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云南农矿商贸发展概况

古代云南农矿商贸发展概况

一、古代云南的农、矿、商业发展情况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罗继岩[1](2021)在《金代禁榷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代的禁榷制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金代的禁榷制度主要借鉴于唐、辽、宋三代,然而在真正的贯彻中又呈现出与历代不同的特点。在金以前的历代禁榷制度中多为盐铁并举,即盐、铁皆为禁榷商品中最重要的两部分,但是金代的禁榷制度中仅以榷盐为主,铁的禁榷仅存在于金初的地方经济体系中,在海陵确立禁榷制度后,铁的禁榷已经不复存在;唐宋时期盛行的榷茶制度在金代则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官商合营的榷盐与榷铜制度中,以政府定价来保证政府收益、限制物价和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属于其首创。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崛起之后积极汲取汉地的制度文化以之完善自己的统治,并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形成适应自己发展的制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第一章对学界关于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的管子“官山海”还是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存在的争议进行了考证,得出“官山海”在春秋时确实存在并得到贯彻的结论,由此确定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同时,对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禁榷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而梳理出金代以前禁榷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了不同时期诸政权采取禁榷制度的原因与目的。第二章在对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演变的论述中,指出在金初地方的经济体系中已经存在部分商品的政府专卖,但并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经济管理制度,金代作为国家层面的禁榷制度确立于海陵时期。本章还就世宗至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变革以及变革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金朝中后期社会的动荡、政府财政的窘迫是促使金朝变革禁榷制度的重要原因。第三章对金代的榷盐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在官商合营的禁榷制度中,由政府制定禁榷商品的价格是金代的首创;同时还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存在着民族歧视因素。第四章对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进行了论述,指出金代的禁榷制度中铁的禁榷仅作为一种经济管理形式存在于金初,在《金史》所载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盐的榷货十目之外,金、银、铜、碱亦在禁榷范围之内,并对金、银、铜、锡等矿产资源的分布进行了考证,同时分析了各类矿产资源禁榷的特点。第五章对金代关于生活物资类商品酒、茶、香、醋的禁榷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对酒、香的禁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章宗以后频繁调整禁榷制度是为了解决因动荡导致的国用不足问题。第六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把金代禁榷制度的基本特征呈现出来。结语部分对研究金代禁榷制度的史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本文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作出简单的表述。

王慧明[2](2021)在《明代募兵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募兵制是以有偿方式召集自愿者参加军队的军事制度。募兵入伍前是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人群,入伍后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不同的形态,有人身控制的强化,也有人身控制松弛的雇佣关系,表现为不同的管理和有偿方式。本文以明代募兵制为研究对象,考察明代军事动员从卫所制的强制动员到募兵制的自愿动员的发生发展,召募对象的身份地位,募兵入伍后的管理、有偿方式及体现人身关系,进一步分析对军事、财政等方面影响和反映的社会变迁。明代募兵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英宗即位初的宣德十年(1435)募兵榜谕到嘉靖十三年(1534)募兵被编入卫所,此后至明亡为第二个时期。第一期募兵制的发生与部分军事物资的市场化动员几近同时,招募对象有军户中具有相对自由空间的卫所舍余、免差徭而从军的民户人丁、接受军队再控制的流民等。舍余即武官户下舍人和军户下余丁的统称。募兵的规模在土木之变后扩大,募集士兵因明蒙对峙而服役长期化,召募民壮、舍余和北边召募土兵等募兵名目陆续展开。带管于卫所的募兵、州县召募的民壮在管理方式和粮饷结构上类同于卫所正军,仍是兵农合一的原则,除了本身从军及从行粮到如卫所正军一样行月兼支的经济报酬外,其家庭在享有丁粮优免权利同时也负有户丁帮贴乃至世袭替补的义务。卫所制随着募兵制的发展也采用召募方式补充操军、屯军的缺额。所以此时募兵与国家的人身关系呈现强控制的形态而非雇佣关系,也就难免在推行日久后出现类似卫所废弛的弊病。将该期的募兵制与同期的卫所舍余差操制度化、民壮从自愿应募到以里甲为单位的强制佥派结合起来,就是军事动员向卫所军户内剩余人口及州县各种户籍的扩展。该阶段募兵制在军事上对外巩固了北边防线,对内稳定了社会秩序;在财政上主要是节省了客兵远戍的军费;在兵制上使卫所制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弹性,缓解了废弛的速度,召募土着为兵被奉为圭臬并延续以后的募兵制中。第二个时期随着嘉靖中期“北虏南倭”的新变化使明军作战编制由卫所制向常备营兵制普遍化发展,兵农分离的士兵数量增加、范围扩大,募兵制逐渐摆脱上一时期的兵农合一的管理方式。召募对象主要是民户人丁和摆脱政府控制的流民,前者随着明中后期赋役改革尤其是一条鞭法的施行,来自国家的人身控制趋于松弛,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权;后者也不再如前一时期以人身与土地结合的再控制为目标。除了军事资源调节部分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外,朝廷为解决人身控制较强的士兵雇佣他人顶替不能保证军队战斗力及浪费财政资源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募兵制。从抗倭战争开始,召募、管理、作战视粮饷厚薄为准,入伍后以雇佣关系为主的募兵从东南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卫所内的募军与世袭的祖军相区别,仅是本身从军,因老疾而退出,以名籍、粮饷、人身为序,不同程度地处于卫所管理之下,而雇佣关系更强的就是全然脱离卫所而仅受营兵制管理的募兵。后期募兵赋税优免只及本身,家庭既无丁粮优免也无户丁帮贴,军饷结构上包括本身的军饷及经济上惠及家庭的安家银、内顾银。将帅家丁是募兵制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九边军官阶层在边疆地区的土地市场化经营而产生,与将领的人身关系从附庸关系为主向雇佣关系为主发展,即先与军官结成支配关系,再由军官与朝廷交换政治、经济利益,成为以朝廷为单独买方的雇佣兵队。需要强调的是,两个时期的募兵制不是后期取代前期的关系,而是因时因地制宜地施行。不同于第一阶段募兵对财政的节省,第二阶段募兵从嘉靖中期到隆庆时期的“覆定军制”,除了数量有限的军事家丁双粮和南兵厚饷外,军饷并未超过卫所正军,财政支出扩大的原因是军数的增长和兵农分离后常备士兵的增多。万历中期以后,经制募兵和战时临时募兵数量增加和自援朝战争开始的、明清战争继续扩大范围的单兵厚饷造成了明末财政的急剧扩张。对于包括募兵在内的军费扩张,在中央引发了以户部和兵部之间为主的部门矛盾并延及边镇或前线军事负责部门,在地方上引发了因户籍人口减少导致的赋役完纳问题和军费导致的百姓负担加重及地区分配不均等等矛盾。至万历中期,包括卫所募军、经制募兵、临时募兵、在营家丁形式的个体雇佣兵和将帅家丁式的雇佣兵队的多样化雇佣关系的募兵制体系形成了。但是募兵的训练、解散、安置、预备役、军事领导权力分配却并未系统地建立起来,个体募兵为经济利益自愿应募,但在入伍后却有极大的趋利性,表现为军饷上的逃薄就厚,军事任务上的趋利避害,以致朝廷因逃亡过甚而只求数量充足。尽管明末募兵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1/2,但却没有带来军队战斗力的增强。明代后期形成了以军事家丁为核心、普通营兵为外围的军队结构,这个趋利性的结构压倒了戚继光所代表的强调军队团结协作的军队结构,再加上军官阶层沿袭自卫所制的腐败愈发严重,不仅军事改革被打断,反而在调募这种军队集结方式共同作用下,在明清交替时将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曲晓燕[3](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说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莫雪萍[5](2020)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提出明后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显着地变革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紧密结合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财政与金融等诸多方面,挖掘史料,进行理论阐述,对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与比较,提出许多创见。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全国大一统格局之下,其地方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变革之势,重点体现在: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异;地区民营工业的蓬勃发展引起工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商人势力的壮大和区际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开创了地区商业发展的新阶段;商品货币权利逐步增大;早期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等方面。具体来讲:第一,劳动力投入、土地开发、技术创新使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带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导致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农业雇工经营,进而引起农业新发展;第二,农业发展衍生出手工业。要素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的兴起,带动建筑工业的兴盛,引导矿冶业的创新,进而推动了制盐、纺织工业发展,助力了日用品手工业、金属制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前进,形成‘资源开发与深度加工的互补性生产’发展格局,从而引起工业历史性变革;第三,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又衍生出商业。商贸与对外开放条件的具备,带动对外贸易繁荣,加速商品货币经济兴起,与内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缩小,进而开创了商业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商业的兴盛,推动了财政金融创新,形成异与全国的财政消费态势,助力地区财政支出问题研究。反之,又促进手工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发展,最终全面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经济,全面考察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为更好地揭示和论证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为深化区域经济史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陈梦卉[6](2020)在《汉人入滇背景下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理独特的地域区位决定了其经济发展自古至今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阅读、梳理、总结明朝相关史料、着作及文献资料,以明前期“汉人入滇”为背景,从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贸易、财政与消费四个方面着手,呈现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分析明前期“汉人入滇”对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冲击与影响。本论文研究发现,在历经元末明初的战乱纷争之后,明政府组织的大批汉人入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巨幅增长上。明前期移民入滇的人口当中以军事移民为主要形式,大理地区的军事移民据估计达到3万余户,约10万人左右,而彼时的官方民屯及降归明廷的在籍人口约有2万余户,可见是时汉人在大理地区所占比重之大。这些移民在明初多集中在军政重镇,大理地区以大理府为主要聚居地。由于内地汉人的进入与政府的屯垦扶持,农耕技术、水利的兴修以及其他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传入为大理地区社会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农业种植方面,明前期主要有稻作物与麦作物,产量自开屯之后有所提高,实现了从“好生无粮”到“有所余”的转变。而经济类作物则以产茶为主,但仅供给当地居民使用。由于明初的禁矿政策,洪武至宣德年间大理地区的金属矿厂旋置旋废,因而不足以占据手工业生产大宗。反观井盐产量,则以岁产额27万余斤、上缴盐课5454余两成为明前期大理地区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在商贸方面,明前期大理地区大修各府州县之城池,加快了当地城镇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一部分小型集市的兴起,同时更促进了大理与国内外其他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为明朝中后期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财政收支方面,明前期的政府收入基本用于官员的俸禄开支和教育支出,大理地区财政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军费支出”的自给模式,这为明初大理的政府财政减少了很大压力。在居民消费方面,明前期大理地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则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冯晶[7](2020)在《张居正改革前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是云南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而位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大理作为古代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明中期是否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有待考察。因此本文以张居正改革前的社会背景为主线,研究其改革前明中期的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仅有助于了解史实,以古鉴今,而且也对学术界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史作以补充和完善。因此,本文以张居正改革前的社会背景为主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采用历史文献调查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明中期全国、云南及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分别从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商贸、财政与消费四个方面对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进行论述。经过梳理史料发现,在张居正改革前吏治腐败、财政空虚、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下,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人口虽然忽增忽减变化无常,但明前期大量的“汉人入滇”为大理地区注入更多的劳动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导致农民流失大量土地,人地关系日渐紧张。其次,农业发展方面自明代中后期开始表现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以及经济作物的空前繁荣,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虽然受区域条件影响较大,不同地区的产量也会有所差距,但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单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各类产业中最为突出的是手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商贸往来方面,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明中期出现了商业的空前繁荣,经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另外,交通网络的发展,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商人组织和马帮的出现也为商贸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方面,明代中后期田赋征税水平较高,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危机。从居民生活消费来看,明中期奢靡之风盛行,日常开支除生存消费外,开始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所以文化和休闲娱乐消费逐步增加;但贫穷者仍然居多,贫富差距极大。基于以上分析,明中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同全国大趋势一致的基础上,也有其发展特色。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以补充,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大理州的社会经济发展。

杨程[8](2020)在《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研究 ——以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南联大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的集合体,在抗战时期自然继承了三校优良的传统与精神,联大师生积极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展了为农业服务、为民族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民众卫生健康服务、为教育文化事业服务以及为战时军事服务等多项社会服务活动,增加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了地方教育文化事业,更为抗战做出了贡献。限于篇幅与能力等原因,本文将从农业服务和工业服务入手,详细梳理和分析西南联大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和理学院地质系在云南进行的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的社会服务活动,以期为当今大学的社会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在查阅民国时期档案、文献资料及参考前人论着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其次,对西南联大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作一背景介绍,主要从我国传统教育精神的延续、政府的倡导与抗战的需要以及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三方面分析西南联大进行社会服务的必要性。第三,介绍西南联大为农业推广服务的具体措施。在分析我国近代农业推广发展概况以及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发展与困境之后,从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防治及植物生理的应用研究三方面论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农业推广实践活动。第四,介绍西南联大为民族工业服务的活动,表现为地质系师生在云南以叙昆、滇缅和滇越三大铁路沿线开展的矿产调查。最后,对西南联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成效与启示作一论述。

杨小敏[9](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提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蒲艳婷[10](2020)在《宋代湖南市镇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代在漫长的市镇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市镇通过纳税换取了其地位的合法性,开始了新的发展。而湖南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也搭上了这趟市镇发展的快车,有了新的发展。从影响宋代湖南市镇发展的因素而言,这一时期,湖南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源较前代有了一定的发展。湖南地区总体人口数量和从商人口数量呈增长的态势;而伴随着人口的增长,政府鼓励开垦荒地政策的实施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耕地面积也大为扩大;此外,丰富的矿产资源也兴起了大批手工业市镇。除了社会经济资源所带来的物质保障,这一时期生产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技术上粮食结构日趋合理化、农业生产工具日益改进,极大提高了宋代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丰富了当时的商品交换的内容,另一方面造船业的发展,对于市镇商品的流通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市镇的分布及分布特点而言,这一时期的湖南,由于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之间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其市镇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据统计,以湘中地区市镇分布最广,其次为湘南地区,再次为湘北地区,湘西地区分布最少。而纵观整个宋代湖南地区,受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市镇的分布特点:一是分布在水陆交通要道上,二是分布在治所城市附近,三是分布在物产丰富的地区,四是分布在宗教集会场所。但是,每个市镇的分布特点并不是单一的,市镇的分布特点往往具有多样性。再者,这一时期,湖南市镇的发展对当时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加速了各地区商品的流通,使得各地区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配置,而且作为新一级的行政管理体系,也有利于政府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总体而言,宋代湖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虽然水平不高,且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但是较前代而言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仍处于一个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古代云南的农、矿、商业发展情况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云南的农、矿、商业发展情况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春秋至隋朝时期的禁榷制度
        一、禁榷制度的兴起——“官山海”
        二、汉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三、三国至隋代的禁榷制度
    第二节 唐代的禁榷制度
        一、唐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二、刘宴的盐法改革
        三、唐代的榷酒制度
        四、唐代榷茶制度的兴起
        五、唐代对矿产的禁榷
    第三节 辽、宋时期的禁榷制度
        一、辽代禁榷制度的发展
        二、宋朝禁榷制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金初地方的商品专卖
        一、金初商品专卖的出现及其原因
        二、金初商品专卖的管理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一、金代禁榷制度确立前的政治变革
        二、金代禁榷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发展与没落
        一、金世宗时期禁榷制度的发展
        二、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改革
        三、金宣宗时期禁榷制度的没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代的榷盐制度
    第一节 金代盐务机构与职官的设置
        一、金代盐务机构的设置
        二、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设置
        三、金代盐务机构职官的选任
    第二节 金代榷盐制度下的盐业运营
        一、金代食盐的运营模式
        二、盐课的征收
    第三节 金代对私盐的打击
        一、私盐兴起的原因
        二、政府对私盐的打击
        三、打击私盐的机构
    第四节 盐官的管理
        一、对盐务机构职官执法的监管
        二、金代盐官的考核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代铜铁等矿产资源的禁榷
    第一节 金代的榷铁制度
        一、金初对铁的禁榷
        二、金熙宗以后对铁的禁榷
    第二节 金、银、铜的禁榷
        一、金代金、银产地的分布与禁榷
        二、金代铜的禁榷
    第三节 矾、锡、丹、碱的禁榷
        一、金代矾、锡、丹的禁榷
        二、金代碱的禁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代酒茶等生活物资的禁榷
    第一节 金代酒、曲的禁榷制度
        一、金初对酒的禁榷
        二、金代榷酒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三、榷酒制度下的管理机构及职官
    第二节 金代茶、醋、香的禁榷
        一、金代茶叶的禁榷
        二、醋与香的禁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特点
        一、禁榷制度在政府的完全管控下运行
        二、禁榷商品具有地域性和阶段性特点
        三、禁榷商品表现为一家独大的局面
        四、战争是促进金代禁榷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金代的禁榷制度呈现“歧视”与“体恤”的双重性
    第二节 金代禁榷制度的影响
        一、金代禁榷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二、金代禁榷制度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内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明代募兵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募兵制的发生与条件
    一、卫所制的功能和军制演变
    二、募兵制的发生与兵源
    三、募兵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募兵制的发展和募集士兵的管理
    一、土木之变后募兵规模的扩大
    二、明中期募兵的制度化推进
    三、从募兵到募军:卫所制的补充
    四、明后期雇佣性质募兵的出现与扩大
    五、雇佣兵队:从招首到将帅家丁的军前报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募兵的军饷和军费
    一、单兵报酬的演变
    二、募兵军费与财政
第四章 募兵制的军事成效
    一、数量及在军队中的占比
    二、质量与军事特点
    三、两种雇佣关系下的明代后期军队结构
    四、调募与明朝的灭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原始文献
    二、今人着述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会转型
        1.4.2 明后期
第2章 明后期经济发展概述
    2.1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线索
        2.1.1 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
        2.1.2 社会转型与经济史研究的逻辑关系
    2.2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检验
        2.2.1 明后期全国社会经济发展
        2.2.2 明后期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2.2.3 明后期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2.4 小结
第3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
    3.1 人口与劳动力
        3.1.1 制度变迁与人口数据
        3.1.2 人口状况
        3.1.3 小结
    3.2 土地开发
        3.2.1 明后期政府垦耕政策与成效
        3.2.2 明后期云南地区垦耕深化
        3.2.3 明后期大理地区土地开垦与耕地面积
        3.2.4 小结
    3.3 技术资源
        3.3.1 农业
        3.3.2 工业
        3.3.3 小结
第4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产出
    4.1 农业
        4.1.1 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4.1.2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4.1.3 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
        4.1.4 农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4.1.5 农业雇工经营
        4.1.6 小结
    4.2 工业与手工业
        4.2.1 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4.2.2 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
        4.2.3 建筑工业的主要类别及建材质料
        4.2.4 矿冶工业的工艺技术与组织制度方式
        4.2.5 制盐工业
        4.2.6 纺织工业
        4.2.7 日用手工业品及金属制品加工
        4.2.8 食品加工业
        4.2.9 小结
第5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对外贸易
    5.1.1 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条件
    5.1.2 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5.1.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5.1.4 小结
第6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商业
    6.1.1 大理地区的商品货币经济
    6.1.2 与内地各个朝代政权的贸易往来
    6.1.3 与周边民族地区的贸易
    6.1.4 与国外的贸易
    6.1.5 大理地区的商人与马帮
    6.1.6 小结
第7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财政与金融
    7.1 财政收入与支出
        7.1.1 财政收入
        7.1.2 财政支出
    7.2 居民消费
        7.2.1 基本生存消费
        7.2.2 文化消费
        7.2.3 社会生活消费
        7.2.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1 明后期全国经济发展
    8.1.2 明后期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8.1.3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
    8.1.4 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汉人入滇背景下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明前期国家治理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 行政治理
        2.1.1 明前期政权之变
        2.1.2 明前期之经济立法
    2.2 军事治理
        2.2.1 五府与都司卫所
        2.2.2 京营与班军
        2.2.3 治安体系与驿递
    2.3 文化教育
        2.3.1 明初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内容
        2.3.2 科举制度
    2.4 明前期经济发展概况
        2.4.1 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2.4.2 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4.3 商业的发展
    2.5 总结
第3章 明前期的治滇国策与汉人入滇
    3.1 治滇国策
        3.1.1 设治与经营
        3.1.2 移民屯垦——实滇
        3.1.3 兴修水利交通
        3.1.4 建城镇、兴贸易
    3.2 汉人入滇
        3.2.1 “汉人入滇”之解
        3.2.2 入滇之形式
        3.2.3 入滇之规模
    3.3 总结
第4章 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之投入要素
    4.1 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植被资源
        4.1.3 矿产与盐井资源
    4.2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4.2.1 人口规模
        4.2.2 人口分布
        4.2.3 人口从业结构
    4.3 土地开垦与利用
        4.3.1 土地所有制关系
        4.3.2 屯田制度下的田地增额
    4.4 生产技术与能力
        4.4.1 农业生产技术
        4.4.2 手工业生产技术
    4.5 总结
第5章 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之产出要素
    5.1 农业
        5.1.1 农业社会生产关系
        5.1.2 农业生产情况
    5.2 手工业
        5.2.1 金属矿业
        5.2.2 制盐业
        5.2.3 其他手工业
    5.3 总结
第6章 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贸易往来
    6.1 贸易往来的基本条件
        6.1.1 道路交通
        6.1.2 度量衡与流通货币
    6.2 城乡集市与内外贸易
        6.2.1 城镇贸易
        6.2.2 集市贸易
        6.2.3 大理马帮与内外贸易
    6.3 总结
第7章 明前期大理地区的公共财政与居民消费
    7.1 财政收入与支出
        7.1.1 财政收入
        7.1.2 财政支出
    7.2 居民消费
        7.2.1 日常生活消费
        7.2.2 文化教育投资
    7.3 总结
第8章 总结
    8.1 大一统格局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地区
    8.2 汉人入滇背景下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8.3 对今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张居正改革前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明中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2.1 明中期的治滇政策以及张居正改革
        2.1.1 明中期统治者的治滇政策
        2.1.2 张居正改革前的社会背景
    2.2 明中期全国以及云南经济的基本状况
        2.2.1 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2.2.2 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
    2.3 明中期大理地区基本概况
        2.3.1 自然地理环境
        2.3.2 自然灾害及救治
        2.3.3 明中期大理地区行政区划
第3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投入要素
    3.1 劳动力资源
    3.2 土地资源
    3.3 技术资源
        3.3.1 耕作技术
        3.3.2 水利和灌溉技术
    3.4 总结
第4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产出要素
    4.1 农业
        4.1.1 农业部门生产情况
        4.1.2 粮食生产水平
    4.2 手工业
        4.2.1 纺织业和造纸业
        4.2.2 农副食品加工业
        4.2.3 制盐业
        4.2.4 矿冶业
    4.3 总结
第5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内外贸易
    5.1 商品流通的基本条件
        5.1.1 交通运输网络
        5.1.2 流通手段——废贝行钱
    5.2 商业市场的发展
    5.3 对外贸易——滇缅贸易
        5.3.1 进口贸易
        5.3.2 出口贸易
        5.3.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5.4 商人与商帮的发展
    5.5 总结
第6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财政与居民消费
    6.1 财政收入与支出
        6.1.1 财政收入
        6.1.2 财政支出
    6.2 居民消费
        6.2.1 生活消费
        6.2.2 文化消费
    6.3 总结
第7章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及启示
    7.1 大一统格局下的中国西南边疆经济发展
    7.2 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7.3 对今启示
        7.3.1 明中期吏治颓废与廉政建设
        7.3.2 明中期土地兼并与当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3.3 明中期财政问题与当代农村税费改革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研究 ——以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开展社会服务的背景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延续
    第二节 时代诉求:政府倡导与抗战需要
    第三节 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
第二章 农业推广:西南联大为云南农业服务
    第一节 我国近代大学农业推广的发展概况
        一、清末至1930年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成立
        二、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成立至抗战前夕
        三、抗战期间
    第二节 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发展与困境
        一、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发展
        二、近代云南农业推广的困境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农业科技推广的实践
        一、农作物的研究与推广
        二、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
        三、植物生理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产调查:西南联大为民族工业服务
    第一节 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地质学组概论
        一、西南联大地质学组的教师与学生
        二、西南联大地质学组的教学与学术活动
    第二节 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在云南开展矿产调查
        一、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开展地矿调查的历程
        二、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对云南矿产的调查成果
    第三节 西南联大地质学组在云南开展地质矿产调查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的成效与启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的成效
        一、改进了工农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
        二、增进了对现实的了解,加强和社会的联系
        三、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发展,拓宽知识领域
    第二节 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的启示
        一、大学需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服务
        二、政府需完善制度,为社会服务提供保障
        三、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服务观,确保社会服务适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宋代湖南市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的厘定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影响宋代湖南市镇发展的因素
    2.1 充足的社会经济资源
    2.2 生产技术的新发展
第三章 宋代湖南市镇的分布
    3.1 宋代湖南市镇的区域分布
    3.2 宋代湖南市镇分布特点
第四章 宋代湖南市镇发展的影响
    4.1 有利于社会商品的流通
    4.2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4.3 有利于政府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古代云南的农、矿、商业发展情况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禁榷制度研究[D]. 罗继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明代募兵制研究[D]. 王慧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莫雪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6]汉人入滇背景下明前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陈梦卉. 大理大学, 2020(05)
  • [7]张居正改革前明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冯晶. 大理大学, 2020(05)
  • [8]西南联大社会服务研究 ——以农业推广和矿产调查为例[D]. 杨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10]宋代湖南市镇发展研究[D]. 蒲艳婷.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古代云南农矿商贸发展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