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昆虫科学 2 0 0 0年第 8卷 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提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黄沚青[2](2014)在《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南方言历史悠久,目前所见较早的闽南方言文献出现在明清时期,其中包括方言辞书、戏曲文献、宗教文献等等。这些历史文献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闽南方言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的概貌,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以方言词典《正音乡谈》、《官话汇解》,方言戏曲文献《满天春》、《钰妍丽锦》、《百花赛锦》、《荔镜记》为主要研究语料,以其他各类闽南方言文献作为参考材料,对其中的文字、词汇等语言现象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考察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资料概况,总结前修时贤关於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二、从文献学和语言学的双重视角,考辨《正音乡谈》、《官话汇解》两部文献的性质和方言归属,并对《官话汇解》的作者身份进行了考察。三、探讨明清闽南方言文献对於文献整理、辞书编纂、汉语谚语研究、方言词汇史研究及闽南方言用字规范化的重要价值。四、利用即音求义、古今比较、溯本求源、文献互证等方法,对明清闽南方言文献中的词汇、文字展开研究。词汇研究部分,总结方言文献的词汇概貌,对方言词的产生途径进行分析,详细考释了其中的六大类词语。同时从几个方言词的个案分析入手,讨论南方方言词汇的共性。用字研究部分,总结方言文献的用字情况,将方言俗字分为记音字、训读字、同形字、新造字四种类型,并考释了一系列较为特殊的方言俗字。同时,从“探义”的角度入手,对明清闽南方言文献中所见的几个方言词的本字展开研究。此外,还对一些跨方言的方言字进行考察。
张宗鑫[3](2012)在《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利玛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中西文化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明代之前,就有商贸、政治交往,尤其是景教、天主教方济各派以及犹太教相继入华,为明代中西全面接触和深入交流奠定了初步基础。入明以来,特别是明后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以耶稣会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开始奔赴东亚地区传教,在沙勿略、范礼安、罗明坚等先驱的艰难探索下,逐步确立了行之有效的叩击中国大门的传教方略。之后,利玛窦作为适应政策的集大成者,深入中国内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调整传教策略,积极向儒家士人靠拢,形成了以“友道”和“书教”为主要方式的适应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利玛窦从广东一路北上,经由当时中国最繁华的经济文化地带,逐步向中国文化靠拢,受到越来越多的士人欢迎,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广阔的地域深入展开。在利玛窦规矩的积极引导下,中西文化进行了实质性的碰撞,涉及中西文化的各个层面。面对明后期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作了卓有成效的调和,为中西文化在相对平等的平台上积极对话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并深刻影响了中西各自社会文化发展进程。儒学作为传统的正统学说,其价值和地位日益被利玛窦所看重。利玛窦通过改穿儒服,说汉语,诵读儒家经典等方式,积极向儒家士人靠拢,广泛结交士人阶层,确立西儒形象,构成了晚明独特的文化现象。利玛窦力求援儒入耶,淡化由于中西文化的异质性所带给士人的隔膜心理,借此将天主教义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尽管双方在宇宙本体论、仁爱、孝嗣以及生死观念上存在深刻的差异,且遭到保守人士的强烈反弹,但利玛窦通过对儒家思想选择性汲取,积极吸收儒家思想中的伦理成分,挖掘已经被淡化的原始儒学的宗教因子,将天主教教义成功嫁接在儒家话语上。但利玛窦的儒耶调和也相应地对儒家思想做出一定让步,使超越的天主教思想更加呈现出伦理化和世俗化的内涵,迎合了当时经世致用的思潮,为其后中国思想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佛教和天主教作为成熟的宗教,在不少方面具有相似性。在传教初期,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相应地借鉴了佛教的衣着、术语等,试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利玛窦基于传教策略的考量,逐渐抛弃佛教的衣着和容易混淆的术语,顺应明后期批判佛教的思想潮流,对佛教进行了公开排斥,力求阐明天主教和佛教的差别,以确立天主教不可替代的形象。双方主要在有无、天堂和地狱以及救赎方式上进行了激烈碰撞,但是,由于互相认知的不深入,以及佛耶思辨方式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频繁出现误读。但正是在逐渐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双方教义越辩越明,互相排斥心理渐渐消退,并在利玛窦传教后期,双方呈现出和解和互相包容的趋势。经利玛窦阐释,佛耶双方针锋相对的局面已大为改观,再未出现明显的激烈现象。如果说中西伦理的碰撞呈现出复杂性和艰难的历程,那么由利玛窦开启的中西科技对话则较为顺利,尤其是在天文算学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等士人合作翻译书籍,奠定了汉文西学科技原典的基础。尽管保守人士严守所谓“华夷之防”,提出“夷技不足尚”,但在奉教士人和开明大儒的积极倡导下,大力引进西方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致使发展缓慢的中国科技积极变革,对中国科技知识结构和学术思想的变革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格物穷理之学,一定意义上为近代西方科技顺利传入中国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积极努力下,中国的哲学、科技、艺术等也开始大量传入西方,改变了西方对中国模糊的认知。作为当时对中国最直接的外国观察家和研究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奠定了西方早期汉学的基本研究格局,对中华帝国和儒家思想向西方世界做了客观的介绍。这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社会有着巨大的感召力,使得欧洲社会通过中国这样一个异域形象,展现了西欧近代早期社会的文化焦虑与期待,进而以中国形象为参照,推动思想启蒙,实现西方社会的自我批判与转型。而通过利玛窦对西方社会的引介,明后期的中国社会也日益开始认同西方形象,促使徐光启、李之藻等开明士人向西方学习科技文化,批判和改造摇摇欲坠的晚明社会,为走出传统妖魔化西方的偏狭文化心态带来一丝曙光。总之,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重温明后期利玛窦开启的影响深远的和平远征之旅,反观自身,尊重他者,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间减少冲突,增进理解与和平相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中国昆虫科学 2 0 0 0年第 8卷 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昆虫科学 2 0 0 0年第 8卷 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资料概况 |
一、散见於各类文献中的闽南方言资料 |
二、明清闽南方言文献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正音乡谈》、《官话汇解》考论 |
第一节 《正音乡谈》的版本、体例、性质与方言归属 |
第二节 《官话汇解》的作者身份、编纂体例与方言归属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即音求义 |
二、共时比较 |
三、历时比较 |
四、溯本求源 |
五、文献互证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有助于闽南方言献曲文献的整理与校勘 |
二、有助于辞书编纂 |
三、有助于汉语谚语研究 |
四、有助于汉语方言词汇史研究 |
五、有助于方言同源词研究 |
六、有助于闽南方言用字的规范化 |
第四章 词汇研究 |
第一节 词汇概貌 |
一、雅俗词语共现 |
二、时代特色鲜明 |
三、方言色彩浓厚 |
第二节 方言词的产生途径 |
一、沿用古语 |
二、方言创新 |
三、吸收外来词 |
第三节 词语汇释 |
一、天文地理 |
二、时令节气 |
三、花果草木 |
三、鸟兽虫鱼 |
四、身体部位 |
五、社会生活 |
六、工具器用 |
第四节 从方言词看南方方言词汇的共性 |
第五章 用字研究 |
第一节 文献用字情祝 |
一、常见的俗字 |
二、独具地域特色的方言俗字 |
第二节 方言俗字类型 |
一、记音字 |
二、训读字 |
三、同形字 |
四、新造字 |
第三节 方言俗字考释 |
一、天文地理 |
二、乌兽虫鱼 |
三、身体动作 |
四、饮食五味 |
五、工具器用 |
第四节 本字探索 |
一、探求方言本字的方法 |
二、本字探索 |
第五节 跨方言的方言俗字 |
一、概说 |
二、跨方言的方言俗字“生” |
结语 |
附录 异体字表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书影 |
作者简历 |
(3)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利玛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中期之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概况 |
第一节 汉代中西丝绸贸易与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唐代景教的流布与文化交流的展开 |
第三节 蒙元时期中西文化进一步接触 |
一、也里可温教的传播 |
二、使节往来与彼此印象 |
第四节 明初对外政策与中西交流的式微 |
一、明初对外政策 |
二、犹太教的中国化 |
第二章 明中后期中西文化的早期接触 |
第一节 西方殖民者东来与中西冲突 |
一、葡萄牙的东方扩张 |
二、西班牙的东方战略 |
第二节 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播 |
一、宗教改革与天主教复兴运动 |
二、耶稣会的建立 |
三、西、葡保教权之争 |
第三节 早期耶稣会士进入中国的尝试 |
一、沙勿略入华的尝试 |
二、范礼安的东方策略 |
三、罗明坚的最初实践 |
第三章 利玛窦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启 |
第一节 广东试验 |
一、书籍传教的尝试 |
二、友道的得失 |
第二节 江南模式 |
一、西儒形象的确立 |
二、以文会友 |
三、陪都论学 |
第三节 居留北京 |
一、上层路线 |
二、教理书籍的出版 |
三、文化交往经验的总结 |
第四章 儒耶冲突与利玛窦的调适 |
第一节 明后期儒学的变化 |
一、阳明心学的演变 |
二、东林运动 |
第二节 仁爱之别 |
一、人性论 |
二、仁爱 |
三、义利观 |
第三节 孝嗣之辩 |
一、独身与婚姻 |
二、孝亲与纳妾 |
第四节 生死观 |
一、灵魂论 |
二、生死论 |
第五节 礼仪的交融 |
一、宽容中国礼仪 |
二、西方礼仪中国化 |
第五章 利玛窦与耶释之辩 |
第一节:西僧形象的扬弃 |
第二节 有无之辩 |
一、性空说之辩 |
二、佛教心本原说之辩 |
三、佛教万物一体之辩 |
第三节 天堂与净土 |
一、轮回业报说之辩 |
二、天堂地狱说 |
第四节 救赎与度世 |
一、救赎观念的宣扬 |
二、佛教徒的反应 |
三、天主教徒的辩护 |
第六章 利玛窦与中西科技观念的碰撞 |
第一节 利玛窦与西方天文历算的传播 |
一、书籍译介 |
二、科学仪器 |
三、科学方法 |
第二节 晚明士人对西方科技的吸纳 |
一、保守士人的拒斥 |
二、经世名儒选择性吸收 |
三、开明人士的吸纳 |
第三节 晚明西方天文历算对中国科技的影响 |
一、算学的广泛应用 |
二、传统天文学的变革 |
三、格物穷理之学的形成 |
第七章 明后期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
第一节:明后期中学西传 |
一、哲学 |
二、科学技术 |
三、艺术 |
第二节 利玛窦与早期汉学 |
一、前汉学时期 |
二、利玛窦与早期汉学家 |
三、利玛窦对早期汉学的贡献 |
第三节 利玛窦的中国印象 |
一、前汉学中的中国印象 |
二、利玛窦与中华帝国形象 |
三、早期中国形象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
第四节 利玛窦与晚明西方形象 |
一、明人对西方的妖魔化 |
二、利玛窦与晚明西方形象 |
三、明末西方形象多元化 |
四、中西异域形象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国昆虫科学 2 0 0 0年第 8卷 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2]明清闽南方言文献语言研究[D]. 黄沚青. 浙江大学, 2014(12)
- [3]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以利玛窦为中心的考察[D]. 张宗鑫. 山东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