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配体的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研究

雌激素受体配体的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研究

一、雌激素受体配体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钟姝凝[1](2021)在《β-葡萄糖苷酶对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人参作为传统中药的瑰宝,其医疗及保健功效显着,在药物和新资源食品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产生药效的物质基础,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含量占多数的称为主要人参皂苷,如人参皂苷Rb1,当其脱去部分/全部糖基后所得产物,称为稀有人参皂苷,具有更强的活性与更佳的生物利用度。β-葡萄糖苷酶具有催化烷基糖苷、芳基糖苷等分子糖链末端非还原性β-D-葡萄糖苷键水解的作用,可将糖基化的主要人参皂苷生物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发掘新型β-葡萄糖苷酶资源并对其相关性质及功能进行分析,阐明β-葡萄糖苷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与底物人参皂苷的结合与相互作用模式,探究稀有人参皂苷作为细胞核受体调节剂的构-效关系,对理解β-葡萄糖苷酶作用于非典型底物人参皂苷Rb1的作用机制,以及拓展稀有人参皂苷的生理活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以GH1家族中Paenibacillus polymyxa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Gen Bank:M60211.1),对密码子优化使其更易原核表达。随后对该基因序列bgl B进行基于PCR法的全基因合成,连接pET-28a(+)载体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bgl B,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30℃,220 rpm条件下,经IPTG诱导在菌体细胞破碎后的上清液中获得表达产物,即原核表达的重组β-葡萄糖苷酶。利用Ni-NTA层析法对粗酶液进行纯化,鉴定重组β-葡萄糖苷酶蛋白质单体的分子量为52 k Da,蛋白质浓度为0.479 mg/m L,纯度大于95%。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在线工具,分析目标β-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该酶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整体呈亲水性,分析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组成,三级结构模型合理,蛋白质结构中共含有4个磷酸化位点,发现9个开放阅读框中ORF2序列含有糖苷水解酶家族GH1的特征序列,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对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及进化关系分析,可知糖苷酶之间的同源性存在差异,其催化功能的活性中心依然保持高度相似性。总的来说,通过全基因合成及原核表达纯化,获得序列及结构信息明确的β-葡萄糖苷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理解该酶的进化关系、相关性质及功能。(2)利用多种光谱实验方法及分子模拟,探究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1相互作用模式,对纯酶、β-葡萄糖苷酶-人参皂苷Rb1复合物进行表征。荧光光谱分析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人参皂苷Rb1浓度的增加,β-葡萄糖苷酶的自发荧光减弱,其中的固有荧光氨基酸残基所处微环境发生变化。在280 nm波长处,峰值出现轻微蓝移,说明β-葡萄糖苷酶在基态更加稳定,获得Stern-Volmer方程(y=0.00754x+1.0984,R2=0.9941),猝灭常数KSV为8.37×103L/mol,速率常数Kq为8.37×1011L/mol×s,KSV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该过程属于静态猝灭。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了当△λ=15及60 nm时,由不同氨基酸残基引起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并与三维荧光光谱共同佐证了一致的结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Rb1浓度升高后,酶中Trp疏水基团被更多的包裹,酶-Rb1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共轭体系,二者之间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并增加新的π-π*跃迁。圆二色光谱分析了Rb1的加入与结合,使酶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LSPR分析了当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1形成稳定的1:1复合物时,平衡解离常数(KD)为5.24×10-4(±2.35×10-5)mol/L,ka为29.7(±6.62×102/mol×L-1×s),Kd为1.56×10-2(±2.17×10-5)/s。FTIR分析了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1复合物的结构变化。动态光散射分析了Rb1的加入使β-葡萄糖苷酶的流体力学半径与酶溶液的Zeta电位发生的变化。分子对接分析了人参皂苷Rb1与β-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构象(-8.9 kcal/mol)、结合位点、氢键作用及热点氨基酸残基。将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1复合物提交1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可知该体系整体波动较小,总结合自由能为-50.86kcal/mol,说明二者具有较好的结合。(3)在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探究,及酶对人参皂苷Rb1的生物转化分析中,测定了粗酶液经Ni-NTA柱纯化后,酶的比活力提高了15倍,得率为51.0%,水解p NPG比活力达到12.4 U/mg。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0.743 mmol/L和3.14×104μmol/min/mg。Kcat/Km为3.813×103/s/mmol/L,说明对典型底物p NPG具有更高特异性及催化效率,并探究了该酶的底物特异性及催化环境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结果说明该酶在pH范围3.0至9.5内具有活性,最高活力在pH 6.5;温度范围20℃至70℃内都有活性,于40℃具有最高活力。探究了金属离子及化学试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一价金属Na+、K+、Li+,二价金属Ba2+、Ca2+、Mg2+、Mn2+、Zn2+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影响轻微;三价金属Al3+及重金属Pb2+、Ag+的加入使酶活力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醇类及DMSO对该酶活力影响较小,而SDS及EDTA可以抑制80%以上的酶活。对酶学性质的了解,为后续对酶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建立了能够同时测定Rb1、Rd、F2、CK等人参皂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与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对人参皂苷的成分及结构组成进行判别。对于酶转化人参皂苷的反应过程,以单体标准品人参皂苷Rb1为底物,在最优条件下(pH 6.5;温度40℃;Rb1浓度1 mg/m L),酶活力10 U的重组β-葡萄糖苷酶可以转化底物人参皂苷Rb1,水解C-3位葡萄糖基及C-20位的β-D-吡喃葡萄糖基,转化路径为Rb1→Rd→F2→CK。催化反应72 h时,人参皂苷CK的产率为41.85%,人参皂苷的F2产率为20.57%,人参皂苷Rb1的总转化率为95.70%。(4)以人参皂苷的主要代谢产物及作为结构基础的四种人参皂苷,20(S,R)-原人参二醇[PPD(S,R)]和20(S,R)-原人参三醇[PPT(S,R)]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人参皂苷作为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构-效关系。重组质粒p GEX-4t-1-ERα-LBD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目标蛋白ERα-LBD,经SDS-PAGE分析其为62.8 k Da的可溶性蛋白质,即对应含有hERα配体结合域的GST融合蛋白。荧光偏振体外结合与竞争实验中,受试人参皂苷均表现出与hERα-LBD的剂量依赖性结合,Kd值在1260.64μmol/L-1716.19μmol/L之间,结合强度大小顺序为PPD(S)>PPD(R)>PPT(S)>PP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构建pc DNA3.1(t)-hERα质粒,将ERα的反应原件ERE装载于质粒ERE-luc上,并以p RL-TK质粒作为内参,以荧光信号比值(Fluc/Rluc)作为经标准化后的ERα转录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hERα被PPD(S,R)和PPT(S,R)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激活,能够上调由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最大增加4倍。人参皂苷在微摩尔浓度下可以激活ERα转录,表现出比E2(纳摩尔浓度)弱的效力。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了人参皂苷-hERα-LBD复合物中受体-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结合模式。分子对接结果与实验测定IC50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4),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可用于预测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对靶受体的结合效力。

王琦[2](2021)在《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对雌激素受体调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MPS)大鼠模型子宫指数、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抗氧化能力、血脂四项、血清激素及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亚型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模型的调节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为藏药的生物学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的方法构建MPS大鼠模型,将60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雌二醇组(OVX+E2)、二十五味鬼臼丸组(OVX+GJ),每组15只;假手术组和去卵巢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1mg/kg),二十五味鬼臼丸组给予二十五味鬼臼丸(0.36g/kg),连续灌胃8 w,进行相应指标检测:1)计算子宫指数(UI)与子宫内膜厚度。2)检测血清抗氧化能力与血脂四项。3)ELISA法检测血清E2、LH、FSH水平。4)利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查子宫组织中ERα、ERβ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OVX组比较,OVX+GJ组子宫指数、内膜厚度未见升高(P>0.05),T-SOD、CAT活力升高(P<0.05),MDA活力下降(P<0.05),TC、TG含量下降(P<0.05,P<0.01),LDL含量下降(P<0.05),HDL含量升高(P<0.05),E2水平升高(P<0.01),LH、FSH水平下降(P<0.05),子宫ERαm RNA与ERα蛋白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ERβ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ER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1.二十五味鬼臼丸未能增加MPS大鼠模型子宫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未造成子宫内膜增生的现象。2.二十五味鬼臼丸可升高MPS大鼠模型血清中T-SOD、CAT活力,降低MDA活力,表明二十五味鬼臼丸可改善MPS大鼠模型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能够降低TG、TC和LDL含量,升高HDL含量,可有效改善MPS大鼠模型血脂代谢水平,可能与对E2的调节作用有关。3.二十五味鬼臼丸可有效升高MPS大鼠模型血清中E2水平,降低LH、FSH水平,因此推测可能是通过HPOA轴负反馈实现的。4.二十五味鬼臼丸能够上调MPS大鼠模型子宫组织中ERβm RNA与蛋白表达,对ERα无明显影响,表明其具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因此推测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可能是二十五味鬼臼丸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分子机制之一。

于晶[3](2021)在《靶向雌激素受体的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2020年,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新发病例数最高的癌症。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和Ki-67等表达水平的差异,乳腺癌的主要分子分型有LuminalA型、LuminalB型、三阴型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为激素受体阳性的约有60-7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主要应用于术后预防复发和不适宜手术的患者,能够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主要应用药物包括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和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等。内分泌耐药是乳腺癌治疗中的主要阻碍,包括原发耐药和获得耐药。他莫昔芬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如ER表达缺失、ESR1突变,生长因子受体及相关通路变化、ERα36的高表达等。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在调控乳腺细胞增殖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与其配体(如雌二醇E2)结合后,再与共调节因子(Coregulator)结合形成ER-E2-Coregulator复合物来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该信号通路的调控出现异常时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根据ER水平变化,可将靶向ER的化合物分为激动剂、拮抗剂(包括雌激素受体下调剂)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还有许多作用机制新颖的化合物被报道,如ER共价拮抗剂、ER亚型选择性调节剂、作用于ER和其他靶点的双靶点化合物等。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融入药物研发过程中,能够降低成本和缩短研究时间。本文从受体和配体两个角度分析比较ER激动剂与拮抗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的结合情况和作用机制。他莫昔芬中的烯烃部分使其具有Z、E两种构型,而这两种构型具有相反的生理作用,Z构型为抗雌激素作用。1,2,3-三氮唑环频繁出现在抗菌、抗病毒和抗癌药物的分子设计中,其合成方法简便且收率高,还可与靶点蛋白形成氢键和偶极相互作用。用1,2,3-三氮唑环替换原烯烃部分,将其用作linker连接与ER结合域相互作用的活性结构部分,可能克服他莫昔芬及其活性产物因Z、E构型转换所致的不良反应和耐药问题。本研究基于ER及其小分子配体的结构特征和分子杂合等策略设计合成了22个化合物,通过竞争性亲和力测试确定化合物靶向于ERα,并初步完成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测试。其中,化合物CS030118不仅在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中表现出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而且对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系也具有一定活性。总体上,末端取代基为二甲氨基乙氧基的化合物大都表现出一定抗增殖活性,而且它们的结合亲和力和活性均与羟基取代位置有关。根据分子对接结果推测末端取代基为羟基或氢时,化合物可能为ERβ选择性激动剂,因而不能抑制ER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在本文中所合成的化合物的基础上,将继续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修饰,如将三氮唑环继续替换为其他五元环和对末端取代基进行探索,并通过结构生物学晶体解析分析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结合差异和实现对亚型选择性的优化。

顾雯雯[4](2021)在《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环境友好型PCNs衍生物设计及其风险调控》文中认为多氯萘(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PCNs)是一类基于萘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的化合物总称,共有75个同系物,因其在介质流体和绝缘体中的热稳定性而在历史上被广泛用作容器或变压器中的绝缘油、润滑油添加剂、电缆绝缘体及防腐剂等。尽管自1977年以来PCNs已被禁止,但在大气、水、土壤、沉积物及生物体内中仍然可以检测到PCNs的存在。研究表明,PCNs具有显着的生物毒性、生物富集性、环境持久性及远距离迁移性,因此2015年被认定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其中尤以生物毒性最为研究者所关注。但文献大多局限代表性同系物的相关研究,缺乏75种PCNs同系物的环境行为、调控及其内在环境特征的揭示,且多针对其中单一 POPs特性开展研究。此外,当前许多被禁用的污染物,由于它们特定的实用性能,人们开始研究并开发其替代品,但这些替代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环境问题,因此设计环境友好型绝缘油和阻燃剂即PCNs替代品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以PCNs的POPs特性为切入点,首先评价75种PCNs同系物的POPs特性大小,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PCNs各POPs特性大小的内在机理,再分别从源头控制、污染过程调控及末端治理等角度调控环境中已有的PCNs,开展PCNs环境行为控制研究,同时设计环境友好型新型PCNs绝缘油和阻燃剂(同时开展控制4项POPs特性的研究)。在污染物源头控制方面,首先基于PCNs生物毒性(logEC50)、生物富集性(logBCF)、远距离迁移性(logPL)及环境持久性(total-score)效应分别构建其POPs特性的传统单效应3D-QSAR模型,并基于此分别设计了 5、6、4、3种低毒性、低富集性、低迁移性及高降解性的新型PCNs衍生物分子,并同时保持与改性前同系物相近的绝缘和阻燃功能特性。此外,在各单效应模型基础上结合向量分析法构建了修正的多效应3D-QSAR模型,所建模型同时兼顾POPs的多种环境特性,打破了传统3D-QSAR模型只能进行单效应建模的局限性,并据此构建了一种集环境特性评价、实用性能评价及风险评价于一体的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材料修饰及筛选体系,基于所构建模型与筛选体系设计了 2种环境友好型且对人体风险低的高性能绝缘油和阻燃剂材料(PCNs替代品),其中有1种替代品已经脱离POPs的生物富集特性(logKow<5)。在污染过程调控方面,本研究以调控PCNs对人工养殖区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绿藻-大型溞-鱼)的复合毒性与工业污染区人体暴露毒性及健康风险为例,采用多效应2D-QSAR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揭示了 PCNs对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关键环节生物的复合毒性效应机制及其对人体多种内分泌干扰受体的联合干扰机制,并制定了 PCNs水生毒性在食物链中传递阻控的宏观调控方案以及预防工业污染区工作人员人体健康风险的辅食推荐方案。研究发现,PCNs对水生食物链各营养级的毒性效应均属于高毒性及极高毒性,且其属于非极性麻醉型和反应型化学品;PCNs分子与水生生物受体的结合能力是影响PCNs对生态系统食物链毒性的主要因素;改善溶剂化效应、脱氯加氢及分子吸附的外界刺激条件均可降低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PCNs的水生毒性效应,降幅分别为-66.26%--263.16%、-198.93%--323.98%及-189.24%--549.48%,食物链中营养级毒性阻控效果显着;PCNs分子自身的电子参数是影响其对人体内分泌干扰受体联合毒性效应的主要因素,且最低占据轨道能量ELUMO>轨道能量之差ΔE>最正密立电荷q+;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类物质可作为预防PCNs污染区工作人员健康风险的最佳推荐营养成分搭配方案,且不建议将富含乳球蛋白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及人参类物质一起食用。在污染物末端治理方面,采用基因工程与环境修复技术相结合方法构建了PCNs“源”与“汇”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有机联合修复体系,确定了促进植物-微生物体系通过多种修复方式同时高效修复不同PCNs污染土壤类型的调控方案,实现了 PCNs污染土壤的区域化调控。本研究采用修正的2D-QSAR模型构建兼顾植物-微生物多种修复方式的联合修复机理模型,突破了传统2D-QSAR模型只能进行单效应建模的局限性,同时改进了传统的同源建模方法,共设计4种集吸收、降解、矿化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修复蛋白,其修复效果提高了 12.07%-41.87%,并提出提高PCNs污染土壤的有机修复方案,修复效果在上述基础上有所提高(4.40%-7.26%)。本研究旨在为PCNs及其同系物、衍生物的POPs特性值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方法,并为实现PCNs污染的源头控制、过程调控及末端治理及环境友好型材料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实现清洁生产。

鲁丁强,庞广昌[5](2021)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尽管植物化学物、中草药和植物雌激素类化合物都具有丰富性、多样性,但是在结构和功能上却显示出很多共性——几乎都具有雌激素类功能。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植物雌激素类化合物均能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特别是ERα和ERβ相识别,进一步与核受体超家族形成互作网络,调节细胞核中基因的表达、修饰,从而控制机体的营养和能量代谢以及表观遗传适应。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些植物雌激素类化合物不仅可以控制慢速的以转录为基础的信号途径,还可以调节快速的以钙离子通道为基础的神经与内分泌信号途径,而后者需要依赖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GPR30/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就是构成两条信号途径的关键节点,本文将围绕GPER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功能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和展望。

李晓琦[6](2021)在《基于双混合雌激素受体筛查乳制品中雌激素干扰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雌激素干扰物(Estrogenic disrupting compounds,EDCs)是一类能够模拟人体内雌激素功能的外源性化合物,人类通过饮食摄入后在体内累积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干扰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奶牛在泌乳期产生的内源性雌激素、饲料中非法添加的激素类药物以及可能存在的植物雌激素等都会在乳制品中残留造成EDCs的污染。因此,乳制品EDCs的筛查和鉴定是乳制品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研究基础。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适配体和抗体等通常为EDCs检测的识别分子。适配体和抗体多识别单一目标物,ERα则存在检测种类不够多、识别能力不均一等问题。ERα和ER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是ER(Estrogen receptor,ER)的两种亚型,因羧基(-COOH)末端配体结合域氨基酸序列不同,配体选择性有所差异。因此,在EDCs筛查和检测中将ERα和ERβ组成双混合ER作为识别分子,有望扩大EDCs的识别范围,提高未知EDCs的筛查性能。同时,为降低乳制品基质的干扰、提高样品中未知EDCs的富集效果,将双混合ER作为识别材料制备的SPE柱用于样品中EDCs的富集纯化。第一章主要概述了雌激素及其干扰物、雌激素受体及两者的作用机制,概述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EDCs筛查方法研究现状。第二章建立了基于双混合ER的SPE柱样品前处理方法。比较了ERα、ERβ和双混合ER制备的SPE柱对强、中、弱雌激素活性的EDCs的吸附效果和识别范围。双混合ER对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己烷雌酚(Hexestrol,HES)、17α-雌二醇(17α-Estradiol,17α-E2)、雌酮(Estrone,E1)、2,2-双(4-羟苯基)-1,1,1-三氯乙烷(2,2-bis(4-hydroxyphenyl)-1,1,1-trichloroethane,HPTE)、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双酚A(Bisphenol A,BPA)和双酚B(Bisphenol B,BP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077 mg、0.064 mg、0.039 mg、0.051 mg、0.059 mg、0.011 mg、0.037mg、0.019 mg和0.022 mg。17β-E2、DES、HES、17α-E2、E1、HPTE和BPA与ERα的最大结合量大于ERβ,GEN和BPB与ERβ的最大结合量大于ERα,双混合ER对九种EDCs的吸附量均大于单一ER,对与ERα或ERβ结合力低的配体使用双混合ER更有优势,由此证实了双混合ER制备的SPE柱比单一ER对EDCs有更好的富集效果。第三章基于胶体金(Au nanoparticles,Au NPs)比色的原理以双混合ER为识别分子建立了EDCs筛查方法。比较了ERα、ERβ和双混合ER的Au NPs比色法对九种EDCs的检测限。结果得出,ERα对17β-E2、HES和DES的检测限为10-9 mg·m L-1,GEN为10-8 mg·m L-1,HPTE为10-7 mg·m L-1,E1、BPA和BPB为10-6 mg·m L-1,17α-E2为10-5 mg·m L-1。ERβ对HES、DES和BPB的最低检测限为10-6 mg·m L-1,对17β-E2、E1和BPA的最低检测限为10-5 mg·m L-1。其中,ERβ比ERα对GEN和BPB显色响应更明显。双混合ER相较于单一ER对E1和BPB的检测限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对九种EDCs检测的显色响应更明显,证实了双混合ER-Au NPs比色法可实现对不同种类的EDCs更全面的筛查。第四章借助基于双混合ER的SPE柱样品处理方法和Au NPs比色法对不同品牌乳制品中未知EDCs进行了筛查。17β-E2、DES、HES、17α-E2、E1、HPTE、BPA、BPB和GEN在乳制品中加标回收率在83.0%~108.0%,并在某一品牌的乳制品中检测到大豆苷元。证实了基于双混合ER的样品前处理和EDCs筛查联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宋雪晴[7](2020)在《基于乳腺癌分型和炎性微环境设计的Pt(Ⅳ)前药分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2011年St.Gallen专家共识首次透过形态学“现象”分析了分子“本质”,即根据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的表达差异,将乳腺癌分为不同亚型,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这一突破性进展对于临床精准治疗方案的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受肿瘤炎性微环境影响,肿瘤转移复发也成为临床乳腺癌治疗的关键。顺铂,作为一线抗癌药物在临床被广泛使用,具有药效强,抗癌谱广的优点,但由于其选择性和溶解性差引起的毒副作用及固有/获得性耐药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铂药研究不断深入,Pt(Ⅳ)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稳定性和结构可塑性在众多研究中脱颖而出。其遵循前药作用模式,呈动力学惰性且较少引起副作用;同时轴向配体的引进增强了药效,改变传统Pt(Ⅱ)药的入胞模式,促进摄取,提高生物利用度,有效克服耐药问题等;入胞后释放出配体与铂药母核,发挥高效协同抗癌功效,改善传统意义的联合给药缺陷。因此,本文选取了一系列对乳腺癌分型和肿瘤炎性微环境特征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分子,作为配体引入到Pt(Ⅳ)轴向位置上,旨在开发靶向型精准药物,有效克服乳腺癌临床治疗缺陷,减少化疗造成的毒副作用。目的:针对乳腺癌分型、肿瘤炎性微环境和铂药的临床缺陷,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靶向作用的Pt(Ⅳ)前药分子,使其在乳腺癌细胞内发挥高效协同作用,并降低药物的系统毒性。方法:本研究选取具有(或修饰后具有)羧基、氨基活性基团的褪黑素、酮基布洛芬、依托度酸、卡洛芬、舒林酸等衍生物分别与羟基铂进行缩合获得Pt(Ⅳ)前药分子候选物,并通过核磁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及理化性质表征。采用MTT、ICP-MS、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Hoechst染色、免疫荧光、彗星、划痕侵袭等实验对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制作H&E染色切片对药物的抑瘤活性及体内毒性进行评估。结果:一、ER阳性乳腺癌在临床最为常见,ER通过与雌激素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褪黑素作为人体内源性产物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对雌激素相关酶类和受体具有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首次设计合成4个褪黑素-Pt(Ⅳ)前药分子Melatplatin。其中化合物3对ER阳性MCF-7细胞具有突出的选择性且细胞毒性较顺铂提高近100倍,这与3的受体亲和力增强并有效抑制ER表达的结果相吻合。化合物3在胞内大量蓄积并还原释放出铂药母核与配体MT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诱导严重的S期阻滞和DNA损伤,上调γH2AX和P53表达。在体内,化合物3造成肿瘤组织的严重坏死并缓解系统毒性。此外,MT的引入有效激活了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实现免疫化疗的可能。二、突破三阴乳腺癌的临床治疗缺陷,本文首次设计合成了酮基布洛芬-Pt(Ⅳ)分子Ketoplatin,其对MDA-MB-231(TNBC)细胞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和超强的细胞毒活性。该药物通过在胞内大量蓄积并还原释放出铂药母核和配体ketoprofen,一方面诱导严重的DNA损伤和S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另一方面遏制COX-2表达,下调vimentin和N-cadherin,逆转EMT进程,有效抑制肿瘤细胞转移侵袭。此外,在荷瘤小鼠体内Ketoplatin发挥高效低毒的抗癌功效。三、炎性微环境是保护和维持肿瘤发展和复发转移的基础,环氧合酶-2(COX-2)作为促炎因子与肿瘤炎性微环境密切相关,且在多数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基于此,本文对课题组开发的3个非甾体抗炎药-Pt(Ⅳ)分子进行了相关活性机制研究。其中Etoplatin在MCF-7细胞中抑制效果最佳,通过抑制COX-2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炎性情况,抑制vimentin和MMP-2,上调E-cadherin逆转EMT机制,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并在荷瘤小鼠体内发挥高效低毒的抗癌效果。结论:本文针对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及炎性微环境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Pt(Ⅳ)分子,改变了顺铂原始作用模式,在靶细胞内发挥了出色的细胞毒作用,有效纠正致癌基因表达,诱导严重的DNA损伤、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调节肿瘤炎性微环境,抑制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克服肿瘤耐药,激活机体免疫,并于荷瘤小鼠体内发挥高效低毒的抗癌作用。该结果将为后期实现Pt(Ⅳ)前药分子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吴俊[8](2019)在《新型氧桥双环庚烯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最主要的癌症之一,其发生发展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失调及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其中大约70%的乳腺癌呈雌激素受体α(ERα)阳性,据报道ERα和雌激素信号通路促进了该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抗雌激素内分泌疗法是治疗ERα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最主要的辅助疗法,其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s)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且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SERMs是一类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它们具有独特的雌激素受体的部分激动和拮抗特性,并且在不同的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雌激素效应的激活(激动剂)或抑制(拮抗剂)活性,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等)和其他相关的疾病中(如骨质疏松等)。我们课题组关注的是一个具有三维拓扑结构的ERα受体选择性的SERM——桥联氧杂双环庚烯磺酸酯(OBHS),它在小鼠体内能够通过抗雌激素和抗炎症双重作用有效地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可以抵抗β淀粉样蛋白(Aβ)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是一个很有潜力的SERM。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Ch IP-seq和RN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实验手段,发现在ERα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中,OBHS可以快速地诱导全基因组范围内ERα的结合,并且调控与17β-estradiol不同的基因簇,表现为ERα的部分激动剂和拮抗剂。有意思的是,OBHS可以抑制同源重组修复通路,从而导致DNA损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并通过ERα拮抗与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Olaparib和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Doxorubicin产生联合致死效应。此外,我们发现OBHS处理组会导致RNA聚合酶II结合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这一过程受损,为OBHS抑制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相关基因提供了机制。总之,我们的研究不仅阐释了OBHS可以通过ERα拮抗靶向同源重组修复通路相关基因,而且还提出了将OBHS与PARP抑制剂Olaparib或DNA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Doxorubicin联合使用于ERα阳性乳腺癌的联合致死策略。

黄盼[9](2019)在《姜黄素抑制β-淀粉样蛋白生成作用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生理生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由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β)组成的老年斑沉积和过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inflammation tangles,NFT)。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炎症同样存在于AD病人大脑内,是其第三大病理特征。目前,关于A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在众多假说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指出Aβ是阿尔茨海默症其他异常事件的起始原因。Aβ是由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amyloid-βprecursor protein,APP)经不同的分泌酶相继切割生成。其中,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cleaving enzyme 1,BACE1)是Aβ生成步骤中的限速酶。因此,药物靶向抑制BACE1是目前治疗AD的研究热点。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来自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inn)的根茎,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性质。据报道它可以穿越血脑屏障阻止Aβ聚集并改善AD动物模型的认知情况。然而,其具体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依然有待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姜黄素具有抗淀粉样蛋白生成的作用。首先,我们建立了过表达APPswedish(K595N/M596L)的稳转细胞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姜黄素可以降低胞外Aβ42的分泌量。接着,我们对淀粉样蛋白生成通路中相关的分泌酶和中间产物做了检测,发现姜黄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人神经母瘤SH-SY5Y细胞中BACE1基因的表达。随后,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参与姜黄素调控BACE1基因的机制。运用siRNA或过表达p65等实验技术,我们发现NF-κB正向调控BACE1的表达水平,同时影响APP的终产物Aβ的表达。通过构建不同的含NF-κB元件的质粒,我们发现姜黄素可以降低NF-κB结合到BACE1启动子上的能力。进一步的蛋白实验发现,姜黄素抑制Akt-NF-κB轴来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具体表现在抑制上游信号分子Akt磷酸化和其下游分子IκBα磷酸化,同时阻止NF-κB亚基p65的入核,从而降低p65 ser536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结果同样支持姜黄素抑制p65入核的结论。这部分结果表明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姜黄素下调BACE1的过程。最后,通过体外受体结合实验,双荧光报告基因检测等方法,显示姜黄素是雌激素受体ERβ的选择性激动剂。结合雌激素受体抑制剂的处理,我们发现姜黄素对于BACE1的调控可以通过ERβ实现。利用过表达和激动剂实验我们发现雌激素受体ERβ的激活直接影响NF-κB信号通路的上游因子。这些结果首次证明了姜黄素的雌激素性质有助于其神经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姜黄素通过选择性激活雌激素受体ERβ,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在启动子水平调控BACE1的表达,进而抑制淀粉样蛋白酶切途径,使分泌至胞外的Aβ表达量降低。本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姜黄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为天然化合物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茂思[10](2019)在《雌激素受体的配体Norlichexanthone调节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生成》文中认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作为一个经典的细胞核受体,在生物体内介导了多样的基因型和非基因型功能。除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ER还与许多疾病息息相关,是机体中一个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ER的活性受到其特异性小分子配体的调控,发现和研究新的ER配体不仅将揭示ER新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制,同时有望提供新的靶向ER的小分子药物。本课题致力于揭示一个ER的新的配体Norlichexanthone(NOR)及其ER相关的生物学活性。本课题发现天然产物NOR能够选择性地激活ERα的转录功能,并且在体外能够与ERα-LBD蛋白相结合,揭示了NOR是一个ERα的天然配体。鉴于ER及其配体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发挥调节骨转换的作用,我们研究NOR对成骨和破骨细胞的作用。研究发现,NOR能够显着地增强前成骨细胞3T3-E1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同时通过茜素红染色发现NOR能够显着促进3T3-E1细胞的钙质沉积能力,这揭示了NOR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以及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我们利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分离的原代单核细胞构建了破骨细胞的分化模型。研究发现NOR对未经诱导分化的RAW264.7细胞不具有增殖抑制的作用,但是NOR对经M-CSF和RANKL诱导分化成破骨细胞的RAW264.7细胞具有显着性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特异性抗酒石酸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和形态学研究发现,NOR显着性抑制M-CSF和RANKL诱导的TRAP阳性且多核的破骨细胞的生成,定量RT-PCR实验也揭示NOR抑制破骨细胞标记基因mRNA的生成。以上数据表明NOR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在尝试寻找NOR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机制中,我们检测了NOR对破骨细胞分化和生存的重要信号通路RANKL的影响。结果发现NOR能够显着性地抑制RANKL诱导的JNK、p38和ERK的磷酸化激活,这揭示NOR可能通过抑制RANKL信号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雌激素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存在一个显着的副作用,即雌激素对乳腺和子宫内膜具有强的刺激作用,进而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几率。据此,我们比较了NOR和雌激素E2对乳腺癌细胞的增值作用。尽管E2和NOR对ERα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均具有促增值作用,但是NOR的促增值作用要远远小于E2,这同NOR相比E2具有较弱的诱导Cyclin D1表达和p-AKT激活具有一致性。因此NOR可能具有较E2弱的雌激素相关的副作用。尽管如此,NOR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排除其促乳腺和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总之,本课题揭示了ERα的天然配体NOR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且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同时本课题揭示了NOR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一个可能的作用机制;本课题还揭示了NOR具有较E2弱的促乳腺癌增殖的作用。因此,本课题揭示了一个潜在的抗骨质疏松的先导化合物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雌激素受体配体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雌激素受体配体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β-葡萄糖苷酶对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参皂苷概述
        1.1.1 人参皂苷的分类及结构
        1.1.2 人参皂苷的生理活性
        1.1.3 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
    1.2 β-葡萄糖苷酶概述
        1.2.1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类
        1.2.2 β-葡萄糖苷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
        1.2.3 β-葡萄糖苷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 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概述
        1.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3.2 荧光光谱法
        1.3.3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
        1.3.4 圆二色光谱法
        1.3.5 生物信息学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β-葡萄糖苷酶全基因合成、表达纯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缓冲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目的基因合成及密码子优化
        2.3.2 重组质粒的酶切验证
        2.3.3 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
        2.3.4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2.3.5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鉴定
        2.3.6 β-葡萄糖苷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3.7 序列同源性比对
        2.3.8 构建系统进化树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目的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全基因合成
        2.4.2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2.4.3 β-葡萄糖苷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光谱方法及分子模拟探究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模式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测定
        3.3.2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谱测定
        3.3.3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的非辐射能量转移
        3.3.4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测定
        3.3.5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3.3.6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圆二色光谱的测定
        3.3.7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定
        3.3.8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红外光谱测定
        3.3.9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动态光散射测定
        3.3.10 重组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Zeta电位测定
        3.3.11 分子对接
        3.3.12 分子动力学模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人参皂苷Rb_1对β-葡萄糖苷酶的荧光猝灭研究
        3.4.2 β-葡萄糖苷酶和人参皂苷Rb_1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3.4.3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的非辐射能量传递
        3.4.4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
        3.4.5 β-葡萄糖苷酶-人参皂苷Rb_1体系三维荧光光谱
        3.4.6 β-葡萄糖苷酶及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的圆二色光谱
        3.4.7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结合作用分析
        3.4.8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的红外光谱
        3.4.9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前后粒径变化
        3.4.10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相互作用前后Zeta电位变化
        3.4.11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的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3.4.12 β-葡萄糖苷酶与人参皂苷Rb_1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探究及其对人参皂苷Rb_1的生物转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溶液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p NP标准曲线的制定
        4.3.2 溶液中温度及p H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4.3.3 溶液中离子及化学试剂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4.3.4 重组β-葡萄糖苷酶催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4.3.5 重组β-葡萄糖苷酶对底物的选择性研究
        4.3.6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的建立
        4.3.7 重组β-葡萄糖苷酶对人参皂苷Rb_1的转化
        4.3.8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
        4.3.9 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纯化及酶活分析
        4.4.2 温度及pH对重组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4.4.3 重组β-葡萄糖苷酶动力学参数
        4.4.4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4.4.5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参皂苷
        4.4.6 重组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人参皂苷Rb_1途径解析
        4.4.7 质谱法检测单体人参皂苷的裂解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参皂苷PPD(S,R)及PPT(S,R)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作用及构-效关系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实验分析软件
    5.3 实验方法
        5.3.1 ERα-LBD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5.3.2 基于ERα-LBD的人参皂苷荧光偏振检测方法
        5.3.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5.3.4 hERα-LBD与人参皂苷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重组蛋白hERα-LBD的鉴定
        5.4.2 荧光偏振法探究人参皂苷与hERα-LBD结合能力
        5.4.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究人参皂苷对ERα的转录调控作用
        5.4.4 人参皂苷与hERα-LBD结合的结构基础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对雌激素受体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及血清激素变化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指数的影响
        2.2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
        2.3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2.5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3.讨论
第二章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结果
        2.1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ERα的影响
        2.2 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子宫ERβ的影响
    3.讨论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植物雌激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靶向雌激素受体的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乳腺癌及其内分泌治疗
    1.2 雌激素受体
        1.2.1 雌激素受体的功能、分布和分类
        1.2.2 靶向ER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1.3.1 虚拟筛选
        1.3.2 分子对接
        1.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第二章 靶向雌激素受体的化合物设计
    2.1 TAM及其衍生化合物
    2.2 限制构型的1,2,3-三氮唑类化合物设计
第三章 化合物合成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化合物合成路线与步骤
第四章 靶向ER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4.1 实验材料
    4.2 MTT检测
    4.3 竞争性结合测试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部分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MS图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环境友好型PCNs衍生物设计及其风险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PCNs的危害
        1.1.2 PCNs的使用与分布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理论计算化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环境友好型替代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环境中PCNs污染水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计算软件与方法
    2.1 计算软件
    2.2 计算方法与系统配置
        2.2.1 系统配置
        2.2.2 计算方法
第3章 基于传统3D-QSAR模型的环境友好型PCNs替代品源头控制设计
    3.1 引言
    3.2 PCNs各POPs特性数据来源
    3.3 基于PCNs辛醇/水分配系数(K_(ow))的低富集性替代品设计
        3.3.1 PCNs分子生物富集性3D-QSAR模型的构建
        3.3.2 PCNs分子富集性CoMFA和CoMSIA模型评价、分析与验证
        3.3.3 低生物富集性PCNs衍生物设计
        3.3.4 低生物富集性PCNs衍生物POPs特性及功能特性评价
        3.3.5 PCNs生物富集性验证分析
    3.4 基于PCNs蒸汽压系数(logPL)的低迁移性替代品设计
        3.4.1 PCNs远距离迁移性(logPL) 3D-QSAR模型的构建
        3.4.2 PCNs远距离迁移性CoMSIA模型的评价、分析和验证
        3.4.3 低迁移性PCNs衍生物设计
        3.4.4 新型PCNs衍生物远距离迁移性及功能特性评价
    3.5 基于PCNs降解性(total-score)的高降解性替代品设计
        3.5.1 PCNs降解性(total-score) 3D-QSAR模型的构建
        3.5.2 PCNs分子降解性的3D-QSAR模型评价与分析
        3.5.3 新型PCNs分子POPs特性及功能特性评价
        3.5.4 易降解PCNs衍生物分子设计
        3.5.5 PCNs及其衍生物分子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
        3.5.6 PCNs分子生物降解性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修正3D-QSAR模型的环境友好型PCNs替代品源头控制设计
    4.1 引言
    4.2 基于PCNs生物毒性(logEC50)的低毒性替代品设计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4.2.1 PCNs分子生物毒性(logEC50) 3D-QSAR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4.2.2 低毒性PCNs分子的设计
        4.2.3 基于3D-QSAR模型的新型PCNs分子POPs特性及功能特性评价
        4.2.4 基于2D-QSAR模型的PCNs及其衍生物毒性及风险机理分析
    4.3 基于PCNs多POPs特性的环境友好型替代品设计
        4.3.1 数据来源
        4.3.2 多效应3D-QSAR模型构建及评价
        4.3.3 低综合效应指数PCNs衍生物分子设计
        4.3.4 PCNs衍生物环境综合效应评价、POPs特性及功能性评价
        4.3.5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新型PCNs衍生物分子环境特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3D-QSAR、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的PCNs污染过程调控研究
    5.1 引言
    5.2 PCNs对人工养殖区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联合毒性机理及调控
        5.2.1 PCNs水生生物单毒性及联合毒性数据来源
        5.2.2 PCNs水生生物毒性机制分析
        5.2.3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PCNs水生生物毒性效应调控验证
    5.3 PCNs对工业污染区工作人员人体暴露风险调控
        5.3.1 PCNs对内分泌干扰受体的单效应及综合效应表征
        5.3.2 PCNs内分泌干扰效应机理分析
        5.3.3 降低工业污染区PCNs对人体内分泌干扰效应的调控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分子改造、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的PCNs污染末端治理研究
    6.1 引言
    6.2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系统多途径同时去除污染土壤中的PCNs
        6.2.1 联合修复系统去除污染土壤中PCNs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6.2.2 促进植物-微生物修复土壤中PCNs最佳外界刺激条件的筛选
    6.3 多情景下PCNs污染土壤的有机联合修复
        6.3.1 蛋白及PCNs分子结构来源
        6.3.2 基于情景分析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率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6.3.3 多情景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PCNs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研究方法
        6.3.4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PCNs污染土壤关键蛋白/酶的基因重组
        6.3.5 多情景下促进植物-微生物联合高效修复PCNs污染土壤条件确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胃肠道是植物化学物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位
    1.1 胃肠道不仅是重要的营养消化和吸收系统,也是重要的分子结构识别系统
    1.2 GPER在机体通讯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2 GPER-ER-AHR-EGFR信号调节网络
    2.1 经典固醇受体
    2.2 固醇类激素通过GPER受体传递信号
3 核受体超家族及其调节网络
    3.1 ERs的结构
    3.2 ERα与辅因子互作
    3.3 ER的转录辅因子与酶活性
    3.4 三苯氧胺-ER辅阻遏因子
    3.5 核受体通过辅助因子所形成的调节网络[117]
    3.6 AHR与核受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4 GPER及其与配体互作
    4.1 GPER的分布
    4.2 GPER和核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4.3 GPER结构及其与配体之间的互作
    4.4 受体互作网络与表观遗传修饰
5 复杂多样的GPER和ERs受体传感系统
    5.1 GPER的毒性和有益双重作用
        5.1.1 ERs的多种生理功能
        5.1.2 植物雌激素的有益和有害作用
    5.2 ERs的双向调节作用
    5.3 华夏民族的饮食智慧
6 GPER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6.1 GPERs的精细结构有待解析
    6.2 GPER与配体之间的互作参数与动力学问题
    6.3 GPER用于食品及其化学成分的功能性评价
        6.3.1 食品营养学的出路
        6.3.2“中华饮食理论”对食品功能评价的贡献
        6.3.3“阴、阳”、“热、温、平、凉、寒”属性、“五味”及其受体
        6.3.4 GPER与食品功能评价
7 结语

(6)基于双混合雌激素受体筛查乳制品中雌激素干扰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第一章 绪论
    1 雌激素及其干扰物概述
        1.1 雌激素简介
        1.2 雌激素干扰物简介
    2 雌激素受体概述
        2.1 雌激素受体的结构和亚型
        2.2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作用机制
    3 雌激素干扰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3.1 液-液萃取
        3.2 浊点萃取
        3.3 超临界流体萃取
        3.4 凝胶渗透色谱
        3.5 固相萃取
    4 雌激素干扰物的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4.1 子宫增重法
        4.2 MCF-7 细胞增殖法
        4.3 重组酵母筛查系统
        4.4 卵黄蛋白原诱导实验
        4.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4.6 快速检测方法
    5 乳及乳制品中雌激素干扰物污染及检测现状
    6 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双混合雌激素受体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相关溶液的配制
        2.4 羧基化硅胶的制备
        2.5 基于单一ER和双混合ER的 SPE柱制备
        2.6 基于单一ER和双混合ER的 SPE柱对EDCs的吸附实验
        2.7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SPE柱的吸附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羧基化硅胶的表征
        3.2 基于不同ER制备SPE柱对17β-E2、DES和 HES的吸附量
        3.3 基于不同ER制备SPE柱对17α-E2、E1和HPTE的吸附量
        3.4 基于不同ER制备SPE柱对GEN、BPA和 BPB的吸附量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混合雌激素受体的未知雌激素干扰物筛查方法的建立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相关溶液的配制
        2.4 胶体金的制备
        2.5 基于单一ER-Au NPs比色法的建立
        2.7 基于双混合ER-Au NPs比色法的建立
        2.8 基于不同ER的 Au NPs比色法对多种EDCs的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胶体金的表征
        3.2 基于单一ER-Au NPs比色法的建立
        3.3 基于双混合ER-Au NPs比色法的建立
        3.4 基于ER-Au NPs比色法对多种EDCs的检测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混合雌激素受体筛查乳及乳制品中未知雌激素干扰物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相关溶液的配制
        2.4 联用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考察
        2.5 乳及乳制品中未知EDCs的富集和检测
        2.6 乳及乳制品中未知EDCs的分离和检测
        2.7 乳及乳制品中未知EDCs的定性和定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联用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考察结果
        3.2 乳及乳制品中未知EDCs的检测和分离
        3.3 乳及乳制品中未知EDCs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基于乳腺癌分型和炎性微环境设计的Pt(Ⅳ)前药分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基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褪黑素类Pt(Ⅳ)前药分子Melatplatin的设计合成及其体内外活性机制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1.1.2 实验原理、方法
    1.2 结果与讨论
        1.2.1 HPLC检测系列Melatplatin化合物纯度
        1.2.2 Melatplatin化合物对ER阳性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1.2.3 Melatplatin化合物3 有效抑制ER阳性肿瘤细胞中ER?表达
        1.2.4 Melatplatin化合物3与MT受体具有更高的亲和力
        1.2.5 Melatplatin化合物3在MCF-7 细胞中大量蓄积
        1.2.6 Melatplatin化合物的还原性能
        1.2.7 Melatplatin化合物3 导致严重的DNA损伤和细胞周期阻滞
        1.2.8 Melatplatin化合物3 诱导大量肿瘤细胞凋亡
        1.2.9 Melatplatin化合物3 在体内发挥高效低毒的抗癌功效
        1.2.10 Melatplatin化合物3 激活机体脾脏组织的免疫反应
    1.3 小结
二、基于三阴乳腺癌的酮基布洛芬类Pt(Ⅳ)前药分子Ketoplatin的设计合成及其体内外活性机制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1.2 实验原理、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Ketoplatin 的在胞内释放 ketoprofen 和 cisplatin
        2.2.2 Ketoplatin在 MDA-MB-231 细胞展现优异的细胞毒性与协同作用
        2.2.3 Ketoplatin在 MDA-MB-231 细胞内大量蓄积并形成Pt-DNA加合物
        2.2.4 Ketoplatin有效抑制MDA-MB-231 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2.2.5 Ketoplatin引起严重的DNA损伤
        2.2.6 Ketoplatin导致MDA-MB-231 细胞严重的S期阻滞
        2.2.7 Ketoplatin诱导MDA-MB-231 细胞的大量凋亡
        2.2.8 Ketoplatin在荷瘤小鼠体内发挥高效低毒的抗癌作用
    2.3 小结
三、具有调节肿瘤炎性微环境的非甾体抗炎药类Pt(Ⅳ)前药分子NSAID-Pt(Ⅳ)的体内外活性机制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3.1.2 实验原理、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NSAID-Pt(Ⅳ)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优异的细胞毒性与协同作用
        3.2.2 NSAID-Pt(Ⅳ)有效抑制MCF-7 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3.2.3 Etoplatin抑制COX-2、vimentin、MMP-2,上调E-cadherin表达
        3.2.4 Etoplatin在荷瘤小鼠体内发挥高效低毒的抗癌作用
    3.3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铂(Pt):抗癌药中的传奇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新型氧桥双环庚烯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乳腺癌
        1.1 引起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1.2 乳腺癌的分类及临床分期
        1.3 乳腺癌的治疗
    2.雌激素
        2.1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
        2.2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2.3 雌激素与乳腺癌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s)
        3.1 SERMs和 SERDs的定义及其功能
        3.2 SERMs和 SERDs的作用分子机制
        3.3 新型氧杂双环类SERMs
    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细胞系
        1.2 质粒
        1.3 化合物
        1.4 主要试剂、抗体及试剂盒
        1.5 引物
        1.6 常见溶液配制
        1.7 主要仪器及器材
    2.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TT法测细胞活力
        2.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4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2.5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2.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2.8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 IP-Seq)
        2.9 Hoechst33258 染色
        2.10 细胞总RNA提取与c DNA合成
        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
        2.12 转录组测序(RNA-seq)
        2.13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2.14 RNA干扰技术构建ERα稳定敲低(knockdown)细胞系
    3.数据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OBHS是一种ERα选择性的SERM
        1.1 OBHS可以激活ERα-ERE报告基因表达
        1.2 OBHS可以刺激ERα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结合
    2.OBHS在乳腺癌MCF-7 细胞中具有抗肿瘤作用
        2.1 OBHS可以抑制乳腺癌MCF-7 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
        2.2 OBHS可以诱导乳腺癌MCF-7 细胞周期的停滞
        2.3 OBHS可以诱导乳腺癌MCF-7 细胞的凋亡
    3.OBHS对乳腺癌细胞MCF-7 转录组的影响
    4.OBHS可以抑制同源重组修复和范可尼贫血通路
    5.OBHS可以抑制RNA聚合酶II在靶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
    6.OBHS可以增加乳腺癌MCF-7 细胞对Olaparib和 Doxorubicin的敏感性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姜黄素抑制β-淀粉样蛋白生成作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阿尔茨海默症概述
        1.1 阿尔茨海默症简介
        1.2 阿茨海默症发病机制
        1.2.1 淀粉样蛋白假说
        1.2.2 磷酸化Tau蛋白假说
        1.2.3 神经炎症假说
        1.2.4 阿尔茨海默症的最新假说
        1.2.5 其他假说
        1.3 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方式
        1.3.1 现有治疗方式
        1.3.2 雌激素治疗
        1.4 姜黄素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细胞系和细胞因子
        1.2 质粒
        1.3 试剂
        1.4 抗体
        1.5 引物
        1.6 溶液
        1.7 仪器
    2.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1.1 细胞传代
        2.1.2 细胞冻存
        2.1.3 细胞复苏
        2.1.4 细胞计数
        2.1.5 细胞增殖检测MTT
        2.2 荧光定量PCR
        2.2.1 RNA的提取
        2.2.2 RNA的逆转录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2.4 实时荧光定量QPCR(Real-time PCR)
        2.3 免疫印迹
        2.3.1 细胞处理
        2.3.2 免疫印迹具体步骤
        2.4 免疫荧光
        2.5 细胞核蛋白的抽提
        2.6 RNA干扰(RNA interfering)
        2.7 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
        2.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2.9 体外受体结合实验(in vitro receptor-binding assay)
        2.1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姜黄素具有抗淀粉样蛋白生成作用
        1.1 姜黄素对淀粉样前体蛋白的酶切产物的影响
        1.2 姜黄素抑制β-分泌酶的活性
    2.姜黄素的抗炎性质
        2.1 NF-κB参与到姜黄素对BACE1 的调控过程
        2.2 姜黄素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3.姜黄素的雌激素活性
        3.1 姜黄素的雌激素结合能力
        3.2 姜黄素的激动和拮抗特征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雌激素受体的配体Norlichexanthone调节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核受体和雌激素受体ER
        1.1.1 核受体
        1.1.2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
        1.1.2.1 雌激素受体ER的发现
        1.1.2.2 雌激素受体的分型
        1.1.2.3 雌激素受体的基因型与非基因型功能
        1.1.2.4 雌激素受体与健康
    1.2 骨质疏松症
        1.2.1 骨质疏松症概述
        1.2.2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1.2.3 骨质疏松症的起因
        1.2.4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机制
        1.2.4.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1.2.4.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
        1.2.4.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1.3 骨质疏松的实验室研究
        1.3.1 成骨细胞模型
        1.3.2 破骨细胞模型
        1.3.3 RANK信号通路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株
        2.1.2 试剂
        2.1.3 仪器
        2.1.4 耗材
        2.1.5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2.1.5.1 LB培养基的配制
        2.1.5.2 常用抗生素配制
        2.1.5.3 选择性培养基
        2.1.5.4 PBS配制
        2.1.5.5 细胞裂解液
        2.1.5.6 蛋白电泳操作系统
        2.1.5.7 蛋白提取溶液
        2.1.5.8 报告基因系统缓冲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的培养和冻存
        2.2.1.1 细胞传代
        2.2.1.2 细胞冻存
        2.2.1.3 细胞复苏
        2.2.1.4 细胞转染
        2.2.2 重组质粒构建
        2.2.3 细胞内总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ting
        2.2.4 报告基因
        2.2.5 原核系统内蛋白提取与纯化
        2.2.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
        2.2.7 荧光分光光度法小分子滴定蛋白
        2.2.8 流式细胞术
        2.2.9 qRT-PCR
        2.2.10 茜素红染色
        2.2.11 TRAP染色
        2.2.12 MTT
        2.2.13 原代骨髓细胞的提取及破骨诱导 33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NOR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激活核受体ERα的转录功能,并且EC_(50)值为38.81nM
    3.2 化合物NOR能够与ERα-LBD蛋白特异性结合
    3.3 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模型的建立
    3.4 化合物NOR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提高成骨细胞的分化以及矿化能力
    3.5 化合物NOR对RAW264.7细胞的影响
        3.5.1 NOR不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但是抑制分化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
        3.5.2 RAW264.7细胞分化成为破骨细胞的模型建立
        3.5.3 化合物NOR抑制RAW264.7细胞和原代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为破骨细胞
        3.5.4 化合物NOR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3.5.5 化合物NOR抑制RAW264.7细胞中破骨细胞特征基因的表达
        3.5.6 NOR抑制RANK下游信号通路
    3.6 NOR作为雌激素受体的配体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弱于E2
    3.7 NOR对MCF-7细胞微弱促增殖可能的分子机制
第四章 结论与计划
    4.1 结论
    4.2 下一步计划
第五章 讨论
    5.1 天然药物的巨大潜力
    5.2 NOR的结构修饰
    5.3 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方法的建立
    5.4 关于ER非基因型功能的机制新发现
附录1 英文缩略词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雌激素受体配体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β-葡萄糖苷酶对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 钟姝凝. 吉林大学, 2021(01)
  • [2]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对雌激素受体调控的研究[D]. 王琦. 青海大学, 2021(01)
  • [3]靶向雌激素受体的三氮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 于晶. 山东大学, 2021(11)
  • [4]基于清洁生产理念的环境友好型PCNs衍生物设计及其风险调控[D]. 顾雯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鲁丁强,庞广昌. 食品科学, 2021(07)
  • [6]基于双混合雌激素受体筛查乳制品中雌激素干扰物的研究[D]. 李晓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乳腺癌分型和炎性微环境设计的Pt(Ⅳ)前药分子的研究[D]. 宋雪晴.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新型氧桥双环庚烯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D]. 吴俊. 武汉大学, 2019(02)
  • [9]姜黄素抑制β-淀粉样蛋白生成作用的机制研究[D]. 黄盼. 武汉大学, 2019(01)
  • [10]雌激素受体的配体Norlichexanthone调节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生成[D]. 王茂思. 厦门大学, 2019(09)

标签:;  ;  ;  ;  

雌激素受体配体的组织选择性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