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熔融插层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流变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谈灵操[1](2020)在《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持续下降,微灌技术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节水灌溉器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制造过程复杂、成型效率低、维护与回收再利用困难等缺陷。针对该问题,本文在团队自行研制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基础上,采用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在较短热机械历程下制造出新型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基与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基多孔微灌带,并对其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偏心转子挤出机输送特性及原理,并基于体积拉伸流变主导的塑料挤出特性制备了LDPE基发泡材料,通过在LDPE2426H基体中加入纳米炭黑(Carbon black,CB)、LDPE2520D、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交联剂等不同材料,提高熔体强度及泡孔成核密度进行挤出发泡以改善泡孔结构,探究复合、共混与交联对聚合物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相多组分物料在体积拉伸流场下挤出发泡实现了良好混合分散,显着降低泡孔尺寸、提高泡孔密度与孔隙率,从而改善泡孔结构,明显提高泡沫性能。其次,利用偏心转子挤出机挤出发泡吹塑过程的双向拉伸破孔机制,构建微灌带内部的多孔多通道微观形态,制造出具有不同孔隙率与开孔率的多孔微灌带,研究了其综合性能与开孔机理。实验表明:拉伸或吹胀作用均可对泡沫进行良好地破孔,两者协同作用可实现更高的破孔效率,且开孔更为均匀,过高的拉伸比与吹胀比均会降低孔隙率与开孔率;拉伸比为2.0、吹胀比为1.2时,孔隙率与开孔率达到最高值;添加相容或不相容的第二相、交联或纳米复合可有效提高微灌带的孔隙率与开孔率,但不同材料体系在拉伸与吹胀过程中的开孔效率与机理有所差异,含有不相容硬相PS的LDPE基发泡材料开孔效率最低。接着,研究所成型的LDPE基多孔微灌带的水力性能,以及拉伸比与吹胀比、泡沫微观结构与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微灌带渗流特性。结果表明:多孔微灌带的压力与流量关系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2.0间,在很低压力下实现了微流量灌溉,具有良好的水力性能,且流量调节范围大;开孔率越高,流态指数x与渗透率K越大,渗水均匀度越高;拉伸与吹胀协同破孔可提高开孔均匀度,降低多孔微灌带的流态指数;适当的开孔率与灌溉压力可提高灌水均匀度。最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挤出发泡吹塑一步法成型工艺,制备出全生物降解的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多孔微灌带,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微观结构、水力性能等综合性能,探究PBS与OMMT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PBS形成原位亚微米级纤维,有利于材料的强韧化;OMMT在拉伸流场中实现了良好的分散、插层和剥离,并主要分布于PBS中和PBS/PLA界面上,其余以剥离态分布于PLA中,大幅提高了泡孔密度与孔隙率,降低了泡孔尺寸与表观密度;其水力性能与LDPE基多孔微灌带类似,压力与流量间符合指数关系,流态指数x介于0.9~1.7之间。本文所制备的多孔微灌带具有加工热历程短、成型过程简单、制造成本低、渗流特性好与流量调节范围大等优点,有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自适应的微流量节能灌溉,对推动多孔微灌带大范围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蕾[2](2019)在《PBS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熔融加工性和耐热性等优异性能。但与常用的工程塑料相比PBS的生产成本高,机械强度差,因此如何通过低成本的方法改善它的力、热学性能,拓展其在各种应用中的潜力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采用与层状硅酸盐形成复合材料来提高PBS材料的性能,共混复合材料的相容性是决定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关键因素。目前,解决相容性问题的常规方法是将层状硅酸盐先进行改性再与聚酯共混以此来增大材料间的相容性,但此方法对研究PBS还是较为有限,且复合材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从通过改变高分子材料内部结构的角度出发,对PBS的分子主链结构进行改性,在分子主链中先引入改性层状硅酸盐的改性剂,如蒙脱土常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和非离子改性剂,制备出具有不同结构极性的PBS基共聚物,然后再与层状硅酸盐共混制备出复合材料。结合热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研究复合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对PBS改性的同时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扩宽。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将水杨酸(SA)通过熔融共聚法引入PBS主链中,将季铵盐(GTA)在加热回流的条件下接到PBS主链的端基上,制备了 PBSA共聚物,高结晶度的PBSGTA共聚物和低结晶度的PBSnGTA共聚物等三种PBS基共聚物。结果发现,添加少量的SA改性PBS后,PBSA共聚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添加SA后,PBSA共聚物均呈现球晶形貌,SA中苯环的引入改变了 PBS规整的螺旋链结构,共聚物的熔点未变,结晶度降低;因含有SA的链段自由结合能较低,更易断裂从而可提高PBS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含有SA的共聚物具有诱导植物生长的能力,可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经GTA改性后,不同结晶度的PBS和PBSn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 30℃和28℃,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与共聚物的结晶度无关;随着GTA含量的增加,高结晶度PBSGTA共聚物的结晶度升高,而低结晶度PBSnGTA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共聚物的结晶度受原材料结晶度的影响;PBSGTA共聚物均呈现球晶形貌,球晶尺寸逐渐增大,共聚物的晶型未变,而PBSnGTA共聚物球晶尺寸逐渐减小,导致成核密度较高;当GTA的添加量为5%时,PBSGTA和PBSnGTA共聚物都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两种共聚物对大肠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性与其结晶度无关。(2)将改性后的PBS基共聚物分别与蒙脱土(MMT)、有机蒙脱土(OMMT)和高岭土(Kaolin)三种层状硅酸盐熔融共混制备了 PBS基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的复合材料:PBSGTA-MMT、PBSGTA-OMMT、PBSGTA-K、PBSnGTA-MMT、PBSnGTA-OMMT、PBSA-OMMT 和 PBSA-K。添加 MMT后,MMT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共聚物基体中,在PBSGTA基体中呈分散的剥离态粒状结构,在PBSnGTA基体的非晶相中以包覆状态存在;MMT的添加使PBSGTA的热稳定性比纯PBS提高了 25.5℃,但使PBSnGTA的热稳定性提高的较少,说明结晶度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结晶度低的PBSnGTA是以非晶相为主的部分与MMT共混,其相互作用力弱,相容性较差。添加OMMT后,OMMT在PBSGTA基体中以部分插层状态存在,相容性较好,在PBSnGTA基体中形成相容性差的片状结构;OMMT的添加使PBSGTA的玻璃化转变温Tg增大,但对熔Tm和结晶温Tc影响较小,初始热分解温度最高达到322℃;当分别添加3 wt%MMT和OMMT时,复合材料都具有相对较好的力学性能,添加Kaolin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层状硅酸盐与PBSGTA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顺序为OMMT>MMT>Kaolin,与PBSnGTA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顺序为MMT>OMMT;添加OMMT可以改善PBSA复合材料的韧性,但其强度随之减小;Kaolin在PBSA基体中分布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团聚,OMMT和Kaolin与PBSA基体相容性较差,不利于材料广泛地成型加工使用。(3)采用弹式热量计测定了 PBSGTA和PBSA共聚物在298.15 K时的燃烧热,通过计算分别得出两种共聚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ΔfHmΘ=-1.51×106±380.23 kJ·mol-1和 ΔfHmΘ=-1.3×106±1211.14 kJ·mol-1;两种共聚物的比热容在293~346 K范围内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测定了 PBSGTA样品热分解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得到了不同方法和机理方程下样品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参数,此方法可以作为PBS改性过程中判断共聚产物热稳定性的一种辅助依据。PBSGTA聚合物在热分解阶段的动力学方程为:(?)(4)利用动态力学分析对共聚物及其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模量、应力松弛和蠕变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GTA中的阳离子基团与共聚物基体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共同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回弹性,使共聚物的储能模量E’升高,特别经GTA改性后,PBSGTA储能模量E’的改变量是PBSnGTA的三倍;GTA的加入使PBSGTA共聚物分子链热运动能力降低的程度比PBSnGTA共聚物的大,导致PBSGTA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减小;在10℃和-50℃的温度下PBS基共聚物应力松弛的改变量,PBSnGTA共聚物的约为1%,而PBSGTA共聚物的约为30%,说明共聚物的结晶相是影响材料应力松弛的主要因素;温度对高结晶度PBSGTA共聚物蠕变量的影响较小,但对低结晶度PBSnGTA共聚物蠕变量的影响较大。(5)将PBS基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共混,MMT含量大于3 wt%时会消弱与PBSGTA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复合材料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相对增大,Tg向高温区转移;MMT的添加,同时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回弹性和粘性,使储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增大,从而使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基本不变。OMMT对PBSGTA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对PBSnGTA复合材料的粘性没有影响;PBSnGTA损耗模量E"基本未变,但由于OMMT的添加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回弹性,从而使其损耗因子tanδ的数值降低;Kaolin使复合材料的粘性增大,损耗模量E"增大较快;应力松弛和蠕变表明:当OMMT的添加量为3 wt%时,复合材料应力松弛的改变量最小,且与温度无关,在此比例下复合材料的加工使用性能较好。(6)通过流变仪对GTA改性PBS和PBSn两种共聚物及其与OMMT复合材料在液态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BSGTA共聚物比PBSnGTA共聚物的线性黏弹性范围更宽,共聚物材料都表现出牛顿流体的力学行为,但当温度为200℃时,PBS及其PBSGTA共聚物材料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力学行为;添加OMMT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复合材料结晶度的影响,高结晶度PBSGTA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升高,而低结晶度PBSnGTA共聚物的储能模量G’降低,复合材料结晶度的不同使得OMMT与共聚物材料分子内的基团,如GTA中阳离子基团,PBS中未被改性的-OH和-COOH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储能模量G’的变化相反。
柯贤忠[3](2019)在《有机蒙脱土改性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行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脱土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层状硅酸盐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好等特性,在高分子材料的改性中有着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改善和增强聚合物材料的阻燃、阻隔、导热等性能上有显着的效果,在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增容研究中也受到广泛关注。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苯乙烯(PS)作为通用塑料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领域,对PS和HDPE进行共混改性,克服其各自缺点,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用Gemini表面活性剂对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并将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应用于PS和HDPE共混体系中,以增强和改善PS和HDPE之间的相容性。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合成以双酰胺基为连接基团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其中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碳链长度分别为4、10、18。利用其对钠基蒙脱土(Na-MMT)进行有机改性,制备OMMT。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蒙脱土的结构、热稳定性和形貌进行了相应分析。结果表明,Gemini表面活性剂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有效扩大了蒙脱土的层间距,且OMMT的层间距随着Gemini表面活性剂烷基碳链长度的增长而扩大;OMMT在一定的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疏水性增强,粒子尺寸显着细化,粒径分布更加均匀、表面更粗糙。将OMMT与PS通过溶液共混制得PS/OMMT母料,并将其与HDPE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E/PS/OMMT(PE/PS=70/30,wt/wt)复合材料。通过SEM、电子万能试验机、TGA、XRD等手段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OMMT对PE/PS共混体系的相形貌、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PS/OMMT复合材料的相结构表现为PS分散相以球状或液滴状呈“海-岛”结构分散于PE连续相中,OMMT能够显着促进PE/PS共混体系中分散相尺寸的细化;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烷基碳链长度为10、18,OMMT添加量分别为1.5 wt%、2.5 wt%时,PE/PS共混体系的相结构由“海-岛”结构向棒状或双连续结构发生转变;此时,PE/PS/OMMT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显着的提升,超过600%;OMMT不利于PE/PS/OMMT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提升,但能够显着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优选出烷基碳链长度为10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蒙脱土(C10-MMT),通过SEM、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TGA、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研究了C10-MMT对不同组分PE/PS共混材料相形貌、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结晶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PS共混体系的相结构与PE和PS的组分有关,随着PE组分的增加,相结构从棒状结构向“海-岛”结构转变,分散相粒径逐渐减小,PE/PS共混材料的拉伸性能主要受PE相影响,弯曲性能则取决于PS相。低含量的C10-MMT对PE/PS(60/40)共混体系的相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C10-MMT添加量分别为1.5 wt%和2.5 wt%、5.0 wt%时,PE/PS(70/30)、PE/PS(80/20)、PE/PS(90/10)共混体系的相结构从“海-岛”结构向双连续或棒状、针状结构转变;在相结构发生转变的临界区域内,PE/PS/C10-MMT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大幅度提升;不同组分PE/PS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均随着C10-MMT添加量增加而增强,在双连续结构时达到最大;C10-MMT能够显着提高PE/P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低含量C10-MMT能够提高PE/PS共混体系中PE的结晶度、高含量则会使结晶度降低。
李果[4](2019)在《PE/OMMT纳米复合电介质结构和介电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交联后形成交联聚乙烯(XLPE)可提高其耐热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层。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电缆的绝缘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联技术和纳米改性技术是提高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研究交联行为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对电缆绝缘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有机化蒙脱土(OMMT)的聚乙烯/蒙脱土(PE/OMMT)和交联聚乙烯/蒙脱土(XLPE/OMMT)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有机化OMMT在基体中的插层分散状态,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态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XRD)表征OMMT在基体中层间距的变化和插层分散状态,结果表明:当OMMT质量分数为2%时,OMMT的层间距最大,OMMT在PE树脂中实现了良好的剥离分散状态。与交联前相比,交联后相同质量分数复合材料中OMMT的层间距均减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脆断面发现在PE/OMMT复合体系中,OMMT分散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2%PE/OMMT断面最平整,分散效果最好,交联后,OMMT在基体中分散明显变差。采用SEM观察了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结晶形态,观察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显着改善了材料的结晶形态,形成沿OMMT片层生长的“横穿晶”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熔融过程和结晶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连续自成核退火(SSA)分析。结果表明:纳米OMMT的加入,使材料的尺寸分布加宽,结晶度下降及晶片厚度增大。交联后,结晶度和晶片厚度进一步减小。同时发现,少量OMMT的掺杂能够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掺杂量过高,OMMT分散不均,易形成应力集中点,从而影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对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体积电阻率和击穿场强测试,结果表明:少量掺杂时,均匀分散的片层状OMMT易与基体形成较强的界面作用力,束缚了分子链的运动,阻碍了转向极化的发生,极化率降低,介电常数下降。当OMMT含量继续增加,介电常数增大。随着掺杂量增加,介质损耗值先减小后增大,反映了界面极化和极性基团的偶极子极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体积电阻率测试结果发现2%PE/OMMT的活化能最高,界面势垒最高,交联后,活化能降低。击穿场强结果显示2%PE/OMMT复合材料击穿场强最高,分散性最小,这与OMMT在PE中的插层分散状态有关。
邱峰[5](2019)在《聚酯复合体系体积脉动共混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采用不同的加工和成型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微观形貌结构,这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结构和性质,这表明加工和成型的方式对聚合物产品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螺杆挤出机加工成型装备都是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塑化输运过程,拥有较长的机械历程和较大的剪切力场,对聚合物分子链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然而,自主研发的新型偏心转子挤出机是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塑化输运成型加工设备,具有更短的机械历程,更低的加工能耗,更好的混合分散分布效果,同时由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塑化输运的加工过程对聚合物分子链破坏较小,能够更好的保持聚合物原本的性能。因此,结合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结构特征和聚合物材料的本身特性,对比传统螺杆挤出机加工方式,全面深入的研究基于体积脉动塑化输运过程中聚酯复合体系混合分散分布特点以及拉伸形变作用下对聚酯复合体系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制备高性能聚酯复合材料和推进聚合物成型加工设备创新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的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偏心转子挤出机的核心是由偏心转子和定子组成的挤压系统,其中转子和定子都具有拓扑性质的几何结构,当转子转动时,在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物料腔体沿着定子的轴向和径向发生周期性变化,使得物料在周期性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中受到体积拉伸形变作用力场,这种拉伸力场贯穿了物料的固体输送区,熔融区和熔体输送区整个熔融塑化过程。通过对在体积脉动塑化输运加工过程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骤冷拆机后各段分别取样,深入探究聚酯复合体系在拉伸形变作用下共混形态演变过程及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表征仪器分别对熔融塑化输运各段的混合分散分布形态特征和晶体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在体积拉伸形变作用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较快的完成了熔融塑化过程,同时热塑性聚氨酯作为分散相的粒径最终达到0.6μm。研究基于体积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通过“熔融挤出-淬冷”的成型加工方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原位成纤共混物,拉伸形变作用诱导热塑性聚氨酯在基体中的成纤现象,结果表明:调控拉伸形变作用可以形成分布均一和大长径比的热塑性聚氨酯微纤,通过提高转速增强拉伸流场作用后,热塑性聚氨酯微纤化程度更加显着,形成的聚氨酯微纤分布更加致密,长径比更高,从而显着的提高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保持热塑性聚氨酯含量为25%,将转速从30rpm提高到60rpm后,拉伸强度从35.7MPa增加到了44.5MPa,冲击强度从16.6kJ/m2提高到了88.5kJ/m2。与此同时高度纤维化的热塑性聚氨酯限制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分子链段运动,降低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采用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和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不同蒙脱土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中蒙脱土在分散形态,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表征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运用力学拉伸,弯曲和冲击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蒙脱土复合材料剥离插层效果更好,另外由于拉伸形变作用对高分子链段的破坏小,具有更高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同时当蒙脱土含量为5%和9%时,发现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β晶型形成,整体的机械性能也更好。通过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和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热塑性聚氨酯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相形态,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表征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能,运用力学拉伸,弯曲和冲击测试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两相相容性好,刻蚀后发现热塑性聚氨酯分散相的分布和尺寸比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共混物中热塑性聚氨酯分散相的分布更加均一、尺寸更小,同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也优于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共混物,另外当热塑性聚氨酯含量为2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了7.8kJ/m2,相比于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提高了39.3%。利用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和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热塑性聚氨酯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蒙脱土多相体系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蒙脱土多相体系的分散形貌和相态结构,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晶行为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表征多相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能,运用力学拉伸,弯曲和冲击测试多相复合体系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塑性聚氨酯/蒙脱土多相复合体系中,蒙脱土都是以更小的尺寸和更少的层数分散于基体中,插层剥离的现象更为明显,同时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β晶型的形成,另外也具有更高的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分解速率温度。通过以上基于体积拉伸形变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实验结果,发现了拉伸形变作用下共混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证明了体积拉伸形变作用对聚酯复合体系良好的混合分散分布效果;通过调控拉伸力场作用可以诱导热塑性聚氨酯微纤化,制备高强度高韧性的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总结了基于拉伸流场主导的偏心转子挤出机比基于剪切流场主导的双螺杆挤出机制备的复合材料体系,蒙脱土有更好的剥离分散效果,热塑性聚氨酯分散相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同时较大的拉伸应力可以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β晶型,最终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更好。突出了体积拉伸形变对加工聚酯复合体系有显着的优势,为推进和发展拉伸形变加工技术提供有效的依据。
孟丹[6](2019)在《PBAT/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由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具有较好的分子柔韧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使其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但是仍然存在着加工性和阻隔性较差等缺陷,这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本论文为了改善PBAT较差的加工性能和阻隔性等综合性能,选择天然生物基材料甲壳素(chitin)和蜂蜡(beeswax),分别添加到PBAT基体中,采用共混法制备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和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1.采用可生物降解的甲壳素作为填料制备PBAT/chitin复合材料通过直接熔融共混法,将不同含量的甲壳素(0.5%、1%、2%、4%、8%)添加到PBAT中,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10 min,温度为140 oC,转速设为50 rpm。之后,将得到的熔融共混物剪切成颗粒,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共混颗粒制作成片材(厚度1.5毫米),得到了一系列甲壳素不同含量的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TGA)和力学性能等一系列测试对PBAT/chitin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引入相容剂的情况下,甲壳素在PBAT基体中能够均匀分散,当甲壳素的添加量为0.5%和1%时,均匀的分散性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纯PBAT相比,由于添加了甲壳素,PBAT/chitin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略有提高。另外,机械性能表明当甲壳素的添加量为0.5%时,拉伸强度提高了82.48%,断裂伸长率提高了64.18%。2.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薄膜的厚度在2035μm之间,将不同添加量的蜂蜡(1%、2%、4%、6%)加入到PBAT基体中制备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和TGA等表征手段,对PBAT/beeswax薄膜的形态和结构以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对薄膜进行了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接触角以及水蒸气透过率的测试。FT-IR和XRD结果表明蜂蜡掺入到了PBAT基体中,水蒸气透过率的降低表明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的阻隔性能提高,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3~64%,另外光学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可见光透过率提高了8.5%。
廖声涛[7](2018)在《无卤阻燃尼龙/蒙脱土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动态流变行为及阻燃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及阻燃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蒙脱土对改善聚合物的阻燃性能存在局限性。因此,通常会考虑将其与阻燃剂复配使用。本文主要利用二异丁基次磷酸铝(APBA)与无机纳米粒子蒙脱土/和碳纳米管复配阻燃尼龙6,研究不同阻燃体系的微观结构、流变行为及阻燃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制备了三种不同改性蒙脱土(Na+MMT、CMMT、CMMTs)/尼龙6及蒙脱土/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旋转流变仪以及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结构进行了系统表征,并采用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UL-94)及锥形量热仪等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燃烧行为进行测定。探讨和比较了不同蒙脱土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对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结构、流变行为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MMT与聚合物的界面张力最小,相互作用最强,蒙脱土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好。对阻燃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CMMT与聚合物强的相互作用可显着改善CMMT在体系中的分散分布,有助于CMMT片层在空间形成了粒子网络结构,限制分子链运动,改善了熔体稳定性,从而最终有效改善材料的燃烧行为。为了研究不同蒙脱土改性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两种不同方式改性的有机鏻盐蒙脱土(PMMTsol、PMMTsc)/尼龙6及蒙脱土/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并与CMMT阻燃尼龙纳米复合材料体系比较,对其复合材料的结构、流变行为及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MMT的界面张力大于CMMT,与尼龙6相互作用较弱,CMMT在尼龙中分散性较好。由于PMMT体系存在较弱的塑化作用,使得其熔体黏度较高,有利于形成更为致密的炭层结构,从而增强体系凝聚相作用,相比于CMMT阻燃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体系,PMMT阻燃尼龙6体系显示出更优异的阻燃性能。采用碳纳米管(MWNT)改善铵盐改性蒙脱土(CMMT)阻燃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WNT含量的阻燃复合体系。研究表明,少量MWNT的加入,不影响CMMT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能与CMMT相互作用,增强纳米粒子网络结构,增大材料熔体黏度,完善炭层表面结构,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
梁晓彤[8](2016)在《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刚性、韧性、热性能及阻隔性能,被普遍应用于工业、农业、卫生、医药以及日用品等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质。然而,由于非极性的HDPE与极性的MMT之间的相容性并不好,采用以剪切流场为主的传统螺杆挤出机难以实现MMT纳米粒子在HDPE基体中的插层、分散甚至剥离。与剪切流场相比,拉伸流场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加工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更显优异的分散效率和混合效果。本论文中选用的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偏心转子挤出机,可以实现在聚合物挤出加工全过程中施加拉伸力场。论文对偏心转子塑化输运设备和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对聚合物熔体在偏心转子独立单元中的塑化输运以及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了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偏心转子挤出机的不同工艺参数(加工温度和加工转速)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流场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MMT片层的剥离分散。较之加工温度,加工转速的变化对MMT的插层和分散效果的影响更大。加工工艺参数对于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影响较大,而对熔点则影响相对较小。当加工温度为220°C,加工转速为50 rpm时,对应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较大的提升。表面硬度的变化则相对较小。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选用固定的工艺参数,进一步研究了不同MMT和相容剂含量下的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分析了拉伸力场下MMT片层在HDPE基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不添加其他分散剂和相容剂的前提下,适宜含量的MMT在拉伸力场的作用下能够以剥离状态分散在HDPE基体中,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结晶度均有明显提高。此外,MMT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而相容剂的加入,则进一步加强了HDPE与MMT两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有利于MMT片层在HDPE基体中地分散和剥离,优化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滕赟[9](2015)在《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用有机蒙脱土(OMMT)/MgCl2负载TiCl4的Ziegler Natta插层型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MMT含量的聚乙烯(PE)/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以及MMT含量对其热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为复合材料的加工提供重要依据。考察了醇用量、Al/Ti摩尔比和聚合反应温度催化剂制备条件对PE/MMT纳米复合材料堆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堆密度随醇用量、Al/Ti摩尔比和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n醇:n MgCl2=4:1、 Al/Ti=5:1、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复合材料的堆密度最高。采用热重分析(TGA)对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其中MMT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PE1的热分解温度最高,起始分解温度和终止分解温度分别为451.9℃和488.3℃,说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准确的测定了PE/MMT纳米复合材料中MMT含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对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和结晶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均最高分别为133.1℃和118.6℃,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最高为71.5%。采用毛细管流变分析,分析了MMT含量对PE/MMT纳米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规律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本一致;复合材料的粘度随MMT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MMT含量为4.58%时,其粘度明显低于HDPE和LDPE,该性质有利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PE/MMT纳米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在190℃230℃的非牛顿指数范围为0.50.6,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MMT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采用动态流变分析,分析了MMT含量对PE/MMT纳米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复合粘度(η*)和粘流活化能(Eη*)随MMT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且低于HDPE;损耗因子(tanδ)先降低后升高且低于HDPE。相比于HDPE,MMT含量为4.58%的复合材料,在高频区域tanδ高于HDPE; Eη*降低22.4%,该性质有利于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采用熔融指数(MFI)分析,分析了MMT含量对PE/MMT纳米复合材料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MT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MFI先降低后升高且低于HDPE。相比于HDPE,MMT含量为4.58%的复合材料,MFI提高489%,该性质有利于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
熊子佳[10](2014)在《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流变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被广泛用于路面铺装工程,但普通沥青通常会出现高温变软发黏,容易产生车辙等问题,需要针对其使用性能进行沥青改性。本文以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料,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有机化插层剂,探讨了制备方法、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CTAB掺量对蒙脱土层间距的影响。将有机蒙脱土(OMMT)作为沥青改性剂,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指标与OMMT掺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的关系。最后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并对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XRD、SEM对蒙脱土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用FTIR检测了蒙脱土基团组成,用TG-DTG对蒙脱土受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探究,用DSR测试了沥青基质和复合材料的流变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法能有效地增加蒙脱土的层间距,有机基团进入到蒙脱土层间,与蒙脱土形成插层型结构。以层间距为评价指标得出了蒙脱土有机化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TAB掺量为2.OCEC,50℃超声反应4h,制得层间距为3.85nm的有机化蒙脱土。用有机蒙脱土与熔融沥青混合,采用正交试验,通过考察三大物理性能指标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OMMT掺量5wt%,反应温度150℃,搅拌速度10.0kr/min,搅拌时间10min,其中OMMT的掺量为主要因素。DSR测试表明,相同温度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车辙因子随着OMMT掺量的增加而增大。OMMT掺量大于5wt%时,复合材料的性能可提高2个PG等级,达到PG82的高温等级标准。温度低于60℃时,加入OMMT对沥青的黏度有较明显的提高。黏温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系中呈线性关系,满足关系式1gηn-mlgT。针入度指数值表明改性后沥青是溶-凝胶型结构。
二、熔融插层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流变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熔融插层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流变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灌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滴灌灌水器 |
1.2.2 滴灌带制造 |
1.2.3 渗灌技术 |
1.3 多孔聚合物制备方法 |
1.3.1 发泡法 |
1.3.2 其他方法 |
1.4 PE与PLA发泡研究现状 |
1.4.1 PE发泡 |
1.4.2 PLA发泡 |
1.5 现状总结与问题分析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拉伸流变主导的挤出发泡特性及实验方案 |
2.1 连续体积拉伸流场 |
2.2 拉伸流变主导的塑化输运装置 |
2.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结构与原理 |
2.2.2 体积拉伸流场下的发泡特性 |
2.3 实验方案 |
2.3.1 实验原材料 |
2.3.2 设备及仪器 |
2.3.3 样品的制备 |
2.3.4 测试与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LDPE基发泡材料结构与性能 |
3.1 LDPE发泡 |
3.1.1 泡孔结构 |
3.1.2 结晶性能 |
3.1.3 力学性能 |
3.2 LDPE/CB发泡 |
3.2.1 复合材料 |
3.2.2 泡孔结构 |
3.2.3 结晶性能 |
3.2.4 力学性能 |
3.2.5 发泡过程 |
3.3 LDPE/PS发泡 |
3.3.1 共混材料 |
3.3.2 泡孔结构 |
3.3.3 结晶性能 |
3.3.4 力学性能 |
3.3.5 LDPE/PS/CB发泡 |
3.4 LDPE/LDPE/CB发泡 |
3.4.1 泡孔结构 |
3.4.2 结晶性能 |
3.4.3 力学性能 |
3.5 LDPE/DCP/CB发泡 |
3.5.1 泡孔结构 |
3.5.2 结晶性能 |
3.5.3 力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工工艺对LDPE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影响 |
4.1 挤出工艺的影响 |
4.1.1 转速的影响 |
4.1.2 温度的影响 |
4.2 吹塑工艺的影响 |
4.2.1 拉伸破孔 |
4.2.2 吹胀破孔 |
4.2.3 吹拉协同破孔 |
4.3 各材料体系比较 |
4.3.1 基本属性 |
4.3.2 破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DPE基多孔微灌带水力性能及渗流特性 |
5.1 压力与流量关系 |
5.2 渗水均匀度系数 |
5.3 各材料体系比较 |
5.4 渗流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拉伸流场主导的PLA基多孔微灌带结构与性能 |
6.1 PLA/PBS共混物 |
6.1.1 微观形貌 |
6.1.2 结晶性能 |
6.1.3 冲击韧性 |
6.2 PLA/PBS/OMMT复合材料 |
6.2.1 微观形貌 |
6.2.2 剥离机理 |
6.2.3 溶解实验 |
6.2.4 DSC分析 |
6.2.5 DMA分析 |
6.2.6 热稳定性分析 |
6.2.7 力学性能测试 |
6.3 PLA/PBS/OMMT发泡材料 |
6.3.1 微观结构 |
6.3.2 力学性能 |
6.4 PLA基多孔微灌带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PBS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概论 |
1.1 引言 |
1.2 PBS基聚酯的合成与应用 |
1.2.1 PBS基聚酯的合成 |
1.2.2 PBS基聚酯的应用 |
1.3 PBS基聚酯的改性 |
1.3.1 PBS基聚酯的共聚改性 |
1.3.2 PBS基聚酯的共混改性 |
1.3.3 PBS基聚酯的研究进展 |
1.4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 |
1.4.1 层状硅酸盐简介 |
1.4.2 聚合物/(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 |
1.4.3 聚合物/高岭土复合材料 |
1.5 高分子材料的热、力学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
1.5.1 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分析 |
1.5.2 高分子材料的流变分析 |
1.5.3 高分子材料动态力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原料 |
2.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研究方法 |
2.2.1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合成 |
2.2.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合成 |
2.2.3 共聚物薄膜的制备 |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果与讨论 |
2.3.1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3.2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3.3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2.3.4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热性能 |
2.3.5 季铵盐改性PBS共聚物的亲疏水性能 |
2.4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结果与讨论 |
2.4.1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4.2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4.3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2.4.4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热性能 |
2.4.5 季铵盐改性PBSn共聚物的亲疏水性能 |
2.5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结果与讨论 |
2.5.1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5.2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2.5.3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2.5.4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热性能 |
2.5.5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亲疏水性能 |
2.5.6 季铵盐改性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抗菌性能 |
2.6 小结 |
3 季铵盐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设备 |
3.1.2 实验原料 |
3.1.3 季铵盐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季铵盐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3.2.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2 复合材料的SEM形貌观察 |
3.2.3 复合材料的EDS分析 |
3.2.4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2.5 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3.2.6 复合材料的TG分析 |
3.2.7 复合材料的Molau测试 |
3.3 季铵盐改性PBS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3.3.3 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3.3.4 复合材料的Molau分析 |
3.4 季铵盐改性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4.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2 复合膜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3.4.3 复合膜材料的热性能 |
3.4.4 复合材料的Molau分析 |
3.5 季铵盐改性PBS与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5.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5.2 复合膜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3.6 小结 |
4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设备 |
4.1.2 实验原料 |
4.2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研究方法 |
4.2.1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合成 |
4.2.2 表征及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4.3.2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4.3.3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4.3.4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结晶形态 |
4.3.5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热性能 |
4.3.6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降解性能 |
4.3.7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的分子对接模拟 |
4.3.8 水杨酸改性PBS共聚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水杨酸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设备 |
5.1.2 实验原料 |
5.1.3 水杨酸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水杨酸改性PBS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
5.2.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5.2.2 复合材料的SEM形貌观察 |
5.2.3 复合材料的EDS分析 |
5.2.4 复合材料的XRD测试 |
5.3 水杨酸改性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5.4 水杨酸改性PBS与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5.4.1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4.2 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及结晶形态 |
5.5 小结 |
6 PBS基改性物的热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仪器与设备 |
6.1.2 实验原料 |
6.2 PBS基改性物的热力学研究方法 |
6.2.1 PBS基改性物燃烧焓的测量 |
6.2.2 PBS基改性物比热容的测定 |
6.2.3 PBS基改性物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季铵盐改性PBS改性物的热分析 |
6.3.2 水杨酸改性PBS改性物的热分析 |
6.3.3 季铵盐改性PBS改性物的热分解动力学分析 |
6.4 小结 |
7 PBS基改性物及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仪器与设备 |
7.1.2 实验原料 |
7.2 测试方法 |
7.2.1 动态力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
7.2.2 流变分析的研究方法 |
7.3 材料动态力学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7.3.1 季铵盐改性对PBS共聚物的影响 |
7.3.2 季铵盐改性对PBSn共聚物的影响 |
7.3.3 季铵盐改性对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影响 |
7.3.4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5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6 季铵盐改性对PBSn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7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3.8 水杨酸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4 材料流变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7.4.1 季铵盐改性对PBS共聚物的影响 |
7.4.2 季铵盐改性对PBSn共聚物的影响 |
7.4.3 季铵盐改性对不同结晶度PBS共聚物的影响 |
7.4.4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4.5 季铵盐改性对PBS与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影响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有机蒙脱土改性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行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蒙脱土的改性与应用 |
1.2.1 蒙脱土的结构和性质 |
1.2.2 蒙脱土的改性研究现状 |
1.2.3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应用 |
1.3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材料复合材料 |
1.3.1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 |
1.3.2 蒙脱土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3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4 聚合物共混材料增容研究进展 |
1.4.1 聚合物共混材料的相容性研究 |
1.4.2 有机相增容聚合物共混材料的研究 |
1.4.3 无机纳米粒子增容聚合物共混材料的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4 Gemini表面活性剂改性蒙脱土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2.3.2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热稳定性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结构分析 |
2.4.2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表面形貌分析 |
2.4.3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表面性能分析 |
2.4.4 有机改性蒙脱土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蒙脱土改性PE/PS共混体系相形态与机械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PS/OMMT母料的制备 |
3.2.4 PE/PS/OMMT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PE/PS/OMMT复合材料相形态的表征 |
3.3.2 PE/PS/OMMT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测试 |
3.3.3 PE/PS/OMMT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测试 |
3.3.4 PE/PS/OMMT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蒙脱土对PE/PS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影响 |
3.4.2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PE/PS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影响 |
3.4.3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PE/PS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4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PE/PS共混体系弯曲性能的影响 |
3.4.5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PE/PS共混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6 PE/PS/OMMT复合材料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不同组成PE/PS共混体系相形态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PE/PS/C10-MMT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质量组成PE/PS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分析 |
4.4.2 C10-MMT对不同质量组成PE/PS共混体系相形态的影响 |
4.4.3 不同质量组成PE/PS共混体系的机械性能分析 |
4.4.4 C10-MMT对不同组成PE/PS共混体系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5 C10-MMT对不同组成PE/PS共混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6 C10-MMT对不同组成PE/PS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PE/OMMT纳米复合电介质结构和介电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纳米复合电介质研究现状 |
1.3 蒙脱土的结构特征及表面改性 |
1.4 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性 |
1.5 纳米复合材料的构成形式 |
1.6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方法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E/OMMT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
2.1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制备 |
2.1.1 原料 |
2.1.2 试样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OMMT分散状态的测试 |
2.2.2 微观结构的分析 |
2.2.3 力学性能的测试 |
2.2.4 介电性能的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OMMT纳米复合电介质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
3.1 交联行为对纳米复合电介质中OMMT分散状态的影响 |
3.1.1 小角XRD衍射 |
3.1.2 脆断面SEM分析 |
3.2 交联行为对纳米复合电介质结晶形态的影响 |
3.2.1 表面SEM分析 |
3.2.2 DSC分析 |
3.2.3 SSA分析 |
3.3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OMMT纳米复合电介质介电性能的研究 |
4.1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导特性 |
4.2 纳米复合电介质的击穿特性 |
4.3 纳米复合电介质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聚酯复合体系体积脉动共混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酯复合体系材料概述 |
1.2.1 聚酯的定义和特点 |
1.2.2 聚酯复合材料进展 |
1.3 体积拉伸流场在成型加工中的概述 |
1.3.1 拉伸流场的定义 |
1.3.2 拉伸流场的优势 |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积脉动塑化输运中PBT/TPU共混形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2.1 偏心转子挤出机结构与原理 |
2.2.2 偏心转子挤压系统工作原理 |
2.2.3 偏心转子拉伸形变作用机理 |
2.3 实验方案 |
2.4 表征仪器 |
2.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2.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2.5 相形态演化过程分析 |
2.6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2.7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2.8 体积拉伸形变塑化输运相形态演化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伸流场中PBT/TPU原位成纤机理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案 |
3.4 表征仪器 |
3.4.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4.3 图像处理与分析 |
3.4.4 力学性能测试 |
3.5 PBT/TPU原位成纤相形态分析 |
3.5.1 PBT/TPU共混物中TPU含量影响 |
3.5.2 PBT/TPU共混物中拉伸流场影响 |
3.6 结晶行为分析 |
3.6.1 PBT/TPU共混物中TPU含量影响 |
3.6.2 PBT/TPU共混物中拉伸流场影响 |
3.7 力学性能分析 |
3.7.1 PBT/TPU共混物中TPU含量影响 |
3.7.2 PBT/TPU共混物中拉伸流场影响 |
3.8 拉伸形变诱导PBT/TPU原位成纤机理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MT填充PBT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案 |
4.4 表征仪器 |
4.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4.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4.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4.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4.4.5 图像处理与分析 |
4.4.6 热失重测试分析 |
4.4.7 力学性能测试 |
4.5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分散形态 |
4.6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4.7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结晶性能 |
4.7.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4.7.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4.8 不同加工流场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8.1 拉伸性能 |
4.8.2 弯曲性能 |
4.8.3 冲击性能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BT/TPU两相共混微结构与性能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案 |
5.4 表征仪器 |
5.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5.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5.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5.4.4 图像处理与分析 |
5.4.5 热失重测试分析 |
5.4.6 力学性能测试 |
5.5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两相形态 |
5.6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热稳定性 |
5.7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结晶性能 |
5.7.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5.7.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5.8 不同加工流场下共混物力学性能 |
5.8.1 拉伸性能 |
5.8.2 弯曲性能 |
5.8.3 冲击性能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BT/TPU/MMT多相体系相态结构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案 |
6.4 表征仪器 |
6.4.1 广角X射线衍射仪 |
6.4.2 差示扫描量热法 |
6.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6.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6.4.5 图像处理与分析 |
6.4.6 热失重测试分析 |
6.4.7 力学性能测试 |
6.5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形态结构 |
6.6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热稳定性 |
6.7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结晶性能 |
6.7.1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6.7.2 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6.8 不同加工流场下多相体系力学性能 |
6.8.1 拉伸性能 |
6.8.2 弯曲性能 |
6.8.3 冲击性能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PBAT/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概况 |
1.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背景 |
1.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
1.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 |
1.1.4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
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
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 |
1.3.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分类 |
1.3.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 |
2.4 分析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4.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R-IR)表征 |
2.4.4 差式扫描量热(DSC)表征 |
2.4.5 热重分析(TGA)表征 |
2.4.6 动态热力学(DMA)表征 |
2.4.7 力学性能表征 |
2.4.8 投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4.9 光学性能 |
2.4.10 熔融加工性表征 |
2.4.11 水接触角表征 |
2.4.12 水蒸气阻隔性表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 |
3.1.1 甲壳素的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1.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1.5 热重分析(TGA) |
3.1.6 动态热力学测试(DMA)分析 |
3.1.7 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 |
3.1.8 力学性能分析 |
3.1.9 水接触角分析 |
3.1.10 熔融加工性分析 |
3.2 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4 热重分析 |
3.2.5 动态热力学分析 |
3.2.6 差式扫描量热法分析 |
3.2.7 光学性能分析 |
3.2.8 力学性能分析 |
3.2.9 接触角分析 |
3.2.10 水蒸气阻隔性能分析 |
4 讨论 |
4.1 甲壳素对PBAT的改性研究 |
4.2 蜂蜡对PBAT的改性研究 |
5 结论 |
5.1 熔融共混法制备PBAT/chitin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 |
5.2 溶液共混法制备PBAT/beeswax可生物降解薄膜材料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情况 |
(7)无卤阻燃尼龙/蒙脱土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动态流变行为及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磷系阻燃剂研究进展 |
1.2.1 磷酸酯类 |
1.2.2 膦酸酯类 |
1.2.3 磷杂环化合物类 |
1.2.4 有机磷酸盐 |
1.3 纳米阻燃材料研究现状 |
1.4 纳米阻燃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1 聚合物/聚倍半硅氧烷阻燃体系 |
1.4.2 聚合物/富勒烯阻燃体系 |
1.4.3 聚合物/碳纳米管阻燃体系 |
1.4.4 聚合物/埃洛石纳米管阻燃体系 |
1.4.5 聚合物/石墨烯阻燃体系 |
1.4.6 聚合物/蒙脱土阻燃体系 |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本文所使用的主要英文缩写以及符号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 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 APBA的合成 |
2.2.2 有机季鏻盐改性蒙脱土的制备 |
2.2.3 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蒙脱土/碳纳米管/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1 X-射线衍射测试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
2.3.3 接触角测试 |
2.3.4 热失重分析 |
2.3.5 DSC分析 |
2.3.6 垂直燃烧和氧指数测试 |
2.3.7 锥形量热测试 |
2.3.8 SEM-EDS测试 |
2.3.9 流变性能测试 |
2.3.10 力学性能测试 |
2.3.11 动态力学测试 |
2.3.12 TG-FTIR联用 |
2.3.13 炭层拉曼分析 |
第三章 铵盐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3.2.1 接触角结果分析 |
3.2.2 XRD分析 |
3.2.3 TEM分析 |
3.3 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 |
3.4 热降解行为分析 |
3.5 阻燃性能研究 |
3.5.1 UL-94和氧指数测试 |
3.5.2 锥形量热及炭层分析 |
3.6 力学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鏻盐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 |
4.1 引言 |
4.2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4.2.1 接触角结果分析 |
4.2.2 XRD分析 |
4.2.3 TEM分析 |
4.3 流变性能分析 |
4.4 热失重分析 |
4.5 阻燃性能分析 |
4.5.1 UL-94及氧指测试 |
4.5.2 锥形量热及炭层分析 |
4.6 TG-FTIR分析 |
4.7 力学性能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铵盐改性蒙脱土/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5.1 引言 |
5.2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5.2.1 XRD分析 |
5.2.2 TEM分析 |
5.3 热失重分析 |
5.4 DSC分析 |
5.5 流变性能 |
5.6 阻燃性能 |
5.6.1 UL-94及氧指测试 |
5.6.2 锥形量热及炭层分析 |
5.7 力学性能分析 |
5.7.1 DMA测试 |
5.7.2 拉伸性能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MMT的有机改性 |
1.2.2 聚合物/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聚乙烯的研究现状 |
1.3.1 聚乙烯的性能和用途 |
1.3.2 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拉伸流场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 |
1.4.1 基于拉伸流变的加工方法 |
1.4.2 拉伸流场的实现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试样制备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HDPE/MMT试样制备方法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透射电镜(TEM) |
2.4.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4.4 热重分析(TG) |
2.4.5 拉伸性能测试 |
2.4.6 硬度测试 |
2.4.7 动态流变测试(DRM) |
2.4.8 紫外光透过率 |
2.4.9 氧气透过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心转子挤出机及物料的塑化混合特性 |
3.1 挤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
3.1.1 工作原理 |
3.1.2 结构特征 |
3.2 偏心转子挤出机的基本结构 |
3.3 塑化输送过程 |
3.3.1 物料的输送过程 |
3.3.2 拉伸流场对物料塑化性能的影响 |
3.4 混合机理研究 |
3.4.1 拉伸流场对物料混合特性的影响 |
3.4.2 拉伸力场强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艺参数对HDPE/MMT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4.1 加工温度的影响 |
4.1.1 微观结构 |
4.1.2 热性能 |
4.1.3 拉伸性能 |
4.1.4 表面硬度 |
4.1.5 流变性能 |
4.2 加工转速的影响 |
4.2.1 微观结构 |
4.2.2 热性能 |
4.2.3 拉伸性能 |
4.2.4 表面硬度 |
4.2.5 流变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填充配比对HDPE/MMT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1 不同MMT含量的影响 |
5.1.1 微观结构 |
5.1.2 热性能 |
5.1.3 力学性能 |
5.1.4 流变性能 |
5.1.5 阻隔性能 |
5.1.6 MMT作用机理 |
5.2 不同相容剂含量的影响 |
5.2.1 微观结构 |
5.2.2 热性能 |
5.2.3 力学性能 |
5.2.4 流变性能 |
5.2.5 阻隔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
1.2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
1.2.1 蒙脱土改性方法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性能的影响 |
1.2.2 聚乙烯基体改性方法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1.2.3 蒙脱土负载催化剂方式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1.3 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的评价方法 |
1.3.1 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 |
1.3.2 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毛细管流变性能 |
1.4 含有聚乙烯的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评价 |
1.5 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 |
1.5.1 温度对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 |
1.5.2 加工助剂对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 |
1.5.3 剪切速率、频率对聚合物/MMT 纳米复合材料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 |
1.6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的的流变性能 |
1.7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2.2 MgCl_2/MMT/TiCl4催化剂的制备 |
2.2.1 MgCl_2/MMT 载体的制备 |
2.2.2 向 MMT/MgCl_2载体负载 TiCl4的过程 |
2.3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2.4.1 堆密度测定 |
2.4.2 热失重(TGA)分析 |
2.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4 比表面积(BET)分析 |
2.4.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2.4.6 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 |
2.4.7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2.4.8 熔融指数(MFI)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对堆密度的影响 |
3.1.1 醇用量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堆密度的影响 |
3.1.2 Al/Ti摩尔比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堆密度的影响 |
3.1.3 聚合反应温度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堆密度的影响 |
3.2 MMT 含量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3.2.1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 TGA 分析 |
3.2.2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 DSC 分析 |
3.3 MMT 含量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
3.3.1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3.3.2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
3.3.3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粘度与剪切应力的关系 |
3.3.4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粘度与 MMT 含量的关系 |
3.3.5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牛顿指数 |
3.4 MMT 含量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
3.4.1 动态流变行为与 MMT 含量的关系 |
3.4.2 粘流活化能与 MMT 含量的关系 |
3.5 MMT 含量对 PE/MMT 纳米复合材料熔融指数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蒙脱土和有机化蒙脱土 |
1.2.1 蒙脱土的结构 |
1.2.2 蒙脱土的性质 |
1.2.3 蒙脱土有机化改性 |
1.3 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结构 |
1.3.2 性能 |
1.4 沥青的流变性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技术性能与实验方案设计 |
2.1 实验原料的性质 |
2.1.1 钠基蒙脱土 |
2.1.2 基质沥青 |
2.1.3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蒙脱土有机化实验条件设计 |
2.2.2 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实验条件设计 |
2.3 蒙脱土的性能与结构表征 |
2.3.1 XRD |
2.3.2 FTIR |
2.3.3 TG-DTG |
2.3.4 SEM |
2.4 沥青的分析与检测 |
2.4.1 针入度测试 |
2.4.2 延度测试 |
2.4.3 软化点测试 |
2.4.4 黏度测试 |
2.4.5 DSR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2 钠基蒙脱土的性能与结构表征 |
3.2.1 XRD |
3.2.2 FTIR |
3.2.3 TG-DTG |
3.2.4 SEM |
3.3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与表征 |
3.3.1 机械搅拌法 |
3.3.2 球磨法 |
3.3.3 超声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理性能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2 不同工艺条件对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正交试验 |
4.2.3 蒙脱土掺量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研究 |
5.1 DSR测试 |
5.1.1 原理 |
5.1.2 复数剪切模量 |
5.1.3 相位角 |
5.1.4 车辙因子 |
5.2 动力黏度 |
5.3 性能评价 |
5.3.1 黏温指数 |
5.3.2 针入度指数 |
5.4 改性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熔融插层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流变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拉伸流变的多孔微灌带一步法连续成型及其性能研究[D]. 谈灵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PBS共聚物与层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王蕾.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3]有机蒙脱土改性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相行为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 柯贤忠.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4]PE/OMMT纳米复合电介质结构和介电性能的研究[D]. 李果.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5]聚酯复合体系体积脉动共混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 邱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PBAT/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 孟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7]无卤阻燃尼龙/蒙脱土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动态流变行为及阻燃性能研究[D]. 廖声涛. 贵州大学, 2018(04)
- [8]偏心转子挤出机制备HDPE/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特性研究[D]. 梁晓彤.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9]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D]. 滕赟. 沈阳工业大学, 2015(07)
- [10]蒙脱土/沥青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流变性研究[D]. 熊子佳.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