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差动式自由行程机构的工作过程与锁紧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吴浩然[1](2021)在《基于二维并联压电驱动的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研究》文中认为超分辨相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公共安全、医学成像、机器视觉等领域,承担检测、观察、记录等任务,这就要求超分辨相机具备多自由度协同工作性能的同时兼具毫米级跨尺度行程和亚微米级位移分辨率。在光学成像系统不变且图像感光器技术受限条件下,最直接的办法是优化超分辨相机的运动机构,而压电陶瓷驱动器和柔性铰链结构组成的并联驱动平台兼具结构紧凑、易于控制、位移分辨率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应用于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使超分辨相机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运动拍照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并联压电驱动的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通过结构设计、仿真、实体样机制作与测试,对该运动机构进行研究,并为该机构搭建了反馈控制系统以进一步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的机械结构,介绍其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构建该机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进行静态和动态仿真分析,并优化二维平台的结构。(2)制作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的样机实体并搭载实验装置,对该机构的驱动特性、耦合特性、负载特性和预压力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机构综合性能良好。(3)设计反馈控制系统并搭载实验装置,对该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工作性能良好。
姜奥[2](2021)在《14.5mm链式机枪外能源供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战争战场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自动武器由人工操控转变向车载、舰载、机载等各种平台控制的趋势愈发明显。链式机枪作为一种外能源武器,自问世以来,就因其结构简单、质量轻、射频可控,最大射频高、可靠性高与精度高的优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以14.5mm链式机枪外能源供弹技术为研究对象,从供弹机构的方案设计,模型建立;传动机构的方案设计,模型建立;供弹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及零部件强度分析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成果如下:结合14.5mm链式机枪的供弹要求,对弹链容弹具、输弹机构、进弹机构、抛壳机构进行了方案设计。通过UG软件建立了所设计弹链容弹具、供弹机构、抛壳机构的三维模型。将所设计弹链容弹具简化为矩形断面悬臂梁,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脱弹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弹链脱弹力合适,容弹具设计合理。为了协调输弹轮与进弹轮的运动,保证输弹轮的持续转动与进弹轮的间歇转动,不与枪机的往复运动发生干涉,设计了一种圆柱凸轮间歇机构。根据链式机枪的工作原理,为从动件选择了五次多项式、摆线两种合适的运动规律,并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对应的凸轮轮廓线及圆柱凸轮,又利用ADAMS仿真分析对不同的圆柱凸轮进行了对比,选出了具有最佳力学性能的圆柱凸轮。为供弹系统设计了传动机构与弹箱,最后利用UG软件建立了整个供弹系统的三维模型。将供弹系统模型导入ADAMS中,定义了材料、约束、驱动、接触之后,通过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在800发/min的射频下,枪弹在供弹过程中的运动姿态及受力等特性,并结合各个零部件的运动、受力情况,验证了所设计供弹系统的合理性。随后分别在600发/min、400发/min、200发/min的射频下,对供弹系统进行了相同的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枪弹与参与供弹的各零部件的运动特性与预期结果一致,供弹过程平稳,碰撞较小,所设计供弹系统能够完成在不同射频下的供弹任务。同样将所建立的抛壳机构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得到弹壳在抛壳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受力等情况,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抛壳机构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将供弹系统的从动转盘、输弹轮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定义了材料、约束,施加了受力后,对其进行了强度校核,得到了应力云图与变形云图。仿真结果证明了关键零部件的强度是足够的。本文对14.5mm链式机枪外能源供弹系统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与分析,可以为类似外能源供弹系统的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岳志鹏[3](2020)在《双足型非共振直线压电电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高科技行业都对精密定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位移分辨率,还要有足够的输出力、能够小型化、免电磁干扰等。本文基于压电叠层的低电压驱动、大输出力、大变形幅值等特点,结合双足直线压电电机双足交替工作原理,设计了双足型非共振直线压电电机,该类型的电机具有宽频响、大行程、高分辨率、受环境干扰小的特点。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介绍了国内外直线压电电机的研究现状,对共振式和非共振式压电电机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了非共振式直线压电电机的优势。介绍了压电陶瓷的基本特性和压电叠层的迟滞、蠕变、力学、电学特性和使用方法等,为压电叠层的使用提供参考。介绍了柔性铰链的分类和特点,对三种柔性铰链进行拉压和侧位移仿真,使用变形比的概念对三种柔性的特点进行描述,为柔性铰链的选型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并联S形弹簧机构,用以传递压电叠层的输出力和输出位移,对机构参数进行仿真设计,归纳出此种机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对单、双足压电驱动原理进行了比较,提出一种对称双足型非共振直线压电电机,双足驱动使得电机可以工作在较低频带范围内,对称结构增强了电机正反向速度特性的一致性,说明了其工作过程,详细设计了电机的各个结构。提出适用于压电叠层的平移-旋转优化法,旨在降低压电叠层安装面的旋转和平移变形,以此减小压电叠层工作时受到的剪切力,使用此方法对电机的定子进行了设计。对电机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了电机运行原理。对设计的电机进行了制作和实验,叙述了电机在交替步进作动模式、连续作动模式和单足作动模式下的运行原理,测量了电机在三种作动模式下的输出特性,对比了电机在各个作动模式下的特点。实验表明电机可以在三种作动模式下运行,在交替步进作动模式下电机速度和输出力均大于连续作动模式,但连续作动模式下电机运行更为稳定,单足作动模式下电机速度和输出力均较为的小,但分辨率较高,可以作为其他两种作动模式的补充。
孙梦馨[4](2018)在《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及其在多自由度平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压电直线电机具有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设计灵活、不受电磁干扰等特点,在新兴前沿科技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压电直线电机在多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凭借着先进的理念与多年技术积累将压电电机技术推向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精密平台系统中,新技术与新产品层出不穷。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我国核心技术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研制以压电电机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运动平台、促进多自由度平台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将会有力推动我国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的发展。本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375224)“压电驱动的六自由度工作台及控制方法”和中航工业产学研项目(N0.CXY2013NH09)“高精度微位移光学稳像技术”的资助下,以研究和设计应用于精密运动平台中的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为目标,开展了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运动模型建立、设计准则总结、性能仿真分析、电机实验验证、评价方法归纳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遴选综合性能较为优秀的样机应用于多自由度精密平台,加工装配样机并进行性能试验,所设计的平台实现了高精度、大行程、快响应的作动。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总结压电直线电机和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特点、分类以及研究现状。通过调研国内外压电直线电机和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指出了深入研究压电直线电机及其在多自由度平台中应用的重要意义。2.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调研,选取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作为研发对象,系统地分析了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核心元件叠层压电陶瓷的性能指标、核心输出部件定子结构工作机理与设计准则、电机外围结构的设计方法、压电直线电机的LuGre接触摩擦模型。3.提出双足驱动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模型建立方法,并依据模型分析了电机的三种工作模式。根据提出的模型设计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双足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采用理论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机性能进行了分析,样机实验表明,依据提出的模型设计的三种电机行程大(与所采用导轨行程相同)、分辨率高(可达0.1μm)。4.提出一种惯性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设计理论,系统地分析了该电机的作动机理,通过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定子采用长柔铰放大式的设计,使得该种电机结构紧凑便于小型化与集成化,样机实验表明优化后的电机满足了多种设计要求:定子的驱动足横纵向输出位移得到了放大、输入信号频率与电机输出速度拥有较好的线性度、电机位移分辨率小于1μm。5.分析所述对称原理样机、杠杆放大式电机、对称长柔铰式电机在实验中的问题,改进设计了一种双柔铰导向层叠式非共振压电直线电机,阐述了该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总结了本文提出的五种不同形式非共振压电直线电机的性能参数,提出了量化评价方法,并遴选性能较为优秀的两种样机进行了二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试验。6.根据所研制的二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串并联结合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构建了平台的理论模型与基本控制策略,通过仿真修正了多自由度平台的控制策略,各自由度的性能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平台实现了较高精度(平动分辨率小于1μm、转动分辨率小于0.002°)、较大行程(平动行程等于所采用导轨行程,转动行程适用于高精度应用领域)、快响应(启停响应时间在几十毫秒级)。
陈志宇[5](2018)在《伺服阀阀芯阀套轴向配合尺寸快速测量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液压伺服阀作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的液压伺服系统的关键部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飞行器任务的成败,而叠合量作为伺服阀最重要的参数,又起到决定伺服阀性能的关键作用。因此叠合量的测量加工已成为整个伺服阀加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工序。传统叠合量加工测量方法旨在追求高精度来满足伺服阀高性能的需求,而如今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伺服阀的生产效率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伺服阀的需求。在现有叠合量测量精度已经能够满足伺服阀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已经无法通过提高精度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研制一种能够实现快速测量叠合量的测量设备,成为了提高伺服阀生产效率的一个迫切的需求。同时要求测量装置具有能够配合加工中心的卡具使用的可能性,为以后实现叠合量无人化数控加工提供技术积累。本文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公式法为测量原理,采用差动线圈式电感位移传感器,使用自动化信号处理系统的测量装置,来实现对伺服阀叠合量的快速测量。本文重点是公式法测量叠合量的原理分析,电感测头的设计和测量装置的性能验证实验。本文提出一种以公式法测量伺服阀叠合量为原理的测量设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Fluent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式法测量方法进行了原理上的误差分析,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从而确定以此为基础的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在此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研制了伺服阀轴向配合尺寸快速测量系统。系统采用差动线圈式电感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快速测量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线性度。通过键盘对基于单片机的处理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并完成测量结果、测量时间和测量日期的打印功能。在本文所研制的伺服阀轴向配合尺寸快速测量台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测头精度实验完成了测头测量电路性能的验证。在验证测头精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后,完成了测头标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快速测量台叠合量测量的对比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整个设备测量精度能够满设计要求,并且具有在伺服阀叠合量配磨加工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升测量效率的应用意义。
彭斯洋,杜力,魏东,陈奎,宋泽良,吴振宏[6](2018)在《环式超越离合器的数理模型及新型张环式超越离合器》文中指出环式超越离合器具有承载能力强,响应灵敏,对磨损具有较强容忍性等特点,张环式超越离合器是此类超越离合器的一个分支。文中从机械自锁的基本机理出发,对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原理进行了研究,探究其自锁模型。提出了一种张环式超越离合器,分自锁环节和控制环节对其自锁条件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表明,此类超越离合器接合过程快速可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推广意义。
孙雪娇[7](2018)在《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增加矿产资源储量,深部找矿成为必然,而深部钻探是深部矿床资源勘查的最直接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提升了对上游资源的需求,带动了地勘事业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勘探技术的发展,由于浅部资源已面临枯竭,地质勘探逐渐的由浅部向深部延伸。在深部钻探施工中,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是一种无需频繁提钻的钻进工艺,在深部的钻探工程中会拥有着更多的技术优势。但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现有绳索取心钻具也逐渐地显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主要体现在:到位报信机构不能自动调整复位、灵敏度低;虽然在绳索取心钻具内管总成的投放过程中,可以通过倾听绳索取心钻具内管总成投放到位后金属的撞击声,来判断投放是否到位,但在深孔钻进时,撞击声衰减至极弱,已不能通过撞击声来判断内管总成何时投放到位,这给现场的钻探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在深孔钻进中不能准确报信。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钻进辅助时间,甚至会影响到钻探的安全生产。现有技术,绳索取心钻具上,具有到位报信的机构,由片状的阀堵以及挂簧、压簧和定位弹簧等组成,但在实际使用时,时常出现憋泵、吸附、抽吸等问题,致使钻进无法正常进行;另一种用钢球和弹簧组成的一种到位报信机构,使用时能够起到位报信的作用,但这种结构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损失。所以,在进行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时,均不使用上述到位报信机构,现有的绳索取心钻具在结构上也都进行了简化,剔除了上述的到位报信机构,通常在500米以内的钻孔,一般都是通过倾听内管总成投放到位后的金属撞击声来确定是否投放到位,超过500米的钻孔是依据绳索内管总成投放的速度,来估算投放到位的时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流体力学理论、水击理论对深部钻探绳索取心钻具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绳索取心钻具内管总成的投放及到位报信机构的工作过程,解决了深部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了深部钻探的安全生产。对于深部钻探高效钻进和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对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采用流体力学理论分析对活动阀堵处冲洗液流动过程中的运动平衡状态、阻力以及能量问题进行平衡方程,沿程阻力、局部阻力和沿程能量损失、局部能量损失从而得到内管总成投放到位时的总阻力和总能量损失的研究,并结合水击理论进行理论对内管到位时产生的水击压力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内管总成的运动过程以及运动过程中压力的损失值,在理论上计算了内管总成投放到位时压力损失值,对结构的优化有重要意义;(2)对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深部绳索取心钻具的外管总成、内管总成的以及内管中各个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叙述,特别对锁紧装置、定位装置、到位报信装置的到位报信机构进行结构原理优化和设计的研究。锁紧装置保证了中心通道在最大开启度时被锁定,中心通道畅通,压力损失小;内管总成到位后,通过定位装置锁定,缩短了绳索钻具长度;到位报信装置可自动复位,压力损失小;(3)对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绳索取心钻具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工作时绳索取心钻具内管中流场的压力变化,验证了理论计算的结果。研制了深部绳索取心钻具样机。
胡芳[8](2018)在《四驱汽车与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性能分析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四轮驱动汽车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众多汽车制造厂商也纷纷推出四驱汽车。但目前对于四驱汽车轮间动力分配的关键部件—电控限滑差速器研究甚少,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针对四驱汽车中电控限滑差速器开展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四驱汽车轮间动力分配关键部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四驱汽车传动系统中三种类型限滑差速器结构特点,并重点构建了电控限滑差速器动力学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电控限滑差速器转矩分配特性和传动特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电控限滑差速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如下:(1)系统阐述了目前四驱汽车传动系统中机械式限滑差速器、粘性式限滑差速器和电控限滑差速器等三种类型差速器的结构特点,并归纳推导了三种差速器的动力传动特性公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控限滑差速器动力学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电控限滑差速器转矩分配特性和传动特性,并进行了电控限滑差速器传动效率的仿真与分析。(2)针对电控限滑差速器结构特点,开展电控限滑差速器数字化设计;基于适应性设计的电控限滑差速器零部件重构设计,详细阐述了差速器零部件可适应性设计以及自动装配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基于Visual C#.net和Sql Server软件开发了电控限滑差速器可重构设计软件。(3)分析电控限滑差速器力学特性,建立差速器的极限工况分析公式;系统地开展了差速器的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等工作,为电控限滑差速器在底盘上的布局提供参考。(4)为了研究电控限滑差速器流固耦合特性,开展基于无网格理论的电控限滑差速器流固耦合特性研究,通过建立电控限滑差速器两相流模型,分析封闭体积内流场的流动特性,为差速器机械部分润滑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5)为了研究电控限滑差速器中多片式离合器的传动特性,基于仿真和试验相结合方法,验证了所构建多片式离合器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片式离合器关键尺寸变化对传动性能影响机理分析;最后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了多片式离合器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为多片式离合器的设计提供参考。(6)为研究汽车在特殊路面及工况下的转向稳定性,讨论分析了驱动力分配与制动力分配对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分层协调控制思想设计了汽车电子稳定控于神经网络PID控制设计了驱动力分配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种典型制程序与动态驱动力分配控制系统的上层控制器,对ESP采用模糊控制,并基工况下的控制系统性能仿真后,利用NI-PXI设备构建了硬件在环试验仿真平台,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为下一步控制系统实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傅漾[9](2018)在《某型大口径机枪设计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自动武器的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积累和经验,从解决大口径机枪的地面适应能力和机动能力两个实际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种既能提高大口径机枪射击稳定性,又能实现武器轻量化的设计思路,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和结构设计。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大口径机枪的发展现状,列举和分析国内现役机枪的优缺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重新设计缓冲机构和三脚架,从减后座技术和轻量化技术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大口径机枪的三维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系统的发射响应分析;研制了实物,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分析了在工程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提出了解决方式,并以作者的观点预示了下一步大口径机枪的发展趋势或方向。文章以自动武器设计理论作为基础,以工程实践数据作为依据,对于大口径机枪研发的从业人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柯章弘达[10](2017)在《铁路车载继电器产品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继电器作为控制系统中的开关电器,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无论是在铁路信号系统还是铁路车载系统中,继电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目前国内铁路继电器产品都为信号继电器,车载继电器均为国外公司产品。为加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铁路车载继电器的进程,本文设计出一种含永磁的新型铁路车载继电器。首先为了既能实现抗振性良好和触点回跳少等优良特性,又能使继电器结构相比之前更加简单,分析现有铁路继电器的优缺点和结构上的特点,参考现有结构继电器进行新结构铁路车载继电器的设计。设计继电器的电磁结构,理论分析电磁结构工作原理,并结合已有产品确定物理模型的尺寸大小。通过虚拟样机平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触簧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静态反力特性计算;建立电磁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静态吸力仿真计算,并通过改变电磁系统各零部件尺寸与位置,调整吸力特性曲线形状,使其能够与反力特性实现良好配合;进行继电器的动态特性仿真分析,获得继电器的时间参数。为了提高后面继电器参数优化的效率,建立快速计算模型来提高继电器特性的计算速度。然后,分析初步设计的触簧系统的缺陷与不足,对触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新型簧片结构,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触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对触簧系统进行抗冲击和抗振动指标验证、强制引导和扫程验证,分析优化后触簧系统的性能。最后,选取影响静态特性的关键参数,将其作为多目标优化的输入参数,验证其对静态特性的影响,为后面的电磁系统优化提供依据。根据前面研究得到的静态吸反力特性匹配结果,选取电磁机构参数优化的关键目标参数;选择差分进化算法作为多目标优化方法,通过测试函数验证算法的正确性,随后在约束范围内,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得到输入参数矩阵,利用Kriging模型对输入输出参数的函数关系进行拟合,并采用差分进化算法(DE)对电磁机构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静态吸力矩值,验证DE优化的有效性,验证继电器静态性能是否提升。
二、新型差动式自由行程机构的工作过程与锁紧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差动式自由行程机构的工作过程与锁紧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二维并联压电驱动的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超分辨相机概述 |
1.2.1 超分辨率发展背景 |
1.2.2 超分辨相机的关键技术 |
1.2.3 超分辨相机研究现状 |
1.3 精密运动机构的研究现状 |
1.3.1 精密运动的基本方式 |
1.3.2 直动式压电驱动机构 |
1.3.3 压电驱动平台分类与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二维并联压电驱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
2.1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2.1.1 结构设计 |
2.1.2 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 |
2.2 二维平台结构仿真分析 |
2.2.1 平台结构建模 |
2.2.2 静态仿真结果 |
2.2.3 动态仿真结果 |
2.2.4 耦合仿真分析 |
2.3 结构优化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的样机制作与测试 |
3.1 样机制作 |
3.2 测试装置 |
3.3 平台驱动特性测试分析 |
3.4 耦合特性测试分析 |
3.5 负载特性测试分析 |
3.6 预压力特性测试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控制方式研究 |
4.1 工作原理 |
4.2 控制电路系统 |
4.3 实验测试与分析 |
4.4 耦合特性测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14.5mm链式机枪外能源供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相关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链式武器研究现状 |
1.2.2 供弹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工作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工作安排 |
2 供弹机构设计 |
2.1 供弹机构设计要求及方案制定 |
2.1.1 供弹机构设计要求 |
2.1.2 供弹机构方案设计 |
2.1.3 供弹、排链路线设计 |
2.2 弹链容弹具设计 |
2.2.1 弹链方案设计 |
2.2.2 弹链抱弹部设计 |
2.2.3 弹链定位部设计 |
2.2.4 弹链脱弹支臂设计 |
2.2.5 弹链连接部设计 |
2.2.6 加强筋设计 |
2.2.7 弹链整体设计 |
2.2.8 弹链脱弹力计算 |
2.3 输弹机构设计 |
2.3.1 输弹轮设计 |
2.3.2 除链齿设计 |
2.3.3 进弹轮设计 |
2.3.4 输弹导引设计 |
2.4 进弹机构设计 |
2.4.1 枪机推弹凸笋设计 |
2.4.2 身管组件设计 |
2.4.3 进弹导引设计 |
2.4.4 导向面设计 |
2.5 抛壳机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传动机构设计 |
3.1 间歇机构设计 |
3.1.1 链式机枪的工作原理 |
3.1.2 间歇运动机构的选择 |
3.1.3 从动转盘设计 |
3.1.4 圆柱凸轮设计 |
3.2 间歇机构动力学仿真 |
3.3 传动机构设计 |
3.3.1 传动机构选择 |
3.3.2 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供弹系统设计 |
4.1 供弹箱设计 |
4.2 本章小结 |
5 14.5mm链式机枪供弹系统仿真 |
5.1 基于ADAMS的供弹系统动力学仿真 |
5.1.1 仿真模型的简化原则 |
5.1.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3 14.5mm链式机枪供弹系统仿真与分析 |
5.2 不同射频下供弹机构仿真 |
5.2.1 600 发/min射频下供弹系统动力学仿真 |
5.2.2 400 发/min射频下供弹机构动力学仿真 |
5.2.3 200 发/min射频下供弹机构动力学仿真 |
5.3 抛壳仿真 |
5.3.1 仿真模型的简化原则 |
5.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3 抛壳机构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6.1 从动转盘有限元分析 |
6.2 输弹轮有限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双足型非共振直线压电电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直线压电电机概述 |
1.2.1 直线压电电机的特点 |
1.2.2 直线压电电机的分类 |
1.3 直线压电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1 共振式直线压电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2 非共振式直线压电电机的研究现状 |
1.3.3 共振式和非共振式直线电机的比较 |
1.4 本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压电元件的特性 |
2.1 引言 |
2.2 压电陶瓷简介 |
2.2.1 压电方程与机电耦合系数 |
2.2.2 压电陶瓷的基本特性 |
2.3 压电叠层简介 |
2.3.1 压电叠层及其迟滞和蠕变特性 |
2.3.2 压电叠层的力学特性 |
2.3.3 压电叠层的电学性能 |
2.3.4 压电叠层的使用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机构的设计研究 |
3.1 引言 |
3.2 柔性铰链机构 |
3.2.1 柔性铰链的分类 |
3.2.2 三种单轴柔性铰链的拉压变形仿真 |
3.2.3 三种单轴柔性铰链的侧向变形仿真 |
3.2.4 三种单轴柔性铰链的变形比 |
3.2.5 三种柔性铰链变形验证 |
3.3 并联S形弹簧机构的设计 |
3.3.1 并联S形弹簧机构 |
3.3.2 并联S形弹簧机构弹簧数目的影响仿真 |
3.3.3 并联S形弹簧机构弹簧宽度的影响仿真 |
3.3.4 并联S形弹簧机构厚度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足直线压电电机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双足直线压电电机的工作原理 |
4.2.1 单足与双足驱动的比较 |
4.2.2 双足直线压电电机的工作原理 |
4.3 双足直线压电电机的结构 |
4.3.1 电机定子结构 |
4.3.2 电机的夹持和预压装置 |
4.4 电机定子静力学仿真设计 |
4.4.1 驱动足模型 |
4.4.2 驱动足柔性圆仿真 |
4.4.3 驱动足直梁仿真 |
4.5 电机动力学仿真 |
4.5.1 驱动足模态分析 |
4.5.2 电机运行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足直线压电电机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机交替步进作动模式实验 |
5.2.1 实验设备与准备 |
5.2.2 等步距运行阶段电机特性 |
5.2.3 变步距运行阶段电机特性 |
5.2.4 电机正反向速度特性 |
5.2.5 电机负载特性 |
5.3 电机连续作动模式实验 |
5.3.1 电机连续作动原理 |
5.3.2 电机输出特性 |
5.3.3 电机正反向速度特性 |
5.3.4 电机负载特性 |
5.4 电机单足作动实验 |
5.4.1 单足作用原理 |
5.4.2 电机单足作动实验 |
5.6 电机实验总结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及其在多自由度平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压电直线电机技术的概述 |
1.2.1 压电直线电机的原理及分类 |
1.2.2 国内外压电直线电机的发展和现状 |
1.2.3 压电直线电机的应用 |
1.3 多自由度平台发展概述 |
1.3.1 多自由度平台研究现状概述 |
1.3.2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作动机理与一般设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压电元件的本构方程和特性实验 |
2.2.1 压电陶瓷主要参数与方程 |
2.2.2 叠层压电陶瓷的主要性能 |
2.2.3 叠层压电陶瓷的使用准则 |
2.3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定子形式与工作机理 |
2.3.1 共振与非共振 |
2.3.2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原理 |
2.3.3 定子形式的建模与比较 |
2.3.4 定子内叠层压电陶瓷防剪切机构的设计 |
2.4 夹持机构与预压力机构的设计 |
2.4.1 夹持机构 |
2.4.2 预压力机构 |
2.5 压电直线电机摩擦模型研究 |
2.5.1 接触表面摩擦力及模型 |
2.5.2 压电直线电机接触摩擦模型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足驱动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 |
3.1 引言 |
3.2 双足驱动压电直线电机建模与分析 |
3.2.1 对称式双足压电直线电机的结构 |
3.2.2 电机的建模与多工作模式机理 |
3.3 双足驱动压电直线电机定子的设计与分析 |
3.3.1 对称原理样机定子 |
3.3.2 杠杆放大式 |
3.3.3 对称长铰式 |
3.4 电机整体结构设计 |
3.4.1 对称原理样机结构设计 |
3.4.2 杠杆放大式电机整体结构设计 |
3.4.3 对称长柔铰式电机整体结构设计 |
3.5 电机特性实验研究 |
3.5.1 样机制作及实验设备简介 |
3.5.2 电机输出特性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惯性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 |
4.1 引言 |
4.2 惯性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结构与机理 |
4.2.1 传统惯性式压电直线电机原理 |
4.2.2 电机结构 |
4.2.3 电机工作原理 |
4.3 惯性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结构优化设计 |
4.3.1 定子的设计与建模 |
4.3.2 定子动子综合分析 |
4.3.3 定子仿真结果 |
4.4 惯性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实验研究 |
4.4.1 定子振幅测试 |
4.4.2 电机性能测试 |
4.4.3 分辨率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与二自由度平台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改进与总结 |
5.2.1 对称式非共振压电直线电机的不足与分析 |
5.2.2 双柔铰层叠式双足压电直线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
5.2.3 双柔铰层叠式双足压电直线电机的实验研究 |
5.2.4 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对比总结 |
5.3 二自由度精密平台设计与实验 |
5.3.1 双柔铰层叠式双足压电直线电机在二自由度平台中的应用 |
5.3.2 惯性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在二自由度平台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型六自由度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
6.1 引言 |
6.2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设计与分析 |
6.2.1 平台结构设计 |
6.2.2 平台运动分析 |
6.3 六自由度平台运动仿真 |
6.4 平台特性实验 |
6.4.1 平台子电机性能实验 |
6.4.2 平台运动特性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7.1.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伺服阀阀芯阀套轴向配合尺寸快速测量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要求 |
第2章 公式法测量伺服阀叠合量的基本原理 |
2.1 公式法测量伺服阀叠合量的公式推导 |
2.2 公式法测量伺服阀叠合量的误差分析 |
2.2.1 伺服阀阀口模型的建立 |
2.2.2 理想开口状态下阀口的流量特性 |
2.2.3 圆角对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 |
2.2.4 径向间隙对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 |
2.2.5 阀芯阀套平行度误差对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 |
2.3 测量设备传感器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头总体的设计和分析 |
3.1 测头总成的设计 |
3.2 测头电感传感器的线圈设计 |
3.2.1 测头参数的确定 |
3.2.2 测头传感器线圈参数的选择 |
3.2.3 补偿绕组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快速测量台的控制系统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二次仪表电路设计 |
4.1.2 A/D转换电路设计 |
4.1.3 单片机系统设计 |
4.2 测量电路的设计 |
4.2.1 测量电路芯片的选择 |
4.2.2 测量电路的电路设计 |
4.3 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快速测量台的系统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
5.1 测头精度的验证实验 |
5.1.1 测量电路精度的验证 |
5.1.2 测量系统的标定 |
5.2 快速测量台的叠合量测量实验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式超越离合器的数理模型及新型张环式超越离合器(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式超越离合器的数理模型 |
1.1 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原理 |
1.2 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条件 |
1.2.1 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阈值 |
1.2.2 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深度 |
2 张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典型结构与自锁条件分析 |
2.1 张环式超越离合器的典型结构 |
2.2 张环式超越离合器的自锁条件 |
3 仿真实例分析 |
4 结论 |
(7)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深部找矿钻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理论分析 |
2.1 流体力学理论 |
2.1.1 流体力学的平衡方程 |
2.1.2 沿程阻力和沿程损失 |
2.1.3 局部阻力和局部损失 |
2.1.4 总阻力与总能量损失 |
2.2 水击理论 |
2.2.1 一维非恒定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组 |
2.2.2 水击压强的计算公式 |
2.2.3 水击波速的计算公式 |
2.2.4 水击计算的基本方程 |
2.3 绳索取心钻具的理论分析 |
2.3.1 内管总成的运动分析 |
2.3.2 压力损失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研究 |
3.1 绳索取心钻具外管总成结构研究 |
3.2 绳索取心钻具内管总成结构研究 |
3.2.1 锁紧装置结构与优化 |
3.2.2 定位装置结构与优化 |
3.2.3 到位报信装置结构与优化 |
3.3 绳索取心钻具结构原理 |
3.3.1 结构参数的确定 |
3.3.2 内管总成工作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部绳索取心钻具报信机构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 绳索取心钻具流场几何模型建立 |
4.2 绳索取心钻具流场模型网格划分 |
4.3 绳索取心钻具流场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1 不同推送流量边界条件的设定 |
4.3.2 不同钻进深度边界条件的设定 |
4.4 绳索取心钻具流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不同推送流量流场压力损失 |
4.4.2 不同钻进深度流场压力损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部绳索取心钻具试验样机研制 |
5.1 绳索取心钻具试验样机的设计 |
5.1.1 外管零件加工图 |
5.1.2 内管零件加工图 |
5.2 绳索取心钻具试验样机的加工和装配 |
5.2.1 试验样机的加工 |
5.2.2 试验样机的装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四驱汽车与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性能分析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四驱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
1.1.1 被动四驱传动系统技术 |
1.1.2 主动四驱传动系统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四驱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四驱传动系统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电控限滑差速器力学特性分析 |
2.1 限滑差速器概述 |
2.1.1 托森差速器 |
2.1.2 粘性联轴器 |
2.1.3 电控限滑差速器 |
2.2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转矩分配特性 |
2.3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传动特性 |
2.3.1 离合器的传动功率损失 |
2.3.2 齿轮传动功率损失 |
2.3.3 轴承摩擦功率损失 |
2.3.4 搅油功率损失 |
2.3.5 油封功率损失 |
2.4 电控限滑差速器传动效率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控限滑差速器数字化设计 |
3.1 电控限滑差速器可重构设计 |
3.1.1 电控限滑差速器可重构设计软件设计方案 |
3.1.2 UG二次开发流程简介 |
3.1.3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参数化设计模块 |
3.1.4 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智能装配模块 |
3.1.5 软件数据库设计 |
3.1.6 软件界面设计 |
3.2 电控限滑差速器模态分析 |
3.3 电控限滑差速器静力学分析 |
3.4 电控限滑差速器疲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无网格原理的电控限滑差速器多场耦合分析 |
4.1 无网格原理介绍 |
4.2 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
4.2.1 几何模型建立 |
4.2.2 模型参数设定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差速器内流场分布状态 |
4.3.2 差速器流场速度 |
4.3.3 差速器流场压力 |
4.4 不同油液高度与不同工况转速的耦合计算和分析 |
4.4.1 不同油液高度 |
4.4.2 不同转速工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片离合器热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
5.1 热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5.2 多工况仿真与验证 |
5.2.1 不同压强下温度场模拟 |
5.2.2 试验验证 |
5.3 不同结构参数对温度场影响 |
5.3.1 不同接触面积下摩擦副温度场 |
5.3.2 不同厚度下摩擦副温度场 |
5.3.3 不同半径下摩擦副温度场 |
5.4 多片式离合器优化设计 |
5.4.1 设计变量 |
5.4.2 约束条件 |
5.4.3 目标函数 |
5.4.4 二次响应曲面设计 |
5.4.5 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差速器轮间扭矩分配的整车动力学建模 |
6.1 汽车动力学建模 |
6.1.1 汽车动力学模型 |
6.1.2 传动系统结构与模型 |
6.1.3 制动系模型 |
6.1.4 轮胎模型 |
6.1.5 参考模型 |
6.2 驱动力分配对汽车性能影响分析 |
6.3 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
6.4 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电子稳定控制与驱动力分配协调控制的四驱汽车性能分析 |
7.1 ESP差动制动对汽车横摆力矩影响 |
7.2 差动制动/驱动分配对汽车性能影响比较 |
7.3 ESP与驱动力分配协调控制系统 |
7.3.1 ESP差动制动模糊控制器 |
7.3.2 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
7.4 仿真计算与分析 |
7.5 硬件在环试验验证 |
7.5.1 硬件在环平台搭建 |
7.5.2 硬件在环试验 |
7.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某型大口径机枪设计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装备现状 |
1.2.1 国外同类装备现状 |
1.2.2 国内同类装备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2 枪身设计与分析 |
2.1 系统性设计思想和方法 |
2.2 主要结构设计 |
2.2.1 自动机工作原理的选择 |
2.2.2 浮动机构结构设计 |
2.2.3 闭锁机构设计 |
2.2.4 供弹机构设计 |
2.3 枪身方案分析 |
2.4 运动部件动力特性分析 |
2.4.1 自动机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2.4.2 求解设置 |
2.4.3 仿真结果 |
2.5 本章总结 |
3 轻量化三脚架设计与分析 |
3.1 枪械纵向射击时的稳定性分析 |
3.1.1 受力分析 |
3.1.2 稳定条件、稳定极限角分析 |
3.1.3 驻锄水平投影面积分析 |
3.2 枪械横向射击时的稳定性分析 |
3.2.1 一支点在前的三脚架的受力分析 |
3.2.2 稳定极限角分析 |
3.2.3 驻锄水平投影面积分析 |
3.3 驻锄的选择 |
3.4 三脚架相关设计参数分析 |
3.4.1 稳定极限角与a的关系 |
3.4.2 稳定极限角与b的关系 |
3.5 结构参数确定 |
3.6 三脚架结构设计 |
3.7 本章总结 |
4 系统模态与发射响应仿真分析 |
4.1 系统模态仿真分析 |
4.1.1 模型及参数 |
4.1.2 模态分析 |
4.2 系统发射响应分析 |
4.2.1 机枪系统刚柔耦合虚拟样机的建立 |
4.2.2 发射枪口响应计算 |
4.3 本章总结 |
5 实物样机研制及主要工程问题分析 |
5.1 实物样机研制与试验验证 |
5.1.1 自动机试验测试 |
5.1.2 不同地面精度测试 |
5.2 断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
5.2.1 故障现象 |
5.2.2 问题分析 |
5.2.3 以往解决措施 |
5.2.4 采取的措施及验证试验 |
5.2.5 对解决断壳措施的机理分析 |
5.3 枪管强度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
5.3.1 故障现象 |
5.3.2 问题分析 |
5.3.3 枪管受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5.3.4 解决措施 |
5.4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6.2.1 提升弹药水平 |
6.2.2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
6.2.3 提高人机功效 |
6.2.4 模块化、家族化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铁路车载继电器产品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继电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继电器虚拟样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多目标优化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继电器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永磁平衡衔铁式继电器方案设计 |
2.2.1 触簧系统设计 |
2.2.2 电磁系统设计 |
2.3 永磁拍合式继电器方案设计 |
2.3.1 触簧系统初步设计 |
2.3.2 电磁系统设计 |
2.4 两种电磁结构分析与对比 |
2.4.1 永磁平衡衔铁式结构 |
2.4.2 永磁拍合式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样机及快速计算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
3.2.1 基于ADAMS的静态反力计算 |
3.2.2 基于ANSYS的静态吸力计算 |
3.2.3 基于MATLAB/Simulink及ADAMS的联合动态仿真计算 |
3.3 快速计算模型建立 |
3.3.1 基于变形能法的触簧系统快速计算模型 |
3.3.2 基于四阶Runge-Kutta法的动态特性快速计算模型 |
3.4 继电器快速计算模型验证 |
3.4.1 触簧系统快速计算模型验证 |
3.4.2 动态特性快速计算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车车载继电器触簧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折线型簧片结构设计 |
4.2.1 触簧结构设计 |
4.2.2 静态特性仿真分析 |
4.3 直线型簧片结构设计 |
4.3.1 触簧结构设计 |
4.3.2 静态特性仿真分析 |
4.4 强制引导和扫程指标验证 |
4.4.1 折线型簧片结构强制引导和扫程验证 |
4.4.2 直线型簧片结构强制引导和扫程验证 |
4.5 耐环境指标验证 |
4.5.1 抗振动指标验证 |
4.5.2 抗冲击指标验证 |
4.6 两种方案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磁机构多目标参数优化 |
5.1 引言 |
5.2 电磁机构关键参数分析 |
5.2.1 衔铁顶部长度影响 |
5.2.2 衔铁侧面长度影响 |
5.2.3 下部绝缘部分位置影响 |
5.2.4 永磁体宽度影响 |
5.2.5 永磁体长度影响 |
5.3 电磁机构多目标参数优化 |
5.3.1 差分进化算法概述 |
5.3.2 多目标优化算法验证 |
5.3.3 多目标参数优化 |
5.3.4 线圈参数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新型差动式自由行程机构的工作过程与锁紧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二维并联压电驱动的超分辨相机运动机构研究[D]. 吴浩然.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14.5mm链式机枪外能源供弹技术研究[D]. 姜奥. 中北大学, 2021(09)
- [3]双足型非共振直线压电电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岳志鹏. 江苏大学, 2020
- [4]非共振式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及其在多自由度平台中的应用[D]. 孙梦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 [5]伺服阀阀芯阀套轴向配合尺寸快速测量技术的研究[D]. 陈志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环式超越离合器的数理模型及新型张环式超越离合器[J]. 彭斯洋,杜力,魏东,陈奎,宋泽良,吴振宏. 机械设计, 2018(03)
- [7]深部绳索取心钻具到位报信机构的研究[D]. 孙雪娇. 吉林大学, 2018(12)
- [8]四驱汽车与电控限滑差速器的性能分析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胡芳.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9]某型大口径机枪设计与分析研究[D]. 傅漾.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10]铁路车载继电器产品设计与优化[D]. 柯章弘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