预制装配化建筑与办公建筑各自特点,总结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研究目前集中在发展方向、整体策略、平台运用、设计策略和建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以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从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整体入手,探讨其适应性设计策略。总结设计策略、方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积累经验。整体策略、适应性研究、设计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设计策略不能简单的考虑设计阶段。设计与施工,设计与管理等多学科、多流程中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确定各参与方共同的方向并建立整体目标,要求各方与目标紧密联系。设计进程的协调是项目推进的手段,保证项目目标有序实现的抓手。组织的架构是其它维度顺利实施的保障和驱动力。项目的实现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的思维模式是至上而下的平台搭建,从下而上的数据建立,平台搜集的数据分析和应用。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在适应性设计背景下,各组织通过过程协调完成建立的目标,在预制装配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建筑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交付等阶段都由项目的建设方统一组织管理,建设方的关注点反映着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研究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实例的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项目,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整体策略、依托设计、目标建立、过程协调、信息共享。
梁炜莹[6](2020)在《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国内普通中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自此,地方和学校选修课逐渐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各中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当中。这类具备地方特色、校本特色以及具有一定活动课程性质的中学选修课程,俗称为中学特色课程。然而,传统中学对于校园教育空间的设计,仍停留在以国家课程授受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层面内。随着近年来中学特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开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传统的中学教学用房空间愈发无法适应中学特色课程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不断改良的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学校园纷纷针对新开设的特色课程,调整和改造原有的教学用房空间。新建的中学校园,也纷纷针对未来可能开展的特色课程内容,采用更具创新适应性的教育空间设计。针对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设计,逐渐成为近年来各中学校园教育空间设计的热点。论文在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中学特色课程的主流开课类型和授课模式,并提出对应类型课程所需要的空间功能和环境氛围。在问题导向下,论文由整体到局部,从校园总体空间组织、平面功能组织、教学空间单元具体布局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等多个层面,逐层分析针对特色课程开展需求,未来中学校园需要准备怎样的教学空间和教育环境,并通过建筑学的设计手段,去满足功能的需求、营造合适的氛围。论文最后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作为理论的践行和检验,将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并总结设计要点和设计趋势,供未来更多相似的项目参考。
张贵彬[7](2020)在《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一直大力倡导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寄予厚望,发展现代农业亦是大势所趋。高校农学院利用其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能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输送高端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高校科研建筑中重要的一类,农学院系建筑在使用特点、功能需求、空间设计、造型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校园建筑的特点。然而,目前缺乏相应指导该类建筑设计的标准和规范,在设计过程中,给业主、建设者、设计单位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在调研和访谈的过程中,建成的项目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急需对农学院系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作为团队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团队的研究,尝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比较研究、归纳总结等方法,从人员使用特点、建筑功能需求、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全面深度有层次地剖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确定具体研究范围及内容,制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农学院系的性质及特点进行论述。简要介绍了农学学科发展及教学特点,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调研及研究,总结目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功能分析及空间设计的研究提供评价标准及设计依据。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参考国内农学院系建筑设计,从功能需求及规模、空间设计方法、造型及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设计要点及设计模式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研究总结。对前三部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对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
谭少麒[8](2020)在《深圳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圳市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城市,科技产业园建设正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为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深圳市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关系越发密切,园区功能日益多元化,同时空间布局向高密度发展,空间形态也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在有限土地资源下,以高效混合的方式满足了新兴产业空间的发展需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公共空间的立体化发展为园区带来了更丰富的活动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与园区建筑关系的协调以及公共空间自身环境等更复杂的问题。本论文选取立体化公共空间中最核心的空中活动基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的实例,分析空中活动基面的特征及优缺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论文首先对深圳市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科技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得出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的定义。随后阐述了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立体化公共空间及其空中活动基面的概念和相关问题,并分析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的产生机制及空中活动基面的优越性。再从深圳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中选取三个典型案例作为实例分析对象,分别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天安云谷一期、科兴科学园,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了解园区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使用状况,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此后,从功能、空间、交通三个层面对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进行分析阐述。功能层面主要讨论了园区整体功能布局以及空中活动基面的功能构成;空间层面讨论了空中活动基面的空间类型及其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交通层面讨论了空中活动基面交通组织的构成要素及其与外部交通的关系和内部交通组织。通过对空中活动基面在以上三个层面基本特征的分析,并结合实例,得出空中活动基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相应的设计要点。最后,在前文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空中活动基面的特点和主要问题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从整体规划层面提出设计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以期对深圳市其他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立体化公共空间及其空中活动基面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乔俊杰[9](2020)在《基于三维结构理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建筑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产的开发与运营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商业综合体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主体形态之一,建设规模、功能布局、投资总额、协调难度越来越大成为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特点。但是,由于目前企业项目管理及运营开发经验不足,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前期投资决策不科学、工程建设组织模式不完善、建设质量与运营效率不高的问题。传统工程咨询分阶段、碎片化的服务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建设单位对投资、进度、质量等目标的全过程把控,建设单位对工程咨询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目的就是提升投资决策科学水平、完善组织建设模式和提高投资运营效率。本研究旨在将分段式、碎片化的工程咨询从目标、组织、过程三个维度进行整体集成管理。借鉴三维结构理论、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为研究视角,探索性的提出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思维模型和全过程工程咨询阶段工作模型,为建设单位及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了基于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目标、组织、过程三个维度集成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思维模型,解决了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做什么”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各参与主体(决策、勘察、设计、招标、监理、造价)为完成项目目标(进度、投资、质量),在各阶段(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招标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的具体工作内容,形成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清单一览表。为工程咨询企业在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总体思路上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二,构建了基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工作目标、参与主体、工作内容集成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阶段实施工作模型,解决了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怎么做”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完成项目目标,各参与主体在各阶段的工作流程、管理工作和核心工作,形成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流程和工作内容一览图。为咨询企业在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具体实施落地上提供参考和借鉴。综上,本文基于建设项目实际目标需求,研究探索了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实施全过程实施路径,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操,对推动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落地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赵亮[10](2019)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物质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对建筑面积、居住环境和舒适度等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因此建筑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刻不容缓。对于建设项目而言,能源消耗贯穿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本文以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和多目标优化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界定和识别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节能动力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关系,探究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社会、自然和经济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策略;最后,通过工程项目案例验证优化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能客观反映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提出的建筑能耗、采光和成本多目标优化策略能获得平衡多性能目标的非支配解和进行成本预测。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Citespace分别绘制了国际、国内建设项目节能研究知识图谱。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界定,构建了政府政策、节能技术、节能认知和设施管理对节能动力作用的理论模型。(2)根据实证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开发了节能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并对江苏省内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和相关专业背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工具对调研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因子分析识别出影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的5个因子,共包含33个二级测量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拟合指标检验和修正,最终构建出建设项目节能驱动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和理论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厘清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政策、节能技术、节能认知和设施管理对节能动力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3)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自然和经济维度出发,确立以降低能耗为自然维度目标,以采光性能为社会维度目标,以项目成本为经济维度目标的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BIM技术、参数化驱动和云计算等方法进行建筑能耗和采光模拟,研究了不同参量因素下建筑能耗和采光性能的变化机理。(4)针对本文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Optimo作为优化引擎,分析NSGA-II算法在经典多目标优化问题上的收敛性、多样性和局限性;提出包括BIM模型建立、参数化驱动开发、建筑性能模拟、多目标优化设计、帕累托前沿分析、节能决策和评估6个步骤的基于NSGA-II算法的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策略;并采用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实现成本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5)以某会展中心项目为例,选取窗墙比、建筑朝向、窗高、玻璃材质和墙体材质等设计参量,通过Dynamo参数化驱动BIM模型进行基于NSGA-II算法的项目能耗、采光性能优化,结果表明优化过程的收敛效果较好,并计算出平衡多性能目标要求的非支配解。将优化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训练,结果表明训练数据的迭代误差较小,可用于项目成本的预测分析。论文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厘清了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探究了节能驱动机制,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BIM技术、参数化驱动、云计算、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进行建筑能耗、采光和成本多目标优化的策略,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复合权衡节能调控,提升了我国建筑节能研究的信息化水平。该论文有图89幅,表55个,参考文献353篇。
二、探索办公设计的生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索办公设计的生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的建筑发展趋势 |
1.1.2 存量背景下建筑设计的现存问题 |
1.1.3 适应性设计的必要性 |
1.2 理论溯源 |
1.2.1 适应性的起源 |
1.2.2 适应性的理论发展 |
1.2.3 适应性的实践发展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4.1 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
1.4.2 建筑层级的划分 |
1.4.3 建筑适应性的分类 |
1.5 研究意义 |
1.5.1 实践意义 |
1.5.2 理论意义 |
1.5.3 社会意义 |
2 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阶段划分 |
2.1 引起全生命周期中阶段变化的因素 |
2.1.1 不同建筑类型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
2.1.2 影响因素的分类 |
2.2 建筑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2.1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含能 |
2.2.2 建筑全生命周期五阶段的划分 |
3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建筑层级划分 |
3.1 层级化理论 |
3.1.1 开放建筑 |
3.1.2 建筑层级化的建立与发展 |
3.2 建筑的层级划分 |
3.3 建筑的生命阶段与建筑层级的对应关系 |
3.3.1 维护维修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3.3.2 更新改造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3.3.3 再生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3.3.4 拆除阶段及其对应建筑层级 |
4 适应性理论及其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
4.1 适应性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
4.2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适应性分类 |
4.2.1 构件适应性 |
4.2.2 空间适应性 |
4.2.3 环境适应性 |
4.2.4 气候适应性 |
4.3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体系 |
5 适应性设计策略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
5.1 维护维修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1.1 模块制 |
5.1.2 简明易拆装 |
5.2 更新改造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以时间为设计维度 |
5.2.2 空间的多适性 |
5.2.3 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
5.2.4 增加空间的交互 |
5.2.5 模块制 |
5.2.6 简明易拆装 |
5.3 再生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3.1 长寿命设计 |
5.3.2 利用环境特征 |
5.3.3 以时间为设计维度 |
5.3.4 空间的多种使用方式 |
5.3.5 不同完成度的空间 |
5.3.6 最大程度使用建筑 |
5.4 拆除阶段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5.4.1 材料与结构的关联性 |
5.4.2 简明易拆装 |
5.5 适应性设计方法集成 |
6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适应性设计策略集成 |
6.1 设计策略之间的矛盾 |
6.2 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案例详情表 |
附录B 适应性设计策略来源表 |
附录C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3.4 国内建筑企业的实践分析 |
1.3.5 实践分析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特征 |
2.1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的系统组成 |
2.1.1 结构系统 |
2.1.2 外围护系统 |
2.1.3 机电设备系统 |
2.1.4 室内装修系统 |
2.2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与实例 |
2.2.1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
2.2.2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发展现状 |
2.2.3 国外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
2.2.4 国内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实例 |
2.2.5 实例分析小结 |
2.3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特性 |
2.3.1 以设计标准化为前提 |
2.3.2 以生产工业化为手段 |
2.3.3 以施工装配化为依托 |
2.3.4 以管理信息化为方法 |
2.3.5 以成本精细化控制为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办公建筑 |
3.1.2 适应性设计 |
3.1.3 预制装配化建筑 |
3.2 整体策略 |
3.2.1 意义的认同 |
3.2.2 产业化的思维 |
3.2.3 全专业工作前置 |
3.2.4 工业化的方法 |
3.3 适应性设计策略 |
3.3.1 装配率提升策略 |
3.3.2 办公功能模块策略 |
3.3.3 部件标准化设计拟定方法 |
3.3.4 单体横纵空间组合多样 |
3.4 设计过程 |
3.4.1 设计流程 |
3.4.2 设计阶段 |
3.4.3 设计平台 |
3.4.4 设计者与设计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策略在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应用研究 |
4.1 项目概况 |
4.2 政策要求 |
4.3 特性分析 |
4.3.1 办公建筑特性 |
4.3.2 使用人群特性 |
4.3.3 适应性需求特性 |
4.4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整体策略 |
4.4.1 找到建设方的关注点 |
4.4.2 深度挖掘项目最本质的需求 |
4.4.3 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 |
4.5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设计策略 |
4.5.1 比选预制装配部位 |
4.5.2 优化预制装配细节 |
4.5.3 细化预制装配部件 |
4.5.4 幕墙预制装配设计 |
4.5.5 室内装修设计一体化 |
4.6 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6.1 开敞办公模块 |
4.6.2 独立办公模块 |
4.6.3 会议空间模块 |
4.7 设计策略实现方法 |
4.7.1 确定目标 |
4.7.2 依托平台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的范围和边界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开展需求及对教育空间的适应性要求 |
2.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与用房需求 |
2.1.1 特色课程的开展趋势 |
2.1.2 特色课程的用房需求 |
2.1.3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相关教学用房的配比要求 |
2.1.4 特色课程专用用房设计要求的空白 |
2.2 中学特色化教育对教育空间的设计需求 |
2.2.1 满足课程授课形式的多元化需求 |
2.2.2 教育空间的开放化、灵活性需求 |
2.2.3 教育空间组织的高效化需求 |
2.2.4 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的设计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学特色课程授课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工作内容 |
3.2 实地调研对象的选取 |
3.3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设置情况 |
3.3.1 调研对象的特色课程开课情况 |
3.3.2 调研对象的访谈情况总结 |
3.4 特色课程教育空间需求的问卷调研 |
3.4.1 问卷调研的内容和对象 |
3.4.2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4.3 问卷调研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5 调研对象的教育空间使用现状 |
3.5.1 实地调研的基本情况 |
3.5.2 实地调研现场情况总结 |
3.6 调研总体情况的总结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1 常见的中学校园总体布局 |
4.1.1 离散型布局 |
4.1.2 串联型布局 |
4.1.3 集聚型布局 |
4.1.4 垂直复合型布局 |
4.2 中学校园常见的单体平面布局及其创新设计 |
4.2.1 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2 折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3 中庭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4 合院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2.5 锯齿式平面的创新设计 |
4.3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开展的校园建筑布局 |
4.3.1 公共空间串联布局缩短走班距离 |
4.3.2 营造纵向多元空间提高利用效率 |
4.3.3 学习组团平面提供共享空间 |
4.3.4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校园空间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的教学空间布局 |
5.1 从行政班教室到走班教室 |
5.1.1 传统普通教室的设计要求 |
5.1.2 适应走班功能的教室设计 |
5.2 科学技术类教学用房的特色化设计 |
5.2.1 传统科学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2.2 实验教室、辅助用房与办公用房的混合布局 |
5.2.3 实验教室的多元化布局 |
5.2.4 地理教室的独立设置和特色化设计 |
5.2.5 科技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功能创新 |
5.3 艺术文化类特色课程教学空间设计 |
5.3.1 传统艺术文化类专用教室的设计要求 |
5.3.2 国学特色课程的教学空间设计 |
5.3.3 绘画美术空间和工艺美术空间的分区设计 |
5.3.4 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多功能复合 |
5.3.5 根据办学条件补充设置乐器教室 |
5.4 生活健康类特色课程空间 |
5.4.1 传统生活健康类公共教学用房的设计要求 |
5.4.2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空间 |
5.4.3 生命教育组团空间概念的引入 |
5.4.4 阅读特色课的开展空间 |
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创新设计 |
5.5.1 传统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求 |
5.5.2 微格教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 |
5.5.3 调整阶梯教室的起坡位置 |
5.5.4 风雨操场的特色设计和多功能运用 |
5.5.5 多功能教学用房的开放化设计 |
5.6 中学特色课程教学用房的设计要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应中学特色课程模式的教育公共空间氛围营造 |
6.1 教育公共空间的特色化设计策略 |
6.1.1 门厅、架空层的混合功能利用 |
6.1.2 结合公共阶梯的开放空间设计 |
6.1.3 学习组团式布局的公共空间设计利用 |
6.1.4 模糊教室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边界 |
6.1.5 交通空间的装饰设计和扩大利用 |
6.1.6 半地下空间、下沉庭院、屋顶平台的利用 |
6.1.7 边角空间的利用 |
6.2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教育空间氛围营造手法 |
6.2.1 校园风格及色彩系统的设计 |
6.2.2 校园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 |
6.2.3 校园特色课程成果的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特色课程开展的未来教育空间设计实践 |
7.1 DW学校概念性方案设计 |
7.1.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1.2 平面布局设计分析 |
7.2 SM实验中学“未来学校”教学空间改造设计 |
7.2.1 项目概况及设计需求 |
7.2.2 特色空间改造设计 |
7.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实地调研访谈内容 |
附录二 教师问卷内容 |
附录三 学生问卷内容 |
附录四 实地调研案例现场情况记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7)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关于高校农学学科发展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系馆楼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的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农学院系教学特点及其建筑认知 |
2.1 农学院系学科发展历程 |
2.2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及特点 |
2.2.1 农学院系教学模式 |
2.2.2 农学院系的教学特点 |
2.2.3 农学院系的科研特点 |
2.3 农学院系建筑认知 |
2.3.1 农学院系建筑类型划分 |
2.3.2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建筑案例调研 |
2.3.3 国内高校农学院系调研访谈 |
2.3.4 农学院系建筑现状问题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学院系建筑功能需求 |
3.1 功能需求的确定 |
3.1.1 功能需求的影响因素 |
3.1.2 功能需求的确定方法 |
3.1.3 功能需求的归类整理 |
3.2 功能空间的种类及规模 |
3.2.1 研究实验空间 |
3.2.2 教学空间 |
3.2.3 办公空间 |
3.2.4 公共交流空间 |
3.2.5 服务空间 |
3.3 功能需求整体规模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学院系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
4.1 实验空间的设计 |
4.1.1 实验室家具 |
4.1.2 实验室单元设计 |
4.1.3 实验室类型设计 |
4.2 空间组合的方式 |
4.2.1 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
4.2.2 实验室与研究室 |
4.2.3 整体空间组合 |
4.3 功能空间的组织 |
4.3.1 功能分区设计 |
4.3.2 功能流线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及环境设计 |
5.1 农学院系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1.1 舒适的实验空间 |
5.1.2 丰富的公共空间 |
5.1.3 宜人的绿化空间 |
5.2 农学院系建筑造型设计 |
5.2.1 彰显农学特征 |
5.2.2 符合地域特点 |
5.2.3 实现文化传承 |
5.2.4 体现时代发展 |
5.2.5 倡导绿色节能 |
5.3 农学院系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3.1 与校园环境结合 |
5.3.2 与温室大棚结合 |
5.3.3 与围合庭院结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学院系建筑发展趋势与总结 |
6.1 农学院系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
6.1.1 基于功能配置的发展趋势 |
6.1.2 基于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
6.1.3 基于造型与环境的发展趋势 |
6.2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研案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调研案例三: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调研案例五: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8)深圳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
1.1.2 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的兴起 |
1.1.3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立体化发展成为趋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高密度环境下立体化设计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科技产业园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产生机制 |
2.1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概述 |
2.1.1 深圳市科技产业园发展阶段 |
2.1.2 深圳市科技产业园发展趋势 |
2.1.3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定义 |
2.2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产生机制分析 |
2.2.1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公共空间立体化概述 |
2.2.2 空中活动基面产生机制 |
2.2.3 空中活动基面设计影响因素 |
2.2.4 空中活动基面的建设现状 |
2.3 深圳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案例选取 |
2.3.1 深圳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布局分类 |
2.3.2 案例选取 |
2.3.3 调研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的功能构成 |
3.1 空中活动基面功能构成概述 |
3.1.1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整体功能结构 |
3.1.2 空中活动基面功能构成分类 |
3.2 空中活动基面功能构成实例分析 |
3.2.1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
3.2.2 深圳天安云谷一期 |
3.2.3 深圳科兴科学园 |
3.3 空中活动基面功能构成思考 |
3.3.1 优点和不足 |
3.3.2 设计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的空间形态 |
4.1 空中活动基面空间形态概述 |
4.1.1 空中活动基面的空间类型 |
4.1.2 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
4.2 空中活动基面空间形态实例分析 |
4.2.1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
4.2.2 深圳天安云谷一期 |
4.2.3 深圳科兴科学园 |
4.3 空中活动基面空间形态思考 |
4.3.1 优点和不足 |
4.3.2 设计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的交通组织 |
5.1 空中活动基面交通组织概述 |
5.1.1 交通组织的构成要素 |
5.1.2 空中活动基面的交通组织 |
5.2 空中活动基面交通组织实例分析 |
5.2.1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
5.2.2 深圳天安云谷一期 |
5.2.3 深圳科兴科学园 |
5.3 空中活动基面交通组织思考 |
5.3.1 优点和不足 |
5.3.2 设计要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综合设计建议 |
6.1 空中活动基面功能层面建议 |
6.2 空中活动基面空间层面建议 |
6.3 空中活动基面交通层面建议 |
6.4 空中活动基面综合设计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1.主要结论 |
2.未来展望 |
3.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三维结构理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研究视角的界定 |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安排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研究 |
2.1.1 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推进 |
2.1.2 全过程工程咨询概念研究 |
2.1.3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探索 |
2.2 商业综合体概念相关研究 |
2.2.1 商业综合体历史沿革 |
2.2.2 商业综合体概念解析 |
2.2.3 商业综合体分类探讨 |
2.2.4 商业综合体特征描述 |
2.3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3.1 项目集成管理概念研究 |
2.3.2 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研究 |
2.3.3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研究 |
2.4 文献述评及行业发展分析 |
2.4.1 文献述评 |
2.4.2 行业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本文研究逻辑梳理 |
3.2 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总体思路研究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阶段实施研究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总体思路研究 |
4.1 全过程工程咨询三维系统结构模型 |
4.1.1 全生命周期项目集成管理模型 |
4.1.2 全生命周期集成三维系统模型 |
4.2 全过程工程咨询总体目标集成 |
4.2.1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资目标 |
4.2.2 全过程工程咨询进度目标 |
4.2.3 全过程工程咨询质量目标 |
4.3 全过程工程咨询专业组织集成 |
4.3.1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资决策 |
4.3.2 全过程工程咨询勘察管理 |
4.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设计管理 |
4.3.4 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采购 |
4.3.5 全过程工程咨询施工监理 |
4.3.6 全过程工程咨询造价咨询 |
4.4 全过程工程咨询阶段过程集成 |
4.4.1 全过程工程咨询前期决策阶段 |
4.4.2 全过程工程咨询勘察设计阶段 |
4.4.3 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采购阶段 |
4.4.4 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施工阶段 |
4.4.5 全过程工程咨询竣工验收阶段 |
4.4.6 全过程工程咨询运营维护阶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阶段实施研究 |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阶段内容梳理 |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前期决策阶段 |
5.2.1 前期决策阶段工作模型 |
5.2.2 前期决策阶段流程分析 |
5.2.3 前期决策阶段管理工作 |
5.2.4 前期决策阶段核心内容 |
5.3 全过程工程咨询勘察设计阶段 |
5.3.1 勘察设计阶段工作模型 |
5.3.2 勘察设计阶段流程分析 |
5.3.3 勘察设计阶段管理工作 |
5.3.4 勘察设计阶段核心内容 |
5.4 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标采购阶段 |
5.4.1 招标采购阶段工作模型 |
5.4.2 招标采购阶段流程分析 |
5.4.3 招标采购阶段管理工作 |
5.4.4 招标采购阶段核心内容 |
5.5 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施工阶段 |
5.5.1 工程施工阶段工作模型 |
5.5.2 工程施工阶段流程分析 |
5.5.3 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 |
5.5.4 工程施工阶段核心内容 |
5.6 全过程工程咨询竣工验收阶段 |
5.6.1 竣工验收阶段工作模型 |
5.6.2 竣工验收阶段流程分析 |
5.6.3 竣工验收阶段管理工作 |
5.6.4 竣工验收阶段核心内容 |
5.7 全过程工程咨询运营维护阶段 |
5.7.1 运营维护阶段工作模型 |
5.7.2 运营维护阶段流程分析 |
5.7.3 运营维护阶段管理工作 |
5.7.4 运营维护阶段核心内容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全生命周期能耗理论 |
2.2 知识图谱理论 |
2.3 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多目标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3.1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知识图谱的节能影响因素识别 |
3.3 影响因素和测量指标的界定 |
3.4 建设项目节能驱动理论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建设项目节能驱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
4.1 实证研究的方法 |
4.2 问卷设计和数据采集 |
4.3 数据分析和处理 |
4.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5 假设检验和关键路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建设项目节能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 |
5.1 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5.2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成 |
5.3 基于BIM的建筑能耗和采光模拟 |
5.4 基于NSGA-II算法的建筑性能多目标优化 |
5.5 基于神经网络的项目成本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案例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建筑能耗和采光性能优化与分析 |
6.3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成本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探索办公设计的生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徐滢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预制装配化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 ——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项目为例[D]. 张扬.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未来中学特色课程教育空间设计研究[D]. 梁炜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高校农学院系建筑设计研究[D]. 张贵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深圳市高密度科技产业园空中活动基面设计研究[D]. 谭少麒. 深圳大学, 2020(02)
- [9]基于三维结构理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路径研究[D]. 乔俊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10]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驱动机制与多目标优化策略研究[D]. 赵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