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探沙棘生态建设工程的几项政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杜寰宇[1](2021)在《疫情下中小企业金融纾困策略研究 ——基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H公司的信贷及金融支持》文中提出
旭日[2](2020)在《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特征及其动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毛乌素沙地柳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应用数量生态学、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揭示了柳湾林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类型特征、群落动态演替机制。为毛乌素丘间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乌素沙地柳湾林植物区系特征(1)经调查,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26个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84个属,34个科;其中禾本科Gramineae所含物种数最多,其次为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三个科共占该地区植物总数的42.4%;在属级水平上,蒿属Artemisia L.含种数最多,其次为苔草属Carex L.和灯芯草属Juncus L.。(2)植物生活型谱中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7.2%;一、二年生草本次之,占33.9%;灌木和半灌木分别为7.3%、1.6%。水分生态类型谱中以中生植物为主,占58.9%,其次为旱生植物,占22.6%,第三为湿生植物,占16.9%,占比例最小的是水生植物,占1.6%。(3)植物区系地理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占64.1%,其次为东亚成分和世界成分,各占13.6%,位居第三的是古地中海成分,仅占8.7%。2.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类型按照群落-外貌分类原则,将柳湾林划分为10个群系、27个群丛组、94个群丛,其中分布在丘间地上的有38个群丛,分布在沙丘上的有56个群丛。这充分体现了柳湾林群落类型的复杂、多样,同时也反映出柳湾林系统中沙丘坡面与丘间地生境的差异性。3.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动态演替(1)毛乌素柳湾林丘间地群落演替经历了定居、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主要特征为:(1)种子定居条件的选择和先锋群居特征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早春先叶开花、种子成熟期及散播期早于乌柳(Salix cheilophila),种子小而轻,较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种子易于风力和水力进行传播,另外,其种子无休眠特性,且结实量高,在适宜生境中发芽率高且萌发时间短,这些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北沙柳成为柳湾林群落先锋物种的基本条件。北沙柳种子定居主要选择淡水或微碱性湖泊水陆交界处湿润裸沙地带。土壤质地粗糙,粗细砂比8:5,其土壤饱和电导率(EC)变化在29-40μs/cm之间,pH值变化在8.7-9.0之间,土壤碳氮比(C/N)变化在6.2-8.6之间。先锋群居除建群种北沙柳外,亚优势种和伴生种以中生、湿生的杂类草、莎草类及灯芯草类植物为主,无旱生植物。(2)群落发展期与定居期群落比较,北沙柳高度、丛幅明显增加,密度、盖度降低,草本层片仍以中生、湿生的杂类草、莎草类及灯芯草类植物为主,无旱生植物;土壤质地由粗变细,粗细砂比3:2,其表层土壤含水量、EC、C/N逐渐增加。(3)群落成熟期群落盖度、高度明显增加,灌木层片中乌柳、沙棘数量明显增加,局部可成为优势种,林下草本层以旱生、中生的轴根型杂类草、根茎型禾草为主;土壤质地进一步变细,粗细砂比1:2,其表层土壤含水量、EC、pH值、C/N进一步增加。(4)群落衰退期群落盖度、高度明显降低,灌木层片以乌柳为主,北沙柳、沙棘数量降低,林下草本层以旱生、中生的轴根型杂类草、根茎型禾草为主,旱生植物明显增加,也出现耐盐植物,如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鹤甫碱茅(Puccinellia hauptiana)、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a)等;群落生境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即沙化和盐沼化。(2)在沙丘复合生态系统中柳湾林群落维持机制及与相邻群落的关系(1)柳湾林群落维持机制随着丘间地群落的发展,因水位降低而被移动沙丘吞噬,在老的迎风坡底部形成新的风蚀坑和湿润的环境,形成新的柳湾林定居环境并重新开始循环演替,而老的柳湾林丘间地群落随着沙丘的移动,逐渐成为背风坡上的主要建群种,在相对干燥的沙生环境,原来丘间地的湿生草本和多年生、中生草本逐渐被多年生、旱生草本或一年生草本替代成为背风坡林下主要草本;而原来背风坡上的群落成为新的迎风坡植物群落,由于迎风坡土壤硬度大且更加干燥,植被更加稀疏。柳湾林丘间地衰退期群落,由于沙丘流动性变小,丘间地由于降水的汇集,导致被盐化草甸或沼泽替代,但随着沙丘的活化,最终仍然会被风沙吞噬,形成新的柳湾林定居条件。(2)不同发育阶段柳湾林与相邻群落的特征比较柳湾林主要发育在通透性较好、相对湿润的沙丘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质地以粗砂、细砂为主,粉粒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占比例均较低,所以初期阶段的群落环境和种类组成特征与中性的歧序翦股颖(Agrostis divaricatissima)、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群落相近;在群落发展的后期,随着土壤细砂、粉粒,盐分等的增加,与一些耐盐、耐旱的如鹤甫碱茅、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黑沙蒿群落在种类组成和生境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它们之间随着群落的自身发展、环境变化或外界的干扰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发生相互替代。4.柳湾林的保护柳湾林是毛乌素沙地特有的生态系统,它的健康发展是毛乌素沙地健康的重要指示,是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向固定沙丘演变的重要过程。同时,柳湾林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土壤养分较高于相邻群落,所以其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维持区域高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立科[3](2019)在《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对其系统间的内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试图探寻二者相互之间共同发展的协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可为城市绿地、林业和生态建设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与思路,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标模型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公园个数等因子对生态建设的影响显着;对居民生活品质指标模型分析得出,教育因子、居民收入因子和价格因子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显着;对城市发展指标模型分析得出,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发展指标影响显着;对大气环境指标模型分析中,空气中SO2、NOx含量对大气环境影响显着;对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指标模型进行分析,确定生态建设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地位。通过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6。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发展指标之间同样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相关系数达0.980。在含控制变量城市综合实力后,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大气环境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8。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绿地的建设情况。得出公园绿地在绿地类型中权重最大,占0.473;其次是附属绿地,占0.284。在对各旗区绿地建设的比较分析中得出,康巴什区绿地的结构与功能现状排名第一,权重值为0.2413,树林召镇排名靠后,权重值为0.0737,绿地现状有待改善。从公园绿地的聚类分析中得出,西部四镇聚为一类,东部的树林召和薛家湾聚为一类,中心城区的二区一镇聚为一类。表明鄂尔多斯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从权重得分上看,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优于其他地区。运用ARG Gis提取鄂尔多斯市2017年地方性公益林调查数据,采用拉开档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中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乔木林覆盖率为1.52%,疏林地覆盖率为0.037,林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总体上不均衡,市域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西部地区。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建设的较好,所占的权重分别为0.196和0.163,鄂托克前旗和杭锦旗排名靠后,权重分别为0.097和0.094。运用灰色预测中的GM(1,1)模型对鄂尔多斯市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的发展未来作出预测。得出鄂尔多斯的公共绿地面积和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至预测期末,公共绿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地方性公益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预测结果上看,未来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变。论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城市综合实力系统中生态建设、人居生活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促进城市生存空间向更有序、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林棚俊[4](2019)在《毕棚沟风景区红叶彩林资源及其景观格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红叶彩林资源是毕棚沟风景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客体。为能够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区红叶彩林资源,梳理资源现状及分析景观格局有着重要意义。以毕棚沟红叶彩林资源为对象,通过文案调查法及实地调研法的综合运用对研究区红叶彩林资源进行了初步梳理;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及Fragstas软件量化研究了研究区红叶彩林景观格局;在景观格局分析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研究区红叶彩林景观格局稳定性评价模型。最后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主要结果有:(1)资源方面,研究区内彩叶植物有390种隶属51科104属,以灌木种类最多有248种,乔木种类有127种,草、藤本种类最少仅有15种;春秋色叶种有30种,秋色叶类有334种,常色叶类有26种;红叶彩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m到3000m之间的区域;典型景观主要有彩叶灌丛景观、彩乔林带景观、彩乔—彩灌混交景观等7类。(2)景观格局方面,按照研究目的及相关技术规定将研究区景观类型划分为两级景观。斑块类型水平上,红叶彩林景观中鲜卑花林、高山柳林景观类型斑块面积较大,四川落叶松林、桦木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很高,沙棘林及绣线菊林等景观类型被分割的程度很大,忍冬林、鲜卑花林等景观类型的斑块内聚力指数值很大,自然连通度较强。景观水平上,一级景观在空间分布中相较于二级景观来说其分离度更高,受外界影响更大。(3)景观稳定性方面,经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研究区景观格局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估表明鲜卑花林、杜鹃林、四川落叶松林及忍冬林的景观稳定性较高,花楸林、沙棘林、桦木林及杨树林的景观稳定性低。综上,研究表明毕棚沟红叶彩林资源具有种类多样、资源丰富、观赏价值高的优势以及观赏季节性强、生境脆弱及分布不匀的劣势,其景观格局情况复杂多样,景观稳定性水平也不均衡,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
曾凡勇[5](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金龙[6](2016)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研究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差异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分析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影响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运用三角模糊评价方法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方法比较了研究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对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史生荣[7](2014)在《教授之死》文中研究指明1将烙好的油烙饼摞在一起放入盆里,再盖上盖子,不冷不热焐着,既不凉,又软和。这是他今天的杰作,感觉也是做得最精心最拿手的一次。揭开盆盖,再将每一张翻看一遍,每一张都黄中泛金,连焦煳点都没有,看着都有食欲。妻子万兰最爱吃他烙的这种千层油烙饼,她曾和他学做过几次,都说不如他做的好吃。其实这也不算家乡的特产,家乡家家都这么做,母亲做得更好一些。东学潮希望今天她看到油烙饼,人也变得可爱一点,然后再和她商量读博的事。万兰总是用钥匙自己开门。趁她换鞋,东学
于金娜[8](2014)在《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文中指出从世界各国的林业实践来看,补贴制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降低林农经营风险、提高林农投资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因此实施补贴成为各国政府常用的扶持林业的政策工具之一。鉴于国内外关于林业补贴标准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区域的差别,如热带雨林区、温带林区及草原等,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如山地造林、丘陵造林、平原造林等,以及造林类型,如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生态林等,所以即使这些研究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些结论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没有考虑到树种的差异对造林补贴的影响。在实践中,由于补贴标准制定不科学而导致了政策效率低且执行成本高,最终影响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合理的造林补贴标准,使其既符合政府追求的社会利益,也能兼顾林农的经济利益,从而提高造林项目的效率、降低项目执行成本,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中国,多数的林业补偿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的,然后在补贴政策试点过程中,结合农户的诉求慢慢地调整补贴标准以优化补贴政策,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补贴的效率,为了提高补贴的效率和效果,本研究引入自愿环境协议方法,在充分考虑受偿者及政府意愿的前提下,确定合理可行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从农户角度出发,政府给予的造林补贴标准要高于农户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即通过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权衡得出的造林补贴标准);从政府角度出发,其愿意支付的造林补贴标准最高额度是造林所实现的生态效益价值;在充分考虑两者补贴诉求的前提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自愿环境协议框架的政府—农户协商模型,来确定合理造林补贴标准,并以黄土高原地区典型区域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基于此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机会成本、受偿者意愿、碳吸存效益内部化、自愿环境协议等方法,以边际农地上造林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项目补贴标准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合理补贴标准的核算方法,为建立和优化造林补贴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建立新的研究框架。首先,本研究分别利用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方法,分析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此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林农接受补贴的底限。对于农户进行农地造林而言,农户会选择造林的机会成本,是林农选择继续农地经营、转变为牧地经营或者直接撂荒等几种用途中收益最大用途所带来的收益。所以,如果政府想激励农户进行造林,其给予的补贴就必须保证农户选择造林所是所有土地用途中收益最大的,通过该思路得到的应该是比较客观的衡量林农可以接受的最低补贴。为了从主观上得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贴标准,本研究还设计了农户受偿意愿调查问卷,以便获取农户主观上能够接受的最低补贴。最后,还对机会成本和受偿意愿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因为考虑到受偿意愿具有主观性,且农户容易高估其受偿意愿,这里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以机会成本作为基准。通过实证分析,在私人轮伐期内,如果期望农户参与造林项目,需要给予的补贴标准为2405元/公顷/年,为了使农户将私人轮伐期延长至社会最优轮伐期,农户的造林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其次,将森林的碳吸存效益价值化,分析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自愿环境协议中,政府愿意支付补贴的最高限。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关于沙棘生长的相关信息,将沙棘林的固碳量进行价值化,得到实现碳吸存效益的最大化时的补贴标准净现值为39591.40元(2174元/公顷/年,共计34年),即为政府愿意支付的最高补贴标准。最后,基于林农和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确定自愿环境协议下的最优造林补贴标准。将当前环境管制方式中具有优势的自愿环境协议引入到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中,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这样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充分体现了协议双方的诉求及其意愿。在社会最优轮伐期内,测算得到农户在34年内的补贴诉求净现值为39226.16元,而政府的补贴净现值为39591.40元,由于前者小于后者,因此关于造林补贴的自愿环境协议可达成。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林农和政府的诉求,经过双方协商,最终将造林补贴补贴净现值确定为双方的平均值即39408.78元,而具体的补贴方案为,1-21年按照农户的需求给予补贴2405元/公顷/年,而从22年至34年继续给予补贴1294元/公顷/年。按这样的补贴标准和补贴年限,可以保证农户不仅在21年内不采伐,甚至在21年至34年间仍然不采伐,最终可以保证造林项目政策目标的实现。该研究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种植沙棘,所实现碳吸存效益的造林补贴标准。本研究将自愿环境协议纳入造林项目中,为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研究的理论价值。该研究思路不仅仅考虑了政府的支付额度,而且更顾及到了造林主体的补偿诉求,由此确定的造林补贴标准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自愿环境协议具有自身无法超越的优点,但是该方法也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建议政府在进行造林政策时需要做好前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谨慎地对待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以保证造林实现碳吸存效益的生态目标。
么红杰[9](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郭建英[10](2010)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二、初探沙棘生态建设工程的几项政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探沙棘生态建设工程的几项政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特征及其动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沙丘间地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沙丘间地研究进展 |
1.2.3 柳湾林的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与土壤 |
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2.2.1 群落样地设置及方法 |
2.2.2 地下水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3 种子特性测定及萌发、落种实验设计 |
2.2.4 气象数据收集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1 计算公式 |
2.3.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植物区系特征 |
3.1.1 群落区系的科、属组成统计 |
3.1.2 群落物种的生活型谱 |
3.1.3 群落物种的水分生态类型谱 |
3.1.4 群落物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3.2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
3.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的动态演替规律特征 |
3.3.1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征 |
3.3.2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与相邻群落的比较 |
3.3.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发展及相邻群落演替系列 |
第四章 讨论 |
4.1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的性质及其分类 |
4.2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动态演替过程中群落与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 |
4.3 柳湾林群落动态演替及维持机制 |
4.3.1 群落定居环境的创造和形成 |
4.3.2 影响种子定居的环境条件 |
4.3.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的演替轨迹及影响因素 |
4.3.4 柳湾林生态系统维持机制 |
4.4 柳湾林衰退的诊断指标 |
4.5 柳湾林的保护与利用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1.1 柳湾植物区系特征 |
5.1.2 柳湾林群落类型 |
5.1.3 柳湾林丘间地群落动态演替 |
5.1.4 柳湾林群落维持机制 |
5.1.5 柳湾林的保护 |
5.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毛乌素沙地柳湾林植物名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大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2 小样本数据研究方法 |
1.2.3 ARG GIS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1.3 国外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1.4 国外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2 国内生态建设对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绿地和林业建设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的研究 |
2.2.3 国内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研究 |
2.2.4 国内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综合实力关系的研究 |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生态城市相关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理论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4.1.1 研究区的区位 |
4.1.2 土壤与水文特征 |
4.1.3 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
4.2 研究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
4.2.1 研究区的人口情况 |
4.2.2 研究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
4.2.3 研究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情况 |
4.3 研究区的城市发展 |
4.4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建设 |
4.4.1 绿地建设情况 |
4.4.2 林地建设情况 |
4.5 研究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情况 |
4.5.1 气候气象情况 |
4.5.2 大气污染情况 |
5 影响城市综合实力因素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
5.1 选取指标分析的模型 |
5.1.1 因子分析的模型 |
5.1.2 聚类分析的模型 |
5.2 选取指标的思路与方法 |
5.2.1 选取指标的思路 |
5.2.2 选取指标的方法 |
5.2.3 选取指标的结果 |
5.3 对选取指标的数据分析 |
5.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分析 |
5.3.2 居民生活品质指标分析 |
5.3.3 城市发展指标分析 |
5.3.4 大气环境指标分析 |
5.3.5 气候气象指标分析 |
5.4 城市综合实力研究指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1 关系分析的模型 |
6.1.1 相关分析的模型 |
6.1.2 回归分析的模型 |
6.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3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分析 |
6.3.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 |
6.3.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其他指标的回归分析 |
6.4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关系分析 |
6.4.1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分析 |
6.4.2 生态建设综合指标与城市综合实力之间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预测 |
7.1 分析方法的模型 |
7.1.1 层次分析法 |
7.1.2 灰色预测 |
7.1.3 拉开档次法 |
7.2 城市绿地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2.1 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
7.2.2 城市绿地建设的分析 |
7.2.3 城市公共绿地的发展预测 |
7.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分析与发展预测 |
7.3.1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基本情况 |
7.3.2 研究指标的选取及计算方法 |
7.3.3 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分析 |
7.3.4 地方性公益林的发展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毕棚沟风景区红叶彩林资源及其景观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4.1 自然地理概况 |
1.4.2 社会经济概况 |
2 文献综述 |
2.1 红叶彩林研究进展 |
2.2 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
2.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2.2.2 景观稳定性研究进展 |
3 毕棚沟风景区红叶彩林资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1.2 实地调研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毕棚沟红叶彩林资源组成 |
3.2.2 毕棚沟红叶彩林资源分类 |
3.2.3 毕棚沟红叶彩林资源分布 |
3.2.4 毕棚沟代表性彩叶植物及彩林景观 |
3.2.5 毕棚沟红叶彩林资源评价 |
3.3 小结 |
4 毕棚沟风景区红叶彩林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与计算 |
4.1.3 景观稳定性评价模型构建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红叶彩林景观格局分析 |
4.2.2 红叶彩林景观格局稳定性分析 |
4.3 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红叶彩林资源特征 |
5.1.2 红叶彩林景观格局 |
5.1.3 红叶彩林景观稳定性 |
5.2 建议 |
5.2.1 适地适树,积极营造春色彩林 |
5.2.2 聚焦季相,丰富彩林色彩层次 |
5.2.3 踵事增华,优化彩林景观格局 |
5.2.4 双管齐下,融入森林文化特质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5)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6)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数据获取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研究 |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研究 |
2.1.3 研究综述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5E”原则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 |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 |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 |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 |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 |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 |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 |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 |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 |
4.3 总结 |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 |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
5.1.1 效益评估主体 |
5.1.2 效益评估目标 |
5.1.3 效益评估阶段 |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 |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 |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方法 |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 |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 |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 |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 |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6.1.5 结果与分析 |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分析 |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
6.2.2 变量设计 |
6.2.3 分析方法 |
6.2.4 分析结果 |
6.2.5 结论与讨论 |
6.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 |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 |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 |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 |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 |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方法 |
7.2.1 三角模糊(TFN)分析方法 |
7.2.2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FDEA)方法 |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 |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 |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 |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 |
7.4.1 工程前期准备 |
7.4.2 工程建设实施 |
7.4.3 工程项目管理 |
7.4.4 工程资金管理 |
7.4.5 工程效益评估 |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 |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 |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 |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 |
8.2.1 影响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 |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 |
8.2.5 结果与分析 |
8.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9 借鉴与探索: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 |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 |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 |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分析 |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索 |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 |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 |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 |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 |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 |
9.5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全文展望 |
10.2.1 研究创新点 |
10.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Ⅱ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7)教授之死(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8)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区域简介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简介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造林补贴的理论基础 |
2.1 造林补贴的概念界定 |
2.1.1 造林 |
2.1.2 补贴 |
2.1.3 补贴标准 |
2.2 补贴标准确定的相关理论 |
2.2.1 受偿意愿 |
2.2.2 机会成本 |
2.2.3 自愿环境协议 |
2.2.4 碳吸存与最优轮伐期管理 |
2.3 国内外造林补贴政策的经验总结 |
2.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3.1 机会成本法的产生及应用 |
3.2 基于机会成本的造林补贴标准分析框架 |
3.2.1 研究假设 |
3.2.2 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户土地利用模型 |
3.3 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农户耕还林补贴诉求 |
3.3.1 沙棘的生长函数及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3.3.2 沙棘的价格函数 |
3.3.3 沙棘非木质林产品的收益 |
3.3.4 沙棘的种植、维护及采伐成本 |
3.3.5 舍饲养羊的收益与成本 |
3.3.6 种植业及打工收益 |
3.3.7 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及敏感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受偿意愿的农户造林补贴诉求 |
4.1 受偿意愿法的应用 |
4.2 林农的受偿意愿分析 |
4.2.1 研究方法和问卷设计 |
4.2.2 农户的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
4.2.3 农户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 |
4.2.4 农户受偿意愿分布 |
4.3 林农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分析模型构建 |
4.3.2 实证结果 |
4.4 受偿意愿的有效性分析 |
4.4.1 受偿意愿与机会成本的比较 |
4.4.2 受偿意愿分析的有效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碳吸存效益内部化的政府造林补贴诉求 |
5.1 森林碳吸存效益的重要性 |
5.2 基于碳吸存效益造林补贴的理论模型构建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最优轮伐期及政府决策模型 |
5.3 基于碳吸存视角的吴起县退耕还沙棘补贴标准 |
5.3.1 基于碳吸存的最优轮伐期的确定 |
5.3.2 最优轮伐期的敏感性分析 |
5.3.3 基于碳吸存的造林补贴标准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政府-农户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1 自愿环境协议的产生及应用 |
6.2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分析框架 |
6.2.1 假设前提 |
6.2.2 理论框架构建 |
6.3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吴起县造林补贴标准 |
6.3.1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项目运行机制 |
6.3.2 造林补贴项目自愿环境协议达成的条件 |
6.3.3 基于农户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4 基于政府视角的造林补贴诉求 |
6.3.5 基于自愿环境协议的造林补贴标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4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
1.4.2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
1.5.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
1.5.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论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质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及动物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社会经济结构 |
2.2.4 历史文化 |
2.3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
2.4 退耕还林概况 |
2.4.1 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及成效 |
2.4.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
3 研究方法 |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
3.2 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调查 |
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
3.3.1 环境条件调查 |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
3.3.3 生物量调查 |
3.4 土壤调查 |
3.4.1 土壤剖面调查 |
3.4.2 样地设置及取样 |
3.4.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4.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3.5 林地水文调查 |
3.5.1 冠层截留 |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
3.6 遥感监测方法 |
3.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7.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
3.7.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4.1.1 影像资料 |
4.1.2 影像预处理 |
4.1.3 影像裁剪 |
4.1.4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
4.1.5 波段选取 |
4.2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2.1 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
4.2.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4.3 遥感图像分类 |
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4.1 误差源分析 |
4.4.2 样本容量的确定 |
4.4.3 采样设计 |
4.4.4 Kappa一致性检验 |
4.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分析 |
4.5.1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
4.5.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
4.6 吴起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4.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 |
4.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
4.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
4.8 小结 |
5 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
5.1.1 数据处理 |
5.1.2 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
5.1.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物种的α多样性分析 |
5.1.4 不同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研究 |
5.2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5.2.1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5.2.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均匀性分析 |
5.2.3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
5.3 小结 |
6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
6.1 退耕还林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 |
6.1.1 退耕还林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6.1.2 退耕还林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6.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6.2 退耕还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土壤有机质变化 |
6.2.2 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化 |
6.2.3 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 |
6.3 退耕还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6.4 封育措施对土壤恢复效果的研究 |
6.4.1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水分状况得变化 |
6.4.2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变化 |
6.4.3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养分变化 |
6.5 小结 |
7 退耕还林(草)地水文效应研究 |
7.1 冠层截留量 |
7.1.1 不同退耕还林地冠层的截留量 |
7.1.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截留量对比 |
7.1.3 不同层次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
7.1.4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
7.2 土壤渗透性 |
7.2.1 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渗透性 |
7.3 小结 |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8.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8.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
8.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
8.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8.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
8.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
8.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
8.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
8.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
8.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
8.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
8.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
8.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
8.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
8.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
8.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
8.4.3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
8.5 改善小气候价值 |
8.5.1 气候变化现状 |
8.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
8.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
8.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
8.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
8.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8.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
8.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
8.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
8.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
8.9 小结 |
9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9.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9.1.1 直接经济效益 |
9.1.2 间接经济效益 |
9.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9.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
9.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9.2.3 生态意识转变与能源结构调整 |
9.2.4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9.3 小结 |
10.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
10.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
10.1.1 AHP判断分析的数学模型 |
1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10.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10.2.2 构造判断矩阵 |
10.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10.2.4 层次总排序 |
10.2.5 一致性检验 |
10.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
10.3.1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构模型 |
10.3.2 构造矩阵的标度 |
10.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11 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孙保平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初探沙棘生态建设工程的几项政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下中小企业金融纾困策略研究 ——基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H公司的信贷及金融支持[D]. 杜寰宇.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1
- [2]毛乌素沙地柳湾林群落特征及其动态演替机制研究[D]. 旭日. 内蒙古大学, 2020
- [3]生态建设对鄂尔多斯城市综合实力影响的研究[D]. 杨立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4]毕棚沟风景区红叶彩林资源及其景观格局分析[D]. 林棚俊.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1)
- [5]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6]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王金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7]教授之死[J]. 史生荣.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6)
- [8]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D]. 于金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9]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10]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