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羲氏故里方城山旅游资源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柴春椿[1](2021)在《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舜帝传说在历时长久的时空演变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多重叙事结构传承展演在当下。在空间上,传说发生地的转移与舜帝传说圈的形成反映出古史时代多元的部族关系和文化认同,影响着地方转场中民间传说空间叙事的建构;在时间上,舜帝传说的流变历经了从儒学化整合定型到故事化民间叙事转向的过程,影响着民间以传说为基础对地方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诠释体系的形成。同时,在舜帝传说的时空演变过程中,以始祖信仰、圣王信仰和孝德信仰为主体的舜帝信仰体系逐渐生成。本研究以舜帝传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线索,广泛搜集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和古文字、民俗与民间文学活态资料、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物、方志碑刻、图像等资料,运用多重证据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专题对舜帝传说与信仰进行系统研究,在探讨传说的深层文化意蕴和伦理内涵的同时,建立比较完整的舜帝传说及信仰体系,揭示传说流变与信仰建构的互动关系。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舜帝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本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章:解读舜帝传说中蕴含的神话质素与原型,划分舜帝传说的主要类型。神话与传说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对现实层的群体反应,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群体对历史本身的认知与理解。舜帝处于从神治时期向人治时期转化的最终阶段,历经了从神话形象到历史传说人物的演变,其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天帝的身份等级及以鸟图腾为原型的重瞳神形之中,同时二妃神话原型也使舜帝传说拥有了神话的特质。舜帝传说经诸子的历史化改造后,神话成份愈益微弱,传说类型趋于定型,并于秦汉间得到整合,其主要传说类型大致可分为:生平事迹传说、尧舜禹禅让传说、君臣政治传说、音乐传说和后裔传说等。舜帝传说的类型划分,为下文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主体框架。第三章:探讨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舜帝始祖信仰的生成发展。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质素。舜帝传说类型和地域的阶段演绎,揭示了舜帝部族的迁徙轨迹;舜帝传说图腾信仰体系的演变整合,反映了部族的亲属族源与文明的渗透交融;部族间民俗文化在物质生产、制度建设、心意信仰等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展现了多元部族的深度融合及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国家雏形的演进。古史传说中的舜帝作为部族首领和华夏民族的始祖,成了氏族祖先崇拜的对象与民族始祖信仰的焦点,在当下展现为以姓氏宗亲为核心的宗祖信仰。第四章:分析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与舜帝圣王信仰的发展演变。舜帝是儒家圣王谱系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传说体系的形成过程,即舜帝传说的儒学化过程:尧舜禅让的传说情节与尧天舜日的政治理想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符号;内圣外王的舜帝孝子传说蕴含了儒家德政一体的统治观念;舜帝礼乐传说使其参与到了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过程之中。舜帝作为儒家内圣外王的典范,自然成为儒者和封建统治阶层构建的圣王信仰体系的关键个体,并以官方为宣扬道德伦理的圣王祭祀和民间具有功利性的圣王信仰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第五章:论述舜帝传说的多重叙事结构与舜帝孝德信仰的形成传承。传说作为一种叙事体式,在历时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具有超越文本的多种表现媒介。舜帝传说通过汉魏画像等图像叙事和古典文学叙事等历时性传承媒介,通过地方转场中以口头、文本、景观等民间叙事方式呈现的共时性叙事媒介,通过融合生活场景、体现信仰传承的仪式表演叙事等时空交融的行为叙事媒介,从表层的传说叙事活动逐渐深入到了民众的深层信仰空间,推动了以孝道为核心的舜帝民间信仰的生成发展和当代展演。从上述对舜帝传说的发展流变和信仰体系的生成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舜帝传说与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舜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精神是舜帝信仰体系形成的基础,同时信仰的客观需求为传说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
刘霜婷[2](2021)在《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文明的“根”、“脉”、“魂”,从历史脉络的格局深入研究黄河文化,就等于抓住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是新时代下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气。近几年,随着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黄河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但是对于黄河文化整体的认知以及黄河文化遗产构成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研究从黄河文化的内涵认知着手,总结归纳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本研究首先以习总书记对黄河文化的本质内涵“根”、“脉”、“魂”三个角度的高度凝练依托和关键点,从时间、空间两大方面全面地进行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构成要素、属性特征等内容梳理。根据社会学、水利学、历史学等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诞生于黄河流域这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内的黄河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这是由于黄河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等属性特征。黄河文化最早因华夏始祖炎黄二帝而表现为根祖文化,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产生了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等多文化要素。而陕西段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所在,其文化内涵也是由多文化要素的构成,基于此构建了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认知框架和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体系。接着,结合陕西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方志,从空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进行分析,时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在黄河文化内涵框架支撑下,梳理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具体要素,形成了5大文化内涵构成要素,15个文化主题,38个子文化主题,诠释了陕西黄河文化在整体黄河文化五类构成要素——“根祖文化”、“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最后,通过搭建陕西黄河文化“内涵构成——文化主题——遗产载体”遗产构成体系,以内涵构成分类为主体,以体现黄河文化连续性、根源性、主体性为核心梳理遗产载体,明确遗产载体的起源时间、载体类型、空间分布和保护层级,建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出首批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该清单总共包括陕西黄河文化遗产340处,其中“根祖文化”系列遗产85处,“中心文化”系列遗产194处,“农耕文化”系列遗产17处,“治黄文化”系列遗产18处,“红色文化”系列遗产31处。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郭腾飞[4](2020)在《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风氏神话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流传的区域神话,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源头之一。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防风氏神话资源进行书写。第一部分介绍了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有关概念、内容和特点。防风氏因迟到会稽(一说涂山)之会被大禹斩杀而名载史籍,是与大禹同时期守封禺之山的神。在历史文献中,关于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的内容延绵不绝。在与文献并行的防风氏口承神话中,防风氏是当地的先民首领、治水英雄、血脉始祖和文化初祖。第二部分从时间维度把握防风氏神话的流变,结合长三角地区在五个不同时期发展的时代背景,构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间谱系。东汉以前,长三角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不突出,使得地方文化话语相对缺失,防风氏神话形态较为单一,以防风氏之死和异人叙事为主,这是防风氏神话的萌芽时期。魏晋至唐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地方政治势力亦时有抬头,防风氏神话逐渐兴起,关于防风氏的遗迹叙事开始涌现。五代十国至宋代,长三角地区不但迎来了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更有政治中心南移的历史机遇,防风氏神话作为长三角地方文化话语的代表也进入了繁盛期,防风氏祭祀和防风氏的祖先叙事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表征。元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更加明显,长期的经济积累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繁荣,明洪武四年,防风氏之神被中央政府敕封,防风氏神话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完成了正统地位的跃升。防风氏祭祀国家叙事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在方志当中。民国时期至当代,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直接造成了防风氏神话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际遇。改革开放之前,防风氏神话持续的衰微。至80年代,防风氏神话在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下逐渐复苏。2005年开始,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重视,防风氏神话走上了快速的复兴之路。第三部分根据田野调查的资料,对当代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存续情况进行整理,构建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空间谱系。浙江省德清县拥有丰富的防风氏神话资源和高度的防风氏神话认同,同时也是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前哨,是防风氏神话的核心区。德清附近的杭州、湖州、东阳、绍兴、上海等周边地区也都有防风氏神话资源的遗存和口承神话传说,但历史中的防风氏庙和祭祀都已被毁,对防风氏的认同呈现复杂多元的立场,是防风氏神话的扩散区。安徽蚌埠地区虽有防风氏神话遗迹和口承神话传说流传,但对防风氏呈现出明显的不认同,是防风氏神话的周边区。由此可见,防风氏神话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防风氏文化圈。第四部分对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考察,目前对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的地区仅有浙江省德清县一地。本文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了开发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为景观内容的失真、符号的滥用、祭典独立性的丧失、民间力量的消退和开发整体性不足。而后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即立足长远,统筹规划;民间主导,政府参与;谱系串联,整体开发。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合理开发能更好地助力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是时代赋予防风氏神话的历史机遇和重大任务。防风氏神话与鲧禹神话交融,既是长三角地区文化向中华文化主动融合的生动写照,也是长三角地区保持文化独特性的现实策略。防风氏神话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长三角地区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象征。
尹航[5](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李旭东[6](2016)在《项城县城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项城县城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地处豫东平原东部,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县城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项城县城建设快速发展,逐步向现代化城市迈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项城县城成为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密度最高的县份之一。2005年,项城县城成为河南省五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财政、交通、教育等方面由河南省直属,这为项城县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基于此,本课题对项城县城变迁进行研究,一方面梳理项城县城的发展轨迹,帮助人们了解项城县城的历史和现状;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为项城县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城县是由周朝时期的顿子国逐渐发展而来的。项城县城所在地,一直属于陈州府,旧名南顿城,是一座古老的军事堡垒。主体居民为明代从山西大槐树迁来的汉族。由于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开发很早,战国早期,南顿城已经成为河南省与安徽省两省交界地带的中心聚落。秦末汉初,天下大乱,南顿城是项羽驻军所在。西汉高祖五年(前202),为了加强对这个地区的管理,汉朝政府设置项城县,项城县城就在南顿建立和发展起来。此后,项城移民很多,他们共同劳动,相互交流,逐渐形成了项城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项城县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黄初三年(222),城墙建成,各项基本设施完善,项城县城的发展逐步加快。清朝咸同年间,由于太平军和捻军在这里活动,项城县城满目疮痍。起义军被镇压以后,政局趋于稳定,项城县城的城墙和城内建筑大多得到修复。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不安,项城县城饱受其害,仍然顽强地存在下来。项城县城的人口、经济和教育状况虽然受政治局势的影响,但是一直在曲折的向前发展。从总体来看,从建城到现在的2218年间里,项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中国成立以后,项城县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撤县设市以来,项城县城的城市化速度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渐趋完备。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项城县城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文化缺失、老城区改造难等。如何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除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以外,关键在于执行和提升人的城市文化品位。在建设新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旧城区,科学开发县内旅游资源,经济与文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张涵[7](2014)在《明清商丘古城营建史研究》文中指出现存商丘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古城按照古代风水理论修建,全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商丘古城的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格局是中国古城池营建的典范之作,作为目前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上城”、“城摞城”的大型古城遗址,文化内涵深厚。本文主要依据地方志、文集和族谱、墓志铭等民间历史文献、历代官方文献及考古证据,借助“明清商丘古城”这一载体,在明清黄淮流域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区域背景下,将研究体系主要定位在城市发展中的营建史宏观范畴和城市营建中体现本地特色的城市选址、规划意匠、军事防御及防洪体系等微观层面,对明清商丘古城这一既具豫东黄泛区域特色又有中原传统官属城市本色的代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剖析。论文主要归为四个主题:考察了明清商丘城之前的城市变迁历程,梳理了“城摞城”、“水上城”城市格局的历史形成;将商丘置于中原腹地、黄泛区的区域背景之下,论证了商丘古城对兵患、水患的防洪御灾体系的科学价值;立足“八卦城”文化内涵特色,揭示了城市规划的营建特色;从中提取城市营建思想中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到古城的当代发展上。商丘古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它不仅是中国古城营建的典范和活教材,还展现了地域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商丘历史时期城市营建的详细考察,特别是明清时期,深刻发现,商丘古城三位一体的城市格局是不可分割的。护城堤、城湖与城池之间,不仅有历史上的防御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这三者已经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由于共同抵御灾害,形成了生态上的依存关系。鉴于此,提出商丘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大自然的调节能力构建生态小系统;构建城市规划尺度上的历史遗产保护网络;恢复和完善古城小区域的洪涝调蓄网络。并针对现状提出可行性方案。本文围绕明清商丘古城的营建特色所展开的研究,系统梳理了古城的营建变迁历史,深入地揭示了古城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比评估了古城防洪排涝体系的能力,为现存古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策略和建议。本文及其研究成果具有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当今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思路借鉴。
韩炜[8](2014)在《天水凤凰山泰山神信仰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泰山神信仰本是产生、发展于以泰山为核心的华北地区,作为一种民间信仰,由于受到了北宋官方支持,它传播到了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并结合当地独特的的民俗民风,最终发生了文化变异,变化之后的天水地区泰山神信仰因迎合了天水百姓的种种现实需求,故而得到了天水百姓延绵不断的信奉。天水凤凰山兼具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凤凰山周边地区在泰山神信仰主导下遗存的一些民风、民俗具有天水地方特色。凤凰山景区目前是国家2A级景区,但在天水总体旅游资源中还处在三线地位,其本身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深入开发,这种现状与凤凰山旅游资源价值是不相符的。对“凤凰意象”、“泰山神信仰”和凤凰山周边地区民俗民风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天水凤凰山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价值。对比凤凰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可以发现目前凤凰山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乡村社区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为思路借鉴,结合凤凰山景区实际状况,探讨、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在开发利用凤凰山景区旅游资源的同时,提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应注重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共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提升凤凰山景区的定位,为凤凰山周边民众带来切实的利益。
李垣姿[9](2014)在《白水县仓颉庙文化祭祀广场雕塑景观设计及研究》文中指出城市雕塑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既紧密又相互独立,雕塑承载着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为雕塑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来源。城市雕塑具有两个特征,即公共性、历史性,这些特性使得城市雕塑担当起传播地域文化的重任。所以我们在城市雕塑的创作应当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雕塑作品既传统又现代,令雕塑作品能够被不同文化层次大众所接受、认可,完成承载地域文化的历史任务。本文以白水县仓颉庙文化祭祀广场为依托进行雕塑设计。文祖仓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创造的28个鸟形文字对我国文字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奠基石。仓颉庙文化祭祀广场的建设更是对这种文化的弘扬和充分传承,而文化祭祀广场中的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也是汉字文化的载体,是凸显仓颉庙祭祀广场主题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讨论了地域文化和城市雕塑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概念,并从中分析出地域文化对于城市雕塑创作的重大价值。通过对历史文化地位、项目现状的分析来为后续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分析雕塑设计的主题构思、选址、材质、尺度来确立最终的雕塑方案设计,即主雕塑、文化柱和浮雕墙三部分。用雕塑方案设计探讨如何将城市雕塑和地域文化有机地结合,意在为城市雕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次有益的尝试。
张晨霞[10](2012)在《晋南帝尧传说研究》文中认为帝尧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经过孔子等儒家思想的圣化,其“德”之精神得到传扬,他所开创的尧天舜日更成为中国古代理想政治生活的投影。帝尧传说具有高度的神圣性,通过历代社会的治道和实践,帝尧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符号,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由此形成了帝尧神圣文化的“大传统”。这一传统在区域社会中逐渐地方化,晋南将帝尧传说视为本地的传统资源,通过对过去历史的选择、重组、诠释乃至构拟,将传说与地方风物、山水遗迹、风俗传统相结合,创造了帝尧文化的区域特色。帝尧传说植根于晋南生活之中,成为一个容纳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具有神圣秩序意义与情感交流价值的象征性载体。帝尧传说与地方社会发生联系,其形成、展演与持续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民众通过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将传说与地方风物相结合,延续了帝尧传说的口头叙事传统,表现了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民众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了分配、解释与命名,从而构筑了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神山圣水。在尧都区、翼城县、浮山县、洪洞县、绛县等区县形成的地域文化圈内,帝尧传说的分布状态和叙事主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民众有时将传说与本地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威风锣鼓的源起、砂锅制作技艺等,增强了传说的表现力。帝尧传说已经融入了地方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精神信仰、日常行为、节庆习俗方面,民众精英、香客与普通民众三个阶层的不同诉求,最终强化了晋南的尧王信仰。民众对庙宇神像的集体记忆、修庙时的禁忌、与大传统的冲突以及文化重建,都表明了他们对自身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认知。地方学者是沟通民众与政府的中介,特定的身份使他们成为尧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以乔忠延为代表的地方学者群体经过去神话化和功绩化,生产了真实而丰满的帝尧圣人,塑造了帝尧“国祖”、“文明始祖”的形象。他们以尧都平阳立论,通过追溯帝尧时代重现了临汾的过去圣地和历史中心地位。帝尧传说中体现的地域关系,不仅联结了临汾与周边区县,而且折射出临汾在这个晋南区域内的重要地位。在帝尧圣人与尧都圣地建构的基础上,地方学者从血缘、地域和尧文化主题三个方面使帝尧根祖化,创造性地发展了“圣人子孙”的身份,以此勾连起民众与帝尧、民众与本地、本地民众之间、帝尧与本地、外地民众与本地域等多重关系,为晋南烙印了“帝尧文化圣地”的地域标签。在面对外在的质疑和危机时,地方学者寻找了更加恰切的传说叙述模式,以演述的权力和自身的权威进行圣地建构。政府通过整合各种力量、重塑神圣象征意蕴等实践方式,谋划了晋南地方经济和社会新的发展空间。他们使权力政治与商业资本合谋,以追求旅游和经济效应为目标,将帝尧的传说内容及象征意义展演开来,具体体现为国家化、景观化、文化产业化,以期实现文化生产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权力之间的更迭、相互的利益之争,导致尧文化传统建构的断裂,甚至出现危机。尽管如此,政府的积极建构使帝尧传说附加的历史观念和文化意识得到传播,新的文化象征重新在地方话语中活跃起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借助国家话语,开发本地尧文化资源,谋求地方新的发展,然而单纯的经济意识将使政府陷入文化发展的困境之中。晋南地区的帝尧传说,在多主体多层次的神圣叙事过程中,努力建构了当地的圣地形象。
二、伏羲氏故里方城山旅游资源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伏羲氏故里方城山旅游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 古史时代及神话的整体研究传统 |
1.2.2 考据学视角传说考证的研究困境 |
1.2.3 民俗学视野传说类型的研究趋势 |
1.2.4 新时代解读舜文化的研究热潮 |
1.2.5 以区域为范畴的民间研究成果 |
1.3 研究方法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神话与传说:先秦舜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 舜帝传说的神话原型解析 |
2.1.1 帝舜:帝之称谓的神话性质 |
2.1.2 舜妻:二妃传说的神话原型 |
2.1.3 重瞳:舜帝神形中的原型崇拜 |
2.2 舜帝传说主题的整合定型 |
2.2.1 生平事迹传说 |
2.2.2 尧舜禹禅让传说 |
2.2.3 君臣政治传说 |
2.2.4 音乐传说 |
2.2.5 后裔传说 |
第三章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的部族文化意蕴与始祖信仰 |
3.1 舜帝传说的部族格局 |
3.1.1 舜帝传说的考古学背景 |
3.1.2 舜帝指涉部族的多样性 |
3.1.3 舜臣所属部族的多元化 |
3.2 舜帝传说的部族关系与文化意蕴 |
3.2.1 图腾崇拜与舜帝部族的寻根溯源 |
3.2.2 民俗互渗与多元部族的文明交汇 |
3.2.3 传说演绎与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
3.3 舜帝部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
3.3.1 华夏民族的肇始时期 |
3.3.2 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成 |
3.3.3 舜帝传说的始祖信仰 |
第四章 尧天舜日:舜帝传说的儒学化与圣王信仰 |
4.1 禅让传说与儒家政治理想的勾勒 |
4.1.1 禅让传说的雅俗共择 |
4.1.2 儒家理想政治的畅想 |
4.1.3 尧天舜日意象的符号化 |
4.2 孝子传说与儒家德政一体的形成 |
4.2.1 受权模式的随德转移 |
4.2.2 以孝为始的仁政体系 |
4.2.3 内圣外王的德政一体 |
4.3 礼乐传说与儒家德育教化的建构 |
4.3.1 克己复礼的礼制教化 |
4.3.2 始于远古的乐教传统 |
4.3.3 舜帝传说的圣王信仰 |
第五章 传说与故事:舜帝传说的叙事结构与孝德信仰 |
5.1 时空流转的图象叙事 |
5.1.1 汉代舜帝形象图:叙事主体的时空再现 |
5.1.2 北魏情节叙事图:语图互仿的结构象征 |
5.1.3 宋金孝子意象图:深层结构的意识表现 |
5.2 历时传承的文学叙事 |
5.2.1 时空、审美与义理:诗歌叙事 |
5.2.2 传说的故事演绎与传承:通俗文学 |
5.3 地方转场的民间叙事 |
5.3.1 口承文本叙事:信仰的地方诠释 |
5.3.2 空间景观叙事:信仰的物质载体 |
5.3.3 仪式表演叙事:信仰的行为传承 |
5.4 舜帝传说的孝德信仰 |
5.4.1 信仰整体中的个体表达:“二十四孝”传说的时代传承 |
5.4.2 当代孝德信仰的文化展演: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舜帝民间传说地方文本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讲好中国故事”与住建部课题的提出 |
1.1.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黄河文化研究 |
1.3.2 关于文化遗产研究 |
1.3.3 关于黄河文化遗产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黄河文化内涵认知 |
2.1 孕育黄河文化的自然环境 |
2.1.1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
2.1.2 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壤 |
2.1.3 黄河水系支流 |
2.2 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 |
2.2.1 黄河文化的起源阶段 |
2.2.2 黄河文化的形成 |
2.2.3 黄河文化的鼎盛时期 |
2.2.4 黄河文化的迟滞与式微时期 |
2.2.5 黄河文化的挑战与再生时期 |
2.3 黄河文化区分布 |
2.4 黄河文化本质 |
2.4.1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 |
2.4.2 黄河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脉” |
2.4.3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
2.5 黄河文化构成 |
2.5.1 根祖文化 |
2.5.2 中心文化 |
2.5.3 农耕文化 |
2.5.4 治黄文化 |
2.5.5 红色文化 |
2.6 黄河文化的属性特征 |
2.6.1 连续性 |
2.6.2 根源性 |
2.6.3 正统性 |
2.6.4 包容性 |
2.6.5 创新性 |
2.7 小结 |
3 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构成研究 |
3.1 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 |
3.2 陕西黄河文化历史发展沿革 |
3.2.1 陕西黄河文化起源 |
3.2.2 陕西黄河文化的发展 |
3.2.3 陕西黄河文化的鼎盛 |
3.2.4 陕西黄河文化的衰退 |
3.2.5 陕西黄河文化再生 |
3.3 陕西黄河文化内涵研究 |
3.3.1 根祖文化 |
3.3.2 中心文化 |
3.3.3 农耕文化 |
3.3.4 治黄文化 |
3.3.5 红色文化 |
3.4 小结 |
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 |
4.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方法 |
4.2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梳理逻辑 |
4.2.1 按文化构成要素分类 |
4.2.2 体现黄河文化的连续性 |
4.2.3 以黄河文化的根源性、主干性为核心 |
4.3 遗产载体梳理范围 |
4.3.1 时间范围 |
4.3.2 空间范围 |
4.3.3 载体范围 |
4.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清单 |
4.4.1 “根祖文化”系列遗产 |
4.4.2 “中心文化”系列遗产 |
4.4.3 “农耕文化”系列遗产 |
4.4.4 “治黄文化”系列遗产 |
4.4.5 “红色文化”系列遗产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认知黄河文化内涵 |
5.1.2 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 |
5.1.3 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建立黄河流域共同体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工作 |
附录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信息汇总表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表录 |
致谢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现有研究成果的启示和借鉴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概述 |
第一节 防风氏神话的概念及其起源 |
一、文献中的防风氏 |
二、口承叙事中的防风氏 |
三、防风氏神话的起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内容 |
一、防风氏与鲧禹叙事 |
二、防风氏之死叙事 |
三、防风氏治水叙事 |
四、防风氏的创造叙事 |
五、防风氏的神迹叙事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特点 |
一、长三角防风氏神话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
二、长三角防风氏神话具有多元的叙事立场 |
三、长三角防风氏神话与鲧禹神话紧密交融 |
四、长三角防风氏神话是中华创世神话的有机组成部分 |
小结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间谱系 |
第一节 东汉以前防风氏神话的萌芽 |
一、防风氏之死叙事 |
二、防风氏异人叙事 |
第二节 魏晋至唐时防风氏神话的兴起 |
一、防风氏之死叙事 |
二、防风氏异人叙事 |
三、防风氏遗迹叙事 |
第三节 五代十国至宋时防风氏神话的繁盛 |
一、防风氏遗迹叙事 |
二、防风氏姓氏叙事 |
三、防风氏其他叙事 |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防风氏神话的地位跃升 |
一、防风氏遗迹叙事 |
二、防风氏祭祀国家叙事 |
第五节 民国时期至当代防风氏神话的衰落与复兴 |
一、民国时期防风氏神话的延续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防风氏神话的衰落 |
三、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防风氏神话的复苏 |
四、2005年至今防风氏神话的复兴 |
第三章 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空间谱系 |
第一节 核心区:防风古国——浙江省湖州市 |
一、核心区防风氏神话语言文字叙事资源 |
二、核心区防风氏神话仪式行为叙事资源 |
三、核心区防风氏神话景观图像叙事资源 |
四、核心区防风氏神话数字叙事资源 |
第二节 扩散区:太湖流域 |
一、扩散区防风氏神话语言文字叙事资源 |
二、扩散区防风氏神话景观图像叙事资源 |
第三节 周边区:其他长三角地区 |
第四章 当代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时空谱系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问题 |
第一节 德清县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现状 |
一、防风氏神话传说的数字化和再利用 |
二、防风古国文化区的旅游开发 |
三、防风氏祭典的复兴与传承 |
第二节 德清县防风氏神话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防风氏神话景观内容失真 |
二、防风氏名称及其符号滥用 |
三、祭典独立性的丧失 |
四、民间力量的消退 |
五、开发整体性不足 |
第三节 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开发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
一、防风氏神话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助于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
二、未来的开发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口承防风氏神话基本信息表 |
附录2 口承防风氏神话文本36篇 |
(5)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胶东半岛 |
1.3.2 低山丘陵 |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
1.3.5 时间范畴 |
1.4 研究现状 |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
2.1.1 “道”的由来 |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
2.4 小结 |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
3.1.1 气候与气象 |
3.1.2 水文条件 |
3.1.3 地质地貌 |
3.1.4 植被状况 |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
3.3.9 清代——龙门中兴 |
3.4 小结 |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
4.2.1 至秦、汉时期 |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
4.2.3 至金、元时期 |
4.2.4 至明、清时期 |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
4.3.2 “海上仙境”模式 |
4.3.3 “海上仙山”模式 |
4.4 小结 |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
5.1.4 风环境分析 |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
5.4 小结 |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
6.2.1 “三境”与“六远” |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
6.4 小结 |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
7.1.1 “溪谷”之内 |
7.1.2 “溪谷”之外 |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
7.4.1 院落组合特征 |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
7.5.2 穴地与立向 |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
7.6 小结 |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
8.1 保护对策 |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对策 |
9 结论 |
9.1 研究总结 |
9.2 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项城县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有关项城县的史料状况 |
1.2.2 项城县城历史的研究现状 |
1.2.3 理论和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项城县城的建立 |
2.1 项城市建置沿革 |
2.2 项城县居民 |
2.2.1 居民构成概况 |
2.2.2 风俗习惯 |
2.3 项城县城建立的地理条件 |
2.3.1 自然地理条件 |
2.3.2 人文地理条件 |
2.4 项城县城的建立 |
第3章 项城县城的演变 |
3.1 项城县城空间形态演变 |
3.1.1 项城县城城墙的演变 |
3.1.2 项城县城平面格局的演变 |
3.2 项城县城人口变化 |
3.3 项城县城经济发展 |
3.4 项城县城教育发展 |
第4章 项城县城的发展 |
4.1 建国以后项城县城的发展 |
4.2 项城县城保护和发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明清商丘古城营建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营建视野中的商丘古城研究之确立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之界定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学术研究之梳理 |
1.2.1 城市营建历史相关研究 |
1.2.2 商丘城市历史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案之敲定 |
1.3.1 研究途径与方法 |
1.3.2 论文的组成 |
1.3.3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城摞城之古城变迁考 |
2.1 上古商丘之阏伯台 |
2.1.1 上古时期的商丘历史地理 |
2.1.2 回归阏伯的时代 |
2.1.3 阏伯观星台的内涵 |
2.1.4 古代天文历法对都邑选址的实质性影响 |
2.2 周代宋国都城之宋城 |
2.2.1 城市在商丘的起源 |
2.2.2 周初宋国城的营建背景 |
2.2.3 宋城布局之探讨 |
2.3 北宋陪都之南京应天府 |
2.3.1 北宋南京陪都地位之确立 |
2.3.2 北宋对南京陪都之经营 |
2.3.3 南京的城市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上城之商丘古城防洪研究 |
3.1 黄河对商丘地区古城的影响 |
3.1.1 黄河对黄泛区诸古城的影响 |
3.1.2 洪灾对商丘地貌的影响 |
3.1.3 诸古城对洪涝灾害问题的应对 |
3.2 商丘古城防洪体系的营建特色 |
3.2.1 府城三位一体的外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
3.2.2 归德府城的防洪营建历史 |
3.3 防洪经验及管理特点 |
3.3.1 防洪特色分析 |
3.3.2 防洪排涝能力(洪灾、雨涝及旱灾)评估 |
3.3.3 归德府城所体现的古城防洪方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上城之古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
4.1 历史时期商丘城池的防御营建 |
4.1.1 东周宋国城的“围城战” |
4.1.2 唐睢阳城保卫战 |
4.2 明清归德府城的军事防御营建 |
4.2.1 归德府的军事防御体制 |
4.2.2 府城保卫战 |
4.2.3 从古城布局看军事防御 |
4.3 明清归德府城池的军事营建特色 |
4.3.1 军事筑城细部 |
4.3.2 城池维修与整治 |
4.3.3 《救命书》所体现的古城军事防御方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八卦城之明清商丘古城营建 |
5.1 归德府城的社会历史背景 |
5.1.1 明初归德府地区的历史环境 |
5.1.2 归德府的城市制度与城市形制 |
5.1.3 归德府新城面临的规划问题 |
5.2 归德府城的城市空间结构特色 |
5.2.1 道路骨架系统 |
5.2.2 城市职能设施的空间分布 |
5.2.3 府城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 |
5.3 从建筑解读城市风貌 |
5.3.1 从“商丘八大家”看侯氏故居 |
5.3.2 商丘七大户之穆氏四合院 |
5.3.3 “八卦城”的文化积淀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从营建展望古城可持续发展 |
6.1 民国后至今商丘发展之回顾 |
6.1.1 三位一体“城市小盆地”之日渐消失 |
6.1.2 当前面临之危机及现实 |
6.2 古城价值阐释之必要 |
6.3 保护再利用方案之提出 |
6.3.1 保护原则之构建 |
6.3.2 可持续发展方案之提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天水凤凰山泰山神信仰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天水“镇山”─凤凰山 |
第一节 天水凤凰山概况 |
第二节 “凤凰”之名与“凤凰”意象 |
第三节 凤凰山庙宇建筑考述 |
第二章 天水凤凰山泰山神信仰 |
第一节 泰山神信仰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天水凤凰山泰山神信仰产生原因 |
一、 官方倡导 |
二、 战争影响 |
三、 自然灾害 |
第三节 天水凤凰山泰山神信仰和山东泰山神信仰的比较 |
一、 时间层面的不同 |
二、 空间层面的不同 |
第四节 天水凤凰山“东岳庙会”与天水民俗 |
一、 天水凤凰山“东岳庙会”的内容 |
二、 天水凤凰山“东岳庙会”的功能 |
第三章 天水凤凰山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
第一节 天水凤凰山旅游开发现状 |
第二节 天水凤凰山旅游资源 SWOT 分析 |
一、 优势 |
二、 劣势 |
三、 机遇 |
四、 挑战 |
第四章 天水凤凰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第一节 天水凤凰山景区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主管部门思想不到位 |
二、 景区居民参与不积极 |
三、 旅游相关组织定位不明确 |
四、 旅游企业参与力度较弱 |
第二节 天水凤凰山景区开发原则 |
一、 突出地域性与民俗性 |
二、 保护与开发相协调 |
三、 一体化联动策略 |
四、 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
第三节 天水凤凰山景区开发指导思想 |
一、 以泰山神信仰为载体的天水民俗文化的阅读和体验 |
二、 关注社区居民、保护生态环境 |
第四节 天水凤凰山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一、 旅游形象设计 |
二、 旅游线路设计 |
三、 功能分区与建设项目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白水县仓颉庙文化祭祀广场雕塑景观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地域文化与城市雕塑关系研究 |
2.1 地域文化概念探讨 |
2.2 城市雕塑概念探讨 |
2.2.1 概念定义 |
2.2.2 特征概述 |
2.2.3 功能作用 |
2.3 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2.3.1 城市雕塑是地域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
2.3.2 地域文化是城市雕塑创作的既成资源 |
2.3.3 地域文化与城市雕塑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
2.4 小结 |
3“白水县仓颉文化祭祀广场”项目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状分析 |
3.1 “白水县仓颉文化祭祀广场”项目的历史文化背景 |
3.1.1 文祖仓颉的历史文化地位 |
3.1.2 白水县的历史文化地位 |
3.1.3 仓颉与白水县的文化联系 |
3.2 “白水县仓颉文化祭祀广场”项目现状分析 |
3.2.1 仓颉庙及仓颉墓现状 |
3.2.2 白水县仓颉文化祭祀广场现状 |
4 白水县仓颉文化祭祀广场雕塑设计 |
4.1 设计主题构思 |
4.1.1 仓颉造字的相关传说 |
4.1.2 白水祭祀仓颉的传统仪式 |
4.1.3 汉字的诞生对华夏文明、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 |
4.2 雕塑布局分析 |
4.2.1 单体雕塑的布局方式与原则 |
4.2.2 雕塑群的布局方式与原则 |
4.3 雕塑材质分析 |
4.3.1 雕塑材质的物理化学耐性 |
4.3.2 雕塑材质的分类与选取 |
4.4 雕塑尺度分析 |
4.4.1 尺度与雕塑的主题 |
4.4.2 尺度与雕塑的环境 |
4.4.3 尺度与人的视觉因素 |
4.5 雕塑文化背景及设计 |
4.5.1 主雕塑:文祖仓颉圣像 |
4.5.2 文化柱:鸟迹文龙凤文化柱 |
4.5.3 浮雕墙:白水仓颉文化墙 |
5 结论 |
5.1 展望 |
5.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晋南帝尧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传说研究现状 |
一、帝尧传说的基础研究 |
二、帝尧传说与晋南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视点 |
一、传说与历史、记忆理论 |
二、传说的地方化理论 |
三、文化阐释学与地方性知识理论 |
四、传统的发明理论 |
五、大小传统理论 |
第四节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主要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历程 |
四、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帝尧传说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帝尧传说的历史演进 |
一、帝尧传说的形成期(先秦) |
二、帝尧传说的兴盛期(秦汉) |
三、帝尧传说的成熟期(魏晋南北朝至唐) |
四、帝尧传说的新发展(宋元) |
五、帝尧传说的推进期(明清) |
六、帝尧传说的学术反思(民国至建国) |
第二节 帝尧传说的圣化 |
一、帝尧圣人的特质 |
二、帝尧治世的内涵 |
三、帝尧的圣化 |
第三节 帝尧传说的地望辨析 |
一、尧之出生地 |
二、尧之起兴地 |
三、尧之都城地 |
四、尧之崩葬地 |
第二章 晋南尧文化资源考论 |
第一节 晋南文化地理资源 |
一、晋南历史地域沿革 |
二、山川地理环境 |
三、文化传统与陶唐遗风 |
四、考古文化 |
第二节 尧庙、尧陵与祭祀传统 |
一、尧庙与尧陵的历史 |
二、空间格局与意义特征 |
三、帝尧的国家正祀与地方祭尧 |
第三节 帝尧传说的风物特征 |
一、山川 |
二、祠庙 |
三、地名 |
四、古迹(附人物) |
第三章 民众与帝尧传说叙事 |
第一节 传说的叙事类型 |
一、帝尧成长传说 |
二、帝尧家事传说 |
三、农业事功传说 |
四、政治功绩传说 |
第二节 传说的地方化叙事 |
一、尧都区帝尧传说叙事 |
二、翼城县帝尧传说叙事 |
三、浮山县帝尧传说叙事 |
四、洪洞县帝尧传说叙事 |
五、绛县帝尧传说叙事 |
第三节 传说与民众信仰的生成 |
一、民众精英对尧王祖先的崇信和主导 |
二、香客对尧王天官的信仰巩固和强化 |
三、普通民众对尧王的认识和期待 |
第四节 以庙宇为中心的神圣叙事 |
一、庙宇与地方选择性记忆 |
二、民间修庙与文化重建 |
三、庙宇复建与信仰冲突 |
第五节 民间叙事的特性 |
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明 |
二、信仰的实用性 |
三、集体的地域认同 |
第四章 地方学者与帝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晋南学者群体 |
一、探索起步阶段 |
二、蓬勃发展阶段 |
三、稳步推进阶段 |
第二节 彰显圣人形象 |
一、帝尧形象演变 |
二、帝尧去神话化 |
三、帝尧功绩化 |
第三节 巩固尧都地位 |
一、尧都临汾之说 |
二、平阳的帝尧时代 |
三、帝尧活动地域圈 |
四、考论地方风物 |
第四节 认同帝尧之祖 |
一、血缘上的子孙 |
二、临汾本土之根 |
三、从血缘寻根到文化寻根 |
第五节 危机与叙述模式 |
一、帝尧的原真性与建构性 |
二、尧文化的地域性与公共性 |
三、尧文化的影响力与局限性 |
第六节 重建文化圣地 |
一、尧文化生产语境 |
二、圣地中心的建构 |
三、尧文化与旅游开发 |
第五章 地方政府与帝尧文化生产 |
第一节 文化生产的“国家化”(1996—2000年) |
一、地方政府的历史意识 |
二、尧文化的多维生产 |
三、以尧庙为中心的行为建构 |
第二节 文化景观的再造(2000-2006年) |
一、景观建构的背景 |
二、想象中的尧都:华门景观的再造 |
三、想象中的尧都:华表、天安门、天坛等景观复制 |
四、想象中的圣人国祖:尧庙景观的再造 |
五、尧文化趋于“淡隐”:以旅游为中心的景观建构 |
第三节 打造“文化产业”(2006—2011年) |
一、现代发展中的文化乡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 |
二、尧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
三、尧文化的再“品牌化” |
四、尧文化产业群 |
第四节 周期性建构与内在博弈 |
一、地方权力主导者的博弈 |
二、地方政府的区别建构 |
三、周期性生产的困境 |
第五节 “非遗”与文化生产 |
一、政府的主导性地位 |
二、政府的“非遗”保卫战 |
三、尧文化申遗的两难 |
四、“后非遗”时代的文化产业 |
五、走向旅游文化商品 |
结语 神圣叙事中的圣地建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伏羲氏故里方城山旅游资源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舜帝传说与信仰研究[D]. 柴春椿. 山西大学, 2021
- [2]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D]. 刘霜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长三角地区防风氏神话资源的时空谱系及其开发研究[D]. 郭腾飞.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5]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项城县城变迁研究[D]. 李旭东. 湘潭大学, 2016(02)
- [7]明清商丘古城营建史研究[D]. 张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8]天水凤凰山泰山神信仰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韩炜.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6)
- [9]白水县仓颉庙文化祭祀广场雕塑景观设计及研究[D]. 李垣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10]晋南帝尧传说研究[D]. 张晨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