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新型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纬国[1](2021)在《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电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一直是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十四五”规划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在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风电并网技术,提高系统频率的稳定性。通过无级变速技术对传动系统进行机械变频,代替大功率电子变频设备,是主动调频技术实现的一种新方案。本文对无级调速风电机组中的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创新设计及传动特性改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传动装置进行了改进,依据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整机分为输入-调速装置、传动装置和输出装置三部分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对各个装置运动规律的分析,得到了整机的传动比。其次,结合实际工作要求,进行了整机的结构参数设计,通过SoildWorks软件建立了整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重点分析了2K-H差动轮系在调速时的受力情况,验证了复杂动态条件下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分析计算整机的输出特性、脉动度和调速特性,验证了理论条件下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运动的正确性,并对传动特性改善提出了要求。然后,根据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改善的要求,利用非圆齿轮可以实现任意规律运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前置非圆齿轮的优化方案。根据推导出的非圆齿轮速比函数,在CAXA软件中绘制了节曲线,并进行了修形优化。结合理论推导和XLN2.0、SoildWorks等软件构建了其全齿廓实体模型,并通过ANSYS软件进行静力学分析,验证了非圆齿轮的接触承载能力。最后,利用RecurDyn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试制了物理样机进行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所得的性能参数表明:整机的传动特性在前置非圆齿轮后明显改善,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一致,验证了结构的可行性,符合设计预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级调速恒频风电机组的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设计方案,创新采用了改进的止转轭机构为传动装置,并提出了一种通过前置非圆齿轮来改善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的优化方案,实现了输出稳定、连续可变传动比的动力传递目标。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实现无级调速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传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为今后该类无级变速器的研制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刘大川[2](2020)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能量管理与滑动率协调控制》文中提出全地形车(All-Terrain Vehicle,ATV)以其体积小和机动性好等优点在运动休闲、户外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能自由行驶在沙漠、丛林、沼泽等极端路况下的车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ATV也迈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但近年来严苛的环保法规对主要追求动力性的全地形车提出了挑战,如何在保证车辆动力性的同时提高其燃油经济性,成为探索全地形车的难点和关键。针对全地形车在坏路面上加速或制动时容易出现车轮滑转的问题,本文基于行星混联式全地形车系统开展了滑动率协调控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针对本文的研究目标,开发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全地形车系统构型方案,基于行星齿轮机构内部的动力学分析结果建立行星齿轮动力耦合装置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搭建整车和关键动力部件仿真模型。针对混合动力全地形车系统的构型特征,可以实现发动机与车轮间的转速转矩解耦,通过分析其能量流动方式,开发基于发动机最优工作曲线的稳态能量管理策略,并基于摩托车测试循环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搭建一个可以体现轮胎动态特性的模型是实现全地形车滑动率协调控制的前提。针对本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选择LuGre轮胎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uGre摩擦理论的研究,建立面向滑动率控制的动态轮胎模型;对分布式LuGre轮胎模型进行稳态特性分析,为滑动率协调控制中的目标滑动率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轮胎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并基于辨识得到的结果分析轮胎纵向刚度、库仑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和路面附着条件对摩擦特性的影响。最后,针对混合动力ATV滑动率协调控制的相关问题,根据系统多动力源特性和本文研究的控制目标设计基于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理论的滑动率协调控制器;然后以动态的峰值滑动率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目标,并在低附着系数均一路面、高附着系数均一路面以及高-低附着系数对接路面分别对所设计的滑移率、滑转率协调控制器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车辆的制动及驱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且该控制策略基本上能够使全地形车适应路面的变化,控制效果较好。
黄杰[3](2019)在《基于模型的4AT控制软件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自动变速器作为自动档汽车最核心部件之一,其控制策略的优劣是决定自动档汽车品质优劣的关键。当前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迅速,其传统控制软件策略开发周期太长,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必须研发出一套与之相适应控制软件策略开发模式。目前国外对4档液力自动变速器(Four-speed Automated Transmission简称4AT)控制软件策略开发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国内外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尚不多见,处于技术垄断现状。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4AT控制软件策略的主要研发手段上,仍处于手工编码、实车路试等较落后的开发模式现状。本文参照国外广泛应用于汽车控制器开发的模式,针对4AT控制软件策略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运用Matlab/Simulink/Stateflow联合仿真建模技术,设计4AT控制软件策略;使用Simulink/Stateflow工具建立了装载4AT的整车动力学仿真验证模型,为控制策略的设计、建模以及测试的验证提供软件基础。结合该验证模型,采用虚拟上位机模拟仿真技术,对控制软件策略测试验证数据采集,实现了4AT控制软件策略的HIL(Hardware In The loop)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4AT控制软件策略执行功能可靠无误。从而证明了基于模型的控制软件开发模式的先进性及可靠性,为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对4AT控制需求的分析,设计了4AT控制策略软件的总体实现方案。重点研究了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上层控制策略。对发动机在TCU接管时的状态切换进行了流程图设计。定义了汽车在运行中液力变矩器的三种状态,并设计出液力变矩器的状态切换的控制策略。分析了主油压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其电磁阀过程控制流程图。分析了在选换档过程中电磁阀状态的改变情况,设计了选换档电磁阀的过程控制流程图。并应用MathWorks公司的Matlab/Simulink/Stateflow工具建立了TCU控制软件策略模型。(2)剖析了控制策略模型代码生成原理,改进了嵌入式目标编译语言(TLC),优化了嵌入式自动代码生成的结构及参数,提升代码运行效率,并为4AT控制策略模型的工作环境配置了Freescale公司的16位微处理器MC9S12XEP100的硬件平台。(3)分析了HIL测试的软硬件的功能和原理,设计了HIL验证方案。以汽车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4AT动力传递过程,确定了其控制策略验证需求及验证方法。并设计了其控制策略验证模型,即:发动机模型、液力变矩器模型、拉维娜式行星齿轮变速器模型、主减速器模型以及整车模型。采用Simulink/Stateflow工具建立了以上各模型的验证模型。并将该验证模型与Controldesk软件结合,实现了对4AT控制器TCU控制软件策略的HIL仿真验证。(4)完成了针对4AT控制策略虚拟上位机的建立及数据解析工具的设计。分析了升降档数据及选换档时间。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自动生成的代码具有高效的执行速率,并将测试数据分析结果与预测控制策略的选换档电磁阀切换状态进行比对,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4AT控制软件策略功能无误。
王勇[4](2019)在《基于统计学方法的OPOC发动机性能正向开发及其混动构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针对机动车制定了愈来愈严格的油耗和排放法规。内燃机作为当前车辆行驶的主要动力源,其性能开发及优化直接影响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对置活塞对置气缸二冲程发动机(Opposite piston and opposite cylinder two-stroke engine,简称OPOC发动机)简化了气门阀系和气缸盖,结构简单,重量小,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同时,OPOC发动机具有较高的升功率和功率密度,相比传统内燃机具有更高的动力性,且OPOC发动机的低摩擦和传热损失特性可有效改善发动机及整车的燃油经济性。与传统内燃机相比,OPOC发动机具有更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因此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研究。本文提出一种统计学方法与仿真手段相结合的发动机正向开发手段,对OPOC发动机一维整机性能进行了优化;采用CFD模拟仿真技术,对OPOC发动机扫气系统进行了性能仿真对比;采用试验手段研究了OPOC发动机的喷雾特性,最终确定了OPOC发动机的基本控制参数、扫气系统以及喷孔直径设置。基于所开发的OPOC发动机设计其匹配混合动力系统构架,并对混动构型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以实现整车在行驶工况下的能耗改善。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包括:针对传统发动机正向开发方法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发动机正向开发方法,通过DoE(Design of Experiments)设计试验方案,筛选目标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响应面法建立目标预测模型,实现参数优化,大大缩短优化时间。本文首先基于某四冲程发动机转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转矩主要与50%燃烧位置点、进、排气阀正时有关,经优化后全转速工况转矩平均提升率达4.62%。基于OPOC发动机结构及活塞运动规律建立了一维整机性能仿真模型,优化了最大功率转速工况下转矩,结果表明OPOC发动机转矩主要与进、排气口正时偏移量、中冷器出口容积、排气歧管长度、直径和涡前排气管长度有关,经多参数优化后转矩提升了2%。为改善OPOC发动机扫气性能,本文采用了气口-气口式扫气方案,选取非均匀式进气腔结构为基础设计方案,基于一维仿真优化结果建立了六种扫气系统模型,通过Converge计算分析了进气道数量、涡流直径和活塞顶部形状设计对OPOC发动机扫气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较少的进气口数目和较大的涡流直径增强了缸内涡流运动,但同时容易造成气缸中心轴线区域形成废气集中区域,导致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增加;燃烧室设计同样对缸内涡流强度具有影响。分析了不同扫气方案下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和废气比的变化规律,并以缸内残余废气系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优扫气系统设计方案。为保证OPOC发动机具有良好的油气混合和燃烧性能,针对OPOC发动机的喷雾性能展开了试验和仿真研究。首先基于定容燃烧室展开了喷雾试验研究,分析了喷雾宏观特性参数随喷孔直径、燃油喷射压力以及燃烧室环境密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喷孔直径为110μm时,发动机具有最佳喷雾特性。随后,为对发动机喷雾特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Kiva软件进行了三维模拟仿真,并基于前期喷雾试验结果,结合统计学方法,建立了索特平均直径和燃油喷雾锥角关于喷孔直径、燃油喷射压力和燃烧室环境密度的数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预测不同工况下的喷雾特性参数。为充分发挥OPOC发动机高效优势,本文基于某传统燃油车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以本文所研究优化的OPOC发动机作为传统动力源。在对比分析了不同混动系统构型的基础上,选取P2构型作为混合动力汽车基础构型,并建立了混合动力整车仿真模型,对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循环工况下混合动力总成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速比方案下的整车燃油经济性差异和原因,同时基于遗传算法对换挡策略和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优化,进一步优化了发动机和电机的工作特性,以改善其整车燃油经济性。最后,本文针对P2构型混合动力系统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P1+P2的新型混合动力构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构型最优控制策略下的整车燃油经济性,结果表明,与P2构型优化结果相比,P1+P2混动系统的NEDC循环油耗降低了35.9g,节油效果达7.3%。通过本文的研究,解决了发动机在正向开发过程中开发时间过长和成本过高等难题,并为OPOC发动机扫气系统性能优化提供了方案指导。此外,喷雾特性参数预测模型的建立解决了喷雾燃烧仿真过程中参数设置过于依赖工程经验的问题,降低了仿真难度。同时,本文对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及控制策略的优化对于改善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整车燃油经济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塞罗[5](2018)在《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封闭无级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分析与仿真试验研究,基于Cruise软件搭建整车模型,对封闭无级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用于汽车传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首先对行星齿轮的运动学关系,受力关系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差动行星齿轮传动的运动学关系,受力和功率分配关系,为构建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其次基于差动行星齿轮传动的特性,对一般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受力关系和功率分配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了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关系,依据差动轮系的力矩关系得出了行星齿轮传动中基本构件的受力关系,进而得出了功率流的影响因素和三种功率流向,并得出了适用于大功率传动的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再次,分析了由CVT无级变速器封闭的差动行星传动系统,引入滑动率的相关概念推导了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的滑动率;根据CVT本身的调速类型,研究了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的调速范围与类型,同时,研究了调速范围和功率分流的关系,还研究了CVR速比对功率分流的影响以及CVT速比的选择问题。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研究所得的结构,选取了本文所用的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的相关参数,包括基本无级变速器(CVT)速比。搭建整车模型,将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用于整车并仿真试验,得出了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为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最后,将本文所得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选定了电机参数,电池参数。依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避开发动机的恶劣工况,以电动机代替驱动车辆,拟定控制策略。最后搭建混合动力整车模型,探究了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影响。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将差动轮系封闭与普通CVT封闭得到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将该系统用于汽车传动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验证其用于汽车传动的可行性,同时分析该传动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与方向。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宋海军[7](2017)在《用于纯电动车两档变速器的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用于纯电动车两档变速器的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纯电动两档动力保持型变速器的要求,给出了可调式离心离合器与行星排的布置方案;建立两档动力保持型变速器的整车模型,对比国家标准,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考虑换档过程中的滑摩功和冲击度,以减小离合器最大力矩需求为目标,给出了换档过程中离合器最大力矩的优化方法及优化结果。对离合器的本体和调节机构进行结构设计,该结构采用力臂调节原理,可对离合器的接合速度和接合后的力矩进行调节;针对两个旋转部件相对角度的控制要求,对比两种方案,给出了调节臂和离心蹄相对角度控制的结构方案。分析影响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力矩的4个主要因素,得到了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解析模型;以离合器力矩为约束条件,以离合器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离合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离合器结构参数建立实体模型,分析调节臂角度从00到900的离合器力矩调节特性,结果表明当离合器沿增力方向旋转时,离合器力矩特性可以满足纯电动车用两档变速器的要求。利用多体动力学工具,建立离合器虚拟样机,对离合器β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离合器β模型能够反映离合器的基本特性;将离合器虚拟样机嵌入到两档变速器的整车模型中,给出离合器调节臂控制模型,分析换档过程,表明离合器的动力学特性可以满足两档变速器要求;建立离合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分布式离心力作用下的摩擦副压力分布,表明摩擦片近销端的接触压力略大于远销端的接触压力;分析正转矩升档过程中离合器热力耦合作用,给出了离合器的温度分布结果;对升档过程中离合器的应力分布分析表明,调节臂和离心蹄转销孔是整个离合器应力分布较大的区域。对离合器原理样机的实验验证研究。加工离合器原理样机,搭建xpc模式的测试系统,实现了离合器控制电机、实验台驱动电机及负载电机的实时同步控制和数据采集;对离合器固有接合转速、固有接合转速处最大力矩和离合器力矩调节特性进行测试,实验数据表明,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可以实现对接合转速和接合后的力矩进行调节;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较为吻合,说明离合器β模型反映了离合器的基本特性。
徐骁[8](2016)在《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与分析》文中提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由于发动机转速较高、扭矩较小、转速与扭矩变化范围有限等特点,需要自动变速器改变转速和转矩,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切换到与之相匹配的档位,因而得到广泛使用。自动变速器已呈现多档位化的发展趋势,行星传动作为自动变速器实现换挡的关键部件结构也日益复杂,同时由于相关专利限制,开展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与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分类整理自动变速器中行星齿轮机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得到在构造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规则。(2)对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进行编码,建立行星传动数学模型,推导描述行星传动的结构矩阵和控制矩阵,提出构造结构矩阵和控制矩阵的方式完成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的方法;基于行星排特性方程,提出行星传动换挡方案优选的方法;基于MATLAB开发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和换挡方案优选的软件。(3)对某重卡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进行设计,利用所开发软件完成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行星齿轮机构、控制元件方案、换挡方案的设计,得到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方案;完成行星传动齿轮和轴承参数的设计,在MASTA软件中建立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的三维模型。(4)对设计的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强度进行分析,得到齿轮静态安全系数,验证行星排强度设计;对设计的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啮合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各齿轮副啮合印痕,验证行星排几何修形量设计的合理性;对设计的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效率、疲劳寿命进行分析。
刘宇航[9](2015)在《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测控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成本低以及与手动变速器的技术衔接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缺陷。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力争通过创新结构来消除AMT换挡时的动力中断来提高换挡品质。本文针对一种以行星机构与传统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相结合的新型AMT,进行了样机测控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①分析了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详细研究了新型AMT的起步和换挡过程,并将其换挡分为“DCT”换挡和“AMT”换挡两种模式。②搭建了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台架试验系统,分析了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开发了基于d SPACE软硬件平台的试验台测控系统和新型AMT控制系统实时仿真模型,实现了对被测试对象的数据采集及自动控制。③通过试验分析了制动器和离合器执行机构对控制信号的响应特性,制定换挡过程中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协调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各执行机构实现了起步和换挡过程的自动控制。④进行了起步和换挡性能试验,验证了新型AMT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动机协调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张石静[10](2013)在《基于差速模式的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与能源两大世界性难题,汽车工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纯电动汽车以其几乎零污染、零排放、零噪声等优势受到了广大生产商以及消费者的青睐,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公司都纷纷在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汽车的动力性以及经济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没有从本质上提高蓄电池蓄电量的前提下,合理的匹配变速器可以提高电机工作效率,从而增加汽车的行驶里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级变速器,它将专门用于电动汽车。它是行星齿轮的一种应用形式,也是一种新的应用方式,它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它是一种双动力式无级变速器,通过改变一个或者两个电机的输入功率,达到无级变速的效果;同时,它与一般的变速器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不能通过改变传动比直接达到减速增扭、增速减扭的效果,只能通过增加输入功率或者减小输入功率来增加或者降低输出转速。本文借助MATLAB/SIMULINK、ADAMS软件对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动力特性以及工作效率进行了分析、验证以及绘制曲线图;并结合某款电动汽车进行了动力匹配,包括主电机与辅助电机,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对主电机的工作效率区域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所选试验车,进行了变速器的设计计算,并对其起步、加速以及减速三个过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由于本变速器在动力特性方面的特殊性,因此本文采用功率作为控制参数;最后借助MAT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动力性能以及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及试验验证。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首先,本变速器在动力特性方面与传统变速器存在很大区别,主要是体现在其扭矩特性方面,因此,对其控制策略的开发,也与一般的CVT不同;其次,通过合理匹配电机,再结合本变速器使用,在满足汽车动力性的前提下,确实可使电机尽可能工作在高效区,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新型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新型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级调速恒频发电系统用无级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2.2 脉动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2.3 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优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及运动规律分析 |
2.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 |
2.1.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创新设计 |
2.1.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
2.2 输入-调速装置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
2.2.1 输入-调速装置的结构设计 |
2.2.2 输入-调速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
2.3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
2.3.1 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
2.3.2 传动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
2.4 输出装置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
2.4.1 输出装置的结构设计 |
2.4.2 输出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参数设计及性能分析 |
3.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参数设计 |
3.1.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3.1.2 输入-调速装置的参数设计 |
3.1.3 传动装置的参数设计 |
3.1.4 输出装置的参数设计 |
3.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建模与加载接触分析 |
3.2.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三维建模 |
3.2.2 2K-H差动轮系的加载接触分析 |
3.3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特性分析 |
3.3.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输出特性分析 |
3.3.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脉动度分析 |
3.3.3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调速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脉动式无级变速传动特性改善的非圆齿轮设计 |
4.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非圆齿轮的节曲线设计 |
4.1.1 前置非圆齿轮的无级变速传动分析 |
4.1.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非圆齿轮的传动比设计 |
4.1.3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非圆齿轮的节曲线设计 |
4.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非圆齿轮的节曲线修形 |
4.2.1 非圆齿轮节曲线的修形方法研究 |
4.2.2 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圆弧修形设计 |
4.3 非圆齿轮的三维建模及承载能力分析 |
4.3.1 非圆齿轮的齿廓设计 |
4.3.2 非圆齿轮的三维建模 |
4.3.3 非圆齿轮的接触承载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性能仿真与试验验证 |
5.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虚拟样机的仿真研究 |
5.1.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
5.1.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输出特性的仿真分析 |
5.1.3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调速特性的仿真分析 |
5.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物理样机的试验研究 |
5.2.1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物理样机试验台的设计 |
5.2.2 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能量管理与滑动率协调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全地形车发展现状 |
1.2.2 混合动力汽车牵引力控制研究现状 |
1.2.3 动态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合动力ATV系统关键部件建模及能量管理策略 |
2.1 混合动力ATV系统方案 |
2.1.1 混合动力ATV系统构型 |
2.1.2 整车基本参数 |
2.2 行星齿轮动力耦合装置建模 |
2.3 整车及关键动力总成建模 |
2.3.1 车辆动力学模型 |
2.3.2 发动机模型 |
2.3.3 电机模型 |
2.3.4 电池模型 |
2.4 混合动力ATV系统稳态能量管理策略 |
2.4.1 发动机最优工作曲线控制策略 |
2.4.2 工作模式划分 |
2.4.3 整车需求扭矩确定 |
2.4.4 仿真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u Gre摩擦理论的动态轮胎模型 |
3.1 轮胎模型介绍 |
3.1.1 理论模型 |
3.1.2 经验、半经验模型 |
3.2 LuGre摩擦理论介绍 |
3.3 LuGre轮胎模型 |
3.3.1 LuGre集总轮胎模型 |
3.3.2 LuGre分布式轮胎模型 |
3.3.3 LuGre分布式轮胎模型的稳态特性 |
3.3.4 LuGre平均集总轮胎模型 |
3.4 轮胎模型参数辨识 |
3.4.1 参数辨识介绍 |
3.4.2 参数辨识的最小二乘算法 |
3.4.3 LuGre轮胎模型参数辨识 |
3.5 轮胎模型参数分析 |
3.5.1 轮胎纵向刚度系数对摩擦特性的影响 |
3.5.2 库伦摩擦系数对摩擦特性的影响 |
3.5.3 静摩擦系数对摩擦特性的影响 |
3.5.4 路面的附着条件对摩擦特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动力ATV系统滑动率协调控制 |
4.1 滑动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4.1.1 传统汽车的牵引力控制方法 |
4.1.2 牵引力控制算法比较 |
4.2 基于状态观测的自适应滑动率控制器设计 |
4.2.1 混合动力ATV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建立 |
4.2.2 自适应滑移率协调控制器设计 |
4.2.3 自适应滑转率协调控制器设计 |
4.3 自适应滑移率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3.1 低附着均一路面直线制动仿真分析 |
4.3.2 高-低附着对接路面直线制动仿真分析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自适应滑转率协调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4.1 低附着系数均一路面直线加速仿真分析 |
4.4.2 高低附着系数对接路面直线加速仿真分析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模型的4AT控制软件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AT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4AT核心控制策略设计 |
2.1 4AT电控单元TCU核心控制策略设计 |
2.2 发动机扭矩控制 |
2.2.1 发动机换挡完成后扭矩控制 |
2.2.2 发动机换挡过程中扭矩控制 |
2.2.3 发动机限扭控制 |
2.3 液力变矩器控制 |
2.3.1 控制液力变矩器的目的 |
2.3.2 液力变矩器的控制策略 |
2.4 主油压控制 |
2.4.1 主油压控制目的 |
2.4.2 主油压阀的控制策略 |
2.5 换挡电磁阀控制 |
2.5.1 换挡电磁阀控制原理 |
2.5.2 换挡电磁阀控制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策略自动代码的生成 |
3.1 基于模型生成代码的基本原理 |
3.2 TLC语言的控制方式 |
3.3 自动代码的配置流程与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策略验证模型的设计 |
4.1 控制策略验证方法的确定及其验证方案 |
4.2 发动机控制策略验证模型的建立 |
4.3 液力变矩器控制策略验证模型的建立 |
4.4 变速器控制策略验证模型的建立 |
4.5 主减速器与整车控制策略验证模型的建立 |
4.5.1 主减速器控制验证模型的建立方法 |
4.5.2 建立整车控制策略验证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选换档控制策略HIL测试 |
5.1 HIL测试环境的建立 |
5.2 虚拟上位机的建立 |
5.3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的制作 |
5.3.1 数据协议的选定 |
5.3.2 制作数据分析工具 |
5.4 选换挡控制策略HIL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统计学方法的OPOC发动机性能正向开发及其混动构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OPOC发动机概述 |
1.2.1 对置活塞发动机 |
1.2.2 OPOC发动机特点及优势 |
1.2.3 OPOC发动机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1 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
1.3.2 智能算法控制策略 |
1.3.3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
1.3.4 全局优化控制策略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课题来源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OPOC发动机正向性能开发和统计学方法 |
2.1 引言 |
2.2 OPOC发动机正向开发流程 |
2.3 发动机模拟仿真手段 |
2.3.1 一维模拟仿真工具GT-SUITE |
2.3.2 三维模拟仿真工具 |
2.4 统计学方法 |
2.4.1 试验设计法 |
2.4.2 响应面法 |
2.4.3 Minitab软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OPOC发动机一维整机性能模拟优化 |
3.1 引言 |
3.2 统计学方法在传统汽油机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 |
3.2.1 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建立 |
3.2.2 统计学方法研究流程 |
3.2.3 优化目标确定及影响因素选择 |
3.2.4 DoE试验设计及试验分析 |
3.2.5 RSM试验设计及试验分析 |
3.2.6 仿真模型试验验证 |
3.3 OPOC发动机整机性能仿真模拟及优化 |
3.3.1 OPOC发动机结构及活塞运动规律 |
3.3.2 OPOC发动机整机性能仿真模型建立 |
3.3.3 OPOC发动机整机性能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OPOC发动机扫气性能仿真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二冲程发动机扫气过程 |
4.2.1 二冲程发动机扫气基本形式 |
4.2.2 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性能影响因素 |
4.2.3 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性能评价指标 |
4.3 OPOC发动机扫气系统 |
4.3.1 气口-气口直流扫气 |
4.3.2 OPOC发动机扫气系统设计方案 |
4.4 OPOC发动机扫气性能仿真对比 |
4.4.1 OPOC发动机CFD仿真前处理 |
4.4.2 不同扫气方案扫气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OPOC发动机喷雾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喷雾试验研究 |
5.2.1 喷雾试验研究现状 |
5.2.2 喷雾试验方法 |
5.2.3 喷雾试验结果分析 |
5.3 喷雾过程仿真模拟研究 |
5.3.1 喷雾过程SMR和 CONE参数研究方案 |
5.3.2 喷雾过程三维模型建立 |
5.3.3 Kiva程序编写 |
5.3.4 SMR和 CONE参数修正 |
5.3.5 基于RSM方法的SMR统计学分析 |
5.3.6 基于RSM方法的CONE统计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OPOC专用混合动力构架设计及性能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构型选择 |
6.2.1 构型简介 |
6.2.2 构型选择及改进方案 |
6.3 P2 混合动力汽车参数匹配及模型建立 |
6.3.1 混合动力整车参数及模型 |
6.3.2 车体模型 |
6.3.3 发动机参数及模型 |
6.3.4 电机选型及模型建立 |
6.3.5 电池选型及模型建立 |
6.3.6 变速器模型 |
6.4 基于P2 混动构型的控制策略研究 |
6.4.1 工作模式分析 |
6.4.2 基于典型工况的控制策略制定 |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优化 |
6.5 P2 混动构型优化结果及仿真结果对比 |
6.5.1 换挡策略优化结果 |
6.5.2 控制策略优化结果 |
6.5.3 不同速比方案结果对比 |
6.6 P1+P2 构型优化结果及仿真分析 |
6.6.1 改进构型方案 |
6.6.2 P1+P2 构型基础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6.6.3 P1+P2 构型控制策略优化仿真结果分析 |
6.6.4 不同构型结果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OPOC发动机DoE试验设计方案 |
致谢 |
(5)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汽车传动技术发展现状 |
1.2.1 机械式变速器发展现状 |
1.2.2 电控无级变速技术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行星齿轮传动理论概述 |
2.1 行星齿轮传动中的基本关系 |
2.1.1 运动学基本关系 |
2.1.2 各构件受力的基本关系 |
2.2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 |
2.2.1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的运动学规律 |
2.2.2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中基本构件的力矩关系 |
2.3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的功率流 |
2.3.1 行星齿轮传动的功率分配 |
2.3.2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的功率流 |
2.3.3 封闭功率的计算 |
2.4 分流式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的结构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3 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的滑动率和调速类型 |
3.1 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的滑动率 |
3.1.1 滑动率概念 |
3.1.2 PX型封闭无极式行星传动的滑动率 |
3.1.3 XP型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的滑动率 |
3.2 分流型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系统的调速范围与类型 |
3.2.1 PX型系统的调速范围与类型 |
3.2.2 XP型系统的调速范围与类型 |
3.3 调速范围与功率流的关系 |
3.4 CVT传动比对功率分流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基于传统汽车的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应用研究 |
4.1 汽车性能评价指标 |
4.1.1 汽车动力性 |
4.1.2 车辆经济性 |
4.2 整车参数选取 |
4.2.1 车型选择 |
4.2.2 发动机参数 |
4.2.3 外特性曲线拟合 |
4.2.4 传动系统参数 |
4.2.5 CVT控制策略 |
4.3 整车建模 |
4.3.1 AVL Cruise简介 |
4.3.2 模型搭建 |
4.4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应用研究 |
5.1 混动形式 |
5.2 整车参数选取 |
5.2.1 电机选取 |
5.2.2 电池参数 |
5.2.3 控制策略拟定 |
5.2.4 整车建模 |
5.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5.4 实用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7)用于纯电动车两档变速器的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纯电动车变速器技术研究现状 |
1.1.1. 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1.2. 纯电动车变速器技术研究现状 |
1.2. 车用离合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车用离合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离心离合器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用于纯电动车两档变速器的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匹配 |
2.1. 纯电动车用两档变速器的离合器选择和布置 |
2.1.1. 两档动力保持型变速器的总体方案 |
2.1.2. 离合器的选择 |
2.1.3.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
2.1.4.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布置 |
2.1.5.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力矩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纯电动车两档变速器建模分析 |
2.2.1. 纯电动车参数的确定 |
2.2.2. 两档变速器加速过程动力学分析 |
2.2.3. 两档变速器整车建模 |
2.2.4. 两档变速器和固定速比传动箱的加速性能对比 |
2.3.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力矩和接合转速匹配 |
2.3.1. 两档动力保持型变速器换档过程分析 |
2.3.2.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力矩需求优化分析 |
2.3.3.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固有接合转速ω_(jmax)匹配 |
2.4. 小结 |
第3章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结构设计和力矩特性分析 |
3.1.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结构设计 |
3.1.1.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本体 |
3.1.2.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调节机构 |
3.2.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解析模型建立 |
3.2.1.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解析模型 |
3.2.2.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β模型 |
3.3.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
3.3.1. 离合器力矩容量 |
3.3.2. 离合器本体的参数选择与优化 |
3.3.3. 离合器调节机构参数确定 |
3.3.4. 离合器摩擦热负荷分析 |
3.4.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力矩特性分析 |
3.4.1. 调节臂角度固定时的离合器特性 |
3.4.2. 调节臂角度变化时的离合器特性 |
3.4.3. 离合器增力方向的增力效果分析 |
3.4.4. 离合器接合和分离的过渡状态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摩擦过程研究 |
4.1.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动力学特性 |
4.1.1.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的动力学建模 |
4.1.2. 调节臂角度β不变时的离合器力矩特性 |
4.1.3. 调节臂角度β改变时的离合器力矩特性 |
4.2. 考虑离合器动力学特性的换档过程分析 |
4.2.1. 离合器虚拟样机的导入 |
4.2.2. 离合器调节臂角度β控制模型引入 |
4.2.3. 动力保持型变速器加速过程分析 |
4.3. 离合器摩擦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
4.3.1.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有限元建模 |
4.3.2. 分布式离心力作用下的蹄鼓式摩擦副压力分布规律分析 |
4.3.3. 正转矩升档过程的离合器热力耦合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可调式离心离合器原理样机实验 |
5.1. 离合器原理样机的加工 |
5.2. 离合器测试系统搭建 |
5.2.1. 实验台设备的布置 |
5.2.2. 离合器测试系统 |
5.3.可调式离心离合器性能实验 |
5.3.1. 离合器实验台传动装置转动惯量和内阻力矩测试 |
5.3.2. 固有接合转速的测试 |
5.3.3. 固有接合转速处的最大力矩 |
5.3.4.离合器力矩调节特性实验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自动变速器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2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构型设计 |
2.1 引言 |
2.2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2 行星齿轮机构分类 |
2.3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的结构矩阵 |
2.3.2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的控制矩阵 |
2.4 行星传动结构矩阵与控制矩阵设计 |
2.4.1 结构矩阵设计 |
2.4.2 控制矩阵的设计 |
2.5 行星传动档位优选 |
2.5.1 行星传动运动学分析 |
2.5.2 行星传动档位优选 |
2.6 行星传动设计软件开发 |
2.6.1 MATLAB编程实现 |
2.6.2 GUI界面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 |
3.1 引言 |
3.2 六速自动变速器方案设计 |
3.2.1 自动变速器参数要求 |
3.2.2 目标传动比的确定 |
3.2.3 行星传动方案设计 |
3.3 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结构设计 |
3.3.1 行星传动齿轮参数设计 |
3.3.2 行星传动轴承参数设计 |
3.4 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三维传动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强度分析 |
4.3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啮合特性分析 |
4.4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效率分析 |
4.5 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疲劳寿命分析 |
4.5.1 疲劳损伤模型 |
4.5.2 疲劳寿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测控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AMT/DCT发展及现状 |
1.2.1 AMT发展及现状 |
1.2.2 DCT发展及现状 |
1.3 AMT概述 |
1.3.1 AMT结构与工作原理 |
1.3.2 AMT关键技术 |
1.4 DCT概述 |
1.4.1 DCT结构与工作原理 |
1.4.2 DCT关键技术 |
1.5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
2 新型AMT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新型AMT结构特点分析 |
2.2.1 新型AMT结构特点 |
2.2.2 行星齿轮机构特性分析 |
2.2.3 新型AMT挡位组合方案 |
2.3 新型AMT工作原理分析 |
2.3.1 起步过程分析 |
2.3.2 换挡过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dSPACE的新型AMT台架试验系统开发 |
3.1 引言 |
3.2 试验台工作原理 |
3.2.1 试验台组成 |
3.2.2 新型AMT执行机构工作原理 |
3.3 基于dSPACE的试验台测控系统开发 |
3.3.1 测控系统总体方案 |
3.3.2 新型AMT控制系统实时仿真模型设计 |
3.3.3 新型AMT控制系统操控界面开发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AMT起步和换挡控制 |
4.1 引言 |
4.2 执行机构特性分析 |
4.2.1 比例阀压力响应 |
4.2.2 选换挡行程标定 |
4.3 起步控制 |
4.3.1 起步控制要求 |
4.3.2 起步控制性能评价指标 |
4.3.3 起步制动器接合控制 |
4.4“DCT”换挡控制 |
4.4.1“DCT”换挡品质评价标准 |
4.4.2“DCT”换挡品质影响因素 |
4.4.3 制动器与离合器控制 |
4.5“AMT”换挡控制 |
4.5.1 换挡品质分析 |
4.5.2 制动器与离合器控制 |
4.5.3 选换挡电机控制 |
4.5.4 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协调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5 新型AMT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起步性能试验 |
5.2.1 制动器干燥状态下起步 |
5.2.2 制动器淋水状态下起步 |
5.2.3 起步仿真结果对比 |
5.3 换挡性能试验 |
5.3.1 执行机构换挡试验 |
5.3.2 顺序换挡试验 |
5.3.3 换挡仿真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基于差速模式的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动汽车的发展 |
1.1.1 电动汽车发展的背景 |
1.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
1.2 电动汽车变速器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P-CVT 的工作原理及其动力特性分析 |
2.1 P-CVT 的工作原理 |
2.1.1 行星齿轮传动简介 |
2.1.2 P-CVT 的工作原理介绍 |
2.2 P-CVT 的动力性能分析 |
2.2.1 各基本构件间扭矩关系的推导 |
2.2.2 理论验证 |
2.2.3 仿真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机及变速器匹配设计 |
3.1 电机匹配 |
3.1.1 整车基本参数确定 |
3.1.2 电机参数设计 |
3.2 变速器的设计计算 |
3.2.1 行星齿轮部分设计 |
3.2.2 调速电机动力传递机构设计 |
3.3 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策略分析及模型建立 |
4.1 控制策略分析 |
4.1.1 主电机工作效率区域分析 |
4.1.2 控制策略 |
4.2 模型建立 |
4.2.1 变速器模型 |
4.2.2 负载模型 |
4.2.3 控制策略模型 |
4.2.4 变速器效率计算模型 |
4.2.5 主电机效率判断模型 |
4.2.6 整车仿真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及试验验证 |
5.1 仿真 |
5.1.1 仿真结果 |
5.1.2 仿真结果分析 |
5.2 试验验证 |
5.2.1 试验结果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新型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脉动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及研究[D]. 李纬国.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2]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能量管理与滑动率协调控制[D]. 刘大川.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模型的4AT控制软件开发研究[D]. 黄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统计学方法的OPOC发动机性能正向开发及其混动构架设计[D]. 王勇. 湖南大学, 2019(07)
- [5]封闭无级式行星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王塞罗. 西安理工大学, 2018
- [6]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7]用于纯电动车两档变速器的可调式离心离合器研究[D]. 宋海军. 清华大学, 2017(06)
- [8]六速自动变速器行星传动设计与分析[D]. 徐骁. 重庆大学, 2016(03)
- [9]新型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测控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D]. 刘宇航. 重庆大学, 2015(06)
- [10]基于差速模式的电动汽车行星齿轮式无级变速器的研究[D]. 张石静. 重庆理工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