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一、“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柴发合[1](2020)在《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几十年来,我国在大气污染控制和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在系统回顾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基础上,展望提出新时期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主要经历了消烟除尘构建大气环境容量理论(1972—1990年)、分区管控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1991—2000年)、总量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见顶下降(2001—2010年)、攻坚克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1—2020年)四个阶段。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下,在新旧动能转换带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情况下,更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为大气污染减排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提出未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思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清洁高效,低碳少污,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弄清大气污染来源成因,为科学治污提供坚实基础;清洁生产,全程控制,显着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属地责任,联防联控,改善局地质量,降低区域间相互影响;智慧监控,数据归真,强化污染源监管。

张诗培[2](2020)在《基于环境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九五”开始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实现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但是,现阶段仍有部分地区,虽然总量控制指标超额完成,但环境质量未得到有效改善。这说明我国污染物总量减排的“量”与环境质量改善的“质”之间并未实现协同演进,部分地区污染物总量下降难以带动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如何缩小“量—质”之间的差距,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同步发展,是一个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资源稀缺性理论、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影响总量控制效益和环境质量改善效益的关键因素基础上,构建总量控制效益评估系统和环境质量改善效益评估系统,定量表征总量控制效益和环境质量改善效益。借用物理学响应模型将“量—质”系统响应,构建“量—质”响应关系,探索“量—质”响应关系下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并以我国“十三五”阶段SO2排放和减排情况进行实例验证,以期得到反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实例验证显示,“十三五”时期,除海南和西藏外,其他地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质量改善,“量—质”响应关系较好。而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损失成本、单位GDP的SO2排放量、污染物减排价值等是影响“量—质”响应关系的关键因素。另外,研究发现,不同地区“量—质”响应关系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减排率的起始范围存在较大差别,如广东与山西在良好响应阶段的SO2减排率的起始范围相差45.85%,这与不同地区SO2排放量、年均SO2浓度、SO2占总污染排放量比重、单位GDP的SO2排放量、SO2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比重以及SO2减排价值密切相关。在生态环境损失成本相近的情况下,减排率阈值与SO2排放量及其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单位GDP的SO2排放量和SO2的减排价值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响应程度发现,除3个无减排要求的省份外,分别有6个省份处于勉强响应和良好响应阶段,其余16个省份处于基本响应阶段。不同地区可以考虑通过降低生态环境损失成本、增加节能改造投入等方式达到良好的“量—质”响应关系,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同步发展。本文可以为解决现阶段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制度困境,缩小“量—质”之间的差距,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白辉[3](2019)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中国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为此而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又未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建立输入响应关系。虽然国际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和基础的不同,一些技术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还难以适用,亟需提出适合我国水质目标管理核心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了方法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重水质目标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多重水质节点控制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考虑混合区水质达标和多重水质控制断面达标要求,在水环境容量解析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区范围计算方法和水质节点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实现混合区控制和多重水质节点控制。(2)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质量共同决定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在水环境容量承载率和水质承载率计算方法相互修正基础上,依据内梅罗指数方法,构建了多类型污染指标的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环境管理预警需求,参考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界限,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超载、临界承载和可承载三个等级。(3)提出以三级水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初始分配主要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物减排技术潜力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次级分配主要考虑分配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法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4)根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一套包括基于负荷历时曲线(LDC)的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流域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方法、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等5个关键方法的,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各个环节。(5)通过将所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河南省的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目标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将各地区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工业、城镇生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点源,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比此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更符合区域的特征,体现了各地区的差异性,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现实针对性,能很好的揭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有力服务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双控目标,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能为中国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实施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王金南,万军,王倩,苏洁琼,杨丽阎,肖旸[4](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深入发展,生态环境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同时起步。40年,来编制了9个五年生态环境规划,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有层次、分类型、多样化的规划体系,规划理念、技术、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规划实践探索丰富多样,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统领性作用。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九大确立了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在新的历史阶段,生态环境规划将进一步发挥基础性、统领性、战略性和创新性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杨晶晶[5](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高琪[6](2015)在《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开始,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进行自我反思,对环境问题实质的认识也逐步加深。自日本首先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这一概念后,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以作为自己国家的一项重要环境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成为了解决世界性环境和气候问题的途径。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断重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也逐渐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环境制度之一。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不仅仅作为一项能够减少污染排放和改善环境的政策制度,还被寄予了“调结构、转方式”的重望,以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和改善环境来倒逼结构调整,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探寻促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良策,并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找文献、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作考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各项制度,从目标、框架和手段三方面对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不明显,与环境质量关联度不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相关法律还不完善;在手段选择上,命令控制为主,有经济效率不高、持续改进性不好、公平性有待考量等问题;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了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外部性内部化较弱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等建议。

田其云,黄彪[7](2014)在《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探讨》文中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这在各国的实践以及各学科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都能得到体现。文章指出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随着目标总量控制不断取得成效,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需要逐步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向容量总量控制过渡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配套保障制度,特别是完善目标责任追究机制以保障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功效的实现。

王金南,董战峰,秦颖,吴琼,杨金田,李云生,严刚[8](2014)在《中国的排污交易实践:探索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首先全面探讨了排污交易的理论依据、排污交易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及排污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内涵和特点等基本问题;对国际及国内排污交易政策的进展和动态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评述,识别并分析了我国深化推广排污交易政策的若干热点问题;最后对我国排污交易的发展趋势和试点行动路线图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排污交易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应分步有序推进、不断拓宽领域、分期重点突破,应加强关键技术、初始分配、交易市场、法律法规、监测监管、执法监督六大体系建设。

张焕波,周京[9](2013)在《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文中研究指明第一节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一、从"环境保护"到"绿色发展"(一)环境保护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50年代,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第一次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问题。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标志着人类首次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工

张菲菲,贾杰林[10](2013)在《从环境规划视角分析中国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从环境规划视角分析中国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本文从中国"九五"计划之前,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来的治污减排工作,重点探讨了近二十年的五年计划,从五年环境规划的视角分析了中国治污减排从工业"三废"治理、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到环境质量改善和风险防范的历程,并从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演进关系的角度,对各时期治污减排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五年环境保护规划的关注点进行介绍与评述。

二、“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消烟除尘,构建大气环境容量理论(1972—1990年)
2 分区管控,防治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1991—2000年)
3 总量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见顶下降(2001—2010年)
4 攻坚克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1—2020年)
5 展望未来,久久为功才能蓝天永驻
    5.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5.2 清洁高效,低碳少污,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
    5.3 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弄清大气污染来源成因,为科学治污提供坚实基础
    5.4 清洁生产,全程控制,显着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5.5 属地责任,联防联控,改善局地质量,降低区域间相互影响
    5.6 智慧监控,数据归真,强化污染源监管

(2)基于环境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及核算方法研究
        1.2.2 基于环境质量的总量控制研究及核算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稀缺性理论
        2.1.2 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方法
        2.2.1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核算方法
        2.2.2 污染损失率模型法
第3章 基于环境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
    3.1 污染物总量控制效益评估系统
        3.1.1 污染物总量控制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3.1.2 污染物减排价值核算
        3.1.3 污染物总量控制效益核算
    3.2 环境质量改善效益评估系统
        3.2.1 环境质量改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3.2.2 环境价值核算
        3.2.3 环境质量改善效益核算
    3.3 “量—质”响应关系下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
        3.3.1 基于“量—质”响应关系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
        3.3.2 “量—质”关系响应程度判断标准
第4章 实证分析——基于环境质量的全国SO2控制总量研究
    4.1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4.1.1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1.2 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4.2 “量—质”响应关系下的SO2控制总量核算
        4.2.1 SO_2总量控制效益评估系统效益核算
        4.2.2 环境质量改善效益评估系统效益核算
        4.2.3 “量—质”响应关系下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
    4.3 “十三五”阶段响应程度分析
        4.3.1 “十三五”阶段响应程度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2.2 水环境容量
        1.2.3 水环境承载力
        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
    1.3 存在不足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1 水环境容量内涵
    2.2 水质控制目标
    2.3 水文条件确定
    2.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容量计算方法
        2.4.1 水质节点控制
        2.4.2 容量计算单元划分
        2.4.3 混合区水质控制
        2.4.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5 水环境容量计算步骤
    2.6 本章小结
3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3.2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3.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3.4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划分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4.1 区域容量总量目标确定
    4.2 总量分配的基本原则
    4.3 总量分配影响因素
    4.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总量分配方法
        4.4.1 区域总量分配技术框架
        4.4.2 基于污染减排潜力的初始分配模型
        4.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次级分配模型
        4.4.4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研究
    5.1 方法体系构建
    5.2 基于LDC的分时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
        5.2.1 流量历时曲线构建
        5.2.2 负荷历时曲线构建
        5.2.3 水质超标问题诊断
    5.3 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5.3.1 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分类
        5.3.2 模型筛选原则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5.3.4 模型筛选流程
    5.4 本章小结
6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水环境问题诊断
        6.2.1 污染源状况
        6.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6.3 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6.3.1 模型选择
        6.3.2 模型验证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
        6.4.1 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区
        6.4.2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计算
        6.4.3 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6.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6.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
        6.6.1 容量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6.6.2 污染物初始分配
        6.6.3 污染物次级分配
        6.6.4 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6.7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建议
        6.7.1 超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7.2 临界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7.3 可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历程
    1.1 生态环境规划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而发展
    1.2 国家生态环境规划发展实践
        1.2.1 第一个规划:“五五” (1976—1980年) 计划
        1.2.2 首次纳入纲要:“六五” (1981—1985年) 计划
        1.2.3 首次独立印发:“七五” (1986—1990年) 计划
        1.2.4 指标首次纳入上位规划:“八五” (1991—1995年) 计划
        1.2.5 首次经国务院批准:“九五” (1996—2000年) 计划
        1.2.6 指标分解与区域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十五” (2001—2005年) 计划
        1.2.7 首个由国务院印发、重在实施考核的规划:“十一五” (2006—2010年) 规划
        1.2.8 总量与质量并重: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1.2.9 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生态与环境首次统筹:“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3 中国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1.3.1 中国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经验
        1.3.2 中国环境保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发展与类型
    2.1 战略型规划
    2.2 目标型规划
    2.3 空间型规划
    2.4 创建型规划
        2.4.1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规划
        2.4.2 生态省 (市、县) 创建规划
    2.5 环境质量达标规划
        2.5.1 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2.5.2 不达标水体限期达标规划
    2.6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3 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趋势与建议
    3.1 发展趋势展望
        3.1.1 美丽中国建设为环境规划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
        3.1.2 体制改革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立了新的边界
        3.1.3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3.2 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3.2.1 以生态环境规划为统领, 统筹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制度
        3.2.2 以纵向横向发展为尺度, 系统构建我国生态环境规划体系
        3.2.3 以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强化生态环境规划落地实施
        3.2.4 以全链条管理为方向, 建立规划全过程实施管理体系
        3.2.5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推动生态环境管理转型
        3.2.6 以环境规划院所建设为核心, 全面提升环境规划现代化能力

(5)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理论
    2.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界定
        2.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义与分类
        2.1.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相关制度
    2.2 污染物总量控制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演进与内容
    3.1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演进过程
        3.1.1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提出
        3.1.2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演进
    3.2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
    3.3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框架
        3.3.1 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
        3.3.2 环境保护专项法律
        3.3.3 行政规章
    3.4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手段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后果
    4.1 法律规范等还不健全
    4.2 公平效率缺失
    4.3 污染物排放总量时有反弹
    4.4 环境质量改观不明显
    4.5 本章小结
5 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借鉴
    5.1 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日本、美国为例
        5.1.1 日本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1.2 美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2 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经验借鉴
        5.2.1 有完善的法律基础
        5.2.2 有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2.3 运用经济激励手段发挥市场作用
        5.2.4 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共享
    5.3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建议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法制化
        6.1.2 注重相关法律责任制度建设
        6.1.3 加强与其他法律制度间的协调
    6.2 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6.2.1 更加突出改善环境质量的工作目标
        6.2.2 以环境质量为衡量标准
    6.3 发挥市场作用提升排污者减排主动性
        6.3.1 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将外部性内部化
        6.3.2 逐步推行排污权交易
    6.4 加强监管、宣传和信息公开
    6.5 加强基础性研究
    6.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
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践中的问题
从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逐步走向容量总量控制
健全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追究机制

四、“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与展望[J]. 柴发合.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03)
  • [2]基于环境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总量核算方法研究[D]. 张诗培.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 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J]. 王金南,万军,王倩,苏洁琼,杨丽阎,肖旸. 中国环境管理, 2018(06)
  • [5]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研究[D]. 高琪. 山东大学, 2015(02)
  • [7]我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探讨[J]. 田其云,黄彪. 环境保护, 2014(20)
  • [8]中国的排污交易实践:探索与创新[A]. 王金南,董战峰,秦颖,吴琼,杨金田,李云生,严刚.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 2014
  • [9]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A]. 张焕波,周京.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2013
  • [10]从环境规划视角分析中国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张菲菲,贾杰林.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10)

标签:;  ;  ;  ;  ;  

“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