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黄鱼淀粉卵涡鞭虫病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成,江飚,钟志鸿,李诗钰,何润真,唐嘉嘉,李安兴[1](2021)在《硫酸铜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的研究》文中认为为更科学地使用硫酸铜治疗淀粉卵涡鞭虫病,该研究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生活史各个阶段的有效驱杀浓度和作用时间,并评估其对卵形鲳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安全质量浓度小于43.06mg·L-1。用3.13、0.78、0.20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处理10、30、60 min可100%驱杀涡孢子;用2.0、1.0、0.5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浸泡鱼体2、4、8 h可100%清除鱼体上的营养体;而包囊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用100 mg·L-1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仍有90%以上的包囊能继续分裂。治疗实验显示,在0.2、0.4mg·L-1硫酸铜溶液中连续药浴10 d,对患病鱼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80%和90%,表明使用低浓度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可有效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
唐嘉嘉,江飚,李志成,李诗钰,李安兴[2](2022)在《养殖大黄鱼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我国产量第一的海水养殖鱼类[1-3]。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攀升、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大黄鱼的病害日趋严重[4-5],其中以寄生虫病的危害尤为突出[6]。寄生虫的感染不仅造成大黄鱼生长减缓、组织损伤,损伤处还会发生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加速病鱼死亡。大黄鱼感染的寄生虫多数具有简单生活史,加之大黄鱼属于易应激鱼类,而且主要采取网箱养殖模式,所以对大多数寄生虫病的防治至今仍是一个难题[7]。
林能锋,陈立志,曾红[3](2021)在《贪食迈阿密虫(M.avidus)对4种海水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文中指出通过对贪食迈阿密虫(M. avidus)对4种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贪食迈阿虫对养殖鱼类的侵染特点。试验结果显示,贪食迈阿密虫对大黄鱼、大菱鲆、黄姑鱼、鲈鱼的眼、脑、脑脊液匀浆液有强烈的趋化效果(P<0.01),对皮肤黏液、鳃、肝、肌肉、肾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较弱(P>0.05);对不同鱼类组织匀浆液对贪食迈阿密虫的趋化诱导差异比较结果推测,贪食迈阿密虫对宿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本研究有助于深化贪食迈阿密虫致病性的认识,并为海水养殖鱼类盾纤虫病的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米娜莎,曹立民,林洪[4](2020)在《养殖海水鱼质量安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以海水鱼类为代表的海水养殖业正在向工业化转型升级,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之一。高效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是养殖海水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本研究从养殖海水鱼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出发,选取两大养殖海水鱼——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探究其在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进一步提出提升养殖海水鱼质量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快推进海水鱼养殖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提供技术发展和突破方向。
张永刚[5](2019)在《中药新制剂HD-1的研制及其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药效分析》文中指出根据《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及中兽药、天然药物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中第三类药物的研制规定,本研究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复方中草药HD-1原料制为粉剂。通过对HD-1粉剂开展原料定性鉴别、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及其对盾纤毛虫(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的抑制效果分析、大菱鲆血清相关免疫酶的影响、组织病理研究、靶动物的安全性试验,为HD-1粉剂申报新渔药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D-1君药的定性鉴别及制作工艺以现行2015年版《中国兽药典》及《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谱》为标准,对HD-1中的君药—青蒿、槟榔、川楝子进行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结果表明:青蒿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直径27mm,叶暗绿色,具有特异气香,味微苦;显微鉴别特征为木薄壁细胞呈淡绿色,类正方形,叶色素块细胞呈棕黄色,类长方形,大小不一,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槟榔扁圆形,直径2030mm,表面淡红棕色,质坚硬,气微,味涩;显微鉴别特征为外胚乳与内胚乳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内胚乳细胞为白色,多角形。川楝子类球形,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直径1730mm,外果皮为革质,果肉呈淡黄色,果核卵圆形,质坚硬,气特异,味酸、苦;显微鉴别特征为果皮石细胞呈不规则的长多角形,种皮细胞呈橙黄色,近方形,种皮色素层细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三个批次的HD-1原料粉碎效果研究表明:HD-1原料经过200目的超微粉碎后产品收率较高,三个批次的产品收率为98.2%、98.0%、97.6%;外观为粉末状,黄褐色或青褐色,气味清香,味甘苦、微涩,平均水分含量为2.44%、2.58%、2.00%,均符合《中国兽药典》规定。显微鉴别结果显示,超微粉碎后药材的细胞破壁率高,粉碎粒度均匀。2.HD-1产品的质量标准研究参考《中国兽药典》对上述三个批次原料制作的HD-1产品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显示:三批次原料制作的HD-1均为粉末状、灰黄色,气味清香,味甘苦;水分含量分别为2.48%、2.55%、2.12%,均未超过规定的5%;粒度百分比分别为99.54%、98.23%、98.37%,药物粉碎均匀,大于规定的95%;产品的溶解度较好,有部分沉淀产生;产品休止角分别为26.6°、29.2°、28.4°,与普通粉的休止角相比显着减小;平均装量差异分别为0.70%、0.68%、0.67%,均未超过规定的±5%;细菌含量和酵母菌含量分别≤103CFU/g、≤102CFU/g,均达到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霉菌较少,大肠埃希菌未检出;薄层色谱法检查中,三批样品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均符合药典中规定。3.HD-1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治疗药效研究利用复方中草药HD-1拌饵投喂的方法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进行治疗效果研究,拌饵剂量分别为0(对照)、10g/kg、15g/kg、20g/kg,治疗时间为35d。结果表明:(1)不同组别0(对照)、10g/kg、15g/kg、20g/kg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46.47%、45.29%、38.12%和25.41%,说明复方中草药HD-1能够降低患盾纤毛虫病大菱鲆的死亡率,其中20g/kg组累计死亡率显着低于其他各组。(2)复方中草药HD-1对病灶处虫体的抑制效果分析,第35d时,对照组和10g/kg组虫体活力强,内质清晰可见;15g/kg组虫体活力变弱,开始萎缩,呈球形,内储颗粒聚集;20g/kg组虫体变小,内质透明,核着色消失,两端组织松弛,呈开放状。(3)拌饵投喂复方中草药HD-1后大菱鲆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治疗期间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性、免疫球蛋白M(Ig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补体C3/C4、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出现升高的趋势,分别在21d或28d时达到最高值后趋于稳定,15g/kg和20g/kg组显着高于10g/kg组。综上说明20g/kg拌饵治疗剂量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治疗效果较好。4.HD-1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病理研究对比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20g/kg剂量组大菱鲆鳃、皮下肌肉、脑等病灶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结果可显示:第014d时20g/kg组与对照组的每个病灶处的病理相似,有大量虫体寄生在组织中;21d时20g/kg组病灶处的组织开始逐渐开始恢复,肌束溶解情况减轻,脑实质损伤程度降低,鳃小片、肝脏、肾脏等组织结构逐渐恢复,组织中的虫体数量降低,开始萎缩;28d时各组织基本恢复正常,肌纤维束和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鳃丝和鳃小片排列整齐,小脑颗粒层细胞形态清晰,肝细胞结构趋于正常,肠道内环肌结构完整,脾脏红髓和白髓界限清晰,炎症消失,肾小球、肾小管等排列整齐,质地较均匀,组织中有少量虫体,虫体萎缩成球形,内储颗粒聚集。35d时各组织恢复正常,组织中偶见虫体,虫体内质逐渐透明,核着色消失。通过跟踪20g/kg组到45d时,各组织器官与健康大菱鲆组织相同。5.HD-1对大菱鲆的安全性评价为了评价复方中草药HD-1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文对靶动物大菱鲆拌饵投喂推荐治疗剂量的0倍、1倍(20g/kg)、3倍(60g/kg)、5倍(100g/kg)、10倍(200g/kg)的HD-1,通过大菱鲆的成活率、生长性能、脏器系数、组织学等指标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各组大菱鲆健康、活力强,成活率均为100%;投喂剂量为1倍组的增重率显着高于对照组,3倍组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高于5倍时增重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脏器系数和组织学观察,各组别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因此,以推荐治疗剂量10倍拌饵给药对靶动物大菱鲆是安全的,且1倍剂量组对大菱鲆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付泉洁,范超,谢国驷,叶仕根,史成银[6](2017)在《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严重危害斑石鲷鱼苗的卵鞭虫病病原——渤海分离株(Bohai-1407 isolate)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克隆并测定渤海分离株的核糖体DNA(rDNA)序列;应用Blast比对分析渤海分离株rDNA的结构;依据rDNA序列,分别构建10种胚沟科鞭毛虫和19株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分离株/克隆的系统发育树,分析渤海分离株的系统分类地位。[结果]扩增出了渤海分离株的4个DNA片段,拼接出长度为6 530 bp的r DNA操纵子序列;该操纵子由74 bp的部分外转录间隔区(ETS)、1 813 bp的小亚基(SSU)、352 bp的内转录间隔区1(ITS1)、159 bp的5.8S、698 bp的内转录间隔区2(ITS2)和3 388 bp的大亚基(LSU)串联而成,3’端还有46 bp的部分非转录间隔区(NTS);渤海分离株与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宁德株(Ningde1412)的rDNA序列相似性高达99.5%;依据SSU序列建立了包含10种胚沟科鞭毛虫的系统发育树,渤海分离株与世界各地分离到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聚类在一起,将其鉴定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依据ITS1和ITS2序列建立了包含19株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2个系统发育树,渤海分离株与从美国弗罗里达盐水池塘中分离到的墨西哥湾分离株FL21(DQ490260.1)总是聚类在一起。[结论]斑石鲷卵鞭虫病的病原——渤海分离株可以鉴定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该分离株与墨西哥湾分离株FL21的亲缘关系最近。
付泉洁[7](2016)在《哈维氏弧菌和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海水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通过表皮的创伤或口腔感染鱼体,能导致多种养殖生物大量死亡。本试验根据哈维氏弧菌的vhhP2基因,设计了5条特异性的引物,建立了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哈维氏弧菌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只需要在64oC保温60 min即可。结果通过一次性核酸检测装置检测读取,更加直观准确。该方法的灵敏度极高,最低可以检测出100copies/μL DNA模板,比普通PCR方法高103倍,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相当。该方法特异性良好,与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淋巴囊肿病毒(LCDV)、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肿大细胞病毒属(MEGA)、鳗弧菌(V.anguillarum)、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坎氏弧菌(V.campbellii)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多种鱼类病原均无交叉反应。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atus),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斑石鲷抗逆性强,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14年在我国成功的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因养殖时间较短,所以国内对其养殖过程中的病害报道较少。2014年夏季,在山东某斑石鲷育苗场,多个养殖池的斑石鲷幼鱼突然发病,3天之内全部死亡。为了确定该病原的系统分类地位,本研究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出了该病原的4个DNA片段。经克隆、测序、拼接,得到长度为6530 bp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渤海株rDNA全长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由74 bp的5’端外转录间隔区(5’ETS)、1813 bp的小亚基(SSU)、352 bp的内转录间隔区1(ITS1)、159 bp的5.8S、698 bp的内转录间隔区2(ITS2)、3388 bp的大亚基(LSU)和46 bp的3’端非转录间隔区(3’NTS)串联而成。通过BLAST比对,发现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渤海株与宁德株的rDNA全长序列的相似性为99.5%。依据SSU序列建立了包含10种胚沟科鞭毛虫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渤海株与世界各地分离到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聚类在一起,与胚沟科其它鞭毛虫亲缘关系较远,因此可以将渤海株鉴定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分别依据ITS1和ITS2序列构建了包含19株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各分离株聚类为2个分支,但来自同一地域的不同分离株/克隆却分散于不同的分支中;渤海株与从美国弗罗里达盐水池塘分离到的墨西哥湾株FL21(DQ490260.1)亲缘关系最近。上述结果表明,世界各地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均为同一种,各地域分离株的系统发育关系与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地域分布没有对应关系。本试验根据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SSU基因,设计了5条特异性的引物,建立了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只需要在64oC保温60 min即可。结果通过一次性核酸检测装置检测读取,更加直观准确。该方法的灵敏度极高,最低可以检测出100 copies/μL DNA模板,比普通PCR方法高103倍。该方法反应特异性良好,与淋巴囊肿病毒(LCDV)、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肿大细胞病毒属(MEGA)、哈维氏弧菌(V.harveyi)、鳗弧菌(V.anguillarum)、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坎氏弧菌(V.campbellii)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等多种鱼类病原均无交叉反应。
范超[8](2016)在《斑石鲷卵鞭虫病和上皮囊肿病的研究》文中认为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atus)是温热带近海鱼类,经济价值高,但自然资源少。2014年斑石鲷在我国规模化人工繁育成功,成为海水养殖鱼类新品种。在鱼苗培育过程中,斑石鲷幼鱼突然大规模发病,3天内死亡率高达100%。临床检查发现,病鱼呼吸急促,活力差,体表和鳃丝上附着有大量的卵圆形寄生虫。在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寄生虫(营养体)嵌入到鳃丝上皮细胞中,体内有大量颗粒。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持续制样观察,发现营养体脱落后形成具包囊的分裂前体,然后通过二分裂法反复进行多次分裂,产生256个成熟的、具2根鞭毛、直径为9-15μm、有横沟和纵沟的腰鞭孢子,自由游泳并感染寄主。收集了寄生虫虫体,提取DNA,设计引物,扩增出了大小约4737 bp基因片段。经序列测定和比对,将该寄生虫鉴定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本研究证实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可以感染斑石鲷并导致鱼苗的大量死亡,应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安全、有效地防治该病,本研究开展了硫酸铜对斑石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以及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杀灭实验。在水温23-25℃、盐度30、体积20 L的养殖海水中,采用静水试验法,对平均全长4 cm的健康斑石鲷幼鱼进行硫酸铜的急性毒性实验,得出Cu SO4·5H2O对斑石鲷幼鱼的安全浓度为2.22 mg/L,相当于硫酸铜的质量浓度为1.42 mg/L。用浓度为0.10-0.70 mg/L的Cu SO4·5H2O无菌海水溶液,在25℃恒温条件下处理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涡孢子和包囊体,结果表明,0.40 mg/L的Cu SO4·5H2O可完全杀灭涡孢子,0.70 mg/L的Cu SO4·5H2O可完全抑制包囊体的分裂。因此,在防治斑石鲷幼鱼卵鞭虫病时,Cu SO4·5H2O的安全、有效使用浓度为0.70-2.22 mg/L。该研究为育苗生产中有效防治斑石鲷卵鞭虫病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上皮囊肿病是由隶属于衣原体目的细菌引起的一种鱼类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病鱼的鳃、表皮等组织的上皮细胞因衣原体寄生而肥大,形成囊肿。国内还未见有该病的研究报道。斑石鲷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015年,山东某养殖场工厂化养殖的斑石鲷幼鱼(全长15 cm左右)因病陆续死亡,半个月内累计死亡率达40%以上。现场调查发现,发病池水温21℃,盐度30。患病鱼群散开、不聚集。病鱼身体侧偏,活力差,常贴底或者贴壁,严重者随着水流漂流。病鱼呼吸困难,口部持续张开,鳃盖开合频繁,对投喂的食物无反应。但病鱼反应灵敏,难以捕捉。临床检查和剖检可见病鱼鳃表面覆盖着大量黏液,鳃丝有损伤,肠道无食物。取病鱼鳃丝制成水浸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鳃丝上可见到许多直径约30-70μm的囊肿物,外观圆形或卵圆形,呈浅黄棕色。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石蜡切片中,病鱼次级鳃丝末端粘连,许多上皮细胞膨大呈囊肿状。囊肿嗜碱性,内部均质化。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鱼鳃丝呈棍棒化,鳃小片被大量黏液覆盖,表面光滑的囊肿细胞镶嵌其间。通过上述疾病现场调查、病鱼的临床检查、鳃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病理观察,可以初步确定该病为斑石鲷上皮囊肿病。这是上皮囊肿病在中国养殖斑石鲷中首次被发现和记载。
张坤[9](2016)在《大黄鱼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复方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养殖患病大黄鱼的病原菌及抗菌药物防治。在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方面,以患病大黄鱼肝、肾、体表等病灶部位为主,分离病原菌并结合生理生化、Biolog自动化鉴定系统、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菌株分类鉴定。同时研究分离细菌的致病性,以探讨菌株相对毒力大小。在相关抗菌药物开发方面,通过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及微量量热法比较了抗生素及中药对5株强毒株的体外抑菌作用,进而分别研究了以单方中药及不同浓度中药复方为饲料添加剂投喂后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能力的影响,为复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3批患病大黄鱼各脏器中共分离到44株菌,筛选后经初步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其中38株革兰氏阴性菌分为11个属:包括弧菌属24株,气单胞菌属4株,耶尔森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各2株,爱德华氏菌属、摩根氏菌属、塔特姆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莫拉氏菌属与假单胞菌属各1株。挑选部分不同属或同属不同种的菌株进行Biolog自动化系统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11株病原菌鉴定结果在种间完全一致,包括海鱼弧菌、副溶血弧菌各2株;舒伯特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霍利斯弧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摩根根氏菌、假产碱假单胞菌各1株。另外有3株菌鉴定结果虽存在种间差异,但属内保持一致。2、挑选11株新分离大黄鱼病原菌进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并测定毒力较强的菌株对吉富罗非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结果表明11株菌中有5株(维氏气单胞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假产碱假单胞菌)具强毒力,LD50分别为1.08×103 CFU/g、8.52×102CFU/g、3.06×102 CFU/g、4.92×103 CFU/g、3.13×105 CFU/g。构建了人工感染5株致病菌的罗非鱼疾病研究模型。3、针对5株强毒力菌进行抗生素及中药的体外抑菌药物筛选,结果表明菌株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比例分别为29.2%、54.2%、20.8%、20.8%、41.7%,而20味中药中有10味对致病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浓度范围为0.11-7.20 mg/mL。其中中药A、I、H通过微量量热法测定,表明最低抑菌浓度与琼脂稀释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更证实了三种中药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4、基于罗非鱼疾病研究模型,比较4味中药对鱼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效果。分别饲喂添加饲料量5%的中药A、I、H、M提取物的基础饲料28 d后,测定了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并通过腹腔注射维氏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4味中药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均有显着提高。其中中药M效果最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21.25%、15.34%(P<0.05),饵料系数降低19.5%(P<0.05)。各添加组罗非鱼血清及肝脏中溶菌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经综合分析,本实验条件下周期21 d最佳添加中药为中药I、H、M;28 d最佳添加中药为中药A。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长期低剂量饲喂4味中药均提高了罗非鱼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抗菌能力,其中中药I及中药M组效果最好,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2.86%、83.33%(P<0.05)。5、在单方中药添加剂研究基础上,比较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中药复方提取物(0、2.5%、5%、10%)对罗非鱼生长性能、非特异免疫指标及广谱抗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中药复方添加组能显着促进罗非鱼生长,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15.71%、11.88%(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13.38%(P<0.05),而2.5%促生长性能次之。各中药复方添加组的罗非鱼血清中溶菌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含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攻毒试验表明2.5%中药复方添加组对罗非鱼广谱抗菌能力效果最好,其对维氏气单胞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假产碱假单胞菌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100%、100%、100%、66.7%,而5.0%组的免疫保护效果次之。综合评估,在饲料中长期低剂量添加中药复方的适宜剂量为2.5%-5%,可同时预防5株致病菌诱发的鱼类细菌性疾病,具有广谱性。综上所述,从患病大黄鱼病灶处分离检测获得5株强毒力致病菌株,经药敏试验证明其对部分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而10味中药对致病菌体外抑制效果较好。构建了罗非鱼疾病研究模型,针对4味中药进行体内抗菌疗效研究及不同浓度中药复方添加剂的广谱抗菌效果评价。本研究成果对大黄鱼细菌性病原诊断及药物防治具有重要应用和参考价值。
黄殿盛[10](2016)在《基于核糖体序列的眼点淀粉卵甲藻和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学分析与检测》文中提出眼点淀粉卵甲藻和刺激隐核虫是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常引起疾病的爆发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以大黄鱼为实验对象,确定了获取成熟眼点淀粉卵甲藻营养体的实验方法。在观察眼点淀粉卵甲藻生活史过程中,厘清了眼点淀粉卵甲藻在大黄鱼上的生活史过程,同时确定了眼点淀粉卵甲藻胞囊直径与子细胞数量以及与涡孢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了涡孢子的寿命。将大黄鱼分18.14±5.21g、72.14±16.64g两种体重,分别确定两种鱼的致死量。确定了 18.14±5.21g大黄鱼的半数致死量,同时估测眼点淀粉卵甲藻涡孢子对72.14±16.64g大黄鱼的成功感染并发育成胞囊比例。初步确定了眼点淀粉卵甲藻对大黄鱼的毒力。因两种寄生虫分类学位置发生多次改变,至今仍有疑问,同时两种寄生虫的防控仍难以有效解决。本文克隆了眼点淀粉卵甲藻18S/ITS1/5.8S/ITS2/28S全长基因并通过18S,28S序列对其亲缘性进行了分析。克隆了刺激隐核虫18S/ITS1/5.8S/ITS2/28S/IGS全长基因并通过18S,28S序列对其亲缘性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IGS序列对4株刺激隐核虫的亲缘性进行了分析。为了便于检测眼点淀粉卵甲藻和刺激隐核虫,本文分别在在核糖体不同基因区域设计两对引物。在眼点淀粉卵甲藻18S序列的上游的5’ETS序列中以及ITS2序列中,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眼点淀粉卵甲藻涡孢子和营养体。2对引物对涡孢子的灵敏度为32个。而25-40μm的营养体灵敏度为1个,难以检测直径超过60μm的营养体。在刺激隐核虫28S序以及IGS序列中,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刺激隐核虫幼虫和滋养体。2对引物对幼虫和滋养体高度灵敏,1个幼虫可以通过PCR方法得到检测。不同大小的滋养体(80-420μm)RCR检测的灵敏度与幼虫检测结果相同,都为1个虫体。两对引物具有种属特异性,适合做PCR检测引物。
二、大黄鱼淀粉卵涡鞭虫病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黄鱼淀粉卵涡鞭虫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2)养殖大黄鱼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刺激隐核虫病 |
1.1 病原及生活史 |
1.2 危害 |
1.3 流行性 |
1.4 防治 |
2 盾纤毛虫病 |
2.1 病原 |
2.2 危害 |
2.3 流行性 |
2.4 防治 |
3 淀粉卵涡鞭虫病 |
3.1 病原及生活史 |
3.2 危害 |
3.3 流行性 |
3.4 防治 |
4 布鲁克林虫病 |
4.1 病原 |
4.2 危害及流行性 |
4.3 防治 |
5 本尼登虫病 |
5.1 病原及生活史 |
5.2 危害 |
5.3 流行性 |
5.4 防治 |
6 涡虫病 |
6.1 病原 |
6.2 危害及流行性 |
6.3 防治 |
7 展 望 |
(3)贪食迈阿密虫(M.avidus)对4种海水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贪食迈阿密虫 |
1.2 鱼类组织匀浆的制备 |
1.3 趋化性测试方法 |
1.4趋化率计算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养殖海水鱼质量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水鱼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
1.1 产业总体概况 |
1.1.1 产量产值 |
1.1.2 养殖规模与主要品种 |
1.2 产品质量概况 |
1.2.1 国际贸易市场情况 |
1.2.2 国内贸易市场情况 |
1.2.3 海水鱼质量安全总体情况 |
1.3 近十年海水鱼质量安全状况前后变化分析 |
2 海水鱼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分析 |
2.1 大菱鲆 |
2.1.1 水产苗种 |
2.1.2 渔用药物 |
2.1.3 养殖环境 |
2.1.4 渔用饲料 |
2.1.5 非规范用药 |
2.1.6 流通 |
2.2 大黄鱼 |
2.2.1 水产苗种 |
2.2.2 渔用药物 |
2.2.3 养殖环境 |
2.2.4 渔用饲料 |
2.2.5 非规范用药 |
2.2.6 生物危害 |
2.2.7 水产品流通 |
3 对策和建议 |
3.1 管理政策措施建议 |
3.2 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 |
3.3 应急预案储备 |
3.3.1 建立切实可行的可追溯制度 |
3.3.2 加强渔兽药管理 |
3.3.3 重视良种繁育 |
3.3.4 加快新药的研制 |
3.3.5 加强基础研究和调研 |
3.3.6 快速应急风险评估技术 |
3.4 前瞻性建议 |
(5)中药新制剂HD-1的研制及其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药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寄生虫病研究概况 |
1.1.1 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 |
1.1.2 寄生虫对鱼类的危害 |
1.1.3 鱼类寄生虫的诊断技术 |
1.2 大菱鲆寄生虫疾病的研究进展 |
1.3 盾纤毛虫病的研究概况 |
1.3.1 盾纤毛虫病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1.3.2 盾纤毛虫病的病原学研究 |
1.3.3 盾纤毛虫病的防治研究 |
1.4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应用研究 |
1.4.1 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
1.4.2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 |
1.4.3 真菌性疾病的防治 |
1.4.4 寄生虫性疾病的防治 |
1.5 单味中草药防治寄生性鱼病的作用机理 |
1.5.1 生物碱类物质 |
1.5.2 四环三萜类物质 |
1.5.3 氨酸类物质 |
1.5.4 过氧化物倍半萜内酯类物质 |
1.5.5 联用混合杀虫的应用 |
1.6 中草药加工工艺的研究概况 |
1.6.1 超微粉碎技术 |
1.6.2 超临界萃取技术 |
1.6.3 膜分离技术 |
1.6.4 微波萃取技术 |
1.6.5 双水相萃取技术 |
1.7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药新制剂HD-1定性鉴别与制作工艺研究 |
2.1 实验药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性状鉴别 |
2.2.2 显微鉴别 |
2.2.3 加工制作方法 |
2.2.4 制剂工艺的确定 |
2.3 结果分析 |
2.3.1 性状鉴别结果 |
2.3.2 显微鉴定结果 |
2.3.3 中试生产结果 |
2.3.4 中试产品性状检查 |
2.3.5 中试产品显微检查 |
2.4 小结与讨论 |
2.4.1 复方中草药HD-1 原料的定性鉴别 |
2.4.2 复方中草药HD-1 的制作工艺 |
第三章 中药新制剂HD-1质量标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药物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性状检查结果 |
3.2.2 水分检查结果 |
3.2.3 粒度检查结果 |
3.2.4 溶化性检查结果 |
3.2.5 休止角检查结果 |
3.2.6 装量差异检查结果 |
3.2.7 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
3.2.8 TLC检查结果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复方中草药HD-1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治疗药效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病鱼检查方法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复方中草药HD-1 对患病大菱鲆累计死亡率的影响 |
4.1.5 复方中草药HD-1 对病灶处虫体的抑制效果分析 |
4.1.6 复方中草药HD-1 对大菱鲆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患病大菱鲆的临床症状观察 |
4.2.2 复方中草药HD-1 对患病大菱鲆临床症状和累计死亡率的影响 |
4.2.3 复方中草药HD-1 对病灶处虫体的抑制效果分析 |
4.2.4 复方中草药HD-1 对大菱鲆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中草药对自然患病鱼体中虫体的抑制作用及其治疗效果分析 |
4.3.2 复方中草药HD-1 对大菱鲆血清9 种免疫酶的影响 |
第五章 复方中草药HD-1对患盾纤毛虫病大菱鲆组织的修复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设计 |
5.1.2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及观察 |
5.1.3 电镜病理切片的制备及观察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
5.2.2 超微病理学研究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复方中草药HD-1对靶动物大菱鲆的安全性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用鱼 |
6.1.2 试验分组 |
6.1.3 样品采集与效果评价指标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大菱鲆表征观察 |
6.2.2 复方中草药HD-1 对大菱鲆成活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6.2.3 复方中草药HD-1 对大菱鲆脏器系数的影响 |
6.2.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引物设计 |
1.3 渤海分离株DNA的提取与r DNA的PCR扩增 |
1.4 扩增产物的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
1.5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渤海分离株r DNA的PCR扩增 |
2.2 渤海分离株r DNA的序列分析 |
2.3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7)哈维氏弧菌和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哈维氏弧菌的研究进展 |
1.1.1 哈维氏弧菌的危害 |
1.1.2 哈维氏弧菌的检测 |
1.1.3 哈维氏弧菌的毒力因子 |
1.2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研究进展 |
1.2.1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危害 |
1.2.2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生活史 |
1.2.3 卵鞭虫病诊断方法 |
1.3 检测病原的方法 |
1.3.1 常见的检测方法 |
1.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 小结 |
第二章 哈维氏弧菌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菌株和毒株 |
2.1.2 引物设计 |
2.1.3 哈维氏弧菌DNA的提取 |
2.1.4 哈维氏弧菌vhhP2基因标准品的制备 |
2.1.5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6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体系优化 |
2.1.7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和常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2.1.8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和定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2.1.9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特异性验证 |
2.2 结果 |
2.2.1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2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3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和普通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2.2.4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和定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2.2.5 哈维氏弧菌CP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引物设计 |
3.1.3 DNA的提取 |
3.1.4 rDNA的扩增 |
3.1.5 测序和序列分析 |
3.1.6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
3.2 结果 |
3.2.1 rDNA的PCR扩增 |
3.2.2 rDNA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
3.2.3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rDNA的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菌株和毒株 |
4.1.2 引物设计 |
4.1.3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DNA的提取 |
4.1.4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SSU基因标准品的制备 |
4.1.5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6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体系优化 |
4.1.7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和常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4.1.8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和定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4.1.9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特异性验证 |
4.2 结果 |
4.2.1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反应体系建立 |
4.2.3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反应条件优化 |
4.2.4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和常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4.2.5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和定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比较 |
4.2.6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CP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斑石鲷卵鞭虫病和上皮囊肿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卵鞭虫病研究概况 |
1.1.1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分类 |
1.1.2 病原的地理分布及流行情况 |
1.1.3 病原的生活史和环境适应性 |
1.1.4 病原传播 |
1.1.5 卵鞭虫病诊断方法 |
1.1.6 卵鞭虫病的防治 |
1.2 鱼类上皮囊肿病研究概况 |
1.2.1 病原体 |
1.2.2 病原的传播途径 |
1.2.3 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 |
1.2.4 疾病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 |
1.2.5 疾病诊断方法 |
1.2.6 疾病防治措施 |
第二章 斑石鲷卵鞭虫病的发现与病原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鱼取样 |
2.1.2 初诊和镜检 |
2.1.3 观察寄生虫的分裂 |
2.1.4 组织病理样品的固定 |
2.1.5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固定 |
2.1.6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PCR鉴定 |
2.1.7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r DNA基因序列的比对和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临床症状 |
2.2.2 普通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 |
2.2.3 分裂体及其分裂的观察 |
2.2.4 鳃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2.2.6 PCR鉴定结果 |
2.2.7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r DNA基因序列比对和分析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硫酸铜对斑石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杀灭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鱼 |
3.1.2 实验药物 |
3.1.3 硫酸铜对斑石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
3.1.4 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杀灭实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硫酸铜对斑石鲷幼鱼的急性毒性 |
3.2.2 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的杀灭效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斑石鲷上皮囊肿病的发现及显微观察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流行病学调查记录 |
4.1.2 疾病初诊 |
4.1.3 组织病理样品的固定 |
4.1.4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固定 |
4.2 实验结果 |
4.2.1 流行病学记录及临床病症 |
4.2.2 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 |
4.2.3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大黄鱼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复方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大黄鱼病害研究现状 |
1.1.1 细菌性疾病 |
1.1.2 寄生虫性疾病 |
1.1.3 病毒性疾病 |
1.1.4 真菌及其他疾病 |
1.2 细菌性疾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2.1 传统表型特征鉴定 |
1.2.2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1.3 细菌性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
1.3.1 药物防治 |
1.3.2 免疫防治 |
1.3.3 生态防治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4.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养殖大黄鱼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1.4 分离菌株的初步生理生化鉴定 |
2.1.5 Biolog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 |
2.1.6 16 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 |
2.2 结果 |
2.2.1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
2.2.2 病原菌生化鉴定结果 |
2.2.3 病原菌的Biolog鉴定结果 |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3 讨论 |
2.3.1 分离的菌株鉴定结果差异的探讨 |
2.3.2 细菌分离与培养方式的探讨 |
2.3.3 三种细菌鉴定方法的应用及局限性 |
2.4 小结 |
第3章 大黄鱼病原菌的致病性及药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菌悬液浓度的测定 |
3.1.3 毒力试验 |
3.1.4 半致死量LD50 测定 |
3.1.5 药敏纸片法 |
3.1.6 琼脂稀释法 |
3.1.7 微量热法测定三味中药对四株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
3.2 结果 |
3.2.1 病原菌悬液的OD600 值与菌浓的对应关系 |
3.2.2 11 株病原菌的毒力测试结果 |
3.2.3 强毒株的半致死量LD50 测试结果 |
3.2.4 五株强毒力菌对24 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3.2.5 中药对5 株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
3.2.6 三味中药对4 株致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 |
3.3 讨论 |
3.3.1 大黄鱼病原菌分离株的毒力分析 |
3.3.2 大黄鱼致病菌的耐药性与抗菌中药的研究 |
3.3.3 微量热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3 味中药的抑菌活性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单方中药抗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用鱼及中药制剂 |
4.1.2 试验日粮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5 攻毒试验 |
4.1.6 指标测定 |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四味中药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测定 |
4.2.2 四味中药对罗非鱼免疫指标的测定 |
4.2.3 攻毒试验 |
4.3 讨论 |
4.3.1 四味中草药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四味中药对吉富罗非鱼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 |
4.3.3 四味中药对罗非鱼抗病力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中药复方抗5株致病菌感染效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用鱼及中药制剂 |
5.1.2 试验日粮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5 攻毒试验 |
5.1.6 指标测定 |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测定 |
5.2.2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免疫指标的测定 |
5.2.3 中药复方的广谱抗菌活性测定 |
5.3 讨论 |
5.3.1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5.3.2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免疫指标的影响 |
5.3.3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广谱抗病力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10)基于核糖体序列的眼点淀粉卵甲藻和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学分析与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黄鱼主要寄生虫病介绍 |
1.2 眼点淀粉卵甲藻病研究概况 |
1.2.1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命名和分类地位的确定 |
1.2.2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分布 |
1.2.3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生活史 |
1.2.4 眼点淀粉卵甲藻对海水鱼的危害 |
1.3 刺激隐核虫研究概况 |
1.3.1 刺激隐核虫命名和分类地位 |
1.3.2 刺激隐核虫的分布 |
1.3.3 刺激隐核虫的生活史 |
1.3.4 刺激隐核虫对海水鱼的危害 |
1.3.5 刺激隐核虫的检测 |
1.4 基于核糖体序列的鱼类寄生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眼点淀粉卵甲藻培养和生活史观察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采集 |
2.2.2 眼点淀粉卵甲藻胞囊发育的观察 |
2.2.3 眼点淀粉卵甲藻涡孢子观察 |
2.2.4 眼点淀粉卵甲藻营养体的离体保存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获取 |
2.3.2 眼点淀粉卵甲藻胞囊的观察 |
2.3.3 眼点淀粉卵甲藻涡孢子观察结果 |
2.3.4 眼点淀粉卵甲藻短期保存效果 |
2.4 讨论 第三章 眼点淀粉卵甲藻对大黄鱼的感染力测定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三种体重大黄鱼鳃部成熟胞囊大小的测定 |
3.2.2 培养眼点淀粉卵甲藻过程中,投放涡孢子数量的优化 |
3.2.3 眼点淀粉卵甲藻致死量的测定 |
3.2.4 眼点淀粉卵甲藻涡孢子感染大黄鱼并发育成胞囊比例估测 |
3.2.5 涡孢子半数致死量测定 |
3.3 结果 |
3.3.1 鳃部成熟胞囊大小的测定情况 |
3.3.2 眼点淀粉卵甲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3 眼点淀粉卵甲藻致死量的测定 |
3.3.4 眼点淀粉卵甲藻涡孢子成功感染大黄鱼并发育成胞囊的比例估测 |
3.3.5 涡孢子对大黄鱼的半数致死量 |
3.4 讨论 第四章 眼点淀粉卵甲藻核糖体序列的拼接和序列分析 |
4.1 材料 |
4.1.1 虫株来源和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 方法 |
4.2.1 ND1410拼接所用引物 |
4.2.2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采集 |
4.2.3 眼点淀粉卵甲藻RNA的提取 |
4.2.4 眼点淀粉卵甲藻DNA提取 |
4.2.5 28S基因片段序列的扩增 |
4.2.6 18S序列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分析 |
4.2.7 ITS序列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分析 |
4.2.8 28S序列PCR扩增、克隆、验证及测序分析 |
4.2.9 28S序列的验证 |
4.2.10 眼点淀粉卵甲藻ND1412株部分18S、28S基因片段两翼的拼接 |
4.3 结果 |
4.3.1 18S基因片段序列测序分析 |
4.3.2 ITS序列测序分析 |
4.3.3 28S基因片段序列测序分析 |
4.3.4 完整眼点淀粉卵甲藻完整18S、28S拼接结果 |
4.3.5 眼点淀粉卵甲藻18S序列分析 |
4.3.6 眼点淀粉卵甲藻28S序列分析 |
4.4 讨论 第五章 眼点淀粉卵甲藻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 材料 |
5.1.1 虫株来源和实验动物 |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 方法 |
5.2.1 检测过程中所用引物 |
5.2.2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检测 |
5.2.3 3种引物物种特异性分析 |
5.3 结果 |
5.3.1 眼点淀粉卵甲藻的检测结果 |
5.3.2 引物物种特异性情况 |
5.4 讨论 第六章 刺激隐核虫核糖体序列的拼接和序列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虫株来源 |
6.1.2 主要试剂 |
6.1.3 实验所用引物 |
6.1.4 刺激隐核虫生活史的观察 |
6.1.5 刺激隐核虫的传代培养 |
6.1.6 刺激隐核虫采集与核酸的提取 |
6.1.7 rDNA基因序列的扩增 |
6.1.8 RNA的提取28S基因小片段序列的获取 |
6.1.9 28S部分序列PCR扩增及测序 |
6.1.10 18S部分序列PCR扩增及测序 |
6.1.11 ITS1/5.8S/ITS2序列PCR扩增及测序 |
6.1.12 ISG序列PCR扩增 |
6.1.13 四株虫株部分ISG区域扩增 |
6.2 结果 |
6.2.1 刺激隐核虫采集及生活史观察、传代 |
6.2.2 18S基因片段序列测序分析 |
6.2.3 28S基因片段序列测序分析 |
6.2.4 18S/ITS1/5. 8S/ITS2/28S序列PCR扩增及测序 |
6.2.5 28S/IGS/18S序列PCR扩增及测序 |
6.2.6 ND1410株 18S基因序列分析 |
6.2.7 ND1410株 ITS1/5.8S/ITS2基因序列分析 |
6.2.8 ND1410株28S基因序列分析 |
6.2.9 四株虫株亲缘关系分析 |
6.3 讨论 第七章 刺激隐核虫虫检测方法的建立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虫株来源和实验动物 |
7.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7.1.3 实验所用引物 |
7.1.4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7.1.5 PCR检测 |
7.2 结果 |
7.2.1 4个刺激隐核虫虫株的检测结果 |
7.2.2 PCR检测灵敏度测定结果 |
7.2.3 PCR检测特异性测定结果 |
7.3 讨论 全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大黄鱼淀粉卵涡鞭虫病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硫酸铜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的研究[J]. 李志成,江飚,钟志鸿,李诗钰,何润真,唐嘉嘉,李安兴. 南方水产科学, 2021(03)
- [2]养殖大黄鱼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J]. 唐嘉嘉,江飚,李志成,李诗钰,李安兴. 水产科学, 2022(01)
- [3]贪食迈阿密虫(M.avidus)对4种海水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J]. 林能锋,陈立志,曾红. 福建畜牧兽医, 2021(02)
- [4]养殖海水鱼质量安全风险研究[J]. 米娜莎,曹立民,林洪.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0(02)
- [5]中药新制剂HD-1的研制及其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药效分析[D]. 张永刚.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6]斑石鲷卵鞭虫病病原的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J]. 付泉洁,范超,谢国驷,叶仕根,史成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3)
- [7]哈维氏弧菌和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研究[D]. 付泉洁. 大连海洋大学, 2016(04)
- [8]斑石鲷卵鞭虫病和上皮囊肿病的研究[D]. 范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9]大黄鱼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复方开发[D]. 张坤. 集美大学, 2016(05)
- [10]基于核糖体序列的眼点淀粉卵甲藻和刺激隐核虫的分类学分析与检测[D]. 黄殿盛.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