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对老年前列腺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高健慧,姚菲,刘艳红,顾晓锋[1](2021)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的分级护理对泌尿系统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的分级护理对泌尿系统肿瘤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肿瘤根治术手术治疗的571例泌尿系统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1月—2018年4月入组的282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5月—2018年10月入组的289例病人设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血栓预防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血栓预防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的分级护理干预。以术后1周双下肢多普勒超声(B超)结果为DVT发生的诊断标准。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571例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1周内下肢DVT共发生3例,发生率为0.53%,其中对照组发生率为0.71%,干预组发生率为0.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下肢B超报告的血流缓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Caprini得分、手术类型是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1周内血流缓慢发生的影响因素。3例发生DVT的病人术前Caprini均分为5分(2例高危、1例极高危),术后Caprini等级均为极高危,该模型不能区分出拟手术的泌尿外科肿瘤病人中发生DVT的高风险人群。术中出血量、术后低分子肝素是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率低。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的分级护理干预无法改善DVT的发生,但可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流缓慢。术中出血是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高危因素,术前Caprini得分是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血流缓慢发生的预测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在围术期护理中关注该类病人,预防DVT的发生。Caprini量表在肿瘤病人中的高危临界值需进一步分层。
谢芬,魏鹤群[2](2021)在《深呼吸运动结合量化踝泵运动对食管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深呼吸运动结合量化踝泵运动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深呼吸运动结合量化踝泵运动,两组均干预7 d。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下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干预3、7 d后股静脉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7 d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呼吸运动结合量化踝泵运动能够增加食管癌根治术后下肢血液速度,有效预防DVT形成,减轻下肢肿胀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敏[3](2021)在《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初次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血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早期下肢血流速度的影响;2、评价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关节外科明确诊断为严重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且初次行单侧TKA的住院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每组各33例。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股四头肌舒缩锻炼、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及持续被动运动等下肢功能锻炼,试验Ⅰ组实施足部黄芪湿热敷疗法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试验Ⅱ组实施足部黄芪熏蒸疗法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三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干预两次,每次干预时间为15~20分钟,共干预5天。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收集患者健肢与患肢干预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两次干预结束后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F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FD)、最小血流速度(FM)、平均血流速度(TAM)、阻力指数(RI),以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评估患肢肿胀程度,以NRS评分评估患肢运动与静息时的疼痛程度,同时收集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99例患者,脱落7例,最终共92例患者(对照组脱落2例,余31例;试验Ⅰ组脱落3例,余30例;试验Ⅱ组脱落2例,余31例)完成资料收集,研究结果显示:1、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相关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下肢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比较三组患者分别测量了干预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两次干预结束后4个时点的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1)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干预前相比,三组患者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FS、FD、FM、TAM水平均成上升趋势,RI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健肢:三组患者干预前及术后第1天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S、FD、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FS、FD、F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三组干预前各血流指标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FM、FD、F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5天FS、FD、FM、TA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肢与患肢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干预前相比,三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FS、FD、FM、TAM水平均成上升趋势,RI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健肢:三组干预前及术后第1天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M、TA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FS、FD、FM、TA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三组干预前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仅FM、TA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S、FD、FM、TA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FS、FD、FM、TA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对照组vs试验Ⅱ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106)、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运动NRS评分:对照组vs试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197)、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静息NRS评分:对照组vs试验Ⅱ组(P<0.001)、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膝关节活动度:对照组vs试验Ⅱ组(P<0.001)、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Ⅱ组(9.67%)<试验Ⅰ组(20.0%)<对照组(38.71%),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1.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更能加快TKA患者术后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2.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更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与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在TKA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推广应用。
李俊,郭秋月,熊力,季静芬,王文丽,刘娟[4](2021)在《下肢运动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运动能有效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是早期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DVT最基础和重要的措施之一。笔者通过综述腹部外科围手术期DVT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和下肢运动的不同方式、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现状以及下肢运动的局限性,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刘晓慧,高春玲,张珊珊[5](2020)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DVT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将110例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后活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指导,比较两组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以及DVT发生率。[结果]110例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病人DVT发生率为8.2%(9/11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人年龄、体质指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术后感染、术后卧床时间是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受到年龄、体质指数、术后D-二聚体水平、术后感染、术后卧床时间多因素影响,对病人进行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指导康复,能够提高其股静脉血流速度,从而有效预防术后DVT发生。
李聪慧[6](2020)在《早期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早期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简单骨折相关知识宣教,术后指导患者摆放体位,定时翻身,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早期预防性护理,包括术前风险评估、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物理预防、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等。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凝血功能,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股静脉血流峰速,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肿胀、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5),血浆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肺栓塞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代风波[7](2020)在《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股骨、胫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手术前与术后第7天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水肿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减少下肢水肿的发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赵婷,库洪安[8](2013)在《以深呼吸为节拍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以深吸气引导足踝背伸30°、深呼气引导足踝跖屈45°的主动屈伸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以寻找简便易行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 2012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30名健康受试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单纯足踝主动屈伸运动与以深吸气引导足踝背伸30°、深呼气引导足踝趾屈45°运动时股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受试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以深呼吸为节拍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与单纯足踝主动屈伸运动相比较,前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速度增大时的持续时间及血流量均大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试者对前者的依从性及掌握程度均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以深呼吸为节拍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能更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且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掌握。
孙媛,卢庆润[9](2011)在《压力泵对剖宫产后股静脉血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压力泵对股静脉血流的影响,为产后卧床患者寻求新的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压力泵,对照组采用主动活动踝关节,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测手术前后静止状态下股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术前静止、术后静止及活动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卧床较术前静卧时股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减慢(P>0.05);两组患者比较,1 min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min、5 min、15 min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股静脉血流速度较静止时均明显加快(P<0.05);各时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手术创面无明显出血。结论剖宫产患者产后卧床期间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下肢加压及主动活动踝关节均能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库洪安,詹燕,崔伯艳,岳建伟[10](2011)在《高龄髋部术后足踝运动方法对下肢静脉回流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足踝屈伸运动时不同的运动角度与持续时间对小腿肌群挤压深静脉增加血流速度的效果,探讨最佳的足踝屈伸运动角度与持续时间。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高龄髋部外伤行择期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粗隆骨折9例;年龄80~96岁,平均87岁;男11例,女6例。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患者术后第2天患侧股静脉在足踝屈伸不同角度与不同持续时间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角度的血流峰速度与静息状态[(29.2±3.4)cm/s]比较,足踝跖屈30°背伸20°持续时间2秒/次[(38.1±6.2)cm/s]、3秒/次[(37.9±6.4)cm/s]及足踝跖屈45°背伸30°5个持续时间[持续时间1~5秒/次分别为(40.6±7.9)、(52.6±7.0)、(48.8±7.1)、(42.1±6.3)、(39.3±5.7)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踝跖屈30°背伸20°持续时间2秒/次与3秒/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踝跖屈45°背伸30°各持续时间与足踝跖屈30°背伸20°持续时间2秒/次比较:足踝跖屈45°背伸30°持续时间2、3秒/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时间为4秒/次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外伤围手术期卧床期间足踝运动角度以跖屈45°背伸30°,运动持续时间以2秒/次和3秒/次最佳,可显着地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
二、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对老年前列腺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对老年前列腺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的分级护理对泌尿系统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预防方案 |
1.3 研究工具 |
1.4 结局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病人术后下肢B超结果比较 |
2.3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下肢血流缓慢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2.4.1 术前术后Caprini评分对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影响 |
2.4.2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
2.4.3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 |
3.2 基于Caprini分级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术后下肢血流缓慢 |
3.3 泌尿系统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
3.4 Caprini量表在肿瘤病人中的高危临界值需进一步分层 |
4 不足与创新 |
(2)深呼吸运动结合量化踝泵运动对食管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下肢肿胀程度比较 |
2.4 两组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
3 讨论 |
(3)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初次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血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工具 |
1.4 质量控制 |
1.5 伦理原则 |
1.6 统计学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创新之处 |
6 不足之处 |
7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肢体肿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记录表 |
附件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法(Numerical Ratings Scale,NRS) |
附件三:知情同意书 |
附件四:伦理同意答复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下肢运动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腹部外科DVT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 |
1.1 腹部外科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
1.1.1 患者个体相关因素 |
1.1.2 手术相关因素 |
1.2 腹部外科DVT发生率 |
2 下肢运动的不同方式 |
2.1 主动运动 |
2.2 被动运动 |
2.2.1 下肢肌肉按摩、被动踝泵运动 |
2.2.2 被动运动装置 |
3 下肢运动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现状 |
4 下肢运动的局限性 |
5 小 结 |
(5)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调查方法 |
1.2.2 术后干预方法 |
1.3 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情况分析 |
2.2 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2.3 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的应用效果分析 |
3 讨论 |
(6)早期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干预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凝血功能 |
2.2 股静脉血流峰速 |
2.3 并发症 |
3 讨论 |
(7)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对象与分组 |
1.2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前与术后第7天股静脉血流峰速度比较(表1) |
2.2 两组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肝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表2) |
3 讨论 |
(8)以深呼吸为节拍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及掌握程度的比较 |
3 讨论 |
四、主动和被动活动下肢对老年前列腺术后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的分级护理对泌尿系统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 高健慧,姚菲,刘艳红,顾晓锋. 全科护理, 2021(33)
- [2]深呼吸运动结合量化踝泵运动对食管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J]. 谢芬,魏鹤群. 中国医学创新, 2021(27)
- [3]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初次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血流的影响研究[D]. 吴敏.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下肢运动预防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J]. 李俊,郭秋月,熊力,季静芬,王文丽,刘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
- [5]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及早期风险评估和活动量表的应用价值[J]. 刘晓慧,高春玲,张珊珊. 全科护理, 2020(36)
- [6]早期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李聪慧.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5)
- [7]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代风波. 中国乡村医药, 2020(04)
- [8]以深呼吸为节拍引导足踝主动屈伸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 赵婷,库洪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04)
- [9]压力泵对剖宫产后股静脉血流的影响[J]. 孙媛,卢庆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11)
- [10]高龄髋部术后足踝运动方法对下肢静脉回流影响的临床观察[J]. 库洪安,詹燕,崔伯艳,岳建伟. 中国骨伤,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