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中国新政府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井芳[1](2021)在《21世纪以来英国主流媒体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以《泰晤士报》涉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正面、真实的国家形象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国家形象往往是通过媒介建构的。全球传播时代已经到来,人类传播在地域上不断拓展、在方式上不断改进、在技术上不断变革,这一切都影响着媒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密集报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家形象更容易被建构。而媒体报道的框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效果,从而影响到一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认识。《泰晤士报》一直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在国际舆论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考察其涉华报道是研究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非典(2002年11月16日-2003年7月5日)和新冠肺炎(2020年12月30日-2021年6月19日)期间的涉华报道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框架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分析了《泰晤士报》在两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变”与“不变”,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发现,非典期间《泰晤士报》涉华报道数量远少于新冠肺炎时期,且报道篇幅更短,涵盖信息不够丰富。在高层次框架方面,《泰晤士报》在非典时期的涉华报道更多采用通报框架、冲突框架和经济框架,而在新冠时期更多采用经济框架、冲突框架和大国关系框架。在中层次框架方面,《泰晤士报》在两时期的涉华报道采用政府机构及官员的消息来源和英方消息来源的比重最高,但新冠时期来自专家学者和社会团体组织和中方的消息来源所占比重明显提升;就态度倾向而言,非典时期负面报道占主导,中立报道次之,正面报道所占比重极小,而新冠时期中立报道占主导,负面报道次之,正面报道比重明显提升。在低层次框架方面,从高频关键词上看,《泰晤士报》在非典时期的涉华报道更关注疫情动态更新,而在新冠时期更加关注中国的国际关系;从新闻标题上看,非典时期《泰晤士报》的涉华报道更多从国人生活习惯和国内政治环境切入,而新冠时期更多关注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治体制。总体而言,非典时期《泰晤士报》笔下的中国未能很好地应对疫情,新冠时期《泰晤士报》笔下的中国是能够快速从疫情打击中恢复过来的、经济实力雄厚、不可让西方轻视的。两个时期《泰晤士报》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差异来源于媒体格局的变化、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多种原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想要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首先要做到信息发布及时、公开透明,抢占构建国家形象的第一阵地;其次要使用多元话语策略,以专业化表述反击西方反华舆论;再次要利用好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吸纳网民参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形成中国话语复调。
刘佳美[2](2021)在《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媒体将辽宁形容为共和国工业的起跑点。进入新世纪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弊端问题开始显现,国家因地制宜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对辽宁省报道重点集中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国企改革”等方面,对辽宁形象建构总体上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新世纪后随着信息传播主体的增加,传播内容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辽宁自身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开始面临困境与阻碍。媒体在报道中设置议程,舆论引导力不足导致受众对辽宁负面刻板印象不断加深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与辽宁现实形象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辽宁形象的传播和自身的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和《辽宁日报》2000—2019年对辽宁的报道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报道样本进行抽取、分类和归纳,详细分析两报如何通过报道建构辽宁形象,并对辽宁形象呈现特点进行总结。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分阶段按照历史进程梳理辽宁形象嬗变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后老工业基地从曲折中走向最好发展时期,再到新世纪前期调整发展方式后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重振与巩固。第二章重点分析《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自新世纪以来对辽宁的报道,从报道题材数量、报道内容、报道倾向、报道版面、报道体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对比两报报道在建构辽宁形象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三章在分析第二章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和《辽宁日报》报道中的话语进行分析,总结出两报报道下辽宁形象在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生态五方面的呈现特点。第四章针对两报在辽宁形象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媒体设置议程固化、报道倾向失衡、报道模式和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给出合理设置议程、精准定位辽宁形象、平衡报道倾向、加大软新闻关注度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徐子东[3](2021)在《电视政论节目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以《这就是中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朱琳[4](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传播发展到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公共卫生事件出现了媒体传播这一新的风险点,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此外,随着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议程设置的方式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类型的议程互相交织冲突,特别是个体和媒体的议程设置,打破了决策议程的垄断格局。传统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媒体舆论环境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改革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机制,努力减少新媒体不良传播给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在处置此类事件中合理发声,已经成为政府危机管理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2020年中国应对新冠病毒导致肺炎疫情的实际,采取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新冠肺炎防控应急处置中的实际工作思考其现状、问题与解决思路,以此为推进中国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新媒体应对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阐述了新媒体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其次以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案例分析,通过将实践案例与风险社会理论、议程设置、危机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结合讨论,就中国新媒体时代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展开具体研究,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路径,构建政府、媒体、社会公众三方的良性互动机制。
王雨[5](2020)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形象是政府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施政业绩在国内外公众中获得的认知与评价。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公众对政府需要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政府的各项职能需要及时转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服务型政府应运而生。服务型政府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原则,高度重视来自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主动承担公共服务职责,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等。作为政府赢得公民认同和提升合法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同时,政府形象作为一项“软实力”,也是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重要资源,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提升所在地区公众的认同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更好的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政府形象与政府公信力呈正相关效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形象的塑造,通过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能够帮助政府在民意表达上形成双向反馈,促进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整体效能。随着我国“互联网+”模式的深化,新媒体越来越发达,政府形象越来越呈现出公开化、透明化的趋势。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网络工具,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日益成为摆在现代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政府形象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相比起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包括政务微博在内的新媒体工具为政府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大大拓宽了政府形象传播模式这一领域。而政务微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助力政府形象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务微博的运营能力和运营绩效,而后者又与政务微博的运营模式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江宁公安在线”为例,对政府形象塑造中政务微博的运营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辅以“四川泸县中学生坠亡事件”中的反面案例,对政务新媒体运营不善的情况作出成因分析。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政务微博运营当中,有许多环节运转不畅。笔者以对“江宁公安在线”运营者W警官的访谈作为实践经验支撑,着力探讨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总结实践经验,为当前我国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的政务新媒体运营提供参考性意见。最后,笔者对政府形象塑造中政务微博运营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
翟磊[6](2020)在《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离不开基层视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基层实践。基层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根基之所在,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活力源头之所在,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薄弱环节之所在。作为最基层一级政府,乡镇政府是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威的地方代表,承担着落实国家意志,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的重大责任。乡镇政府能否秉公用权、依法行政,直接影响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整体水平。本文以乡镇(街道)政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主要行动者,以基层政府权力为考察对象,立足于乡镇政府权力运行的过程,剖析我国乡镇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法治现状与法治问题,旨在构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制度框架。本文以“山西洪洞封灶禁煤”“上海市违法群租治理”为例,提出我国乡镇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目标悖论和主体角色悖论。在价值目标层面,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存在“合法性”与“有效性”的价值冲突,合法性和有效性之间存在张力。在主体角色层面,基层政府既是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核心力量,同时稍不注意,也往往成为破坏法治建设的关键主体。本文研究重点是聚焦规范约束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力争在理论上提出实现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统一的方案。在规范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基层政府权力存在执行性、非完整性和裁量性;在社会实证分析基础上,基层政府权力运行一定程度上存在滥作为、不作为与慢作为的异化现象。基层政府力异化现象背后,是权力配置失衡、权力行使公共性缺失、权力监督弱化的制度根源以及法律工具主义和行政特权观念的思想根源。聚焦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构建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权力行使和权力监督法治化的三维制度架构,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价值统一提供实现路径。权力配置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先决条件。为破解基层政府“职权与责任”“财权与事权”“人事权与工作任务”的权力配置失衡问题,“强镇扩权”改革试图回应基层政府的权力需求,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强镇扩权”改革也存在合法性质疑与有效性困境。本文认为,区县政府与乡镇基层政府权力关系重构应当着眼于结构性改革,为乡镇政府权力配置提供系统完整的法治化路径。乡镇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须遵循“功能适当原则”“职权法定原则”和“权责一致原则”;以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实现基层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的关键是探索制定专门《乡镇政府组织法》。以中央立法形式对乡镇法律地位、组织机构、职权范围、区县与乡镇分权原则、区县与乡镇行政关系、区县与乡镇财权关系、乡镇政府人员编制、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集中行使行政许可权等权力配置核心条款加以明确规定,最终实现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化。权力行使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基层乡镇政府权力行使具有非独立性、非常规性和责任主导性等现实特征,面临“运动式运行”“压力型运行”和“权责失调型运行”的法治困境。推进基层政府行政规范、行政决策与行政执法的制度建设是破解基层政府权力行使法治困境,实现基层政府权力行使法治化的关键。通过限定“红头文件”规范内容、加强程序规制、建构实施后评估机制以实现基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通过健全决策程序机制、建构跟踪评估机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以推进基层政府行政决策行为的法治化;通过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优化行政执法资源、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健全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实现基层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法治化。权力监督法治化是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基层乡镇政府权力运行存在违反法律规范的“硬腐败”,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和懒政懈怠等“软腐败”现象。实现权力监督的法治化,重点是要将权力运行的廉洁性监督与效能监督结合起来,构建权力运行协同监督制度体系。针对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廉洁性监督,通过实行“垂直管理制”“任期制”“交流制”“高配制”来完善基层纪检监察监督制度;通过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规范信息公开流程、打造信息公开平台来完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机制;通过权责清单制度、分工制约制度、任职限制制度、重大事项申报与公开制度以加强对基层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针对基层权力运行效能性监督,重点是要回应绩效考核指标内容科学性与考核基础信息失真问题,以及考核过程中基层政府博弈与投机问题,通过基层绩效考核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绩效考核的适度激励与适度问责机制、提升基层政府的法治考核权重,完善基层政府绩效考核与效能监督制度。展望我国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未来前景,本文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立场,主张践行基层法治建设的渐进式改革与发展之路。基层法治建设需要正视法治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在推进基层法治过程中,既要旗帜鲜明批判“法治虚无主义”,也要警惕“法治浪漫主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基层法治建设势在必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进程等不得。同时,法治也不是万能的,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层法治建设模式,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也急不得。本文认为,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的渐进改革立场,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基层法治建设之路,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
李晶[7](2020)在《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演进,信息社会的到来不仅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乃至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然而,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诱发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政策行为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面临新的环境。面对如此情境,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所谓政府网络公关,是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将网络沟通传播方式引入政府公共关系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收集和传播信息,与公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以争取公众的信任、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目标,塑造与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公关理念与行为。政府网络公关不仅涉及网络信息技术,而且涉及了一种以网络媒介为手段的崭新政府治理模式,其实质为政府与公众之间借助网络媒介进行双向互动与沟通,建立一种互利互信的理想公共关系状态。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始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后开始“三网一库”工程建设,即大力推进政府办公业务网、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政府机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化办公,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网络公关得以快速发展。自2011年起,各级政府机关和部门又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将其作为获取社情民意、公开政务信息、推行网络问政、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平台。近几年,以政务APP为代表的移动客户端快速成长起来,与政务微博一起成为政府网络公关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沟通媒介,其巨大的媒介优势和信息沟通效果,使政府网络公关展现出新的形态、新的活力。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如今正朝着一个以公众为中心、政府网络公关媒介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迈进。但是,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是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公众,所涉及的事务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又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信息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网络公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借助新兴网络媒介的优势,利用有效的公关手段,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网络公关策略,使其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政府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以职能为主线分析我国政府网络公关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能够全面、清晰地了解当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实际状况,帮助我们探寻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策略。政府网络公关具有政府形象塑造、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传播和信息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政府网络公关的首要职能是政府形象塑造,其能够借助多元化网络公关媒介的优势,帮助政府树立沟通型、互动型、创新型等良好的政府形象。不过,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不断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与素质,强化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应用,从而使政府网络公关的政府形象塑造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其次,公共危机治理是当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政府网络公关的重要职能。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修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危机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政府网络公关意识和专门网络公关部门的欠缺,政府与公众间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通过强化政府的网络危机意识、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完善政府网络公关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效能。再次,政府网络公关重新定义了公共政策的传播模式,畅通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政策传播优化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公共政策传播的封闭性、公共政策传播反馈渠道受阻,以及公共政策传播的舆论场分离,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的实现。为此,应借助政府网络公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创新公共政策传播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优化。最后,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让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让政府信息服务的效能大幅提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在线信息服务能力不足、公众对信息服务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服务不平衡以及政府与公众沟通不深入等问题。为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通过整合政府信息资源、提升政府信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升级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来让尽可能多的公众享受到优质的政府信息服务。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明确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政府网络公关也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双向-主动-引导”是未来的发现方向,其既强调了政府网络公关在主客体间信息沟通的互动性,又能明确公关态度上的主动性,还体现了公关手段上的引导性,是未来政府网络公关模式的理想状态。
陶天慧[8](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以天津大爆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广泛化、圈层化、快速化的特点,这也使得政府部门对于信息传播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科学应对公共危机,并更好的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危机应对,成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政府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触及到这些方面的问题,以我国天津大爆炸为案例,结合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优化策略。本文特点在于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了公共危机事件以其突发性、危害性和高度的社会关注性而成为信息传播的焦点,政府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如何面对公共危机突发情况以及社会大众的压力,尽可能挽回损失,稳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赢得社会公众的正面评价。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新媒体承担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而新媒体信息快速、大范围的传播也使得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时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纵观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应该始终位于主导的位置,对公共危机的反应是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这是对政府管理能力和自身形象的检验。公共危机对政府的形象建设具有两面性,政府如何正确应对公共危机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努力化解危机,消除负面影响并及时对受损的形象进行修复,是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
李茜诺[9](2019)在《新媒体背景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标志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进入新的阶段,政府对于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危机管理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该文基于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发展需要,研究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演变路径,提出符合新媒体传播特征的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新模式。作者选取1994年至2017年内发生的61件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总结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主要特征,提出将政府危机传播管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期(1994年至2002年)、发展期(2003年至2014年)及瓶颈期(2015年至2017年),并将现有危机传播管理模式中存在困境的模式归纳为“单向应对型”与“单一管控型”。在分析产生困境的原因与吸收已有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作者以管理基本职能为依托,遵循PDCA循环管理原则,提出构建“循环控制型”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该模式涵盖了从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持续期至危机解决期政府处理危机传播问题的全过程,并在组织、技术与资金层面提出保障模式运行的具体措施。
杨晟[10](2017)在《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949-1976)》文中认为外国尤其是西方世界,在国际传播中占有明显的传媒优势,这使得西方在国际政治风云中占据主动,左右着公共外交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人在中国大陆拍摄了一系列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对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展示和评价,对中国形象进行了表述,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渠道,是外国人建构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间段外国人来华拍摄的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西方话语空间下的中国形象建构问题,分析隐含在其中的话语权力问题,以及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影像对话实践。本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建国以来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外国在华拍摄的纪实影像作了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段即建国初期(1949-195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文革期间(1966-1976年)来把握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的大致情况,及其生产机制。第二部分,分析探讨了这些外国纪录片的中国形象的呈现方式。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呈现主要是从符号体系、叙事体系以及中国形象形态三个方面来体现的。第三部分,分析外国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主要是运用授权话语和他者化的话语建构方式,意识形态化和乌托邦化两种他者化的话语形式纠结在一起,中国永远是作为他者出现在他们的话语体系当中。外国纪录片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就是一种话语权力关系运作的结果。第四部分,指出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建国以来至文革结束,外国纪录片在建构中国形象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借鉴之处。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等原因,导致了在那个时段里外国人来华拍摄的纪录片相当少,这些为数不多的纪录片的拍摄一般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或由中国官方邀请。他们在纪录片中是以他者化的话语方式建构中国形象,大都是乌托邦化、正面的形象塑造中国,当然也有不少意识形态化的、负面的形象建构。而这正是中国官方话语与西方话语相互争夺话语权力的结果。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从纪录片的视角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国形象问题,而且是截取了特殊年代(毛泽东时代)的外国在华拍摄的纪录片来探讨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
二、2003年:中国新政府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中国新政府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以来英国主流媒体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以《泰晤士报》涉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英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
(一)以某一时段内某一家或多家媒体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 |
(二)从某一视角切入进行研究 |
(三)基于具体案例进行的研究 |
二、外国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 |
(一) 外媒非典报道研究 |
(二) 外媒新冠肺炎报道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理论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一) 内容分析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文本分析法 |
四、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 报道时间段的选定 |
1. 非典相关涉华报道的时间段选定 |
2. 新冠相关涉华报道的时间段选定 |
(三) 报道样本的获取 |
五、类目建构 |
(一) 高层次框架 |
1. 文章篇幅 |
2. 报道框架 |
(二) 中层次框架 |
1. 消息来源 |
2. 态度倾向 |
(三) 低层次框架 |
1. 高频关键词 |
2. 新闻标题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一、《泰晤士报》涉华非典报道和新冠肺炎报道分析 |
(一) 涉华报道总体概况 |
1. 涉华非典报道量分布特点 |
2. 涉华新冠肺炎报道量分布特点 |
3. 小结 |
(二) 涉华报道框架分析 |
1. 高层次框架——宏观的议题建构 |
2. 中层次框架——内容与态度建构 |
3. 低层次框架——文本意义建构 |
(三) 《泰晤士报》涉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1. 《泰晤士报》非典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2. 《泰晤士报》新冠肺炎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一) 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二) 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变化的原因 |
1. 媒体格局的变化 |
2. 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性和波及范围 |
3. 全球化的推进 |
4.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
二、改善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国际舆论的应对建议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2)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世纪前后辽宁形象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新中国老工业基地形象的确立 |
第二节 曲折中巩固辽宁老工业基地奋斗形象 |
第三节 新时代长子形象的精准画像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辽宁日报》对“辽”报道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涉辽”报道分析 |
一、样本说明与内容概述 |
二、《人民日报》“涉辽”报道整体分析 |
第二节 《辽宁日报》对“辽”报道分析 |
一、样本说明与内容概述 |
二、《辽宁日报》对辽宁报道的整体分析 |
第三节 两报对“辽”报道的对比分析 |
一、两报对“辽”报道框架选取契合 |
二、两报对“辽”报道的差异化价值定位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 |
一、坚守老工业初心,政府廉洁清正的政治形象 |
二、新形式新政策依托,改革与发展齐头并进的经济形象 |
三、民生政策惠及,社会秩序与风貌向好的民生形象 |
四、文化产业健全发展,东北精神薪火相传的文化形象 |
五、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生态形象 |
第二节 《辽宁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 |
一、践行与弘扬新时代“长子”担当的政治形象 |
二、各行各业创新发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经济形象 |
三、物质生活有保障,民众情感认同增强的民生形象 |
四、弘扬红色精神,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文化形象 |
五、投身生态治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生态形象 |
第四章 关于两报报道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思考及对策 |
第一节 两报报道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思考 |
一、媒体议程设置固化,受众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
二、新闻报道倾向失衡,“旧”内容缺乏“新”创新 |
第二节 辽宁媒介形象多维建构新路径 |
一、合理设置议程,打造“专属”文化品牌 |
二、平衡报道倾向,适度增加批评性报道 |
三、探索全媒体融合,多媒体联动合力展现辽宁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媒体与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的内涵 |
2.1.1 新媒体的概念 |
2.1.2 新媒体环境及特征 |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内涵 |
2.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内涵 |
2.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 |
2.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意义 |
2.3 新媒体在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
2.3.1 有利于信息收集和公共平台的构建 |
2.3.2 有助于政府在应急管理中与公众互动 |
2.3.3 有利于强化舆论监督 |
2.3.4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
2.4 应急管理相关理论依据 |
2.4.1 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 |
2.4.2 风险社会理论 |
2.4.3 议程设置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问题 |
3.1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 |
3.1.1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机制概况 |
3.1.2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发布概况 |
3.1.3 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及专业人才及概况 |
3.2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监测预警不及时 |
3.2.2 “把关人”作用弱化 |
3.2.3 舆论引导能力减弱 |
3.2.4 公众应急素养不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新媒体环境下的监测预警机制方面的原因 |
4.1.1 政府内部配合效率不高 |
4.1.2 应急管理响应体系不完善 |
4.2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原因 |
4.2.1 有用信息检索困难 |
4.2.2 深度信息缺乏有效传递 |
4.3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舆论引导方面的原因 |
4.3.1 “全民围观”使“微议程”凸显 |
4.3.2 “网络水军”影响议程设置 |
4.3.3 舆论场分化阻碍舆论引导效果 |
4.4 新媒体环境下的应急管理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 |
4.4.1 公众应急素养薄弱 |
4.4.2 新媒体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不强 |
4.4.3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较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路径探索 |
5.1 完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预警机制 |
5.1.1 树立危机防范意识 |
5.1.2 加快转变政府应急管理职能 |
5.1.3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
5.2 加强信息建设管理 |
5.2.1 提高信息敏感性 |
5.2.2 及时公开信息 |
5.2.3 重塑主流媒体信息引导的公信和权威 |
5.2.4 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无缝链接 |
5.3 加强舆论引导促进危机转化 |
5.3.1 利用新媒体及时有效的进行“议程设置” |
5.3.2 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
5.3.3 整合事实引导与价值引导打通两个“舆论场” |
5.4 加快推动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建设 |
5.4.1 提高公众应急文化素养 |
5.4.2 加强新媒体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 |
5.4.3 建立健全应急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政府形象塑造中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政府形象 |
二、新媒体与政务微博 |
三、政务微博运营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媒介功能理论 |
二、政府形象塑造理论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概况 |
一、我国政务微博发展历程 |
二、我国政务微博运营的成绩 |
第二节 政务微博运营管理失效的案例 |
一、事件经过 |
二、政府在事件演化中对政务微博的运营管理 |
三、原因分析 |
四、总结 |
第三节 政务微博运营管理成功的案例 |
一、“江宁公安在线” |
二、“江宁模式”对政府形象的塑造 |
三、“江宁公安在线”的成功经验 |
第四节 案例比较 |
一、政府对政务微博的重视程度不同 |
二、政务微博的功能实践效果不同 |
三、政务微博的运营绩效不同 |
第三章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政务微博的运营主体、空间和内容分布失衡 |
二、政务微博的运营质量需要优化 |
第二节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失灵的原因 |
一、运营理念滞后 |
二、运营队伍专业能力不高 |
三、运营制度不健全 |
四、运营手段滞后 |
第四章 政府形象传播中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重塑运营理念 |
一、强化责任导向的运营理念 |
二、从以功能为核心的理念出发明确政务微博定位 |
三、强化学习理念以增强对政务微博运营规律的把握 |
第二节 优化运营主体 |
一、加强政务微博的运营队伍建设 |
二、积极培养“意见领袖”代表政府部门有力发声 |
三、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不断提高网民群体的素质 |
第三节 完善运营制度 |
一、健全信息发布制度 |
二、健全信息监管制度 |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第四节 创新运营手段 |
一、丰富政务微博内容的呈现形式 |
二、强化政务微博的交互性 |
三、不断提升政务微博的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基层法治离我们有多远? |
二、基层治理的法治悖论 |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限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基层政府的职能与职权 |
一、基层政府职能与职权的规范分析 |
二、基层政府职权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现状分析 |
一、基层政府失灵与政府权力异化 |
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异化之根源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塑造 |
一、基层政府治理的理念误区与极端倾向 |
二、合法性: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底线 |
三、有效性: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价值重塑 |
四、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三维架构 |
第三章 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配置失衡及其解决路径 |
一、问题意识:纵向权力配置失衡 |
二、制度性根源:法定职权与管理的错位 |
三、关于基层乡镇政府地位的理论主张 |
第二节 强镇扩权:基层政府赋权改革探索与反思 |
一、改革历程与实践样本 |
二、行政性分权:强镇扩权改革的路径反思 |
第三节 基层政府赋权的法治化路径 |
一、确立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明确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目标: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 |
三、健全基层政府权力配置的法治保障 |
第四章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实践图景——以上海群租治理为例 |
一、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现实——群租治理的真实场景 |
二、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依据——群租治理的政策推进 |
三、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群租治理中的街镇角色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现实特征 |
一、基层政府权力的“运动式运行”困境 |
二、基层政府权力的“压力型运行”困境 |
三、基层政府权力的“失调型运行”困境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建构 |
一、基层政府权力行使的法治框架 |
二、基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法治化 |
三、基层政府行政决策的法治化 |
四、基层政府行政执法的法治化 |
第五章 基层政府权力监督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表象与根源 |
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硬腐败与软腐败 |
二、基层政府权力廉政监督与效能监督的统一 |
第二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廉洁性监督 |
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
二、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腐败的根源分析 |
三、价值导向:从事后惩戒转向事前预防 |
四、基层政府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构建 |
第三节 基层政府权力效能监督的法治化 |
一、基层政府效能监督的实证分析:以2019年D区街镇考核为例 |
二、基层政府效能监督的法治困境 |
三、基层政府效能监督法治化的改进路径 |
第六章 余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未来展望 |
第一节 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法治虚无主义批判 |
一、基层治理中法治虚无主义的新变异 |
二、基层法治虚无主义的形态与后果 |
第二节 警惕基层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法治浪漫主义 |
一、法治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 |
二、法治浪漫主义的迷惑性与危害性 |
第三节 坚持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法治现实主义 |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背景 |
二、秉持法治现实主义的渐进改革立场 |
三、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的渐进实现路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兼怀人生四十 |
(7)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政府网络公关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内涵解析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涵义 |
二、政府网络公关的基本要素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特征 |
四、政府网络公关的比较性优势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形式 |
一、政府门户网站的综合公关 |
二、电子邮件的针对性公关 |
三、政府网络论坛的引导公关 |
四、“两微一端”的“微时代”实时公关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的主要职能 |
一、政府形象塑造 |
二、公共危机治理 |
三、公共政策传播 |
四、政府信息服务 |
第四节 政府网络公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再造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分众传播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兴起的背景 |
一、信息社会的来临 |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临的机遇 |
一、政府网络公关基础夯实 |
二、政府网络公关动力增强 |
三、政府网络公关能力提升 |
四、发达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
第三节 信息社会我国政府网络公关面对的挑战 |
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难度加大 |
二、信息传播速度提升,致使政府网络公关的反应时间减少 |
三、传受角色模糊,致使政府网络公关针对性不足 |
四、把关人角色弱化,致使政府网络公关信息传播失真 |
第四节 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网络公关之萌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立 |
二、政府网络公关之成长:“三网一库”工程”的建设 |
三、政府网络公关之强化:“政务微博”的实时互动 |
四、政府网络公关之新形态:新兴媒介的开发应用 |
第三章 政府形象塑造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
一、政府形象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
三、信息社会政府形象塑造的新导向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实效 |
一、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
二、政府网络公关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困境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
一、提升政府自身素质与能力,夯实政府形象塑造的基础 |
二、增进与公众的信息沟通,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塑造环境 |
三、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与应用,完善政府形象塑造机制 |
第四章 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信息社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新趋势 |
一、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 |
二、要求信息沟通公开透明 |
三、要求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四、要求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于公共危机治理的突出作用 |
一、沟通信息与引导舆论,塑造应对公共危机的良好环境 |
二、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 |
三、修复与优化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能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应用于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
一、政府网络公关的意识狭隘、能力欠缺 |
二、缺少专门的政府网络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 |
三、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沟通不畅 |
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制约政府网络公关 |
第四节 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网络公关的完善 |
一、提升政府的网络公关能力 |
二、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
三、优化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
第五章 公共政策传播优化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 |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传播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公共政策传播的新态势 |
三、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机理 |
一、两者的建构理论相同 |
二、两者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性能相同 |
三、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
第三节 政府网络公关促进公共政策传播优化的策略 |
一、以“共治共享”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思维 |
二、以人性化为原则,创新政策传播内容 |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 |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政策传播媒介与手段 |
第六章 政府信息服务与政府网络公关 |
第一节 我国政府信息服务的现状 |
一、政府信息与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 |
二、信息社会政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
三、目前我国政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政府信息服务问题的成因 |
第二节 政府网络公关对完善政府信息服务的正向效应 |
一、实现政府信息服务的价值目标 |
二、创新政府信息服务的实现方式 |
三、提升政府信息服务的整体效能 |
第三节 基于政府网络公关考量的政府信息服务完善对策 |
一、发挥政府网络公关主体的作用 |
二、完善政府信息服务制度 |
三、创新政府信息服务模式 |
四、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
结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发展趋势 |
一、变单向为双向:强化政府与公众的网络互动 |
二、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政府网络公关的主动性 |
三、变牵制为引导:强化对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以天津大爆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及所遇到的困难 |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理论 |
二、沉默螺旋理论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 |
一、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基本树立 |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初具规模 |
三、公共危机管理机制逐步较为完善 |
四、利用新媒体处理公共危机时政府动员能力较强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应对公共危机各阶段角色分析 |
一、危机潜伏阶段的事件预警者 |
二、危机爆发阶段的信息公布者 |
三、危机持续阶段的舆情指引者 |
四、危机消退阶段的社会处理者 |
第三节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利用新媒体的意识不强 |
二、新媒体的相关立法不足 |
三、问责机制不健全 |
第四节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所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公共危机的管理意识不足 |
二、对于新媒体的作用认识不够 |
三、不能有效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与论引导 |
四、较少专门的政府机构和人员应对新媒体 |
五、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处理天津大爆炸事故分析 |
第一节 天津大爆炸事故过程回顾 |
一、天津大爆炸事故发生前 |
二、天津大爆炸事故发生过程回顾 |
三、天津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政府的反应 |
四、新媒体对天津大爆炸公共危机事故的效应 |
第二节 天津大爆炸公共危机事故中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对新媒体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
二、对新媒体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谣言滋生和蔓延 |
三、对网络舆论反应不及时引起社会公众的不安 |
四、新媒体环境下缺乏专业机构人才 |
五、新媒体环境下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国外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经验以及启示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国外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有益经验 |
一、新媒体环境下美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特点 |
二、新媒体环境下日本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特点 |
第二节 国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
二、善于利用新媒体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
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策略 |
第一节 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科学合理的利用新媒体 |
一、通过新媒体工具及时发布可能出现的危机信息 |
二、建立网络准入制度从而提高政府危机控制力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调整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策略 |
一、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规范以提升新媒体话语权 |
二、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准确的新媒体信息引导 |
三、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必须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导力量 |
四、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以引导舆论 |
第三节 构建适应新媒体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
一、政府需要及时公开发布权威信息 |
二、提高政府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和检测能力 |
三、注重培育专业高素质公共危机处理人才 |
四、积极拓宽各级政府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渠道 |
五、提升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快速反应能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媒体背景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新媒体概述 |
1.2.2 危机的概述 |
1.2.3 突发性公共事件概述 |
1.2.4 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
1.2.5 危机传播研究综述 |
1.2.6 危机传播管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环境演变 |
2.1 政府管理主体描述 |
2.2 新媒体背景下危机传播的新特征 |
2.3 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的逻辑演变 |
2.3.1 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主要特征 |
2.3.2 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发展三阶段 |
2.4 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发展趋势 |
3 新媒体背景下现有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中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3.1 单向应对型模式 |
3.1.1 模式分析 |
3.1.2 困境:沟通失衡,官方自媒体无实效 |
3.2 单一管控型模式 |
3.2.1 模式分析 |
3.2.2 困境:单节点化,系统化管理不到位 |
3.3 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现有模式面临困境的成因 |
3.3.1 风险社会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 |
3.3.2 “个案式管理”难形成系统化运行 |
3.3.3 单向沟通难处理多元意见竞争 |
3.3.4 信任危机亟待模式的转型升级 |
4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新模式构建 |
4.1 新模式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4.2 新模式构建的思路 |
4.2.1 以现有管理经验为借鉴 |
4.2.2 以管理基本职能为依托 |
4.2.3 遵循PDCA循环管理原则 |
4.3 构建循环控制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 |
4.3.1 危机潜伏期 |
4.3.2 危机爆发期 |
4.3.3 危机持续期 |
4.3.4 危机解决期 |
5 循环控制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模式运行保障措施 |
5.1 组织层面 |
5.2 技术层面 |
5.3 资金层面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外国人拍摄的涉华纪录片研究 |
二、关于外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内涵梳理 |
一、形象 |
二、国家形象与中国形象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外国纪实影像纪录的历史梳理与生产机制 |
第一节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外国人在华拍摄的纪录片概况 |
一、建国初期(1949-1956年)外国人在华拍摄的纪实影像 |
二、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年)外国人在华拍摄的纪录电影 |
三、文革期间(1966-1976年)外国人在华拍摄的中国纪录片 |
第二节 外国人在华拍摄的纪实影像生产机制 |
一、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的生产方式 |
二、外国在华拍摄的纪录片类型分析 第三章 影像、形象及意义表征:外国纪录片中国形象呈现方式 |
第一节 外国纪录片中国形象呈现的符号体系 |
一、表征形象:纪录片作为一种符号化影像表征系统 |
二、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外国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符号表征 |
第二节 外国纪录片中国形象呈现的叙事体系 |
一、真实叙事理念分析 |
二、叙事的过程理念分析 |
三、文化叙事理念分析 |
第三节 外国影像记录下的中国形象呈现 |
一、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政治形象呈现 |
二、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呈现 |
三、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呈现 |
四、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国民形象呈现 第四章 授权化和他者化:外国纪录片中国形象的两种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影像表征与权力生产 |
一、话语与权力运作 |
二、纪录片作为一种话语实践 |
第二节 授权话语影像建构 |
一、新中国主流话语与对外传播策略 |
二、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的授权话语建构 |
第三节 他者化话语影像建构 |
一、他者化的理论框架 |
二、意识形态化和乌托邦化:中国形象的他者化呈现 |
三、行旅体验和他者观看:他者化的话语权力运作 第五章 跨文化传播的影像对话 |
第一节 文化与中国形象建构 |
一、文化与文化差异 |
二、文化差异因素对外国纪录片的中国形象建构之影响 |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与纪录片 |
一、跨文化传播及其地位 |
二、跨文化:纪录片的传播属性 |
三、纪录片跨文化传播能有效改善国家形象 |
第三节 外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经验 |
一、人本主义的创作风格 |
二、求真求实的创作理念 |
三、多视角多维度的表征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2003年:中国新政府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以来英国主流媒体视域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以《泰晤士报》涉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为例[D]. 井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D]. 刘佳美.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电视政论节目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以《这就是中国》为例[D]. 徐子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 朱琳. 燕山大学, 2020(01)
- [5]政府形象塑造中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研究 ——基于案例的比较分析[D]. 王雨.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6]基层政府权力运行法治化问题研究[D]. 翟磊.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信息社会场域中我国政府网络公关的职能研究[D]. 李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以天津大爆炸为例[D]. 陶天慧. 东南大学, 2019(01)
- [9]新媒体背景下政府的危机传播管理优化研究[D]. 李茜诺.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外国人在华拍摄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1949-1976)[D]. 杨晟. 暨南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