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HP判断矩阵元素的调整方法与调整比例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富强[1](2021)在《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技术规章是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和设备运用维护的制度基础。近年来,中国铁路已经建成世界上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网和运输体系。为管好经营好世界一流的铁路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必须加强对铁路技术规章的高质量管理。国铁集团作为一家超大规模网络型企业,运营场景和外部环境极为复杂,需要管理的技术规章数量多、规模大、体系结构复杂。同时,中国铁路实行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三级管理机制,不同层级的主体对技术规章的管理目标存在显着差异甚至冲突,而且铁路运营管理涉及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不同专业,各专业在规章管理过程中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利益诉求,因此,如何科学系统地管理超大规模网络型、多层级、动态化、复杂系统特征明显的中国铁路技术规章,在世界上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在理论层面也属于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本论文在深入分析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全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论、博弈论、系统动力学等系统理论引入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研究,研究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和监管机制,分析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的优化,构建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为推动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改革,落实技术规章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有序性和协同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是:(1)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优化。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框架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等内容,结合调研,归纳总结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分别是制订、监管、宣贯和综合评价。(2)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过程优化。归纳总结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及模式,阐述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中的“囚徒困境”窘境,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和有专业部门牵头两种不同条件下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行动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科学设置专业部门“不合作”策略的惩罚金额,及时向“合作”专业部门通告“不合作”专业部门信息;充分利用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以及站段议事协调机构;鼓励专业部门树立长远和大局意识,摆脱短期利益思维等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协同策略。(3)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模式改进。构建了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模型,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站段这三个主体在监管过程中的博弈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技术规章监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探讨了各因素对监管的影响程度,结论是国铁集团在加大技术规章监管力度时,站段落实技术规章就趋于认真,但带来了监管成本的增加;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为降低监管成本而放松监管时,站段倾向于简单执行;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加大对站段的奖励力度时,站段也倾向于认真执行。并据此提出技术规章监管优化措施。(4)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设计并实现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以优化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采用Petri网方法计算出宣贯平台对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的成效,即国铁集团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66.7%,铁路局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46.2%。(5)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优化。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采用AHP方法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括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在内的不同评价对象分别进行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技术规章管理办法是提升技术规章管理规范性的重要途径;计划管理是否合规直接影响国铁集团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技术规章起草管理是否合规是影响铁路局集团公司及站段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的重要因素;(4)技术规章宣贯常态化是保证技术规章宣贯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技术规章监管评价常态化是实现技术规章监管评价有效的重要手段;铁路应建立从上至下、相互补充的技术规章管理评价机制。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基于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动态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采用针锋相对战略或者冷酷战略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重复博弈和有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的完全信息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动态博弈进行求解,验证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铁路技术规章能够协同制定的前提条件。(2)构建了基于混合策略的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铁路站段间的三方监管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分析得出铁路技术规章有效监管的条件和相关因素对技术规章监管的影响程度,有效地破解了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站段间的三方监管的博弈难题。(3)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的差异化评价,为各级管理主体精准评估自身技术规章管理能力和科学考核下级单位技术规章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用工具。
郝辑[2](2021)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工业文明负效应的集聚,全球生态问题愈发凸显,引发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联合国在最新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应只注重经济发展,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2021年,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再次将生态问题引入,把生态问题放在了衡量新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位置。可持续发展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一大研究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资源和生态过度消耗等问题,人类发展水平畸轻畸重。其中,生态问题曾经一度成为影响中国发展质量的短板。对此,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又面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我国持续推进建设发展、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治理、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整体发展趋势向上向好,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此为突破口,收入、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为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地区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为我们开展人类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样本。研究表明,人类发展水平不仅与本地区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有关,而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有关,忽视空间地理区位因素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本文从空间分异格局角度分析不同省际、相近省际、相邻省际是否存在一致的发展规律和收敛性,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意见建议。本文首先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生态发展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反复筛选,确定生态指标;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AHP方法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权威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基础上,引入了生态指数,构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弥补原有人类发展指数对于生态指标衡量测定的缺陷与不足,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了包含“总指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中国省际层面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框架,对人类发展指数只关注健康、教育、收入的局限性进行了优化。从基于HDI的中国人类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差距也越发突显。从基于HSDI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来看,中国的生态质量呈现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2010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省份内和省份间的生态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同省份面临的生态问题也有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得出,本文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是评价中国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生态因素是影响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通过α收敛、绝对β收敛、PS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对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在空间上进行了收敛性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中国各个省际不存在较明显的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从PS收敛的检验结果来看,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26.1366,小于临界值,这说明HSD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生态指数(EI),b对应的估计系数t统计量为—10.7075,小于临界值,这说明EI不具有PS收敛特征。对于俱乐部收敛结果来看,中国HSDI只存在3个类型的俱乐部收敛,EI存在8个俱乐部收敛。不难看出,经济发展与生态质量的高低情况不匹配,产生的正空间溢出效应和生态指数的收敛特征提高了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程度。然后,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研究发现,Moran’s I均为正且显着,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结果下,中国约四分之三的省份落在了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其中,高高集聚区(H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海南、新疆、云南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发生了空间格局变化,向京津冀、长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这些省份是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传统高地”。低高集聚区(LH)在2001年前后主要集中在福建、广西、四川等中部地区,到了2010年以后向新疆、浙江等省份发展。低低集聚区(LL)主要集中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少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低集聚区是省份最多的集聚区,大约在15个省份左右。髙低集聚区(HL)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地区。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性并存。整体来看,全国发展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异格局,中国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东北高、西北低,具有“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现象。局部来看,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增长速度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非均衡的空间分异格局将长期存在。最后,利用Stata软件对新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剔除不显着和不相关的指标,发现: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状态;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整体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本文找到了影响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即: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并对其进行分类解读,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研究方法上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生态指标选择上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数据分析上将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运用德尔菲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地图分类法、空间效应格局研究法、面板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运用技术手段研究经济问题,宏观上站在可持续发展视角,微观上聚焦到我国各个省份,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原有的HDI、HPI等概念集成,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即生态影响因子,构建了新的指数体系即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研究了由三维到四维的转变。集合了技术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前沿问题、生态学和地理学,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现阶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入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及理论价值。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原有对HDI算法的基础上,将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的标准化部分采用阈值替代,提出了“阈值+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新算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产生的新权重与改进的熵值法组合,应用于后续的综合评价。第三,运用上述产生的新算法,对中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应用Geoda、ArcGIS软件,利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LISA集聚图、雷达图等方法研究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空间分异格局研究,探寻中国各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性、空间分异格局和空间分异规律。第四,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异原因,利用Stata软件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因子,结合地域因素提出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了以往研究评价的盲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加入生态因素势在必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而言,可以借助指数评价体系来做分析,但之前的体系有所不足——即无生态指标要素。一个地区的生态指标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缺乏这一因素会导致评价的精准度和客观性不够。在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判断时,需要将生态因素引入其中,能够更为客观合理的反应发展程度。第二,本文形成了新的指数体系,在测算方法上引入了新的因子,并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本文构建的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经过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赋值赋权后,发现结果依然是客观的、公正的,这充分说明了构建的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科学性。第三,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分为低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6.45%)、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51.61%)、下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9.35%)、上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12.90%)、极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9.68%)五类,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以看出,中国各省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分布在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城市,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同层次的内部各省中,极高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小于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而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又小于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间各省的差距,这一表现为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差距。收入指数以及教育指数在各区间内有很明显的地理位置规律,但是教育指数的地理位置规律并不明显。在高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健康指数差距较小,收入指数差距较大;但是在中等人类可持续发展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并没有明显的不同,而教育指数的差距很明显。根据指数对不同区域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与地理空间区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第四,通过空间分异格局来看,中国31个省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不存在整体收敛,但存在俱乐部收敛。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生态存在明显的地域差距,不同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不近相同。Moran’s I为正且显着,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显示中国约有四分之三的省份集聚在高高集聚区(HH)和低低集聚区(LL),位于第二象限(LH)和第四象限(HL)的省份较少,位于第三象限(LL)的省份多于第一象限(HH)。说明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正自相关,将空间地理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五,经过本文面板回归研究发现,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医疗卫生机构数与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生态指数具有正相关性。我们使用面板回归研究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生态指数(EI)、健康指数、教育指数、收入指数的影响因素,由分析过程可知,模型回归的效果较好,R2均大于0.600,说明拟合度很好,其中,人均GDP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HSDI提高0.0222;GDP增速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GDP增速每提高1%,HSDI提高0.0006;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经费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016;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与HSDI呈现正相关关系,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每提高1%,HSDI提高0.0825;ln就业人数及ln医疗卫生机构数的估计系数为正且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这说明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HSDI就越高。从整体来看,人均GDP、GDP增速、教育经费支出占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就业人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越高,中国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越高,可以说,以上因素构成了中国省际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因子。第六,新的指数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撑。这也体现出了政府公共政策系统的社会价值,分析不同省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状况,能够及时的对各区域政府公共政策的整体效果做出判断,这样政府在制定发展策略时便有了参考依据。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各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地方统计局完善大数据,从而算得精准的生态指数,进而科学的指导地方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
梁文娟[3](2021)在《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水库作为我国水库的主要类型,约占现有水库总数的95%,大多存在建成时间久、建设标准低、管理缺失等问题,成为我国水利行业亟需改善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水利工作重心转移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水利部针对中小型水库开展了一系列除险加固行动,如何提高其运行管理标准和水平成为关键问题。因此,开展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有助于识别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短板,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同时为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成效考核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全国其他地区小型水库标准化评价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10个地市共172座小型水库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基于此,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AHP-物元可拓评价模型,选取了 4座不同类型的小型水库开展实证研究,最后针对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阐明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调研摸底了陕西省小型水库的分布、功能、特性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识别了影响水库运行的主要因素,引入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念,界定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内容,研判了陕西省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的必要性。(2)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解析了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组织、对象、内容、目标及保障措施之间关系,结合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实际,识别并提取了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环境保护、保障措施5大因素建立了准则层,筛选出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法耦合应用,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五个等级标准,构建了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运用可拓集合关联度来评价多种物元特征等级,利用物元结构对待评价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同时,建立了包含准备阶段、实施评价阶段、结果反馈阶段的评价机制及流程,为实证分析研究提供方法与路径支撑。(4)选取陕西省4座小型水库开展实证分析研究。以实地调研资料及专家问卷信息为基础数据,开展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W水库和ZZZ水库标准化水平均为“好”,TJH水库和MXG水库均处于“向差转化”状态,符合管理单位影响管理水平实际;专设管理单位的小(1)型水库运作管理标准化水平均高,小(2)型水库专设管理单位直接管理的小型水库比村管小型水库组织管理水平高,小(1)型水库比小(2)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整体高。基于此,提出了深化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黄安琦[4](2021)在《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的关注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生态脆弱性、多样性等方面考虑,完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用于保护湿地整体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湿地公园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领域。城市的本质是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游憩活动已然是人民群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需求,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居民的重要开放场所,更是成为了人民休闲游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已成为政府的准则和出发点。首先,游憩满意度评价是主要以参与者的真实感触为观察要点,根据实证调查数据的处理和评价因素的分析,找出其评价区域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明确优化提升方向。因此,相对开展游憩满意度评价研究的城市湿地公园,以游憩区域的民众为研究目标,找出城市湿地公园游憩项目所需改进的环节,在提升和创新方面上,提高城市居民对游憩功能的评价程度,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在相关文献理论的支持下,在明确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安徽合肥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这三个国家湿地公园的调研。全文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满意度的相关实践探索,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向。再次,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以及IPA分析法对环巢湖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游憩满意度分析,探寻环巢湖区域城市湿地公园群众参与游憩活动中现有的实际问题,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针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活动,构建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体系,5个维度的准则层和30个指标因子。分别提出相应游憩满意度评价因子的优化策略。最后,经过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的分析结果以及实证研究,落实评价体系,对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未来生态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及对该地区的整体生态保护和居民游憩品质有所提高。图:[30]表:[44]参:[84]
杨胜[5](2021)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步入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也变得日趋严峻,而我国独特的资源禀赋注定煤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中坚。为破解可再生能源消纳困境,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大力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是否经济合理,不同的灵活性改造路径之间综合效益有何差别,还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研究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合评价模型,将有助于我国合理调整电源结构布局,有序开展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与技术创新,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与储存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成长为碳达峰碳中和主力军。首先,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电力灵活性提升与各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相关的政策意见;研究了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现状,对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的相关原理进行简要介绍,发现热水蓄热改造、电锅炉加固体蓄热罐改造、汽轮机本体切除低压缸改造、背压式改造这几类灵活性改造技术路径使用频率较高,是当前主流灵活性改造路线;介绍了技术经济评价,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概念与计算方法,火电技术改造项目评价理论,综合评价方法介绍与对比。其次,本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影响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将这些因素按照影响的不同划分成机组改造与外部效应两大类,细分为21个具体评价指标,主要包含财务经济、机组灵活性、运行参数、宏观政策、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6个维度,并以此构建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再次,本文在结合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选取了较为使用的赋权方法,构建了基于AHP-熵权法的评价指标体系组合赋权模型,该赋权模型可以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影响,给出较为合理的指标权重;构建了基于物元可拓-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充分结合了 TOPSIS与物元可拓理论的优点,使得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全面且真实。最后,本文对几类火电灵活性典型改造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热水蓄热改造技术、电锅炉加固体蓄热罐改造技术、汽轮机本体切除低压缸改造技术、背压式改造技术,这几类灵活性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并使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这四类改造路径进行评价排序,得出电锅炉加固体蓄热罐改造方式综合效益排在第一,热水蓄热改造方案排在第二位、背压式改造方案和切除低压缸改造方案分列三四位,最终两种研究方法结论基本一致,也证明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靠性;根据评价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煤电企业进行灵活性改造项目的相关建议。
高铭晨[6](2021)在《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电力的支撑,因而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电力产业部门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内部的经营效率和生产效率。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传统输变电项目后评价主要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而将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尤其对于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运维阶段、退役处置阶段以及后评价的研究较少。深入研究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有助于增强电力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的资产投资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益。因此,输变电工程后评价在投资项目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判断目标是否实现,从而总结各个部门的管理能力情况,而且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能够方便企业尽早发现在项目决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构建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首先,以前人有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基于项目流程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输变电工程在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维度的决策因素,构建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决策因素集;其次,运用SNA法对所构建的决策因素集进行筛选,构建了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考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特点,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输变电项目全寿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输变电项目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据此设计了基于信息反馈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后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本文在分析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决策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挖掘决策因素的关联网络,识别其中的关键指标,从而构建了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2)考虑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过程的多层次性和模糊性,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输变工程全寿命周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中的信息反馈机理,构建了基于信息反馈机制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为电网工程后评价工作提供了体系支撑和实践参考。
郭娜[7](2021)在《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煤炭原煤产量超过38亿吨,达到38.4亿吨。相比于巨大的煤炭生产量,煤炭需求量却严重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煤炭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谋取利润,竞相为客户提供信用政策,即采取赊销的方式结账。一方面,赊销政策是激烈市场竞争中增加销售收入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赊销政策使用频率的激增,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与日俱增,把控风险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是每个企业的终极诉求,有效进行应收账款管理也就成为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通过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探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有效运转。本文研究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情况,总结学者研究成果,结合相关管理理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发现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大、逾期时间长,管理观念陈旧,分工不明晰,绩效考核办法不健全等问题。为全面对应收账款管理效果进行评价,首先,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文献分析法提取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分类,最后,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运用DEA进行效率分析,以冀中能源12年应收账款管理效果为例,进行纵向分析;以同行业23家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果为对象,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探讨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注重员工学历及工作年限、加强对员工定期培训、构建完善的赊销政策、对逾期客户及时进行催收等建议,以期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同时,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写作能够为其他行业应收账款管理提供参考意义。
陶婧[8](2021)在《多维贫困视角下农村相对贫困的测度研究 ——基于CFPS2018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2020年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历史性的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反贫困任务的完成,而是反贫困任务向高质量、高标准要求的起点,后2020时期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将由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转为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目前相对贫困治理问题面临着诸多难点,如农村相对贫困的多维性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相对贫困识别的动态调整问题以及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且相对贫困的认定标准和识别体系当下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相对贫困是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和剥夺相对贫困地区人口的发展权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此外,虽然贫困不仅存在于农村,城市贫困近年来也收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农村贫困问题在我国依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此,研究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和治理问题是当前需要深入探究的方向。论文首先介绍了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研究概述,国内学者对相对贫困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学者对相对贫困的研究集中在相对贫困的治理方面,但是相对贫困缺乏一个科学的识别体系,导致相对贫困的治理机制很难落实。因此,论文梳理了大量关于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方面的文献,尝试构造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以期补足相对贫困的认定标准和识别体系研究的空白。论文重点对农村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根据上文对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的文献梳理,总结了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形成机理,遵循科学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从五个维度建立农村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分别是生活保障、经济状况、可行能力、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障,并对这五个维度中所包含的14个指标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介绍了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论文采用的是主观权重法和客观权重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其中主观权重法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客观权重法采用的是熵值法。论文用相对贫困指数法计算总体和各个维度的相对贫困指数,然后用核密度估计法研究相对贫困指数的分布情况,并划定多维相对贫困线。由于论文采用的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的数据,数据样本量覆盖了25个省市自治区,所以论文还将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分区域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相对贫困指数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农户实际的生活需求;相对贫困人口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少,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相对贫困的程度比较深,主要是因为教育程度不高,或者健康状况不好,家庭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等;经济状况、可行能力、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障都是影响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最后,论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是发展经济,建立持续增收机制。解决相对贫困的前提依旧是保持经济发展,无论是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还是相对贫困问题,经济发展始终是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牢固,上层建筑才能蓬勃发展。第二是打造多元扶贫主体,构建动态监测机制。相对贫困问题相较于绝对贫困,其更具有动态性,治理难度更高,所以应该充分运用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并引入市场机制来激活社会各个主体,政府主导与市场协同治理才能使相对贫困的治理工作更加高效,我国相对贫困治理工作难度大、涉及的范围广,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工作,调动市场、社会各方的积极性,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体制,提高扶贫效率,构建常态化的扶贫体系。第三是激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户的内生动力,变“输血模式”为“造血模式”,统筹城乡扶贫,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代韶根[9](2021)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我国房地产业有着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行业属性,同时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运作有着极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来自不同层面的风险,这需要项目管理人员详尽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但国内现有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多为单一风险识别与分析,无法对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与分析。所以我国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投资者都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科学有效的识别与分析项目风险来源的方法,以期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企业运营发展以及投资者提供参考意见。本文研究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与应对。在相关理论基础之上,以庐州云境项目的风险识别为研究视角,重点探究该项目哪些方面可能产生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后对项目产生的影响。继而构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析的评价模型,最后根据实证案例的风险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本文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介绍了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方法及作用。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探究政策、经济、市场、技术、经营与自然等六个方面风险对庐州云境项目项目的影响程度,并以此来构建庐州云境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用综合权重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庐州云境项目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检验风险分析模型的实用性,并针对实证案例的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何俊萍[10](2021)在《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劳动人们”。2015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行业的引导作用,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去激发企业的办学活力,明确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人才培养全过程离不开行业企业参与,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的建议”。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重视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就业质量,并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为政府制定产教融合政策提供参考,增强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提升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东省内的三所高职院校,研究方法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搭建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含产教融合投入指标、产教融合过程指标、产教融合效果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与培训、课程建设、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学生满意度等九个指标,三级指标有三十二个。运用评价体系对H1、H2、H3三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H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属于优秀水平,H2和H3高职院校均属于良好水平。三所样本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发展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范本。但是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投入环节、过程环节和效果环节上依然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应在充分了解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基础上去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水平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资金,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以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的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以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的优化。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以保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的产出。
二、AHP判断矩阵元素的调整方法与调整比例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HP判断矩阵元素的调整方法与调整比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博弈论 |
2.1.3 系统动力学 |
2.1.4 系统评价 |
2.2 铁路技术规章研究现状 |
2.2.1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优化研究 |
2.2.2 铁路技术规章特性和内容研究 |
2.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研究现状 |
2.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实践研究现状 |
2.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博弈分析现状 |
2.3.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现状 |
2.3.4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评价研究现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
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述 |
3.1.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念 |
3.1.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框架 |
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分析 |
3.2.1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主体 |
3.2.2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流程 |
3.2.3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 |
3.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分析 |
3.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特征 |
3.3.2 跨专业的铁路技术规章协调机制 |
3.3.3 跨层级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机制 |
3.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问题分析 |
3.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不协同 |
3.4.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不到位 |
3.4.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不及时 |
3.4.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关键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研究 |
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及其困境 |
4.1.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 |
4.1.2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模式 |
4.1.3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困境 |
4.2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博弈分析 |
4.2.1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构建 |
4.2.2 无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3 有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策略 |
4.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案例分析 |
4.3.1 案例来源 |
4.3.2 案例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监管机制研究 |
5.1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关系分析 |
5.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分析 |
5.2.1 纯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2.2 混合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3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3.2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应用 |
5.4.1 监管措施的改进 |
5.4.2 监管效果的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研究 |
6.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分析 |
6.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的分析与实现 |
6.2.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需求分析 |
6.2.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设计 |
6.2.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应用效果及优化策略 |
6.3 基于宣贯平台的流程优化分析 |
6.3.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 |
6.3.2 基于Petri网的宣贯流程优化效果分析 |
6.4 小结 |
7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研究 |
7.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指标体系构建 |
7.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 |
7.2.1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处理 |
7.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2.3 综合评价分析 |
7.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3.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7.3.2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3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4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5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B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结果 |
附录C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D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E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F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调查问卷结果 |
附录G AHP 及最终得分计算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类发展指数概述 |
2.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3 空间效应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文明理论 |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人类发展理论 |
2.2.5 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相关文献回顾 |
2.3.1 国内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现有文献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与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 |
3.1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 |
3.1.1 人类发展指数编制原则 |
3.1.2 人类发展指数计算方法 |
3.1.2.1 1990 年至2009 年的人类发展指数 |
3.1.2.2 2010 年至今的人类发展指数 |
3.2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及最新发展情况 |
3.2.1 人类发展指数重要纪年 |
3.2.2 人类发展指数最新发展情况 |
3.3 中国省际人类发展现状比较 |
3.3.1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横向对比分析 |
3.3.2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纵向对比分析 |
3.3.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国际对比分析 |
3.3.4 中国东三省人类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
3.3.4.1 健康维度比较分析 |
3.3.4.2 教育维度比较分析 |
3.3.4.3 收入维度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
4.1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
4.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构建 |
4.2.1 指数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指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3 指数体系的筛选与确立 |
4.2.3.1 德尔菲法 |
4.2.3.2 熵值法 |
4.2.3.3 层次分析法(AHP) |
4.2.3.4 改进的面板数据熵值评价法 |
4.2.4 指数体系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 |
4.2.4.1 AHP专家评分结果 |
4.2.4.2 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评价结果 |
4.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与人类发展指数省际排名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
5.1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检验方法 |
5.1.1 α收敛 |
5.1.2 绝对β收敛 |
5.1.3 PS收敛模型 |
5.1.4 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 |
5.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收敛趋势的实证分析 |
5.2.1 整体收敛检验 |
5.2.2 俱乐部收敛检验 |
5.2.3 俱乐部合并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研究 |
6.1 空间自相关测度方法 |
6.1.1 全局Moran’s I指数 |
6.1.2 Moran散点图 |
6.1.3 LISA集聚图 |
6.2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整体态势 |
6.2.3 发展现状 |
6.2.4 空间依赖性分析 |
6.2.5 类型评定 |
6.3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3.1 基于全局Moran’sI指数的空间分异 |
6.3.2 基于Moran散点图的空间分异 |
6.3.3 基于LISA集聚图的空间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
7.1 数据来源 |
7.2 数据处理 |
7.2.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
7.2.2 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2.2.1 全国范围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2.2.2 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7.3 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
7.3.1 HSDI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2 生态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3 健康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4 教育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3.5 收入指数的面板回归及影响因素 |
7.4 提升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7.4.1 建立跨区合作制度,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
7.4.2 提高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水平,推进社会均衡化发展 |
7.4.3 着眼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7.4.4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建设 |
7.4.5 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医疗保险普惠度 |
7.4.6 提升绿色发展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性 |
8.4 展望 |
8.4.1 基于新算法的实证研究 |
8.4.2 HSDI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8.4.3 人类可持续发展仍是未来研究重点 |
8.4.4 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体系的模型改进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运行管理研究 |
1.2.2 水利标准化研究 |
1.2.3 水库运行管理评价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及标准化评价必要性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 |
2.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
2.2.1 小型水库基本情况 |
2.2.2 典型小型水库调研 |
2.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 |
2.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存在问题 |
2.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概述 |
2.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内涵 |
2.3.2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发展历程 |
2.3.3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现状 |
2.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必要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体系 |
3.1.1 标准化体系内容 |
3.1.2 标准化体系特点 |
3.2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
3.2.2 评价指标选取思路 |
3.2.3 评价指标初步识别与筛选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释义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组织管理指标 |
3.3.3 安全管理指标 |
3.3.4 运行管理指标 |
3.3.5 环境保护指标 |
3.3.6 保障措施指标 |
3.4 本章小节 |
4 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权重计算方法选取 |
4.1.2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
4.1.3 物元可拓模型框架 |
4.2 指标权重计算 |
4.2.1 层次分析法运算流程 |
4.2.2 准则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
4.2.3 指标层权重计算及检验 |
4.2.4 综合权重计算 |
4.3 物元可拓模型的构建 |
4.3.1 评价等级确定 |
4.3.2 物元确定 |
4.3.3 关联度计算 |
4.3.4 等级划分 |
4.4 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机制 |
4.4.1 评价主体 |
4.4.2 评价流程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对象选取 |
5.1.1 选取原则 |
5.1.2 基本情况 |
5.2 实证研究 |
5.2.1 待评价物元确定 |
5.2.2 关联度计算及等级划分 |
5.3 评价结果及对比分析 |
5.3.1 结果分析 |
5.3.2 对比分析 |
5.4 对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治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游憩 |
1.3.2 游憩满意度 |
1.3.3 城市湿地 |
1.3.4 城市湿地公园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
2.1.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现状研究 |
2.1.2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
2.1.3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研究 |
2.1.4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研究 |
2.1.5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评价相关研究述评 |
2.2 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外满意度相关研究 |
2.2.3 游憩满意度研究 |
2.2.4 满意度相关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相关实践探索 |
2.4 相关基础理论 |
2.4.1 湿地生态位理论 |
2.4.2 游憩效益理论 |
2.4.3 游客感知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3.1 游憩满意度的评价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1 必要性分析 |
3.1.2 可行性分析 |
3.2 满意度评价指标遵循原则 |
3.2.1 真实性原则 |
3.2.2 科学合理性原则 |
3.2.3 系统层次性原则 |
3.2.4 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
3.2.5 以人为本原则 |
3.3 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3.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3.3.3 评价指标体系分层 |
3.4 游憩满意度模型的构建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熵值法 |
3.4.3 IPA分析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实证分析 |
4.1 环巢湖地区概况 |
4.1.1 地理区位 |
4.1.2 区域划分 |
4.1.3 地形地貌 |
4.1.4 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
4.2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建设进展 |
4.2.1 巢湖湿地变迁 |
4.2.2 湿地类型及分布 |
4.3 问卷调查设计与分析 |
4.3.1 问卷调查设计 |
4.3.2 问卷等级量表选择 |
4.3.3 问卷调查设计结构 |
4.4 问卷预调查 |
4.4.1 信度检验 |
4.4.2 效度检验 |
4.5 正式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4.5.1 问卷情况与数据来源 |
4.5.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4.5.3 数据可靠性分析 |
4.6 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基于AHP-熵值法的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6.2 基于IPA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游憩满意度的环巢湖湿地公园群的优化策略 |
5.1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提高游憩者生态意识 |
5.1.1 改善水环境质量 |
5.1.2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
5.1.3 强化政府生态伦理责任的重要性 |
5.1.4 制定湿地游憩者生态行为规范 |
5.1.5 增强对湿地生态景观的感知与体验 |
5.2 改善游憩设施,提升游憩氛围 |
5.2.1 完善生态观光设施 |
5.2.2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
5.2.3 建设公共安全设施 |
5.3 基础设施优化,增进游憩体验感 |
5.3.1 完善环卫设施建设 |
5.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3.3 优化湿地公园交通系统 |
5.4 丰富文化内涵,优化宣传模式 |
5.4.1 增强活动的参与性与体验 |
5.4.2 湿地文化活动策划 |
5.4.3 构建湿地文化展示体系 |
5.5 合理设计湿地景观,提升整体游憩氛围 |
5.5.1 水体景观设计 |
5.5.2 园中植物的合理配置 |
5.5.3 对游憩景观加以引导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表 |
附录二 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电力系统灵活性研究发展动态 |
1.2.2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研究发展动态 |
1.2.3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经济性研究发展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火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及研究理论基础 |
2.1 我国火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及现状 |
2.1.1 我国电力灵活性提升政策梳理 |
2.1.2 各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情况 |
2.1.3 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实施情况 |
2.1.4 火电机组热电解耦技术路线 |
2.2 技术经济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技术经济评价相关指标 |
2.2.2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评价理论基础 |
2.3 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
2.3.1 综合评价典型方法 |
2.3.2 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及意义 |
3.1.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构建的意义 |
3.2 指标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3.2.1 机组改造相关指标 |
3.2.2 宏观环境相关指标 |
3.3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4.1 评价指标数据预处理 |
4.1.1 评价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
4.1.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4.2 基于AHP-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模型 |
4.2.1 主观权重设计模型 |
4.2.2 客观权重设计模型 |
4.2.3 组合权重设计模型 |
4.3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组合评价模型 |
4.3.1 物元可拓与TOPSIS方法介绍 |
4.3.2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电灵活性典型改造项目实例分析 |
5.1 典型灵活性改造项目参数设定 |
5.2 灵活性改造项目技术经济性研究 |
5.2.1 热水蓄热改造项目 |
5.2.2 电锅炉蓄热改造项目 |
5.2.3 切割低压缸改造项目 |
5.2.4 背压式改造项目 |
5.2.5 火电灵活性典型改造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研究 |
5.3 灵活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分析 |
5.3.1 评价指标预处理 |
5.3.2 指标主观赋权 |
5.3.3 指标客观赋权 |
5.3.4 基于乘数加成法的指标组合权重 |
5.3.5 典型灵活性改造项目综合评价 |
5.4 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建设的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指标赋权的相关研究 |
1.2.3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评价相关研究 |
1.2.4 信息反馈机制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的决策因素分析 |
2.1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输变电工程流程管理分析 |
2.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流程管理的决策因素集 |
2.2.1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的决策因素 |
2.2.2 项目执行准备阶段的决策因素 |
2.2.3 项目现场实施阶段的决策因素 |
2.2.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决策因素 |
2.2.5 项目退役处置阶段的决策因素 |
2.3 输变电工程的风险特点分析 |
2.4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决策因素集 |
2.4.1 项目立项决策阶段风险因素 |
2.4.2 项目执行准备阶段风险因素 |
2.4.3 项目现场实施阶段风险因素 |
2.4.4 项目运营维护阶段风险因素 |
2.4.5 项目退役处置阶段风险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
3.2 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的筛选标准 |
3.3 基于SNA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 |
3.3.1 立项决策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
3.3.2 执行准备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
3.3.3 现场实施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
3.3.4 运营维护阶段关键决策因素分析研究 |
3.3.5 退役处置阶段决策因素体系构建研究 |
3.4 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指标构建 |
3.4.2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模型构建 |
4.1 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
4.1.1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4.1.2 本文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指标赋权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熵值法 |
4.2.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1 单因素隶属度模型 |
4.3.2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
5.1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的实例分析 |
5.1.1 数据处理 |
5.1.2 权重计算结果 |
5.1.3 综合评价结果 |
5.2 输变电工程后评价的信息反馈机理分析 |
5.3 基于信息反馈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构建 |
5.4 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的实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1.1 资产管理研究 |
1.2.1.2 绩效评价研究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2.1 资产管理研究 |
1.2.2.2 绩效评价研究 |
1.2.2.3 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基础与理论研究 |
2.1 应收账款研究基础 |
2.1.1 应收账款涵义 |
2.1.2 应收账款特点 |
2.1.3 应收账款成因 |
2.1.4 应收账款分类 |
2.1.5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
2.2 应收账款管理研究基础 |
2.2.1 应收账款管理涵义 |
2.2.2 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
2.3 绩效评价研究基础 |
2.3.1 绩效研究 |
2.3.1.1 绩效的概念 |
2.3.1.2 绩效的特点 |
2.3.2 绩效评价 |
2.3.2.1 绩效评价概念 |
2.3.2.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
2.3.3 绩效评价方法 |
2.3.3.1 传统法 |
2.3.3.2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2.3.3.3 运筹学评价方法 |
2.3.3.4 其他评价方法 |
2.3.3.5 方法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
3.1 煤炭企业所处环境分析 |
3.1.1 煤炭行业特征分析 |
3.1.2 煤炭行业经营环境分析 |
3.2 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
3.2.1 煤炭行业应收账款整体分析 |
3.2.2 煤炭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3.2.3 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性分析 |
3.3 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评价方法单一 |
3.3.2 缺少行业间横向比较分析 |
3.3.3 评价指标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DEA模型确定 |
4.1 评价指标确定 |
4.1.1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2 原始评价指标 |
4.1.3 最终指标确定 |
4.2 DEA模型的选取及决策单元界定 |
4.2.1 DEA模型的选取 |
4.2.2 决策单元DMU的选择和界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AHP确定评价指标 |
5.1.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5.1.2 构建判断矩阵与权重计算 |
5.1.3 确定最终评价指标 |
5.2 纵向比较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2 结果分析 |
5.2.3 综合分析 |
5.3 横向应收账款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
6.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6.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6.3 优化财务配置 |
6.4 助力学习成长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8)多维贫困视角下农村相对贫困的测度研究 ——基于CFPS2018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相关研究 |
2.1.1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
2.1.2 农村相对贫困的成因 |
2.1.3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与联系 |
2.2 关于农村多维贫困指数及相对贫困的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 |
2.2.1 农村多维贫困指数的相关研究 |
2.2.2 农村相对贫困标准的制定方法 |
2.2.3 农村相对贫困的测度研究 |
2.3 关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形成机理分析 |
3.3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模型的确定 |
3.3.1 测度指标和模型的确定 |
3.3.2 测度指标的分类解释 |
3.4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权重确定的相关方法 |
3.4.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主观权重法 |
3.4.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法 |
3.4.3 基于AHP&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测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定量处理 |
4.2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设置 |
4.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 |
4.2.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 |
4.2.3 基于AHP&熵值法的组合权重 |
4.3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测度 |
4.3.1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
4.3.2 基于核密度估计分析指数分布 |
4.3.3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线的划定 |
4.4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分解 |
4.4.1 各区域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
4.4.2 各区域基于核密度估计分析指数分布 |
4.4.3 各区域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的困难 |
5.2.1 农村相对贫困的多维性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
5.2.2 农村相对贫困识别的动态调整问题 |
5.2.3 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不足 |
5.3 关于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 |
5.3.1 发展经济,建立持续增收机制 |
5.3.2 打造多元扶贫主体,构建动态监测机制 |
5.3.3 激发相对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房地产风险的概念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房地产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 房地产风险管理分析的内容与作用 |
2.2.1 房地产风险管理分析的内容 |
2.2.2 房地产风险分析的作用 |
2.3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 |
2.3.1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 |
2.3.2 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 |
2.3.3 房地产项目风险应对的措施 |
第三章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1 庐州云境项目概况 |
3.1.1 项目背景 |
3.1.2 庐州云境项目的优略势分析 |
3.2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的识别 |
3.2.1 政策风险 |
3.2.2 经济风险 |
3.2.3 市场风险 |
3.2.4 技术风险 |
3.2.5 经营风险 |
3.2.6 自然风险 |
3.3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房地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3.2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
第四章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1 层次分析法 |
4.1.1 基本原理 |
4.1.2 基本步骤 |
4.2 熵权法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基本步骤 |
4.3 权重确定 |
4.4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第五章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管理评价 |
5.1 庐州云境项目数据的处理及权重的确定 |
5.1.1 建立项目风险因素集 |
5.1.2 项目风险评语集 |
5.1.3 利用AHP确定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5.1.4 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5.1.5 采用AHP-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 |
5.2 多层次模糊综合风险评价 |
5.3 庐州云境项目模糊综合风险评价结论分析 |
第六章 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管理的控制策略 |
6.1 政策风险的控制策略 |
6.2 经济风险的控制策略 |
6.3 市场风险的控制策略 |
6.4 技术风险的控制策略 |
6.5 经营风险的控制策略 |
6.6 自然风险的控制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产教融合 |
三、绩效评价 |
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IPO评价模型 |
四、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设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坚持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 |
二、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
三、要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和权威性原则 |
四、坚持投入、过程与产出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专家调查法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实施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及指标筛选结果 |
第四节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指标说明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指标说明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指标说明 |
第五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二、运用层次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研究 |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测算步骤 |
第二节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一、评价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原始数据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过程 |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单因素评价 |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第四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结果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评价结果分析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评价结果分析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 |
一、设立产教融合的专项资金 |
二、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 |
三、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 |
一、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 |
二、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 |
三、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 |
第三节 保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 |
一、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 |
二、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
三、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四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五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AHP判断矩阵元素的调整方法与调整比例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D]. 韩富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中国人类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 郝辑. 吉林大学, 2021(02)
- [3]陕西省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D]. 梁文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游憩满意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安琦.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 杨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基于决策因素的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后评价体系研究[D]. 高铭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7]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郭娜.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9)
- [8]多维贫困视角下农村相对贫困的测度研究 ——基于CFPS2018的实证研究[D]. 陶婧.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9]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庐州云境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代韶根.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D]. 何俊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