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潍坊发电厂:合理化建议抓“三重”(论文文献综述)
白林[1](2019)在《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利用蒙古国对外关系中央档案馆、蒙古国中央档案馆、蒙古人民革命党档案馆以及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地方省档案馆解密的档案资料,以1949年至1964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工人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重点探讨中国援建工人历年在蒙古工作和生活状况及其演变过程,力图借此反映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兄弟国家,中蒙在建交后双方外交及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叙述中国派遣援建工人赴蒙的历史过程。1949年中蒙建交后,只因首任中国驻蒙古大使吉雅泰误解周恩来的语意,与蒙方交涉在蒙华侨问题时主动提出派遣中国工人赴蒙的问题。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和朝鲜战争爆发以及中国派兵参战等原因,中蒙双方派遣工人的交涉暂停。直到1955年,中蒙两国签订协定,中国派遣大批工人赴蒙参加生产建设。受中蒙关系变化的影响,1963年中国停止派遣援建工人,1964年中国在蒙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情况。蒙古领导人既需要大批中国工人赴蒙援建,又对他们持有“猜忌”、“警惕”的矛盾心理。而这种矛盾心理均表现在蒙方分配中国工人工作及其生活条件等方面。例如,给中国工人过于分散分配工作;与苏联工人和蒙古工人比较起来看,中国工人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中国工人在中国政府的宣传和教育下,援建工作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第三章分析中蒙双方如何处理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及其处理方针的演变过程。针对中国工人违法乱纪的行为与两国工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政府主动要求之下,经中蒙双方协商决定,按照蒙古法律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等原因,蒙古司法机关和警察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出现偏袒或袒护本国人的现象。因此,在中方要求下,中蒙双方进行商讨并调整为共同协商解决司法问题。中蒙关系恶化后,蒙方不顾中方的反对,单方面强行处理工人之间的司法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第四章探讨中蒙两国关系的变化及其中国援建工人回国的过程。1955年中国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因各种原因及其3年工作期满等原因,部分中国工人提前陆续回国。中苏关系恶化后,由于蒙古采取“等距离”外交政策,在1959年至1961年初期间,期满和提前回国的工人很少。受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蒙关系恶化后,中国工人期满和提前回国人数剧增。特别是1962年访华期间,泽登巴尔与周恩来发生意识形态争论,加剧了中蒙两党和两国关系。蒙古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政策,1964年单方面宣布运送中国工人全部回国。第五章讨论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五年计划中的影响。1955年开始,蒙方引进大批中国工人,使其参加国民经济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针对蒙古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中蒙双方签订经济援助协定,中国向蒙古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蒙古领导人不顾苏联反对,不仅学习中国“大跃进”运动,而且1959年在全国范围内也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中国工人积极参加其中创造出了很多成果。直到1964年,中国工人全部回国而中国提供的援建项目被迫暂停。中国对蒙古派遣劳动力和提供经济援助的行为,与对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对蒙古援助行为不仅输出自身经济发展模式,它还具有排除或消减苏联在蒙古的影响力的这一政治任务。中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扩大在蒙古的政治影响,以此将来与苏联角逐蒙古问题。但是,中国派遣劳动力援蒙的行为,不仅影响中蒙双方领导人做出有关两国关系的决策,而且在1960年代初期促进了中蒙两国关系恶化的进程。
李凌凌[2](2018)在《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文中研究指明民粹主义是一种反精英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把人民作为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在政治上崇尚直接民主和多数统治,反对代议制度;在经济上追求绝对平等,反对等级关系和贫富差距;在道德和文化上崇拜草根阶层,认为他们是“善”和“美”的来源和化身;以诉诸情感而非理性的方式开展社会动员,鼓励人们以激进的方式反抗现行体制和统治阶层,具有草根性、批判性、极端性等特征。它既是平民大众不满现状的一种政治心态和社会思潮,也是部分精英人士试图操纵群众的一种社会运动和政治策略。民粹主义是最近几年来国际政治变局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中日益值得关注的一种社会思潮。中国现阶段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在网络空间,是以网络舆论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抗争运动。它以现实社会中的大众情绪和长期形成的集体记忆为心理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反精英反体制反智识反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诉求,以情感动员为主要动员方式,具有明显的“事件型”而非“议题型”特征,参与者没有明确的组织和行动纲领,其行为表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极端化特征较为突出。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发生与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蕴藏着多方面的社会风险,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因此,对于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沿着“是什么”——“会怎样”——“为什么”——“怎么办”的研究逻辑渐次展开,首先提出问题: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上是否有明显的民粹主义症候?如果有,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有何表现?它围绕哪些主要议题展开?网络民粹主义舆论有哪些特征?如果任由网络民粹主义舆论发展,将造成何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后果?然后分析问题: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最后,探讨对策,从现实社会和舆论空间两个方面,寻求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和治理之道。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共分四节。第一节,从世界范围内的民粹主义浪潮到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民粹主义风险,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第二节,界定了研究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挖掘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并交代了三个小的创新点。第四节,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共分两节。第一节从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几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挖掘了论文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资源。第二节,围绕民粹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相关学术文献。第二章,中国网络舆论场上的民粹主义症候,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呈现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本章共分三节。首先,依据社交媒体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线索与表现形态:从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狂欢,到论坛时代的群体极化,再到博客时代的粉丝迷狂,再到微博广场的万众围观,再到微信圈层文化中的风险沉潜,展示了传播平台和舆论形态之间的共生互动。接着,在一个共时态的环境下,归纳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六大主要议题:反精英议题、反体制议题、反智识议题、反主流意识形态议题、民族民粹主义议题和环保民粹主义议题,凸显了网络民粹主义的“反对”立场。最后,总结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传播特征:以民众的自发传播为主,尚未出现卡里斯玛式的政治领袖;围绕负面事件进行舆论啸聚;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方法;使用诉诸情感的动员方式;伴随谣言和阴谋论;线上线下的跨地域互动。第三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传播的风险。本章共分四节,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民粹主义舆论传播可能带来的风险:政治方面:激进政治参与冲击体制安全;“抗议政治”和“否决政治”降低施政效率;舆论“逼宫”伤害法治秩序;国际民粹主义浪潮引发连锁效应。经济方面:“福利赶超”拖垮国民经济;舆论暴戾推动精英移民。社会方面:民粹主义的“冲突叙事”造成社会撕裂;“多数暴政”借道德之名践踏个人权利。文化方面:全民生产导致文化低质化;舆论极化造成公共领域萎缩。第四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产生的原因,本章共分四节。将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结构性怨恨、互联网赋权引发政治参与爆炸式发展、国民素养教育缺失造就了民粹主义传播的群众基础、传播格局演进催化了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勃兴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五章,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与治理。本章共分两节,首先,从四个方面改善现实社会治理,预防民粹主义情绪的发生:推进公平消弭结构怨恨;遵守法治约束民粹冲动;疏通渠道化解参与压力;改善教育铲除民粹土壤。接着,从理念和方法两个层面,探讨改进舆论空间的治理。理念上,从舆论斗争转向舆论治理,从“以我为主”转向相互尊重。方法上,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构建舆论主体之间的对话,做好网络舆论的宏观调控。
杨颋[3](2017)在《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济南是我国北方一座着名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省会,以城内外周环泉水而闻名,又称“泉城”。“济南府城”(历城)可以考证的建城历史有2000多年,是中华文明早期建成的城市之一。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济南城从未发生过移城、废弃的情况,其城市规模不断扩展,政治、文化、经济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最终成为整个山东半岛的首府、中国北方着名的大都会。这样的发展路径不仅在黄河中下游的诸多古城当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这既与济南城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稳定少灾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也与济南城自身发展建设中注意防洪防灾息息相关。本文以自西汉至清末的古代济南城为研究对象、以古城水系的变迁考察作为切入点,通过宏观层面的流域城市群消涨分析、中观层面的城市水环境与空间形态互动的考察,到对城市水系统作用机制的探讨,试图找出济南城长盛不衰的内部、外部原因与规律。全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中,提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厘清研究对象和空间、时间范畴,以及对国内在地方性城市形态、城市群体研究、城市水系研究、考古及文献研究,以及济南本地的城市史相关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进而阐述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以梳理济南城市建置沿革为契机,寻求济南城在地缘政治、文化上的定位。探索济南成为山东省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基础,即确认济南的“齐文化”定位与探寻“济南府城”、“省城”观念的形成过程。第三章从黄河-济水-运河的宏观流域视角,对黄河(济水)下游、运河周边的城市群落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并与济南城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宏观的流域性灾害、交通变迁、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状况,总结城市兴、衰的趋势和规律,并对济南城的古城选址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其“依山傍水抱泉”的科学选址,是济南城得以持续2000年不衰的首要原因。指出古济南城是中国古代城市选址注意防洪的典范,是自中华文明早期建城以来城址不变的少有的几个城市之一。第四章将济南城市内部及周边以河、湖、泉、城为要素的城市水系统作为考察目标,探讨济南水系统的变迁与济南城的空间形态演变、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结合对古籍的考辨和最新的考古发现,对清末以来广泛流传的南北朝济南“双子城”进行辨析,提出“子母城”是北魏时期济南城更加合理的历史空间形态可能性;进而提出唐宋齐州城扩展为“三重城”的可能性;最后分析了明清济南城的空间布局由“州城”向“王城”转变的过程及原因。第五章以具体的水灾、兵灾的事件过程和规律总结,探寻济南城市水系的作用机制。梳理了济南城的7种防洪方略,指出济南城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多种防洪方略,从而避免了历史上“迁城”的悲剧;进而对“蓄”和“管”两类防洪方略进行了详细考察:指出大明湖、护城河在发生城市涝灾时的调蓄作用是济南城少涝灾的重要因素;济南府城是当今建设“海绵城市”的标杆案例;又指出“以诗管水”、“以文管城”是古代济南城城市防洪体系的重要特色,以“七十二名泉”的名录式管理和将城市水系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景观建设为管理策略,是济南的城市水系统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转的关键。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文的各项结论、创新点,并对将来进一步的持续研究作展望。
赵英豪[4](2013)在《山东省生物质资源评价与产业发展对策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然而供需矛盾的激化以及常规能源在开发过程中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既是缓解我国资源瓶颈,保证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实现能源安全的保障,也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中国必须推进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以生物质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山东省是农业大省,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生物质资源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又是工业大省,能源缺口很大。因此,利用有价值的却被废弃的生物质资源发展生物质能以替代传统的常规能源,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开发等有利条件,不仅可使环境免遭农业废弃物的破坏,而且可使农民和企业从生物质能的转化过程中获取经济收益,由此实现填补能源供应缺口、构建生态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三重效益,也能促进我省能源结构调整。本文首先研究了生物质能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趋势,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生物质资源总量,指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秸秆废弃物与现代养殖业产生的禽畜粪便是山东省优势生物质资源类型,不同的地市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山东省生物质能产业进行厂差别化的区域性布局设计才能达到高效大规模利用。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生物质能产业的不足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若干建议。
徐飞[5](2013)在《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本质是契约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战后改革,逐步恢复了市场经济秩序,但同时也伴随着浓厚的政府干预和调节色彩。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有机结合,在宏观领域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同时为了扶持和促进微观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秩序,政府对微观经济进行了干预。这一时期日本政府的规制政策主要侧重于保护和扶持国内产业、促进工业振兴和经济发展,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而竞争政策的作用相对弱化。政府调节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日本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国家带动型增长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高规制带来高成本,低效、封闭的非贸易货物行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国家负担越来越重。过时的规制体系造成了结构僵化,导致经济停滞不前。经济思潮是经济实践的映射,同时规制实践也受到了经济思潮的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美英等成熟市场经济体率先开始了规制改革的进程,并逐步演化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日本也紧随其后,伴随着行政改革与公企民营化进程展开了规制缓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泡沫经济的繁华后,不良债权、通货紧缩等问题更使得日本经济长期在低谷中徘徊,最初实行规制缓和是因为出现经济下滑,人们认为是政府规制扼杀了创新与创业精神,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以放松规制的方法来抑制经济下行并不十分成功。进入二十一世纪,规制缓和最终被规制改革及全面的规制政策所取代。日本规制实践已经从规制缓和,即以放松经济性规制为主,发展到规制改革,局部领域加强规制与社会领域规制改革,再发展到从总体上改善规制质量,实现规制治理的阶段。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动摇了以新自由主义信念为基石的规制改革,尤其是伴随着严重的东日本大地震,人们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进而对规制改革目标进行了修正:规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安心和安全,规制改革已经从单一的制度供给方的改革转变为迎合制度需求方的,并谋求提高规制质量的改革。同样的,规制改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的一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规制实践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同时规制机构的设置不仅没有独立于政府,甚至在有些领域仍没有独立于企业,政府在缺乏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掌握大量的审批权,政府寻租空间被拓展。政府以规制形式参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政府决定了资源的投向和对象,从而造成资源错配。本文试图在研究日本规制政策的历史演进的经验中,获得对中国规制改革的有益启示。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同时期的日本规制政策演变。通过对不同时期日本政府规制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规制政策、规制机构、规制绩效等问题的厘清,试图全面、深入地理解日本的规制政策。本文由七章内容组成。其中:第1章是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规制与规制改革的内涵,文献综述、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文章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章是规制与政府、市场关系的理论框架。本章论述了影响规制缓和与规制改革的经济思潮的演变,从自由放任到市场规制,再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规制改革,及二十一世纪的新自由主义反思。第3章论述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国家干预,从战时统制型体制到战后规制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强化了产业政策而弱化了竞争政策,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规制的症结,如市场封闭、行业垄断、规制俘获等。第4章论述了受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规制缓和的展开。本章首先提出了规制缓和的外部动因;其次,分析了规制缓和行动迟缓的症结;再次,提出了这一阶段规制缓和的主要特点,是伴随着行政改革与公企民营化的规制缓和;接着进行了日本电信、日本国铁、日本航空的案例分析;最后分析了由细川内阁到森喜朗内阁的《规制缓和推进计划》情况。第5章论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日本由规制缓和走向规制改革。本章首先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原因提出了改革的迫切性;其次,着重考察了小泉时期规制治理结构的构建情况;之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国际比较视角对规制改革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论述了受新自由主义修正影响下的日本规制改革。首先分析了这种转变的动因,主要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和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之后,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为民生谋利的规制改革。第7章是主要结论及启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日本规制政策演变的主要结论,最后概括了对中国的启示。
邵启超[6](2012)在《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以及电子废弃物等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建设各种类型的集中处理处置设施成为解决固体废物的重要措施,园区化管理也为越多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所接受。然而目前相对分散的设施布局和较为单一的园区功能,面临着诸如选址难、污染不易控制、资源利用不集约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类型进行梳理,并探索园区发展模式,以期指导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会议研讨、实地调查、统计年鉴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静脉产业概念进行解析,梳理了日本等国家发展静脉产业园区的经验;梳理了我国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设概况及相关政策,并对进口再生资源“圈区管理”园区、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政策引导下的各类静脉产业园区,以及应运而生的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的内涵、建设要求及建设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识别目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选取四个典型园区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有:(1)我国静脉产业园区主要存在着建设标准不明确、空间组织不合理、环境安全隐患大、产业链条不完善、资质管理不统一及缺乏综合园区化发展思路等问题;(2)集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废、电子废弃物等各类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设施于一体的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正成为大中城市固废综合解决方案的有效尝试;(3)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需要对各个要素进行有效组合,这些要素包括:园区建设内容,分散型或集中型的园区布局,政府、企业或政企结合的园区投融资主体,委托运营管理、企业管理或政府垂直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产业链补链、与区域动脉产业互动、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技术研发、信息平台构建、回收网络构建及规范管理制度等园区构建措施;(4)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是模式各要素有效组合的体现,综合类园区布局更为集约,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给予必要的土地、特许经营权、财政等政策支持,园区建设运营由项目公司或主要企业进行,产业链更为完整,污染治理效果良好,资源得到高效利用;(5)典型案例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新改扩建的各种规模的静脉产业园区都向着综合化发展推进,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实践效果初显。
苏迎平[7](2012)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 ——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增长强劲态势与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性间的矛盾,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增氏模式有着深远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生态化等正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问题,协调县域产业内外部之间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命题。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及提高利用效率,选择一条清洁环保的能源道路迫在眉睫,尤其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山区县,通过加快发展生态工业这一绿色县域产业平台,对解决山区能源短缺,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家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福建省重工业和原材料基地。随着生态文明的崛起,要求三明市走生态立市的道路。三明市具有地理区位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技术人才雄厚、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等优势,拥有做强传统产业,开拓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三明生态工贸区是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中唯一着有“生态”两个字的工贸区。通过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来带动产业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政府应该借鉴其他产业发展强县的先进经验,明确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坚持生态建城、产业进园、注重第三产业发展等与时俱进的策略以消除传统产业弊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完善政府的产业引导体系,调整县域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扎实产业基础,协调轻重产业比例,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处理好城市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三区一体的关系,构建具有竞争性的生态产业链,形成以生态产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园区,为其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尽管生态工业园区这一新兴产业载体引起社会重大关注与热点解析,在学术研究领域,对如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提出研究思路,以福建省三明市所属大田等11个县域经济体为典型区域和三明生态工贸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思路为:以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和生态文明崛起为切入点,引发对县域产业升级机理与生态工业园区政策的思索。通过对国内外产业演变状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对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及成果的综合评述,结合三明市矿产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及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与潜力为研究背景,强调走绿色高级化的产业道路是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选择,以及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新兴产业载体在政府产业政策中的重要性。其次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方向的审视,通过生态工业园区布局提升和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县域经济产业内生机理分析,建议三明市所属县域经济以生态工业园这个绿色平台为载体,支持政府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方向的政策思路,加快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最后通过对大田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典型个案,揭示了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并且以国外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借鉴及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典型案例分析,构建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的发展模型与指标体系,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作出分析,就如何加强相关产业政策的拟定与推动、为县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设提供决策建议。按照研究思路,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六部分内容展开:第一部分是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和三明市整体产业背景的分析。首先介绍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外产业结构演变的的实践,并与中国产业演化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起点的不同,决定了路径的不同。其次,对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异同点。最后,对三明市所属县域经济体产业结构演变的实践及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化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这一部分主要是基于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结构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借鉴有关理论,分析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三个关系”和“九个因素”,即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因素的关系、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县域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及其影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区位条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技术条件、农户家庭经营、市场需求、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三个关系”、“九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独有的县域产业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道路。第三部分主要利用福建省三明市所属11个县域经济体1991-2010年的产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三明市县域竞争力进行评价;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进行归类;通过灰色模型对三明市县域主要产业指标进行预测;利用偏离-份额模型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明确三明市整个地区的产业状况;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按照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分析框架,选择相关的指标,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运用产业重心轨迹分析法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两种模式:一是右旋模式,本文包括三明市辖区、永安市、大田县、将乐县、尤溪县、沙县和泰宁县;二是左旋模式,本文包括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和建宁县。第四部分个案研究。这一部分首先选择以三明市大田县为例,通过1991年-2010年大田县产业数据,对其县域经济产业演进历程进行分析,补充验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路径。对大田县的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了解其轨迹。分阶段寻找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以此研究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路径。研究发现,大田县虽然位于福建省中北部发展程度较低的三明市,其工业化进程却走在福建省山区县前列,走出了一条自发性、内生为主、外生拉动、县域三次产业发展并重、分工与集聚相结合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道路,补充验证上述研究结论。大田县以农业为起点的山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具有一般性的意义。其次是生态工业园的典型实践与经验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不同的生态工业园模式,如丹麦、美国和日本的模式,总结其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和经验。重点介绍了生态文明下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集中体现——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生态典型实践,主要对三明生态工贸区内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的分析,其中经济开发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开发园区,作为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为三明市在生态文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结构产业演变提供了模式借鉴。第五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县域产业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若干对策建议:一、倡导低碳经济,突出战略性产业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构筑县域绿色生态屏障,引导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三、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实施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向战略;四、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耦合,共建县域生态文明。三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发展态势为中国县域产业生态化提供了很好的观察样本与实践土壤,同时产业的生态化理论又为三明市产业机制调整与产业内部升级换代提供了很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两者相互印证。
张英[8](2012)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显示:在1906年至2005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0.74℃,IPCC研究认定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阈值为2℃。如果听任温度上升,人类生存将面临极大地挑战。对于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研究成果认为,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可能性高达90%,人类主要通过化石燃料使用造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过多排放影响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战略选择。英国政府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以政府公文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随后,低碳经济迅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即是压力又是机遇。2010年7月,国际能源署发表报告称,中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也是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压力。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对中国来说是有相当困难。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仅仅达到3000美元,因此面临发展经济和提高民生的艰巨任务,而且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键阶段,再考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限制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不言而喻。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又是中国调整发展模式的良好契机。同时,中国正面临实现低碳社会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预计未来20年内将有3.5亿人口进入城市。如果在基础设施、住房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充分考虑低碳因素,将为中国减少碳排放赢得难得的先机。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着重于低碳经济内涵及宏观层次上对策研究,或者侧重于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微观层次上研究,对于中观尺度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从低碳实践角度分析,国内外实践往往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政策研究,或者是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层面的研究,对于省份层次的中观层次区域低碳研究较少。对于一个国家低碳发展的研究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评估,还需要从区域格局变化来把握。实际上,在CO2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工作中,地方政府是重要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从省区级层次上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制定的相关政策才会具有更为明确的针对性和更为良好的可操作性。这是本文选择一个典型区域进行研究的初衷所在。2010年8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启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国家强调应发挥各地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式。因此,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山东省作为一个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省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同时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其基本条件和中国很多省份发展现状类似,对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另外,对山东省内各地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由于充分考虑区域间发展条件差异,可为相似区域低碳发展模式选择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借鉴。论文以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类型进行理论探讨,并对国内外区域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汇总提炼,以供参考借鉴。在详尽分析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山东省低碳发展水平在全国和经济区域中的地位,据此提出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模式选择。然后对山东省内十七地市根据的低碳经济区域进行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市特点,设计相应的发展模式。论文采用推进式结构安排,研究内容逐层深入。第一章提出问题,分析选题的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挖掘有关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和提炼;第四章山东省低碳经济态势分析;第五章是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第六章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第七章得出主体结论及未来展望。本文的主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而中观尺度区域研究较少。国内外研究往往围绕国家宏观政策或微观变量如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等展开。因此,对中观尺度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第二,低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耦合脱钩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更是研究中必备的知识储备。第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生产体系、消费模式,通过研发低碳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法律、管理体系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相对性、阶段性等特点。根据各国实施低碳经济着重点不同,提炼出不同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第四,山东省人口多,经济规模大,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能源消费总量大且以煤炭消耗为主,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碳排放量总量大且增速快,这些特征共同构成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该部分内容分析为探索区域层面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奠定分析基础。第五,基于系统论思想,选择低碳经济系统、低碳社会系统和低碳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准则层,选择相关指标建立区域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发展视角实证分析山东省历年低碳水平变化规律,得出该省低碳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模型,并对山东省十七地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将山东省十七地市分为三种类型。第六,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从高一级区域着眼,根据山东省在全国和区域内定位,整个省的低碳发展路径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节能减排。从次区域着眼,山东省十七地市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各自不同低碳发展条件分别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市选择以风能、核能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济南、德州等地选择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和传统产业升级模式,淄博、莱芜等相对高碳的地市选择以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和高碳产业低碳转型。第七,低碳发展政策支撑。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但关键是建立政府建立引导政策机制,完善市场调控机制,考核机制适时调整。
张金珍[9](2011)在《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浩瀚的海洋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把开发海洋资源列为重要课题。山东半岛作为国家首个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区域,省内各沿海地市都面临着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机遇。区域海洋资源禀赋具有异质性,区域海洋产业基础也存在差异,而海洋产业是一个复合产业群体,涉及国民经济三大产业门类的众多产业。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综合要素来选择海洋主导产业对于区域“蓝色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和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潍坊海洋产业发展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省内环境,总结其面临的发展机会;分析了潍坊海洋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条件,总结其发展的优势所在。分析了潍坊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优势和生态效应等产业绩效表现,总结其发展历程和产业素质。通过理论分析和专家建议,总结归纳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综合基准体系。该体系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企业行为、生态环境、政府和机会六个选择基准。在模型算法上,联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并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专家问卷和典型企业调查获取指标数据,对潍坊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针对潍坊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讨论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职能,从产业政策、公共服务和区域协调三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海洋产业中可能实施的主要措施。本文认为:产业所处区域的要素供给、产业市场需求、业内企业行为、区域生态环境约束、政府行为和发展机会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体现出这六种因素的综合要求。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综合基准体系综合考量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避免了研究的片面性,丰富和发展了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两种评价方法联用使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研究成果对区域科学选择海洋主导产业、制定对应产业政策、避免因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具有参考价值。
晁毓欣[10](2011)在《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政府是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政府职责的履行绩效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影响社会福利水平。本文以政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试图为GPPG绩效评价建立一套完整的逻辑框架。它从分析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出发,不仅为之提供了完备的逻辑基础,而且将其研究领域大大拓展。同时,本文以寻求更加有效的政府作为基本信念,将绩效评价视为矫正政府失效的得力工具。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引入论题。公共品供给是对政府职能的高度抽象,其绩效就是政府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所供给公共品的效率和效果。政府绩效评价的经典理论存有局限,已经难以反映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共管理学者们的修补治标而难治本。因此需要从其他学科,如公共经济学中汲取学术营养以对其更新和拓展。九十年代以来,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我国各地也处于“燎原”之中,对相关理论和方法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如果不考虑政府供给的私人品,本文研究范围就等于政府绩效评价;而大于财政(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第二章为文献述评。第三章为GPPG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本文以经典的IOO模型为基础,前部加入公共需要、公共选择、公共决策、授权与监督、资源筹集等环节,后部加入政府存续性,构建出包含GPPG全过程的PCDR-IOO模型。该过程始于公共需要,历经供给准备、供给实现和公共品消费三阶段、12环节;各环节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不同环节的评价构成GPPG绩效评价的广度,其最大范围可表示为备选指标集。根据该模型,绩效评价既可以沿供给能力、供给效率和效果三大维度水平推进;也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纵向展开。三大维度中,供给能力是GPPG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效率和效果是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简称“双E评价”。对过程绩效的评价突出效率,对结果绩效的评价强调效果;因此要坚持效果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GPPG绩效评价的动力与功能:政府、公众与立法结构等各方主体对绩效信息的需求构成绩效评价的原动力;各类评价所创造的绩效信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又催生出新的、更强的信息需求,两股力量在相互推动、相互强化中形成的供求螺旋模型揭示出绩效评价活动持续进行的动力源泉。绩效评价可以发挥信息供给、服务政府决策、管理、监督和交流沟通、提升公信力等功能。第四章阐述GPPG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1)公共需要具有公共性、不可分割性、平等性、层次性、无限性、区域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其中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品供给的逻辑顺序;无限性特征意味着公共需要的满足必然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有效公共需求就是指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政府所能满足的公共需要。公共品供给与有效公共需求的匹配性是评价其绩效的最高标准。(2)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具有双重性特征:政治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对政府活动进行评价并公开评价结果的必要性;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财政交换关系意味着评价并公开GPPG绩效信息是纳税人权利的内在要求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失效表现为决策失效、治理结构失衡、公共品供给规模不当与结构失衡、政府工作人员行为失当等方面;其原因在于理性人的利己动机、信息不对称和公共品供给成本与受益的分离,以信息不对称为主。绩效信息的供给有助于矫正这种失效,体现为促进内部管理的改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并加快绩效预算改革的进程。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对绩效评价有着不同的要求: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以官僚层级制为特征,追求合规性,尚不存在追求绩效的内在动力;尽管已经接受了科学管理的效率理念,开始关注绩效,但仅仅停留在行政效率层面。新公共管理以传统公共行政的僵化和低效率为改革对象,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为管理而不是执行,将公共管理的服务对象视为顾客,明确了结果导向的绩效理念,以顾客为中心建立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将绩效评价推向“双E”阶段。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以人为本,将政府的职能理解为服务,将服务对象还原为公民,并以公共利益为服务目标,要求效率和效果兼顾。PCDR-IOO模型完全契合了其人本理念,将公共需要的表达与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融入绩效评价体系,并以之为原点和核心原则。第五章将PCDR-IOO模型具体化为GPPG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评价准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组成部分。评价准备阶段首先要创造一个追求绩效的环境和文化,争取高层领导支持;其次要将公共品供给层层细分,转化为各职能部门的事权,以明晰职责,便于确定绩效计划和绩效目标。同时还要为各类GPPG建立绩效标准,作为评价的参照系。绩效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核心;既可以根据具体评价目标的需要从备选绩效指标集中选择决定评价范围,也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设立关键绩效指标(KPI)若干。指标的选取一般遵循SMART原则。常用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效果类、效率类、属性可变类和工作量指标等类型。对绩效指标的测度除了常用的成本-收益分析、单位成本等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平衡记分卡等。第六章在全面总结、回顾各发达国家绩效评价进程的基础上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次选择重点国际案例进行剖析。微观层次案例包括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项目绩效评价模式。美国绩效革命体现为从克林顿、布什到奥巴马政府的绩效管理改革三部曲,双E成为追求的核心目标;布什政府创造的项目绩效评级工具PART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以评价战略总揽全部评价工作,以“澳式3E”为评价原则,以双E评价以及绩效信息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的较好利用为主要特色。中观层次案例以英国PSAs和美国亚特兰大市“仪表盘”绩效评价体系为代表。PSAs同样以3E为标准,加入了资源约束,也是IOO的扩展形式之一。亚特兰大“仪表盘”体系是绩效评价与官僚层级制管理良好兼容的典型,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微观管理的独立性与绩效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平衡。最后对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七章包括中国实践和实证分析两部分。中国政府绩效评价实践始于地方,已呈百花齐放之势;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正在向全国普及。广东省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是地方政府投入环节绩效评价较为成功的案例。笔者参与设计的S省纳税服务需求调查开启了纳税服务绩效评价的帷幕;纳税服务满意度调查则为地方政府改善纳税服务提供了建设性建议。中央部门项目绩效评价是美国PART的翻版,本文对两版PART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评价准备的不充分成为制约我国绩效评价工作进程的基础性因素。现存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绩效意识淡薄、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人员匮乏,既无法可依,又无绩效信息的透明化管理,造成评价管理和交流的困难。本文将PCDR-IOO模型沿水平方向应用于山东省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绩效评价。首先设计指标体系,然后做出实际测算。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省17市在公共品供给潜力的差异主要来自人均GDP,变异系数达0.51,导致更大的人均税费负担差异(长期保持在0.6以上),由此造成各市的供给能力差异超出供给努力差异的一倍还多。(2)供给效果评价包括供给规模、结构和分配绩效三个方面。(1)供给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税费负担对教育、农业、一般政府服务和公共安全四类公共需求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税费负担的正向影响证明公共品消费的供给导向和强制性特征。人口密度的提高与公共安全需要正相关。供需匹配度方面,义务教育最高(86%),农业和公共安全最低(82%)。(2)结构绩效: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9%,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农村公路已经实现“村村通”,但村内道路的绿化、净化和亮化较差,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农村公交基本满足农民需要;电力供给绩效优良;教育供给满意度最高,平均受教育年数达到9年,且地区差异微弱,但学前教育供需缺口较大。(3)分配绩效: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流动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地区间差距持续缩小、消费层次接近。青岛为财力流出最多市,菏泽为财力流入最多市。3.供给效率评价,运用DEA方法,对17市的教育、医疗、农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六大类公共品供给效率进行测度。其中,农业投入的总效率得分最高(0.86),地区间差距最小;环境投入效率最低(0.54),且地区间差距最大。最后,本文从绩效评价基础设施建设、评价体系的完善、绩效信息的管理和人员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改革建议。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综合采用了规范与实证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并设计和亲自参与了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全文共实现了六点创新:(1)将代表经典绩效评价理论的IOO模型拓展为PCDR-IOO模型;将评价重点凝练为“双E评价”。(2)率先提出有效公共需求概念;强调公共需要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指出评价的核心标准在于公共品供给与公共需要的匹配度;从而将服务型政府的人本理念置于政府绩效理念的核心。(3)揭示了政府绩效评价的动力源自绩效信息的供需自我强化形成的绩效信息螺旋。(4)建议公共经济学将公共品消费纳入重点研究范围。(5)开启我国纳税服务绩效评价序幕。(6)建立我国地方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体系,运用PCDR-IOO模型分别得出供给能力、效果和效率方面的评价结果。
二、潍坊发电厂:合理化建议抓“三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潍坊发电厂:合理化建议抓“三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史料来源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交涉派遣经过 |
第一节 中蒙两国关系的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20年代中蒙两党关系 |
二、中共对蒙古独立态度之转变 |
三、中蒙两国建交与互派大使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问题的缘起 |
一、派遣援建工人的初步交涉 |
二、援建工人交涉中断的原因 |
三、重启派遣援建工人的交涉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的派遣过程 |
一、派遣和引进工人的前期工作 |
二、第一批援建工人赴蒙古 |
三、援建工人陆续来到蒙古 |
四、派遣援建工人逐渐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
第一节 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和分配 |
一、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管理 |
二、中国援建工人的工作分配 |
第二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工作状况 |
一、援建工人工作基本步入正轨 |
二、援建工人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
三、援建工人生产工作量的减少 |
第三节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古的生活状况 |
一、援建工人抵达蒙古后的生活 |
二、蒙古对中国援建工人的福利政策 |
三、中蒙关系恶化与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援建工人在蒙司法问题及其处理 |
第一节 早期援建工人的“违法乱纪”及处理 |
一、早期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及其原因 |
二、援建工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方针 |
三、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的友谊及其冲突 |
第二节 中蒙关系恶化与司法纠纷的加剧 |
一、蒙古民众对援建工人的态度 |
二、中、蒙两国工人之间矛盾的加剧 |
三、援建工人生存环境恶化与双方谈判 |
第三节 “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发酵及其解决 |
一、双方在援建工人问题上的矛盾激化 |
二、“窦海玉、于深水事件”发生的经过 |
三、双方对“窦海玉、于深水事件”的交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的回国过程 |
第一节 蒙古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一、中苏分裂与蒙古“等距离”外交政策 |
二、蒙古公开攻击中共与泽登巴尔访华 |
三、蒙古外交政策变化及其对援建工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援建工人回国的决策及过程 |
一、援建工人提前回国及其原因 |
二、双方动员援建工人期满后继续留蒙 |
三、援建工人期满回国的谈判及工人回国 |
第三节 援建工人全部回国及其双方的争论 |
一、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交涉 |
二、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过程 |
三、援建工人全部回国的余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援助与中国援建工人的成效 |
第一节 蒙古第二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二五计划与经济援助的初步交涉 |
二、双方经济援助谈判及协定的签订 |
三、二五计划中援建工人的建设成就 |
第二节 蒙古三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的经济援助 |
二、蒙古政府对中国“大跃进”的态度 |
三、全面开展“大跃进”与援建工人 |
第三节 蒙古第三个五年计划与中国的援助 |
一、三五计划的拟定与周恩来访问蒙古 |
二、对“大跃进”态度转变与苏联的经援 |
三、援建工人建设状况及其援建项目中断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世界范围内的民粹主义浪潮 |
二 中国网络舆论场的民粹主义风险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 民粹主义 |
二 网络民粹主义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 民主和民粹理论 |
(一)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西方民主思想 |
(三) 民粹和民主的区别 |
(四) 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 |
二 舆论和群体心理 |
(一) 舆论 |
(二) 群体心理 |
三 风险社会理论 |
四 社会治理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粹主义的学术源流 |
二 网络民粹主义的多学科观照 |
三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论场上的民粹主义症候 |
第一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空间流变 |
一 门户网站的“标题党”狂欢 |
二 网络论坛的群体极化 |
三 博客空间的粉丝迷狂 |
四 微博广场的万众围观 |
五 微信圈层的风险沉潜 |
第二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主要议题 |
一 反精英议题 |
二 反体制议题 |
三 反智识议题 |
四 反主流意识形态议题 |
五 民族民粹主义议题 |
六 环保民粹主义议题 |
第三节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传播特征 |
一 以民意自发表达为主 |
二 围绕负面事件的舆论啸聚 |
三 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 |
四 唤起情感的动员方式 |
五 伴随谣言和阴谋论 |
六 线上线下的跨地域互动 |
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传播的风险 |
第一节 政治风险 |
一 激进政治参与冲击体制安全 |
二 “抗议政治”和“否决政治”降低施政效率 |
三 舆论“逼宫”伤害法治秩序 |
四 国际民粹主义浪潮触发连锁反应 |
第二节 经济风险 |
一 “福利赶超”拖垮国民经济 |
二 舆论暴戾推动精英移民 |
第三节 社会风险 |
一 “冲突叙事”造成社会撕裂 |
二 “多数暴政”践踏个人权利 |
第四节 文化风险 |
一 全民生产带来文化低质化 |
二 舆论极化导致公共领域萎缩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成因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结构性怨恨 |
一 经济发展带来阶层分化 |
二 相对剥夺感造就结构性怨恨 |
第二节 互联网赋权带来政治参与“爆炸” |
一 互联网赋权改变社会权力结构 |
二 凝闭型政策体制缺乏吸纳能力 |
第三节 公民教育缺失造就群众基础 |
一一 元化教育培养“单向度的人” |
二 社会原子化便于非理性动员 |
第四节 传播格局演变催化民粹主义勃兴 |
一 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失调 |
二 市场化媒体的“为民请命”情结 |
三 社交媒体的民粹主义偏向 |
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预防和治理 |
第一节 现实社会治理 |
一 推进公平消弭结构怨恨 |
二 遵守法治约束民粹冲动 |
三 疏通渠道化解参与压力 |
四 改善教育铲除民粹土壤 |
第二节 舆论空间治理 |
一 治理理念 |
(一) 从“舆论斗争”到“舆论治理” |
(二) 从“以我为主”到相互尊重 |
二 治理方法 |
(一) 明确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 |
(二) 构建舆论主体之间的对话 |
(三) 做好网络舆论的宏观调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学术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
1.3 研究的学术基础 |
1.3.1 中国古代地方性城市形态的研究基础 |
1.3.2 中国古代城市群体研究基础 |
1.3.3 中国城市水系统的相关研究基础 |
1.3.4 济南的城市史研究基础 |
1.3.5 考古和文献的研究基础 |
1.4 研究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章 古代济南城市发展综述 |
2.1 先秦:济南地区的城市群 |
2.1.1 济南地区的早期城市的考古线索 |
2.1.2 春秋时期济南地区的城市群 |
2.1.3 春秋时齐文化在济南的确立 |
2.1.4 战国时济南地区古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
2.1.5 西汉时济南地区建置的稳定与核心城市的确立 |
2.1.6 传统观念中“济南”的特征 |
2.2 隋唐至宋元:济南府城的成型 |
2.2.1 沿革述要 |
2.2.2 宋、金、元间济南的城市发展 |
2.3 明清:济南府城的重建与稳定发展 |
2.3.1 沿革述要 |
2.3.2 明清济南府城的发展 |
2.4 小结:“济南府”的成城 |
第3章 古代济南“依山傍水抱泉”的城市选址分析 |
3.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
3.2 黄河-济水-运河的流域变迁史略 |
3.2.1 黄河下游变迁史略 |
3.2.2 济水变迁史略 |
3.2.3 与济南相关的运河变迁 |
3.2.4 古代济南城周边的水系统变迁 |
3.3 流域视角下济南地区的城市群落变迁探讨 |
3.3.1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济南地区的城市消涨 |
3.3.2 隋唐至宋时济南地区的城市消涨 |
3.3.3 明、清时济南周边的城市变迁 |
3.4 古代济南城“依山傍水抱泉”的选址分析 |
3.4.1 古代济南城(历城)选址的思想渊源 |
3.4.2 历下古城的地利说 |
3.5 小结 |
第4章 古济南城的水系统变迁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4.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
4.2 南北朝时期的历城县的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
4.2.1 历城初始成城的位置与时间 |
4.2.2 舜井、舜祠、历山以及“双子城”的已有考证 |
4.2.3 关于历城历史上是否存在“双子城”的讨论 |
4.2.4 几个关键性参考点的讨论和定位 |
4.2.5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历城县的城市形态推测 |
4.3 唐宋齐州城至金元济南府的水系与城市形态演变 |
4.3.1 历城在唐宋年间扩张的具体时间推测 |
4.3.2 晚唐至北宋齐州城“三重城”的城市形态 |
4.3.3 晚唐至北宋齐州城的水系统 |
4.3.4 济南府城护城河与黑虎泉产生 |
4.3.5 金、元时期济南城遭受的兵灾、水灾,以及大明湖的扩张 |
4.4 明清时济南府城的城市形态变迁 |
4.4.1 明、清时期的济南府城、池 |
4.4.2 明代府城由“州城”转“王城”的空间布局转变 |
4.5 小结 |
第5章 古济南城水系统与城市空间的运作机制 |
5.1 本章的研究范围与问题的提出 |
5.2 古济南城的防洪体系 |
5.2.1 历史时期济南的洪涝灾害 |
5.2.2 古代济南的城市防洪方略 |
5.2.3 古济南城的防洪特色 |
5.3 古济南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
5.3.1 古代济南的城市攻防记录 |
5.3.2 古代济南城防御体系的特点 |
5.4 古代济南城的水系文化景观与水系管理 |
5.4.1 古代济南城的水系管理 |
5.4.2 古代济南城的泉水景观 |
5.4.3 古代济南城的湖水景观 |
5.4.4 古代济南城的景观集称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山东省生物质资源评价与产业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生物质能产业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 |
1.1 生物质、生物质能的概念 |
1.2 生物质能的特点 |
1.2.1 生物质原料产业化便利 |
1.2.2 生物质能是绿色清洁产品 |
1.2.3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经济效益良好 |
1.3 生物质能产业的概念 |
1.4 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对生物质能产业合理区域布局,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 |
1.5 生物质能产业循环经济理论 |
1.5.1 减量化原则 |
1.5.2 再利用原则 |
1.5.3 再循环原则 |
1.5.4 循环经济理论对生物质能产业指导作用 |
1.6 生物质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
1.6.1 生物质能产业现行产业结构的优化 |
1.6.2 生物质能产业供给结构的优化 |
1.6.3 生物质能产业需求结构的优化 |
1.6.4 生物质能产业技术结构的优化 |
1.7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7.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7.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8 生物质产业发展趋势 |
1.8.1 生物质能发电 |
1.8.2 生物质燃料 |
1.8.2.1 燃料乙醇 |
1.8.2.2 生物柴油 |
1.8.3 沼气 |
1.8.4 生物质固化 |
1.8.5 生物质气化 |
1.9 研究背景 |
1.10 研究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第2章 山东省生物质资源总量评价及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秸秆估算方法和参数选取 |
2.2.2 畜禽粪便估算方法和参数选取 |
2.2.3 林业剩余物总量估算方法和参数选取 |
2.2.4 城市垃圾和污水 |
2.3 计算结果 |
2.3.1 秸秆分类及数量 |
2.3.2 畜禽粪便分布和产量 |
2.3.3 林木剩余物产量 |
3.3.4 城市垃圾和污水 |
2.3.5 其它生物质资源 |
2.4 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分析 |
3.1 山东省能源供需现状 |
3.2 山东省生物质能产业布局原则 |
3.2.1 不与人争粮、不与人争地 |
3.2.2 因地制宜,利用农业、生活废弃物发展产业 |
3.2.3 关注“三农”问题 |
3.2.4 促进产业升级 |
3.3 发展黄河三角洲生物质能产业基地 |
3.3.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背景 |
3.3.2 产业设计 |
3.4 推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
3.5 山东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分析 |
3.5.1 生物质发电产业分析 |
3.5.1.1 生物质原料选取 |
3.5.1.2 经济效益 |
3.5.1.3 环境效益 |
3.5.2 生物质沼气工程分析 |
3.5.2.1 沼气工程原料 |
3.5.2.2 沼气工程设备 |
3.5.2.3 沼气工程经济效益 |
3.5.3 燃料乙醇产业分析 |
3.5.3.1 生物质原料选取 |
3.5.3.1.1 甜高梁 |
3.5.3.1.2 木质纤维素 |
3.5.3.2 燃料乙醇产业经济效益 |
3.5.4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 |
3.5.4.1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优点 |
3.5.4.2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技术路线 |
3.5.4.3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效益分析 |
3.5.5 藻类生物燃料产业 |
第4章 山东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4.1 山东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
4.1.2 生物质能产业市场运行机制不规范 |
4.1.3 生物质能产业区域规划不足 |
4.1.4 关键技术对生物质能产业支持不够 |
4.2 山东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2.1 制定生物质与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布局 |
4.2.2 加大生物质能产业投入,建立技术体系 |
4.2.2.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原料生产技术体系 |
4.2.2.2 建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专项支持体系 |
4.2.2.3 建立生物质能技术型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
4.2.3 建立具体的政策支撑体系 |
4.2.4 建立适合产业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规制与规制改革 |
1.2.2 政府规制理论综述 |
1.2.3 日本规制改革综述 |
1.2.4 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文章基本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规制与政府、市场关系理论框架 |
2.1 从放任到规制的理论渊源 |
2.1.1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 |
2.1.2 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政府干预 |
2.2 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政策实践 |
2.2.1 新自由主义代表学派 |
2.2.2 新自由主义政策实践 |
2.3 新自由主义的反思 |
第3章 统制经济到规制经济:国家干预主义盛行 |
3.1 统制型体制向规制型体制转换 |
3.1.1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
3.1.2 经济赶超与政府规制 |
3.2 规制症结:过度的政府经济行为 |
3.2.1 低速经济增长与封闭国内市场 |
3.2.2 服务部门的低效率与行业垄断 |
3.2.3 铁三角下规制俘获与神仙下凡 |
3.3 小结 |
第4章 迟来的规制缓和:新自由主义改革登场 |
4.1 规制缓和的外部动因 |
4.1.1 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
4.1.2 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
4.1.3 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 |
4.1.4 生产技术与消费需求变化 |
4.2 规制缓和行动迟缓的症结分析 |
4.2.1 路径依赖与锁入效应 |
4.2.2 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
4.2.3 传统文化对新自由主义排斥 |
4.3 行政改革与公企民营化附属品的规制缓和 |
4.3.1 从临时行政调查会到行政改革推动审议会 |
4.3.2 产权结构改制后的规制重构及规制缓和 |
4.3.3 规制缓和案例分析:日本电信 |
4.3.4 规制缓和案例分析:日本国铁 |
4.3.5 规制缓和案例分析:日本航空 |
4.4 《规制缓和推进计划》:从细川到森喜朗 |
4.5 小结 |
第5章 规制缓和到规制改革:新自由主义蔓延 |
5.1 规制改革的紧迫性 |
5.1.1 日本国内经济与社会状况 |
5.1.2 日美贸易摩擦加剧与日美对话 |
5.2 规制治理结构的建构:小泉时期强化的新自由主义 |
5.2.1 规制机构的设置 |
5.2.2 规制政策的制定 |
5.3 规制改革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 OLS 方法 |
5.3.1 产品价格、需求量与消费者剩余视角 |
5.3.2 规制改革行业绩效评价:以电力行业为例 |
5.3.3 规制改革国际比较:PMR 和 ETCR 指数 |
5.4 小结 |
第6章 规制改革的修正:新自由主义反思 |
6.1 规制改革的动因 |
6.1.1 美国次贷危机与新自由主义信念动摇 |
6.1.2 东日本大地震与安全规制的缺陷 |
6.1.3 中产社会分化与劳动力市场规制弊端 |
6.2 规制改革的表现 |
6.2.1 规制改革影响力下降 |
6.2.2 规制改革目标重新审视 |
6.2.3 为民生谋利:安心、安全 |
6.3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借鉴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中国的借鉴 |
7.2.1 中国政府规制改革现状 |
7.2.2 中国政府规制改革问题 |
7.2.3 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6)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静脉产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固废处理处置的重要载体 |
1.1.2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尚不清晰 |
1.2 研究进展与问题提出 |
1.2.1 关于静脉产业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静脉产业园区的相关研究 |
1.2.3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静脉产业园区概念解析及国际经验分析 |
2.1 概念解析 |
2.1.1 静脉产业 |
2.1.2 静脉产业园区 |
2.2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2.2.1 日本 |
2.2.2 其他国家 |
2.3 本章小结 |
2.3.1 日本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最为成熟 |
2.3.2 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静脉产业园区正在形成 |
第3章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静脉产业园发展现状 |
3.1.1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概况 |
3.1.2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 |
3.2 政策引导下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类型 |
3.2.1 进口再生资源“圈区管理”园区 |
3.2.2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 |
3.2.3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
3.3 应运而生的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 |
3.3.1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的内涵 |
3.3.2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
3.3.3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原则 |
3.3.4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
3.4 国内静脉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
3.4.1 建设标准不明确 |
3.4.2 空间组织不合理 |
3.4.3 环境安全隐患大 |
3.4.4 产业链条不完善 |
3.4.5 资质管理不统一 |
3.4.6 缺乏综合园区化发展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3.5.1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
3.5.2 部门之间的政策引导缺乏协调统一 |
3.5.3 诸多问题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 |
第4章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内容及流程 |
4.1.1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内容 |
4.1.2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流程 |
4.2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布局形式 |
4.2.1 传统型静脉产业园区布局形式 |
4.2.2 综合类静脉产业园区布局形式 |
4.3 静脉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主体 |
4.3.1 静脉产业园区投资主体 |
4.3.2 静脉产业园区建设资金需求环节 |
4.4 静脉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
4.4.1 静脉产业园区整体管理模式分类 |
4.4.2 静脉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主要职能 |
4.5 静脉产业园区构建主要措施 |
4.5.1 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
4.5.2 与区域产业的互动 |
4.5.3 建设污染防治设施 |
4.5.4 研发利用核心技术 |
4.5.5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4.5.6 建立回收体系网络 |
4.5.7 规范运营管理制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静脉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
5.1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
5.1.1 园区建设内容及产业布局 |
5.1.2 投资运营模式 |
5.1.3 主要措施 |
5.1.4 初步效益 |
5.2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
5.2.1 园区建设内容及产业布局 |
5.2.2 投资运营模式 |
5.2.3 主要措施 |
5.2.4 初步效益 |
5.3 苏州市光大静脉产业示范园区 |
5.3.1 园区建设内容及产业布局 |
5.3.2 投资运营模式 |
5.3.3 主要措施 |
5.3.4 初步效益 |
5.4 呼和浩特市循环经济环保科技示范园 |
5.4.1 园区建设内容及产业布局 |
5.4.2 投资运营模式 |
5.4.3 主要措施 |
5.4.4 初步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 ——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深刻演变 |
1.1.2 中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与实践 |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假设与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2.2 研究的假设 |
1.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数据来源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县域经济 |
1.6.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 |
1.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1.6.4 生态文明相关概念 |
1.6.5 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7.1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
1.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县域产业结构演变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
2.2.1 生态经济产业 |
2.2.2 生态产业链 |
2.2.3 生态补偿机制 |
2.3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内外县域经济产业发展动态 |
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4 简要评述 |
3 研究背景分析 |
3.1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1.1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
3.1.2 三明市县域经济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产值的预测分析 |
3.2 三明市县域经济特色与产业发展 |
3.2.1 三明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2 三明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3.3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 |
3.3.1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3.3.2 三明市县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
3.4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 |
3.4.1 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
3.4.2 顺应海峡西岸生态示范县(市)的构建 |
3.4.3 满足市域生态安全布局的需要 |
3.4.4 依照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 |
3.4.5 遵循新型污染防控体系的要求 |
3.5 三明市产业创新环境评价 |
3.5.1 SWOTs分析法的引入 |
3.5.2 战略选择 |
4 生态文明背景下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机理分析 |
4.1 机理分析框架建立的理论借鉴 |
4.1.1 生态贡献 |
4.1.2 产业标准结构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4.1.3 产业发展模式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4.1.4 经济发展阶段与县域产业结构演变 |
4.2 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三大关系” |
4.2.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
4.2.2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生力量与外生力量的关系 |
4.2.3 县域经济产业分工与集聚的关系 |
4.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1 区位条件 |
4.3.2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
4.3.3 投资结构 |
4.3.4 市场需求 |
4.3.5 劳务经济发展 |
4.3.6 要素禀赋 |
4.3.7 发展环境因素 |
4.3.8 技术变动 |
4.3.9 经济政策 |
4.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4.2 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
4.4.3 产业经济理论 |
4.4.4 区域经济理论 |
4.4.5 非均衡性增长理论 |
4.4.6 经济发展理论 |
4.4.7 和谐发展理论 |
5 生态文明理念下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动力机制 |
5.1 三明市主导产业与区域布局 |
5.1.1 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
5.1.2 三明市的主导产业 |
5.1.3 三明市主导产业区域布局 |
5.2 三明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
5.2.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2.2 数据获得 |
5.2.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2.4 结果分析 |
5.3 三明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选取与分析 |
5.3.2 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
5.3.3 三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 |
5.4 生态文明对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拓展的促进 |
5.4.1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存在的问题 |
5.4.2 生态文明对三明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拓展战略的提升 |
5.5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分析 |
5.5.1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趋势 |
5.5.2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 |
5.5.3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水平差异 |
5.5.4. 三明市县域产业结构转换方向 |
5.6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
5.7 三明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
5.7.1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7.2 数据获取 |
5.7.3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7.4 实证研究结果 |
5.7.5 结果分析 |
5.7.6 变量设置及释义 |
5.7.7 数据获取 |
5.7.8 模型建立及工具选用 |
5.7.9 实证研究结果 |
5.7.10 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个案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 |
6.1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 |
6.1.1 大田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关系的历史轨迹 |
6.1.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时期划分 |
6.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路径分析 |
6.2.1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起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2.2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长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2.3 大田县经济产业结构演变成熟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路径特征 |
6.3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路径及大田县的启示 |
6.3.1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路径 |
6.3.2 大田县产业结构演变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园区实践与运行——基于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观察 |
7.1 生态工业园研究综述 |
7.1.1 生态工业园的提出 |
7.1.2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
7.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整体发展概况 |
7.2.1 区域范围 |
7.2.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资源概况 |
7.2.3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7.3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发展的方向 |
7.3.1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存在问题及产业升级的基本原则 |
7.3.2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的战略 |
7.4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外部生态环境建设 |
7.4.1 生态建设 |
7.4.2 污染治理 |
7.4.3 环境保护 |
7.4.4 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 |
7.5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内部产业结构升级 |
7.5.1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5.2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
7.5.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7.5.4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7.6 三明市生态工贸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实例 |
7.6.1 三明市综合园区型生态工业园 |
7.6.2 三明市联合企业型生态工业园 |
7.7 本章小结 |
8 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生态化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倡导低碳经济,突出战略性产业引领,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 |
8.2 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引导县域产业结构生态化 |
8.3 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实施县域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向战略 |
8.4 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与生态耦合,共建县域生态文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公共物品理论 |
2.2 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
2.2.1 庇古税 |
2.2.2 科斯定理 |
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耦合—脱钩理论 |
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3.2 耦合—脱钩理论 |
2.4 区域非均衡增长及产业结构理论 |
2.4.1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2.4.2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章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国内外启示 |
3.1 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 |
3.1.1 低碳经济概念内涵 |
3.1.2 低碳经济特征 |
3.1.3 低碳经济发展的阶段 |
3.1.4 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 |
3.1.5 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 |
3.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研究 |
3.2.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
3.2.2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
3.2.3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
3.3 发达国家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3.1 英国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3.2 丹麦经济发展模式及启示 |
3.3.3 德国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3.4 美国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3.5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启示 |
3.4 主要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
3.4.1 印度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4.2 韩国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4.3 巴西低碳经济模式及启示 |
3.5 国内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
3.5.1 国家层面的低碳经济实践 |
3.5.2 省级层面低碳实践 |
3.5.3 低碳城市实践 |
3.6 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启示 |
3.6.1 国内外低碳发展模式启示 |
3.6.2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框架 |
第4章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基础及条件分析:山东省为例 |
4.1 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挑战分析 |
4.1.1 机遇分析 |
4.1.2 挑战分析 |
4.2 山东省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
4.2.1 能源消耗总量大,增速快 |
4.2.2 消费总量超过生产总量,能源缺口越来越大 |
4.2.3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能源比重低 |
4.2.4 能源强度居全国中等偏上,区域差异较大 |
4.2.5 低碳能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 |
4.3 山东省碳排放现状分析 |
4.3.1 碳排放量估算 |
4.3.2 碳排放特点 |
4.3.3 碳排放与工业能耗 |
4.3.4 碳排放与建筑能耗 |
4.3.5 碳排放与三产及生活 |
4.3.6 碳排放区域差异 |
第5章 区域低碳发展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研究:山东省为例 |
5.1 区域低碳发展水平评价 |
5.1.1 区域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2 主要指标说明及权重确立 |
5.1.3 山东省低碳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5.1.4 山东省低碳竞争力分析 |
5.2 山东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各因素影响碳排放的测算 |
5.2.3 影响因素改变可能性分析 |
5.3 山东省十七地市低碳发展类型划分 |
5.3.1 低碳指标选择 |
5.3.2 指标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5.3.3 二级指标综合评价 |
5.3.4 十七地市聚类分析 |
5.3.5 不同低碳类型特征 |
第6章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山东省为例 |
6.1 定位、目标和思路 |
6.1.1 战略定位 |
6.1.2 发展目标 |
6.1.3 设计思路 |
6.2 山东省“政府主导下以节能减排为核心”低碳发展模式 |
6.2.1 政府主导—低碳管理模式 |
6.2.2 节能减排为核心 |
6.3 山东省十七地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
6.3.1 风能、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兴低碳产业模式 |
6.3.2 太阳能产业基地+传统产业高端化模式 |
6.3.3 生物质能能源基地+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 |
6.4 低碳发展政策支撑 |
6.4.1 低碳发展政策 |
6.4.2 低碳考核政策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2 问题提出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5 研究目标 |
1.6 创新点 |
2. 区域海洋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海洋产业 |
2.1.1 海洋产业的内涵 |
2.1.2 海洋产业分类 |
2.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 |
2.2.1 绝对成本理论 |
2.2.2 比较成本理论 |
2.2.3 协议性分工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海洋产业结构理论及研究综述 |
2.3.1 产业结构演变 |
2.3.2 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2.3.3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
2.3.4 产业结构优化 |
3. 潍坊海洋产业的经济社会基础与资源条件 |
3.1 潍坊海洋产业发展的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1.3 省内环境 |
3.2 潍坊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演变 |
3.2.1 半岛城市群 |
3.2.2 一体两翼 |
3.2.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
3.2.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
3.3 潍坊发展海洋产业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
3.3.1 自然条件 |
3.3.2 自然资源 |
3.4 "海上潍坊"建设回顾 |
3.4.1 潍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4.2 "海洋潍坊"建设历程 |
3.5 小结 |
4. 潍坊海洋产业绩效分析 |
4.1 潍坊海洋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4.1.1 潍坊海洋产业发展概况 |
4.1.2 潍坊海洋产业构成及贡献率 |
4.2 潍坊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过程 |
4.2.1 潍坊海洋三次产业的结构演进 |
4.2.2 潍坊海洋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 |
4.2.3 潍坊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轨迹 |
4.2.4 潍坊海洋产业的比较优势 |
4.3 潍坊海洋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基于SSM的区际比较 |
4.3.1 四城市海洋产业结构相似度 |
4.3.2 四城市海洋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
4.3.3 四城市海洋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
4.3.4 四城市主要海洋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
4.4 潍坊主要海洋产业的生态环境效应 |
4.4.1 不同产业类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4.2 基于海洋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动态评价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潍坊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5.1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综合基准模型 |
5.1.1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内涵和层次 |
5.1.2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
5.1.3 钻石模型及其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
5.1.4 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综合基准体系 |
5.2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2.1 整体性原则 |
5.2.2 客观性原则 |
5.2.3 可比性原则 |
5.2.4 可操作性原则 |
5.3 综合基准体系的指标选取 |
5.3.1 供给因素 |
5.3.2 需求因素 |
5.3.3 企业行为 |
5.3.4 生态环境 |
5.3.5 政府 |
5.3.6 机会 |
5.4 潍坊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
5.4.1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算法 |
5.4.2 潍坊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5.4.3 潍坊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发展 |
5.4.4 潍坊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
5.5 小结 |
6. 潍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职能界定 |
6.1.1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征 |
6.1.2 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的诱导机制 |
6.1.3 地方政府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职能 |
6.2 地方政府发展海洋产业的主要措施 |
6.2.1 产业政策方面 |
6.2.2 公共服务方面 |
6.2.3 区域协调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潍坊主要海洋产业的典型企业调查问卷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10)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绩效与绩效评价 |
二、公共品及其政府供给 |
三、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与绩效评价 |
第三节 逻辑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规范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文献调查法 |
四、实地调查法 |
五、案例分析法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价理论 |
一、政府绩效评价的动因 |
二、政府绩效评价的标准与逻辑模型 |
三、政府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
四、政府绩效评价的功能与局限性 |
五、政府绩效评价的风险 |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
一、政府绩效指标的选择标准 |
二、政府绩效指标的分类 |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周期 |
四、政府绩效评价方法 |
五、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 |
六、政府管理能力评价 |
第三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一、公共品政府供给效率评价 |
二、公共品政府供给效果评价 |
三、公共品政府供给综合绩效评价 |
第三章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模型 |
第一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模型——PCDR-IOO模型 |
一、IOO模型的局限性 |
二、PCDR-IOO模型 |
三、对PCDR-IOO模型的评价 |
第二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范围与重点 |
一、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广度 |
二、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深度 |
三、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重点 |
第三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动力机制 |
一、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起点——绩效信息的需求 |
二、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结果—绩效信息的供给 |
三、绩效评价活动持续化的内在动力——绩效信息供需螺旋 |
第四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功能 |
一、提供信息,明晰组织绩效 |
二、服务决策,促进决策科学化、理性化 |
三、服务管理,矫正偏差,激励管理改善 |
四、服务监督,促进责任政府建设 |
五、促进有效沟通,提升公信力 |
第四章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公共经济学基础 |
一、有效公共需求与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二、政府、公民之间关系的双重性与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三、政府失效与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第二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的公共管理学基础 |
一、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三、新公共服务与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准备 |
一、绩效环境 |
二、公共品供给机构职责与目标细分 |
三、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计划 |
四、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标准 |
第二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指标 |
一、绩效指标的要件 |
二、绩效指标的选取原则 |
三、绩效指标的分类 |
四、关键绩效指标(KPI)的筛选 |
第三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方法 |
一、绩效评价方法的种类 |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
第六章 政府绩效评价国际案例 |
第一节 微观层次政府绩效评价案例Ⅰ:美国项目绩效评价 |
一、美国联邦政府九十年代以来绩效管理改革三部曲 |
二、联邦政府项目评级工具(PART) |
第二节 微观层次政府绩效评价案例Ⅱ:澳大利亚项目绩效评价 |
一、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评价改革进程 |
二、澳大利亚项目绩效评价 |
第三节 中观层次政府绩效评价案例Ⅰ:英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
一、英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 |
二、英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核心框架——PSAs |
三、PSAs简评 |
第四节 中观层次政府绩效评价案例Ⅱ:亚特兰大"仪表盘"体系 |
一、"仪表盘"体系出台背景 |
二、"仪表盘"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三、"仪表盘"体系的主要特征 |
四、改革成效 |
五、简评 |
第五节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的经验与教训 |
一、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价主要经验 |
二、发达国家政府绩效评价主要教训 |
第七章 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中国实践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品政府供给中国绩效评价实践 |
一、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在我国的发展 |
二、我国地方政府投入环节绩效评价:以广东省为例 |
三、我国地方政府效果评价实践:以满意度调查为例 |
四、我国中央部门项目绩效评价模式及其与美国PART的比较 |
五、我国GPPG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PCDR-IOO模型运用(Ⅰ):公共需要调查—以S省纳税服务为例 |
一、纳税服务需求调查概况 |
二、纳税服务需求偏好调查结果与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
第三节 PCDR-IOO模型运用(Ⅱ):供给能力评价 |
一、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评价指标设计 |
二、山东省市级政府公共品供给能力评价结果 |
第四节 PCDR-IOO模型运用(Ⅲ):供给效果评价 |
一、地方公共品政府供给效果评价之一:规模绩效 |
二、地方公共品政府供给效果评价之二:结构绩效 |
三、地方公共品政府供给效果评价之三:分配绩效 |
第五节 PCDR-IOO模型运用(Ⅳ):供给效率评价 |
一、评价指标选择 |
二、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评价结果 |
三、效率评价的局限性 |
第六节 完善我国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
一、加强绩效评价基础建设 |
二、逐步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
三、建立科学化的绩效信息管理体制 |
四、培养人才、培训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潍坊发电厂:合理化建议抓“三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蒙援建工人研究(1949-1964)[D]. 白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2]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舆论的风险与治理[D]. 李凌凌. 郑州大学, 2018(11)
- [3]古济南城水系与空间形态关系研究[D]. 杨颋. 华南理工大学, 2017(12)
- [4]山东省生物质资源评价与产业发展对策分析[D]. 赵英豪. 山东大学, 2013(05)
- [5]日本政府规制政策演进研究[D]. 徐飞. 辽宁大学, 2013(11)
- [6]中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邵启超. 清华大学, 2012(07)
- [7]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 ——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D]. 苏迎平.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8]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12(10)
- [9]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 张金珍.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10]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机理与运用[D]. 晁毓欣. 山东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