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杂交蓖麻“CS-R6.181”(论文文献综述)
马伟[1](2018)在《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文中指出日本对我国东北的“农业开发”,是通过涉农会社实现的。其中,“东亚劝业会社”“满拓公(会)社”及“大连农事会社”主要从事土地掠取及农业经营、农业移民、农业金融等业务,“东亚劝业会社”“满蒙畜产工业会社”“满洲畜产公(会)社”“满洲猪毛工业会社”等则从事畜产品买卖、加工、输出等业务。1922年设立的“东亚劝业会社”,致力于东北土地、农产品、大米、牛肉等资源的掠取。截至1935年,该会社在“南满洲和东部内蒙古”掠取土地超过13万町,吉东地区95.32万町。其中部分土地改造为水田,以朝鲜佃农为主要劳力,获取稻谷等实物地租,部分旱田租借给我国汉族农民,以货币地租获利。1936年“东亚劝业会社”解散后,水田业务由“鲜满(满鲜)拓殖会社”接收,旱地业务则由满拓公(会)社所承继。截至1941年,“满拓公(会)社”共掠取土地2002万町,相当于日本本土耕地面积的2.2倍。对于如此规模的土地,除一小部分配给日本移民外,剩余绝大部分一方面由该公社直接采用租佃制度进行经营,另一部分则采用“掠夺型经纪”模式,雇佣土地经理人进行管理,这很大程度造成农业收入体系及分配模式混乱。同时,该公社还试图在“满拓区”内推行改良农法,办法是通过改良农具取代东北传统农具,但因数量严重不足而进展缓慢,最终造成该改良农法流于形式。1929年设立的“大连农事会社”,主要在“关东州”进行土地及农产物的垄断业务,并为日本农民迁移东北积累经验,但大规模移民侵略实施后,该会社的作用降低,但依然以租佃的形式对所掠土地进行控制。畜产方面,“九·一八事变”前,“东亚劝业会社”对农业资源的垄断和掠取有所节制,伪满洲国建立后,借助政治优势,始实行行业垄断。1930~1935年,“东亚劝业会社”还一度向日本海军提供东北冷冻牛肉。该会社解散后,畜产业务整合为“满蒙畜产工业会社”,从事肉类屠宰、加工等业务,并专门供应日本海军及关东军。1937年,“满洲畜产会社”获取该工业会社的全部股份,并完全垄断了伪满肉类、皮革、毛皮、羊毛等畜产物的加工、运输、输出等业务。“满蒙毛织会社”主要从事东北羊毛及澳洲细羊毛的深加工业务,并垄断了东北羊毛业务的输入。1943年升格为“满洲畜产公社”后,着重以制定价格的方式控制东北畜产资源。针对日本对我国东北,乃至东亚的殖民,本文以“结构性殖民理论”三大要素三大维度进行解读及理论提升。三大要素包括重农主义、农业移民及“国策会社”,其中,“国策会社”是核心环节,是推行重农主义和农业移民的基础和载体。而涉农会社体现“国策会社”的意志,并助推其农业殖民政策。三大维度是重农主义而非重商主义,规模性的农业移民而非零星的工业、商业移民,“国策会社”而非商业公司。三大维度处于高位,对殖民地的占有、同化及转化为“地理边疆”的可能性将处于高位。否则即处于低位。相较于西班牙、葡萄牙及英国、法国对美洲殖民,日本对我国东北殖民的政策性无疑处于高位。
崔虎亮[2](2016)在《基于综合性状分析的牡丹油用优良单株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牡丹(Paeonia Sect.Moutan)隶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历史悠久,栽培广泛,品种繁多。近年来发现,牡丹种子产量高,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尤其是α-亚麻酸含量较高,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木本油料作物。由于牡丹长期作观赏栽培和药用栽培,因此目前鲜见有牡丹种子产量、含油量、油脂特性、油用优良种质筛选等方面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常见牡丹种质为供试材料,对不同品种的牡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初步探讨牡丹单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同时广泛收集牡丹种子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并利用紫斑牡丹(P.rockii)不同基因型个体205株组成育种群体,在连续3年性状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开展关联分析,剖析重要性状的等位遗传变异,为油用牡丹种质创新和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优良种质,为油用牡丹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R语言对30份不同牡丹品种(种)的产量、枝叶、花部、果实形态和油脂含量等38个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变异系数CV为3.48%~1 11.00%,其中产量和冠幅等变异程度较高,而油脂相关性状变异程度较小,其中紫斑牡丹(P.rockii)和凤丹(P.ostii)的种子产量明显高于中原品种、日本品种等品种类型,而欧美品种和滇牡丹(P.delavayi)完全败育。对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的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牡丹单株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为单株果实重、单株有效果实数和出籽率。(2)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技术,共收集115份小样品量种子(~20g)和447份单粒种子分别进行小样品量模型和单粒模型的构建。总体来看,前者建模效果好于后者。其中亚麻酸(C18:3)小样品量模型精度最高,范围误差比(RPD)>3,可用于牡丹种子亚麻酸含量的快速检测,其去皮种子样品最佳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矫正(MSC),完整种子样品最佳预处理方法为MSC+一阶导数。而单粒模型由于预测精确度普遍较低,仅亚麻酸(C183)和亚油酸(C18:2)可用于牡丹种子的初步检测。建立了牡丹种子小样品量模型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快速准确的预测方法,说明NIRS可应用于油用牡丹高油优良种质筛选。(3)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评价是开展关联分析的前提。本研究利用102个多态性SSR标记对紫斑牡丹育种群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STRUCTUR分析群体结构,确定群体的亚群数K=2;利用SPAGeDi1.5估算供试群体内两两个体间的kinship值,其中kinship=0的个体占51.65%,kinship>0.3的个体仅占1.44%。然后利用TASSEL分别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进行关联检测,结果表明GLM模型共有32个性状与70个标记的232个关联组合在不同年份间重复检出,平均表型变异解释率变化范围0.0381~0.2804;MLM模型共有产量和油脂等7个性状与19个标记的21个关联组合在不同年份间能够重复检出,平均表型变异解释率变化范围0.0030~0.1295。最终在GLM和MLM两种模型且在不同年份间能够重复检测到6个性状与17个标记的19个关联组合;等位变异表型效应分析表明共83个等位变异,其中效应一致的有72个,增效38个,减效34个。与产量关联的标记有ps207、ps328和ps356,解释率0.0065~0.0216,与亚麻酸关联的标记是ps345,解释率0.0928。(4)进一步从205株紫斑牡丹育种群体中筛选优良种质。确定单位冠幅产量(K1)、单位冠幅果实重(K2)、单位冠幅有效果实数(K3)、百粒重(K4)、出籽率(K5)、出油率(K6)和亚麻酸含量(K7)等7个经济性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关联度大于0.65时,选出编号为ZB025、ZB050、ZB016、ZB002共4个优良单株,单位冠幅产量分别为 329.07 g/m2、338.79g/m2、346.40 g/m2 和 356.50 g/m2。
陈小龙,裘晓云,陈晖,魏佳,张红,沈国新[3](2013)在《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引进栽培试验初报》文中认为通过对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内的引进栽培试验,考察其物候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蓖麻籽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状,选择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的蓖麻品种。结果表明,中北-3号、中北-4号与CS-R24.181这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浙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推广品种。推荐中北-3号与中北-4号作为密植高产品种,CS-R24.181作为中杆蓖麻品种。建议将中北-4号与CS-R24.181分别作为浙江省矮杆蓖麻与中杆蓖麻选育时的对照品种。
陈梅[4](2012)在《外源激素对蓖麻营养生长及开花结实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蓖麻(Ricinus communis L.)属大戟科、大戟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多用途工业用油料植物。种子含油率高,且油脂具有其他植物油脂所不及的特性,即粘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国内外对蓖麻高产栽培技术、诱变育种、新品种创制、无性繁殖、蓖麻毒素提取和应用等其他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大量的研究报道表明,杂交育种是提高蓖麻产量的有效途径,但植株生长势和雌花数量影响杂交率;外源激素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雌雄异花植物的性别分化易受外源激素的影响。鉴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以良种湘蓖1号为材料,对其进行外源激素浸种和幼苗喷施处理,观测分析外源激素对蓖麻生长发育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调控植物生长和诱导雌花分化的外源激素种类和处理方法,为蓖麻生产中合理使用外源激素,调节蓖麻生理变化,提高蓖麻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外源激素浸种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质量产生不同影响低浓度IAA、GA3、KT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质量影响较小;经较高浓度(50mg/L)IAA、GA3和KT浸种,发芽率、发芽势显着降低,分别低于75%和20%,但幼苗质量提高,幼苗下胚轴粗长、子叶较大。ETH(1mg/L、10mg/L、50mg/L)浸种对发芽率影响较小(77-93%),对发芽势影响较大(0-10%),幼苗下胚轴短,子叶较大。2、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蓖麻营养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200mg/L IAA、100mg/L KT喷施幼苗对蓖麻地径和株高生长促进作用最明显;10mg/L和50mg/L IAA、1mg/L和50mg/L GA3、1-50mg/L ETH浸种、200mg/L和300mg/L ETH喷施幼苗,对蓖麻营养生长有抑制作用。3、不同外源激素对蓖麻花序及雌性花分化产生不同影响50mg/L IAA、1-50mg/L ETH浸种处理、KT(100mg/L)喷施处理明显延迟蓖麻开花时间,喷施100mg/L、200mg/L ETH提前蓖麻初次开花时间。1mg/L的IAA、GA3、1-50mg/L KT和ETH浸种以及100mg/L、200mg/L、300mg/L IAA、GA3、KT及ETH喷施幼苗,对花序分化有促进作用。其中50mg/L GA3、ETH(10-50mg/L)浸种和幼苗喷施100mg/L IAA、(200mg/L、300mg/L)GA3,雌花序相对长度显着增加。而浓度为50mg/L IAA浸种处理,对雌性花分化有抑制作用。4、不同外源激素对蓖麻果穗及种子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浸种处理中,1mg/L IAA,1-50mg/L GA3、1mg/L和50mg/L KT使植株果穗伸长较明显,种子千粒重减轻,种子油脂含量降低;10mg/L KT,1mg/L和10mg/L ETH对种子千粒重影响不大,但种子油脂含量增加。激素喷施处理中,200-300mg/L IAA、100mg/L GA3对果穗长,种子千粒重影响不大,但种子含油率分别提高5.9%、4.8%、5%;喷施浓度为300mg/L KT、200-300mg/L ETH,种子油脂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8.8%、5.4%和3.4%。5、不同外源激素对蓖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外源激素及其不同处理方法对植株开花前、开花期及花期后IAA、ABA、GA3和ZR四种不同内源激素产生不同的促进或降低的作用。如1mg/L IAA浸种处理明显降低蓖麻植株花期前内源激素IAA和ABA、开花期内源激素IAA、花期后IAA和ABA及ZR含量。ETH(100-300m∥L)喷处理使蓖麻开花期内源激素GA3含量降低,而三个时期内源激素IAA,花期前内源激素GA3、花期后内源激素ZR含量增加。6、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蓖麻开花结实的关系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后,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对变化与蓖麻植株开花结实存在一定相关性。如花后期叶内源激素(IAA+GA3)/ZR的比值,与雌花序长呈极显着证相关性(r>0.7);蓖麻花期前内源激素(IAA+GA3+ZR)/ABA的比值与种子千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r=0.841);蓖麻四种内源激素与种子含油率无相关性。综上所述:与对照相比,1-50mg/L IAA、GA3、KT和ETH浸种处理降低蓖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种20d后)。激素浸种处理延长营养生长期,而喷施处理缩短营养生长期。经1mg/LIAA、10mg/L GA3、1-50mg/LKT浸种处理的植株,其生长势比对照强;除ETH对植株营养生长有抑制作用外,喷施其它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激素,对植株营养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喷施100mg/L ETH可提前蓖麻开花时间,10-50mg/L ETH浸种处理和200-300m∥L GA3喷施处理显着增加雌花序长度和雌花序占总花序比。与对照相比,10mg/L ETH浸种处理、200mg/L IAA及100m∥L和300mg/L GA3喷施处理,种子含油率分别增加5.6%、5.9%、5%、1.5%。50mg/L ETH浸种处理显着提高开花期蓖麻叶内源激素ZR含量,IAA、GA3、KT和ETH喷施处理,对蓖麻叶内源激素IAA和ZR影响较大。蓖麻四种内源激素与种子含油率无相关性。
刘鹏[5](2012)在《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植物细胞分裂和胚胎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BR)和赤霉素(GA)参与节间的发育过程,从而影响植株的高度。植物体内BR和GA缺失将表现矮化表型。上述两种激素的合成调控受到很多酶的影响,大多数酶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该家族的基因对植株茎秆的发育有很大影响。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和水稻细胞色素P450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0.98%,说明它们属于同一亚家族,推测两个基因的功能相似。为了验证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功能,从而揭示该基因与激素合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已公布的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碱基序列,克隆了该基因的两个片段,成功构建了RNAi植物表达载体。分别以蓖麻品种“通篦5号”的子叶、胚轴和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外植体再生不定芽和根的影响,获得了再生频率较高的蓖麻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通过子叶节和农杆菌共培养得到了转基因阳性植株,为研究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Genbank(XM002525863.1)公布的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PCR扩增得到P450基因的两个片段,分别命名为P450s和P450a,与克隆载体成功连接后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450s全长523bp,与原序列一致性为98.28%;P450a全长411bp,与原序列一致性为99.51%,说明克隆的片段是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片段。2.利用SacI和KpnI对重组质粒pMD-P450s和中间载体pHANNIBAL双酶切后,将P450s定向连接到线性中间载体pHANNIBAL上,构建了载体pHAN-P450s,酶切和PCR检测正确;然后利用XbaI和HandⅢ双酶切重组质粒pMD-P450a和载体pHAN-P450s,将P450a定向连接到线性载体pHAN-P450s上,构建了载体pHAN-P450s-P450a,酶切和PCR检测正确;最后利用SacI和XbaI双酶切载体pHAN-P450s-P450a和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将pHAN-P450s-P450a定向连接到线性表达载体pBI121上,构建了RNAi植物表达载体pBI-P450-RNAi,酶切和PCR检测正确。利用DNA冻融法将植物表达载体pBI-P450-RNAi成功转入农杆菌LBA4404,酶切和PCR检测正确,成功制备了用于侵染的农杆菌工程菌液。3.建立了蓖麻品种“通篦5号”体外再生体系:通过对子叶、胚轴和子叶节三种外植体再生不定芽、再生根和小植株移栽成活等情况综合分析后认为:子叶节为蓖麻品种“通篦5号”离体再生的最佳外植体,子叶节最佳切取时间为子叶未从胚乳中抽出前,胚根和胚轴总长约为3-5cm时。去掉约2/3子叶和全部胚根的呈“”状的子叶节一分为二竖直插入培养基中,筛选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1/8MS+8.0mg/L ZT,外植体再生芽频率为75.6%,每个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为2.6个;最佳根分化培养基为1/8MS+2.0mg/LNAA,再生根频率为86.7%,且分化多条较粗壮的主根,每条主根上须根数量也较多,移栽后成活率较高。4.建立了蓖麻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按离体培养时的方式切取“通篦5号”子叶节,在1/8MS+20mg/L AS+8.0mg/L ZT的培养基上预培养2-3d,然后在菌液浓度为OD600=0.8的农杆菌工程菌液LBA4404中侵染10min,侵染后的子叶节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取残余的菌液后再接回预培养基上共培养3d后,转接到1/8MS+250mg/L Kan+300mg/L Cef抗性筛选培养基上,大约40d左右完成了不定芽的分化和根的再生。再生小植株移栽成活后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转基因阳性植株。5.经Northern blot鉴定,RNA干扰的转基因蓖麻P450基因被抑制。转基因蓖麻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比非转基因蓖麻少了1条谱带。转基因蓖麻表型变化特征为:株高明显降低,叶片变小,叶色加深。初步证明P450基因与蓖麻株高发育密切相关。Western blot蛋白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蓖麻P450蛋白表达量比对照明显减少。
王万龙[6](2012)在《大力发展蓖麻种植 积极推广蓖麻杂交种》文中认为蓖麻(Ricinus communis L.)属大戟科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别名大麻子、老麻了、草麻,原产于非洲东部,在巴西、阿根廷、美国均有种植,后经印度传入我国,有近400年的种植历史,在我国以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为主要的蓖麻种植区域。
李春[7](2011)在《11S球蛋白和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间的比较分子进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子叶植物种子大多富含蛋白质,如大豆种子含有约40%的蛋白质;而单子叶植物种子大多富含淀粉。这是它们适应自然规律的表现。在这些宏观现象背后的基因世界里,变异与适应同样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但是这些基因是如何变化及进化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越来越多的物种被测序,为分析和理解该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分析蛋白质和淀粉合成相关主要基因家族的进化规律,探索“为什么单子叶植物富含淀粉,双子叶植物富含蛋白质”的问题,本研究开展了:1)大豆11S球蛋白和7Sβ伴球蛋白基因家族;2)单、双子叶植物11S球蛋白基因家族和3)单、双子叶植物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家族的比较分子进化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5种双子叶植物大豆(G. max)、苜蓿(M. truncatula)、杨树(P. trichocarpa)、拟南芥(A. thaliana)和葡萄(V. vinifera)为材料,通过分析大豆11S球蛋白和7Sβ伴球蛋白基因家族的基因复制、进化速度、正选择及分化,以研究其基因进化机制。大豆11S球蛋白的祖先基因首先经历了一次串联重复,然后又经历了大豆的两次全基因组复制;子基因也在两轮复制中被复制;最后,一次串联重复产生了Gy1和Gy2;7Sβ伴球蛋白基因主要起源于最近的大豆全基因复制和数次串联重复。在两基因家族的进化中,纯化选择保留了由复制产生的新基因;11S球蛋白基因经历的正选择以及β伴球蛋白基因的缺失突变促进了两家族内基因的分化。这表明两基因家族复制所产生的子基因倾向于保留相同的功能,以促进了表型的稳健性。2)以5种单子叶植物水稻(O. sativa)、短柄草(B. distachyon)、高梁(S.bicolor)、谷子(S. italica)和玉米(.Z mays),以及5种双子叶植物大豆(G. max)、黄瓜(C. sativus)、杨树(P. trichocarpa).蓖麻(R. communis)和拟南芥(A. thaliana)为材料,通过分析11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基因复制、进化速度及选择在单、双子叶植物间的差异来研究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蛋白质含量差异与其基因家族进化机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富含11S球蛋白的2种单子叶(水稻及短柄草)及5种双子叶植物中,11S球蛋白基因经历了较多的复制;②11S球蛋白基因家族在5种双子叶植物中具有较快的进化速度;③在5种双子叶植物的主要进化历程上,11S球蛋白基因经历了的正选择,而在5种单子叶植物内没有发现类似的正选择。这些结果为“基因复制和快速进化促进了双子叶植物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的猜测提供了证据。3)以5种单子叶植物水稻(O. sativa)、短柄草(B. distachyon)、高粱(S. bicolor)、谷子(S. italica)和玉米(Z. mays),以及5种双子叶植物大豆(G. max)、苜蓿(M.truncatula)、杨树(P. trichocarpa)、蓖麻(R. communis)和拟南芥(A. thaliana)为材料,通过比较了淀粉合成限速酶AGPase.淀粉合成酶、分枝酶和去分枝酶的14个关键基因家族的基因复制、进化速度以及正选择在单、双子叶植物间差异来研究基因复制和快速进化是否也促进了植物合成淀粉的能力。结果表明:①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间有明显不同的基因复制和丢失模式,5种单子叶植物的复制一般发生在它们分化前,子基因形成单独的进化枝,且基因丢失很少发生;而5种双子叶植物中,基因复制主要发生某个物种内,子基因在原亚枝内形成原基因的姐妹枝,基因丢失较频繁;②10个关键基因家族(共14个)在5种单子叶植物内的进化速度较快;③选择模式在10种单、双子叶植物中有分化,AGPS、SSII、SSIV和ISAI中的正选择主要集中在5种单子叶植物的进化枝上。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单子叶植物种子富含淀粉的事实及前人的研究结论,本研究推测基因复制以及快速进化促进了单子叶植物合成淀粉的能力。这些研究不但指出了“双子叶植物种子富含蛋白以及单子叶植物种子富含淀粉”的特殊表型背后,其基因也具有特殊的进化规律,同时也为理解“为什么双子叶植物富含蛋白质,而单子叶植物富含淀粉”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
方平平,郑鹭,陶爱芬,祁建民,林荔辉,吴建梅[8](2011)在《蓖麻遗传资源产量与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国内外引进的75份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对株高、果穗长、含油率、单株有效穗、单株蒴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45%.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为58.41%;第2主成分为含油率构成因子,贡献率为13.87%;第3主成分为株高构成因子,贡献率为11.17%.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当欧氏距离取值D=2.49时,可把75份蓖麻种质资源分成四大类群,在杂交育种上可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加以利用.
吕二锁[9](2011)在《蓖麻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和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蓖麻育种研究的部分工作,主要是为了选育出高产优质蓖麻杂交种而进行的田间试验和室内分子试验。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蓖麻杂交组合,对其亲本材料和杂种一代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同时进行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表现及相关性状分析,亲本材料和杂种后代也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对6种类型表现优良的蓖麻雌性系进行农艺性状的分析与比较,认为矮杆类型母本306为整齐的丰产性较好的品系,其次是304、310、311、307。通过对蓖麻11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资料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对蓖麻产量贡献因素最大的蓖麻农艺性状为单株总蒴果数,其次是主穗小穗数和主穗有效蒴果数。所以单株总蒴果数和主穗的丰产特征是蓖麻选育目标的关键。这些蓖麻雌性系是组配杂交种的优异母本材料。(2)通过选取几个杂种优势表现突出的杂交组合,对其后代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株高、单株有效蒴果数、千粒重等方面;不同杂交组合的性状由于父母本性状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3)通过对蓖麻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酶谱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大部分亲本与杂种一代的酶带迁移位置相同,但酶活性不同,其表达强度不同。但是杂交后代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强于亲本,可能由于过氧化物同工酶所揭示的遗传信息有限所致。(4)利用4个ISSR适宜引物对33个蓖麻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得到33条带,DNA片段长度在200~20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25条带,其中2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5.7%,表明33个材料的多态性丰富。进而测试了蓖麻不同亲本遗传群体及杂种一代间的遗传相似度、遗传距离。
郑鹭,祁建民,方平平,粟建光,徐建堂,陶爱芬[10](2010)在《蓖麻品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SRAP技术对81份蓖麻品种材料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选用20对SRAP引物组合,在81份蓖麻材料中共扩增出263条带,多态性条带计21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81.37%,遗传相似系数变幅范围在0.32558~0.92973,显示了蓖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从分子聚类结果分析表明,在相异系数0.43为阈值时,可将81份蓖麻材料分为4个类群L1-1、L1-2、L1-3和L1-4;若在相异系数0.287为阈值时,又可将L1-4大类群分为两个亚类群L2-1和L2-2。从聚类图得知,聚在同一亚类群的蓖麻品种大多数所处的地域相近或者是由同一育种单位所选育,其类内的品种基因型遗传相似系数较高,类间的品种遗传差异相对较大,该分子聚类树状图可为蓖麻栽培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在育种的利用上提供科学依据。
二、法国杂交蓖麻“CS-R6.18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杂交蓖麻“CS-R6.181”(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三、研究方法、所用概念及史料解析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设立的历史及资源背景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口政策及农业移民 |
第二节 “日本之满蒙特殊地位”产生的思想根源 |
第三节 我国东北的农业资源禀赋及其特点 |
第四节 日本涉农会社及其主要功能 |
第二章 “东亚劝业会社”及其对“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农业资源“开发” |
第一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设立及股权变动 |
第二节 1906~1922年日人的土地盗买 |
第三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土地掠取活动 |
第四节 “东亚劝业会社”的农业经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满拓公社”所控土地管理及农耕技术 |
第一节 土地经理人制度与“满拓区掠夺型经纪”模式 |
第二节 农具与东北垄作耕法 |
第三节 “北满改良农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农事会社”对“关东州”农业资源掠取 |
第一节 “大连农事会社”的设立及农业移民 |
第二节 “大连农事会社”的土地掠取 |
第三节 日本移民的农业经营及“大连农事会社”的地租收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满洲畜产会社”对东北畜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东北畜产资源数量考析 |
第二节 “东亚劝业会社”“满蒙畜产工业会社”对畜牛资源的掠取 |
第三节 “满蒙毛织会社”的设立及对东北羊毛资源的垄断 |
第四节 东北猪的养殖及日人对猪毛资源的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日本涉农会社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结构性殖民理论”的构建及日本式殖民的特点 |
第二节 “国策会社”满铁关系会社及其涉农机构 |
第三节 日本涉农会社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东北古今县名对照表 |
附录二 日本在中国东北“农业开发”大事记 |
附录三 东三省各县及“关东州”农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 |
附录四 东三省各县家畜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基于综合性状分析的牡丹油用优良单株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牡丹育种研究进展 |
1.1.1 传统方法在牡丹育种中的成就 |
1.1.2 SSR分子标记在牡丹育种中的应用 |
1.1.3 油用牡丹研究现状及展望 |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的应用现状 |
1.2.1 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 |
1.2.2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油料作物中的应用 |
1.3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应用 |
1.3.1 关联分析策略 |
1.3.2 关联分析在油料作物及木本经济作物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牡丹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分析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
2.1.3 数据统计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牡丹种质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2 牡丹种质表型性状综合分析 |
2.2.3 牡丹各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
2.3 讨论 |
2.3.1 牡丹种质资源表型相关性状解析 |
2.3.2 供试牡丹品种油用潜力评价 |
2.3.3 油用牡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的牡丹种子脂肪酸含量模型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近红外(NIRS)光谱采集 |
3.1.3 牡丹种子出油率和脂肪酸含量测定 |
3.1.4 光谱预处理及建模方法 |
3.1.5 外部检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牡丹种子样品出油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特征 |
3.2.2 牡丹种子近红外光谱特征 |
3.2.3 小样品种子模型构建 |
3.2.4 单粒种子模型构建 |
3.3 外部检验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牡丹种子NIRS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 |
3.4.2 牡丹种子的NIRS光谱特征 |
3.4.3 牡丹单粒种子NIRS应用的技术难点 |
3.5 本章小结 |
4 紫斑牡丹产量等重要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4.1 材料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表型性状的测定方法 |
4.1.3 SSR标记试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 |
4.2.2 基于SSR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
4.2.3 表型性状的正态性检验 |
4.2.4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2.5 群体结构分析 |
4.2.6 群体内个体间亲缘关系估算 |
4.2.7 SSR标记位点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 |
4.2.8 关联位点的等位变异表型效应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供试紫斑牡丹育种群体表型多样性评价 |
4.3.2 供试紫斑牡丹育种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
4.3.3 关联分析方法及关联位点的确定 |
4.3.4 优异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 |
4.4 本章小结 |
5 油用紫斑牡丹优良单株筛选 |
5.1 材料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候选优良单株经济性状的变异分析 |
5.2.2 候选优良单株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3 初选优良单株SSR标记位点特异组合 |
5.2.4 初选优良单株性状比较 |
5.3 讨论 |
5.3.1 灰色关联度用于油用牡丹优良单株筛选 |
5.3.2 初选优良单株的性状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 |
致谢 |
(3)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引进栽培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3调查与测定项目 |
2结果与分析 |
2.1物候期 |
2.2主要农艺性状 |
2.2.1茎秆生长能力 |
2.2.2分枝能力与结果能力 |
2.3抗性 |
2.4单株种子产量和出籽率 |
2.4.1单株种子产量 |
2.4.2蓖麻出籽率 |
2.5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 |
3小结与讨论 |
(4)外源激素对蓖麻营养生长及开花结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前言 |
1.1 蓖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1.2 蓖麻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与问题 |
1.2.1 蓖麻的应用现状 |
1.2.2 蓖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蓖麻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外源激素在油料植物中研究及应用 |
1.3.1 外源激素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 |
1.3.2 外源激素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 |
1.4 外源激素在蓖麻上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剂来源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地概况 |
2.3.2 预试验设计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激素处理 |
2.4 观测与数据收集 |
2.4.1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调查 |
2.4.2 营养生长的调查 |
2.4.3 生殖生长的调查 |
2.4.4 种子含油率的测定 |
2.4.5 内源激素的测定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外源激素对蓖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3.2 外源激素对幼苗质量的影响 |
3.3 外源激素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1 外源激素浸种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2 外源激素喷施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 |
3.3.3 外源激素不同处理方法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比较 |
3.4 外源激素对蓖麻开花的影响 |
3.4.1 外源激素浸种对蓖麻雌花诱导的影响 |
3.4.2 外源激素喷施对蓖麻雌花诱导的影响 |
3.4.3 外源激素不同处理方法对蓖麻开花的影响比较 |
3.5 外源激素对蓖麻果穗及种子含油率的影响 |
3.5.1 外源激素浸种对蓖麻果穗和种子含油率的影响 |
3.5.2 外源激素喷施对蓖麻果穗及种子含油率的影响 |
3.5.3 外源激素不同处理方法对蓖麻果穗及种子含油率影响比较 |
3.6 外源激素对蓖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6.1 外源激素浸种对蓖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6.2 外源激素喷施对蓖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6.3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开花结实的相关性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外源激素对蓖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4.1.2 外源激素对蓖麻营养生长的影响 |
4.1.3 外源激素对蓖麻雌花诱导的影响 |
4.1.4 外源激素对蓖麻果穗和种子含油率的影响 |
4.1.5 外源激素对蓖麻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开花结实的关系 |
4.2 结论 |
5 创新点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5.1 创新点 |
5.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1 |
附录2 |
致谢 |
(5)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蓖麻的综合利用价值及生产存在的问题 |
1.2 蓖麻矮化育种研究现状 |
1.2.1 矮化育种技术 |
1.2.2 蓖麻矮化资源的鉴定和创造 |
1.2.3 RNAi 技术及在蓖麻育种领域中的应用 |
1.2.4 细胞色素 P450 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 |
1.2.5 蓖麻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6 蓖麻转基因育种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设想 |
第二章 蓖麻细胞色素 P450 基因片段的克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人工合成 DNA 为反应模板的 PCR 产物电泳检测 |
2.2.2 总 RNA 的提取结果 |
2.2.3 RT-PCR 结果 |
2.2.4 重组克隆载体的 PCR 和酶切鉴定 |
2.2.5 重组克隆载体的序列测定 |
2.3 讨论 |
2.3.1 目的基因的确定 |
2.3.2 目的基因片段获取方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蓖麻细胞色素 P450 基因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pHANNIBAL 载体质粒提取 |
3.2.2 pHAN-P450s 质粒的 PCR 和酶切鉴定 |
3.2.3 pHAN-P450s-P450a 质粒的 PCR 和双酶切检测 |
3.2.4 pHAN-P450s-P450a 质粒双酶切后胶回收前后电泳结果 |
3.2.5 pBI 121 质粒提取电泳检测 |
3.2.6 pBI 121 质粒双酶切后胶回收前后电泳结果 |
3.2.7 pBI-P450-RNAi 质粒提取 |
3.2.8 pBI-P450-RNAi 质粒的酶切检测 |
3.2.9 pBI-P450-RNAi 转化农杆菌后质粒提取 |
3.2.10 pBI-P450-RNAi 转化农杆菌后 PCR 检测 |
3.2.11 pBI-P450-RNAi 转化农杆菌后双酶切检测 |
3.3 讨论 |
3.3.1 RNAi 载体的沉默效率 |
3.3.2 RNAi 载体构建的实验细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蓖麻植株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再生植株的移栽 |
4.1.4 评价指标和计算公式 |
4.1.5 培养条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浓度 6-BA 和 ZT 对子叶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的 IBA 对子叶生根的影响 |
4.2.3 不同浓度 6-BA 和 ZT 对胚轴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4 不同浓度 NAA 对胚轴生根的影响 |
4.2.5 不同浓度 ZT 对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4.2.6 不同浓度 NAA 对子叶节生根的影响 |
4.2.7 不同外植体平均不定芽诱导率和平均根分化率统计 |
4.2.8 不同外植体植株移栽成活率统计 |
4.3 讨论 |
4.3.1 不同类型的外植体和植物激素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4.3.2 再生芽玻璃化问题 |
4.3.3 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表达载体 pBI-P450-RNAi 对蓖麻子叶节的遗传转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ef 抑菌效果和对子叶节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 |
5.2.2 Kan 筛选浓度的优化 |
5.2.3 预培养时间对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影响 |
5.2.4 农杆菌侵染浓度和侵染时间对子叶节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5.2.5 共培养时间对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影响 |
5.2.6 AS 对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影响 |
5.2.7 不同浓度的 NAA 和 IBA 对侵染后子叶节再生不定芽和根的影响 |
5.2.8 抗性苗的 PCR 鉴定 |
5.2.9 Southern blot 检测 |
5.2.10 遗传转化全过程 |
5.3 讨论 |
5.3.1 蓖麻转基因的受体系统 |
5.3.2 影响蓖麻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基因蓖麻的 RAN 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基因蓖麻表型特征 |
6.2.2 Northern blot 鉴定 |
6.2.3 转基因蓖麻叶片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 |
6.2.4 蓖麻组织总蛋白的测定 |
6.2.5 Western blot 结果 |
6.3 讨论 |
6.3.1 关于蓖麻细胞色素 P450 基因的功能 |
6.3.2 关于 Northern 杂交 |
6.3.3 关于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 |
6.3.4 关于 Western blot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大力发展蓖麻种植 积极推广蓖麻杂交种(论文提纲范文)
1 蓖麻的经济价值 |
1.1 工业上的应用 |
1.2 农业上的应用 |
1.3 医学上的应用 |
2 蓖麻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3 蓖麻适应范围广, 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 |
4 蓖麻杂交品种的推广利用 |
5 蓖麻栽培技术 |
5.1 播种技术 |
5.2 地膜覆盖技术 |
5.3 施肥 |
5.4 整枝技术 |
(7)11S球蛋白和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间的比较分子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间的差异 |
1.1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
1.2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差异 |
1.3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差异的进化分析 |
2 进化论的研究进展 |
2.1 主要进化学说的发展 |
2.1.1 前达尔文进化论 |
2.1.2 达尔文进化论 |
2.1.3 后达尔文进化论 |
2.1.4 现代进化论 |
2.2 分子进化的发展 |
2.2.1 生物大分子的进化 |
2.2.2 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
2.2.3 生物大分子的进化速率 |
2.2.4 分子系统发育 |
3 储藏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3.1 球蛋白是重要的贮藏蛋白 |
3.2 11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3.2.1 大豆11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3.2.2 水稻11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3.2.3 拟南芥11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3.3 7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3.4 11S和7S球蛋白基因家族起源于同一祖先 |
4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4.1 淀粉的结构 |
4.2 淀粉合成的关键酶 |
4.2.1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
4.2.2 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 |
4.2.3 淀粉合成酶 |
4.2.4 淀粉分枝酶 |
4.2.5 淀粉去分枝酶 |
4.3 淀粉合成途径的进化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二章 11S球蛋白和7Sβ伴球蛋白基因家族在大豆中的分子进化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序列收集 |
2.2 共线性分析 |
2.3 进化树分析 |
2.4 K_S的计算以及基因复制时间的计算 |
2.5 正选择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序列收集结果与分析 |
3.2 共线性分析 |
3.3 进化树分析结果 |
3.4 大豆11S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基因家族的复制 |
3.5 正选择分析 |
4 讨论 |
4.1 Gy7正在丢失其功能 |
4.2 大豆11S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起源于大豆全基因复制和串联重复 |
4.3 复制基因的分化 |
4.4 基因复制和快速进化可能促进了大豆合成蛋白的能力 |
第三章 11S球蛋白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间的比较分子进化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序列收集 |
2.2 进化树分析 |
2.3 基因复制和丢失估算 |
2.4 d_N/d_S比率估算 |
2.5 正选择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序列的收集结果 |
3.2 进化树分析 |
3.3 基因复制和丢失分析 |
3.4 基因的进化速率分析 |
3.5 11S球蛋白基因家族正选择分析 |
4 讨论 |
4.1 复制较多及进化较快是双子叶植物11S球蛋白基因家族的特点 |
4.2 基因复制可能促进了双子叶植物合成11S球蛋白的能力 |
4.3 快速进化可能促进了双子叶植物合成11S球蛋白的能力 |
第四章 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间的比较分子进化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序列收集 |
2.2 进化树分析 |
2.3 基因的复制和丢失估算 |
2.4 d_N/d_S比率的估算 |
2.5 正选择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序列收集结果与分析 |
3.1.1 AGPase基因家族成员 |
3.1.2 SS基因家族成员 |
3.1.3 SBE基因家族成员 |
3.1.4 DBE基因家族成员 |
3.2 进化树分析 |
3.2.1 AGPase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 |
3.2.2 SS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 |
3.2.3 SBE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 |
3.2.4 DBE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 |
3.3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基因复制与丢失 |
3.4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进化速率 |
3.5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选择模式 |
4 讨论 |
4.1 猜测1:基因复制促进了单子叶植物合成淀粉的能力 |
4.2 猜测2:较快的进化速度促进了单子叶植物合成淀粉的能力 |
4.3 AGPS基因家族的进化支持了本研究的猜测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8)蓖麻遗传资源产量与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艺性状分析 |
2.2 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种质资源的主成分构成分析 |
2.4 主成分的系统聚类分析及品种评价 |
2.5 主成分二维分析及优异种质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9)蓖麻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和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蓖麻概述 |
1.2 蓖麻油的研究利用价值 |
1.3 关于蓖麻有性杂交及杂种优势的研究成果 |
1.4 蓖麻雌性系 |
1.4.1 蓖麻雌性系的类型 |
1.4.2 我国蓖麻雌性系的研究与应用 |
1.5 同工酶技术 |
1.6 分子标记技术 |
1.6.1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标记技术原理 |
1.6.2 ISSR 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蓖麻农艺性状的比较 |
2.1 杂种优势的测定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杂种优势的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2 农艺性状评价与相关分析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3 蓖麻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酶谱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实验方法 |
3.2 过氧化物同工酶(POD)结果与分析 |
3.2.1 304 与各个父本组合的POD 同工酶酶谱分析 |
3.2.2 312 与各个父本的组合的 POD 同工酶分析 |
3.3 讨论 |
4 蓖麻 ISSR 分子标记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蓖麻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4.2.2 蓖麻 ISSR 反应体系的优化 |
4.2.3 蓖麻有性杂交后代 ISSR 分子标记图谱分析 |
4.3 讨论 |
4.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4.3.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4.3.3 ISSR 引物扩增多态性 |
4.3.4 POD 和ISSR 分子标记的分析 |
5 结论 |
5.1 蓖麻不同雌性系的农艺性状评价与相关分析 |
5.2 蓖麻杂种优势分析 |
5.3 过氧化物同工酶(POD) |
5.4 ISSR 分子标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蓖麻品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DNA的提取 |
1.3 反应体系 |
1.4 引物筛选及产物检测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2.1 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
2.2.2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SRAP分子标记的评价 |
3.2 关于SRAP检测作物遗传多态性的评价 |
3.3 关于SRAP揭示蓖麻种质遗传多样性的评价 |
四、法国杂交蓖麻“CS-R6.181”(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涉农会社中国东北“农业开发”研究(1906~1945)[D]. 马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5)
- [2]基于综合性状分析的牡丹油用优良单株筛选[D]. 崔虎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3]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引进栽培试验初报[J]. 陈小龙,裘晓云,陈晖,魏佳,张红,沈国新. 浙江农业科学, 2013(12)
- [4]外源激素对蓖麻营养生长及开花结实的影响[D]. 陈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5]蓖麻细胞色素P450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 刘鹏.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1)
- [6]大力发展蓖麻种植 积极推广蓖麻杂交种[J]. 王万龙. 中国种业, 2012(04)
- [7]11S球蛋白和淀粉合成关键基因家族在单、双子叶植物间的比较分子进化研究[D]. 李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7)
- [8]蓖麻遗传资源产量与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J]. 方平平,郑鹭,陶爱芬,祁建民,林荔辉,吴建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9]蓖麻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和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D]. 吕二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10]蓖麻品种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J]. 郑鹭,祁建民,方平平,粟建光,徐建堂,陶爱芬.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