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繁花似锦侨乡春——来自福建泉州社区的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舜,王明珂,彭兆荣,周大鸣,简美玲,赵旭东,韦小鹏[1](2021)在《中国人类学的薪火相传——《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序言集》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已100余年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举办了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学术队伍。这样一支学术品位很高的学术队伍,在人类学中国化的道路上,已开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性格,实现了中国人类学的薪火相传。
陈俊玲[2](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研究表明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李建辉[3](2019)在《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东盟的个案研析》文中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积极参与双边、多变和区域性、全球性教育合作,扩大教育开放。刚刚公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动与其他国家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提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地缘政治既是国际政治的理论延伸,亦是国际交往的实务展演。中国与东盟一衣带水、陆路相连、隔海相望,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紧密地缘政治关联。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包括:山水相连的地理区位优势,源远流长的历史交往脉络,优势互补的经济协作基础和成果丰硕的现实合作根基。通过借助“文明冲突论”和“风险社会理论”理论工具,基于“概率-影响-程度”三维度仔细梳理影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风险程度,并结合“资源禀赋-博弈能力”象限模型进行研判:当前中国-东盟教育深化合作面临着地缘政治化风险趋强的困局。运用“一核多维”架构对当前“趋强”困局的根源进行剖析,新旧秩序交替大背景下的利益博弈是“核心”根源,随着中国和平崛起与西方势力遏制,东盟在亚太乃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重要性与日俱增,东盟将在未来“东-西”博弈棋局中扮演重要的“棋子”之一。跨境教育合作本质上已不单纯是教育问题,而是以政治为核心的综合问题。造成当前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趋强的“多维”根因主要表现为:地缘利益博弈为核心的内在动力,大国利益博弈为基础的外部压力,“儒-释-伊-天”多重博弈的文化信仰差异,中国国内省际间差异削弱“中国侧”合力以及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日趋地缘政治化。为有效规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日趋严峻的地缘政治化倾向,应着重从基本前提、关键要素和具体路径三方面着手。基本前提包括坚持内生发展作为自由合作的根本前提,借助优化合作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压缩时空距离,以文脉为纽带巩固双方合作的民心根基,以“互利共赢”作为深化合作的核心要义;关键要素包括:军事互信为前提,政治互敬为基础,成果互享为保障;具体路径包括:教育层面继续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政府层面统筹协调“中国侧”对东盟的教育合力,民间层面维护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民间基础,国际层面营造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良好国际环境。
闫明新[4](2014)在《厦门城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特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人格以及审美情趣的统一体,是民族的灵魂。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在理论渊源上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城市是人类聚居的高级场所,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空间的复合体。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迁徙,城市日渐成为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文化也随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构成的一部分,现代经济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都需要加快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各项建设均稳步发展,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结合、文化产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也面临许多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特色不鲜明主题不清晰、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面对城市文化建设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应该把握基本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以保障文化民生、促进文化公平为宗旨,现代城市文明与闽南文化相结合,以政府主导、市民广泛参与为主体,以改革创新开放交往为动力,在以下八个方面探索厦门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二,统筹城乡发展、多渠道引资,加快岛内外文化一体化进程;第三,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第四,搭建各种文化活动平台,鼓励市民广泛参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第五,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打造城市文化主题,增强城市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第六,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七,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第八,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宋江涛[5](2012)在《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域建筑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跨地域、跨文化、跨门类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仅继承本土文化传统,同时也对不同地域的优秀建筑文化、包括其他艺术传统进行广泛吸纳,并与当代文化思潮和建筑观念进行创造性融合。在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下,加强对地域建筑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发现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文化内涵,保持建筑与地方风貌、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协调性,突出地域个性并将这种魅力传承下去具有现实意义。地域建筑的提出,虽然对全球化表现出抵抗姿态和批判精神,但它却是以全球化为背景和前提,对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多层次内容及其关系进行整合,更能反映设计活动的具体情况,是处理全球化与地域性、现代与传统矛盾的具体方法,也是协调地域建筑活动中主客观关系的实际手段。本文选取地域性作为研究视角,论述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文化对当代博物馆建筑产生的影响,以地域要素的分类阐释和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研究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形态特征,并以此分析珠三角博物馆的形态变化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虽然传统的类型建筑学研究不能涵盖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巨大进步,但是博物馆建筑呈现的转变恰好是博物馆发展最新的直接体现。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论文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具体的设计方法与表达研究和提出应对策略,包括第三、四、五、六章和结论。第一章讨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和方法,概括与梳理了博物馆及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博物馆建筑理论发展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首先对国内外地域建筑理论发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文化多样性、现代性与地域主义之间的关系,并对当前国内外博物馆在地域方面的创作实践做了一个回顾,最后对珠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环境、建筑文化特征和传统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技术与装饰艺术做了背景分析。第三章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外部空间环境几个方面分析珠三角地区博物馆总体布局特点,并对博物馆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展开讨论。第四章从建筑自身外部形态和自然、文化因素的影响到建造技术、材料特性四个方面研究了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外部形象的地域性特征。第五章讨论了珠三角地区展品的地域环境信息、展示空间适应性、光环境和绿色生态因素对该地区博物馆展示平面组织、空间布局的影响。第六章在对珠三角地区博物馆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给出博物馆在新理论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应对策略,讨论博物馆发展趋势,提出走向开放的地域性博物馆建筑创作来应对自然、人文环境的新变化,并介绍了几个珠三角地区正在兴建的博物馆项目。结论部分总结了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王军英[6](2012)在《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真实的历史被高速发展的城市吞噬的背景下对于众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建筑来说,日益沉重的经济发展压力、新旧混合的城市建设模式,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不可调和。保护区内大批量的近代优秀历史建筑正在经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与“现代化城市的模式”,这双重角色同时叠加的考验。这批建筑的未来“保护”与“更新”发展之路,似乎都比其他建筑走得更为曲折和挑战。广州是中国近代史上地位非常显赫的中心城市之一。本文定位在广州,选择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一栋标准的“东山洋楼”——何氏福今园(保安前街34号)作为研究对象。文中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从项目立项开始,通过基础资料调研与历史背景研究、保护更新设计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理论的学习,最后到重点研究整个何氏福今园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真实完整的记述研究了整个何氏福今园的保护更新历程。文章中记述的何氏福今园的保护与更新设计包括两大部分:原建筑体和庭院部分;其中突重点分析研究了庭院部分的设计,这也正是本设计的精华所在:突出了对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重视。本文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探索适合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东山洋楼的保护与更新途径,为这一领域相关的保护和更新工作提供了一个工作和方法参考,同时也对我国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事业的开展贡献微博之力。
颜双波[7](2004)在《福建省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旅游农业(或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产业。旅游农业是新兴的农业领域和当今人们时尚的旅游新产品,无论在国内或国外,旅游农业的发展都很快。 福建旅游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观光、休闲参与三个阶段。加快福建旅游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以促进全省外向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 自古以来,福建就是以农立省,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美丽的农业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动植物类资源、有趣的田园耕作方式、迷人的农家习俗、风味独特的农家烹饪食品为福建旅游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旅游环境跟不上时代要求、项目布局不合理、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农业部门与旅游部门缺乏相互沟通、资金投入困难、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福建旅游农业的发展。 福建省旅游农业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参照国外和国内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提出福建旅游农业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深入挖掘福建省各地区适于旅游农业开发的资源,提出福建省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的模式选择;针对福建旅游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快福建旅游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王福军[8](2004)在《繁花似锦侨乡春——来自福建泉州社区的报道》文中指出历史上以"海上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名城泉州,当地人民发扬古代先民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浩气雄风,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开拓创新,使泉州在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成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当2003年8月从荷兰传回泉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喜讯时,泉州人感到荣耀和自豪,都说在泉州生活舒心、开心和安心。
二、繁花似锦侨乡春——来自福建泉州社区的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繁花似锦侨乡春——来自福建泉州社区的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类学的薪火相传——《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序言集(论文提纲范文)
一、徐杰舜:中国人类学新生代的崛起 |
(一)中国人类学在民族学与社会学的夹缝中发展 |
(二)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代际传承结构 |
(三)中国人类学新生代的崛起 |
1. 新生代的代表学者 |
2. 新生代的主要特征 |
(四)薪火相传:新生代是中国人类学的希望 |
二、王明珂:人类学中的“原生态土着”与其“拯救者”想象 |
三、彭兆荣:论坛20年,薪火相传 |
四、周大鸣:我是怎样走上人类学之路的 |
五、简美玲:静静的花开成林 |
(一)故乡 |
(二)田野 |
(三)语言 |
(四)师承 |
六、赵旭东:我的人类学自述 |
七、韦小鹏:新时代,新生代,永续学脉 |
(2)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1.地点、时间与范围 |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
3.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
1.闽南文化特性 |
2.闽南乡族观念 |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
1.规模的扩大 |
2.空间的拓展 |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
2.良好的办学条件 |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
1.培养尚雅情怀 |
2.陶冶雅正情操 |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
1.寓礼于乐中 |
2.完善人性发展 |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
1.增强凝聚人心 |
2.强化价值感化 |
余论 |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东盟的个案研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深度访谈法 |
1.4.3 个案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地缘政治 |
2.1.2 地缘政治风险 |
2.1.3 跨境教育合作 |
2.1.4 跨境教育共同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明冲突论 |
2.2.2 风险社会理论 |
第3章 地缘政治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基础分析 |
3.1 山水相连: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地理区位 |
3.2 源远流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历史脉络 |
3.3 优势互补: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经济基础 |
3.4 成果丰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现实成就 |
3.4.1 破冰萌芽期(1991-2002) |
3.4.2 稳步发展期(2003-2009) |
3.4.3 快速成长期(2010-2012) |
3.4.4 深化拓展期(2013-至今) |
第4章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局及其根源解析 |
4.1 地缘政治困局:跨境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风险趋强 |
4.2 地缘政治困局形成的根源解析:“一核多维”架构 |
4.2.1 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新旧秩序交替的新时代 |
4.2.2 东盟在地缘政治格局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 |
4.2.3 地缘利益博弈:跨境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困局的内在动力 |
4.2.4 大国利益博弈:跨境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困局的外部压力 |
4.2.5 文化信仰差异:“儒-释-伊-天”多重博弈的影响 |
4.2.6 国内省际间差异:削弱跨境教育合作“中国侧”合力 |
第5章 深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未来: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对策探讨 |
5.1 巩固与优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基本前提 |
5.1.1 内生发展:自由合作的根本前提 |
5.1.2 时空距离:优化合作的技术手段 |
5.1.3 文脉纽带:巩固合作的民心根基 |
5.1.4 互利共赢:深化合作的核心要义 |
5.2 削弱与规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地缘政治化的关键要素 |
5.2.1 前提:军事互信 |
5.2.2 基础:政治互敬 |
5.2.3 保障:成果互享 |
5.3 提升与优化中国-东盟跨境教育合作的具体路径 |
5.3.1 教育层面:继续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建设 |
5.3.2 政府层面:统筹协调“中国侧”对东盟的教育合力 |
5.3.3 民间层面:维护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深厚民间基础 |
5.3.4 国际层面:营造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良好国际环境 |
结论与展望 |
附表1: 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系列文件明细表 |
附表2: 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以来系列文件明细表 |
附表3: 2018年东盟国家与中美日三国(10+3)军事力量明细表 |
附表4: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海地区军事对抗或军事挑衅行为明细表 |
附表5: 国内外关于东盟研究代表性智库机构一览表 |
附表6: 中国主要城市与东盟各国首都的每周直航往来航班明细表 |
附表7: 部分“双一流”和行业院校与东盟深化“产学研”合作领域展望表 |
附图1: 东盟部分国家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情况示意图 |
附图2: 2018年全球智库数量占比分布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厦门城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一) 城市文化建设选题的依据 |
(二) 城市文化建设选题的意义 |
二、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概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城市文化概念界定 |
(一) 文化的概念 |
(二) 城市文化的概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城市文化建设对策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意义 |
一、 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
(一) 市民文化和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
(二) 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
(三) 城市文化产业显着发展 |
(四) 城市历史人文资源的充分保护,市民平等共享 |
二、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 把握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需要提升城市文化 |
(二) 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城市文化 |
(三)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提升城市文化 |
第三章 厦门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 |
一、 厦门城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
(一) 市民综合文明素质全面提高 |
(二) 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供给力增强 |
(三) 文化产业开始成为厦门的支柱性产业 |
(四) 文创产业群众基础深厚,艺术创造推陈出新 |
二、 厦门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岛外文化发展严重落后于岛内,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的要求 |
(二) 城市文化特色不鲜明,文化主题建设不清晰 |
(三) 社区文体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
(四)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文化专业人才匮乏 |
三、 厦门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二)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三) 社会成员参与不足 |
第四章 厦门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 |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 |
二、 以保障文化民生、促进文化公平为宗旨 |
三、 以现代城市文明与闽南文化结合为思路 |
四、 以政府主导、市民广泛参与为主体 |
五、 以改革、创新、开放和交往为动力 |
第五章 厦门城市文化建设的对策探索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一) 加大理论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
(二) 营造健康社会环境,发挥舆论及大众文化功能 |
二、 加快岛内外文化建设一体化进程 |
(一) 统筹城乡发展,岛内外文化建设平衡发展 |
(二) 多渠道引资,加大岛外文化建设资金投入 |
三、 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
(一) 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
(二) “多渠道、广宣传”,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
四、 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
(一) 搭建各种文化活动平台,鼓励社会和市民广泛参与 |
(二) “多举并用”丰富基层文化活动 |
五、 增强城市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
(一)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塑造厦门城市文化形象 |
(二) 打造城市文化主题,走有厦门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道路 |
(三) 全新定位厦门的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美丽厦门” |
六、 继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
(一) 加大改革力度,整合文化行政管理职能 |
(二)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文化事业投入效率和效益 |
七、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一) 加快文化市场体系培育 |
(二) 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三) 结合旅游,推进文化产业链条建设 |
(四) 完善人才机制,打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
八、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 继续完善厦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
(二)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整合城市文化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研究课题的提出 |
1.1.2 博物馆建筑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3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地域性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博物馆的定义与分类 |
1.3 文献综述和研究指导思想 |
1.3.1 博物馆学及相关领域 |
1.3.2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 |
1.3.3 研究指导思想 |
1.4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 |
1.4.1 课题的研究对象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4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地域性研究理论背景 |
2.1 地域主义缘起 |
2.1.1 地域性相关概念 |
2.1.2 地域主义缘起、形成和发展 |
2.1.3 文化多样性与地域主义 |
2.1.4 现代性与地域主义 |
2.2 外国博物馆地域创作实践 |
2.2.1 适应地方气候、与地形地貌融合 |
2.2.2 运用材料特性、重视适宜技术 |
2.2.3 适应人文环境、与场所对话 |
2.3 中国地域建筑研究与博物馆建筑实践 |
2.3.1 中国地域建筑理论研究 |
2.3.2 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 |
2.3.3 中国博物馆建筑地域性实践 |
2.4 岭南、珠三角地区建筑地域性背景分析 |
2.4.1 自然地理特征 |
2.4.2 建筑文化特征 |
2.4.3 传统建筑发展特点 |
2.4.4 现代建筑技术特点 |
2.5 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总体布局地域性研究 |
3.1 自然环境下的布局特点 |
3.1.1 影响博物馆选址的要素 |
3.1.2 城市山地、滨海水乡环境的融合 |
3.2 人文环境下的布局特点 |
3.2.1 地域建筑原型、空间要素与特征符号 |
3.2.2 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
3.2.3 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 |
3.2.4 城市文化景观的影响 |
3.3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特点 |
3.3.1 外部空间多样性 |
3.3.2 园林在外部环境中的应用 |
3.3.3 建成环境与周边环境的互动 |
3.4 总体布局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
3.4.1 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
3.4.2 形体布局方式与形态特点 |
3.4.3 表现岭南传统建筑布局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外部形象地域性研究 |
4.1 建筑外部形态基本特征 |
4.1.1 外在传统建筑形态 |
4.1.2 内在的地域性特征 |
4.1.3 造型的整体性表达 |
4.2 自然因素的影响 |
4.2.1 适应地区气候条件 |
4.2.2 协调地形地貌 |
4.3 文化因素的影响 |
4.3.1 传统文化的继承、简化与再现 |
4.3.2 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 |
4.3.3 作为艺术展示的意象 |
4.3.4 现代建筑美的体现 |
4.4 建造因素的影响 |
4.4.1 体现地方材料特性 |
4.4.2 装饰与细部 |
4.4.3 建筑色彩 |
4.4.4 传统建造技术 |
4.5 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展示平面组织与空间布局地域性研究 |
5.1 展品展示与地域环境信息 |
5.1.1 地域环境脉络与展示类别 |
5.1.2 展示的艺术风格与流派 |
5.1.3 展示空间设计人性化 |
5.2 展示空间布局与平面组织 |
5.2.1 展示空间整体性特点 |
5.2.2 展示空间适应性特点 |
5.2.3 展示空间中性化与个性化 |
5.2.4 展示空间布局与流线 |
5.3 展示空间光环境 |
5.3.1 博物馆光环境与展品保护 |
5.3.2 博物馆光环境选择 |
5.3.3 博物馆光环境特点 |
5.3.4 博物馆采光艺术表现 |
5.4 展示空间绿色生态策略 |
5.4.1 被动式技术 |
5.4.2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5.4.3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走向开放的地域性博物馆建筑创作 |
6.1 新理论、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建筑策略 |
6.1.1 新博物馆理论——新博物馆学 |
6.1.2 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建筑策略 |
6.2 现代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
6.2.1 功能复合化 |
6.2.2 综合化与小型专业化 |
6.2.3 技术信息化 |
6.2.4 展示娱乐化 |
6.3 提倡对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视 |
6.3.1 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 |
6.3.2 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
6.3.3 响应文化诉求 |
6.3.4 回归本源与“表皮”界面 |
6.4 走向开放的珠三角博物馆新创作 |
6.4.1 老城区中的遗址博物馆 |
6.4.2 建筑形象与传统文化契合 |
6.4.3 与自然地域环境的融合 |
6.4.4 创新的展览建筑综合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6)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1.4 关于相关概念释义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相关理论 |
1.2.2 实践背景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何氏福今园历史背景与基础资料概况 |
2.1 项目立项情况 |
2.1.1 步骤与流程 |
2.1.2 设计范围 |
2.1.3 业主需求 |
2.1.4 预期成果 |
2.2 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况 |
2.2.1 历史沿革 |
2.2.2 现状分析 |
2.3 东山洋楼的历史沿革 |
2.3.1 中国洋楼分布概况 |
2.3.2 东山洋楼产生的历史背景 |
2.3.3 东山洋楼的发展轨迹 |
2.4 何氏福今园基础资料调研 |
2.4.1 现状概述 |
2.4.2 现状测绘 |
2.4.3 调查方式与内容 |
2.4.5 结果鉴定与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2.5.1 项目定位 |
2.5.2 指导思想 |
2.5.3 实施办法 |
第三章 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相关法律及理论 |
3.1 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
3.2 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的指导原则 |
3.2.1 文物建筑保护与一般历史建筑保护的区分 |
3.2.2 “真实性”原则 |
3.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4 “整体性”原则 |
3.3 岭南私家庭园的创作思想与手法 |
3.3.1 岭南私家庭园的特点 |
3.3.2 岭南私家庭园的创作手法 |
3.3.3 岭南私家庭园的经典案例分析与研究 |
3.4 中日庭园的比较 |
3.4.1. 中日庭园的物质建构 |
3.4.2. 中日庭园的精神建构 |
3.4.3. 中日庭园的意识形态 |
3.4.4. 中日庭园的思维文化 |
3.4.5. 中日庭园的禅宗信仰 |
第四章 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设计 |
4.1 设计理念 |
4.1.1 “最大程度”保护与更新 |
4.1.2 “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
4.1.3 “岭南庭园”的营造手法 |
4.1.4 “气韵契合”的更新思想 |
4.1.5 “禅茶文化精神”的表达 |
4.2 建筑修缮设计 |
4.2.1 原建筑修缮 |
4.2.2 建筑内部改造设计 |
4.3 庭院的更新设计 |
4.3.1 庭院空间序列 |
4.3.2 庭院布局控制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评语 |
附件 |
(7)福建省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旅游农业概述 |
(一) 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性 |
(二) 旅游农业兴起的原因 |
(三) 国内外旅游农业发展概况 |
二、 福建旅游农业发展概述 |
(一) 福建旅游农业发展简况 |
(二) 福建加快发展旅游农业的意义 |
(三) 福建发展旅游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
1 有利条件 |
2 制约因素 |
三、 福建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及模式选择 |
(一) 福建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 |
(二) 国内学者对旅游农业的开发模式(或类型)的研究 |
(三) 福建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的模式选择 |
A、 依托风景名胜区建设的旅游农业 |
B、 依托农场、水库建设的旅游农业 |
C、 以观花、赏果、品茶为主题的旅游农业 |
D、 以民俗风情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农业 |
E、 以滨海渔业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农业 |
四、 加快福建旅游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
附录2: 福建省九地市旅游农业资源一览表 |
致谢 |
四、繁花似锦侨乡春——来自福建泉州社区的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类学的薪火相传——《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序言集[J]. 徐杰舜,王明珂,彭兆荣,周大鸣,简美玲,赵旭东,韦小鹏. 百色学院学报, 2021(04)
- [2]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博弈与共赢:地缘政治视域下跨境教育合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东盟的个案研析[D]. 李建辉. 广西大学, 2019(01)
- [4]厦门城市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 闫明新. 集美大学, 2014(03)
- [5]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 宋江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6]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王军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 [7]福建省旅游农业资源开发研究[D]. 颜双波.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4)
- [8]繁花似锦侨乡春——来自福建泉州社区的报道[J]. 王福军. 中国消防, 2004(01)