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OPHYSICS(论文文献综述)
韩建成,陈石,李红蕾,张贝,卢红艳,侍文,徐伟民,贾路路[1](2022)在《陆地高精度重力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地重力观测相较于航空和卫星重力观测,距离场源更近,观测精度相对较高,其静态异常和时变数据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多种地球动力学问题. 21世纪以来,绝对重力观测技术发展迅速,陆地观测网络日益完善,高精度陆地重力观测数据产品逐渐丰富,基于这些产品的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来高精度陆地重力观测数据在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情况,包括基于重力异常数据构建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地壳物性结构模型、反演Moho界面形态和估计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以及利用时变重力数据构建时变重力场模型、探测微弱动力学信号、估计地壳构造变形速率和分析与火山、地震过程的可能关联,最后探讨分析了陆地重力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为中国大陆重力观测系统建设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李金,蒋海昆,魏芸芸,孙昭杰[2](2021)在《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中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主震、前震和部分MS≥3.6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利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本次伽师6.4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伽师6.4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面特征,探讨可能的发震构造。初步结果显示,利用CAP方法得到6.4级地震的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90°,倾角32°,滑动角31°;节面Ⅱ,走向74°,倾角73°,滑动角118°,震源深度为12.1km,表明其为一次逆冲型地震事件。而5.4级前震为一次走滑型地震事件,震源深度为17.1km,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83°,倾角78°,滑动角173°;节面Ⅱ,走向174°,倾角83°,滑动角12°。根据重新定位结果,结合震源区附近构造地质背景推断,5.4级前震的发震构造为NNW向高倾角走滑断裂L0,其可能为1997—1998年伽师震群NNW向发震构造体系的分支断裂。由于绝大多数余震分布在L0断裂东侧,判断L0及相关断层对余震分布可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主震的位置和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震源区断裂的产状特征推测,伽师6.4级主震的发震构造为SN向的缓倾角破裂,其滑动可能主要集中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滑脱面附近的区域,但伽师6.4级地震可能引起了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多条断裂同时活动。
滕吉文[3](2021)在《高精度地球物理学是创新未来的必然发展轨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物理学在整个地球科学研究与探索中占有重要地位,突破该领域以描述、推断为主体的框架,并逐步向量化或半量化前进确为必然.地球物理学逐步向高精度升华乃深化理解各有关科学问题的时代需求.基于物理学概念,从定义出发促使多学科交叉和不断创新,是地球物理学能否抢占地球科学制高点的核心所在.为此,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度观测、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和精细结构的刻画构成了高精度地球物理学的基石,是深化理解地球科学中有关壳幔形成、演化问题的深层次的内核.本文通过较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出,(1)地球科学研究进程中的定性描述和依据于浅表层过程与现象的推断有待突破;(2)夯实与把握基础科学理论是高精度地球物理学捕获真谛的"钥匙";(3)高精度地球物理学是深化认识地球本体和逼近彼岸的基石.
程惠红,孙长青,王聪[4](2021)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布局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现有申请代码的梳理、整合和拓展,提出以"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行星物理学"5大分支学科为基础,构建新的14个二级申请代码体系,优化了学科布局.
刘愿,程斌,杨钊[5](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和扩展一直是地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结果,其进一步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边界范围长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主要收集了近年来前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开展的浅表地质、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以及壳-幔变形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综合分析.前人通过构造热年代学、构造解析等方法的研究,揭示出中-晚新生代以来,海原弧形构造区以及更北端的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发生的强烈构造活动均与高原的隆升、扩展有关,认为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浅表范围已经越过海原弧形构造区,到达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显示,海原弧形构造区深部结构构造改造过程与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有关.但是其更北端的(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深部结构构造改造过程是否与青藏高原的扩展有关,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重力异常及其大地电磁、部分层析成像、接受函数、地震波各向异性等方法的研究结果揭示,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下方存在大规模代表青藏高原东北缘软流圈的低速异常体、低电阻体,以及其下地壳-上地幔存在NW-SE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快波方向一致,这可能反映其主要是受到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影响;但是也有研究显示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存在的低速异常体较南部弱,或者规模较小、以及推测贺兰构造带—银川地堑存在中-下地壳NW-SE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主要是由于存在形变各向异性导致的,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边界位于海原断裂带.
熊盛青[6](2020)在《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莘海亮[7](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金宗玮[8](2020)在《时间域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全波形反演及其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常规油气藏而言,非常规油气藏存在储量低,范围小,勘探难度大等缺点,同时常规数据处理手段处理能力有限,处理结果较差,需采用新处理手段以提升复杂构造下的地震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结果分辨率。基于双程波声波方程的全波形反演相较于逆时偏移成像技术而言,能够直接对模型介质速度参数进行反演,反演结果更加精确,可为后续解释分析提供便利。但该方法却存在算法计算效率低,计算量大,内存占用过多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该技术方法的进一步推广运用。本论文以二维一阶速度—应力方程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的先进行了正演及逆时偏移偏移算法的推导及实现,随后对全波形反演算法进行了推导,针对正反演算法中存在的较大计算量及存储占用问题,引入了伪深度域变换优化方法,并利用C++AMP并行计算架构对优化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在有限差分法正反演中,模拟计算精度主要受模型网格数目影响,为提高计算精度而一味的增加模型网格数目,降低模拟网格间距,反而会导致计算量及计算时间的急剧增加,得不偿失。因此,在保证模型信息完整获取的同时尽量减少网格数目就显得格外重要,不同于常规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网格改进,伪深度域法通过将常规笛卡尔坐标系下声波方程及速度场变换到曲坐标系下并进行正反演,能够在保证模型信息不丢失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模型纵向网格数实现计算量及存储占用降低的目的。为实现计算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C++AMP并行计算架构对算法进行实现,该架构相较于现阶段常见的GPU并行架构而言具有编程语言及环境搭建简单,硬件适应性好等优点。通过国际标准模型及实际区块模型的试算分析,验证了伪深度域全波形反演算法的适用性,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后发现:本文采用的C++AMP并行计算架构相比于CPU端算法而言,能够带来约40-80的加速比,极大提升了正反演计算效率,而伪深度域法的运用则能额外带来约20%-30%的存储占用降低及10%-20%左右的耗时减少,大幅的耗时及存储占用降低使得全波形反演方法更加适用于生产实践。
张晓燕[9](2020)在《用XKS分裂研究云南地区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区(21°N-29°N,97°E-106°E)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南北地震带南段,受到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缅甸微板块向东俯冲、四川盆地的阻挡的综合影响,地壳厚度变化剧烈、断裂带发育,地质构造变形强烈且复杂,地震频发。地震各向异性为观测地球在深度上的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地震活动、板块运动过程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研究云南地区的地震各向异性有助于探讨云南地区的地震机制、地震活动性,并且研究上地幔各向异性对古今地幔流模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更大的构造背景来说,通过研究云南地区下方的各向异性可以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下方的地壳和地幔的变形模式,有助于探究青藏高原隆升演化的动力学过程。使用不同的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方法能够对地球深层内部形变过程有更好的了解,而剪切波分裂分析对于界定地幔变形和结构来说是一种直观可靠的方法。剪切波在传播过程中穿过各向异性介质发生分裂后的快波偏振方向指示了地下的形变信息,延迟时间则蕴含应力积累和时间变化的信息。通过对剪切波进行分裂测量,就能直接得到各向异性分裂参数,从而推断下方的各向异性信息和形变过程。本文通过收集在研究区域内17个台站的三分量波形数据,对震中距在80°145°范围内、震级Mw大于5.0级小于10.0级的979个远震事件进行XKS分裂测量,最终获得550个分裂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将分裂测量得到的平均分裂参数结果与其他学者已有的研究结果、GPS速度场的运动方向、近震S波、Pms波分裂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云南下方的各向异性较为复杂,南北差异相对较大。以26°N为界,26°N以北,快波偏振方向近乎南北向,在南部快波偏振方向则近乎东西向。我们推测26°N的北部地壳和地幔的变形模式是耦合的,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下方的形变机制一致;在南部壳幔之间则是解耦的。经过进一步的双层各向异性分裂参数分析后得到上层的快波偏振方向近乎南北向,认为上层各向异性可能来源于地壳;下层的各向异性与平均各向异性分裂参数更为接近,近乎东西向,各向异性可能是岩石圈底部和软流圈顶部的差异运动引起的。
李秋生,高原,王绪本,赵俊猛[10](2020)在《青藏高原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石圈地球物理探测、深部结构成像与各向异性等研究是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反演成像技术的进步,信息提取与细节分辨能力不断提升,青藏高原壳幔结构、碰撞和隆升动力学、资源与地质灾害的深部机制等研究进展显着.本专辑收录33篇论文,主要分布在深部结构与地球物理探测、地震各向异性与变形、断裂性质与地震活动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重点围绕这些论文,对近年来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二、GEOPHYSIC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PHYSICS(论文提纲范文)
(1)陆地高精度重力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陆地静态重力数据的应用 |
1.1 构建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 |
1.2 建立地壳物性结构模型 |
1.3 反演Moho界面形态 |
1.4 估计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
2 陆地时变重力数据的应用 |
2.1 构建时变重力场模型 |
2.2 探测微弱动力学信号 |
2.3 估计地壳构造变形速率 |
2.4 估计地下水储量变化 |
2.5 分析与火山、地震过程的关联 |
3 陆地重力观测的新趋势 |
3.1 新的观测仪器 |
3.2 新的观测方法 |
3.3 新的数据处理技术 |
3.4 现有观测系统的全面升级 |
4 结语 |
(2)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地震矩心深度与序列震源机制解 |
3 序列重新定位结果 |
4结论与讨论 |
(3)高精度地球物理学是创新未来的必然发展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当今科学发展的势态与地球科学研究的现状有待突破 |
1.1 当今科学发展的势态 |
(1)科学的高精度升华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轨迹 |
(2)精度的提升是创新的硕果 |
1.2 在向高精度迈进中的地球科学研究现状 |
2 高精度地球物理学是厘定量化认识的根基 |
2.1 地球物理学应具有高精度的观测、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和精细结构的正确刻画 |
2.2 理论、方法的深化研究和探索是迈向高精度地球物理学的必由之路 |
3 如何才能使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精度加速提升呢? |
3.1 首先必须厘定地球物理学在地球科学发展中的使命 |
3.2 地球物理学中各分支学科的互检是取得正确理解不可缺少的环节 |
3.3 地球物理学中各观测方法与精度 |
(1)精度要求的观测框架 |
(2)高精度地震反射深部探测 |
(3)高精度地震反射/折射深部探测 |
(4)高精度重力场观测 |
(5)高精度大地电磁测深观测 |
(6)高精度磁场观测 |
(7)高精度天然地震观测 |
3.4 如何厘定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观测与探测结果 |
3.5 厘定在多要素约束下的数学-物理模拟 |
4 科学的选择和利用人才是地球物理学向高精度前进的核心 |
4.1 地球深部资源、能源、灾害和深化认识地球本体是地球物理学的本能与天职 |
4.2 在地球深部研究中地球物理学家应起到中坚作用 |
5 结语 |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 |
2 学科代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 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申请代码体系 |
2.2 D04学科申请代码历史沿革与发展 |
2.3 2010~2020年D04学科各个二级申请代码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 |
2.4 D04学科旧版申请代码存在问题 |
3 D04学科申请代码优化调整思路和方案 |
3.1 自然科学基金委顶层部署 |
3.2 D04学科申请代码调整原则 |
3.3 D04学科申请代码调整方案 |
3.3.1 以分支学科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有机架构 |
3.3.2 以基础学科为龙头,引领前沿科学研究和源头、原始创新 |
3.3.3 以应用学科为驱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 |
3.3.4 以行星物理为核心,推动地球科学与行星科学深度交叉 |
4 结语 |
(5)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重力异常与电性结构特征 |
2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上地幔精细二维结构特征 |
3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三维速度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 |
3.1 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与深部构造几何学形态 |
3.2 地震波各向异性与壳-幔变形特征 |
4 结 论 |
(6)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航空物探技术 |
1.1 航空磁测技术 |
1.2 航空重力测量技术 |
1.3 航空电磁测量技术 |
1.4 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 |
1.5 航空物探遥感综合测量技术 |
1.6 航空地球物理软件平台技术 |
1.7 高分辨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 |
2 航空物探应用 |
2.1 基础地质应用 |
2.2 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应用 |
2.3 能源勘查与评价应用 |
2.4 水文地质调查 |
2.5 工程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应用 |
3 展望 |
3.1 航空物探技术创新 |
3.2 航空物探应用 |
3.3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学技术体系建设 |
4 结语 |
(7)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
2.1 地震体波成像 |
2.2 地震定位 |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震数据 |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
3.6 结果模型验证 |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
4.3 反演结果评价 |
4.4 结果及分析 |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
4.4.3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
5.1 引言 |
5.2 数据 |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1 误差分析 |
5.4.2 震源分布特征 |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时间域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全波形反演及其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声波正演及逆时偏移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全波形反演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时域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及逆时偏移 |
2.1 基本方法原理 |
2.1.1 声波方程 |
2.1.2 有限差分离散 |
2.1.3 逆时偏移成像 |
2.2 其他问题 |
2.2.1 震源选择 |
2.2.2 稳定性分析 |
2.2.3 交错网格剖分 |
2.2.4 PML吸收边界条件 |
2.2.5 波场重构策略 |
2.2.6 直达波去除 |
2.2.7 成像条件 |
2.2.8 拉普拉斯滤波 |
2.3 模型试验 |
2.3.1 简单倾斜模型 |
2.3.2 简单异常体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时域全波形反演 |
3.1 方法原理 |
3.1.1 共轭梯度法 |
3.1.2 模型梯度及伴随方程 |
3.1.3 步长的确定 |
3.2 模型试算 |
3.2.1 简单凹陷模型 |
3.2.2 Marmousi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优化方法 |
4.1 算法并行优化 |
4.1.1 C++AMP并行架构介绍 |
4.1.2 C++AMP并行实现 |
4.2 伪深度域法 |
4.2.1 速度场改进 |
4.2.2 伪深度速度场 |
4.3 模型试算 |
4.3.1 复杂逆掩构造模型 |
4.3.2 简单凹陷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实际区块模型试算分析 |
5.1 区块基本概况 |
5.2 速度模型建立 |
5.3 模型试算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用XKS分裂研究云南地区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地质构造背景 |
1.1.1 青藏高原的构造背景 |
1.1.2 云南地区的构造背景 |
1.2 研究区域现状介绍 |
1.3 各向异性的起源和地震学检测方法 |
1.3.1 地震各向异性的起源 |
1.3.2 地壳、地幔各向异性 |
1.3.3 各向异性的地震学检测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剪切波分裂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切向最小能量法(Silver and Chan Method) |
2.2.2 旋转互相关法(Rotation-Correlation Method) |
2.2.3 最小特征值法(Eigenvalue Method) |
第三章 数据处理 |
3.1 研究数据来源 |
3.2 XKS震相的选取和处理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XKS震相地震事件分裂结果 |
4.2 XKS震相地震事件平均分裂结果 |
4.3 双层各向异性分析 |
4.3.1 “无效分裂”(goodnull)测量结果 |
4.3.2 双层各向异性分裂原理 |
4.3.3 双层各向异性分析讨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藏高原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深部结构与地球物理探测 |
1.1 青藏高原的电性结构、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 |
1.2 关键构造部位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探测 |
1.3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结构成像与地壳厚度变化及其深部构造意义 |
1.4 重力异常资料用于青藏高原东缘有效弹性厚度、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分析 |
1.5 大地电磁测深在青藏高原东缘深部结构与深部构造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
1.6 青藏东南缘的大地热流及其地震活动关联性 |
2 地震各向异性与变形 |
2.1 青藏东南缘精细各向异性研究揭示地壳介质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2.2 GPS资料结合地震资料约束构造变形、断裂带滑动与变形 |
3 断裂性质与地震活动 |
3.1 密集小孔径流动地震台阵断裂带成像、地震活动性及震源性质 |
3.2 地震危险性模拟预测与地震诱发灾害研究 |
4 结语 |
四、GEOPHYSICS(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地高精度重力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进展[J]. 韩建成,陈石,李红蕾,张贝,卢红艳,侍文,徐伟民,贾路路.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2022(01)
- [2]2020年1月19日伽师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初步研究[J]. 李金,蒋海昆,魏芸芸,孙昭杰. 地震地质, 2021(02)
- [3]高精度地球物理学是创新未来的必然发展轨迹[J].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4)
-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学科布局规划研究[J]. 程惠红,孙长青,王聪. 科学通报, 2021(02)
- [5]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J]. 刘愿,程斌,杨钊.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3)
- [6]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科技创新与应用[J]. 熊盛青.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5)
- [7]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8]时间域一阶速度-应力方程全波形反演及其优化方法研究[D]. 金宗玮. 贵州大学, 2020(04)
- [9]用XKS分裂研究云南地区上地幔方位各向异性[D]. 张晓燕. 云南大学, 2020(08)
- [10]青藏高原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J]. 李秋生,高原,王绪本,赵俊猛.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