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液限粘土的承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房志会[1](2020)在《吉林省松原地区砂土液化判别研究及地基液化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搜集整理松原地区的地质勘探资料、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松原地区土样的土性条件,选取10个液化影响指标,利用灰关联度理论分析找出对松原地区砂土液化影响相关性较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指标的液化等级定量判别模型并对地基地震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松原地区地基抗液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收集整理松原地区的地质勘探资料和历史地震资料,概述松原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近5年来地震频发,液化灾害严重。2.对取自松原市前郭县的土样进行室内基本物理力学试验如筛分实验法、烘干法、环刀法等,研究土样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松原地区的砂土多为饱和土,且密度较小,结构松散,比较利于液化。3﹑介绍灰关联度的分析原理。利用灰关联度法评价选取的10个研究区的砂土液化的影响指标,评价结果作为建立砂土震动液化模型的依据。4.介绍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综合选取地震加速度、地下水位埋深、粘粒含量、平均粒径、不均匀系数、液化层厚度及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地震烈度这9个指标作为砂土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砂土震动液化模型进行吉林松原地震区砂土液化判别,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最后评价准确率高达96.875%。5.选取液化等级较高的土样,基于Geostudio软件建立地基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松原地区砂土地基进行地震液化变形分析,模拟结果表明,25号土样比14号土样液化程度更高,这与BP神经网络的判别结果一致。
张志辉[2](2020)在《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多数水闸工程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致使目前很多水闸出现了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水闸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水闸工程主要存在的几种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水闸工程健康诊断的方法以及建筑物维修加固方案的优化等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研究了水闸工程的病害和有限元法在健康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了水闸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重点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碳化、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冻融破坏这几种病害,研究了它们发生的原因、机理和影响因素;由于在健康诊断中,传统的解析法难以解决非线性的和具有复杂荷载、边界条件的岩土体本构关系等问题,因此研究了有限元相关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应用在水闸的健康诊断中。(2)主要对水闸健康诊断因子的重要性作了研究。根据目前水闸健康诊断的相关规范,建立了水闸健康诊断的指标体系,研究了健康诊断指标量化的方法;利用改进群组G1法、基尼系数法和独立信息数据波动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利用基于最小偏差的权重融合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值。(3)主要研究了水闸工程的健康诊断模型以及对诊断模型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多元联系数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在得出诊断结果后,利用基于“最大值准则”的决策悖论来对诊断结果进行后评价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4)开发了一款能对水闸工程进行健康诊断的软件。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Visual Basic语言作为软件开发语言,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了指标量化、权重计算、水闸工程健康诊断等功能,为水闸诊断提供了一个具有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运行快速等特点的计算工具。(5)主要研究了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模型和建筑物维修加固措施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了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Markov模型,针对过去水工建筑物在加固维修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鉴于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工建筑物观测资料少的现状,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化,研究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方法。
解全一[3](2019)在《平原水库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机理及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平原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平原水库,为缺水地区提供生活和灌溉用水。由于均质土坝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和工作可靠等特点,成为平原水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挡水建筑。均质土坝作为平原水库的挡水建筑物,与穿坝涵管相互结合以完成水库枢纽工程调控蓄水的功能。一旦渗流进入坝体与涵管接触部位易发生接触冲刷,导致水量损失、坝坡下游浸水甚至滑坡溃坝,同时具有危害巨大和破坏突然的特点。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的本质是土-结构接触面的渗流破坏。因此,本文首先开展了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过程中的变形条件、水力条件和应力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和模型试验尺度的离散元分析,研究了接触冲刷破坏的形态、范围和过程,揭示了其破坏机理;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结合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研究了平原水库供水洞渗流安全监测技术。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设计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装置,开展了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研究了破坏过程中接触面变形、渗流流速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接触面渗流破坏的“渗流稳定阶段”、“渗流过渡阶段”和“渗流破坏阶段”的三段式破坏形式,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接触面渗流破坏的影响程度;(2)开展了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结合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结果,获得了“渗流稳定阶段”和“渗流过渡阶段”接触面剪应力的变化规律;(3)结合室内渗流破坏试验和直剪试验,建立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渗流破坏阶段”接触面变形及应力变化规律,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机理;(4)依托南水北调东线大屯水库,配制了适用于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的流固耦合相似材料并开展了模型试验,获得了接触冲刷破坏条件、范围和过程,揭示了截渗环结构的作用机理;(5)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建立了室内模型试验尺度的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接触冲刷破坏形态,通过极限平衡法,提出了计算坝-涵接触面剪应力的计算公式;(6)在分析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过程的基础上,开展分布式光纤测温试验和光纤的热流耦合数值计算,获得了光纤导热系数、加热功率及流速对光纤纤芯温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用于平原水库的渗流安全监测方法。
曾锦秀[4](2019)在《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简称微型桩组合结构)是指数根微型桩在顶部用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固定连接的组合式抗滑结构,具有结构轻型、施工快捷、施工人员安全性高、低碳环保、经济性好等突出优点,适合于中小推力滑坡或边坡工程治理,尤其适于边(滑)坡的快速应急抢险工程。然而,此类结构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完善,工程实践中亟待解决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滑坡机制及计算理论研究(51278430)》,针对工程实践中两种典型边坡,即均质土坡与基岩-覆盖层式边坡,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三维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等多种手段,对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机制、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加固边坡稳定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揭示了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机理。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主要通过复合加筋、桩体抗弯和抗剪、桩体抗拔与抗压、顶板组合作用等4种作用机制对边(滑)坡实施加固。特别地,其中可能存在着在滑面附近桩体中产生塑性铰使其由受剪转化为受拉的增强抗滑性的作用特征,以及刚性顶板在桩顶有效协调与控制微型单桩的变形与受力,使得各微型单桩连成一体,整体协同抗滑,从而使组合结构能够发挥“群桩大于各单桩之和”的力学性能。(2)建立了加固均质土坡的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作用于组合结构上的净推力大小,然后分别利用平面刚架理论与弹性地基梁理论(“m”法)对组合结构的受荷段与嵌固段分别建立分析模型,利用受荷段与嵌固段在滑面处的力与位移连续条件对全桩内力与变形进行解析。推导出了相应的微型桩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加固基岩-覆盖层式边坡的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3)得到了滑面弱化抗剪强度对微型桩组合结构受力的影响特征。弱化强度对滑面形态、桩体所受净推力均具有较大影响;弱化强度对桩身内力的分布形状无明显影响,但对其量值影响较大;相比于均质土坡,弱化强度对基岩-覆盖层式边坡中组合结构所受推力的影响更大;在弱化强度降低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基岩-覆盖层式边坡中的组合结构内力平均变化幅度大于均质土坡。(4)确定了微型桩组合结构主要参数对其内力影响特征。组合结构内力随着单桩刚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随桩体倾角、组合桩数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根据桩身内力较小且各排桩受力较为接近的原则,得出均质土坡的合理组合结构型式为:排间距5d、列间距3d;微型桩螺纹钢直径为28mm~32mm;嵌固比为0.44或0.53;基岩-覆盖层式边坡的合理组合结构型式为:排间距5d、列间距4d;微型桩螺纹钢直径为28mm;嵌固比为0.50或0.58。两类边坡的合理桩体倾角20°~25°、组合桩数为9(3排×3列)。(5)提出了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快速收敛优化算法。采用二分法搜索边坡临界失稳时的剪切强度折减系数(稳定系数),使每次强度折减计算的最多时步缩减为传统强度折减法的50%;且以不平衡比率小于1.0×10-5作为每次折减计算的终止条件之一,从而大幅减少计算所用机时。(6)给出了基于双滑面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采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考虑桩土之间协调作用模式,计算组合结构后侧坡体推力与前侧抗力,建立二者差值(推力-抗力)与稳定系数、滑面深度的函数关系,再由该差值最大原理确定出加固边坡的最小稳定系数。(7)给出了基于变形能与极值原理的能量法。采用滑带土体的极限变形能除以实际变形能的平方根定义坡体稳定系数,通过Mohr-Coulomb强度准则将该稳定系数转换为滑面上各点抗剪强度与剪应力的表达式,在获得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坡体的自然应力场的条件下,可计算确定加固坡体的稳定系数。(8)指出了这3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优化折减法克服了传统强度折减法求解时间较长、断点无法续算等缺点,但计算效率较低;双滑面极限分析法克服了传统的极限分析上限法假定桩前、后滑面为同一对数螺旋面的缺点,计算效率高,但不能考虑岩土体变形,不适于非均质边坡;能量法可考虑岩土体变形,相对于数值模拟强度折减法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三种方法计算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能量法、双滑面极限分析法、优化折减法。(9)实例分析表明,均质土坡的双滑面极限分析法得到的稳定系数最大,滑面也较深;能量法得到的稳定系数介于优化折减法与双滑面极限分析法之间,但滑面最浅;三种方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偏差不超过6%。前两种方法计算时间比优化折减法减少约90%。对于基岩-覆盖层式边坡,能量法得到的稳定系数比优化折减法约大4%,计算时间约减少95%。本文在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作用机理、组合结构计算分析方法、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金东东[5](2018)在《新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新疆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许多高速修建完成,高速公路早期破坏的问题比较突出。路面病害的发生会影响高速公路运营效益的发挥,频繁的养护工作会增加公路运营成本,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高速公路耐久性,保持路面良好使用性能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新疆高速公路建设历程、以及独特的自然地理、地形、气候状况等因素,选择了典型研究区域——吐乌大高速公路。对典型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交通结构组成及筑路材料、路面结构、路面养护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历年沥青路面检测数据,选择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对研究区域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并对路面病害进行调查,探究病害发展规律及成因。根据研究区域内路基土质类型分布情况,进行土质划分,对比不同土质路基条件下研究区域路面和路基技术状况,探究土质类别与路面使用性能之间的联系。选择研究区域典型路面结构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不同基层材料厚度以及弹性模量情况下,各路面结构层力学响应,并预估道路的疲劳寿命。通过对吐乌大高速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随道路使用年限增长的特征及规律研究,分析可得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疲劳寿命较短。路面结构选择合理可靠,特别是基层厚度的正确选择,可以有效提高了路面结构承载力。这为后续新疆耐久性路面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
张景轩,王冠儒,王瑞民[6](2017)在《胡家庄水库坝址工程地质特征分析》文中指出胡家庄水库坝址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层,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属中等透水层。针对胡家庄水库工程存在的坝基松散层渗漏、渗透变形、不均匀变形、坝基基坑涌水、坝肩绕坝渗漏、黄土湿陷、边坡稳定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处理问题的相应措施和对策。
孙鹏[7](2017)在《张峰水库输水工程末端调蓄水池工程地质评价》文中指出根据张峰水库一干末端调蓄水池的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对该区地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该调蓄池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处理建议。
刘德斌,张吉良,李兴华[8](2017)在《苏洼龙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及利用》文中研究表明苏洼龙坝址所在河段河床覆盖层深厚,结构层次复杂,性状不一,各地层物理性及力学性指标各异,在坝基渗漏及渗透稳定破坏、地震液化、不均匀沉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了查清其主要地层岩性、分布规律、物理力学性质,合理利用覆盖层建坝,为工程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依据及基础处理方案,改进勘探方法、取样试验方法,综合分析现场及室内试验成果,对各地层物理力学性质做出综合评价,为坝型及持力层的选择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王彦[9](2017)在《高速公路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含砂低液限粘土分布广泛,成分和性质特殊。在修筑高速公路时,废弃的含砂低液限粘土的处理及填土的来源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若处理不当,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增加了施工成本。本文依托福建省莆永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程,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通过试验及ABAQUS模拟,旨在考虑不同因素影响下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从而提出优化的路基结构形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室内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了莆永高速公路沿线含砂低液限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级配、液塑限、击实特性、CBR、抗剪强度、回弹模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含砂低液限粘土的水稳定性极差,在莆永高速公路沿线降雨丰富、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含砂低液限粘土填筑的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特性堪忧。(2)研究了石灰、水泥改良后含砂低液限粘土的CBR、回弹模量等,提出了莆永高速公路沿线含砂低液限粘土采用石灰、水泥改良时的合理掺入剂量。(3)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交通荷载作用下,不同路基高度、不同下路堤改良层厚度时路基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底容许弯拉应力为控制条件,提出了含砂低液限粘土填筑路基时下路堤的合理改良厚度。(4)利用ABAQUS软件,研究了地下水毛细作用及降雨入渗作用对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的稳定性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毛细作用对于高度低于17.5m的路基有不利影响。边坡降雨入渗对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的差异沉降量影响不明显,但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受到路基边坡雨水渗入的影响,沿着入渗区和干燥区的分界面出现滑移面,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降低。(5)利用ABAQUS软件,模拟了采用隔断层、粘土包边等措施处理后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的受力与变形特性,提出了潮湿、多雨地区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的结构形式。
程培峰,王锐,韩春鹏[10](2016)在《大兴安岭人工冻土抗压抗剪强度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冻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是计算多年冻土区冻土地基的极限强度以及计算受外界荷载作用时冻土体稳定性的依据。为研究中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土样在负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质,通过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土样在不同负温、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冻结土体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大;冻结土体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同负温条件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低液限粉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大于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单轴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19%左右时达到最大,低液限粘土单轴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22%左右时达到最大,且其二者的内摩擦角均小于25°。
二、低液限粘土的承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液限粘土的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松原地区砂土液化判别研究及地基液化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砂土液化的研究进展 |
1.2.2 砂土液化的判别 |
1.2.3 地震液化稳定性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松原地区地质构造及地震概况 |
2.1 松原地区地质构造 |
2.2 松原地震概况 |
2.2.1 公元1119年2月前郭地震 |
2.2.2 2006年3月乾安M5.0地震 |
2.2.3 2013年11月前郭M5.8地震 |
2.2.4 2018年5月江宁M5.7地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1 砂土的物质组成 |
3.2 物理力学性质 |
3.2.1 研究区砂土的含水率 |
3.2.2 砂土的密度 |
3.2.3 砂土的其他物理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关联度评价吉林松原地区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 |
4.1 灰关联度法的分析原理 |
4.2 灰关联度法的计算过程 |
4.3 松原地区砂土液化因素关联度分析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砂土震动液化模型 |
5.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 |
5.1.1 模式的顺传播 |
5.1.2 误差的逆传播 |
5.1.3 记忆的训练过程 |
5.1.4 收敛过程 |
5.1.5 BP神经网络方法的优点 |
5.2 砂土液化模型的建立 |
5.2.1 研究区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2 隐含层的选取 |
5.2.3 建立砂土液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基土地震液化稳定性分析 |
6.1 Geostudio软件介绍 |
6.2 地基土地震液化稳定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健康诊断技术的研究 |
1.2.2 生命周期成本理论(LCC)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思路 |
第2章 水闸病害分析及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
2.1 水闸工程病害及成因分析 |
2.1.1 混凝土结构 |
2.1.2 金属结构 |
2.1.3 机电设备 |
2.2 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
2.2.1 有限元法在水闸渗流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
2.2.2 有限元法在加筋挡土墙健康诊断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重要性研究 |
3.1 健康诊断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拟定原则 |
3.1.2 健康诊断体系的构建 |
3.2 健康诊断指标量化 |
3.3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赋权方法研究 |
3.3.1 改进群组G1法 |
3.3.2 基尼系数赋权法 |
3.3.3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 |
3.3.4 权重融合方法 |
3.4 实例分析 |
3.4.1 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改进群组G1法计算权重 |
3.4.3 基尼系数赋权法计算权重 |
3.4.4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权重 |
3.4.5 融合权重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
4.1 物元模型 |
4.2 集对分析 |
4.2.1 基本定义 |
4.2.2 联系数 |
4.2.3 联系势原理 |
4.3 基于四元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
4.3.1 四元联系数 |
4.3.2 联系势 |
4.3.3 基于联系数的水闸健康诊断物元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水闸健康诊断指标分级 |
4.4.2 计算过程 |
4.5 基于“最大值准则”决策悖论的诊断结果后评价 |
4.5.1 基本定义 |
4.5.2 “最大值准则”决策悖论模型求解步骤 |
4.5.3 几种实用聚核权向量组的构造方法 |
4.5.4 实例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开发 |
5.1 诊断系统开发工具及语言选择 |
5.2 Visual Basic 6.0开发程序的主要过程 |
5.3 水闸工程健康诊断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5.3.1 系统总目标 |
5.3.2 系统分析 |
5.4 实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 |
6.1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 |
6.1.1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Markov模型 |
6.1.2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划分 |
6.1.3 转移概率矩阵的计算 |
6.1.4 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状态预测的简化Markov模型 |
6.1.5 实例分析 |
6.2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的加固维修方案优化 |
6.2.1 水工结构维修计划优化内容 |
6.2.2 水工结构生命周期维修加固决策模型和方法 |
6.2.3 实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平原水库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机理及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结构接触面破坏研究现状 |
1.2.2 均质土坝渗流破坏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1.2.3 均质土坝渗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渗流作用下土-结构接触面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仪器及试验材料 |
2.2.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装置 |
2.2.2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监测设备 |
2.2.3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试验材料 |
2.3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试验步骤及试验工况 |
2.3.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试验步骤 |
2.3.2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试验工况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变形影响范围分析 |
2.4.2 土-结构渗流破坏过程分析 |
2.4.3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
2.4.4 接触面糙率影响 |
2.4.5 土质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渗流作用下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 |
3.2.1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设备 |
3.2.2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材料 |
3.2.3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步骤 |
3.2.4 土-结构直剪试验工况 |
3.2.5 接触面直剪试验结果 |
3.3 基于双曲线模型的土-结构接触面切向应力分析 |
3.3.1 接触面模型 |
3.3.2 接触面剪应变分布 |
3.3.3 接触面应力分布 |
3.3.4 接触面切向应力-水力坡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PFC简介 |
4.2.1 PFC理论主要假定 |
4.2.2 PFC接触类型 |
4.2.3 PFC数值计算流程 |
4.3 球-球参数标定 |
4.3.1 室内三轴试验 |
4.3.2 PFC三轴试验 |
4.3.3 室内三轴试验及数值计算结果 |
4.4 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数值计算模型 |
4.4.1 土-结构离散元接触面直剪试样生成 |
4.4.2 土-结构离散元直剪试验伺服加载方法 |
4.4.3 土-结构离散元直剪试验接触模型 |
4.4.4 土-结构直剪数值计算结果 |
4.5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数值计算模型 |
4.5.1 离散元水-土相互作用机理 |
4.5.2 接触面渗透破坏试验离散元计算模型 |
4.6 接触面渗透破坏试验离散元计算结果分析 |
4.6.1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形态 |
4.6.2 土-结构接触面接触面变形及受力时程变化分析 |
4.6.3 接触面切向变形-切向应力变化规律 |
4.6.4 土-结构接触面渗流破坏机理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工程概况 |
5.2.1 依托工程概况 |
5.2.2 大屯水库穿坝涵管设计方案及潜在危险 |
5.3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相似比设计 |
5.3.1 渗流作用机理 |
5.3.2 模型试验相似比 |
5.3.3 边界相似 |
5.4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配合比设计及优选 |
5.4.1 相似材料测量指标及试验方法 |
5.4.2 相似材料配比试验材料 |
5.4.3 相似材料配合比正交试验 |
5.4.4 相似材料配合比单因素试验 |
5.5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设计 |
5.5.1 模型试验装置 |
5.5.2 模型试验监测仪器 |
5.5.3 模型试验步骤及试验工况 |
5.6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6.1 接触冲刷破坏条件试验结果分析 |
5.6.2 接触冲刷破坏渗流参数变化规律 |
5.6.3 接触冲刷破坏变形参数变化规律 |
5.6.4 接触冲刷破坏过程 |
5.6.5 截渗环影响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面应力变化规律研究 |
6.1 概述 |
6.2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型 |
6.2.1 球-球接触参数标定 |
6.2.2 球-墙接触参数标定 |
6.2.3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型生成 |
6.2.4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型荷载施加 |
6.2.5 监测点位 |
6.3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离散元模拟结果 |
6.3.1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
6.3.2 土坝-涵管接触面变形时程变化规律 |
6.3.3 土坝-涵管接触面切向应力时程变化规律 |
6.3.4 土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形态 |
6.4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面剪应力计算公式 |
6.4.1 均质土坝-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模型概化 |
6.4.2 接触面滑弧体力学平衡及力矩平衡 |
6.4.3 公式计算结果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原水库供水洞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
7.1 概述 |
7.2 基于光纤测温技术的接触冲刷破坏监测可行性分析 |
7.2.1 光纤测温原理 |
7.2.2 光纤测温方式 |
7.3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光纤测温模型试验 |
7.3.1 光纤调制解调设备 |
7.3.2 分布式光纤 |
7.3.3 模型试验装置及光纤布置方式 |
7.3.4 试验步骤 |
7.3.5 试验结果 |
7.4 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的热流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7.4.1 数值计算模型 |
7.4.2 数值计算结果 |
7.4.3 供水洞渗流安全监测方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小推力滑坡防治技术 |
1.2.2 微型桩加固技术 |
1.2.3 土体残余强度及其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1.2.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机理 |
2.1 概述 |
2.2 微型桩施工工艺及特征 |
2.3 加固作用机理 |
2.3.1 复合加筋作用 |
2.3.2 抗弯与抗剪作用 |
2.3.3 抗拉压作用 |
2.3.4 顶板组合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组合结构顶板的作用机制 |
3.1 概述 |
3.2 均质土坡 |
3.2.1 桩体倾角为5° |
3.2.2 桩体倾角为10° |
3.2.3 桩体倾角为15° |
3.2.4 顶板作用特征分析 |
3.3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3.3.1 桩体倾角为5° |
3.3.2 桩体倾角为10° |
3.3.3 桩体倾角为15° |
3.3.4 顶板作用特征分析 |
3.4 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质土坡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
4.1 概述 |
4.2 桩后推力的计算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公式推导 |
4.3 组合结构计算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公式推导 |
4.4 计算方法验证 |
4.4.1 计算参数 |
4.4.2 滑坡推力与结构内力 |
4.4.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
4.4.4 结果综合比较 |
4.5 工程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覆式边坡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
5.1 概述 |
5.2 桩后推力与桩前抗力 |
5.2.1 桩后滑坡推力 |
5.2.2 桩前坡体抗力 |
5.3 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 |
5.3.1 模型建立 |
5.3.2 公式推导 |
5.4 计算方法验证 |
5.4.1 计算参数 |
5.4.2 滑坡推力与结构内力 |
5.4.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
5.4.4 结果综合比较 |
5.5 工程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滑面抗剪强度弱化的组合结构受力分析 |
6.1 概述 |
6.2 滑面弱化抗剪强度的取值 |
6.3 微型桩组合结构分析 |
6.4 实例分析 |
6.4.1 均质土坡 |
6.4.2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合理结构型式 |
7.1 概述 |
7.2 均质土坡 |
7.2.1 桩间距 |
7.2.2 桩体倾角 |
7.2.3 单桩刚度 |
7.2.4 组合桩数 |
7.2.5 嵌固深度 |
7.2.6 合理结构型式 |
7.3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7.3.1 桩间距 |
7.3.2 桩体倾角 |
7.3.3 单桩刚度 |
7.3.4 组合桩数 |
7.3.5 嵌固深度 |
7.3.6 合理结构型式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8.1 概述 |
8.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快速收敛优化算法 |
8.2.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8.2.2 快速收敛优化算法 |
8.3 基于双滑面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 |
8.4 基于变形能与极值原理的分析法 |
8.4.1 稳定系数的定义 |
8.4.2 临界滑面的确定 |
8.5 三种方法优缺点分析 |
8.6 工程实例分析 |
8.6.1 均质土坡 |
8.6.2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新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疆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新疆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
2.2 新疆公路自然条件特征 |
2.3 研究区域概况 |
2.3.1 研究区域选取 |
2.3.2 地形、地质条件 |
2.3.3 气候条件 |
2.3.4 交通量 |
2.3.5 路面结构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域路面使用性能调查与分析 |
3.1 路面使用性能概述 |
3.2 路面技术状况调查内容 |
3.2.1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3.2.2 路面破损状况 |
3.2.3 路面行驶质量 |
3.2.4 路面结构承载力 |
3.2.5 路面抗滑性能 |
3.2.6 路面车辙状况 |
3.3 路面病害调查与分析 |
3.3.1 病害成因分析 |
3.3.2 病害类型调查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不同土质条件对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分析 |
4.1 新疆公路土质分布概况 |
4.2 研究区域路基土质分布类型与土质参数 |
4.2.1 路基土质分布类型 |
4.2.2 路基土质参数 |
4.2.3 路基相同土质类型划分 |
4.3 研究区域不同土质条件下路面使用性能对比 |
4.3.1 路基技术状况 |
4.3.2 路面技术状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
5.1 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 |
5.1.1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 |
5.1.2 路面结构参数的选定 |
5.1.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1.4 车辆荷载轮压的确定 |
5.2 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
5.2.1 路面弯沉 |
5.2.2 水平应力 |
5.2.3 竖向应力 |
5.2.4 剪切应力 |
5.3 路面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适应性分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胡家庄水库坝址工程地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
2 坝址工程地质评价 |
2.1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
2.2 建基面选择及地基承载力 |
2.3 坝基覆盖层渗漏及渗透变形 |
2.3.1 坝基 (QL) 含砾低液限粉 (粘) 土层渗漏 |
2.3.2 基渗透稳定性 |
2.4 不均匀变形问题 |
2.5 基坑涌水及边坡稳定 |
2.6 左右坝肩渗漏问题 |
2.7 坝肩黄土湿陷性问题 |
2.8 坝肩边坡稳定问题 |
3 结论 |
(7)张峰水库输水工程末端调蓄水池工程地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地质条件简述 |
3 调蓄池蓄水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
4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
4.1 东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
4.2 西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
4.3 南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
4.4 北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 |
5 建议 |
(8)苏洼龙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及取样试验方法 |
2 河床覆盖层结构特征 |
3 河床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 |
3.1 覆盖层的颗粒组成 |
3.2 覆盖层各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
3.2.1 各土层的物理性质 |
3.2.2 各土层力学特性 |
4 河床覆盖层工程地质评价 |
4.1 粗粒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
4.2 细粒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
4.3 低液限粘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
5 坝基持力层选择 |
(9)高速公路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砂低液限粘土工程特性的研究 |
1.2.2 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的水稳定性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含砂低液限粘土的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素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2.2.1 级配 |
2.2.2 液塑限 |
2.2.3 击实特性 |
2.3 击实土的CBR |
2.3.1 素土CBR |
2.3.2 改良土CBR |
2.4 抗剪强度 |
2.4.1 土体不浸水抗剪特性 |
2.4.2 土体浸水抗剪特性 |
2.4.3 水对土体抗剪特性影响 |
2.5 改良土回弹模量 |
2.6 小结 |
3 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结构设计 |
3.1 路基变形理论 |
3.1.1 屈服准则 |
3.1.2 破坏准则 |
3.2 交通量计算 |
3.3 交通荷载计算 |
3.4 基于ABAQUS的数值模拟 |
3.4.1 本构模型 |
3.4.2 基本假设 |
3.4.3 模型参数 |
3.4.4 路面结构容许差异沉降量计算 |
3.4.5 路基结构计算 |
3.5 小结 |
4 水对路基结构的影响及处治措施 |
4.1 基本假设 |
4.2 模型参数 |
4.2.1 毛细管水上升高度 |
4.2.2 截面示意图 |
4.2.3 模型截面材料参数 |
4.3 地下水毛细作用及边坡降雨情况下差异沉降量验算 |
4.3.1 地下水毛细作用沉降量计算 |
4.3.2 路基边坡渗水沉降量计算 |
4.4 路基边坡渗水稳定性验算 |
4.4.1 强度折减法 |
4.4.2 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建立 |
4.4.3 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
4.5 路基结构底部隔水措施 |
4.6 路基结构形式 |
4.7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大兴安岭人工冻土抗压抗剪强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
1.1 土的性质 |
1.2 试验初始条件 |
2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
2.1 试验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抗压强度分析 |
(1)抗压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
(2)抗压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
3.2 抗剪强度分析 |
(1)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
(2)抗剪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
3.3 冻土抗压、抗剪强度与土质关系 |
4 结语 |
四、低液限粘土的承载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松原地区砂土液化判别研究及地基液化稳定性分析[D]. 房志会.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2]水闸健康诊断方法与维修加固方案优化研究[D]. 张志辉. 扬州大学, 2020(04)
- [3]平原水库均质土坝与穿坝涵管接触冲刷破坏机理及监测技术研究[D]. 解全一. 山东大学, 2019
- [4]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D]. 曾锦秀.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5]新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分析与评价[D]. 金东东.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6]胡家庄水库坝址工程地质特征分析[J]. 张景轩,王冠儒,王瑞民. 山西水利, 2017(10)
- [7]张峰水库输水工程末端调蓄水池工程地质评价[J]. 孙鹏. 山西水利, 2017(08)
- [8]苏洼龙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性研究及利用[J]. 刘德斌,张吉良,李兴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4)
- [9]高速公路含砂低液限粘土路基结构研究[D]. 王彦.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10]大兴安岭人工冻土抗压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 程培峰,王锐,韩春鹏. 中外公路,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