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型企业成就业新渠道

劳动型企业成就业新渠道

一、劳务型企业成为就业新渠道(论文文献综述)

石培培,刘玉书[1](2021)在《巨型平台的崛起与普通劳动者危机应对研究》文中认为进入后疫情时代,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疫情期间,巨型平台的市值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迅速增加。巨型平台的发展呈现出垄断的趋势,且与传统的垄断形态有着明显的不同。巨型平台的垄断特性及对依附平台的普通劳动者的随机抽样访谈调研资料表明,巨型平台的崛起是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关系升级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生产关系的更迭会对原有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普通劳动者而言,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容易诱发社会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余芳芳[2](2020)在《W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系统化的浪潮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服务业正是在上述背景中迅速崛起,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十分重要的一种业态。然而,随着政策的支持、经济高速发展、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营成本节节攀升,使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遭遇巨大冲击,面临前所未有考验。在此形势下,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W集团为研究对象,依托战略管理与平台战略的相关理论,借助PEST、五力模型、QSPM矩阵、GE矩阵分析W集团面临的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内部环境,据此制定其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战略(包含愿景使命、思路目标、核心能力和业务评估等)、业务发展战略(包含基础业务、战略业务和新兴业务),并提出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本文通过提升企业形象、加强产品研发、推进业务协同、健全人力资源、建设服务平台、实施动态管控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使W集团增强管控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执行能力、品牌宣传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目标成为“国内人力资源服务领导者,打造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云平台”。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对W集团探索新一轮人力资源服务业变革提供建设性思路,也对其他企业级服务企业制定战略提供参考价值。

朱婉芬[3](2020)在《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物流怏递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兴领域迅速发展,相应的新就业形态从业群体大量增加,其相应的劳动关系、权益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相应的劳动权益,也缺乏相应的维权渠道。在此情况下,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政策就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要不断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政策,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推进八大群体加入工会的工作方案;上海市总工会推出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计划等,为促进新就业形态从业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实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政策中,属于社会层面的工会政策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更为直接。这是因为,在我国,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通过加入工会,依靠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工会权利保障是解决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一个有效切入点。本文以上海市物流快递员为例,展开对该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研究理论包括劳权理论、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及工会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依据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专家访谈法,构建调查指标体系,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主要采用滚雪球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尝试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调查数据,结合调研访谈的结果,分析该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存在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的认知度低;二是快递员的工会权利保障度低;三是快递员参与工会的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对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现有法律和政策的局限性;二是特殊的行业性质,快递末端不规范;三是快递员的个体特征及职业特点影响工会权利保障实现;四是工会维权与服务的基本职责尚未充分发挥。最后文章提出对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的工会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一是提出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工会权利保障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即平等性原则、特殊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二是提出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工会权利保障的三个具体建议,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意识、完善快递工会建设以推进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实现;三是基于上述具体建议,从快递员加入工会具有潜在的较大需求、具备良好的实验基地、具有一定的经费支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刘思源[4](2019)在《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信息和智能技术革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越发受到学界关注。作为世界工业体系最完整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应深入探究技术革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只有弄清技术革命影响劳动关系的机理,才能在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进而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必然要建立在对理论、历史和现实的深入研究之上。但是,目前对新技术如何影响劳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没能将理论逻辑同历史脉络结合起来。在可资借鉴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中,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强调价格机制的作用,忽视劳动关系演化的社会历史因素;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关注制度因素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对科技创新的分析不足;佩蕾丝等演化经济学家提出了分析技术、金融、制度协同演化的“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s,TEP)理论,虽然技术-经济范式涵盖了部分劳动关系内涵,但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并未专门探讨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问题。鉴于上述不足,本文构建了一种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框架,进而分析了劳动关系的演化趋势,并探讨了劳动关系的政府规制措施。本文可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具体化研究:技术革命即是对生产力的具体化,劳动关系则是对生产关系的具体化。在理论研究层面,本文采用历史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劳动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结构化研究,并分析了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和一般规律。首先,本文借鉴佩蕾丝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提出了“劳动关系范式”(Labor Relations Paradigms,LRP)的概念。劳动关系范式是在较长时期内劳资双方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共识性的行为模式,它具有促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劳动关系范式的内涵包括能够体现劳资双方雇佣关系、分配关系、管理关系的一系列范畴,如就业的稳定性、劳动收入、劳动条件、管理方式、教育和技能培训、社会福利等。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劳动关系范式,并推动新、旧劳动关系范式的更迭。随着技术革命的演化,劳动关系范式会经历“探索-巩固-衰退”的生命周期,这会推动劳动关系“紧张-缓和-紧张”的演化过程。本文结合英、美等国的历史资料,归纳了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范式和电气革命的劳动关系范式,并结合信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信息革命的劳动关系范式作出了展望。其次,本文探究了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范式)演化的动力机制和一般规律。技术革命主要通过“机器-劳工替代”机制、“劳工-雇主博弈”机制和“国内-国外投资”机制推动劳动关系(范式)的演化。“机器-劳工替代”机制是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生产关系以及劳动和机器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应地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劳工替代机器或者机器替代劳工,从而影响劳动关系(范式)的机制。“劳工-雇主博弈”机制是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及其导致的经济环境变化,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谈判能力会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进而造成雇主或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相对占据优势、改变劳资双方的利益分配关系,从而影响劳动关系(范式)的机制。“国内-国外投资”机制是跨国公司依据技术条件以及东道国的经济环境灵活调整其产业布局,进而使东道国成为资本净流入国或资本净流出国,从而影响东道国劳动关系(范式)的机制。在技术革命演化的不同阶段,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上述动力机制,进而推动劳动关系范式“探索-巩固-衰退”的演化过程和劳动关系“紧张-缓和-紧张”的演化过程。政府要促进劳资和谐、为长期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就要以上述三条机制为抓手制定相关政策。在应用研究层面,本文结合上述理论框架,采用历史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技术追赶进程中的劳动关系(范式)演化历程、动力机制及政府规制效果,并结合智能技术对劳动关系(范式)演化机制的影响和挑战,提出了智能时代政府劳动关系调节政策的转型建议。首先,中国劳动关系(范式)的演化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这使得中国得以在技术追赶进程中维持相对和谐的劳动关系。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机器-劳工替代”机制、“劳工-雇主博弈”机制和“国内-国外投资”机制都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劳动关系(范式)的平稳发展,这得益于中国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政府扶持工会发展、国内投资和引进外资的快速增加等。再次,中国政府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以财政支出带动就业、扩大公共部门就业、在劳动立法和司法中保护劳工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劳动关系(范式)的平稳发展。最后,智能技术将可能替代更多劳工、加强雇主对生产活动的控制、削弱工会力量、促进全球产业转移等,给劳动关系(范式)的转型升级带来挑战。政府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工会发展、健全劳动法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而规制劳动关系(范式)、促进劳资和谐,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条件。

祝子涵[5](2019)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日薪制女工权益保护研究 ——以花都区狮岭镇皮具行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皮具行业中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工人,他们活跃于政府规范管理的日薪劳务市场中,雇佣关系只在短期(多为当天)内存续,凭借经验和技术与用工者讨价还价,通常获得高于长期进厂工人的计件单价。2008年以前,狮岭镇皮具产业主要依靠国外订单发展经济,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国外订单骤减,狮岭镇皮具产业因经营不善问题导致资方卷款逃逸的事件频发,这致使工人的收入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很多技术工人选择日薪制这种非正规就业方式,以不断议价与“挣现钱”的方式在不稳定的就业市场中寻求部分稳定。狮岭镇皮具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存在大量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其中也包含很多的女性工人,其生产与再生产的组织方式、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值得关注。本研究通过性别视角的切入,借助交叉性分析范式、从生产与生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得出了性别结构与制度设置、资本、父权多种因素互动导致了女工存在权益脆弱的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很多女工选择日薪制来试图规避制度风险、摆脱资本对其进行的形象建构与剥削,以及反抗父权对女工主体性抑制的意识和行动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但是这种对于自主性的争取仍旧微弱,并且落入资本追求积累和灵活性的逻辑中。在全球化进程中,日薪女工群体的权益状况及其具有抗争性的权利意识关联着女工共同面临的困境与解决之道。本研究直面女工的权益状况,并尝试提出对日薪女工群体可能的保护路径,从而引发学界对于改善女工权益保护困境的思考。

陈曦[6](2014)在《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在很多电力企业均被采用,其优点是可以节约成本、人事管理便捷、优化人才结构、赢得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电力企业的大范围应用,其弊端和缺陷也随之显现出来,甚至引发了用工单位和派遣人员的冲突事件。劳务派遣用工也因其就业稳定性差,容易造成劳务派遣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是电力企业急需面对和尽快处理的重要工作。根据上述原因,本论文主要阐述国内外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介绍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包括劳务派遣的定义、特征、方法和内容等;讲述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现存问题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电力企业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现存问题的分析以及管理上面临的调整;最后根据以上的论文,总结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作者认为随着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加大执行监管力度,电力企业终究会清醒地认识到劳动派遣给企业带来的不是便利,更多是麻烦和人工成本的增加。电力企业用工发展趋势是: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将逐步削减其范围,削弱其影响,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虽然电力企业用工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完善,但是就目前仍然存在并将存在较长一段时间的电力企业劳务派遣问题,我们也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实施相应对策,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冲突。文章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认真分析劳务派遣员工队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并就如何创新劳务派遣员工管理机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并希望通过本文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各电力企业能够开展劳务派遣员工关系管理,谋求企业和员工利益的最佳平衡点,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李南沉[7](2013)在《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工业化的一般历史过程。在中国,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特殊条件的存在,这一过程表现为农民工现象。数量庞大(约2.6亿)的农民工,既像农民、又像工人,但又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拥有市民身份的工人。在农村,他们作为农民,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新的“剪刀差”的盘剥,农业收入入不敷出,处于事实上的破产状态;来到城市,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上的市民地位得不到保障,公民权不充分,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限制着他们在城市定居和生活。这种情况下,处于“破产状态”的农民,不得不以廉价的工资受雇于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而劳动产品又有相当大的比例廉价地卖给发达国家消费。因此,农民工承受着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以及国际资本的多重剥削,使他们的被剥夺感、被歧视感最为深重,形成了最为骚动不安、变数最多、危机四伏的群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构想。在重重阻挠下,农民依然不屈不挠地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迈开了前行的步伐。但是,作为当前中国经济矛盾体系中诸多矛盾之一的农民工问题,异常复杂难解,而国家现有的农民工工作政策体系却很难快速凑效,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必须在健全完善农民工工作政策体系的同时,从改善农民工弱势地位出发,展开农民工权利的经济制度研究,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架构,以减少和避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动荡和阵痛,并以此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化新路径。本文在汲取经典作家合作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在刘永佶教授劳动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内,提出了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构想,通过接纳劳动价值论,对劳动力商品及其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对现时期中国经济矛盾的分析,对农民权利理论的探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合作社理论的归纳梳理,运用矛盾分析法,采取文献研究和数据综合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农民工劳动合作社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桥梁和纽带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素质技能低下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与农民工个体性就业相互强化的,是其形成的主观条件;而农民工的公民经济社会政治权利得不到体现,则削弱了农民工自主联合就业的能力,是其形成的社会条件。可以说,这两者既是农民工个体性就业形成的外部因素,又是其引致的后果。农民工个体性就业和组织化程度偏低的现状,又使农民工在与政府、用人单位、职业培训机构、劳动中介机构以及媒体等社会集团的互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以至于这一中国最大的产业工人群体几乎处于“集体失语”状态。这既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源,又是农民工问题复杂难解的原因。总之,农民工问题复杂难解,在于农民工个体性就业和组织化程度偏低,在于农民工没有掌控自身劳动力所有权派生并集合的占有权,在于没有形成对雇主或者说劳动力使用者的制约。然而,现有的农民工通过“包工头”、农民工“劳务派遣公司”、“劳务中介公司”等机构“组织化”就业,以及农民工工会和自组织,都不能承担起农民工组织化就业的重任。正是针对当前农民工问题的特点和个体性就业的弊端,本文提出了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构想——农民工以个人劳动力所有权派生并集合的占有权为依托的自主联合就业组织,并进行了论证。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是农民工劳动力的联合,联合后通过合作制特有的民主制度,使农民工牢牢掌控自身劳动力的集合占有权,并对让渡的使用权形成制约,改变农民工与雇主交易中的弱势地位,获得同其他社会群体对话的平等资格,从而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及文教方面的需求,芜杂的农民工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在农民工劳动合作社里,农民工的个体就业形式将转变成自主联合就业形式,创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形式,将改善用人单位的用工环境,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从理论上看,它将有利于摸索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的农民转移就业途径,有利于解决当前很多国家面临的城市化困境,开启中国特色农民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

马艳霞[8](2009)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文中认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三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三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吴晓琪[9](2009)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世界经济超预期的深度下滑使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增速减慢,加剧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而就业问题关系民生,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我国确立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因而,此时研究我国的失业现状,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ies,简称ALMPs)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我国的ALMPs的实施情况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我国政策的制定及失业的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归纳了失业及其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引出了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治理失业的政策——ALMPs,而后对近年来研究ALMPs的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ALMPs的定义,应用动态的概念界定方式判断我国的ALMPs的具体内容。此外,还对ALMPs的实施情况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目前我国ALMPs的总体实施现状。之后,应用实际调查数据,尝试采用Cox比例风险度模型衡量我国的ALMPs在治理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这种作用进行了测量。继而又以福建省为例,研究目前各项ALMPs的具体实施情况,比较分析这些政策的优势和劣势。最后,试图为完善我国ALMPs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国际比较研究显示,相对于其它国家,我国对ALMPs的资金投入还很不够,政策的宣传和覆盖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ALMPs是十分有效的治理失业的手段,参与过政策实施的劳动者的再就业机会相对于未参与者提升了70%多,但政策的实施却并未对参与者再就业后的工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对ALMPs在福建省的实施情况的具体分析还表明,很多定位于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时,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例如税费减免政策、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发放《再就业优惠证》政策,而定位于改善劳动力供给的政策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是比较有效的。根据分析结论,作者还提出一些建议,如我国应加大对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的覆盖范围;根据失业者的构成特点和劳动力的供需矛盾,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理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容,进而充分发挥其治理失业的作用。鉴于目前我国对于ALMPs的作用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的选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作者应用动态的概念来界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内容,既有助于提高对政策内容的理解,又显示出ALMPs的灵活性。此外,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为何实施ALLMPs,还从经验研究上,应用Cox比例风险度模型对ALMPs的治理失业的作用进行测量,也是一个较好的尝试。

赵丽娜[10](2008)在《山东对外开放30年》文中指出30年来,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制定了建立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山东省以邓小平开放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层次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绩效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指明

二、劳务型企业成为就业新渠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务型企业成为就业新渠道(论文提纲范文)

(1)巨型平台的崛起与普通劳动者危机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一)巨型平台在最近20年迅速增加
    (二)巨型平台公司在世界的影响力超乎想象
二、巨型平台崛起的三大原因
    (一)强大的网络效应
    (二)规模效应
    (三)平台更换成本会产生锁定用户效应
三、平台型垄断与传统垄断的两大区别
    (一)平台崛起于它们连接的手段和通过连接用户创造的价值
    (二)平台垄断形成了部分信息时代的公共权力
四、巨型平台崛起与快速扩张对劳动者产生了全所未有的冲击
    (一)平台的扩张加速了财富分化
    (二)巨型平台垄断对使用其平台的普通劳动者有着强势的市场定价权
    (三)巨型平台规避了传统劳工关系所产生的成本
    (四)巨型平台支配下的零工困境
    (五)深陷平台“数字沙漏”中的个体:“打工人”在不断“下沉”中出局
五、巨型平台崛起背后普通劳动者危机的成因
    (一)巨型平台崛起推动了数字资本形态的发展,形成了更高层次的资本关系
    (二)巨型平台形成了压榨普通劳动者数字剩余价值的系统化机制
六、对巨型平台普通劳动者抽样调查访谈分析
    (一)调研方法及相关情况简介
    (二)对骑手调研相关情况分析
七、加强对巨型平台的监管,保护平台普通劳动者的相关建议
    (一)建议设立与巨型平台雇佣人力特征相适应的党组织,加强对平台从业劳动者的领导
    (二)建议进一步完善巨型平台监管措施的反馈机制
    (三)要避免“一刀切”式简单化平台与劳动者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体系
    (四)推动制造业平台化转型升级,创新用工模式,吸引普通劳动者回归制造业

(2)W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战略相关研究
        2.1.2 国内外人力资源服务相关研究
        2.1.3 相关研究评述
    2.2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2.2.1 企业发展战略内涵与特征
        2.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2.2.3 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2.3 平台战略相关理论
    2.4 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理论
        2.4.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服务业态
        2.4.2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演变
        2.4.3 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与企业战略关系
    2.5 研究方法和工具
        2.5.1 PEST分析
        2.5.2 波特五力模型
        2.5.3 SWOT分析
        2.5.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2.5.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2.5.6 QSPM矩阵
        2.5.7 GE矩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团现状分析
    3.1 集团基本概况
    3.2 集团组织架构
    3.3 集团经营状况
第四章 集团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竞争环境分析
        4.2.1 现有竞争者
        4.2.2 潜在竞争者
        4.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4 购买者议价能力
        4.2.5 替代品威胁
    4.3 内部环境分析
        4.3.1 资源状况分析
        4.3.2 能力状况分析
        4.3.3 核心竞争力分析
    4.4 战略关键因素分析
        4.4.1 集团优势
        4.4.2 集团劣势
        4.4.3 集团机会
        4.4.4 集团威胁
    4.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4.5.1 EFE矩阵设置规则
        4.5.2 矩阵参数设定及评价
    4.6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4.6.1 IFE矩阵设置规则
        4.6.2 矩阵参数设定及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W集团总体发展战略
    5.1 发展战略选择
        5.1.1 战略选择过程
        5.1.2 战略选择结果
    5.2 总体发展战略
        5.2.1 愿景使命
        5.2.2 思路定位
        5.2.3 战略目标
        5.2.4 核心能力
        5.2.5 业务评估
        5.2.6 实施构想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W集团业务发展战略
    6.1 基础业务发展战略
        6.1.1 发展思路
        6.1.2 发展目标
        6.1.3 实施路径
    6.2 战略业务发展战略
        6.2.1 发展思路
        6.2.2 发展目标
        6.2.3 实施路径
    6.3 新兴业务发展战略
        6.3.1 发展思路
        6.3.2 发展目标
        6.3.3 实施路径
第七章 W集团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7.1 提升企业形象
    7.2 加强产品研发
    7.3 推进业务协同
    7.4 健全人力资源
    7.5 建设服务平台
    7.6 实施动态管控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W集团发展战略关键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W集团业务评估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物流怏递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新就业形态
        (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三)物流快递员
        (四)劳动者的工会权利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劳权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工会理论
    五、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六、本文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群体现状及其工会权利保障政策
    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群体现状
        (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总体情况
        (二)新就业形态下我国以及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的情况
    二、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政策
        (一)相关法律规定
        (二)相关政策文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指标的构建
        (一)指标生成的依据
        (二)调查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三)调查指标体系的确定
    二、调查工具的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抽样方法的设计
    四、调查方案的实施
        (一)调查问卷的实施情况
        (二)访谈提纲的实施情况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调查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汇总分析
    二、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二)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双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三、样本工会权利保障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
        (三)样本劳权认知与保障情况描述
        (四)回归结果分析
    四、样本调查的基本结论
        (一)样本群体基本情况的调查结论
        (二)样本群体工会权利保障情况的调查结论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的认知度低
        (二)快递员的工会权利保障度低
        (三)快递员参与工会的积极性不高
    二、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现有法律和政策的局限性
        (二)特殊的行业性质,快递末端不规范
        (三)快递员的个体特征及职业特点影响工会权利保障实现
        (四)工会维权与服务的基本职责尚未充分发挥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二)特殊性原则
        (三)实效性原则
    二、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快递员对工会权利保障意识
        (三)完善快递工会建设,推进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的实现
    三、完善上海市物流快递员工会权利保障具体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一)快递员加入工会具有潜在的较大需求
        (二)具备良好的实验基地
        (三)具有一定的经费支持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成果
致谢

(4)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解释
        1.2.1 技术革命与技术-经济范式
        1.2.2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范式
        1.2.3 演化与演进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篇章结构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主要劳动关系演化理论评述
    2.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1.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框架
        2.1.2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评述
    2.2 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演化理论
        2.2.1 马克思对劳资矛盾变化趋势的辩证分析
        2.2.2 马克思主义的劳资关系演化理论框架
        2.2.3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评述
    2.3 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3.1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3.2 新熊彼特学派的劳动关系演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革命演进中的劳动关系变迁
    3.1 技术革命、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范式
        3.1.1 三次技术革命浪潮
        3.1.2 劳动关系及其衡量方式评述
        3.1.3 劳动关系范式及其特征
    3.2 从工业革命爆发至今的劳动关系变迁
        3.2.1 劳动关系变迁概述
        3.2.2 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概述
        3.2.3 电气革命的劳动关系概述
        3.2.4 信息革命爆发以来的劳动关系演化
    3.3 技术革命演进中的劳动关系变迁特征
        3.3.1 劳动关系随着技术革命的演进而跨越式进步
        3.3.2 劳动关系的发展在特定时期可能停滞或倒退
        3.3.3 政府干预劳动关系发展愈发重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
    4.1 技术革命的演化阶段与演化规律
        4.1.1 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4.1.2 对技术革命浪潮的阶段划分
    4.2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制约因素
        4.2.1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
        4.2.2 动力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制约因素
    4.3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一般规律
        4.3.1 技术革命爆发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2 技术革命成长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3 技术革命扩张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4 技术革命成熟阶段的劳动关系演化规律
        4.3.5 劳动关系演化规律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革命推动劳动关系演化的历史证据
    5.1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1 工业革命爆发前夕英国的劳动关系概述
        5.1.2 工业革命爆发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3 工业革命成长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4 工业革命扩张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1.5 工业革命成熟阶段英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 电气革命时期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1 电气革命爆发前夕美国的劳动关系概述
        5.2.2 电气革命爆发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3 电气革命成长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4 电气革命扩张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2.5 电气革命成熟阶段美国的劳动关系演化
    5.3 信息革命中劳动关系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5.3.1 “机器-劳工替代”机制方面的原因
        5.3.2 “劳工-雇主博弈”机制方面的原因
        5.3.3 “国内-国外投资”机制方面的原因
        5.3.4 意识形态和政府调控方面的原因
        5.3.5 劳动关系不平衡发展原因的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劳动关系演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6.1 基于主成分模型的劳动关系量化研究
        6.1.1 量化劳动关系的方法选择
        6.1.2 主成分模型原理概述
        6.1.3 指标选取、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检验
        6.1.4 主成分模型的结果
    6.2 劳动关系同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2.2 变量描述、平稳性与协整关系检验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3 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机制检验
        6.3.1 理论框架回顾与实证研究假设
        6.3.2 变量说明与实证模型设计
        6.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6.3.4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技术追赶进程中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
    7.1 中国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历程及其阶段
        7.1.1 技术-经济范式与技术-经济范式追赶
        7.1.2 中国对电气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1949-2001年
        7.1.3 中国对信息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追赶:2002年至今
    7.2 中国技术追赶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
        7.2.1 追赶电气革命进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
        7.2.2 追赶信息革命进程中我国劳动关系的分化
        7.2.3 中西方劳动关系演化的比较
    7.3 中国劳动关系演化的动力机制及政府调节
        7.3.1 中国的“机器-劳工替代”机制及其政府调节
        7.3.2 中国的“劳工-雇主博弈”机制及其政府调节
        7.3.3 中国的“国内-国外投资”机制及其政府调节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劳动关系演化机制的实证检验
    8.1 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中国劳动关系量化研究
        8.1.1 变量选取、描述性统计与模型检验
        8.1.2 主成分分析过程与结果
    8.2 研究假设、实证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8.2.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8.2.2 实证模型设计
        8.2.3 变量说明
    8.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平稳性与协整关系检验
        8.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8.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8.3.3 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
    8.4 调节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8.5 中国政府劳动关系干预政策的效果检验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智能时代劳动关系的演化方向及转型政策
    9.1 智能时代的劳动关系演化趋势展望
        9.1.1 灵活就业、线上工作、多份兼职和自主创业逐渐普及
        9.1.2 劳动者收入多元化,普遍由工资收入和资产收益组成
        9.1.3 劳动条件进一步改善,更加人性化并且更加富有弹性
        9.1.4 管理方式将向扁平化、虚拟化、民主化、弹性化转变
        9.1.5 教育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线上教育将得到广泛认可
        9.1.6 在政府推动下,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福利水平提高
        9.1.7 智能时代的劳动关系稳定性分析
    9.2 智能技术对劳动关系演化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2.1 智能技术对“机器-劳工替代”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2.2 智能技术对“劳工-雇主博弈”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2.3 智能技术对“国内-国外投资”机制的影响及挑战
    9.3 智能时代政府促进劳动关系平稳转型的政策建议
        9.3.1 政府调节“机器-劳工替代”机制的政策建议
        9.3.2 政府调节“劳工-雇主博弈”机制的政策建议
        9.3.3 政府调节“国内-国外投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社会性别视角下日薪制女工权益保护研究 ——以花都区狮岭镇皮具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2.3 关键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视角与分析范式
        1.4.1 社会性别研究下的女性主义视角
        1.4.2 交叉性分析范式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路径
第二章 非正规就业:狮岭镇皮具产业中的日薪劳务市场
    2.1 珠三角地区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背景
    2.2 狮岭镇皮具产业的状况
    2.3 日薪工群体产生的土壤
        2.3.1 狮岭镇皮具产业订单生产的转变
        2.3.2 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现象
        2.3.3 用工方的道德风险与用工需求
        2.3.4 劳动者所处的产业环境
    2.4 日薪劳务市场的特点
        2.4.1 日薪劳务市场有序化
        2.4.2 日薪劳务市场管理规范化
        2.4.3 日薪劳务市场中计件单价协商化
        2.4.4 日薪劳务市场中给付方式的即时性与雇佣关系的临时性
第三章 脆弱的权益:日薪劳务市场中的女工
    3.1 资本与制度设置双重作用的结果
        3.1.1 工人过度劳动
        3.1.2 留不下的城市
        3.1.3 集体保护的缺失
    3.2 资本与父权双重作用的结果
        3.2.1 去技术化导致难以向上流动
        3.2.2 生产与家庭照顾的双重负担
    3.3 资本、制度设置、父权多重作用的结果
        3.3.1 回不去的乡村
        3.3.2 《劳动法》执行中的“次标准”
        3.3.3 家庭功能与情感诉求的缺失
第四章 同意的计算:日薪制与女工权利意识
    4.1 规避制度设置缺失带来的收入风险
    4.2 摆脱资本的形象建构与剥削
        4.2.1 争取自由与被尊重的权利
        4.2.2 讨价还价以争取更高计件单价
    4.3 摆脱父权对于女性主体性的抑制
        4.3.1 平衡家庭与生产的关系
        4.3.2 扩大弱势女性的就业空间
    4.4 同意的计算
第五章 日薪女工群体权益保护可能的方向
    5.1 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权益保护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5.2 日薪女工群体权益保护的可能方向
        5.2.1 尝试制度性改革
        5.2.2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5.2.3 动员社会组织力量
        5.2.4 培育女工权利意识
结论及反思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6)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国内发展和研究现状
        1.2.2 我国劳务派遣地区分布情况
        1.2.3 我国行业和职业岗位分布
        1.2.4 国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综述
    2.1 多种用工方式含义及特征
        2.1.1 用工方式的含义
        2.1.2 多种用工方式的特点
        2.1.3 用工方式分类及分析
    2.2 劳务派遣含义及特征
        2.2.1 劳务派遣的含义
        2.2.2 劳务派遣特征
    2.3 劳务派遣的组成关系结构研究
    2.4 劳务派遣的方法思考
    2.5 劳务派遣的人员界定
    2.6 劳务派遣权利与义务的分析
    2.7 适合进行劳务派遣的企业界定
    2.8 劳务派遣工作流程设计
    2.9 劳务派遣制用工的优势分析
        2.9.1 用工单位的制度收益
        2.9.2 劳动者主体(派遣员工)的制度收益
        2.9.3 社会的制度收益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现存问题研究
    3.1 电力企业多种用工形式与劳务派遣模式研究
        3.1.1 电力系统多种用工形式分析
        3.1.2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模式分析
    3.2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存在问题分析
    3.3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4.1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发展趋势研判
    4.2 电力企业发展劳务派遣的对策研究
        4.2.1 跨越各种用工模式之间的壁垒
        4.2.2 为劳务派遣工建立人才库
        4.2.3 完善培训体系,为劳务工提供培训机会和渠道
        4.2.4 派遣机构资质评定与管理
        4.2.5 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及薪酬体系
        4.2.6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4.3 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实操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分析
        4.3.1 重视安全及健康保护
        4.3.2 规范主体劳动合同的建设
        4.3.3 强化人才的主体地位
        4.3.4 重视人性关怀、做好精细化管理
        4.3.5 改变观念、择“适”选择
    4.4 分析某供电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转变
        4.4.1 用工思路和原则
        4.4.2 业务外包范围的界定
        4.4.3 人员劳动关系、组织机构及管理界面划分
        4.4.4 费用测算
        4.4.5 实施步骤
        4.4.6 业务外包实施的预期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1章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1.1 农民工的概念
        1.1.1 农民工的内涵
        1.1.2 农民工形成与演化的基本脉络
        1.1.3 在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
        1.1.4 新生代农民工
    1.2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现代劳动价值论对劳动力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理论规定
        1.2.2 中国经济矛盾条件下的农民权利探讨
        1.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1.2.4 合作社的一般概念
        1.2.5 启示
第2章 农民工个体性就业造成的社会问题及其成因
    2.1 个体性就业是中国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途径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2.1.2 农民工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有现象
        2.1.3 农民工个体性就业方式
    2.2 农民工个体性就业形成的社会危局
        2.2.1 个体性就业的缺陷
        2.2.2 个体性就业方式导致农民工在社会中的被动地位
        2.2.3 个体性就业方式带来的社会问题
    2.3 农民工个体性就业的自身条件:素质技能较低
        2.3.1 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2.3.2 农民工小农意识强而主体意识差
        2.3.3 较低的素质技能制约了农民工就业的领域和层次
    2.4 农民工个体性就业的社会条件:没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2.4.1 现有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收入提高的制约
        2.4.2 农民工的劳动力所有权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证
        2.4.3 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不充分
        2.4.4 农民工没有与市民相同的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权利
第3章 农民工现有“组织化”就业渠道的缺陷
    3.1 “包工头”对农民工劳动力占有权的包揽和对农民工的剥削
        3.1.1 “包工头”是农民工公民权不充分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3.1.2 “包工头”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3.1.3 “包工头”对就业信息和渠道的垄断
        3.1.4 “包工头”包揽农民工劳动力占有权与雇主进行劳动力使用权交易
        3.1.5 “包工头”对农民工的剥削
    3.2 农民工“劳务派遣公司”的作用及农民工的被动地位
        3.2.1 农民工“劳务派遣公司”:“包工头”的企业化
        3.2.2 现有“劳务派遣公司”的几种运作模式
        3.2.3 农民工“劳务派遣公司”的作用
        3.2.4 农民工面对“劳务派遣公司”时的被动地位
    3.3 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形式的“劳务中介机构”
        3.3.1 “劳务中介机构”:出卖劳务信息,介绍农民工就业的企业
        3.3.2 “劳务中介机构”的短期行为与局限
        3.3.3 农民工与“劳务中介机构”的矛盾
    3.4 农民工工会组织的不健全
        3.4.1 工会是“工人以劳动力占有权集合的自主组织”
        3.4.2 大部分农民工不能自主组织、参加工会
        3.4.3 “包工头”为领导的农民工“工会”
        3.4.4 由雇主领导的“工会”
    3.5 农民工自组织的缺陷
        3.5.1 农民工自组织的现状
        3.5.2 农民工自组织的窘境
第4章 劳动合作社是农民工就业组织化的有效方案
    4.1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性质
        4.1.1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农民工以集合的劳动力占有权为依托的自主联合就业组织
        4.1.2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与其它类似经济组织的区别
        4.1.3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功能
        4.1.4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地位
    4.2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作用
        4.2.1 变个体性就业为自主联合就业
        4.2.2 企业用工环境的改善
        4.2.3 职业教育的再造
        4.2.4 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4.2.5 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4.3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意义
        4.3.1 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
        4.3.2 新的社会力量在融合中得以发展
        4.3.3 劳资对抗变成劳资妥协
        4.3.4 发展社会主义因素的新路径
第5章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构建和运行
    5.1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构建
        5.1.1 组建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1.2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组建方法
        5.1.3 组建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路径设计
    5.2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结构
        5.2.1 组织原则
        5.2.2 组织架构
        5.2.3 决策程序
    5.3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5.3.1 运营资金的来源
        5.3.2 对社员个人的管理
        5.3.3 对社员单位的约束
        5.3.4. 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
        5.3.5 其他方面的合作机制
    5.4 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发展形式
        5.4.1 建立农民工社员个人发展基金制度
        5.4.2 基金的使用
        5.4.3 以基金开办农民工公益事业
        5.4.4 以基金入股进行实业投资
第6章 国家对农民工劳动合作社应提供的政策支持
    6.1 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构建中的定位
        6.1.1 国家在推进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构建中的政治角色
        6.1.2 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构建中的作用
        6.1.3 政府在推进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构建中的职责
    6.2 政治支持
        6.2.1 坚持党对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领导
        6.2.2 拓宽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民主参与渠道
        6.2.3 在农民工劳动合作社内部发展工青妇组织
    6.3 法律支撑
        6.3.1 明确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法律定位
        6.3.2. 制订农民工劳动合作社法
        6.3.3 完善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配套法规
    6.4 经济政策支持
        6.4.1 对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财政补贴
        6.4.2 对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税收优惠
        6.4.3 对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金融扶持
        6.4.4 对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的人才培育
参考文献
附录:世界各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和教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西部民族地区相关概念
        1.2.2 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
        1.2.3 旅游经济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假定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1.1 西方早期劳动力转移理论
        2.1.2 马克思的人口迁徙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2.1.3 “推—拉理论”及后人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
        2.1.4 二元结构论——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阐释
        2.1.5 以舒尔茨、斯塔克等为代表的其他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国内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研究
        2.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
        2.2.4 文化和宗教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2.3 旅游经济与劳动就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1 旅游经济效应
        2.3.2 旅游乘数理论
        2.3.3 TSA与OECD旅游就业模型
        2.3.4 旅游经济与劳动力就业理论
    2.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
        2.4.1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
        2.4.2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
        2.4.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
    2.5 文献综述分析与评价
        2.5.1 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导向问题,经济利益是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根源,也是解决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根本出路
        2.5.2 劳动力转移没有普适性的固定模式,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应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色化的最佳模式
        2.5.3 劳动力是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劳动力转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全面考虑宗教、文化、社会等对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
        2.5.4 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设计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模式和转移路径
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与理论修正
    3.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3.1.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3.1.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现状
        3.1.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
        3.1.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就业现状
    3.2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3.2.1 区域环境的特殊性
        3.2.2 城乡差异的特殊性
        3.2.3 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3.2.4 制度背景的特殊性
    3.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局限
        3.3.1 民族地区“推—拉”力量格局特殊
        3.3.2 民族地区异地转移的负面因素突出
        3.3.3 民族地区“成本—收益”决策复杂
        3.3.4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合成悖论”
    3.4 均衡城乡就业流动推拉力量格局——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推—拉”模型的修正
        3.4.1 经典的“推—拉”机制劳动力流动理论
        3.4.2 推—拉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4.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反推拉”模型
    3.5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转移经典二元结构模型的修正
        3.5.1 刘易斯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模型
        3.5.2 刘易斯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5.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型
    3.6 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成本”预期——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3.6.1 托达罗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3.6.2 托达罗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3.6.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成本”模型
4.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旅游经济发展
    4.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发展与历史进程
        4.1.1 第一阶段(1979—1983年)向农业深度发展转移阶段
        4.1.2 第二阶段(1984—1988年)高速转移阶段
        4.1.3 第三阶段(1989—1991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
        4.1.4 第四阶段(1992—1996年)超常转移阶段
        4.1.5 第五阶段(1996—1997年)调整重组阶段
        4.1.6 第六阶段(1998—今)劳动力转移新阶段
    4.2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现实挑战
        4.2.1 如何将西方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转型期社会经济相结合
        4.2.2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多重不平衡问题
        4.2.3 如何解决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出的悖论
        4.2.4 如何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的两难问题
        4.2.5 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异地转移为主向异地、就地转移相结合
        4.2.6 如何结合“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求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最佳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4.3 发展旅游经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4.3.1 从转移地域看,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异地转移”向“就地转移”转变,减少城乡社会矛盾和城镇就业压力
        4.3.2 从转移产业看,将引导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充分发挥旅游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4.3.3 从转移模式看,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其自身“造血机能”培育和“后发优势”建立
        4.3.4 从转移主体看,可吸纳民族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避免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出和“农村空洞化”等社会矛盾
        4.3.5 从转移效果看,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建设,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5.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
    5.1 阶段特征
        5.1.1 人力资源素质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
        5.1.2 产业结构由单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5.1.3 地域结构由中心集中逐步向周边扩散发展
    5.2 人口特征
        5.2.1 性别比例比传统转移方式更加均衡
        5.2.2 年龄构成突破高度集中的传统分布
        5.2.3 就业人员受教育培训程度相对较高
    5.3 地域特征
        5.3.1 以本区域就地转移和周边民族地区异地转移为主
        5.3.2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小城镇成为异地转移重点
        5.3.3 与周边或其他地区间跨区域流动呈双向或多向关系
    5.4 地位特征
        5.4.1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仍然偏低
        5.4.2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收入有所增加
        5.4.3 劳动力转移旅游经济中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
        5.4.4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后续矛盾较为缓和
6.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效应
    6.1 经济效应
        6.1.1 增加经济收入
        6.1.2 调整产业结构
    6.2 社会效应
        6.2.1 改变就业结构
        6.2.2 影响人口结构
        6.2.3 影响教育结构
        6.2.4 影响婚姻家庭结构
    6.3 文化效应
        6.3.1 促进文化交流
        6.3.2 实现文化保护
        6.3.3 推动文化发展
    6.4 生态效应
        6.4.1 保护自然环境
        6.4.2 节约自然资源
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障碍
    7.1 旅游开发浅层性明显,劳动力有效吸纳不足
        7.1.1 旅游产品的相似性和低层次竞争
        7.1.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低容量限制
        7.1.3 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和风险隐忧
    7.2 旅游产业关联度较低,旅游就业乘数比较小
        7.2.1 产业水平较低,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发展不足
        7.2.2 产业联动不足,产业结构和质量有待升级
        7.2.3 旅游设施滞后,影响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
    7.3 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小,劳动力吸纳总量不大
        7.3.1 旅游经济规模小,拉动就业作用有限
        7.3.2 旅游开发难度大,吸引投资力度较小
    7.4 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7.4.1 不同地区间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7.4.2 同一地区内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8.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8.1 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有效推动劳动力转移
        8.1.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
        8.1.2 延伸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经济乘数效应
        8.1.3 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扩大旅游就业规模
    8.2 重视旅游城镇建设,打造劳动力转移平台
        8.2.1 科学规划,完善旅游城镇支撑服务功能
        8.2.2 打破城乡分割,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8.2.3 依托城镇发展特色经营,充分吸纳就业转移
    8.3 实施旅游扶贫联合化,优化劳动力转移分布及结构
        8.3.1 合理定位,找准最佳旅游开发类型
        8.3.2 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旅游扶贫模式
        8.3.3 适度引资,最大化就地转移的拉动效应
        8.3.4 多方培育,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主体作用
    8.4 加强人力培训及政策支持,提升劳动力转移续动力
        8.4.1 加快知识化进程,提高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8.4.2 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就业转移与信息分享
        8.4.3 加强旅游就业引导,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8.5 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保证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
        8.5.1 重视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8.5.2 充分重视社区利益主体,鼓励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
        8.5.3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分配机制,保证对社区的就业拉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ALMPs)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述
    第二节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判断标准
    第三节 我国ALMPs的内容判定
    第四节 ALMPs实施情况的国际比较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ALMPs的失业治理作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行为理论
    第二节 归因理论
    第三节 政府干预理论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实施ALMPs的现实基础——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就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失业现状分析
    第三节 劳动力的供需情况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ALMPs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一)——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数据分析
    第二节 模型的选择和设计
    第三节 模型检验及结果输出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ALMPs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二)——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定位于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第二节 定位于改善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第三节 在劳动力供给两方面同时发挥作用的政策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启示
    第三节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建省再就业问题调查
附录2 关于提高福建省就业组织化程度的调查问卷
后记

四、劳务型企业成为就业新渠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巨型平台的崛起与普通劳动者危机应对研究[J]. 石培培,刘玉书. 云南社会科学, 2021(06)
  • [2]W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余芳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工会权利保障研究 ——以上海市物流怏递员为例[D]. 朱婉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技术革命推动的劳动关系演化研究[D]. 刘思源.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6)
  • [5]社会性别视角下日薪制女工权益保护研究 ——以花都区狮岭镇皮具行业为例[D]. 祝子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电力企业劳务派遣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陈曦.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 [7]农民工劳动合作社研究[D]. 李南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8]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4)
  • [9]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在治理失业中的作用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吴晓琪. 厦门大学, 2009(11)
  • [10]山东对外开放30年[A]. 赵丽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 2008

标签:;  ;  ;  ;  ;  

劳动型企业成就业新渠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