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殿堂(论文文献综述)
蒋飞燕[1](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熊亮[2](2020)在《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文中提出现代社会,人们既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制下,也处在机器体系的程式里,更处于现代性的流变中。何谓现代性的流变?现代性如何流变?现代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究现代性逻辑预设、反思与批判以及未来去向,可以深刻地阐释现代性的诸多元素嬗变的来龙去脉,而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为探究现代性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向度。18世纪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是对神的挑战;今天有人又说“机器是人”,这是对人的挑战,现代性就是在人与机器的关系里孕育了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性、自然范畴、工具理性以及主体性等特征,也正是诸多的特征特质让人们感受到今天仍然生活在现代性的流变框架里。因此,一部现代性的流变史,就是一部人与机器的关系史,探究人与机器的关系,既可以追溯现代性的发育生成,也可以反思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更可以探索现代性的未来旨趣。从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一部名着谈起,拉美特利的重要着作《人是机器》掀起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历史直觉:西方人从神学转向人学,从中世纪的圣经故事转向近代工业革命的人—机器—自然的故事,在工业革命驱动背后的机器革命,告示了一种世界观转化“人是上帝儿子”转化为“人是机器”。“人是机器”现代性起源的解读:一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论本体论。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和建构的图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涵盖了“物”的开发和激活、资本的嬗变和转型、土地要素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范式的显现。二是自然是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历史性作用,一种新观念已经进入现代意识,动力这个概念不具有政治意义,它不是控制人们的能力,而是征服自然的能力,“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是改变并利用自然创造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分工与交换是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在斯密看来,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即市场、人人皆商人”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能否普遍应用到社会,英国早期兴盛的成功奥秘就在于此。“人是机器”机器崇拜在这一时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它不仅展现了人类通过对象化劳动创造的工具征服和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品,也揭开了被神学所遮蔽的自然界和人,更是人类从附魅的神性自然转向了祛魅的机械自然观,人类逐渐追求理性、崇尚秩序以及构建制度,追求一种确定性、精准性以及因果关系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在机器崇拜的视域下孕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性,激活人的欲望。二是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分离。三是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的方案。四是历史进步观念,历史发展的趋势。五是历史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由于理工工具的过度膨胀以及人类主体性的无穷欲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忧患,现代性的忧患也就引发人类对现代性的诊断,开启了一种机器异化的历史哲学沉思。卢梭基于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的角度来诊断现代性,提出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是一种历史化进程。人的秉性是自然的、是趋善的,科学技术、理性机器泯灭了人天然的善与爱,给人类带上“伪善的面具”,遮蔽了人类相互之间的猜疑、斗争和奴役,腐化了人的心灵与斗志,给人类带来了惩戒,消解了人类美德的民族性、独特性和魅力性,助长人的闲适与骄逸,给人类带来了惰性,造就了人类时间的多余、多事和多败,科学进步每前进一步,人类道德就堕落一步。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所打造的社会状态都是人类带着“伪善的面具”去追求带着“枷锁的自由”,人类的行为和道德被对象化的工具所异化,人类失去了道德至善的禀赋,理性工具是产生异化的根源之所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二律背反。在黑格尔看来,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两大重要范畴,就是处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市民精神与国家精神以及历史特殊性与普遍性。现代世界的核心特征市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在市民社会里产生的,而扬弃这种背离主要是靠思辨的精神来进行调和。在微观的市民社会领域中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人性、欲望、财富、机器、劳动以及分工等范畴,在宏观的国家领域中也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普遍精神、普遍利益、自由、必然等范畴,对于现代性的发生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论的分析,深刻地分析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更为深刻的则是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对现代性产生的作用。资本就是现代性的本质以及内在的规定,通过对资本这一范畴的深刻剖析,认识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从而揭示现代性深刻的一对又一对二律背反范畴。从现代性本质的批判来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中的五种对立关系: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等。从货币史、交换史、工业史以及世界交往史来视角来考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规律,同时也澄明了在现代性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紧张与外在竞争必然要回答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没有间断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对象化工具—机器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机器的便利同时,机器也在“酸蚀”着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对“机器”的现代性批判旨趣:一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把“机器”作为工具肆意破坏自然,将自然“被宰制”的对象,带来了深刻的自然危机;工具理性把一切都加以量化、价值化,使得人的需求唯一性,导致“单向度”的人;工具理性将一切事实纯粹化,导致目的的“无意义”,侵蚀着人的心智。二是“机器”世界观的异化:人生活在流水线上,每天都要从事同一单调的工序,但是又不能造成工序任何一环节的错误,使得人失去了创造性,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压抑的状态。三是消费的异化从马克思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转向景观拜物教,景观打造的幻象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人们偏离消费本身。“机器”本身是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是过于追求“机器”,“机器”权力逐渐主导并限制着人的生活,使得人失去生活的意义目的。“机器”形态、性质在发生着变化,人与“机器”之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性发生着流变,然而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并没有停止。智能化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认识论的转换发生了转换,由“人是机器”转向“机器是人”。进入“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的物性、主体性、理性主义、历史整体主义以及历史进步观念在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化,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构建了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由于现代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代性场域里的唯物史范畴也在面临着质疑:生命、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是否只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分工、交换、无人车间是否在改变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继续在被人征服,还是在与人日趋和谐?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在造福人类?工具理性是导致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异化理论是继续深化,还是走向终结?“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被筑堤愈加巩固,还是被掘墓走向终结?这有待于人类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地验证,有待于人类在现代性的流变里反思着人类未来的三种抉择: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以及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不可否认的是“机器是人”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机遇,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挑战。“机器是人”时代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连串的机遇:一是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多元化以及闲暇性。二是交换形式的便捷性、跨时空性以及颠覆性。三是消费方式的瞬时性、多样性以及快捷性。四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五是人类自身的改造。高科技可以把自身作为技术手段,使人类能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我进化的新手段。“机器是人”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是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与机器鸿沟在缩小。二是机器越来越智能化,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人的依赖性越来愈小。三是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未来将会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人类一旦将全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交给机器,人类将一无是处,并且人的器官都将退化。四是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失去了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关注,自然和外部世界成为机器主宰的对象,人类失去了对客体的反思。五是人类在智能手机、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时间将智能手机、电脑作为“身体的部件”,越来越沉浸在虚拟空间里生活,人类失去交往的意义。六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无视道德规则的底线,践踏人类生命,如基因编辑婴儿,是对人类行为规范底线的践踏,在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一种权力。现代性场域里人、机器、社会以及国家的理论观念在发生着嬗变,也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面对现代性的流变,人类未来何处何从?德日进在《人类的未来》里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督教方案,唯有在统一世界内在深处的顶峰上最终出现的一个自主集合中心,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在仍然分崩离析的人类群体内部充分激起,维持并释放出期待的促进共识力量,也就是真正的超级爱,要有真正的大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方案,使人类个体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终结的地方隐约地看到集体思考和同情提升到某种状态,使每个个体从参与中得益,就足以激励人类个体并使其确定前进的方向。”在德日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案里,可以看出个人进入到集体的思考和同情就是为了获得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人类社会处于马克思第二大形态“人对物的依赖”前提下,人类无法摆脱资本的逻辑和机器的体系,但是追求人类的历史进步、历史整体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之所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对“机器是人”所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悲观者担忧人类会遭受对象化智能化机器的灭绝,人类会走向终结局面,乐观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为人类减轻了劳动的负担,人类会实现全面解放。尽管如此,人类生产力还在发展,人类社会还在前进,人类探索自然、外部世界乃至发明创造智能化机器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案,不仅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指引了行动的方向,而且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贡献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人类在现代性前进路上的“明灯”。
陈潇菡[3](2020)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推动着近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创新和突破更是国家战略的需求和目标,在关注科技向前发展的方向时对于科技如何发展而来的历史却容易被忽略。过去的科学技术虽然会被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但在其发展中所产生的科学历史、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经验与反思都是值得今人借鉴的。作为当代的高中生,对我国科技发展源流脉络的了解和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站在科技史的角度,针对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史内容的教学进行探讨。首先,从促进历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两方面,通过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科技史高中教学策略探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从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理论、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理论和中国古代科技史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研究三个部分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做出解释。其次,本文在第一部分讨论了中国古代科技史在高中教学中的意义。中国古代科技史作为高中教材的必修内容和高考考察的重点,是高中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构建完整历史知识体系的版块之一,也是对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人文素养与价值观的培养。第二部分中本文选择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为例进行研究。结合课标从这一课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分析,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学理支持。第三部分,对中国古代科技史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一线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访谈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讨论中国古代科技史相关内容在高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结合2003年和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从转变传统科技史教学观念、把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教学案例的探讨,提出针对中国古代科技史在高中阶段教学的策略以及建议。
马海燕[4](2019)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文化动力,展现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不断提升、发展和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人文精神水平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关注于这批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国力日益强盛时代而成长的90后、00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来临之际,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了重大的时代命题。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整理,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由于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文明进一步趋同,但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当代之人文精神意义重大。第二,探讨了当代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阐述了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第三,本文基于互联网革命性发展和国外媒体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在大学建立融媒体平台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对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论述,对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全文作了基础铺垫。第二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对人文精神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首先从三个方面对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借鉴;然后讨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三个内在要素:核心是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取向、道德取向和价值指向;最后对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关系论证。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要义。这个部分首先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民族复兴两个角度讨论了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三个培育原则;以及“真、善、美”三个方向的培育内容;指出了两个培育方向,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这部分主要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缺失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原因分析,辩证地阐述了因当代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精神造成的诸多影响。文章的第五部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是从践行真、善、美的角度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案;二是从高校角度,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融媒体平台建设这两个重点途径;三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家庭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这四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提升人文精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当代,我们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人类古老的文明和智慧,另一方面要与时代发展和变革相俱进,以促进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培养中国的大学生以卓越的精神面貌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继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前进,以期共赴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共同的未来。
张立学[5](2019)在《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文化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与使命,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视域和路径。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创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了全体大学人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内容,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个性化表达和集中体现。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开展具有普遍性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话,大学文化育人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育人、培养人,为学生打下了深刻的具有大学个性化的价值烙印,其方法和途径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以文化为切入点,坚持以文化人,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作用,以促进受教育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水平,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理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学文化及其育人为研究对象,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目的,理论联系实际,从宏观的大学文化走向微观的、具体的、实践的大学文化育人,围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育人功能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第一,阐释了大学文化育人的基本问题。重点阐释了文化的概念、大学文化的内涵、以文化人的意蕴,阐明了大学文化育人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和无形性、渗透性、持久性、多样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密切而特殊,所体现的价值认同、行为导向、情感激励、心灵陶冶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和载体。第二,探究了大学文化育人的理论之源。大学文化育人背后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追根溯源,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列宁文化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大学文化育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这也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最具根本性的理论基石;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则为大学文化育人奠定了思想基础;西方文化理论中的组织文化理论、文化分层理论、文化选择理论则从不同的维度,为大学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参考。第三,考察了西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个案与共性。西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都已有800多年的办学历史,短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走过了 300多年的办学历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并在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崇尚学术自由、遵从通识教育、发挥校长作用、注重个人价值等共性之处,给中国大学带来许多启发,必须批判地加以学习借鉴。第四,梳理了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以太学和书院为代表的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教育机构,积累了丰厚的大学文化育人经验;近代大学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校长,很好地将效仿西方与继承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那一时期的大学文化育人模式,也为今天大学文化育人积淀了历史底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逐步受到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大学文化育人的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育人之路已初步形成。第五,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之路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看到成绩与基础的同时,现实困境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唤中国大学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而新形势、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得大学以文化人面临着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建设还不够丰富、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对策措施。第六,提出了全方位推进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对策措施。针对中国大学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为指导和借鉴,当代中国大学必须在理念、主体、内容、方法、途径、机制等方面发力,形成全方位的大学文化育人立体格局。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大学文化育人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的统一,实现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统一,推动中国大学文化健康发展和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强化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发挥好领导者、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大学主体在育人过程中的各自作用,达到“化人”与“人化”的统一。三是要丰富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容,推动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大学制度文化育人、大学物质文化育人和大学行为文化育人进一步具体化、深入化。四是要完善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经典阅读、实践体验、环境濡染等文化育人之法作用。五是要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的各种途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教育课等课堂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宣传工作、校园网络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育人实效性。六是在组织领导、运行保障、效果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大学文化育人机制。理性深入的研究来自实践的呼唤。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大学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必将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学校风格的大学文化必将成长起来,在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也会引领人类精神和文化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迈进。
孟楠[6](2017)在《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和实现这样宏伟而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强大崛起,教育振兴,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事。搞好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对大学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方向的校准、目标的确立、模式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决定大学前途与命运,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文化实力,更标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立德树人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首先是基于依据更科学更权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学理上确保研究的价值方向;其次是基于大学过往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学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传统教育中就一直被取“仕”思想惯性束缚;建国后形势的胁迫、政治及政治运动对大学教育的异化;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和学校,育人被冷落,树人被遮蔽,人被“工具”异化,道德不仅丧失了崇高,而且也失去了根基。最后,基于国家崛起对有德性有理想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业难以为继。立足人学视域、研究问题,力求大学教育回到它的原点——人,回归它的本真——育人,完成根本任务——树人,这是本研究的核心价值追求。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从文化切入,依据和思路是,首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它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越,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抵制技术理性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冷漠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积极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依据文化的逻辑,会超越各种认知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对于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价值、当代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对策的提出,都具有方法论的作用。为此,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成果、发展脉络梳理开始,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现实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思路和框架。前后两大部分。前四章紧紧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人学中的主要观点,将视角放在了指向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公民等领域,从立德的范畴论域和树人的内在本质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确立了大学立德树人生命文化、德育文化和智育文化等主体要素,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体美诸方面。人学的指向和文化的视角,保证了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何为立德、何为树人以及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后半部分,围绕大学“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论述。文化的视角,使“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研究,超越了过去技术性、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的层面,透过具体对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策略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面去挖掘。为此,确定了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共三章的内容。精神文化中包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宗旨,并从人学和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学理上的依据,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举措和技术方案的层面。制度文化在分析大学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基础上,超越了一般制度制定、制度范围、结构和实施等范畴,重点论述了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从制度的价值追求、作用功效、管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及大学章程等层面,回答了大学制度及制度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方向把握、体系和能力提高与完善等问题。大学物质文化一章,依据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在界定范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物质文化中怎样立德树人的主要文化要素进行论述,明确了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环境技术文化的内涵、统领的理念、价值追求、建设方向、建构策略、基本路径,突出强调了服务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侧重阐述了实施中资源的统筹、协同、整合,尤其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及对大学物质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族复兴依靠大学造就培养有道德能创新的一代新人;新人造就要“以文化人”,德在文化濡养中而立,人在化人环境中而树!
曾维华[7](2017)在《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文中研究表明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指涉人性的完整、关注健全人与整全人的培育,关注人的自由与通达,二者都为的是人性的整全、人格的独立与个性的张扬以及人的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是对大学教育本身的一种超越,是对人与大学的超越性的一种哲学思考,更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大学教育事业原本是一项成“人“的事业,让人成为更为智慧、更为通达与健全的人,达成人的解放的归旨。这一目的的达成则需要大学人文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重启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价值。因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旨归在于人的解放,使人不断的走向自由,并不断维护和发展自由。人的解放是一个过程,是人的自由度不断跃升的过程,人的解放也是为着维护与发展自由的,从而促进人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了人的解放的目的的达成,就必须依托于大学人文教育。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教育在大学的不断引入并得到加强,使得人文教育受到了科学教育的挤压,专业主义、职业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也浸染着整个大学教育,大学人文教育遭遇着诸如:功利主义的排斥,人文学科边缘化,人文课程的地位旁落,工具理性,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等等困境,致使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旁落、式微,进而给大学教育发现人、成全人与解放人的目标带来了阻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就成为了人的解放的解决之道。人文教育能够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超越功利与欲望,进而促进人不断地走向解放。人的解放就是意味着要摆脱束缚,摆脱压制,超越功利,超越欲望,从各种旧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唯科学主义的侵蚀,防止各种限制或压抑人的枷锁,阻止人的过于功利性与物质主义的倾向,使人的发展具有人文性,促进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和发展,促进人不但获得物质的解放、肢体的解放等外在的解放,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深层次的是促进人走向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这是人的解放的本真意义所在。作为人的解放之途的大学人文教育就需要从体制、观念、理念以及教育实践(行动)上加强大学人文教育。为了更好的彰显大学教育的神圣,凸显大学教育的灵性,施展好大学教育的智慧,让大学这一生命体更具有活力,大学这一学术组织则必然需要彰显大学人文教育,以求得人的解放。因此对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进行思考与审理是必要的。
梁秀文[8](2017)在《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科学技术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科学精神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文明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尺,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是文化自信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培育科学精神的文化特质,既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有利于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内在需求,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区别于他者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和历史长河的时间经验,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择优筛选而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传承性、民族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求真精神为核心,是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并不是将两个毫不关联的思想和理念强行凝结在一起,二者在科学与文化、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方面均有交互性,这也成为了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的立论基点和展开依据。改变当前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社会现状,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能不能处理得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问题。传统文化之于科学精神培育,“不利说”认为:中华民族被誉为是一个文明古国,却不完全是一个科技大国,因为“实用理性”致使科学求真精神被遮蔽,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禁锢理性、怀疑精神,致思方式重思辨体悟轻实证精神。“有利说”认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技术即是在儒学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儒学和科学是必然会发生相互作用的。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追求真理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动机,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传统文化的经学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有利说”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契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改变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状的迫切要求,也是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必然之举。就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必要性而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锋、思想碰撞、价值观冲突,迫使每个自觉的民族都要了解、学习、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科学精神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传统文化自觉自为的价值尺度。当今,民主、自由、法治、理性等价值理念,逐渐成为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成为人们认同并践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而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主旨。科学精神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传统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培育科学精神,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是多元文化形式的集大成者,并且能够吸收、改造源于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既然是作为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而存在,那么就并非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所独有,人文社会学家和社会大众也可以具有科学精神。同样,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虽然人文、道德、伦理精神显着,但同样不乏科学精神,以《论语》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成为培育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中的致思方式和研究方法均与科学精神相契合,能够在科学精神培育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渗透和转化作用。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必须落实到路径层面,这既可以检验理论研究之不足,也使科学精神培育不流于口头和形式。培育要在一个广阔的领域和多个层面开展,观念层面要正确处理“道”与“艺”的关系,使科学精神成为“安身立命”的第一需要,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实践层面要把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理念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中,实现科学精神培育的体制化,引导公民参与科学活动,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学术层面而言,以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意蕴,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健全学术规范法律法规,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构。制度层面上,要以科学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在制度建设中的制定、遵守、执行、监督环节中,“一以贯之”科学精神。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融历史视域、时代精神、世界视野于一身,集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于一体,确立了文化理性精神,具有了不卑不亢的文化气度,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显现,也铺垫了增强、实现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
郭文姝,姜子凡[9](2016)在《试谈全球化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面临的全球化发展,对于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20世纪以后,出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人为划分。从本质上说,人文与科学是相通的。高校如何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进入新的教育高度的举措。本文从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提出、重视德育、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利用好高校图书馆资源等方面阐述了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旨在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品质,促进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关怀。
于洋[10](2016)在《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文中指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是指媒体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名误导受众,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内容的传播活动。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问题,因而并不包括那些处在科学假说阶段尚不精确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在历史上存在但后来被证伪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展科学传播异化研究需要利用的相关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具有隐蔽性、盲从性、功利性、长期性的特点。本文着重研究以下四种科学传播的异化形式:第一,科普专题节目中的神秘现象。第二,在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第三,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第四,科学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我国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产生,可以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剖析其原因。首先有来自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些科学家认为科学传播不应属于科学家的职责,而应该由媒体来承担。另一方面,非职业科学家的科学传播人员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使得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传播内容都做出准确的判断。公众经由媒体获得的科学知识,是媒体根据其主观倾向重新建构的知识,这与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有受众方面的原因。受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体验特点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科学采取盲目崇拜的态度,给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传播异化现象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传统思维方式对知识体系强调经世致用,导致许多人缺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和价值取向,也会助长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此外,行业审查和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也是导致科学传播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还有科学教育方面的原因。由于应试教育对人才考核上偏重分数,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核,造成了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使得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发生难以根绝。借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可以提出解决科学传播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首先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科学传播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事科学传播的专业工作者,这些人应具备识别和防范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能力。其次,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大众尤其是学生运用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解决一般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防止科学传播异化的发生,应建立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和问责机制。科学传播的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应该上升为一种道德情感,进而指导其科学传播实践。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还需要建立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伦理观。应鼓励公众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进行监督和揭发,使整个社会形成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良好氛围。
二、大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殿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殿堂(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现代性流变及相关研究的意义 |
一、现代性、流变的概念及多维度 |
(一)现代性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
(二)流变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
(三)现代性的流变及其相关因素 |
二、现代性流变运动与“机器”变革的关系 |
三、现代性流变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一)关于“人是机器”论断研究 |
(二)现代性与“机器”关系研究 |
(三)关于“机器是人”论断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研究 |
(二)关于人与机器异化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机器是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
(四)简评 |
第三节 内容与重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范围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人是机器”,近代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直觉 |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
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界观 |
二、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解读 |
一、“物”的开发和激活 |
二、资本的嬗变和转型 |
三、土地要素的改变 |
四、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法国战斗唯物主义思想的投射 |
一、“彻底而又坚决”的无神论世界观 |
二、“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机械自然观 |
第四节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由神学转向人为中心、自然为本 |
一、人为中心的属性及地位 |
二、自然为本源的法则及规律 |
第二章 “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 |
第一节 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新自然科学四种范畴的诠释 |
一、自然:被人改造的质料 |
二、自然性:主体把握客体的逻各斯范畴 |
三、自然法:统治宇宙万物的规则秩序 |
四、新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拷问确证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
二、科学技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关系 |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精神财富的关联 |
第三节 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解读:自然 |
一、自然范畴的历史嬗变 |
二、工具理性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
三、征服自然的理想状态与现代性起源的关联 |
第三章 “人是机器”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
第一节 物化的机器与分工关系 |
一、劳动分工的缘由 |
二、劳动分工与机器的关系 |
三、劳动分工的结果及论断 |
第二节 英国早期兴盛: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 |
一、早期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科学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
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
第三节 机器崇拜时代的开始及现代性特征的生成 |
一、机器崇拜的缘由 |
二、机器崇拜的表现 |
三、现代性发育生成的特征原则 |
第四章 卢梭:从自然人到文明人——关于历史化的忧患 |
第一节 卢梭的忧患意识 |
一、忧患历史化的进程:由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 |
二、忧患历史化的工具:农业和冶金术的使用 |
三、忧患历史化的思维:理性对人的束缚与异化 |
四、忧患历史化的终点:自然的“回环闭合”运动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导致人性道德的异化 |
一、追问科学技术的溯源 |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异化的表现 |
三、科学技术导致人类道德异化的结果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本质:二律背反 |
第五章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中“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 |
一、黑格尔哲学的自然异化 |
二、黑格尔哲学异化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黑格尔晚期重要着作:《法哲学原理》中的现代性诊断 |
一、现代性的起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与意志定在 |
三、现代性的诊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背离 |
第三节 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 |
一、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合理性 |
二、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扬弃 |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机异化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从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
一、异化的开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批判精神 |
二、异化劳动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成熟 |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解剖了人机关系的本质 |
一、机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作用 |
二、机器与资本范畴的关系 |
三、机器、劳动以及人的关系 |
四、人机关系的异化问题 |
五、人机关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性:《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 |
二、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 |
三、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 |
四、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 |
五、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 |
第四节 马克思之后对“机器”的现代性诊断与反思 |
第七章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 |
第一节 20世纪图灵测试一种大胆的设想:“机器是人” |
一、人工智能发端的前奏:两大测试实验 |
二、人工智能“三阶段说”及其特征 |
第二节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经济哲学表征 |
一、人工智能与工业产业的再升级 |
二、人工智能与新型的社会分工 |
三、人工智能与重新定义世界的思维方式 |
第八章 由“机器是人”引发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
第一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一个形上学问题:生命的原理与机器的原理能否重叠? |
一、智能化机器具有生命吗? |
二、智能化机器会有意识吗? |
三、智能化机器要伦理道德吗? |
第二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二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消失了吗? |
一、智能化机器取代人劳动的表现与担忧 |
二、智能化时代“无人工厂”与劳动价值论 |
三、智能化时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会消失吗? |
第三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三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
一、异化理论及其在智能化时代的嬗变 |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
第九章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的关系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延异 |
一、智能化机器显现人类遗忘缺陷的记忆 |
二、智能化机器“检查”一切具体的资源 |
三、智能化机器的外化表现得以澄明并被解蔽 |
第二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断裂 |
一、智能化机器使得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完全“短路” |
二、智能化机器与人在时空发生断裂的表现 |
三、智能化机器与人对真理的认知 |
第三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重塑 |
第十章 “机器是人”命题背后关于人类的遭遇、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的未来忧思 |
第一节 智能化时代现代性的转换、遭遇、发展及隐忧 |
一、历史进步与历史整体性观念 |
二、自然是继续被人征服,还是与人日趋和谐? |
三、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造福于人类? |
四、工具理性是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 |
五、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 |
第二节 人类面对智能化机器未来的三种抉择 |
一、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 |
二、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 |
三、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 |
第三节 “机器是人”视野中的人类未来 |
结语 |
一、现代性流变的总体轮廓:概念范畴的反思 |
二、现代性流变的核心轴线:人机关系的嬗变 |
三、现代性流变的风险危机:终结论的沉思 |
四、现代性流变的未来去向:人类面临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中国古代科技史在高中教学中的价值 |
(一)对高中历史科目知识学习的意义 |
(二)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
二、人教版必修三《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教材分析 |
(一)《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结构分析 |
(二)《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内容分析 |
三、中国古代科技史高中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
(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三)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四、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
(一)转变传统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观念 |
(二)把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
(三)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古代科技史高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国古代科技史高中教师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后记 |
(4)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4.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影响 |
1.4.2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
1.4.3 大学建立融媒体体系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
第2章 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 |
2.1 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 |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2.1.3 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借鉴 |
2.2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内在要素 |
2.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
2.2.2 “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 |
2.2.3 人文精神中的社会取向 |
2.2.4 人文精神中的道德取向 |
2.2.5 人文精神中的价值指向 |
2.3 人文精神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区别 |
2.3.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
2.3.3 人文精神与大学精神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要义 |
3.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
3.1.1 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
3.1.2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3.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原则 |
3.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3.2.2 坚持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 |
3.2.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
3.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 |
3.3.1 “真”是人文精神的基础 |
3.3.2 “善”是人文精神的根本 |
3.3.3 “美”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
3.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向 |
3.4.1 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3.4.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表现 |
4.1.1 创新活跃度增强 |
4.1.2 自由而全面发展意识的提升 |
4.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原因分析 |
4.2.1 良好的社会支持 |
4.2.2 “后喻时代”的激励 |
4.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
4.3.1 缺乏对“真”的执着追求和客观评判 |
4.3.2 缺乏对“善”的信仰笃定和知行统一 |
4.3.3 缺乏对“美”的审视能力和独立思考 |
4.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4.4.1 高等教育办学中的功利倾向 |
4.4.2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裹挟 |
4.4.3 网络媒体传播下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 |
5.1 大学教育践行人文精神之“真善美” |
5.1.1 鼓励和培育大学生探求和坚定“真” |
5.1.2 引导大学生悟“善”的道德情怀 |
5.1.3 提升大学生审“美”的创造力 |
5.2 高校改革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养成 |
5.2.1 高校改革发展须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 |
5.2.2 融媒体平台建设助力引领信息时代话语权 |
5.3 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支持与配合 |
5.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
5.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智慧运用 |
5.3.3 中国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转变 |
5.3.4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大学文化育人基本问题概述 |
2.1 大学文化育人相关概念 |
2.1.1 文化概念探源及界定 |
2.1.2 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
2.1.3 中国大学文化的特征 |
2.2 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 |
2.2.1 以文化人的意蕴解读 |
2.2.2 大学文化育人的概念 |
2.3 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
2.3.1 宏观意义: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
2.3.2 中观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2.3.3 微观意义: 适应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需要 |
2.4 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1 差异性 |
2.4.2 一致性 |
2.4.3 互动性 |
3 大学文化育人理论溯源 |
3.1 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 |
3.1.2 列宁主义文化观 |
3.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3.2 基础: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 |
3.2.1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 |
3.2.2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思想 |
3.2.3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思想 |
3.2.4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
3.3 借鉴:西方相关文化理论 |
3.3.1 组织文化理论 |
3.3.2 文化分层理论 |
3.3.3 文化选择理论 |
4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个案考察与共性分析 |
4.1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个案举隅 |
4.1.1 哈佛大学文化育人 |
4.1.2 耶鲁大学文化育人 |
4.1.3 牛津大学文化育人 |
4.1.4 剑桥大学文化育人 |
4.2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共性 |
4.2.1 崇尚学术自由 |
4.2.2 遵从通识教育 |
4.2.3 发挥校长作用 |
4.2.4 注重个人价值 |
4.3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主要启示 |
4.3.1 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 |
4.3.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
4.3.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 |
4.3.4 校园环境与教育资源的并重 |
4.3.5 大学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一致 |
5 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历史省察及其启示 |
5.1 萌芽: 中国古代大学文化及其育人 |
5.1.1 中国古代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
5.1.2 中国古代太学文化育人 |
5.1.3 中国古代书院文化育人 |
5.1.4 中国古代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
5.2 嬗变: 中国近代大学文化及其育人 |
5.2.1 中国近代大学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
5.2.2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5.2.3 梅贻琦: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 |
5.2.4 张伯苓: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5.2.5 中国近代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
5.3 重构: 中国现代大学文化及其育人 |
5.3.1 中国现代大学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
5.3.2 大学文化育人理念逐步受到重视 |
5.3.3 大学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
5.3.4 大学文化育人途径呈现多样趋势 |
5.3.5 中国现代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
6 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 |
6.1 大学文化育人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6.1.1 新时代呼唤中国大学承担新使命 |
6.1.2 新媒体环境以文化人面临新挑战 |
6.1.3 新形势学生思想行为呈现新特点 |
6.2 大学文化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
6.2.1 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 |
6.2.2 大学文化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
6.2.3 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建设还不够丰富 |
6.2.4 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还需拓展 |
6.2.5 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
6.3 大学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大学的功利化色彩:消解大学使命 |
6.3.2 大学的市场化影响: 削弱人文精神 |
6.3.3 大学的行政化倾向: 淡化学术氛围 |
6.3.4 大学的趋同化状况: 缺乏文化特色 |
7 加强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对策思考 |
7.1 明确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 |
7.1.1 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7.1.2 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7.1.3 加强以人为本与以文化人 |
7.1.4 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 |
7.2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 |
7.2.1 领导者 |
7.2.2 教师 |
7.2.3 管理者 |
7.2.4 学生 |
7.3 丰富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容 |
7.3.1 大学精神文化育人 |
7.3.2 大学制度文化育人 |
7.3.3 大学物质文化育人 |
7.3.4 大学行为文化育人 |
7.4 探索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 |
7.4.1 注重言传身教 |
7.4.2 推进经典阅读 |
7.4.3 突出实践体验 |
7.4.4 强化环境濡染 |
7.5 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的途径 |
7.5.1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
7.5.2 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
7.5.3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5.4 统筹多元文化育人作用 |
7.6 健全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 |
7.6.1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
7.6.2 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
7.6.3 健全效果评价机制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根基研究现状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及中国探索的过程 |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
(三)国内外学校文化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一、人与生命 |
(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存在物 |
(二)人的生命是社会存在物 |
(三)人的生命是精神存在物 |
二、生命与文化 |
(一)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
(二)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存在 |
(三)人的生命是超越性的存在 |
三、立足本原性,建构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一)生命认知中的迷失 |
(二)生命文化中的实践问题 |
(三)走向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
注释 |
第三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 |
一、德育文化中的人学的概念 |
(一)对“树人”之人的理解 |
(二)对“树人”之人性的把握 |
(三)对“人的发展”的阐释 |
二、德育文化的困境与挑战 |
(一)是高科技挑战道德责任 |
(二)是市场经济挑战人的价值取向 |
(三)是数字化生活挑战人的价值判断 |
(四)教育理念的偏差挑战德育的实践 |
三、德育文化内容中的基本问题 |
(一)德育文化内涵基本要素的视角 |
四、德育文化现实重大问题的视角 |
五、创新大学德育文化 |
(一)道德文化的人学主线 |
(二)要“立”真、善、美、爱“之德”以“树人” |
(三)拓展德育视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 |
(四)大学“立德树人”德育文化再造 |
注释 |
第四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智育文化 |
一、马克思人学中有关能力发展的思想 |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 |
(一)知识的价值 |
(二)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特征 |
(三)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
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 |
(二)深化科学与技术研究,创新学术文化 |
(三)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注释 |
第五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 |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 |
二、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
(一)倡导新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大学理念 |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 |
(三)树立引领社会前进的大学理念 |
三、坚持文化自觉、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先锋 |
(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
(三)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四)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辉煌 |
注释 |
第六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制度文化 |
一、人学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 |
(一)人学与制度 |
(二)制度与文化 |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文化 |
二、大学制度文化中的迷思与反省 |
(一)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中问题的理性透视 |
(二)大学制度文化问题成因浅析 |
三、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
(一)加速理念升华与观念更新 |
(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
(三)大学治理现代化中的章程建设 |
注释 |
第七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物质文化 |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蕴意和构架 |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要义 |
(二)大学物质文化的价值追求 |
二、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 |
(一)课程设置及其价值观 |
(二)课程体系结构 |
三、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
(一)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
(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文化能力的缺失 |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
四、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
(一)大学环境技术文化的要义与特征 |
(二)努力建构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
(三)精心打造环境技术文化的新样态 |
注释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解析 |
第一节 人文的概念 |
一、知识的类型 |
二、人文的外延 |
三、人文的内涵 |
第二节 人文教育的概念 |
一、人文教育的外延 |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概念 |
一、解放的概念 |
二、人的解放的外延 |
三、人的解放的内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 |
第一节 大学人文教育的式微: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一 |
一、功利主义对大学人文教育的排斥 |
二、人文学科/人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中心地位的下降 |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 |
第二节 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二 |
一、工具理性与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 |
二、大学精神的失落 |
三、信仰教育的偏离 |
第三节 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三 |
一、大学人的主体地位的滑落 |
二、大学人的自由的束缚 |
三、学术自由的限制性 |
四、自由教育的缺失 |
第三章 大学人文教育达致人的解放 |
第一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
一、知识的性质 |
二、知识的教育立场 |
三、通过人文教育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
第二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
一、教育功利的三层次 |
二、教育功利化的审视 |
三、通过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
第四章 走向人的解放的大学人文教育的路径 |
第一节 体制:保障大学的自由 |
一、大学与自由的关联 |
二、大学需要守护自由 |
三、给予自由的制度支撑 |
第二节 观念: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
一、人文教育的价值 |
二、人文教育的作用 |
三、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理念:复兴人文教育 |
一、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之间的关联 |
二、守护自由教育 |
三、复兴通识教育 |
第四节 教育:落实人文课程与教学 |
一、大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 |
二、加强人文课程与教学 |
结语 人的解放:大学人文教育的归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概述 |
一、中国传统文化 |
(一)“文化”阐释 |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
二、科学精神 |
(一)关于“科学” |
(二)科学精神的核心 |
(三)科学精神的内容 |
三、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
(一)科学与文化 |
(二)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 |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第二章 传统文化影响科学精神培育的两种界说 |
一、传统文化不利于科学精神培育说 |
(一)“实用理性”致使科学求真精神被遮蔽 |
(二)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禁锢理性、怀疑精神 |
(三)致思方式重思辨体悟轻实证精神 |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说 |
(一)中华民族具有追求真理的历史传统 |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动机 |
(三)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
(四)传统文化的经学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三、“有利说”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 |
(一)契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
(二)改变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状的迫切要求 |
(三)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必然之举 |
第三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必要性 |
一、科学精神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 |
(一)科学精神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 |
(二)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
(三)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自觉自为的价值尺度 |
二、科学精神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育全体人民的科学精神 |
(二)科学精神是促进民族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
(三)科学精神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构建营造社会氛围 |
(四)科学精神是实现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
三、科学精神是传统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
(一)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理性基础 |
(二)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保障 |
(三)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主体 |
第四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可能性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培育科学精神的前提条件 |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
(二)中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形式的集大成者 |
(三)传统文化能够吸收、改造源于西方的科学精神 |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培育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 |
(一)“惟道是从”的精神品格培育求真精神 |
(二)“不语怪、力、乱、神”的无神论传统培育理性精神 |
(三)“知行合一”的践履精神培育实证精神 |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培育民主精神 |
(五)“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为学之道培育怀疑精神 |
(六)“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培育宽容精神 |
(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传统培育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
(八)“以德摄知”的文化传统培育科学伦理精神 |
三、传统文化中的致思方式和研究方法与科学精神相契合 |
(一)自然国学知识与科学理论成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
(二)传统文化致思方式与科学精神并不违背 |
(三)传统文化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契合 |
第五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路径 |
一、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观念层面的培育 |
(一)“由艺臻道”与视科学精神为“安身立命”的第一需要 |
(二)“以道统艺”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
(三)“内圣外王”与重塑“德”、“知”关系 |
(四)“道不遁物”与学习古代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
二、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实践层面的培育 |
(一)传统文化“形而上”的理念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中 |
(二)“礼乐教化”与实现科学精神培育的体制化 |
(三)“格物致知”与引导公民参与科学活动 |
(四)“经世致用”理念下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
三、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学术层面的培育 |
(一)传统文化“以德为先”与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 |
(二)传统文化“唯才是举”与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
(三)传统文化“礼法并用”与健全学术规范法律法规 |
(四)传统文化中的“监察制度”与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构 |
四、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制度层面的培育 |
(一)“民胞物与”:制度的制定应符合科学精神的“公有性” |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制度的遵守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有组织的怀疑” |
(三)“一断于法”:制度的执行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普遍主义” |
(四)“以道制欲”:制度的监督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无私利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试谈全球化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 |
二、德育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
三、现代科技意识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辅相成 |
四、高校图书馆是人文精神养成的重要场所 |
(10)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科学精神问题研究综述 |
1.2.2 科学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
1.2.3 传播异化问题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分析 |
2.1 科学传播异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什么是科学精神 |
2.1.2 什么是科学传播 |
2.1.3 科学传播异化的界说 |
2.2 科学传播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
2.2.2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
2.2.3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
2.3 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基本特点 |
2.3.1 形式上的隐蔽性 |
2.3.2 受众的盲从性 |
2.3.3 媒介的功利性 |
2.3.4 存在的长期性 |
3 从异化理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的表现形态 |
3.1 科普节目和读物中的神秘描述 |
3.1.1 未解之谜的神秘化 |
3.1.2 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猎奇叙事 |
3.1.3 宣扬反科学的思维方式 |
3.2 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 |
3.2.1 缺乏科学依据的随意幻想 |
3.2.2 违背科学的价值观念 |
3.2.3 以“科学”的形式展现巫术 |
3.3 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 |
3.3.1 产品宣传不符合科学原理 |
3.3.2 特异效果未经过科学论证 |
3.3.3 隐匿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
3.4 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 |
3.4.1 只报道科技成果正面作用而不报道负效应 |
3.4.2 为追求新闻效果而片面夸大科研成果价值 |
3.4.3 回避相关社会矛盾和争议 |
4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产生的原因 |
4.1 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 |
4.1.1 科学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4.1.2 大众媒体工作者的原因 |
4.2 传播受众方面的原因 |
4.2.1 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 |
4.2.2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的影响 |
4.3 科技监管的缺位 |
4.3.1 行业审查的缺位 |
4.3.2 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 |
4.4 科学教育带来的问题 |
4.4.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
4.4.2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 |
5 借鉴媒介理论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可能路径研究 |
5.1 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供保障 |
5.1.1 构建专业的传播队伍 |
5.1.2 建立科学传播主体间的整合机制 |
5.1.3 完善科学传播的评价激励机制 |
5.2 科学教育在防止科学传播异化中的作用 |
5.2.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 |
5.2.2 加强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 |
5.3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
5.3.1 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 |
5.3.2 针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问责机制 |
5.3.3 科学传播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养成 |
5.4 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 |
5.4.1 科学传播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
5.4.2 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
5.4.3 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
5.4.4 建构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文化氛围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学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殿堂(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D]. 熊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史教学策略探究 ——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为例[D]. 陈潇菡.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 马海燕. 辽宁大学, 2019(05)
- [5]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D]. 张立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5)
- [6]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D]. 孟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D]. 曾维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D]. 梁秀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试谈全球化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J]. 郭文姝,姜子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0]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D].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