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22)在《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的当代建构与“十四五”展望》文中指出共青团研究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组成部分。作为政治现象学的中国共青团,真正进入当代中国知识生产和学术建构领域,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此后,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沿着三条路径逐步建构发展:一是历史路径,在历史大视野中把握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青年工作的规律、特点与趋势;二是学理路径,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群团组织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三是实践路径,打通理论研究与青年工作壁垒,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工作实践成果转换。这三条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理论建构逻辑在共青团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为新发展阶段开启共青团研究新征程奠定学理基础。
郑艳菊[2](2021)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德法兼修型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法治教育都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导,通过思政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组织生活等渠道进行理论灌输、知识普及和信念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我国法治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新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单一、形态刻板、教育过程中缺乏切身体验和情感特质等原因,单一的显性法治教育途径已很难满足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增多,学习资源的广泛通达和无限可复制性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变得更加非正式、个人化和无处不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其具有潜隐性、非正式性和非智性等特征,隐性法治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对单一说教的显性法治教育的抵触心理,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下融入到创设的教育情境之中,不带任何偏见与抵触地跟随教育者一起求索探究并达到教育的意向之地。相比于显性法治教育,隐性法治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法治情感,同时也更符合大学生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使他们对法治精神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树立对法治的认同和信仰。实践中,人们虽然认识到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引入了隐性教育的因素,但由于人们对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程度尚有不足,因而还存在隐性法治教育理念缺失、隐性教育情境创设不足、系统协同性不强等各种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施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阻碍。法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灵,其最终目标是使人们形成对法治的认同、尊崇和信仰。不论是思想的改变,还是法治素养的提高,都不是靠简单的强制性手段所能实现的。只有充分发挥隐性法治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立体性和完整性。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了解其要素的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的中心议题。从整体来看,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运行的、丰富多彩的系统生态系统。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思想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需要兼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两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过程机制进行讨论,同时借助SPSS理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隐性法治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教育介体的感知易用性、大学生自身的内隐学习能力和绩效预期、外在的社会环境等都对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学习意愿和法治行为意愿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这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启示。构建全方位的法治浸染体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的感染和熏陶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在基于现实问题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导、显隐教育相结合,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在具体实践举措上,文章认为应在“以生为本”、“滴灌式”教育和协同化育人等教育原则指导下,通过开发教育载体、创设教育情境、强化制度实践、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激发大学生正向法治情感,内化法治引领,从而树立起大学生尊法守法的法治思维和意识。同时,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掌握主动权、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管理权、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握话语权等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从而全方位构建其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隐性法治教育场域,实现国家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政治文化与日常生活等多维沟通的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格局。
钟良[3](2021)在《中学团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学团校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壮大团员队伍、加强团员发展工作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广东省21个地市176所中学团校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部分中学团校组织建设不健全,组织设置比较混乱;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不规范;师资建设不健全,师资培训缺乏,师资待遇未落实;教学管理能力弱,教学方式单一;阵地建设不规范,缺乏资金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对团员进行分层分类思想引领,提升团员队伍质量,增强思政课程实效,建设新时代高标准的中学团校,践行中学团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使命。
张杰[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赵世炎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赵世炎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飞跃3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在论着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思想"和"业绩"两个方面展开,围绕着赵世炎早期思想发展演变、赵世炎与马列主义传播、赵世炎的革命理论与思想、赵世炎与旅欧团组织的创建、赵世炎与北方革命、赵世炎与工人运动等6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厘清了一些基本史实,并对赵世炎的历史功绩做了充分肯定。今后对赵世炎的研究一方面应从充分利用现有史料,进一步挖掘新史料入手,将人物研究置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进行综合考察。另一方面,还要跳出对赵世炎人物研究的本身,去深入研究党的早期历史。
邢丹[5](2021)在《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团组织凝聚力及号召力途径探析》文中指出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存在团员意识淡化、团组织活力下降、基层团组织缺乏活动阵地等现状,如何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的重要要求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四维工作格局,就如何增强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以及号召力,使得高校团组织在基层的工作开展顺利并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进行了几点思考。
王贵[6](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事关当下,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考量。在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重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在综合国力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接踵而至,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执政考验;在国内,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高质量成为新常态,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触动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新时代之前一段时间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变质、党的优良作风变味,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遭遇了严重的危险和考验,党的自我革命的提出正是顺应时代要求,党的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精髓的忠实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汲取了苏联共产党兴衰变幻的惨痛教训,借鉴了域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理的经验;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这些形成了党自我革命重要的理论资源。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党自身建设重要理论探索,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彰显治党的时代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下,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在自我净化、完善、革新与提高的革故鼎新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促进党的建设全方位的革新,始终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效用,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把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变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思想的探索,体现了相应的理论特质,是党自身建设理论的创新探索。自知方能知不足。党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以直面危机、审视问题为现实基础,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敢于创新、打破禁锢、典型示范、勇于实践熔铸到党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中去。理论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回归政党政治本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坚持内外兼修,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在优良政治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中,形成更高层级文化强党之路。自我革命是敢于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显着标识,塑造了新时代革命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的光辉形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还必须落到实处方能发挥效用。党是永远的革命者,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政治领导、强化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矫正领导干部权力观和利益观,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建设,以规矩定方圆,用革命手段把反腐败进行到底,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动机制,让党的自我革命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命,在社会的变化中校准自我革命的航向,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联合力量,扎紧“制度笼子”、浇筑为政失范“堤坝”,久久为功、方得始终。党的自我革命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效长久之策,要始终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长用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形成党“惩治-纠偏-育新”的全过程自我革命新机制。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时代出卷,党的自我革命是最好的答卷,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建理论,保证党的生机活力,避免陷入“成功者陷阱”,回答了党“继续成功”的未来之问。理论以回答现实之需为要。十八大以来,党通过大刀阔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让党心归位,民心聚拢,党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人民政治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强大政党领导的强国之路,必将未来可期。
詹伟峰[7](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张楠[8](2018)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路径研究 ——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集政治性与经济性特征于一身,在党和国家事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团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贴近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更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群众路线发挥形式。因此,群团组织改革不仅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是推动国有企业群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群团工作面临着越来越艰巨的挑战,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要朝向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如何把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与坚持党的领导统一结合起来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群团工作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与国有企业全体职工群众的需求连接在一起,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探索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有效路径,共同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因此,本文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作为个案研究,根据其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群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其他国有企业群团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经验方法,提出学习型组织视角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路径选择。
虞娅娜[9](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司福利[10](2016)在《关于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学习型团组织是顺应时代发展、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重要意义,具体分析了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途径,以期为高校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提供参考。
二、关于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的当代建构与“十四五”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历史研究为基础,在历史大视野中把握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青年工作的规律、特点与趋势 |
二、以理论建构为重点,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群团组织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 |
三、以服务改革为目标,打通理论研究与青年工作壁垒,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工作实践成果转换 |
四、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与“十四五”展望 |
(2)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隐性法治教育的概念、特征与定位 |
2.1 隐性法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法治教育 |
2.1.2 显性法治教育 |
2.1.3 隐性法治教育 |
2.2 隐性法治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
2.2.1 潜隐性及其渗透功能 |
2.2.2 非正式性及其弥散功能 |
2.2.3 非智性及其陶冶功能 |
2.2.4 渐进性及其持久化功能 |
2.3 辩证认识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 |
2.3.1 科学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定位认识取向 |
2.3.2 辩证把握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的关系 |
第三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3.1.1 意识形态理论 |
3.1.2 实践认识理论 |
3.1.3 文艺理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3.2.1 接受理论 |
3.2.2 自我教育理论 |
3.2.3 感染教育理论 |
3.2.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3.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 |
3.3 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 |
3.3.1 缄默知识理论 |
3.3.2 潜意识理论 |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3.4 隐性课程理论 |
第四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与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
4.1.1 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复杂化 |
4.1.2 现代化变革所带来的空间拓展化 |
4.1.3 法治化发展所带来的法治教育需求内生化 |
4.1.4 高等教育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显隐教育协同化 |
4.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概况 |
4.2.2 调查结果 |
4.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
4.3.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学生学习需求不对接 |
4.3.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 |
4.3.3 人们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
第五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机制 |
5.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要素构成 |
5.1.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主体 |
5.1.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客体 |
5.1.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介体 |
5.1.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环体 |
5.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分析 |
5.2.1 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
5.2.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知识转移过程 |
5.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
5.3.1 理论框架 |
5.3.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5.3.3 数据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
6.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 |
6.1.1 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 |
6.1.2 以“显隐结合”为原则,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相统一 |
6.1.3 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 |
6.1.4 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
6.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教育原则 |
6.2.1 “以生为本”的原则 |
6.2.2 “滴灌式”教育原则 |
6.2.3 协同化育人原则 |
6.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施举措 |
6.3.1 开发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空间 |
6.3.2 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大学生的美好法治情感 |
6.3.3 强化制度实践,内化法治价值引领 |
6.3.4 优化社会环境,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6.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
6.4.1 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为供需双方的空间交汇提供制度保障 |
6.4.2 打造智慧教育系统,实现多重法治教育空间的协同 |
6.4.3 发掘社会资源,形成多方资源的良性互动 |
6.5 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保障措施 |
6.5.1 掌握主动权 |
6.5.2 明确管理权 |
6.5.3 把握话语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学团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
二、中学团校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中学团校组织建设不完善 |
(二)中学团校师资结构不合理 |
(三)中学团校管理机制不健全 |
(四)中学团校课程设置不科学 |
(五)中学团校阵地建设不规范 |
(六)中学团校考核保障不到位 |
三、解决中学团校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一)规范团校组织建设 |
1.搭建架构完善组织。 |
2.党建引领合力育人。 |
(二)规范团校师资建设 |
1.加强培训团委书记。 |
2.搭建校内教师队伍。 |
3.适时培养学生讲师。 |
4.广泛吸纳校外师资。 |
5.推动团校师资激励。 |
(三)规范团校教学管理 |
1.科学制订培养计划。 |
2.从严精细管理学员。 |
3.健全结业考核机制。 |
4.丰富授课模式。 |
5.加强评价考核制度。 |
(四)规范团校课程设置 |
1.科学设置课程类别。 |
2.分层加强团课教育。 |
3.丰富团课教学资源。 |
4.丰富团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载体。 |
(五)规范团校阵地建设 |
1.校内硬件配备完整。 |
2.有制度和成果上墙。 |
3.充分建设宣传阵地。 |
(六)规范团校保障机制 |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
2.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
3.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
(4)改革开放以来赵世炎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赵世炎研究状况综述 |
二、赵世炎研究现有的主要观点 |
(一)赵世炎早期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二)赵世炎与马列主义的传播 |
(三)赵世炎的革命理论与思想 |
(四)赵世炎与旅欧党团组织的创建 |
(五)赵世炎与北方革命活动 |
(六)赵世炎与工人运动 |
三、赵世炎研究的几点思考 |
(5)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团组织凝聚力及号召力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存在的状况 |
(一)基层团组织团员意识淡薄 |
(二)基层团组织制度不完善 |
(三)基层团组织活动单一,宣传力度不够 |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建议 |
(一)筑基工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团组织建设 |
(二)强能工程:创新工作载体,全面推进育人教育 |
1.以社团为阵地开展育人教育: |
2.以学生公寓为平台开展素质教育: |
3.以网络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三)固本工程: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团组织战斗力 |
(四)亮窗工程:党建带动团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提出 |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时代背景 |
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挑战 |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三、政党治理的现实状况对党自我革命提出新发展 |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自身建设的论述 |
第三节 自我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 |
二、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成败的经验教训 |
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 |
第二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
第一节 把握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 |
一、目标体系: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外在压力: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意志 |
三、内生动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四、行为体系:“四个自我”否定中实现肯定 |
第二节 党自我革命的时代要求 |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二、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全方位自我革命 |
三、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与干部队伍建设 |
四、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
第三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的理论特质 |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显着特点 |
一、与时俱进直面问题的时代性 |
二、哲学高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
三、破解难题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创新探索 |
一、党建理论的新认识 |
二、治党文化的新探索 |
三、政党形象的新塑造 |
第四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深化探索 |
第一节 增强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 |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 |
二、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
三、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根基 |
第二节 健全党的外在约束是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
一、坚定不移反腐败是自我革命的强力抓手 |
二、构建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协同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保证 |
三、健全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有效方式 |
第三节 构建长效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持久保障 |
一、建立学习与教育的长效机制 |
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 |
三、构建党全过程自我革命机制 |
第五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价值意蕴 |
第一节 自我革命的理论意义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
三、探索了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生机活力的路径 |
第二节 自我革命的现实意义 |
一、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方向 |
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人民政治认同感 |
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安全 |
一、何谓安全? |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
三、安全的特征 |
第二节 安全教育 |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
一、社会环境风险 |
二、网络环境复杂 |
三、周边环境混乱 |
四、教育理念不当 |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
一、物质层面 |
二、制度层面 |
三、精神层面 |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
一、制度建设 |
二、机制建设 |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
后记 |
(8)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路径研究 ——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学习型组织理论 |
2.国有企业群团工作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工具与方法 |
1.研究工具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国有企业群团工作 |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 |
1.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演变 |
2.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界定 |
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应用 |
(二)国有企业群团工作 |
1.群团工作的内涵与作用 |
2.群团工作的历史变化 |
(三)二者的结合点 |
三、国有企业群团工作分析——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 |
(一)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群团工作现状 |
1.共青团组织工作情况 |
2.工会组织工作情况 |
(二)群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共青团组织主要问题 |
2.工会组织主要问题 |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
1.思想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
2.层级机构冗杂,组织机构运行不畅 |
3.主题活动空泛,脱离职工实际需求 |
4.方法工具落后,竞争创新意识不强 |
四、国内企业群团工作构建学习型组织经验 |
(一)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工会 |
1.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基础 |
2.以构建“两个组织学习体系”为支撑 |
3.以建立健全“三项组织学习机制”为保证 |
(二)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工会 |
1.加强各级组织领导 |
2.实现“四个结合” |
3.完善机制建设 |
(三)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1.科学认识,准确定位 |
2.领导重视,率先垂范 |
3.持续学习,不断创新 |
4.完善机制,保障有力 |
(四)对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群团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
1.整体设计,用系统方法管理变革 |
2.注重实效,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
3.大胆创新,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 |
4.区分情况,实现一般个别相结合 |
5.持续改进,将创建经常化制度化 |
五、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群团工作路径研究 |
(一)自我超越 |
(二)改善心智模式 |
(三)建立共同愿景 |
(四)团体学习 |
(五)系统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
一、社团 |
二、学生社团 |
三、高校学生社团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
后记 |
(10)关于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意义 |
2 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途径 |
2.1 加强高校团干部的自身学习和理论修养[2] |
2.2 选择科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
2.3 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搭建学习型组织平台 |
四、关于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青团知识体系的当代建构与“十四五”展望[J]. 刘佳. 当代青年研究, 2022(01)
- [2]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D]. 郑艳菊. 河北大学, 2021
- [3]中学团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 钟良.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1(04)
- [4]改革开放以来赵世炎研究述评[J]. 张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5]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团组织凝聚力及号召力途径探析[J]. 邢丹. 吉林教育, 2021(26)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8]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路径研究 ——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D]. 张楠. 郑州大学, 2018(12)
- [9]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10]关于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几点思考[J]. 司福利. 科技风,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