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元,马慧慧[1](202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展望——基于2020年至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刊文的梳理》文中研究表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刊文,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最新方向和动态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转载的论文成果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发展研究;疫情防控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前沿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究。通过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现状,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经验,可以为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提供重要借鉴。
王学俭,李东坡,李晓莉[2](2022)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文中提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需要以协同方式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既要明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深入探究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协同创新的目标指向、本质意蕴和总体要求;又要深入思政课教学运行过程,从主体协同、内容协同、课程协同、方法协同、载体协同等方面观照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推进重点。在厘定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是一种课程观、方法论和运行态的基础上,聚合教学理论研究、统筹课程体系建设、整合优化教学团队、协同教学方式方法、拓展教学运行载体,以"五协同"的聚合效应、系统效能、集成效果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涂忠东,张艳霞[3](202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新媒体时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平台需要建设无纸化考试系统、思政教学辅助系统、思政教学资源库,包括基于案例教学法的视频教学案例、自建校本特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优势及预期目标包括丰富资源储备、建设先进的平台、提升教师工作效率、降低实践教学成本、提高实践教学覆盖面、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打造思政名师课堂等方面。
金家新,盛朝婷[4](2021)在《21世纪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变迁过程、特征分析及创新驱动力》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变迁表现出很强的时代特征与育人导向。在"05方案"的助推下,制度建设更加体系化,体系构建更加标准化,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化。其发展趋势是在遵循整体规划和协同效应的原则下,通过提升创新驱动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推进全面育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同向同行,又强调把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素养作为创新驱动的着力点,加快补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短板",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刘霁堂,麦健华[5](2021)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中医药博士生教学为例》文中指出以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目标实现为宗旨,结合中医药学科博士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以回归、建构和效用三原则为方法指南,提出在教学内容建构中融入中医药元素,在教学管理创新中兼顾中医药学特色,在教学环节优化中关注中医药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中医药博士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医药专业学习的价值关联性。
李冉[6](2021)在《以政策支撑赋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文中认为建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机制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至关重要。以政策支撑赋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循序渐进的宏大工程,涉及发展理念、整体布局、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方面面,是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系统联动和有机集成。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政策支撑机制,关键在于要把握规律,掌握内在机理;要理清关系,掌握思想方法;要聚焦重点,形成工作体系。
马翠凤[7](2021)在《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的积极效应、不良影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提出新时代新形势下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路径建议:以党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在线课程,充分利用直播课、资源共享、能力训练、在线考试等,革新教学环节;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融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说服力、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获得感。
汪玲,李佳佳[8](2021)在《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尤为重要,特别是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工作相结合,则更具重要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目前学者对"四史"教育以及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但尚未有关于这些研究成果的综述。因此,认真梳理有关"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成果,既是对"四史"教育相关研究的整合,也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好的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更好的开拓创新,从而更好的实现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更加和谐、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来。
江丽,李恺[9](2021)在《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路径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为例》文中提出毛泽东诗词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伟大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还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将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也面临亟须破解的现实困境,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精准选择与恰切应用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探索相结合,不断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有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
杜向辉[10](2021)在《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进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学情、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等因素影响而面临困境。红色文化具有宝贵的教学价值和育人功能。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同时又便于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通过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进行理论探讨,明晰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现形式,就是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并精准对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构建多元立体的实践进路,以实现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与红色文化育人协同发展。
二、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展望——基于2020年至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刊文的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视角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进的主要方面 |
(一)“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发展研究 |
(二)疫情防控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探索 |
(三)前沿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探究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新展望 |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
(三)思政课教学改革需树立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导向 |
(四)持续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
1.推动大中小思政课各学段纵向一体化。 |
2.协同“家”“校”“社”育人机制推动大中小思政课教育资源横向一体化共享。 |
(2)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 |
(一)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目标指向 |
(二)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本质意蕴 |
(三)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总体要求 |
二、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推进重点 |
(一)主体性视域下教学团队的协同 |
(二)复杂性视域下教学内容的协同 |
(三)系统论视域下课程体系的协同 |
(四)效能论视域下教学方法的协同 |
(五)整体性视域下教学载体的协同 |
三、创设“五协同”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
(一)明确“学术思政”定位,聚合教学理论研究 |
(二)秉持“精品课程”追求,统筹课程体系建设 |
(三)坚持“联合攻关”模式,整合优化教学团队 |
(四)贯彻“多元一体”原则,协同教学方式方法 |
(五)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拓展教学运行载体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系统建设 |
(二)思政教学辅助系统 |
(三)思政教学资源库 |
1.基于案例教学法的视频教学案例 |
2.自建校本特色资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优势及预期目标 |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储备 |
(二)建设先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 |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效率 |
(四)降低实践教学成本,提高实践教学覆盖面 |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
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
五、结语 |
(4)21世纪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变迁过程、特征分析及创新驱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一)世纪新篇——“05方案”的出场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贯彻落实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创新求进 |
二、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特征分析 |
(一)制度建设标准化 |
(二)体系构建覆盖广 |
(三)科学规划有方略 |
第一,以政策引领为导向,突出政治本位。 |
第二,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育人功能。 |
第三,以时代创新为动力,提升质量标准。 |
三、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创新驱动力 |
(一)创新驱动的原动力 |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向心力。 |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内核力。 |
第三,全面育人规律是发动力。 |
第四,社会全面发展是战斗力。 |
(二)创新驱动的着力点 |
第一,建立纵横有序的课程体系。 |
第二,钻研专兼相辅的课程内容。 |
第三,创新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 |
第四,提升德才兼备的教师素养。 |
(5)“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中医药博士生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改革理论基础与方法原则 |
(一)教学改革理论基础 |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论述。 |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以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导论中的课程要求。 |
3. 基于教育部学位条例形成的我校中医药博士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 |
(二)教学改革方法原则 |
1. 回归原则。 |
2. 建构原则。 |
3. 效用原则。 |
二、建构教学内容,融入中医药元素 |
三、创新教学管理,契合中医药学科博士生的培养特色 |
(一)以类组班,三群并用 |
(二)团队教学,因材施教 |
(三)尊重教材的权威地位,实时增补教学资料 |
四、优化教学环节,关注中医药发展 |
(一)课前资料供给与课后作业研讨 |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社会实践相结合 |
(三)课程考核与教学效果评价相辅 |
(6)以政策支撑赋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把握规律,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的内在机理 |
1. 政策科学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规律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
2. 政策系统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
3. 政策精准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精细化治理的必然要求 |
4. 政策导向性: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二、厘清关系,把握强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的思想方法 |
1. 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
2.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
3. 政策与对策的关系 |
4. 特区与特权的关系 |
5. 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
6. 成本与成效的关系 |
三、聚焦重点,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机制的工作体系 |
1. 全覆盖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2. 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
3. 贯通式的内容体系 |
4. 协同式的资源体系 |
(7)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
1.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方式的革新 |
2.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拓展 |
3.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 |
4.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形式的变革 |
5.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升级 |
6.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方式的保障 |
7.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的创新 |
8.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可持续机制的实现 |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1. 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泛化和过度依赖 |
2. 信息化课堂带来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和考验 |
3. 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教改背景下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 |
四、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
1. 凸显新时代网络思政课的立德树人功能 |
2. 培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
3.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开展教学设计 |
4. 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全过程全领域全方位融合 |
五、结语 |
(8)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融入的逻辑历程研究 |
二、关于融入的问题研究 |
三、关于融入的路径研究 |
四、关于融入的价值研究 |
(9)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路径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
(一)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三)有利于聚焦主体诉求,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
二、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
(一)毛泽东诗词所内蕴的诗教功能与当前教师诗词素养之间的差异 |
(二)思政课教学的学理化要求与当前诗词泛娱乐化教学形式之间的不对称 |
(三)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学习参与热情与当前思政课教学课时偏紧之间的不对称 |
三、毛泽东诗词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讨 |
(一)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共同推进毛泽东诗词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二)坚持精准选择与恰切应用相结合,突出体现毛泽东诗词助力思政课教学的初衷 |
(三)坚持线上交流与线下探索相结合,师生互促共进,有力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 |
(10)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进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融合的理论探讨 |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现方式 |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探索 |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支撑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材,丰富课堂教学 |
(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与自信 |
(三)有利于提升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的育人实效和大学生成长成才 |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概论”课程教学的实践进路 |
(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与研究,为红色文化融入“概论”课程教学奠定基础 |
(二)深刻钻研教学大纲,使红色文化精准对接“概论”教材 |
(三)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概论”课堂教学 |
(四)构建立体式、多元化的实践模式,使红色文化融入“概论”实践育人体系 |
结语 |
四、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展望——基于2020年至2021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刊文的梳理[J]. 张志元,马慧慧.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
- [2]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J]. 王学俭,李东坡,李晓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J]. 涂忠东,张艳霞. 才智, 2022(01)
- [4]21世纪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的变迁过程、特征分析及创新驱动力[J]. 金家新,盛朝婷. 教育评论, 2021(12)
- [5]“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以中医药博士生教学为例[J]. 刘霁堂,麦健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1(51)
- [6]以政策支撑赋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J]. 李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12)
- [7]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J]. 马翠凤. 公关世界, 2021(22)
- [8]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综述[J]. 汪玲,李佳佳. 老区建设, 2021(22)
- [9]毛泽东诗词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和路径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为例[J]. 江丽,李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33)
- [10]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进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 杜向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