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2例慢性重型肝炎诱发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向丹丹[1](2019)在《63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各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1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3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63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49例、女14例,年龄2169岁,其中位年龄为45岁。2.病因学及临床类型:(1)63例中,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者59例,占93.6%(59/63),其中甲型肝炎1例、乙型肝炎52例、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者1例、乙型肝炎合并戊型肝炎者1例、丙型病毒肝炎1例、戊型病毒性肝炎3例,自身免疫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占1.6%(1/63),原因不明的肝功能损害3例,占4.8%(3/63)。(2)63例中,急性肝炎6例,占9.5%(6/63),全部为急性黄疸型;慢性肝炎者15例,占23.8%(15/63)其中,中度肝炎2例、重度肝炎13例,肝硬化者6例,占9.5%(6/63),肝衰竭36例,占57.1%(36/63),其中急性肝衰竭1例,亚急性肝衰竭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21例,慢性肝衰竭12例。3.症状和体征:63例患者中,有腹痛症状者31例;有恶心和(或)呕吐者32例;有发热者3例,均为低热,仅1例为39°C,有腹泻者1例;12例患者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表现,仅常规腹部彩超及查血脂肪酶、淀粉酶确诊。3例患者有肌紧张,36例患者有腹部压痛,20例患者有反跳痛,29例患者无明显腹部体征;6例患者既无急性胰腺炎症状也无急性胰腺炎相关体征。4.预后63例患者中,28例患者死亡或自动出院,35例患者好转后出院。63例中,6例急性肝炎全部好转出院;15例慢性肝炎中,好转出院者14例,自动出院或死亡者1例;6例肝硬化患者全部好转出院;36例肝衰竭患者中,好转出院者9例,自动出院或死亡者27例,占75%(27/36)。结论:1.相比较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性肝炎(占93.6%)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2.急性胰腺炎作为肝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与肝炎临床类型相关,肝衰竭患者(占57.1%)更易并发急性胰腺炎,预后也更差(自动出院或死亡者占75%);3.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者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使得急性胰腺炎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延误患者病情,影响预后。
王挺帅[2](2018)在《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的临床转归,并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1.临床观察部分: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按《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在研究过程中共有10例患者因依从性差、失访等原因出现脱落,余下共190例患者,治疗组95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肝功能(TBiL、DBiL、ALT、AST、ALB)、肾功能(Cr、BUN)、凝血功能(、PTA、INR),HBV-DNA水平,MELD评分及预后转归。2.危险因素分析部分:将最终纳入的19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按其转归,分为肝衰竭组(Failure组,11例),未进展为肝衰竭组(Improvement组,179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抗病毒史、基线HBV DNA水平、MELD评分、TBiL、DBi L、ALT、ALB、Cr、BUN、PT、PTA、INR的差异,找出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进展为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临床观察部分:在肝功能水平上: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LB水平在治疗后1w较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ALT、AST、TBiL、DBiL水平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功能上: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PT、INR在4w、12w水平降低,PTA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4w、12w的PT、PTA、INR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ELD评分上: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MELD评分在4w、12w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4w、12w的MELD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转归上:经4周治疗及12周随访后,对照组发生肝功能衰竭共计8人(8.43%),病情好转的共计87人(91.57%);治疗组发生肝功能衰竭共计3人(3.16%),病情好转的共计92人(96.84%);治疗组肝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危险因素分析部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5岁、HBV DNA≥105 IU/ml、MELD评分、TBiL、PT、PTA和INR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上述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TBiL、PT为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TBi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95%可信区间为(0.840,0.974);P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可信区间为(0.794,0.938);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得出:TBiL诊断价值较高,DBiL、INR、PT、MELD诊断价值中等,病毒、年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1.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MELD评分,降低死亡率,疗效确切,且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可靠,有临床推广的价值。2.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进展为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HBV DNA≥105IU/ml、MELD评分、TBiL、PT、PTA和INR;TBi L、PT为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患者进展为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宋铭悦[3](2013)在《舌象的动态变化与慢重肝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探讨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舌象的动态变化(对苔色、舌苔面积及厚薄、舌体的大小、舌质颜色进行评分积分)与相关危险因素(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中医症状体征)的临床研究,以此判断舌象的动态变化在判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2011年5月-2012年11月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80例,根据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好转组与死亡组,将患者的舌象动态变化情况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积分,并同步记录患者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数值,将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年龄、发病至入院前的时间、舌象积分、症状体征积分及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并以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预后好转和死亡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好转组与死亡组对比发现,慢重肝肝胆湿热证患者年龄与预后关系不明显(P>0.05);患者发病至入院前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患者舌象积分、症状体征积分、TBIL越高,死亡率越高,患者PA、PTA、sTC越高,死亡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与患者生存预后有关的指标为舌苔黄腻程度、舌质颜色、腹胀、黄疸、乏力、PA、PTA、TBIL。结论: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舌象的动态变化与症状体征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同等重要,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刘慧敏[4](2013)在《解毒凉血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 us 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是在HBV导致的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本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我国HBV-ACLF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和预后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和结局分析,疾病早期准确、客观地判断患者预后,积极探索、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HBV-ACLF研究的重要课题。[目的]1.系统了解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总体病死率及不同分期患者的病死率、生存时间的分布特点及对预后判断有价值的临床指标。2.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基于解毒凉血法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3.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不同预后及中西医治疗后患者间差异蛋白质的表达,为揭示HBV-ACLF的发病机制、寻找判断疾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以及为进一步研究解毒凉血方治疗HBV-ACLF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1.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9月-2012年12月间确诊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Epidata数据库,将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诱因、基础疾病、疾病分期、不同预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将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HBV-ACLF患者预后相关的指标,并以前瞻性队列验证和评估该指标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2.采用开放式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按照2:1的比例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予西医内科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解毒凉血方加减,治疗8周,随访40周,评估患者治疗后和随访至48周时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3.采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死亡者和生存者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后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的表达,运用凝胶电泳法分离、去除高丰度的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用ITRAQ试剂标记各组肽段后进行质谱检测,Q-EXACTIVE质谱仪检测肽段信号,Protein Discovery软件分析质谱数据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通过生物信息库检索和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具体生物学功能。[结果]1.共纳入316例HBV-ACLF患者,男女比例为5.58:1,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药物的不正确使用是诱发HBV-ACLF的主要原因,乙肝肝硬化继发ACLF的患者病死率高达64.12%。2.316例患者中死亡131例,发病两个月时总体病死率为41.5%,疾病早期184例,病死率为27.17%;疾病中期76例,病死率为55.26%;疾病晚期56例,病死率为69.64%。3.接受抗病毒治疗者269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47例;抗病毒组病死率为39.03%,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为53.1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7)。4.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TBIL、PTA、NC、LC、NLR和MELD评分在生存组和死亡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BIL、NLR和MELD评分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年龄、TBIL、NLR和MEL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5、0.691、0.781和0.744,NLR和MELD评分AU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45。5.回顾性队列基线NLR≤2.36为阴性临界值,NLR>6.12为阳性界值,特异度为90.1%,敏感度为91.6%;57例基线NLR≤2.36的HBV-ACLF患者中,第8周时生存率为86.0%(49/57例),61例NLR>6.12的患者生存率为19.7%(12/61例)。NLR比值介于2.36-6.12的患者生存率为61.22%(60/98例)。Log-rank检验显示三组间的生存率有显着差异(P=0.004)。6.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患者105例HBV-ACLF患者,中西医结合组64例,西医治疗组41例,治疗第48周两组总体病死率分别为21.88%和39.02%,P=0.026,基于解毒凉血法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能够显着降低HBV-ACLF中期患者的病死率(中西医结合组vs西医治疗组:25%vs64.7%, x2=8.749,P=0.003)。7.治疗第8周时,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治疗组总胆红素比较(中西医结合组:64.54±79.76vs西医治疗组:168.44±114.80,P=0.04)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第4周和第6周,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治疗组比较凝血酶原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MELD评分低于22.6患者中西医结合组病死率为15.0%(6/40),西医治疗组病死率15.8%(3/1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51); MELD评分介于22.6-29.9患者,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治疗组病死率为23.81%和58.82%,(P<0.05)。9.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比较,共鉴定出40个下调蛋白和10个上调的蛋白;HBV-ACLF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鉴定出24个上调蛋白和24个下调蛋白,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涉及能量代谢、细胞骨架、氧化应激、转化调控等方面。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治疗组比较,治疗后出现上调的蛋白质有4种,下调的蛋白质2种,表达消失的蛋白质3种。[结论]1.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能够降低HBV-ACLF患者病死率,积极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2.基线NLR是一个简便的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指标,其cut-off值分别为2.36和6.12。3.基于解毒凉血法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能够显着降低HBV-ACLF患者的病死率。特别是对于病情中期或MELD评分介于22.6-29.9之间或NLR≤6的患者,中医药应及早介入。4.在HBV-ACLF发生、发展过程中,上调或下调蛋白质涉及能量代谢、细胞骨架、氧化应激、转化调控等方面,其中:a) α1-酸性糖蛋白可作为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预后判断的标志。b)角蛋白可能参与了肝衰竭时肝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c)硫酸化糖蛋白在死亡组患者中显着下调,可能具有抑制肝细胞的凋亡的作用。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α2-巨球蛋白高表达,提示解毒凉血方可能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艾香英[5](2013)在《重型肝炎与HBV PreS区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及中医干预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重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和严重肝功能障碍以致肝功能突然减退或消失,迅速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肾功能损害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危急重症。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CSHB)约占全部慢性重型肝炎90.29%,临床证候复杂,变证兼夹证多,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存活者病情仍可多次反复,病死率高达60%-80%,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使病死率有所下降。既往研究提示HBV基因型、HBV核苷酸突变可能和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加重有关,但与CSHB之间的关系仍还不明确,少数研究提示可能和PreS区的基因突变缺失有一定的关系,但目前也未有定论。有鉴于此,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①临床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SHB患者的临床疗效;②实验研究,探讨HBV基因型、PreS区基因突变与CSHB发生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S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至2011年8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CSHB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主要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比较48周随访结束时两组的死亡率,分析CSHB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1)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在治疗后均得到显着改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组在降低TBIL上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在治疗后显着下降、白蛋白(albumin, ALB)明显升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和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 CHE)无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和肌酐(creatinine, Cr)水平在治疗前后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血氨(blood ammonia. BLA)水平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无发生明显变化,组间、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血小板(platelets, PLT)水平方面: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HBV DNA水平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为10.5%(2/19),对照组为17.6%(3/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显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在降低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及预防真菌感染上,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9)。(7)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差异显着(P<0.0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8)在临床疗效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3.7%(14/19)和47.4%(9/19),对照组分别为41.2%(7/17)和11.8%(2/17),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9)在病死率方面:在48周随访结束时,治疗组病死率为21.1%(4/19),低于对照组的41.2%(7/17),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在死亡相关因素方面:死亡组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水平显着偏低(P<0.01),Cr水平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明显偏高(P<0.05)。死亡组在所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高于存活组,在真菌感染、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上与存活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对CSHB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促进患者黄疸消退,减缓PLT下降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2) CSHB患者在基线时AFP水平越高则其预后相对越好;而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则预后相对越差。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探讨HBV基因型、PreS区基因突变与CSHB发生之间的关系,寻找与CSHB可能相关的特异性核苷酸突变位点。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12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oronic hepatitis B, CHB)43例、肝硬化患者(liver cirrhosis, LC)21例、肝细胞癌患者(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20例、CSHB患者36例(同第一部分研究病例)。共采集到血清样本232份,其中CSHB患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共采集到148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扩增HBV PreS基因并进行DNA测序。通过对比分析所有血清样本的HBV基因型分布、PreS区基因突变位点的发生率,探讨HBV基因型、PreS区基因突变与CSHB发生的关系。结果:(1)HBV基因型研究1)CHB组、LC组、HCC组、CSHB组的HBV基因型分布的组间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 CHB组、CSHB组以B基因型为主,LC组、HCC组以C基因型为主,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CSHB组与LC组、CSHB组与HCC组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B基因型与C基因型间的临床资料比较:CHB组中各指标在两基因型间的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中,C基因型中的HBV DNA和PLT水平高于B基因型(P<0.05和P=0.071); HCC组中,C基因型中的PLT水平更高、Cr水平更低,两基因型间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HB组中,C基因型中的HBeAg阳性率更高,TBA、ALT、ALB、CHE水平偏低,差异较为显着,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为:0.071、0.064、0.054、0.055和0.093)。3)基因B型与基因C型在CSHB患者的临床分期、临床疗效、死亡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CSHB组的HBV基因型纵向对比显示:9例临床治愈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基因型B→B/C→C型的改变。(2) HBV PreS区基因突变研究1)成功扩增PreS区基因片段的62份血清样本中,61份均发生了点突变,检出率在前5位的突变位点分别是:A2873(93.5%)、T3041(91.9%)、G3150(93.5%)、 A46(93.5%)、A49(64.5%)。四组患者的PreS区突变位点总数为:HCC组>CSHB组>LC组>CHB组,四组间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LC组与CSH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比较CSHB组与CHB组PreS区基因突变:A2875、C2901、C2910、C2922、A2951、G2962、A2964、C2980、 G2988、G3006、G3021、C3057、T3060、G3063、 A3066、G3069、C3097、G3102、T3108、G3156、T3169、A3171、G3186、C3191、 A20、T25、A27、C40、A76、G85、G87、C93、A96、A99、T105、G110、A127、 A132、T147共39个位点的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OR值均大于1。3)比较CSHB组与LC组PreS区基因突变:A2946、C3009位点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OR值小于1。4)比较CSHB组与HCC组PreS区基因突变:C3009、G3156位点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OR值小于1。5) PreS1区和PreS2区起始密码子缺失和突变分析:CSHB组中:PreS1区2例(8.3%,2/24), PreS2区8例(33.3%,8/24);CHB组中:PreSl区、PreS2区各1例(4.2%,1/24);LC组中:PreS2区2例(20%,2/10);HCC组中:PreS2区3例(75%,3/4)。四组患者均以PreS2区起始密码子缺失突变为主,CSHB组、HCC组的突变率都明显高于CHB组(前者P<0.05,后者P<0.01),OR值均大于1。6) CSHB死亡组与存活组在PreS区基因突变数及点突变率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7) CSHB组的PreS区基因突变纵向对比显示:3例CSHB患者在治疗前后突变位点数发生明显改变,CSHB-6:0周11个→4周70个;CSHB-9:0周10个→4周64个→24周9个;CSHB-15:0周69个→12周11个。结论:(1) CSHB患者的HBV基因型以B基因型为主,B基因型与C基因型的疾病严重程度相似,不同基因型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最终结局的影响无明显区别。(2)在治疗过程中,9例临床治愈的CSHB患者中,有2例出现HBV基因型由B→B/C→C的改变,基因型改变无加重患者病情。(3) CSHB组的PreS区基因突变数及多个位点的突变率明显高于CHB组,PreS区变异与CSHB发生密切相关。(4) CSHB患者的PreS区基因突变率在治疗期间可呈动态变化,在疾病进展期高,随着病情的好转,突变率下降,突变位点逐渐恢复。
张玥,张馨,王银玲,程岩,王寿明,王耀峰,高蕾,汪茂荣[6](2012)在《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7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观察组)与34例同期住院慢性重型肝炎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TBil、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更低、WBC计数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腹水及肝性脑病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0.01);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均超过3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进行侵袭性操作的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与肝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侵袭性操作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袁雪梅[7](2011)在《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重型肝炎是其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占全部病例0.2%~0.5%,据国内报道病死率高达50%~70%[1]。临床多表现为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
杨运娟,冯碧英,彭碧文[8](2011)在《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的影响。方法:对9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及潜在的诱因,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常规治疗护理的同病种病例90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消除和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要重视对肝性脑病诱发因素的评估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去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对防治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姚欣[9](20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我国重型肝炎的主要类型,发病率高,证候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调查及随访,揭示其证候分布特征,为建立《慢性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信息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并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前瞻性证候规律调查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的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病例调查,收集病历资料,对一般资料及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填写统一印刷的回顾性调查表,将结果统一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电话及户籍随访,建立《慢性重型肝炎回顾性病例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13.0医学统计软件,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布法、聚类分析等。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证候规律及预后情况。结果1对所有症状、体征、舌、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筛选出频率大于10%的证候,形成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舌脉的频数分布表。2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组意见,慢重肝中医证型可分为6类:第1类的特点为肝胆湿热共27例;第2类为脾虚湿困共23例;第3类为肝郁气滞血瘀共18例;第4类为肝肾阴虚共13例;第5类为脾肾阳虚共11例,第6类为热毒炽盛共6例。3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得出肝胆湿热型早期13例、中期9例、晚期5例;脾虚湿困型早期2例、中期13例、晚期8例;肝郁气滞血瘀型早期8例、中期7例、晚期3例;肝肾阴虚型早期1例、中期4例、晚期8例。脾肾阳虚型早期3例、中期4例、晚期4例;热毒炽盛型早期0例、中期1例、晚期5例。表明慢性重型肝炎证候分布是符合一定发展规律的。4探讨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得出脾虚湿困证胆红素指标较其它三型升高明显,表明湿热之邪容易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热毒炽盛证白蛋白明显异常,说明病情较重预后差。所有证型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说明慢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凝血机能差。5探讨中医证型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关系得出,随着中医证型由实转虚,临床疗效逐渐变差,治疗难度加大。6通过对2007年-2008年67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病死率及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肝肾阴虚型病死率高于肝胆湿热型,脾虚湿困型病死率高于肝郁气滞血瘀型,其它各证型之间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6类证型符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特点,慢性重型肝炎基本病机为湿热疫毒伤肝,致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浊毒内蕴,上干于脑,下扰于肾,导致肝脏形体实质败坏,形成虚实夹杂的局面。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及建立系统、规范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宁家辉[10](2009)在《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
二、72例慢性重型肝炎诱发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2例慢性重型肝炎诱发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63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的临床转归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标准 |
1.2.1 疾病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病例脱落 |
1.2.5 脱落处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数据统计 |
2.结果 |
2.1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肝功能情况比较 |
2.2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凝血功能比较 |
2.3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MELD评分比较 |
2.4 患者的预后转归 |
3.讨论 |
3.1 西医对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研究 |
3.1.1 西医对肝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
3.1.2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研究 |
3.2 中医对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研究 |
3.2.1 中医对肝衰竭病因病机的研究 |
3.2.2 “毒邪-毒浊”学说与肝衰竭“三重打击”学说间的关系 |
3.2.3 中医药对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
3.2.4 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研究 |
3.3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肝衰竭、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的研究 |
3.3.1 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的研究 |
3.3.2 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研究 |
3.4 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患者的临床转归研究 |
4.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数据统计 |
2.结果 |
2.1 对收集的变量指标进行赋值 |
2.2 Improvement组与Failure组的资料比较 |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ROC曲线的绘制 |
3.讨论 |
3.1 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
3.1.1 HBV和基因在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的影响研究 |
3.1.2 TBiL在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的影响研究 |
3.1.3 预警及预后评价指标在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的影响研究 |
3.2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意义 |
3.2.1 西医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意义 |
3.2.2 中医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的意义 |
3.3 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倾向期进展至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
4.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舌象的动态变化与慢重肝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 |
一、 观察资料及方法 |
(一) 观察对象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方法 |
二、 观察项目 |
(一) 舌象观察 |
(二) 症状体征观察、询问 |
(三) 肝功能检查 |
三、 治疗措施 |
四、 统计学方法 |
五、 观察结果 |
(一) 病例性别及年龄情况 |
(二) 年龄与预后的关系 |
(三) 发病至入院前间隔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
(四) 舌质颜色、舌体大小在好转组与死亡组间变化与比较 |
(五) 舌苔黄腻程度、舌苔面积厚度在好转组与死亡组间变化与比较 |
(六) 乏力、纳差积分在好转组与死亡组间变化与比较 |
(七) 腹胀、黄疸积分在好转组与死亡组间变化与比较 |
(八) PTA、sTC 在好转组与死亡组间变化与比较 |
(九) PA、TBIL 在好转组与死亡组间变化与比较 |
(十) 好转组舌象积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十一)死亡组舌象积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十二)好转组症状体征积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十三)死亡组症状体征积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十四)好转组与死亡组舌象积分与症状体征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
(十五)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结论 |
讨论 |
一、 舌诊是古今医家重要的诊疗手段 |
(一) 舌的构造与脏腑之间的联系 |
(二) 舌诊是古代医家重要的诊疗手段 |
(三) 现代医家在肝病诊疗活动中舌诊的应用研究 |
二、 祖国医学对慢重肝肝胆湿热证的认识 |
三、 现代医学对重型肝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
四、 慢重肝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与年龄、发病至入院前时间的相关性 |
五、 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与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 |
(一) 总胆红素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二) 总胆固醇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三) 前白蛋白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四)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六、 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与症状体征具有相关性 |
(一) 乏力程度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二) 腹胀程度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三) 纳差程度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四) 黄疸程度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七、 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与舌象动态变化具有相关性 |
(一) 舌质颜色的变化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二) 舌苔的苔质、苔色变化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三) 舌苔的面积、厚薄变化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四) 舌体大小的变化与慢性重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4)解毒凉血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 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预后判断 |
前言 |
第一节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判断 |
临床资料 |
结果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解毒凉血法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及疗效分析 |
前言 |
实验一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实验二 解毒凉血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主要结果 |
创新点 |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重型肝炎与HBV PreS区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及中医干预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1.1.1 中药汤剂口服 |
1.1.2 中成药口服 |
1.1.3 中药汤剂保留灌肠 |
1.1.4 中医药综合治疗 |
1.1.5 小结 |
1.2 HBV基因型、PRES区突变与重型肝炎的关系 |
1.2.1 HBV基因型与重型肝炎的关系 |
1.2.2 HBV基因PreS区突变与重型肝炎的关系 |
1.2.3 小结 |
第2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治疗方法 |
2.2.7 观察指标 |
2.2.8 疗效标准 |
2.2.9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基线资料分析 |
2.3.2 肝功能指标比较 |
2.3.3 肾功能指标比较 |
2.3.4 BLA比较 |
2.3.5 PLT比较 |
2.3.6 HBV DNA比较 |
2.3.7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3.8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2.3.9 临床疗效比较 |
2.3.10 病死率比较 |
2.3.11 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HBV基因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排除标准 |
3.1.3 标本采集 |
3.1.4 实验研究所需的主要仪器及试剂 |
3.1.5 血清HBV DNA提取 |
3.1.6 HBV DNA的巢式PCR扩增 |
3.1.7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一般资料比较 |
3.2.2 HBV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 |
3.2.3 B基因型与C基因型的临床资料比较 |
3.2.4 CSHB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临床分期比较 |
3.2.5 CSHB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疗效比较 |
3.2.6 CSHB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病死率比较 |
3.2.7 CSHB患者基因型的纵向比对 |
3.3 讨论 |
第4章 HBV PRES区基因突变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实验研究所需的主要仪器及试剂 |
4.1.3 HBV DNA提取 |
4.1.4 HBV PreS区扩增 |
4.1.5 PCR扩增产物纯化测序 |
4.1.6 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
4.2 结果 |
4.2.1 一般资料比较 |
4.2.2 PreS区基因突变位点分布 |
4.2.3 PreS基因突变数和基因缺失插入率比较 |
4.2.4 CSHB组与CHB组PreS区基因突变比较 |
4.2.5 CSHB组与LC组PreS区基因突变比较 |
4.2.6 CSHB组与HCC组PreS区基因突变比较 |
4.2.7 PreSl和PreS2区起始密码子缺失和突变情况 |
4.2.8 CSHB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的PreS区基因突变比较 |
4.2.9 CSHB患者PreS区基因突变纵向比较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临床研究 |
5.1.2 HBV基因型研究 |
5.1.3 HBV PreS区基因突变研究 |
5.2 创新点 |
5.2.1 临床方面 |
5.2.2 实验方面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不足之处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 |
二、方法 |
(一) 诊断标准 |
(二) 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病原诊断结果 |
三、治疗 |
四、治疗结果 |
讨 论 |
(7)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并发症的类型及其诱发因素 |
1.1 肝性脑病 |
1.2 腹水 |
1.3 出血倾向 |
1.4 电解质紊乱 |
1.5 肝肾综合征 |
1.6 继发感染 |
1.7 脑水肿 |
2 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
2.1 肝性脑病的护理干预 |
2.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2.1.2 指导饮食, 改善肠道内环境: |
2.1.3 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
2.1.4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
2.2 腹水的护理干预 |
2.3 出血倾向的护理干预 |
2.4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干预 |
2.5 肝肾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
2.6 继发感染的护理干预 |
2.7 脑水肿的护理干预 |
(8)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表1) |
3 讨 论 |
3.1 预防饮食不当诱发肝性脑病 |
3.2 防肠道氨的吸收增加而诱发肝性脑病 |
3.3 防感染诱发肝性脑病 |
3.4 防电解质紊乱诱发肝性脑病 |
3.5 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
3.6 细心观察病情, 发现肝性脑病早期症状 |
(9)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调察表内容 |
2.2 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3 观查指标 |
3.1 一般生命体征 |
3.2 实验室检测指标 |
3.3 中医症状、体征指标 |
4 数据处理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 |
1.2 中医诊断参考标准 |
2 病例入选标准 |
3 病例排除标准 |
4 疗效评价标准 |
结果 |
1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症状、体征表现 |
2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特点 |
3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关系 |
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 |
5 中医证型与临床疗效评价的关系 |
6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死率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 |
1.2 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 |
2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重型肝炎主证"黄疸"演变规律 |
4 正确认识中医病证发展规律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升华 |
5 量化分析在中医证候诊断研究中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四、72例慢性重型肝炎诱发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63例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D]. 向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 王挺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舌象的动态变化与慢重肝肝胆湿热证患者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宋铭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4]解毒凉血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D]. 刘慧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5]重型肝炎与HBV PreS区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及中医干预的疗效观察[D]. 艾香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分析[J]. 张玥,张馨,王银玲,程岩,王寿明,王耀峰,高蕾,汪茂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2(01)
- [7]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护理[J]. 袁雪梅. 河北医药, 2011(21)
- [8]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影响的研究[J]. 杨运娟,冯碧英,彭碧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12)
- [9]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与预后分析[D]. 姚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4)
- [10]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临床分析[J]. 宁家辉. 临床荟萃,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