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明年项目全面开工

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明年项目全面开工

一、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 明年全面进行工程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安定[1](2020)在《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幸福林带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幸福路地区作为昔日西安重要的国家军工企业聚集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及产业政策调整,西安市也启动了轰轰烈烈的城市更新建设,分别在位于幸福路地区的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新建了国家级生态浐灞生态区和以文化产业等为核心的曲江新区,由此越发凸显了位于两大新区中间地带的幸福路地区的衰败[1]。因而如何以军工企业搬迁为契机,以幸福林带开发建设为抓手,借助有机更新、功能修补、生态修复等手段,深入挖潜城市存量土地、复兴地区文化活力、创新发展都市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更新理念所强调的存量土地开发与功能复合增效等内涵以及创新实践的绿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所强调的生态主导、开放共享以及多元融合特征对幸福路地区发展聚焦下的幸福林带设计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本文基于“城市更新”视角对于西安市幸福林带所展开的研究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其一是研究基础梳理,其中包含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案例调查、国内外研究综述等内容;其二为基于幸福林带向下开发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地上绿地主导的生态属性,对绿地地下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梳理;其三是对研究对象的区位背景介绍、环境调研认知与空间形态分析[2];其四是以城市更新为视角,对西安幸福林带地区进行设计策略探讨;最后聚焦于幸福林带空间本体进行设计实践探索,从空间立体设计、功能布局引导、交通流线组织、景观环境设计四大方面进行幸福林带的设计路径组织,进而提出综合体分段空间的设计详述与建设指引。本文以城市更新为研究视角,以西安市幸福林带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方法到工程实证进行了设计研究探讨,以期为其他同类型的建筑空间及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赵跃[2](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魏立峰[3](2019)在《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外需疲软、内需不足的现状,国家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公益项目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政府非常重视于公益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传统运作模式的已不能满足我国城市当前大型公益项目发展的建设需求。同时,在新形势下国内房地产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房地产转型势在必行,未来房地产发展必将面临资源整合以及与城市发展统筹协调的问题。如何将公益项目建设与房地产转型有机结合形成创新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研究公益项目建设与房地产转型的契合点和解决途径。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必要性,并分析了其创新点,指出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其次分析了我国公益项目的运作模式、房地产开发历程、房地产转型发展,以及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国内公益项目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构建公益项目与房地产联合开发新模式,通过该模式解决当前公益项目和房地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通过联合开发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证了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同时分析了联合开发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文章最后归纳总结提出,在房地产转型势在必行和公益项目发展任重而道远的背景下,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为公益项目建设和房地产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能有效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公益项目的积极性,并推动房地产开发模式多元化转型。

卓百会[4](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王嘉[5](2018)在《冬奥背景下的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在冬奥会的推动下,我国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开始全面发展。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上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冰雪旅游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我国旅游类型中一个快速兴起发展的类型。但是由于我国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时间较短,缺乏经验,城市建设不尽如人意,且大多存在四季旅游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急需对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国外冰雪旅游城市案例的研究和对比分析,提出了优秀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要点,为我国以后的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帮助,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进行了梳理。紧接着对冬奥会、冰雪旅游、冰雪产业和冰雪旅游城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我国冰雪产业和冰雪旅游城市的发展情况,整理了国内外奥运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和冰雪旅游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之后选取了两个国外成功的并且具有冬奥会举办经验的冰雪旅游城市为案例,简明阐述这些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情况,着重研究分析各个冰雪旅游城市成功的建设策略,并将两个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在冬奥会背景下建设一个成功冰雪旅游城市需要的要素。之后开始进入本文的主体部分,本章以崇礼为例,审视在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情况,并总结崇礼在建设和发展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冰雪赛事为特色的崇礼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包括以地形为导向,合理进行主城区用地规划;以功能为导向,优化公共服务配置;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四季旅游体系。通过崇礼经验,从普适性角度对我国的冰雪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建议。用地规划方面包括探索适宜的城市布局、注重城市的人本体验、加强服务设施的配置;产业发展方面包括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构建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积极进行区域合作探索;城市管理方面包括发挥城市营销的作用、进行精细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同时对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进行了美好展望。

秦竩[6](2015)在《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为源流,可见当代艺术作为艺术的发展方向与社会本身不无关系。消除了战争的恐慌和冷战的威胁,艺术和政治、经济一样追求平等和多元化,传统的精致艺术被传承然后被反叛,当代艺术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呢?反叛的实质是什么呢?这一转变是否真的影响巨大呢?诸如此类,不仅构成艺术本体论的某些危机性设问,而且也在更深层背景为艺术人类学的学理价值提供了挑战性的知识机遇。1980年代的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当代艺术像其它一切新鲜事物一样鱼贯而入,最先占领的是各大美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当代艺术热潮。1990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心基本确定为北京,从圆明园到798,从草场地到宋庄,当代艺术撤离西半城之后在东半城蔓延.宋庄,因为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偶然的情况下成为当代艺术家的落脚之地,却意外地蜚声海内外变成了当代艺术名镇“中国宋庄”。当代艺术同传统艺术一样,必定在自身场域内建构起自己的系统以续运转,又需要与其它场域发生关系获得生存,当代艺术就这样在中国由民营美术馆、画廊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等非官方企业、机构推而广之,走向世界也走进大众。当代艺术有自己的场域,场域内已然形成体系,无论是供求关系还是传承关系都已经建立。从藏家到画廊、美术馆的一系列关系使得场域结构稳固、密切。如布迪厄解析知识场域一样,当代艺术的场域也有形成过程和场域边际以及权力、位置关系,过程是可以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追溯的,但权力的转换使得边际似乎处在无限扩大之中,让人无法区分什么才是当代艺术和哪里才是当代艺术场域。宋庄恰好是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对照实体,从宋庄的发展史可以窥见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建构过程,从宋庄的艺术场域体系运行可以解析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体系运转。众多的艺术机构和当代艺术家入住宋庄,使这个实体场域完整,他们的生活、工作使得宋庄知名,这其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莫过于交往。交往是以一种人类学叙事方式种的“在场化”或“艺术身份互动建构”。当代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交往,不像一般意义上的交往存在语言和肢体的信息表达和意义传递,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接受方的完整理解和态度回馈,如何去判断这种沟通是否有效?当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既不可以用传统的审美标准评判又不可以用常规的工艺技巧来衡量;艺术批评家用“反叛”、“先锋”、“后现代”来诠释艺术作品时,艺术家自身和观众不一定能够同意这些概念模糊的词语;当代艺术作品一次又一次飙升到高价位的时候,并没有澄清艺术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或者进一步研究交换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换算方式;其它场域与当代艺术交往之时,在非完全意义交换的情境下揣测当代艺术而得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结果……当代艺术究竟如何实现交往的?如交换关系的互逆一般,当代艺术意义传递的路径与价值实现的路径正好相反,即可以理解为与经济学原理不一定相关,是否可以进一步辅助说明哈贝马斯交往建构社会的理论发展呢?当代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冷知识”,与艺术市场热潮的推捧无关,当代艺术要表达什么和如何理解当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知识体系是怎样的,这些都只存在问题而没有答案。也有不少的学者、批评家都认为从杜尚开始的艺术概念是“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个问题”,如同理解疯人院和男权统治一样,貌似是一个必然,已经不需要提问和解答。福柯研究了知识与权力,对这些所谓的“必然”进行了解析,冷知识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是谁赋予了知识“必然”的属性?当代艺术既然从历史源头上是为了大众所生,为什么就不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用宋庄的案例也许不能够完全回答这些,但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必然”是如何形成的,并能够将这种“必然”与当代艺术场域及其交往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从内到外的全景式观察。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这种观察都处在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形而上学的叠合语境知识位置。宋庄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一个可考察实体,通过建构人与人、人与机构、人与艺术品的交往形成的内部场域体系;以及机构与机构、场域与场域的交往实现外部关系网,验证了艺术场域效应与对当代艺术的社会发展脉络。予以个案实证,在对交往形式和内容的考察中,以一种艺术人类学的知识姿态来认识和把握当代艺术的不易理解问题和是否为商业而变性的问题,以及其他与此相关联的一系列衍生问题。

李先雄[7](2014)在《论国际化体育城市》文中认为体育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好的城市生活更需要体育元素的渗透和传播。体育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状态。建设城市体育品牌,为国争光为民谋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把我国城市建设成具有国际化的体育城市,更好地造福民生,为国争光。本研究为建设国际化体育城市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哲学和管理学为研究的方法论,以建设国际化体育城市为研究目标,从国际化的视角探讨体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从经济条件、体育人口、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国际化体育组织、体育制度等六个方面探讨成为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条件,构建评价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中国建设国际化体育城市的策略。本研究结论:1.探索性地提出了国际化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条件、体育人口、体育赛事、国际化体育组织、体育文化、体育制度;经济、文化、制度和体育组织的建设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国际、国内体育赛事频繁与体育人口不断增长是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核心内容。2.目前,我国已拥有了北京、上海两座国际化体育城市。随后,一批国际化城市如广州、深圳、南京、香港等城市正在积极筹建国际化体育城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3.国际化体育城市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成为众多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4.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创建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保障,体育人口的壮大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基础,作为创意产业的体育产业给城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亮点,燃起了管理者们的城市营销新理念——体育是城市营销和国家营销的活载体。5.我国创建国际化体育城市的路径是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长远整体规划;通过推动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突破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城市品牌运动队伍与承办国际品牌体育赛事,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协调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不断壮大体育人口,夯实基础;发展国际体育组织,健全的体育政策制度,争取国际体育的话语权和维护良好的体育氛围;繁荣体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国际化体育城市。

解琦[8](2014)在《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意产业通常泛指以创意为主要增值方法的经济活动。创意经济就是把观察新经济的角度从“科学与艺术分离”转换为“科学与艺术统一”。世界创意地理格局是由各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域及其人才流动构成的动态系统。创意产业集群促进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功效,使其持续受到各国青睐,区域经济政策和创新政策均得以提倡,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也确实在某一阶段突出表现出对创新的促进效应。这些世界级楷模的光辉极大的刺激了中国政府的热情,使得近一些年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被我国某些地方政府作为一项政策目标来狠抓、硬抓,在某种程度上误入口号式、简单化的“中国式造园运动”。全国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开发失控与活力缺失已经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本文在对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概念认知与批判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中立、直观的呈现近20年来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通过剖析伦敦、巴黎、纽约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集群发展的内生性,探讨有助于保持创意产业集聚区活力的措施,提出“适应进化”的观点,从规划、设计、公共政策三方面提出超越我国现行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维定式的若干策略。

周琮[9](2011)在《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奥运会规模的不断膨胀,奥运场馆的建设规格不断被抬高。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能否得到长期有效利用与开发,逐渐成为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性的在驻京六所大学内建设占场馆总数19.35%的比赛场馆,是解决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的重要创新。高校奥运场馆首先要做到满足奥运会比赛需要,赛后主要服务于高校并适当对社会开放。建设规模等级应满足奥委会对比赛场地的要求。大量的赛时用房,在赛前设计中都要考虑赛后转换为以学校使用为标准的功能用房。本文总结了近50年来历届奥运会赛后使用的经验得失。结合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北京高校体育建筑从19世纪末至200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而对北京高校体育建筑的历史与现状有更为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北京高校奥运场馆展开分析。通常我们可以将综合性体育馆建筑的使用周期总结为:A大赛前设计与建设---B赛时使用---C赛后适应性改造---D平时使用(包括教学,体育项目对外开放,举办大型活动)--- E赛时使用---F平时使用---G大型修整---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循环。本文重点关注奥运会结束以来场馆使用周期的几个关键环节:包括大赛前的设计与建设、赛后适应性改造、奥运会后平时使用、平赛转换情况。通过场馆自身几个环节的奥运前后对比、不同高校奥运场馆间的横向对比,对场馆的赛后利用做较为系统的比较性研究,用以评价场馆利用现状和为今后的场馆利用提供指导性建议。

王龙飞[10](2010)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市场经济改革,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保持时代性与民族性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则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代表。少林武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武术文化杰出的代表。少林武术产生、发展于登封,是武术在登封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下,武术在登封与政治、教育、经济、文化、宗教紧密结合,走上了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在民族传统体育整体萧条,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繁荣于我国大中型城市的大环境下,武术在登封这一地级城市却得以蓬勃发展。其中必然有其生存、发展的道理。因此,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发展的典型个案。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进行研究,就需要从整体上明确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中的功能等问题。而文化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强调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整体研究,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一门学科。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应地,文化社会学的理论也是研究武术文化产生、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的重要方法。本研究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参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章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将武术视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将其融于登封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进行立体的、多层面的研究,全景式展现其历史面目,从更广阔的角度梳理武术在登封的起源与演进过程,进而描述当代武术在登封的存在现状、特征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社会学理论分析武术在登封社会的功能与发展动力,并对武术在登封的发展以及我国武术的存在与发展提出了思考。论文由导论、正文、结论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正文共分七部分。文章首先介绍武术在登封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认为武术在登封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这主要表现在武术的朴实无华、严谨实干,兼容并蓄、开放融合与敏于适应、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而这一传统对当代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仍然影响巨大。随后从社会武术、学校武术、竞技武术、少林寺的武术以及武术国际传播等方面描述登封武术的发展现状,认为:当代武术在登封呈现出形态多样、发展多层次性以及力量多元、中原文化特色浓厚、重视教育、注重“少林”品牌的弘扬等文化特征;也存在着民间武术的发展有下降趋势、城市社区武术需要进一步普及、武术馆校的管理仍需规范、武术高等教育在困难中挺进、少林寺品牌建设有待统一规划、武术联赛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与不足。对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之后,文章就武术在当代登封社会的功能和发展动力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武术在登封的功能体现在:武术是登封居民休闲、娱乐的挚爱、武术馆校是登封教育系统的重要补充、武术是登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武术的发展促进了登封社会的整合等方面。武术的发展动力是多元的,主要包括登封厚重的文化传统为武术发展提供的内在动力、登封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先天优势、登封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所创造的难得机遇、丰富的社会资本提供的助推力、以及个人与组织的需求动力。在改革开放提供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文化传统内化在个人、组织的需求,进而通过实践推动了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武术在登封不可能停滞不前,面对社会的变迁,它必须继续发展,否则就要面临淘汰。文章立足武术在登封的背景、起源、演进和发展现状,对今后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提出思考,认为:发展是对登封武术最好的保护、多样化是武术在登封的发展趋势、注重少林寺的品牌建设、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兼顾是登封武术发展的根本、应拓展登封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路径。登封武术虽然是个案研究,但其毕竟是我国武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经验一定会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认为:今后我国武术的发展应注重多元功能开发、精神文化是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多样化是武术的发展趋势、应加强武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 明年全面进行工程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 明年全面进行工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幸福林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存量更新
        1.1.2 空间立体发展
        1.1.3 功能复合增效
        1.1.4 建筑发展响应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更新
        1.2.2 城市综合体
        1.2.3 地下城市综合体
    1.3 理论基础与案例调查
        1.3.1 理论基础研究
        1.3.2 相关案例调查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城市综合体设计相关研究
        1.4.2 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相关研究
        1.4.3 绿地地下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小结
第二章 绿地地下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
    2.1 空间资源评估与功能需求预测
        2.1.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2.1.2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2.2 设计要点
        2.2.1 空间功能组织
        2.2.2 开发强度控制
        2.2.3 海绵机体设计
        2.2.4 文化要素保护
    2.3 设计方法
        2.3.1 布局结构
        2.3.2 空间形式
        2.3.3 交通组织
        2.3.4 景观设计
        2.3.5 空间节点
        2.3.6 构造处理
        2.3.7 采光设计
        2.3.8 防灾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安幸福林带现状环境调研与分析
    3.1 研究对象概况
    3.2 林带定性认知
        3.2.1 周边道路交通
        3.2.2 区域土地利用
        3.2.3 地区服务配套
        3.2.4 林带空间建设
    3.3 空间定量分析
        3.3.1 空间开发要素分析
        3.3.2 路网交通要素分析
        3.3.3 业态经济要素分析
        3.3.4 文化遗存要素分析
        3.3.5 公共服务要素分析
        3.3.6 生态景观要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幸福林带设计策略
    4.1 空间开发策略
    4.2 交通组织策略
    4.3 业态引导策略
    4.4 文化复兴策略
    4.5 服务完善策略
    4.6 生态提升策略
    4.7 小结
第五章 西安幸福林带设计实践
    5.1 设计路径思考
        5.1.1 空间立体设计
        5.1.2 功能布局组织
        5.1.3 交通流线组织
        5.1.4 景观环境设计
    5.2 空间分段组织
        5.2.1 华清路—长缨路段空间设计
        5.2.2 长缨路—长乐路段空间设计
        5.2.3 长乐路—韩森路段空间设计
        5.2.4 韩森路—咸宁路段空间设计
        5.2.5 咸宁路—西影路段空间设计
        5.2.6 西影路—新兴南路段空间设计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公益项目建设
        2.1.1 公益项目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2.1.2 我国公益项目建设模式
    2.2 房地产开发
        2.2.1 房地产开发的概念
        2.2.2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2.2.3 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公益项目开发模式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重庆“中央公园”项目开发模式
        3.1.1 项目概况
        3.1.2 开发模式
        3.1.3 项目启示
    3.2 深圳“大运中心”项目开发模式
        3.2.1 项目概况
        3.2.2 开发模式
        3.2.3 项目启示
    3.3 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开发模式
        3.3.1 项目概况
        3.3.2 开发模式
        3.3.3 项目启示
    3.4 国内公益项目开发模式经验借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构建
    4.1 联合开发模式概念
    4.2 联合开发模式核心机理
    4.3 联合开发模式主要特点
    4.4 “PPP公益+房地产”联合开发模式
        4.4.1 核心思想
        4.4.2 主体构成
        4.4.3 模式框架
        4.4.4 实施路线
        4.4.5 主要特征
        4.4.6 优点与缺点
    4.5 “政府+企业”联合开发模式
        4.5.1 核心思想
        4.5.2 主体构成
        4.5.3 模式框架
        4.5.4 实施路线
        4.5.5 主要特征
        4.5.6 优点与缺点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应用
    5.1 项目简介
        5.1.1 A公益项目
        5.1.2 B商业地产项目
        5.1.3 A项目与B项目的关联性分析
    5.2 开发模式及经济指标计算
        5.2.1 “政府+企业”联合开发模式
        5.2.2 “PPP公益+房地产”联合开发模式
    5.3 开发模式比较和选择
        5.3.1 社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5.3.2 项目开发模式选择
        5.3.3 存在问题与处理措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冬奥背景下的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
        1.1.2 冰雪产业的巨大机遇
        1.1.3 城市建设不尽如人意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发展情况
        2.1.1 冬奥会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2.1.2 冰雪产业的概念及发展情况
        2.1.3 冰雪旅游的概念及发展情况
        2.1.4 冰雪旅游城市的概念及发展情况
    2.2 奥运背景下的城市建设研究
        2.2.1 国外奥运背景下的城市建设研究
        2.2.2 国内奥运背景下的城市建设研究
    2.3 冰雪旅游城市建设研究
        2.3.1 国外冰雪旅游城市建设研究
        2.3.2 国内冰雪旅游城市建设研究
    2.4 研究综述小结
3 国外冬奥会举办城市建设案例对比研究
    3.1 案例选取
    3.2 全产业链建设的法国冰雪旅游城市霞慕尼
        3.2.1 城市基本情况简介
        3.2.2 串珠式的空间格局
        3.2.3 大户外产业及其衍生产业
        3.2.4 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体系
    3.3 全季候综合度假的加拿大冰雪旅游城市惠斯勒
        3.3.1 城市基本情况简介
        3.3.2 四季旅游度假体系
        3.3.3 周边联动形成多元产业链
        3.3.4 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设计
    3.4 国外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对比
        3.4.1 空间布局设计因地制宜
        3.4.2 服务配套体系完善合理
        3.4.3 四季发展均衡的多元产业
        3.4.4 冬奥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
4 崇礼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4.1 城市基本情况
        4.1.1 城市历史自然情况
        4.1.2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4.1.3 城市现状用地情况
    4.2 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优势
        4.2.1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区位优势
        4.2.2 建设冰雪城市良好的自然优势
        4.2.3 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基础优势
    4.3 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问题
        4.3.1 旅游产业单一四季发展失调
        4.3.2 城市空间与风貌特色不突出
        4.3.3 城市部分建筑高度相对较高
        4.3.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5 以冰雪赛事为特色的崇礼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
    5.1 以地形为导向,合理进行主城区用地规划
        5.1.1 主城区主要组团及布局
        5.1.2 西湾子组团的规划建议
    5.2 以功能为导向,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5.2.1 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公共服务用地布置
        5.2.2 为外来游客服务的公共服务用地布置
    5.3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四季旅游体系
        5.3.1 以冰雪赛事为核心,打造完整的冰雪产业体系
        5.3.2 以生态文化为中心,构建平衡的绿色健康产业
        5.3.3 以地域特色为基础,完善古今文化融合的文化产业
        5.3.4 以京津冀共同发展为机遇,创建新型国际交流门户
6 对我国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的建议
    6.1 用地规划策略
        6.1.1 探索适宜的城市布局
        6.1.2 注重城市的人本体验
        6.1.3 加强服务设施的配置
    6.2 产业发展策略
        6.2.1 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
        6.2.2 构建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6.2.3 积极进行区域合作探索
    6.3 城市管理策略
        6.3.1 发挥城市营销的作用
        6.3.2 进行精细化城市管理
        6.3.3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创新
        7.1.1 结论
        7.1.2 创新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之处
        7.2.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的界定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外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适用理论简析
        二、田野调查方法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的生发
    第一节 从艺术乌托邦到艺术区
        一、中国当代艺术初期状态
        二、宋庄艺术乌托邦的转型
    第二节 当代艺术的风格与习性
        一、习性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二、宋庄积聚的“艺术氛围”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场域建模
        一、中国当代艺术场域生成
        二、当代艺术场域结构特征
    第四节 群体习性与艺术区发展
        一、当代艺术家群体习性
        二、艺术区的产业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交往行为
    第一节 艺术从业者交往行为
        一、个体交往的行为现象
        二、个体交往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个体与机构的交往
        一、与展示机构的交往
        二、与监管机构的交往
    第三节 艺术机构之间的相互交往
        一、美术馆和艺术经营机构
        二、美术馆与监管部门交往
    第四节 当代艺术交往的社会作用
        一、交往障碍和从属地位关系
        二、交往形式和目的的多样化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与权力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知识储备
        一、从西方借来的艺术风格
        二、没有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节 制度、交往和知识累积
        一、当代艺术市场的制度
        二、艺术交往与知识积累
    第三节 残缺的当代艺术知识体系
        一、艺术从业者的知识情况
        二、中国当代艺术知识体系
    第四节 艺术权力与知识发展方向
        一、当代艺术知识权力的对抗
        二、当代艺术知识的未来走向
第五章 结语:宋庄启示录
    第一节 艺术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一、艺术区建构的两种形式
        二、艺术区发展模式的对比
    第二节 艺术交往的方式与策略
        一、艺术交往方式的分析
        二、艺术交往的策略分析
    第三节 艺术知识的生产和发展
        一、图像的意义和艺术的权力
        二、当代艺术知识权力新特点
    第四节 艺术区与当代艺术的终结
        一、艺术区社会生命时期
        二、探索当代艺术的终结
后记
附录二:前往宋庄的公共交通路线
附录三:艺术家调查问卷
附录四: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访谈提纲
附录五:全国艺术区概况汇总
附录六:主要的艺术网站地址
附录七:艺术国际的采访视频链接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论国际化体育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
    1.6 研究思路
2 国际化体育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1 城市与国际化的概念
    2.2 国际化城市的概念及研究
    2.3 国际化体育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3 我国国际化城市和体育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3.1 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
    3.2 我国体育城市发展的现状
    3.3 小结
4 世界国际化体育城市发展现状与分析
    4.1 欧美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现状
    4.2 欧美国际化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3 我国国际化体育城市发展的动力分析
    4.4 小结
5 我国国际化体育城市的发展路径
    5.1 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与体育设施建设
    5.2 体育产业开发与国际化城市的发展
    5.3 建立品牌运动队伍与举办国际品牌体育赛事
    5.4 协调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5.5 国际体育组织与体育制度建设
    5.6 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5.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8)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缘起
    2、既往研究
    3、内容结构
    4、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创意产业集聚区相关范畴界定及理论支撑
        1.1.1 创意产业
        1.1.2 创意产业集聚区
    1.2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一般分类
        1.2.1 根据产生集聚区的形成模式划分
        1.2.2 根据集聚区内企业组织结构和关联方式划分
        1.2.3 根据空间聚合方式划分
        1.2.4 根据集聚形成的核心要素划分
        1.2.5 根据开发模式划分
    1.3 认识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若干误区
        1.3.1 创意产业集聚区混淆于工业园、高新区
        1.3.2 创意产业集聚区混淆于创意地产
        1.3.3 用挂牌辨识创意产业集聚区
第二章 国际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路径
    2.1 创意伦敦(Creative London):城市积淀与产业政策的内生性
        2.1.1 工业之都的华丽蜕变
        2.1.2 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推动
        2.1.3 看伦敦人怎么办“798”
        2.1.4 难以复制的“伦敦模式”
    2.2 遍地苏荷(SOHO Somewhere):Loft 生活与艺术区变迁的启示
        2.2.1 东村西村
        2.2.2 苏荷
        2.2.3 切尔西
        2.2.4 “苏荷模式”的意义与贡献
    2.3 同志马莱(The gay Marais):包容社区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2.3.1 发展轨迹
        2.3.2 “少数派”群体
        2.3.3 创意阶层在哪里崛起
    2.4 世界创意大都市——切莫盲从的典范
        2.4.1 城市禀赋是创意产业集聚的基础
        2.4.2 生活方式影响创意产业地理分布
        2.4.3 多机构多渠道推动创意产业集聚
第三章 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图景
    3.1 楔子(二十世纪最后的浪漫)
    3.2 先导肇始期(1998-2004 年)
        3.2.1 苏州河畔燃起的一把火
        3.2.2 “798”现象
        3.2.3 各地发展概况
    3.3 加速发展期(2005-2009 年)
    3.4 嬗变调整期(2010 年以来)
    3.5 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在因何而存在?
第四章 关注:缺乏秩序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
    4.1 自发的是丑陋的,规划的是美好的?
        4.1.1 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形式
        4.1.2 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成败
        4.1.3 市场机制下的政府干预
    4.2 开发泛滥与权力寻租
        4.2.1 杂乱无章:开发的泛滥
        4.2.2 创意圈地:权力的寻租
    4.3 城市利益与个体权利
        4.3.1 艺术区拆迁与反拆迁
        4.3.2 逐草而居与逐利开发
    4.4 开发控制确保创意产业集聚区有序开发
第五章 再关注:保持活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
    5.1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指向
        5.1.1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因分析
        5.1.2 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城市的二次选择
        5.1.3 创意产业与旧城改造的契合之处
    5.2 创意阶层的行为心理需求
        5.2.1 创意阶层的基本构成
        5.2.2 创意阶层的空间需求
    5.3 多元化、日常化的创意活动
        5.3.1 创意是越界
        5.3.2 创意是生活
    5.4 追求长期利益的经营方式
        5.4.1 长效合同制造双赢
        5.4.2 非营利组织守护公益
结语:中国式集聚区往何处去
    1、遍地开花,是否必要?
    2、画地为牢,是否恰当?
    3、公共政策,是否匹配?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内容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校奥运场馆有别于高校普通场馆的特点分析
        1.2.2 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模式有别于其他奥运场馆的特点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3.3 论文框架
    1.4 国内外高校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研究成果
        1.4.1 国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1.4.2 国内关于高校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的研究
第2章 现代奥运场馆赛前规划与赛后利用研究
    2.1 现代奥运场馆的投资与建设
    2.2 现代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3 现代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与运营模式
        2.3.1 奥运会场馆的赛前规划与赛后利用
        2.3.2 奥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模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高校体育馆发展历程与赛后利用概况
    3.1 北京高校体育场馆发展概况
        3.1.1 北京高校体育场馆的历史沿革
        3.1.2 我国参与大型赛事的场馆利用情况综述
    3.2 在高校设置奥运场馆的意义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比较分析
    4.1 2008 年北京奥运场馆规划建设概况
    4.2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的特点和赛前策划比较
        4.2.1 六座高校场馆的分布特点
        4.2.2 六座高校场馆的赛前综合利用策划回顾
    4.3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现状调研与分析
        4.3.1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现状调研概况
        4.3.2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调查问卷分析
        4.3.3 六所高校奥运场馆赛后使用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奥运场馆赛前设计与赛后利用原则
    5.1 高校奥运场馆设计与赛后改造原则
        5.1.1 高校体育场馆的设计思想
        5.1.2 主场地的多功能利用研究
        5.1.3 发掘辅助空间的利用潜力
        5.1.4 高校奥运场馆的赛后改造原则
    5.2 赛后利用定位与使用原则
    5.3 赛后综合利用模式建议与综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10)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1.1.2 少林武术是武术在登封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是当今体育改革的热点
        1.1.4 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典型个案
        1.1.5 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武术产生、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重要方法
    1.2 文献综述
        1.2.1 武术文化的研究
        1.2.2 登封武术的研究
        1.2.3 文化社会学理论在武术研究中的运用
        1.2.4 已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思路、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假设、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假设
        1.5.2 研究难点
        1.5.3 创新点
2 武术在登封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
    2.1 登封概况
        2.1.1 背依嵩山、地处中原的自然地理环境
        2.1.2 三教合一、开放融合的厚重历史文化传统
        2.1.3 工业为主、旅游为辅的经济环境
    2.2 武术在登封的起源
        2.2.1 需要——少林武术起源的直接动力
        2.2.2 个人及事件——少林武术起源的间接原因
        2.2.3 实践——少林武术起源的本质原因
    2.3 武术在登封的历史演进
        2.3.1 军事武术
        2.3.2 社会武术
        2.3.3 学校武术
3 武术在登封的现状
    3.1 社会武术
        3.1.1 武术节庆活动
        3.1.2 民间武术
        3.1.3 城市社区武术
        3.1.4 武术表演
        3.1.5 武术旅游
        3.1.6 武术用品
        3.1.7 武术场地设施服务
    3.2 学校武术
        3.2.1 普通学校的武术
        3.2.2 民办武术学校的武术
    3.3 竞技武术
        3.3.1 武术竞赛活动蓬勃
        3.3.2 武术竞赛成绩斐然
    3.4 少林寺的武术
        3.4.1 发展规模
        3.4.2 开展形式
    3.5 国际交流与传播中的武术
        3.5.1 国际武术表演
        3.5.2 国际武术教育
        3.5.3 其它国际文化交流
    3.6 当代武术在登封的发展特征
        3.6.1 形态多样
        3.6.2 发展多层次性
        3.6.3 力量多元
        3.6.4 中原传统文化特色浓厚
        3.6.5 重视教育
        3.6.6 注重"少林"品牌的弘扬
    3.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7.1 登封民间武术的发展有下降趋势
        3.7.2 登封城市社区武术需要进一步普及
        3.7.3 登封武术馆校的管理仍需规范
        3.7.4 登封武术高等教育在困难中挺进
        3.7.5 "少林"品牌建设有待统一规划
        3.7.6 登封的武术联赛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4 武术在登封的精神特质
    4.1 朴实严谨:登封文化的实学精神在武术中的显现
        4.1.1 朴实、严谨是少林武术重要的技术风格
        4.1.2 朴实、实干是登封民办武校的办学理念
        4.1.3 严谨的传承标准是登封民间武术得以世代传习的保障
    4.2 开放融合:登封文化的包容精神在武术中的彰显
        4.2.1 从少林武术的技术形成看兼容并蓄、开放融合
        4.2.2 武术形态在登封的现代转型体现了兼容并蓄、开放融合的精神
        4.2.3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运营是兼容并蓄文化精神的现实显现
    4.3 敏于适应:登封文化的自强精神在武术中的展现
        4.3.1 登封民办武校的发展体现了敏于适应的文化精神
        4.3.2 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敏于适应的文化特点
        4.3.3 从少林拳进入登封中、小学校看敏于适应、勇于创新
5 当代武术在登封社会的功能
    5.1 武术:登封居民休闲、娱乐的挚爱
        5.1.1 人们对武术的娱乐需求日益增长
        5.1.2 满足登封居民武术运动娱乐需求
        5.1.3 满足登封居民武术审美需求
    5.2 武术馆校:登封教育的重要补充
        5.2.1 满足人们学习武术技能的需求
        5.2.2 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质
        5.2.3 弘扬民族精神
    5.3 武术:登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5.3.1 武术在登封已经形成产业化发展
        5.3.2 登封武术产业形成的标志
        5.3.3 登封武术主体产业的构成
        5.3.4 登封武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5.4 武术的发展:促进了登封社会的整合
        5.4.1 促进登封社会整合
        5.4.2 提升登封城市形象
        5.4.3 改善登封社会环境
        5.4.4 为登封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6 当代武术在登封得以繁荣、壮大的动因
    6.1 登封厚重的文化传统: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6.1.1 精神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6.1.2 精神文化是武术在登封发展得以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6.1.3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当代登封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6.2 登封优越的地理位置:武术发展的先天优势
        6.2.1 登封境内的中岳嵩山、少林寺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6.2.2 登封便利的交通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
        6.2.3 登封濒临省会郑州使其更易吸引政策支持
    6.3 登封改革开放大的环境:武术发展的难得机遇
        6.3.1 市场经济的改革为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6.3.2 《少林寺》电影的上映是武术在登封发展的重要机遇
        6.3.3 大众媒介的发展加速了武术文化的传播
        6.3.4 政府为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6.4 丰富的社会资本:登封武术发展的良好基础
        6.4.1 登封武术经济组织拥有广泛的关系网络
        6.4.2 互惠原则是登封的地方文化传统
        6.4.3 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拥有较强的信任与认同
    6.5 个人与组织的发展需求:武术在登封发展的直接动力
        6.5.1 个人发展武术的需求
        6.5.2 政府发展武术的目的
        6.5.3 民间组织发展武术的需求
        6.5.4 个人与组织的需求最终实践于各利益群体的博弈
7 武术在登封的发展
    7.1 发展:对登封武术最好的保护
        7.1.1 发展是对登封武术最好的保护
        7.1.2 认同是登封武术保护的前提
        7.1.3 登封武术的创新应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
    7.2 多样化:武术在登封的发展趋势
        7.2.1 重视登封民间武术的发展
        7.2.2 促进登封城市社区武术的普及
        7.2.3 登封武术馆校应向标准化发展
        7.2.4 市场化是武术在登封发展的重要趋向
    7.3 少林品牌:登封城市发展的名片
        7.3.1 完善品牌的基础建设
        7.3.2 以少林武术节庆活动为支点
        7.3.3 加大少林武术品牌资产的运营
        7.3.4 打造少林武术品牌,带动登封城市发展
    7.4 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兼顾:登封武术发展的根本
        7.4.1 政府应逐渐淡出武术的经济领域,行使协调引导的功能
        7.4.2 大力发展登封民间组织,促进武术发展
        7.4.3 登封武术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个人利益的维护
        7.4.4 建立政策制定的协调机制
    7.5 拓展传承路径:登封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关键
        7.5.1 学校——登封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主要路径
        7.5.2 家庭——传统的传承场域
        7.5.3 大众传媒——日益重要的传承途径
        7.5.4 同辈群体——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传承方式
8 登封武术对我国武术存在与发展的启示
    8.1 多元功能开发:武术发展的基础
        8.1.1 武术的娱乐功能在当代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8.1.2 大力发展武术经济
        8.1.3 促进武术教育功能的开发
    8.2 精神文化: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
        8.2.1 完善自身体系是武术发展的基础
        8.2.2 文化整合是武术发展的重要条件
        8.2.3 文化适应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8.3 多样化:武术发展的趋势
        8.3.1 武术应积极创新文化体系适应社会发展
        8.3.2 多样化是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8.3.3 市场化是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8.4 保护与传承:传统武术文化现代发展的保障
        8.4.1 传统武术文化面临的危机
        8.4.2 加强武术文化的保护
        8.4.3 拓展武术文化的传承途径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研日记15则
    附录二:深度访谈录音稿15则
    附录三:武校学生习武目的的调查问卷
    附录四:教育经历
    附录五:就读期间科研简况
致谢

四、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 明年全面进行工程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更新视角下的西安幸福林带设计研究[D]. 刘安定. 长安大学, 2020(06)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公益项目与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模式研究[D]. 魏立峰. 燕山大学, 2019(06)
  • [4]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5]冬奥背景下的冰雪旅游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D]. 王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6]当代艺术的三重解读: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力—中国·宋庄[D]. 秦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7]论国际化体育城市[D]. 李先雄.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4)
  • [8]中国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D]. 解琦. 天津大学, 2014(05)
  • [9]北京高校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比较研究[D]. 周琮.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 王龙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标签:;  ;  ;  ;  ;  

奥运场馆区拆迁年底完成,明年项目全面开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