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燃气轮机问世

新型燃气轮机问世

一、新型燃气轮机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航[1](2021)在《耦合压缩CO2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统化石燃料所造成的能源枯竭和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加剧,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其中,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然而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发电不稳定、出力波动大、供应不持续等特点,大量综合能源系统目前仍采用天然气为主要能量来源。但天然气燃烧还产生大量CO2,如何使其经济、环保地运行,已成为重点研究内容。随着近年来碳捕集技术和压缩气体储能技术日益发达,压缩CO2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方案。压缩CO2储能技术不仅可将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回收利用,还可实现系统负荷供应过程中的削峰填谷、平抑波动、需求响应等动态调控过程,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本文针对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主要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使用Energy Hub方法建立了传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用以描述系统内设备及能量的耦合关系。并基于工作原理的不同,对系统内主要能量转换设备建立了详细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能量转换过程。(2)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将系统数学模型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40)(40))结合,建立了传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典型日购能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标函数,设备功率范围为出力上下限约束,负荷供需平衡为能量平衡约束。经过20000次迭代求解得出包含57种方案的帕累托解集(Pareto Set)。根据欧式距离法则选取折衷方案,对应结果为购能成本5156.40元、CO2排放量4097.74kg。并提取最优目标值对应的典型日设备逐时调度策略作为典型日设备调度方案。结果表明:电制冷机综合性能更优,作为供应冷负荷的主要设备;朗肯循环属于余热回收工作过程,综合效益大于电锅炉,电锅炉始终保持最小负载状态。(3)为回收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基于再热方式的差异建立了先进绝热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AA-CCS)和膨胀前补热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PH-CCS)热力学模型。AA-CCS和PH-CCS设计工况下效率分别为0.32、0.47。并以系统循环效率为目标,研究压缩机和膨胀机相关热力学状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机入口压力及膨胀机入口压力是影响系统循环效率的关键参数,为后续的优化工作奠定基础。(4)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将压缩机入口压力、一级压缩机压比、二级压缩机压比作为决策变量,系统循环效率作为优化目标,针对效率较高的PH-CCS进行了热力性能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压缩机入口压力最优值为7.049MPa,两级压缩机压比均为2,对应最优效率为0.55。并对PH-CCS最优工况进行了主要部件(火用)损失分析。结果表明:(火用)损失最大的部件为一级再热器和二级膨胀机,分别占比39.42%、30.15%。其中,一级再热器(火用)损大主要原因为换热器冷热物流温差大,造成能量损失较大;二级膨胀机(火用)损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出口乏气仍具有292℃的高温,大量热力学能未经利用,造成二级膨胀机(火用)损较大。

郭昊添[2](2020)在《过渡段内换热表面仿生扰流结构设计及冷却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能源的使用能力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然而目前的能源形势是,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紧张且需求仍在日益增长。燃气轮机是一种对能源使用量大且能够高效转化能源的机械设备,被誉为“工业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我国在燃气轮机的设计及制造方面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约30年,具体体现在缺乏对燃气轮机结构的完整性设计、对热端部件的高温防护以及关键部件的使用容限控制。为此,2015年国务院签批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和2017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依托能源工程推进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均对燃气轮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问题予以强调。因此,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是促进我国重工业发展和实现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快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国家“863”项目子课题《F级燃机燃烧室过渡段优化设计》,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冲击冷却关键技术研究》,验证了射流冲击冷却技术在燃气轮机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内的高温防护效果。根据冷却介质在过渡段冷却腔内的流动特性,借鉴深海长尾鲨鳃弓的定向扰流作用和新月形沙丘表面对周围流场的影响,分别设计了带有仿长尾鲨鳃弓扰流结构、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和仿新月形沙丘表面扰流结构的换热表面。围绕上述三种仿生扰流结构的排布距离及其结构参数变化,对过渡段冷却腔内的流场与温度场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第一,本文针对燃气轮机过渡段内的流动特性和换热表面传热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中的控制方程、数值离散方法,结合射流冲击冷却的技术特点,选择能够适应时均应变率较大情况的Realizable k-e模型,作为过渡段冷却腔内的湍流计算模型。兼顾仿真准确性与计算效率,以近壁面函数作为换热表面上流动计算的处理办法。基于换热表面的面积平均温度和冷却腔进出口处的质量流率平均温度,定义了换热表面上与冷却腔内冷却效率的评价函数。第二,通过不同湍流模型的仿真结果与Wang的实验数据对比,确定仿真过程的正确性及可靠性,同时验证了Realizable k-e模型是本文研究过程中湍流代理模型的最佳选择。根据燃气轮机过渡段的对称性,将以冷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射流冲击冷却传热过程进行简化模拟,建立了不失一般性的燃气轮机过渡段矩形简化模型。通过对比单孔和多孔射流冲击冷却结果,分析了射流冲击冷却机理,并确定了以带有多冷却孔的燃气轮机过渡段简化模型作为后续研究对象的对比基础,同时发现冷却腔内的气压变化有利于换热表面的对流换热效率增强。第三,借鉴深海长尾鲨的呼吸过程,模拟长尾鲨鳃弓在呼吸作用中的定向扰流功能,提出并设计了带有仿长尾鲨鳃弓扰流结构的换热表面,具体可分为带有仿鳃弓扰流结构和带有仿鳃弓组扰流结构的换热表面。通过对带有仿生换热表面的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进行热流场分析,并结合平均温度和冷却效率的评价方法,对影响过渡段换热表面高温防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仿鳃弓扰流结构的不同尺寸参数,发现仿鳃弓扰流结构在过渡段冷却腔内,能够通过对冷却介质的扰流作用,增加气涡的形成,有效降低换热表面的平均温度,提升换热表面的冷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当仿鳃弓扰流结构的宽度不变时,随着高度的增长,换热表面上冷却效率的整体变化呈递增趋势。当仿鳃弓扰流结构的高度为20.26 mm、宽度为5.13 mm时,仿生换热表面的冷却效率最高可达到14.53%。通过对仿鳃弓组扰流结构的不同参数设计,经对比分析,认为当仿鳃弓组扰流结构与冲击靶点距离的排布距离为20 mm时,能够对冷却介质形成明显的扰流作用,并提升过渡段冷却腔内的湍流动能最大值和冲击靶点周围的对流换热效率。通过对比仿鳃弓组扰流结构的宽度和高度两个参数设计,发现两个矩形肋可对冷却介质进行多层扰流,增加气涡的形成机制,实现过渡段内冲击冷却的高温防护效果达到最大化。当仿鳃弓组扰流结构的宽度5 mm,高度10 mm时,冷却腔内的冷却效率最高,可以达到32.5%。第四,借鉴新月形沙丘表面对周围流场的影响,首先研究了新月形沙丘表面的形成原理,然后根据Andreotti等建立的新月形沙丘表面二维连续模型,设计了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根据Hersen建立的新月形沙丘表面三维连续模型,设计了仿新月形沙丘扰流结构。最后,分别对所有带有仿生换热表面的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进行热流场分析,并结合平均温度和冷却效率的评价方法,对影响高温防护效果的因素进行讨论。通过设计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的不同排布方案,对比发现:当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与冲击靶点距离较近或较远时,均能通过提升局部换热表面上的对流换热效率,使过渡段的高温防护效果得到增强,对比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高度的不同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的高度,有利于增强冲击冷却效率的效果。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的高度取值为8.74 mm、距离为30 mm时,冷却效率最高,可以达到13.78%。通过对比仿新月形沙丘扰流结构不同高度参数设计,可以发现:在过渡段冷却腔内,仿新月形沙丘扰流结构能够实现对冷却介质的流向扰流和横向扰流,增加冷却腔内气涡形成的机制,实现换热表面上对流换热效率的增强。当仿新月形沙丘扰流结构的高度8 mm时,过渡段冷却腔内的冷却效率最高可以达到26.62%。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内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史鹏[3](2020)在《海洋环境下服役的镍基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的发展已经被我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水平,沿海工程、海洋开采、水下工程和其它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正在快速地崛起,开发和建造各类更高水平的新型深海钻井设备、军舰、深潜器和海洋空间站等设施是海洋资源开发和维护国防安全的物资保障。但海洋大气环境的恶劣,对船舶乃至海洋装备的腐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腐蚀不同于其他工程事故的发生,它总是在悄悄的进行,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且难以实时监控。为了材料的节省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腐蚀与防护科学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有效地控制腐蚀,世界各国都在关注防腐技术和耐腐蚀材料的发展。关于使用高性能耐腐蚀材料的研究可以减缓腐蚀产物的产生,防止由于腐蚀造成的材料泄漏,这在环境技术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镍基合金的腐蚀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首先,根据船用燃气轮机及沿海用飞机发动机叶片所处的海洋大气环境,介绍了燃气轮机制造材料镍基合金的发展历程、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材料的腐蚀特点、腐蚀环境及机理;(2)其次,对比研究CMSX-4和RenéN5合金在3.5 wt.%Na Cl溶液(人工海水)中电化学腐蚀行为,探讨CMSX-4和RenéN5两种镍基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差异性;(3)再次,研究了CMSX-4合金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在极化曲线中发现较长的钝化区间,从而辅证了其较强的耐蚀性;(4)最后,在配置的电镀液中添加一定剂量的ZrO2纳米微粒,借助磁力搅拌辅助电沉积法在钴镍基模型合金试样表面制备Ni-ZrO2纳米镀层,在正交实验基础上,通过GRNN神经网络对Ni-ZrO2纳米镀层的电化学自腐蚀电流密度来进行其腐蚀速率的预测研究。借助神经网络与电化学方法的结合研究,实验证明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韩宗英[4](2020)在《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燃烧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不同工况下的燃烧性能以及氮氧化物排放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基于湍流燃烧火焰面模型,采用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SLFM)与交互式非稳态欧拉颗粒火焰面模型(EPFM)相结合的方法,对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不同工况下的冷态流场和燃烧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内氮氧化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进口空气温度对于燃烧流场和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产生的氮氧化物由于生成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基元反应数量众多,给氮氧化物准确模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发展能够准确预测氮氧化物生成过程的湍流燃烧模型是燃烧数值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在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SLFM)的基础上,采用SLFM与欧拉颗粒火焰面模型(EPFM)相结合的数值计算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采用该方法对Sydney大学钝体稳定CH4/H2湍射流扩散火焰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外学者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得到的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采用修正系数的线性雷诺应力模型(RSM)可以准确预测湍流扩散火焰速度场;(2)SLFM耦合GRI-Mech2.11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湍流扩散火焰速度场、温度场以及CO2、H2O等主要组分分布;耦合EPFM对各中间组分进行校正计算后,NO预测结果改善明显,充分验证了本文发展的SLFM与EPFM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能够对湍流燃烧以及氮氧化物分布进行准确预测。二、本文利用上述经过验证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不同工况下的冷态流场、燃烧流场以及不同进口空气温度下的燃烧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对不同工况和不同进口空气温度下氮氧化物生成特征以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数值预估。计算结果表明:(1)随着工况变化,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内1900K以上高温区面积不断增大,出口温度升高,氮氧化物排放不断增加;(2)热力型NO主要生成在火焰面附近的高温区,在流场作用下,NO扩散并集中分布在主回流区内;(3)随着进口温度升高,燃烧室内主回流区基本不变,燃烧室内高温区面积不断增大,出口处温度和NO排放量不断增大。上述研究成果为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相应技术支持。

郑露霞[5](2019)在《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冷却建模与热力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型燃气轮机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保障清洁能源利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装备。透平叶片冷却是提高透平进口温度,从而提高燃气轮机循环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准确的透平冷却模型,对准确预测燃气轮机热力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以GE公司不同级别多个重型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应用了简单热力学平衡模型、经验公式冷却模型、半经验公式冷却模型、准1维连续膨胀冷却模型以及0维和准1维联合模型,对整机能量平衡、冷却空气量及其分配等进行了计算分析和冷却模型间的相互校核验证,探索不同级别重型燃气轮机的部件、整机性能及冷却技术水平进展规律。研究亦可为不同冷却模型针对不同级别燃气轮机应用时的参数取值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0维透平冷却模型在GE公司系列燃气轮机上的应用和校核首先,以9HA.02、9HA.01、PG9351FA、PG9231EC、PG9171E、PG6581B、PG6561B等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热力学平衡模型,计算得到了各级别燃气轮机的当量透平前温、压气机多变效率、透平多变效率等关键参数,并对假设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时,引入能量损失,实现了功率和效率的数据匹配。其次,采用一级静叶的0维半经验公式冷却模型,结合透平一级动叶入口温度,估算了各燃气轮机的一级静叶冷却空气量,并给出了不同级别燃气轮机的半经验公式模型的叶片统一温度和冷却效率的建议取值。最后,结合燃气轮机透平初温的推测方法,获得了各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出口温度以及总冷却空气量。研究结果表明,B、E、F、HA级燃气轮机的总冷却空气比例分别在16%、18%、20%、22%左右;随着级别的提高,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显着增大,最新型的9HA.02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达到1654℃。另外,利用已知燃烧室出口温度的燃气轮机参数,通过优化计算获得了适用于GE公司燃气轮机的Jonsson经验公式冷却模型参数,并校核了总冷却空气量和一级静叶冷却空气量的计算结果。2.0维和准1维联合模型及其在PG9351FA燃气轮机上的应用缺乏燃气轮机冷却透平的详细信息时,准1维模型的冷却技术水平参数Z和0维半经验公式模型的叶片统一温度7bu一般根据经验取值。为了消除经验参数选取给性能模拟带来的不确定性,建立了集成了0维半经验公式模型和准1维冷却模型的联合计算模型,从而确定了参数Z和叶片统一温度Tbu,并可计算得到已知主燃气入口温度的单个叶片排的冷却空气量。采用该联合模型对PG9351FA燃气轮机一级静叶进行了计算和参数分析,并回带到燃气轮机整机的准1维连续膨胀冷却模型中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了燃气轮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对联合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包括总冷却空气量和参数Z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PG9351FA燃气轮机一级静叶冷却空气占燃烧室出口燃气比例为10.7%。联合模型参数分析表明,提高参数Z和叶片材料承温均能改进叶片性能,保证燃气初温提高时的燃气轮机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叶片材料承温时冷却空气量的增幅较小。3.9HA.02燃气轮机参数分析通过应用一级静叶联合模型和整机准1维连续膨胀模型计算校验,对GE公司最新型的9HA.02燃气轮机进行了参数分析,获得了气膜冷却系数、热障涂层Biot数、叶片金属Biot数等H级燃气轮机冷却技术水平参数。由于9HA.02燃气轮机透平一级静叶采用了新型定向凝固单晶合金材料,推算得到透平一级静叶和其他叶片最高容许温度差值可达200℃。一级静叶的叶片最高容许温度为1090℃,相比于F级燃气轮机大幅度提高。计算结果表明,9HA.02燃气轮机的一级静叶冷却空气约占总冷却空气的1/4,明显低于F级燃气轮机的1/2。采用F级燃气轮机的透平技术水平参数计算相同燃烧室出口温度下的9HA.02燃气轮机性能时,由于冷却空气比例大幅提高,燃气轮机效率反而低于PG9351FA燃气轮机,表明HA级燃气轮机冷却技术水平较F级明显提升。在此计算基础上,还分析了“冷却-材料”水平对9HA.02燃气轮机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刘桃宏[6](2018)在《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愈来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符合清洁绿色低碳主题的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得到广泛的关注。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因其污染小、供电效率高、建设周期短、运行可靠性高以及启停快等特性有利于电网的调峰过程及安全运行。在调峰过程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常常处于变工况下工作,此时机组效率以及各个重要部分的性能均发生变化。因此建立可靠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工况模型以及提升机组变工况性能尤为重要。针对西门子V94.3A燃气轮机,合理选取透平初温、各级透平冷却流量及压气机各级压比等设计参数数值,基于逐级叠加法和简化的Flugel公式分别对压气机和燃气透平建立精确的模型,将计算出的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燃气轮机全工况性能与实际运行数据比较发现,燃机负荷高于75%时模型较为精确;由于缺乏实际压气机各级主要结构参数数据,模拟压气机的流量与负荷的对应关系跟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在低负荷时可能存在模拟的燃机压比和透平入口温度略高于实际运行参数,误差逐渐增大。总的来说,采用的变工况建模方法对于燃气轮机全工况性能的理论研究是较为可靠的,为联合循环部分回热改造打下基础。为了提高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变工况效率,提出了一个新型的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结合两种相应的利用回热调节负荷运行策略,分析其变工况特性。与常规回热燃气轮机不同,新系统中仅有部分而并非所有的透平排烟用于预热压气机出口空气,且在93.6%-100%联合循环负荷时通过改变参与回热的烟气比例调节机组负荷。结果表明:采用IGVT3-T4方案比更有利于提升新循环整体性能,与采用相似IGVT3-T4-F运行策略的基准机组效率最大差值为1.4%。改变回热烟气比例过程中,机组实际上是通过调节比功来调节负荷,而其变负荷效率接近设计数值。采用新运行策略的部分回热循环相对传统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有较高的变工况效率,设计工况下机组出功仅降低10.8MW,是一种良好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改造与运行方案。

张琦[7](2018)在《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器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针对未来间冷回热技术在涡扇发动机上的应用问题,根据目前换热器以及涡扇发动机的研究现状,采用MATLAB平台,分别建立间冷器设计计算程序及双轴分排涡扇间冷回热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程序。分别就间冷涡扇发动机、回热涡扇发动机以及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进行热力性能仿真,将结果与常规涡扇发动机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主要性能影响参数和技术应用风险指标。最后,利用PSO优化算法,建立间冷器优化程序,对多参数进行优化,为后续多目标优化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间冷器采取板翅式结构将有着更大的换热效率,其紧凑性高的特点更有利于满足航空发动机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间冷器的采用在增大单位推力的同时会导致单位燃油消耗率略有上升(1.5%3%);回热器的采用可以有效降低单位燃油消耗率(27%),但是会导致单位推力下降;间冷回热的综合应用则可使单位燃油消耗率进一步下降,并且弥补回热器导致的单位推力的下降。基于PSO算法的优化程序可以对间冷器参数进行有效优化,优化结果使得其换热效率提高了3.94%。

卢可[8](2017)在《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发电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但是GDP仍然保持6%以上的增速,能源需求量依然稳步增长。同时,我国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据《BP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3.7%;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有所降低,原油消费量占总量的18.6%;核能、水力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占12%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量长期徘徊在2%左右的天然气,2015年上升至5.9%。说明国家对天然气发电技术的重视。然而,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依然占主导地位。有专家预测,今后20年内,这种主导地位将继续保持。这个问题不仅从战略角度上困扰着我们,在环境上也不容小觑。近年来,雾霾的阴影在我国大地上挥之不去,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作为一种发电形式,天然气发电是相对洁净、高效的发电形式。燃气轮机以及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具有低排放、系统循环热效率高、运行灵活和变负荷响应快等特点。基于经济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的需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各国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的重点转到了先进的燃气轮机技术上。先进燃气轮机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的象征。因此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发电技术是目前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根据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利用燃气燃烧“非热表面”再热技术,提高燃气轮机燃烧室进气压力,同时采用燃气“二次再热”和“中间冷却”手段,通过灵活的轴系布置,得到了一种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发电技术。该系统具有运行灵活,启停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超过目前运用设备的整体效率3%-5%。文章首先对该系统基本原理和应用手段进行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将该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发电技术分别应用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as-Steam Turbine Combined Cycle,简称GTCC)发电技术、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简称CAES)高效发电系统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简称IGCC)发电系统中,并对新建立的三个系统进行详细的热力学计算,针对三个新系统的不同参数的变化以及变工况情况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三个新系统,比目前应用最广泛的F级燃气轮机为主要设备的燃气循环发电技术的效率分别高出3.74%、9.37%和2.86%,并得到了最优化的参数。接着针对新系统燃烧室高压力燃烧的这一情况,设计并校核了燃气轮机高压燃烧实验平台。该平台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以及多功能性。可以针对不同压力、流量、旋流器、喷嘴和气体种类进行燃烧实验。在这一章中,对燃烧器、燃气供给系统、电控系统、机械系统以及安全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和校核,改进并优化了实验台,并全程参与搭建工作。最后,针对燃气轮机高压燃烧实验平台进行了燃烧研究。用数值计算和实验两种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下燃烧和污染物排放的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在高压下不同功率和不同当量比下的燃烧和污染物排放规律。针对烟气再热循环,还研究了烟气掺混对高压燃烧的影响。并对今后准备改建的多种旋流器进行了模拟分析,为接下来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创新点是建立了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热力系统,针对其应用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中,进行了详细的热力系统计算,优化后的系统比目前应用的发电循环效率有了显着提升。并对燃气轮机在高压下的燃烧和污染物排放规律以及掺混再热烟气对燃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

郭正祥[9](2015)在《精心打造与西方抗的陆战利剑》文中认为上篇二战结束前苏俄坦克发展特点透析苏联作为昔日的超级大国,曾经是世界第一的坦克大国,它有着令纳粹德军闻风丧胆的坦克军团,也拥有曾让北约一提起便不寒而栗的坦克集团军。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坦克发展潜力的俄罗斯,在现代坦克发展上又迈出了新步伐。俄罗斯坦克设计渊源可追溯至工程师门捷列夫于1911—1915年

火心[10](2012)在《世界燃气轮机工业巡礼》文中认为燃气轮机是一种以空气为介质、内部连续回转燃烧、依靠高温燃气推动涡轮机械连续做功的大功率、高性能热机。与其它常规动力装置相比,燃气轮机功率更高,最高超过38%;启动快,全冷机启动到全速状态最快仅需2分钟;油耗只有同等功率蒸汽轮机的一半,重量只有蒸汽轮机的三分之一左右;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二、新型燃气轮机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燃气轮机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耦合压缩CO2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综合能源系统概述
        1.2.2 储能技术概述
        1.2.3 压缩气体储能系统
        1.2.4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综合能源系统建模
    2.1 综合能源系统结构
    2.2 传统综合能源系统数学模型
        2.2.1 燃气轮机
        2.2.2 电制冷机
        2.2.3 电锅炉
        2.2.4 吸收式制冷机
        2.2.5 朗肯循环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
    3.1 母线架构
    3.2 运行优化模型
        3.2.1 目标函数
        3.2.2 约束条件
        3.2.3 求解算法
    3.3 参数设置
    3.4 优化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分析
    4.1 系统概述
    4.2 系统热力学模型
        4.2.1 压缩机
        4.2.2 换热器
        4.2.3 膨胀机
    4.3 系统评价指标
    4.4 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4.4.1 仿真过程假设
        4.4.2 典型工况条件
        4.4.3 关键参数选定
        4.4.4 灵敏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能系统热力特性优化
    5.1 参数选定
    5.2 优化结果
    5.3 主要部件(火用)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过渡段内换热表面仿生扰流结构设计及冷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的发展形势
        1.1.2 燃气轮机的研发现状
    1.2 燃气轮机内高温部件中冷却技术的研究
        1.2.1 燃气轮机中冷却技术方案的研究现状
        1.2.2 燃气轮机过渡段的研究现状
    1.3 边界层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4 探讨解决燃气轮机热端部件冷却问题的新思路
        1.4.1 冷却方式的复合设计与应用
        1.4.2 仿生学解决工程问题的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射流冲击冷却的理论基础
    2.1 引言
        2.1.1 射流冲击冷却技术概述
        2.1.2 射流冲击冷却的分类
    2.2 CFD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2.1 控制方程
        2.2.2 离散化
        2.2.3 湍流的数值模拟
        2.2.4 近壁面函数的处理方法
    2.3 评价函数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气轮机过渡段数值模型建立及验证
    3.1 引言
    3.2 燃气轮机过渡段数值模拟的有效率性验证
    3.3 燃气轮机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建立
        3.3.1 燃气轮机过渡段模型简化需求
        3.3.2 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参数设定
        3.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4 单冲击冷却孔的双腔室简化模型热场流动特性分析
    3.5 三个冲击冷却孔的双腔室简化模型热场流动特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长尾鲨鳃弓扰流结构提升冲击冷却效率的研究
    4.1 引言
    4.2 深海长尾鲨的呼吸作用原理
    4.3 仿长尾鲨鳃弓扰流结构模型建立
        4.3.1 带有仿长尾鲨鳃弓扰流结构的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建立
        4.3.2 带有仿长尾鲨鳃弓扰流结构的过渡段双腔室简化模型网格离散
    4.4 带有仿鳃弓扰流结构冷却腔内冷却介质的热流场分析
    4.5 带有仿鳃弓组扰流结构冷却腔内的冷却介质热流场分析
        4.5.1 排布位置分析
        4.5.2 尺寸设计参数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沙丘扰流结构提升冲击冷却效率的研究
    5.1 引言
    5.2 新月形沙丘形貌形成原理及仿生特征
    5.3 仿沙丘扰流结构模型建立
        5.3.1 新月形沙丘表面的二维数学模型和仿沙丘肋式扰流模型建立
        5.3.2 新月形沙丘表面的三维数学模型和仿新月形沙丘扰流模型建立
    5.4 带有仿沙丘肋式扰流结构冷却腔内的冷却介质热流场分析
    5.5 带有仿新月形沙丘扰流结构冷却腔内冷却介质的热流场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发表的学术成果(按作者及出版时间排序)
    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3)海洋环境下服役的镍基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燃气轮机简介
        1.1.2 燃气轮机腐蚀的危害性
    1.2 镍基合金的研究现状
        1.2.1 镍基合金的发展历程
        1.2.2 镍基合金的高温腐蚀研究现状
    1.3 海洋环境腐蚀分析
        1.3.1 腐蚀环境分析
        1.3.2 腐蚀机理分析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意义
第二章 镍基合金实验及分析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样品制备及封装
        2.2.1 样品制备
        2.2.2 样品封装
    2.3 试验及分析方法
        2.3.1 电化学分析法
        2.3.2 形貌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镍基合金CMSX-4和RenéN5的电化学行为对比研究
    3.1 前言
        3.1.1 蠕变性能
        3.1.2 疲劳性能
        3.1.3 高温腐蚀性能
    3.2 试验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时开路电位分析
        3.3.2 等周期开路电位分析
        3.3.3 电化学阻抗分析
        3.3.4 动电位极化分析
        3.3.5 形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镍基合金CMSX-4腐蚀产物的分析和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及分析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动电位极化分析
        4.3.2 表面SEM(EDS)分析
        4.3.3 表面XPS分析
        4.3.4 腐蚀产物形成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Ni-ZrO_2纳米镀层腐蚀速率预测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及分析方法
        5.2.1 电镀实验
        5.2.2 电化学腐蚀实验
        5.2.3 正交实验
    5.3 镀层形貌
        5.3.1 镀层表面SEM(EDS)分析
        5.3.2 镀层表面AFM分析
    5.4 GRNN神经网络
        5.4.1 GRNN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
        5.4.2 GRNN神经网络的结构
        5.4.3 GRNN神经网络的训练
        5.4.4 GRNN神经网络的预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燃烧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燃气轮机发展现状
    1.3 燃气轮机污染物研究
        1.3.1 热力型NO_x生成机理
        1.3.2 瞬发型NO_x生成机理
        1.3.3 燃料型NO_x生成机理
        1.3.4 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影响氮氧化物的因素
    1.4 燃气轮机低污染燃烧技术
        1.4.1 分级燃烧技术
        1.4.2 富油燃烧/快速猝熄/贫油燃烧技术
        1.4.3 贫油直接喷射燃烧技术
        1.4.4 贫油预混预蒸发燃烧技术
        1.4.5 稀释燃烧
    1.5 数值研究发展现状
        1.5.1 燃烧学数值计算的发展
        1.5.2 湍流燃烧数值研究的一般方法
        1.5.3 湍流燃烧模拟的封闭问题
        1.5.4 湍流燃烧模型的发展
        1.5.5 常见湍流燃烧模型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湍流燃烧火焰面模型
    2.1 火焰面模型的发展
    2.2 火焰面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2.3 稳态层流火焰面模型(Steady Laminar Flamelet Model)
    2.4 SLFM模型在湍流燃烧计算中的不足与拓展
    2.5 拉格朗日火焰面模型(Lagrangian Flamelet Model)
    2.6 欧拉颗粒火焰面模型(Eulerian Particle Flamelet Model)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计算方法验证
    3.1 CFD验证模型
        3.1.1 悉尼钝体稳定CH_4/H_2湍流扩散火焰
        3.1.2 实验测量装置
        3.1.3 数值模拟设置
    3.2 结果分析
        3.2.1 工况1 冷态流场结果分析
        3.2.2 工况2 燃烧流场结果分析
        3.2.3 工况3 燃烧流场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三维计算
    4.1 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
    4.2 网格生成及数值方法
    4.3 设计工况
    4.4 不同工况下冷态流场分析
    4.5 不同工况下燃烧流场分析
    4.6 不同进口温度下燃烧流场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冷却建模与热力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0维透平冷却模型研究综述
        1.2.2 准1维透平冷却模型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小结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透平冷却模型
    2.1 简单热力学平衡模型
    2.2 半经验公式冷却模型
    2.3 经验公式冷却模型
    2.4 准1维连续膨胀冷却模型
        2.4.1 透平膨胀过程
        2.4.2 传热模型及冷却空气量的计算
        2.4.3 压气机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GE公司燃气轮机燃气初温及透平冷气量推测
    3.1 GE公司系列燃气轮机参数
    3.2 整机能量平衡计算
    3.3 参数选取及敏感性分析
    3.4 冷却空气量及燃气初温推测结果
    3.5 经验公式模型参数校核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级静叶联合计算模型及其在PG9351FA燃气轮机的应用
    4.1 准1维连续膨胀模型计算
    4.2 一级静叶联合计算模型简介
    4.3 GE PG9351FA燃气轮机联合模型计算
    4.4 联合模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GE 9HA.02燃气轮机联合计算模型参数分析
    5.1 半经验公式逐级膨胀模型
        5.1.1 透平各级冷却空气来源的确定
        5.1.2 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5.2 GE 9HA.02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5.2.1 模型关键参数校核
        5.2.2 联合模型计算结果
        5.2.3 F级技术水平参数下的9HA.02燃气轮机透平冷气量
    5.3 “冷却-材料”水平对燃气轮机热力性能的影响
        5.3.1 气膜冷却系数r_(fc)与冷却技术水平参数Z
        5.3.2 热障涂层Bi_(tbc)与冷却技术水平参数Z
        5.3.3 气膜冷却系数r_(fc)与热障涂层Bi_(tbc)
        5.3.4 叶片最高容许温度T_(bmx)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回热器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各部件变工况模型
    2.1 回热器变工况模型
    2.2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主要设备变工况模型
        2.2.1 压气机模型
        2.2.2 燃气透平模型
        2.2.3 余热锅炉模型
        2.2.4 蒸汽轮机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V94.3A型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模拟及模型验证
    3.1 西门子V94.3A燃气轮机系统介绍
    3.2 燃气轮机运行策略
    3.3 主要模拟假设与计算流程
    3.4 变工况计算结果及数据对比
        3.4.1 15℃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
        3.4.2 -4.2℃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
        3.4.3 12℃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
        3.4.4 26.1℃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优化
    4.1 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描述
    4.2 联合循环运行策略
    4.3 主要模拟假设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1 顶循环全工况性能与分析
        4.4.2 回热器性能分析
        4.4.3 底循环全工况性能与分析
        4.4.4 联合循环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7)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器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间冷回热航空发动机的发展
        1.2.2 地面及舰载间冷发动机的发展
        1.2.3 间冷回热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换热器模型和计算公式
    2.1 引言
    2.2 换热器模型
        2.2.1 管壳式换热器
        2.2.2 板翅式换热器
    2.3 计算公式
        2.3.1 发动机部件计算公式
        2.3.2 换热器设计计算公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间冷器参数设计计算
    3.1 引言
    3.2 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
    3.3 管壳式间冷器概念设计
        3.3.1 换热需求计算
        3.3.2 管束形状及分布
        3.3.3 初步计算结果分析
    3.4 板翅式间冷器概念设计
        3.4.1 板翅式间冷器主要原件
        3.4.2 结构设计及传热计算方法
        3.4.3 初步计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间冷器设计程序开发与应用
    4.1 引言
    4.2 程序流程图
        4.2.1 间冷器设计计算程序
        4.2.2 间冷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
    4.3 程序界面及基本特点
        4.3.1 程序界面
        4.3.2 间冷器设计程序示例
        4.3.3 发动机性能计算程序示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
    5.1 引言
    5.2 理想循环分析
        5.2.1 间冷循环的影响
        5.2.2 回热循环的影响
    5.3 变循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5.3.1 间冷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
        5.3.2 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
        5.3.3 间冷器对回热器性能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间冷器设计优化
    6.1 引言
    6.2 PSO粒子群算法简述
    6.3 PSO算法参数选取
    6.4 间冷器初步设计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发电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战略需求
        1.1.2 能源与环境发展的战略需求
        1.1.3 能源动力发电技术发展的需求
        1.1.4 相关发电技术对先进燃气轮机发展的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燃气轮机的研发动态
        1.2.2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研发现状
        1.2.3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的研发动态
        1.2.4 燃气轮机燃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热力学基础理论知识
        2.1.1 基本热力学定律
        2.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2.1.3 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
        2.1.4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
    2.2 热力学分析
    2.3 实验研究方法
    2.4 数值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热力系统计算及分析
    3.1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应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3.1.1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的特点
        3.1.2 新型系统与KA-26 联合循环系统的对比
        3.1.3 基准系统分析
        3.1.4 与GT-26 燃机系统的对比分析
        3.1.5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系统模型
        3.1.6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系统计算结果优化与分析
        3.1.7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系统与KA-26 联合循环系统和基准系统的对比
        3.1.8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系统的技术分析
        3.1.9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发电厂建造成本估算
        3.1.10 系统优点
    3.2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应用在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
        3.2.1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原理和特点
        3.2.2 基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分析
        3.2.3 新型释能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
        3.2.4 Aspen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3.2.5 新型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与基准系统的对比
    3.3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应用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
        3.3.1 新型燃气轮机再热循环应用于现有IGCC系统
        3.3.2 改进后的热力系统计算
        3.3.3 改进后系统计算分析与优化
        3.3.4 改进后的IGCC系统与现有常规基准IGCC系统参数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气轮机高压燃烧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4.1 实验台搭建背景
    4.2 高压燃烧实验平台系统初步设计及原理
        4.2.1 高压实验台基本构成
        4.2.2 实验台入口参数设定
        4.2.3 实验台工作原理及构成系统概述
        4.2.4 燃烧器设计方案
    4.3 实验台设计计算(参数校验)
        4.3.1 计算基准
        4.3.2 燃气流量计算
        4.3.3 压缩空气需求量
        4.3.4 试验台管路管径的设计与校验
        4.3.5 管道壁厚的计算
        4.3.6 排气流量的计算
        4.3.7 喷嘴直径计算
    4.4 燃烧器设计评估校验与优化
        4.4.1 原方案计算校验
        4.4.2 燃烧实验器气动方案修改优化
    4.5 燃烧实验器结构方案修改建议
    4.6 辅助系统的设计及选型
        4.6.1 排风引射系统
        4.6.2 电控系统
    4.7 旋流器的设计及校核计算
        4.7.1 旋流数的定义
        4.7.2 模型参数
        4.7.3 旋流器计算域模型
        4.7.4 旋流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实验台高压燃烧规律的数值研究和实验研究
    5.1 前言
    5.2 计算模型和基准工况的讨论
        5.2.1 燃烧器数值计算域几何模型
        5.2.2 基准工况
    5.3 变压力工况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分析
    5.4 高压下变功率工况计算与试验结果分析
    5.5 高压下变当量比计算结果分析
    5.6 NO_X的生成规律
    5.7 掺混高压烟气对燃烧规律的影响
        5.7.1 高压级涡轮排气的主要成分
        5.7.2 不同掺混率对燃烧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工作展望
符号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精心打造与西方抗的陆战利剑(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二战结束前苏俄坦克发展特点透析
    采购与仿制并举
    早期坦克研制代表人物
    着名坦克问世之谜
    战争促进坦克发展
下篇二战后苏俄坦克发展特点透析
    “冷战”对抗铸利剑
        T-54/55系列坦克
        T-62系列坦克
        T-64系列坦克
        T-72系列坦克
        T-80系列坦克
    冷战后的俄制坦克
    打造未来陆战“舰队”

(10)世界燃气轮机工业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英国
美国

四、新型燃气轮机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耦合压缩CO2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D]. 张天航. 燕山大学, 2021(01)
  • [2]过渡段内换热表面仿生扰流结构设计及冷却特性研究[D]. 郭昊添. 吉林大学, 2020(08)
  • [3]海洋环境下服役的镍基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D]. 史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单头部同轴分级模型燃烧室燃烧特性的研究[D]. 韩宗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重型燃气轮机透平冷却建模与热力性能分析[D]. 郑露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9(08)
  • [6]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工况性能研究[D]. 刘桃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7]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间冷器设计优化及性能分析[D]. 张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8]新型燃气轮机再热联合循环发电关键技术研究[D]. 卢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1)
  • [9]精心打造与西方抗的陆战利剑[J]. 郭正祥. 国外坦克, 2015(01)
  • [10]世界燃气轮机工业巡礼[J]. 火心. 中国经贸导刊, 2012(18)

标签:;  ;  ;  ;  ;  

新型燃气轮机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