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58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传洲[1](2020)在《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预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探讨引起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集中监测患儿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探究关于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保障儿童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根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儿童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预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三甲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住院患儿作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象,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统计分析监测期内不良反应涉及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和累及器官或系统的情况。第二部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儿童医学中心使用过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登记,统计分析患儿信息、用药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检验指标等,探究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因素。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共监测患儿4998例,发生不良反应288例。其中男童174例(占60.42%),女童114例(占39.58%)。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前三位为抗菌药物170例(53.80%)、中成药60例(18.99%)、抗肿瘤药物36例(11.39%),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涉及的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共168例,占58.33%),主要表现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疹、皮炎等;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66例,占22.92%),主要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第二部分:在研究期内共监测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患儿528例。其中男童310例,女童218例,年龄最小的30天,最大的14岁,平均年龄为5.40±3.30岁。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72例,占13.64%,其中有14例患儿对两种药物有过敏史情况。对用药频次进行分类,每日二次(bid)给药的有388例,占77.5%,每12小时一次(q12h)给药的有130例,占22.5%,每8小时一次(q8h)给药的有10例。用药疗程6天和7天的各为80例,与儿童肺炎标准化疗程相符合。330例(占60.61%)患儿为单独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98例(占39.39%)患儿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其他抗菌药合并用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有316例,溶媒剂量大多为100m L(274例),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的有144例,溶媒剂量以100m L为主;136例用于肺部感染,以治疗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为主有358例。发生不良反应46例,不良反应率为8.68%。46例不良反应中,男童26人,女童20人。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12岁,平均年龄5.13±3.52岁。最短在用药后2min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长为4天。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例、消化系统损害6例、全身颤抖及寒战4例。统计分析表明,患儿既往过敏史和治疗过程种合并用药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不良反应以静脉给药多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主要表现全身或局部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疹、皮炎等。2.引起儿童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居多,占53.80%,其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发生率最高。中成药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有较大比重,分别为18.99%和11.39%。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发生不良反应与药物过敏史和合并用药相关,与性别、年龄、用法用量、溶媒、生化指标等相关性小。提示在儿童用药过程应加强患儿过敏史询问,减少合并用药数量。
骆夏斌[2](2019)在《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了解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特点, 为促进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联合应用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200例及其用药不良反应报告, 回顾性分析200例病例的不良反应报告和临床资料, 分析总结联合应用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发应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20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 男性占51.50%, 女性占48.50%, 男性与女性的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 P>0.05)。年龄分布集中于≤14岁、>60岁人群, 分别为36.50%、41.00%。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口服, 分别为38.00%、32.50%、29.50%。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性休克、骨髓抑制、头晕, 分别为20.00%、18.50%、11.50%。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主要为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全身性损害、皮肤系统, 分别为36.00%、24.50%、20.00%、18.00%。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于用药后30 min内, 占69.50%。不良反应病例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用药疗程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结论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 其不良反应多分布于儿童及老年人群, 多累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 临床上需根据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药学干预, 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安晓霞[3](2019)在《细菌耐药基因的快速分子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主要药物。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加快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细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峻的挑战,并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细菌耐药性检测对细菌感染的及时精准治疗、病原菌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与传播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对于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传统表型检测即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检测流程需要48-72小时,出具耐药情况的检测报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快速全面的耐药检测技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本论文以多重探针熔解曲线技术为基础,建立针对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以及常见的耐药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基因检测体系。第一章为前言部分,首先介绍了细菌耐药全球流行概况、细菌耐药机制,然后概述了目前主要的细菌耐药检测方法,并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我们基于熔解阵列法和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设计了A、B双管耐药基因检测体系以及SHV/TEM-ESBLs分型体系。A管体系检测革兰氏阴性菌由于产β-内酰胺酶而耐受β-内酰胺类药物的28个耐药基因,基本覆盖了β-内酰胺酶的所有类型;B管体系检测革兰氏阳性菌耐受甲氧西林类药物、万古霉素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13个耐药基因。完成体系建立后,我们用阳性质粒参考品对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重现性等性能加以考察。结果A、B检测管的检测特异性为100%,对各个耐药基因的检测灵敏度为5-50拷贝/反应,重复性验证的SD值小于0.3,CV值小于0.5%。以上技术指标表明我们建立的体系可以准确地识别每种耐药类型,并且检测结果重复性良好。第三章,我们对所建立的检测体系进行了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本次临床试验共入组了2108株临床分离菌,其中包括1491株革兰氏阴性菌和617株革兰氏阳性菌。检测结果分别与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样本,我们体系检测结果相对于药敏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7%和92.4%(Kappa=0.803,P<0.001);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样本,我们体系检测结果相对于药敏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7%和97.3%(Kappa=0.892,P<0.001)。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本体系检测结果与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综上所述,我们在本论文中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并且全面覆盖主要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体系。与传统的表型检测方法相比,本体系具备检测时间短,人工操作少,成本低,检测通量高等显着优点。临床试验数据证实了本体系无论对革兰氏阳性菌还是对革兰氏阴性菌都表现出优秀的检测能力。因此本体系可以为细菌性感染患者提供快速的耐药诊断,辅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及时制定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并成为细菌耐药流行病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刘艳[4](2018)在《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综合分析,了解这一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发现导致儿童ADR的重要因素,开展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关联研究,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药监部门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545例儿童ADR报告(市北区与四方区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上报的0-14岁儿童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考察报告来源、上报人员职业;患儿一般情况、患儿的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及累及的系统器官、不良反应评价、转归及影响。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及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比例报告比法(PRR)、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三种方法对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数据进行信号数据挖掘。结果:1.6岁以下儿童为ADR/ADE高发人群(72.48%);涉及的可疑药品中抗感染药物最多(63.21%);给药方式主要以静脉滴注方式(82.14%),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居多,占比分别是54.19%、17.73%、4.76%;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30分钟内(39.63%)。2.新的、严重的ADR/ADE79例(14.50%),严重报告比9.91%;6岁以下儿童为新的和严重的ADR/ADE高发人群(68.36%);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最多(69.62%);涉及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为主,占比分别为:35.44%、18.99%、12.66%;新的和严重的ADR/ADE多发生在3天内(68.35%)。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居多,分别占比:22.33%、14.56%、10.68%。合并用药多为1-2种。3.对ADR/ADE报告中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存在不合理用药报告占报告总数的24.03%,不合理用药类型涉及6个方面,以用量用法不适宜最多,占76.47%,不合理用药涉及药物类别分布中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最多占81.40%;对ADR/ADE报告中涉及药物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进行统计:说明书中儿童应用信息缺项涉及药品77种,占涉及药品总数的51.68%,以抗感染药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品种最多,均为14种,对77种药物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标注信息分类,以无任何儿童用药信息最多。4.三种数据挖掘方法中PRR法检出可疑信号最多30条,通过ROR法、MHRA法检出的可疑信号在PRR法中都能检出;三种检测方法均能检出的可疑信号组合有13条。热毒宁-寒战、热毒宁-发热、脂溶性维生素(Ⅰ)-憋气为说明书未收载的新的可疑风险信号;本研究发表论文后,CFDA修改说明书将检出的脂溶性维生素(Ⅰ)-紫绀和脂溶性维生素(Ⅰ)-潮红两项风险信号增加为不良反应项。结论:1.医护人员应重点监测6岁以下儿童、用药30分钟内的药物不良反应,静脉滴注药物出现ADR比例高,提示临床谨慎应用静脉药物。2.严重的ADR/ADE上报率低,合并用药不容忽视。3.儿童不合理用药和儿童用药信息缺乏是导致儿童ADR发生的重要因素。4.热毒宁-寒战、热毒宁-发热、脂溶性维生素(Ⅰ)-憋气作为可疑风险信号应予以重视;三种方法均可用于儿童ADR信号检测,可综合应用多种的检测方法,以期达到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目的。
屈晓远[5](2018)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最广、品种最多、使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不合理使用抗兰药物,会增加细菌的“选择压力”,从而加速细菌耐药的产生和发展。细菌耐药小仅会增加感染性疾病治疗难度和患者病死率,还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占用更多医疗资源,给社会和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严重负担。随着全球化发展,人员流动加速了耐药菌的传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带来的危害成为了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普遍存在,造成细菌耐药不断发展。全球重点监控的五种多重耐药兰,除了抗万古霉素肠球菌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外,其他各种多重耐药菌发性率均处于全球中高水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求政府实施抗菌药物规制政策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规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接连实施一系列政策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规制,并于2005年建立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对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进行监测。但因为药品流通体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支撑体系与供需方在药物利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医院依然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和使用强度处于较高水平等问题。2011年,在配合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包,原卫生部在全国二三级医院开展为期3年(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在其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设置了一系列目标,在政策实施一段时期后,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从政策要素及规制实施情况的角度开展系统性分析,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新时期下我国药物应用问题及影响抗兰药物应用规制实施的因素与原因。因此,木研究所探讨的问题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从2011年实施了一系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之后,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实际结果如何,是否达到政策预期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对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政策框架下进行综合系统的探讨,以对问题实现诊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并探讨政策情景因素对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提出科学性的建议。具体的研究目标为:(1)分析国家抗菌药物规制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是否达到政策规定目标,明确药物应用问题;(2)构建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3)对样本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政策情景因素对实施效果的影响;(4)提出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政策的科学性建议。研究方法本论文以高价值政策制定的逻辑思路为基础,以政策制定循环过程的不同阶段作为分析思路,按照总结反馈、明确问题、分析根源机制和提出政策方案的逻辑开展研究。本研究为面上监测数据分析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研究。监测数据是来源于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151所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季度使用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为2011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将数据按照ATC/DDD方法对抗菌药物进行编码和DDD赋值,最后形成标准化可分析的数据结构形式。典型调查的样本医疗机构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从山东省的6所监测医院中选择2所省级和2所市级三级综合医院共4所医院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调查和定性访谈两部分,机构调查问卷包括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调查表、医院住院患者和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医院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表和医院抗菌药物消耗金额调查表等。定性研究的开展是在每所三级医院共抽取至少10位关键人物进行访谈,其中医院领导(主管副院长等)1名,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成员3名,临床医生2名,临床药师1名(如果没有则增加临床医生数量),感染管理部门人员1名,检验科1名,药剂科人员1名。本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主要使用描述性分析、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分析、简单回归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间断性时间序列分析和DU90%分析。第二个是构建指标体系及开展评价,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改进TOPSIS和加权秩和比法的模糊联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第三个是对访谈资料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采用主题框架法和和PEST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数据的整理分析工具有Excel 2016、SPSS23.0和Statal4.0统计软件。主要研究结果1.政策梳理结果。2001年1月-2016年12月,我国共发布与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相关的政策58部。政策的演变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04年,主要特点是从抗菌药物使用环节入手,规范临床医生.用药行为和居民用药行为。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1月-2010年11月,主要特点足通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和国家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规范抗兰药物应用管理和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第三阶段是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这.阶段的特点是以优化用药结构、解决用药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针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全过程、不同科室和不同职能的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形成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框架,且有了明确的考核指标,并出台了保障性法规,抗菌药物应用符理开始走上了系统化管理之路。第四阶段从2016年开始。特点是抗兰药物的应用管理将由医疗卫生部门及机构为主体的管现控制向政府和社会全方位的管理控制转化,从抗菌药物全方位控制变为重点监控。2.抗菌药物监测数据分析结果。(1)药物品种配置指标。2011-2014年,全国所测医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数从157种降至132种,总降幅为15.92%,年均复和增长率为-3.14%。东北地区降幅最大,为23.77%。山东省监测医院总降幅为40.8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0%。全国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占比较多的药物为广谱青霉素类、青霉索类复方药、第1至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东部地区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品种数最多。山东省使用最多的品种数为广谱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复方药、第1至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基本所有的监测医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品种数已经达到了政策规制目标。各监测医院的使用强度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均有显着差异(F=62.64,P<0.01)。部分医院的头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配置品规未达到要求。(2)药物用量和费用指标。全国监测医院药物用量和费用均在政策实施中期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每年第2季度是用量和费用高峰。山东省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从201 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1季度分别下降了 43.13%和41.06%,后逐渐上升,用量和费用分别上涨了 88.06%和56.67%,每年的第2季度为用药高峰。相较2011年,2014年时全国范围、地区和山东省的窄谱青霉素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下降,青霉素类复方药、第3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酮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占比增多,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和费用占比最多,分别为26.36%与27.52%,碳表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增加幅度最大,用量占比分别增加了 1.80倍和1.62倍,费用占比分别增加了 44.97%和35.21%。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在东部地区监测医院最多,为6.17%和18.85%。相较2011年,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的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均增长。2011-2014年,全国范围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占比从80.39%增至85.79%,金额占比从97.62%增至98.37%。东部地区倾向于应用较昂贵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山东省监测医院的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用量占和费用占比减少,占比分别为74.56%和96.60%。全国范围内,目录外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变化在政策干预前后没有显着性差异(P=0.264),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占比和费用占比在政策实施后每月显着增加0.696%和0.258%(P=0.000)。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与费用出现显着上升(P<0.01)。特殊使用级药物费用占比在东部地区最高。山东省监测医院从分级管理政策实施后,不再使用目录外药物,政策实施后,山东省监测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占比每季度显着下降0.528%与0.840%(P<0.01)。2014年时全国医院和山东省监测医院的广谱抗菌药物与窄谱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比值均大于2011年,全国分别为6.84和8.83,山东省分别为4.94和9。(3)使用强度指标。2014年,有70.86%的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未控制在40DDDs/100人天以下,各监测医院的使用强度变化在不同年度间均有显着差异(F=62.64,P<0.01)。西部地区控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控制效果最差。山东省有一半监测医院未控制好使用强度。各地区内部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不同时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全国监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品种数之间在2011、2013和2014年均相关(P<0.05)。(4)应用规范指标。全国范围内,进入使用量占比前10的药物主要集中在青霉素类复方药,第一至四代头孢兰素(含复方制剂)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依从国家指南推荐药物的比例平均为74.63%,并且从2012年开始依从性比例逐渐降低。相较2011年,2014年各地区监测医院DU90%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依从性均增加,其中东北地区依从性最低。山东省监测医院每年用量最多的药物类别为头孢菌素类,用量最多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DU90%的药物依从国家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的年均为86.57%。3.指标体系构建结果。本研究构建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包括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实施结果等3个1级指标,组织构成、技术支撑体系构成,微生物送检率、抗菌药物应用及监测管理、门(急)诊处方指标、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指标等12个二级指标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联用处方占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住院患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百分比和l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55个三级指标。共咨询19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开展两轮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77和0.775,协调系数分别为0.471和().575。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结果可取。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后,在一级指标屮,实施结果的相对重要性最大,权重为0.3957,其次是制度执行指标,权重为0.3238。4.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评价结果。参与调查的4所三级综合医院在抗菌药物符理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抗菌药物品种配置方面,都已达到政策规范要求。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3所医院临床药师配置人数为3人,1所医院为4人,其工作多为处方点评、参与查房和接受咨询,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到临床用药过程中。抗菌药物应用监测重点-处方点评工作,各医院均未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所有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控制较好,但在住院抗菌药物应用指标方面,3所医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50%以上,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主要给药途径,4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平均用量占比为88.38%,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整体用量占比(74.56%)。4所医院特殊使用级药物的用量平均占比(13.9%)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特殊使用级药物用量平均占比(8.09%)。2016年,4所医院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占比都较高,平均占比(7.78%)已经超过2014年山东省监测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用量整体占比(5.10%)。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均大于本院的总体平均住院天数。通过使用基于改进TOPSIS和加权秩和比的模糊联合法进行评价,4所医院中过程指标表现最好的D医院最接近最优水平。5.政策情景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分析。目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工作在结构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临床药师不足和现有人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重视程度和能力不足等问题。过程方面,在病原微生物送检、门诊限制用药和处方点评等政策的执行上以及医务人员规制政策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结果方面,主要问题为门急诊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不好控制的问题。结合访谈提纲运用PEST分析法进行情景分析,发现在政治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药品政策、产业政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设置,经济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激励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城乡经济发展、抗菌药物行业特点,卫生总费用和药品费用以及医疗保险,社会环境维度,影响因素有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居民用药知识和行为,临床医生的认知、社会文化环境和零售药店管理。技术环境方面,影响因素有信息技术应用,抗菌药物研发、基层用药和监督、微生物检测技术,行政部门监管、ASPs项目实施等。结论1.不管是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不同地区和山东省,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的目标均未完全达到。在政策实施后,监测医院抗菌药物用量出现减少,但是药物利用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临床上建议谨慎使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复方药、第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作为特殊使用级管理的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药物用量占比均有所增加。2.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作指导所构建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了验证,可以作为评价医疗机构抗菌应用规制情况的依据,以发现规制问题,提高规制效果。3.外部因素影响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因素,在政治维度中,影响抗菌药物规制效果的直接因素是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要素和相关配套政策,经济维度中,医院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影响较大,社会维度中,医患双方是影响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核心,技术维度中,对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主要包括管理技术和诊疗技术两个方面,其中ASPs项目实施情况影响最大。政策建议(1)完善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的系统性。从本研究我们得知,由于病人是流动的,耐药菌也是流动的,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一个级别机构用药管理,在做好本级别机构用药管理的同时,需要兼顾其余机构的用药管理。这就要去我们根据系统整合的观点去完善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将抗菌药物的应用规制管理形成闭环管理。(2)提高政策的可及性。政策的可及性即为政策目标是否包括了所有的问题。从本研究看来,我国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还存在规制政策无法兼顾的问题,在未来的政策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可及性。(3)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管力度。亟需建立以医院临床药物利用信息决策系统为支撑,各信息系统相互联通,相关机构全覆盖的实时监测平台。其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规制的人才素质。最后是加强对社会药房的管理。(4)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强教育主要针针对患者,增加其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改变其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不良习惯。教育不能仅仅是街边的宣传,而应是山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学校、社会、自媒体等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主要是针对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
张良,田靖,傅宇琼,陈水琴,尚琦[6](2018)在《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文中认为目的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20142016年度,对我院每月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加强药师与医师沟通,完善计算机处方干预系统。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由平均63.29%提高到98.5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3%6%,符合国家卫计委要求的≤20%。结论药师进行处方点评并对临床医师处方实施干预,保障了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安敏美[7](2017)在《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调查国内已发表文献中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道,分析其所属类型、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安全保障。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抗菌药物致ADR相关文献,以抗菌药物的名称和不良反应为检索词进行标题或主题检索,药物常用商品名为检索词补充检索。纳入详细记录抗菌药物使用过程和不良反应发生过程的文献,排除综述、重复发表及无法追溯病例具体情况的文献,并选择不良反应文献报告数量多于16份的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以每一个抗菌药物为统计单元,对原发病、患者信息、过敏史、给药方案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给药方案中的不合理用药因素,统计其数量并计算比例。归纳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类型及临床表现并计算各部分的比例。分析患者信息、过敏史、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报告745篇,ADR 868例。抗菌药物所致ADR,男女比例为1.06:1,无显着性差异。发生ADR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29.72%),其次是25岁至44岁(27.65%)。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24种,在报道的发生ADR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地嗪钠的ADR例数最少,莫西沙星的ADR例数最多。抗菌药物所致ADR中,引起变态反应占52.76%,其次为神经系统毒性(18.66%)和肾脏毒性(7.37%)。β内酰胺类的变态反应发生率高于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高于莫西沙星(P<0.05)。发生神经系统毒性的数量随用药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抗菌药物严重ADR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69.38%)。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最高(42.5%)。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呼吸系统434例,占5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占80.76%,其次是口服给药(14.75%)。给药时间方面,用药1h以内时ADR发生率最高(43.66%),之后发生率急剧减少,用药3d以上发生率又急剧上升。另外,有过敏史的患者再次使用药物时,发生变态反应的概率为64.58%。曾有用药史,但没有不良反应史的患者为25例(2.88%)。皮试方面,口服制剂过敏反应发生较多而皮试数量过少,头孢菌素类皮试率低(31.53%)且皮试结果假阴性率(84.38%)较高。使用拟用药物皮试结果假阴性率为81.19%,使用替代药物皮试结果假阴性率为88.57%。青霉素类口服给药只有1例进行皮试。不合理用药方面,头孢替安不合理用药的比例最高,占85%。剂量偏大是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其次是日剂量正常但给药次数偏少,导致的单次剂量过大。结论:抗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过敏史、皮试结果判定和联合用药不当等因素,都能影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适应症,合理给药,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8](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刘隽[9](2013)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05-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近年来,由抗菌药物滥用带来的耐药加剧、医疗费用增加、药物毒性和过敏反应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在我国的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行研究,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现状,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抗菌药物在Ⅰ类手术的围手术期合理预防应用中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探索对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措施,改善并促进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预防应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按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的规定,抽取每年4月份和10月份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如全月手术例数超过1500例的医院,则调查时仅需抽取所调查月份的前半个月的Ⅰ类切口手术例数,否则需选取所抽取该月份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例数。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抽取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重复横断面调查,着重分析2011年全国范围内的抗菌药物整治活动(2010年准备实施)和2008年的本院全院范围内的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决定等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合理预防用药的作用。以2005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作为基线,调查分析2006年至2012年期间不同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实施后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这些不同年份不同侧重点的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效果。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完成。研究结果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计1322例,其中男性698例(52.8%),女性624例(47.2%),老年患者(≥60岁)占24.4%。这些病例分布在整形外科(301人)、骨科(117人)、普外科(135人)、口腔外科(298人)、耳鼻外科(116人)、神经外科(102人)、血管外科(145人)、眼科(108人)。2005年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89.4%,抗菌药物手术室带入率17.5%,用药疗程平均为3.8天。使用频率位于前三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及其复合制剂,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级别合格率为10.3%。联合用药有106例,占9.0%。2006年至2012年分别抽取本院1568例、1698例、1636例、1710例、1750例、1820例和1778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老年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23.7%、23.9%、28.2%、26.1%、27.1%、26.1%和24.5%。各个科室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6年至2012年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预防使用率分别为92.2%、86.4%、82.4%、79.3%、63.3%、57.1%和49.3%;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手术室带入率分别为18.2%、21.7%、24.6%、27.5%、45.1%、53.2%和64.8%。2006年至2012年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分别为3.9天、4.2天、3.4天、3.2天、2.9天、2.8天和2.6天。2006年至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级别合格率分别为14.2%、19.7%、53.9%、55.5%、83.3%、87.1%和92.3%。2006年至2012年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分别为8.7%、8.4%、7.5%、7.9%、5.1%、4.5%和3.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手术室带入情况和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级别合格情况与患者年龄(大于49岁)、科室(普外科、眼科)和年份等因素相关。2005年至2012年,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合理性逐步得到了改善。尤其在2008年本院全院范围内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措施以后,本院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预防使用率、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级别的合格率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在2010年准备启动的全国范围内的抗菌药物整治活动以后这些方面有进一步的改善。并且,在2010以后,本院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手术室带入率和联合使用率也有较为显着的改善。讨论和结论2005年至2012年,本院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在2008年和2010年全院范围内和全国范围内的干预措施后,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有了较为显着的降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手术室带入率明显增高,用药级别逐渐合理,用药平均持续天数显着降低,联合用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年龄和科室分布(手术种类)是影响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改善的影响因素。医疗机构及其管理部门加强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管理力度,能够不断促进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预防应用。应该持续加强干预措施,保障抗菌药物在Ⅰ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合理使用的情况更加完善。
林洁娜,刘金英[10](2009)在《12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度收集到的125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总结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果4年间共收到181份ADR报告,其中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起的ADR125例占69.06%,病例报告中涉及18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曲松钠(24例)、青霉素钠(20例)和头孢噻肟钠(13例)。ADR累及人体的14个系统,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重视ADR的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二、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58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5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预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预警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年龄分段 |
1.5 排除标准 |
1.6 不良反应评定标准 |
1.7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1.8 其他 |
2 结果 |
2.1 住院患儿基本情况 |
2.2 发生不良反应患儿情况 |
2.2.1 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 |
2.2.2 过敏史 |
2.2.3 原患疾病 |
2.2.4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 |
2.2.5 引起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 |
2.2.6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及临床表现 |
2.2.7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 |
2.2.8 不良反应发生与季节关系 |
2.2.9 不良反应的转归 |
3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集中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合理用药的判断标准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1.6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性别及年龄 |
2.1.2 过敏史 |
2.2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临床使用情况 |
2.2.1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品规 |
2.2.2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用法、用量情况 |
2.2.3 给药疗程 |
2.2.4 合用其他抗菌药物 |
2.2.5 溶媒及其容量 |
2.2.6 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前患儿体温 |
2.2.7 抗感染治疗效果评价 |
2.2.8 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 |
2.3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
2.3.1 .发生不良反应一般资料 |
2.3.2 不良反应药物用法用量 |
2.3.3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
2.3.4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
2.3.5 不良反应患儿用药原因分析 |
2.3.6 不良反应患儿合并用药分析 |
2.3.7 不良反应患儿过敏史分析 |
2.3.8 不良反应患儿体重分析 |
2.3.9 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 |
2.3.10 不良反应处理结果及转归情况 |
2.4 单因素分析 |
2.4.1 一般因素与不良反应之间关系 |
2.4.2 药物因素与不良反应之间关系 |
2.4.3 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之间关系 |
2.5 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3)细菌耐药基因的快速分子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细菌耐药 |
1.1 感染与抗菌药物 |
1.2 细菌耐药的研究背景 |
1.3 细菌耐药机制 |
1.4 细菌耐药的流行状况 |
第二节 细菌耐药检测方法 |
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 生化检测方法 |
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耐药基因检测体系的建立及技术评价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2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1.3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以及合成 |
1.4 双管四色耐药基因检测体系的建立 |
1.5 SHV/TEM-ESBLs分型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单重检测体系建立及其特异性考察 |
2.2 多重检测体系建立及其特异性考察 |
2.3 体系灵敏度考察 |
2.4 体系重复性考察 |
2.5 SHV/TEM-ESBLs分型体系性能考察 |
第三章 临床标本检测及评价 |
第一节 入组临床标本 |
1.1 菌株来源及收集 |
1.2 菌株核酸提取 |
1.3 耐药基因检测流程 |
第二节 临床评价 |
第三节 临床标本检测结果与分析 |
3.1 体系对临床样本耐药基因检测的典型结果图 |
3.2 体系对G~-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情况 |
3.3 体系对G~+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情况 |
3.4 体系对于血流感染患者标本的耐药基因检测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索引 |
致谢 |
(4)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描述统计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工具 |
2 结果 |
2.1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
2.2 儿童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统计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药物风险信号检测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工具 |
1.4 数据的预处理 |
2 结果 |
2.1 PRR法检测结果 |
2.2 ROR法检测结果 |
2.3 MHRA法检测结果 |
2.4 三种方法检出的交叉重叠信号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物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工具 |
2 结果 |
2.1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儿童不合理用药统计 |
2.2 说明书儿童用药信息缺项统计 |
3 讨论 |
3.1 ADR/ADE报告中不合理用药问题突出 |
3.2 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缺失分析 |
3.3 具体药物的ADR/ADE风险警示 |
第四部分 减少儿童ADR发生,完善儿童ADR监测的措施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5)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抗菌药物 |
1.2.2 规制 |
1.2.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 |
1.2.4 政策要素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1.1 国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1.2 国内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研究 |
2.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2.1 药物利用方法学研究综述 |
2.2.2 国外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2.3 国内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监测研究 |
2.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国外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 |
2.4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2.4.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特点 |
2.4.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已解决问题 |
2.4.3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研究存在不足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规制动因的公共利益理论 |
3.1.2 规制理论 |
3.1.3 系统论与控制论 |
3.1.4 “结构-过程-结果”研究原理 |
3.1.5 情景分析理论 |
3.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理论机制及逻辑框架 |
3.2.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理论机制 |
3.2.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逻辑框架 |
第四章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
4.1 资料来源 |
4.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2.1 监测数据资料收集与整理情况 |
4.2.2 典型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 |
4.3 质量控制 |
4.3.1 研究设计阶段 |
4.3.2 开展调查阶段 |
4.3.3 数据录入阶段 |
4.3.4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 |
4.4 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
4.4.1 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
4.4.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4.4.3 定性分析方法 |
4.4.4 分析工具 |
4.5 技术路线图 |
第五章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梳理与要素分析 |
5.1 抗菌药物应用政策梳理 |
5.1.1 政策梳理逻辑 |
5.1.2 政策的系统性分析 |
5.1.3 政策规制的阶段与特点 |
5.2 政策要素提取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结果分析 |
6.1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政策评估指标的设置 |
6.2 国家层面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2.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2.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2.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2.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3 地区层面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3.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3.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3.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3.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4 山东省监测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6.4.1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分析 |
6.4.2 抗菌药物用量和费用分析 |
6.4.3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
6.4.4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分析 |
6.5 问题总结 |
6.6 小结 |
第七章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7.1 指标筛选原则 |
7.2 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
7.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建立 |
7.3.1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7.3.2 咨询专家结果分析 |
7.3.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7.3.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7.3.5 指标体系内涵解释 |
7.4 确定指标权重 |
7.5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
7.6 小结 |
第八章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及影响分析 |
8.1 调查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现状分析 |
8.1.1 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
8.1.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结构分析 |
8.1.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过程分析 |
8.1.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制结果分析 |
8.2 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8.2.1 改进TOPSIS评价结果 |
8.2.2 秩和比法评价结果 |
8.2.3 模糊联合法评价结果 |
8.3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存在的问题 |
8.3.1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
8.3.2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
8.3.3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结果存在的问题 |
8.4 政策情景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效果的影响 |
8.4.1 政治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2 经济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3 社会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4 技术因素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的影响 |
8.4.5 不同维度下影响因素频率分布 |
8.5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9.1 方法学讨论 |
9.1.1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基础指标的选取 |
9.1.2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讨论 |
9.1.3 指标体系构建与赋值方法讨论 |
9.1.4 定性资料分析方法的运用 |
9.1.5 抽样研究地区选择的讨论 |
9.2 针对研究主要发现问题的讨论 |
9.2.1 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问题的讨论 |
9.2.2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存在问题的讨论 |
9.2.3 影响抗菌药物应用规制实施效果的原因讨论 |
9.3 结论 |
9.4 政策建议 |
9.5 创新与不足 |
9.5.1 研究创新 |
9.5.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评价方法 |
1.2.1 成立处方点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
1.2.2 制订抗菌药物处方评价标准: |
1.2.3 处方点评内容: |
1.3 干预对策 |
1.3.1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
1.3.2加强事前干预, 将不合理用药杜绝在发药前: |
1.3.3 事后点评汇总, 综合评价分析: |
1.3.4 药剂科与信息科合作: |
1.3.5 加大惩处力度: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
3.2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分析 |
(7)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
2 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 |
2.1 毒性反应 |
2.2 变态反应 |
2.3 二重感染 |
3 我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 |
4 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调查分析 |
2 总结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2.1 年龄和性别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2.2 原发病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2.3 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2.4 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3 用药合理性分析 |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青霉素类 |
1.1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 |
1.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 |
1.3 青霉素不良反应 |
1.4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 |
1.5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
2 头孢菌素类 |
2.1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 |
2.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
2.3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 |
2.4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 |
2.5 头孢他啶不良反应 |
2.6 头孢地嗪钠不良反应 |
2.7 头孢呋辛钠不良反应 |
2.8 头孢替安不良反应 |
3 喹诺酮类 |
3.1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
3.2 环丙沙星不良反应 |
3.3 莫西沙星不良反应 |
4 硝基咪唑类 |
4.1 奥硝唑不良反应 |
4.2 甲硝唑不良反应 |
4.3 替硝唑不良反应 |
5 大环内酯类 |
5.1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
6 碳青酶烯类 |
6.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良反应 |
7 糖肽类 |
7.1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 |
8 氨基糖苷类 |
8.1 庆大霉素不良反应 |
9 单环β —内酰胺类 |
9.1 氨曲南不良反应 |
第五章 讨论 |
1 常见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
1.1 变态反应 |
1.2 神经系统毒性 |
1.3 双硫仑样反应 |
2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2.1 年龄、性别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2.2 原发病及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2.3 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05-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目标 |
研究内容 |
技术路线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结果 |
一、2005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基本情况 |
1.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 |
1.2 研究对象科室分布及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 |
二、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变化趋势 |
2.1 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的特点 |
2.2 研究对象科室分布的变化情况 |
2.3 抗菌药物临床预防使用情况变化 |
讨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58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住院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调查预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传洲. 青岛大学, 2020(01)
- [2]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 骆夏斌. 中国基层医药, 2019(15)
- [3]细菌耐药基因的快速分子检测[D]. 安晓霞. 厦门大学, 2019(09)
- [4]青岛地区545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风险信号警示[D]. 刘艳. 青岛大学, 2018(03)
- [5]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及规制实施效果研究 ——以全国监测数据分析和山东省抽样研究为例[D]. 屈晓远. 山东大学, 2018(02)
- [6]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质量[J]. 张良,田靖,傅宇琼,陈水琴,尚琦. 海峡药学, 2018(07)
- [7]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D]. 安敏美. 山东大学, 2017(09)
- [8]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9]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05-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研究[D]. 刘隽. 复旦大学, 2013(03)
- [10]12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J]. 林洁娜,刘金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21)
标签:药物不良反应论文;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论文; 药品论文; 围手术期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