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贺国飞[1](2020)在《LNG阀门换热研究及长颈阀盖间隙优化设计》文中认为LNG具有便于运输、储存及污染小的优点,因此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LNG的输送管线上需要大量的控制阀门,把此类阀门统称为LNG阀门。由于LNG阀门的长颈阀盖和阀杆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会使少量LNG进入间隙,与长颈阀盖和阀杆进行强制对流换热和热传导,使LNG产生冷量损失。针对LNG阀门出现冷量损失的问题,本文以2"300LB低温球阀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主要进行如下研究:(1)本文综述微细通道内介质的流动沸腾传热和冷量损失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低温阀门减少冷量损失的一些方法,简述LNG阀门的特殊要求,论述垂直圆管在流动沸腾过程的流型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以及两相流的传热计算模型。(2)以2"300LB低温球阀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LNG阀门长颈阀盖和阀杆间隙的几何模型;对LNG阀门长颈阀盖和阀杆之间产生冷量损失进行了研究,分析计算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流换热系数和流型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减少阀盖间隙内冷量损失研究提供支持。(3)以长颈阀盖和阀杆间隙的入口压力、入口温度、热流密度、壁面厚度等因素为变量,通过数值模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阀盖间隙为1mm时壁面1和壁面2处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4)把长颈阀盖和阀杆之间的间隙尺寸作为变量,利用Workbench软件分析不同阀盖间隙的传热下壁面轴向和径向温度变化的云图和曲线图。(5)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为低温阀门的阀盖和阀杆内部减少冷量损失提供参考,也为阀盖和阀杆之间合理的间隙尺寸确定提供数据支持。
郭新田[2](2019)在《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及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水两相流动与沸腾传热广泛存在于核反应堆余热利用、化学工业污水处理、航空航天热控系统等换热设备中。随着新型换热设备的需求趋于紧凑化、模块化、高度集成化,窄矩形通道以其结构紧凑、安全性好、允许热通量大、单位体积换热量高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窄矩形通道流动与传热的研究,加热方式多数为单面加热和双面加热,关于三面加热状态的研究鲜有报道。工程上水冷散热器经常出现一系列的三面加热组合型封闭截面加热通道,由于受到窄边效应的影响,导致通道内两相流体热力平衡和动力平衡受到影响,进而使两相流体热力性能出现差别。基于此研究背景,本课题通过对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和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将三面加热窄矩形实验通道与高压汽水实验台相结合,进行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的汽水两相流实验研究。结合高速摄影仪,对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的弹状流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条件下的新流型,获得了弹状流充分发展、夹心型弹状流的形成、小汽弹合并成大汽弹、大汽弹合并成加长型弹状流的4种演变行为。其次,在弹状流型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热流密度、质量流速、进口欠热度等部分热工参数对弹状流截面含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流密度对截面含汽率影响与管内流动条件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质量流速对截面含汽率变化率影响较大,进口欠热度对截面含汽率变化率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本文通过引入雷诺数,拟合得到适用于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弹状流截面含汽率的计算关系式。最后,基于实验获得的饱和沸腾起始点(FDB)实验数据,分析热流密度、进口欠热度、质量流速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并开展与单面加热通道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与单面加热窄矩形通道饱和沸腾起始点移动趋势相似。此外,进行了饱和沸腾起始点壁面过热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进口欠热度对饱和沸腾起始点壁面过热度无明显影响,质量流速对饱和沸腾起始点壁面过热度的影响较大。通过对传统的饱和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关系式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饱和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的计算关系式,将新关系式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新关系式可以拓展至单面加热窄矩形通道。
胡振枭[3](2019)在《超临界水稳态与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临界水冷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中唯一的水冷堆型。然而,超临界水物性的奇异变化使得其堆内热工水力行为与常规次临界压水堆有很大的不同。简单流道内,超临界水存在正常传热、传热强化以及传热恶化三种典型传热现象。棒束流道结构复杂,加上定位件的影响,其传热行为更加复杂。超临界水冷堆在启停堆或者失压事故工况下,将经历跨临界瞬态过程。因此次临界条件下的沸腾危机现象可能再次出现,威胁包壳的安全。超临界水冷堆稳态与跨临界瞬态热工水力分析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开展光滑流道2×2棒束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稳态实验,研究无定位件时光滑流道内棒束的周向和整体传热特性。棒束结构为2×2正方形排布,加热棒外径为10 mm,节径比为1.18。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棒存在显着的周向传热不均匀,周向传热差异在拟临界区附近最小。针对棒束整体传热规律,详细讨论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以及压力的影响,发现其规律与圆管一致,且棒束内同样有可能发生传热恶化。研究表明,表征浮升力影响大小的无量纲因子?B与换热系数比具有良好的规律性,基于此提出了适用于棒束的超临界传热经验关系式。(2)开展格架定位环管与绕丝定位2×2棒束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稳态实验,研究定位格架与定位绕丝两类典型定位件对传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格架对下游传热的影响规律比次临界条件下复杂,且影响距离显着大于次临界工况。研究分析了七种影响格架对下游传热作用的因素,总结了其中占主导作用的四种因素,并对比归纳了不同无量纲物性修正项与最大换热系数增强比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格架传热关系式。实验观察到格架所致传热恶化现象,且对应的下游传热并非呈简单指数衰减规律,而是振荡回归。对此,结合CFD数值分析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通过采用表征浮升力效应的无量纲Bob数为评价标准,研究得到了格架所致传热恶化发生的临界条件。绕丝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绕丝使得棒束周向传热规律复杂化。总体而言,绕丝能提升平均换热系数,却不能消除传热恶化。(3)开展绕丝定位2×2棒束超临界水跨临界降压与升压瞬态流动传热实验,研究加热棒在跨临界瞬态过程中沿程壁温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降压和升压跨临界瞬态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沸腾危机,但二者行为有所不同。降压过程中存在动态的骤冷前沿,使得壁温同步升高却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落下,升压时沿程壁温则大致同升同降。降压过程中沸腾危机后最高壁温与影响区间均大于升压过程。实验还研究了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压力变化速率对瞬态传热的影响。(4)针对跨临界降压瞬态过程,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典型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经实验验证与深入分析,确定跨临界时发生沸腾危机的条件。程序通过采用稳态一维流动方程和包壳瞬态导热方程,选择恰当的壁面传热模型,以给定速度的方式实现骤冷前沿的移动,将水的临界点温度作为跨临界时干湿壁面的分界点,成功模拟了跨临界降压瞬态过程。综合实验数据与程序计算结果,得到了跨临界时发生沸腾危机的临界条件,为超临界水冷堆安全分析提供了参考。
梅勇[4](2018)在《低流量下倾斜矩形流道内两相流动及CHF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性,采用反应堆压力容器外部冷却(ERVC)方案实现严重事故下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的策略是目前最重要的非能动严重事故缓解措施。虽然已经开展了以工程验证为目的的针对不同类型机组的IVR-ERVC系统工程验证性试验,但是对于IVR-ERVC中沸腾现象及临界热流密度(CHF)机理的研究还很有限。由于反应堆下封头熔融物分布和传热特性不确定度较大,工程验证试验结果难以用于严重事故的准确分析和系统的优化设计。因此,本文采用矩形流道内低流量流动沸腾来模拟IVR-ERVC系统窄缝通道内的自然对流沸腾,通过改变流道倾角和入口质量含气率对IVR-ERVC系统中的沸腾传热特点和CHF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基于严重事故下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外部窄缝通道内,上游的两相流状态随着倾角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会对下游的沸腾传热和CHF造成影响的特点,本文对不同质量流速和质量含气率工况对应的不同倾角矩形流道中两相流分布及平均空泡份额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并结合CFD数值模拟对两相流的倾角效应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弹状流和搅拌流下,平均空泡份额随着倾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考虑倾角效应后对漂移流模型中的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漂移速度随倾角先增大后减小,这是造成平均空泡份额随倾角非单调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CFD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欧拉-欧拉非均相两流体模型并考虑相间作用力能够对本实验的两相流分布和平均空泡份额进行较好的预测,不同倾角下重力方向的改变造成气相速度场的差异使得平均空泡份额随倾角非单调变化。其次,将影响CHF的各个因素进行分离,研究单个因素对于CHF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分别调节流道倾角、质量流速和入口质量含气率,研究这些因素对于矩形流道单面局部加热表面的沸腾传热和CHF影响规律。实验中流道倾角的变化范围为1590°,质量流速变化范围为110288 kg/(m2s),质量含气率变化范围为0.0030.036。沸腾传热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质量流速和质量含气率对传热系数几乎无影响;倾角对传热系数的影响明显,大于45°的角度区间内,传热系数基本不随倾角变化,与90°倾角下的传热系数保持一致;在1545°倾角区间内,传热系数基本保持一致,相对90°倾角下的传热系数减小。通过对比不同的饱和沸腾换热经验关系式,发现Liu和Winterton公式对90°倾角下的沸腾传热系数预测较好。考虑倾角的影响,对该公式进行修正后预测本实验的传热系数,精度在-18%至15%之间。CHF实验结果表明,在测试工况范围内,质量流速、质量含气率和流道倾角的增大都能提高CHF;流道倾角对CHF的影响受到质量流速和质量含气率的共同影响;整体上CHF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较大的质量流速和质量含气率能够削弱CHF的倾角效应。最后,基于实验结果,结合微液层蒸干理论和分离流理论对低质量流速、低含气率的不同倾角下单面局部加热流道的流动沸腾进行分析建模,开发了新的CHF预测模型。该模型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关于不同倾角的低压、低质量流速和低含气率下饱和流动沸腾CHF模型的不足,能够较好地预测不同倾角的低压、低质量流速和低含气率条件下饱和流动沸腾CHF,整体误差在-25%至20%以内。
张钊[5](2018)在《过载对窄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电子设备的高效散热问题,促进了窄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窄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很复杂,而临界热流密度是防止器件烧毁的重要参数。机载设备在机动飞行期间会受到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过载作用,这将增加通道内流动沸腾的扰动。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过载作用下窄通道内汽液两相流动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取得了动载、加热方位、流体进口温度、质量流速、通道高宽比等对矩形窄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为机载蒸发循环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气液两相流动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特性的研究积累了基础数据。利用旋转平台实现了过载的模拟,并搭建了气液两相流管路循环系统。以蒸馏水为工质,采用单侧加热的窄矩形通道,通过改变通道布置方式、旋转速度、入口温度、流速等参数进行了侧向过载、逆向过载和加热方位对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的实验。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发生临界换热时质量流速、实验段压降和壁面温度的变化,研究了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速、过载和加热方位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过载作用下沸腾流动不稳定性。结果表明:临界换热发生时,壁面温度急剧增加,有效加热热流迅速减小,实验段压差明显增大且扰动剧烈;临界热流密度随着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速、逆向过载、侧向过载(加热面朝外除外)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加热面朝上时临界热流密度最大,加热面朝下时,临界热流密度最小,这两种方位重力作用较为明显;在逆向过载加热面朝左和朝右时,临界热流密度居中,这两种方位下哥氏力作用较明显;在侧向过载加热面朝外时,临界热流密度受旋转离心力影响较大,随过载增大而减小;窄矩形通道宽高比增大时临界热流密度增加。概括起来,过载剪切力,可以提高临界热流密度;浮升力引起的汽泡向加热面聚集则降低了其临界值。利用侧向载荷下上下两个加热方位及逆向载荷向上加热的实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Qu-Mudawar模型进行修正,分别拟合出侧载和逆载情况下的预测关系式,实验值与预测值结果较为符合。运用FLUENT软件的VOF模型,通过对实验段进行实物建模,利用UDF描述沸腾过程,对逆载下窄矩形通道内流动沸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介绍了临界热流密度点确定方法,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测数据与实验结果变化一致性较好但有差异。本文的试验方法、数值模型对于过载下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的研究具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希望对两相流传热传质研究进展有所裨益。
张凯伦[6](2018)在《三维微通道热虹吸沸腾换热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3D芯片散热痛点提出了利用芯片间形成的微通道而构成热虹吸热管结构冷却3D芯片的新技术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实验研究其换热特性。以去离子水和R113为基础换热工质,镍铬合金加热面模拟3D芯片发热,重点研究了三维微通道三维尺寸,倾角,工质物性,加热面表面处理对热虹吸沸腾CHF和HTC的影响,并提出了两种强化微通道热虹吸沸腾换热的手段。所使用的的三维微通道长度包括30mm,60mm和100mm,厚度包括0.05mm和0.1mm,宽度包括4mm,2mm,1.33mm,1mm和0.8mm。根据纯工质的实验结果,对常规尺寸通道的热虹吸沸腾经验公式做出修正,使其适用于三维微通道的热虹吸沸腾,补充了微通道宽度对CHF的影响,公式与实验结果误差在30%以内。为了强化换热,向纯工质中加入2000ppm表面活性剂SDS形成湿润流体,从而降低工质的表面张力,增强湿润性,提升毛细力,降低加热面与液面间的表面能。随着通道宽度的增大,CHF强化率逐渐减小;相同宽度和厚度的微通道,长度越长,强化越弱;厚度越小,强化率越高;对湿润R113,CHF强化率为115%到164%;对湿润去离子水,CHF强化率为117%到156%。另一方面,使用CuO纳米流体对加热面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使加热面表面沉积一层多孔的纳米沉积层,增大加热面表面湿润性能,减小固液接触角,增大汽化核心密度。CHF得到强化,CHF强化率随着通道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通道厚度的减小而增大,但对三维微通道的宽度变化不敏感;对R113,CHF强化率为122%到177%;对去离子水为115%到162%。同时使用两种强化手段,CHF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对湿润R113和纳米结构换热面,CHF强化率为132%到224%;对湿润去离子水和纳米结构换热面,CHF强化率在135%到208%。
张元培[7](2018)在《摇摆对自然循环窄矩形通道两相传热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核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核能的安全问题始终是限制人们大力开发核能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反应堆热工水力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海洋条件下的反应堆更是受到摇摆、起伏等运动的影响,如何保证海洋工况下反应堆安全运行是人类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难题。自然循环在核能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相关研究还不是非常完善。本文主要对自然循环窄矩形通道内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别在竖直、倾斜和摇摆工况下进行热工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循环传单相热特性研究、过冷沸腾起始点研究,过冷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对于单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在竖直状态下本实验段层流区和湍流区的转捩Re为2250,分别验证层流区和湍流区Nu预测关系式,在层流区,田旺盛修正Sieder-Tate经验关系式很好地适用于本实验段,在湍流区,杨瑞昌关系式预测值相比本实验段实验值偏小,Gnielinski公式预测值很好地预测本实验段实验值。倾斜对于传热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流区,正倾会使层流区的传热能力增强,负倾对传热特性影响较小。自然循环过冷沸腾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研究和过冷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对过冷沸腾起始点进行可视化研究,苏顺玉公式能较好地预测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Yan公式能很好地预测过冷沸腾传热系数,误差在±30%以内,高压下传热系数有减小的趋势;倾斜对于过冷沸腾传热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正倾使传热系数增大,负倾使传热系数减小;在摇摆工况下给出了热工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
邓硕[8](2018)在《双面加热垂直窄缝通道CFD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是一体化压水反应堆的关键设备,改进其热工水力技术是完善反应堆技术的重要环节,其中二次侧流体的全流型流动与传热问题因为其复杂程度,成为了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热工水力分析的难点之一。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给水为过冷状态,随后进入套管段中的环形窄缝通道间隙被两侧一回路高温冷却剂加热至过热蒸汽状态从套管上端单管段内侧流出,过程中发展为多种流型。窄缝通道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温差低等优点,但因其特殊的几何条件使得流动和换热情况较为复杂,导致窄缝通道的传热计算较为困难。本文使用ANSYS FLUENT 17.0流场分析软件,使用CFD方法模拟了细长圆管、双面加热的垂直矩形窄缝以及双面加热的垂直环形窄缝通道中,工质流体自入口过冷态逐渐被加热至出口端过热蒸汽态的全过程,分析了关键参数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窄缝换热的重要因素,同时通过实验计算拟合了发生干涸型沸腾的双面加热的垂直环形窄缝通道中平均换热系数的关联式。面对CFD计算验证评价的要求,本文以1983年Becker公布的圆管均匀加热实验装置几何参数和流动传热条件为对象,对细长圆管几何通道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对比实验数据以确定最佳湍流模型和相间作用力模型选择,分析计算结果得知,使用欧拉两流体模型并采用加强壁面函数处理方法,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在该几何及流动条件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最佳的壁面温度模拟结果。进而采用该模型对不同窄缝几何模型进行干涸型沸腾模拟计算分析,最后参照Jens-Lottes公式,拟合了双面加热的垂直环形窄缝通道的全管段平均换热系数关联式。
周展如[9](2018)在《高热流密度下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冷流动沸腾是指主流液体温度低于饱和温度,加热壁面周围液体已达到饱和温度,加热表面虽有气体产生,但随即凝结在过冷液体中的沸腾流动传热现象。在航空、航天和核动力等高科技领域中,管内高热流密度下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工程应用中,多数窄缝流道换热设备的冷却介质大都会处于过冷状态,由于高热流密度的影响,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在整个设备的换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管内过冷流动沸腾传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围绕管内过冷流动沸腾传热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究管内过冷流动沸腾两相流特征点,包括过冷沸腾起始点、过冷沸腾有效空泡起始点、临界热流密度等。建立过冷流动沸腾特征点的实验数据库;收集过冷沸腾起始点、过冷沸腾有效空泡起始点及临界热流密度等的计算模型与经验关联式,分析流动参数及有关无量纲参数对特征点的影响。根据数据库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发现:沸腾起始点模型中Sato–Matsumura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有效空泡起始点模型中Dix模型表现较好;临界热流密度模型中适用性最好的关系式是Hall–Mudawar模型。此外,对质量流速、压力、过冷度、截面尺度等参数、以及有关无量纲参数对特征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过冷流动沸腾两相流特征点的研究,深入了解和掌握过冷流动沸腾传热过程,且在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工程应用中应该促使过冷沸腾起始点与过冷有效空泡起始点的发生而避免临界热流密度的发生。(2)本文详细的回顾了26个过冷流动沸腾传热计算模型,建立管内过冷流动沸腾传热与流动特性的实验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内实验点对26个过冷流动沸腾计算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误差分析,其中误差最小的是Baburajan模型,其平均绝对误差是21.8%。分析发现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流速/质量流量,压力及过余温度均呈递增关系,且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表现较好的模型也不同。本文深入对过冷流动沸腾进行了机理研究,根据数据库内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多个无量纲数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新的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系数关联式,其平均绝对误差值为11.5%,平均相对误差值为0.97%。通过对过冷流动沸腾传热计算模型的研究,使过冷流动沸腾传热过程更加清晰,计算模型更加精确。(3)管内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的数值模拟研究。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采用FLUENT中的RPI模型的计算方法,壁面RPI模型以热量平衡为校验基础,通过计算气泡参量,循环迭代壁面温度,求得壁面气液相变量,从而精确描述了过冷流动沸腾现象。用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与过冷沸腾特征点计算模型和新关联式对比,分析过冷流动沸腾的流动与传热特性,为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4)基于已验证的管内过冷流动沸腾数值计算模型,对偏滤器水冷系统的过冷流动沸腾研究。提出偏滤器水冷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偏滤器水冷结构固体材料的温度分布及冷却管道内的流场与温度场分布;研究进口流速、进口温度及加热壁面热流密度等因素对偏滤器水冷系统的影响;对偏滤器水冷系统的冷却管外形提出改进设计,为偏滤器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邓硕,田兆斐,陈丽娟,丛腾龙[10](2017)在《基于FLUENT的垂直环形窄缝流道内全流型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窄缝通道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温差低等优点,因此该无源强化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微电子、低温制冷以及核反应堆设计等领域。近年来,窄流道内单相及两相流动的热工水力特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以水为工质,首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FLUENT对圆管内的强迫对流换热和两相沸腾换热进行了模拟,在对比实验数据平均相对误差达到允许范围后,使用相同模型对双面加热垂直向上的流动环形窄缝流道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全流型数值模拟,并分析壁面温度、空泡份额、两相速度和滑速比以及壁面热流密度和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二、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NG阀门换热研究及长颈阀盖间隙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细通道流动沸腾研究现状 |
1.2.2 冷量损失研究现状 |
1.3 阀门减少冷量损失的方法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温阀门概述及两相流简述 |
2.1 液化天然气(LNG)简介 |
2.1.1 LNG的基本性质 |
2.1.2 LNG阀门的特殊要求 |
2.2 LNG低温阀门简介 |
2.3 两相流简述 |
2.3.1 流型研究 |
2.3.2 沸腾换热简介 |
2.3.3 两相流的计算模型 |
2.4 LNG阀门传热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NG阀门流动沸腾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3.1 LNG阀门流动沸腾过程的计算模型 |
3.1.1 流体体积函数模型 |
3.1.2 质量守恒方程 |
3.1.3 动量方程 |
3.1.4 能量方程 |
3.1.5 用户自定义函数 |
3.1.6 表面张力及壁面粘附 |
3.1.7 模拟流程 |
3.2 几何模型 |
3.2.1 低温球阀的二维简化图 |
3.2.2 几何模型的简化 |
3.2.3 网格的划分及网格无关性的验证 |
3.3 界面附近的插值 |
3.4 边界条件及求解的设置 |
3.5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1 流型的变化 |
3.5.2 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LNG阀门换热特性研究 |
4.1 对流换热现象的影响因素 |
4.2 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 |
4.3 LNG阀门技术性能判断的依据 |
4.4 LNG阀门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 |
4.4.1 入口压力 |
4.4.2 热流密度 |
4.4.3 入口温度 |
4.4.4 壁面厚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NG阀门长颈阀盖间隙优化 |
5.1 LNG阀门温度场分析 |
5.1.1 建立三维模型 |
5.1.2 确定材料参数 |
5.1.3 网格的划分 |
5.1.4 给定温度边界条件 |
5.2 温度场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UDF 自定义程序 |
(2)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及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系统及流程 |
2.1.1 换热器冷却系统 |
2.1.2 流量调节系统 |
2.1.3 预热器调节系统 |
2.1.4 直流电源加热系统 |
2.1.5 稳压器控制系统 |
2.2 实验段 |
2.3 实验参数范围 |
2.4 实验步骤及方法 |
2.5 实验注意事项 |
2.6 测量误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弹状流截面含汽率的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弹状流的演变行为 |
3.2.1 弹状流充分发展 |
3.2.2 夹心型弹状流的产生 |
3.2.3 小汽弹合并成大汽弹行为 |
3.2.4 大汽弹合并成加长型弹状流行为 |
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热工参数对截面含汽率的影响 |
3.4.2 弹状流截面含汽率预测关系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饱和沸腾起始点的研究 |
4.1 数据处理 |
4.2 热工参数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4.2.1 热流密度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4.2.2 进口欠热度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4.2.3 质量流速对饱和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
4.3 饱和沸腾起始点热流密度关系式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超临界水稳态与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标记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超临界稳态传热实验研究 |
1.2.2 定位件对传热的影响 |
1.2.3 跨临界压力瞬态传热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回路系统 |
2.1.1 主回路 |
2.1.2 电气系统 |
2.1.3 测控系统 |
2.1.4 辅助系统 |
2.2 实验本体与工况 |
2.2.1 光滑流道2×2 棒束稳态实验 |
2.2.2 格架定位环管稳态实验 |
2.2.3 绕丝定位2×2 棒束稳态与瞬态实验 |
2.3 重复性验证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光滑流道2×2 棒束稳态实验 |
2.4.2 格架定位环管稳态实验 |
2.4.3 绕丝定位2×2 棒束稳态与瞬态实验 |
2.5 不确定度分析 |
第三章 光滑流道棒束稳态传热实验研究 |
3.1 壁面周向温度不均匀 |
3.2 系统参数对整体传热的影响 |
3.2.1 热流密度的影响 |
3.2.2 质量流速的影响 |
3.2.3 压力的影响 |
3.3 现有传热关系式评价 |
3.4 新关系式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位件对传热的影响研究 |
4.1 影响格架下游传热的因素 |
4.2 格架下游传热关系式研究 |
4.2.1 现有次临界关系式对比 |
4.2.2 超临界关系式的建立 |
4.2.3 新关系式的验证与评价 |
4.3 格架所致传热恶化实验研究 |
4.3.1 格架所致传热恶化现象 |
4.3.2 传热恶化发生的条件 |
4.4 格架所致传热恶化分析 |
4.4.1 模型及求解 |
4.4.2 机理分析 |
4.5 定位绕丝对棒束传热的影响 |
4.5.1 加热棒周向传热 |
4.5.2 流道整体传热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实验研究 |
5.1 降压过程壁温响应特征研究 |
5.1.1 典型特征 |
5.1.2 系统参数的影响 |
5.1.3 流动方向的影响 |
5.2 骤冷前沿区域传热行为分析 |
5.2.1 骤冷前沿的移动过程 |
5.2.2 子通道间的差异 |
5.3 升压过程壁温响应特征研究 |
5.3.1 沸腾危机 |
5.3.2 系统参数的影响 |
5.3.3 升压与降压过程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临界降压瞬态数值计算 |
6.1 控制方程 |
6.1.1 流体控制方程 |
6.1.2 包壳导热方程 |
6.2 壁面传热模型 |
6.3 骤冷前沿移动速度模型 |
6.4 程序流程与适用范围 |
6.5 程序验证与分析 |
6.5.1 实验对比 |
6.5.2 CHF临界条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低流量下倾斜矩形流道内两相流动及CHF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标记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IVR-ERVC中的沸腾传热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ERVC可靠性实验研究 |
1.3.2 倾斜管道中的流型和空泡份额研究 |
1.3.3 饱和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 |
1.3.4 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
1.3.5 流动沸腾CHF机理模型研究 |
1.3.6 流动沸腾CHF模型评价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 |
2.1 实验回路 |
2.2 实验段 |
2.3 测量系统 |
2.4 实验工况 |
2.5 实验方法 |
2.6 实验数据处理 |
2.7 不确定度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倾斜矩形通道中的两相流特性研究 |
3.1 可视化流型识别 |
3.2 流型图理论与实验结果对比 |
3.3 不同流型下的探针信号响应 |
3.4 空泡份额实验结果 |
3.4.1 倾斜流道中空泡份额分布特性 |
3.4.2 倾斜流道中平均空泡份额 |
3.5 空泡份额实验结果与现有模型对比 |
3.6 空泡份额的漂移流模型改进 |
3.6.1 倾角对分布参数的影响 |
3.6.2 倾角对漂移速度的影响 |
3.6.3 新模型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倾斜矩形通道中的两相流数值模拟 |
4.1 模型和求解 |
4.1.1 几何模型 |
4.1.2 两相流模型 |
4.1.3 界面间作用力模型 |
4.1.4 湍流模型 |
4.1.5 边界条件与求解 |
4.1.6 网格敏感性分析 |
4.1.7 气相粒径的敏感性分析 |
4.2 倾角对空泡份额分布的影响 |
4.3 倾角对气相速度的影响 |
4.4 倾角对平均空泡份额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倾斜矩形通道中的传热和CHF实验结果分析 |
5.1 流动沸腾传热研究 |
5.1.1 不同倾角下的流动沸腾曲线 |
5.1.2 沸腾传热系数 |
5.1.3 沸腾传热关系式对比 |
5.2 临界热流密度 |
5.2.1 倾角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 |
5.2.2 质量含气率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 |
5.2.3 质量流速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 |
5.2.4 临界热流密度的重力效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临界热流密度模型的开发 |
6.1 模型建立 |
6.1.1 模型假设 |
6.1.2 微液层内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
6.1.3 CHF的触发机理 |
6.1.4 两相边界层的分离流理论 |
6.1.5 倾斜管道中两相流液膜厚度分析 |
6.2 CHF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6.2.1 倾角的影响 |
6.2.2 质量含气率的影响 |
6.2.3 质量流速的影响 |
6.2.4 新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过载对窄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判别 |
1.2.2 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的实验研究 |
1.2.3 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数值计算研究 |
1.2.4 非常规重力下临界热流密度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液两相流基础 |
2.1 两相流主要参数 |
2.1.1 气液两相流主要参数 |
2.1.2 气液两相流动的特点 |
2.2 气液两相流物理模型 |
2.3 气液两相流均相流模型介绍 |
2.4 气液两相流沸腾换热机理 |
2.4.1 管内强迫对流沸腾 |
2.4.2 CHF机理模型 |
2.5 沸腾两相流不稳定性 |
2.5.1 沸腾两相流不稳定性分类 |
2.5.2 流动不稳定性对CHF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过载作用下流动沸腾CHF实验 |
3.1 实验系统及实验流程 |
3.2 实验部件 |
3.3 CHF实验监测参数与测量仪器 |
3.3.1 实验监测参数 |
3.3.2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与各传感器 |
3.4 实验工况范围和实验步骤 |
3.4.1 实验工况范围 |
3.4.2 CHF实验操作步骤 |
3.5 参数计算和误差分析 |
3.5.1 参数计算 |
3.5.2 误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向过载对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影响 |
4.1 静止状态下的矩形通道内沸腾流动特性 |
4.1.1 壁温分布特性 |
4.1.2 各参数对CHF的影响 |
4.1.3 静止状态下CHF理论值和实验值的比较 |
4.2 侧向过载下各参数对CHF的影响 |
4.2.1 侧向过载作用下质点受力分析 |
4.2.2 CHF实验中侧向过载下流体参数变化趋势 |
4.2.3 侧向载荷和质量流速对CHF的影响 |
4.2.4 侧向载荷和入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 |
4.2.5 侧向载荷和加热方位对CHF的影响 |
4.2.6 侧向载荷和通道结构对CHF的影响 |
4.2.7 侧向过载下CHF拟合预测关系式 |
4.2.8 流动不稳定性讨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逆向过载对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影响 |
5.1 通道内沸腾流动特性的研究 |
5.1.1 轴向布置时静止状态下参数变化 |
5.1.2 逆向过载下参数变化 |
5.2 逆向过载下各参数对CHF的影响 |
5.2.1 逆向过载和质量流速对CHF的影响 |
5.2.2 逆向过载和入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 |
5.2.3 逆向过载和加热方位对CHF的影响 |
5.2.4 逆向过载和通道结构对CHF的影响 |
5.3 逆向过载下预测关系式建立 |
5.4 逆向过载下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过载下流动沸腾模型及临界热流密度数值模拟 |
6.1 CFD理论基础 |
6.2 FLUENT中的两相流模型 |
6.2.1 VOF模型 |
6.2.2 Mixture模型 |
6.2.3 Eulerian模型 |
6.3 两相流控制方程及离散 |
6.3.1 控制方程 |
6.3.2 表面张力模型 |
6.3.4 沸腾模型 |
6.3.5 湍流模型 |
6.3.6 控制方程的离散 |
6.3.7 时间步长选取 |
6.4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
6.5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
6.6 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对比 |
6.6.1 CHF点的确定 |
6.6.2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
6.6.3 质量流速和逆向过载对CHF影响 |
6.6.4 入口温度和逆向过载对CHF的影响 |
6.6.5 加热方位和逆向过载对CHF影响对比 |
6.6.6 大过载条件下CHF数值计算预测值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三维微通道热虹吸沸腾换热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芯片发展现状及前景 |
1.1.2 传统芯片冷却相关研究 |
1.1.3 以往3D芯片冷却相关研究 |
1.2 本课题的提出 |
1.3 相关研究 |
1.3.1 热虹吸沸腾 |
1.3.2 纳米结构传热面强化换热 |
1.3.3 本实验室以往研究成果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工质 |
2.1 实验装置介绍 |
2.1.1 3D芯片模拟实验件 |
2.1.2 保温容器 |
2.1.3 工质冷却系统 |
2.1.4 数据采集系统 |
2.2 实验工质制备 |
2.2.1 纯工质 |
2.2.2 湿润流体 |
2.2.3 纳米流体 |
2.3 纳米结构传热面的制备 |
2.4 误差分析 |
2.4.1 微通道尺寸误差 |
2.4.2 散热损失 |
2.4.3 壁温测量误差 |
2.4.4 实验误差汇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微通道热虹吸沸腾实验 |
3.1 实验操作步骤 |
3.2 普通传热面上纯工质实验结果和分析 |
3.2.1 可靠性分析 |
3.2.2 三维微通道热虹吸沸腾CHF |
3.2.3 CHF无量纲公式 |
3.2.4 三维微通道热虹吸沸腾HTC |
3.3 普通传热面上湿润工质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3D尺寸对热虹吸沸腾的换热特性的影响 |
3.3.2 倾斜角对CHF的影响 |
3.3.3 换热工质性能测试 |
3.4 纳米结构表面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1 纳米结构表面上纯工质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2 纳米结构表面上湿润工质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3 倾斜角对CHF的影响 |
3.4.4 加热面表面改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未来展望 |
4.1 全文工作总结 |
4.2 本文的创新点 |
4.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摇摆对自然循环窄矩形通道两相传热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单相对流传热特性研究现状 |
1.2.2 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研究现状 |
1.2.3 过冷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内容 |
2.1 实验装置 |
2.1.1 摇摆台 |
2.1.2 实验回路 |
2.2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
2.2.1 实验内容 |
2.2.2 实验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处理 |
3.1 实验数据的修正 |
3.1.1 零点漂移的修正 |
3.1.2 热电偶的标定 |
3.2 竖直和倾斜稳态工况下数据处理 |
3.2.1 实验段加热板功率的计算 |
3.2.2 实验段加热板内壁面温度和热流密度计算 |
3.2.3 流体温度的计算 |
3.2.4 传热系数的计算 |
3.2.5 过冷沸腾局部干度的计算 |
3.3 摇摆非稳态工况下内壁温和热流密度的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 |
4.1 竖直工况下单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 |
4.1.1 不同热工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4.1.2 窄矩形通道内局部温度分布 |
4.1.3 自然循环窄矩形通道传热经验关系式 |
4.2 倾斜工况下单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 |
4.3 摇摆工况下单相自然循环传热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然循环过冷沸腾传热特性 |
5.1 竖直工况下自然循环过冷沸腾传热特性 |
5.2 自然循环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研究 |
5.2.1 竖直工况下自然循环过冷沸腾起始点特性 |
5.2.2 倾斜工况对自然循环过冷沸腾起始点特性的影响 |
5.3 倾斜工况下自然循环过冷沸腾传热特性 |
5.4 摇摆工况下自然循环过冷沸腾传热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双面加热垂直窄缝通道CFD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窄通道实验研究现状 |
1.2.2 窄通道理论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案 |
第2章 圆管通道模拟 |
2.1 数值建模 |
2.1.1 几何模型建立 |
2.1.2 边界条件与计算条件设置 |
2.1.3 网格划分及无关化验证 |
2.2 湍流模型选择 |
2.2.1 标准k-ε模型 |
2.2.2 RNGk-ε模型 |
2.2.3 SSTk-ω模型 |
2.2.4 湍流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2.3 壁面沸腾模型 |
2.3.1 RPI模型 |
2.3.2 非均衡沸腾模型 |
2.3.3 汽液分界面模型 |
2.3.4 相间交换模型 |
2.4 模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窄缝通道模拟 |
3.1 数值建模 |
3.1.1 几何模型 |
3.1.2 边界条件设置 |
3.1.3 网格无关化验证 |
3.2 模拟结果 |
3.2.1 矩形窄缝模拟结果 |
3.2.2 环形窄缝模拟结果 |
3.3 影响窄缝通道换热的因素 |
3.3.1 压力因素 |
3.3.2 流量因素 |
3.3.3 窄缝宽度因素 |
3.3.4 热流密度因素 |
3.4 两相换热系数拟合 |
3.4.1 两相流动换热常用公式 |
3.4.2 换热系数公式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高热流密度下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流动沸腾传热概述 |
1.2.1 沸腾传热的分类 |
1.2.2 沸腾传热曲线 |
1.2.3 管内流动沸腾传热 |
1.2.4 管内高热流密度下的过冷流动沸腾传热 |
1.3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在超导托卡马克偏滤器中的应用 |
1.4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
1.4.1 国外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
1.4.2 国内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过冷流动沸腾两相流特征点研究 |
2.1 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 |
2.1.1 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关联式 |
2.1.2 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实验数据 |
2.1.3 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关联式适用性分析 |
2.2 过冷流动沸腾有效空泡起始点 |
2.2.1 过冷流动沸腾有效空泡起始点关联式 |
2.2.2 过冷流动沸腾有效空泡起始点实验数据 |
2.2.3 过冷流动沸腾有效空泡起始点关联式适用性分析 |
2.3 临界热流密度 |
2.3.1 管内高过冷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关联式 |
2.3.2 临界热流密度实验数据 |
2.3.3 临界热流密度关联式适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研究 |
3.1 现有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 |
3.1.1 渐进型模型和叠加型模型 |
3.1.2 增强型模型 |
3.2 过冷流动沸腾实验数据 |
3.3 现有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关联式适用性分析 |
3.3.1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模型适用性分析 |
3.3.2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流速u或质量流量G的关系 |
3.3.3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压力的关系 |
3.3.4 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系数与过余温度的关系 |
3.4 管内过冷流动沸腾的新传热关联式研究 |
3.4.1 传热关联式的建模 |
3.4.2 新传热关联式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热流密度下高过冷流动沸腾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多相流模型和选择原则 |
4.1.1 多相流模型 |
4.1.2 多相流模型选择原则 |
4.2 两流体沸腾模型 |
4.2.1 欧拉方程 |
4.2.2 相间质量交换模型 |
4.2.3 壁面沸腾计算模型(RPI模型) |
4.2.4 湍流模型 |
4.3 计算模型的验证 |
4.3.1 物理模型 |
4.3.2 数值求解方法及边界条件 |
4.3.3 网格划分和网格无关性验证 |
4.4 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 |
4.4.1 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 |
4.4.2 数值仿真计算与过冷流动沸腾特征点和传热关联式对比 |
4.4.3 管道内过冷流动沸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导托卡马克偏滤器水冷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
5.1 偏滤器水冷系统模拟 |
5.1.1 偏滤器单体水冷模块结构物理模型 |
5.1.2 偏滤器单体水冷模块网格的划分及网格无关性的验证 |
5.1.3 偏滤器单体水冷模块各组分物性参数 |
5.1.4 数值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5.1.5 偏滤器单体水冷模块结构设计要求 |
5.2 偏滤器单体水冷模块模拟仿真 |
5.2.1 固体材料分析 |
5.2.2 冷却通道分析 |
5.2.3 壁面换热性能分析 |
5.3 偏滤器水冷系统影响因素 |
5.3.1 进口流速的影响 |
5.3.2 进口温度的影响 |
5.3.3 加热面热流密度的影响 |
5.4 偏滤器水冷系统冷却通道外形的改进 |
5.4.1 冷却通道的初次改进 |
5.4.2 冷却通道的再次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个人荣誉 |
四、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NG阀门换热研究及长颈阀盖间隙优化设计[D]. 贺国飞.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2]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及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D]. 郭新田. 东北电力大学, 2019(07)
- [3]超临界水稳态与跨临界瞬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D]. 胡振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低流量下倾斜矩形流道内两相流动及CHF机理研究[D]. 梅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过载对窄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研究[D]. 张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三维微通道热虹吸沸腾换热基础研究[D]. 张凯伦.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摇摆对自然循环窄矩形通道两相传热特性的影响[D]. 张元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12)
- [8]双面加热垂直窄缝通道CFD模拟研究[D]. 邓硕.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高热流密度下过冷流动沸腾传热及其应用研究[D]. 周展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10]基于FLUENT的垂直环形窄缝流道内全流型模拟[A]. 邓硕,田兆斐,陈丽娟,丛腾龙. 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