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PV和CPV-Bt两种生物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承锐[1](2020)在《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开发新型的生物杀虫剂,我们从自然死亡的春尺蠖幼虫分离到新病毒株。通过电镜观察,初步确认该新病毒株是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食料给毒法测定其对春尺蠖3龄幼虫和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并研究新病毒株与NPV(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之间的增效作用。结果如下:(1)新毒株病毒的包涵体为多角体,一个多角体内包埋多个粒病毒粒子。在形态上与其他CPV无明显差别,确定其为质型多角体病毒。命名为春尺蠖质型多角体病毒(Apocheima cinerarius cypovirus,ApciCPV)。(2)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有很强的毒力,半致死浓度(LC50)为1.42×104 OBs/mL。当ApciNPV+ApciCPV复配剂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时,相比ApciNPV单剂,半致死时间(LT50)缩短0.5~10.9 d、最终致死率提高6.7%~43.3%。一定浓度的ApciCPV对ApciNPV有增强作用,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3)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有很强的毒力,半致死浓度(LC50)为6.62×105 OBs/mL。当DekiNPV+ApciCPV复配剂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时,相比DekiNPV单剂,半致死时间(LT50)缩短0.5~20 d、最终致死率提高2.8%~66.2%。一定浓度的ApciCPV对DekiNPV有增强作用,并且这种增强作用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4)高浓度的ApciCPV与NPV之间存在增效作用,且与复配剂中ApciCPV的浓度成正比,当复配剂中NPV浓度的增加时,增效作用会逐渐减弱最后表现为相加作用;低浓度的ApciCPV与NPV之间则更多表现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
王瑶[2](2019)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 Walker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之一。马尾松毛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经常大面积爆发,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为了探讨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间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本研究从9个省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广东、广西和安徽)收集了 15个地理种群的样本,每个种群3~4个样本,共计48个样本。实验采用两种分子标记方法进行分析,一种是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1标记,另一种是线粒体基因标记;基于两种分子标记分析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其系统发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毛虫属ITS1序列及线粒体基因序列的测定:利用特异性引物对ITS1序列完成PCR扩增、测序,剔除测序失败的样本,整理去除两端测序不准的碱基后,最终获得42条ITS1序列片段,长652bp。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测序方法)获得了松毛虫属58条线粒体基因序列,其中马尾松毛虫44条,云南松毛虫2条,思茅松毛虫12条。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线粒体序列用于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研究,另外云南松毛虫还作为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的外群。2、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417bp,A+T含量为79.6%,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段长度为320bp的A+T富集区,无基因重排。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构建了鳞翅目蛾类13个科32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鳞翅目蛾类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毒蛾科+灯蛾科)+夜蛾科)+舟蛾科)+(尺蛾科+(蚕蛾科+(天蛾科+大蚕蛾科))))+枯叶蛾科)+(螟蛾科+草螟科))+卷蛾科)+蝙蝠蛾科)。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与6种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油松毛虫+文山松毛虫)+赤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思茅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家蚕)。3、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在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全基因组中挑选三个变异最快的基因序列(ND2-COX1-ND5),以下统称为组合基因。以ITS1和组合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9个省份采样点的马尾松毛虫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分子标记均显示四川、广西、贵州种群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三者可能是祖先种群;湖南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可能是一个年轻种群,或刚经历过瓶颈效应;其他种群均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说明这些种群可能是由一个较小的有效种群入侵而快速增长形成的,进化历史较短,虽然通过变异积累了单倍型的多态性,但却还未能积累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也证明这些种群是较年轻的种群。4、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系统发育及遗传结构分析:基于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ITS1分子标记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两个大分支A和B,A分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为主,另包括贵州锦屏、广西桂林和四川达州的部分种群,分支内部没有显着地理支系;B分支包括四川盆地种群、广西百色和广东罗定种群,三个种群各自聚类。遗传结构分析显示,A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小,有较大的基因流,B分支内部遗传分化系数FST较大,缺乏基因交流,遗传分化明显。舍弃由于测序失败导致样本量不足的种群,剩余12个地理种群,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3大群组,湖北大悟、湖北黄冈、湖南郴州、湖南东安、江西于都和安徽种群为一组,四川达州、四川宜宾、重庆南川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广东罗定种群与广西百色种群为一组。对3大群组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3大群组间的遗传变异占54.73%,3大种群内部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05%,另外38.22%的遗传差异来自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基于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分别构建NJ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将马尾松毛虫种群分为四大分支:A支是以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种群(D.pun HBDW,D.pun HBHA,D.pun HNCZ,D.pun HNDA,D.pun JXYD,D.pun JXXG,Dpun AHHF),外加广西桂林种群(D.pun GXGL)和贵州种群(D.pun GZJP)的部分样本;广东罗定种群(D.pun GDLD)以100的支持率聚为B支;C支是以四川盆地为主的地理种群(D.pun.CQNC,D.pun.CQYB,D.pun.SCDZ),外加贵州锦屏(D.pun GZJP)种群的两个样本和湖南东安(D.pun HNDA)的一个样本;D支为广西百色(D.pun GXBS)和四川宜宾(D.pun SCYB)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四大分支除了D分支外,其他分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相对较低,A支内部遗传分化水平最低。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和地理位置将马尾松毛虫分为2大群组,长江中下游平原种群和贵州锦屏种群为一组,四川盆地种群、广东和广西种群为一组,对其进行AMOVA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内的遗传分化很高,大部分分布在地理种群个体间。综合两种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种群初步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分布,各大群组代表不同的遗传谱系,各自独立进化。同时地理种群内部个体间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历史动态研究和溯祖时间分析:基于两种分子标记(ITS1和组合基因)分析马尾松毛虫种群的Tajima’s D和Fu’s Fs值,结果均显示马尾松毛虫种群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BSP分析结果显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尾松毛虫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直到距今10万年前,马尾松毛虫种群开始急剧扩张。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溯祖分析显示马尾松毛虫分歧开始于34.74万年前(95%HPD:38.92~30.58万年前),对应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庐山冰期(37~24万年前),大规模的分歧开始于10~7万年前,与BSP分析结果相吻合。综合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和溯祖时间分析,初步推测,四川宜宾和广西百色种群可能是马尾松毛虫在庐山冰期时的避难所,也是庐山冰期后的扩散起点。马尾松毛虫种群经历了冰期-间冰期的冷暖交替,两个起源地种群自西向东开始扩散,四川宜宾种群经贵州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扩散,广西种群向东扩散到广东地区。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两种标记首次对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种群动态、起源及扩散进行研究,揭示了马尾松毛虫的起源和分化状况,为分析其适应性进化、制定相应的精准防控措施等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赵正萍,颜学武,邬颖,周刚,刘跃进[3](2018)在《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替代寄主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增殖的Se-DpCPV及其复合剂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研究马尾松毛虫林间大规模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利用接种不同浓度病毒的松针饲喂马尾松毛虫幼虫,比较替代寄主增殖的Se-DpCPV和野生型Dp CPV毒力能力以及Se-DpCPV对不同龄期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水平;同时,在林间利用固定翼植保无人机喷洒不同浓度Dp CPV及其复合剂,测定各组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甜菜夜蛾增殖的Se-DpCPV和野生型Dp CPV对马尾松毛虫幼虫具有同样的感染致病能力,对马尾松毛虫3龄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73×103PIB/m L和3.36×103PIB/m L,二者毒力差异性不显着(P=0.107>0.05)。Se-DpCPV对马尾松毛虫2-5龄各龄幼虫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3×103、4.73×103、1.05×104、3.85×104 PIB/mL。当Se-DpCPV林间用量分别为375亿、750亿和1500亿PIB/hm2时,Se-DpCPV+3.2%阿维菌素复合剂防治组马尾松毛虫校正死亡率为86.05%、90.70%和94.19%,对马尾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显着高于Se-DpCPV+25%灭幼脲复合剂(66.28%、72.09%和79.07%)和Se-DpCPV(59.30%、63.95%和70.93%)。活虫Dp CPV感染率最低为80.00%,最高可达93.33%。Se-DpCPV与3.2%阿维菌素、25%灭幼脲复配,比单独使用两种药剂防治效果至少分别提高17.45%和33.72%。【结论】在林间马尾松毛虫大暴发时,在马尾松毛虫3龄以下幼虫期,使用Dp CPV+3.2%阿维菌素复合剂(750亿PIB/hm2,7.5 mL/hm2)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虫口基数,同时起到持续控制的效果。
叶幸,赵旭,马春英,姜辉,张燕,袁善奎,瞿唯钢[4](2018)在《苏云金杆菌与病毒杀虫剂的混剂研究概况》文中认为苏云金杆菌和病毒杀虫剂均属典型的微生物农药,两者的混剂在增强药效、扩大杀虫谱、提高杀虫效率、延长持效期等方面效果显着。整理有关该类型混剂研发与应用的文献,综述了苏云金杆菌与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剂、与颗粒体病毒混剂、与质型多角体病毒混剂的研究概况以及相关作用机理,旨在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陈鹏,槐可跃,袁瑞玲,王艺璇,冯丹,杜春花[5](2016)在《不同治理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比较》文中认为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云南省是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生命表技术来研究Dpw CPV施用区和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寄生是文山松毛虫蛹期的第一致死因子,捕食是其它发育阶段第一致死因子;在Dpw CPV施用区,文山松毛虫除卵期外的其他发育阶段,病毒是排在首位的微生物致死因子,云南松Pinus yunanesis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0.61,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下降趋势;在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致死因子各不相同,云南松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1.82,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准确预测文山松毛虫种群变动规律,揭示Dpw CPV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曾凡勇[6](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杨苗苗[7](2012)在《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文中认为松毛虫类害虫是我国重大森林害虫之一。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Matsumura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目前防治该害虫以化学农药为主。杆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专化性,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病原微生物杀虫剂。世界上已有50多种商品化生产的杆状病毒杀虫剂用于农林害虫的控制。因此,寻找致病力强的杆状病毒来防治该害虫显得非常必要。目前,作者在云南思茅松毛虫重灾区采集到了一株新的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ekiNPV)形态学和毒力研究发现了一株新的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定名为DekiNPV。多角体呈不规则型,直径大小0.792.31μm(n=100),平均直径1.64±0.1μm,其表面凹凸不平,且有大量的长条形、圆形孔洞,长条形居多,大小(173.00254.00)×(55.10116.00) nm;一个多角体中有多个杆状病毒粒子,杆状病毒粒子长约(252.22359.38)×(70.18200.00)nm,两端钝圆或平截,其内含有19个核衣壳,大小(24.0028.60)×(242.00340.00)nm,平均大小25.80±0.86×265.00±12.66nm (n=50),为多粒包埋型。用浓度2.2×1042.2×108PIB/mL5个浓度的DekiNPV接种于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发现,DekiNPV对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有很强的毒力;LT50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长,分别为6.89、7.18、8.16、10.31和11.13d,LC50为1.72×105PIB/mL;3龄思茅松毛虫幼虫感染DekiNPV后第7d幼虫开始大量死亡,死亡高峰期为感染病毒后的第710d。对在实验室连续传四代后的DekiNPV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传代后的DekiNPV形态结构与原代一致,具有稳定性。2. DekiNPV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分析了DekiNPV全基因组序列,DekiNPV基因组大小为141,454bp, C+G含量为48.04%。预测DekiNPV含有14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大小在150个核苷酸以上,并与其它ORF有最小的重叠。其中有133个DekiNPV的ORF与报道已测序的杆状病毒具有同源性,13个ORF为该病毒特有,占全基因组的12.4%。基于DekiNPV的29个杆状病毒核心基因构建了该病毒的进化树,进化分析发现DekiNPV属于鳞翅目杆状病毒Group Ⅰ组,与MaviMNPV、BomaNPV、BmNPV、PlxyMNPV、RoMNPV和AcMNPV亲缘关系近。DekiNPV基因组中含有16个保守的结构基因,DekiNPV基因组缺失P6.9和odv-e56。该基因含有抗凋亡基因iap-1,iap-2和iap-3。DekiNPV基因组含中有12个bro基因。DekiNPV分别与AcMNPV、BmNPV、ChchNPV、LdMNPV、MacoNPV-B、SeMNPV和XecnGV进行了基因对等比较分析,发现该病毒与AcMNPV和BmNPV表现出了最好的线性关系。同源区分析发现,DekiNPV中共有11个hr。3. DekiNPV的PCR检测方法根据DekiNPV特有阅读框ORF146设计两对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用DekiNP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了426bp和655bp片段,PCR产物经测序结果与引物选取片段大小一致。分别以两对引物对DekiNPV的基因组DNA、多角体进行检测,最小量检测均达到了0.8fg/mL DNA和5PIB/mL,在感病虫体内检测到了DekiNPV的存在。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检测等特点,可以用于DekiNPV寄主域、替代寄主和病毒在种群中动态变化等领域的研究。4. DekiNPV寄主域及其替代寄主的研究用11种鳞翅目昆虫(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马尾松毛Dendrolimus punctatus、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两株昆虫细胞系[sf-9细胞和杨扇舟蛾细胞(CAF-clan II)]研究了DekiNPV的寄主域和替代寄主。研究发现DekiNPV具有很强的专化性,但DekiNPV可以诱发美国白蛾、云南松毛虫、马尾松毛、文山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体内潜伏性感染病毒。
王敬,黄雨建,马建新[8](2010)在《荣县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单独喷洒白僵菌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5.1%±3.0%、82.1%±3.6%、84.1%±2.2%,相互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007年喷洒白僵菌和苦烟乳油混合制剂防治效果为94.4%±2.3%,防治效果极显着高于单独喷洒白僵菌(P<0.01)。结果表明:白僵菌和苦烟乳油混合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高效、稳定、快速且持效期长。
曾菊平,戈峰,苏建伟,何忠[9](2010)在《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松毛虫种类丰富,已报道27种,其中6种频繁暴发,年危害松林面积达200万hm2以上、经济损失数亿元。松毛虫灾害研究可以为综合治理松毛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相关技术。近年来,我国在影响松毛虫种群发生的关键性因子分析、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松树挥发性物质的成分鉴定及其对寄生蜂或寄生蝇的定位作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缺少系统性的归纳总结。为此,文章就近些年来我国在松毛虫灾害机制与暴发机理研究、治理现状与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展望今后我国松毛虫治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王嘉夫[10](2009)在《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东北地区林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并给这些地区的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减少其对林业生产的危害损失,为当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监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同时,对其在当地的生态学特性及监控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主要为:应用室内饲养结合田间观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成虫、卵、幼虫和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在明确了成虫的羽化特征,交尾方式,平均产卵量和寿命的基础上,明确了雌蛾产卵量与蛹重的关系为正相关(y=-136+118.73x,R--0.869,P<0.05),即蛹重越大,成虫的产卵量越高;系统地调查了卵发生的场所,明确了卵主要是产在松叶及松枝上,并明确了成虫对产卵场所的选择,明确了不同发育阶段的卵表颜色的变化规律,以及8月上中旬为卵在田间的孵化高峰期;通过对2年1代以及1年1代幼虫的比较,阐明了幼虫发育历期和龄期的变化规律:2年1代的幼虫共有9个龄期,而1年1代的幼虫仅有7个龄期;2年1代的幼虫跨3个年度,1年1代幼虫跨两个年度,2年1代的幼虫期在660d左右,幼虫取食活动期为290d,1-9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14、17.5、42、37.6、39.7、40.4、34、33和32d。1年1代幼虫1-7龄幼虫的取食活动期约为155d,平均历期分别为9、10.5、30、27.6、19.7、32.4和26d。幼虫老熟后,食量骤然减少,停食一天后排除体内粪便爬到针叶丛中,树皮裂缝或小枝上吐丝结茧,茧大多在枯叶丛或枝条隐蔽处;通过室内外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蛹的历期及在当地的化蛹时期:末龄幼虫停止取食后便开始结茧化蛹,蛹期平均为22d。幼虫最早于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为化蛹高峰,7月上旬化蛹结束;根据这些结果,基本上阐明了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生活史特征,并据此制作出了其在当地的生活史图。在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属2年1代与1年1代的混合发生类型的同时。初步研究明确了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与坡向、海拔高度、土层厚度以及树龄的关系,其中以阳坡、中坡以及海拔800-950m处的林地虫口密度较高,发生面积较大,受害较重。另外,土层越薄,松毛虫危害越重,土层越厚虫害越轻;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对阿尔山地区落叶松毛虫的天敌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天敌30余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9种,捕食性天敌11种。天敌造成的死亡率最高时可达80%。较为全面地阐明了天敌对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动态的调控作用;系统地整理分析了落叶松毛虫由1979年到2008年在阿尔山地区的发生危害面积,初步揭示了落叶松毛虫的周期性发生危害规律,落叶松毛虫约10年大发生1次,发生危害较重的年份为3至7年不等。另外,后一个发生危害周期的危害要比前一个危害周期重。即阿尔山地区的落叶松毛虫有危害越来越重的趋势;在研究阐明了1年1代的落叶松毛虫以2-4龄幼虫、2年1代的以2-4龄幼虫或6-7龄幼虫在阿尔山地区越冬的同时,首次测定了落叶松毛虫抗寒能力,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是-18.65℃和-5.68℃,冰点分别是-10.96℃和-2.43℃。通过松毛虫抗寒性主要指标对比分析,确定脂肪含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直接关系到松毛虫是否滞育以及抗寒能力是否增加或者能否越冬的关键因子,即只有滞育的幼虫才能越冬。在系统地调查了落叶松毛虫幼虫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它们的分布方式均属聚集分布中的核心分布,并根据多年调查结果,合成了以下抽样数计算公式:式中:χ-平均虫口密度;n-抽样数。该项结果的获得,不仅为如何获得准确的调查数据提供了判别依据,而且也减轻了实际调查的工作强度;系统地评价了多种环保与无公害防治措施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其中包括人工摘除蛹茧与卵块和灯光诱杀成虫、以鸟治虫,生物和化学制剂的应用,以及人工林改造等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所得的结果表明:人工摘除卵和蛹茧,灯光诱杀成虫以及以鸟治虫等措施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是有效的可持续控制措施;在生物和化学制剂的应用方面,筛选出了多种防治效果>85%的生物杀虫剂,如1.8%阿维菌素,25%灭幼脲,20%杀铃脲的同时,还评价了苦参+烟碱烟剂,绿色威雷微胶囊剂,绿野旺Ⅱ号微胶囊剂等喷雾剂多种浓度的防治效果。在施药技术上,分别评价了烟雾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以及人工喷雾等方法的防治效果,这些结果为有效地控制当地落叶松毛虫的危害提供了技术储备。通过调查采用带状改造和块状改造两种方式人工林的落叶松毛虫的种群密度,首次肯定了阿尔山地区人工林改造对落叶松毛虫的控制作用:试验地与对照地松毛虫虫口密度分别达到2.2-7.1头/株和15.2头/株,虫口密度在改造林与对照林地之间差异明显。这些结果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和阐明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及改善和提高其监控技术水平,减轻落叶松毛虫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二、CPV和CPV-Bt两种生物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PV和CPV-Bt两种生物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质型多角体病毒 |
1.1.1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类 |
1.1.2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结构及生化特性 |
1.1.3 质型多角体的寄主域/交叉感染 |
1.1.4 质型多角体的侵染与发生 |
1.1.5 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昆虫的影响 |
1.1.6 质型多角体病毒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
1.1.7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应用 |
1.2 春尺蠖及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
1.3 思茅松毛虫及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病毒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试剂及溶液配制 |
2.2 方法 |
2.2.1 春尺蠖质型多角体病毒(ApciCPV)新病毒株鉴定 |
2.2.2 ApciCPV对春尺蠖的毒力测定 |
2.2.3 复配剂(ApciNPV+ApciCPV)的毒力测定 |
2.2.4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的毒力测定 |
2.2.5 复配剂(DekiNPV+ApciCPV)的毒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 |
3.1.1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2 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 |
3.2 ApciCPV对春尺蠖的生物活性 |
3.2.1 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 |
3.2.2 ApciCPV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3 ApciCPV与ApciNPV的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
3.3.1 复配剂(Apc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毒力 |
3.3.2 复配剂(ApciNPV+ApciCPV)感染春尺蠖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3.3 复配剂(Apc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
3.3.4 ApciCPV与ApciN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互作分析 |
3.4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的生物活性 |
3.4.1 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致死作用 |
3.4.2 ApciCPV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5 ApciCPV与DekiNPV的复配后的增效作用 |
3.5.1 复配剂(DekiNPV+ApciC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毒力 |
3.5.2 复配剂(DekiNPV+ApciCPV)感染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时间的关系 |
3.5.3 复配剂(DekiNPV+ApciCPV)对春尺蠖3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
3.5.4 ApciCPV与DekiNPV对思茅松毛虫3龄幼虫的互作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ApciCPV的寄主域 |
4.2.2 ApciCPV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马尾松毛虫概述 |
1.1.1 马尾松毛虫的形态学特征 |
1.1.2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3 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措施 |
1.1.4 系统发育学研究 |
1.2 分子谱系生物地理学概述 |
1.3 分子谱系生物地理学常用的分子标记 |
1.3.1 蛋白质分子标记 |
1.3.2 DNA分子标记 |
1.3.3 线粒体基因组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马尾松毛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
2.1 前言 |
2.2 样本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
2.3.2 序列特征分析 |
2.3.3 系统发育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 |
2.4.2 云南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2.4.3 松毛虫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 |
2.4.4 松毛虫属内系统发育关系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ITS1研究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与测序 |
3.3.2 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 |
3.3.3 系统发育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马尾松毛虫ITS1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系统发育分析 |
3.4.3 单倍型分析 |
3.4.4 种群遗传结构 |
3.5 讨论 |
3.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2 系统发育分析 |
3.5.3 种群遗传结构 |
3.5.4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历史 |
3.6 本章小结 |
4 马尾松毛虫谱系地理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及基因注释 |
4.3.2 系统发育分析 |
4.3.3 时间进化树的构建 |
4.3.4 遗传结构及单倍型网络图构建 |
4.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马尾松毛虫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4.4.2 基于蛋白编码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遗传多样性和单倍型网络(Network)分析 |
4.4.4 地理种群遗传结构 |
4.4.5 溯祖时间分析 |
4.4.6 种群历史动态变化 |
4.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接种方法及检查方法 |
1.2.2 Se-DpCPV和Dp CPV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测试 |
1.2.3 Se-DpCPV对不同龄期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测试 |
1.2.4 林间防治试验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e-DpCPV和DpCPV对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比较 |
2.2 Se-Dp CPV对各龄马尾松毛虫幼虫毒力比较 |
2.3 不同处理区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4)苏云金杆菌与病毒杀虫剂的混剂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剂应用情况 |
1.1 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混剂 |
1.2 与颗粒体病毒的混剂 |
1.3 与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混剂 |
2 混剂作用机理 |
2.1 与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剂的作用机理 |
2.2 与颗粒体病毒混剂的作用机理 |
2.3 与质型多角体病毒混剂的作用机理 |
3 展望 |
(5)不同治理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2.1 观测点观测 |
1.2.2 林间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毒施用区文山松毛虫种群生命表分析 |
2.2 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种群生命表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7)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松毛虫病毒研究进展 |
1.1.1 松毛虫病毒种类 |
1.1.2 国内外松毛虫病毒的应用 |
1.1.3 松毛虫病毒的交叉感染研究 |
1.1.4 松毛虫病毒基因组序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1.1.5 问题及展望 |
1.2 杆状病毒的分类学和生物学 |
1.2.1 分类 |
1.2.2 杆状病毒的感染周期 |
1.2.3 杆状病毒基因组结构 |
1.2.4 杆状病毒的重复基因 |
1.2.5 涉及杆状病毒宿主域的病毒基因 |
1.2.6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进化 |
1.3 杆状病毒杀虫剂 |
1.3.1 体内生产 |
1.3.2 体外生产 |
1.3.3 病毒的利用 |
1.3.4 杆状病毒在害虫防治中的限制因素 |
1.3.5 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利用前景和展望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及毒力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2.3 方法 |
2.3.1 病毒的初步鉴定 |
2.3.2 病毒的分离纯化 |
2.3.3 病毒的染色鉴定 |
2.3.4 病毒超微结构观察 |
2.3.5 毒力测定 |
2.3.6 传代病毒超微结构的观察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思茅松毛虫室内饲养 |
2.4.2 病毒鉴定 |
2.4.3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 |
2.4.4 不同感染浓度与死亡率的关系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DekiNPV 来源 |
3.2.2 主要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及产地 |
3.2.4 主要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
3.2.5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6 DNA 测序 |
3.2.7 DNA 序列分析 |
3.2.8 系统分析(Phylogenetic analysis) |
3.2.9 核酸序列号 |
3.3 结果 |
3.3.1 DekiNPV 基因组序列分析 |
3.3.2 DekiNPV 基因组结构 |
3.3.3 DekiNPV 与其它杆状病毒的 ORF 的比较 |
3.3.4 结构基因 |
3.3.5 DNA 复制和晚期基因的表达 |
3.3.6 抗凋亡基因 |
3.3.7 辅助功能基因 |
3.3.8 重复基因(bro genes) |
3.3.9 DekiNPV 特有 ORF |
3.3.10 基因对等图分析 |
3.3.11 同源区(homologous regions/hr) |
3.3.12 进化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 PCR 检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病毒株和多角体纯化 |
4.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4.2.3 主要仪器 |
4.2.4 病毒 DNA 的提取 |
4.2.5 病虫总 DNA 的提取 |
4.2.6 健康虫总 DNA 的提取 |
4.2.7 DekiNPV 的 PCR 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 PCR 扩增与特异性检测结果 |
4.3.2 DekiNPV 基因组 DNA 的 6 个浓度的 PCR 检测结果 |
4.3.3 不同底物目标片段的检测结果 |
4.3.4 DekiNPV 寄主域的 PCR 检测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域和替代寄主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虫来源 |
5.2.2 细胞来源 |
5.2.3 主要试剂 |
5.2.4 主要仪器 |
5.2.5 病毒纯化 |
5.2.6 接种物 DekiNPV 纯度的检查 |
5.2.7 病毒粒子的制备 |
5.2.8 基于 11 种鳞翅目昆虫对 DekiNPV 寄主域及其替代寄主的研究 |
5.2.9 两种处理后死亡幼虫体内是否存在 NPV 和 CPV 混合感染的染色鉴定 |
5.2.10 两株昆虫细胞系在 DekiNPV 寄主域上的研究 |
5.2.11 两种处理后死亡的四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体内多角体的分离和鉴定 |
5.2.12 病毒 DNA 的提取 |
5.2.13 酶切分析 |
5.2.14 幼虫总 DNA 的提取 |
5.2.15 美国白蛾幼虫潜伏性病毒的检测 |
5.2.16 四种松毛虫幼虫潜伏性病毒的检测 |
5.2.17 两种处理后 4 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体内分离到的多角体是否含有DekiNPV 的 PCR 检测 |
5.2.1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接种物的纯度检测 |
5.3.2 DekiNPV 对 11 种鳞翅目昆虫的致死率 |
5.3.3 两种处理后 5 种死亡幼虫体内是否存在 NPV 和 CPV 混合感染的染色鉴定结果 |
5.3.4 DekiNPV 对 2 株昆虫细胞系的感染研究 |
5.3.5 两种处理后死亡虫体内病毒的超微结构观察 |
5.3.6 两种处理后美国白蛾幼虫中分离到的病毒身份的鉴定 |
5.3.7 四种松毛虫和美国白蛾的潜伏性病毒的确认 |
5.3.8 DekiNPV 诱发潜伏感染的能力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发生现状 |
2 松毛虫的灾变机制研究 |
2.1 影响松毛虫种群暴发与崩溃的关键因子分析 |
2.2 松毛虫暴发机制分析 |
3 松毛虫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
3.1 监测与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
3.2 防控技术研究 |
4 松毛虫灾害研究展望 |
(10)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形态特征的观察 |
2.1.2 年生活史 |
2.1.3 生物学特性观察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特征 |
2.2.2 生活史 |
2.2.3 生物学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落叶松毛虫生态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落叶松毛虫种群与环境关系 |
3.1.2 落叶松毛虫历年发生量分析 |
3.1.3 落叶松毛虫抗寒物质测定 |
3.1.4 越冬代落叶松毛虫过冷却点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落叶松毛虫种群与环境关系 |
3.2.2 落叶松毛虫发生量预测预报 |
3.2.3 落叶松毛虫幼虫抗寒物质测定结果 |
3.2.4 越冬代落叶松毛虫过冷却点测定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落叶松毛虫监测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 |
4.1.2 落叶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 |
4.2.2 落叶松毛虫无公害防控技术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CPV和CPV-Bt两种生物制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春尺蠖新病毒株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王承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马尾松毛虫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 王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甜菜夜蛾增殖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应用研究[J]. 赵正萍,颜学武,邬颖,周刚,刘跃进. 应用昆虫学报, 2018(06)
- [4]苏云金杆菌与病毒杀虫剂的混剂研究概况[J]. 叶幸,赵旭,马春英,姜辉,张燕,袁善奎,瞿唯钢. 中国植保导刊, 2018(02)
- [5]不同治理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比较[J]. 陈鹏,槐可跃,袁瑞玲,王艺璇,冯丹,杜春花. 中国森林病虫, 2016(05)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7]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及全基因组分析[D]. 杨苗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8]荣县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分析[J]. 王敬,黄雨建,马建新. 四川林业科技, 2010(04)
- [9]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J]. 曾菊平,戈峰,苏建伟,何忠. 昆虫知识, 2010(03)
- [10]阿尔山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D]. 王嘉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