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的人才为什么不肯来香港(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勇[1](2020)在《蜗角虚名》文中提出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1.312房间与专案组"林先生,你看一下笔录,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请每一页都签上你的名字,摁上手印,最后一页请写‘以上笔录,与我说的一样,无误’。然后,在这句话后面签名,摁手印。""每一页都要摁手印吗?""对,每一页都需要。"
刘秀珍[2](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钰纯[3](2019)在《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文中认为本论文以2000年以来的香港中短篇小说杂志《字花》和《香港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形象学、区域文学研究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文学文本中的香港人形象及其心理认同问题,挖掘香港城市文学创作中所展示出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貌。香港的城市经验中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启示,研究香港文学中的港人形象,有助于深化城市与人文共生同构关系的理解,并顺带关照到当下港人心灵回归及文化回归的问题。论文主体的第一部分,从时间角度关注了怀旧者和遗忘者两类人群,探索香港的城市历史,追寻城市文化中的怀旧轨迹;第二部分从空间理论入手,依照“失去-追寻”模式分析香港人的家园意识,并探讨香港人生存空间拓展与重构的可性能;第三部分从港人群体的现实诉求出发,讨论城与人之间相互形塑和成就的动态关系,以疾病的隐喻分析城市病症并寻求解释之可能性。
区少铨(Au Siu chuan)[4](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5](2017)在《「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文中研究说明1887年,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在美国成立宣道会,倡议联合各方信徒,以追求生命成长及推行普世宣教运动为宗旨。同年,该会便派出宣教士来华。这些宣教士进人中国工作,整整有六十年之久,在内陆省分建立了四个教区。至1949年,宣道会西教士撤离中国大陆,辗转南下香港等候美国总会进一步的指令。他们大部分被派往其他国家的宣教区工作,但是有几位却坚持留下,希望在这块接壤大陆的英国殖民地上延续中国的福音使命。由此,宣道会得以在香港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本论文即是探讨宣道会在香港的事蹟,是次研究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整理和还原香港宣道会在上世纪五十年的发展历史。第二,发掘昔日香港宣道会西教士将教会管理权交到华人手中的过程;这涉及海外差会与本地教会的合作及教会本土化之事宜。第三,分析香港宣道会何以在短短五十年内,由零演变为香港基督新教第二大宗派之原因。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关乎宣道会及其运动的内涵与精神,而衍生出要以最快及最直接的方式到未有教会的地方作宣教的策略。接着是宣道会在中国大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会在内陆建立的四个宣教区域与工作情况。第二章则有关该会在1949年撤退至香港的历史,与西教士离去或留下的抉择。从第三章开始,文章则转到宣道会在香港发展的历史。首先是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工作,该会在颠沛流离的难民当中建立了第一批信徒会友;继而阐述宣道会在资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走到香港偏僻的市郊及乡村传道、建立了第一批堂会的过程。接着是在六十年代,宣道会凭藉在徙置区开设堂会的便利,在徙置大厦天台及附建式校舍兴办小学,接触与服侍大量基层市民。至七十年代起,香港人口持续膨胀,政府在偏远地方发展了多个新市镇,而宣道会则配合政府的房屋及福利政策,前往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开办不同的社区中心及建立堂会。其後,宣道会亦走到临时房屋区以服侍基靥移民。八十年代以後,本土教会渐趋成熟,开始策动十年植堂和增长计划;区联会除致力在本地植堂外,亦组织本地差会以派遣本土宣教士前往海外地方宣教,致力将福音向外拓展。直至世纪末,香港宣道会已一跃成为当地第二大的新教宗派,在基督教界甚具影响力。论文的最後两章,是有关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进程。就在宣道会香港教区成立了两年之际,西教士已按照总会所指示的路线,有计划及有秩序地,以渐进的方式促成本地教会达致「自养、自治和自传」自立的三重目标。早期,该会的本土化进程主要是由西差会领导,本地信徒予以配合。至六十年代,本地堂会成立了自治联会,西教士亦开始将教会的权责慢慢下放。在踏人七十年代,西差会与本地教会在地位上已是平等,而双方则开展二十年的移伴合作时期,共同在当地推动福音的发展。至八、九十年代,本地教会已非常成熟,联会除可策划整体方向的同时,亦能组织差会以推动海外的差传事工;这时,西差会亦喜见本地教会的自立,慢慢淡出本地工作,功成身退。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交棒至本地教会的进程是非常和谐与畅顺,其事蹟可称得上是中、西合作的典范。最後,在结论部分,是阐述上世纪香港宣道会何以由零,演变成为第二大新教宗派之原因。方法是依据文章主体的历史论述,从宣道会之中国经验、立会精神、人事、社会、政教关系及中西合作等各个方面,分析该会快速增长及其发展最为突出的地方。
陈新林[6](2015)在《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文中提出以往对香港公务员的研究多侧重于制度本身优越性的探讨,相对而言,对香港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对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的研究较为薄弱。这种研究方式虽有其内在的价值,但却未能反映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也很难从深层次把握香港公务员制度的构建与形塑过程。本文主要以香港港英政府时期的华人公务员为着眼点,着重研究华人公务员群体在香港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治理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香港公务员制度最初由英国移植而来,但因香港公务员制度中不可避免的“殖民”色彩,早期华人公务员并未真正走进港英政府“体制”之内,而是孕育出另外一套截然不同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一种制度、两种体系”的特点。两种体系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职位高下,而且也表现在薪酬待遇的悬殊,这导致香港公务员群体内部一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张力,也促使华人公务员为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向港英政府施加压力。因此,一战之后华人公务员就不断发起加薪运动,促使港英当局在公务员制度方面作出某些调整;二战后华人公务员要求改善待遇的运动更加高涨,并最终撬动香港固有的公务员制度。华人公务员改善待遇之运动并非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经济现象,而且赋予了这种运动在整个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中的重要角色,在这种运动式的抗争中,香港公务员“本地化”不断推进,薪俸支取规则、薪金调整机制以及等级制度、聘用方式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可以说通过华人公务员的不断抗争,不仅使香港公务员制度逐渐改变了“两种体系”的运行模式,而且也让华人公务员逐渐融入香港公务员制度。在香港公务员制度初步形成之后,伴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香港公务员队伍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可持续发展。1940年代后期,港英当局开始注意公务员领域暴露的种种问题,实施了包括制定反贪污法规、在警务处之下设立反贪污部门等措施遏制贪污的蔓延。但由于港府始终认为贪污仅仅存在于华人公务员以及欧籍下级公务员群体中,并未真正下决心惩治贪污,再加上负责反贪污的警务处又是香港贪腐最严重的机构,反贪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二战后二十多年港英政府断断续续的反贪工作并未取得显着的效果,相反却造成了贪污之风的盛行。同时,无论是港府还是华人公务员团体也并未采取措施加强公务员的自律,在遏制反贪污问题上更是乏陈可述,也使公务员贪污更加肆无忌惮。1960年代后期,受政治事件之影响,港英政府委任取缔贪污咨询委员会调查香港贪污情形,并派专员考察新加坡、锡兰等地反贪污的经验,收紧惩治贪污的政策,不仅积极向社会通报查处贪污的统计数字,而且新订《防止贿赂条例》加大对贪腐问题的惩处力度。在此期间,华人公务员亦通过公会对此法案提出意见,强调在制定新法案的同时强化反贪污的监督机制,对香港此后反贪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港府始终没有将反贪污部门独立建制,反贪污工作并未出现突破成效,直到1973年“葛柏事件”的发生,引起香港社会各阶层的极大愤怒,香港各界纷纷呼吁反贪污部与警务处分离,才最终推动了港府设立廉政专员扑灭贪污问题。此后通过实施“肃贪”运动,并颁布一系列约束公务员的法律法规,逐渐将公务员群体的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了香港公务员体制建构与内部治理同时并举的机制,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廉政监察体系,使大规模的贪腐问题得以有效遏制,为“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香港公务员服务香港提供了条件。随后华人公务员在香港教育、医疗、市政等社会问题上持续发声,为香港的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中期香港进入“过渡期”后,香港华人公务员及其团体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过渡时期香港的各项政策筹划与制定中,在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执业效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杜卫东,周新京[7](2014)在《江河水(下)》文中认为第三部:抗命第16章久别重逢非少年1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猝然之间,丁薇薇站在了江河面前。这天早晨一上班,江河叫来总会计师章江,让他和沈奕巍联系,尽快拨款改造贮木场水塔。章江笑问,局里的账面上刚有点钱,在手心里还没捂热呢,就要划走?江河学着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瓦西里的口吻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他很尊重章江,这位年过五旬的总会计师办事有板有眼,为人又厚道正派,像邻家大哥,和他谈话,内心每每很放松。章江站起身:"好,我马上去办。你呀,好人呐!"
丁三[8](2014)在《精卫填海(二)》文中研究表明哭丁三——责编手记之一十年前的一天,一个素不相识的福建青年自称丁三,毛遂自荐。那是我的幸运日子。从业编辑30年,老天眷顾,给我很多的幸运日子,那一天,是幸运之最。丁三自荐的"拙作",经《当代》刊出,人文社出书,名为《蓝衣社碎片》,引发一片惊叹,也引发我的野心。我致电丁三说,哭过了蓝衣社特
丁三[9](2013)在《精卫填海》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青年首相11936年除夕之夜,一种亘古流传、周而复始的天籁,回荡在日本列岛的上空。子夜时分,全国五万余所大小寺庙,僧侣们齐齐敲响了大钟。钟声苍茫、悠远,连绵不绝达一百零八响之久。在这响彻天际、启迪人间的钟声里,七千万日本人无不静坐家中,他们一边聆听着"除夜之钟",一边祈祷着好年成、好雨水,祈盼家庭、社群、日本和苍生的好运道。自从明治大帝颁行西历、废除春节,几十年来,日本人已渐渐习惯了新的除夕和元旦。
丁建顺[10](2013)在《收藏家(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十章郝卫平用比较客气的眼光打量了一眼穿戴有些寒酸,但言谈举止又有些矜持的来人,问道:"先生尊姓?在哪个单位工作?找我有什么事?"来人露出一口积满茶渍的黄牙笑笑说:"我没有单位,日子过得很窘迫。我今天带来一组大画,郝领导是学美术的,看能不能收藏?"郝卫平的目光移到画上,问道:"你的意思是想出让这些画作?"来人点了下头说:"绝对是名家的精品佳作。"郝卫平说:"我没钱购买你的藏品。"来人笑笑说:"郝领导可以让美术家协会收藏的。"郝卫平说:"你想出让你的藏品,应该到博物馆去才对路呀。"
二、上海的人才为什么不肯来香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的人才为什么不肯来香港(论文提纲范文)
(1)蜗角虚名(论文提纲范文)
1.312房间与专案组 |
2. 从圆明园茶室到振华控股 |
3. 聪明人的分手不需要歇斯底里 |
4. 见识光怪陆离的金融圈 |
5. 中秋西山夜宴 |
6. 百家乐赌局 |
7. 澳门圣诞夜之香艳 |
8. 念佛免悲哀 |
9. 华尔街、Club和绿水鬼,还有伊朗人的旧书店 |
1 0. 杜铁林生日宴百态 |
1 1. 车祸后的莫逆之交 |
1 2. 干将与莫邪:沈天放和薛翔鹤 |
1 3. 女明星和小小的舒芙蕾 |
一、以蒋笙为代表的创始人团队和管理层 |
二、这么多年被腾空网收购的那些公司, |
三、早些年就投资了腾空网,帮助腾空网 |
四、也是最让蒋笙头疼的,新晋金主们的诉 |
1 4. 三亚年会、潭柘寺或者孤独的国王 |
1 5. 大牛市、股灾和熔断 |
16.现金为王之绝杀孔老三 |
17.葬礼、华光信托和商业帝国的“蛊惑” |
18.“总裁助理”林子昂拜见“壳王”六哥 |
19.做一个比坏人更坏的好人 |
20.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今夕何夕:时间的失序与错乱 |
第一节 遗忘者:新生代的城市想象 |
一、健忘的新生代 |
二、早熟的叛逆者 |
第二节 怀旧者:无根之城的文学寻根 |
一、沉浸旧日的“老灵魂” |
二、追寻过去的新生代 |
第二章 家在何处:空间的消逝与重建 |
第一节 失家者:都市空间的探寻 |
一、逼仄的生存空间 |
二、失落的情感空间 |
第二节 抗争者:未来都市的建构意志 |
第三章 我系何人:身份的诘问与沉思 |
第一节 身体异常与失控 |
一、外表异常:伤残者 |
二、行为失常:疯女人 |
第二节 身份调适与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5)「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撮要 Abstract 导言 |
一、研究项目介绍 |
二、论文标题、研究范围与价值 |
三、论文综述 |
四、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 |
五、研究的限制 第一章: 背景 |
1.1 宣信生平与宣道会的成立 |
1.2 宣道会的信仰与组织 |
1.2.1 宣道会的信仰 |
1.2.2 宣道会的组织 |
1.3 宣道会在中国 |
1.4 1949年以前宣道会在香港的活动 |
1.4.1 1949年以前的香港 |
1.4.2 香港於宣道会在中国传教的角色 |
1.4.3 宣道会儿童宿舍(Aliance Children Hostel) |
1.4.4 香港九龙塘基督教中华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第二章: 宣道会由中国大陆转往香港的过程 |
2.1 历史的转折点 |
2.2 西教士撤出中国 |
2.2.1 新中国对基督教的立场与政策 |
2.2.2 宣道会撤离中国大陆的过程 |
2.3 宣道会西教士在香港去或留的抉择 |
2.4 全中国委员会(All China Committee) |
2.5 宣道书局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
2.6 建道圣经学院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第三章: 在香港奠基-宣道会在调景岭的服侍 |
3.1 中国政权交替下的难民潮 |
3.1.1 香港-国内难民的避难所 |
3.1.2 四、五十年代难民潮的景况 |
3.1.3 香港政府对难民的政策与态度 |
3.1.4 调景岭难民营的设立 |
3.2 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服侍 |
3.2.1 早期的难民工作 |
3.2.2 营内基址的建立 |
3.2.3 初期营内的布道工作 |
3.2.4 宣道会调景岭堂的建立 |
3.3 宣道会在调景岭的培训与教育工作 |
3.3.1 布道与培训系统 |
3.3.2 宣道圣经学院 |
3.3.3 宣道会敢明瞽目学校 |
3.3.4 调景岭宣道小学 |
3.4 台湾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
3.5 後期的宣道会调景岭堂 第四章: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传道工作 |
4.1 西差会的「香港扩展计划」 |
4.1.1 黄大仙福音堂的成立(後称:竹园堂/宣信堂) |
4.1.2 跑马地蓝塘道福音堂的成立 |
4.1.3 渣甸山采石工人聚会所 |
4.2 宣道圣经学院开展的工作 |
4.2.1 北角堂的成立 |
4.2.2 筲箕湾堂的成立 |
4.2.3 荃湾堂的成立 |
4.2.4 葵涌堂的成立 |
4.3 建道神学院开展的工作 |
4.3.1 长洲山顶堂的成立(後改称:长洲堂) |
4.3.2 坪洲堂的成立 |
4.3.3 大澳堂的成立 |
4.3.4 杯澳福音堂的成立 |
4.4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的事工 |
5.1 香港政府的徙置政策 |
5.2 天台学校及附建式学校的兴起 |
5.3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办学及建堂经过 |
5.4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
5.4.1 事工之目的 |
5.4.2 在徙置区传道的方式与策略 |
5.4.3 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
5.5 香港宣道会徙置区事工的终结 |
5.5.1 天台学校的终结 |
5.5.2 「宣基学校」的终结 第六章: 北角堂的扩展与独立教会的加盟 |
6.1 六十年代北角堂的植堂事工 |
6.2 独立教会加盟香港宣道会 |
6.3 本地教会渐趋多元与成熟 第七章: 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过程 |
7.1 宣道会海外宣教的政策 |
7.2 宣道会在中国建立本土化教会的过程 |
7.3 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移交华会的经过 |
7.3.1 推动各堂会之间的联系工作 |
7.3.2 筹组由各堂及机构代表组成的华人联会 |
7.3.3 「五年自养计划」(Self-Support Program) |
7.3.4 购堂资助与贷款计划(The Gift-Loan Plan) |
7.3.5 本地教会达至「自传」的过程 |
7.4 中西合作促成本地教会自立 第八章: 中西合作及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
8.1 本地教会与西差会的夥伴合作时期 |
8.1.1 西差会订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
8.1.2 宣道会华基堂的建立 |
8.1.3 区联会与西差会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 |
8.1.4 宣道会美孚堂的建立 |
8.1.5 中西两会联合推动的「教会增长计划」 |
8.1.6 「教会增长计划」下开设的堂会 |
8.1.7 「香港宣道会社会服务处」的成立 |
8.2 香港宣道会在临时房屋区的服侍 |
8.2.1 「宣道会屯门堂」在临屋区的服侍 |
8.2.2 「宣道会沙田堂」在「圆洲角临屋区」的服侍 |
8.2.3 「宣道会爱民堂」在「佛光街临屋区」的服侍 |
8.2.4 在其他临屋区的服侍 |
8.3 十年植堂与增长计划的开展 |
8.4 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结论 |
一、「宣道运动」的精神 |
二、承继中国内地宣教的工作与经验 |
三、在良好的土壤上把握机遇 |
四、中西合作推动教会自立与本土化 附录一: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植堂扩展的情况 附录二: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大事一览 附录三: 二十世纪宣道会香港西教士名单 附录四: 二十世纪宣道会全中国委员会/香港西差会历任主席名单 附录五: 英文名字中译对照 参考文献 後记 |
(6)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文献回顾 |
三、研究视角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港英政府公务员制度与华人公务员概况 |
第一节 港英政府早期的公务员制度 |
第二节 港英政府华人职员群体概况 |
一、香港公务员的范围 |
二、早期香港政府中的华人公务员 |
三、港府华人公务员规模和待遇 |
第三节 香港政府华人公务员的团体及组织运行机制 |
一、香港政府华员会的筹备与成立 |
二、香港其他主要华人公务员团体 |
三、香港政府华人职员团体的组织运行机制 |
第二章 二战前香港公务员制度构建中的华人公务员——以加薪运动为中心 |
第一节 “一战”后港府华人文员加薪之呼吁与公务员薪金调整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加薪运动与薪金调查委员会的设立 |
一、1920年代后期华人公务员调整薪俸制度之呼吁 |
二、文员薪金调查委员会之成立与工作开展 |
三、公务员薪金之调整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
第三节 裁员减政委员会之设立与香港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发端 |
第三章 华人公务员团体改善待遇运动与香港公务员制度本地化(1946-1950) |
第一节 改善待遇运动之兴起 |
第二节 公务员薪俸调查委员会之设立与公务员本地化政策 |
一、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进展 |
二、公务员薪俸调整委员会之设立 |
三、改善待遇运动之再起与华人公务员之联合 |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调整与公务员之反应 |
一、公务员薪俸调整方案的出台 |
二、公务员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反应 |
第四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的“肃贪”运动 |
第一节 二战后香港公务员的贪腐与反贪 |
一、断断续续的反贪与公务员贪腐的泛滥 |
二、《防止贿赂法案》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
第二节 独立反贪污机制的建立与“肃贪”运动的再出发 |
一、“葛柏事件”与廉政公署的成立 |
二、“肃贪”运动与“四大华人探长案” |
第三节 “肃贪”运动中的公务员廉政制度之重构 |
第五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公共事务之参与 |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公共事业建设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市政建设 |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的对外宣传 |
第六章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的香港 |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香港公务员政策 |
一、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 |
二、华人公务员对公务员政策的支持 |
三、华人公务员与内地的互动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期”香港走向 |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的自为抗争以“长俸计划”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精卫填海(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八章“艳电” |
1 |
2 |
3 |
4 |
第九章河内的正月 |
1 |
2 |
3 |
4 |
第十章高朗街的枪声 |
1 |
2 |
3 |
4 |
第十一章 “北光丸” |
1 |
2 |
3 |
4 |
第十二章“沪西76号” |
1 |
2 |
3 |
4 |
第十三章蒿里行 |
1 |
2 |
3 |
(9)精卫填海(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青年首相 |
1 |
2 |
3 |
4 |
第二章 “近卫的先手” |
1 |
2 |
3 |
4 |
第三章 大矶海边 |
1 |
2 |
3 |
4 |
第四章 厥土斯民 |
1 |
2 |
3 |
4 |
5 |
第五章 “和平第二方案” |
1 |
2 |
3 |
4 |
第六章 重光堂协定 |
1 |
2 |
3 |
4 |
第七章大江大河1938 |
1 |
2 |
3 |
(10)收藏家(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四、上海的人才为什么不肯来香港(论文参考文献)
- [1]蜗角虚名[J]. 陈佳勇.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4)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新世纪香港短篇小说中的港人形象研究 ——以杂志《字花》《香港文学》为中心[D]. 王钰纯. 华侨大学, 2019(01)
- [4]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D].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6]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D]. 陈新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7]江河水(下)[J]. 杜卫东,周新京. 中国作家, 2014(15)
- [8]精卫填海(二)[J]. 丁三. 当代, 2014(01)
- [9]精卫填海[J]. 丁三. 当代, 2013(05)
- [10]收藏家(二)[J]. 丁建顺.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