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用地膜栽培技术试验

丹参用地膜栽培技术试验

一、丹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旗,李春明,杨青,安素妨,鲁丹丹,梁慧珍,郝仰坤[1](2021)在《河南道地药材裕丹参种子育苗移栽垄作覆膜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作者阐述了河南道地药材裕丹参种子育苗移栽、垄作、覆膜等栽培措施,以期创新丹参栽培技术模式,提高丹参综合生产能力。

王凯[2](2021)在《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其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丹参繁殖方式较多,常用的有芦头繁殖、根段繁殖和种子繁殖,尤以种子繁殖后育苗移栽所得丹参药材质量较佳,而随着市场对丹参药材质量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育苗方式中土地利用率低、难以管理、育苗周期长、季节性强、种苗均一性差、种植的药材质量波动较大等缺点,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种苗产业化发展,而工厂化育苗能够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生产丹参种苗,并且有利于形成产业化。本研究针对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其培育而成的穴盘苗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从而为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主要通过研究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的选择以及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评价,初步建立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方式所得幼苗植株根系明显较传统种苗发达,且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效果较优,可作为企业进行丹参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研究综合得分正交结果显示,最优营养液水平组合为 KNO3 810 mg/L:CaC12 295 mg/L:NH4H2PO4 208 mg/L:MgSO4·7H2O 493 mg/L,最优基质水平组合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9:3:1。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规格一穴盘苗(株高≥5.88 cm,叶宽≥1.95 cm,叶片数≥8片)种植的丹参种苗存活率、产量、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效果最佳,生产中应尽量调整育苗条件,使其生产出达到规格一标准的丹参穴盘苗。(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主要通过动态取样方式研究了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以及地上部分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的积累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阶段均为5.10~9.20日,根部旺盛生长阶段均为8.15~9.20日;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药效成分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根部药效成分中,迷迭香酸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9.20日,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均于6.14~8.15日以及11.5日左右积累较高,在4.19~11.5日从整体药效成分综合评价来看,丹参穴盘苗秋栽后根部药效成分积累高于春栽,药效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时间段均为6.14~9.20日以及11.5日左右。因此,考虑到产量因素,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可在当年或次年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丹参药材,并以穴盘苗秋栽采收的丹参药材效益最佳。(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了穴盘苗在两个移栽季节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在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较传统种苗根条数和产量明显增加,且在相同部位(芦头、根部、须根)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也均明显优于传统种苗。而在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各自不同部位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穴盘苗春栽种植的丹参药材与传统种苗均为芦头>根部>须根,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则为芦头>须根>根部。(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主要通过大田区组设计,研究了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垄作覆膜与否以及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平作还是垄作,基本均随着密度的降低,丹参药材的单根干重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从药效成分综合评价上来看,穴盘苗在高、中密度下定植,垄作具有一定优势,在低密度下定植则平作具有一定优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因素,丹参穴盘苗选用平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14.8株·m-2较为合适,选择垄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22.2株·m-2较为合适。穴盘苗垄作覆膜的丹参药材亩产干品较不覆膜处理仅增产14.06%,但药效成分却显着低于垄作不覆膜处理,其中药典规定的丹酚酸B含量垄作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降低了 9.84%,丹参酮总量降低了 30.73%,因此,春季穴盘苗垄作定植宜采用不覆膜方式。9.16日刈割部分茎叶的丹参药材产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但药效成分含量增加,因此,可在9月中旬对丹参部分茎叶(距地面10 cm以上部分)进行一次刈割,增获优质丹参茎叶资源的同时,保障丹参药材资源。

闫静琦[3](2020)在《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覆膜增效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冀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寒旱区,年降雨量少有效积温低春季冷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及低温是制约该地区春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均隆1213和玉丰613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沙岭子镇农业科学院进行了不同地膜类型(黑色膜和白色膜)、不同覆膜方式(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不同覆膜时间(顶凌覆膜和常规覆膜)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水温利用效率及产量效应,进而形成寒旱区覆膜技术。主要研究结果为:(1)通过不同地膜类型试验表明,白色膜比黑色膜、对照农田土壤(0~100cm)含水率分别增加了0.71%,10.63%,土壤(0~20cm)温度分别增加了0.06,1.22℃,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6.25%,16.39%,温度利用率分别增加了5.51%,1.31%;耕层(0-40cm)土壤SRP(溶解性无机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0.70%,33.33%,NH4+-N(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82%,20.51%,TP(总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2.10%,16.43%,TN(总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61%,7.68%;产量分别增加了5.57%,10.93%。不同颜色地膜均能提高春玉米农田土壤含水量与温度,而白色膜主要增加生育前期(苗期和拔节期)土壤温度,增加生育后期土壤含水量,冀西北地区覆膜效果白色地膜优于黑色地膜。(2)通过不同覆膜方式试验表明,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农田土壤(0~100cm)含水率增加了8.68%,土壤(0~20cm)温度增加了3.33℃,水分利用率增加了6.19%,温度利用率增加了9.94%;耕层(0-40cm)土壤SRP含量增加了21.48%,NH4+-N含量增加了16.27%,TP含量增加了13.94%,TN含量增加了8.31%;产量增加了10.00%。其中白色全膜覆盖比黑色全膜覆盖的增幅高,且对生育前期影响较大,表明冀西北地区全膜覆盖优于半膜覆盖。(3)通过不同覆膜时间试验表明,顶凌覆膜比常规覆膜农田土壤(0~100cm)含水率增加了9.27%,土壤(0~20cm)温度增加了8.48℃,水分利用率增加了28.34%,温度利用率增加了21.18%;耕层(0-40cm)土壤SRP含量增加了17.53%,NH4+-N含量增加了19.95%,TP含量增加了21.58%,TN含量增加了13.09%;产量增加了21.59%。其中白色地膜顶凌覆盖比黑色地膜顶凌覆盖增幅高,且对生育前期影响较大,表明冀西北地区顶凌覆膜优于常规覆膜。总之,通过地膜类型、覆膜方式、覆膜时间对比可见,在冀西北寒旱区应采用白色地膜、全膜覆盖、顶凌覆膜,在杂草较多春季大风天较多的地区可以采用黑色地膜覆盖。

刘倩,左应梅,杨绍兵,杨天梅,徐福荣,张金渝[4](2019)在《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和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各种农业残留物和农作物生产废弃材料覆盖种植中草药的土壤表面,在促进中药种子萌发,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中药质量、抑制田间杂草、减少目标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通过对近几年有机覆盖材料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情况。就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技术应用上提供依据。

方文韬,邓爱平,任振丽,南铁贵,康利平,郭兰萍,黄璐琦,詹志来[5](2018)在《丹参品质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丹参为常用大宗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抗血栓、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丹参药材的品质决定其疗效,当前随着丹参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市售丹参以栽培品为主,且栽培区域分布较广,其中山东、四川、安徽、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种植面积均较大。然而受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等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的影响,各地丹参品质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该文在系统分析丹参药材品质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丹参品质的主要因素: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贮藏、商品规格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展丹参品质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叶赟[6](2017)在《复方丹参片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和冰片三味药组成,系在我国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国家基本药物,对心绞痛、冠心病、胸中憋闷、前区刺痛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药于1975年由上海制药二厂研制,目前共有六百余家企业获准生产,是一个市场容量巨大的普药品种。然而近些年各省药监局抽检复方丹参片公布的信息显示:市场上流通的复方丹参片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针对当今复方丹参片质量存在的问题,从药材-生产-检测的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丹参药材在产地种植、产地加工、成分提取、浸膏干燥、压片包衣等工序处理对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并对目前《中国药典》中复方丹参片的检测项和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研究发现:(1)君药丹参的药材品质主要受药材的采收方式、产地加工方式和产区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不同的采收方式、产地干燥方式和物候地理因素对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2)丹参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干燥方式和冰片的保留程度显着影响着复方丹参片质量的稳定性;(3)目前我国复方丹参片的质量评价体系存在检测项目较少、检测成分不完全的缺陷,不能综合反映复方丹参片的真实质量。针对我国现有的复方丹参片的质量评价体系上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对于提高复方丹参片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疗效,解决目前众多厂家存在的产品质量差异大的问题,建立复方丹参片从药材、生产到检测的全程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具有推动作用。

李连珍,郑冬鸽,刘媛媛,高致明[7](2015)在《不同覆盖物对裕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以裕丹参为试材,研究露地栽培、地膜覆盖、麦秸覆盖3个不同覆盖方式对裕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秸覆盖和地膜覆盖的丹参产量极显着高于露地栽培,且麦秸覆盖的产量高于地膜覆盖,但二者无显着差异;在有效成分含量上,10月份均以地膜覆盖最高。因此,塑料地膜覆盖最有利于丹参生长发育。

刘伟,章云云,魏莹莹,周洁,Dan Staerk,王晓,刘建华,李奉胜[8](2015)在《耕作模式对白花丹参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借鉴农业中地膜垄式栽培模式,研究耕作模式变化对白花丹参适宜种植区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利用土壤多参数测定仪对土壤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地膜垄式栽培相对于传统栽培,更能保持土壤温度稳定,耕作模式改变后土壤p H值由6.85上升为6.95,但有机质含量由0.69%下降为0.63%;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铵态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有明显差别,其中010cm土壤中的含量相对较高;新的栽培模式下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低于传统栽培,整个生育期的平均值降低3.8%,蔗糖酶变化不明显。地膜垄式栽培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的稳定,提高土壤p H值、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促进白花丹参生长,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连作障碍的产生。

刘伟,张琳,周洁,刘建华,耿岩玲,王晓,李奉胜[9](2015)在《地膜覆盖垄式栽培对白花丹参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技术对山东白花丹参生长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丹参规范化栽培及质量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白花丹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田间统计,采用HPLC测定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及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含量。结果: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技术可以明显提高丹参地下部鲜重及干重,分别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18.20%,48.62%;地膜覆盖垄式栽培下的丹参地下部折干率比传统模式提高23.08%,地上部折干率降低6.13%;地膜覆盖垄式栽培下丹参脂溶性总成分含量为5.11 mg·g-1,比传统栽培模式下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3.23 mg·g-1)高58.20%。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明显提高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提高16.06%。结论: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技术能有效促进白花丹参生长,显着提高白花丹参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对丹参传统种植区域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琳[10](2014)在《连作丹参生理生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针对丹参生长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以连作丹参的形态特征变化为重点,研究连作丹参发生连作障碍的时空效应,探讨连作丹参生理响应机制,分析连作丹参根茎腐烂和不能正常膨大的原因,阐明连作障碍对丹参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为揭示丹参连作障碍的响应机制,制作丹参连作障碍的消减技术,实现中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连作丹参的光合特性进行分析;在对连作丹参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参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活性成分的分布合成特征,揭示连作对丹参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技术结合生物制剂连用方法有效消减丹参连作障碍,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采用扫描电镜对连作丹参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采用紫外光谱对连作丹参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采用HPLC对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连作后丹参光合效率下降,地下部分根径减小,产量下降;连作丹参根的韧皮部发生萎缩、粘连、腐烂,导致根径减小;可溶性蛋白质、矿质元素含量有所增加,而根部所含有效成分含量明显下降;低浓度丹参须根提取液刺激丹参幼苗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垄式地膜处理能有效消减丹参连作症状,提高丹参产量和品质。结论:连作丹参光合作用下降导致地下部分的生长受限,其根粗的下降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而根的韧皮部发生病变是导致根粗和有效成分下降的主要原因。连作丹参土壤中的化感物质导致丹参连作障碍的加剧,其中地膜垄式栽培对丹参连作障碍的消减最佳。

二、丹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道地药材裕丹参种子育苗移栽垄作覆膜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育苗移栽
    1.1 种子采收
    1.2 种子育苗移栽
    1.3 苗圃管理与大田移栽
        1.3.1 苗圃建设
        1.3.2 播种育苗
        1.3.3 苗圃管理
        1.3.4 大田移栽
2 垄作
3 覆膜
4 结语

(2)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丹参研究现状
    第三节 种植方式对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种子质量检验
    第二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
    第三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营养液筛选优化研究
    第四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基质筛选优化研究
    第五节 丹参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评价研究
    第六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研究
    第二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三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第一节 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研究
    第二节 各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第一节 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穴盘苗垄作覆膜与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穴盘苗移栽后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覆膜增效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仪器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水分含量
        2.4.2 表层土壤温度
        2.4.3 土壤养分含量
        2.4.4 生长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
        2.4.5 玉米生理指标
        2.4.6 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
        2.4.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4.8 水温利用效率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
    3.1 寒旱区春玉米增效地膜类型研究
        3.1.1 不同地膜类型对土壤水温垂向分布的影响
        3.1.2 不同地膜类型对全生育期耕层(0~40cm)土壤营养的影响
        3.1.3 不同地膜类型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1.4 不同地膜类型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3.1.5 不同地膜类型对植株穗位叶光合指标的影响
        3.1.6 不同地膜类型对产量构成因素及水温利用效率的影响
    3.2 寒旱区春玉米增效覆膜方式研究
        3.2.1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温垂向分布的影响
        3.2.2 不同覆膜方式对耕层(0~40cm)土壤营养的影响
        3.2.3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2.4 不同覆膜方式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3.2.5 不同覆膜方式对植株穗位叶光合指标的影响
        3.2.6 不用覆膜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及水温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寒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覆膜时间研究
        3.3.1 不同覆膜时间对土壤水温垂向分布的影响
        3.3.2 不同覆膜时间对全生育期耕层(0~40cm)土壤营养的影响
        3.3.3 不同覆膜时间对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3.4 不同覆膜时间对穗位叶SPAD值的影响
        3.3.5 不同覆膜时间对产量构成因素及水温利用效率的影响
讨论
    4.1 春玉米地膜覆盖模式增温提水增产机制
    4.2 寒旱区春玉米覆膜模式
    4.3 覆膜技术研究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和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覆盖物的类型与选择
2 有机覆盖对药用植物生理及生长的影响
    2.1 对药用植物种子出苗的影响
    2.2 有机覆盖对药用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
    2.3 有机覆盖栽培对药用植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3 有机覆盖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有机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3.2 有机覆盖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3.3 有机覆盖后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4 有机覆盖栽培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5)丹参品质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丹参古代品质评价
2 丹参现代品质评价研究
    2.1 种质因素
    2.2 产地因素
        2.2.1 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2.2.2 指纹图谱
    2.3 栽培因素
        2.3.1 繁育方式
        2.3.2 栽培方式与密度
        2.3.3 施肥
        2.3.4 农药
        2.3.5 其他因素
    2.4 栽培年限
    2.5 采收时间
    2.6 产地加工
        2.6.1 不同干燥方式
        2.6.2“发汗”
        2.6.3 熏硫
    2.7 贮藏
    2.8 不同商品规格
3 讨论

(6)复方丹参片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复方丹参片的组成中药材及药理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丹参和三七的药材质量控制
    2.1 丹参的产地选择与种质繁育
    2.2 丹参的田间管理措施
    2.3 丹参的采收与产地加工
        2.3.1 采收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
        2.3.2 干燥方式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
    2.4 三七的适生范围与栽培研究
        2.4.1 三七的适生区域对三七生长的影响
        2.4.2 三七的栽培方式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方丹参片生产工艺研究
    3.1 加工工艺简述
    3.2 提取、浓缩工艺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
    3.3 干燥工艺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
    3.4 其他工艺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方丹参片质量标准研究
    4.1 我国复方丹参片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过程
    4.2 定性检测
        4.2.1 薄层色谱检测
        4.2.2 指纹图谱法检测
        4.2.3 定性鉴别的新技术
    4.3 含量测定
        4.3.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4.3.2 一测多评法检测
    4.4 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质量比较
    4.5 本章小结
讨论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不同覆盖物对裕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项目测定
        1.4.1 形态指标测定
        1.4.2 产量指标测定
        1.4.3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1.4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裕丹参产量形成的影响
        2.1.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1.2 不同覆盖方式对根干重积累动态的影响
        2.1.3 不同覆盖方式对裕丹参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方式对裕丹参产量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方式对裕丹参质量的影响
        2.3.1 不同覆盖方式对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
        2.3.2 不同覆盖方式对裕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8)耕作模式对白花丹参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 1 试验材料和地点
    1. 2 试验设计
    1. 3 土样的采集和处理
    1. 4 丹参样品的采收和处理
    1. 5 温度测定方法
    1. 6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栽培模式对白花丹参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 2耕作模式对白花丹参土壤温度的影响
    2. 3 耕作模式对土壤 p H 值影响
    2. 4 耕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2. 5 耕作模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2. 6 耕作模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2. 7 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 8 耕作模式对土壤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 1 耕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 2 耕作模式对土壤 p H 值的影响
    3. 3 耕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 4 耕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9)地膜覆盖垄式栽培对白花丹参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10)连作丹参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丹参概述
        1.1 丹参生药学特性
        1.2 丹参性状鉴别
        1.3 丹参生长习性
        1.4 丹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1.5 丹参应用现状
    2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危害
        2.1 影响药用植物生长过程,降低药材产量
        2.2 影响药用植物代谢过程,降低药材质量
        2.3 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复种指数
        2.4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降低环境生物多样性
    3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机制
        3.1 环境因素对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形成的影响
        3.2 时间因素对连作障碍形成的影响
        3.3 植物自身信号作用对连作障碍形成的影响
    4 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消减技术研究
        4.1 抗连作障碍品种的筛选
        4.2 合理轮作
        4.3 合理施肥
        4.4 AM 真菌的应用
        4.5 BGB 生物腐殖酸肥料的施用
第二部分 连作障碍对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
        2.2 仪器与试剂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3.1 连作对丹参产量的影响
        3.2 连作对丹参质量的影响
第三部分 丹参须根水提液对丹参生长的影响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与试剂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3.1 须根水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须根水提液对丹参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四部分 丹参连作消减技术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材料
        2.2 仪器与试剂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部分 本研究创新点
第六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和接收的学术论文
详细摘要

四、丹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道地药材裕丹参种子育苗移栽垄作覆膜栽培技术[J]. 杨红旗,李春明,杨青,安素妨,鲁丹丹,梁慧珍,郝仰坤. 农业科技通讯, 2021(12)
  • [2]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D]. 王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冀西北寒旱区春玉米覆膜增效技术模式研究[D]. 闫静琦.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4]有机覆盖在中药栽培上的应用和研究概况[J]. 刘倩,左应梅,杨绍兵,杨天梅,徐福荣,张金渝.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9(01)
  • [5]丹参品质评价研究进展[J]. 方文韬,邓爱平,任振丽,南铁贵,康利平,郭兰萍,黄璐琦,詹志来. 中国中药杂志, 2018(06)
  • [6]复方丹参片质量控制研究[D]. 叶赟.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7]不同覆盖物对裕丹参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李连珍,郑冬鸽,刘媛媛,高致明. 北方园艺, 2015(10)
  • [8]耕作模式对白花丹参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刘伟,章云云,魏莹莹,周洁,Dan Staerk,王晓,刘建华,李奉胜. 作物杂志, 2015(01)
  • [9]地膜覆盖垄式栽培对白花丹参产量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J]. 刘伟,张琳,周洁,刘建华,耿岩玲,王晓,李奉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03)
  • [10]连作丹参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 张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丹参用地膜栽培技术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