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一、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蔡万雄[2](2021)在《松香基高效助焊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松香是我国大宗林产化工产品之一,是轻工、化工、电器、国防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天然松香易氧化、软化点低、脆性大,通过改性改变其结构中共轭双键、羧基等活性基团的组成,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稳定性、改善其综合性能。松香及其松香改性产品具有优良的成膜性、电绝缘性、导热性、高温流动性和防潮性,以及与金属氧化物较强的反应活性,在软钎焊过程中能发挥清除金属表面氧化物、在焊点表面形成电绝缘疏水保护膜、促进流动和传热、调节粘性等多重助焊作用,是与当前厉行推广的无铅焊料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理想助焊剂组分,以改性松香为组分的松香基助焊剂近年来在电子焊接领域的应用较为活跃。本着提高松香的利用价值和扩大其应用范围的目的,本论文以天然松香为原料开展了松香基高效助焊剂研制及其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合成高酸值富马松香/马来松香,研制松香基液态助焊剂,以及助焊剂性能综合测试。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高酸值的富马松香、马来松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构建了合成产物酸值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化学表征。(1)以松香和富马酸为原料合成富马松香,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质量比(m富马酸:m松香)2.9:10、反应温度189.7℃、反应时间2.16h,合成产物酸值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为:Y1=271.1+2.46A-19.55B+31.65C+15.78AB+29.11AC-3.69BC-66.38A2-19.91B2-20.62C2(Y1—酸值,A—反应时间,B—反应温度,C—原料质量比),各因素对产物酸值的影响次序为:原料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富马松香酸值达296.45 mgKOH/g。(2)以松香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马来松香,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质量比(m马来酸酐:m松香)3:10、反应温度196.5℃、反应时间1.4h,合成产物酸值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为:Y2=253.34-8.24A-4.2B+39.80C+13.67AB-5.61AC+3.86BC-13.75A2-23.92B2-10.94C2(Y2—酸值,A—反应时间,B—反应温度,C—原料质量比),各因素对产物酸值的影响次序为:原料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马来松香酸值达281.48 mgKOH/g。2、以自制高酸值富马松香为成膜剂,研制了多溶剂、多活性物质松香基助焊剂。(1)以助焊剂的扩展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结合焊点形貌,在综合考虑物质本身的性质、在助焊剂中应有的作用及其独立助焊效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溶剂种类、活性物质种类,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溶剂复配比例、活性物质复配比例,进而研制出多溶剂、多活性物质富马松香助焊剂配方。富马松香助焊剂中复配溶剂组成为:V(乙醇):V(异丙醇):V(二乙二醇丁醚):V(丙三醇)=3:3:3:1,复配活性物质组成为:m(辛二酸):m(丁二酸):m(丙二酸)=4:4:2,富马松香助焊剂配方为:ω(富马松香)15%、ω(复配活性物质)5%、ω(OP-10)1%、ω(复配溶剂)79%。自制富马松香助焊剂,应用于Sn0.7Cu、Sn37Pb和Sn0.3Ag0.7Cu焊锡丝的扩展率分别达81.16%、80.21%和82.32%,达到了 GB/T9491-2002焊锡用液态焊剂(松香基)中RA型焊剂(高等活性松香基焊剂)的质量标准,对焊锡丝的适应性强;所产生的焊点较为完整、连续、圆滑;未出现分层和沉淀现象,物理稳定性良好;不挥发物含量较低(23.55%);无明显焊后腐蚀发生。(2)以原料松香、富马松香、马来松香和荒川松香,按照优化后助焊剂配方配成助焊剂,选用Sn0.7Cu、Sn37Pb和Sn0.3Ag0.7Cu焊锡丝。对比这四种松香基助焊剂的助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富马松香在三种焊锡丝都有着最佳的扩展率,其在Sn0.3 Ag0.7Cu焊锡丝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着82.32%的扩展率。三种松香助焊剂均有着80%以上的扩展率,达到RA型松香助焊剂的标准。含铅焊料Sn37Pb的扩展率不及其他两种无铅焊料,证明松香基助焊剂对无铅焊料有着更好的兼容性。

王欣[3](2020)在《高效提取剩余污泥中高分子物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回收是未来污水处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回收污水处理副产物——剩余污泥中有利用价值的元素与物质更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除磷资源与化学能源外,剩余污泥中亦包含很多高分子物质如胞外聚合物(EPS)。这些由细菌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具有独特化学性能,可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生物絮凝剂、土壤改良剂、增稠剂等,亦可作为高值阻燃材料、甚至制作高档饰品。受限于在污泥中的原生含量以及提取方法,往往对EPS提取效率很低。对此,课题研究提出一种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的提取方法,旨在有效增加EPS提取效率的同时,亦将污泥细胞破壁释出的高分子物质一并提取,试图扩大剩余污泥资源化的应用范围。选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强化超声波提取污泥中高分子物质。实验表明,在100 W低功率、5 min脉冲时间条件下,SDS与CTAB在浓度0.10 g/L时提取效果最佳,高分子物质提取增量分别为53.1%和76.5%。高表面活性剂浓度作用下,高分子物质会发生离心沉淀而使提取效率变低;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会出现协同作用,促进污泥絮体结构解体、粒径变小,提取效率优于单独采用表面活性剂法与超声波法。高分子物质特征解析表明,所提取的高分子物质主要为蛋白质、多糖、核酸(DNA)以及少量无机元素。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可提高蛋白质含量,但提取物纳米粒径尺度偏小。过高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会使DNA和酸性多糖沉淀,实验数据表明DNA含量减少。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综合分析显示,所提取的高分子物质官能团类型无差别,富含羟基、羧基、酰胺基等特征官能团,但其含量有明显区别。O 1s精细谱分峰拟合发现,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提取的高分子物质主要含C-OH,单独的超声波主要含C=O,这些官能团与多糖性质有关,说明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法物性质存在不同。与之前其它提取方法类似,本研究方法所提取的高分子物质对重金属离子亦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对Pb2+去除率高达98.5%;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吸附实验数据证实,所提取高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可媲美市售吸附剂,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物吸附剂。FTIR与XPS分析揭示,所提取高分子物质中羟基、羧基、磷酸基以及酰胺基等特征官能团是通过络合反应、离子交换作用与Pb2+相结合。但超声波法提取的高分子物质中C=O对吸附起重要作用,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法提取的高分子物质中C-OH对吸附起重要作用。

滕卉[4](2020)在《介孔CrOx/SiO2催化剂微结构调控及其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丙烯是化工行业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化学品的生产。传统的丙烯生产方式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蒸汽裂解、催化裂化和烯烃复分解技术制备。而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的匮乏,蒸汽裂解等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的传统生产技术得到了限制。因此,为适应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求,探索具备高经济效益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铬基催化剂由于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工业上应用于丙烷脱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之一。采用乳液合成制备出的多级孔二氧化硅相对于传统的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及孔容,作为催化剂载体时更有利于金属活性位点的分散,内部传质内扩散阻力更小。另外,有机硅烷也可以通过共缩合法对二氧化硅进行改性,达到扩孔效果。基于此,我们选用铬作为金属活性物种,采用乳液合成的多级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本文探究了乳液体系中水油两相的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用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作为改性剂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调节乙醇的浓度(水相的浓度)制备得到具备不同形貌结构的S-4Cr-SiO2系列催化剂,包括含有虫洞状介孔的不规整的中空纳米微球和含有放射状孔道的多级孔纳米微球。乙醇在合成体系中作助表面活性剂,使乳液体系转变成微乳液体系。这些催化剂展示出不同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乙醇与乙醚的比例为0.5时,所制得的S0.5-4Cr-SiO2样品具备最大的放射状孔道,其表面活性位点的分散性最好,因此表现出最优的丙烷氧化脱氢(ODHP)催化性能。另外,S0.5-4Cr-SiO2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其次,通过调节合成体系中乙醚的浓度(油相的浓度),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R-7Cr-SiO2系列催化剂,乙醚浓度的改变使得二氧化硅载体从光滑的纳米微球变成绒球状的纳米微球。当乙醚与乙醇的比例为2时,所制得的R2-7Cr-SiO2样品具备最大的放射状孔道,活性位点的分散最均匀,表现出最优的OPDH催化性能。另外,采用甲醇和异丙醇来代替乙醇,以及用浸渍法负载金属活性位与R2-7Cr-SiO2样品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是最优的助表面活性剂且一步合成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浸渍法。最后,引入MPTS作为改性剂,通过调节MPTS的浓度及不同的引入方式制备出一系列具备不同形貌结构的催化剂。使用预混法改性后,催化剂由光滑的纳米小球逐渐改变成红细胞状中间凹陷的纳米颗粒,且达到了扩孔效果,孔径及孔容都显着增大。并采用了与正硅酸四乙酯(TEOS)同时加入的方法与预混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0%为最佳的改性浓度,且预混法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

刘岢鑫[5](2019)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烷基苯磺酸盐(HABS)和石油磺酸盐(PS)具有良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三次采油中,但是由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易污染地下水质,严重制约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在油田的工业化推广。因此,迫切希望采用绿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全部或部分替代现有的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强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植物油能力,同时生物降解率可达99%以上,如果将其在油田中应用,将会有效减少三次采油中化学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三次采油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首先以脂肪酸甲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以乙酸钙为催化剂,合成出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和环氧乙烷加成数(EO数)的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设想结构的化合物,纯度大于95%。以自主合成的系列FMEE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界面流变性能,揭示FMEE的链长和EO数对界面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于饱和碳链FMEE/煤油体系,随着链长增加,扩散变慢和疏水链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界面扩张模量随链长增加而增加,而相角随链长的变化很小;对于不饱和链FMEE,由于不饱和链的弯曲造成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减少,界面上FMEE分子排列的比较疏松,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低于C16E5,而C18=E5的相角明显大于C12E5、C14E5和C16E5的相角。对具有不同EO数的FMEE/煤油体系,由于C18=E5的EO链适中,其在界面吸附的分子数最多,相邻分子之间易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同时EO链在界面的重排会引发快驰豫过程,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的极值和相角明显高于C18=E3和C18=E10。对于FMEE/原油体系,由于界面膜为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形成的混合吸附膜,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在油水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使得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随浓度的变化幅度低于FMEE/煤油体系,而且EO数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呈无规则变化。以系列FMEE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乳化性能,揭示FMEE的结构对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FMEE/煤油体系以及FMEE/模拟原油体系,在相同FMEE浓度条件下,随着烷基链长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显着增强;随着EO数的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幅度较小。在系统研究FMEE结构对油水界面流变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结构的FMEE水溶液/煤油体系,建立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之间的定性关系:界面扩张模量只能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条件下与界面张力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模量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而界面扩张相角可在所研究的1×10-7mol/L至1×10-4mol/L全部浓度范围内,与界面张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乳状液稳定性和界面扩张模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相关性;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在FMEE浓度低于5×10-5 mol/L时存在一一对应的相关性,也就是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也相应增加;但是在FMEE浓度高于5×10-5 mol/L以后,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最后,通过系统研究FMEE与油田用烷基苯磺酸盐(HABS)以及石油磺酸盐(PS)在降低界面张力、抗吸附、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C14E5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间的最佳复配比例,在最佳复配比例时,C14E5/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以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体系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复合体系与不同类型聚合物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疏水缔合聚合物为复合体系采用最佳聚合物类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疏水缔合聚合物体系可比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李旭[6](2017)在《甘油环状缩醛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提出甘油缩醛或缩酮化合物是以甘油和醛或酮为原料通过缩醛或缩酮反应合成的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在燃料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润滑油添加剂、溶剂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甘油和脂肪族醛通过缩醛反应合成的脂肪醛缩甘油是合成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疏水性中间体。甘油的粘度大、极性强,与脂肪族醛存在着极性的差异,二者互不相溶,使得甘油和脂肪族醛的缩合反应存在反应性差、产物产率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有机溶剂苯、甲苯、正己烷等作为溶剂和带水剂来实现甘油和脂肪族醛二者的混溶反应,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甘油环状缩醛的拓展利用。从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出发,开发无溶剂体系或绿色安全溶剂体系合成工艺被看作是发展绿色化学、实现原子经济的理想过程。本论文旨在通过变更溶剂或反应条件来实现甘油环状缩醛的温和、绿色、高效合成,并进一步拓宽甘油环状缩醛的应用领域,研究甘油环状缩醛及其衍生物在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和可降解性生物基润滑油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基于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论文在无溶剂体系下实现了甘油和正辛醛的温和缩醛化反应,解决了因甘油粘度大、甘油和正辛醛不互溶导致的反应性差、产物产率低的问题。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所得到的产物为顺反式五元环状缩醛和顺反式六元环状缩醛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筛选得到了催化性能优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变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中五元环状缩醛和六元环状缩醛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甘油:正辛醛(摩尔比)=1.1:1,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用量为正辛醛用量的0.4 mol%,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4 h。优化条件下,产物正辛醛缩甘油的产率可达98.8%,组成为:顺式六元环:反式六元环:顺式五元环:反式五元环=34%:30%:20%:16%。2.水作为理想的绿色溶剂,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论文通过变更反应溶剂,开展了长链脂肪族醛月桂醛和甘油在绿色溶剂水体系下的高效清洁的缩醛化反应,替代了原有使用苯、甲苯溶剂体系的工艺。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确认产物是由顺反式五元环状缩醛和顺反式六元环状缩醛组成。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变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为:甘油:月桂醛(摩尔比)=1.1:1,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用量为月桂醛用量的0.6 mol%,反应温度为120°C,反应时间为60 min。优化条件下,产物月桂醛缩甘油的产率可达96.2%,组成为:顺式六元环:反式六元环:顺式五元环:反式五元环=27%:22%:28%:23%。3.拓展原料甘油到二甘油,论文研究了二甘油和月桂醛的脱水缩醛化反应,首次在水溶剂体系下合成了双子化合物二甘油二缩醛。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二甘油二缩醛是含有六个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筛选了十二烷基苯磺酸作为缩合反应的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变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条件,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参数为:二甘油:月桂醛(摩尔比)=1:1,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的用量为月桂醛用量的0.5 mol%,反应温度为120°C,反应时间为2 h。优化条件下,产物二甘油二缩醛的产率可达93.9%,得到的产物为含有六个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组成为24%:36%:18%:11%:3%:8%。4.甘油环状缩醛是合成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疏水性中间体。论文以甘油环状缩醛为原料,通过与马来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继而采用亚硫酸钠进行磺化,首次合成了脂肪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测试研究了合成产物的表面活性性能(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泡沫性能),发现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能够显着地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到30 mN/m左右(25oC)和28 mN/m左右(40oC),临界胶束浓度为0.11 g/L,其产生的泡沫量大,泡沫稳定性好,是一种新型的甘油环状缩醛可分解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论文开拓性地探索了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利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SRV对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及其复配极压添加剂硫化异丁烯(T321)进行了测评,发现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承载能力可达200 N,平均摩擦系数为0.093,下试件盘的体积磨损量为3.19×10-4 mm3;复配T321情况下,承载能力能够达到450 N,平均摩擦系数为0.087,下试件盘的体积磨损量为2.51×10-4 mm3。二甘油二缩醛展现出了优异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与极压添加剂T321的配伍性好,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的润滑基础油。

李娟[7](2017)在《可分解型功能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开展生物质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世界科研领域的发展趋势。天然松香代替不可再生石油化工资源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香骨架作为主体结构,经化学改性制得的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具备天然松香绿色环保和表面性能优异等特点。可分解型功能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由于易于分解,而具备更好的环境友好特性。本文以歧化松香为原料设计合成五种新型可分解型功能性松香基酯表面活性剂(化合物Ⅰ、Ⅱ、Ⅲ、Ⅳ、Ⅴ),其中,化合物Ⅲ、Ⅳ、Ⅴ分别成盐后可得到表面活性剂SAA-Ⅲ、SAA-Ⅳ、SAA-Ⅴ。研究对称松香基磷酸双酯(化合物V)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的自组装性能和pH响应性能,并利用SAA-V在乙醇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胶束为模板构筑三维氢氧化镍微纳米复合材料和羟基磷灰石功能材料,拓宽松香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以歧化松香为原料,通过乙醇三次重结晶提纯得到脱氢枞酸,经过酰氯化、酯化、磷化、成盐等反应合成五种新型的可分解型松香基酯表面活性剂。以红外(FT-IR)、核磁(NMR)、质谱(MS)等对五种可分解型松香基酯进行结构表征确认,并对松香基酯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γ)、HLB值、Krafft点、泡沫性能(FP)和乳化性能(EP)等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Ⅰ、Ⅱ、SAA-Ⅲ、SAA-Ⅳ、SAA-V的CMC值分别是 4.69×l0-3、5.15×10-3、2.65×l0-3、1.71×10-3 和 1.38×10-3 mol/L,对应的 γcmc值分别为48.2、41.4、34.6、33.2和31.8 mN/m;Krafft点随碳链的增加而增大;乳化体系(石蜡/水)中分出10 mL水的时间分别为11、128、90、98和153 s;初始起泡高度分别为16、18.5、18、23和19 mm,5 min后泡沫高度变化依次为6、4、4、11.5和3.5 mm;化合物Ⅱ和V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SAA-Ⅳ具有优异的起泡性能,但稳泡性低。(2)通过研究化合物V即DDPD在不同pH下的乙醇水溶液中自组装性能发现其具有pH响应性;并将DDPD碱化后得到的DDPDS分别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BS)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复配研究,测试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表明:调节DDPD乙醇水体系的浓度和pH,DDPD在水-醇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囊泡和乳液结构。胶束在低浓度下分散性良好,自组装形成球形胶束,随浓度的增加,胶束不断聚集形成聚集体,胶束直径由200 nm聚集到3 μm。体系pH=1及pH=13时,为强酸及强碱体系,分子的亲水基团吸附大量的H+和OH-,而zata电位较高,聚集体间存在较强的排斥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形成堆积常数P<0.33,胶束状态为分散的囊泡结构,囊泡直径约300 nm。而当体系pH=3-11范围内时,分子自组装为球形胶束,DDPD分子堆积常数P约为0.5,但由于胶束间的排斥力弱,容易聚集形成聚集体,粒径大小为0.5-3μm。两种复配体系中,DDPDS-SDBS复配体系中,CMC实验值高于理论值,(CMC理-CMC实)/CMC 理为负值,存在较强的对抗作用,在比例为90:10时,复配体系的(CMC理-CMC实)/CMC理为-2.56,此时CMC和γcmc值最低。而DDPDS-CTAB复配体系中,CMC实验值低于理论值,(CMC 理-CMC实)/CMC 理为正,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在比例为80:20时,复配体系的(CMC 理-CMC 实)/CMC 理达到最大值0.88,此时CMC和γcmc值最低。两种体系复配效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DDPD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SDB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SDBS中亲水基团磺酸根负离子与DDPDS中亲水基团磷酸根负离子具有电荷排斥作用,所以复配呈现对抗作用,而与CTAB复配时,CTAB中的季铵盐正离子与DDPDS中亲水基团磷酸根负离子具有电荷相吸作用,减弱了 DDPDS分子间亲水基团之间的排斥作用,复配呈现协同作用。两种复配体系乳化性能和润湿性能减弱,泡沫稳定性增强。当DDPDS与CTAB以90:10复配时,CMC值是4.75×10-3 g/L,γcmc值是37.80 mN/m,分离出10 mL水的时间由153 s下降至129 s;复配体系的泡沫稳定性明显提升,DDPDS与SDBS复配时的泡沫高度变化仅有1.5 mm。当 DDPDS 与 CTAB 以 80:20 复配时,CMC 值是 0.14×10-3 g/L,γcmc 值是 25.22 mN/m;离出10 mL水的时间由153 s下降至104 s;复配体系的泡沫稳定性明显提升,DDPDS与CTAB复配时的泡沫高度无变化,泡沫稳定。(3)将DDPDS用于调控氢氧化镍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DDPD用于提供磷源用于羟基磷灰石功能材料的制备。氢氧化镍复合材料制备是以六水合硫酸镍、尿素为原料,采用DDPDS及复配体系作为辅助剂调控氢氧化镍微纳米复合材料形貌,研究反应溶剂、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浓度、复配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并推测氢氧化镍微纳米复合材料的机理。氢氧化镍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手段分析表征。研究表明,氢氧化镍的结晶度随DDPDS的加入不断提高,促进氢氧化镍纳米片的生长;形貌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不断优化。羟基磷灰石钙功能材料制备以硝酸钙为钙源,磷酸二氢铵和DDPD为磷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功能材料,考察了分别以磷酸二氢铵和DDPD为磷源在不同pH条件下对材料形貌的影响。对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结构采用XRD、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手段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作为有机磷源,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快速完全水解产生磷酸根,参与化学反应,形成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在酸性条件下,DDPD不仅提供磷酸根,水解缓慢,形成的羟基磷灰石以未分解的表面活性剂胶束为模板,生成空心蒲公英状材料。

林海霞,詹舒辉,李娟,李保同,徐永霞,韩春蕊,查显俊[8](2016)在《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根据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性特征,系统概括了可分解型、可反应型、螯合型、Bola型以及双子型5类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状况;并根据合成反应原理和分子结构,从合成方法、反应难易程度、收率、表面活性等方面详细分析归纳了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现状;根据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优异的生物降解、金属螯合、反应活性等功能性性能,总结了其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合成类型、微观形态等基础研究和功能性性能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空白和发展潜力。

梁辉辉[9](2013)在《季铵盐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表面活性剂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食品工业、医药、日用品工业等。表面活性剂在现在世界化学工业竞争中已逐渐成为焦点。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污染和难降解等弊端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设计和研究绿色化的可分解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喜爱。针对所述的原因,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类缩醛型季铵盐双阳离子可分解表面活性剂,并探究和优化了部分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和研究测试了一些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一、双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1.以醛和环氧溴丙烷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下合成缩醛(1a-lc),2.用la-lc和四甲基乙二胺合成三种含缩醛的双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a-3c); la-lc分别与烷基胺、环氧氯丙烷、苯并咪唑反应合成六种含苯并咪唑双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5a-5f),所合成化合物结构通过IR,1H NMR确证。二、部分化合物合成条件的选择1.中间产物N,N-二(2-羟基-3氯丙基)十二胺(2b)较佳合成条件为:n(十二胺):n(环氧氯丙烷)=1:3,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是12h;(2-己基-1,3-二氧杂环-4亚甲基)苯并咪唑(4a)的较佳合成条件为:n(庚缩醛(1a)):n(苯并咪唑):n (KOH)=1:1.1:4,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为0.1g,反应回流加热24h。2.目标化合物二溴化-N,N’-二(2-己基-1,3-二氧杂环-4-亚甲基)四甲基乙二胺(3a)反应的较佳条件为:n(四甲基乙二胺):n(庚缩醛)=1:2.2,在反应温度75℃条件下,反应24h。三、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测试1.3a-3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Krafft点、起泡性能、乳化性性能的结果显示3a-3c具有较好的表面性能。2.5a和5d的Krafft点大于室温,即在室温条件下水溶性较差,其临界胶束浓度(CMC)、起泡性和乳化性能正在研究之中。

张桂菊,徐宝财[10](2012)在《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ⅩⅩⅢ)》文中认为对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概述了这大类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由于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常规表面活性剂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能,可满足某些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最后总结了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

二、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松香基高效助焊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松香简介
        1.2.1 松香的分类
        1.2.2 松香的组成和性质
        1.2.3 松香的应用
    1.3 松香改性研究
        1.3.1 基于碳碳双键的改性
        1.3.2 基于羧基的改性
    1.4 助焊剂
        1.4.1 助焊剂的作用机理及性能要求
        1.4.2 助焊剂的分类
        1.4.3 松香基助焊剂的组成
        1.4.4 松香基助焊剂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 改性松香的制备
    2.1 富马松香的制备
        2.1.1 实验部分
        2.1.2 结果与讨论
    2.2 马来松香的制备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松香基助焊剂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松香基助焊剂组分的选择及优化
        3.2.1 溶剂的复配优化
        3.2.2 松香含量的选取
        3.2.3 活性物质的复配优化
        3.2.4 表面活性剂含量的选取
        3.2.5 优化后助焊剂配方
    3.3 松香基助焊剂助焊性能研究
        3.3.1 物理稳定性及颜色
        3.3.2 不挥发物含量
        3.3.3 扩展率及焊点形貌分析
        3.3.4 铜板腐蚀率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高效提取剩余污泥中高分子物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1.2 高分子物质提取方法
        1.2.1 剩余污泥中物质组成及应用
        1.2.2 传统提取方法
        1.2.3 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法
    1.3 重金属离子吸附机理
    1.4 论文梗概
第2章 提取条件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建立
        2.2.4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提取方法对比
        2.3.2 超声波功率
        2.3.3 表面活性剂种类与浓度
        2.3.4 离心转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分子物质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EPS滤饼
        3.2.4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组分分析
        3.3.2 XPS元素分析
        3.3.3 官能团分析
        3.3.4 粒径分析
        3.3.5 EPS滤饼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及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建立
        4.2.4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附性能
        4.3.2 等温吸附曲线
        4.3.3 FTIR与 XPS吸附机制分析
        4.3.4 EPS滤饼吸附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4)介孔CrOx/SiO2催化剂微结构调控及其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2 丙烷脱氢的现状
        1.2.1 丙烯供需状况
        1.2.2 丙烷脱氢国内外工业化现状
    1.3 丙烷脱氢的工艺
        1.3.1 CATOFIN工艺
        1.3.2 Oleflex工艺
        1.3.3 STAR技术
    1.4 丙烷脱氢催化剂
        1.4.1 铂基催化剂
        1.4.2 铬基催化剂
        1.4.3 钒基催化剂
    1.5 介孔载体的合成方法
        1.5.1 Stober法
        1.5.2 水热法
        1.5.3 两相分层法
        1.5.4 纳米乳液组装法
        1.5.5 溶剂蒸发诱导自组装
        1.5.6 受限自组装策略
    1.6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BET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5 激光拉曼光谱(Raman)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8 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2.4 催化剂评价
    2.5 催化剂性能的计算
第三章 乳液合成CrO_x/SiO_2催化剂水相调控及其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3.3 催化剂表征
        3.3.1 催化剂的形貌结构
        3.3.2 催化剂上铬物种的表征分析
        3.3.3 S-4Cr-SiO_2催化剂的酸性
    3.4 催化剂形成机理
    3.5 S-4Cr-Si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3.6 S-4Cr-SiO_2催化剂的循环再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液合成CrO_x/SiO_2催化剂油相调控及其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催化剂制备方法
    4.3 催化剂表征
        4.3.1 催化剂的形貌结构
        4.3.2 催化剂上铬物种的表征分析
        4.3.3 R-7Cr-SiO_2催化剂的酸性
    4.4 R-7Cr-Si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硅烷(MPTS)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催化剂制备方法
    5.3 催化剂表征
        5.3.1 催化剂的形貌结构
        5.3.2 催化剂上铬物种的表征分析
    5.4 MPTS-4Cr/Si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次采油化学驱简述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类型
        1.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设备
    2.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2.3.1 反应路线
        2.3.2 实验方案
    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结构鉴定
        2.4.1 核磁表征
        2.4.2 红外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界面流变性能
    3.1 烷基链长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3.1.1 界面扩张流变检测实验原理
        3.1.2 实验部分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3.2.1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3.2.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2.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3 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3.3.1 EO数对FMEE/原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3.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3.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乳化性能
    4.1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煤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4.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4.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4.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4.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5.1 实验试剂及原料
    5.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性
        5.3.2 界面流变参数与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与油田用复合体系间的协同效应
    6.1 FMEE/烷基苯磺酸盐/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
        6.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6.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 FMEE与烷基苯磺酸盐协同效应
        6.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6.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 FMEE与石油磺酸盐协同效应
        6.3.1 实验样品及试剂
        6.3.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 FMEE与不同类型聚合物间协同效应
        6.4.1 实验样品及试剂
        6.4.2 实验装置、方法和条件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甘油环状缩醛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柴油的发展
    1.2 甘油的应用研究
        1.2.1 甘油的性质及其发展
        1.2.2 甘油相关的研究方向
        1.2.3 甘油的衍生化利用及反应研究
        1.2.3.1 甘油聚合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2.3.2 甘油氢解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2.3.3 甘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2.3.4 甘油汽化重整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2.4 甘油基产品的合成研究
        1.2.4.1 甘油酯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2.4.2 甘油醚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2.4.3 甘油缩醛/缩酮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1.3 甘油/二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1.3.1 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1.3.2 二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1.3.3 甘油/二甘油环状缩醛的合成及应用总结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 课题来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甘油环状缩醛及其衍生物的典型合成过程
        2.2.1 正辛醛缩甘油的合成
        2.2.2 月桂醛缩甘油的合成
        2.2.3 二甘油二缩醛的合成
        2.2.4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2.2.5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2.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方法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2 元素分析
        2.3.3 气相色谱(GC-FID)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2.3.5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2.4 表面活性剂性能表征方法
        2.4.1 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的测定
        2.4.2 发泡性能测试
    2.5 润滑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2.5.1 SRV-V试验机往复摩擦实验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3 3D白光干涉仪
第三章 无溶剂体系下正辛醛缩甘油的合成
    3.1 引言
    3.2 反应路线及实验方案设计
    3.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
        3.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2 气相色谱(GC-FID)分析
        3.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3.4.1 不同均相酸催化剂的催化结果
        3.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3.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5 甘油与正辛醛摩尔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溶剂体系下月桂醛缩甘油的绿色高效合成
    4.1 引言
    4.2 反应路线及实验方案设计
    4.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
        4.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2 气相色谱(GC-FID)分析
        4.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4.4.1 不同均相酸催化剂的催化结果
        4.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4.4.5 甘油与月桂醛摩尔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溶剂体系下二甘油二缩醛的绿色合成
    5.1 引言
    5.2 反应路线及实验方案
    5.3 产物分析及结构表征
        5.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5.3.2 气相色谱(GC-FID)分析
        5.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5.4 反应条件的优化
        5.4.1 不同均相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5.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5.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5.4.4 反应温度的影响
        5.4.5 二甘油与月桂醛摩尔比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甘油环状缩醛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基础研究
    6.1 引言
    6.2 正辛醛缩甘油及其衍生物的性能研究
        6.2.1 正辛醛缩甘油的表面活性性能
        6.2.2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研究
        6.2.2.1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6.2.2.2 正辛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
    6.3 月桂醛缩甘油及其衍生物的性能与应用研究
        6.3.1 月桂醛缩甘油的表面活性性能
        6.3.2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研究
        6.3.2.1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合成
        6.3.2.2 月桂醛缩甘油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的表面活性性能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二甘油二缩醛润滑基础油的应用基础研究
    7.1 引言
    7.2 二甘油二缩醛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7.2.1 二甘油二缩醛作为润滑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7.2.1.1 润滑性能的评价
        7.2.1.2 结果与讨论
        7.2.2 二甘油二缩醛复配极压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7.2.2.1 润滑性能的评价
        7.2.2.2 结果与讨论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与建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可分解型功能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功能性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2.1 可分解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
        1.2.1.1 可分解型醇酯表面活性剂
        1.2.1.2 可分解型酯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1.2.1.3 可分解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2.2 反应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
        1.2.3 螯合和冠醚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
        1.2.4 Bola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
        1.2.5 Gemini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
    1.3 可分解型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3.1 烷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3.2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3.3 烷基醇酰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3.4 其他磷酸酯表面活性剂
    1.4 功能性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4.1 传统应用
        1.4.2 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
        1.4.3 生物工程和医药技术领域
        1.4.4 功能材料领域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立题思路和内容
        1.6.1 立题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1.7.1 整体技术路线
        1.7.2 表面活性剂合成路线
    1.8 论文创新点
2. 可分解型松香基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2 合成路线及方法
        2.2.2.1 脱氢枞酸的提纯
        2.2.2.2 脱氢枞酰氯的制备
        2.2.2.3 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2.2.4 成盐反应
        2.2.3 产物表征
        2.2.3.1 软化点的测定
        2.2.3.2 酸值的测定
        2.2.3.3 FT-IR分析
        2.2.3.4 NMR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脱氢极酸提纯
        2.3.2 产物表征
        2.3.2.1 FT-IR表征
        2.3.2.2 NMR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可分解型松香基酯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3 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3.3.1 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表面张力(γ_(cmc))
        3.3.2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3.3.3 浊点和Krafft点(KP)
        3.3.4 泡沫性能(FP)
        3.3.5 乳化性能(EP)
        3.3.6 溶解性
        3.3.7 稳定性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表面张力(γ_(cmc))
        3.4.2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3.4.3 浊点和Krafft点
        3.4.4 泡沫性能(EP)
        3.4.5 乳化性能(EP)
        3.4.6 溶解性
        3.4.7 溶液稳定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松香基磷酸双酯(DDPD)的pH响应性能及复配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2 TEM样品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响应性能研究
        4.3.1.1 浓度影响
        4.3.1.2 pH响应
        4.3.1.3 粒径变化
        4.3.1.4 机理推测
        4.3.2 复配性能研究
        4.3.2.1 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表面张力(γ_(cmc))
        4.3.2.2 接触角(θ)
        4.3.2.3 HLB值
        4.3.2.4 泡沫性能(FP)和乳化性能(EP)
        4.3.2.5 胶束形态
        4.3.2.6 复配机理推测
        4.4 本章小结
5. 松香基磷酸双酯辅助法制备Ni(OH)_2复合材料和羟基磷灰石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5.2.2 氢氧化镍制备
        5.2.2.1 实验步骤
        5.2.2.2 实验方案
        5.2.2.3 产物表征
        5.2.3 羟基磷灰石制备
        5.2.3.1 实验步骤
        5.2.3.2 实验方案
        5.2.3.3 产物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氢氧化镍制备
        5.3.1.1 溶剂的影响
        5.3.1.2 浓度的影响
        5.3.1.3 时间的影响
        5.3.1.4 复配的影响
        5.3.1.5 机理推测
        5.3.2 羟基磷灰石的制备
        5.3.2.1 FT-IR
        5.3.2.2 XRD
        5.3.2.3 SEM
        5.3.2.4 机理推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季铵盐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1.3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3.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4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1.4.1 含脂键的表面活性剂
        1.4.2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1.4.3 含有酰胺键的表面活性剂
        1.4.4 含有碳酸酯键的表面活性剂
        1.4.5 臭氧表面活性剂
        1.4.6 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
        1.4.7 热分解表面活性剂
    1.5 本课题的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必要性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1 实验原理
        2.1.1 中间体缩醛和氯代羟丙基胺的制备
        2.1.2 含有缩醛官能团的双阳离子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步骤
        2.4.1 含1,3-二氧杂环戊烷溴代缩醛中间体的制备
        2.4.2 氯代羟丙基胺中间体的制备
        2.4.3 含缩醛双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4.4 含1,3-二氧杂环戊烷缩醛苯并咪唑中间体的制备
        2.4.5 含苯并咪唑双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中间体2b优化实验条件的选择
        2.5.2 产物3a优化实验条件的选择
        2.5.3 中间体4a优化实验条件的选择
    2.6 小结
第三章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测试
    3.1 性能原理
        3.1.1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原理
        3.1.2 Krafft点的测定
        3.1.3 起泡和乳化作用
    3.2 性能测试实验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3.2.3 Krafft点的测定
        3.2.4 起泡性能
        3.2.5 乳化性能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临界胶束浓度(CMC)测定
        3.3.2 Krafft点的测定
        3.3.3 起泡性能
        3.3.4 乳化性能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ⅩⅩⅢ)(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
2 元素表面活性剂
    2.1 氟表面活性剂
    2.2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2.3 有机硼表面活性剂
    2.4 氟硅表面活性剂
3 结构或性质特殊的新型表面活性剂
    3.1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
    3.2 Bola型表面活性剂
    3.3 冠醚型表面活性剂
    3.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3.5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
    3.6 生物表面活性剂
    3.7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3.8 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
    3.9 螯合型表面活性剂
    3.10 手性表面活性剂
    3.11 开关型表面活性剂
4 发展概况

四、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松香基高效助焊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蔡万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效提取剩余污泥中高分子物质实验研究[D]. 王欣.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介孔CrOx/SiO2催化剂微结构调控及其在丙烷脱氢反应中的应用[D]. 滕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岢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6]甘油环状缩醛化合物的绿色合成与应用基础研究[D]. 李旭.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7]可分解型功能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D]. 李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8]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 林海霞,詹舒辉,李娟,李保同,徐永霞,韩春蕊,查显俊. 化工进展, 2016(09)
  • [9]季铵盐类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梁辉辉. 山西大学, 2013(01)
  • [10]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ⅩⅩⅢ)[J]. 张桂菊,徐宝财. 日用化学工业, 2012(06)

标签:;  ;  ;  ;  ;  

可分解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