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饲料质量大悬(论文文献综述)
陈琛,戚敏,杨秀娟[1](2021)在《菲牛蛭体成分和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菲牛蛭含有水蛭素、菲牛蛭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炎、降血脂等作用,在医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菲牛蛭作为一种药用动物,其主要抗凝血功能在单位质量上均优于其他几种水蛭,在经济效益上优于其他水蛭,其有效成分研究和人工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文章就菲牛蛭的体成分以及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菲牛蛭的养殖和开发提供参考。
高帅[2](2021)在《碎米重组米研制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大米加工的副产物,碎米营养物质与大米同样,但成本偏低,可用于制作饲料、酒、果酱等。但碎米随着大米加工精度的增加,产出量连年递增,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浪费。莲子广泛种植在亚洲地区,产量巨大,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有补脾止泻、养心益肾功效,有极大的保健价值。作为药食同源的食品,现今莲子主要集中于生产干莲、莲蓉、八宝粥等,其它深加工产品种类较少,利用空间极大。莲子中淀粉占莲子干物质总量的50%,对产品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开发前景巨大。为增加碎米的利用率,进一步带动莲子消费,课题将莲子淀粉运用到重组米加工中,对原料、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莲子淀粉重组米品质的影响,和莲子淀粉重组米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莲子淀粉占混合粉的比例不同,对混合粉糊化特性及其重组米品质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莲子淀粉比例的增加,除热稳定性逐渐减弱外,混合粉其余糊化性质指标均增大。莲子淀粉重组米的感官评分随莲子淀粉比例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30%时最佳。质构特性中硬度随莲子淀粉比例的增加一直增大,弹性、黏聚性、咀嚼性则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于30%时达到峰值。蒸煮损失率随着莲子淀粉比例的增大而增大。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莲子淀粉添加比例为30%时,加工出的重组米品质较好。(2)以综合评分为指标,研究物料含水量、模头温度和螺杆转速对莲子淀粉重组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均固定的情况下,莲子淀粉重组米的综合评分在物料含水量低于40%时上升,于40%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在模头温度小于90℃时呈上升趋势,于90℃达到最大值,90℃后下降;在螺杆转速低于180r/min时呈增大趋势,于180r/min达到最大值后减小。(3)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莲子淀粉重组米品质主次影响顺序为:模头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其中物料含水量与模头温度显着影响重组米品质,考虑到实际生产需要,最佳加工条件为:物料含水量41%、螺杆转速210rpm、模头温度95℃,该条件下生产的重组米评分为69.13分。(4)以原料粳米为对照,对最优工艺条件生产出的莲子淀粉重组米的营养物质、微观结构、质构特性、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等研究挤压膨化对米的影响。结论为:与粳米相比,莲子淀粉重组米中淀粉含量更高,而蛋白质、脂质和水分含量更低。扫描电镜图像显示,挤压膨化对淀粉颗粒结构造成破坏。质构特性方面,重组米相较于粳米各个指标均更高,适口性则与粳米有差异。糊化特性与热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米各糊化特性指标均有所降低,各热特性指标也降低。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挤压膨化过程中会使淀粉晶型结构由A型向A+V型转变。(5)通过分析七组不同饮食干预下的大鼠粪便菌群基因组,发现RS组、H-RR组、H-RS-RR组、L-RS-RR组经过饮食干预后对比HF组对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比例均有一定的影响。样品组H-RR组、H-RS-RR组、L-RS-RR组、OR组的Firmicutes丰度均显着高于BC组、HF组和RS组等各对照组。另一方面,BC组、HF组的Bacteroidetes丰度显着高于OR组、H-RR组、H-RS-RR组和L-RS-RR组。Lachnospiraceae细菌丰度方面,H-RR组、RS组和OR组均相较于HF组较低。Ruminococcaceae细菌丰度结果显示,H-RR组、H-RS-RR组、L-RS-RR组和OR组等各饮食干预组均略高于HF组。相较于BC组和HF组,Lactobacillaceae在H-RR组和RS组的丰度略有增加。RS组中Prevotellaceae为优势菌,比例明显高于HF组和BC组。
林怡辰[3](2021)在《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人类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但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海环境受到污染,海产品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全国多地已经出现多种海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重金属可以在水环境中稳定存在,继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其污染具有高毒性、环境持久性、隐蔽性、生物蓄积性等特征,被认为是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本论文旨在研究海产品中重金属的分布、富集、健康风险及在食物链中传递行为与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综合调查-因素分析-机制探索”三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洲际尺度的多种类(双壳类、甲壳类、鱼类)海产品中8种常见重金属(Cu、Pb、Zn、Cd、Cr、Hg、As和Ni)综合调研分析全国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预测宏观政策的实施对海产品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效果。其次,选取代表性双壳类和鱼类作为实验生物,探究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的环境因素、物种因素的作用原理和贝类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从食物链传递和重金属可脱除形态角度探究不同重金属在海产品中的污染特征和富集规律,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海产品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全国范围内大尺度且多种类的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我国近岸海产品重金属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种间差异,重金属浓度排序为双壳类>甲壳类>鱼类,其中,双壳类中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最严重,鱼类中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养殖鱼类。我国沿海人群重金属平均每日估计摄入量均小于联合国农粮组织设定的每日最大摄入量阈值,且超过97%的海产品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值低于限制值,说明通常情况下消费者适量摄入海产品不会引起健康风险,但部分海产品存在较高潜在食用健康风险。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铅同位素的重金属源解析表明,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能是化石能源(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海水和冶金粉尘。利用海岸带水-食品-能源系统综合分析表明,宏观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海产品质量。(2)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野生鱼肌肉组织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养殖鱼的结果,采集养殖和野生状态的同种鱼类样品的进一步对比证实。结果表明对于大小体重相似的同种鱼类,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程度显着高于养殖鱼。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同种鱼类的野生样品肌肉中稳定同位素比值均大于养殖鱼,表明野生状态下的鱼营养级层次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养殖和野生鱼样品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值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故证明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水平与鱼类营养级和食性关系极大。因此,养殖环境和自然生境中鱼类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受到营养级、食性和生长速率的影响,在近海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人工可控条件下的工厂化养殖是控制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3)针对综合调查发现的扇贝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的结论,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证实。对黄渤海常见的3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表明,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样品Cd超标率为96%。扇贝重金属浓度种间差异较大,栉孔扇贝较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更易积累重金属。不同组织由于生理特征和功能的不同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消化腺>鳃>闭壳肌,消化腺是其主要重金属储存器官。空间区域对比发现,扇贝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渤海>南黄海>北黄海。Cd等痕量有害重金属的积累造成在养殖容许(国家海水质量二类标准)环境中的海产品仍潜在健康风险。因此,物种差异影响海产品重金属富集可以归因于典型物种的特异重金属强富集性和不同亚种间生长速率差异。(4)为了分析扇贝中高浓度Cd的来源与积累过程,选定养殖范围广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海湾扇贝(Argopectehs irradias)作为移植实验的研究对象,跟踪整个养殖过程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分析各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实验结果表明,移植到近海养殖场后,扇贝体内Cd含量迅速上升并居高不下,扇贝中重金属积累是一个快速富集平衡的过程。在全养殖周期中,扇贝重金属浓度主要受周围环境重金属(海水和海洋悬浮物)浓度变化影响,与生长发育状体无显着相关关系。扇贝中重金属的来源主要为周围海水环境(35.7%)和作为食物的海洋悬浮物(50.7%)。所以,在贝类养殖过程中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重金属富集的主要因素,贝类通过迅速调节平衡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5)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无脊椎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鱼类差异较大,鱼类中主要的污染重金属是As,而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存在重金属Cd含量超标。鱼类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值与营养级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鱼类重金属富集能力受营养级影响较大。在整条食物链上,生物体内Cr和Hg呈现生物放大现象,Ni呈现食物链稀释现象,Cu/Zn/As因为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种间差异呈现的传递规律出现偏差,但As在无脊椎动物呈现了明显的生物放大现象,Zn在鱼类中呈现出生物放大现象。(6)人工海水暂养对整体扇贝软组织中重金属脱除率分别为Hg(55%)>Ni(52%)>Cr(46%)>Cu(45%)>As(44%)>Pb(38%)>Zn(27%)>Cd(20%),其中Cd的脱除率最低,说明Cd与扇贝机体结合较紧密,进而验证了扇贝是Cd的强富集生物的结论。海水暂养和食用前冲洗均对扇贝中重金属的净化能力有限,尤其是无法有效排出扇贝肌肉组织中的重金属。所以,海产品中的重金属脱除难度较大,污染源控制是提升海产品质量的关键。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综合评估大空间尺度范围内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水-食品-能源(Water-Food-Energy NEXUS)系统”量化宏观政策在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控制方面的实施效果,证实“碳中和”策略对于改善近海海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进行笼养扇贝的全养殖周期跟踪调查,实现了扇贝完整生长过程中体内重金属富集特征的探索,并应用DGT技术探究海水中生物有效性重金属浓度与贝类重金属积累的关系。(3)从典型物种的强富集特性和痕量重金属的食物链放大效应角度,揭示了海产品在养殖容许环境下仍存在典型重金属高富集风险,为海产品食用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阈值制定提供依据。
王卫卫[4](2021)在《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棕榈仁粕用作动物饲料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但高粗纤维含量妨碍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大量使用。菌酶协同处理可以降解棕榈仁粕中的粗纤维成分并提高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通过探索棕榈仁粕最佳的菌酶协同处理工艺,评价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最佳添加比例和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全文共包括七个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棕榈仁粕发酵菌株的筛选以本实验室保藏的10株乳酸菌、8株酵母菌和12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MRS-碳酸钙平板法和牛津杯法筛选产酸和抑制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最强的乳酸菌菌株;通过测定棕榈仁粕液体培养基生物量的生成筛选最适酵母菌菌株;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法和酪蛋白平板法筛选降解纤维和蛋白最强的芽孢杆菌菌株。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D在MRS-碳酸钙平板的Hc值为2.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mm和24 mm。酿酒酵母Y1在棕榈仁粕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的OD 660为1.6245。枯草芽孢杆菌B2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酪蛋白培养基平板的Hc值分别为3.6和2.3。试验二、棕榈仁粕发酵工艺的优化分别用植物乳杆菌D、酿酒酵母Y1和枯草芽孢杆菌B2单菌株、两两混合以及三株混合发酵棕榈仁粕。在最佳菌种配比基础上添加甘露聚糖酶,以发酵温度、料水比和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16()45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以p H值、还原糖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指标研究发酵棕榈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菌种配比为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最佳条件为温度30℃,料水比1:1,接种量10%。试验三、棕榈仁粕菌酶协同处理工艺优化50 g棕榈仁粕置于500 m L三角中,接种10%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发酵液,料水比为1:1。分别添加0.05 g、0.1 g、0.5 g、1.0 g和1.5 g五个等级的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混匀后在30℃下培养5天。择优选取三种酶的3个添加梯度,设计L9(34)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合添加三种酶的最佳配比为10000 U甘露聚糖酶、1000 U纤维素酶和200 Uα-半乳糖苷酶。按此条件生产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粗蛋白增加了15.10%,从16.03%增至18.45%,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25.10%和21.96%。试验四、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的测定选择72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采用替代法和指示剂法研究得到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6.33 MJ/kg和8.47 MJ/kg。试验五、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选取10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采用无氮日粮法和指示剂法研究得到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赖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显着下降,从33.3%将至24.93%,下降幅度25.14%,脯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着,其他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均显着增加,增加幅度从13.80%至118.77%不等。试验六、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2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7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添加量为4%、8%和12%剂量的试验日粮。所有日粮的代谢能和蛋白水平一致,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改善了肉鸡生产性能,其中添加12%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改善最明显。饲粮添加棕榈仁粕降低了肉鸡生产性能,棕榈仁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4%。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未显着影响肉鸡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能力。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未影响肉鸡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但显着改善了肉鸡血清蛋白合成代谢相关指标。试验七、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肉鸡饲喂至42日龄时,在对照组、12%棕榈仁粕和12%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添加组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只鸡,取出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盲肠内容物的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显着改变了肉鸡盲肠菌群的β-多样性。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硬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在属的水平上,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肉鸡盲肠微生物另枝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通过LEfSe分析,棕榈仁粕组生物标识主要为Anaerostipes属和梭菌属,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生物标识主要为拟杆菌属和另枝菌属。肉鸡盲肠菌群结构的改变通过微生物分泌的酶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影响了肉鸡的生产性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结合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使棕榈仁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显着提高。菌酶协同处理后的棕榈仁粕通过影响血清蛋白合成代谢相关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孙彤彤[5](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刘秀娟[6](2021)在《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全面振兴奶业,建设奶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奶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虽然中国奶业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 40余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依然较弱。“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下,面对进口乳制品的冲击和贸易摩擦,奶业发展水平亟需提升。因此以提高中国奶业竞争力为目标,研究中国奶业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提出奶业发展对策,既可以丰富奶业发展理论,也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管理、政策参考。通过对奶业和竞争力等内涵的界定,以竞争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为基础,运用14年的国内各区域的奶业相关统计数据和37年的FAO国际奶业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接着构建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分析其作用效果,评价奶业发展水平,最后提出奶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剖析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风险和威胁。第二,在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奶业的特性,从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筛选奶业发展测度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第三,提出研究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对奶业发展作用最大的因子以及作用路径。首先,对作用路径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牧场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都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牧场经营能力的影响显着性较差。竞争绩效需要发展环境和乳企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的共同支撑。乳企经营能力对牧场经营能力有直接正向促进作用,但显着性较差。其次,对观测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投资能力、消费能力、创新能力依赖性较大,对辅助产业依赖性较小;生鲜乳生产能力与乳牛数量、规模牧场数量、牛奶人均占有量相关性较大;牧场经营能力与产品销售利润率、乳牛成本利润率相关性较大;乳企经营能力对资产利润率依赖性较大;竞争绩效与市场占有率、区位熵密切相关。第四,构建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横跨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综合发展水平的优势区域,通过聚类分析,对区域奶业发展进行定位,分为奶业龙头带动区、奶业潜力挖掘区、奶业特色发展区。最后,从全局视角制定奶业发展战略,从区域比较视角优化奶业发展布局,从影响因子视角提出奶业发展对策。在研究内容上创新点有三:一是构建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将奶业发展分析维度确定为: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在发展实力部分,将牧场经营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考察因子;最终形成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测度系统。二是测度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对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并测度了各因子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丰富了奶业发展理论。三是评价27省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通过奶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得分,找出区域优势因素,确定区域奶业发展定位,优化奶业发展布局。
鲁宇橦[7](2019)在《玉米秸秆专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规的饲料资源,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但直接进行干燥处理作为饲粮适口性差,利用率较低。多菌种协同发酵能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降解结构坚固的营养成分,将玉米秸秆制作成有酸香气味、易于消化、贮存时间长、营养价值高的微生物发酵饲料。玉米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可以补充畜禽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提高发酵饲料中的菌体蛋白含量,提高畜禽消化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防控动物疫情,同时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促进畜牧行业健康且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通过对产朊假丝酵母、布氏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三个优化增殖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增加一株产黄纤维单胞菌(纤维素酶活32.0μg/L),对不同比例的四种菌种混合发酵玉米秸秆后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等进行分析处理,选出最佳比例制成冻干发酵菌粉。根据最优菌种比例进行玉米秸秆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如下:1)产朊假丝酵母的最佳增殖培养基组成成分:麦芽浸粉质量的浓度为29.19 g/L,酵母浸粉质量浓度为19.30 g/L,K2HPO2质量浓度为2.54 g/L。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产朊假丝酵母菌液OD600值最高可达0.9597,活菌数平均值为1.82×108CFU/m L,菌体干重可达19.76 g/L,是对照组菌体干重的2.3倍。2)布氏乳杆菌的最佳增殖培养基组成成分为葡萄糖质量的浓度为20.6 g/L,玉米浆添加量为27.19%,矿物质营养液添加量为2.77%。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得到布氏乳杆菌菌液OD600值最高可达2.96,p H值为4.08,活菌数为1.88×108CFU/m L。3)枯草芽孢杆菌优化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质量的浓度为28.91 g/L,蛋白胨质量浓度为19.03 g/L,Na Cl质量浓度为1.78 g/L。在此条件下培养24 h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OD600值最高可达2.45,活菌数为1.68×108CFU/m L。4)为提高发酵菌液中纤维素酶含量加入产黄纤维单胞菌,玉米秸秆复合微生物发酵剂中菌种配比为产朊假丝酵母:布氏乳杆菌:产黄纤维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3:2:1:3。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得到玉米秸秆发酵条件最优值为接种量为0.04%,发酵天数为23.71d,温度为34.56℃。得到发酵玉米秸秆中菌体蛋白含量平均值为15.09 g/L,发酵后玉米秸秆样品粗纤维含量为3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1.7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5.45%,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为6.27%。5)制备冻干菌粉产品活菌数为2×1010CFU/g,每4 g冻干菌粉可处理约10 kg玉米秸秆,该复合微生物发酵剂复合试验生产需求。
李韶峰[8](2019)在《脂肪酶催化制备功能性微藻磷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溶血磷脂对于解决与膜相关的化学和生物化学问题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溶血磷脂在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炎症、繁殖、血管新生、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摄入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和治疗慢性炎症、肥胖、糖尿病和癌症。此外,研究还表明,富含n-3 PUFAs的溶血磷脂能够防止血管功能紊乱和单核细胞粘附等功能。当前,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有化学法和酶催化法。与化学法相比,酶催化法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等优点。因此,酶催化制备溶血磷脂是研究油脂改性的一个热门方向。酶催化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包括水解反应和/或醇解反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磷脂产品主要来源于大豆和蛋黄。与前两者相比,海洋微藻如微拟球藻具有生长速度快,油脂含量高和EPA含量丰富等优点。因此,本论文使用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以微拟球藻磷脂为底物,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为工业化生产溶血磷脂和结构磷脂提供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如下:1.以4种商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Lipozyme RM IM和CAL-A)作为催化剂进行筛选,探讨以微藻磷脂为原料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为最佳催化剂,最适工艺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与磷脂体积质量比2:0.1(v/w),酶量8%(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4 h,磷酸盐缓冲液pH7,在该条件下水解程度达到最大值42.4%。2.以脂肪酶Lipozyme TL IM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探讨脂肪酶催化磷脂水解与醇解的差异性,并得到醇解最佳工艺条件:醇油质量比3:1,含水量10%(基于底物总量),酶量22%(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醇解率达到75.1%,醇解效果明显高于水解效果。3.脂肪酶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回收,通过酶的筛选,得出脂肪酶Novozym 435的催化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探究固定化酶与液体酶对催化醇解效率的影响,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和液体脂肪酶CAL-B为催化剂,确定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固态脂肪酶Novozym 435:醇油质量比9:1,含水量2%(基于底物总量),酶量15%(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醇解率达到98.3%,n-3PUFAs回收率达到83.3%。液体脂肪酶CAL-B:醇油比1:0.1(乙醇与磷脂的体积质量比,v/w),含水量0%(基于底物总量),酶量1.2%(基于磷脂量),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醇解率达到74.2%,n-3PUFAs回收率达到92.8%。4.以4种商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Novozym 435、Lipozyme RM IM和CAL-A)作为生物催化剂,以微藻磷脂和辛酸为底物,通过酸解反应制备富含辛酸的结构磷脂。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的催化效果最好。Lipozyme TL IM催化生成富含辛酸结构脂的最适反应条件为:酶载量为10%,辛酸与磷脂的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50℃,含水量10%,反应时间24 h,在此体系下,辛酸嵌合率为31.6%。
张鹏飞[9](2018)在《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波纹巴非蛤是我国南方沿海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增,巴非蛤增养殖规模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南方潮下带泥质底栖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近几年由于苗种来源单一、短缺,养殖技术粗放,导致巴非蛤蛤苗运输成活率低,蛤苗底播成活率低,养殖单产下降。巴非蛤生理生态研究是开展底播增养殖的基础,虽然已有一些报道,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生态、能量收支、环境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及敌害对其的捕食作用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期望能充实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理论,并为其增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颗粒条件下巴非蛤的摄食和能量收支响应,发现巴非蛤假粪阈值为17.00-19.80mg L-1;巴非蛤对无机颗粒的保留呈机械性筛选特性,保留效率与粒径大小相关;对有机颗粒的保留效率受粒径大小和浓度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巴非蛤倾向保留大粒径有机颗粒;在低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随颗粒浓度和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巴非蛤摄食率和生长余能(SFG)以递减的速率而增加,逐渐接近最大值,在高浓度条件下(TPM>25 mg L-1),清滤率和SFG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波纹巴非蛤对饵料条件变化响应敏感,通过调节颗粒的保留率、摄食行为(滤水率,假粪)和生理(吸收率,耗氧率)等优化能量摄入。2.通过研究环境因子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发现适宜巴非蛤摄食和生长的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18-32℃和25-30;海洋酸化胁迫下(pCO2>1500μatm)和低氧胁迫(溶解氧≤2 mg O2 L-1)下巴非蛤的摄食行为受到显着抑制,摄食率和SFG显着下降;巴非蛤摄食最适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8.42℃:,盐度29.29,溶解氧5.99mg L-1。结果表明,低盐及低温条件均不利于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在海洋酸化以及低氧胁迫下,巴非蛤的摄食和生长机能受到抑制。3.波纹巴非蛤初始半致死低温(26dLILT50)和高温(8d UILT50)分别为6.76±0.10℃和33.49±0.022℃,基于心率的阿氏拐点温度(ABT)为35.64±0.77℃,为其急性致死温度;初始半致死低盐(27dLILS50)和高盐(40dUILS50)分别为17.90±0.40和42.06±0.42。巴非蛤对低氧的耐受性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而降低,温度为25℃时,巴非蛤半致死溶解氧浓度(288hLC50)为 0.72 mg O2 L-1,30℃时巴非蛤 96hLC50 和 120hLC50分别为0.49和0.64 mg O2 L-1。与其他热带亚热带双壳类相比,巴非蛤对低温、低盐和低氧的耐受性较弱,而相比于潮下带双壳类,巴非蛤则具有较强的耐热性。4.波纹巴非蛤潜泥能力随规格的增大而增强,波纹巴非蛤幼贝比成体对底质粒径的选择范围更广,能在含沙率高达80%的底质条件下完成埋栖过程,而成体在底质含砂率≥40%时潜泥行为显着受阻。幼贝(壳长5-20mm)潜泥的最适温度范围分别为25-30℃,当温度<15℃或>34℃时,壳长小于5mm幼贝超过半数不能完成潜泥过程。底质的含水率和含沙率通过影响巴非蛤的埋栖深度来影响巴非蛤摄食和能量收支,在含水率≥40%或含沙率≤40%的泥质底质中,巴非蛤的埋栖深度分别显着大于其他底质条件,当巴非蛤埋栖深度为6.5cm时,清滤率和SFG最大,过浅或过深其清滤率和SFG均显着降低。这表明,波纹巴非蛤适宜栖息于泥沙质或泥质底质,同时其埋栖深度对巴非蛤摄食和生长有显着的影响。5.波纹巴非蛤耐干露能力随湿度增加而增强,15℃下巴非蛤耐干露能力最强,Lt50为131h干露超过6h,幼贝的潜泥行为会受显着影响,超过48h后幼贝全部死亡;干露时长超过24h成体恢复后的存活率会显着降低,超过48h,存活率低于50%;干露不超过24h不会影响成体潜泥表现,干露超过48h后恢复时成体的摄食和吸收功能显着受损,SFG为负值。干露胁迫下巴非蛤体内糖原含量显着降低,无氧代谢产物丙酮酸含量显着降低,足肌和外套膜琥珀酸含量在干露12h后显着升高,足肌乳酸在干露24h后显着升高;内脏团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活力分别在6h、12h和48h显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在12h显着降低,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力在24h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干露对波纹巴非蛤的存活、潜泥行为、摄食和生长均有不利影响,其幼贝和成体的干露运输适宜温度分别为20-24℃和15℃,干露时间分别以不超过6h和24h为宜。6.波纹巴非蛤埋栖较浅,不能躲避远洋梭子蟹的捕食危害,其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受水温显着影响,水温≤15℃时,远洋梭子蟹基本不捕食巴非蛤,当水温≥20℃时,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强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增加,远洋梭子蟹对巴非蛤的捕食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和昼夜差异,对稚贝和小规格成体的选择性和摄食率显着高于大规格成体。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底播波纹巴非蛤成活率的方法,即选择大规格的蛤苗在水温较低的秋、冬季进行底播。
陈思,张雪芳,肖琼,陈艳红,倪辉,肖安风[10](2018)在《豆粕酶解及其品质改善研究》文中提出为充分利用豆粕资源,提高蛋白质消化率,减轻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采用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4种酶制剂,以不同组合方式在自然p H值的条件下对豆粕进行酶解,逐一研究酶用量及酶解时间对豆粕品质的影响,并对p H值、蛋白质水解度、还原糖释放量和感官评价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添加30 U/g中性蛋白酶和50 U/g酸性蛋白酶水解48 h后,最大蛋白质水解度达到22. 7%;添加30 U/g中性蛋白酶、50 U/g酸性蛋白酶、50 U/g纤维素酶和50 U/g木聚糖酶48 h后,还原糖释放量达到最大值1. 91%。
二、福建饲料质量大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饲料质量大悬(论文提纲范文)
(1)菲牛蛭体成分和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菲牛蛭体营养成分 |
2 菲牛蛭的活性成分 |
2.1 水蛭素和菲牛蛭素 |
2.2 其他活性成分 |
3 菲牛蛭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特性 |
3.1 菲牛蛭的生长发育特性 |
3.2 菲牛蛭的繁殖特性 |
4 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模式 |
5 菲牛蛭的养殖环境 |
6 菲牛蛭的饲养管理 |
7 菲牛蛭的人工饲料 |
7.1 人工饲料与动物血液 |
7.2 人工饲料与饲料原料 |
7.3 人工饲料与氨基酸添加 |
8 小结 |
(2)碎米重组米研制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碎米概述 |
1.1.1 碎米来源与特点 |
1.1.2 碎米的营养成分 |
1.1.3 碎米开发与利用 |
1.2 莲子淀粉概述 |
1.2.1 莲子淀粉的加工特性 |
1.2.2 莲子淀粉的应用 |
1.3 重组米研究现状 |
1.3.1 重组米简介 |
1.3.2 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原理及特点 |
1.3.3 挤压重组米研究进展 |
1.4 肠道菌群概述 |
1.4.1 肠道菌群的构成 |
1.4.2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 |
1.4.3 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莲子淀粉含量对重组米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莲子淀粉的提取 |
2.3.2 配粉 |
2.3.3 莲子淀粉重组米的制备 |
2.3.4 糊化特性测定 |
2.3.5 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
2.3.6 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2.3.7 蒸煮损失率测定方法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莲子淀粉添加比例对混合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2 莲子淀粉添加比例对重组米感官品质的影响 |
2.4.3 莲子淀粉添加比例对重组米质构品质的影响 |
2.4.4 莲子淀粉添加比例对重组米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莲子淀粉重组米加工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重组米的制备 |
3.3.2 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
3.3.3 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3.3.4 蒸煮损失率测定方法 |
3.3.5 莲子淀粉重组米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6 挤压膨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
3.3.7 挤压膨化工艺的响应面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3.4.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莲子淀粉重组米性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莲子淀粉重组米制备 |
4.3.2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4.3.3 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
4.3.4 质构特性测定方法 |
4.3.5 蒸煮品质分析方法 |
4.3.6 糊化特性测定 |
4.3.7 结晶特性的测定 |
4.3.8 扫描电镜微观结构观察 |
4.3.9 DSC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营养成分比对分析 |
4.4.2 感官品质比对分析 |
4.4.3 粳米饭与重组米饭质构特性对比 |
4.4.4 蒸煮品质分析 |
4.4.5 糊化特性分析 |
4.4.6 XRD分析 |
4.4.7 微观结构分析 |
4.4.8 热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重组米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动物饲料的制备 |
5.3.2 动物饲养条件 |
5.3.3 动物喂养与分组 |
5.3.4 取材与处理方法 |
5.3.5 脏器系数的测定 |
5.3.6 大鼠粪便的收集 |
5.3.7 DNA提取 |
5.3.8 PCR扩增及文库构建 |
5.3.9 上机测序及统计分析 |
5.4 菌群测序分析 |
5.4.1 重组米的干预对大鼠生长状态的影响 |
5.4.2 脏器系数变化情况 |
5.4.3 测序优化质量结果 |
5.4.4 OTU聚类分析 |
5.4.5 等级丰度曲线 |
5.4.6 稀释曲线分析 |
5.5 菌群多样性分析 |
5.5.1 不同饮食干预对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5.5.2 不同饮食干预对小鼠肠道菌群相似度的影响 |
5.5.3 不同饮食对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5.5.4 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及相似度比较分析 |
5.5.5 组间群落结构显着差异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渔业规模近况 |
1.1.1 世界与中国海洋渔业基本状况 |
1.1.2 海洋鱼类养殖和捕捞概况 |
1.1.3 扇贝养殖概况 |
1.2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
1.2.1 国内外海产品重金属含量标准 |
1.2.2 国内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
1.2.3 国外海产品中重金属含量 |
1.3 重金属的来源与危害 |
1.4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溯源分析方法 |
1.4.1 铅同位素法进行重金属污染溯源 |
1.4.2 多元统计分析法进行重金属污染分析和溯源 |
1.4.3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进行重金属溯源 |
1.4.4 其他生物体重金属污染溯源方法 |
1.5 海产品重金属污染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1.5.1 生物富集、生物放大与生物积累 |
1.5.2 海产品中金属污染评价 |
1.5.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评价 |
1.6 碳氮稳定同位素在重金属富集机制研究的应用 |
1.7 影响海产品中重金属积累的因素 |
1.7.1 客观因素影响重金属浓度和分布 |
1.7.2 生物动力学因素 |
1.7.3 重金属形态影响 |
1.8 科学问题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科学问题与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近海海产品重金属分布、溯源与风险调控 |
2.1 引言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1 采样区域介绍 |
2.2.2 样品采样 |
2.2.3 样品处理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
2.3.2 重金属每日估计摄入量计算 |
2.3.3 健康风险评价 |
2.3.4 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Pb同位素重金属溯源 |
2.3.5 宏观政策实施下的污染控制 |
2.3.6 质量控制 |
2.3.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大尺度范围的海产品重金属分布特征 |
2.4.2 重金属每日摄入量--通过食用海产品的途径 |
2.4.3 海产品摄食健康风险 |
2.4.4 海产品重金属溯源 |
2.4.5 “化石能源消耗控制”和“近岸水污染防治行动”政策实施有助于降低海产品重金属健康风险 |
2.5 小结 |
第3章 养殖鱼类与野生鱼类重金属积累差异 |
3.1 引言 |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鱼肉及其他组织内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 |
3.3.2 鱼肉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
3.3.3 鱼肉食用风险评价与推荐最大食用量计算 |
3.3.4 利用稳定同位素确定鱼类食性与营养级方法 |
3.3.5 质量控制 |
3.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养殖/野生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差异 |
3.4.2 养殖/野生鱼不同组织中重金属积累差异 |
3.4.3 养殖/野生鱼摄食健康风险与最大推荐食用量 |
3.4.4 鱼类肌肉组织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较 |
3.4.5 营养级和食性的计算 |
3.4.6 养殖/野生鱼营养级和食性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
3.4.7 鱼类养殖周期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黄渤海养殖扇贝中重金属空间-种间分布差异及健康风险 |
4.1 引言 |
4.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1 采样区域介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样品处理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
4.3.2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4.3.3 质量控制 |
4.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黄渤海三种养殖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 |
4.4.2 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 |
4.4.3 扇贝中重金属的生物富集 |
4.4.4 扇贝中重金属的摄食健康风险 |
4.4.5 最大安全摄入量推荐 |
4.5 小结 |
第5章 笼养扇贝在全养殖周期中重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5.2.1 扇贝生长实验方法及采样 |
5.2.2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使用 |
5.2.3 重金属检测方法 |
5.2.4 重金属评价指数 |
5.2.5 稳定同位素测定 |
5.2.6 主成分分析方法 |
5.2.7 质量控制 |
5.2.8 数据统计与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海水水质指标与重金属浓度变化 |
5.3.2 扇贝生长发育指标及体内稳定同位素含量变化 |
5.3.3 全养殖周期中扇贝体内重金属浓度变化 |
5.3.4 影响扇贝中重金属积累的主要因素探究 |
5.3.5 扇贝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探究 |
5.3.6 利用稳态模型分析扇贝中多源重金属的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
5.4 小结 |
第6章 典型近海经济性海产品中重金属在食物链间的传递及放大 |
6.1 引言 |
6.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6.3 材料与方法 |
6.3.1 重金属检测方法 |
6.3.2 样品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
6.3.3 碳稳定同位素法计算生物营养级 |
6.3.4 重金属在食物链上营养级放大系数 |
6.3.5 质量控制 |
6.3.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 |
6.4.2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营养层次 |
6.4.3 主要经济性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 |
6.4.4 海产品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其食性/营养级的关系 |
6.4.5 食物链上重金属的积累和生物放大 |
6.5 小结 |
第7章 海产品中重金属的人工干预净化 |
7.1 引言 |
7.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7.2.1 对比实验设计 |
7.2.2 室内培养实验方法 |
7.2.3 样品收集及处理 |
7.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
7.2.5 质量控制 |
7.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扇贝整体软组织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
7.3.2 扇贝闭壳肌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
7.3.3 扇贝鳃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
7.3.4 扇贝消化腺中重金属净化效果 |
7.3.5 死亡扇贝重金属净化效果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棕榈仁粕的来源与生产 |
1.2.1 油棕树简介 |
1.2.2 棕榈油与棕榈仁油的生产与应用 |
1.2.3 棕榈仁粕的生产 |
1.3 棕榈仁粕的物化特性 |
1.3.1 棕榈仁粕的物理性质 |
1.3.2 棕榈仁粕的化学性质 |
1.4 棕榈仁粕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
1.4.1 棕榈仁粕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
1.4.2 棕榈仁粕在单胃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
1.4.2.1 棕榈仁粕在猪饲养中的应用 |
1.4.2.2 棕榈仁粕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 |
1.5 改善棕榈仁粕营养价值的加工方式 |
1.5.1 物理方法 |
1.5.2 生物方法 |
1.5.2.1 发酵工艺 |
1.5.2.2 酶解工艺 |
1.5.2.3 菌酶协同工艺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菌株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菌株 |
3.1.2 培养基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1.4.1 乳酸菌菌株产酸和抑菌性能筛选 |
3.1.4.2 酵母菌菌株发酵棕榈仁粕产生物量筛选 |
3.1.4.3 芽孢杆菌菌株纤维和蛋白降解能力筛选 |
3.2 结果 |
3.2.1 乳酸菌菌株产酸和抑菌性能筛选结果 |
3.2.2 酵母菌菌株发酵棕榈仁粕产生物量筛选结果 |
3.2.3 芽孢杆菌菌株纤维和蛋白降解能力筛选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棕榈仁粕发酵工艺的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菌株 |
4.1.2 培养基和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4.1 发酵用菌液制备 |
4.1.4.2 单菌和混菌发酵棕榈仁粕 |
4.1.4.3 混合菌种发酵棕榈仁粕条件优化 |
4.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1.5.1 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
4.1.5.2 样品中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单菌和混菌发酵棕榈仁粕结果 |
4.2.2 混合菌种发酵棕榈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条件优化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工艺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菌种和酶制剂 |
5.1.3 培养基 |
5.1.4 仪器设备 |
5.1.5 试验方法 |
5.1.5.1 菌种的活化 |
5.1.5.2 菌酶协同试验 |
5.1.5.3 测试指标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棕榈仁粕单酶处理试验结果 |
5.2.2 正交试验结果 |
5.2.3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的测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
6.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6.1.3 饲养管理 |
6.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6.1.5 测试指标及方法 |
6.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
6.2 试验结果 |
6.2.1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肉鸡表观代谢能 |
6.2.2 不同来源棕榈仁粕代谢能比较 |
6.3 讨论 |
6.4 结论 |
第七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
7.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
7.1.3 饲养管理 |
7.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
7.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
7.2 结果 |
7.3 讨论 |
7.4 结论 |
第八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动物与地点 |
8.1.2 试验设计与日粮 |
8.1.3 饲养管理 |
8.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8.1.4.1 生产性能 |
8.1.4.2 屠宰性能 |
8.1.4.3 免疫器官指数 |
8.1.4.4 肠道长度 |
8.1.4.5 血清生化指标 |
8.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 |
8.2.2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 |
8.2.3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 |
8.2.4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肠道长度的影响结果 |
8.2.5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
8.3 讨论 |
8.4 结论 |
第九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设计 |
9.1.2 测试指标及方法 |
9.1.2.1 样品采集 |
9.1.2.2 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
9.1.2.3 盲肠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9.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盲肠微生物菌群测序结果 |
9.2.2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9.2.3 不同处理组肉鸡盲肠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
9.2.4 不同处理组肉鸡盲肠微生物LEfSe分析 |
9.2.5 肉鸡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 |
9.3 讨论 |
9.4 结论 |
第十章 全文主要结论 |
10.1 全文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奶业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奶业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奶业 |
2.1.2 奶业竞争力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区域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奶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奶牛饲养历史 |
3.1.2 乳制品加工历史 |
3.2 牛奶生产现状分析 |
3.2.1 牛奶总产量高 |
3.2.2 牛奶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
3.2.3 牛奶质量水平高 |
3.2.4 奶牛存栏量高 |
3.2.5 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 |
3.3 乳制品生产现状分析 |
3.3.1 乳制品总产量高 |
3.3.2 乳制品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
3.3.3 乳制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 |
3.4 牧场和乳企发展现状分析 |
3.4.1 牧场养殖规模扩大 |
3.4.2 牧场利润空间小 |
3.4.3 乳企总资产和盈利能力提高 |
3.4.4 乳企技术和投资实力增强 |
3.4.5 乳企市场集中度提高 |
3.5 乳制品贸易现状分析 |
3.5.1 中国乳制品进口量大 |
3.5.2 中国乳制品出口规模小 |
3.5.3 中国乳制品贸易竞争力较弱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钻石模型分析 |
4.1 生产要素分析 |
4.1.1 劳动力素质较高 |
4.1.2 土地资源较丰富 |
4.1.3 奶业科研体系较完备 |
4.1.4 奶业投资增长迅速 |
4.1.5 企业家组织能力强 |
4.2 需求分析 |
4.2.1 食品结构中奶类消费增长最快 |
4.2.2 人口结构变化促进奶类消费增加 |
4.2.3 收入提高带动奶类消费量增加 |
4.2.4 消费偏好改变促进乳制品消费 |
4.2.5 乳制品需求增长速度放缓 |
4.3 相关辅助产业分析 |
4.3.1 饲料产量大质量高 |
4.3.2 饲草产业逐步壮大 |
4.3.3 奶牛遗传育种业相对滞后 |
4.3.4 奶业机械和包材进口较多 |
4.3.5 奶业基础设施便利度高 |
4.4 奶业规模与结构分析 |
4.4.1 规模牧场成为养殖主流 |
4.4.2 养殖小区和散户在减少 |
4.4.3 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提高 |
4.4.4 乳品企业产品结构待优化 |
4.4.5 产业结构一体化程度提高 |
4.5 奶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
4.5.1 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 |
4.5.2 政府服务能力增强 |
4.5.3 奶业支持政策逐步完善 |
4.5.4 整体奶业贸易环境向好 |
4.5.5 贸易格局变化带来局部困难 |
4.6 影响因素态势归纳 |
4.6.1 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
4.6.2 奶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
4.6.3 奶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
4.6.4 奶业发展的外部风险 |
4.7 本章小结 |
5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构建 |
5.1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维度 |
5.1.1 奶业特性分析 |
5.1.2 分析维度构建 |
5.2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的选择 |
5.2.1 测度因子全面梳理 |
5.2.2 度量指标筛选原则 |
5.2.3 测度因子选择结果 |
5.3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理论分析 |
5.3.1 发展环境 |
5.3.2 发展实力 |
5.3.3 竞争绩效 |
5.4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构建 |
5.4.1 研究样本 |
5.4.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5.4.3 指标间的相关矩阵及显着性检验 |
5.4.4 数据信度、效度分析 |
5.4.5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6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分析 |
6.1 研究方法分析 |
6.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6.1.2 结构方程模型公式 |
6.1.3 数据的来源 |
6.2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1 奶业发展模型的研究变量 |
6.2.2 奶业发展模型的基本假设 |
6.2.3 奶业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
6.3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拟合 |
6.3.1 奶业发展测量模型拟合 |
6.3.2 奶业发展结构模型拟合 |
6.3.3 奶业发展整体模型拟合 |
6.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检验 |
6.4.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6.4.2 路径系数显着性检验 |
6.4.3 研究假设的验证 |
6.5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度因子作用效果 |
6.5.1 各因子影响度分析 |
6.5.2 各因子影响路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省际评价 |
7.1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7.2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7.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7.2.3 因子分析检验 |
7.2.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7.3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和影响因素比较 |
7.3.1 发展环境比较 |
7.3.2 生鲜乳生产能力比较 |
7.3.3 牧场经营能力比较 |
7.3.4 乳企经营能力比较 |
7.3.5 竞争绩效比较 |
7.3.6 奶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
7.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7.4.1 奶业发展聚类 |
7.4.2 区域奶业发展定位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布局及对策 |
8.1 全局视角的奶业发展战略 |
8.1.1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8.1.2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
8.1.3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8.2 区域比较视角的奶业发展布局 |
8.2.1 东北和内蒙古布局 |
8.2.2 华北地区布局 |
8.2.3 西部地区布局 |
8.2.4 南方地区布局 |
8.2.5 大城市周边布局 |
8.3 影响因子视角的奶业发展对策 |
8.3.1 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外在环境 |
8.3.2 发展规模牧场、建设优质奶源 |
8.3.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牧场收益 |
8.3.4 增加消费粘性、提高乳企收益 |
8.3.5 强化奶产业链、提高竞争绩效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B |
(7)玉米秸秆专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微生物发酵技术 |
1.4 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产朊假丝酵母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指标测定 |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1.5 试验结果 |
1.6 本章讨论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布氏乳杆菌培养基优化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指标测定 |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5 试验结果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优化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指标测定 |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5 试验结果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发酵剂菌种配比试验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指标测定 |
4.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5 试验结果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玉米秸秆发酵条件的优化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指标测定 |
5.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5.5 试验结果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三篇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脂肪酶催化制备功能性微藻磷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微藻 |
1.1 微藻概述 |
1.2 微藻的活性成分 |
1.3 微藻的应用 |
1.3.1 医药领域方面的应用 |
1.3.2 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 |
1.3.3 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
2 磷脂 |
2.1 磷脂的结构与种类 |
2.2 磷脂的生理功能 |
2.3 磷脂的应用 |
2.4 磷脂改性及研究进展 |
2.4.1 磷脂改性的方法 |
2.4.2 磷脂改性的研究进展 |
2.5 功能性磷脂 |
2.5.1 功能性磷脂的研究进展 |
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脂肪酶水解反应催化制备溶血磷脂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微拟球藻藻油的提取 |
1.3.2 微拟球藻磷脂的获取 |
1.3.3 十七酸甲酯标曲的绘制 |
1.3.4 酶催化水解反应 |
1.3.5 薄层层析分析水解产物 |
1.3.6 产物的甲酯化 |
1.3.7 气相分析水解产物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2.1 微拟球藻磷脂的脂肪酸组成 |
2.2 脂肪酶的筛选 |
2.3 酶量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
2.4 底物比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
2.5 反应温度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
2.6 反应时间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
2.7 反应pH对催化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二章 Lipozyme TL IM醇解反应催化制备溶血磷脂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十七酸甲酯标曲的绘制 |
1.3.2 Lipozyme TL IM催化微拟球藻磷脂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方法 |
1.3.3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乙酯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2.1 酶载量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
2.2 含水量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
2.3 醇油比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
2.4 反应温度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
2.5 反应时间对Lipozyme TL IM催化醇解制备溶血磷脂的影响 |
第三节 结论 |
第三章 固态和液态脂肪酶醇解反应催化制备溶血磷脂及回收n-3多不饱和脂肪酸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2.1 微拟球藻藻油的提取 |
2.2 微拟球藻磷脂的提取 |
2.3 脂肪酶催化醇解工艺参数优化 |
2.4 反应产物分析 |
2.5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 |
2.6 醇解率及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回收率的测定 |
2.6.1 十七酸甲酯标曲的绘制 |
2.6.2 醇解率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回收率的测定 |
2.7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醇解反应和n-3PUFAs回收率中脂肪酶的筛选 |
3.2 酶量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
3.3 含水量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
3.4 醇油比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
3.5 反应温度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
3.6 反应时间对醇解率及n-3PUFAs回收率的影响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脂肪酶酸解反应催化制备功能性磷脂 |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2.1 微拟球藻藻油的提取 |
2.2 微拟球藻磷脂的获取 |
2.3 酶催化酸解微拟球藻磷脂 |
2.4 硅胶板分离结构脂和游离脂肪酸 |
2.5 酸解产物的甲酯化及GC测定辛酸嵌合率 |
2.6 辛酸嵌合率的计算 |
2.7 数据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1 筛选制备富含辛酸结构脂的脂肪酶 |
3.2 反应温度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
3.3 含水量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
3.4 酶量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
3.5 底物摩尔比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
3.6 催化时间对Lipozyme RM IM催化磷脂酸解反应的影响 |
第四节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今后工作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科研任务 |
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波纹巴非蛤介绍 |
1.1.1 波纹巴非蛤生物学 |
1.1.2 波纹巴非蛤产业及养殖现状 |
1.1.3 波纹巴非蛤研究现状 |
1.1.4 波纹巴非蛤种群变动分析及其资源保护对策 |
1.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生理研究进展 |
1.2.1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器官组织学 |
1.2.2 滤食性双壳类摄食机制 |
1.2.3 滤食性双壳类的颗粒保留与选择 |
1.2.4 滤食性双壳类的摄食调节 |
1.3 双壳类能量学及研究进展 |
1.3.1 双壳类能量收支方程及研究方法 |
1.3.2 环境因子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
1.3.3 贝类能量学研究意义及应用 |
1.4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埋栖行为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
1.4.1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
1.4.2 环境因子对埋栖双壳类潜泥行为的影响 |
1.4.3 底质对埋栖型双壳类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 |
1.5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1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生长、存活的影响 |
1.5.2 干露胁迫对海洋贝类呼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
1.5.3 干露胁迫对水生动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6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作用研究进展 |
1.6.1 敌害生物对海洋贝类的危害 |
1.6.2 水温对敌害生物捕食双壳类的影响 |
1.6.3 敌害生物对双壳类的捕食选择 |
1.7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悬浮颗粒物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2.1.2 不同悬浮颗粒物的制备 |
2.1.3 摄食生理实验方法 |
2.1.4 摄食参数 |
2.1.5 实验设计和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波纹巴非蛤假粪阈值 |
2.2.2 波纹巴非蛤最低滤除浓度研究 |
2.2.3 波纹巴非蛤对粘土颗粒的摄食选择 |
2.2.4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粒径浮游单胞藻的摄食选择 |
2.2.5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质量悬浮颗粒的摄食响应 |
2.2.6 波纹巴非蛤对不同浓度和POM悬浮颗粒的能量收支 |
2.3 讨论 |
第三章 环境因子及规格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3.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3 海洋酸化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4 溶解氧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3.2.5 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的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特征 |
3.2.6 温度、盐度和溶解氧3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清滤率和SFG影响的响应曲面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波纹巴非蛤对几种环境因子的耐受性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4.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波纹巴非蛤的致死温度、盐度 |
4.2.2 波纹巴非蛤对低氧耐受性研究 |
4.2.3 基于心率的波纹巴非蛤耐热性评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底质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5.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温度和盐度对不同规格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
5.2.2 底质含水率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
5.2.3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幼贝和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
5.2.4 底质含水率和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成体埋栖深度的影响 |
5.2.5 不同含水率泥质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2.6 底质组分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2.7 埋栖深度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生理生态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6.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 |
6.2.1 波纹巴非蛤的干露耐受性研究 |
6.2.2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幼贝潜泥行为的影响 |
6.2.3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成体潜泥行为的影响 |
6.2.4 干露及恢复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6.2.5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体成分的影响 |
6.2.6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无氧代谢的研究 |
6.2.7 干露对波纹巴非蛤免疫指标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及对巴非蛤潜泥行为和摄食生理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样品采集和暂养 |
7.1.2 实验设置和方法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 |
7.2.1 三种敌害生物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作用 |
7.2.2 水温对远洋梭子蟹捕食波纹巴非蛤的影响 |
7.2.3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的捕食选择 |
7.2.4 远洋梭子蟹幼蟹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的捕食作用 |
7.2.5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潜泥行为的影响 |
7.2.6 远洋梭子蟹对波纹巴非蛤摄食生理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研究论文 |
致谢 |
(10)豆粕酶解及其品质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豆粕酶解工艺 |
1.2.1 酶添加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1.2.2 酶解时间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1.3 主要检测指标和分析方法 |
1.3.1 感官评价 |
1.3.2 pH值的测定 |
1.3.3 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 |
1.3.4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酶解工艺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2.1.1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2.1.2 酸性蛋白酶添加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2.1.3 纤维素酶添加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2.1.4 木聚糖酶添加量对豆粕品质的影响 |
2.2 酶制剂动态酶解过程的优化 |
2.2.1 酶解时间对豆粕感官的影响 |
2.2.2 酶解时间对豆粕pH值的影响 |
2.2.3 酶解时间对豆粕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 |
2.2.4 酶解时间对豆粕糖质量分数的影响 |
3 结论 |
四、福建饲料质量大悬(论文参考文献)
- [1]菲牛蛭体成分和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J]. 陈琛,戚敏,杨秀娟. 饲料工业, 2021(20)
- [2]碎米重组米研制及其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高帅.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12)
- [3]重金属在近岸海域海产品中的富集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林怡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4]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D]. 王卫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5]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D]. 刘秀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7]玉米秸秆专用复合微生物发酵剂的研制[D]. 鲁宇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1)
- [8]脂肪酶催化制备功能性微藻磷脂的研究[D]. 李韶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9]波纹巴非蛤生理生态学研究[D]. 张鹏飞. 厦门大学, 2018(06)
- [10]豆粕酶解及其品质改善研究[J]. 陈思,张雪芳,肖琼,陈艳红,倪辉,肖安风.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