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indows的分布式网管软件框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康志坚[1](2021)在《煤矿井下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之一,煤矿的安全生产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顶板冒落等重大灾害时会造成井下断电故障,造成通信网络链路中断,致使救援中心无法探知煤矿井下人员信息,增大灾后应急救援难度。本文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可实现信号无源探测的特点,以声波探测为基础,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煤矿井下既有光缆的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可检测矿井灾后供电中断下被困人员的声音信息。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光纤传感信号检测机制,阐述声波信息解调原理,搭建了基于煤矿井下既有光缆的光纤声音传感检测系统,系统采用ASE宽带光源作为探测光,以光纤作为声音传感媒介与信号传输通道,可在矿井灾后供电中断下侦听巷道内被困人员发出的敲击、呼喊等声音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地面,在地面进行远程信号解调。(2)设计了包括信号解调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的光纤声音传感硬件解调系统。通过对光电转换、I/V转换、差分传输、前置放大、有源滤波、阻抗匹配、功率放大、电声转换等硬件电路的设计,搭建了信号硬件解调系统,完成声音信号的解调复现与提取还原;以STM32F407为控制芯片,设计了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控制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构建了数据传输系统,将解调还原的声音信息数据传输至上位机监控系统。(3)开发了基于MFC应用架构的光纤声音传感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对矿井灾后供电中断下声波信号的检测,构建了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声音信息的实时检测、波形显示、数据存储及声音复现等功能;设计了多线程结构,优化软件运行速度。以上位机监控系统为数据处理分析平台,开发了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将综合处理后的数据分析结果推送给工作人员,实现声音、图像、波形等多方联动检测矿井灾后实际环境情况。(4)搭建了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实验台,光纤声音传感检测系统可对铺设光缆周界声音进行探知,实现声音信号的无源采集与传输;信号解调系统可实现声音信号的解调复现;数据传输系统可将解调还原的声音数据稳定传输至上位机监控系统。上位机监控系统可通过波形实时反映外界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及时推送灾情发生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10km的测试距离内,构建的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可以检测距光纤探头0-10m,频率为300Hz-3.4k Hz的声音信号,频率精度可达±1Hz。上述研究表明,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通过光纤传感技术在矿井灾后供电状态下实现了对被困人员声波的信息无源探测与采集传输,解决了断电致使无法通信的问题,为煤矿井下应急通信紧急救援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手段。
赵盛烨[2](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刘祖龙[3](2021)在《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卫星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域环境限制等优点,卫星通信网络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网络管理协议作为卫星通信网络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保证卫星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卫星通信网络链路不稳定、星上资源有限、高时延、异构以及动态拓扑等情况,对于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在轻量化、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报文格式设计存在冗余并且传输层基于不可靠的传输协议,无法充分适应当前卫星通信网络传输环境较差的情况;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和Webservice等适应于分布式场景的网管协议,结构设计复杂,部署时会占用过多设备处理资源,不适应于星上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一些卫星遥测技术如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虽然结构简单、占用设备资源较少,但支持数据类型较少,无法满足多样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需求。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设计了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在该网管协议中提出了参数查询、参数配置、任务配置、告警上报、参数周期上报、入网/退网认证等多种原语,并且基于改进的BBR拥塞控制机制保证了网络管理协议数据的可靠传输,然后设计并实现了网络管理协议功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当下卫星通信网络卫星链路不稳定、星上资源有限、高时延、异构以及动态拓扑等情况,提出适应于星地之间的面向可靠性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控协议。针对SNMP报头冗余、不能满足卫星通信网络管理需求、网管数据传输不可靠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协议报文格式和信息查询、参数配置、任务配置、告警上报、设备参数周期上报、入网/退网认证等通信原语,解决了 SNMP报头中存在冗余并且无法满足卫星通信网络管理需求的问题。另外本文通过对时延抖动程度分级,根据时延抖动程度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估计瓶颈带宽时延积,用于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来进行拥塞控制。这种方法避免传输过程中链路发生拥塞,并充分利用卫星通信链路的通信能力,保障了网管数据能够在地面管控端和卫星代理端之间可靠、高效的进行传输。(2)针对本文所设计的可靠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通过对需求分析、系统工作流程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最终实现了网络管理协议模块的开发工作。网络管理协议模块的设计包含了:消息发送子模块、消息接收子模块、操作处理子模块、用户管理子模块、用户交互子模块等。最后我们对网络管理协议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网络管理协议能够适用于不可靠的卫星通信网络状况,并且同时能够支撑信息查询、参数配置、任务配置、参数主动周期上报和入网/退网认证等网络管理操作。
赵宏翔[4](2021)在《某电信企业网络管理运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今的网络规模持续的扩大。通讯、教育、交通、企业、金融、政府等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都越来越紧密的依赖于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平台。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达,各种网络设备层出不穷,包括各种业务系统以及数据库、中间件、应用、主机、存储甚至网络本身都存在着超常的多元性特征,多个不同的供货商分别组成的某个子系统,又或者同一设备承载了多个互不相关联的业务进程或子进程,并且其操作方式和协议都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现有各行业采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大都是从传统的网络网元监测出发,如 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单一设备网管系统)与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相结合的管理形态。这些管理系统拥有着自身独自的管理方式,就算处在同一网络下,也有可能因区域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管理方式,在同一机房服务器的运行过程当中,也可能存在着多套监控系统,根本无法从宏观分析的角度来了解整体的网络。现代社会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基于云计算形态的网络以及各类应用系统也已经逐步开始应用到各种领域,各类基于云计算的信息中心或数据中心也逐渐建立起来,云计算数据中心能否最优高效运行,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密切相关。基于 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ava 2 平台企业版)技术的跨平台、扩展性强、安全性高、自适应等特点,本文提出了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代理的分布式多层架构的网络管理运营平台,开发使用Angular、Spring Boot、Spring MVC、MyBatis 等开源开发框架,平台模块采用基于微服务的分布式开发技术,模块间采用一致开放的接口,能够很好的适应网元广泛分布、管理集中、系统间互联要求较高的需求。本文首先阐释了网络资源管理的现状及研究意义,接着介绍了网管运营平台的技术架构,根据调研和总结国内各行业网络管理需求进行了功能与非功能需求分析,然后进行平台系统设计,对软件层次架构、功能模块、数据库以及界面设计进行了论述,之后给出了平台部分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最后组织实施了平台测试,并总结了相关工作,提出了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目前本平台已完成了部署并成功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了覆盖广域网、客户网络在内的全程端到端网络管理,成为企业安全、专业、智能化的网络流量监控及故障处理平台。
段光阳[5](2021)在《分布式自组网无线终端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小卫星以其成本低、机动性强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无线自组网是一种无中心节点、灵活的网络架构,在微小卫星组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设计一种应用于微小卫星的无线自组网通信终端并组网通信以实现对卫星模块的简单操控。首先,为了降低网络重构导致的信息丢失对通信质量的影响,设计一种基于OLSR路由协议的主动式路由更新方法:当终端离线时,会以广播形式在网络中发送离线数据帧,其他节点获取此帧后跳过OLSR协议的磁滞策略直接进行路由表项更新,实现快速的网络重构,从而减少对网络整体通信质量的影响。经过测试,该方法有效的减少了网络重构时间;其次,根据微小卫星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PID的控制方法旨在调整卫星位置。然后,设计了无线自组网通信终端,包括终端本身的硬件部分以及软件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ARM控制模块、FPGA数据处理模块、ADC/DAC芯片、Wi Fi模块、存储器以及RS-422、接口电路、电源等模块组成;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软件与上位机软件,主要实现终端的自组网通信功能,路由功能,上位机对终端的信息检测与指令控制功能。最后,搭建实验环境,验证了终端的无线自组网基本通信功能及中继传输功能,测试了上位机的软件功能,包括终端的在、离线状态及IP地址等参数的监测,网络重构时间的测定,动量轮控制指令的下发。测试结果显示,终端及上位机均能够正常工作且符合技术要求。
张宇[6](2021)在《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便捷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近些年,地面通信网络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高速率、更大带宽的通信服务。但地面通信网络依赖地面基站,因而面临着覆盖范围有限、易受地面灾害影响等问题。卫星网络不依赖地面基站,能够实现全球覆盖且不受地面灾害影响。但现有卫星网络所使用的微波无线通信有天线尺寸大、功率消耗大、速率有限、带宽有限、频谱资源紧张、较易受到星间环境干扰等缺点,难以满足新时代对通信网络提出的高数据速率、大通信容量、抗干扰等新需求。卫星光网络在卫星网络中使用空间光通信来弥补微波无线通信的不足,不仅具有卫星网络的全球覆盖能力,还具有数据速率高、通信容量大、功耗低、天线尺寸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满足通信新需求。同时,卫星光网络组网面临着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网络资源有限、硬件资源有限等问题,进而限制了其在未来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和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和基于星间激光链路的组网协议两个角度对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展开了研究,其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拓扑优化和预判保护的业务传输保障设计卫星光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导致星间激光链路的频繁中断,进而影响卫星光网络中的业务传输。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考虑链路可用时间的拓扑构建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增加所建立网络拓扑中星间链路的可用时间;设计了预判保护机制,该机制能够预判网络拓扑规律性变化导致的星间链路中断,提前建立新的业务路径。结果表明,拓扑构建算法使得在其所构建的网络拓扑中,各时间片内稳定不变的动态链路占所有动态链路的70%以上,从而增加了网络拓扑的稳定性;预判保护机制能够保障拓扑规律性变化时的业务的稳定传输。2)基于OSPF优化的链路状态数据库自更新机制和单向链路机制卫星光网络中较长的链路传输时延增加了传统OSPF(Open Shor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收敛时间;同时其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使得传统OSPF协议需要频繁产生泛洪信息来更新网络拓扑变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OSPF协议进行了优化,设计了链路状态数据库自更新机制,该机制能够根据网络拓扑变化规律自行更新本地链路状态数据库,以有效提高路由收敛速度并减少网络资源消耗;设计了单向链路机制,该机制使得OSPF协议能够识别单向链路并将其链路状态更新到链路状态数据库,从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3)基于标签交换的AOS帧转发机制卫星光网络通信多遵循 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框架,其中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s,高级在轨系统)帧在各节点转发时需要进行拆包、组包、高层协议处理等操作,从而占用有限的卫星平台硬件处理能力。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标签交换的AOS帧转发机制,该机制使得中间节点通过标签交换实现AOS帧的转发,从而能够避免上述操作并对AOS帧进行快速转发。结果表明,AOS帧转发机制能够加快中间节点转发效率并减少硬件性能消耗。其中在相同的FPGA逻辑和CPU资源消耗下,该机制处理IPv6和IPv4报文的速度分别比传统机制快3.6倍和2.9倍。综上,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进行了研究,为当前卫星光网络组网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未来卫星光网络的组网和应用提供了一些分析与参考。
赖勇[7](2021)在《配电网运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中国整体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个地区的电力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同时西部地区的电力需求和电力供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西部地区,虽然供电能力有余,但故障处理缓慢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本文主要以西藏地区的昌都市为主要试点对象,充分调查基层设备的缺陷,并就这些存在的缺陷进行实地改造,主要进行了馈线自动化改造、配电设备和终端改造、机房改造以及通信系统的建设。为实现馈线自动化提供物理设施。为了系统高效使用,结合故障定位算法对故障位置进行计算,通过主站或子站分析结果,根据结果确定的故障位置情况采取自动化的合理的供电恢复措施,切断配电网内发生故障区域的馈线段的供电,保持没有故障的配电网区域的正常供电。本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数据库采用Oracle。根据各方面的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以馈线自动化为主要功能的配电网控制与管理系统。本系统在昌都地区进行设备改造,线网改造均达到90%以上。本系统使昌都地区的配电故障处理得到极大的改观,电力稳定性提高,负荷超载率明显下降,实现了主站和子站结合方式对各个地区馈线自动化故障高效处理。
李永[8](2021)在《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涉及到的通信设备也越来越多,对通信设备的通信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与日俱增的设备测试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测试云平台。测试云平台基于云计算相关技术,能够根据需求动态地将测试任务分配到位于云边缘的测试系统,从而提升测试效率。边缘测试系统是整个互操作测试云平台的底层部分,也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关键部分,其测试效率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云平台的测试效率,但当前测试系统存在人工干预较多、测试自动化程度较低、系统功能耦合度较高、系统功能不便于扩展等痛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基于设备互操作测试环境的特点,将测试系统架构设计为基于代理的分布式系统架构,降低系统功能之间的耦合度,方便系统功能扩展,实现系统测试自动化,提高测试系统的测试效率。2)基于消息中间件技术,设计测试系统内部代理之间通信的消息模型,屏蔽不同平台间的差异,完成系统对多平台的适配工作。3)设计基于流程分解的测试例生成方法,改变原有测试例定制化模式,实现测试例自主可编辑。4)设计并实现测试系统。将测试系统从功能上分为三个模块,并针对三个模块功能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基于需求分析对各模块进行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进而实现各模块功能,最后完成系统功能测试,验证本课题设计的测试系统功能符合预期。
殷星[9](2021)在《基于PTN的网络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用户数量与日俱增,导致现如今分组传送网(PTN)面临发展瓶颈,一系列突出问题涌现出来,层层堆叠的解决方案已经加重了网络的复杂性。为了解决网络优化问题,本文首先引入软件定义网络的三层架构到PTN网络中,优化PTN网络架构复杂臃肿等问题,使得由原来分布式管控变成集中式管控。其次,基于这一创新架构,制定出PTN网络优化规则和策略。然后,针对控制器内的四大功能模块进行算法研究,包括拓扑发现算法、最优路径算法、流量预测算法和负载均衡算法。为提升控制器发现网络拓扑能力,在拓扑发现模块中设计出一种改进的拓扑发现算法来优化控制器发包数量,进而减少网络开销。针对逻辑同路由问题,构建出多约束最优路径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来提升算法在网络中搜寻最优路径的效率和正确率。流量预测模块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一开始需要对流量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后再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按照不同的类簇进行模型训练。负载均衡算法是依据流量预测的结果获知链路的负载状况,继而构建出迁移成本和均衡度这一多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负载均衡算法,求出最优解作为负载均衡调度方案。最后,使用Mininet软件搭建出适合于PTN网络的实验拓扑,并对控制器内设计的算法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拓扑发现算法增强了网络拓扑发现能力;蚁群算法通过寻优规则改进显着提升了搜索效率和正确率;聚类算法分析后的预测模型精度满足要求且均在89%以上;多目标负载均衡算法降低了迁移成本并有效提高了网络整体负载均衡度。
沈朝[10](2020)在《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铁建设里程、全国客运及货运总量等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加强业务全过程管理,广泛采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对铁路各部门及运输线路进行全面监控,实现了客货运业务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既确保了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也为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传统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系统覆盖不全面、监控系统性能和功能不完善、不利于扩容改造等问题,设计和建设一个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是全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结合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全面深入地研究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在铁路系统中的应用。论文首先对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述,讨论并分析了其功能结构与关键技术。论文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详细分析了其组成结构、设备类型、高铁运营调度系统等。论文在对既有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分析基础上,结合视频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高清化使用需求,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以满足现代化铁路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等发展需要。论文结合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实际项目,对项目需求进行了分析,对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视频存储方案、前端采集点建设方案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处理,采用当前流行的云存储技术满足了海量存储和数据共享需求,全线采集点使用最新的IPC后具备PTZ功能,清晰度、灵敏度更加高,系统整体稳定度和可靠度大幅度提升。论文设计提出的建设方案经实际工程实施,全面达到了设计需求,满足了铁路系统运行和管理需求。
二、基于Windows的分布式网管软件框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indows的分布式网管软件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井下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光纤声波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二章 矿用传感应急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
2.1 矿井光纤传感应急通信系统基本理论 |
2.1.1 矿井光纤传感系统检测机理 |
2.1.2 矿井光纤传感应急通信结构选型 |
2.1.3 相位调制光纤传感系统比较 |
2.2 矿井应急通信光纤声波传感系统 |
2.2.1 声音传感检测原理 |
2.2.2 矿井应急通信复合光纤声波传感系统 |
2.2.3 应急通信系统器件选型 |
2.3 系统结构安排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用传感应急通信系统硬件设计 |
3.1 矿井光纤声音传感检测系统设计 |
3.2 光纤声音信号硬件解调系统设计 |
3.2.1 光电转换单元设计 |
3.2.2 I/V转换单元设计 |
3.2.3 有源滤波单元设计 |
3.2.4 阻抗匹配单元设计 |
3.2.5 差分传输单元设计 |
3.2.6 前置放大单元设计 |
3.2.7 功率放大单元设计 |
3.3 光纤声音信号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
3.3.1 ARM控制单元设计 |
3.3.2 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3.3.3 数据传输单元设计 |
3.4 电源系统设计 |
3.4.1 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
3.4.2 电源子系统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用应急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1.1 MFC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1.2 ARM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2 矿用应急通信系统软件设计 |
4.2.1 系统软件功能框架设计 |
4.2.2 USB 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方案设计 |
4.2.3 人机交互界面方案设计 |
4.2.4 网络传输系统方案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急通信系统实现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1.1 光纤声音传感检测系统的搭建 |
5.1.2 光纤声音传感硬件解调系统搭建 |
5.1.3 应急通信系统样机集成 |
5.1.4 应急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5.2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2.1 系统噪声测试 |
5.2.2 声音类别测试 |
5.2.3 声音还原性精度测试 |
5.2.4 系统稳定运行测试 |
5.2.5 监控系统离线模式测试 |
5.2.6 网络传输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网络管控协议概述与研究现状 |
2.2 拥塞控制算法概述与研究现状 |
2.2.1 基于丢包的拥塞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2.2.2 基于时延的拥塞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2.2.3 基于探测学习的拥塞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2.2.4 基于延迟目标的拥塞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研究 |
3.1 引言 |
3.2 问题分析 |
3.3 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
3.3.1 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的管理架构分析 |
3.3.2 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格式设计 |
3.3.3 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操作原语设计 |
3.4 针对不可靠星地间传输链路的数据传输机制研究 |
3.4.1 传统网管协议传输机制问题分析 |
3.4.2 传统拥塞控制BBR算法分析 |
3.4.3 针对不可靠星地间传输链路的改进拥塞控制算法 |
3.5 仿真实验及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需求分析 |
4.3 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模块概要设计 |
4.4 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数据库 |
4.4.2 消息发送子模块 |
4.4.3 消息接收子模块 |
4.4.4 消息处理子模块 |
4.4.5 用户管理子模块 |
4.4.6 用户交互子模块 |
4.5 系统测试 |
4.5.1 测试环境 |
4.5.2 测试用例 |
4.5.3 测试结果 |
4.6 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模块运行效果展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某电信企业网络管理运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任务 |
1.2.1 课题内容 |
1.2.2 本人承担任务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Spring Cloud |
2.2 Spring Boot、Spring MVC和MyBatis |
2.2.1 Spring Boot |
2.2.2 Spring MVC |
2.2.3 MyBatis |
2.3 Zabbix |
2.4 Kafka |
2.5 Elasticsearch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台的需求分析 |
3.1 平台用户角色分析 |
3.1.1 平台管理员 |
3.1.2 运营总监 |
3.1.3 运营团队管理员 |
3.1.4 运维人员 |
3.1.5 客户经理 |
3.1.6 客户 |
3.2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网管监控子系统 |
3.2.2 资源管理子系统 |
3.2.3 运维管理子系统 |
3.2.4 后台管理子系统 |
3.3 平台功能的UML用例图 |
3.3.1 平台管理员UML用例图 |
3.3.2 运营总监UML用例图 |
3.3.3 运营团队管理员UML用例图 |
3.3.4 运维人员UML用例图 |
3.3.5 客户及客户经理UML用例图 |
3.4 平台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的总体设计 |
4.1 平台软件层次架构设计 |
4.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4.3 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
4.3.1 E-R图设计 |
4.3.2 数据库表设计 |
4.4 平台的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部分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设备台账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设备台账模块的详细设计 |
5.1.2 设备台账模块的实现 |
5.2 电路台账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电路台账模块的详细设计 |
5.2.2 电路台账模块的实现 |
5.3 客户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客户管理模块的详细设计 |
5.3.2 客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平台测试 |
6.1 平台测试方法介绍 |
6.2 平台的功能测试 |
6.3 平台的性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分布式自组网无线终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EO卫星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2 无线自组网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卫星自组网通信相关理论研究 |
2.1 LEO卫星星间链路 |
2.2 无线自组织网络 |
2.2.1 无线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 |
2.2.2 无线自组织网络特点 |
2.3 自组网路由协议相关研究 |
2.3.1 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 |
2.3.2 典型Ad-Hoc路由协议性能分析 |
2.3.3 OLSR路由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OLSR协议的自组网通信性能改进 |
3.1 影响无线自组网通信性能的因素研究 |
3.1.1 路由协议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
3.1.2 遮挡对通信性能的影响 |
3.2 基于主动式路由的组网性能改善方法 |
3.2.1 OLSR协议的磁滞策略 |
3.2.2 主动式路由更新设计 |
3.3 动量轮姿态控制改善传输性能 |
3.3.1 PID控制算法设计 |
3.3.2 算法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2 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硬件总体架构 |
4.2.2 分布式自组网终端核心器件选择 |
4.2.3 部分硬件电路设计 |
4.2.4 硬件总体设计效果 |
4.3 嵌入式软件设计 |
4.3.1 嵌入式软件平台搭建 |
4.3.2 OLSR路由协议的编译与安装 |
4.3.3 嵌入式自组网功能实现 |
4.3.4 动量轮控制功能实现 |
4.4 无线自组网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1 主要功能 |
4.4.2 状态显示模块 |
4.4.3 入网时间显示模块 |
4.4.4 网络重构模块 |
4.4.5 上位机其他功能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自组网通信功能测试 |
5.1.1 无线通信功能测试 |
5.1.2 自组网中继传输测试 |
5.2 软件功能测试 |
5.2.1 状态监测与显示功能测试 |
5.2.2 自组网重构功能测试 |
5.2.3 动量轮控制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背景综述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卫星光通信发展现状 |
1.2.2 卫星光网络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卫星光网络组网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SDN技术 |
2.2.1 SDN技术基础 |
2.2.2 SDN技术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 |
2.3 MPLS技术 |
2.3.1 MPLS技术基础 |
2.3.2 MPLS技术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天地一体化网络仿真平台研究 |
3.1 引言 |
3.2 仿真平台架构 |
3.2.1 平台模块组成 |
3.2.2 平台内部交互 |
3.2.3 平台管控架构 |
3.3 功能设计 |
3.3.1 网络物理架构 |
3.3.2 网络拓扑构建 |
3.3.3 网络路由计算 |
3.4 仿真和分析 |
3.4.1 星座性能分析 |
3.4.2 拓扑仿真分析 |
3.4.3 网络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星间激光链路的组网协议研究 |
4.1 引言 |
4.2 组网协议架构 |
4.2.1 平面架构 |
4.2.2 模块架构 |
4.3 管理平面设计 |
4.3.1 管理中心 |
4.3.2 网管代理 |
4.4 控制平面设计 |
4.4.1 连接控制模块 |
4.4.2 路由模块 |
4.4.3 信令模块 |
4.4.4 链路模块 |
4.5 传送平面设计 |
4.5.1 传送平面代理 |
4.5.2 硬件模块 |
4.6 仿真和测试 |
4.6.1 软件仿真 |
4.6.2 硬件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附录1: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7)配电网运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国内外配电网管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本论文主要内容 |
1.3 本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性技术概述 |
2.1 C/S体系结构 |
2.2 三层软件架构 |
2.3 Java语言 |
2.4 数据库 |
2.5 接口及通信形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总体需求 |
3.2.2 站所需求 |
3.2.3 馈线需求 |
3.2.4 站所终端(DTU)需求 |
3.2.5 馈线终端(FTU)需求 |
3.2.6 馈线自动化功能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业务流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概要设计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要求 |
4.1.3 总体结构 |
4.1.4 功能模块设计 |
4.2 功能设计 |
4.2.1 站所管理设计 |
4.2.2 馈线管理设计 |
4.2.3 终端管理设计 |
4.2.4 报警分析管理设计 |
4.2.5 馈线自动化处理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4.3.2 物理结构设计 |
4.4 非功能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1.1 硬件分区 |
5.1.2 硬件配置 |
5.1.3 软件配置 |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2.1 调度控制子系统 |
5.2.2 设备状态监控子系统 |
5.2.3 馈线自动化处理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工具 |
6.3 测试案例及结果分析 |
6.3.1 部分功能性测试 |
6.3.2 部分非功能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8)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 |
1.3 研究生期间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技术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测试云平台 |
2.1.2 互操作测试 |
2.1.3 自动测试系统 |
2.1.4 测试例生成技术 |
总结 |
2.2 相关技术 |
2.2.1 .NET |
2.2.2 Java Swing |
2.2.3 消息中间件 |
2.2.4 MongoDB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面向异构测试环境的分布式系统架构 |
3.1.1 异构测试环境 |
3.1.2 分布式物理架构 |
3.1.3 三层逻辑架构 |
3.2 基于消息中间件与统一消息模型的多平台适配技术 |
3.2.1 系统通信 |
3.2.2 消息模型 |
3.3 基于流程分解的测试例生成方法 |
3.4 测试自动化及测试结果自动解析 |
3.4.1 测试自动化 |
3.4.2 测试结果自动解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
4.1 测试系统功能分析 |
4.2 功能性分析 |
4.2.1 测试管理模块 |
4.2.2 测试环境控制模块 |
4.2.3 数据交互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系统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
5.1 测试系统概要设计 |
5.1.1 测试系统架构设计 |
5.1.2 系统对象模型设计 |
5.1.3 系统接口设计 |
5.2 模块详细设计 |
5.2.1 测试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2 测试环境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3 数据交互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1.1 硬件测试环境 |
6.1.2 软件测试环境 |
6.2 模块测试 |
6.2.1 测试管理模块 |
6.2.2 测试环境控制模块 |
6.2.3 数据交互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PTN的网络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PTN原理及关键技术 |
2.1 PTN原理 |
2.1.1 PTN产生的背景 |
2.1.2 PTN基本概念及特点 |
2.1.3 PTN分层结构及功能平面 |
2.2 关键技术 |
2.2.1 MPLS-TP技术 |
2.2.2 端到端伪线仿真PWE3 |
2.2.3 服务质量QoS |
2.2.4 操作维护管理OAM |
2.2.5 保护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SDN架构的PTN网络优化策略 |
3.1 SDN三层架构的引入 |
3.2 PTN网络优化策略 |
3.2.1 PTN网络优化的原则 |
3.2.2 LSP逻辑同路由的优化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4 PTN网络优化算法研究与设计 |
4.1 基于改进的LLDP拓扑发现算法 |
4.1.1 拓扑发现机制 |
4.1.2 LLDP改进的方法及算法设计 |
4.2 多约束条件的最优路径算法 |
4.2.1 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
4.2.2 数学模型构建 |
4.2.3 最优路径算法设计 |
4.3 基于流量预测的负载均衡算法 |
4.3.1 流量预测及负载均衡相关研究 |
4.3.2 流量预测模型构建 |
4.3.3 负载均衡多目标模型及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平台搭建与功能模块测试 |
5.1 仿真平台搭建 |
5.2 功能模块测试 |
5.2.1 拓扑发现模块 |
5.2.2 路由决策模块 |
5.2.3 流量预测模块 |
5.2.4 负载均衡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10)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视频监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1.2.1 视频监控发展现状 |
1.2.2 视频监控发展趋势 |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
2.1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构成 |
2.2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
2.2.1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
2.2.2 数据存储技术 |
2.2.3 网络视频传输及接入技术 |
2.2.4 视频内容分析(VCA)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
3.1 系统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
3.1.1 设备类型 |
3.1.2 视频节点 |
3.1.3 承载网络 |
3.1.4 防雷与接地系统 |
3.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 |
3.2.1 摄像机 |
3.2.2 编码器 |
3.2.3 解码器 |
3.2.4 存储设备 |
3.2.5 视频服务器 |
3.3 视频监控系统在高铁运营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
3.3.1 系统构成 |
3.3.2 通道配置 |
3.3.3 视频编码方案 |
3.3.4 视频存储方案 |
3.3.5 用户终端 |
3.3.6 监控平台软件 |
3.3.7 系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改造方案设计 |
4.1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需求 |
4.1.1 现有电路资源状况 |
4.1.2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定位 |
4.1.3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业务需求 |
4.1.4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传输要求 |
4.2 铁路综合视频高清监控系统规划设计 |
4.2.1 网络架构规划 |
4.2.2 系统功能规划 |
4.2.3 视频存储功能规划 |
4.2.4 系统网管规划 |
4.2.5 系统性能规划 |
4.2.6 系统接口规划 |
4.2.7 系统设备规划 |
4.2.8 网络安全规划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铁路局车务视频监控系统更新改造项目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背景概述 |
5.1.2 项目需求分析 |
5.1.3 项目更新改造原则 |
5.2 更新改造方案 |
5.2.1 车务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
5.2.2 Ⅰ类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 |
5.2.3 II类视频接入节点建设方案 |
5.2.4 视频存储建设方案 |
5.2.5 前端采集点建设方案 |
5.2.6 网络传输建设方案 |
5.2.7 用户监视终端建设方案 |
5.3 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
5.3.1 应用层安全方案 |
5.3.2 系统层安全方案 |
5.3.3 网络层安全方案 |
5.3.4 管理层安全方案 |
5.4 施工、调试及后台部署方案 |
5.4.1 系统部署前准备 |
5.4.2 系统部署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实施与成效分析 |
6.1 项目施工具体方案 |
6.1.1 准备工作 |
6.1.2 施工程序 |
6.2 项目成效分析 |
6.2.1 主要社会效益 |
6.2.2 技术的经济性 |
6.2.3 实施后的视频性能分析 |
6.2.4 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Windows的分布式网管软件框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井下应急通信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系统研究[D]. 康志坚.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3]面向可靠传输的卫星通信网络管理协议设计与实现[D]. 刘祖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某电信企业网络管理运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赵宏翔.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分布式自组网无线终端设计与实现[D]. 段光阳.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6]卫星光网络组网技术研究[D]. 张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配电网运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 赖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永.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基于PTN的网络优化算法研究[D]. 殷星.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21(01)
- [10]铁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D]. 沈朝.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